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划经济的起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其课堂参与
书院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法对于我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一般是指学习者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方法与内容,自觉监控学习过程,自我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语言学家早已证明:外语学习是一种自主的习得过程,习得者往往需要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认知手段来完成学习任务(Littlewood,1984)。鉴于中国学生所学的外语与母语分属不同语系,其文化传统、语言特征,包括语音、语法和文字系统与母语差异很大,外语学习的难度远远超过母语习得。学习者必须具备很强的自主学习意识才能真正有效地学好外语(束定方,庄智象,1999)。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外语教学观念影响,英语课堂上老师只注重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忽略了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这极大地妨碍了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首先要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即“教为学服务”,“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自主的学习主体,而不是单纯地接受知识、技能的容器。其次,我们在外语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真正地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当然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完全脱离教师和同学而孤立地开展学习活动,相反,它必须依靠一种轻松、和谐、互助的人际氛围来发展。最后,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使之更有效地学习,
二、改变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策略用来指教学活动的顺序安排和师生间连续的实质流,指为实现预期效果所采取的一系列有用的教学行为(熊川武,1997:38)。由于学生的背景不同,学习风格有别,在不同阶段表现出的特征也不一样,加之学习目标、课程设置有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但无论哪一个层面的教学策略,属于原则还是属于技巧或程序,其本质是一致的,亦即,为达到有效教学目的而采用的一切有效原则和教学行为。就英语教学而言,英语教师需要掌握以下教学策略:
1 组织策略课堂组织是成功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主要因素,没有教师的有效组织,任何活动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教师有必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合理安排课堂活动,有效地处理课堂问题,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在遵循一定的课堂组织原则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尝试各种不同的策略,如课堂结束时的“一分钟问卷”(one-mlnute paper),此方法有助于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问题,以便因材施教;“指定参与”(assigned participation),这是大班教学中促进讨论的一种技巧;“计划参与”(planned participation),教师可提前宣布下课前五到十分钟用来回答学生地提问,以便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以及“思维小憩”(thinkbreak)等。
2 激励策略动机是成功的前提,是直接推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它包括学习意向的选择、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兴趣的保持和努力的持久等。激发学生的热情,使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有效教学的保证。因此,教师应该在遵循自主性、自我实现、自尊、乐学等原则的基础上,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动机。当然,不同的对象,不同的课堂,对激励策略的要求也不同,但英语课堂中学生的基本需求是一致的,只要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就能激发其动机。英语课堂中常用的激励策略有:“反身参与”(reflective participation),这是一种不采用“举手回答”的课堂提问方式,有利于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哑剧”(silent solutions),该策略用于“问题解决”的活动中,要求学生表演自己的答案,而不是用语言叙述,借以减少学生的课堂焦虑感,尤其适合对故事、小说类文章的阅读教学;“预测指导”(anticipation guide),该活动适用于课文教学,在开讲之前,教师可就有关问题的正误让学生发表各自的观点,通过学习课文,学生检验自己观点的正误,最后再组织讨论,论证预测的观点。
3 提问策略提问是课堂教学最常用的策略之一,也是最富影响力的教学艺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问的策略性。提问策略可分为四部分:计划策略、问题设计策略、控制策略和评估策略。有效提问要求教师提前准备,因此,在正式课堂提问之前,教师应确定提问目的、提问内容、问题的组织以及预测可能遇到的问题。一旦进入课堂提问的实施阶段,教师应本着简化、调节、启发思维的原则,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提问不同层次的问题,以便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提问,如:问题的排序(sequencing)、提问不主动的学生(nominating non-volunteers)、转移(redirecting)、诱导(pro-bing)、增加等待时间(increasing wait-time)等。最后,教师应及时运用表扬(praising)、鼓励(encouraging)、引用(quoting)、身势语(gesturing)等评估策略,对学生的提问或回答给出应有的评价,这是有效提问的保证。
三、调整教师角色,融洽师生关系
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和保证,它是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教学活动成功的因素之一。而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又是教师自身角色的调整。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应该主要担负以下六种角色。
1 组织者(organizer)对教师来说,组织者是最主要也是最难承担的角色之一。作为组织者,教师必须清楚教学活动的目的、学生的情况、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可以采取的解决方法。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应明确地交待活动地内容和要求,必要时加以演示以便学生明白如何开展活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适时启发,恰当评价,帮助教学活动顺利完成。
2 控制者(controller)教师要恰当地控制教学活动的节奏和时间,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高速完成。当然,教师的控制也要随活动的不同而变化。从控制练习(con―trolled practice),半控制练习(half-controlled practice)到自由练习(free practice),教师对学生语言的使用和准确性的控制应该越来越少。
3 检测者(assessor)作为一个检测者,教师要完成两个任务:改正错误和组织反馈。改错时要使学生明白错误所在,又不伤其自尊。反馈时要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成功和不足。
4 启发者(prompter)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如不知如何开始一项活动、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激励。适时的启发和激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
5 参与者(participant)教师并不是活动的旁观者,除了监控、帮助以外,还可以参与到活动中去,与学生一起完成任务。参与者的角色有助于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融洽师生关系,创设一种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高校;德育动力;形成机制;多元化;建构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059-02
高校德育是一项复杂的课程,其内容具有多样性和创新性的要求,其功能又具有潜在的动量。要使高校德育工作发挥最大效能,就要把握好德育动力的功能作用,同时还要整合好德育教学的流向及方向。因此,研究高校德育动力及其机制的多元化构建路径,有助于整合德育的各方面资源,将各方面资源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为高校德育教学提供有效帮助。
一、高校德育动力定义及其机制分析
任何事物都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而各个组成要素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相互作用的各个要素共同促进了事物的不断向前发展。高校德育动力同样也是由许多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各种相互作用的要素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影响和作用,共同推动着高校德育工作和大学生思想品德向前发展。这一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机制,一是高校德育系统与其他教育系统一样,需要进行信息交换,需要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二是高校德育在大学生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正确发挥高校德育系统的功能才能有效发挥高校对学生整体教学的总动力。由此可见,高校德育系统的效果,与其中各个要素密不可分,同时与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整体结构也不可分割。因此,要将高校德育动力系统功能发挥到最大限度,就要充分了解高校德育动力系统内部各个因素,将各个因素整合达到最佳组合状态,使其协调运转,共同促进高校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二、高校德育动力的特性
了解和把握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特性有助于正确把握其运行方向。在研究中我们既要善于发现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个性,又要善于把握系统结构的共性。
1.整体性。高校德育动力系统是由各个个体组成的有机整体,其组合同样遵循“整体优化律”。当各个个体按照合理有序的结构进行组合时,其整体的功能就能得到正常发挥,也就会大于各个组成功能之和。相反,如果各个系统和个体按照无序的结构进行组合时,整体功能就不能正常发挥,整体功能也就小于各个个体功能之和。因此,高校在德育教学中就要合理安排教学布局,科学统筹规划德育教学各个系统的组合结构,寻求高校德育各个组成要素的协调运转,将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整体效应发挥到最大程度。
2.稳定性。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相对稳定性和绝对运行性的统一,都是经历一个从不稳定的变化到稳定的变化的过程,然后从稳定的变化继续向下一个不稳定继续前进。只有经过不断的变化和发展,才能实现系统的完善和成熟。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发展同样经历了这一发展过程,并且这一过程的周期较长,这也就使得高校德育教学工作相对稳定,进而使得高校德育教学工作得到有效的提高和发展。这一特性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在改革和创新时既要看到其必然性,也要看到其相对稳定性,从长远利益来对高校德育工作进行改进。
3.开放性。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只有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和信息的交换,才能有效促进事物的正常发展。高校德育动力系统同样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同时高校德育动力系统同社会各个系统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时刻影响者高校德育教学工作,而高校德育教学工作也同样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高校德育教学工作要不断发展,与时俱进,优化教学环境,更新教学方法,开发新的教学资源。
4.转换性。矛盾双方是相互变化相互转化的,通过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进而促进了事物的发展。高校德育动力系统同样是一个矛盾体,不仅与其他矛盾体进行着相互转化,高校德育动力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也在进行着相互转化。一方面高校德育教学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作用,另一方面,高校德育动力系统各个客体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转化的作用。各个客体之间通过不同时期的相互认识和自我认识,控制并且协调自己的思维和行为,进而实现了教学的转化,从而促进了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正常向前发展。
三、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结构
1.内动力的作用。内动力即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外因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高校德育发展只能通过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内因来起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校各种管理因素、校风学风,以及学校心理氛围等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是高校本身对高校德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如果高校能够为德育教学提供良好的平台,就能够不断推动德育教学的发展。
2.外动力的作用。事物的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对事物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高校德育发展受到以下两个方面外动力的影响,一方面是整个教育系统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如智力的教育就是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为德育教学的开展提供智力支持,反过来德育的发展又能够为智育提供良好的品德保证;另一方面是社会环境对高校德育动力的影响,包括我国及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3.内外动力的共同作用。从微观角度来讲,高校德育内动力和外动力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要通过人的作用来实现,即高校德育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一方面高校德育教育的主体通过教学活动向教育客体传播知识,并且影响和作用于客体,而客体又通过自身的学习提高反作用于高校德育教育的主体,使得德育教育主体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我,最终实现高校德育教育的主体和客体的共同发展,进而促进了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不断完善和进步。
四、高校德育动力多元化构建路径
1.教学因素的构建。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完善和发展离不开教学因素的发展和提升,教学的改进是推动高校德育动力系统改进的有效力量,也是实现高校完成德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方式。高校德育教学因素又由以下四个因素组成,教学主体即高校德育教师;教学客体即在校大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这四个教学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又相互转化,共同形成了德育教学的矛盾体,并且通过矛盾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转化共同促进矛盾体的前进和发展。这些矛盾体是高校德育教学的动力,高校德育教学工作正是在这些矛盾的产生和解决过程中不断变化,然后从解决到产生新的矛盾过程中不断发展,进而再解决新的矛盾,如此反复,最终实现高校德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2.科研因素的构建。高校教学离不开科研活动,而科研活动正是知识创新的要求。高校德育动力系统不仅要实现对高校学生的知识传播,还要通过科研创新活动提升知识储备,更新知识理念,实现教学相长。高校德育科研活动作为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一个矛盾体,始终贯穿于高校德育教学之中,与其他矛盾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高校科研活动的发展又受到社会各因素的影响,如政治经济因素、社会制度因素等,在某些条件下,这些因素也是推动高校德育科研活动发展的动力之一。“教,知其困”这说明科研这一实践活动能够拓展高校德育教学工作者的视野,发现其中不足,为推动教学发展提供很好的平台。实践已经证明,只要施教者采取了恰当的教学方法,高校德育科研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校德育教学工作,提高高校德育教学的质量。
3.教师因素的构建。教师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力量,直接担负着培养学生具备符合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的任务。因此,高校德育动力的存在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师资力量的运用。社会发展对教师的学历、政治业务素质提出的要求,以及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外部动力,但外部的条件与压力要转化为教师的行为,取决于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就是在需要―满足―产生新的需要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提高。因此,我们要先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教师需要的实际状况,对于不同类型的需要给予相应的、恰当的满足,并加以合理地引导,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精神层次的需要,激起其长盛不衰的工作动力。
4.管理因素的构建。高校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会为高校德育提供强大的动力。一般而言,在高校管理中有两种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着的动力。一是物质动力。作为学校管理者必须关心高校学生们的物质需要,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物质待遇,尽可能使他们获得较好的物质条件。二是精神动力。管理是人的活动,人有精神,必然有精神动力。精神动力要求管理者不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时代感、使命感、责任感,提高广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增强高校德育动力是保证德育实效性、有效性的基础措施之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应该引起德育工作者的充分、高度重视,取得更多的理论成果,以便更有效地服务于德育实践。
参考文献:
[1]刘社欣,郑永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理论与实践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4):100-103.
[2]孙正聿.哲学修养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90.
[3]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2.
[4]丁元竹.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需建设四个机制[J].嘹望新闻周刊,2013,(41):33-35.
关键词:企业;国际化;资源困境;资源基础论
中图分类号:F2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6-0012-02
一、资源基础论的相关论述
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Hymer,1960)、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vemon,1966)、巴克利和卡森的内部化理论(Buekb&Casson,1976)及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Dunning,1981)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原因、方法和战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20世纪80年代以后,资源基础论(RBV,Recourse-Based View)产生并完善。资源基础论(RBT)认为,企业是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集合,这种资源或者能力应该是“有价值的、独特的、难以模仿的和不可替代的”,而且很难被复制和转移(Barney,1986)。企业运用这些资源在竞争中为顾客创造价值,并获得长期持续的竞争优势。
资源是企业形成优势的基础,基于资源和优势之间的关系,资源基础论把企业国际化进程中所需要的资源分为优势资源、劣势资源和补足资源。优势资源是那些能够为企业提供其他竞争者不具备的优势的资源,这些资源往往贵重、稀少、很难被模仿和替代,从而使优势持续;劣势资源是那些转移企业优势或较少创造价值的资源;既不是优势资源也不是劣势资源的称为补足资源,它们虽然不能为企业创造优势,但对于企业的运作是不可缺少的。
二、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资源困境
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的“国外经营成本论”认为,在不确定的国外市场中运作会使企业承担额外的成本(BuckleyandCasson,1976;Hymer,1976);从组织理论角度研究的“异质”会降低企业绩效、增加企业失败几率(Zaheer,1995;Zaheer and Mosakowski,1997);从战略管理角度分析的企业在多个国家分散经营的管理困境,会使企业绩效降低(Tallman andLi,1996;Hitt et a1.,1997)。根据资源基础论对资源的分类,我们可以把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资源困境分为三种:资源优势流失、资源劣势产生、补足资源缺失。
(一)资源优势流失
国外环境在制度、地理、人文等很多方面不同于国内,这就会使企业资源在国外市场丧失其在国内的优势。优势流失可以发生在某一特定企业,即当某企业进入国外市场时,不能转移已有的资源优势。国际化企业能够准确识别优势资源非常关键,但同时也是异常困难的。按照资源禀赋理论,在一个国家稀缺的资源,在另一个国家也许并不稀缺。所以,在一个国家具有优势的资源在另一个国家也许不具备优势。或者说,国外竞争者也可能使用了这种优势资源并加以模仿,提供相似或更优的产品。比如说中国企业的低价策略已被印度等其他国家模仿,这就意味着中国企业的优势发生了流失。当然,并不是所有企业在国际化经营时都面临这个困难,如果国外市场竞争者实力弱或根本不存在,企业就具有优势。比如说一家创新型的中小型企业的产品正处于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引入期,没有竞争者,那么创新者在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都具有优势(Vernon,1966)。
由于国外的环境可能完全不同于国内,多个企业在国际化经营时有可能都不能把优势转移到国外。比如说,如果某国的顾客根本不使用或不需要某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企业在该国便无法生存。在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为节省劳动而设计的产品或服务就不能创造价值。如,当保安费用不高时,远程安全监控系统就不必要。文化标准也是企业国际化的一个障碍,如酒精性饮料生产企业不能在禁止酒精消费的国家创造顾客价值。制度特征也影响某一行业企业的赢利能力,如在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家,消费者选择拷贝程序或歌曲,软件或音乐公司便不能从创新中获利。正是由于国家之间存在着上述的不同,企业在选择目标市场时就应该做好充足的调研和预测。
(二)资源劣势产生
企业资源的形成以适应环境为前提,形成路径依赖性(Diefickx and Cool,1989)和使用的程序性。适应本国技术和管理体系、以本国流行的价值观和标准为支撑的程序与国外环境不符,就会使企业资源在转移到国外市场时转变为劣势,破坏其他资源创造的价值。如,某公司独特的激励机制在国内很有效,但与国外的劳动文化不相溶,造成了员工的冲突和不满。这就是资源转移带来的劣势。转移到新进入国的资源越少,产生的劣势就越小。所以,企业会选择渐进的国际化方式(Johanson and Vahlne,1977),以避免无法预知的成本损失。在现实中,企业往往通过出口的方式实现国际化,以产品的形式间接转移资源,减少因转移劣势而遭致的成本。
企业在国外开展业务时,国外政府或消费者可能会歧视企业的国籍或产品,这不仅影响一家国际化企业,而是影响多个国际化企业。国外政府歧视外国公司或者特定国家的公司,因为这些公司对他们的统治造成了威胁(Hymer,1976;StopFrd and Strange,,1992;Kobfin,200i)。为减少威胁,国外政府或对国际化企业活动设定限制,拒绝已签订的合同,或为当地企业提供补贴、同当地企业签订优先购买协议,这些都会减少国际化企业的收入。消费者也可能因民族感情或对产品质量不信任而歧视国际化企业。企业母国或产品原产地不清晰时,如产品的零配件生产、装配和设计在多个国家进行,产品没有单一的原产地(chao,2001),企业进行贴牌生产,贴标签的国家成为产品的原产地,企业可以避免这一劣势。
(三)缺少补足资源
1.不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国际化意味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在地理位置相距较远的国家开展新业务需要企业具备更多的资源及能力去处理运输、通讯和协调等相关事宜(velTlOn,1977)。所以,企业资源的有限性不利于企业的扩张。如果企业在进入目标市场之前,已经具备了国际化经营的丰富经验,企业面临扩张障碍的风险就会降低。即使企业没有实现国际化,但已经在国内市场的多个不同地区实现了产品的多样化经营,也可以降低这一风险,因为它已经拥有了大规模生产的补足性资源,如企业有效的结构和良好的管理水平。
2.不利于企业在新的制度环境中运作。约束^类行为的制度、规范、惯例(如文化、语言、)和政治、法律、经济体系(Noah,1990),影响国内所有企业的运作。企业国内的制度
环境使企业拥有一定的资源,然而,当企业进入一个与本国制度环境完全不同的国家时,它可能会缺少某些补足性资源,如与国外其他经济实体进行业务往来时所需要的社会关系、社会资本及主要的行为准则等(calhoun,2002;Zaheer,2002)。
3.不利于企业产品在国外销售。企业必需的补足性资源可能是有形的(如新鲜产品的制冷系统),也可能是无形的(如使用创新产品的方法)。国外市场顾客缺少使用企业产品或服务必需的补足性资源,产品将无法在该国销售,称为基础。如果企业的产品使用简单,企业则不容易面临基础。当产品使用独立性很强,即使产品很复杂,顾客也可以直接使用产品,也无须再投资置办其他资源。
三、应对资源困境的对策建议
1.采取渐进的国际化方式。企业无法转移优势资源,但可以采取渐进的国际化方式。渐进的国际化是指企业首先立足于国内市场,然后通过一系列渐进的阶段逐步涉足国际市场,把国际经营看做是一个动态的学习和反馈过程,当企业开始考虑向国际市场扩张时,企业可以先选择进行出口贸易,因为进行贸易是一种风险小、成功率高的方式。成熟后再成立全资子公司,在国外建立生产或制造工厂,以此降低企业潜在的成本。如果公司已经投资,却不能转移优势,他也可以选择撤资。
2.进行国外市场投资环境调研。对于资源劣势的形成,企业可以通过选择与国外市场合适的资源来克服。然而作出准确的判断是复杂的,企业需要学习并了解更多有关新进入国的情况,分析出哪些资源在新进入国是不合适的,这就需要国际化企业开展详细的市场调研。
3.建立稳定的战略联盟。对于国际化企业来说,面临国外政府或消费者的歧视时,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他们需要的全部资源和能力是一件花费大、效果差的事情,通过建立战略联盟、知识联盟来获取国外优势企业的资源、学习国外优势企业的知识和技能则要便捷得多,而且还会降低交易成本。来自不同市场环境的企业的员工在一起工作、学习还可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促进优势资源的创造和竞争能力的培养。
4.培养组织的学习能力。企业国际化进程是一个创新和组织学习的过程。虽然许多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国际化实际上更多是基于机遇驱动(Klaus,2002),但企业主动进行其国际化扩张无疑更加具有战略意义。企业可以通过改变信息系统、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管理技能等来克服扩张受阻。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国际化程度低,缺乏国际化知识和国际化运作经验。通过外部化和网络化获取国际化知识相比传统的“于中学”模式应该能够节约更多的时间与资源,而想要通过这种跟随模仿模式来获取国际竞争力,组织学习能力是关键。
[关键词]器乐教学 音乐 教学方法 改革
[作者简介]柯莉娟(1982- ),女,江西赣南人,赣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器乐表演与教学。(江西 赣州 341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3-0134-02
近些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在这一背景条件下,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变化。随着高校不断实行扩招政策,学生人数不断上涨,导致高校的教育资源陷入紧缺的局面。一方面是高校教育环境和资源出现了变化,另一方面是高校并没有随之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及培养目标。所以,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器乐教育不可避免地显现出一些问题。
一、高校音乐专业中的器乐教学现状
1.灌输式教学依据普遍,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专业教师而言,他们往往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却不重视培养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就业能力,甚至部分高校根本没有自己的教学模式,只会简单照搬知名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专业能力的提升。关于这一点,器乐教学中的问题比较严重,具体表现如下:第一,重视提升学生的演奏技能,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至于学生的组织能力、研究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更是被排挤到不被注意的角落中;第二,过于追求有一定难度的乐曲,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很少涉及器乐教学法以及其他教学理论,尚未将合奏、乐队表演、配器等教学内容纳入重点学习的范围,有的音乐院校甚至抛弃了这些学习内容。如果高校不注重发展此类课程,一成不变地沿袭传统的教学内容,就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新形势,人才培养方向也会出现偏差。
2.教学目标不明确,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些高校的音乐系简单地将器乐学习纳入选修课的范围,并没有明确指出学生需要学会哪些乐器,也没有规定出学生应该达到的演奏水平。高校开设器乐课的时间比较晚,而且课程安排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学习器乐课程的效果不明显,无论是演奏技能,还是对乐曲的感悟都停留在最表面,根本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教学方式方法较单一,影响学生学习的创新性。高校的器乐教学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十分单一,主要由布置乐曲、练习乐曲和布置新乐曲三个环节组成。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独自训练,学生之间关于演奏技巧的沟通很少,也几乎没有机会与其他学生一起合奏。高校的器乐教学如果不及时进行变革,那么学生只能学习一些肤浅的演奏技巧,也无法使器乐教学升华到更高层次。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只是器乐教学目的的一个方面,培养学生感悟音乐、鉴赏音乐的能力才是最主要的学习目标。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器乐教学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演奏民族乐器或者西洋乐器的技能,并掌握相关的演奏理论,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器乐教学效果。
二、当前高校音乐教育中进行器乐教学改革的意义
1.通过器乐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美感。高校设置器乐教学课程,并不是为了培养更多的演奏家,而是为了提升学生感悟美的能力。节奏感不能简单依靠对音符的划分来获得,如果只靠身体的感知来寻求节奏感,节奏就会成为一种机械式的运动。达尔罗兹奥尔夫、柯达伊构建的教育体系都特别强调单独练习在培养学生节奏感中的重要作用,他们都认为节奏的感知不仅需要耳朵听,更需要用心去体会音乐的情感、音符的跳动。学生通过器乐学习,耳朵、眼睛、大脑等多种感觉器官能够得到训练,协调性会更好,不仅如此,学生会逐渐养成用心感悟音乐节奏的习惯,这样就会加深对音乐的体会。
2.通过器乐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操。教师首先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器乐教学,学生才能够重视器乐学习,进而达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器乐学习中演奏技能的提升是学生近距离接触音乐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技术的提升只是器乐教学内容的一方面,学生借助于器乐学习更好地感悟音乐才是最终目标。乐谱是无声的、静止的,没有生命力的,但是经过演奏就会成为真正的艺术,为人们带来美妙的享受,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心灵。总而言之,学生可以通过器乐学习来更好地感知音乐,从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3.通过器乐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音乐的创造力。高校中的器乐教学不能继续沿袭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应该根据学生演奏乐器的种类以及演奏水平,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演奏小乐队,如果学生的人数多,也可以尝试着组建演奏乐团。高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创设一些条件,比如开设合奏课程。学生通过上合奏课,可以凭借自己的理解能力提高演奏技巧,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不同的乐器在音乐演奏中的重要作用。另外,合奏课能够使学生体会到音乐更强烈的表现力,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学生在合奏课程中能够树立其合作的意识,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也能够使学生理解他人、尊重他人,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当前音乐专业器乐教学改革的创新途径及对策
1.树立全科学的教学目标,深化器乐教学改革的深入。目前,高校器乐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是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那些专门培养音乐人才的院校,器乐教学目标是培养专业的演奏人才,学生在进入音乐院校之前已经具备一定的演奏水平,专业教师演奏水平很高。但是普通高校的器乐教学与专门的音乐院校在培养目标上存在很大的不同,普通高校的培养目标体现出综合性特征,不能过于追求演奏技巧的提升。学生毕业之后面临着多种选择,他们可以成为职业演奏师,也可以进入到高一级的学府继续学习,还可以选择在中学任教。正是由于器乐教学目标带有综合性特征,所以教学目标应该进一步细化,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好、演奏基础等,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如果学生有一定的演奏基础,教师可以指点学生进入更高级的院校继续深造;如果学生的器乐理论知识掌握得很扎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到学术研究的领域。
总之,专业教师应该系统而全面地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了解学生的真实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目标。只有科学合理、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学习目标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反之,如果学习目标不适应学生,很难正常发挥学习目标的重要作用。
2.导入新颖的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传统的器乐教学模式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占据主要地位,传统的器乐教学模式尽管能使教学过程更加具有针对性,可是它也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高校的教育资源。最近几年,高校学生人数急剧上升,导致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加大,如果不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必会使高校教师难以忍受沉重的工作压力。分组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教师首先在全面分析学生性格特征、演奏水平的基础上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学。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大体相当,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具有共性,所以教师就可以通过集中的方式为学生解决学习问题,这不仅能够提高学习质量,也能够节省大量的教学资源。
另外,小组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学习气氛的良好环境,学生可能会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发现许多问题,通过为同学指出来,自己也得到了提高。小组划分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适当变动,如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改善,教师可以将其划分到水平更高的小组中;反之,如果学生的学习成绩下滑,演奏技能下降,教师也要把他调到级别低的小组中。小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教学资源,提高了学习效率。
3.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总是先分析乐谱,然后为学生做示范,接着学生进行模仿练习,一段之间之后学生进行回课,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这种学习方法机械、单调,很难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不符合当今流行的建构学习法,所以教师不能继续照搬之前的教学方法,而应发挥创新能力,积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近些年来,对话式教学法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这种教学方法最适合用在器乐教学中。它首先要求构建出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针对某一学习内容展开讨论。当教师带领学生鉴赏音乐作品时,教师不能在欣赏完毕之后立刻说出乐曲的情感以及思想内容,而是要求学生针对乐曲进行讨论,交流一下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勇敢表达出不同的意见,如果学生的观点带有一定的创新性,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只有当学生的观点偏离正确的轨道时,教师才适时进行引导,使学生返回正确的轨道。另外,某一学生表达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时,其他学生需要认真聆听,这也是学习途径之一。
4.重视教学的艺术实践,提升学生器乐学习的水平。在高校的器乐教学中,艺术实践环节由于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最为薄弱。学生在艺术实践环节所获取的实践机会十分有限,甚至很多学生只有在参加考试的时候,才能拥有艺术实践机会。器乐演奏属于表演的范畴,因此器乐演奏不能脱离公开演奏,如果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获得充足的参与实践锻炼的机会,那么学生的就业,乃至于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受到不利影响。因此高校应该重视艺术实践环节,这也是当前高校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实践的教学理念,使学生认识到积极参加实践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应该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实践机会。如教师可以每隔一定的时间举办一次演奏会,鼓励学生抓住公开演奏的机会。教师也可以与学校其他部门建立联系,为学生争取到舞台演奏的名额,使学生有机会站在舞台上公开表演。对学生来说,也要树立实践重要的意识,在明知实践能力较低的情况下更需要积极参加实践,以端正的态度对待每一次挑战,分析每次挑战中的不足与问题,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如今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而器乐教学日益成为高校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同时能够影响到学校、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多元化的背景条件下,高校应该不断探讨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广大器乐教师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郜锋.对我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2]高绿茵.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初探[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
[3]黄山.普通高校音乐欣赏选修课教学的实践探索[J].贺州学院学报,2008(2).
[4]康慧奇.论高师音乐教育中器乐教学的现状[J].大舞台,2010(9).
[5]刘恋.普通高校器乐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7(2).
[6]马玉光.普通高校器乐教学与学生素质培养[J].乐器,2010(9).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原因影响
一、前言
置身于21世纪,我们旋转地球仪,要从中找出100个参加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国家 ,是十分容易的,而要从中找出10个没有参加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国家,则是非常困难的。 时至今天,仍然未参加任何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国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源地欧洲少有了,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这些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也少有了。中国是一个大国,要想发展就要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因此我们必须要了解经济一体化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对成员国和非成员国都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原因
(一)发展规模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要
在技术和资金日益密集的现代化生产中,要增强企业竞争力,就需要扩大经济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各成员国的生产要素和商品可以自由流动,自然有利于企业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二)降低生产和流通成本,稳定物价的需要
相邻相近的国家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员国间降低或取消关税,与邻近国家的贸易比重提高,使进口原材料和出口产成品的运输费用减少,自然使企业生产和流通成本降低,利润增加。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费用降低,市场商品可供量的增加,则有利于物价的稳定,通货膨胀的控制。
(三)扩大商品贸易和要素市场的需要
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成员国之间通过签订政府条约或协定,规定相互取消或降低关税和贸易限额等非关税壁垒,允许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实际上就是把各成员国以往一国统一 的市场范围,扩大为多国统一的市场范围,使商品的要素市场范围绝对地扩大了。各成员国在区内减免关税,提供贸易和投资等便利的同时,对区外国家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依旧,那么,各成员国的商品和要素市场就相对扩大了。
(四)稳定货币汇率,防范金融危机的需要
任何国家,要稳定其货币汇率,防范金融危机或减少其损害,当然主要是靠自己,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在金融和资本日益国际化,伺机出击、无孔不入的国际投机资本高达成千上万亿美元(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今天,单靠一国特别是实力弱小的国家的一国之力,是难以与强大到足可倾城倾国的国际投机者抗衡的。发生于1997至1 998年的东亚金融危机就是证明。因此,相邻相近而又在经济上利害与共,生死攸关的国家联合起来,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共同稳定汇率,防范金融危机,就是非常必要的。
(五)实现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需要
在完全自愿平等的原则下实行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各成员国就共上了一辆战车,经济利益就捆绑在了一起,彼此就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了。各成员国间有了矛盾和摩擦, 就应该也能够通过平等协商来解决。各成员国跨国公司的相互投资、市场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关系的形成,彼此生存空间的共享或趋向共享,使彼此诉诸武力解决争端成为不可能。政治关系决定于经济关系。经济上的一体化,会使极端的政治即战争失去生存的土壤。当年欧洲实行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欧洲永远消除战争, 实现欧洲持久的和平与稳定。
(六)协调一致,增强对外竞争实力的需要
经济实力弱小或相对弱小的国家,在世界市场上面对实力强大的国家或集团的激烈竞争, 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这些国家要摆脱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困境,就有必要成立区域经济一体 化组织,通过多国联合来增强竞争实力。欧洲共同体当年成立的主要意图,就是为了增强成 员国与美国和苏联的整体竞争抗衡实力。北美自由贸易区则是美国等面对日益紧密联合起 来的欧洲的经济一体化挑战而成立的。
(七)合理利用和配置人力、物力资源的需要人力和物力资源在各国的分布,是不平衡的
一国的各类物质资源和各层次劳动力的供给 与需求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各生产要素的你多我少,我多你少的现象存在是普遍的。因此,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要合理利用和配置其人力和物力资源,以提高其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 就需要进行多国合作来互通有无与多寡。相邻相近的或特定的地理范围的国家实行区域经济 一体化,正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各国的影响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的影响
1、区域经济一体化意味着地区内各国之间壁垒的消除,简化贸易层次程序,加速货物自由流通,并有利于资源跨国界的流动,从而在地区内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同时,市场规模扩大,使各成员国有更大的可能获得发挥规模经济的效果,因而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
2、区域经济一体化意味着地区内部竞争的激化。在激烈竞争的压力下,企业将会加强经营管理,利用新的手段和科技成果,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国际竞争力。
3、区域经济一体化意味着各成员国以综合的力量,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加强和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关系,汇入国际社会,进而形成一种合力作用。
4、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成员国在一定程度上要放弃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贸易政策等重要领域的控制权,所以成员国对于国家控制权有一定的担心。
5、如果贸易转移大于贸易创造时,将会产生不利影响。贸易创造是在自由贸易区内,高成本的国内生产商被低成本的供应商所代替。贸易转移是低成本的外部供应商被自由贸易区内的高成本的供应商所代替。只有当自由贸易协定所创造的贸易大于转移的贸易时,才会对整个世界贸易有利。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非成员国的影响
首先,非成员国面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获得的机会:
统一市场的创立可以提供相当多的机会,使原本受保护的市场放开了对外来竞争的限制。比如,1992以前,欧洲保护程度最高的是法国和意大利市场,而今,这些市场在出口和直接投资方面对外来竞争的开放程度比以前大多了。
其次,非成员国面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受到的威胁:
尽管实行统一市场,大大减少了各国间的贸易和投资壁垒,但各国间的文化和竞争方法方面的差异仍是一大障碍,它们将生产活动集中在某些关键地点并为一个由多个国家组成的统一市场生产标准产品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能力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对我国的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能会冲击我国那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影响低端产品的出口,造成部分农民工失业。例如东南亚地区许多国家的劳动力成本远比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低,而我国还没有完成产业升级,相当一部分劳动力还得从事那些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还会对我国汇率造成影响,许多国家会继续要求我国人民币升值,这会影响到我国的出口产业的发展。
四、小结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和正在给予其成员国巨大实惠的事实,日益为各国人民所认知。越来越多的认知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巨大作用的各国人民,必将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范围不断扩大,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蓬勃发展趋势是注定了的。
参考文献:
[1]阳国亮.试论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相互关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10
[2]城市营销100.海天出版社,2003
[关键词]乡村景观;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中图分类号:TD3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200-0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人们对居住的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园林景观成为现代城市商业及住宅区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营造出一个好的园林景观,不仅可以净化空气、减轻空气污染、降低噪音,还能放松人的心情,给人带来轻松愉悦的视觉感受。
一、乡村景观的概念介绍
乡村景观作为景观的一种,主要产生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自然的改造。它居于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之间。乡村景观即保留了自然景观的景观特色,又透露出人工气息,主要表现为生产性、地域性、生产性、自发性、生态性以及历史文化性。乡村景观是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开发出来的,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包含了人们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比如耕作、村落、工具、牲畜等,同时,乡村景观所特有的生物多样性,为其景观更是增色不少[1]。在审美方面,因为乡村景观具有浓郁的田园风光和原生态的自然气息,所以有较强的审美性。乡村景观在演变与发展的历程中,更是集聚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气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存生活的环境越来越重视。乡村景观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不断的被开发出来。在城市景观中融入乡村景观,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能净化城市空气,具有双赢的效益。
二、乡村景观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
2.1 为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开发起到启示作用。
乡村景观有其独特的原生态元素,它所具有的朴素与纯真是城市景观所缺乏的。乡村景观重在原始、清新、质朴,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轻松愉悦的。所以把这种元素有效的融入到城市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为城市园林景观的营造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参考依据。乡村景观的应用不仅可以缓解城市的繁忙与紧张的生活节奏,还很好的弘扬了生态环境,宜居城市的生活理念。
2.2 使城市园林与规划设计更符合审美规律
乡村景观是在历史进步的过程中,长期积累而成的,所以更加符合我们的审美规律。相反,城市给我们的印象通常都是高楼、混泥土、灰尘、雾霾以及古板的景观。如果能把乡村景观很好的引用到城市风景园林建设中,不仅可以体现历史文化元素,还能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规律。把乡村景观的优点应用到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取其精华,扬其长处,一定可以设计出更加生动、更加实用的园林景观[2]。
2.3 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路线
乡村景观结合了自然景观和人文因素,是人们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因需要对自然进行的改造,它对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变有一定的历史因素。但是不管怎么说,乡村景观引入到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是有积极的意义的。乡村景观的引用,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还能协调城市发展,为城市景观的塑造提供灵感。这也符合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三、乡村景观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坚持和遵循的原则
3.1 加强对乡村景观的保护
把乡村景观引用到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中,本身就是对乡村景观的一种保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或多或少对乡村景观有一定的破坏,所以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我们可以加强对乡村景观的保护和传承。 因为乡村景观蕴含着丰富的资源,不仅包含了天然的自然景观、优渥的土地资源,还维系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内涵。所以可以把这些资源作为城市园林景观的启发,不仅能够丰富城市园林景观, 也能较好的保存乡村景观的元素。
3.2 遵循协调性与统一性
在景观的营造和规划中,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加强自然与人文因素的和谐统一。使乡村景观运用到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同时,做到整体区域的统一。还要从大局出发,减少对乡村环境的破坏,充分尊重与保护乡村的历史文化。
3.3 遵循开放性的原则
在乡村景观融入到城市园林设计与规划的过程中,必须注重乡村景观的开放性,开放性是指对全民 、全社会的开放[3]。只有遵循了开放性原则,才能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规律。同时也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不过,在遵循开放性原则的同时,也要注重把握尺度,不可对乡村景观产生负面作用,也不能破坏乡村景观的历史文化底蕴。
四、 设计策略的启发
随着园林景观的发展,不少设计师在相关领域做出了深入的研究,包含如何将乡村树木、乡村动物、乡村花草等引用到城市园林的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为设计师提供了很多的启发。但是此领域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仍然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探索的地方。
4.1 可以采用模拟的方式
城市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日益加快,乡村的美丽风景、乡村的祥和气氛、乡村的新鲜空气,都是每一个城市人梦寐以求的。所以在城市园林的规划设计中,我们可以对乡村景观加以借鉴甚至是模拟,比如在城市中心地带规划一个具有浓烈的乡村景观的园林,提供给人们闲暇之余放松娱乐,一定很受大众欢迎[4]。
4.2 可以借景乡村田园风光
在乡村,错落的绿植、艳丽的花朵、起伏的山岗、潺潺的溪水、飞舞的蝴蝶,无不惬意愉悦。这恰恰是冰冷的城市所缺乏的生机与活力。设计师要用独特的眼光去发现,并运用到城市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可以使城市的人们也感受到乡村景观的魅力,视觉上得到享受,精神上得到放松。
4.3 传承乡村景观的历史文化底蕴
乡村景观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是人们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通过适应自然,适应生存而做出的改变。这种基础上形成的乡村景观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社会发现的体现,凝聚了丰厚的人文精神。所以在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要尽最大努力延续乡村景观的历史文化元素,这样的园林也更符合人们的审美,更适合时代的发展要求[5]。
4.4 增加农业体验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些年来,城市人口数量在不断膨胀,很多孩子从出生就在城市,不 了解蔬果是怎么长成的、不了解耕作是一种什么体验,甚至连很多基本的动物都不认识。所以说,增加农业体验,对城市园林的塑造有独特的意义。乡村景观在城市园林中的引用,同时也传达了历史地狱等特性,如果再加上农业体验,对大人是休闲游憩的场所,对孩子,还兼备教育的功能。我们可以在园林的建设中,增添一些特色的农业体验,比如种菜、种果树、采摘等,构造出一个新颖具有乡土气息的城市园林。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风景的融入,既是对乡村风景、文化的一种保护和传承,也是为城市园林艺术设计增添的一种新思路,不管是从环保的角度还是宜居的角度考虑,乡村景观都为城市人带来一抹清新。我国的风景园林设计在乡村景观的融入方面还欠缺融合发展,而乡村景观的建设却对乡村和城市的发展都有裨益,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将是具有独特风情的一种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赵东燕.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J]. 现代园艺,2015,02:83.
[2] 王文海.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J]. 中国园艺文摘,2015,01:140-141.
[3] 呼苗. 分析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J]. 北京农业,2015,23:75-76.
在历史上,在如此久远的岁月里,具有穿越种种苦难与强权重压之力量的文化民族,除犹太与华夏外,大概还有印度与希腊。而他们之所以能够持久地经受苦难的重压而保持自我同一性,在根本上不在其物质文明,不在于其疆域或任何其他东西,而只在于他们所开创与承担的文化乃是一种本原的文化:一种觉悟“绝对”而与“绝对”共在的文化;一种觉悟普遍性而自觉承担普遍性使命的文化。
实际上,“世界史”就开始于本原文化的出现,并由上面提到的四大本原文化奠定了基轴。虽然世界上有很多民族、很多文化,但是,并非所有民族都能有幸作为本原民族出现,因为并非所有民族都创造出了本原文化。所以,每个民族作为复数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并非所有自称“我们”的群体都可以成为他人的异在者。严格说来,唯有这类群体作为各自的“我们”,才真正能够相互成为异在者:在这类群体中,出现了能够打开并维护一种超越性视野的伟大心灵,通过这种超越性视野,这个群体能洞见并感受到自己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一个有绝对他者的世界,因而自己的生活是有绝对性的存在。更准确地说,只有能系统而深切地觉悟到哲学意义上的绝对本原(“始基”)而能与此本原共在的“我们”,才真正能互为异在者而构成“我们”与“你们”的关系。所有的民族都会有来源意识而有本原信仰,比如图腾崇拜,但并非所有本原信仰都达到了本原本身。真正的本原必定是“绝对的一”,否则,它就不可能是本原本身。所以,本原者,必定是一绝对者。它是绝对的一:它包含一切“多”于自身却又超越于一切“多”之上。
对于未能打开超越性视野的民族或个人来说,在根本上意味着未能打开本原的时间,而只停留在非本原的时间里。我们这种存在者首先且通常就存在于非本原的时间之中,因为我们首先与通常也是生物性的存在者,因而不得不与功能性事物、有限性事物或部分性事物打交道。所以,我们的存在首先且通常是以与功能性事物、部分性事物打交道的存在活动“到时”的:现在是出猎之机,因为野兽现身了;现在是采集之时,因为野果成熟了;昨夜秋风起,今日云天高……这种时间之所以是非本原的时间,因为在这种时间里,或者说在这种时间的到时中,我们能发现与遇见的都是有限物或部分物,而不是绝对的本原;同时,我们自己也只是作为各种角色出现,而不是作为完整的本相自身存在。也就是说,在这种时间里,既没有真正的本原,也没有本真的自身。
与非本原时间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可以相互分割不同,本原时间是一种把过去、现在与未来作为不可分割的可能性整体包含在自身之中的整体时间。在这种本原时间里,过去、现在与未来都是作为可能性而存在,或者说,它把过去、现在与未来作为可能性包含在自身之中。这种本原时间不仅是我们这种特殊存在者的存在方式,而且直接就是我们这种存在者的存在。我们作为这种包含着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一切可能性于自身之中的本原时间存在,才发现或觉悟到这个世界有“绝对者”在,有一个包含一切可能性事物于自身之中的“整体者”在,而竟然不仅仅有众多的有限物,不仅仅有诸多变幻不定的功能物与部分物。简单说,我们只有在作为“整体”的时间中,才撞见了作为绝对的“整体者”,尽管我们可能对此撞见的前提一无所觉。因为绝对的整体者必定是包含着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一切可能性于自身之中,因此我们只有打开整体的本原时间而置身于这种包含着过去、现在与未来于自身的可能性整体之中,才能跳出各种有限的部分性事物而遇见作为绝对的整体者。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热性惊厥;变化;临床意义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7.026
热性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症, 对患儿也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因此, 对热性惊厥患儿实施及时有效的诊断极为重要。本次研究旨在分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热性惊厥患儿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2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200例热性惊厥患儿。其中单纯热性惊厥患儿100例作为单纯组, 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100例作为复杂组。另收集本院同期收治的1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单纯组中男54例, 女46例, 年龄1~3岁, 平均年龄(1.69±0.69)岁。复杂组中男55例, 女45例, 年龄5个月~3岁, 平均年龄(1.59±0.54)岁。对照组中男53例, 女47例, 年龄6个月~3岁, 平均年龄(1.48±0.41)岁。三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研究方法 对三组患儿均实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检查。首先在患儿发作的第1天对其实施静脉穿刺采血4 ml, 并将其放置在无热源的内毒素试管中, 在静置10 min后对其实施10 min的离心处理, 速度3000 r/min, 分离血清。同时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分析。通过这种手段能够让样品中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包被球上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抗体结合, 并和125I-抗-NSE进行结合, 在结合完成后能够形成免疫复合物, 在此时使用放射免疫技术法对包被球中每分钟的数值, 通过这种手段即可检验样品中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 复杂组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为(22.52±3.65)μg/L, 单纯组患儿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为(11.58±2.69)μg/L, 对照组患儿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为(7.52±0.18)μg/L。通过对其实施统计学分析后可发现, 复杂组患儿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组和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热性惊厥是一种儿童常见的惊厥类的疾病, 也是儿科急诊中非常多见的急症, 在4个月~3岁的儿童中非常多见, 而在7岁之后较少出现[1]。患儿一般会在体温>38.5℃时出现惊厥症状, 同时不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是其他可能会导致惊厥的疾病。在分类上, 热性惊厥往往被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
以往的研究中显示, 热性惊厥发作时间较短, 在症状缓解后一般不会出现异常神经系统体征, 因此是一种自限性并且良性的疾病[2]。但在近些年来,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热性惊厥也可能会导致暂时性的或是不可逆的脑损伤, 会对患儿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 对热性惊厥患儿实施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热性惊厥的发生发展有着极大关系。在患儿发病过程中,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能够进入到脑脊液中, 并在此时随着血脑脊液屏障和脑脑脊液屏障的改变释放到血液中, 同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升高和损伤的时间也有着较大关系[3]。单纯热性惊厥患儿的缺氧时间和抽搐时间均比较短, 神经元和血脑脊液屏障的改变也是比较小的, 因此单纯热性惊厥患儿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往往较低。
而对于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而言, 会对脑部造成较大损伤, 尤其是会导致患儿的神经元损害以及血脑脊液屏障的改变非常大。在此时,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会大量的进入到患儿的血液中[4]。因此在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的血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含量是比较高的[5, 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复杂组患儿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组和对照组(P
综上所述, 在对热性惊厥患儿进行临床诊断时, 通过测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能够取得较好的鉴别诊断效果, 有着很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星, 王艳.热性惊厥患儿血清及脑脊液肾上腺髓质素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脑损伤的关系.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 29(5):476-477, 480.
[2] 陈昭仪, 范联, 招顺万, 等.儿童热性惊厥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研究.现代医药卫生, 2015, 31(4): 497-499.
[3] 赵丽梅, 赵玉萍, 高翠红, 等.热性惊厥患儿血气指标变化与BDNF、NSE、S100B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热带医学杂志, 2015, 15(7):920-921, 935.
[4] 张玉军, 栾金玲, 顾建月, 等.热性惊厥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的临床价值分析.浙江临床医学, 2016, 18(2): 281-282.
[5] 韦国强, 陈娟, 王印国, 等. Hamm及周寿生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的对比分析.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0, 17(5):413-415.
[关键词] 心理契约 心理契约违背 员工帮助计划
一、心理契约的涵义
“心理契约”是20世纪60年代由Argyis提出,Levinson加以界定的一个概念。最早用来描述员工和企业双方不成文的、内隐的契约或期望,后来将其界定为员工和企业双方对相互责任、义务的主观约定。确切说就是组织与员工之间对彼此权利、义务所怀有的主观、非书面形式的期望,是建立在承诺基础上的对员工与组织之间责任和义务交换关系的感知和理解。这种理解和信任一般是隐含的、个性化的、非正式的。
理想心理契约的实现是企业清楚地了解每个员工的需求和发展愿望,并尽量予以满足;而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企业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与愿望。心理契约的主体是员工在企业中的心理状态,所以它的良好达成,可以使员工发自内心的自愿为企业努力工作。
毋庸置疑,理想的心理契约是所有企业都希望看到的一种状态。但在企业实际的运行过程经常会出现这种主观性的理解和信任被不同程度地破坏和违背。有调查表明,新员工在一年内离职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认为与组织之间的心理契约没有实现;而在公司工作两年的员工中,仍有55%的员工表示公司违背了他们的心理契约。一旦员工感觉到组织背信弃义或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对待,认识到企业未能充分履行心理契约时,不满、愤怒、怨恨的负性情绪油然而生。为了平衡这种不满、愤怒带来的压力,可能在工作态度、工作行为方面作出反应,如降低忠诚度,减少贡献率,结果会直接导致企业离职率的增加,生产效率的下降。
员工帮助计划作为一项利用企业政策及相关程序来帮助员工解决影响工作效率的个人或情绪问题的系统、长期的福利和支持项目,可以帮助员工解决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工作绩效和身心健康,改善企业的管理效能。
二、员工帮助计划涵义
1.员工帮助计划的内涵
员工帮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简称EAP)是由企业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主要通过专业人员为组织、员工及其家属提供的诊断、评估、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旨在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满意度,从而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工作绩效,改善企业的组织气氛与管理效能。
2.员工帮助计划的核心技术
什么是“核心技术”,技术是在一个系统转变过程中,人们所使用的知识和技能。本文中,核心技术是EAP 在与员工、工作组织及其它服务提供商交往过程中,由EAP所带来的转变。在有效实施EAP所必须的专门技术结构中,核心技术发挥了边界维持功能作用,以使EAP能够独立于人力资源管理或其他部门,而不是被同化。
员工帮助计划的核心技术只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为组织领导层提供咨询、培训和辅助,帮助他们管理问题员工、改善工作环境和提升员工的工作表现,扩大员工及其家庭成员对EAP的了解。
(2)为有个人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工作表现的)员工来访者,提供保密和适时的问题鉴定、评估服务。
(3)利用建设性对质、激励和短程干预,帮助员工来访者处理那些影响到他们工作表现的问题。
(4)对转介员工进行诊断、治疗和帮助,并进行个案监控和追踪服务。
(5)为工作组织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他们与可以提供其他治疗和服务的组织建立和保持联系,帮助他们管理与服务提供者的合同。
(6)为工作组织提供咨询,鼓励组织为员工提供健康福利,这些福利覆盖到医学问题和行为问题,包括酒精中毒、药物滥用和心理和情感障碍,但也不限于这些方面。
(7)确认EAP服务对工作组织和个体工作表现的作用。
三、员工帮助计划对良好心理契约实现的影响
心理契约的违背会导致员工的离职,但不是所有员工在其心理契约破裂后,都会采取行动,还要看员工对心理契约破坏后原因的解释。通常造成员工心理契约破裂的原因有几个:一是企业完全忽视了员工的期望和个性需求,无法满足员工的要求;二是员工是出于不同的工作动机和工作偏好,对企业抱有不同的期望,有些期望是切实可行的,有些则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对企业要求过高,企业无法满足。这会使员工产生很大的失落感,导致内心的紧张、不安,难以融入到组织中。三是企业实现员工的期望要经过一个过程,有些期望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的,为此有些员工认为企业没有兑现承诺,而不管实际上心理契约的违背是否真的发生。
如果员工将原因归于自己的主观误解或双方理解上的分歧,反应可能不会那么强烈。但是这些误解必然会对员工心理带来不良的影响,甚至造成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间的对立情绪,势必影响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因此,从构建良好心理契约的角度出发,EAP 服务对企业和员工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对于企业而言,可以提高组织承诺感,降低离职率
企业通过EAP,可以充分了解员工的不满与期望,帮助企业在与员工之间建立一个恰当的沟通平台,及时与那些有不公平感的员工进行沟通,消除员工对企业的误解和不满,减轻因误解而产生的压力,帮助员工减少来自个人的分心因素。同时,通过企业提供的EAP服务也向员工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企业对员工的重视、关怀,这本身就是一个提高组织承诺感,建立员工良好心理契约的过程。EAP的实施尽管在短期内会增大企业的投入和成本,但长期而言,EAP 服务可以提高组织的工作绩效,改善企业管理,降低离职率。
2.对于员工个人而言,EAP 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加工作满意度
EAP 强调把员工看作是企业的伙伴和朋友,重视用关怀的方式构筑企业和谐的气氛。EAP 服务的核心是使员工从纷繁复杂的个人问题中解脱出来,使其拥有良好的心态来面对工作和家庭,帮助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减轻心理压力,维护心理健康,保持对工作、生活的热情,提高员工生活质量,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员工帮助计划,能为企业和员工达成良好的心理契约,使得企业在任何环境下,都与员工保持着紧密地联系。员工以企业为家,相信这是多数管理者,渴望而不可求的美丽愿望,而员工帮助计划的出现,使得这种愿望,终于有机会达成现实。
参考文献:
[1]Degroot T, &Kiker D S. A meta-analysis of the non-monetary effects of employee health management programs,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03,42(1):53~69
[2]唐筱蓉:员工帮助计划:提高企业绩效的新途径[J].商场现代化,2006,(11):317~319
[3]魏峰等:国内外心理契约研究的新进展[J].管理科学学报,2005,(10):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