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供应链数字化范文

智慧供应链数字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供应链数字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供应链数字化

第1篇:智慧供应链数字化范文

ELP平台紧紧围绕国网公司“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坚持“服务工程、保障供应、质量第一、安全高效”原则,以精准有序保障物资供应为核心,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强化资源统筹、质效优先、专业创新,大力推进现代智慧供应链建设成果应用、落地,全面提升物流工作质效,为 “新基建”下的特高压等电网工程建设提供坚强物资保障。

ELP平台主要包括两项核心功能:运输监控、配送规划,及六项拓展功能:供需对接、应急运力、服务评价、资源共享、数据分析、供应链金融。自上线以来,持续、稳定、高效运行,平台注册用户总数已达28000余个,监控总里程达150余万公里,为近1000批物资提供了全流程线上可视运输监控服务。目前已在全部重点基建工程中全量应用,各单位计划到2020年底全面覆盖220kV及以上线圈类设备(变压器、电抗器)及铁塔。平台投入使用后,管理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提升。

一、提升物流数字化应用水平。应用物联感知技术,开展采购物资运输监控,跟踪物流轨迹及状态,运输任务、物力资源、位置参量等信息形成结构化数据,提升数字化应用水平。

第2篇:智慧供应链数字化范文

传统能源汽车行驶在地下管道式的网格道路上,路面上只有无人驾驶的新能源汽车;整个城市被免费的无线网络覆盖,城市公共服务信息经过分析后,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推送给市民;制造企业的设备与IT网络连接起来,他们可以对自己的设备进行预测性的维护保养;商业、体育、医疗,不同行业可以为他们的最终用户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伙伴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这不是电影《第五元素》中2259年的纽约,这是若干年后的番禺。

4月27日,思科首席执行官罗卓克(Chuck Robbins)来到番禺,这是他第20次来到中国。这一次,他是来参加“思科(广州)智慧城项目”的动工活动。

记者在现场看到,参加这次动工活动的还有广东省委书记、广东省长马兴瑞、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广州市市长温国辉、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从政府到地产、科技界,为何一个项目的动工活动可以云集如此众多的大咖?这个智慧城市又与其它智慧城市有何不同?

从零开始

不论是电影《星际穿越》中的立体宇宙空间站,还是《第五元素》未来城市里在空中交错的交通网络、乘飞行器出门的市民,艺术作品中所反映的往往是人们对于当下问题的思考。

当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个人可利用资源越来越少,污染和交通拥堵不断挑战城市承受能力时,智慧城市承载了人们那些曾经大胆想象的实现。

英国研究公司Juniper Research所做的一项研究显示, 智慧城市最显著的两项益处就在于其稳定性和高效性。智慧城市是一个系统,通过对城市内人与物及其行为的全面感知和互联互通,大幅优化并提升城市运行的效率和效益,使生活更便捷、环境更友好、资源更节约。

智慧城市是一个宏大宽泛的系统,内涵非常丰富,可以从不同的方面着手建设智慧城市,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选择方向,例如欧盟智慧城市建设重视公众信息素质的养成,美国则重视数据开放战略,至于巴塞罗那则是“物联化”。

未来,番禺将会崛起一座占地面积为3.59平方公里的思科智慧城。“广州市番禺区的智慧城项目是全球首例,从零开始打造的全新的智慧城市。”罗卓克说。

此前,在思科的帮助下,德国汉堡已成功打造了一个可按陆运和海运统筹交通管理的全数字化网络和 IT 战略。通过整合泊车、交通、灯光和环境四个网络,汉堡可以在不干扰汉堡居民日常生活的情况下,协助港口业务的顺利运行。现在,该市的碳排放量正以 12000 吨/年的速度递减,交通事故也减少了 30%。在被誉为“欧洲智慧城市标杆”的巴塞罗那智慧城市建设中,该市市议会与思科合作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管理和日常业务,双方在巴塞罗那建立了思科IoE创新中心,这个高科技的实验室将围绕巴塞罗那,通过先进的网络协作技术拓展到其他领域的创新。

“这两个智慧城市项目是在现有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上、利用我们的技术注入更多的智能。”罗卓克说,“这两个城市和广州的智慧城市不一样。”

“我们的梦想是以全球合作伙伴的经验加上思科在智慧城市方面的经验,把番禺打造成一个完整的智慧城市案例。所以,我们也带来了来自新加坡、欧洲、美国的合作伙伴,把他们全球某个领域智慧城市的经验带来番禺。”思科全球高级副总裁、思科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仕炜表示。

平地起高楼,从城市规划开始打造一个新的城市,在有限的时间里,把尽可能多的资源放到新城中去,在最大限度上接近那个理想中的智慧城市。

“这是思科面向未来走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今天打造智慧城市,最关键的是我们要把思科多年以来的经验致力于满足国家主体、行业主体、企业主体的需求,应用在改变未来学习、娱乐、工作和生活的方式。”陈仕炜强调。

撬点的力量

简单来看,智慧城市就是将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进行实时的连接,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动态的管理。所以,智慧城市不但需要人脑智慧、电脑网络、物理设备这些基本的要素,还会形成新的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和社会形态。

“通过智慧城市项目,思科要为广州打造一个创新、创业的平台。”罗卓克表示。

思科将推出精英人才项目,计划未来3年培养10万名大学生,同时,还可以创造7~8万个就业岗位。

去年4月,广州市政府与思科公司正式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思科及其10个战略合作伙伴还与番禺区政府签订了合作备忘录,这标志着思科中国创新中心总部成功落户番禺区。从已签约合作伙伴的合作项目来看,涉及了云计算技术,围绕智慧健康、智慧物流、数据中心等。

“思科作为一家网络设备公司,是位于所谓的‘撬点’的位置,我们可以撬动整个互联网的发展。”不可否认,比如IoT、云计算和移动互联,很多数字推动技术都是以网络为中心。

罗卓克补充道,“通过对流量实时的搜集和分析,我们可以为前台的应用推送更加有价值的洞察。让这些应用可以获得更智慧的数据,从而跑得更好,这是对前台应用运营的优化。思科不光只做网络设备,我们也开发应用。我们还有各种物联网的应用、安全的应用、策略管理的应用。”

对于思科来说,广州智慧城市的项目,同样也是这家公司寄予创造未来中国业务增长撬点的意义。

一直以来,中国区业务在思科全球业务的占比一直都是个位数的百分比。“中国市场增长这么快,我对这个百分比有更高的期望。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每年都要来中国这么多次。虽然业务占比不高,但这不改变思科对于中国的信念,对这样一个战略市场的重视。”罗卓克说。

聚焦制造业

全球制造产业链正在进行结构性调整,美国再工业化、德国工业4.0升级、日本制造业白皮书,发达国家重拾制造业动能。中国制造面临劳动力价格增长,土地升值等国内要素供给环境的变化。可以说,现在是中的制造业转型的关键时刻,而广东又是中国贸易进出口和制造业最密集的省份。

所谓数字化转型,正是在经济、能源等外部环境压力下,恰逢技术发展到了可以解决相应问题的时候,催生出的行业需求。

记者在动工活动当天的Demo展区看到除了与智慧城市密切相关的智慧城市数字化运营平台、智能交通和思科Jasper物联网平台、智慧工作,以及智慧家庭展区外,另一大看点,就是思科着重打造的“思科广州万物互联智造云”,从制造云全景,到设计、供应链、智能制造,到绿色节能与客户技术服务,涉及了制造业的生产销售环节。

第3篇:智慧供应链数字化范文

1.1智慧企业的产生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新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为传统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管理创新基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形成了IT技术概念[1]。如果把IT从另一角度来阐释,I———Intelligence(智能),T———Thought(思想),即可认为IT技术的发展趋势就是智慧化。2008年11月6日,美国IBM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彭明盛在纽约市外交关系委员会发表演讲,主题是《智慧地球:下一代的领导议程》。提出智慧地球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企业和人们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自此,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制造、智慧物流、智慧企业等智慧名词竞相诞生。事实上,随着国家“节能减排”、“转型升级”等先进理念的普及,智慧企业建设议题已逐步提到了各级政府和企业的重要议事日程。

1.2智慧企业的概念

“智慧企业”是那些处于价值链的关键节点,以信息为基础、以知识为载体、以创新为特征,能充分、敏捷、高效地整合和运用内外部资源,实现有效管理风险和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智慧企业的核心特征是数字化、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一体化、协同化、互动化、融合化,着重强调企业创新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1.3智慧企业的内涵

1)企业人员的智力化。企业中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一般雇员等所有人员在内的能力和素质水平,主要取决于企业人员自身的教育背景、技能水平、专业素养等方面,其外在表现为企业人员完成本职工作的能力和业绩水平。对于职位层级不同的企业人员,由于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不同,其相应的智力化水平也往往有较大差别。

2)企业硬件的数字化。在信息化技术设施的基础上,企业的生产系统、管理系统、技术研发系统、营销系统等均具有数字化特征。企业通过信息化改造,其基础建设包括设备硬件、软件、联机网络和电缆、光纤、电信网以及生产流水线、自动办公系统、客户管理系统等等,逐步走向了数字化、标准化[2]。

3)企业管理的即时性。管理的即时性表现为企业由传统的静态管理走向了动态管理、在线管理。它打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对企业全天候、全空间的管控。由于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了企业管理信息的传递、加工和处理速度,使这些信息资源得到可靠保存和有效利用,及时为企业管理工作者提供了决策依据,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3]。

4)企业创新的智能性。创新的智能性表现在企业的创新活动或创新成果凸显信息化、数字化的特色,创新的目的在于加强本企业的智慧化运作和管理。企业不断创造新思想、新观念,并运用这些新思想、新观念,通过科技研发、市场开拓、管理升级和文化建设等具体创新手段,为企业创造新的利润和效率,获得竞争优势,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快速发展的战略目标。

2宁波智慧企业建设的现状

2.1宏观环境的营造,助推了大型企业的智慧化建设

自从2010年9月成为浙江省“智慧城市”建设综合试点城市以来,宁波市委、市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宁波加快创建智慧城市行动纲要(2011-2015)》和《2012年宁波市加快创建智慧城市行动计划》,企业两化水平和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逐步提高。宁波市在“第三届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评比中,获评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第4位,同时,宁波还跻身“2012中国智慧城市推进十强城市”,位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之后,排名第5。调查发现,随着一批物联网、互联网、软件信息、云计算等项目的推进,宁波企业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绝对规模与企业规模基本相适应,百人计算机拥有量7台,平均每家企业拥有服务器数量8台,平均每家企业拥有交换机台数10台,85%企业介入了互联网接入,50%多的企业建设了内部网,40%左右的企业已建立企业门户网站;实现电子商务的企业约占30%。以镇海炼化公司为例,该企业被确定为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也是全国“两化融合”8家示范企业之中唯一的一家石化企业。从智慧企业建设格局来看,宁波国企、上市公司等大中型企业投入热情高,占据全市智慧企业投入的80%以上。这也说明宁波在智慧企业建设方面还不均衡,需要进一步释放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溢出效应,辐射带动更多企业进行智慧企业的探索和实践。

2.2智慧产业的打造,带动了中型企业的智慧化发展

近两年,宁波着力在物流、交通、医疗、港口、市政等领域推进了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一批智慧产业初具规模。如:占地面积约14.67公顷、建筑面积35万m2,总投资约30亿元的宁波国际智慧物流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年营业总额将达5亿美元。2012年,全市9个行业选择100余家节点企业,建设追溯节点,实现肉菜流通的全面可追溯。杭州湾新区完成了智慧装备和产品研发与制造基地实施方案,新区正在推进一批已引进的智慧家电、智慧交通设备、智慧网络配套设备、智能健康医疗等智慧产业项目落地。其中物联网传感器项目推进顺利,嘉莱光子已开始生产工业低频激光器,其相关配套与应用项目相继引进后,将形成激光感知产业园。上海奇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宁波盛光集团合作投资了年产1500万只物联网磁性传感器项目,投资总额达10亿元。宁波2012年软件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业务收入达到178.2亿元,同比增长33%;新登记软件产品636件,新认定企业42家。软件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年实现软件服务收入43.5亿元。智慧产业的打造,吸引了更多企业加入到两化改造的阵列,带动了智慧企业的发展。如: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宁波第二百货商店、宁波中通物流公司、宁波银行等企业根据各自行业特点,对原有应用设备的硬件和软件进行系统性升级改造,融合了现代多项高新技术的成果,实现系统综合集成,建成了智能化企业运营或操作系统,提高了企业效率和效益。

2.3总揽智慧企业建设的全局,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虽然宁波在智慧企业建设方面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企业系统性智慧化程度方面尚不高,标杆性智慧企业还缺乏,2/3以上的企业对智慧化建设缺乏战略性思考,很多企业决策者对于智慧化建设项目投入持保留态度;另一方面,由于智慧化项目缺乏整体的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使得大约50%左右的企业在建设智慧企业的过程中出现了重复性投入,甚至裹足不前。在智慧人才建设方面,截至2012年12月底,宁波市尽管呈现了各类智慧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带动其他行业就业人数超过100万人的业绩,但通过对经济、产业、行业形势的前瞻性研究,宁波智慧企业人才供给还相当缺乏,属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这主要是由于智慧企业的建设比较注重实践技能,虽然很多高校开设了通信、电子、物联网、物流工程等相关专业,但是毕业生仅凭在校期间学到的专业知识尚不能胜任工作,导致专业就业率偏低,毕业生转往其他领域就业,更加大了智慧人才的缺口。另外,宁波很多企业一线员工信息化操作水平和专业资格持证率处于较低水平的状况也应亟待改善。

3宁波智慧企业建设的内容

3.1以智慧城市为依托,绘制智慧企业建设的总体框架

根据《宁波市加快创建智慧城市行动纲要(2011-2015)》中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特别是结合其中的“智慧企业总部基地建设工程”、“智慧企业总部示范项目”、“智慧制造体系建设工程”和“‘两化’融合项目”,进行智慧企业建设的顶层设计与系统规划,绘制宁波智慧企业建设的总体框架,实现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企业建设的无缝对接。宏观上,宁波智慧企业的建设要与宁波智慧政务、智慧城管、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相匹配;微观上,智慧企业建设要考虑宁波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物流企业、其他服务业等行业具体的特点与发展状况。结合宏微观两个方面规划智慧企业建设的具体目标与提升路径,保证支撑宁波经济的企业能跟上智慧城市建设的步伐。根据宁波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智慧应用水平,分步实施,切忌一步到位,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建设,要从试点的单向应用逐步扩散到集成的综合应用。

3.2以信息化为基础,确立智慧企业建设的关键要素

信息化是智慧化的坚实基础,智慧化的建设必须以行业信息化的扎实推进为先导,需要分行业、分重点不断深入推进宁波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主要是:在工业企业,重点推广高级排产系统、订单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完善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计划管理、供应链管理的智慧化;在商业企业,提高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多种包装计量管理、信用额度管理、商品价格促销管理、销货管理、销售分析的智慧化水平;在物流企业,自动对物流过程进行动态、及时、准确的监控、跟踪、反馈、提醒、报警等管理,确保货物高效、安全运送,通过应用SCM、CRM,实现流通过程智能化,确保将顾客所需的合适的产品(RightProduct)能够在准确的时间(RightTime)、按照确定的数量(RightQuantity)、上乘的质量(RightQuality)和最佳的状态(RightStatus)送到正确的地点(RightPlace)———即“6R”,并使总成本最小;在金融、旅游、酒店等服务行业,加强对销售数据、客户数据的挖掘,及时调整市场营销策略,重点发展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市场信息的感知与预测技术,提升营销与服务管理的智慧化水平[4]。通过信息化明确企业人员智慧化、硬件数字化、管理即时化、创新智能化四个层面的关键建设要素。

3.3以项目为载体,细化智慧企业建设的重点模块

一是设立智慧企业基础研发项目。由市相关部门牵头,在企业和高校中重大智慧企业建设项目征题,对选题进行评审把关后,出去,由企业和高校联合申报,通过竞争获得项目。在技术层面,设立一批应用物联网、云计算、感应器等技术提高生产与服务过程中流程智能化程度的重大项目;在经营管理层面,资助一批能提升企业柔性管理水平、即时管理能力与创新管理智能化水平的软科学项目;二是设立智慧企业转型升级改造项目。企业根据自身技改需求自发申请,提出智慧企业技术改造方案和明确的建设目标,建设最终目标中必须要在智慧企业评价指标级别上有较大提升。由市相关部门审批,通过技改项目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引导和帮助企业实现智慧化,通过验收后方可结项。

3.4以人才为核心,打造智慧企业建设的智力支撑

一是引进高端人才。大力引进海内外掌握核心技术、高层管理及复合型等智慧化建设技术的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等;二是推进专业人才教育培训。通过企业与本科院校、职高院校、宁波智慧城市规划研究院外联所等单位的联合,建立智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智慧企业中高级职业技工、智慧企业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教育培训基地;三是加强知识培训和宣传普及工作。制订系统培训计划,落实培训措施,定期组织对各级领导、机关干部、企业家和各层次员工的培训,重点加强对智慧理论、先进技术、科学管理等知识的培训,提升他们对智慧企业建设的认知。

4宁波智慧企业建设的步骤

4.1培育智慧龙头企业

从宁波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物流企业、其他服务业中选拔一批规模大、实力雄厚、信息化基础好的龙头企业,打造智慧化建设的示范企业。通过项目推动和经费支持,集中力量研发技术符合要求、建设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较低、性能较高的解决方案,积极探索创新的市场化运作模式。这一阶段重心放在大型示范龙头企业智慧化的建设上,资源与政策着重向该类企业倾斜。加强责任落实,督促龙头企业切实负起责任,作好表率带头作用,坚持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全程负责智慧企业项目的建设。要求龙头企业注重整合资源,加强上下联动,明确责任主体,严格督促检查,确保工作落实。

4.2打造智慧中小企业

一是总结企业“两化融合”以及智慧化建设的经验,进一步提炼智慧化建设的标准,完善智慧化建设的体系,优化智慧化建设的路径;二是依据宁波各行业中小企业的特点,制定出适合中小企业智慧化建设的规范体系;三是这一阶段的配套经费与项目要向中小企业转移,制定的政策和保障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更有针对性;四是加大智慧企业建设宣传与推广,通过多种途径、滚动向企业宣讲,让企业了解相关的政策与措施,主动利用政策积极开展智慧企业建设;定期聘请相关专家为中小企业相关人员讲解智慧企业建设的最新进展与世界动态,扩大企业视野,使企业了解智慧化的新优势,帮助企业构建智慧化战略;组织宁波或者国内其他智慧化建设做得比较好的企业给中小企业传授智慧化的成功经验。

4.3形成智慧企业群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培育,基本达到龙头企业智慧度4A级以上,中等企业智慧度3A级以上,小企业智慧度2A级以上,形成了一个覆盖宁波各行业、梯度排列的智慧企业群。鼓励企业打破部门、行业壁垒,实现信息对接和资源的整合,打造一体化的智慧企业运作平台。实现企业集团总部和分支机构之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企业在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中的智慧化大型应用集成能力。在人员的智力化水平、企业硬件的数字化水平、企业管理的即时性水平、企业创新的智能性水平方面,加强关键技术研究,积极推进标准制定,为宁波本地和其他地区建设智慧企业提供先进经验和技术输出。

5宁波智慧企业建设的保障

5.1组织保障:组建智慧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联合市内高校、科研院所、各行业信息化基础好企业,组建智慧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跟进世界智慧企业建设的新动态,攻克该行业企业智慧化技术的难题。积极学习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大企业等在智慧企业建设方面的科研能力和实践经验,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物联网专业技术人才,为智慧企业建设的上游、中游、下游输送大量合格的专业人才。

5.2资金保障:开辟企业智慧化建设的经费渠道

一是财政出资设立智慧企业建设基金,设置智慧企业建设配套补贴和税收返回,鼓励企业加大智慧化建设的投入,激励企业多出智慧化建设的成果。在企业智慧化技术研发与改造的“硬创新”方面,政府部门对企业智慧化技术与改造项目视取得成果的大小给予相应奖励;二是鼓励金融机构与智慧化建设企业、专业运营商开展长期战略合作,对重大智慧企业应用示范项目,由市或县(市)区智慧城市建设专项扶持基金给予开发投资主体定期限、定额度的财政贴息;三是鼓励本地金融机构为宁波企业在浙江省、长三角及更大区域的智慧化建设提供服务,为智慧技术和产品研发、智慧应用体系建设提供更加多元的信贷金融支持。

5.3机制保障:创新多层次的智慧企业评估考核机制

一是建立政府部门的指挥考核机制,根据智慧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定期考核智慧企业建设情况;二是建立行业协会的组织监管机制,通过行业协会的评比、激励,不断推动企业智慧化建设的积极性与科学性;三是建立跨企业的协同创新机制,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的协同创新具有重要地位,大力促进供应链主导企业的智慧化建设,以带动提升整个供应链节点企业的智慧化建设水平。

5.4法律保障:健全智慧企业建设的法规和标准

第4篇:智慧供应链数字化范文

关键词:低碳:环保:智慧城市:智能交通

“智慧武汉”规划近日公布,透漏武汉经过3年时间,实施八项智慧应用体系,发展七个支撑性智慧产业,促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城市管理方式和发展模式上突破,建成高度信息化、全面网络化的智能互联武汉,使武汉智慧城市建设整体水平跻身全国先进行列。

智慧低碳环保经济体系现代社会强调可持续发展,智慧的环保经济体系有利于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促进节能降耗,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经济领域的运用。比如农业精细管理中,可以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养分、作物生长状态等数据信息,再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和自组网技术进行数据传输汇总,并通过专家系统运算和决策自动进行通风、滴灌、通知管理单位等操作,实现精准化和智能化农业生产。

智慧商业服务体系利用物联网技术把生产商、商品、商场、消费者有机联接,实施虚拟产业链项目,推行手机支付、网上交易,促进重点行业电子交易中心和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发展。

智慧城市管理体系推进数字城建,数字城管,完善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机构。智能化管理城市基础设施,自动化安防系统等。大幅度提升城市管理效率,优化市民生活体验,让一切变得更加便捷。

智慧交通体系在主要交通节点实施交能流控制,电视监控和交通诱导,均衡全市交通流,建设交通信息互动平台,向社会提供实时交通流量信息和出行建设,为市场提供点到点服务,优化交通状况。

智慧环境监测体系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运用到无人维护、条件恶劣生产环境监测中,重点推进水资源、地下管网监测和森林生态安全监测试点示范。

智慧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将物联网技术与食品、药品等生产企业原有的生产、供应链管理系统融合,实现对食品、药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全程监控,定时安全的食品药品信息,对不合格者提出警告,从源头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智慧生活服务体系提供智慧政务服务,采用“网上虚拟大厅与实体大厅相结合”的公共服务模式,实现市民、企业需要行政审批的“一站式”办理。建智慧小区,集成多元服务、物业管理、安防、住宅智能化系统,实现动态交互、在线监控等。

第5篇:智慧供应链数字化范文

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必将带来工业企业的广泛创新和变革的新时代。这些创新和变革,将给全球工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同时,改变企业的研发、生产、运营、营销和管理方式。

大数据可能带来的巨大价值正在被传统制造业所认可,它通过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为企业的管理者和参与者呈现出一个全新的看待制造业价值链的方法。

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实现流行预测、精准匹配、时尚管理、社交应用、营销推送等更多的应用,大数据可以进行大规模定制,能够实现智能制造,能够帮助制造业企业提升营销的针对性,能够实现降低物流和库存的成本,减少生产资源投入的风险。

设计环节:大规模定制

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技术是制造业升级的三大动力,不断推动着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型。

《大数据时代》作者、数据科学家维克多・迈尔?舍恩伯格曾经预言,大数据下一波的改革是大规模定制,为大量客户定制产品和服务,成本低、又兼具个性化。大数据可以发挥关键作用,告诉商家每一个用户的消费倾向,以及需求之间的细分差异。这些数据量的增加,能够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过程。

大规模定制生产的基本思想是:将定制产品的生产问题通过产品重组和过程重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管 理技术及制造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把产品的定制生产问题全部或部分转化为批量生产,尽量减少定制零部件数和定制环节。从而以大批量生产的成本和速度,为顾客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

大数据在制造业大规模定制中的应用包括数据采集、数据管理、订单管理、智能化制造、定制平台等,其核心是定制平台。定制数据达到一定的数量级,就可以实现大数据应用。

消费者与制造业企业之间的交互和交易行为也将产生大量数据,挖掘和分析这些消费者动态数据,能够帮助消费者参与到产品的需求分析和产品设计等创新活动中,为产品创新作出贡献。制造业企业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进而传递给智能设备,进行数据挖掘,设备调整,原材料准备等步骤,便能生产出符合个性化需求的定制产品。

大规模定制,为大量客户定制产品和服务,成本低、又兼具个性化。比如消费者希望他买的车有红色、绿色,厂商有能力满足要求,但价格又不至于像手工制作那般让人无法承担。因此,在厂家可以负担得起大规模定制带去的高成本的前提下,要真正做到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就必须对客户需求有很好的了解,这背后就需要依靠大数据技术。

工业化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关键之处在于生产流程的模块化和标准化。模块化、标准化的产品开发以工业化生产的成本实现了个性化定制产品的批量生产,是产品在品种与成本、性能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的突破口。

模块化设计是指把产品的结构设计成许多功能相互独立的模块,各模块可以容易地装配成不同形式的产品。因此,模块化设计把产品的多变性与零部件的标准化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效应。在产品设计中,模块化水平越高,定制产品中模块和零部件的标准化程度也越高。

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时代的新技术、新思维,正在注入汽车市场,悄然对传统商业模式进行革新,使汽车工业朝着以“大数据”为驱动的“智能汽车工业”转变。在这种趋势下,以用户为中心、运用大数据的C2B智能化大规模定制,正是汽车智造的主要方向之一。

上汽大通响应上汽集团战略,从一家传统意义上的商用车公司,转型成为一家数字化C2B跨界车企,将C2B智能化大规模定制当作战略方向。上汽大通推出的一款C2B SUV D90,在上市前一年时间里,用户就可以参与车的定义、开发、认证、定价、配置、改进六大环节;不久前11月的广州车展,上汽大通推出了以C2B理念打造的“划时代皮卡”T60,这款产品不仅具有全球领先技术、澳洲A-NCAP五星碰撞安全、卓越驾乘体验、互联网智能体验的产品优势,并且具有“丰富个性定制”特征,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爱好选择颜色、配置等,低配版可以选择高端配置,高配版也可以减少不想要的配置,不用为不想要的配置买单。

未来,上汽大通还将会邀请用户前往广德汽车试验场、黑河极寒环境、澳大利亚、川西、迪拜等世界各地,测试车辆的耐久性、动力总成性能匹配、机械完善度等,在现场,上汽大通会根据用户的反馈意见,调试工程样车,确认和优化匹配数据。在与用户不断深入沟通后,上汽大通的C2B汽车在车辆上市前就已经取得了“大订单”,截止到目前,上汽大通D90“盲订”车主已经超过5000人,体现出用户对上汽大通的信赖以及对C2B理念的认可。

未淼男畔⒒、网络化社会中,依靠大数据技术,工业生产将会实现大规模的个性定制,产能过剩不复存在,这将改变传统的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制造、低成本扩张的工业社会发展模板。工业文明因此将会从原来 的“物本”时代进入新的“人本”时代,这就是“新工业文明”。

生产环节:智能制造

大数据智能应用以数据挖掘分析为核心的应用和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变革。大数据驱动智能制造加快发展,加快互联网与制造业快速融合,是传统制造业变革与升级的重要内容。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认为,智能制造系统包含了三个不同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数字化制造,第二个层次是智能制造1.0系统。而未来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制造,是智能制造2.0系统,它是人工智能技术在近几年发生了战略性、突破性进展,产生的第二代人工智能。但不管是哪个层次,它的根基都是工业大数据。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称之为人工智能2.0技术,它实际上是新一代科技革命的变革和核心技术。它之所以可以实现这个突破,它的根基和关键也是工业大数据。

在“工业4.0”中,通过信息物理系统(CPS)实现工厂/车间的设备传感和控制层的数据与企业信息系统融合,使得生产大数据传到云计算数据中心进行存储、分析,形成决策并反过来指导生产。

现代化工业制造生产线安装有数以千计的小型传感器,来探测温度、压力、热能、振动和噪声,每隔几秒就收集一次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可以实现很多形式的分析,包括设备诊断、用电量分析、能耗分析、质量事故分析等。比如,在生产工艺改进方面,使用这些大数据,就能分析整个生产流程,了解每个环节是如何执行的。一旦有某个流程偏离了标准工艺,就会发出报警信号,快速地发现错误,解决问题。

生产线、生产设备都将配备传感器,抓取数据,然后经过无线通信连接互联网,传输数据,对生产本身进行实时的监控。而生产所产生的数据同样经过快速处理、传递,反馈至生产过程中,将工厂升级成为可以被管理和被自适应调整的智能网络,使得工业控制和管理最优化,对有限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使用,从而降低工业和资源的配置成本,使得生产过程能够高效地进行。

目前,大数据已经成为智慧制造云或者智能制造系统建设和运营的战略资源,它的作用使智慧制造云成为智慧化的基础。

大数据对于智慧制造系统,有多元符合模态,数据型的异构、类型异构,符合参数结合,高度实时性和不确定性等。智慧制造云大数据的价值,通过采集管理分析服务,能够精准高效智能促进云制造的智慧化,实现产品+服务为主导随时随地按需个性化、社会化的制造,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其他环节:优化供应链、精准营销

利用相关大数据进行分析,将带来维修、仓储、配送、销售、售后服务效率的大幅提升和成本的大幅下降,这将会极大地优化供应链,减少库存……

当前,RFID等产品电子标识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能帮助制造企业获得完整的产品供应链大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大幅提升仓储、配送、销售效率,大幅下降成本。

以海尔公司为例,在海尔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客户数据、企业内部数据、供应商数据被汇总到供应链体系中,通过供应链上的大数据采集和分析,海尔公司能够持续进行供应链改进和优化,保证了海尔对客户的敏捷响应。

相关专家表示:通过大数据提前分析和预测各地商品需求量,从而可以提高配送和仓储的效能,保证了次日货到的客户体验。智能化物流系统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生产、流通领域数据进行分析整合,从而做到订单的合理配置,减少运力浪费、提升效率。

物流环节运用大数据来分析商品的特性和规格、客户的不同需求等问题,从而用最快的速度对这些影响配送计划的因素做出反映(比如选择哪种运输方案、哪种运输线路等),制定最合理的配送线路。

而且企业还可以通过配送过程中实时产生的数据,快速地分析出配送路线的交通状况,精确分析配送整个过程的信息,使物流的配送管理智能化。基于大数据实现车货高效匹配,不仅能减少空驶带来的损耗,还能减少污染,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产品故障诊断与预测方面,无所不在的传感器、互联网技术的引入,使得产品故障实时诊断变为现实,大数据应用、建模与仿真技术则使得预测动态性成为可能。以车载电话、倒车影像系统等许多车载应用为例,他们可以创造有价值的数据,尤其是有利于找到诊断日益复杂的引擎和控制系统问题的新途径,能够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

通过解读汽车收集的各类数据,可以降低维修成本,优化诊断技术,进而可以提高诊断和维修能力,加快维护保养速度,这就意味着在相同的时间,可服务更多的客户以增加收入。而对于驾驶员来说,获知诊断数据,会提高汽车定期和全面保养的次数,从而增加维修保养订单,带来更多收入。

我们知道,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正在日益完善,它只需要很少或根本不需要提供更多的服铡5缍汽车的低保养或无保养,或已让人叹为观止;而无人驾驶汽车发展势头的迅猛,也令人刮目相看。今后,新能源汽车、自主驾驶汽车的更多新款将会占领市场,从根本上实现终身免保养,最终,传统型车辆将会全部消失。

这就深刻影响着行业的发展,会彻底改变其商业模式。汽车经销商还可能和驾驶员共同读取汽车自动化诊断数据并从中获利。很快,大多数车载终端可进行远程软件升级,完成维护,目前通过连接居家蓝光机和游戏系统网络接口,便可以实现远程升级。

第6篇:智慧供应链数字化范文

美国佛吉尼亚州奥兰多市,SAP年度最高规格用户盛会――蓝宝石大会(SAPPHIRE NOW)。

与CEO 孟鼎铭(Bill McDermott)明星般的炫目演讲不同,SAP监事会主席兼联合创始人哈索・普拉特纳(Hasso Plattner)的主题演讲朴素而直接,这位73岁的老人心情很好的表示:云是SAP未来的核心,SAP将通过Cloud Platform云平台创建全新的智能化应用(Intelligent Applications),间隙还不忘调侃一下几十年的老对手――甲骨文董事长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

云是未来核心

传统企业客户需求显然不只是ERP,而更多是ERP朝着供应链下游的客户及客户体验,发生了根本性的模式变化。

这样的需求,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在今天互联网+时代普遍存在。换句话说,互联网+时代,企业更看重开源,而非截流,其实HANA的卖点――解决供应链实时反馈的问题,也是从开源上入手;而今,Hybris在国内开始起步,就更顺应了这种需求。

SAP在过去几年的改变是巨大的,不仅仅是HANA,而是以SAP S/4HANA为核心,结合SAP HANA、员工、客户互动与商务,商业网络以及物联网五个方面,共同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这就是SAP最新推出的“五指山”战略,帮助企业重新构想业务模式、业务流程和工作方式,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转型。

去年,SAP提出的“五指山”战略某种程度上代表了SAP近几年收购的Sybase、SuccessFactors、Fiori、ariba、Hybris所处的领域,但总体上,这几个领域近年来也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进化。因此,SAP的收购并非只是简单的产品线扩张,而更多是对人才的引进、吸收,并将新的技术和领域有机结合,满足客户市场不断的变化发展,从而构建起新一代和下一代的现代化SAP业务体系。

比如,SAP推出划时代意义的HANA,其背后有着Sybase核心的几位数据库专家的功劳。而今,Hybris也已经跳出传统的电商O2O领域,通过YaaS(SAP Hybris as a Service on SAP HANA Cloud Platform),⑹字化客户互动与SAP Hybris 全渠道商务功能相整合,并且打造基于云的微服务生态系统,将更多触角延伸到小型ISV伙伴甚至个人开发者群体中,改变了SAP传统的合作模式――借助该生态系统,开发人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和设备构建服务,并借助SAP Hybris Commerce、SAP Hybris Marketing等,将这些业务应用和微服务转变为收入。

应该说,Hybris转变的背后是SAP业务的整体逻辑――即从单一数据源和报表驱动,转变为今天数字化商业时代所需要的实时、智能和高效协同的环境,从B2B或B2C转变为C2B。

于是,Hybris从电商O2O延伸到了4个板块:商务、服务、营销和销售,帮助企业获得单一基于情景的客户视图,并为每一位客户打造一致性的个性化的体验。

而从客户经企业往上游供应商端进行倒推,在如今垂直整合的时代,协同、协作是创造价值的关键,因此SAP整合了采购云平台、人力资源和员工云、差旅费用管控云等在一起,打造出一个完整的端到端的,与所有供应商协同的解决方案。当然,所有这些的核心仍然是基于SAP HANA平台的实时企业,包括SAP HANA物联网版本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捕捉嵌入式设备中的数据,实时挖掘、分析、洞察,转化为价值,帮助企业推动他的业务模式创造新的价值。

软件智能化的重担压在了SAP Leonardo平台上,之前Leonardo平台主要是物联网相关的解决方案,现在更多的新技术被放了进来,包括机器学习,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等。

Leonardo不是一个软件,而是一组工具,用哈索的话说――你可以用Leonardo通过Cloud Platform云平台创建智能化的应用(Intelligent Applications)。

智能业务应用

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需要变革业务模式和业务流程,让所有技术实现集成。扩展的SAP Leonardo物联网产品组合基于SAP Cloud Platform,将机器学习、物联网、大数据、商务分析和区块链等技术领域的不同软件功能整合在一起,同时融入了SAP的经验、流程和行业知识,以及先进的设计思维方法。该产品组合已荣获多个行业奖项与认可,其中的每一个要素都能为客户的数字化之旅带来巨大价值,而只有将这些要素协同作用,才能释放出其真正潜能。

这个综合的数字化创新系统为客户提供了两种方法,一是契合特定用例的行业特定方法,名为行业加速器,以固定的价格在固定期限内帮助客户完成数字化转型;二是灵活的方法,支持客户根据其行业或业务需求,构建所需的解决方案。此外,SAP将SAP Leonardo功能集成到现有应用中,从而增强这些应用的功能和智能程度,并将为开发人员和合作伙伴提供所需的服务,助其构建定制应用。这些应用将由SAP Leonardo Center网络提供支持,最初的支持中心设立在纽约、巴黎、圣莱奥波尔多和班加罗尔。

SAP Leonardo 物联网产品组合的新开发成果包括:SAP Leonardo Machine Learning Foundation和一系列支持机器学习的新应用,这些应用面向从开票到客户服务和客户维系的所有企业职能;以及 SAP Cloud Platform Blockchain服务,该服务旨在帮助客户利用分布式总账技术,构建应用扩展组件和新解决方案。

此外,SAP还了全新Digital Twin解决方案和全新服务,是其借助物联网推进资产管理优化举措的一部分。SAP还宣布与德勤达成新的合作构建SAP Leonardo 生态系统,共同交付能够加快创新、支持核心业务和释放巨大价值的产品。具体包括面向财务、供应链和行业软件即服务(SaaS)的数字化智能解决方案。

今年 3 月,SAP 和谷歌宣布建立战略联合创新合作伙伴关系。现在,双方扩大了合作范围,SAP 的更多应用都在 Google Cloud Platform (GCP) 上进行认证。此外,双方还计划基于 GCP 平台,面向全球提供 SAP Cloud Platform,并在机器学习、物联网、数据透明化和监管服务,以及工作场所生产力等领域开展合作,实现集成。

目前,SAP 和谷歌在 GCP 平台上认证了 SAP NetWeaver 技术平台,让企业能够基于 GCP 运行 SAP S/4HANA和 SAP Business Warehouse 应用。此外,双方还宣布在 GCP 上全面提供 SAP HANA 数据库及其认证,以实现更为大型的实例和横向扩展,同时推出连接SAP Analytics Cloud 解决方案和 Google Big Query的数据连接器。德国软件公司 Sovanta 率先尝试了这一合作成果,基于 GCP 成功运行了 SAP 技术和应用,包括SAP NetWeaver 和 SAP S/4HANA。

谷歌和 SAP 计划通过利用多种智能应用,例如引导用户完成复杂工作流和事务、解答企业问题的会话应用,加速推进客户的数字化转型。为实现这一目标,双方计划整合 SAP 的业务流程专业知识与谷歌的机器学习服务,如翻译和语音 API,以及机器学习开源库 TensorFlow 等。

目前,SAP Cloud Platform 提供了灵活的多云环境,让客户能够利用自己选择的基础架构,包括通过 SAP、Amazon Web Services 云服务、微软 Azure和 Google Cloud Platform提供的全面的多云支持,开发和运行应用,所有这些基础架构都在全新的 SAP Cloud Platform 主控室内加以管理。

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欧洲终点之一,德国汉堡港的地位与欧洲最大港荷兰的鹿特丹不分伯仲。在汉堡港的船运业务中,每年有1000万集装箱的吞吐量,其中三分之一的业务是与中国相关的。由于货物装卸空间有限,汉堡港务局必须确保港口供应链中的所有参与方彼此互联。为此,港务局开发了SmartPort(智慧港口)物流平台,用于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和吞吐量。借助基于 SAP Cloud Platform 的 SAP Networked Logistics Hub,汉堡港务局能整合来自货运人、集装箱集散站运营商以及集装箱装卸站和底盘车租赁公司的非结构化数据,并通过中央私有云,为整个港口实时提供这些数据。这样,汉堡港务局就能全面了解港口的交通情况,提高整个供应链内的货物装卸效率,进而增加港口的吞吐量,为更多客户运输更多货物。

1995年创建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KUKA机器人有限公司,是世界领先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之一。KUKA和SAP计划提供基于SAP Leonardo IoT平台的KUKA机器人应用,KUKA机器人将被集成到SAP云端平台(SCP-SAP Cloud Platform),协助企业评估预测性维护方案及监控生产线。目前,SAP已推出多种方案来支持工业4.0和IoT,而KUKA在智能自踊领域的专长可予以补强;同时,KUKA为新创公司推出的connyun工业4.0平台也将导入SAP技术元件和SAP商业应用程序,藉此适应客户的所有要求,并在数码化转型中为客户提供支持。

第7篇:智慧供应链数字化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核心竞争力;竞争情报;供应链管理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绝不是单纯依靠技术产品创新或是完善服务就能形成的。企业信息化的实质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对信息资源进行高效的管理则离不开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也是企业新经济增长的源泉,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各个环节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许多企业认识到信息化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作用,加大了信息技术的投入,不断的对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进行充分的发掘并加以积累,在挑战中不断发现并创造机遇,以本企业的能力、特长及发展为中心来进行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一、组织结构改造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要求企业在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上加以改变,通过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上的改变变为了可能。企业在引入信息技术之前首先对现有的组织构架的优缺点有个合理的认识,将企业业务流程理顺,颠覆传统的单一管理模式。信息技术使信息的处理量和处理速度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不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信息的准确度。互联网技术也让信息的传输能力大为提高,通过e-mail、视频会议等手段,实现了同一时间在整个组织范围中信息进行实时沟通。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集权式管理是最为常见的管理模式,领导者就是企业的权威,涉及企业的内外大小事务的决策都由领导者“拍板”,而且都必须经过领导者的批准才能加以执行。这种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里最大的弊病在于,企业的领导者不可能精通各种知识,面面俱到,他所作出的决策经常是主观而片面的,这种集权化管理无法产生最优决策。而信息技术可以使得企业在管理者在全面充分掌握各类信息的基础上作出最优决策,无形中传统管理模式中的领导者也逐步转变为教练的角色。

二、竞争情报收集信息化

为应对各种新的市场需求,企业竞争战略已经渐渐转变为以提高市场反应速度为重点的战略上来。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信息交互的基础。它将原始信息层和企业决策层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跨越了情报的数据层、知识层和决策层将无序的各类信息转化为竞争情报并指导企业决策。

不少学者都提议把竞争情报当作一种企业行为或企业进程。竞争情报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企业谋利益,因此情报的应用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企业通过收集到的情报可以对顾客需求与行业特性可以做到完全预测,而对于国内外竞争对手的情况、技术、分销商、供应商以及政策法规等方面的预测能力还有所欠缺,说明企业在这些方面的情报还有所缺乏或是在这方面没有有效的信息预测手段。通过合法手段搜集竞争情报,并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得出自身的优势、劣势。对于企业竞争情报工作而言,其工作的好坏情况直接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执行这一职能不仅仅是靠简单的计算机软件或系统就能够起到作用的,也不是仅仅建立一个部门机构,设立一个岗位,就可以取得效果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包括的是一种处理机制,一种传递系统,类似于高度智能化的神经系统,紧密的将企业决策结构和机制集成在一起。所以,不能简单的把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与设立竞争情报相关部门和建立数字化网络系统划上等号。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立是一个全方位复杂的工程,从建立起企业竞争情报意识、情报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到建立起相应的沟通观念和规范、情报收集处理工具、信息处理平台等,因此不要想当然的认为凭借一套计算机网络或者一套所谓的竞争情报软件系统就能带来什么。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立需要组织制度的保证,需要智慧和技能的配合,更需要支持其运作的企业文化环境。企业通过与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及行业专家等进行访谈,获取相关信息,接下来将信息加以整理,使其变得有条理有针对性从而根据这些信息以预测竞争对手的状态进而预测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变化方向。

三、供应链管理信息化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实力越来越雄厚,产品品种不断增加,产品订单交付周期趋于灵活机动,对企业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围绕着传统的作业流程所进行企业管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的变化,而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则能帮助企业从根本上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帮助企业建立了高效一体化的供应链体系。供应链管理信息化搭建起企业与客户、供应商及分销商之间的沟通桥梁。

第8篇:智慧供应链数字化范文

【关键词】网络经济;交易成本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5-024-01

一、交易成本的降低

流通成本划分为流通费用和交易费用。流通费用包括仓储费用、运输费用和配送费用;交易费用包括需求匹配费用和企业管理费用。网络经济的发展将商流虚拟化,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流通费用,也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

(一)降低流通费用

第一,降低了仓储费用。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特别是网络购物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以“四通一达”为代表的民营快递公司的蓬勃发展,支撑了我国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电商企业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甚至实现零库存,又能保证有效供给,降低了仓储费用。

第二,降低了运输费用。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作为一种专业化的社会物流组织,第三方物流高度系统化、集成化和信息化的管理体系、白身资本积累集聚的能力、庞大的物流网络覆盖规模使其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运输作业中使用GPS技术可以对货物进行实时的跟踪,客户可以随时查询货物的位置及状态,提前对货物的接收和装卸人员进行安排,不仅增加了运输的透明度,而且提高了装卸效率,有效降低了运输费用。

第二,降低了配送费用。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衍生出“白提”模式。对于物流而言,配送的“最后一公里”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对于以生活服务为主的电商物流更是如此。一方而电商企业要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一方而电商物流企业要降低成本,两者无法达成一致的利益分配共识,也制约着合作与创新的进程。在这样的背景下,“自提”模式诞生,成为主流物流配送模式。自提点的设立除了电商企业、物流公司及便利店之外,第二方收货平台也加入进来。线上主要与电商合作,通过自主开发的代收货管理系统,将线上、线下衔接起来,有效降低了配送费用。

(二)降低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包括需求匹配费用和企业管理费用。企业内部还存在对企业各种资源进行配置的管理费用,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企业的交易费用会逐渐降低,管理费用逐渐升高。网络交易使市场经济更加透明、更加开放,买方和卖方更易于进行价格比较;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不必再有中间环节,从而大大降低交易费用。

第一,降低需求匹配费用。传统商务中,卖方要派出推销员到各地联系买家,甚至要在各地建立专门的销售机构。网络交易环境下,卖方信息和买方对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主要通过互联网进行,能有效的节约人力和时间。传统商务中,各种正式贸易单证的传递主要通过邮寄方式传递。必要时,双方需要派人进行而对而的磋商。网络交易环境下,整个磋商的过程可以在互联网和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下完成,既能保证双方电子交易合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传递信息的费用也大大降低。同时,电子商务可以降低交易过程中需求方和供应方信息不对称的程度,甚至可以扭转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从而大大降低信息搜寻和需求匹配费用。

第二,降低企业管理费用。随着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带动传统流通业升级改造,推广先进流通经营与管理技术,发展现代流通。网络交易使整个市场置于电子商务平台之上,市场组织成本和管理成本极大地降低了,利用市场组织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比企业组织生产更为经济,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管理费用。

二、流通效率的提高

“流通效率”是指在流通领域单位时间内所实现的商品价值量与流通费用之比例。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依托互联网平台的商品流通模式将产、供、销及消费者直接联系在一起,流通过程极大简化,缩小了交易双方空间上的距离,加快了资金周转速度,提高了流通效率。

(一)网络交易方式简化流通过程生产企业和供应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组成的虚拟联合体共同组织生产,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定制化、个性化需求

生产企业可以绕过生产资料批发商,直接向上游生产企业进行原材料和产品的采购。信息流在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之间同步传输,消除了大量中间环节,节约了预定、销售、仓储和物流等费用,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供应链上的企业可以在开放的互联网上与消费者进行直接沟通,信息传递效率显著提高,达到了去中介化效果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供应链管理致力于对相关企业产品和交易行为进行数字化和系统化的管理,同时对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进行合理优化。

(二)网络交易方式加快流通速度

网络交易方式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流通模式,扩展了流通渠道和市场空间。网络交易平台能够迅速地收集和处理大量的商业信息,满足了供应商、制造商和销售商的信息需求。网络交易方式缩短了生产厂家与最终用户之间供应链上的距离,改变了传统市场的结构,并确保信息流和资金流在各个企业间的实时交流,在消费者需求的强力拉动下,极大地提高了流通效率。在传统交易模式下,信息采取单向逐级传递的方式,交易信息容易引起供应链的波动;在网络经济环境下,整个供应链共享交易信息,供应链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得到巩固,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通过网络协作结成了一个有机整体,通过科学地规划使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形成一个战略联盟。“开放式”、“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有效集成了实现了供应链上各个企业的信息资源。电商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联动,增强了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和运作能力,缩短了物流响应时间,提高了物品可得率和资金周转率。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供应链管理成为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所以,“智慧物流”一定要向“智慧供应链”延伸。

参考文献:

第9篇:智慧供应链数字化范文

今天的主题就是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行时,围绕新台阶、新探索跟新进步主题做一个专题研讨。整个研讨分三大块:第一块就是我们对数字化转型的一个认识;第二块是重点介绍一下我们安徽公司在数字转型的现状以及遇到一些问题;第三块主要是基于这些现状和问题,我们的一些思考和规划。

我们首先来看第一部分,我们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也逐渐展开,绝大多数国企已开启数字化转型进程。我们电信也在加快推进云改数转,目的就是为了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5月28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在国家电网江苏电子公司召开的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现场推进会上指出,央国企要推动企业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更好地发挥为业务赋能、促进管理变革、实现价值提升、提高运营效率等重要作用,打造数字化、智能化驱动管理提升的新引擎。总的来看,不管是从央国企自身发展,还是上级要求以及到国家层面,都充分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以及能带来的巨大生产价值。

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包括:1、生产效率的整体提升;2、是数据驱动业务流程的再造以及提升业务的便捷性和高效性;3、客户的体验度;特别是我们物业这个板块,很多都是面向客户服务的,所以用户的体验影响到我们对后期服务的感知度,以及后续业务的增值服务的能够切入度。4、流程自动化;早期很多都是从线下流程直接搬到线上化,但是会出现流程上的反复和重复,通过数字化转型过后,结合我们人工智能这些技术性的算法,能够很好地做到自动化流转。这也是能够快速提升我们整体内部效率很关键的一个点。5、收入来源;现在整个数字化做得比较好,如果我们设计方案非常优化,我们就能发现客户他的一些痛点和他不足的地方,那么围绕这些痛点和不足也是我们后续挖掘商机的关键点,我们就能够精准的面向他的痛点去提供问题解决方案,成功率会远远大于我们原来的这种通用性解决方案。6、产品创新;一些亮点产品,一旦大范围孵开,它的价值会大大多于我们现有的线下服务数据,整个产品一旦提升过后,我们后期的服务是有明显的“木本业务”的,特别是我们讲数字化转型,大部分还是围绕产品创新来的。7、供应链优化;放眼整个行业条线,除了企业自身之外,还有产业链上下游整体的优化,数字化转型就是为了打通上下游,站在更高的层面,这样内外部的协同就有了更好的提升。

总结一句话就是对于数字化转型业务,企业已经深刻认识到它为企业所能带来的各个层面的价值点,各个企业也在深入的思考,如何结合自身的特点去转型做好这项业务。

这是对数字化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简单认识。

第二部分是介绍一下安徽公司的数字化转型的现状。首先,数字化转型在安徽公司起步还是比较早的,特别是在领导带领下,内部信息化已经开展了10多年了,但还是存在以下5类状况:1、偏重于内控管理;我们还是以最早的业财一体化为主,更偏重于企业内部管控。2、未能横向打通;像我们现在使用的祥云、人资、财务等等这几十个系统,都是加强内部的规范化管理以及风险管控以后再增加了运管的分析,对于公司内部运营和决策者的决策也都起到了非常好的、积极的作用。但我们对外的服务以及我们横向跨系统的时候,还没有完全做到打通。3、智能化水平不足;在智能化水平这一块,我们基本上基于一些简单规则的分析,像图像识别、语音识别、人工智能这些深度智能化的应用相对还是比较少的。后期提升整个应用的智能化水平,觉得我们在深度以及层次上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4、运用程度不高;我们单个条线的业务现在是比较成熟,我们也拿到一部分数据,但对这些数据的融合应用以及它的一些深度价值的挖掘,我们运用程度不高,这也是我们安徽公司数字化转型待提高的一个点。5、未形成标杆产品;我们信息化虽然起步早,业务成熟,但大部分是围绕着当时安徽公司我们自身的这种信息化需求去做的,它的针对性相对是比较强的,但是如果考虑产品化的时候,还应考虑到外部企业的一些公用性需求,加上对包装的打磨,形成具有标杆性的产品案例。

以上讲的就是我们安徽公司数字化转型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也就是我们对安徽公司数字化转型的一些思考,因为整个数字化转型范围是比较大的,所以这里我们主要聚焦头部物业公司的主要数字化转型,做一个初步的思考和探索。首先是物业企业数字化进程及特点,具体分为五个方面:1、同质化;全国很多大型物业公司,像万科、彩生活等等,他们都有信息化这样的系统,但是我们通过分析过后,他的整体同质化水平还是比较高的,比如万科物业管理有二三十个系统,可能其他的物业公司,也是这二三十个系统,而且功能相差不大,仅有某一些功能模块保留了他的初衷点。2、高投入;如果想把物业板块做好,其实投入还是蛮大的,很多都是由专门的团队去做,每年就可能花上千万以及上亿的资金投入去打造产品,投入相对较高,但他的投入高,后面铺开的就比较大,它的收益也就相对更多,而且是比较稳定,因为物业行业它的整体粘性非常强,不容易轻易换出,除非做的非常差。3、平台化;现在很多公司都是有自己产品的,而且产品都是有一定的市场使用率的,如果我们把它平台化过后,我们就可以做到快速的复制推广,现在大企业都有自己的这种平台。4、To C 居多;不管是写字楼还是社区,主要用户是物业自身的内部管理及服务,另外就是我们的居民以及我们的员工,不管是智慧小区还是智慧楼宇等等,他们都是我们的核心用户,但除了To C还有一些To B的增值服务,纳入到小区里面,比如说一些广告供应商,如何通过我们这个平台应该有B端用户加入到平台,然后发挥更大的价值等等,可能也是我们后续需要去做的,而且真正的收入来源,我觉得整个ToB的可能是一个关注点。5、活跃度低;现在整个物业行业比较难突破的,就是它整体的这种活跃度相对是比较低,这样的话导致向深度挖掘一些运营价值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很多的物业企业,他会想很多方式方法来增加用户的粘性和活跃度,他们会定期开展一些各种各样的一些活动来吸引用户,包括社区的方圆几公里的便捷生活、便捷服务都会纳入到里面,后期一旦有用户的时候,可能会发现一些其他价值。

其次讲的是置业公司现行业务模式,我们置业公司下面设了很多分公司,有管设备的,有管房产的、各物业分公司以及餐饮的,也都有相应的物业跟餐饮项目部,那么全后勤一体化解决方案,主要就是围绕我们技术物业餐饮服务跟商业服务客户服务以及增值服务,来全面展开,也就是说基本上我们已经形成了相对比较完善的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所以从业务这个层面来说,我们相对是非常成熟的,这也为我们后期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个技术保障,我们都有相应的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模式,不管是我们内部的还是跟外部这种合作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我们都有涉及到,为后面整个的这种产品打造、规划打下了好的基础。

接下来讲讲置业公司现行的项目管理流程,现在置业公司已经有了相应的平台,包括我们现在整个置业相对做得还可以的慧云平台和智慧餐厅平台,我们已经相对是比较成熟了,在整个项目管理流程里面,我们已经做了闭环管理,我们前期的市场拓展,包含了商机的获取、跟进、招投标以及合同签订;到项目进场,制定解决方案、人员培训等等;以及我们的交付管理,特别是我们的服务质量、安全生产以及我们服务的满意度调查,都依托这两个平台,然后做管理、做服务,做好我们的客情维系,如后期招投标、续签等等都有。我们已经实现了全流程这样的一个服务,这就是说我们内部项目基础管理已经具备核心生产系统。

那么因为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大的课题,有对内和对外的,对内的基本核心我们已经有了,但是整体向数字化转型,想做得好的话,就要明确置业公司数转方向及重点。我们置业公司因为它特殊的性质决定了我们服务的客户,客户的体验度,对我们的认可度,以及我们现有给客户带来的价值,我认为这对我们置业公司后续能不能走得更好,或者有更好的发展是一个重点,也就是围绕着我们前面提到的用户的体验度,用一些增值服务,给客户带来一些价值服务水平提升,增强对我们服务的粘性。

我们还要深入考虑对外的因素,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向,1、社区服务;社区服务它是一个基础,它基本上是一个刚需,大部分都会用到,社区服务里有很多业务应用,像智能会议、智能报修、智能预约等等,这也是我们提升服务智能化水平,服务响应水平的个块关键点,因为这项技术服务一旦做好过后,我们后期一些附加值的应用就可以很好的加在这个基础上。2、园区智能化;不管是一栋楼还是一个大的小区,它整体智能化也都在做,国家也在出台了智慧园区、智慧社区相关的标准。我们把楼宇智能化做一个大幅的提升,包括停车、门禁、智能楼宇、销控等等,我们集成过后,整个园区从传统园区和社区升级到我们智慧园区和智慧社区层面,所有的东西都能基于物联网能够实现智能监控、智能管控,整体效能会有一个大幅的提升。3、管理输出;如果要想把它规模做大,做到快速可复制,除了整体的渠道以及我们的产品跟服务之外,更重要的是管理输出,很多物业公司做得好的就是因为它的管理标准化做得非常好,对现有的管理模式做提炼和提升,或者重新探索,最终形成通用模式,并随之快速全面推广。

针对以上三个对外方向,如果想把市场的方向做扎实,我们可能要基于现有的实际情况,以及我们安徽通服、安徽置业的实际情况,现有的这些客户以及未来商机,我们要去统筹、去推进、去规划。在置业公司数转实施路径上,有三个方面,1、迭代;因为前面已经介绍了我们有云平台,有智慧餐厅等等一些基础性的应用,那么这些应用,因为是统建有很多个块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所以要做整体的迭代升级,优化服务内容和服务范围。2、深化;我们原来是对内为主,现在对外就要深化我们的应用,整合现有的应用,比如:和信的智慧运管、智慧园区,中徽建的智慧社区,设计院的智慧消防等应用,我们会快速地做一个集成,这也是在短期内能够快速提升我们整个智慧物业的智能化水平或者产品化水平的一个很便捷的途径。3、开发;为了做的更好,也建议找一些种子开发商和一些比较成熟的客户,和他们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去开发、孵化相应的产品以及模式,一旦成功,也可以做到大范围去复制,整体的水平也是与时俱进的,所以这就涉及到外部的生态合作了,定制交付应用,后期也会安排这样一个产品团队,去承接这块部分。

接下来讲一下具体的实施路线,在这里也分了几个层面,在这里面有我们的终端跟服务对象,那么在核心产品、基础计算平台打造的时候,还是依托于我们通服自己的云平台,依托于自己创新研发的中台,因为研发中台已经有业务中台、数据中台以及物联网中台等等这样的平台能力,相对是比较落地完善的,这样的话也能大大提升我们自身产品打造的效率,节省相应的成本。

在做核心业务层规划的时候,我们也是围绕着聚焦物业把它做了一个划分,主要是从四个层面,1、职能延伸管理;从职能层面管理去落地的,例如职能层面他管资产和物业数据,正常车辆调度等等,内部办公、人力资源、财务报账等等这几个方面去做的;2、客户商服管理;例如智慧的预约、订单管理、商家管理、报失报修等业务层面;3、智慧交互管理;在提升用户的感知度上,我们做了很多智能化升级,在交互管理这一层面做了打造,包括我们的餐厅、停车、保洁机器人、楼宇智能化、智慧安监、消防管控、访客管理等的应用,这里面列的每一块都是核心应用,后期也可以根据我们实际需要去做相应的扩展。4、物业移动管理;因为现在的社区管理都是通过人工的方式来的,而我们手机的应用是越来越普及了,而且越来越便捷,所以整个物业的移动化管理也是势在必行了,原来的人工打卡巡检,通过手机智能打卡巡检的时候都可以处理,包括远程的监控调度管理定位等等,移动化管理也是我们数字化转型后期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在展现层,所有的展现都要通过统一的门户入口作为项目入口的各个系统的归结,那么对外服务的时候,我们有自己的传统电脑端。移动端涵盖了小程序、公众号、APP,APP是内部使用的,公众号是面向访客去用的,以及微信小程序都会涉及到。大屏展示面向来参观的客户,还有一些智能终端,包括现在很多物业电梯口有相应的电视机之类的,后期都可以通过我们的渠道信息,那么管理这些信息入口,对外宣传也是比较多的,传统宣传短信、微信各个渠道我们可能都有涉及到,我们初步规划就是打造智慧物业这样的平台。当然我们也会对原有平台进行升级,像我们的原来云平台,智慧食堂都是在原有基础上升级的。

以上就是整个智慧物业在大平台这个层面如何去落地的,如果想做的好,是少不了一些落地的标杆案例,正好有一个锲机,就是我们通服自己的园区,可能基础工程、土建工程、整体工程将在明年就要完工了,那么作为自己的园区,我们可能更有机会去把它做成一个标杆案例。

我们也是跟设计院、中徽建、和信做了初步探讨,做了一个初步的规划,基本上分为一个门户、两个中心和一个应用,以及我们下层的数据生产检测能力跟智能化基础这几大板块。一个门户,就是前面所讲到的桌面端和移动端统一的入口,两个中心,一个就是我们的园区智能运营中心,一个是一体化展示中心,在大屏展示的时候,安防专题、访客专题、能耗专题都可以通过这里面来直观的展现出来。而且我们把线下的展厅,通过数字化建模把它进行线上建模,这样就线上线下一体化了,同时安徽公司有很多的智慧产品,包括我们智慧物业自身的产品,在展示中心都会做归集,这样我们对内对外的展示中心就全部都涵盖了。

在应用这一块,我们分了两部分,一个是园区服务,另一个是园区管理,园区服务像会议预约、便捷通行、报修服务、食堂等,园区管理像内部的环境管理、资产管理、安防管理、楼宇管理等等。那么这一块应用也相对是比较多的。在数据中台、能力底座的打造也是基于我们省公司的底层平台进行打造的,所以也是验证我们底层平台一个比较好的机会。基础智能化相对比较简单了,因为新园区很多都是按照国家标准去建就可以了。

这是我们初步规划的通服家园的一个案例,实施好以后,还会做一些深化设计,我们会成立项目组,会进一步再做对接,最终目标就是内部的管理完全智能化跟高效化,同时要结合外部的参观的需求以及互联网需求。

现在很多智慧园区都把所有的系统做了,能打通内部的一卡通刷脸或者一脸通,从他身份识别到门禁到考勤到会议室,以及到其他的公共区域时候,都可以把它整体串联起来。外部访客也是一样的,先是线上预约,通过扫二维码就能便捷通行,欢迎词的显示,都会根据访客的重要级别,做引导式的处理,提升了用户的感知度,整体效率也能得到大幅的提升。

最后讲一下保障体系,因为园区的宏观规划已经有了,落地安徽公司的时候,我们已经有做过设想和规划,但是想把智慧物业数字化转型做好,其实是系统性的一个工程。

我个人认为,第一,创新管理模式;我们智慧物业要成立相应的产品中心,我们如果想快速地提供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和产品的时候,需要集中通服的力量。个人建议是由置业来牵头,设计院、中徽建、和信协同,首先把我们的智慧物业的整体解决方案以及安徽公司的方案全部都做好,把我们产品研发的迭代路径跟周期要明确,要抢占市场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产品打造出来,这必然涉及到成本投入,所以资金保障也是相对比较重要的一环,置业公司肯定会做相应的投入,也希望省公司能够投入进来,如果其他专业公司看好,都可以加载进来,大家共同研发、共同投入、共同收益。第二,吸纳数字人才;做智慧物业这样的项目人才是非常关键的,可以引进领军人才,对于我们现有的人才,也要经过专业的培训,还可以对口去招聘等,但必须抓紧落地,因为人才的培养是有过程的,要把我们专业的项目团队建立起来是要花大心血的。第三,组建柔性团队;现在置业已经具备大范围推广的基础了,所以我们是整体的营销,不管是省公司还是以后成立的行业中心,还是具体落地过后,我们整个协同机制跟我们现在组织协同也是一样的,如果一个机制签订的好,会事半功倍,所以我们会把协同机制、分工机制、关键的责任人都做一个相应的明确,目的就是我们有何商机大家可以共享,能够快速去落地一些订单,这一块也可能相对是比较重要的。所以也希望省公司以及各个专业公司能够一起来去做这个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