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改革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呈现持续向好发展态势,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它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匮乏、辍学率高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措施
1.教育经费投入方面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
缓解基础教育投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财政乏力的问题,国家应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严格规定农村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许多省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县乡财政收入减少,为了保证县乡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应确定一定比例的税收进行转移支付,专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中央财政每年至少必须保证投入上年GDP的4%的经费支持教育事业。
(2)明确转移支付中教育资金的比例,加大资金监管力度。
一方面省政府要确保将转移支付中教育专项资金的10%用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另一方面要明确县(市、区)主要领导在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上应承担的相应责任,对教育转移支付资金不落实的现象要有明确的处罚措施。
(3)改革和完善农村教育经费的管理体制。
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分担责任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义务教育经费仅依靠县乡的财力是很难保证的,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必须在强化县级政府作为管理主体的管理责任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分担责任,加大县级以上各级政府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主体责任,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2.师资方面
(1)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 。
农村教师信息闭塞,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都与城市的教师有很大差距。因此,各级政府要大力开发并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援助项目,加强对农村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在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方面对农村教师要有所倾斜,比如为农村教师提供免费的培训,适当增强教师培训名额等。
(2)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积极开展农村基础教育支援,交流并利用就近城市教育资源带动农村教育。组织发达地区和城市学校的优秀教师或校长到农村学校担任校长,实行城市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轮流任教等措施,以此不断提高农村基础教育中教师资源短缺的问题。
(3)实行柔性引进教师机制。
柔性引进教师机制是指用人单位通过人才交流市场、经纪人、人才租赁公司与教师及教师所在单位签订一定期限的人才租赁协议,或直接与教师及教师所在单位签订一定期限的人才租赁协议,由教师为用人单位提供一定的服务,并获得相应的报酬的人才使用机制。
柔性引进教师有利于给农村基础教育带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管理理念,给农村基础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柔性引进教师最大的一个好处,即教师的原单位户口、档案、人事关系不变,解决了教师为农村服务的后顾之忧,愿意去农村教育服务。
3.降低辍学率方面
(1)发展农村经济。
发展农村经济,需要积极创新农村生产方式,以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率的逐步提高来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把发展高效农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点,着力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和科技化。按照“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思路,建设农业园区,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专业市场,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实施品种创新、品质创优、品牌创响工程。以此,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为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2)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
观念的落后和经济落后是造成农村学生辍学的两大原因,因此,必须在加强农村自身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所以,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探索农村教育深层次改革的内涵,诸如价值取向、内容结构等,发挥学校教育的文化功能,以促进农村文化与农村教育发展的良性互动。
(3)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鼓励农村基础学校结合本地实际开发校本课程资源,课程设置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使课程、教材满足地方、学校、学生的发展要求,具有与各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地区特色。在课程结构、教育内容甚至学制等方面自主创新,把农村基础教育与成人教育结合起来,积极发展初中后和小学后的职业技术教育,同时在农村初、高中教育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以便使渴望升学和升学无望的学生都能受到实际需求的教育,增强农村教育对他们的吸引力。
(4)融洽师生关系、注重基础、因材施教.
要使基础差的辍学生返校后学有所得,变厌学为乐学,就要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学习成绩逐步提高,为了巩固辍学生复学的动员成果,学校对返校的辍学生要加强管理。建立班主任和返校复学学生的思想交流制度、任课教师和返校复学学生的包教保学制度。教师要对复学学生的基础知识查缺补漏,适当降低教学要求,让学生学有所长,保证所有的学生均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这中间离不开全社会的努力,我们应动员一切力量以切实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欧小军.我国农村基础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3期.
[2]赵馨蕾.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M],西南教育出版社,2000.
一、课堂教学观念需要转变
(一)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过去在体育教学中,我们重体育基本知识的学习,轻体育学科能力的培养;重运动技能的掌握,轻体育健身方法的实际应用;重统一要求,轻个性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就要确立素质教育下课堂教学观念:
1.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力图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
2.要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包括知识、体力、能力、思想、道德、情意、态度、价值观等。
3.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使学生在教学中体现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要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为核心。
5.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体育的发展。
(二)体育教学要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无需讳言,现在许多信息闭塞的农村中小学体育课堂还存在着违反学生身心特点,简单粗暴的教育教学方法,动辙训斥,辱骂,体罚学生的现象。课堂教学中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不仅仅是传统认识上的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重教师,还包括两种含义: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人格地位平等,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在与教师的平等交往中展示自己和能力,给予每个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
2.重视感情、意志、信念等人格因素的价值,建立师生之间在教学活动中的和谐关系。
二、教学内容需要改革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健身,掌握基本的健身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因此,教学内容要改革更新,要改变过去以竞技运动和运动技术传授为中心的状况,对现行教材内容进行删繁就简,对运动竞技项目进行教材化处理,保留其中最典型,最有价值的内容。选用的教材应具有以下特点:
(一)能较好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二)运动原理容易理解掌握。
(三)能发展和提高学生健康素质,帮助学生掌握现在和将来乃至终身需要的健康知识、健身技术和技能。
(四)有丰富的体育文化内涵,能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和满足学生运动兴趣的内容。
总之,在选用教材上要充分考虑学生身体、心理、文化娱乐的需要,注意吸收娱乐、健身、健美项目,进一步加强学生自选教材的比例。
三、教学方法需要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应改革教师向学生单向传授知识技能的做法,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方法与手段,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的发挥,引导学生增强体育意识和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尤其加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个性发展和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体育教学中,教师提供一种技术方法,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探索新的方法。如“搬运重物”的练习时,教师只提出目标和要求,具体的搬运方法由各组学生去创造。又如“老鹰抓小鸡”时,教师将传统的方法教给学生后,让学生去讨论和创造新的方法。
2.教学中教师预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与练习后找出最佳练习方案。如在教山羊分腿腾越时,教师只提出前面是一座障碍,如何超过障碍由学生去创造和实践,然后进行比较,从中引出“分腿腾越”的技术。
3.在教会学生有关编操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基础上,在课堂准备部分的一般性活动中,如徒手操,由教师统一喊口令或播放乐曲,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拍,自己编操,自主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教学时,不必过分强调行动一致,提倡“形散神不散”,为学生创造活泼的学习氛围,使每名同学都能体验到运动乐趣,从生理上获得,从心理上获得成功的满足。如在篮球教学中,身材高大、身体强壮的学生可着重发展内线的防守、进攻及抢篮板球技术,身材矮小、灵活的学生可着重发展组织能力、控球能力、突破以及远投的能力。
(三)加大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安排指导学生轮流整队、带准备活动,以及指导学生参与不同项目的教比赛的组织、裁判、当小教练等。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与判断能力
在教学中,组织指导学生相互观察和比较学习技、战术的情况,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讨论相应的对策,从而提高观察、分析与判断的能力。
3.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年初盟委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召开后,按照自治区、盟两级关于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安排部署,在县级层面成立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领导小组,在乡镇层面成立专门工作组,形成了“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分管领导牵头负责、职能部门组织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工程实施村组确定县级领导、县直部门对口帮扶和结对共建,针对贫困村和后进村,开展驻村定点帮扶,做到工程规划、项目、干部三到村三到户。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工程推进的时间表和任务图,坚决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不断创新思维,拓宽思路,切实用创新的办法解决工程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二、创新投入机制。确定了“项目捆绑使用、资金集中投入”的资金保障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积极争取中央、自治区、盟三级配套资金,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充分利用一事一议、金融贷款等多种途径解决融资瓶颈。将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配套资金纳入县财政预算,保证工程建设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截至目前,全县已安排财政专项资金1230万元,争取到各类项目32个,整合各类资金4000多万元。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危房改造、卫生改厕及村容村貌整治等项目建设,采取鼓励群众投工、投劳、投资,财政予以适当补贴的形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强化产业支撑。在实施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同时,注重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强化产业支撑、增加农民收入。根据地区差异和产业发展实际,着力在“种养结合、以养为主、多种经营”上下功夫,培育壮大“肉、乳、菜、薯、林”五大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目前,牧业年度大小畜存栏30万头只,菜薯占总播面积的40%,农民收入40%以上来源于林业经济,设施农业比重不断扩大,建成日光温室、蔬菜大棚等近4000座,农田灌溉面积19.43万亩,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农牧业综合效益进一步增强,农村整体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四、坚持三个结合。一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借助实施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契机,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出发点,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整治为重要内容,加快推进庭院美化、村庄绿化等重点工作,逐步改善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面貌。在西干沟乡大耗来沟村实施生态移民项目时,坚持科学规划,将移民房屋与牲畜棚圈分开建设,实现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改善了居住环境,起到了很好的典型示范作用。二是与扶贫攻坚相结合。立足区贫县的实际,把上级资金调配使用和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示范村的确定有机结合,实施精准扶贫,增强农村的“造血功能”。在多伦诺尔镇富泉村生态移民小区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农户蔬菜种植及温室大棚草莓、葡萄等特色种植优势,为每户移民建设温室大棚和蔬菜拱棚,配套建设蔬菜交易中心及蔬菜加工车间,集中打造集旅游观光、娱乐采摘、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示范村,带动全县设施农业长足发展。三是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在改善农村整体面貌中,加大对景区景点、公路沿线等重点村庄的环境整治力度,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在大河口乡大孤山村建设过程中,考虑到是乡直所在地,又紧邻国道G510,在建设中将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与美丽长廊行动结合实施,加大美化、亮化力度,逐步打造环境优美、人居和谐的美丽乡村。
五、加大宣传力度。各乡镇组建宣讲队,深入田间地头、村头巷尾,给群众讲透政策、讲清目的,使广大群众切实领会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重大意义、建设内容和工作原则,把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好、调动好,最大限度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政务门户网站、政务微博等新闻媒体,及时跟踪报道工程进展情况,发挥典型引领、示范带动效应,形成全县上下一盘棋、干部群众一条心、合力推进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浓厚氛围。同时,立足多伦实际,积极借鉴赤峰市、通辽市等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快推进示范点建设,抓好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实施。
【关键词】农村民间金融,现状,政策建议
一、农村民间金融体系的现状分析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也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可靠保障。要确保当前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迫切需要创新农村资金投入机制,破解农村融资难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特别提出了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能否建立一个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的进程。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包括保险、证券、担保机构在内的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这些金融机构的网点深入农村,较好地满足了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在存款、贷款、汇款和保险等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农村金融涉农贷款规模不断扩大,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然而,从目前广大农村金融现状看,我国农村金融仍然是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有待解决。
1、金融机构缺乏,有效供给不足。由于贷款的高风险性、高成本性和弱补偿性,商业银行在农业贷款中的赢利空间很小,导致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大量撤并机构、上收信贷管理权限、转移投资项目等。特别是已经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已将重心逐步向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转移,向优势行业倾斜。另外,目前的涉农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整体实力相对较弱,农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商品的供给主体,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已经开始基层机构收缩和撤并的改革。而被称为“资金漏斗”的邮政储蓄银行在全省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在信贷业务发展初期,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业务面相对狭窄,要在农村金融发展中发挥较大作用并不容易。其他非正规金融机构发展极其缓慢,民间金融组织在农村经济中的渗透程度与服务范围非常有限。
2、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农村金融市场的生态环境影响了金融机构开拓农村市场的积极性。主要表现为个人和企业的失信行为导致银行出现大量不良资产,而银行一旦诉诸法律,却往往“赢了官司输了钱”,讨债十分困难。再加上农村地区的投资难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风险大,造成了“个人、企业贷款难、金融机构难贷款”的二元结构矛盾更加突出,从根本上导致农村金融发展缺乏可持续性。
3、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地区退出,在新农村建设形势下,曾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农村信用社,难以独自扛起支持“三农”的重任。目前,河南农村信用社系统的存款数量仅占全省金融机构存款总量的40%左右,而“支农”贷款数量却占到全省金融机构“支农”贷款总量的90%左右。其中,67.4%的农户得到了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支持,贷款需求满足率达到84.3%①。然而,仅靠农村信用社这一家金融机构,很难满足河南农村、农业和农民对金融的需求。一“社”难支“三农”是全省农村金融现状的真实写照。
4、农村金融服务单一。现行农村金融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趋势,单一的农村金融服务已不能满足需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金融网点匮乏。近年来,伴随着大量商业银行网点从乡镇的撤离,农村信用社的网点也日渐减少,农村金融网点的缺乏情况日益严重。由于急须融资的农户往往缺乏必要的担保,以及担保机制的不健全,作为农村金融主要融资渠道的乡镇信用社和银行并不能及时提供农村急需的资金,进而迫使资金融通不得不通过间接融资方式进行,这极大地破坏了农村筹资的效率。三是金融工具及服务品种单一。
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几点政策建议
一是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破解农村融资难问题首先要解决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问题。一要完善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加快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改革步伐,增强政策性银行支农功能,扩大政策性业务范围,在继续做好粮棉油收购融资基础上,突出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中长期项目的金融支持,发挥政策性金融服务“三农”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二要壮大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一方面要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明晰产权关系,推动农村信用联社加快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步伐,改善资本结构,完善法人治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其支农实力和发展后劲,发挥好支农主力军作用;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城市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按照股份制导向,改革产权制度,优化股权结构,支持符合条件的机构到县域设立分支机构。此外,还要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规范引导民间金融健康发展。
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保险工作,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保险机制作为独特的风险管理和社会管理工具,在支持和服务地方特色农业发展,活跃地方经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不仅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还有利于促进信贷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农业保险,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就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机制和发展模式,开展在政策支持下保险公司与政府联办、为政府代办以及自营等多种农业保险经营模式,还要通过税收、补贴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稳步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和保障程度。此外,应积极支持专业性、商业性保险机构的发展,鼓励引导商业性保险机构到农村地区设立机构、开展业务、开发适合农村需求的各类保险产品,探索建立多层次、多主体的农业保险网络。
三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关于就业体制。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涉及方方面面的体制创新。必须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政府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实行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总量的宏观经济政策,支持自主创业、广辟就业门路的创业激励政策,统筹改革调整、控制下岗失业的就业调控政策,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的劳动培训政策,扶持弱势群体、解决就业困难的就业帮扶政策。只有这个大的体制框架确立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才能做到“知难不难”。
关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已经明确了改革的总体原则,就是: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要通过改革,形成实现上述原则的具体制度安排和机制保证。包括:按照注重社会公平特别是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公平的要求,改革教育制度和相关培训制度,保证每个公民都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做到起点公平;完善就业再就业体制,消除各种歧视性政策,努力形成公平竞争、合法致富的就业创业环境;改革城乡分割的体制机制,从户籍、社保、工资、定居条件和子女就学等环节入手,努力创造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民转为市民的制度条件;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各种垄断,防止垄断行业的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直接或变相为职工牟取脱离社会公平原则的过高收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税收调节制度,健全二次分配的宏观调节体系。通过上述措施,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关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2005年年底,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部署了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逐步做实个人账户、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加快提高统筹层次等改革措施,与过去相比,有不少重要的变化。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
关于教育、卫生体制改革。要把教育公平作为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通过强化教育的普遍服务功能,缩小公民受教育的差距,阻断贫困和不平等的代际传递,促进发展机会的平等。与此同时,要围绕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职能与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力争“十一五”期间取得明显进展。
30年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北京市的改革开放进程和全国是同步的,都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再到城乡统筹发展,从微观领域改革到宏观领域改革,从单项改革到综合配套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领域改革“四位一体”全面推进的历程,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是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不断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建立国有经济进入与退出机制,通过国有资本调整和国企重组,国有资产集中度逐步提高,市属企业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国有资产在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现代制造业板块的比重逐年上升,形成了一批在国际、国内有较强竞争力的国企大集团。与此同时,北京个体、私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迅速。北京已经形成国有、集体、股份合作、联营、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港澳台、外商投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
二是基本形成比较完备的现代市场体系。经过30年改革开放,全市商品流通市场体系趋于完善,商品市场的经营主体和经营业态多元化发展,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劳动力和人才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不断加强劳动力和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提高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在人力资源开发和配置中的作用,促进了北京市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北京市还充分利用雄厚的技术资源优势,在全国最早建立了技术市场,目前已发展成全国最大的技术商品、技术信息集散中心。资本市场改革开放进程加快。通过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建立产权交易市场等,资本市场体系逐步建立。此外,我市还进一步完善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商品和服务价格基本由市场决定,95%以上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近年来还积极推进了水、电、油品等资源类产品的价格改革。
三是政府职能转变取得积极进展。30年来,北京市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从过去直接干预微观经济领域,逐步转向间接宏观调控,并加强和完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尤其是2003年以来,北京市陆续进行了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园林绿化管理体制、国土资源垂直管理体制、金融管理体制、城市管理执法体制、社会建设与管理体制等改革,逐步建立起集中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同时,北京市还积极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吸引社会投资参与城市建设。2005年以来,北京市在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污水处理、供水、供热,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领域推进特许经营,在全国率先推行了贷款银行招标制度。对企业投资项目区别实行核准或备案制,理顺了企业投资项目办理流程,规范了企业投资项目决策程序和核准权限。此外,我市持续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公共财政不断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倾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到2007年底,公共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已经达到90.5%,
四是农村改革成就斐然。城乡统筹的投资机制加快建立,支农力度明显加大。近年来陆续制定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和配套政策,完善了“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机制。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投向郊区与城区比例从2003年的20:80调整为2007年的51:49。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加快向农村地区转移,农村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农村土地、产权、金融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完成,并初步建立流转机制。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的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在延庆县、密云县开展了村镇银行试点,政策性农业保险稳步推进,参保范围基本覆盖我市种养殖业主要品种。2004年起,我市取消了农业税,各项惠农措施使农民收入大幅提高。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59元,比1978年的224.8元增长近42倍。
五是创新型城市建设加速推进。30年来,北京积极推动科研机构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进行股份制改造工作,科研转制取得了明显的效益,产业化规模稳步扩大,企业年产品销售收入以20%~30%的速度增加。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发明专利增加,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创新投入研发经费保持在近1亿元的水平。同时,我市提出大力实施首都创新战略,走有首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中关村围绕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和首都发展要求,以企业为主体,研发出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的新技术、新产品,创造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标准。20年来,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保持了年均25%以上的增长速度。2007年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为8595亿元,占全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的七分之一,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600亿元。相当于北京市GDP的18%。
六是新型社会管理模式基本建立。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管理新体制,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北京市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条件。2007年12月,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成立市委社会工委(市社会建设办),统筹社会建设与管理。近年来,北京市按照“小政府、大社区,小机构、大服务”的思路,积极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为加强对社会管理的统筹协调和综合领导,2001年成立了全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民政、公安、财政、文化、教育、卫生、市政、规划等各部门,加强街道和社区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内部社会组织,保障社区社会组织依法享有自治权、协管权、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权。
七是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北京市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积极推进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改革。在就业方面,北京市通过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开展百日援助活动、开展劳务派遣、公益性就业托底,综合包户、个性化援助、家庭式就业等措施,重点开展了对零就业家庭的就业帮扶,初步建立了零就业家庭的动态帮扶机制。在社会保障方面,当前北京市医疗、养老保障基本实现了全覆盖。2007年实行“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政策,标志着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覆盖全体市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全面实施了《北京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和《城乡
无保障老年居民养老办法》,统一了新农保的实施范围、缴费水平和领取待遇年龄,首次实现了“城保”、“农保”的城乡互转。
八是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30年来,北京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之都焕发出巨大活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妥善保护古都风貌,文化中心的功能不断增强。全面建设学习型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显著提高。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北京儿童艺术剧团、北京歌剧舞剧院、中国木偶艺术剧团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成效显著。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公用经费定额标准,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并扩大覆盖范围,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加快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对常用药采取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和零差率销售,社区药品平均价格下降30%。通过名院办分院、名校办分校,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郊区转移,促进了公共服务均等化。
九是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30年来,北京市努力优化外经贸发展结构、提高外经贸发展质量,全市对外开放不断深化、水平明显提高。进出口增长迅猛,2007年,北京地区进出口总额1929.5亿美元,比1978年的2.97亿美元增长649倍;其中出口额48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9%,比1978年增长171倍。2007年,北京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177个,实际利用外资50.7亿美元。全年境外投资中方实际投资额9439.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5.2%;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完成营业额9.4亿美元,增长12.6%。
30年积累丰富的改革开放经验
30年来,北京市立足市情,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借鉴有益经验,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式,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改革道路,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一是不断解放思想,推进理论创新。近年来,北京市根据中央精神,结合市情提出了“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建设“繁荣、和谐、文明、宜居”城市、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加快首都创新型城市建设等思想,对于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残奥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奥运会后,我市又及时总结奥运成功经验,提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理念,为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二是坚持发挥群众首创精神,调动各方面参与和推动改革的积极性。改革要始终注重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扩大社会公众的参与度,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把政府合理引导、积极推动与充分发挥群众改革创新的自主性、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就充分吸纳了民意。许多在奥运期间,以及奥运后延续下来的在环境保护、志愿服务、交通限行方面的新机制、好做法,就是广泛发动社会参与的结果。
三是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各项改革。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需要面临一些触及深层利益关系、配套性强、风险比较大的改革,而且经济体制改革与行政、文化、社会体制方面的改革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市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注重协调配合,不失时机地实现改革重点突破。“四位一体”协调推进改革成为新时期北京市改革开放最显著的特征。
四是坚持先行试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北京市立足于把解决本地实际问题与攻克面上共性难题有机结合起来,选择一定地区或改革领域开展试点,对成功经验和做法再行推广。这种由点而面、先易后难的改革推进方式,既控制了风险,又通过有效的推广机制使成功经验能够迅速普及,成为渐进式改革战略的重要经验。目前,北京市正在探索实施市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并选择了昌平区东小口镇作为试点区域开展综合配套改革,以期为统筹解决城乡结合部地区管理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改革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是社会和谐体制机制的构建和完善过程。在改革措施的出台和推进过程中,北京市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从解决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努力兼顾好各方面的利益,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公平,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近年来,北京市推出了一系列惠及民生的改革措施,如社会保障全覆盖、公交地铁低票价、建立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制度和低收入群体生活保障机制等,就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集中体现。
六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30年改革发展的经验表明,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确保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要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稳定的关系,适时有序推进改革开放,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承受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展望未来深化改革开放前景
未来5―10年内,北京市改革开放正处于关键时期,面临一些涉及面宽、触及利益层面深、配套性强,风险和难度较大的改革。下一步,北京市要围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三大理念,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奥运机制长效化;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着力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切实改善民生问题,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一是以深化财政管理体制和投融资改革为重点,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完善市和区县财政管理体制,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主要是将市级财力进一步向区县倾斜,促进事权与财力相匹配,同时建立经济发展引导机制和区县间横向利益协调机制,引导区县科学发展。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拓展改革领域,创新基础设施、公益性事业建设等领域融资方式,探索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新机制,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
二是加快推进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增强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紧紧抓住中关村成立20周年的机遇,主动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申请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争取国家重大制度创新试点在北京实施。此外,还要完善符合首都功能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制定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以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为重点,在市场化改革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着眼于增强控制力和竞争力,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股权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及运行机制。完善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试点,设立市级中小企业再担保机构。进一步优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环境,提升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研究建立促进企业上市联动机制。
第一是在产品市场全球化及跨国公司大举进入的形势下,通过进口替代扩展产品空间,实现纵向增长及产业结构、出口结构的升级,其关键是政府如何帮助国内企业进入新产品部门并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问题。
第二是在金融市场全球化和跨国公司大举进入的形势下,如何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使之免受资本流出流入波动的影响,其关键是政府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管理、保持汇率政策的灵活性以及建立稳健的国内金融体系。
第三是外部冲击(如贸易条件恶化、外部需求锐减、国外利率和汇率的不利变化等)的存在,增强了政府履行收入再分配职能的必要性,其核心是政府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以及建立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外部冲击对低收入阶层的不利影响,防止该阶层成为社会动荡的根源,让更多的人从国际竞争中受益。
联系中国实际,政府在今后回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过程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一、从经济现状出发确定政府的经济作用
探讨中国政府的经济作用问题,一个逻辑前提是正确认识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中国由于尚未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而具有不同于一般的发展中市场经济的特点;另一方面,中国无论是在20年前开始改革时,还是改革20年后的今天,都具有不同于大多数前苏联和东欧“转轨经济”的特征——最突出地表现在农村人口所占的高比重及总的人口规模上。象世界银行(1997)那样用“双重转型”(“从乡村型农业社会,向城市型工业社会的转型”及“从指令性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来描述中国经济的现状,无疑是正确的,但同样是转型,不仅有的起点与起点不同、有的终点与终点不同,而且相同的起点和终点之间还有着宽阔的“中间地带”。对中国经济状况的进一步定位需要更详细的特征描述。下面从两个角度来进行这一工作:一个是经济循环的状况,一个是中国所处的经济增长阶段;前者是从横截面看的,后者是从一个较长时期的历史过程看的。
1尚未进入国内经济良性循环的轨道
国内经济的良性循环只有一种,就是与市场经济原则相一致的循环。在现代,这种循环至少包括以下几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企业在各种要素市场上购买生产要素并进行有效配置,居民用其收入在产品市场上自由地选择消费品,所有储蓄有效、顺利地转化为投资,企业之间的交易也遵循自由选择的原则,经济活动成果的分配能被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①。
目前中国尚未建立起这样的良性循环,主要依据是:
·从微观主体看,(1)包括劳动力在内的消费者选择大部分消费品(含服务)的自由已经实现;非国有单位之间的劳动力流动也比较自由,但国有单位劳动力仍占城镇劳动力的50左右,且缺乏流动性;作为最重要的储蓄主体,可供选择的金融工具比较单调,仍以银行存款为主。(2)非国有企业进入了越来越多的行业成为产品供应者,但国有企业仍在铁路、邮政、民航、电信等行业占有几乎100的市场份额,在金融、保险、电力、石油等行业占90以上市场份额,在冶金化工等行业占80左右的市场份额;并且在进入要素市场时,除外资企业外,其它非国有企业在获得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时与国有企业相比,常常处于不平等竞争地位。(3)国有企业在利用生产要素及对要素进行再配置时,不仅通常不象非国有企业那样关心效率和产品竞争力,而且遇到多种约束(如在房地产转让、设备出售出租、人员辞退、企业转产等方面),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往往得不到贯彻。
·从市场发展看,产品市场日趋完善(除粮食、棉花及一些垄断性的服务外),许多企业开始建立全国性的销售网络,大部分产品跨区域流动障碍逐步减少(相对较高的、通常带有歧视性的道路通行费仍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障碍)。但资本、土地、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受市场调节的范围还受到很多限制,现有市场的进出入自由、价格决定、竞争方式、全国一体化程度等方面都有不完善之处。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不均衡发展,还带来了一个严重后果:低效率企业的退出普遍困难,高效率企业难以扩张,新企业诞生也遇到障碍。
·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威胁不仅来自扩张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也来自储蓄转化为投资过程中的障碍和低效率。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居民成为最重要的储蓄供应主体,但大量储蓄经过国有银行体系流向低效率的国有企业,转化为低效率的投资,不仅银行体系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而且这一恶性循环还在不断地继续,构成对金融体系稳定的严重威胁,进而对整个宏观经济稳定构成了潜在威胁。
·以上三个环节的问题都可以说是由经济市场化不完全、不彻底带来的。从收入分配环节看,则目前既有市场发展不充分、按贡献分配得不到贯彻的问题(如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尤其是劳动力跨区、跨城乡之间流动性缺乏使之难以成为缩小收入差别的力量,行业、企业垄断带来的诸多特权和高收入,与政府官员影响资源配置权力相伴的个人寻租行为,与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相伴的“公款消费”及不公平的“化公为私”等),也有政府缺位、对高收入阶
层征税不够和对低收入阶层转移支付不足的问题。由此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增加,不仅使中国的社会矛盾激化,不稳定因素增加,经济良性循环的最后一环无法实现,而且对经济增长还有直接的不利影响:大多数人的消费将因收入越来越集中在富人手中而增长缓慢,而富人对进口高档产品特别是奢侈品的炫耀性消费对国内产业成长的贡献“微乎其微”。在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裕起来,并且收入分配显着恶化后,政府将收入再分配问题置于更突出的地位,对低收入阶层给予特别的关注,让更多的人分享经济活动的成果,防止“富者愈富,穷人愈穷”的局面,目前显得十分迫切②。 2由资本积累驱动的吸纳乡村剩余劳动力的增长阶段尚未结束
无论是从大多数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长期历史过程看,还是从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韩国、台湾最近几十年的经历看,经济发展从收入水平较低,人均资本量也较低的乡村社会启动,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乡村人口和劳动力比重不断下降、城镇人口和劳动力比重不断上升,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不断下降、第二和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比如,到1913年,英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降到8,德国为24,美国为32;1985年,日本一、二、三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分别为9、35和56,而美国分别为3、28和69(国家统计局,1995)。作为新兴工业国的韩国,1965年城市人口的比重为32,1989年上升到71(世界银行,1991),短短的四分之一个世纪里,就实现了向城市社会的转型;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看,1985年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已降到25,二、三产业分别上升为31和44,1990年三者的比重分别为18、35和47(国家统计局,1995)。
在上述过程中,由于无论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资本投资,因而从经济增长的来源看,资本积累的贡献表现得最为突出。
对过去近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考察表明,中国已开始了这样的过程。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18上升到1997年的30,19年间上升了12个百分点(而1952-1978年的26年间,只上升5个百分点)。城镇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相应地由24上升到30;一、二、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由分别占71、17和12变化为50、24和26。乡村劳动力从农(及林、牧、渔)业中撤出来实现非农化,特别是在城镇从事二、三产业,是中国这一阶段经济增长的突出特征③。对增长源泉的众多计量分析同样表明,资本积累是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比如据胡永泰(1998)的计算,1979-1993年间中国资本存量年均增长9.8,资本积累使GDP每年增长了3.9-5.9,劳动力扩张使GDP每年增长1.1-1.6,全要素生产率使GDP每年增长1.1-3.6;并且1985-1993年间,劳动力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流向生产率更高的二、三产业,是支撑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基本力量。
但无论是与世界银行(1997)统计的1995年高收入国家和地区平均的城市化水平(75)、中等收入国家的城市化水平(60),还是与世界平均的城市化水平(45)相比,中国今后城市化的潜力还很大,第二、三产业吸纳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进一步扩展二、三产业的余地也很大。换言之,从理论上看,中国仍将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处于由资本积累驱动的吸纳乡村剩余劳动力的增长阶段。在此期间内,并不排除全要素生产率由于改革导致的激励的加强、伴随技术进步和城市化而来的聚集经济,会有显着的提高并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从而使经济仍处于可与前20年相比的高速增长阶段。在此期间之后,才是主要依赖生产率增长带动经济增长的较低增速的阶段。
中国过去近20年高速增长的实现,与一系列改革措施修正此前的错误,为乡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城市化扫除障碍是密不可分的。首先是农村改革放松了政府对农业生产的管制,提高了农业劳动力的生产率,打破了土地对农民的束缚,为他们的职业流动、跨地域流动创造了条件;紧接着在80年代中期,政府长期通过户口、口粮、城市招工、住房及其它福利分配等措施实行“城市化抑制”的政策,在小城镇层次松动,使农村多种生产要素向小城镇的非农产业流动,乡镇企业飞速发展;在80年代晚期和90年代早期,城市粮食销售体制改革、房地产市场的初步建立、户籍管理的松动以及城市企业招工体制改革等措施,为乡村劳动力向大中城市的流动扫除了一些障碍,新增城镇人口集中到聚集经济更明显的大中城市。也就是说,即使不从经济良性循环的角度,而是从长期增长源泉的角度看,这些改革也是成功的。其成功之处在于适应了中国所处经济发展阶段,把潜在的推动经济增长的力量释放了出来;较为广泛的增长的受益面反过来证明了改革的“合法性”,使改革获得了广泛的支持。这是中国不象许多推行激进改革措施的转轨国家陷入恶性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类似于“为改革而改革”的国家),而能够实现平稳转轨与高速增长相结合的关键所在,也是过去改革真正的经验之所在。
关键词:土地承包金制度 农村 农民
我国当前土地承包金制度立法欠缺。如专门调整规范土地承包经营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虽然首次以法律直接规定土地承包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但在承包合同的条款及当事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条款中均未提及土地承包金,仅在第45条对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进行的其他方式的承包中,提到承包金的确定、议定问题;现行的《物权法(草案)》虽然明确规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可在整个条款中也未涉及到土地承包金的问题。这不是说在我国法律上没有确立土地承包金的必要,相反地在我国现阶段,确立土地承包金制度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有助于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有效实施
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尤其对于广大农民来说,其重要性自不必说。但是在各行各业急需大量用工、人员可以自由流动的今天。如果取消了土地承包金,完全采取“无偿”的方式,那么上述具有成员资格的农民也会要求自己的一份土地。近些年来,我国农村许多地方弃耕、抛荒或毁田、滥占农地建房等破坏地力、改变土地用途的现象的出现固然是农地经济效益的低下造成的,但土地承包金的约定不明,承包人责任不清显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规定适当的土地承包金对土地承包人起着一定的“刺激”作用,它意味着如果土地承包人不积极行使土地权利获得较大收益的话,将会无利可图甚至得不偿失,从而刺激农民要么积极有效地使用土地,要么一心一意去从事其他工作或放弃土地承包,或将土地流转出去交给有能力有条件能使土地较大增值的人使用。这样土地承包金的确立,既使得无能力或不愿意种地的人打消了白白获得土地的念头,又使得有能力、有愿望种地的人通过自愿承担相应数额的土地承包金的方式获得适合自己需要的土地,从而保证土地使用效益的最大化,使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实施既注重了公平又兼顾了效率。
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
我国政府近年来一系列的农村改革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包括取消城乡统筹、农民的各种集资收费、农民的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和调整农业特产税,就是要减轻农民负担,积极促进农民增收。那么怎样做到减和增呢?
我们都知道,过去我国乡村一级的运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与农业税相关的各种地方附加,现在这些没有了,那他们的收入从何而来,或者说会不会产生新的隐性的债务问题?他们会不会因为土地承包金法律没有作规定而在上面做文章?因此,法律明确规定土地承包金可避免在土地承包金问题上导致农民新的隐性的债务的产生。另外一方面,党和国家改革措施是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土地承包金的确立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这点前文已有分析。而当不种田的农民下决心把承包地流转出去去从事其他工作时,他不仅在土地流转中获得收益,而且在从事其他工作中还能增收,当然土地经营者也可以更好地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取得更多收益。
有助于促进农村的稳定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5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土地的权利。”因此可以说,在法律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都应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但实际上,由于《农村土地承包法》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则,并明确规定,在长达30年的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和调整承包地,应当用于调整的承包土地或者承包给新增人口的土地只能是机动地、新垦地、退包地等。这也就是说发包方若没有机动地、新垦地、退包地,将无法调整土地,在承包期内新加入的成员(如因出生或入籍)也享受不到土地承包经营权。即使在那些切实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成员之间,也会因为自身情况的差异及各种原因而获得数量不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此,近些年来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益问题纠纷时有发生,甚至演化为严重的社会后果,这是当前我国农村不稳定重要因素。
向土地承包人或土地实际使用人收取一定的承包金,然后将土地承包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用于农民的集体福利、公益事业和土地承包保障等,使放弃、少包或无地可包土地的农民可以从中受益,使因婚姻关系变动客观上在新的承包期到来前无法再分得土地的婚姻当事人可以得到土地承包保障金。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因土地承包经营权益问题而发生的纠纷,又增强集体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使其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密切相关。
有助于解决农村公共事业等投入匮乏问题
2005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加快推进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投入。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国财政正在逐步向公共财政转变,财政投入已经涉及到了农村的各个领域,但我们应清楚由于农村地域的广阔、人口的众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的问题主要还要靠自己,单靠国家投入是不行的。那么经费何来?有人主张采取“一事一议”,笔者认为此法其结果只能是耗时、费力、无果无钱、无事能成,从长远和农村实际考虑主要还要靠基于土地所有权而收取土地承包金,这是土地承包金作用使然。
有助于农村集体所有权的体现
我国消灭了土地私有制,我国的土地是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我们知道,集体都是由成员构成的,那么集体的权利应怎样行使?怎样更好实现集体土地的价值?“”的失败已经表明由全体成员作为整体共同行使集体财产权利的做法是违背客观经济规律、不足取的,而农村的成功却表明以成员个体或家庭分别行使部分集体财产的权利更为积极有效,而且集体与土地越脱离、使用者与土地越紧密,越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实行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更为彻底的分离,明确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内涵,这一点在我国《物权法(草案)》中已体现。
【关键词】收入分配 差距 对策
维护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但近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应立足于社会整体利益,对造成收入分配失衡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通过必要的制度设计及改革措施,适度控制并且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是关系到我们党更好地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具体利益的重大问题。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从我国的国情及经济发展历程的角度进行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城乡政策的差别
1985年以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国家制定的政策更多的是有利于城镇发展的优惠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城镇企业有了更大的经营自,产业结构得以进一步优化,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城镇职工工资分配制度实行改革,灵活多样的工资制度和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居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相比之下,先行的农村改革却滞后了,致使基础薄弱的农业发展速度放慢,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下滑。与此同时,农村一方面没有与城镇相同的优惠政策条件(如补贴政策)、福利待遇和社会医疗养老保障等;而另一方面种种限制农民的政策(如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土地制度)也导致了城乡间劳动力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的体制性分割,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使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低下。
2、财政政策的倾斜
长期以来,我国在财政政策上的国有化和城市化倾向日益严重。重视农业,却不愿放弃剪刀差;积极发展小城镇,却将建设资金大量向大城市倾斜。作为弱势产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客观地位要求财政逐步加大农业投资力度,支持风险大、投资效益低、对农业起保护作用或示范作用的项目(如大中型农业基础建设科研、农业环境保护等),以弥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缺陷。但事实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财政支农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农户由于负担日重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的积累不足或负债经营而不能成为投资主体,这使得农村投资环境恶化、发展基础脆弱,对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极为不利。
3、城乡利益分配机制的不同
农村的实行从一开始就是市场化取向,农民在自主经营的同时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其利益分配采取“劳动成果――劳动收入”直接挂钩的方式。但由于科技因素对农业的贡献率较低,在产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再提高较为困难,加上初级农产品价格上不去,导致了农民收入增幅减缓。与农村不同,则具有明显的渐进式特征,其利益分配关系采取“职工劳动贡献――企业效益――职工收入”形式。在旧的分配机制已经打破、新的分配机制(特别是有效的自我约束分配机制)尚未硬化和完善的条件下,企业在进行分配决策时总是倾向“多分”,也就难免出现企业职工工资超国民经济增长、工资侵蚀利益的现象。这样,一方面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且不稳定,另一方面城市职工工资收入超过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提高且较稳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二、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对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当前城乡差距是最大的差距,城乡发展不和谐是最大的不和谐,因此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最紧迫的工作来抓。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产业化经营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1)实现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和创新,其实质是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工厂化种植和养殖以及市场化经营。这样才能更好地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通过开展加工、购销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使农业成为高效赢利产业,促使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优化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的产业化、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面临着国外农产品的激烈竞争,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靠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已不现实,增加农民收入最根本的途径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主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开发精品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使农产品加工制成品向多样、优质、营养、便利、绿色、创汇、高附加值方向发展;第二,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特色农业,优化种植业、养殖业结构,发展优质高效的经济作物,建立多种科技高效示范园区,大力推广优质农产品,形成有区域优势的农业基地或经济带。
2、实施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战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1)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型。要坚持既注重大中城市的发展和扩充,又注重农村小城镇的开发和发展。根据我国国情,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口并举,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积极加强引导和扶持,促进城镇化健康有序地发展,重点发展那些实力和区位优势显著、对周边地区具有较大的吸引和辐射能力且发展前景广阔的农村中心城镇,进而逐渐发展农村城镇群。
(2)实施工业化发展战略,推动城镇化进程。城镇化一般是由工业化推动的,工业化不仅能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投入物。农民在城市实现就业、获取收入,又形成工业化发展所需的广阔市场,支撑工业化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同时,大多数农民离开土地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化经营,实现农业的工业化。在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关系,促进非农产业的成长,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加快农村金融改革,优化农民的融资环境
促进农民增收的许多措施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当前农村资金的需求量缺口较大,但农村资金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缺乏有力的金融支持,一直是农村发展面临的大问题。为了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创新金融服务,改善农村信贷,配合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求,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必须加快信用担保机制的建设,重点发展面向农户和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机构,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增加农村资金供给。
另外,要统筹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体制,从各方面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税收制度等,为农村流动劳动力异地就业、子女入学、住房等创造良好的环境,逐步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耿明斋:我国农民收入水平变动趋势分析[J].经济学家,2002(5).
[2] 屈小娥:城乡差距及其效应分析[J].经济纵横,2005(3).
[3] 马从辉: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原因分析[J].经济学家,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