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精品在线课程申报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SQL Server 2000;B/S
中图分类号:TP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08007803
作者简介:黄逸凡(1982-),女,湖南民族职业学院信息技术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育与多媒体技术。
0引言
建设“精品课程”是我国推出的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为了更方便对精品课程申报、评审进行管理,有必要建设符合自己学校需要的精品课程管理系统,它是按照精品课程的建设标准来建设的课程管理系统。该系统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满足一线教师精品课程建设、申报、信息、远程教学和系统维护升级等要求。下面探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1系统分析
1.1系统目标
精品课程管理系统应具有管理和教学两大功能,包括精品课程管理、在线教学、在线学习、在线讨论及其他网络系统功能。一方面可以为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精品课程的申请、建设和管理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为实现个性化教学,加强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协同和交流,拓展教学空间,扩大学生的知识广度提供有力的支持。
1. 2系统模式的选择
基于网络的软件系统的开发,应该先制定系统的工作模型。根据各种Web系统工作模式的优缺点,可以选择出适合的网络类型。现在运用非常广泛的工作模型是: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和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模式。
1.2.1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
Client/Server工作模式(C/S结构),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系统,包括一台或多台服务器以及大量的客户机。它分两个部分来解决应用程序的任务,服务器配备大容量硬盘并装有数据库系统,用于数据的存偖和查询;客户端安装专用的软件,负责数据的录入、计算和输出。
1.2.2Browser/Server(B/S模式)
Browser/Server工作模式(B/S结构)是以Web技术发展起来的。在这种模式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浏览器来实现,一小部分功能在用户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运算服务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B/S模式具有系统开发和维护简单,对用户端几乎没有要求,界面友好,操作简单,适于网络信息等特点。
结合高校教学管理实际需要,在本精品课程管理系统中,一般用户需要采用网络处理功能,可以采用Browser/Server工作模式,这样的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如学校教务教学管理人员通过浏览器对精品课程进行评审管理。如教师可以通过浏览器申报精品课程,查询课程计划、学生作业;学生可通过浏览器查询相关的课程计划、课程作业通知、课程作业成绩等课程资源;对于系统管理者使用的功能则采用Client/Server工作模式,比如数据库清理、系统密码设置、权限设置等。使用B/S与C/S相结合的架构,使它们最大程度发挥各自优点,Client/Server工作模式安全性好,Browser/Server工作模式操控容易的特点都得以体现。
2系统设计
2.1操作系统与开发工具
精品课程管理系统所运行的操作系统选定主要依据下面几点,对硬件要求,网络速度,以及系统稳定等。因为精品课程管理系统平台运行网络环境中,所以可以选定Windows2008、SQLServer2005、IIS7.0作为操作系统的平台。
2.1.1Windows2008操作系统
Windows Server 2008 是专为强化下一代网络、应用程序和 Web 服务的功能而设计,是有史以来最先进的 Windows Server 操作系统。它能接入数以万计的用户,可兼容多种CPU,为放大使用者提供文件共享、网络通信、网络连接和打印等各种服务。
2.1.2IIS 网站服务器
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互联网信息服务)是一种Web(网页)服务组件,它包含SMTP服务器、NNTP服务器、FTP服务器和Web服务器,分别用于浏览网页、发送接收文件、新闻组和邮件服务等方面,它使得在网络(包括互联网和局域网)上很轻松地各种数据, 而且IIS还有一个特点是支持ASP。
2.1.3SOL Server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SQL Server 是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适合大中型客户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平台。包括企业数据管理、智能电子商务等功能,具有高可用性、高安全性、可伸缩性等特点,是需要进行各种数据处理的大中型用户的第一选择。
2.1.4系统开发工具
程序是通过通用语言的编译运行的,具有强大的适应性,可以在各种平台(如Windows 2000/2008 Server/VISTA/7/XP上)上运行。由于同时也是languageindependent(语言独立化),程序员可以选择一种最适合的语言来编写程序,比如采用C#、VB、Jscript等语言编写。
综合考虑,采用Windows Server 2008系统与工具来建立精品课程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使用SQL Server 2005,而编程语言则使用流行的C#。
2.2各功能模块的设计
功能结构图如图1所示,精品课程管理系统一共为4个模块:分别为功能管理、课程申请、课程审核、网上教学。进入每个模块后还分别有若干子模块。
2.2.1功能管理
功能管理模块是系统的主体模块。它的功用是管理作业、论坛、测试、课程及公告。
论文关键词:精品课程;录播系统;全自动
一、引言
授课过程录成优质课程是教育系统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教育资源建设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供广大师生、教研员课后点播观摩评价,建立共享资源库,完成知识传承或进行校际课程交流。那么如何实现高效率的制作高质量的课件呢?按照传统思路,授课老师亲自制作课件,但是一般要求授课老师掌握一些计算机、摄像和课件编辑等专业技术,例如:HTML、JavaScript、非线性编辑系统等等,还需要掌握与课件相关的专业知识。但是目前大多数学校师资力量比较紧张,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如果按照传统的思路去制作课件势必会给教师授课带来很多的负担。那么如何用最简单的步骤,最快的时间制作出高质量的课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大学每年申报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以及申报教学名师奖数目越来越多,每门课程都需要挂到网上评审,所以建设全自动精品课程录播系统,方便教师精品课程录播,加快了精品课程建设的步伐,改进现有的课件制作模式,提高课件制作效率,减少课件制作成本,提高学校教师的申报积极性,提高精品课程申报成功率都有积极的作用
二、整体解决方案
全自动精品课程录播系统主要完成教师、学生的视频自动跟踪采集,音频智能采集,教师电脑屏幕截取,教师/学生视频/计算机画面智能导播,以上信号源自动传送至课件实时录制系统生成优质的精品课程,同时通过课堂直播系统在局域网、互联网上直播为远端用户提供在线实时学习的平台。
整个系统主体可分为六大子系统:
(一)录播中控
录播控制系统集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录播系统控制、定位系统控制、导播系统控制于一体,为整个录播系统的大脑,通过控制面板可以控制整个全自动精品课程录播系统所有设备的开关,一键式开启图像定位系统和录播系统,通过面板可以选择自动导播和手动导播,通过面板直接切换相应通道。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操作性和便利性。
(二)图像定位系统
图像定位系统分为教师跟踪系统和学生定位系统两个子系统:
1、教师跟踪系统:教师跟踪系统是利用图像识别及跟踪技术自动跟踪拍摄教师整个教学活动的智能化系统备;教师跟踪系统采用目前最先进的跟踪技术——图像识别技术来自动跟踪拍摄对象的智能化系统设备。教师跟踪系统完全采用无人值守的操作模式,整个跟踪工作过程无需人为干预,大大的减少了利用传统录制系统需要人为的对老师进行专门摄像的要求,从而减轻了工作量,减小了人力投入。上课时教师只需按照通常的上课模式进行正常教学活动即可,无需佩戴使用任何设备来完成跟踪拍摄,从而消除了教师的不适应感,使其更加专注于教学活动。教师跟踪系统具有出众的跟踪性能,可以定义跟踪策略。无论是教师在上课时快速走动还是板书等,系统均能准确无误的采用不同策略自动变焦跟踪拍摄,在跟踪拍摄效果上,整个跟踪过程连续、稳定、平滑,整个画面输出非常稳定。
2、学生定位系统:学生定位系统是一套能够自动实时对正在发言的学生进行定位并采用特写拍摄的智能化系统。当学生通过站起来进行发言或回答问题时,学生定位系统将自动的调用学生摄像机对正在发言的学生进行定位并采用特写镜头进行拍摄。可以设置不同的定位策略来满足录制需求。
(三)智能导播系统
智能导播系统主要用于课程录制过程中多个场景及多路视频信号源、视/音频文件和计算机画面之间的自动切换,配合精品课堂录播系统使用,有效实现带特效功能的智能导播。
智能导播系统集传统自动录播系统的导播功能和传统特技切换台功能于一体,借助于智能导播控制系统完美实现了精品课程录播过程中,教师授课、教师板书、学生答问、交流互动、课件、实物展示、计算机画面、其它教学课件等多个教学场景与教学课件之间自动调度和切换。调度与切换完全以实际教学为基准,总是能在恰当的时刻将画面切换到需要的场景,准确表达教者的意图,习者的需要,智能化与人性化的完美结合,更加贴近人工导播,达到“专业级影像制作”效果。
(四)智能音频系统
智能音频系统主要实现教师授课时的语音信号和学生上课时回答问题或讨论的语音信号通过智能混音器全息的采集下来,并实时传送至课件录制系统完成课件实时录制:
主要设备包括吊装麦克风、智能混音器。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声音特点,系统需要采用高灵敏度吊装式麦克风拾音系统。使用高灵敏度吊麦的的优点是:1、拾音距离较远。根据教室的实际面积来确定吊装式麦克风的数量,以便保证能采集到教室各个位置回答问题的声音;2、与混音器设备相结合,可以设置吊麦开启的优先级。如:把采集教师声音的吊麦设成主通道,当老师发言的时候,其它麦的通道暂时关闭即声音暂不采集,从而避免采集声音时的混乱。 (五)课件实时录制系统
以简单、方便地的形式把整个课堂情景实时录制下来,生成有音视频和电子文档的流媒体课件。课件实时录制系统需要具有动态屏幕捕获,能够将计算机屏幕内容,包括鼠标运动轨迹、电子白板内容等完全录制下来。自动生成文字索引,系统能够根据教师的PPT文档、Word文档内容自动生成文字索引。文字索引给学生播放课件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性。全实时采集与编码;实时采集教师的图像与声音,并进行实时压缩。录制好课件后,可以对课件进行任意的剪切,删除无用的部分,而且视频与讲稿是同步剪切。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课件的外观样式模板。也可以对多个课件进行拼接处理,实现添加片头、片尾等功能。
基于Web的课件点播;将录制好的课件到学校的网站后,学生用InternetExplorer浏览器即可点播课件,无需安装其他客户端软件。
系统需要操作简单,对授课老师没有任何要求,授课老师不用改变以前的授课习惯;对管理老师来说,只需要点击鼠标三次即可生成课件;便于管理。整个系统操作简单,才能适合应用于教育行业。
(六)课堂直播系统
通过IP网络,例如局域网、互联网、卫星网,将课堂内容直播出去,课堂内容包括音频、视频以及计算机屏幕内容,接收端通过IE浏览器即可收看直播课堂内容。
直播服务器放在学校的网络中心或电信的数据中心,直播服务器上运行直播服务器端软件,直播服务器从录制服务器取得视频音频以及屏幕信息,并发送给用户,实现直播功能。动态屏幕直播,能够将计算机屏幕内容,包括讲稿、Flash动画、鼠标运动轨迹、电子白板等内容和教师的图像与声音,并保持与屏幕的同步性,流畅的直播到客户端。基于Web的课堂直播,学生用InternetExplorer浏览器即可收看直播。可以与学校现有的WebServer或学习管理系统进行无缝连接
三、全自动精品课程录播系统的应用领域
全自动精品课程录播系统集最先进的图像分析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流媒体技术、人工智能和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将老师授课,师生互动场景,授课电脑VGA信号以及课堂板书等进行智能化的跟踪切换录制,自动生成课程资源。它将教学设备、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相结合,实现课堂教学活动全面完整的再现,形成常态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课程资源建设和应用平台。
【关键词】 精品课程;课程资源;数字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导致了教学资源的相对不足,从而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我国从2003年开始启动校级、省级和国家级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培养信息社会需要的大批实用性、创新型人才。六年多的精品课程建设经验证明,借助信息技术,建立数字化精品课程资源为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开辟了有效路径,缓解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教学资源相对紧缺的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精品课程资源的内涵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考察课程,其具有不同的含义。我国著名教学论专家李秉德教授认为:课程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黄甫全教授认为:课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实质上是人的生命存在及其优化活动,它包括教师的生命存在及其优化活动和学生的生命存在及其优化活动。课程包括课内、课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经验以及课内、课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经验。由此可见,课程资源除了包括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外,还包括教师、学生的理念和经验以及周围的环境。精品课程是课程建设的示范和典型,除了具备课程的共同性之外,其“精”于五个“一流”,即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特点。
因此,精品课程资源不仅包括课程内容及设计、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教学安排、习题、实验(或实习、实训)指导、参考文献、教学录像、立体化教材、教研科研成果、课程条件、辅导、答疑、作业、试题及考试分析等资源,还包括教师或教学团队的学术造诣和教学风范,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学习理论,合理的教学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经验,学生的基于网络学习、共享的经验,先进的管理理念、规范的管理文件和规章制度、科学合理的考评激励制度等等。精品课程资源与共享的主要途径是精品课程资源网站,它是精品课程建设和评价的窗口,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高校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精品课程,经过六年多的探索与实践,不仅造就了一批优质课程,而且也建设了许多精品课程建设网站。笔者访问部分精品课程网站的过程中,发现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重物不见人”。国家、地方政府和学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发精品课程,但是,课程负责人或教学团队的教学经验、教学理念、学术造诣和学生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理想、愿望以及师生教学交流心得等一些重要的课程资源却比较少见。
其次,“重教轻交互”。不少精品课程在课程资源开发中仍然受“教师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影响,强调“教”,“满堂灌”或者“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屡见不鲜,学生的主体作用却受到忽略,知识总是单向地从教师传递给学生,从课程传向学生,而缺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程之间的互动,教师不易了解学生,学生也难以了解教师和课程,结果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多数精品课程网站设有“论坛”、“在线讨论”等栏目,但是有些论坛“有问无答”,有些需要注册才能进去,“论坛”、“在线讨论”形同虚设。
再次,“重书轻情境”。一些精品课程把教材“电子化”或者把黑板“搬家”,将各章节的知识点简单地搬到了网上供学生学习,是电子化了的课本内容,忽略了教学情境的创设。有些教学录像的整个过程只看见授课教师,难以见到学生,更无谈起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重评轻建”。有些精品课程负责人把课程资源建设仅仅视为简单的精品课程申报条件,根据申报要求把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和教学录像等上网。一旦被评为精品课程,课程资源便不再更新、补充和拓展,甚至出现有的课程不能顺畅链接,教学录像也不能打开,补充和更新本学科的前沿信息和先进技术,整合最新的教研、科研成果更无从谈起,精品课程的建设就停留在申报水平上。
建设精品课程资源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但是精品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重物不见人”等问题却成为精品课程建设持续、健康、良性发展的障碍,因此,建设精品课程资源数字化任重而道远。
三、精品课程资源数字化建设路径
1.实现所有精品课程资源的数字化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认知方式,进而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也改变了课程资源的表现形式,催生出数字化的课程资源。精品课程作为许多高校课程建设的“龙头”和“重中之重”,对网络课程资源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教、辅学的要求相当高,因此,精品课程课程资源的数字化彰显出重要性和迫切性。为了适应非数字化课程资源向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嬗变,须对海量的课程资源进行数字化。课程资源数字化即在现代教育思想、教学设计思想和先进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发挥各种媒体的功能,重组、整合、优化课程内容,把过去纸质的、印刷式的教科书文化转化为数字化、信息化课程文化。施晓秋等人认为,精品课程资源可以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是指与课程相关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教学安排、习题、实验(或实习、实训)指导、参考文献、教师的教研科研成果、学生优秀论文、论文、音乐、照片、图片等。这些资源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或多媒体技术转化为数字化格式,保存下来。无形的资源包括授课教师、网站设计者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思想、教学设计思想、媒体设计思想、工作经历、认知水平以及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和认知水平等等。无形资源的转化即是把师生在课堂讲授、教学录像、论坛、讲座、网上答疑等环节的互动通过媒体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设计,转化为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数字化格式并保存下来。通过教师的开发和学生的创作,物化的课程资源转变为信息化、数字化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数字化为精品课程的共享提供了前提条件。
2.开发基于混合学习(Blending learning)的网络学习平台
何克抗教授在肯定数字化学习(e-Learning)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信息素养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也对其忽视传统教育的作用提出质疑。何教授在充分考察国内外教育技术理论、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理论等现代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主张混合学习(Blending learning),即把数字化学习的优势与传统教学的优势二者结合起来。精品课程要求在良好的网络条件下运行和共享,当课程资源转化为数字化资源以后,开发并建立混合学习的网络学习平台成为传递知识、实现教师言传身教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基于混合学习(Blending learning)的网络学习平台,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翱翔于浩瀚的知识海洋,学生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借助于先进的学习工具、交流工具、沟通工具、认知工具实现探究式学习、自主式学习,实现在线自主学习、讨论、虚拟实验和小组协作完成项目。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甄别互联网上大量的不规范的信息资源,也可以进行网上督学、督教和辅教、辅学。基于混合学习的网络学习平台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可以实现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互。
3.促进信息技术与精品课程的深度整合
何克抗教授结合历史考察和现实研究,高度概括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概念: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在借鉴何教授的精辟见解的基础上,对信息技术与精品课程整合做如下解释: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在现代教学理论、课程与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交互、共享、服务、辅教、辅学等功能创设虚拟现实的教学环境,将信息技术贯穿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学习活动中,实现课程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嬗变,从而促进学生与信息化课程文化的整合,实现学生与信息社会的整合。运用信息技术设立虚拟现实含直观情景、协作会话情景、意义建构情景和评价情景在内的教学环境。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教师作为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帮助者、协作者、组织者和促进者,通过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开展以主动探索、主动追求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协同合作,共同商讨,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混合学习理念。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精品课程的整合有三种策略:第一,借助于信息技术,经过媒体设计,实现精品课程资源的数字化、信息化,构建信息化、数字化的课程文化;第二,借助信息技术,通过环境设计,虚拟出信息社会情景,师生在虚拟的信息化社会情境中开展探究式学习;第三,通过教学活动设计,把信息化课程内容纳入课程研制的全过程。通过媒体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全程参与信息化课程文化的构建,不仅学习了课程的知识,培养了信息素养,提高了信息能力和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实现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49
[2]黄甫全.学习化课程刍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4):90~94
[3]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
[4]施晓秋,薛伟.精品课程共享资源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5(1):90~91
关键词:网络精品课程;远程教育;网络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实施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对于促进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共享,减少低层次重复开发,促进网络教学改革和创新,提升网络教育的社会地位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7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7]25 号),把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纳入到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体系。网络教育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资源和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和支持服务的高水平网络课程。因此,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针对网络教育的特殊性,从网络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和学习活动设计以及网络服务支持等几方面,介绍了国家级网络教育精品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的建设与实践。
2针对网络教育的特殊性,构建资源丰富的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教育是指远程网络教育。这种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在校面授教育,其教育的对象不像全日制学生那样有大块的学习时间,而是利用零散的、业余的时间学习,而且学生的基础也不一样。他们更多的是为了学习实用的知识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会有工作和学习的矛盾、家庭负担等影响因素。因此,远程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总体原则应该是,所教授知识有充分的实用价值和可实践性,适合于在职从业人员业余学习和终身学习,满足远程教育对象最紧迫的工作和应用需要。而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则应采用教学与应用相结合的方式,将课程的基础性的理论与综合应用知识相结合,优化课程知识内容体系,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远程教育师生时空分离导致远程学习中学与教的时空分离,这是远程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要构建资源丰富的网络教学平台,将教学内容与学习资源整合起来,以实现远程教育。
北京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成立于2000年,是经教育部2000年批准的15所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之一。在发展和建设中,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实施远程教育过程中,加强对教学过程管理,并不断完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课程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基本要求的第三层次课程,2003年开始了网络教学和网络辅助教学。
“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利用了多种媒体技术,构建了多种媒体资源优势互补的、支撑网络教学的立体化资源,风格独特,特色鲜明,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在选取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的建设时依据以下四个原则:第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按照业余学习特点进行教学设计;第二,围绕网络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选择适合远程教育对象学习的教学内容组织教学;第三,紧扣时代和学科最前沿,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的原则;第四,紧扣网络教育特点和要求,选择适当课程授课方式。在学习资源建设方面,根据学生的学习条件和自身基础的差异性,采用多种媒体(文字、音频、视频、模拟、仿真、动画等)技术的应用呈现课程内容,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最大方便。我们编写并开发了该课程的教材、实验指导书、视频、电子教案、流媒体课件、Flas、实验案例、素材库、网络课件等,形成了丰富的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并将这些资源放在教学网站上供教师和学生浏览。在媒体设计上一体化,突出各自优势、形成优势互补。除具备课程所需的课件外,还设置了诸如实时交互、网上答疑、远程网站、自学导读、电子阅览等网络教育可以实现的现代教学形式。
课程的教学平台是立体化的,在设计上既体现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师主导型,引领型的价值理念,又给予学生自主选择、自主讨论、自我测试的平台空间,实现了教师主导引领和学生自主选择的统一。通过导学,学生可以快速掌握网络学习的方法,利用教学平台进行师生交互。同时,我们还创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可以合理、有效地组织每个教学环节,注重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跟踪管理,以确保应有的教学成效,培养了学生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达到培养优秀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3针对网络教育的特点,建设师资队伍
在网络教育中,师生分离的特征决定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不方便、不及时,教师从学生身上获得的信息很少,相反也是如此。这就从客观上决定了网络教学中的师生需要建立更多同步或异步的交流途径,以弥补师生交互的缺失,而教师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学生进行交流,如解答学生疑问,指导学习过程,组织网上教学活动等。
在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师通常由学校教师兼任,教师的学校教学和网络教学之间经常发生矛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时注意了各种不同类型人员的配备,包括了主讲教师、教学辅导教师、班主任以及网络维护技术人员。其中,主讲教师主要负责课程的学术质量,包括:制定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录制课程讲解,设计考试试题等;辅导教师主要负责教学过程的指导与支持,包括:课程信息,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习过程,答疑讨论,布置和批阅作业,批阅试卷等;班主任则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随时在网上和学生沟通,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归属感,另一方面能及时把握学生各方面的动态,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对促进学生持续、有效的学习,降低辍学率有很大的帮助。网络维护技术人员则全天候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服务,维护与建设网络教学资源,确保系统平台正常运行。
经过几年的建设,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在完善的网络教学制度管理下,促进了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规范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行为,引导学生按照开放教育的要求学习,并保证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质量。
4网络资源建设中的教学设计与学习活动设计
在网络教育中,网络教学资源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基本途径。远程学习者与本科生在自身特征上存在很大不同,需要建立导学策略和组织学习活动,引导和督促其完成学业。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应该能为学生系统化呈现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因此,我们在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时,精心进行了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习内容设计:选择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内容;打破课程内容的线性章节结构,设计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组织结构。
(2) 教学策略设计:设计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使用方式,如文字呈现、教师讲解、动画演示、效果对比、模拟操作等。
(3) 动机策略设计:设计富有激励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技术的新颖性、界面的艺术性、反馈语的归因导向、学习伙伴的伴学等。
(4) 学习指导设计:设计学习指导的内容和呈现策略,包括学习的重点、难点、学习方法的建议等。
(5) 学习评价设计:设计学生自我评价的内容和评价策略,如自测练习、模拟考试、学习游戏等。
(6) 学习资源设计:设计并提供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扩展学习资源。
同时为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学习活动则设计了以下一些模块:
(1)“课程概况”,包括“课程介绍”、“课程大纲”、“考试大纲”和“参考资源”等模块,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准备性材料。
(2)“自学周历”模块为学生的学习时间和活动安排提供指导。
(3)“教学互动”中“主讲教师”、“课程论坛”、“小组论坛”、“语音答疑”、“留言信息”、“问题解答”等模块是学生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学习的平台。
(4)“教学互动”中“学习进度”、“在线作业”等模块,帮助学员把握自己的学习进度以完成学习任务。
(5) 每一章的学习中,给学生提供了“学前指导”、“内容讲解”、“总结评价”和“扩展学习”模块。“学前指导”为学生学习章的内容提供准备性的材料,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方法、重点难点等;“内容讲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由老师进行讲授;“总结评价”让学生及时地评价自己对内容的学习情况及效果;“扩展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6)“原理动画”模块将课程中比较难以掌握的学习知识点内容,以动画和具体操作的方式呈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7)“概念速查”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些辅的工具。
(8)“参考资源”模块给学生以广博的辅助材料,拓展学生的理论视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面。
上述的教学设计和学习活动设计,在课程的远程教学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网络支持服务
远程教育不仅要为学生提供教学内容和资源、组织学习活动,还要提供强大的学习支持服务。这不仅包括提供关于课程内容答疑、资源、实践等与学习有关的服务,而且包括提供与教学管理及其他相关的支持服务。
为了网络教育的顺利开展,在本课程在网络资源建设中,提供了包括授课、课程发送、学习辅导、学习资料提供、作业批改和意见反馈、考试实施和成绩管理,技术培训等支持服务内容。
授课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包括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判断、评价、综合等能力。
通过在线课程基本信息和课程导学完成了“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学习内容、学习模式、学习方法、考核方式、评价标准、评价内容”等课程发送功能。
在学习过程中提供“语音答疑”,使学生能跟老师实时地交流学习中问题;在“主讲教师”、“小组论坛”、“班级论坛”等教学互动的模块中,可以通过发帖提问、跟帖学习的方式,让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逐步提高;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友情链接”进入到与课程相关的资源网站。
完成课程学习后通过“总结评价”、“自测习题”、“模拟试题”等模块,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的知识,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通过“扩展学习”、“参考资源”等模块,帮助学生拓宽学科的视野,把握学科前景。
提供的学习资源具体包括:静态资源和动态资源。教学视频、教学讲义、教学实验录像、参考书目、历年考卷、在线习题、案例讨论、在线答疑、网络课堂、课程论坛、优秀作业等等。
考试实施和成绩管理,具体包括“编制考卷、施测、评阅考卷、成绩查询”,考卷的编制,由教学办公室组织,任课教师具体完成。考试工作的开展,由学院统一组织,各教学点配合,统一按北京理工大学考试管理制度进行实施。教师阅卷后,在线登录成绩,学生可在线查询成绩。
专职技术人员全天候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北京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还设立了技术支持免费网络电话,用来提供关于网络学习、操作指南、常见问题的支持。
另外,北京理工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坚持定期开展教学效果评价和实时跟踪评价。建立了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媒体应用、考试管理等方面的多种评价措施,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评估。
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则利用教学管理平台,统计学生网上资源使用情况和教师对学生开展支持学习服务的情况。
经过几年的建设,本课程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全部实现了网络化,极大提高了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6结论
“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建设,主要是针对远程教育的特性进行的。通过对“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资源和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和支持服务”的建设,体现了一流网络教学的特点,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及网络教育规律和教学改革的方向,适合于在职从业人员和业余学习和终身学习。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到位的学习支持服务,发挥着示范、辐射和共享的作用。“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网络教育精品课程。该课程所建设的网络教学资源始终开放,这些资源已经与北京理工大学该门课程的本科教学共享。课程资源网址为/2008/ public/。课程资源今后将会不断地更新维护,以保障该课程的可持续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办公厅. 关于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高教厅函[2007]25 号)[EB/OL]. jpkcnet. com/new/ zhengce/default.asp.
[2] 教育部高教司. 关于2007年度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与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103 号)[EB/OL]. /new/zhengce/Announces_detail.asp?Announces_ID=98.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应用
一、网络教学是当代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需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思维、工作、生活以及学习方式。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带来了高校教育、教学的重大变革。
现代的教学思想、理论、观点,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变化,将对教学改革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强化个体实践为中心,以信息交流为中心,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知识教育为智能教育,上述教学观点已很难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得以实现,而先进的网络技术则可以促进先进教学思想的实现。可以说,有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许多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应运而生。然而当代教育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口就是进行网络教学的应用。
二、网络教学促进了教学质量及学习效率的提高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接受信息是通过视、听、嗅、触、味这五种感官进行的,其中人类85%的信息是利用视觉从图像得到的。因为网络教学具有直观性、操作性、实践性这三性。比如要讲授计算机操作系统,若采用以讲解为主的形式,由于学生没有亲自操作,靠教师的讲解,教师讲的再生动、再详细,对学生来说还是模糊不清,这样授课是一种低效率、低质量的教学。如果由多媒体网络来做,既直观又形象,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利用多媒体网络的屏幕广播、语言对话等功能,教师可“挥洒自如”地讲解演示,而学生则可以“趁热”在电脑及时上机练习,利用监控功能,学生的练习情况可以在教师的眼中一览无遗,并可以“手把手”指导学生学习;学生练习中的典型问题也可以传播给所有的学生观看。这样一来,教学的多个环节有机成为一体,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其次,多媒体网络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按不同的信息分类建立多媒体教学所使用的素材库。教学时,教师只坐在多媒体教学机前,就可以快捷地检索所需的信息。这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和传递大量信息的教学方式,能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教学的质量,使得教学活动打破了时空限制,有利于学生自动“充电”,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能力与习惯。
三、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能促进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随着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高校教学信息化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质量项目重要元素之一的精品课程,应充分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同时促进教学手段的信息化、数字化改革,以此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网络教学与精品课程的无缝拼接,很好的促进精品课程的建设和高速发展。
首先,精品课程的教学过程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实现。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就是解决好课程内容建设,解决好如何为学生提供好的教学方法。教师是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发者、设计者、调控者。广大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全程实施课程教学活动,从备课、授课到练习、作业答疑等全方位提供,任课教师可以随时上传或更新教学资料、讲义、课件等相关教学资源。并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教学综合平台辅助学习课程内容,进行答疑讨论和经验交流,按时提交作业。
其次,精品课程的教学管理通过网络教学平善。网络教学平台将政策、课程资源管理、课程评审以及精品课程申报等子系统集于一身。学校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课程建设规划、精品课程申报、精品课程推荐、校级课程评审的信息化,使各项管理性的工作都能够通过网络来完成,极大地简化了业务主管部门的管理工作,方便教师的课程申报以及专家组的评审,实现了评审数据的统一管理与归档。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强大的在线备课工具和网络施教环境,极大拓宽了课程教学空间。而学校的精品课程正是由网络教学平台中的网络教学课程精选产生出来的。
四、网络教学平台可广泛应用于成人高等教育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对成人高等教育而言,这不仅仅是技术和手段的变革,也必将促进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更重要的是,网络教学平台还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让人们平等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缩短地域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知识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技术手段对传统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函授模式进行改造,是深化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利用学校网络化教学环境,建设成人教育课程网站,实施在线网络教学。将成人教育的教学、学习、互动、作业、批阅、测试、评价及成绩、学生管理等主要教学环节纳入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利用计算机和数据库的强大数据管理功能,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也相应从教学转为“导学”,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设计教学为主。
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从传统的集中面授、群体学习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个性化学习为主。学生学习不受时空限制,可自行选择学习的课程并调节教学进度,自行下载讲课笔记、上交作业和进行小组讨论,能够更好地安排学习、工作和其他社会活动。现代教育技术和互联网在时空上的强大功能和网上教学资源的开发运用,为实施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为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提供了机会。
五、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网络教学将会改变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最终导致整个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甚至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但由于受财力、物力、人力的制约以及传统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影响,目前教学改革的进行还是有着一定的困难。
首先,传统教育在思想观念、管理体制上束缚着网络教育的发展。尽管网络教学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国内多数学校都受着传统管理体制的束缚,缺乏促进网络教学课件建设的有效机制,网络教学用的课件远远不能跟上学校硬件网络资源的发展。很多教师,从思想观念上并没有真正转变,打着网络教学的“旗”,唱的却是传统教育的“歌”,教学改革只是表面上的,流于形式。
其次,未从“以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为中心”。大部分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还只是教师集中式教学的工具,不能真正做到超时空和非线性教学,没有体现网络教学交互性强的特点,只是把原来书本上、黑板上的内容不经转化,不经丰富地直接转移到课件中。
再次,资金使用的规模不能满足网络教学的需要。现实表明:发展网络教育需要大的投入。没有资金,没有大的资本投入,无论是开发平台,还是制作课件或者是开拓市场都是一句空话。
六、结论
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一种先进有效的教学手段,已经在教学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对促进应试教学向素质教学转轨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沈军;网络教学中个性化策略研究;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3年.
[2]刘志选;现代远程网络教学的问题与对策;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
关键词:常态化录播教室;录播系统;录播教室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化、数字化、多媒体化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录播教室的建设成为了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继多媒体教室之后的又一重点工程。
1.常态化录播系统
教育技术领域中讲的录播系统一般是指集成计算机、视音频设备和其他相关设备的系统,其核心功能是在教学过程中对老师、学生、黑板或白板、多媒体课件、视频展台等教学活动的相关信息实时动态采集、合成、压缩、记录和同步提供网络服务,以实现网络直播、点播,或后期集成、编辑。查阅有关录播的相关资料,发现对常态化录播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从字面意思上讲应该是日常教学过程中的经常性的录播,即每个教室或实训室都是录播教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随意的,简单的操作电脑鼠标就能对全课堂场景进行录制,并上传到学校资源库平台上,在需要的时候随意调取播放,学生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在线学习。常态化录播最大的特点就是录播教室数量多,设备使用便捷,操作简单。教师上课使用录播教室就像使用普通多媒体教室一样方便,而且录播设备的使用不需要专门的培训,教师在电脑终端简单操作几下鼠标即可实现课堂的录制。
2.高校录播系统建设需求与现状
2.1高校录播系统需求
1)国家政策导向
教育部于2012年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似下简称《规划》),《规划》在“行动计划”部分指出:“实施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高校是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阵地,教育资源开发需要各个高校的协同努力,构建各门类学科相配套,动态更新的教育资源库体系。现阶段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主攻方向是精品课,而精品课程门类少,在建设过程中又重形式轻内涵,满足不了大众化的教学需求,因此要设计一种日常的、高效的、大规模的、系统化的课程资源建设方案来满足教学资源库建设需求。
2)校本资源建设需求
现在各类院校面临一种尴尬处境,那就是教学资源相对的匮乏,虽然现场市面上各种教辅材料、网络上各种教学视频层出不穷,但是真正让教师认可,能用于学生学习的教学资源可谓是少之又少。因此校本教学资源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高校日常课堂就是很好的校本教学资源,可以通过录播系统进行日常记录留存。
3)教师课程辅助需求
课堂上有些类似实操和实验的讲解是比较费力的,往往抽象的讲解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时教师可以借助于教学资源平台,把原有的或自己课前录制好的实景视频调取出来,将抽象的实操过程和动作用视频展示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学生在线和自主学习需求
随着知识网络化的进程加快,原来只有课堂讲授的教学形式已不能满足当今大学生的知识量需求,课堂学习成为知识获取的一小部分,而更多的知识的获取是通过网络途径获得。录播系统可以将教师上课的实景视频资源按类别上传到资源管理平台上,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点播学习,除了学习本专业所需的课程外,还可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内容,让精力充沛的学生什么时候想学就能学,想学哪一科就能学哪一科。
2.2高校录播教室建设现状
现在的高校都建有精品课录播教室,本科院校一般有5个到10左右,专科院校则比较少,通常有1到2个精品课录播教室。由于录播教室很少,这些精品课录播教室主要服务于学校申报省级或者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教师使用,而不能满足日常教学的录播需求。加之录播教室由专门的部门负责,一般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或者教务处管理,教师如果需要使用录播教室要提前写申请报告,先是等待系主任审批,然后在经过教务或者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预约安排,中间的环节比较费时费力,好多教师避而舍之,拿手机或者便携式录像机取而代之进行简单录制。
高校录播教室很少的原因,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录播系统的定位没有更新,精品课建设是前几年高校专业建设的重点工作,高校建设录播系统都是为了满足精品课申报需求,而学校的精品课一般都是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总共也就几门或者十几门课程,所以学校几个录播系统就可以满足需求,不需要建设更多;第二,标准录播系统的建设费用比较昂贵,一间标准的录播教室建设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开销,高校的开支预算涉及方方面面,教室的建设投入只是学校开支的一小部分,很多高校没有足够的资金升级普通教室;第三,标准录播系统存在设备复杂、部署复杂、使用复杂、等问题,录播系统一般包括录播z像机、录播主机、跟踪摄像机、跟踪主机、定位摄像机、定位主机、音频处理器、大量吊麦、导播台、电源模块……,大量专业的设备使用时需要电教老师配合操作。
随着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大数据校园不断更新推进,校园在线课程和数字资源库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高校中几间精品课录播教室已经不能满足日常的教学需求,常态化录播教室的需求显得越来越迫切。
3.常态化录播教室建设方案
常态化教学录播主要是应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上好课,而不是利用过多的时间操作录播设备,所以常态化录播系统的设计定位为全自动录播,在系统功能和操作设计上要始终坚持实用、易用的原则,让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教师都能便捷的使用设备。
3.1常态化录播的功能设计
1)录制功能:常态化录播是对课堂教学场景的全录制,其中包括教师讲课画面及其声音,教师板书画面,学生互动画面及其声音和电脑课件画面及其声音。把这些采集到的视音频信息传输到嵌入式系统录播主机,压缩编码,形成需要的视频格式,最常见的为MP4、FLV和WMV等常见的流媒体格式。
2)编辑功能:录播主机中应集成简单的视音频编辑功能,一是满足在录制过程中的简单编辑,主要包括录制课程的片头片尾,课程录制过程中的转场特效以及字幕的添加;二是满足后期的简单处理与编辑,主要包括字幕添加,剪切处理和添加注释等。简单编辑的目的是为了让教师把录制的课程和视频资源便捷的生成成品,方便后期使用和资源平台的上传。
3)自动跟踪定位功能:录播系统在录制过程中不仅采集静止不动的主体,还需要采集动态的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电脑的视频信号可以通过VGA数据线直接传输到录播主机,而通过摄像机采集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并不是静止不动的,教师讲课需要在讲台和多媒体控制桌附近走动,教师与学生互动也会有学生起立和坐下的动作,自动跟踪定位能够自动识别课堂的主体,并指挥摄像机调整角度进行信息采集,保证课堂主体始终保持在面中央,避免空画面、空镜头和画质感差的情况。
4)导播功能:课堂实景录制需要有教师的讲课的镜头,学生的镜头,教师与学生交互的镜头,课件的镜头,这些镜头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自动切换。通过跟踪云台摄像机(教师和学生画面)、板书传感器(黑板特写画面)和鼠标移动传感器(课件画面)会给自动导播主控相应的开关量信号,自动导播主控根据一定的优先级通过232总线控制录播主机上的自动导播台把相应的视频信号切换出去进行录制,这样采集到的视频信息最贴近课堂实况,能够准确表达教师的意图。
5)网络直点播功能:直播功能可以满足全校师生的大型报告会、培训会及大型公开课的使用需求。因为一般大学教师和学生人数有几千到几万人,能把这么多的人容下的教室肯定是没有的,可以通过录播功能实现一点录制全校直播。点播功能也尤为重要,录制后的课堂视频资源都上传到了资源平台上,方便了学校师生的校本资源共享,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何互动的平台。
3.2常态化录播教室系统架构
常态化教学录播系统由硬件及软件两部分组成,其中硬件主要包含高清录播一体机、视频图像采集设备、课堂教学音频采集设备,软件主要包括录播软件和教学资源管理平台。
1)高清录播一体机
每个常态化录播教室终端都需要一台高清录播主机。高清录播主机采用嵌人式录播一体机,对前端录播设备采集的音视频资源进行编码、解码处理,与此同时,一体机还是录播服务器,录制的课程可存储在本机内,至网络空闲时再上传至资源管理云平台,减轻网络数据传输压力,避免视频文件丢失等问题。而且每个教室的录播主机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存在,它的独立运行就能完成信号采集处理、课程录制、直播、存储等一系列操作。而后端的资源管理云平台则整合了所有的独立模块,管理员或教师可借助该平台对常态化录播的所有模块进行统一管理。
2)视频图像采集
教室可以布置三个带有云台功能的高清摄像机,其中一台摄像机布置在吊挂的投影机旁边,来采集教师的画面,第二台摄像机布置在教室幕布的上方,来采集学生的画面,第三台布置在教室的后墙上,来采集教学场景的全画面。鉴于上课过程中有教师走动和学生的起立坐下动作,可以考虑采用带智能跟踪的教育球机,该摄像机内嵌智能分析算法,当教师授课时有较大的位置挪动或学生回答问题有起立和坐下动作时,教育球机会自动检测分析,并对此做出智能跟踪及特写的画面。
3)声音采集
通常高校多媒体教室已经安装好了扩声设备,录播系统的声音采集可以直接对接多媒体音频设备,把无线话筒和多媒体设备的音频汇集到一起,通过线路传输给录播一体机。多媒体教室的拾音话筒一般都布置在多媒体控制台和黑板下方,主要针对教师讲课区域的拾音,如果需要采集学生互动的声音,可以在教室天花板垂吊两支或四支无线指向性话筒,这样能全方位获取高质量的声音。
4)教学资源管理平台
[关键词] 中药化学实用技术;精品课程网站;资源共享;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c)-0150-02
教育资源共享是一种世界潮流,也是教育的一种趋势。为此,教育部于2003年4月正式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启动中国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其目标是从2003~2007年的5年内建设评审1 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继续推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2006~2010年再遴选3 000门课程进行重点建设。这是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体现,也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其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共享优秀的教学资源[2]。高等教育的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何利用好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让其发挥真正的价值,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中药化学实用技术》精品课网站,对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正确共享精品课程网上教学资源进行探讨。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习
1.1 基本材料使学生了解课程的基本情况和总体设计
精品课程网站中很重要的材料之一是供专家评审中的课程基本材料,这部分材料是评审专家在精品课评审中重点要看的,主要有精品课申报表、说课录像、教学录像、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创新、教学特色等[3]。在讲授本课程前,布置学生浏览本课程网站,了解本课程的基本情况、课程设计、课程特色等,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并在今后的学习中细细体会,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2 课程标准是学生学习的指南
课程标准是课程网站中很重要的文件,它既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南,学生通过认真阅读课程标准,熟悉本课程的职业能力要求即“四懂”是懂结构、懂性质、懂方法、懂原理,“四会”是会查阅、会书写、会操作、会应用,“四能”是能沟通、能协作、能创新、能总结,清楚学习目标、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每个章节的具体要求[3],使学生在学习中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学习的重点,以达到全面掌握的目的。
1.3 教学录像使学生了解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
实践教学是本课程教学中很重要的部分,《中药化学实用技术》课程网站设计录制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和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录像,是《中药化学实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亮点。网站中制作的实验教学录像,体现了本课程的课程特色,反映了本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各个环节[4]。因此,在进行实践教学中,除了实验指导教师要向学生讲授实验的各个环节和要求外,还要求学生必须认真收看课程网站中的实践教学录像,并按课程网站的教学录像进行准备实践教学项目。因此,课程网站是指导学生很好地完成实践教学项目,保证实践课教学质量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 课程网站是学生学习的有力助手
2.1 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使学生自学本课程成为可能
在课程网站中,我们上传了《中药化学实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全部教学课件和电子教案[5],这些教学文件是教师多年的教学结晶,是针对高职高专学生撰写的,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符合学生的需求,学生可以在上课前进行预习,也可进行课后复习,或者在特殊情况下漏课时进行自学,总之,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程网站中的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使自学成为可能。
2.2 在线测试实现学生自我测试检查学习效果
学习效果的检测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中药化学实用技术》课程网站还设置了学生进行自测的试题库,在教学中的每个章节都有相应的试题供学生进行自我测试用,并且,网络可以在学生做完试题后点击提交试卷即可知道是否正确。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完成自我测试,复习所学内容,了解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同时,也做到了无纸化办公,节省了资源[6]。
2.3 师生互动搭建了师生沟通的平台
高校的特点是教师弹性坐班、学生无固定教室,多数情况下是学生自我管理,师生沟通极不方便,而《中药化学实用技术》课程网站创设的师生互动平台,解决了师生沟通难的问题,使其真正成为师生进行交流的窗口,师生可以通过这个窗流本课程学习中的一些疑问和心得,也可以通过这个窗口探讨一些生活中的点滴问题[3]。
2.4 案例集锦有助于拓宽学生专业领域和视野
作为大学生,不仅要掌握老师课堂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养成自学的好习惯,不断地从课堂以外涉猎知识,来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为了丰富课程网站内容,在课程网站学习资源中,我们创设了结构集锦、工艺集锦、案例集锦、仪器图片集锦和参考文献,以方便学生网上学习和查找相关资料,拓展专业知识,拓宽专业视野[7]。
综上,本课程在课内教学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课程网站的建立,使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实现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不仅局限在课堂上,还增加了立体的网络资源的共享资源。
[参考文献]
[1] 潘美萍,陈伟清. 建设精品课程网站,发挥网站在教学中的作用[J]. 高校教育研究,2008,6(12):133-134.
[2] 汪崇文,方亮. 交互功能在精品课程网站中的开发与实现[J].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11,9(1):92-94.
[3] 樊凌. 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研究[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17(4):232-234.
[4] 王雪引. 浅议精品课程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J]. 甘肃科技纵横,2008, 1(2):136-137.
[5] 柴欣,于明,武优西. 在精品课建设中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素质与水平[J]. 计算机教育,2009,45(12):142-143.
[6] 周带娣. 文献检索课国家级精品教材的建设构想[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5):81-83.
关键词:精品课程建设;存在问题;新指标体系;创新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招生规模急剧扩大,但教学质量却明显下降。为此,教育部在2003年发出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计划用五年时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从而提高高等院校教学质量,带动教学改革。
一、建设精品课程的目标及意义
从建设标准来看,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进一步将精品课程的各项评估指标进行分解,就是将“精”字做以下阐释:师资精强、硬件精坚、设计精妙、结构精严、教材精良、教案精整、教学精心、方法精到、实验精通、作业精当、效果精彩。
二、目前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2003年到2007年,各大高校都把精品课程建设摆在了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战略地位。经过四年的探索与应用,精品课程建设在全国范围内也取得重大的进展,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精品课程应该是有自己特色与风格的“名牌课程”、“示范课程”,应该是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教学实施,积淀大量优质教学资源并加以整合打造出来的,首先是精品,其次要有特色。
第二,不顾课程本身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对拟建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或功能的分析,缺乏对将拟建课程打造成精品课程或更高级别的精品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第三,重网络课件,轻教学质量。不少精品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制作了网页和课件,但也只是书本搬家,没有体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变革。
第四,缺乏对精品课程后续建设的投入,往往是申报前做足功夫,评审后不再理会,使精品课程建设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花架势,缺乏长效机制。
三、结合新指标体系下的精品课程建设
从近几年精品课程评审方案与评审指标的变化来看,精品课程具有以下特点和趋势:更侧重专业领域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加大分值;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比重稳中有升;教学条件的权重逐渐降低;“政策与支持”观测点的分值有所增加。
高职高专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要围绕新的评审指标体系,更新教育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以“双师型”师资队伍素质为基础,以针对企业岗位职业素质教学内容为核心,通过与企业共同开发的实用性、针对性、职业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建设,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平台,以科学的管理体制为保障,提高高职教学的质量。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进行建设:
(一)将精品课程建设与专业教学改革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从目标层次上看,专业教学改革建设统驭课程建设,或者说课程建设只是专业教学改革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从操作上看,要做的具体事情以及要达到的目标很多都是一致的,所以可以将两项工作进行沟通,从而实现工作结合、成果共享。
高职高专专业教学改革建设目标主要有:探索并形成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具有先进教育思想和时代特色、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要求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和形成完善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培养一支教学水平较高、富有实践经验、结构合理的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形成长效机制,积极推行订单式培养、“双证书”制度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一批设备优良、体系完备、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制度建设、教学研究等方面成效显著,取得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等。这与精品课程中“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建设目标都是相辅相成的。
(二)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内容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就是解决好课程内容建设问题。在新的指标体系中,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组织分值高达20分,可见高职的精品课程建设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方面要做足功夫。对此,就要从专业的角度考虑精品课程建设,而非简单地从课程的角度考虑精品课程建设。从课程的角度考虑,精品课程建设主要是提升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条件、教学效果和课程特色等六个方面;而从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的角度考虑,则需要综合考虑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以及“双证沟通”的要求等情况,简单来说就是在选择精品课程内容及组织安排过程中,从专业发展的全局考虑,而非单纯的“脚痛医脚、头痛医头”。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要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突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对于专业课程应强调根据企业岗位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来确定教学内容;对于专业基础课程,则应侧重考虑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确定教学内容,使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针对性,以此为依据制订课程教学大纲、选定合适教材、编写课程教案等。如湖北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从确定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体系或门类入手,在综合考虑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和“双证沟通”以及教学改革与建设要求的前提下,确定了一个会计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体系,包括《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职业道德与经济法规》。这四门课程,既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助理会计师职称考试的一个知识框架,也包括了会计操作性技能、规则性技能和现代会计信息处理技能等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另外该专业负责人也提出,从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的要求来看,还应整合开设专门的会计实训课程,并将其也纳入会计专业精品课程体系中来。
(三)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切实发挥“双师”作用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教师团队与本科院校不同,应突出“双师”、“企业工作经历”的特点。课程主要负责人及主讲教师除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亲自主持、设计和指导实践教学。需要强调的是,“双师”建设在操作和落实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停留在教师职称的达标,还应将“双师”的成果应用于教学及实践中。如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使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项目导向教学法、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另外考虑到成本因素,也可以将教学任务结合实际工作现场制作成采访录像,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如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将被动的理论灌输转向为生动的形象演绎,从而使学生成为最终的受益者。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坚持“双师”的职称和使用双达标:一方面强调教师的实践经验达标,即实现真正双师;另一方面强调实践与教育教学的结合情况的达标,实现学以致用,知以致用,通过强化教师的职业技能带动和促使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进而实现教育教学与实践操作的完美接轨。
(四)精品课程建设也需要创新意识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也正是如此。要推陈出新、形成自家特色,这不仅要求精品课程具备其他课程所没有的独特优势,同时也要在不同院校的比较中脱颖而出,做到人有我有,人无我有。这就需要深入地理解各级指标的含义以及工作实施的方法和途径。如湖北恩施职业技术学院,该校不仅开设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的《职业道德与经济法规》,还把这门课建设成为了该校的院级精品课程,充分实现了与双证考试的接轨;如康定民族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精品课程试题库系统的设计,使学生可以在线练习和考试,一方面能促进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在线练习,另一方面能很大程度地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又如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医学微生物学,充分重视该课程网站中的师生互动部分,不仅将查询检索单独作为一个模块放在首页,且每过10秒钟自动刷新一次,及时让用户得到新的资讯,另外通过统计学生在线时间和上机次数,作为考核本课程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促使学生养成课后上课程网站学习和交流的习惯。
关键词:网络教学 辅助教学 互动学习
一、网络教学的优势
随着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日益结合,网络教学应运而生。网络教学具有时空自由,网络技术日益渗透到教与学双边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使教育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手段已无法适应当前大信息量的教学,资源共享、系统开放和便于协作的特点,使网络教学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界限,不仅使讲授更为生动,而且使双向教育成为可能。它可以弥补传统面授教学的一些弊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广阔自由的教学、科研和学习的空间和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同时也创设了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课程与课程、学校和学校之间动态交流的环境,使学校更快地与世界接轨。网络教学已经成为当今国际和国内教育发展的新热点,也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二、网络教学在昌吉职业技术学院的应用
昌吉职业技术学院现在正处于新疆维尔自治区示范院校的建设阶段,在师资、教育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及教学理念等方面与内地高职院校都存在着一定差距;随着学校扩招,教学面积与学生人数增加,由于交通不便和师生比等矛盾,制约了现有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教育部明确规定要做好高职院校教育的质量工程,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管理应实现网络化。基于以上问题,搭建一个适合昌吉职业技术学院自身教学特点、满足以上需求的网络教学系统已迫在眉睫。
笔者以“昌吉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精品课程”自治区课题为背景,针对昌吉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需要,构建一个满足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的网络教学系统。对其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拓展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对开展网络教学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而系统能够集中教学资源,并优化其结构,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目前,学院许多专业实验室及实验设备还不完善,软、硬件资源还不能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今后,系统还可以用来解决学院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不足的问题,将网络互动系统作为总体信息环境的积极补充部分,充分发挥系统辅助教学的作用。待条件成熟后,可建设学院的网络教学资源库这一系统工程。
2.拓展教学空间,推广网络教学
在学院范围内,教师可利用系统为学生设计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例如调查研究、专题讨论、课后辅导与答疑、研究性学习、CSCL(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等。待条件成熟后,也可以通过系统开展以网络教学为主的教学活动,实现对异地、不同校区学生的培养,还可以面向成人教育。
网络教学系统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虚拟活动学习空间,使学生能按照自身需要和兴趣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3.完善教学过程评价体系
目前,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以学期末的考试为主,教学过程中的评价相对较弱,本系统能够对学生所参与的各项学习活动进行记录,如学生参与讨论、浏览资源、在线阅读、在线学习、提交作业等,教师可以给这些评价项目设置权重,最终能够得出学生利用系统学习的得分,这样不仅完善了平时成绩的评定,更重要的是注重对学习主体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评价。
而对于学院的合格/优秀课程建设中的教研活动、课外活动、学生作业等指标项,是不受时空限制、灵活的记录与保存方式,也是对即将到来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过程性材料的极佳体现方式之一。
4.为课程建设提供服务
为搞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对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应加强的各项工作做了明确规定,也对精品课程网络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内容: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管理应实现网络化;精品课程申报、评审与维护应实现网络化,其中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学案例、课程简介、教材建设、实验内容等。
昌吉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教学系统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免去专门为精品课程建立网站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提供的支持有:网络备课: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编辑器方式进行网上备课,可自行创建课程目录,随时随地修改和更新、维护课程内容;网络:及时精品课程相关动态信息,为教师提供相关材料与支持,能实施对课程的管理和版面管理;网上教学活动:支持讨论、答疑、作业、测试等在线教学活动,支持各项统计功能;网络教学管理:支持用户分组管理、账户权限管理、课程安排、课程统计、用户统计等教学管理活动,支持统一数据库管理;教学评价:支持多层次、多角度的网上评价和评审。
三、网络教学系统的功能
通过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以及对国内高校知名网络教学系统的调查分析,开发的昌吉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教学系统主要具备以下功能:
1.实现管理者和教师、学生等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信息互换和信息共享
由于学院扩招和分校区教学,教学面积与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为了加强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学院要求任课教师每周进行一次晚自习辅导,班主任每周至少开一次班会,借助系统的网络会议和论坛就可以在家里轻松地完成。只要事先做好约定,工作可以随时开展。建立分课程进行专题讨论的论坛,随时可以查看历史记录和访问人次。具有分课程的在线讨论和互动交流的网络答疑形式,记录疑问和解答的讨论信息和教师的答疑次数,教师可以对网络答疑库的信息加以汇总和分析,从中发现教学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改进教学效果,同时便于对教学进行管理。学习者也可以通过关键字匹配、问题勾连技术、全文检索等技术快速得到问题的答案。有BBS公告板与即时聊天。界面设计清晰,有吸引力。
2.实现按学科门类进行网络资源库的建设
根据教师和学生的需求,资源库中的信息可以包括课程建设的各种资源,如教案、讲稿、课程介绍、习题及详细解答、疑难问题解答、试题库资源、实验指导讲义、实验演示视频教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进度计划、各种不同版本的多媒体课件、课外复习资料、考研指导资料等,也包括案例资源、课题项目资源、讲座资源、论文资源、优秀的学生课程设计或作品、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电子图书资源、视频教程、其他高校的优秀的课程网站资源等。能够方便合理地导航与链接,使教师和学生能方便地通过校园网快捷地检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下载;在一定的管理权限内,教师和学生可以自行上传和修改属于自己的资源;要有开放的资源上传、审核、验证、入库和下载标准,做到高质量的资源库共建和共享,使资源的建设和使用更符合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习惯和使用习惯。
3.对学习者学习过程进行数据挖掘,形成决策支持信息
目前绝大多数的学习系统,已基本具有了跟踪学生学习过程的功能,如美国Lotus公司的Learning Space可以跟踪学员在某一时间访问过哪些文件,访问了多少次以及停留的时间等功能,但是缺乏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以及形成决策支持信息的功能。通过管理系统可以对这些过程信息进行搜集、处理,最终形成决策支持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决策的参考数据,如通过系统分析可以得知学生是喜欢看视频、还是文字性的课程;是喜欢线性学习法还是跳跃性学习法,据此调整网络课程的开发侧重点以及导学目标、方法等。
4.代替教务人员繁杂的工作
系统可以代替教务人员进行教学计划、开课选课、实施计划、考试安排等的制定。
5.承担起和其他系统的通讯工作
例表中的“导入/导出接口”和工具窗口,可以将学生学习的过程信息、报名数据等导入到系统中,或者将系统中的一些基本信息或者决策信息导出为其他的文件格式,如文本格式、Excel格式或者DBF格式等。
基于以上功能,设计昌吉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教学系统主要有用户角色管理、课程建设和管理、在线学习与管理、资源建设与管理、在线测试与管理和系统帮助功能模块。
四、对网络教学系统的进一步研究
该系统通过网络进行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它不仅能够搜集、加工、处理、组织网络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各类信息,还要能够从这些信息中挖掘出更多的知识,以便为教学系统和决策者提供决策信息,加强管理系统的服务性。但还需对以下几个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
1.知识挖掘,策略形成
利用人工智能中的数据挖掘技术和推送技术,向不同学习倾向的学生呈现不同的学习策略、学习内容、学习界面、学习顺序及学习方式(而不是传统的CAI只有一套固定的管理知识教学的程序);向决策者提供一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
2.和其他教学管理系统的应用层整合,统一身份认证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各个支撑系统的技术策略、是否允许二次开发、开发人员是否配合等问题。
3.资源检索技术的持续改进
对于系统上各学科各类资源(包括教师上传的多媒体资源及学生论坛帖子及讨论)的高效检索,对于师生获取信息、整合信息来说都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技术。
4.资源库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加强系统安全,对师生的资源进行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张军征.校园网络规划与架设[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刘成新.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