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范文

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

第1篇: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旅游业;融合

传统旅游资源可开发的空间是有限的,新型旅游资源的开发十分迫切,具有高附加值且融合性高的文化创意产业将会成为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与旅游业相融合,将会挖掘旅游的深层次内涵,并会使文化创意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

一、概念界定

文化创意产业园是指为通过创意活动获取价值的相关企业或个人提供集聚和孵化的服务的特定区域,并且是涵盖生产、休闲、交易和居住等功能的多功能园区。园区形成了包括生产、发行和消费等环节的产业链。

旅游业是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的行业,它需要具备一定的旅游资源和设施。交通客运业、酒店业和旅游业共同构成了旅游业务。

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与旅游业融合式发展的瓶颈与障碍

创意产业自身发展很快,但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不足,自身的产业链尚不能够有效整合和延伸,因此还未能充分实现他的价值。虽然我们有很多创意产业园区,但他在与旅游业融合式发展的道路中依然暴露了许多缺点与不足之处,这也正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与旅游业融合式发展的瓶颈与障碍所在。

1.艺术与商业的冲突日益明显

文化创意产业园大都是由艺术家聚集而形成的具有浓厚艺术气息的园区,艺术是高度自由和随性的。然而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在与创意产业园融合过程中,商业文化和艺术理想的冲突、标准化和个性化的冲突会不断凸显。这些冲突会导致艺术家流失等不良后果,这会是制约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融合的一大障碍。

2.缺乏产业链形态和品牌效应

旅游业是十分重视产业链完整性的产业,只有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三者都具备才能称之为旅游业。但有些创意产业园区仅仅是某一种商品的集散地,缺乏产业链形态的经营,这样的现状导致园区的旅游产业链断裂,因而无法真正的与旅游业融合。

3.人才匮乏

现在高端创意人才匮乏,能将创意作品产业化的经营人才和旅游管理人才也屈指可数。没有他们的加入将会使融合式发展的道路缺乏专业性、创造性,并且融合进程得不到有效地管理和规划。

4.园区规划不合理,可进入性低

目前大部分园区的规划都处于混乱状态,艺术区与商业区不能被区分规划,游客也很难从地图上来定位某一个展馆的具置。有许多园区的地理位置也较为偏僻,人们会因为路程太远而放弃去此地旅游,不利于文化创意园区旅游的发展。

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与旅游业融合式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提升文化创意旅游区的文化内涵和品牌档次,形成品牌效应

品牌战略意识要渗透到文化创意产业园在与旅游业的融合当中。旅游品牌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知识的竞争,文化创意产业园是创意的集散地,创意是其最鲜明的旅游品牌。因此充分保护原创性资源尤为重要,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有助于推动园区旅游业的发展。

2.加大宣传力度,展示整体形象,推行整体营销

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没有宣传推广之前更多的是被艺术家这样的小众群体所关注,整体宣传营销将会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大量游客介入。采取整和营销策略会更加符合市场需求,这是提升园区社会影响力和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契机,也是为与旅游业融合所做的必要铺垫。

3.建立完整的产业链

创意是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核心业态形式,其产业链也要围绕创意展开。内容产业链与协同产业链是文化产业集聚园最主要的产业链形态,集聚园可以结合自身特点来进行选择和调整。

4.培养兼具文化创意与旅游的复合型人才

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融合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既要熟悉旅游业的各个业务板块,又要对文化创意具有极高的敏感度。高校和培训机构可以通过合理设置相关专业和课程来培养此类人才,此外,政府和企业也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中国文化创意旅游注入新鲜血液。

总之,二者融合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过程。融合不当不仅会让创意园区本身的艺术性“变质”,也会让大众对旅游业的前景失去信心。恰到好处的融合会创造出新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效地确保文化创意旅游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周松峰.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现状与前瞻[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2,01:47-51.

[2]闫云霄.文化创意产业园的世界经验与中国境遇[J].新闻界,2013,23:70-73.

[3]袁健.把握文化与旅游关系构建精品文化产业园[J].浙江经济,2011,24:44-45.

[4]曾国军,蔡建东.中国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研究[J].旅游学刊,2012,05:23-31.

第2篇: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范文

浙江省户均耕地不到4亩,低于全国户均7.5亩的水平,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致富、农村发展,必须突破传统、单一的发展路子。在发展乡镇企业、专业市场、小城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上,从2011年开始,浙江提出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和农业服务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联动发展。当前,全省农村产业融合已进入速度不断加快、领域不断拓宽、程度不断深化、内涵不断丰富、方式不断创新的发展阶段。

(一)坚持纵横拓展,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一是在纵向上,着力延伸产业链。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打造优势农产品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发展。如安吉的竹产业,已经形成从竹资源到竹地板、竹家具、竹纤维纺织品以及竹叶黄酮、竹醋液等系列产品。二是在横向上,着力打造产业群和产业园。在同一个空间区域,或者围绕一个主导产业,推动多领域的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间功能互补。如桐庐、德清的美丽乡村旅游,武义、开化的创意农业、义乌、遂昌的农村电子商务,嵊州的现代农业综合体,以及一批工厂化、科技型、外向型的农业园区。2015年农产品电商销售额突破300亿元。

(二)推进土地流转,创造产业融合发展条件

积极引导各地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站)和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提供土地流转信息、合同签订、政策咨询、价格指导、纠纷协调等综合服务。2015年底,全省99.39%的村社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占承包耕地面积50.1%,其中10亩以上规模经营的占80%以上。

(三)培育新型主体,打造产业融合发展主力军

对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实行开放政策,将先进的管理经验、科技成果和市场机制、社会资金导入农业领域。实施农业龙头企业“百龙工程”、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培育工程。目前,全省已建立家庭农场2.1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6万家、合作社联合社151家、农业龙头企业7652家。

(四)创新公共服务,提业融合发展保障

采取政府引导、各方参与方式,共同推进农技推广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开发建立“农民信箱”,建成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农技服务于一体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目前,农民信箱拥有279万实名注册用户,其中农民209.5万户,各类涉农企业、合作社25.6万户,涉农科技、管理、服务人员33.2万户。杭州市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平台建设,实现农业生产环节智能化决策、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流通环节方便化订单、快捷式配送、质量可追溯管理。

(五)强化平台支撑,搭建产业融合发展载体

以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载体,通过政策重点扶持和要素集中配置,培育多元化的产业业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让农业增效、主体培育、科技投入、公共服务等在这些园区得到集中体现。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93号),为做好这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浙江将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在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的基础上,通过改善体制环境、优化发展条件、创新产业组织、激发内在动力,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一)继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围绕“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研究制定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以及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的具体办法,积极有序推进“三权”流转,为农村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创造制度环境。同时,研究制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集体资产股权抵押贷款办法,将金融资本引向农业农村,破解长期困扰农业农村发展的资金障碍。

(二)积极支持“三位一体”农村合作经济发展

构建生产、销售、信用“三位一体”的农民合作经济体系,创新产业组织模式。强化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合作社吸纳更多农户参股入社,实行“租金保底+利润分红”的分配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使发展成果更大程度地惠及广大农民。发展合作金融,组建农村资金互助会和联合会,由下而上逐步形成县、市、省三级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

(三)大力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建设

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发展。引导农产品加工业集聚集约发展,加快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鼓励农超对接、产品配送。在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产地批发市场等辅助设施建设。

(四)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

第3篇: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媒介融合 移动互联网 科普 SWOT分析 LBS Push技术

1 引言

数字化背景下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移动互联网为平台的第五代媒体方兴未艾。近年来,我国科普产业逐渐从传统转播方式向数字化网络科普传播方式延展。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科学普及和知识传播,让更多、更广泛的人参与进来,获得知识、得到实惠,是我国政府和产业投资的关注点,也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研究重点。

笔者就移动互联网和科普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做了一定研究,本文将通过对WAP、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和Push技术的组合应用,提出科普知识移动网络服务平台的技术实现方案,以深化网络科普事业发展。

2 媒介融合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特征

2.1 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是指在科技进步的催动下,新的传输平台可以使不同媒体之间进行交融与互动,传播方式和内容可以相互借用,从而形成共同发展之势。各种信息传播都将经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原有行业分工及传播模式将被打破,全社会朝着高度融合又高度个性化、高度交互化的全媒体方向发展;采编的信息将不仅仅是文字,还包括音频、视频,信息传播模式也将发生改变。

互联网媒体相对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而言,被称为“第四媒体”,而新兴的手机媒体被称作“第五媒体”。作为以手机为视听终端、以移动互联网为平台的个性化即时信息传播载体,手机媒体有着分众传播、个人定制、随身携带、互动便捷的优势,因而成为目前媒介融合最热门的媒体。

2.2 移动互联网及其关键技术特征

移动性是互联网的发展方向之一。根据预测,到2013年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将接近24亿。

移动互联网技术是在Internet上提供移动功能的网络层方案。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协议——移动IPv6协议(MIPv6)能支持单一无线终端的移动和漫游功能,在处理终端切换时,移动互联网通过引入一系列扩展协议(FMIPv6、HMIPv6、NEMO等),能较好解决时延、降低传输开销以及支持子网的移动性问题。

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特征如下:

(1)支持单一终端不改动地址配置即可在不同子网间进行移动切换,同时保持上层协议的通信不发生中断。

(2)可以提供对单一终端和子网的移动性支持,并且在移动过程中支持终端、子网的快速切换和层次移动性管理。

(3)传输时延等开销较小,能做到无缝切换,可承载丰富的多媒体业务,提供良好的用户服务。

(4)移动终端通过无线网络信道发送和接收数据,即使没有数据需要传送,移动终端也一直与网络保持连接状态,当再次进行数据传送时不需重新发起连接。

(5)支持应用服务设计个性化、定制化。

3 移动互联网与网络科普产业

3.1 网络科普产业现状

长期以来,科普多采用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形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在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的推动下,科学知识的传播模式也必将发生重大变革。网络科普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开发相关网络科普资源,以互联网、数字/有线电视网、有线电话网、移动通信网等为平台,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科普基础设施。目前在国内,网络科普设施主要是指依托互联网发展起来的科普传播形式,其中以数字科技馆、科普网站等发展较快,并逐渐受到国家的重视和公众的青睐,为普及科学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3.2 移动互联网给网络科普产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无线网络和移动终端的特性,决定了移动用户需求的独特性。为了能对中国科普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清醒、客观的认识,本文结合移动互联网与科普产业进行SWOT分析,见表1:

4 科普WAP网站系统的LBS、Push技术实现方案

不难想象,如果科普信息能和移动互联网用户当时所在的位置结合,它将能提供多么振奋人心的业务!用户不仅能够利用手机查询当地的天气、交通路况,还可以查询附近科技馆(或其他科普设施)的主要展览内容介绍、开馆时间、门票价格,甚至是空余停车位个数;如果需要,用户还可以得到一张到达这些地方的行车路线图。下面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络LBS、Push技术,搭建WAP科普知识服务平台的技术实现方案。

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定义可通用的平台,把目前Internet的HTML语言信息转换成用WML(Wireless Markup Language)描述的信息,显示在移动电话的显示屏上。基于位置的服务LBS技术完成定位和服务两大功能。Push技术是一种基于客户服务器的机制,由服务器主动将重要的信息及时地推送到用户的移动设备上。

若要实现WAP应用,WAP网关、WAP手机和WAP内容服务器这三者缺一不可,如图1所示。其中内容服务器就是目前常用的Web服务器,WAP网关与内容服务器之间通过http协议进行通信;内容服务器上存储着大量的信息,WAP手机用户可前来访问、查询、浏览等。WAP网关是WAP应用实现的核心,起着协议的翻译和传输内容编解码的作用;此外还可以进行主叫号码的识别,实现WTLS(无线传输层安全协议)中定义的一些功能以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等[1]。

而如果要实现位置发现和消息推送,则需要将WAP网站与LBS系统及SMSC(短消息中心)相结合。一个带位置发现和消息推送功能的移动科普WAP网站系统如图2所示:

用户使用WAP手机上网的过程可简述如下:

(1)手机使用WAP协议发出请求;

(2)移动网络(GSM/GPRS/CDMA/WCDMA/TD-SCDMA/CDMA2000或其他移动网络)接通本地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3)本地ISP连接WAP网关;

(4)WAP网关使用http协议向科普应用管理系统内容服务器发出请求;

(5)科普应用管理系统内容服务器找到用户请求的信息;

(6)如果有需要在服务器端执行的操作(如数据库查询),则服务器在执行完该操作后,将结果返回给WAP网关;否则,服务器端将找到的信息直接传送给WAP网关(消息从内容服务器到WAP网关走的是http协议);

(7)WAP网关收到来自内容服务器的信息后,对信息进行处理(WML编码和WMLScript编译),并用WAP协议发送到本地ISP;

(8)本地ISP将信息传回移动网络;

(9)手机接收到它所请求的信息。

用户得到信息通知服务,是利用WAP协议中定义的Push功能实现的。Push的实现要求用户能随时和WAP网关进行通信,需要SMS信令或GPRS的支持;物理实现时Push网关和SMSC(短消息中心)的功能可并入WAP网关中。

LBS系统主要包括Web服务器(Web Server)、定位服务器(Location Server)和LDAP(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服务器。定位服务器甄别合法用户访问、提供用户位置信息,LDAP服务器保管所有LBS服务所需的信息,Web服务器起到中心管理单元的作用。

要实现与位置相关的无线互联网应用,要求对手机准确定位。手机用户的大致方位可以根据移动网络提供的基站标识以及手机所在的扇区或天线来判断,但这样得到的将是一个很大的范围,无法满足一些对用户定位准确度要求比较高的应用。目前确定呼叫者准确位置的技术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基站测定信号从用户手机到达基站天线的准确时间,通过对来自许多基站的该数据的比较来估计移动电话的位置;另一种则要求手机通过GPS确定自己的位置。

5 结束语

本文针对科普产业和媒介融合的现状,进行了战略发展分析,指出科普网站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组网的可行性。在实践中,还需要充分调研受众的心理、行为习惯,以及科普知识的逻辑结构、呈现形式、交互界面,精心设计数据和用户信息安全保障,认真研究涉及系统应用的各个方面,综合取舍和部署应用各类技术,使网站建设取得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 詹舒波,等. WAP——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M].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0: 135-153.

[2] 郭俊. 新媒介的兴起、特征及影响分析[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8(5): 32.

[3] 杨娟.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10年,45-56

[4] 刘君. “基础环境”对媒介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传播影响分析[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9): 45.

[5] 李程骅,宋祖华,黄建远,等. 当代中国青年农民媒介消费研究[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7(1): 23.

[6] 刘琳. 移动互联时代的科普传播[EB/OL]. [2010-12-05]. http://.cn:8028/cms/contentmanager.do?method=view&pageid=view&id=cms0f1f68d548347.

[7] 王金会. 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业的发展[EB/OL]. [2007-03-12]. http:///newmedia/2007-03/12/content_5833214_1.htm.

[8] 朱亮. 电信运营商三网融合发展策略[A]. 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 2011.

[9]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印发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建设的意见的通知[S]. 2012-03-29.

[10] 易江军,曾春香. 移动互联网应用Always online状态对网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探讨[J] . 移动通信, 2011(23): 36-39.

[11] 邹卫新,王琦. 浅谈移动互联网时代3G技术行业渗透价值[J]. 无线互联科技, 2012(5): 45-49.

[12] 刘栋. 基于云计算的统一信息平台建设[J]. 电信快报, 2012(3): 18-21.

天津市与中国电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0月9日,天津市政府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举行了《共建智慧天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兴国,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董事长王晓初出席签字仪式。

张高丽说,建设智慧城市,是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全力支持中国电信在津业务发展,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现代化,努力实现城市管理、城市运行和城市生活的智能化,构筑天津城市发展的新优势。

第4篇: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茶产业;旅游业;茶旅融合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3-0145-02

宁国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天目山北麓,东临苏杭,西靠黄山,连接皖浙2省7县市,是皖南山区之咽喉,南北商旅通衢之要冲。宁国产茶历史悠久,是全国100个、安徽省10个重点产茶市县之一,但宁国茶叶品牌不够响亮、影响力不强、茶产业总体效益未能充分发挥,在面对目前茶产业发展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有必要拓展茶产业链,融合发展茶叶一、二、三产业。而茶旅游产业的开发及茶旅融合发展对于拉动茶产品消费、提升茶叶品牌影响力、增加茶区农民收入、推进茶区新农村建设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是创新茶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2]。

1 茶旅融合发展的现实意义

1.1 茶旅融合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茶产业的发展趋势 茶是传统产业,其流通和消费模式正面临经济新常态的严峻挑战,昔日品牌“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茶企欲获得可持续发展,其产品开发和营销模式必须适应新常态。茶旅融合发展使游客可以在像公园一样的茶园里体验采摘乐趣、手工制茶、茶文化,是一种时尚、绿色、环保的现代消费理念。实现茶产业带动旅游业,旅游业促进茶产业,达到双赢互补协同发展,是新时展的必然选择。

1.2 茶旅融合发展是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茶旅融合发展不是简单地将茶产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而是将茶产业与旅游业相互耦台,以茶为主题,以旅游业为内容进行融合发展。将茶区建成旅游景区,将茶园建成休憩公园,将采茶劳动变成休闲运动,将茶产品开发成旅游商品,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互动”的融合发展格局。茶旅融合发展,既整合了资源,又提升了茶产业的附加值,实现茶产业转型升级[3]。

1.3 茶旅融合发展是宁国茶产业弯道超越的现实选择 宁国市近几年茶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山区老茶园较多,茶园基础薄弱。劳动力资源紧张,生产成本逐年增加。龙头企业规模偏小,产业带动力不强。区域茶叶品牌不够响亮,知名度仍然不高。茶叶营销网络不全,营销手段也不够多,市场占有率较低。要解决上述问题,做强宁国茶产业,实现弯道超越,走茶旅融合发展之路是切实可行的现实选择。

2 宁国茶旅融合发展的优势

2.1 产茶历史悠久,基础较好 宁国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即盛产茶叶。唐代陆羽《茶经》之出原注“宣州生宣州宣城县雅山,与蕲州同”。唐初中期宁国属宣城县管辖,故记为宣城县。据宋代李心传所著《建炎杂记》载:“宁国岁产茶112万斤,宁国县鸦山茶为贡品。”2016年,茶园种植面积约4900hm2,无性系良种茶园近2380hm2,无公害茶园产地认定面积3850hm2,茶叶总产量2600t,名优茶产量1025t,茶叶总产值达3.55亿元。省级茶叶龙头企业2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40余家。

2.2 茶叶品质优良,知名度高 明代徐渭《刻徐文长先生秘集》中记载的名优茶产地有“罗介、天池、武夷、龙井、鸦坑、鸦山、蒙山等”。其中所云“鸦坑”位于宁国高峰东南,即今方塘乡潘茶村。民国25年修篡的《宁国县志》载:“宁国产茶以高峰为最,色绿而味香醇厚,若改良焙法,不让龙井”。宁国茶园多分布于海拔200~800m地带,自然生态条件优越,群山环抱,森林覆盖率高,板桥省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和港口湾水库坐落其中,自然环境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发育,所产茶叶品质超群。1985年6月,“黄花云尖”被评定为全国11种新名茶之一,并获得农牧渔业部优质农产品证书和奖杯。1989年7月,农业部在西安举办全国名茶评比会,“黄花云尖”名茶被审定为全国名茶,再次获得农业部优质农产品证书。2014年“世界绿茶协会(日本)”举办的世界绿茶评比中与“野兰香”双获金奖。

2.3 旅游资源独特、丰富多彩 宁国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被誉为美丽中国十大最美城镇之一。皖赣铁路、宣宁高速、宁绩高速、宁千高速和宁广高速均穿境而过。森林覆盖率近78%,素有“长三角绿色氧吧”之称。宁国现有4A级景区2家,国家森林公园1个,“山门洞”、“千秋关”、“仙人塔”载入《中国名胜词典》,青龙湖、板桥原始森林以其独特风光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2016年,全年游客接待量达69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3.4亿元。“安徽川藏线”自驾游线路火热,被评为“2016年长三角自驾游十大精品线路”。

2.4 人文底蕴厚重,古韵悠长 “宁国”语出《易经・乾卦》“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寓意邦宁国泰,物阜民安。宁国自东汉208年置县,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是江南著名古邑。传统的儒释道文化、禅宗文化在宁国源远流长。南宋大慧禅师定光佛宁国人宗杲,首创“看话禅”,对佛教文化发展影响深远;东晋道教代表人物葛洪在国西北部嵩山修炼,其活动遗址在《宁国县志》中被称为“洪崖仙迹”;孔子南下吴国途经宁国仙霞时曾一路讲学,建有孔夫关、孔子井、夫子巷。宁国与“红学文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宁国的民俗、饮食、语言文化及地名、山名等,都在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有所体现。

3 宁国茶旅融合发展的措施

近年来,宁国在推进茶旅融合发展工作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如安徽云尖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2017年采茶季,通过承办“三月三,茶旅欢”活动,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接待公司的会员和客户及自驾游的游客近500余人。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通过畅游青龙湖、感受“川藏线”、漫步茶园步道、亲手采茶制茶、品尝农家菜肴、体验特色民宿等茶旅融合活动,既享受了旅游带来的休闲乐趣,又体验了茶山生活带来的异样感受。同时,云尖公司既拉近了与会员和客户间的关系,又增加了旅游和茶叶带来的双重收入。但宁国茶旅融合总体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的阶段,广大茶叶经营主体还没能真正领悟到茶旅融合发展带来的好处,有待进一步加强宣传、示范引导,有待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宁国名优茶的主产区,主要位于“皖南川藏线”穿过的青龙乡和方塘乡。“皖南川藏线”支线及茶区道路都有待向景区道路标准改造提升,沿线农家乐和特色名宿有待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通过整合资源,完善全市域通往景区公路建设和旅游交通标牌;提升现有星级宾馆住宿条件和旅游接待能力;完善集交通、气象、安全、医疗和救助等为一体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3.2 加强茶区改造提升 茶旅融合发展离不开旅游所需要的茶园。选择景色优美、生态良好、交通便捷的茶区通过改造提升开发建设“生态茶园、茶叶观光园、茶叶公园”等茶旅游项目,打造集美丽茶园观光、采摘鲜茶、炒茶制茶、茶艺欣赏、科普宣传、运动养生为一体的综合性茶旅游基地。同时,注重保护茶园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实现茶产业的可持续性。

3.3 充分挖掘茶旅文化 挖掘以茶为重点的历史民俗文化,包装符合现代旅游理念的原生态文化[4]。收集茶诗、茶歌、茶赋和历代名人跟宁国有关的故事;如,挖掘宗杲将圆悟克勤禅师“茶禅一味”的理念带回家乡宁国高峰寺(今方塘乡)、通灵寺(今通灵峰)、高三寺(今太山山麓)和余杭径山寺的历史,将禅茶文化发扬光大。积极举办各类茶旅游文化节等茶事活动,丰富宁国茶旅文化内涵,提升宁国茶旅游的魅力。

总之,茶旅融合发展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作为茶叶主产区,要积极的利用自身的资源,在发展茶叶产业的同时,将旅游业融合在其中,使茶产业和旅游业完美融合,实现双赢发展,这不失茶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茶叶主产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昌敢.茶叶主产地茶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梧州为例[J].民族论坛,2015(6):22

[2]卢念念.印江县推进茶旅一体化战略的思考[J].中国茶叶,2015(8):15-16.

第5篇: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范文

前言

黔西南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有很多的文化遗产,其地理位置也就有很大的特色,近年来其旅游业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黔西南地区文化,走进黔西南地区了解民俗民风,旅游度假。这不断发展的旅游业慢慢的带动了黔西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让黔西南地区的经济不断的发展,文化也得以快速的传播。为此,研究黔西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故,本文重点的探讨了黔西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旅游产业渗透文化内涵,提升旅游行业的生命力;旅游文化渗透更多的影视演艺精品文化,让旅游行业根据吸引力;重视民族节日,促进旅游行业发展;政府加强文化和旅游保障机制的健全工作。

一、黔西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原因分析

黔西南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效地融合有利于该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快速发展,同时其融合发展也是有其地区原因的,主要表现在:第一,地方政策营造产业融合的优良环境。黔西南地区具有古老的文化,还有很多古老的建筑,非常适合搞旅游行业,地方政府也抓住了地区的这一特色,不断的开拓旅游资源,创办各类文化旅游企业,同时这些企业也为了招揽顾客不断的创办各类活动,比如古老文化知识竞赛活动,根据地方风俗创办的各类节庆比赛活动等等。第二,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两者融合的有效的物质基础。第三,城市化建O对产业融合发挥带动效应。黔西南地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也逐步的快速推进,在通过旅游创收的基础上,不断的提升旅游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将该地区打造成旅游文化相融合的旅游城市。第四,地方政府不断的扶持基础建设,为两种融合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比如,近年来,该地区不断的完善交通设施,不断完善该地区的出行条件。

二、两者融合发展的途径分析

黔西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旅游产业渗透文化内涵,提升旅游行业的生命力;旅游文化渗透更多的影视演艺精品文化,让旅游行业更具吸引力;重视民族节日,促进旅游行业发展;政府加强文化和旅游保障机制的健全工作。

(一)旅游产业渗透文化内涵,提升旅游行业的生命力

旅游地区要想招揽更多的游客,必须有其吸引人的地方。黔西南地区要想发展其旅游行业,就必须重视其地区文化,将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有机的结合。一个旅游点吸引人的地方不单单是其优美的环境和舒适的居住条件,还得有其特色所在,黔西南地区可以发挥其文化产业,将旅游点更加突出其历史文化特色,这样可以更多的吸引人的眼球,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升旅游行业的生命力。

(二)旅游文化渗透更多的影视演艺精品文化,让旅游行业更具吸引力

黔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居住区,该地区很多的少数民族舞蹈,少数民族音乐等都受人们的青睐。为此,黔西南地区可以将旅游文化渗透更多的影视演艺精品文化,让少数民族舞蹈和音乐爱好者更加青睐,更具吸引力,让旅游行业更具吸引力。

(三)重视民族节日,促进旅游行业发展

在旅游点开展各种各样的民族节目表扬,通过具有地域特殊的表扬来带动旅游业,让节日文化更加有效的融入到旅游行业发展中。比如贞丰“六月六”布依风情节、兴仁“八月八”苗族风情节等等节庆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提升旅游者的兴趣,还可以让旅游者学习到更多的地区文化。也是对地区文化的有效传播。

(四)政府加强文化和旅游保障机制的健全工作

要想将黔西南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有机融合,政府必须有效的健全保障机制,通过合理的文化渗透,来有效提升旅游业的发展。加大对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逐步形成谁开发、谁受益、谁保护的机制。

三、结语

第6篇: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信阳;茶文化;文旅融合

总书记指出,旅游是集物质消费与精神享受于一体的活动,二者密不可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是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河南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但与京、沪、粤、苏、浙等第一梯队相比,尚不是文旅大省,更不是文化和旅游强省。信阳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称。作为中国“茶马古道”以及河南省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一环,信阳以茶为媒,通过茶叶搭台,旅游唱戏,发展“茶叶旅游”,培育茶旅文化融合的新型发展模式,已经迎来巨大的历史机遇。

一、信阳茶旅文化发展现状

信阳位于河南省的最南端,种茶历史悠久。东周时期,茶在信阳地区开始种植。近代以来,信阳毛尖先后多次在国际、国内的舞台上荣获嘉奖并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和“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等荣誉。自1992年始,信阳开始举办茶叶节,迄今为止已连续举办29届,成为信阳的盛事之一。而信阳域内八县两区,拥有众多旅游文化资源———1.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区域内遍布梯田,河流密布,酷似江南风光。这里四季分明,景色各异。信阳市森林覆盖率近40%.其中,鸡公山下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负氧离子22万个,比四川九寨沟、福建武夷山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高出1~8万个,是目前全国此类测量的最高纪录,信阳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全市已建成多个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国家湿地公园,旅游风景区如鸡公山、南湾湖、灵山、黄柏山、西九华山等近10个。2.大别山具有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著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培育出红二十五军等多支主力部队,100余名将军从这里走向全国,有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红二十五军出发地等红色教育基地。以“苏区首府、将军故乡、江淮抗战、千里跃进”为主线的红色旅游文化,正在成为大别山区域红色旅游品牌。茶叶搭台,旅游唱戏。信阳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优势,以茶会友、以茶兴城,通过举办茶文化节取得可观的效益。但由于缺乏统一管理与运营,品牌效应不强。目前市场上比较知名的信阳茶企仅限于文新、五云、蓝天、九华山等少数茶企,其茶文化传播存在散而太乱、行而不远的局面。

二、信阳茶旅融合发展的意义

(一)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人们经常说诗与远方,这里的“诗”即文化,“远方”即旅游。文化与旅游结合,文化可以更好地走向“远方”,旅游也就更有“诗”意。将旅游与文化相结合,可极大提升文化产业的价值感,同时也赋予旅游更多的趣味性。这是服务地方经济、传承并发扬地域文旅文化的重要工作之一。立足于信阳地区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大别山区红色旅游资源和特色田园、生态景观,深入挖掘大别山区民风民俗和农耕文化,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动茶旅文化融合发展,无论是对茶产业发展还是旅游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于实现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传承保护大别山非遗文化,力争实现富民、宜居的扶贫规划效果,为大别山地区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提升城市影响力

“文旅融合”是一个互惠共赢的过程。它将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赋予到旅游中,这能够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发展旅游产业时挖掘旅游资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可以提高文化软实力。信阳坐拥八县两区,除了已经颇有名气的信阳毛尖,同时拥有丰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信阳毛尖及其所衍生的茶文化都具有良好的市场口碑与吸引力。而信阳区域内的旅游文化资源也是颇具地域特色。通过茶旅融合的方式,以茶为媒,茶叶搭台,旅游唱戏,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将信阳的经济作物与精神财产合二为一,打造成一体化、规模化的文旅文化资源,对于提升整个城市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极其重要。

(三)提升地域文化软实力

对于信阳这座城市来讲,茶文化和人文旅游文化便是其文化软实力的底气所在。信阳积淀着丰富的茶文化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对于发展信阳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培育信阳非遗文化产业,探索“非遗+旅游”、“茶文化+旅游”、“茶文化+研学”、“茶文化+文创”、“非遗+文创”、“非遗+民宿”、“茶文化+民宿”等多种形式,探索信阳茶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拓展茶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茶旅融合文创产业新亮点,推动信阳文化产业特色化发展之路。

三、融媒体时代信阳茶旅融合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随着5G时代的到来,融媒体传播成为新时期提升信阳茶旅文化的影响力、扩大信阳茶旅文化的知名度、降低信阳茶旅文化融合发展的宣传成本、增加信阳茶旅文化融合发展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信阳茶旅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媒介手段。

(一)利用融媒体技术,构建信阳茶旅文化大宣传平台

一是打造线下宣传平台。比如,由信阳市文化旅游和广电局精心设计宣传内容,通过各种媒介渠道进行无缝宣传。当旅客途经或进入信阳境内时,由移动通信公司发送信阳茶旅文化特色信息;定制信阳茶旅文化宣传特色彩铃,发动信阳地区居民选用,从而进一步扩散信阳茶旅文化影响范围;打造茶旅文化相结合的主题广场、精美广告牌等,为市民、游客提供线下活动场所的同时,实现信阳茶旅文化的沉浸式体验,加深对信阳茶旅文化的印象。二是打造线上宣传平台。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线上媒体平台,结合各自平台的宣传优势对信阳茶旅文化之一进行分门别类推送,让市民对信阳茶旅文化耳熟能详并树立文化自信;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微信视频号等,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视听结合的图片、文字、短视频等形式,全方位展示信阳茶旅文化的吸引力,扩大信阳茶旅文化影响力与覆盖面,扩大客源市场。

(二)利用全媒体平台,打造信阳茶旅文化特色品牌

一要凸显信阳茶旅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实地调研与大量查阅读文献资料,充分挖掘古今涌现出来的典型的信阳茶旅文化故事及资源,并以此为依托,重新概括信阳茶旅文化的核心精神与内涵,以提高信阳茶旅文化的吸引力。如,依托民间流传甚久的茶姑“画眉衔籽”的故事,以此为题材,谱曲、出书、拍摄影视剧等,让信阳茶文化以多角度多形式呈现,吸引游客到信阳实地旅游。二要丰富信阳茶旅文化传播的内容。比如,线下文化宣传机构或民间团体可以通过探索开展茶旅文化读书会,发展茶文化主题旅游,组织茶旅文化主题文创活动、主题摄影、主题短视频大赛、主题征文等形式展开相关活动,利用全媒体平台打造信阳茶旅文化专题网站以及专属的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通过这些媒体平台,以不同形式将各种与信阳茶文化与旅游文化相关的信息、活动如茶文化节、文旅文化节、博览会、展销会等,让受众即使不在现场,也能感受到信阳茶旅文化的魅力,并萌发到实地一探究竟的欲望。另一方面,积极开发信阳周边茶山资源,提升乡村旅游智慧化水平。借助茶山独特而秀丽的风景,在城市周边打造近郊的乡村旅游景点,如茶乡康养、山水民宿、休闲茶庄、创意茶会、会展培训等项目,打造“茶文化”体验园,吸引游客亲身前往体验采摘、揉捻、炒制、烘干、装罐等信阳茶的制作全过程,并欣赏茶艺、茶歌、茶舞等艺术,让信阳茶文化与旅游文化深度融合,让游客对信阳茶旅文化留下深刻记忆。

(三)加强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为信阳茶旅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是加强信阳当地产学研合作。通过与当地高校合作,联合培养专门性的茶旅文化专业人才;依托高校现有开设的旅游、茶艺、茶文化等课程,使学生能够深入领会茶艺内涵,热爱信阳茶文化,为茶旅融合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二是政府部门加大对茶旅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建立茶旅文化相关的大师工作室、茶旅文化体验馆、茶旅文化专业培训点等方式,加强对信阳茶旅融合专门性人才的培养力度,以及结合当地特色对茶文化、旅游文化经营者及负责人的专门性指导,力争形成政府搭台、高校唱戏、企业参与的茶旅融合发展氛围。

参考文献:

[1]葛振:《赋能“文旅+多产业”新业态助力提升沈阳城市文化软实力》,《第十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21年4月

[2]李明军:《全域旅游视角下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对策研究》,《福建茶叶》2021年第4期

[3]王彬:《文旅融合进入深化期高质量发展引领前进步伐》,《中国文化报》2021年8月6日

[4]李峰:《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西部旅游》2021年第4期

[5]胡玲:《全域旅游视角下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探究》,《商业经济》2020年第8期

[6]郭文茹:《乡村振兴背景下信阳市茶旅融合的SWOT分析》,《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

[7]邵瑞:《网络传播与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传媒》2021年第13期

第7篇: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

新常态下,旅游业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国发〔2014〕31号文件《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当地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挖掘文化内涵,发挥生态优势,突出乡村特点,开发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2017年1月12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积极实施“三步走”战略奋力迈向我国旅游发展新目标——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报告》上明确说明,“515战略”实施以来,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积极推广‘旅游+’等模式,推进旅游业与农业、林业等深度融合”。乡村旅游仅依靠产业规模的扩建、配套设施的完善等方式进行发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势在必行。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明显呈现出原创力不足,其衍生产品的价值不高、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机理、路径、模式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理论与对策。以“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为词频在CNKI中文知网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共找到20条相关结果,关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有6篇,关于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有4篇,关于乡村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的有7篇,关于乡村旅游产业和产业链发展的有3篇。其中,李霞对郑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进行了策略研究;张曼婕研究分析了贵州省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发展状况;张硕等提出了北京乡村旅游与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的途径;李霞提出了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链各节点上的融合建议;赵华等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国当前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对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一,没有统一界定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后所产生的新业态的名称和概念,难以准确把握这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规模和效果。第二,集中于初步描述和探索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现象,倾向于对这两大产业融合的宏观策略进行探讨,侧重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应用型研究较少。第三,没有深入研究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路径与模式,还需进一步做理论和实证的重点探索。因此,研究经济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转型升级、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互联网+”“旅游+”时代下,我国乡村旅游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逐渐由原本依靠要素或投资驱动向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转变,乡村旅游需要全域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为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衍生出新的旅游业态创造了天然的基础。为适应当前大众旅游消费升级的特征,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应依托乡村生态,融入文化灵魂,突出农耕生产,体验乡村生活,打造乡村旅游的升级版。要立足地区实际,挖掘特有资源,注重人文关怀,实现乡村旅游的特色化、差异化、个性化、人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便是一条有力的发展路径,文化创意产业可将原有的乡村文化进行再挖掘,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主题产品,最大程度地发掘出农业的多元化功能。另外,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将乡村文化资源、场景创意等进行商品化、市场化开发,利用乡村旅游产业手段实现文化资源的商业增值,开辟一种乡村文化资源产业型发展的新模式,使文化创意产业在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中实现效益最大化,改变文化创意产业传统的生产与消费模式,扩展其附加价值,完善和延长其产业链。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最终将带来乡村旅游的巨大发展,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最佳手段

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中指出“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2014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等七部门共同启动乡村旅游富民工程。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下发《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旅发〔2016〕121号)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力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区、市)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使全国1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新常态下,乡村旅游目前普遍的一家一户的零散经营模式,在食品卫生、服务水平、安全甚至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弊端日益凸显。以发展乡村旅游来实现精准扶贫,就是要把各种旅游资源整合起来,重塑乡村经济产业结构,延长乡村经济产业链。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解决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城市化、产品单一雷同、环境污染、缺乏科学规划等问题,将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小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紧密结合,打造出能够实现旅游精准扶贫目标的特色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精品,加快文化创意型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优化乡村旅游产品的结构,加快休闲农场、房车营地、乡村民宿、艺术村落、乡村庄园、乡村博物馆和市民农园等乡村旅游新业态类型的发展,扩展乡村旅游产业链和产业面。再通过吃、住、行、游、购和娱等旅游基本要素的本地供给,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参与开发建设、旅游服务、经营管理、发展决策和利益分配等各个环节的机会,实现当地村民收益的最大化,扩大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造血”功能。

三、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瓶颈

乡村旅游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加丰富的创意素材,提供更具特色的创意环境,提供更为广阔的创意空间,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实现乡村文化多渠道、多层面的表达,倍增产业效益,实现产业集聚和区域优势。但是,当前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还面临着不少的瓶颈。

(一)缺乏整体规划,联动发展不足

文化创意是一种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将乡村沉淀已久的民俗文化加以创新,以不同的文化创意物质表现体现乡村文化内涵,使乡村旅游开发,联系创意生活,让原有的村落以现代形式彰显。只有依托乡村文化底蕴而发展,才是文化创意的重要展现,才能带动相关区域和产业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大多数村落的发展模式都较为单一,造成村庄的生活模式只适合于当地村民,真正融入乡村的艺术家和扎根乡村的文化创意产品较少,真正受益的村民不多,区域联动发展不足。要想让艺术家与原住民共生共融,文化创意产品独具特色,还需要村落的整体规划,甚至区域的整体规划,在尊重原生态、原风貌的基础上,促进艺术家与原住民的共生共融,让村民更多受益,让艺术家更接地气。

(二)产业链不完整,发展后劲不足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需要进行农业生产创意、乡村生活创意、乡村景观创意、乡村功能创意、农产品科技创意和乡村旅游品牌创意,助推乡村旅游方式从“旅游”到“生活”的转变。然而,当前我国引入文化创意开发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大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复合其他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力度不够,产业链过短,没有形成多种新的旅游业态和旅游产品。只有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空间,全面打造集文化艺术展览中心、农事生产销售、主题酒店、特色餐饮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园,重点发展一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农业公园,构建统一的乡村创意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互融与共荣,用文化创意发掘乡村文化、表现乡村文化、营销乡村文化。

四、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路径

用文化创意推进乡村旅游产品研发和产业融合,可形成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如何将原有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及传统民族习俗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融观赏、考察、度假、学习、参与、娱乐和购物于一体,提升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的市场化运作能力,是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应走一条基于资源特色的差异化融合发展路径,不同资源类型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其产业融合发展具体路径与发展重点均应有所不同。不同地区都应找准自己最独特的资源优势,培育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新业态,形成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格局。如农业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发展创意农业旅游,一方面提高创意农业的科技含量,集约生产高附加值的农作物产品,完善创意农业生产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开发体验型创意农业旅游产品,让游客回归自然,感受田园生活的乐趣,并充分发挥出创意农业旅游的科普和环保教育功能;历史建筑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关注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彰显自身特色,在规划中坚持对自然肌理和历史文脉保护的基础之上,进行历史文化教育旅游、生态旅游的开发;节庆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发展特色文博和主题文化旅游节,大力开发农业的绿色、环保、休闲、体验和示范功能,开展各类乡村体验特色活动。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8篇: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文化跨界融合;经济转型;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组织创新;产业互联体系;经济集约化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3029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转型的一个取向,产业融合是产业进化的必然趋向,并带动了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调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态势是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可见,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叠加动力,更好地促进经济升级提质增效。

因此,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是经济转型的一个新路径,表现在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创新发展模式、推进经济集约发展等方面,从而促进了经济转型(见图1)。

图1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是经济转型的新路径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创意创新驱动经济增长,使经济增长走向集约化、低碳化、绿色化增长模式,同时依托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带动经济整体增长,并注重经济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协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成为创意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催发传统产业的升级,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产业形态,引导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经济的新增长点,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文化创意推动城市创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丰富城市发展内涵,带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以城市为载体的经济生态系统,使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再者,文化具有精神价值性和道德引导性,能够激发人们积极的精神动力和健康的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现代治理体系,为经济增长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可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及其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与城镇化的协同发展,将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生动力。

(一)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文化跨界融合,一是把无限性的文化创意资源植入到产业体系中,提升了可配置的资源数量和质量;二是在产业融合过程中,文化创意推动传统产业创新商业模式,整合各自优势资源,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能力;三是产业融合催生的竞争效应使得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合理配置,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二) 促进消费提升

文化创意产业更多的是为提供精神产品而发展的,这就使得消费从物质性产品需求升级到精神性产品享受,促进了消费层次的提升,拓展了市场消费的空间。文化创意产业更多的是遵循供给创造需求的经济逻辑,通过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不断创新创造的文化产品充满并扩容了精神消费的空间,使得文化市场成为一张无限发展的经济网。此外,文化创意深入渗透到生产领域与消费领域,带动了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尤其是数字技术应用及产业融合的快速普及,正快速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文化消费的特性决定了消费者对于文化生产具有更强的导向性,消费者完全可能成为文化生产要素的一部分,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取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产消融为一体,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创意性消费扩展了产品的多样化生产,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同时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提升,使得文化创意在生产方和消费方都发挥了价值增值的作用。

(三)促进就业创业增长

产业融合丰富了产业形态,增加了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产品融合往往需要多种技能的综合,也能够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就业增长以及高技能的就业结构提升,必然会带来收入增加。

当前,我国鼓励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多的是为知识阶层的创新创业提供支持,他们的很多创业项目都是融合文化创意于新兴业态,随着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全域拓展,会诞生出更多的创意创新创业项目,打造出更为广阔的创客空间。

(四)推动经济一体化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的普遍融合性将带动产业融合更广泛的发展。而产业融合会促进企业网络的发展,提高区域之间的联系水平,加强区域资源流动,提升经济效益,推动经济一体化发展。产业融合要求企业之间要建立更广泛更密切的联系,互通有无,共享共赢。企业可以通过契约链接、产权链接、关系链接、模块化链接、集聚链接、互联网链接等链接机制构建紧密合作的企业网络组织,探索新产品的生产、新市场的开发、新的商业模式的打造(洪振挺,2013)。产业融合带来了企业网络组织的发展,打破了区域之间的壁垒和障碍,这就拓展了资源的配置领域,使得企业资源在不用区域不同部门之间优化配置,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促进经济一体化发展。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促进产业升级转型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将催生新的商业运营模式和经济发展模式,诞生一系列新兴的“文化创意+”业态,形成一个新型的产业生态系统,促进产业升级发展。

(一)适应产业链解构、重构,引领产业链融合增值

随着分工的细化、技术的进步和经济资源的全球化配置,传统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出现分离并发展为独立产业的趋势,同时进行的是产业链环节的进一步细化、新增和重新衔接,使得产业链的解构与重构并存成为一种产业演化的新常态。

产业链的解构即价值创造活动不断地外部化。在价值链的外部化过程中,很多产业环节将发展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出现了很多配套性的新业态;产业链的解构伴随着产业价值链的重构,促使产业价值链的融合,导致产业的边界模糊化,融合后的产业比原有产业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和更大的利润空间。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性,与其他的传统行业的关联性强,并且涉及产业链各环节,对产业链具有重要的增值意义,将文化创意融合于相关产业,能提升产业链的附加值,能有效推动相关产业在整个价值链中的地位上移,获取较高的行业价值分配。同时,文化创意产业还会极大刺激产业链的延伸,融合形成新的价值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 促进传统产业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

文化跨界融合的理念引领更多产业的创新发展,改变传统产业的生产和服务方式,增加企业经营的文化内涵,促进产品与业务结构升级和更新换代。一方面,在产品研发上融入更多的文化要素,促使产品创新、产品种类增多,提升产品的文化价值,使消费者获得更多更新的物质体验和多样化消费选择,提高产业附加值。另一方面,在服务提供上增加传统服务业的文化体验,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使消费者获得愉悦的精神体验,由此实现服务的价值提升,促使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高利润产业的升级,从而推动了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因此,促使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把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价值、文化符号和精神内核等向其他相关产业渗入,可以提升相关产业的文化附加值并推动产业升级。

文化创意产业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创意生产,把文化创意植入到相关产品与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可以适应和引领人们生活方式,创造持续的消费需求,促进消费规模扩张和需求结构升级。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一是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产品,提升居民服务消费水平;二是通过“一意多用”提供个性商品,促进居民个性消费增长;三是通过品牌授权,促进居民高档消费增长(见图2)(任旺兵等,2013)。[1]

图2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消费升级的机制

(三)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

日本经济学家植草益(2001)曾指出:“产业融合为企业提供了扩大规模,扩大视野范围,开发新产品、新服务等巨大商机,企业会演化出新的组织形式”。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不仅催生出新产品和新服务,还催生出新业态,比如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催生出文化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与农业融合发展了创意农业,还有文化地产、互联网文化产业等,这些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并且在不断地推进与传统产业的相互融合,引发传统产业的分化、解体和重组。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还可以孕育出新的经营模式。例如旅游业和农业的融合所孕育出来的观光农业,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模式,将蔬果采摘融入农家乐不仅为农民创收、扩展农业产业链以及改变农产品结构开辟了道路,同时也带来了旅游业以及宾馆、交通、餐饮等相关服务行业发展的新契机。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把产业链与价值链匹配起来,为客户提供更加人性化的问题解决方案,将重新整合与划分产业结构,建构新的商业模式,创造新的盈利空间。

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还可以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以文化创意驱动的新型城镇化模式,比如北京定福庄的发展模式就是构建文化创意产业综合体,拓展城镇化发展的创意空间,引领一种生态化的文化新生活,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三态合一”的产业发展新体系。

文化创意驱动的新型城镇化,就是在制度创新、文创集聚、生态增效、多元协同、区域联动的条件下,以文化创意产业及其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为动力,围绕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而构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见图3)。

文化创意和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发展,一方面包含文化创意对新型城镇化的驱动作用。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存在影响作用。具体来说,城镇化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文化创意资源、科技、资金、人才这四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从而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产生制约作用,因此,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依赖于一定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如图4所示,文化创意和新型城镇化之间通过内层要素圈和外层发展圈的动态耦合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

图3 文化创意驱动的新型城镇化模式[2]

图4 文化和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2]

三、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推动经济发展模式创新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一方面是适应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常态,在不断地技术更新、要素提升、市场创新和消费升级等动态产业环境下,产业处在一种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特别是随着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产业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加强,由文化创意产业引领的新一轮的产业融合发展将带动更多的传统产业进入转型升级通道;另一方面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要求,经济转型的方向是集约化、低碳化、绿色化发展,这需要更多地依靠创意创新驱动发展,而文化创意产业最具有创意色彩和创新意识,同时又具有很强的产业渗透性和融合性,文化创意具有创意资源无限性、创意生产无污染、创意消费无极限等产业特征,文创产业融合将为经济发展带来一个新的高增长点,为经济转型升级创造一条新路径。这种融合发展将带来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进而构建经济发展的新范式。

(一)促进产业组织变动,形成新竞合关系

产业融合促进了产业组织关系的变化,同时改变了产业竞争格局。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相互融合,使得融合产业内的企业处于相互竞争的状态中,随着产业融合的不断拓展,会有更多的新进入者参与到竞争中来,从而促进了更大范围的竞争。同时,发生融合的企业间开展的广泛合作,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竞争,产生一种新的竞合关系,这是一种企业建立在合作中的新型的竞争模式。

产业融合伴随着企业网络的出现,使得产业竞争表现为一种基于企业网络的竞争状态。企业网络强化了市场竞争,并使得竞争更加多样化,表现为企业网络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网络中的企业与外部企业的竞争、企业网络之间的竞争,以及企业网络与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等多种竞争类型(洪振挺,2013)。

产业融合中的竞争与合作,催生更多种类的融合新产品和新的服务模式。竞争效应促使产品价格下降和服务质量提升,增加产品差异性和服务多样化,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合作效应促使企业提高技术水平,降低企业成本,增加文化内涵,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推动产业组织创新,构建产业互联体系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改变了产业组织关系,新的产业组织关系要求新的产业组织模式与之相适应,从而推动了产业组织的创新。产业融合促使企业和产业边界的变化,将形成新的产业组织结构,并逐渐演化出新的组织形式。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是一个交互创新的过程,创新产生的盈利激励不断扩散,使得更多的企业参与到产业融合中来,并通过价值链联系起来,从而构成一个网络型组织。网络型组织是信息化动态环境中与产业融合相适应的一种组织形式。网络组织是一种适应知识社会、信息经济与组织创新要求的新型组织模式,它能够使组织更好地应对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环境变化(周振华,2013)。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环境,并产生了基于文化创意与科技融合基础上的多种业态的融合发展,尤其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物联网使商品互联,网商平台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生产领域的创意设计来,文化创意的融合还是一种思维的互联;因此,建立在商品互联、人的互联和思维互联基础上的产业互联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一种常态组织形式,推动了产业组织的创新发展,传统的产业组织模式向网络型组织发展,产业互联体系得以构建并迅速发展,进而产业结构也相应地调整。

(三) 创新产业空间组织,促进产业融合性集聚化发展

从理论上说,产业的演进具有空间集聚发展的规律,从实践上看,产业集群发展表现为空间的集聚,在政策推动下,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和文化园区的规划发展都是要促使产业集聚发展。产业聚集发展,一方面,有利于产业链的衔接,提高经济效益,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另一方面,产业集聚也会促使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协同经济和融合经济。因此,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在现有的文化创意园区的集聚发展和工业园区的集群发展基础上的更进一步的融合性集聚化发展,顺应产业发展新趋势,创造产业发展新模式,使经济效应得到最大化发挥。

四、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推进经济集约化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消耗、低污染等特征,其本身就是一种集约型产业,通过把文化创意融合渗透到传统产业的各个产业链环节或者延伸发展新的产业环节,可以促进创意设计、绿色生产、文化营销、高端发展,提高融合产业的附加值和集约化程度。

(一) 提供大众创业战场,发展创造型经济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大众业创提供了新战场,为知识经济融入提升传统产业开辟新的市场空间。当前的大众创业,更多的是在新兴领域的创造活动,而巨大的市场空间是在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市场融合领域里,其中文化创意产业是大众创业的主要阵地。产业融合提供的广阔市场空间为大众创业提供了可能性,进而为创造型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

(二)营造万众创新氛围,发展创新型经济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及其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就是要营造一种创意创新氛围,让创意创新变成直接生产力,引领新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创意创新型经济。鼓励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就是要推动创意设计在传统产业环节的创新创造作用,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产品结构,建立新的生产体系和服务模式,引领新生需求,发展创新型经济。

(三)发掘文化创意资源,发展人文型经济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多元的发展载体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使文化创意资源得到高价值的体现。随着融合发展的深植入和广覆盖,越来越多的文化创意资源将得到发掘和充分利用,真正使文化创意资源成为重要的产业要素,不断提高文化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比例,推进人文型经济的发展。

(四)推进低碳环保生产,发展绿色经济

文化创意的低消耗、低污染特征,使得其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可以推进清洁生产、节能设计、环保消费等产业链的低碳化,促进经济的绿色化发展。此外,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的文化资源的开发、文化环境的建设和文化生态的发展,为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关键要素,有利于绿色经济的构建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旺兵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课题组文化驱动新型城镇化研究[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4

[3]陈柳钦产业融合效应分析及我国的应对措施[J].经济前沿,2007(5)

[4]洪振挺基于企业网络的市场结构分析[J].中国市场,2015(48)

第9篇: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生产业 制造业 融合发展

一、引言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我们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新发展鹇缘缆罚并明确了中国制造业经济转型升级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在"经济"新常态下,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已成为必然的选择。提高生产业在价值链中的地位,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现代劳动分工中,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联系日益密切。随着全球产业结构软化和工业服务的发展,服务投资在制造业中间投入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服务业在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制造业价值链中起着主导作用,产业链的渗透和一体化效应增强。中国产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服务业和制造业,面临从共生互动向一体化的转变,而服务行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地区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服务业国际化的两种基本形式。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生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制造业竞争力快速提升的一重要因素。在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下,我国需要经济快速发展、产业转型和竞争力的提升,因此研究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动因与模式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动因

传统制造企业以“产品”为核心,以生产和制造环节为中心,以产品的最终销售为过程。经济“新常态”下,制造业发生了三个重大转变。第一,市场从产品短缺转向产品过剩,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制造企业为了加强市场的竞争力,从加强企业自身的战略为出发点,把重点放在消费者上,强调产品的质量和功能,并逐步延伸到相关的服务上。例如,产品服务升级、定制服务、交易服务、咨询服务、运输服务、保险服务、维修服务、回收服务等,提升了产品的整体价值,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对产品的高层次要求。第二,制造业通过详细的分工来提高生产效率,形成一个不断延伸的制造产业链。制造业企业之间的竞争正从产品的竞争转向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制造业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必须扩大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或向外拓展服务业。第三,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为制造业产业链环节的分离、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产业一体化和全球布局奠定了基础。制造型企业要迎合从以“产品”为核心到以“消费者”为核心,从“生产”到“产品+服务”或“服务”的新趋势。

(一)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内在驱动力

技术创新改变了原有工业产品的服务和技术路线,从而改变了原有生产行业的功能。不同行业的技术相互整合,逐渐形成了一个共同的技术基础,但不同的行业之间的界限往往是模糊的,这导致了产业融合的产生。信息技术在各产业融合发展,每个行业在客户、生产、财务、仓储、运输管理等方面推广在线信息处理系统,这样客户就可以立即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从而逐渐使得行业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信和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完善使得产业融合成为了全球产业发展的浪潮。

(二)在竞争环境中对利润的追求是产业融合的企业动因

企业在需要在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中思考如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以实现利润的持续增长,在竞争下寻求企业的发展和壮大。随着技术的发展,企业能够提供的产品也越来越多样,而为了有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在原基础上进行一些创新,实现一定程度的融合。

利润最大化,成本最低化是企业永恒的追求。产业融合的发展可以加强行业之间的合作,降低进入壁垒,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最终形成比较优势。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企业对利润的追求是产业融合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同行业的企业都有多元化,多样化的产品,他们追求经济效益,他们通过技术集成和创新改变了成本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业务整合形成了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引导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内容来实现市场整合,最终促进行业间的整合。

(三)跨国公司的发展成为产业融合的巨大推动力

一般来说,只有巨大的国际的直接投资,才具有支撑跨国生产经营的实力和能力, 因此,每个跨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实际上都是国际金融资本整合的结果。在国际一体化运行中,工业部门转变为工业一体化,“国民生产”产品转变为“生产”, 可以说,促进工业一体化的主要载体就是跨国公司。

三、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模式

(一)结合型融合发展模式。结合型融合模式就是把生产业的价值链融入到制造业的价值链之中。在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时,企业需要将实物产品和生产结合出售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在这种模式下,生产业和制造业是相关的,但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并没有单独销售,而是通过资源、技术、管理和市场的互补融合进行组合销售,从而产生1+1>2的效用。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生产业和制造业的不同优势,占有不同的市场,即生产业的服务通过非替代性、低交易成本等优势来,促进产品的销售,生产的产品也可以通过它的优势,如品牌和渠道来扩大生产的需求。

(二)绑定型融合发展模式。绑定型融合模式是指基于同一价值链的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整合。换句话说,就是基于同样的价值创造,即将实际产品和服务绑在一起出售来满足客户的需求。生产业与制造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通过这种整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两者的效用。在这种融合模式下,产品与生产有很强的相互依存性,产品以“产品+服务”的形式销售,为客户提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延伸型融合发展模式。延伸型融合模式是制造业产业链的延伸,在同一价值链上衍生出与生产产品相关的融合性产品。对制造业的产品特性进行分析,从研发到整个价值链的售后服务都需要寻找新的生产,从而挖掘出新的利润增长点,即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制造产品源于新的“用户导向”和“产品扩张”的服务需求,不仅要开拓新的制造业市场,而且还要促进生产的发展。在这两个不断整合的过程中,生产业为了提高自身的服务和外包能力,将更加细化分工,向R祷和集聚化发展。

四、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基于结合型融合发展模式下的对策建议。在结合型融合模式下生产业和制造业表现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补性关系。企业通过转型升级将充分发挥生产业和制造业各自的优势,从而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由于转型战略多为大型品牌企业所用,而中小型企业易拘泥于陈旧体制,故管理和理念的创新是战略转型升级的前提和关键。我国的企业没有高程度的服务外包水平,应积极引导企业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现状,向专业化发展。建立结合互补发展的理念,创建高效的执行团队,推进生产业和制造业的结合式融合发展。

(二)基于绑定型融合发展模式下的对策建议。在绑定型融合模式下生产业和制造业表现为相互依赖的捆绑性关系。其中制造业和生产业在某种程度上紧密相连、不可分离,两者唯有搭配在一起才能发挥自己应有的价值。在该模式下,我国企业应通过紧密合作来实现产品和生产的捆绑销售,但不能盲目选择合作伙伴,应针对自身产品或是生产综合考虑对方的信用、交易费用以及行业背景等因素,从而达到双方利益最大化。

与此同时,产品创新也是一大策略。投入一定的技术和资源对生产产品进行创新以开拓新的市场,在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带动生产的发展,又因两者的捆绑性而互相促进从而形成良性互动,促进两者绑定型融合发展。我国应基于现有的产业优势,不断创新,积极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制造业和生产业共同发展。

(三)基于延伸型融合发展模式下的对策建议。在延伸型融合模式中,服务是由制造过程中的资源需求和客户对多样化的产品的需求产生的。生产是产品价值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也是形成产品与价格自主竞争的重要举措。在产品的完整产业链中制造只占了一小部分,研发、采购、销售、售后等生产才是产业产业链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服务的创新有利于缩短产业链的周期,为产品创造更高的附加值。通过改良后的产品、服务以及各种营销手段,结合口碑效应,能够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在这种模式下,生产业将集中发展,所以应致力于建设综合性的从设计、研发、采购、制造加工到产品销售、完善的售后服务的一个产业集聚区,并合理规划布局,通过政府相关政策引导,促进具有共同区位指向的服务业企业向集聚区聚集,切实做到布局集中、土地密集、产业集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五、结论

生产业和制造业在本质上彼此相互依存,但由于制造业的水平不足且生产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两者未能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因而针对这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通过结合型、绑定型和延伸型三种融合模式推动生产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最终实现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樊琦.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与生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J].商场现代化,2016(5):246-247.

[2]陈柳钦.产业融合的动因及其效应分析[J].西南金融,

2007(4):10-11.

[3]杨仁发,刘纯彬.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背景的产业

升级[J].改革,2011(01):40-46.

[4]刘鹏,刘宇翔.基于产业价值链的生产业与制造业

的融合[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7):113-115.

[5]童洁,张旭梅,但斌.制造业与生产业融合发展的模

式与策略研究[J].软科学,2010(02):75-78.

[6]高健.加快浙江生产业发展的思考[J].企业经济,

2009(03):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