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感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文明集中反映了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教育应该是语文教学中人文性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版)第三单元以《敬畏自然》为代表的一组课文,以不同视角和形式反映出人与自然方面的关系,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人文资源,属于较典型的反映人与自然方面生态文明的教育素材,对于渗透“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生态伦理素养,教育学生一切以生态原则为规范,按照生态智慧、生态道德、生态原则做事”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敬畏自然》一文蕴含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属于富于理性的议论散文,对这一类科学文艺作品所蕴含的生态文明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并加以渗透的。由于八年级学生心智水平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一般只能从生活实践中体验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人与自然的思考还处于形象化、表象化阶段,对自然、对宇宙没有进行过较系统、宏观的思考,而且对文章中立论、论证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也有限,譬如他们对课文中所述大自然是有智慧的这个论断,可能就比较难以接受。因此,在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方面,教师应用这类议论性很强也兼有学理性的科学文艺作品,发掘课文生态文明教育元素,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引发他们对天地自然等与生态相关的内容产生一定深度的思索,并将生态意识转化为可感知的科学思维、可接受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使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热爱自然、关心自然、爱护环境,这是我们对于这类课文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注重教材人文性思想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与以往的“征服自然”的观念不同,《敬畏自然》站在大自然、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和自然关系的视角,重新进行诠释、理解与思考,提出了“敬畏自然”的命题,强调“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课文中体现出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发展,应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观。因此,本课教学中,将抽象的道理具象化,把课文中隐含的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思考中的生态文明意识显现出来,是学生对于文章的思想性的感知、领悟的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对生态文明的思考,要以课文为本,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是理解思想内涵的基础和关键。教学导入阶段可通过多媒体展示人类科技、自然风光、浩瀚的宇宙图片、视频短片,创设引发学生探索、思考的情境,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对课文进行整体研读,可采用默读法、圈点勾画法,在学生初步熟悉课文、感知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一些探究活动,以分析、比较、探究和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来感知、把握课文内容,只有深刻理解文本,才能领会作者深邃的自然观和忧患意识,体会文中所隐含的生态文明意识。
《敬畏自然》一课中,作者的自然观、生态观并未显现于文字中,而是蕴含在文章的缜密科学思维和富于哲理的科学表达中,由于初中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大多是从课堂学习中间接获取的,每位学生的阅读与思考对现实的大自然带有个体色彩的理解和诠释,源自于学生自身阅读经历和生活经验积累的感知和体验,这是我们关注生态文明教育的心理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因此,从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层面,要结合课文内容,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应该引导学生一方面从课文中感知课文中对自然、对宇宙的深刻思考,另一方面要调动学生对生态文明的生活体验和初步思考,通过朗读、揣摩课文中具体的、文学化的语句,进行科学理性的思维训练,在阅读与思考的活动中,感悟、把握作者的观点,我们在教学中也要有效防止引导学生在讨论中产生脱离课文主题的空洞讨论和无关争辩。
工业化、城镇化在带来繁华的同时,也导致草原退化,湿地萎缩,河流污染、生态脆弱。面对如此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党的十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现在的高中生,将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对当今社会及未来社会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于高中政治教师而言,在政治课教学中就更应该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使学生成为美丽中国的自觉践行者,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正能量,使其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经济生活》这本书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市场经济发展完善这一主线而展开。虽然市场经济承认人们有追求自身利益的权利,如消费者应寻求最便宜的商品,生产者应追求利润最大化。但《经济生活》自始至终要坚持鲜明的政治导向和道德价值导向,其中也包括要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使他们形成一定的环境责任感、道德感和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因此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既具有必要性,也有现实的可能性。为此,在“经济生活”教学实践中,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探讨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策略。
一、挖掘教学内容,树立生态意识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高级文明状态,是一种新的文明观和发展观,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文明境界和社会形态。而经济活动所要建设的是物质文明。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不是对立而是紧密相连,没有生态文明,就没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同时作为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生态文明又是提升物质文明的载体,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物质文明将有利于消除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方式。由此可见,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内在地体现于人类的经济活动中。因而在“经济生活”教学中,教师应寻求生态文明教育与教材的结合点,善于分析和挖掘课本知识所蕴含的生态教育因素。通览《经济生活》全书,笔者从经济活动的主体角度来挖掘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
1.在个人生活消费层面,树立绿色消费观
人活着,就要消费,有消费就有物质消耗。而传统消费大多关注人的需求,忽视消费造成的环境影响。在当代中国,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也发生变化,生活方式对生态资源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众多资料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国民的生活水平整体大幅度提高,生活消费品的数量和种类迅速增加,消费品的使用周期逐渐缩短,生活污染物的排放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中的比例持续上升。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持续增长,现在已经超过工业废水的排放量,成为中国的主要水污染源。另据测算,我国城市私家小汽车保有量已过亿而增速不减,由此产生的汽车尾气是近期接连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为了满足人类的长远需要,就要保护环境,提倡可持续性消费,每个消费者改变不合理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坚持5R原则: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生(Rescue)。同时必须反对攀比消费和炫耀的消费心理,提倡节约型消费,改变“一次性消费”和“类一次性消费”,反对自私的享乐观,拒绝铺张浪费,珍惜万物,做到尽量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在企业生产经营层面,树立生态生产观
不同的生产方式造就不同的生态环境,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是生产方式的直接实践者,企业的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的出现与不少企业生产方式严重落后密切相关。有些企业的经济效益不错,然而他们用大管子把废水直接排到河里,用大烟囱把废气直接排到空中,毫无疑问,这些企业的利润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其实企业追求利润本无可厚非,但企业家身上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不能杀鸡取卵,将利润建立在环境污染的基础上。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还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环境三重底线,为满足人们的需求而生产优质产品和提供优质服务;为了应对资源短缺和污染环境的严峻形势,企业应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为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做出自己的贡献。
为此,企业在发展时就应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下大决心舍得投入搞技术创新,培育和发展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新兴产业,依靠政策扶持,淘汰落后产能,提升和改造传统生产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这样做既可以减少资源的占用和浪费,节省生产成本,又可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为建设美丽中国奠基。
3.在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树立科学发展观
当今中国的GDP连续20年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然而我们多年的经济发展是以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资源浪费为代价换来的。一方面自然资源利用率低,我国GDP增长的能耗是日本的13倍。另一方面,环境污染严重。到今天,环境和生态的承受能力已达极限。譬如水资源问题,全国70%的河流污染严重,50%的城市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如果将环境和资源成本计算进去,我们每年的经济增长入不敷出。这与我们要建设的鸟语花香、碧水蓝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中国显然有很大差距。
所以,政府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应发挥好主导作用:第一,政府在全社会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变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印5诙?,充分发挥财政和税收的调节作用,调节生产和消费,从而达到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效果。如财政可以向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业倾斜,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国家可以通过征收资源税、消费税、排污税抑制生态的破坏等。第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抓手制定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产业政策,加强宏观调控,改变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推进全社会进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轨道。第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注重课堂引导,坚定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现在的高中生处于网络时代信息社会,他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便捷多样,而且他们的自主意识、独立意识较强,教师的传统权威被打破。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转变教学方式,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结合教学内容,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使学生能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为了让学生感悟树立绿色消费的重要性,笔者采用情景再现法展示截然不同的两组图片:未被污染的美丽家园和受污染的生态环境,学生观后有很大触动。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消费行为不仅是个人的私事,还直接影响到生产行为和社会良好生态风气的形成。再如,学习《围绕主题抓住主线》一课时,笔者搜集一些视频和图片用多媒体展示,如长江特大洪涝灾害、北京沙尘暴。学生观看形象生动的视频材料后,仿佛身临其境,深刻体会到了人类破坏环境所导致的恶果,体会到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为了唤醒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深刻认识,我在课堂上以公害事件为焦点,对学生实施环境警示教育。实际上一些影响范围大、危害严重的重大污染公害事件是来自自然界的忠告,可在讲课过程中适时穿插如SARS、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事件,引导学生就此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这些事件的发生与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过度向自然扩张造成的生态破坏、环境恶化问题密不可分。我们要反省自己:不能过度向自然索取,随意践踏自然,否则会受到自然的惩罚。通过环境警示教育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产生了环境危机感,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也随之萌生。
我在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教学过程中就专门设计了一些生态焦点辩论题目,让学生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分组展开辩论,这是生态焦点问题辩论法。如讨论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让学生辩论“超前消费好还是滞后消费好”“高消费就是优质生活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否已过时”等;在学习财政和税收时,让学生辩论“是否应该征收消费税”“是否应该开征排污税”;在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让学生辩论“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谁更重要”;在学习“围绕主题抓住主线”时,让学生辩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否根本对立”等。
上述几种方法是笔者在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常见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时要把握好时机,做到适时、适度,这样才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关键词:生态文明;高职院校;校园建设
作者简介:肖 文(1971—),男,江西赣州人,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生态文明、高等教育;郭起华(1977—),女,江西上犹人,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生态文明、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8-0075-03
生态文明作为世界发展潮流,已经成为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领域。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我国生态环境的好坏乃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高等院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肩负着教育引导青年并由此辐射带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的重任。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作为江西省内唯一一所以生态环境为特色的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的思想精髓,与当代构建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背景下的高职人才培养相结合,积极打造以“和为生、行为态”理念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校园,营造“和气、合力、和谐、天人合一”的校园风尚,倡导“行言、行知、行德、知行合一”的师生精神,为使学校成为“自然生态优美、管理生态高效、人文生态厚重、服务生态高远”的高职院校,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
一、生态文明的传统根基和当代哲思
(一)“和”即和气、合力、和谐,讲究“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生态伦理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凝结。中国古代思想家将“天人合一”作为人性的最高境界。早在先秦,史伯就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继而“天人合一”的观念由庄子、董仲舒等人发展为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使“天人合一”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和根本观念。
“和”既是事物的状态,又是人类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而且是人类高尚的道德。世界的存在是“人—社会—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实现三者的和谐共生,是人类存在的根本,即:“和为生”。“和”所体现的“和气、合力、和谐、天人合一”,正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和兴校之基。
“和为生”思想虽然跨过了漫长的历史时空,但其中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关怀、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等思想,不仅为当代生态文明校园的建设提供参照视角,而且为高职院校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思想启迪,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自然观。
(二)“行”即行言、行知、行德,讲究“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中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治学施教的重要思想,由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最早提出。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为“善”。
“知”决定指导“行”,而“行”检验“知”的真伪,“行”是“知”的检验方法、途径和标准,在工作和生活中倡导言行一致、德行一致、注重行动的工作和人生态度,实现行为、思想、精神层次的高度和谐统一,这是大生态观。即:“行为态”。“行”所体现的“行言、行知、行德、知行合一”也正是高校治学施教、人才培养的理想目标。
生态文明校园建设是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知”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行”的有机统一体,“行为态”倡导授之以知、导之以行,培养知行合一的良好行为习惯,使生态素养内化为品质,外化为行为,形成健全的生态人格,自觉投身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去。
二、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践行
生态大学“是指将生态和谐理念作为学校的基本价值取向,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来组织和实施学校当前的各项工作,保持持续发展潜力的大学。在这种价值取向下,强调学校运转要为社会及参与教育的各方提供最大的服务,而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1]“生态大学应该是开放、竞争、和谐的现代大学,其核心是生态化教育。建设生态大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适应与引领社会发展的学校定位;二是注重个性、全面发展的生态人培养;三是体现竞争和谐的管理制度创新;四是营造弘扬生态文化的育人环境。”[2]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正是在“和为生、行为态”理念的指引下,以生态文明校园为目标,从“自然生态优美、管理生态高效、人文生态厚重、服务生态高远”四个方面,进行了由表及里、不断升华的践行。
(一)建设优美的自然生态,构筑文化载体和物质支撑
校园自然生态环境作为相对静态的“长时段”,是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物质载体。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良好的校园布局、建筑风格、绿化美化以及环境中蕴含的人文关怀,是无声的育人载体,对陶冶师生情操、启迪智慧、积淀高雅的校园文化,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实施“载体建设”工程,实现“崇尚自然,优化环境”,“充分赋予校园内包括楼堂馆所花草树木等在内的建筑、设施和环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散发出大学的荣耀历史、不俗品格和高等学府特有的知识殿堂的庄严、肃穆和凝重,时时展现出现代大学的科学、文明与进步,充分发挥校园环境陶冶性情、修身养性之功能。”[3]为生态文明校园建设构筑支撑点。
1.校园规划布局合理,凸显生态理念。一是重点做好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核心区域及主要楼栋的空间文化布局,进而形成园林景观、文化特色、产学结合三大板块基本架构。二是注重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协调,抓好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和净化工作。
2.绿化景观独具特色,彰显生态品味。学院现有各类树种成百科、植物群落多个,植被覆盖率达70%。使校园即树木园,既体现生物多样性,也为公众认识树种、学习生态文化提供了天然条件;同时在学生宿舍、教学楼宇安置生态画,在主干道设置植物造型景观和叶型生态古诗词灯箱,设立“树的故事牌”和“纪念树种植区”等。
3.文化设施丰富多样,展示生态成果。除利用各类设施为生态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场所外,还单独兴建了江西省内高职院校最大的生态科教馆,收藏各类动植物标本万余份,同时运用图片、文字、活字、模型等形式多视角展示生态文化,集标本收藏、科普教育、科学研究、观赏品鉴为一体;此外,还相继创建了校报、校刊、校内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网、手机报、短信平台、橱窗专栏等宣传阵地,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平台更加拓展了生态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
(二)推行管理生态,倡导人际和谐和绿色高效理念
管理制度涵盖了校园内部各种关系,被生态文明浸染的人际关系,能够有力促进和谐、保证民主,达到公平。当前,高职校园中存在着各种问题与矛盾,有些比较突出、普遍。良好的组织管理系统,适度的发展规模,高效率的资源配置,绿色办公理论的倡导,是一个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通过推行生态管理,有助于解决现存的问题和矛盾,实现高职院校自身的和谐发展,营造一种和谐发展、包容差异、崇尚个性的校园风尚。
1.构建教学、科研、行政的生态组织系统。协调生态特色学科和其他学科共同发展,教学和科研并重,构建有利于创新的学术生态环境,实现质量、结构、效益相协调的开放式办学。
增强民主意识,坚持平等原则,营造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相互砥砺、心理相容的和谐师生关系。建立以人为本和服务规范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和二级管理体系,明确校院两级职责,激发二级学院的办学活力。明晰行政与学术的关系,秉承学术自由理念,行政发挥有限作用,使行政与学术、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4]
2.构建科学民主、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运行机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将学校的各项工作纳入法制的轨道,强化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将“以情感人”和“以章律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在制度面前一视同仁、人人平等、公平公正;提倡持续发展、竞争有序的价值导向,形成有利于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同心同德的竞争环境,使全校各二级学院、各部门、全体师生各负其责,有序竞争,形成合力。
3.倡导绿色高效的办公理念。生态文明校园建设还应当是一种生态节约型校园,“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防止校园基本建设贪大求洋,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美学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5]积极推进低碳校园建设,建立绿色办公制度,推行无纸化办公,定期回收废纸、报纸等可利用废物资源,办公用电设置成节能模式;实行“人车分流”,在校园指定位置设置生态化停车场,师生步行进入学院核心区;实施校区内汽车尾气、汽车噪音“零排放”计划、“低碳校园”计划和“无烟校园计划”。
(三)营造人文生态,建立绿色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是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师、教材、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模式、课程设置都是这个生态系统的生态要素,具有一定的生态位。人文生态观注重人的全面培养、知识结构和整体教育,促使理性、非理性因素、智力、非智力因素的统一和协调发展,注重习得者的体验、理解和感悟性教育,增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心感受。实现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生态人”的愿景。
1.立足林业行业,建设生态特色专业。“在众多大学以竞争求发展的生态环境下,不同的大学要保持自我持续发展的活力,必须准确定位,寻求自己独具特色的办学道路。生态大学在确定自身定位时……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发展的重点和非重点。在激烈竞争的共生环境中,只有切实找准自己办学层次的定位和领域,才不至于陷入高等教育盲目“”的泥潭之中。”[6]学校紧紧围绕建设江西生态强省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立足林业行业,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重点建设了林业技术、园林技术、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环境监测与评价等五个专业群,凸显生态的专业特色。
2.建立绿色教育课程体系。从“专业化”转向“综合化+专长化”,既开设专业课程,又开设绿色教育课程;对所有专业都开设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必修公共课和选修课;在课程建设中渗透绿色意识,把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渗透于各个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绿色素养;同时将绿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纳入教学评价体系。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宽基础、可持续发展的高端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3.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与和谐身心。学校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自我应对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使生态文明教育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与和谐身心一脉相承。
(四)输出生态服务,实现生态文明的传播与辐射
作为人类社会新文明与新智慧发源地的高职院校,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由精英走向大众,以系统的方式更加自觉地参与到现实社会中,成为社会的“服务器”。 学校通过开展生态文化建设和对接地方生态产业,提升师生乃至公众的生态文明素养,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发展,实现生态文明的传播与辐射,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动力支持。
1.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倡导生态文明的价值体系。在校内外举办“植树节”、“地球日”、“环保日”、“母亲节”、“感恩节”、“爱鸟周”系列主题节日活动,鼓励种植班级树、同学树、友情树、入学树、毕业树、家庭树,进行校园道路命名方案征集等活动,向师生和社会倡导低碳生活,促进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的各种关系,形成兼具生态思维定式、可持续发展观念、绿色生活方式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2.开展生态科普教育,宣传普及生态知识。通过组织生态科教馆参观,邀请国内外生态环保方面的专家学者作主题讲座,开展生态影像展播、生态法制图片展览、“花卉知识普及周”、“植物识别大赛”、“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主题论坛、“生态文明校园”主题班会和征文、消防避震演练、“电子废品回收与利用”活动,实施垃圾分类等等,帮助师生和公众丰富生态知识,激发审美情趣,提高生态素养,遵循生态法则,成为“知行合一”的生态践行者。
3.对接地方生态产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近几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在农林、生态方面的人才、技术、设备、信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直接参与相关科技服务社会达百余项,开展相关培训达数万人次。在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同时,学校也为自身打造了生态特色品牌,谋求了更好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总之,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在“和为生,形为态”理念的指导下,正逐步形成和彰显生态文化办学特色的独特魅力。2011年9月,学校被国家林业局、教育部、、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2011年11月,在全国职业院校宣传部长联席会议年会上,学校再次获得“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的殊荣。
参考文献:
[1]洪世梅.建设生态大学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7(03):62-63.
[2]杨克涛.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生态大学建设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06):11.
[3]高永蓉.生态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生态建设[J].当代青年研究,2006(08):7.
[4]杨克涛.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生态大学建设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06):34.
关键词:生物教学;生态文明;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252-01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等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宏伟目标。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英国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主任卡米拉・图尔明说过:“生态文明的概念关系到每一个人,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如何在地球上以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生活。”
一、立足课堂,培养生态文明意识
生物教材中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十分丰富,但受学时及篇幅限制,叙述比较简单。教学中要立足课本,同时将课堂知识点延伸到生活,通过学生对生态问题的讨论和感悟,以提高其生态文明的意识。例如,通过“细胞中的水”教学,认识到生命活动离不开水,目前我国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要杜绝水资源浪费,具有水资源危机和节水意识。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各生物成分的动态分析”,使学生认识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自然界中的生物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所起的作用。通过“植物光合作用”的教学,认识绿色植物依靠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人类维持生命的氧,可以净化污水、消除和减弱噪声、调节气候等,从而认识保护植物、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的重要意义,爱护大自然的花草树木,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情感,切实领悟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培养高尚的生态文明情操。带领学生到湿地生态公园或森林公园了解生态系统成分,群落的空间结构,生物的多样性,体验草、木、虫、鱼、鸟等生物的和谐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我们生活小区、村庄为何见不到这样美好的景象?由于人类的活动范围和影响强度不断增大,致使物种绝灭的速度大大加快,许多生态系统遭到了干扰和破坏。生物圈Ⅱ实验的失败告诉我们:人类要珍爱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走生态文明之路。
二、从我做起 践行生态文明行为
生态文明是宏伟的事业,有人认为那是政府的事,是大人物的事,其实不然。作为普通人,也许我们无法叫停那些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不能让那些排污超标的企业停业治理,也不能让沙漠变绿洲……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开始践行生态文明行为。通过“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教学,分析不同种类的物质被微生物降解的速度,垃圾中大部分可以回收再利用的,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节约资源,降低处理成本。形成绿色经济、循环生产等经济发展的新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将生活垃圾分类,减少使用不可回收利用的资源,举手之劳就可为生态文明做出贡献。节约资源就要从节约每一粒粮食开始。学校食堂的浪费现象非常严重,有人馒头咬一口就扔掉,有的饭菜一大半都倒掉。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铺张浪费,勤俭节约,积极履行“光盘行动”。教材“保护生物多样性”,论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每个人都要关爱生物、善待生命。在维持人类一定的生存质量的同时,应该从生态伦理出发,保护好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任何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基本生存权。倡导学生不吃、不用、不穿以野生动物为原料生产的产品,抵制其销售。树立科学消费、健康消费的观念,坚决摒弃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改变落后的、不文明的饮食习惯。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地球生灵,维护生态平衡,就从抵制舌尖诱惑开始,积极响应餐馆“零蛇行动”等活动。让教室里的电灯“点”长明灯,对自来水龙头流水不理不睬,任意撕毁、随意丢弃学习用品,诸如此类的浪费行为不再出现,以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等。
三、走向社会 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人类活动导致生态环境发生明显改变的例子在身边屡见不鲜,但大部分中学生不是没留心而是发现了也可能没有多加思考。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现实生活场景引导或者是激发学生的生态思维。例如:在群落的演替教学中,展示几张拍自校园和周边公共场所:绿油油的草地上醒目地伸展着或大或小的黄泥道。学生看后反应不一:有见惯不怪的,有惊讶不解的,有可惜的,也有愤怒不平的……教师可以把其中涉及的生态文明知识渗透给学生:从这里走过的人都没意识到,他们一步步为草地编织的“金腰带”是以牺牲草地上的植物为代价,他们的生活方便了,但草地却受伤了。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对破坏绿化的行为进行劝阻。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把课堂中学到的生态文明理念,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向社会进行辐射,让生态文明成为主流价值观。关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利用假期进行调查走访,针对身边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破坏生态等现象,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生物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生态文明教育,让学生领会生态文明的精神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生态文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生态文明践行者、传播者,早日实现美丽中国的中国梦。
知识管理尚无统一的定义,不同学者对知识管理的定义不完全相同。通常认为,知识管理指个人、组织或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对知识和知识流动的过程、知识组织机构、知识资产、知识人员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以期实现知识的共享、创新和增值,从而促进知识的价值增值。因此,笔者认为,高校知识管理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为实现高等教育目的,高校管理者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知识管理相关理论和方法,合理利用高校内、外部知识资源,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潜能,建立知识库,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从而达到最佳的知识产出、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功效管理过程。对于生态安全来说,狭义的生态安全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的整体水映。结合狭义生态安全的定义,笔者认为,生态安全是一种宏观层面的安全,生态安全是指在人的生活权、生存权、健康享乐权、必要资源权、社会次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或人文)生态安全,组成一个复合系统工程,它是环境、经济、社会三大系统的协调配合,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以上生态安全的定义,笔者认为,高校的生态安全包括高校的自然生态安全、人文生态安全、社会生态系统安全三个方面,即能为师生员工生活、学习、工作和科研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时高校自身运行良好,具有良好社会影响力,能为地方经济的振兴和科研服务的一种良好的状态。
二、高校生态安全的知识性分析
1.系统性。
高校是以知识作为基本的操作材料和加工材料,几乎所有的活动都跟知识有关。高校自然生态安全包括高校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树木花草的种植,自然环境的绿化,校园整体的美化亮化都需要有生态学相关的知识作为积累。而高校人文生态安全更需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的学术讲座和探访神奇的科学研究,这一切都是在知识的应用和创新中体现知识系统性的魅力。高校的社会生态安全是社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高校社会声誉的综合反映和系统的写照,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了其知识的传递、升值过程,也正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2.动态性。
高校的生态安全正如知识的学习和提高一样,不是一个固定不变、一劳永逸的事情,它会受到经济、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一所高校受其综合实力、科研水平、师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文明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其生态安全状况呈现动态性,这跟知识的学习一样,常用常新。
3.艰巨性。
高校生态安全一旦出现问题后进行整治和治理,就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超出了前期的投入,所以高校生态安全又具有艰巨性。知识也如是,一旦用在了错误的地方,就会产生惊人的后果。例如,携带核弹头的原子弹用在战争上,会对人类产生毁灭性后果。当然,对于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要达到较高的专业水准更需要经过专业的熏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具有一定的艰巨性。
三、影响高校生态安全的要素分析
高校生态安全包括自然、文化、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其中自然因素是直接影响因素,因为自然因素出现问题,生态安全问题就会直接表现出来。文化因素、社会因素是间接影响因素,它们主要是通过自然因素这一中介变量对生态安全产生间接影响。因此,我们可以把自然因素作为文化、社会这两个变量的中介变量来研究生态安全。从该模型可知:要想解决高校生态安全问题,可以从自然、文化和社会这三个因素入手进行研究。把这三个方面作为影响生态安全的3个一级指标,而自然因素又分为高校环境绿化、高校空气状况、高校植被情况、高校物种多样性、高校土地资源、师生居住情况6个二级指标来进行分析;文化经济因素可分为高校教育教学、高校的科学研究、高校的人才培养、高校的文化传承4个二级指标来判断;社会因素分为高校的生态安全意识、高校的生态宣传力度、高校师生数量、国家对高校的政策、高校规模扩张程度、高校拥有生态技术、高校科技教育经费、高校汽车数量8个二级指标来分析。这样我们可以从18个二级指标来判断生态安全的破坏程度,每一个指标有一个合格或良好的经验值(标准值),用管理学上的专家打分法对高校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估,邀请专家对这3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进行打分,打分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这个指标最终得分,再根据指标的相应权重,得出总的得分与相应的经验值比较,判断高校生态系统的安全程度。
四、高校生态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
1.生态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在一些没有设立生态、环境资源等专业的高校,其生态安全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编写、师资配备都不完善,要真正开展非生态专业大学生的生态安全教育就是不可能的事了。即使开设了相关专业的一些大学,主要是进行专业课教学,非本专业的大学生也是不可能得到相关的教育熏陶。从全国高校来看,每年招收的环境类专业学生不到普通学校招生总人数的0.5%,非生态专业学生占绝大多数,而在非生态专业开设与生态相关选修课的院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0%左右。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学生没有选修或必修过生态安全教育相关课程,没有接受过生态安全教育,这势必导致大学生对生态安全和生态环境缺乏应有的敬畏之心、尊重之情,更不能主动参与环保公益活动。
2.生态安全教学设置不够合理。
在教学体系方面,许多高校只重视生态专业或是环境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但是在非生态专业或环境专业的学生中,把生态安全教育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的非常少。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高校大学毕业生应该是具有生态意识、懂得生态文明、有专业技术的现代人,因此在大学教育教学的培养方案中,就应该含有生态世界观和生态伦理道德观的内容;在专业设置方面,对非生态专业的学生来说,虽然不是其专业课,但是高校的课程设置应该包括生态意识、生态的重要性、生态安全危害性及生态安全的基本技能技术等内容,并且有相应的学分。
3.缺乏长远通识生态安全意识。
生态意识是开展生态安全教育深入开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就不可能对生态安全的危害性有深刻的认识。以下三种情况都是因为生态安全意识的缺乏导致的生态安全:一是过度开采带来的生态安全;二是盲目引进外资带来的生态安全;三是忽视森林资源保护带来的生态安全。我国的高校生态环境教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虽有几百所大学开设了环境专业,但在专业学生中的生态环境专业教育不能代替在非专业学生中的生态普识教育,更不能替代生态文明教育。生态安全意识,事关21世纪我国能否顺利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远景目标。
五、实施高校生态教育的对策
1.加强高校生态环境建设。
要推进高校生态安全教育,就必须把高校生态安全教育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而加强高校的生态环境建设,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加强高校自然生态环境建设。高校要加强绿化,植树种花,注重校园美化,保护物种的多样性,维护高校生态平衡,让人在一个芳香宜人、绿树成荫的环境里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二是加强高校人文生态环境构建。如先贤感悟、节能降耗、低碳出行等的生态文明行为,这些均能激发师生践行生态文明的意识,也能自觉地内化自身素质,提升师生员工内在人文素养,表现为自觉的生态文明行动。三是强化师生的生态环境意识的构建。即让师生员工树立良好生态观,积极主动地投身到高校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的建设中。反过来,参与又提升了其主体意识,强化了责任。因此,要提升师生的生态环境意识,让其主动关心生态安全建设,从而慢慢地固化为其行为,养成生态文明习惯。
2.深化高校生态教育改革。
生态学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理念。课堂教育是高等生态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高校生态课堂教育模式的改革:一是改革高校的生态课程设置。高校可以在非生态专业、非环境专业的学生中开设生态安全教育选修课,课题内容涉及生态观、生态建设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论述、生态建设的不可逆性等生态安全的特性介绍,以及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让大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态安全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注重生态环境师资的培育。一方面,可以在重点大学或研究生院培养生态教育师资力量,为生态环境教育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另一方面,加强师资对生态安全教育定期培训,提高高校现有师资对生态安全的教学能力和生态意识。三是寓教于乐,把生态理论教育融于社会实践中。例如,可以将生态理论融于大学生毕业实践的调查和学习中,让他们有针对性地对高校所在的地区的山川河流、厂矿企业、生态环境、物种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既让学生了解社会自然环境和生态状况,又得到相应的科学锻炼,也为地方政府正确有效地规划环境治理与城市发展提供科学的方案和依据。
3.加强高校生态实践教育。
高校应视生态文明素养与人格素质、学术品质和职业素养一样重要。高校学生处、团委、学生社团等组织是推进生态实践教育的重要力量,在高校团组织生活会、院校活动中将引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议题,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能给广大学生带来普遍而深刻的教育作用。高校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电视台、广播站、校报等,开设生态教育专栏,倡导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并且邀请专家作环保讲座,交流生态环保的经验和体会。
4.建立高校生态安全知识库。
高校的活动是以知识作为基本的操作材料和加工材料,高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均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因此,高校应该建立一个核心的生态安全知识库,集中高校的生态安全的理论知识、教学讲义、科学研究、生态历史资料、环境保护、毕业生生态论文、学术交流等知识组成的知识库。其核心知识库由校学术委员会作为最高的领导层,任命由校长和学术带头人为主的知识主管(CKO)决定其知识共享机制和范围,下设知识管理办公室,办公室由学校的科研处、教务处、校长办公室、信息中心组成,统一知识库的日常管理,保证生态安全知识的共享、创新和增值。同时,可以建立校园生态安全知识库的知识共享机制和知识激励机制。
5.建立高校生态安全知识链。
高等教育是联系社会的纽带,具有较高的自由度与开放性。生态意识的形成,生态习惯的培养既可以在高校也可以在社会组织中获得。因此,高校生态安全教育应该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不能拘泥于某一组织或者范围内,应该与其他社会组织机构开展合作,把生态安全知识的节点(高校、政府、居民社区、社会民间组织)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开放的生态安全知识链,让生态安全知识在整个知识链中流动起来,从而在知识流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共享、传播与创新。在实践上,高校可以加强与地方政府、居民社区以及敬老院、中小学等机构的合作。开放的高校生态安全知识链,可以有效地运用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让高校生态安全知识高效运行。
六、结语
一、主要内容
(一)核心理念与基本要求:教有文化的语文,培养有教养的儿童
1.关注母语文化特质,让儿童在充分开发和利用的儿童语言、儿童文学以及相关的教育资源中,体会汉语表达、汉语结构、汉语声音的文化特征与文化精神。2.关注儿童获得知识的圆融与统整,与儿童文化所体现的情感指向、行为习惯、话语方式相关联;关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性、建构性、生成性;关注儿童的兴趣爱好和个体差异。3.拓展多元文化视野,提高多元文化认同和国际理解意识,让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域外文化,特别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母语文化的语境中辐射出积极昂扬的意义,激活、唤醒和培育学生的价值感和人生情愫。归根结底教儿童学语文,就是学习一种生活方式,获得一种生活能力,养成一种生活习惯,形成一种生活态度,热爱中华文化,成为文明的有教养的人。
(二)主要载体:以国家课程为中心,富含文化含量的课程群
1.文学意象阅读课程。以文学意象为焦点,纵横交错地编织成一张课程网络。课程分低中高三个学段。每一个学段有16个主题,分属三种类型,一是自然物象,二是人造物象,三是人物意象,还适当包括神话寓言等超现实想象中的意象等。每个主题有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意象网中借助网络图像与音响功能表现的文学和艺术作品。通过文学意象阅读课,在意和象的虚实间感悟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方式,涵养民族的精神气质。2.儿童文学阅读课程。重要载体是儿童阅读绿色指标体系。包含48本儿童文学精读范本和248本儿童泛读阶梯阅读书目。精读范本的操作载体是《儿童文学阅读手册》,248本泛读书目,涵盖文学、科学、历史、哲学启蒙等领域,操作载体是《阅读评价手册》。3.语文生活课程。形成微课程专题与实践案例。每一个微课程从国家课程的课堂出发,走向课外的阅读活动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促进文化资源的对话沟通、相互补充、相互迁移。
(三)核心操作策略和方式
文学和实用文板块式教学。文学教学以语言审美为目标,关注形象层、形式层、情感层和价值层。实用文教学以提升日常用语能力为训练,在真实的情境中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具体操作策略和方式为:1.活动演练。以技能为主的“训练”活动,认知为主的“探究”活动,艺术表现为主的“表演”活动,社会性互动为主的“合作”活动。2.情感陶冶。激发学习内驱力,活跃儿童情感力(指体验力、感受力、觉知力),把语言蕴藏的丰赡的内在意义彰显出来。3.智慧生成。通过观察与体验、联想与类比、逻辑与概括、认识与批判,运用与推敲,想象与移情等方式,生长直觉智慧、逻辑智慧、想象智慧和创造智慧,产生本能的“心领神会”。4.艺术熏染。把艺术和审美带入课堂,把角色扮演和艺术表现元素引入教学。把儿童不同感觉表象连接起来,构成各式各样的通感意象。5.综合建构。充分利用、统合文化资源中的“相似块”,从教学到教育,从环境到活动,从课堂到课外,从校园到校外,促进各种文化资源的对话沟通、相互补充、相互迁移,实现语文教学的综合建构。
二、创新意义
一是文化语文教育关注了母语的民族文化特质,把母语的情境性作为母语文化的重要部分加以审视。教学中重视文化情境与文化语境的创设,使得母语作为工具的文化特性更加凸显。二是把母语的文化情境从两个角度划分为两个相关联的领域,包括实用性语言运用的文化情境和文学性语言运用的文化情境,使得我国五十年代曾经做过的语言文学分家实验,在新的课程背景和条件下,进行了新的有益的实验和探索,取得新的成绩。三是在课程的整合上,优化了主题文化课程的建设,尤其将文学意象作为主题建设校本阅读课程,或和语文课程中的文化主题整合,或者自成微课程进行课程实施,突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让语文回到母语,回到民族文化,回到儿童的生活。
三、社会影响
关键词:思想品德;生命价值;生命教育;初中学生
一、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
生命教育,就是在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在日常生活小事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创造和奉献。
生命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1.生命价值的教育。生命只有一次,并且是短暂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认识其体现的既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又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启发学生倍加珍惜、热爱生命,并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对父母多一份孝敬,对他人多一份理解与尊重,对集体、国家多一份贡献与创造,最终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2.生命的生存价值教育和死亡价值教育。生存价值教育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认识生活,培养其自强、自立的精神,引导其以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态度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最终帮助学生了解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提升生存意志,增强生存本领,掌握生存规律,树立正确的生存观。死亡教育则是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告诉学生不仅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他人的生命。
二、对初中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一)从初中生身体特征分析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成长变化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身体发育会迅速地成熟。主要表现在:第一,第二器官发育成熟。第二,身体外形急剧变化。第三,体内机能迅速健全,各器官功能显著增强。教师应就此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正确看待自己,珍爱生命,使自己健康的成长。
(二)从初中生心理特征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发展正处在由儿童期的单纯、依赖,向青春期的独立、自主发展过渡。这一时期应解决好三大矛盾:渴望独立与现实依赖的矛盾;闭锁心理与求得理解的矛盾;性发育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实施生命教育,处理好这些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是使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重要途径。
三、思想品德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措施
(一)生命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增强法律保护意识
社会生活中,有法律的保护,人们的生活才会有保障。我国通过宪法、民法、刑法等法律制定了具体的条文来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使学生懂得什么是违法和犯罪,指导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懂得遵纪守法和珍爱生命的关系,最终使学生能够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二)生命教育与家庭、社会携手,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教育只有当它触及到人的灵魂,并引起它深处的变革,才能成为有效教育。教师应使学生懂得一个人的生命不只属于自己,还属于一个家庭,属于全社会。如2003年我校初二学生赵飞(化名)溺水死亡。原本幸福的家庭,因他的死亡而蒙上一层阴影。因此,珍爱个人生命,既是对个人的负责,更是对家庭、社会的负责。当然,教师很有必要指导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应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生存质量,适时对孩子进行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教育,让孩子懂得生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应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尊重生命,感恩父母, 热爱社会,奉献社会,体现人生的价值,享受感恩与奉献的幸福。
(三)生命教育与自我保护相结合,注重保护方法引导
学生身边危害自身安全的因素有很多,有环境灾害、自然灾害、不法分子的人为危害等。针对这些灾害,教师应采取各种形式教育学生拥有自我保护意识和一定的自救、互救能力。如教师可教育学生遭到烈犬突然追击时,绝不能逃跑,而要勇敢与烈犬对面,做出“下腰拾石”的动作,烈犬定能后退,用以拖延时间争取救援。经过对学生多方面实施保护方法指导,最终使学生掌握自护、自救的本领,同时也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
初中学生整体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生活中遇到一些违法行为时都会出于见义勇为而忽略自我保护意识。如一位初中学生协助警察抓了一名盗匪,在学校受到了表扬,回家却被家长一顿训斥。是学生错了,还是家长错了?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教育学生认识自身的对与错,鼓励学生量己所能地实施见义勇为,使其认识到只有全社会人人维护正义,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安宁祥和,但在此过程中必须重视自我的保护,亲社会、做贡献,要斗智斗勇讲方法。
(四)针对个体特征实施生命教育
不同的学生在身体、心理、家庭等方面有不同的特点,但每个人都有生命健康安全、家庭温馨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教师在教育时应该依据学生的个体特征培育其信心,使其敢于创造条件,勇于追求幸福,积极服务社会,彰显宽阔的胸怀与健康心理的生命特征。
对初中学生的生命教育,还应该扩展到生态文明教育,如对鸟、青蛙、鱼等野生动物或植物进行考查活动,体验到生物圈中并不因某种生物微小而轻视它的生命,感悟自然界中生命的可贵与价值,进而树立起对自己生命的珍惜和对他人生命的尊重的观念。
总之,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能够发展成为健全的人。目前,我国思想品德教育已经融入了生命教育,每一位思想品德课教师都要不断充实与生命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根据学科特有的人文性,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把生活中生命教育的案例融入教学,与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情感和体会,使学生能充分地感受生命的动感、活力与生命的喜悦,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青岛市教研室.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理解与实践.2004年1月第1版.
课堂教学文化;教书育人质量;构建
党的“十”报告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当前,大力倡导构建课堂教学文化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书育人质量的迫切需要,也是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克服工具性和功利性教育价值取向的必然趋势。下面,结合长春市的教学改革实践,本人就构建课堂教学文化问题谈两点看法。
一、对课堂教学文化的认识
文化是当下教育的高频词。什么叫文化?其定义不下一百多种,在表述上从不同的角度见仁见智。很多人觉得文化这个概念很不好理解。其实,文化就在身边,每时每刻都与我们相伴相随。通俗点说,文化是我们个体与自身、与他人、与所处环境的关系问题,有别于其他个体和事物的风貌、特点。比如,我们乘电梯,当电梯门打开之后,你是自己先挤进电梯,还是先让别人进电梯,表面上看这是文明礼貌问题,实际上这是个文化的问题。从理论上讲,文化就是我们的价值观念及其行为方式的总和。文化具有多种形态,如知识形态的、观念形态的、物质形态的、行为形态的等等。今天大力提倡构建课堂教学文化,其宗旨就是要把具有上述文化形态特征的课堂要素有机融合成一个整体,从而构建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生态,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
这些年来,中小学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细分析起来,教学改革虽然是在相应的思想理念指导下进行的,但很多(包括一些所谓的热点教改经验)还停留在行为与技术层面上,比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的变革,其落脚点往往是为了提高教学成绩和中高考的升学率,很少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从尊重其自由与权力、促进人性与灵性全面发展的角度来关注课堂教学,因而现实中的教学乃至教学改革丧失了生命的意义,偏离了教育的本真,成为了一种异化的教育。构建课堂教学文化,就是要求我们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把生命作为教育的原点,从教学思想理念与教学行为技术的结合上,在完善人性和发展生命的高度来实施教学,提升教学的文化品位,切实提高教书育人质量。当前,我们必须唤醒文化意识,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坚持用文化的视野来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断提升教学的境界。
为推进课堂教学文化建设,我们采取的措施是:
1. 创新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文化属性,我们根据十年来课程改革的感悟,把我市新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走向用四句话进行了概括,即“以学定教,少教多学,主体互动,差异发展”,从而明确了课堂教学中教师教与学生学及两个主体间的辨证关系,突出了教学的发展,彰显着生命的意蕴和灵动,特别强调了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教学规律、不拘泥于固定模式、有针对性地构建本土化教学方式的思想,有效激发了课堂教学的活力。
2. 确立人性与生命的意识。课堂教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突出人和人的生命属性,还原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主体在课堂中的地位。为此,我们将其归纳为六句话,即课堂教学要弘扬人性,坚持人本,关注人文;尊重生命,融入生活,构建生态。这几句话,概括了课堂教学文化的基本内涵:课堂教学不单纯是教给学生知识,更是全面提升人的素质,让人性得到完善和发展,实现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和谐统一;要尊重和突显学生的主体性,关注他们的多种需求,充分让学生自主发展;要加强思想道德和情感教育,重视人文精神培育,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和诚信友善等现代品质;教学要以学生的生命成长为宗旨,尊重学生应有的权利和自由,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注重教学开放系统建设,积极整合教学资源,使教学与学生的精神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发展;教学中要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着力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让师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3. 实现外显行为与内隐理念的整合。在教学行为与教学思想的融合上,我们提出了“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行为技术为依托,以教学艺术风格为支撑,以课堂文化理念为核心”的教学推进策略。课堂教学文化是教学行为技术与教学理念的结合体。构建课堂教学文化必须确立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重视学生生命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全面提升。而这种文化意蕴的体现,必须要靠教师精湛的教学行为技艺来支持,否则,很难形成良好的教学文化。这其中突出强调教师要在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与风格,以至达到行云流水、炉火纯青的教学状态,这是课堂教学文化品位高低的决定性因素。
4. 把握课堂教学文化的特征。我们针对基层学校思想认识上存在的片面性,对课堂教学文化建设适时提出了操作策略,即“确立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思想理念,实施科学、艺术、有效的教学行为,融入真实、丰富、生动的社会生活,构建立体、绿色、和谐的教育生态,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快乐发展”。衡量课堂教学的文化品位,关键要看教学的思想理念、教学行为、教育情境、课堂生态等要素的融合程度。如果说,当下很多课堂教学的文化品位较低,主要是在上述几个方面有缺失。那么认识课堂教学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实现课室教学文化建设的前提。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反思和提升,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文化观。
5. 形成课堂教学文化的个性。我们高度重视教学改革在“求同”推进中个体教学的“求异”发展,及时提出了“兼收并蓄,吸纳提升,努力形成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文化”的要求。课堂教学文化的形成最终要体现在教师个体的教学艺术和风格上面。加强课堂教学文化建设是对每位教师的总要求,具体到每位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文化的形成中凸现自己的教学特色,这是课堂教学文化建设的较高境界。我们倡导课堂教学文化建设,要在趋同的基础上实现差异化发展,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永具生命力。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文化,需要教师能根据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学生生命发展的规律特点,寻求优质教学的突破口,从而使课堂教学文化建设始终走在时展的前面。
二、建设课堂教学文化的建议
1. 理念引领,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品位。理念是教育教学思想的核心部分,它体现着教育者的价值追求和理想愿景,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教师有没有理念大不一样:一是教育境界不一样;二是教育影响不一样;三是教育成效不一样;四是教育品位不一样。教育活动没有先进理念,就等于生存没有灵魂一样,一切都是在随意、盲目、散乱的状态下进行,其教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教书匠与教育家的区别就在于理念品位不一样。我们构建课堂教学文化,首先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有理念,要有价值追求,这样课堂教学才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才会有高品位和高质量。课堂具有文化性是教育本质和人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在构建课堂教学文化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生命为重,坚持全面育人,进而形成独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文化。
怎样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一是学习。要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学习教育的经典著作,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别人鲜活的先进经验。通过学习,改善原有的知识结构,丰厚自己的理论储备,提升自己对教育常识和现象的认识能力,为确立教学理念奠定基础。二是研究。研究是知己知彼、反思吸纳的过程。无论是理论还是经验,决不能照搬照抄。要知晓自身的优势与缺失,有针对性地汲取他人先进的东西,并与自己的经验系统融为一体。教学要搞深度研究,研究规律的、本质的、方向的东西,而不是形式的、功利的东西。三是提升。在学习借鉴反思的基础上,确立起符合教育规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自身实际的思想认识和价值理想,进而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由于具有自身加工改造和内化的过程,因而对教育实践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
2. 与时俱进,解决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多元文化对人的影响,当下课堂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是复杂而多样的。构建课堂教学文化就是要着力解决制约教学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躬身教学第一线,善于捕捉影响学生生命发展的敏感教学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和教学质量。如,教书与育人摆位的问题,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融合的问题,课业负担与学习质量关系的问题,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培养的问题,学生主体性品质形成的问题,提升学生对生命意义认识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要深入进行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多面的改革,其前提是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在研究与改革中创新理念和方法,催生新的文化。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依靠科学的教育研究。深入研究和解决教学问题,必须坚持以常规教学为依托,以教学改革为重心,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切实增强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把教育激情与教育理性融合起来,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效。
3. 凸显特色,形成课堂教学的个性文化。形成教学个性文化是课堂教学文化构建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性要求。教师的教学个性是其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教学风格个性化的集中反映,决定着课堂教学的境界和品位。教学个性文化的形成是以教师的教学个性为基础的,它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具有深度进行教学研究的品质,善于解决学生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问题,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差异化教学的问题,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同步培育的问题等,并在这种有深度研究的基础上有效提升人的全面素质。二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独树一帜的教学艺术和风格,从而体现了高品位的教学文化,并产生了广泛的教育影响。优秀的教师总是具有鲜明教学个性的。教师形成教学个性,要依托于教学模式的支撑。教学模式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形成的整体,是教师教学素质走向成熟的反映。个性化教学要有教学模式,但绝不是教学模式化。教学模式要随着学科、内容、对象的不同而具有相应的变式,充分体现其情境性和针对性。有的专家在总结教师发展的关键词时说,1~3年的教师靠技术,3~5年的教师靠经验,5~10年的教师靠理念,10~15年的教师靠文化。由此看出,教学文化包括教学个性文化的形成是教师专业成长水平的显著标志,我们应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一、创新教育管理,为提高美术教育质量创造良好的条件
中等美术教育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创新美术教育管理,首先必须明确影响美术教育质量提高的各种因素,然后针对这些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影响美术教育质量提高的因素有办学条件、校园环境、师资和教学管理等。校园环境、办学条件和师资制约着美术教育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学管理制度直接影响着校园环境、办学条件和师资功能的发挥,影响着美术教育效率。所以,要创新教育管理,就必须在办学条件、校园环境、师资和教学管理制度四个方面下功夫。第一,优化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办学条件是实施美术教育的物质基础。提高美术教育质量,首先需要良好的办学条件。宽敞明亮、设施齐全、数量足够的画室和设计制作室、信息化多功能教室、美术作品展览室和美术图书室等,是美术教学必需的基本条件。提高美术教育质量,还必须有良好的校园环境。环境影响人,改变人。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影响学生兴趣和爱好的形成,进而影响学生对人生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创设良好的校园美术教育环境,使学生身处浓郁的美术氛围之中,时刻感受到周围环境传递出的美术信息,必将诱发并持久保持其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使其产生学好美术的强烈愿望,迸发美术创作的灵感。因此,一些美术教育特色显著的普通中学和美术学校都十分注重校园美术环境的建设。学校的楼堂馆舍、围墙栅栏、道路、绿地、花坛的设计,室内环境的布置,甚至小到路牌标志的设计,无不富有美术的创意,散发出美的信息,可谓处处见美术,样样皆精品。这样的美术环境对学生的强大感染力是语言说教难以企及的。第二,强化师资力量。优秀精干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美术教育赖以实现的根本保障。这里所说的“优秀”是指教师文化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爱岗敬业。“精干”是指教师个个都优秀,没有庸懒者。一般来说,教师的素质以学历为衡量标尺,但教师学历高并不等于业务能力强。教师的业务能力取决于文化素质、语言表达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同样,文化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并不等于优秀教师。不爱岗、不敬业、唯利是图、师德低下,这样的教师不在优秀之列。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途径主要有二:一是吐故纳新,引进优秀教师,淘汰庸懒教师。这一途径的特点是见效快、效率高。民办美术学校一般拥有较高的人事自,通常采取这一途径。二是学校自己培养。学校聘请名家名师任顾问,作为学校的技术支撑和形象标杆。稳定已有的骨干教师,放手使用、锻炼年轻教师,组建由名家名师、教学骨干和年轻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团队内部实现教学经验的传递,团队之间展开竞争。这一途径普遍为公办学校所采用。第三,完善教学质量考评和激励机制。拥有优秀精干的美术师资,仅仅是实施高质量美术教育的前提。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美术教育管理的核心。要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着力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用什么样的标准衡量教师工作的绩效,二是怎样对教师工作绩效进行考核才能使结果客观公正合理,三是绩效考核结果与薪资待遇如何衔接才能使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许多美术学校对此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找出了很好的解决办法。这些学校普遍制订了完善的教师工作绩效评价和考核的方案。方案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评价教师工作绩效的指标体系。学校把教师的出勤,承担教学工作的课时量,课后辅导学生的人数和次数,所教学生的月考和期终考试成绩,学生参赛获奖,班主任工作及班级获奖等内容,具体化为工作绩效的数量指标,使其具备可操作性。二是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学校对教师工作绩效实行周考月结、期终总结,由专人负责,给出教师工作绩效的月得分和期末总得分。三是教师薪酬形成规则。这方面由于各类学校办学主体不同,其薪酬的形成规则也有很大不同。民办美术学校一般按照绩效得分计酬,分高多得,分低少得。公办学校教师的薪酬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构成,绩效工资按绩效得分计量。这些学校的教师工作绩效评价和考核方案有着以下共同特点:一是客观性强,可操作性强。二是突出了工作量和工作效果在绩效指标体系中的占比。三是体现了多劳多得、绩优多得的分配原则。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展现。
二、创新思想教育,为学生自主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分析美术学生群体的组成,不难发现,在这个群体中,部分学生有着学习美术的天赋,他们对美术有着持久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爱好,对美术信息反应敏捷、接受快,而且心态恬静平和。但这部分学生往往由于对美术的专注,而对科学文化信息反应不够灵敏,有的甚至有排斥心理,科学文化成绩往往不佳。在美术生群体中,还有一些学生不是出于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而是因为科学文化成绩不佳,对高考没有信心,抱着走捷径的心态加入美术生的行列。这些学生往往缺乏美术基础,甚至没有认识到学好美术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没有承受压力和挫折的心理准备,学习过程中常常表现出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可以说,科学文化基础薄弱是美术生群体的不足。这种不足对美术生的后续发展较为不利。如果没有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作支撑,在美术发展的道路上,他们很难走远,甚至最终可能一事无成。而针对这种状况的学生思想教育,恰恰是各类美术学校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实施美术教育创新,教育者首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端正学习动机,通过经常性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高远的理想,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为实现理想迎难而上的不屈精神,养成遇事对人恬美平和的良好心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且使之行之有效,必须紧密结合实际,提高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学生才会深受启发,自我修正。北京一家民办美术学校就学生的思想教育进行了积极探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每周安排专用课时,安排专职教师以课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中外美术大师的成长历程和人生态度;介绍美术专业的细分领域以及各个领域未来发展的广阔空间;向学生阐述科学文化知识对美术发展的重大意义,如,艺术设计需要扎实的数理基础,设计手段需要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辅助,选择制作材料必须懂得各种材料的内部结构和理化性能,环艺设计还须掌握丰富的人文知识,等等;向学生阐述美术才能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美术与自然、美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二是聘请美术名家名师到学校开办讲座,现身说法,讲述自己学习美术的曲折过程,介绍自己在发展美术事业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提示学习美术应该注意的事项。三是组织学生到著名的高等美术院校参观访问,感受学校浓郁的学习气氛和美术氛围,唤起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古建筑和古文化景点,使其了解我国美术文明的辉煌成就,感受我国古代美术的精致与典雅;组织学生到一些现代艺术品制作工场和景观建筑现场参观学习,让他们切身体验到现代艺术品的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美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四是以美术沙龙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探讨解决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困惑和问题。这些工作的开展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是广大学生从中感悟到了美术才能发展的强大动力源自对美术事业的无限热爱和矢志不移的坚定追求,初步确定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二是学生真正意识到了美术与科学文化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了学好科学文化课程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三是学生对美术才能发展的内在规律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学好美术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有了清醒的认识,从而做好了长期奋斗的心理准备,形成了从容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态;四是学生领悟到了美术智慧源于自然、源于社会、源于生活、源于实践,同时又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活的哲学真谛,形成了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正确思路,学校学风因此而更为浓郁,校风因此而更为和谐。
三、创新教学方法,全面提升美术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