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常见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3-0369-01
1、危险化学品相关概念
1.1 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在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容易对人体、设施、环境造成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1.2 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
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是指使用载货汽车通过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的作业全过程。
2、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从而使执法过程中缺乏相应法律依据,导致执行力不够
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执法过程中缺乏相应法律依据,制约了对违法行为人和企业的惩处力度。交警在日常检查过程中,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规执勤执法,但这些法律法规对于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违规行为不够明确,处罚力度较小,只处罚驾驶人,而不涉及危化品运输的源头企业,从而使得一些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逃避了法律的制裁。
2.2 监管部门较多,管理责任不明确,容易造成管理的盲区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公安机关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公共安全管理,核发危化品相关许可证以及危化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安监、质检、环保以及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企业的行业管理。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为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中的监管主体,负责危险化学品运输许可管理,车辆的安全管理以及运输相关人员的资格认定工作。然而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较静止状态容易引发事故,因此应当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动态管理,但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一些监管部门未能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造成源头与动态管理的不协调,致使管理脱节,各项措施难以落实,阻碍了危化品道路运输行业的有序发展。
2.3 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为降低成本,将危险化学品混装
一些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安全意识不足,为节约运输成本,在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中时,将化学性质相抵触的危险化学品混装,一旦出现泄漏等紧急情况就有可能引起更严重的事故。
2.4 运输危险化学品的驾驶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培训不到位
从事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工作人员,不了解所运输的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和应急处置方法,一旦危化品发生泄漏,他们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甚至有些驾驶员、押运员责任心和安全意识不强,无视其运输的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运输规定,存在违规驾驶等现象。这些因对从业人员培训力度不足,导致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的频发的现象也是不可小视的。
3、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的监管对策
为营造良好的危险化学品运输环境,我们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环境。
3.1 从源头上控制,建立、健全相关法规体系,明确各监管部门责任,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
要确保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监管工作取得实效,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法规体系,在政府部门统一领导下,公安、交通、安监、质检、环保以及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应明确各自的监管职责,统一协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及监察力度,保证整治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对安全要求高,政府部门应根据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道路运输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完善岗位责任制,制定强制的运输车辆定期检测和维护制度, 加强动态管理。由政府牵头,组织公安、安监、交通、质检等部门,成立联合执法队伍,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开展联合检查,强化路面日常管理,坚决制止违规的车辆和人员从事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工作。
作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装运危险化学品的车辆及装卸工具的性能应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并按规定定期接受相关部门的年度检测。同时,要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在明确了政府及企业的职责后,做到政府严格监管,企业认真负责,形成长效机制,使危化品道路运输行业有序发展。
3.2 加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宣传教育,提高监管人员、从业人员及社会舆论的的安全意识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需要政府、运输企业及社会公众形成合力,联合保证危化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各监管部门应各司其职,做好危险化学品安全宣传培训工作。公安机关作为公共安全管理机构,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交警开展有针对性的危化品知识培训,熟悉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了解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掌握安全检查的要求和基本的现场处置方法,从而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还应当加强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形式开展宣传工作,让社会公众参与进来,认识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负责组织监督其工作人员上岗前经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考核,取得从业资格,才能从事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相关工作。同时还应有针对性的将各类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和防护措施等对从业人员进行日常安全教育,通过开展活动如发放安全宣传资料、组织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等,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政府、企业、从业人员及公众共同参与,共同维护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安全。
3.3 建设全国性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信息管理系统,强化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路途监管
为确保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道路交通安全,就必须严格实时监控和管理, 确保驾驶及押运人员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通过建设全国性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信息管理系统,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使用监管平台办理危险化学品运输的相关手续,监管人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及时了解和掌握危险化学品道运输企业、车辆及从业人员的情况,以此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的动态监管。
3.4 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应急机制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过程中防范是重点工作,而发生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出现违规行为或事故,需要有效地加以处理、控制事故的发展, 因此建立有效的违规处理方案和专业的应急处理机制至关重要。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应配备专业的人员防护和应急救援装备,对于超载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车辆,一经查获,除依法处罚外,还须专业处置人员将违法车辆押运至专用停放场所进行卸载处理。同时还应加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应急管理, 健全应急救援技术和信息支持系统, 培养高素质的应急救援队伍,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特性,保证不同的应急事件有与之相对应的处置方法,形成快速反应的应急救援机制。此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活动, 以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
4、结束语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是动态危险源, 发生事故危害严重。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受管理、人、车等多种因素影响,对上述因素均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在管理方面要加强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明确职责,加强执法力度,对人要加强培训教育,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对车辆要加强检查,对违规车辆要严格监管。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我们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令第591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
[2] 卜全民,童星.《我国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工业安全与环保,2012(38-4):90-93.
(盐城市地方海事局,盐城 224002)
(The Local MSA of Yancheng,Yancheng 224002,China)
摘要: 本文通过对散化船的开式透气系统和控制式透气系统的介绍,分析了其设置的原因,引出规范中对透气系统的要求,从而提出针对散化船透气系统的检验要点,为同类船舶透气管系的安装与检验工作提供参考。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open and controlled venting piping system of bulk chemical tankers, the reason of installing is analyzed, educed requirement of venting piping system, and proposed the testing key points, thus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similar kinds.
关键词 : 散化船;透气系统;压力/真空阀
Key words: bulk chemical tankers;venting piping system;pressure/vacuum valve
中图分类号:U67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6-0078-02
1 安装透气管系的原因
首先,保证装卸作业的顺利进行。液货舱内的化学品货物,大部分性质都是不稳定的,液体易挥发,一般会产生易燃、易爆甚至有毒气体。大家知道,船舱的舱容是已定的,且不可压缩,在向船舱内泵入化学品液货过程中,舱内液体空间增加,而气体空间减小,如果不装透气装置,势必压缩舱内混合空气,舱内形成高压混合气体,极易引起爆炸等危险。反之,当用货泵抽出化学品液货时,货舱内混合气体空间增加,压力渐渐低于大气压,液货挥发加速,混合气体中的化学品浓度增加,易燃易爆及毒性也会增加。另外,如果不装设透气管系,会增加液货储运泵机负荷,浪费能源,会延长装卸作业时间,降低工作效率,加大经济成本。其次,降低化学品的易挥发性影响。由于部分液体化学品货具有易挥发性,而且会随着液货表面压力的变化而挥发,形成易燃易爆混合气体。加装透气管可以很好地控制液货舱内的压力,使货物的挥发程度降到最低。再者,降低化学品对温度的低适应性影响。绝大部分化学品液货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热胀冷缩,特别是一些易燃易爆的化学品液货受温度的影响特别明显。液货舱加装透气管能够有效地改善货舱内压力变化,使之很好地适应温度的变化。
2 透气管系的检验依据及其要求
针对散装危险品化学品船的检验,首先在满足《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1)和《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1)之外,检验的主要依据是《内河散装运输危险品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9)和CCS船级社的《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与设备规范》(2009)(以下简称《规范》)。《规范》中对透气管系的要求有如下三点:
①所有液货舱应设置适合于所载运货物的透气系统,这些系统应独立于该船所有其他舱室的空气管和透气系统。液货舱透气系统应设计成能尽量减少货物蒸气在甲板集聚和进入起居处所、服务处所和机器处所及控制站的可能性,同时还应能尽量减少易燃蒸气进入或聚集在有点火源的处所或区域的可能性。液舱透气系统应布置成能防止水进入液货舱,同时,透气出口处应能使蒸气直接向上排出不受阻碍地喷射。②透气系统应连接到每个液货舱的顶部,应尽可能在所有可正常操作的横倾和纵倾的条件下使货物透气管路能自行排放回液货舱内。对必需在任何压力/真空阀上面的透气系统应配置封盖或塞封式排放旋塞。③应配备设施,以确保任何液货舱内的液体压头不超过该液货舱的设计压头。为此适当的高液位报警、溢流控制系统或溢流阀连同测量和液货舱的充装程序等是可以接受的。
3 透气管系的类型与检验要点
一种是开式透气系统。该系统是指在正常操作中,货物蒸汽进出液货舱,除摩擦和有防火网外,能自由与大气自由流通,且无任何限制的系统。此系统仅可用于闪点在60℃(闭杯)以上且吸入时对人体健康无明显危害的货物。开式透气系统可以由每个液货舱的独立透气管系组成,或者这些独立透气管汇合于一个或几个集管,但要注意货物的分隔问题。
开式透气管有如下几个检验要点:首先内河船舶透气管的高度要达到主甲板以上0.5m,海船要达到主甲板以上0.76m。其次,透气管出口端距离着火危险处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m,且出口端应设有可拆卸耐腐蚀的防火网(至少64目以上)。大家知道,不同的化学品对材质的腐蚀程度是不同的,因此,检验时要注意防火网的材质是否对该舱货物具有耐腐蚀性。再者,任何情况下透气管上不能设置截止阀,这是由于开式透气管的定义决定的。
另一种是控制式透气系统。常见的控制式透气系统有压力/真空阀式和高速透气阀式两种。压力/真空阀俗称呼吸阀,在现有船舶中使用比较普遍。其作用是在舱内压力达到一定数值以上而处于过压状态时,将气体排到大气中;当压力降到一定数值以下的负压状态时,又能将大气吸入到舱内,从而防止船体受到损伤,调整舱内压力,避免液货损失。
使用比较广的是重力式呼吸阀,其体内有两个重块(如图1,左口为大气端,下口为舱室端),当呼吸阀置于“正常”位置时,阀处于自动呼吸的工作状态。当舱内压力上升到设定气压以上时,下部的重块就会借助于气体的压力向上移(上部重块被压保持不动),使舱内的气体得以放至大气中;而当舱内压力降低到设定气压以下时,则上部的重块借助大气的压力向上移(下部重块被压保持不动),将外界的空气吸入舱内。
正常在装卸货物时,上部的手轮旋转90度,顶针强制顶开重块,使舱室与大气连通,自由透气。但要注意与大气相通的出口要设有耐腐蚀防火网。
控制式透气系统检验要点如下:
①看是否满足《规范》中规定的,透气系统应垂直向上排出混合气体,并不受阻碍地喷射。“垂直向上排出混合气体”,这句话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是指透气管应垂直向上设置,另一种解释是指混合气体应垂直向上排出,而没有任何障碍。笔者倾向于第一种解释。因为,绝大部分散装化学品船的透气管内径比较大,甚至比装卸管系的内径还要大,混合气体的在透气管中的流速较小,所以从流体力学和实用性考虑,透气管垂直向上设置,并在其顶端装有挡雨帽,符合“不受阻碍地喷射”要求,也符合“液舱透气系统应布置成能防止水进入液货舱”的要求。
②透气管出口在露天甲板上的高度,应不小于6m,如透气管装设在离纵向步桥4m以内,则其高度在纵向步桥之上应不小于6m。
③如果装设由主管机关认可的高速透气阀(如图2所示),引导蒸汽或空气混合气体排出速度至少30m/s向上自由喷射时,则透气管在甲板或纵向歩桥之上的高度可减少到3m。
④透气管出口的布置还应离开起居处所、服务处所、机器处所及有着火源的处所的最近空气进口或开口至少10m。易燃蒸汽的出口应设置有效的防火网或认可的安全顶部。在设计压力/真空阀、防火网及透气顶部时,设计者应对恶劣天气下货物蒸汽冻结或结冰,引起装置阻塞的可能性,予以适当注意和考虑。
⑤对于内河船舶,当船长大于60m时,需满足上述四点要求;当船长小于等于40m时,透气管出口在露天甲板上的高度,应不小于3m,透气出口的布置还应离开起居处所、服务处所、机器处所及有着火源的处所的最近空气进气口或开口至少5m;当船长小于等于50m时,透气管出口在露天甲板上的高度,应不小于4m,透气出口的布置还应离开起居处所、服务处所、机器处所及有着火源的处所的最近空在气进口或开口至少7m;当船长小于等于60m时,透气管出口在露天甲板上的高度,应不小于5m,透气出口的布置还应离开起居处所、服务处所、机器处所及有着火源的处所的最近空气进口或开口至少9m。
4 总结
综上所述,透气管系统在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且不可替代。因此,在透气管系的设置上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①每个液货舱都要设置。②液货舱内的透气管系应与其它舱室完全分开。③要避免与着火源处所的接触。④应满足正常航行与装卸货时透气的要求。本文仅对常规散化船的透气系统做简要介绍,对其检验进行简单探讨,叙述中难免有疏漏,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CCS船级社.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与设备规范[S].2009.
[关键词]化工工艺;化工设备;安全评价;定性
中图分类号:X9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127-01
我国化肥、染料、农药、纯碱、硫酸、烧碱、合成橡胶乙烯等的产量已经位于世界前列,石油加工能力达到世界第四。化工生产的最大特点是工艺比较复杂,且生产中安全隐患多,一旦形成安全事故损失无法估量。基于这样的行业背景,对化工生产的危险评价已成为整个化工产业的研究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都对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我国的项目风险技术,已经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系统和方式,但对判别工艺风险和设备安全方面,还没有建立较为系统的评价模式。
1 化工工艺概念及安全性评价
1.1 化工工艺概念
化工工艺是指利用化工生产技术,将原材料通过化学反应转变为产品的过程和方法。主要包含3个过程:原料处理、化学反应和产品精制。原料处理是指根据不同情况将原料通过提纯、净化、混合和乳化等工艺的预处理,已达到满足化学反应的纯度或浓度。化学反应,是化工过程的关键生产步骤,满足化学反应的原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通过化学催化剂的影响下进行化学反应,以达到所需的目标产物和转化率。常见的化学反应包括:氧化、还原,聚合、分解、异构化、焙烧等。产品精制是指将化学反应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出去非目标产品的中间物质或杂质,以得到符合规格的目标产品。
1.2 化工工艺安全性评价
化工生产过程中多伴有易燃易爆有毒性腐g性介质的产生,化工事故也往往具有灾难性、瞬间性的特点。化工生产潜在重大的危险性,现阶段国内外的研究员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中毒、爆炸等事故做了定量分析,分级并制定了“危险工艺辨识取值表”。该表内容主要包括化工工艺的危险程度由化工物质的温度、压力、性质和腐蚀等内容组成,危险程度分为不严重、严重、比较严重和十分严重四个等级,从而确定化工工艺的危险程度。其风险识别的重点在于对危险源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危险化学品,主要危险与其化学反应和自身的物理性质相关。研究发现相对危险性最大的是液化气体,常见的危险液化气体有NH3、H2S、液化石油等。例如液化石油,既可以作为生产原料也可以作为燃料,挥发性极强、受热易膨胀,属于易燃易爆气体,人体大量吸入也会造成窒息中毒危及生命。(2)工艺线路危险性,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尽量选择污染少、危害低的生产材料,改进和优化工艺设计,提高材料使用率,建立完善的污染处理系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3)反应过程中的风险识别,这是工艺风险中最关键的内容。首先反应过程关乎生产效率,其次化学反应的状态和稳定性对其反应设备影响巨大。反应中风险识别的重点在原材料的审核上,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毒性小、反应温和的原料,并事先最好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外界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
2 化工设备的安全性评价及影响因素
2.1 化工设备的安全评价
化工设备的安全性评价较为复杂,涉及到设备的选材、设计、安装、调试、使用运行等等方面,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造成漏气、漏液、毒气、火灾等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比如设计阶段对设备材质的选择一般从疲劳强度、载荷、抗腐蚀能力等方面角度考虑,兼顾性能和经济性。选材后下一步就是要根据工艺参数评价设计的合理性。易燃易爆危险物质参与反应的设备就不能选用玻璃材质反应器;充分考虑料液的极限浓度、温度和压力,留有足够的腐蚀裕度;高温运行的设备应配有报警连锁温控系统等。例如:分馏塔塔板的选择的合理性应从填料的材料、形状等方面综合考量;换热器中如果过料液中的氯离子含量过高,则板式换热器的泄露概率就比管式换热器小很多。
2.2 化工设备安全评价的人为因素
设备的操作和维保是较容易被忽视的化工设备的安全评价因素,但其对设备的安全性能影响却意义重大。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违规操作造成的非自然停车可能造成上百万的经济损失,给设备带来的安全隐患也常常是巨大的。因此对化工设备的安全评价必须引入操作员工的技能素养这一因素,分析这一因素的可能性发生情况,在模拟设计时应该与足够的权重系数。设备维保的目的是将设备隐患消除于萌芽之中,根据设备操作维保说明书结合实际重要部件运行情况制定日维护、周维护、月维护、季度和年维护周期表,并认真执行。任何大的事故都是多个隐患堆积而成,设备的操作和维保这两个不确定的人为因素,在化工设备的安全评价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3 化工工艺与设备安全评价的综合影响
每种化学反应是都有多种工艺路线,工艺选择是尽量选用危害小的路径。采用无毒害的、危险度低的原料,降低反应要求。例如用催化剂稀释反应原料中的危险物,用以降低反应剧烈程度,减轻对化工设备的腐蚀和应力作用。在化工原料的混合、干燥以及过滤等过程中,反应器内不仅进行化学反应,还会伴有液体流动和能量传播等,因此化工设备的操作稳定性对化学反应的进行也有相应影响。但工艺不一样对应的反应特点必然也有差异,因此间歇工艺过程相对就更精确简便,同时可操作空间就相对大一些。辅的仪器仪表的使用对化工工艺和设备2者兼具保护作用,有时运转情况不正常,会出现高温、高压现象。及时调整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对产品的合格率和设备的安全性都具有积极意义。
4 结束语
化工工艺和设备安全评价是繁杂系统性的技术工作,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其安全评价的合理使用,对保证火灾、爆炸、毒性事故风险定量结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起着举足轻重的决定性作用。评价人员需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正确的评价方法和高度的责任心,才能完成好这一工作。本文对化工工艺和设备安全性定性评价初步讨论,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传美.试论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与安全评价[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3,12:200-202.
[2] 刘岩.试析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与安全评价[J].民营科技,2014,08:40.
【关键词】实验室 化学品 急救 处置
一、引言
天津危化品仓库爆炸给我们带来了惨痛的教训,如何科学的处理化学品事故的相关知识急需进行普及。而随着经济、教育的快速发展,各事业单位、检测机构、企业、学校等化学分析实验室快速的增加,一旦对危化品的管理、培训、处置不到位就会造成事故的发生及处理错误,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化学分析实验室常见危化品分类
1.有毒物质
如无机药品氰化物、氢氰酸、汞、黄磷、Cr、Ar、Cd、Be相关化合物;有机药品烷基化试剂、苯胺、生物碱等;气体卤素、溴化氢、一氧化碳等。此类物质一旦进入人体,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病例改变,从而危及生命。
2.易燃
易燃液体汽油、苯、甲苯、乙醇、乙醚、丙酮等,此类物质易挥发,遇明火易燃,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范围,遇明火、火星均可能发生猛烈爆炸;易燃固体硫磺、红磷、镁粉等,此类物质着火点低,与蒸汽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遇明火或火星能激烈燃烧或爆炸,跟氧化剂接触易燃烧或爆炸;自燃和遇水燃烧品白磷、钾、钠、氢化钠等,跟空气接触或遇水燃烧。
3.易爆
可燃性气体氢气、乙烯、乙炔等与空气混合至爆炸极限,一旦有热源诱发,极易发生爆炸;三硝基甲苯、硝化甘油、硝化纤维、苦味酸等受摩擦、震动、撞击、高温能引起激烈的爆炸;过氧化钠、过氧化钡、过硫酸盐、硝酸盐、高锰酸钾、氯酸盐等强氧化剂与还原剂接触易发生爆炸。
4.溶剂
第一类溶剂苯(2ppm)、四氧化碳(4ppm)、1.2―二氯乙烷(5ppm)已知可以致癌并被强烈怀疑对人和环境有害;第二类溶剂无基因毒性但有致癌性的溶剂,如:氯苯、氯仿、环已烷、二氯甲烷;第三类溶剂戊烷、甲酸、乙酸、乙醚、丙酮、苯甲醚、1-丙醇、2-丙醇,此类溶剂为遇人体低毒的溶剂,毒性较低,基因毒性研究结果呈阴性,但尚无这些统计的长期毒性或致癌的数据,在无需论证的情况下,残留溶剂的剂量不高于5%是可以接受的,但高于此值需证明其合理性。
5.腐蚀性物质
三氟乙酸、液溴。液氮、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溴、磷、钠、钾等物质都会灼伤皮肤。
三、急救及应急处理
火情处理,首先在实验室内严禁吸烟,在使用易燃气体和易燃试剂的实验室不得使用明火。在发生火灾后应科学处置,易燃固体、易燃气体、易燃液体和带电物体着火时,应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导线或电器着火时,应先断电,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切不可用泡沫灭火器,此灭火器导电;衣服着火时,应尽快地脱掉衣服,并用水灭火,或就地滚动,切忌外跑。
药品溢泼处理,溶剂洒出避免点火及可做引起火花之任何动作,去最近的地方,拿喷洒吸收溶剂之干粉,将喷洒吸收剂由外而内洒在溅有溶剂处;酸和碱如洒出去最近的地方,取中和酸(碱)剂,由外向内喷洒,用试纸测试是否还在该溅洒处,用肥皂水清理溅洒处。
试剂,有机试剂(三氯甲烷、四氯甲烷、乙醚、苯、丙酮、乙烷)等低沸点有机溶剂,一定要远离火源和热源,装有上述试剂的试剂瓶封严,并放在阴凉处保存,使用有毒有机溶剂时应在通风橱内操作,使用浓硝酸、浓盐酸、浓硫酸、高氯酸及氨水时,应在通风橱中操作。如溅入皮肤或眼内,应立即使用水清洗,然后用5%NaHCO3冲洗。
废液处理,废弃的溶液应按有机及无机进行分类,严禁将不同类别的液体混放在同一个瓶中。装有废液的容器必须具有明显的标识,标识上应注明该废液的名称、组成、浓度、日期及该溶液废弃人的姓名。将装有废液的容器放在指定地点,统一处理,严禁将有毒、有害、强腐蚀性试剂及液体倒入水池中。废弃的洗液不得倒入下水道,应装入试剂瓶统一处理。
仪器使用,操作仪器使用者必须认真阅读操作规程,经过培训方可上机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遇到仪器发生故障,立即向管理人员报告,不得擅自处理,使用水、电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报告,及时处理。离开实验室应检查仪器、水、电、门、窗是否关好,夏季应检查空调是否关闭。
四、事故的防患
应建立规范对人员和操作进行规范:
人员:实验室是一个大集体,所以各个项目的东西一定要收好,每个人的都要有固定区域,自己的实验物品及待用的瓶瓶罐罐一定要放回自己的区域,以免误用;试剂的配制要养成贴标签的习惯,标签内容包括配制日期、使用期限、浓度、配制者试剂的配制要养成贴标签和配置的日期;称药品时要小心操作,不仅要注意安全也要注意不要造成污染;保护措施,有的实验室应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不要图一时方便,给自己的身体带了伤害。
操作规范:所有药品、标样、溶液都应有标签,绝对不要在容器内装入与标签不相符的物品;禁止使用实验室的器皿装食物;开启高压气瓶时,应缓慢,并不得将出口对人;要建立安全员制度和安全登记本,健全岗位责任制,每天下班前应检查水、电、煤气等,确保安全。应形成纸版制度,张贴于显要位置并使实验室每位人员熟知。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实验室人员不仅要懂得实验室常见事故及处置,更应该从操作人员培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操作做起,避免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柳.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及救护措施[J].科学教育,2012,02.
[2]王红霞.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小议[M].太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关键词:锅炉 SCR SNCR 脱硝 环保
中图分类号:TK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b)-0108-02
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工作逐渐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特别是近年愈演愈烈的大气雾霾关注,将群众对环境空气的污染治理视为重中之重。而在各种环境空气污染源中,燃煤锅炉扮演了重要角色,燃煤燃烧过程会产生SO2、NOX和烟尘等污染物,在锅炉烟气的治理研究方面,SO2和烟尘起步较早,目前也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完善。而NOX治理起步相对较晚,目前采取的治理工艺通常为炉内控制+炉外脱硝处理。炉内控制方法相对单一,通常采用低氮燃烧的方式,其原理是改变传统的锅炉燃烧方式,包括降低锅炉燃烧温度、降低氧浓度、炉膛内设立再燃区等,一般在锅炉安装时由锅炉制造厂家一并设计提供。但是低氮燃烧方式脱氮效率较低,绝大多数锅炉生产厂家提供的低氮燃烧技术通常只能将NOX浓度控制在300 mg/Nm3(以NO2计)以内。而目前国家关于燃煤锅炉NOX控制标准愈加严格,部分省份也出台了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如《山东省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664-2013)中就规定,重点控制地区燃煤锅炉NOX排放标准为100 mg/Nm3,这就要求对锅炉烟气进行炉外脱硝,也就是加装烟气净化装置,通常采用的脱硝方式有SCR和SNCR。但是如何选择往往成为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管理工作中一个难题。下面该研究者将结合多年的环保工作经验,对SCR和SNCR各自的工艺原理、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以供参考。
1 SCR原理及特点
1.1 工艺原理
SCR,全称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的烟气脱硝技术,国内外很多大型燃煤电厂基本都应用此技术。其反应原理为:向温度约280~420 ℃的烟气中喷入NH3,NH3与烟气均匀混合后一起通过一个填充了催化剂(如V2O5-TiO2)的反应器,在催化剂作用下,将NOX还原成无害的N2和H2O。
其中反应(3)、(4)是主要反应,因为NO化学性质不稳定,极易被O2转化为NO2,这也是NOX浓度通常以NO2计的主要原因。
1.2 工艺特点
该方法有优缺点如下:
1.2.1优点
(1)脱硝效率高,通常可达70%~90%,甚至有的厂家可达到95%。
(2)由于催化剂的作用,其反应温度较低,通常280~420℃可达最佳反应温度。
1.2.2缺点
(1)既然是催化还原,必然需要使用催化剂,催化剂长时间使用会由于烟气中的微量杂质(如碱金属杂质钾)覆盖表面而失去活性,因此一般三年左右换一次,运行费用高①。
(2)由于催化剂的存在,反应中易发生副反应,将SO2与NH3反应生成NH4HSO4,反应方程式如下:
2SO2+2NH3+2H2O+O2――2NH4HSO4
NH4HSO4很容易对空气预热器进行粘污,对空气预热器影响很大,需定期维护空气预热器②。
(3)需要单独建设催化反应器,占地面积达,工程结构复杂,投资高。
(4)需要使用纯NH3作为还原剂,纯NH3获取方法常见有两种,一种是配套建设尿素制NH3装置,工艺安全性较好,但是工艺复杂③;另外一种是直接购买纯液氨。前者另外单独建设一套装置,工艺复杂,投资较大;后者来源简单,只需配套一个液氨储罐,但是液氨属于危险化学品,存在较大的环境风险。
2 SCR原理及特点
2.1 工艺原理
SNCR,全称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脱硝技术,是另外一种广泛应用的锅炉烟气脱硝技术。其反应原理为:在无催化剂的作用下,在温度为850℃~1 100℃的范围内,向烟气中喷入还原剂将烟气中NOX的还原为无害的N2和H2O。还原剂常见的氨水、尿素等。
2.2 工艺特点
该方法有优缺点如下:
2.2.1 优点
(1)系统简单,不需要催化剂,不需要建设单独的催化反应器,无催化剂损耗,运行费用低。
(2)不存在SO2与NH3反应生成NH4HSO4的转化,对锅炉设备损害较小,易于维护。
(3)可以采用氨水或者尿素为还原剂,相对于以纯NH3作为还原剂的SCR,其系统相对简单,环境风险小。
(4)投资低,占地面积小,改造方便。
2.2.2 缺点
(1)脱硝效率低,通常为30%~60%,好一点的可以达到70%。
(2)由于不使用催化剂,其反应过程对于温度要求较高(850℃~1 100℃),不利于炉内低氮燃烧技术的使用。同时对于烟气流速要求不宜过大,过大会导致接触时间短,效率降低。
综上所述,可以将SCR和SNCR各自特点比较如表1所示。
3 案例分析
鉴于SCR和SNCR的优缺点比较,在实际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管理中,笔者建议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决定选择何种脱硝工艺。举个实际案例说明。
山东东部某地一大型燃煤热电厂,建厂较早,除发电外还承担着该城市的工业用汽和城市供暖任务。由于新的排放标准的执行,现有的燃煤锅炉已经无法满足NOX排放标准,因此决定进行脱硝改造。
改造之初,企业优先想采用处理效率较高的SCR,但是由于建厂较早,厂区位于现状城市建成区内,周边人口密集,用地较为紧张,厂区可用空间有限,改造较为困难;同时考虑到如果采用SCR工艺,以液氨为还原剂,需要建设20m3的液氨储罐,而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识别》(GB182182009),液氨临界量为10t,届时会构成重大危险源,环境风险要求较高。因此经过环评分析论证,最终采用更加符合实际改造条件的SNCR工艺,同时对锅炉燃烧方式进行改造,采取比较高效的低氮燃烧方式,控制NOX的产生浓度,同时加强运行管理,控制SNCR的处理效率,最终达到《山东省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664-2013)中规定的重点控制地区燃煤锅炉NOX100mg/Nm3排放标准要求。
对于新建项目或者条件允许的其他项目,该研究者建议还是优先推荐选用SCR脱硝工艺或者SCR+SNCR的联合脱硝工艺。毕竟SNCR工艺脱硝效率低,稳定达标可靠性较低,建成后对于日常环境管理压力较大。最终具体该选用何种脱硝工艺,还是得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考虑确定。
4 结语
在实际选择脱硝工艺时,应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其投资、工程量、脱硝效率、操作可行性等因素,不能以偏概全的只追求脱硝效率或者只追求节省投资,而忽略了脱硝工程的可行性及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姜烨,张涌新,吴卫红,等.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24(23).
[关键词]移动汽车罐车;防波板缺陷;完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TH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303-02
由于罐车活动范围大,运行环境条件复杂,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振动,有时还可能发生碰撞、倾翻。罐车储运的介质绝大部分是易燃、易爆以及有害等液化气体和低温液体,一旦发生事故,会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带来极大危害,造成极坏社会影响。因此必须要重视罐车的检验问题,以不断提升罐车的安全性能。
1、罐车检验常见缺陷及原因分析
1.1 初始资料缺乏完整
罐车在检验过程中,一般需要向相关单位提供机动车行驶证、产品合格证等多类型证件,但由于不确定因素,一般情况下,用户在对罐车进行检验时,仅提供机动车登记证书、道路运输证及罐体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证书等等[1]。因此,车辆检验时,检验单位只能按照用户所提供的基础资料及铭牌对车辆进行检验与核查,保证各数据之间的相互统一准确。
1.2 防波板脱落
1)防波板严重断裂。2)防波板螺栓孔处撕裂、防波板脆断。3)防波板和筒体连接处角焊缝存在裂纹。对于上述现象,必须立足于防波板材质的选取。第一,所选材料必须具有较大的硬度以及不容易与液化石油气等盛装介质发生化学反应;第二,防波板的一头必须焊接,而另一头必须采用螺丝固定或者两头均使用螺丝固定。
1.3 安全阀锈死及碰撞变形
安全阀作为罐车必不可少的部件,其主要作用是一旦罐车遭受火灾或者罐体内压强太大时,可以立即打开安全阀,减小罐体内压强,避免罐车发生爆炸。安全阀由于锈死或经撞击而发生变形原因导致罐车顶端没有安全阀保护措施,安全阀防护罩功能没有达到期望值。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安全阀的日常维护;在罐车顶部两端,分别装上防撞设施,设施必须高于安全阀,即使罐车顶部遭受一定程度的碰撞,也不会直接撞击安全阀,而是撞击防撞设施,这样工作人员便可以即使刹车确保安全。
1.4 安全阀弹簧断裂
一般情况下,安全阀结构为全启式,通常包括以下样式:1)弹簧置于阀座上面,没有和介质直接连接;2)弹簧置于阀座面,和介质直接连接。安全阀弹簧发生损坏有各种特征,其形成原因也不相同。然而,弹簧置于阀座面出现损坏的几率远远大于弹簧置于阀座上面。对于上述现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安全阀中的弹簧尽量置于阀座上面,远离介质,同时,安全阀必须配备强制关闭螺杆,此螺杆的主要作用是,一旦安全阀弹簧发生损坏,可以拧紧螺杆强行使密封面回到阀座上面,避免泄漏。
1.5 罐体内防波板穿透开裂
罐车在运营过程中,多出现罐体内防波板穿透性开裂,其开裂形式具有多样化,或为整块防波板脱焊,或不规则开裂脱落。若防波板穿透开裂脱落,则在罐体内随着车辆行使颠簸造成罐体磨损减薄[2]。
1.6 罐体结构不合理
GB18564-2001标准对于金属罐体结构具有严格要求,罐体封头需采用折边平封头、蝶形及椭圆封头,且其与罐体焊接时需采用全焊接对接接头形式实现焊接,有的车辆是在该具体规定实施之前完成制作生产,则未按照其相应标准实现结构设置,但部分车辆生产商家则在其标准出台后生产,但却未对规定内容予以严格实施,多生产违规产品。在检验过程中应对该类问题采取以下措施:对于平板货车加装罐体车辆,应根据公安交管部门2005年49号文规定,对相关人员危险化学品运输证件,予以注销并要求用户将该车辆予以罐体拆除。专业制造厂家车辆生产结构存在平封头及角焊接缺陷的[3],则检验结果视为不合格,并要求其退回修改,更换封头后检验过关则可投入使用。
1.7 筒体与封头连接型式
某些罐车生产工厂为了削减成本,通常会借助于一定的分析设计,在罐车生产过程中采用球形封头。球形封头的主要优势为同样的压强环境下,其厚度相对于其他材料可以达到最薄,最终能够削减成本。因为厚度较薄,依照相关标准,筒体为了和封头连接,必须变薄,然而有些企业通过将筒体与封头进行外连接,将筒体内侧和球形封头进行连接,为了应付筒体强度检验,减小半球形封头尺寸,这样可以在到封头半球内检验。这种设计虽然外观漂亮,然而,罐体内部却存在许多参差不齐的地方,这会使许多地方应变空间较小,即使第一次检验时不会发现问题,但是由于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此设计并不科学合理[4]。
2、罐车缺陷容器统计与分析
为提高罐车检验研究所检验工作质量,规范检验报告编制,提升检验人员素质,进一步加深检验人员对容器缺陷的理解和掌握容器缺陷的分布规律,在今后的检验工作中更加合理、有效地确定容器的损伤模式并检出缺陷。我就以我院2014年和2015年罐车全面检验4、5级容器缺陷统计数据为例进行分析,2014年全检300台,发现4、5级缺陷容器37台,共计发现缺陷88处;2015年全检167台,发现4、5级缺容器陷11台,共计发现缺陷20处;这些缺陷有裂纹、变形、移位、腐蚀等,分布于防波板、加强圈、垫板、支座、封头等部位。具体缺陷及其分布规律如下:
2.1 盛装介质统计分析表(见表1)
综合这两年的检验数据分析:盛装介质为液化石油气、液氨、三氯氢硅的汽车罐车出现缺陷的机率比较大。
2.2 使用年限统计分析表(见表2)
因为罐车全面检验一般每5年检验一次,2014年全面检验的罐车比较多,所以2015年全面检验的罐车比2014年少很多,从上面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使用年限为第1年、第6年的罐车出现缺陷的机率偏高,尤其是2015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罐车投入运行1年后进行的首次检验发现的缺陷的比例最大,由此可以看出使用单位对罐车安全认识不够、罐车的运行状况也不是很好。
2.3 缺陷部位、种类及数量(见表3)
对2014年37台及2015年台4、5级容器的缺陷性质、缺陷产生部位和缺陷检出方法进行了统计汇总,我发现:(1)2014年发现存在裂纹缺陷的罐体有36台,占4、5级缺陷容器总数的97.30%;变形罐体2台,站4、5级缺陷罐体总是的5.41%;(2)2015年发现存在裂纹缺陷的罐体有10台,占4、5级缺陷容器总数的90.91%;变形罐体2台,站4、5级缺陷罐体总是的18.18%;(3)常出现缺陷的部位有防波板、加强圈、支座与垫板、支座与筒体、封头、液位计,发现缺陷的汽车罐车大部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均匀腐蚀 。
2.4 罐体材质分析统计
我从2014―2015年产生4、5级缺陷容器的主体材质分析研究发现:材质为Q370R 的容器有2014年12台、2015年5台;发现材质为Q345R 的容器有2014年9台、2015年5台;材质为16MnR 的容器有2014年16台、2015年4台;产生裂纹等危害性缺陷的2014年36台、2015年10台容器,其材质均为碳钢(Q370R、Q345R和16MnR),但均未发生在检规规定的重点检验部位。因此可以看出,产生4、5级缺陷的容器材质主要以碳钢为主。
3、罐车检验缺陷完善措施分析
检验单位在工作过程中将检验质量作为单位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保证各项工作的检验质量对于检验单位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各检验单位在对罐车检验过程中,应按照相关法规标准开展工作,检测过程中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保证事实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且真实可靠,相关工作人员应意识到自身检验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工作安全意识,提升自身工作素养,同时相关检验单位应注重对检验人员专业检验知识的培训,增强检验人员知识素养提升,掌握检验各项标准,结合检验实际情况积极积累经验,在后期工作中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及缺陷性质提出合理的检验方案,开展高质高效检验。检验单位在进行罐车检验时,应加强与用户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于用户不理解的问题检验部门应加强与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对于车辆中存在的问题及安全隐患及时上报,以获取工作支持;对车辆用户予以沟通并督促其重视问题并对所存在问题予以及时解决,提升车辆质量。
结语
罐车在运输化工物品的过程中,通常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一旦发生事故,就会造成严重的人身财产安全以及环境污染,因此检验单位在检验罐车的时候,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检验,以找出其中存在的缺陷,并对检验中常见缺陷进行分析,使用单位也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进而提高罐车的安全性,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Abstract: City ga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venient,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residents. At the same time, city gas and combustion, explosion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there have been many important, fire explosion accident in the gas system in the city,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safety of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Do the city fire gas can minimize the damages caused by accidents, so to give high priority to.
Keywords: City gas; fire control work; importance; effective way
中图分类号: D6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在我国,城市燃气已经投入使用了近半个世纪,特别是80年代以来更是得到了快速发展,规模也日益扩大。但是在城市燃气的开发、储存、输配、使用及管理等环节的消防安全措施不够完善,使得爆炸、燃烧、死亡、中毒、停气等现象层出不穷。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城市燃气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努力探索其有效途径,积极发挥消防工作的作用。本文以城市燃气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和有效途径为视角,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城市燃气的性质及发生安全事故的特点
要做好城市燃气消防工作,首先必须了解城市燃气的有关性质,同时针对事故的具体情况开展有效的消防工作,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做到有的放矢,最大限度的降低因事故造成的损失。
(一)城市燃气的性质
城市燃气主要具有易燃烧性、易扩散性、易缩胀性和易爆炸性等四个方面的特点。现介绍如下:1.易燃烧性
由于城市燃气属于气体物质,它不需要经过蒸发或者熔化阶段,燃烧呈现突发性的特点,历程简单,破坏性很大。只要具备了燃烧条件就可以进入初始燃烧,由于燃气的临界点火能较低,因此很容易着火燃烧,此外,燃气火焰的扩散及传播能力也比较强。
2.易扩散性
扩散性主要是指物质在空气及其它介质中的扩散能力。一般来说,扩散能力越强则火灾的程度越大,带来的破坏性也越大。由于燃气的扩散能力非常强,一旦事故发生火势蔓延就特别快,燃烧面积随之增大,火灾范围也逐渐扩大,导致因火灾造成的损失增加。
3.易缩胀性
城市燃气具有很明显的缩胀性,不管是瓶装燃气还是管道燃气都存在着一定的压力。当气瓶或者管道发生爆炸时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损,从而使燃气大量泄漏和扩散,最终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
4.易爆炸性易爆炸性主要是指燃气发生爆炸的条件很低,只要其与空气混合达到了爆炸极限以及具有引发这种气体爆炸的最小点火能就可以发生爆炸。一般而言,爆炸的极限范围越宽,爆炸的下限越低,火灾的危险性就越大。在几种常见的燃气中,其爆炸极限分别是:天然气为5%~15%,焦炉煤气为5%~36%,液化石油气为2%~10%,发生炉煤气为20%~74%,水煤气为6%~72%,它们的火灾危险性各不一样。
(二)城市燃气火灾爆炸发生的常见原因城市燃气火灾及爆炸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其一是漏气。由于容器、管道、阀门、生产设备等封闭不严造成的漏气以及灶具、胶管老化、接头松动等原因也会引起漏气,一旦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其二是火源。这个是不言而喻的,没有火源是不会发生火灾的,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严格控制和管理好火源,只有这样才能防止火灾的发生。
二、城市燃气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城市燃气的安全保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做好城市燃气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城市燃气安全事故发生之后的消除。消防工作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在发生事故后使预防和扑救有机的结合起来,由此可知,消防工作在城市燃气的使用及事故发生之后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城市燃气消防工作中,主要是做好城市燃气安全事故发生之后的处置工作,最大程度的减少损失,在做好安全预防的同时,在组织上、物资上积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以便一旦发生事故,消防部门能够迅速有效的予以消除,最大限度的减少燃气企业及用户的人员伤亡和损失。
三、做好城市燃气消防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专业性较强的燃气设施检测机构,加强燃气事故抢险队伍的建设由于城市燃气的特有性质,燃气事故发生时情况也比较特殊。与此同时,很多消防人员没有进行过系统专业的培训,也没有掌握专业的燃气知识以及技能。有鉴于此,为了有效的预防燃气灾害并开展正确有效的救护,建立一支作风过硬、技术精湛、专业高效的燃气抢险应急救援队伍十分重要。另外,还要建立相应的技术支撑系统,重视依托社会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力量,做好针对燃气企业和用户的检测工作,为决策以及管理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二)做好燃气设备和工艺设施的标准化工作目前,燃气作为一种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学品已经纳入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开展的针对危险化学品的专项安全评估工作的评估之列。这样一来,燃气的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自然会得到快速的发展。在对燃气进行生产、储存、运输、经营、使用以及废弃时要做好全方面、全过程的控制,使之规范化;同时要对燃气设备和工艺设施开展标准化工作,这些措施对于提高燃气的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加大燃气安全知识的普及力度,做好相应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消防安全意识事实证明,有很多燃气安全事故是因为缺乏燃气安全知识,在操作过程中使用不当以及发生事故时处置不当,导致燃气事故多发,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了很大损失。无知和麻痹往往是导致事故多发的直接因素,因此,要加大燃气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强化和提高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燃气尤其是液化气,由于其闪点低,易燃易爆,泄露后往往会聚集在低洼的地方,一旦遇到火源,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压缩天然气由于其易缩胀性的特点与液化天然气的危险特性还不一样。因此,消防部门和燃气职能管理部们,特别是燃气企业应该加大对燃气知识的宣传力度,做好普及工作,真正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这样才能降低燃气事故的发生率。
(四)做好燃气消防工作的监督管理,定期开展针对燃气行业的专项治理和整顿工作做好燃气消防工作的监督管理需要从两个方面出发:第一,燃气企业和用户要增强自己的安全意识,做到自律,做好自查。企业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加大消防安全方面的投入。第二,消防安全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通过开展长期的专项整治工作,明确燃气行业的消防安全责任。
(五)制定地方燃气管理条例,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也要明确消防、城建、劳动等部门的职责在新的形势下,出台多年的《城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定》有些地方已经不能适应燃气安全管理的现实需要。要根据各城市使用燃气的具体情况,结合当地的实际,制定相应的燃气使用管理条例,同时要进一步明确消防等部门的具体职责,使各部门做好协同配合,更好的开展工作。在使用液化石油气的大中城市,要严格加强管理,取缔无证经营的情况,严禁开设燃气门市网点,做到库、店合一,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六)做好配气站的防火、防爆等措施,做好相关的检测、维修工作
各配气站要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安装完善的防爆设施;燃气供应单位要针对供气用户的燃具做好检测和维修工作,以消除其安全隐患。
总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城市燃气消防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探索提高城市燃气消防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在发生燃气安全事故时消防部门要及时有效的开展工作,尽量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燃气企业要加大消防安全方面的投入,在各个环节做好安全措施;用户也要在使用燃气时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化妆品企业;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01
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至今,行业经济规模及数量每年都以近两位数增长。但民族企业的生产加工价值或品牌价值中很难看到将企业安全价值体现在管理成本中。相反,日本、欧美等化妆品企业均视安全管理为企业的生命之本。从政府联动、法规收集、专职专责目标化考核、全员参与共建共管机制的策划等均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进行系统规划和有效推动。目前在化妆品生产企业中出现较大安全事故的等级及数量相对较少,但部分企业主及全员安全管理意识十分薄弱,在利益驱使下,企业安全资源投入及员工岗前岗中安全教育不足。导致设施设备保养、点检不到位,出现长期“带病”运行。在很多传统“人治”企业,员工因安全教育不到位,出现人为操作不当导致精密设备损坏报废、甚至重大伤残、伤亡生产事故。
传统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时代要求,现代企业需要应用现代科学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本文结合国外知名化妆品企业安全管理经验与中国现有企业安全管理的模式实践,对我国化妆品行业企业安全管理进行分析。
一、推行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政策宣导,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细则、运作准入门槛,研究建立科学规范的企业安全管理机制,督导企业管理将安全管理纳入工作目标,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一)在政府、政策方面,深入调研、分类分级制定安全管理细则,建立安全管理信用评级数据库。重“两头”,轻“过程”!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内容包括企业运行中人员、机器设施、物料、作业方法、环境、能源供给等方面全过程管理。这个“过程”管理,是现化企业管理者必须自我规范、自我提升、自管自纠的过程。安全管理政府层面要“轻”管;企业要“重”抓。没有企业自发过程管理,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因此,重“前头”就是通过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运作准入门槛,是必要的手段。通过深入下访调研宣教,建立政府、企业、员工三级联动管理,提高企业全员安全管理意识是必要的补充手段。重“后头”就是要对于企业发生的安全事故,建立相应处置及危机管理预案,纳入安全管理信用评级数据库中。对于安全管理“自治”良好的企业要通报加奖、宣教、税收政策进行巩固。
(二)从管理意识上强化“预防为先,安全管理也是生产力”的现代化管理理念。以往安全管理工作大多采用传统安全管理模式,与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相比存在明显不足。传统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主要放在系统运行阶段,一般是事故发生了,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调查结果修正系统,这种模式称为“事后处理”模式。由于存在许多弊端,致使事故不断发生。而科学化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是预先对危险进行识别、分析和控制,变“事后处理”为“事先控制”,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安全管理虽然是极其艰巨的一项工作,但是,只要坚持用“预防为先,安全管理也是生产力”的企业管理思想,不断研究探讨和把握化妆品企业安全管理的规律,就能掌握安全管理关键要素。通过对各种潜在安全隐患建立相应预防机制,通过成立相应安全组织,建立专职专责安全管理人员,全面点检、自查自纠。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将企业安全管理纳入最高管理者工作成效一票否决的关键指标。从员工入职岗前安全教育到上岗后技能与安全考核等都通过有效的日常运行机制建立起来。强化“向安全管理要效率,人人争当安全能手”。
二、我国安全科学管理的基本内容
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性、全天候”的特点,受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制约,企业必须转变观念,运用现代的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对企业安全各要素进行战略重组,建立一个全新的安全管理系统。
(一)全面贯彻落实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筹建SHC安全健康委员会,通过“7S”推行活动及“三级督查”制度实现安全管理“事事有人管,人人管好事”的工作目标。
在企业创建之初,我国的化妆品公司总体管理系统模块中,就将企业安全管理摆在最高位置,成立SHC(Safety&Health Commission)。建立相应《安全管理制度》及《各种灾害应急预案》。在SHC内部组织中成立每天各部长指定各区域责任人点检;每周安全主任复检、督查;每月SHC展开一次内部安全例会,每季度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及评比总结活动。考虑资源利用最大化及推行的有效性,我们在日本“5S”推行基础上,增加“2S”(即:安全-Safety,节约-Save),按上述总体要求在“7S”推行委员会的作用下,共同展开这项工作。
为了有效保证全员参与安全管理每个细节,我们从人员、机器设施、物料、作业方法、环境、能源供给等方面进行全过程安全管理。
1.人员:每位新人职员工都要在入职前接受公司为期2天教育培训(含安全)。从公司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公司ISO22716&GMPC系统管理、礼仪及员工素养、安全教育等;并通过考核,通过后方可进入部门进行二级在岗培训(岗要要求、岗位技能、操作安全防护与危机管理等)。
2.机器设施:每个新购入的重大设施设备均要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后,移交至相应部门,根据等级及类别建立区域责任看板管理,对于重大设施(如水、电、汽区域设施设备、乳化灌装包装机)由专职安全责任人持证上岗操作。建立相应点检卡于现场。通过“三级督查,三级考核”的方式,直接与工资绩效挂钩。
3.物料:所有购入物料(原料、辅料)均要做根据物料特性进行科学识别、分类分级储存保管,做到定点定位定量摆放。公司内严禁吸烟、明火使用。对于工程动工使用明火或潜在危险性操作均需按相应文件管理规定执行。对于危险化学品申购、储存、使用、回收均严格按公司相应危化品管理规定进行展开。
4.作业方法:对于作业中任何操作标准(SOP),公司按ISO9001、ISO22716&GMPC(US)要求,均建立相应作业方法(如:技术执行标准-STP、卫生操作标准-SSOP、作业操作标准-SOP、作业岗位管理规定-SMP),从作业法规依据、卫生-清洗消毒、标准操作指引、操作规范管理等角度,强化人、机、物的三者有效融合。
(二)加强对各级部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知识培训。完成岗位安全技术与管理知识培训是实现安全管理体系的前提条件,是安全管理体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三)通过不断地对生产系统进行危险性评价,建立动态安全管理机制,保证对事故直接隐患(人机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上的缺陷)的准确辨识和及时治理,不断提高生产系统本质安全化的程度及可靠性。
三、追求“设计、制程”两个零缺陷,把安全管理作为我们工作的最高目标
对于每个设备或装置在设计输出阶段的技术评审工作,我们建立相应验收、上机测试、培训上岗、使用维护及点检保养规定。确认从源头上预防,在制程中分析总结,达到最佳运行状态,通过安全管理,间接节约成本。
通过建立长效的设备或装置运行记录点检跟踪分析表,预测、评价和控制危险。预测的方法很多,有定性的,也有定量的。实际中常见的有:
(1)危险性预先分析。危险性预先分析是在某项工程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生产运行、维修等)之前,先对系统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和导致事故的后果所作的宏观、概略分析,是一种定性分析、评价系统内危险因素的危险程度的方法。它是把分析工作做在行动之前,避免考虑不周造成损失。将点检及修维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提出预防性的应对措施,并进行必要的验证。为常用法。
(2)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是为检查某一系统、设备以及各种操作、管理和组织措施中的危险因素而编制,以备安全检查时按规定的项目进行检查和诊断的列表。它主要是根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度,事先制定要检查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避免随意性,减少漏项。做到“一机一卡”,动态管理。为常用法。
(3)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它主要是分析系统或各个组成部分,查出可能发生的故障及影响,从而制定预防措施,提高安全可靠性。这个工具通常在复杂系统或多因素时采用。
(4)事故树分析。它主要是表示导致灾害事故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因果及逻辑关系图,根据事故发生的概率,制定相应安全措施。这个工具重点针对关键要因及重大安全陷患采用的一种预案,目前我司均已建立相应预案,展开模拟演练,为常用法。
(5)事件树分析。它是从初始事故出发考察由此引起的不同事件,找出最严重的后果,制定相应措施,提高安全可靠性。 这个是事前逻辑法预案,对于化妆品企业实用性不是特别明显,此工具较适合重工类危化企业,不常用。
四、结语
关键词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评定;原则;方法;结果
中图分类号 TU8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0-0214-01
防雷装置检测是判定防雷装置性能、排查防雷安全隐患的重要技术手段,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随着防雷体制改革的推进,《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已于2016年4月7日颁布,于10月1日正式实施,这就意味着防雷装置检测资质已经向社会放开,如何对防雷检测机构检测质量进行公正、科学、合理的评定是气象部门防雷监管的重要工作之一,直接关系到未来防雷检测市场能否健康发展。本文就防雷装置检测质量评定方法进行粗浅探讨。
本溪市防雷中心自从2001年成立以来,在全国率先打破身份管理实行岗位管理、绩效考核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吸收了国内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始终把防雷技术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放在第一位,在辽宁省气象局的组织下自主研发建立了辽宁省统一的防雷业务综合管理平台,统一了全省防雷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建立了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并于2012年取得了国家CMA认证,实现了所有防雷检测项目纳入认证范围,目前是辽宁省唯一一家具有CMA认证的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多年来的规范化管理,具备了对大型石化企业、冶金企业、医药企业等各行业的检测作业能力,成立了专门的质量监督检查部门,对检测质量严格控制,检测规范性、服务质量、覆盖领域居辽宁省之首,得到了省、市气象主管机构和当地政府的高度认可,目前正在制定辽宁省危险化学品场所的防雷装置检测地方标准。随着防雷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和防雷检测资质的放开,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的评定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是气象部门进行防雷行政监管的重要技术措施和保障,没有科学、合理的检测质量评定方法,防雷监管工作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因此,笔者以本溪市防雷中心多年来的规范化管理为基础,对防雷装置检测质量评定方法进行探讨[1-2]。
1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评定的基本原则
一是检测质量评定应遵循依据充分、方法科学、公正客观的原则。二是检测质量评定应采取报告抽查、管理运行资料审查和检测现场核查相结合。三是检测质量评定结果作为防雷装置检测机构信用评价和防雷主管机构监管的主要依据之一。四是检测质量评定中报告抽查宜每月进行1次,综合性评定宜每6个月进行1次。
2 影响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的因素
一是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没有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或虽然建立管理体系但是没有各项工作运行的记录,由此可以断定没有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将会严重影响检测质量。二是检测人员的资格条件、作业能力。这是确保检测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三是检测仪器装备的配备、检定、使用过程管理与记录。这是确保检测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即使配备了齐全的检测装备,但是没有出入库的管理记录和使用记录,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就无法验证。四是检测依据的充分性和适宜性、检测方法的有效性。检测依据不充分将会导致检测结果的判定错误。五是检测项目的完整性、计算的正确性。其影响检测结果判定的准确性。六是检测现场记录的真实性。检测现场记录应有检测人员和受检单位负责人的签字确认,多页原始记录要有骑缝章,涂改要有当事人的签章,否则即使现场记录的项目和内容齐全也无法验证数据的真实性。七是检测报告与现场记录的一致性[3-4]。八是检测结果判定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九是检测相关资料的保存。检测相关资料是检测质量真实性的客观证据,也是监管部门监管的有效依据之一。
3 检测质量评定的方法和指标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的评定包括报告抽查、管理运行资料审查和检测现场核查3个方面,三方面既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组合进行。
3.1 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
查阅有无质量管理体系、内容是否覆盖所有检测活动,查阅管理体系的运行记录,验证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3.2 人员的资质情况
根据检测报告中的签字查阅相应人员有无法律法规规定的作业资格证,查阅检测人员的培训记录、考核记录。
3.3 检测仪器装备的配备、检定、管理情况
检查检测仪器装备的数量、种类能否满足检测工作需要,检测仪器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检测仪器是否有出入库管理的运行记录、是否有仪器定期核查记录、是否有仪器的使用记录。
3.4 检测依据和方法的有效性
根据检测报告中的检测场所类别查阅检测规范依据是否明确、充分,根据检测项目查阅检测仪器的选择和使用是否正确。
3.5 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检测项目的完整性
查阅原始记录内容和项目是否完整,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器等各项内容是否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数据修改是否有当事人签章标记,是否有检测人员和受检单位人员的签字确认。
3.6 检测报告和结果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检查检测报告内容与原始记录是否完全一致,是否有检测示意图并标记各个检测点,检测结论是否准确,存在隐患的隐患内容是否清晰、依据充分。检查检测报告中检测员、审核人、批准人是否为本人签字,印鉴是否有控制措施。
3.7 检测现场核查
到检测现场对检测报告内容和实际进行比对,核查报告内容是否完整和报告的真实性。
3.8 归档资料的完整性
查阅归档资料中原始记录、检测正式报告、检测示意图是否完整对应。
4 检测质量评定结果和等级
根据质量评定得分将质量等级划分为优、合格、不合格3个等级。95分以上的为优,80~95分的为合格,低于80分的为不合格。
5 结语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与检测机构的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软硬件条件、作业能力等多方面都有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因此防雷装置检测质量评定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应涵盖对检测机构管理体系运行、软硬件条件、作业能力、检测报告文书、检测现场等多方面的评定,除了建立科学有效的检测质量评定方法外,气象部门还应将检测质量评定工作标准化、常态化,真正落实防雷监管职责,促进防雷检测工作健康、有序进行。
6 参考文献
[1] 魏帅,张卫星,张春龙,等.防雷装置检测职责及常见问题提示[J].黑龙江气象,2016(1):38-39.
[2] 马敏荣,白永坤,杨晶,等.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的实践[J].广西气象,2006(增刊2):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