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技术学发展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前言
2008年8月份,我怀揣梦想以“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名义从教于李官镇第十一初级中学,在我工作的七年中,美术教育工作有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这要归功于党和校领导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但是,我认为农村中学美术教学还远远落后于其他学科。
农村美术教育起步晚,并且客观原因限制发展,对农村美术教育的定位和认识不够,社会、学校仍然把“应试教育”作为首选。“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已经成了共识,与考试无关的美术课程只是“旁门左道”,表面上看农村学生正在像城市的学生一样接受教育,似乎也在全面发展,但事实大相径庭。农村教育中把学科按重要性分成三等,作为三等的美术教师我不禁自叹不如。
二、农村美术师资存在问题
有的教师受过美术专业培训,能有效开展美术教学工作,有的却不能。虽然近几年,我省出现火爆艺考现象,师范院校也扩大招生,但应届毕业生因为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艰苦等原因很少来农村支教。这样一来,一般农村学校仅有一位美术教师坚守岗位,甚至有些学校的美术教师已经名存实无了。
三、农村发展存在问题
农村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农村美术教育困难重重,绝大多数的偏远地区无专业美术教师,教学硬件更无从谈起,偏远的地方连彩色纸,卡纸,水粉颜料,浆糊都买不到。教师只有在上公开课的时候,学校才给准备必需品,学生才可以尽情享受美术课堂的乐趣。本来想动员家长支持学生,但是家长大都不乐意把更多的钱用在“非主课”上。美术课作为一种文化,依它特有的魅力吸引着有美术爱好的学生,他们对美术课的喜爱有时超过其他学科。但是我们能够做到的只有因地制宜地去挖黄土,自己做泥塑来替代陶塑,自己种葫芦以备雕刻使用。
英国著名艺术家赫伯特?里德提倡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儿童人格成长,认为儿童具有许多与生俱来的潜能。美术教学应按不同类型分别予以指导,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少年儿童自发创造力与人格的自然成长。大多数的农村美术教育工作者感到力不从心,个人的努力杯水车薪,然而工作还得继续做,我们要有信心去慢慢地改变这种现状。
1. 改变观念,提高对农村美术教育的认识
首先开好课、开足课,让学生对美术感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成立美术小组来带动其他的同学一起参与美术创作,像一起出黑板报,海报,宣传画等。这无形之中在改变着校园文化生活。美术可以提高整体观察力,让你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学校对面有一个生意不错的老板,专门做广告门市牌,海报等,镇里的多数设计都是他在做。他跟我说“我学过美术,就在第十一初级中学,那时我学了一年的素描,它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学会了整体观察,这对我的工作终生受用。”
2. 营造氛围,感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010年以来,我们学校把美术设置为特色课程,2011年我们学校的美术课成为第一个校本课,学校在教学楼二楼特设教师作品展,学生作品展。每年十月份艺术节之季,我们为剪纸爱好者举办个人作品展,书法作品展、绘画作品展。大家欣赏作品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提高着自己的审美能力,慢慢地从内心去接受并喜欢它,自然就会动起手去创作了。还有更好的事是,自从有了特色班,学生辍学率明显减少了。因为我在上初中的时候也曾经“误入歧途”,所以我倍加珍惜这些中下等的学生,我甚至试图改变他们对学习的态度。我告诉他们“只要你想来,我就愿意教,美术画室一直招兵买马,无期限。”这是我在画室门口的标语。看着初一的同学踊跃报名,初二的同学积极加入,初三的孩子欣喜到来的时候,我感到欣慰极了,因为每个学生都有绘画的经历,并为之一直坚持,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
3. 调整心态,迎接挑战
博罗县华侨中学以美术教育为特色为全省乃至全国各大高等院校输送了大量的美术人才。是全省高中规模最大的美术教学基地,是全省唯一的一个县级高考美术术科考场,在省内已享有“美术加工厂”的美称。
经过长期的探究与摸索,我们在高中美术教育和高考美术备考方面积累了丰厚的经验,也为学校、为博罗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好了准备。然而,作为高中层次的学校,我们的发展离不开下面乡镇中学提供的良好生源。因此,一直以来,我们始终高度关注乡镇中学的美术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课堂听课、座谈交流、电话访问等形式获得了能够反映博罗县乡镇中学美术教育现状的第一手资料。
二、乡镇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1. 美术课程及教材使用情况。
目前,这些乡镇中学都有开设专门的美术课程,初一、初二年级每班每周一节,个别学校增设了美术第二课堂。这些课程以美术鉴赏和绘画为主要内容,几乎没有手工课和技巧课。教材方面,这些学校全部使用市统一订的湖南版美术教材。
2. 美术教具、教室和教辅设备情况
调查发现,九潭中学、义和中学等九所中学都有独立的美术室,基本的美术教具,如石膏头像、立体几何体、画板画架等,基本上可以满足技能课培训的开展。但除了这几所学校的其他学校(特别是博罗东部的学校)均无美术室,美术教学器材严重缺乏。所有学校都缺乏专门供应美术教学使用的多媒体教辅设备,另外,学校没有统一采购美术教学专用的图片资料、教学用的优秀作品等。
3. 美术教师队伍。
在我走访的这些乡镇中学里,美术教师的配备情况不容乐观,呈现出博罗西部稍好,博罗东部严峻的特点。如杨村中学、石坝二中、平安中学等都存在一至两名美术教师的缺额。有些学校甚至没有美术专业教师,一般都是由其他具有艺术特长的科任老师代课,如蓝田中学由物理老师和英语老师代美术课。博西地区的学校相对较好,但通过调研、听课、反馈资料等反映出的问题看,部分教师专业水平能力仍有不足之处。如:学科知识面不够广,课堂教学表达能力较弱。
4. 学生学习美术的状况。
为了更直接、准确地了解乡镇中学生学习美术的状况,我对石坝中学、杨侨中学等10间中学的200名学生做了随机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学习美术热情不够,显得相当被动。多数学生对美术成绩不关注、甚至不在乎。美术课堂纪律较差,直接影响美术教学内容的有效完成。
5. 学生家长对待美术课程的态度。
我针对乡镇中学生的家长对待美术课程的态度进行了问卷调查,选取了50位来自各个阶层、收入情况各不相等的家长进行问卷,结果如下: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家长普遍认为美术与考试无关,成绩好坏不重要,也不能花太多时间进行学习。家长对美术了解太少,普遍认为学美术费用太大而不予支持。
三、乡镇中学美术教育面临的困境
1. 学校根本没有安排充足的课堂时间让学生接触美术,更谈不上让他们爱上美术。
很多学校抱怨由于升学压力大,只能压缩音乐美术的授课时间,至于安排学生参加美术第二课堂,则面临两个问题:周一至周五没有合适的时间,周末则担心学生的安全问题;另外,授课教师的补贴发放也是一大问题。
2. 湖南版美术教材不适合教学实际,又没有相对应的适合学生鉴赏与临摹的本土教材。
很多课程内容受条件限制,特别是手工课,学生往往因为家庭生活条件有限,或家长不予支持,或学生不予配合而无法准备工具、材料,导致教材内容难以开展。另外,教材中涉及到技巧课太少,与高中课程缺乏衔接,因此导致高中美术生的基础不好。
3. 美术教学设备不足,上课条件偏差。
我走访过的20多所学校中,只有少数学校例如圆洲中学、义和中学具备开设高中美术课的硬件条件,如:美术上课专用美术室、石膏头像和图片资料等教学辅助工具。学校缺少必要的多媒体教辅设备、图片资料、优秀作品,导致学生对美术的直观认识不足、学习兴趣不大。
4. 美术教师配备严重不足,而且缺乏必要的教学培训。
调研发现,除了观音阁中学、龙溪中学、龙华中学、长宁中学、石湾中学、福田中学、育英学校等学校教师按编制标准算,不缺美术专业教师。其他所学校都缺美术专业教师,为了填补这些空缺,个别老师无奈地“半路出家”,凭借着对艺术的兴趣走进课堂进行授课。此外,即使专业的美术教师,工作以后就没有参加过上级部门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也极少能够争取到外出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而且,美术教师的地位偏低,由于受重视程度不够,在评优、晋升、工资待遇方面明显低于其他学科教师,直接影响美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5. 对于美术,学生没兴趣,家长不支持。
由于很多小学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小学阶段的美术课形同虚设,很多学生对美术认识不够、重视不足,美术兴趣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学生自身的潜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加之文化课压力大而放弃学学习美术。
家长仍然把应试教育放在首位,主要看重的是学生的文化成绩,认为美术与考试无关,不能花太多时间,甚至会批评小孩在家画画而不是做作业。家长对美术教育了解太少,根本不知道当前艺术发展的形势,不到万不得已,不会给小孩选择攻读美术专业。
6. 学校管理层对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美术学科课程了解不够,对美术教学规律不熟悉,对美术教学管理不到位,甚至被动应付,美术仍被视为“小三门”,许多学校还没有成立独立的美术教研组。
7. 上级主管部门对开设初中美术课缺少具体的、可操作的指导意见,没有组织统一的美术教研或交流活动,美术教学管理难以落到实处。
四、乡镇中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对策
1. 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建立相关的政策,重新确立美术教育的地位。例如可以将美术列入全面评定学生的标准,或者将美术成绩作为中考录取的参考数据,那么,有了中考这一风向标,许多工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2. 根据博罗县乡镇中学的特点开发具有乡土特色的校本教材作为辅助教材,鼓励各地方学校及教师因地制宜地将身边可利用的物质材料引进美术课堂,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教研室可组织抽调各中学骨干美术老师参与全县美术课本辅助教材的开发。
3. 增加美术教学设备与器材投入,改善教学环境与条件,有了一定的美术教育经费,学校可以配置必要的美术室、美术教学用具,为学生订购必要的美术学习材料、工具及美术用书,使学生能有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获得美术知识的多种途径。
4. 教育局及相关人事部门协调好,优先把下面中学的美术老师配备齐全。没有相对应的美术专业教师加入进来,许多对策是无法落实的。
对于人员配备齐全的,还要加强对美术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增进各学校之间的交流。例如,可多组织美术教师到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还可以组织教师到本省美术课开展较好的学校进行学习交流,以便加强美术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
5. 要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首先从提高学习兴趣入手,而开展第二课堂则是提高兴趣的最佳方法。作为教育主管部分,可以倡导和鼓励各学校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明确开展第二课堂的具体做法和专职老师的待遇补贴问题。
确实,第二课堂若是全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去开展很有难度,经费是一大问题。但我们可以开设一些较为简单的,如主题画画,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等。还可以在全县举办以“保护环境”或“我爱家乡”等为主题的青少年绘画比赛或手工制作比赛,给学生一个展示特长的平台。另外,可以组织美术教师带队,让学生到县城两所高中学习参观,使其对美术能进一步了解。县城两所高中学生的优秀作品也可多借到下面中学展览,作为宣传,让更多学生可以参考学习,扩大美术影响力。
6.为了让初中的美术教学能和我们的美术高考连接起来,提前打好绘画基础。上级主管部门还可以参考以下的几点意见:
(1)教育局能给予提供优质生源的乡镇中学更多的奖励政策,包括学生考取好的高等院校,那么该学生的初中学校也能得到相关的嘉奖或鼓励;
(2)若是着眼未来的美术高考,从初中起就要组织至少一个美术专业班,学校及教育局能给该班相关的优惠政策;
(3)教育局及各相关高中,可联合组织美术专业绘画比赛。要常举行,而且获得比赛前3名的学生可考虑中考时的享受美术成绩加分的优惠。
[关键词] 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 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2-0087-02
一 国内外大学公共美术教育的发展概况
当今世界各国对于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均十分注重。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美诸国就兴起了“艺术教育运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前,美国只有中小学开设美术教育课程,后通过与当时富有创新精神的苏联教育机制的比较,开始在高校推行公共美术教育,并且形成了多元化的教学特点。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简称MIT,即MassachusettsInstitute of Technology),自20世纪40年代起,正规的艺术课程纳入学科体系已有60多年的历史,开设有视觉艺术导论、艺术史、现代艺术和大众文化、西方音乐、和声与对位、爵士乐等15门课程。哈佛大学设有3所艺术博物馆,是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英国牛津大学的业余艺术社团多达一百多个,涉及各种艺术类型,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1]
公共美术教育在中国历史渊源悠久。古代“六艺”教育思想中侧重文字识读和书写的“书”教,即书法教育,是中国古代公共美术教育的端倪。近现代公共美术教育的发展,肇始于清末洋务学堂的“图画手工”科[2],在“实业救国”的社会情境下,大学堂公共美术教育注重实业性。民国时期,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得到初步发展。任职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的先生大力提倡美育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就是“亲自组织筹备并领导的学生业余美术团体,它不仅发挥了高校美育与社会美育普及的功能,也是本人针对民国早期北京美术界及美术教育的现状创造出的一个机能性组织”[3],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少数大学和师范学校,公共美术教育以开设艺术课程和组建艺术社团的形式而进行。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全面展开,始于建国后的改革开放时期,国家颁布了一系列艺术教育法规,《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两个文件,确立公共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2006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明确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2014年教育部下发《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确立了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重要地位。公共美术教育在学科设置、课程建设等方面都有较好发展。
二 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公共美术教育是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高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不但要面对来自外界的忽视与质疑,也还要面对自身的零散与混乱――缺乏整体形象与整体意识,这是公共艺术教育领域直至目前还无法克服的重大(甚至是致命的)弱点”[4]的确,从该课程的性质来看,仍存在较大不足,诸如课程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僵化,学生兴趣不大等问题和现象。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观念上不重视公共美术鉴赏。从师生层面都存在观念对公共美术鉴赏不重视的问题。教师因为学生的不专业性对其不免敷衍了事,学生自身视该课程为积累学分,积极性都不高。二是师资力量薄弱,大多数教师不够专业。公共美术教育的教师一般是由专业美术教师兼任。三是公共美术课程设置单一。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公共美术教育主要以开设美术鉴赏、书法鉴赏两门课程为主,就丰富的美术门类而言,或从年轻学子们的兴趣和需求来看,都远远不够。四是教学内容陈旧枯燥、教学方式不灵活。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受应试教育影响,注重专业知识学习,轻视人文素养,缺乏主动性,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和兴趣不大。
三 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发展对策
普通高校的公共美术教育是一种人文素质美术教育,并不培养专业的艺术家,其教育目的主要在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拟立足教学实际,以教学改革为研究目标,从学科性质、教学现状、具体教学改革举措等方面入手,以求切实推进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借鉴欧美国家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从师资力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方面,探索推动我国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具体如下。
(1)明确课程目标,正确认识公共美术教育学科的“公共性”。公共美术教育“公共性”是公共美术教育区别于其他美术教育的根本属性,也是理解公共美术教育的首要问题。钱学森曾说:“现在的学校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就是在我们教育中缺乏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学生普遍存在重技轻艺的思想,只重视专业,不重视综合人文素质的培养。高校美术教育包括“专业美术教育”和“公共美术教育”两类。“专业美术教育” 主要以培养专业美术人才为主要目标;“公共美术教育” 是指面向普通高校各学科非艺术专业学生的人文艺术教育, 是一种审美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2)注重与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衔接。《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对美术鉴赏内容的解释如下:“通过对美术鉴赏内容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中外美术发展的简史、各种艺术流派、代表艺术家及作品,同时也使学生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尊重与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 ”[5]大学的公共美术教育应在高中美术教育基础之上,不能重复教学,应对其人文精神和审美素养有一个阶段性的提升。钱初熹指出绘画作品鉴赏应从以下六个角度分析:“第一,侧重于社会学研究的鉴赏方法。第二,侧重于艺术家生平研究的鉴赏方法。第三,侧重于心理学研究的鉴赏方法。第四,侧重图像学研究的鉴赏方法。第五,侧重于比教学研究的鉴赏方法。 第六,综合角度的鉴赏方法。[6]大学公共美术教育应从多角度对作品予以鉴赏,提高进一步大学生的艺术涵养。
(3)丰富课程类别,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美术通常包括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书法、篆刻。[7]应将丰富的美术种类引入课堂,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切实让每一个学生都感知造型艺术的趣味和特点。除美术鉴赏、书法鉴赏等课程外,应同时开设其他美术类课程,如民间美术欣赏、工艺设计欣赏等种类更为多元的美术普选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4)提高师资力量,应引进专门的公共美术教育教师。多数学校的公共美术教育课程大多由艺术学院专业教师兼职,专业教师擅长技能教学,不能满足大学生提高审美素养和美术鉴赏能力的需求。从公共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来讲,技法类教师无法满足这一教学需求,应增加专门公共美术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引进。
(5)充实教学内容。目前公共美术教学内容主要以介绍经典的名作为主,内容凸显单调、枯燥之不足,无法吸引学生走进课堂,融入课堂,应把当代艺术热点问题、以及民间美术等多元内容,积极引入课堂教学,充实教学内容。以河北省为例,其依托燕赵传统文化,拥有丰富悠久的地方艺术资源,目前所收录的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艺术文化资源多达290余项,涉及农民画、剪纸艺术、年画等多项民间美术,是公共美术教学内容特色化构建的丰富资源。丰富公共美术教育课堂教学的同时,应多举办由本校经验丰富和知识渊博的教师,或聘请校外专家开展的专题性讲座。课堂与讲座相结合,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某一种美术种类的认知,并提高学生继续研究的兴趣。
(6)注重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积极借鉴并应用互联网、多媒体、图像、影视数据、微信等信息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授课效果。同时通过开设中外美术资源信息平台,拓宽学生接受公共美术教育的机会,提高其艺术修养。
(7)注重实践教学。公共美术教育的教学在课堂教学同时,应重视艺术现场的实际考察,带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多看原作,把教学现场移入博物馆、美术馆,通过更直接和丰富的资料,开展更为生动有趣的教学。美术作品的原作具有较大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这是课堂教学课件所达不到的艺术效果,带学生多看原作,提高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审美眼光,让更多的学生养成主动进入艺术博物馆的习惯,丰富其学习和生活的内容,提高艺术品位。
总之,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列维、史密斯在《艺术教育:批评的必要性》一书中说:艺术并非一种,也并非一种装饰性的调节,而是一种必需,一种必不可少的东西。[8]大学公共美术教育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公共课程,应明晰其公共性的课程性质,并确立相应的教学目标,通过生动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引导学生走入艺术殿堂,享受视觉审美愉悦的同事,提高其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沈致隆.哈佛大学和MIT的人文艺术教育及其哲学思想[J].高等教育研究,1999(2).
[2]陈瑞林.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历史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莫艾.与北大画法研究会.文艺研究[J],2008(1).
[4]陈振濂,李立编.思想的轨迹――陈振液教授学术演讲录(下)[M].杭州冷印社出饭社,2005::665.
[5]尹少淳.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S].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81-82.
[6]钱初熹.美术鉴赏及其教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114-125.
关键词:网络教育;远程教育;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4-9755-03
Analyzing the Developing Actuality of the Domestic Online Education From the profess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TAO Tian-me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Shanghai 200063, China)
Abstract: Online education has the history of nearly 10 years in China, since our Ministry of Education authorized 67 Normal Universities and China Central TV University to develop online qualifica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1997 , online education reached a rapid development. However, on the progress of online education, there are lots of confusion and obstacle. In China, how i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online education? What about the trends and the problem along th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This thesis deeply explained the status of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n domestic online education by the methods of content analysis.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we found the problem on the progress of development, and we hope that it will give our educator some inspiration.
Key words: online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网络教育自从引入中国,一直以来就是教育技术领域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网络教育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产物,为教育技术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然而对于网络教育,不同的人对其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网络教育为实现大众教育、终身教育、个别化教育提供了条件;然而有的人却认为网络教育存在很多的弊端。例如,教学质量不能保证,网络教育中师生缺乏情感交流等。那么网络教育的发展到底如何?现阶段,人们关注网络教育的哪些方面应用与发展?以及网络教育现阶段的研究状况等等。该文希望通过内容分析法来研究网络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中发掘网络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
1) 研究方法
该文试图通过教育技术专业期刊来分析研究国内网络教育的发展现状,该文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内容分析法。
2) 分析对象的确定
为了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国内网络教育发展趋势和研究现状,该研究的分析对象分别是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中国远程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开放教育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育、现代远距离教育等七本教育技术学专业相关期刊。
3) 研究步骤
该文通过对教育技术专业期刊进行内容分析,主要从论文数量统计、作者情况统计以及主要研究领域的分析统计等来了解网络教育的发展状况,并突出网络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2 论文总量及年份分析
2.1 论文总量
该文研究内容的抽样方式采用“来源抽样”。[2]笔者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为平台,采用专业检索方式,检索字段为:题名=‘网络教育’and来源=‘***’,检索以上七种专业期刊的所有题名中含有网络教育的文章,各期刊文章数量见表1。
2.2 从年份论文数量分布来分析网络教育发展现状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是从1994年开始收录的,而且考虑到2009年的部分论文还没有收录,94年收录的时候网络教育基本上还没有发展起来。所以该文统计了从1995年到2008年各来源期刊的已收录文章,统计结果如表2。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网络教育总体上还是呈现上升的趋势的。在图表中,我们发现从1995年到1997年间,在教育技术专业杂志上发表的关于网络教育的文章几乎没有,也表明在这一时期网络教育还没有在国内真正地发展起来。直到1997年,教育部批准67所普通高校和中央电大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网络教育才慢慢地被教育技术界所关注。在这七本专业杂志中,最早的介绍网络教育的文章是1998年由赵继红发表在现代远距离教育中的《网络教育:电大教育的新纪元》。从此以后,有关网络教育的论文才不断地在教育技术专业杂志中出现。
从1997年开始直到2003年间,是网络教育飞速发展的时期。因为在这一时期国家不仅批准了网络教育试点,而且也出台了很多政策。特别是从2001年开始,各个教育技术专业杂志都开始刊登网络教育方面的文章,在初始阶段大部分的关于网络教育方面的文章都是刊登在中国远距离教育和现代远距离教育杂志上,但是从2001年以后,各个教育技术专业杂志开始关注网络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在教育技术核心期刊电化教育研究上,关于网络教育的文章越来越占有很大一部分。这也说明了从1997年到2003年这段时间内教育技术专业人士更多地越来越开始关注和研究网络教育。2003年网络教育发展到顶峰时期,从那以后,网络教育的发展进入反思期,网络教育的论文呈现下降的趋势。虽然在网络教育引入国内时,人们对它抱有很大的希望,然而在实际发展中人们发现网络教育并没有预期的那样,它存在很多无法避免的弊端。网络教育的发展暂时处在一个平缓的发展时期。而从搜集到的文章标题,可以看出2008年的文章,大多是开始反思网络教育的发展以及其发展趋势,试图找到网络教育的新的发展方向和突破口。
3 作者情况统计分析
哈萨克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受既定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双重影响,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与东部地区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哈萨克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教学资源建设情况、教师信息技术掌握应用及培训情况、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情况四方面,并通过调查进行数据解读,为哈萨克族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指明方向。
关键词:
哈萨克族;基础教育;信息化
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信息浪潮的客观推动,使基础教育信息化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教育问题之一。哈萨克族作为少数民族,在国家与当地政府的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下,逐渐开启了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信息化教学的课程内容,加大当地教师的信息化培训力度,实现了哈萨克族当地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大幅提升,对当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调查问卷的基本信息介绍
本次调查对象为哈萨克族当地370名小学教师,共发放调查问卷370份,实际回收调查问卷37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333份,有效率达90%。从调查对象的年龄上看,30岁以下的占28.3%,30~40岁的占38%,40~50岁的占28.3%,51岁以上的占5.4%;从调查对象的教龄上看,教龄在5年以下的占15.7%,教龄在5~10年的占27%,教龄在10~15年的占38.5%,教龄在15年以上的占18.8%;从调查对象的性别看,男性教师的比例为43%,女性教师的比例为57%;从学历分布来看,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为72%,大专学历的教师比例为26%,中专学历的教师比例为2%。调查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文、汉语、英语、地理、历史、政治、体育、美术等多个教学科目。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四方面,分别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教学资源建设、教师信息技术掌握应用及培训情况、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情况。调查分析也基于上述四方面开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与教学资源建设情况分析
(一)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分析从调查数据来看,哈萨克族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配套整体不理想。其中,有计算机的教室占总教室数量的48.3%,有多媒体设施的教室占总教室数量的32.5%,没有相应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设施的教室比例为19.2%。通过分析教师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意愿发现,17.8%的被调查者认为完全满足教学需求,23.6%的被调查者认为基本能满足实际教学需求,35.6%的被调查者认为基本不能满足教学需求,24%的被调查者认为完全不能满足当前基础教育的信息化教学需求。调查还发现,部分学校配置了多个多媒体教室以满足教学需求,但大部分学校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不足。此外,虽然部分学校现有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设施因损害已停止使用,但目前还没有进行设施的更新换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成为制约当地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客观因素之一。
(二)教学资源建设的情况分析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多数学校的资源利用基本处于空白,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当地政府与学校的重视,再加上部分客观条件的制约,教学资源建设与利用迟迟得不到落实。通过调查发现,影响教师获取教育资源的因素主要有四方面:不具备网络条件、资源数量不足、资源与现有教材不配套、计算机数量有限,四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9%、13.9%、9.7%、36.1%。其中,缺乏计算机设备是制约当地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主要因素。因此,做好当地教学资源的建设与优化,配备充足的教学计算机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教育技术应用情况及培训现状分析
(一)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分析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教师电脑使用频率及软件掌握情况两方面。通过调查可以看出,31.5%的教师从没使用过电脑或参与上网,40.5%的教师每天使用电脑的时间不足1小时,而每天使用电脑时间在1~3小时的教师比例仅为28%。而教师对电脑的使用时长及频率与教师的年龄呈负相关。其中,年龄在51岁以上,平均教龄在15年以上的教师基本不上网或者不使用电脑,年龄在40~50岁,平均教龄在10~15年的教师每天上网时间为1小时以内。而每天上网时间在1~3小时的教师年龄多集中在30岁以下,且教龄较短。由此可见:随着教师年龄的增长,其对信息化教学的关注度逐渐下降,且教育技术的应用情况最不乐观。在对教学办公软件掌握情况方面,其中,熟练使用Word软件的教师占41.7%,熟练使用Powerpoint的教师占30.4%,会操作Excel表格的教师占16.4%。教师对教学软件的掌握情况与教学科目显著相关,其中,文科教师对软件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理科教师,大部分被调查教师表示,对软件的掌握与使用仅仅局限于简单软件,对复杂软件的接触极少。
(二)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情况分析通过对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基于学校要求进行信息教学的教师比例为9.2%;基于教学需求开展信息教学的教师比例为11.3%;基于自身兴趣爱好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教师比例为11.3%;为参加授课竞赛而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比例为40%,在所有影响因素中比例最高。由此可见,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存在很大被动性,主动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教师并不多,大部分教师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课堂应用意识。
(三)教师教育技术的培训情况分析参与调查的教师都表示希望参加相应的教育技术定向培训,以提升自己的基础教育信息技能,其本身学习信息技术的愿望比较强烈。但从当前哈萨克族教师参与教育技术信息培训的情况来看,呈现出显著的年龄分布差异。其中,30岁左右的年轻教师平均一年参加三次教学培训,而30~50岁的教师参与教育技术培训的机会与次数都相应缩减,一般培训间隔周期为两年,参与培训的教师比例为38.9%,而几乎没有参与教育技术培训的教师高达41%。其中,文科教师的培训次数要高于理科教师。在培训内容方面,教师希望切实加强理论与技能的学习,每位教师也具有基于自身的培训内容需求。文理科教师的培训需求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文科教师更希望获取计算机软件基本操作方面的培训,属于基础培训;而理科教师则更倾向于课程整合方面的培训。因此,今后的培训计划、培训方式等应根据教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倾斜与变革,以满足教师培训需求。
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学校技术管理与维护人员情况分析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情况分析主要是针对学校专门负责技术管理与维护人员的配备情况来说的,研究发现,72%的学校没有专门的信息技术设施管理及维护人员,仅有28%的学校配备了专门负责技术管理与维护的人员。而在配有信息技术设施管理及维护人员的学校,其技术管理人员与维护人员的专业技能较低,多数维护人员由信息技术教师临时担任,其在处理紧急情况中的表现并不理想。由此可见,哈萨克族地区的学校技术管理与维护人员较为欠缺,且人员专业性不足。
(二)领导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分析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开展程度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有直接关系。此次调查发现,23.2%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十分关注教育信息化建设;而40.5%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关注度一般;19.8%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关注不够。由此可见,哈萨克族地区的学校领导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较低。
五、学校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科的情况分析
调查中,信息技术与部分学科整合情况占据22.8%,信息技术与少部分学科整合所占比例为46.7%,信息技术不存在学科整合的比例为30.5%。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比例整体不高。此外,我们还综合教师教龄与任课科目进行分析,认为教龄在10年以下的理科教师尝试开展了部分学科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教龄在5~10年的理科教师只选择了少部分学科与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整合,而教龄在10年以上的文科教师基本没有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作。从上述分析可知,无论是理科教师还是文科教师,都没有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理想整合,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情况不理想,前景不乐观。
六、结语
从上述分析可知,哈萨克族地区学校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程度较低。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教育进入一个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崭新领域,哈萨克族地区要想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政府要加大对哈萨克地区学校的经费投入,科学、经济、实用地建设好校园网和校校通工程,各个学校也要自力更生,建立财政拨款、社会捐赠、单位自筹、政策性收费等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的机制;第二,各学校要加强教师的理论培训及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第三,各学校要加快教学资源开发,实现该地区的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2014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大热词[J].现代教育技术,2015,(1):1,126.
[2]魏先龙,王运武.近十年中国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技术,2015,(2):12-18.
[3]刘向永,郭鹏飞,杨娟.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课程价值取向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5,(3):36-42.
[4]张屹,刘晓莉,范福兰,等.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影响因素分析——基于X省14个市的实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5,(6):44-50.
[5]王冰洁,陈玲.基于信息生态观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现状与问题调查研究——以广州荔湾区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3,(5):23-28.
>> 北京市属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北京市属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北京市属高校教育技术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北京市属高校青年专任教师职业发展现状研究 北京市高校党员研究生择业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基于大学排名的北京市属高校发展策略研究 关于提高北京市属高校团学组织影响力的研究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初探 北京市属高校中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状况及支持策略研究 安徽省高校学科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 影响高校军事课学科建设的“瓶颈”问题研究及对策 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与诚信缺失的现状及教育对策思考 新建高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浅析高校研究生创新性培养与学科建设相结合的途径 北京市“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的思考 加强学科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的首要 研究生教育与一级学科建设的再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N].中国教育报,2011-03-25.
[3]邱均平,赵蓉英等.2014-2015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Z].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166-183.
[4]百度百科,http:///link?url=K5oKp2ep
Dh7awyS-VXY-kqr2kgZxPP7Nbnt4xlAElaURk_f40VflU-kTsmzxLfiZxct6o-jCeQDrMuMAulOAK.
[5] 赵清,潘波等.北京市级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5).
一、举办单位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
二、征文内容
(一)教育装备行业文化建设:
1.教育装备行业文化的概念、定义、内涵与外延;
2.装备文化与行业文化的逻辑联系;
3.行业文化建设在教育装备建设、管理工作中的定位、功能、作用;
4.教育装备行业文化、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与建设策略探析;
5.中国教育装备行业文化的发展历史与特征;
6.政策、法律环境对教育装备文化形成的影响;
7.教育装备企业文化建设实践研究;
8.中外教育装备行业文化比较研究。
(二)教育装备国际交流:
1.教育装备机构、行业协会、装备企业对外交流工作实践研究;
2.教育装备国际交流历史与发展;
3.教育装备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实践研究;
4.国外教育装备技术创新、新技术应用、标准体系建
设、管理发展观察;
5.国外创客教育、STEM教育等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三、征文要求
1.主题明确,论述规范;
2.注重历史与现实考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可关注研究教育装备行业文化建设、国际交流工作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也可注重微观层面实践研究;
3.文稿形式可根据选题需要灵活设定,可以是理、专业性研究,也可以是回顾性、总结性文章;
4.文章以4000~6000字为宜,征文电子版发送至邮箱;
5.为便于联系,请在文章最末注明作者姓名、性别、单位、职称/职务、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四、评价激励
(一)评选程序:活动组委会将在征文截止后组织专家评审,评审结果将在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网站、《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公布。
(二)奖项设置。
活动奖项: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
名,优秀奖若干名,组织奖若干名。
活动激励:上述奖项均有证书,并对一、二、三等奖获得者给予稿酬奖励。
五、其他事项
1.征文时间截至2017年5月10日;
2.获奖部分文稿在《中国教育装备行业蓝皮书(2017版)》《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公开发表;
3.征文内容如有研究价值,可列入下年度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教育装备研究院课题。
六、联系方式
1.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 王瀛
电话:010-59893195 传真:010-59893200
【关键词】网络 教育技术 体育教学
体育教育过程中使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是体现体育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显著的标致。使用网络教育进行体育教学可以迅速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日常管理水平。笔者在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周口师范学院等高校随意抽取200名全日制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与部分学生对高校体育教育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从教学内容方面分析
在许多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其除了基本的球类和健身体操类等一些比较常见的体育项目之外就没有更加广泛的教学内容。这些体育教学内容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本不能够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在体育网络教学方面的建设。
(二)从教学课程安排方面分析
对于学校教学课程的安排方面调查结果比较多,但是有一半以上被调查的学生认为学校在教学课程安排上偏少。还有一部分被调查的学生认为极少。只有28%左右的被调查的学生认为课时安排过多或者是正好合适,有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现在体育课程的安排无法满足要求。
(三)从教学观念方面分析
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教育强调体育的实用性,在教学组织上缺乏规范的管理。许多高校的体育教师只注重对学生在课堂上面的任务型教学,根本不考虑学生的业余爱好和特长。比如在大学里面开设的最多的篮球课,有些学生喜欢打篮球,而有些学生不喜欢篮球,对于这种情况很多时候体育教师只注重对学生基本动作要领的教学,而对于不喜欢篮球的学生来说可能没什么,对于喜欢篮球的学生来说就十分不公平,因为他们喜欢篮球但是却只能够学到一点基本的东西。虽然在大学里面有专门的体育教材,但是在课堂上老师不亲自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授,学生基本上不会去自学。而网络教学模式就可以克服这些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于网络教学对时间和空间的要求很低,所以采用网络教学可以解决许多的问题。这样就可以使不同特长和性格的学生都能够充分地利用课余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拓展性学习。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使学校的体育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就拿游泳来说,现在许多高校都有自己专门用于学生教学的游泳设施,但是许多学生不会游泳,学校在体育课堂上面就很少使用,这就造成了体育教学资源的巨大浪费。
二、从网络体育教学的结果分析
(一)从纯粹的教学效果方面分析
目前,网络教学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教学体系。开展网络体育教学的高校,应该将网络教学作为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网络教学模式包括网络课堂学习,课余教学内容等一共三个部分。所以对网络教学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就要从教学表达整体效果评价,而不能够只是做简单片面地评价。
(1)从实际效果进行分析,网络教学会使教学效果更好,研究结果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各自不同的优势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这种教育方式,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相比的,利用网络技术在高校中进行体育教育可以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还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更加简洁方便。可以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情况下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由于网络教育平台上面的教学资源可以长期反复使用,所以学生如果在学习以后有什么不清楚的的教学内容可以直接去网络课堂重新温习,直到学懂为止。
(2)从体育教学内容方面分析。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在网络技术基础上进行体育教学可以迅速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在脑海里面树立一种终身学习和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生活观念。同时还可以丰富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实际生活知识。在网络体育教育条件下强调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律性。
(二)从社会效益方面分析
从网络教育的实施产生的社会效益方面分析,三所高校的实施效果显示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学生参与率非常差,而网络体育教育的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方面都明显要比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好得多。尤其是自觉锻炼身体参与的主动性有很大的提高。网络体育教育不仅对学生的单方面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同时还对学生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产生了积极地影响。并且通过网络教学的平台还可以进行其他与体育有关生活常识的教育。通过学生的社会活动影响到身边的其他人,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社会正能量。
三、网络体育教学发展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大部分老师没有在网络教学方面进行专门的学习培训,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进行系统地规范教学,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偏差,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表现方式比较单一。这些都说明了我国高校网络教学建设的不完整和不规范性。
综上所述,网络体育教育模式是一种新型方便的教学方式,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和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生活习惯,这些都为我国正在进行的全面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同时也非常有利于促进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关键词】影视教学 现代教学手段 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1-0078-01
在现代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而较为前沿的教学方式则是运用现代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简单地说,现代教育技术是作为当代一种非常先进的教学辅助方法,通过对抽象的知识进行平面化进而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因为现代教育技术自身形象性、直观性以及新颖性等特点,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受到学生们的追捧,同时也有效地减轻了教师教学的难度,因此,现代教育技术也受到了教师的广泛认可。
一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现代教育技术是将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体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现代技术手段,即现代教育媒体。(2)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即媒体教学法。(3)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即教学设计。而应用于教育的现代信息技术包括:模拟音像技术、数字音像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通讯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
二 影视教学中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策略分析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制作科学实用的多媒体课件
通常情况下,运用多媒体进行影视教学,所制作出来的课件就必须要满足课程的整体要求,因为制作课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保证影视教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所以,想要保证所制作的课件能够切实可行,就必须遵循以下几点:(1)教学目的相对明确,教学内容容易把握,课件所表达的内容以及知识点能够规范、形象。(2)课件的制作需要保证屏幕设计清晰,色调的调配需要保证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活泼,同时还能使学生能够对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吸收。(3)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要谨记所有的工作都是以学生为主题进行完成的,切不能造成课件的华而不实。
2.将抽象概念进行具体化
现代的影视课堂教学中,书本知识点越来越难以掌握,有很多的文字是学生不能够理解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能对这些抽象的知识点进行全面解析。而要将此在现代教育技术中进行延伸,简单地说就需要现代教育技术中的课件制作要保证能够为学生们提供出较为丰富且直观的教学素材,以使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理解抽象的知识,为影视教学起到效果的保证。
3.培养学生的发现及探索能力
虽然现代影视教学的课堂对于以学生为主题的论调越来越高,但教师在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所有的知识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因而,现代教学活动的关键就是要能够保证对教学课题进行有效的选择。如在对一个电影中人物表演的讲解,可以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演员的表演做一个整体的讲解,同时,还要促使学生进行举一反三,为以后课程中知识点的学习创造前提。所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实际情境的设定,可以保证影视课堂教学更加全面,可有效填补传统影视教学方法中所存在的缺点。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其很大程度上是对传统的影视教育方法进行丰富与补充,使过去很难实现的效果都能够有效地表达出来。所以,对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大力推广与应用,可以保证影视课堂教学能最大程度地被学生们所吸收,这就显示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有效整合的重要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现代教学的表现形式脱离传统的呆板,变得更为形象化与多样化,最终保证影视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尚广海.多媒体教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池州师专学报,2001(3):125~126
[2]马晶、张晓.浅析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和意义[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