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戴望舒的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外来影响的民族化与本土艺术传统的现代化是汉语诗学所追求的目标。本文以戴望舒的三本诗集旧锦囊 雨巷 、灾难的岁月为时间线索,以其所译介的外国诗歌为参照,试图阐释戴望舒诗歌创作对外来影响 (尤其是法国象征派)的借鉴。
对外国诗歌的翻译、介绍,既是一种语言、文化改写,中间需经过不同文学传统、语言系统的过滤,又会对本土创作产生一种潜移默化式影响。现代派抒唱部落里的许多诗人都兼有诗人与译者的双重身份,作为中坚人物的戴望舒译作数量更是丰硕。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戴望舒的诗歌翻译对其创作的影响。
满溢着颓废的《旧锦囊》戴望舒写诗之初国内诗坛正是写实诗派和浪漫诗派逐渐势微,而格律诗派日渐兴盛的时期。出于诗人的敏感,以及对诗的表现艺术的追求,戴望舒很自然地接受了格律诗派的某些影响,做诗 “追求着音律的美,努力使新诗成为跟旧诗一样地可 ‘吟’的东西。押韵是当然的,甚至还讲究平仄。”此期,戴望舒还翻译了英国世纪末颓废派诗人道生的诗,施蜇存先生回忆说:“当时,郁达夫在 《创造季刊》上介绍了英 国诗人欧纳思特 ·道生的诗歌,恰巧商务印书馆西书部新到了 ((近代丛书 本的 《道生诗集》望舒就去买来了一本,就倡议和杜衡合译。不到三个月,他们把道生的全部诗歌和诗剧都译出了。”这期间,戴望舒正在创作《旧锦囊》,里面的那些作品,思想情绪或表现方法都像是道生诗的拟作。如此看来,戴望舒第一本诗集 我底记忆 (1929年 4月,上海水沫书店出版)中的 旧锦囊一辑诗里,所受影响至少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闻一多的格律派诗论,比如对语言的音乐潜能和诗的韵律的注重 ,另一方面,也是这里所试 图阐释的,即道生的颓废主题和忧伤基调。
如 《寒风中闻雀声》一诗,开篇就勾勒出了一副枯枝悲叹,残叶零落的萧瑟秋景。“薤露”是出自汉乐府的旧典,指生命之短促就像薤叶上的晨露一般,借以慨叹韶华转瞬,生命易逝。短短四行,“自伤自感”的基调就此奠定。第二节 ,抒情主体 “孤零的少年人”在 “孤零的雀儿”的导引下进入诗境,与传统骚客不同的是,戴望舒不再把 “雀儿”之类的 自然物当作自在之物,当作诗人内心的外化或情绪的载体,而是强调一种 “对象化”过程的效果,把 自然当成一种近于神秘的生命隐喻。这其中有着道生抒情技法的影子:在道生的《我的情人四月》中,“四月”和情人是一对神秘的对应体,道生在四月无法永远停留的客观中抒发了情人终究会韶华不在伤感。戴望舒则从 “雀儿”的孤零中为 “少年人”找到了同命相怜之感。不是靠直抒胸臆,而是凭借意象的营造。综观全诗,所用的“枯枝”、“死叶”、“寂寞”的大道、“无声”的高楼、“孤零的雀儿”等意象,满溢的忧郁又飘逸出某种委顿、颓废的气息。这种气息,在戴译道生的《秋光》中,是由 “枯林”、“残枝”、寂寞的 “树梢”、“迷茫”的秋色、“灰朦”的柔情来传达的。
流浪人的夜歌一首更是深深浸染了道生绝望,神秘的情调。我们可以将其与道生的 Villanelle比较。夜因其静默,黑暗,无边昭示了神秘,委身于茫茫夜色,诗人试图在流浪中找到归属,而黄泉与夜同质。《夜歌》中,首节由 “残月是已死美人”,为自己 “细弱的魂灵”啜泣,暗示失落,逝去。到第二节,生命 “悲鸣”,“嘲笑”,“荒坟”指向死亡。第三节,此地为黑暗占领,人生没有希望,只是 “茫茫”的空虚。第四节,“我”泪水盈盈 ,既然在此地找不到希望,不如同已死的美人一同消沉,或许还将重新拥有什么。摘取道生Villanelle中的几句也可达到同样的效果:“离了这昏沉 日照的光天”,“忘了爱情与生命也复萧闲”,“我不要一些生命的芳甜”,“在那黄泉惨白的边缘… ‘这是劳辛所得的王冠”,“这是无穷的安卧”。
在表达主题方面,《旧锦囊》中的十二首诗,要么想表达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悲苦伤感,要么是为失落的爱情,无定的命运垂泪,这一点恰可引道生为同道:道生为自己的诗集自题卷首时引用了贺拉斯的诗句 “生命的短促阻止我们悠长的希望”,既是必死者,道生便将对死的肯定表现为对生的怀疑,所以用 “葡萄叶与紫罗兰… 编成了易朽的花环”供奉 “那生存一日的爱神”(《冠冕》),所以 “那世间一切,我曾作几度希求/今都已深厌”(《烦怨》)。
同质的意象,相似的主题,相同的基调,难怪卞之琳先生评道:“在望舒的这些最早期诗作里,感伤情调的泛滥,易令人想起 ‘世纪末’英国唯美派 (例如陶孙——Emest Dowson)甚于法国的同属类。”《雨巷》中和着忧郁底音乐舞蹈
1925年,戴望舒由上海大学文学系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就读。这是一所教会学校,神父允许读雨果、缪塞等法国浪漫派诗人的作品,禁止阅读法国象征派的诗。但戴望舒课堂上读浪漫派,枕下压的却是魏尔伦和波德莱尔的诗集。“望舒参与了成功的介绍法国象征派诗来补充英国浪漫派诗的介绍,作为中国人用现代白话写诗的一种有益的借鉴。”“在这个阶段,在法国诗人当中,魏尔伦似乎对望舒最具吸引力,因为这位外国人诗作的亲切和含蓄的特点,恰合中国旧诗词的主要传统。”《魏尔伦在诗艺》中说,“音乐先于一切准则”“依然和永远是音乐性”。与之相应,其诗作的最大特点之一便是对音乐美的追求。如戴译《泪珠飘落萦心曲》押韵为 aabb aacc ddee aacc,Ⅸ一个贫穷的牧羊人》押韵为 abbaa cdedc ffdff gfgfgabbaa。戴望舒从译诗中所受的最大影响也主要体现在这一点上。如在他 自作的 流浪人的夜歌 押韵为abb baa bab baa,而 ing韵本身就使声音低沉,辅以“嘤嘤”、“声声”、“盈盈”的加叠,强调了音乐感,突出了悲凉感。Mandoline的押韵为 aba bcb cdc ded,每节中,末句的韵脚完全应和首句的韵脚,“玲”“情”【ing】,“边… ‘间”[al1],“窗… 方”,“泣”“歇”。四组韵脚之间又是从舒缓到紧张再回到舒缓最后归于紧张,几度回旋,终戛然而止,犹如肖斯塔科维奇的 《第七交响曲》用一个短暂的抒情来结束强大的,这也是叙述的解脱。
作于 1927年的 《雨巷》被认为是开了新诗音节的新纪元。读 《雨巷》很容易联想起李壕的 “青鸟不传云外音,丁香空结雨中愁”(《浣溪沙》)与李商隐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代赠 ),也会发现其中有着格律诗的痕迹,但它却比格律派诗 “显得轻快、和谐、流丽和含蓄蕴藉”,并且借鉴了早期象征主义对音乐性的重视,还运用暗示、隐喻的方法,初步形成了介乎 “隐藏自己与表现 自己”之间的艺术特征。整首诗中,[ang]韵使用的最频繁,增强了节奏感,而每节的三、六两行更是工整地用 [ang]韵脚,形成了回环,有余音袅袅之感。【ang】本身又是后鼻音,可以缓和句势,减轻单元音韵脚所造成的紧张感,使整首诗流露出柔和的气象。可是,《雨巷》的音乐性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局限,诗人是用外来的音节来组织诗章的,这在某种程度上或多或少会破坏连贯的诗情。
象征主义诗人还惯常使用暗示、对比、烘托、联想等手法来表达内心的苦闷和彷徨。《雨巷》中,“撑着油纸伞”的诗人,“寂寥… ‘悠长”的雨巷,“梦一般”飘过有着 “丁香一样忧愁… 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些意象,都显现了戴望舒对象征技巧的体悟,在《Spleen》中,戴望舒可以说尽得象征派的精髓。“蔷薇色”、“娇红”、“春花”、“幽黑”、“火焰”共同构筑了一种氛围,表达对生活的厌倦。其实,在魏尔伦的《忧郁诗章》之秋歌中,也可读出同样的感觉:萧瑟的秋天和幽咽的琴音刺伤了诗人的心,闷人的气氛和忧郁的钟声使诗人在对往昔的回忆中泪如雨下。诗人们传达出的都是绝望。朱自清先生说 :戴望舒也取法象征派,“他也注重整齐的音节,但不是铿锵而是轻清的;也找一点朦胧的气氛,但让人可以看得懂;也有颜色,但不是像冯乃超氏那样浓,他是要把捉那幽微的精妙的去处 。”
诗意盎然的 (《望舒草》作一个出色的诗人最重要的大概莫过不泥于一个流派,不泥于一种诗论。戴望舒的成就与他的 “善变”是分不开的。
1932年 11月,戴望舒在 《现代》发表了他的第一组诗论 《诗论零札 17条。身为 ((现代》编者的施蛰存先生说,“似乎在青年诗人中颇有启发,因而使自由诗摧毁了《新月 派的堡垒”,这句话说得很精妙。
诗论零札似乎专门是为着反对他原来所追随的新月派而生的。新月诗派主张新诗应该具备音乐的美 (音节)、绘画的美 (词藻)、建筑的美 (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而《诗论零札却将自己的主张与它完全对立,“作出非此即彼的绝对化判断”:“诗不能借重音乐,它应该去了音乐成分”;“诗不能借重绘画的长处”,“单是美的字眼的组合,不是诗的特点”;“所谓形式,决非表面上的字的排列,也决非新的字眼的堆积”。即便是他曾深深喜爱过的魏尔伦,戴望舒也作出了随时“叛离”的姿态。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转变 ?
一方面,新月派后期的雕琢词语、过分强调格律已使诗派陷入形式主义的死胡同。闻一多标榜 “相体裁衣”的诗论,可在具体的创作中却又严格规定 “行间整齐”、“音尺相”等,并称 “诗是戴着镣铐跳舞”结果造成了大批呆板的豆腐干。从另一方面看,这种规定,限制了现代人丰富复杂又微妙细腻的心理感受的抒写。由此,“冲破新格律诗的束缚,进一步放开诗的手脚,以诗情为骨架,呼唤一种新的诗美形式呈现”迫在眉睫。
另一方面,瓦雷里创作应 “完全排除非诗情成份”观念对戴望舒的影响是 巨大的。瓦雷里主张情绪由实情向诗情的转换,主张在诗情的变异上下功夫,即从心灵的融入与重组 ,使内向化的诗歌本质得以确立,显现出独特的内质个性。戴望舒总结道,“新诗最重要的是诗情上的 Nuance(变异),而不是字句上的Nuance”,“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他受意象派理论启发,讲究诗情的变异与丰富性,要求诗歌表现人的感情涟漪与细微的情绪,表现 “神经系统的不明了的瞬间的感觉和心境。” 成就颇高的 《我底记忆》就是他新的诗歌观的自觉的实践。
而且,对果尔蒙,耶麦和保尔·福尔诗作的翻译更让戴望舒看到了魏尔伦所没有的品质。果尔蒙的诗最善于表现 “心灵的微妙与感觉的微妙”,而戴望舒的诗论 “新的诗应该有新的情绪和表达这情绪的形式”,“诗当将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而使人感到一种东西”恰与此相和。从戴译果尔蒙的《西茉纳 集中的 11首诗中可以见出,果尔蒙决不囿于外在的音乐,感觉本身,诗意本身才是果尔蒙的节奏。戴望舒在译诗中更是忠实于这一原则。《院子》里,为了传达原作的诗意,戴望舒择取了汉语的 “芬芳”、“丰满”、“温柔”、“虔诚”、“无思无虑”等语词,行文的安排也以诗句内在的连贯为第一要义。在另一位象征主义诗人耶麦的作品里,透过 “衣橱… 木质的挂钟“碗橱…‘木烟斗”(《膳厅》)等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事物 ,戴望舒听到了 “曝 日的野老的声音,初恋的少年的声音和为禽兽的谦和的朋友圣弗朗西思一样的圣者的声音而感到一种异常的美感”(译后记),回到自己的创作中,与其说是向耶麦学习,不如说是对耶麦的汉化再创造。《我底记忆》中,“燃着的烟卷”,“绘着百合花的笔杆”,“破旧的粉盒”,“颓垣的木莓”,“喝了一半的酒瓶”,“往日的诗稿”,“压干的花片”,“凄暗的灯”,“平静的水面”,“爱娇底少女的声音”不仅沾染着 《膳厅))的气息,而且更是内心情感的对象化日常生活中看似毫无诗意的琐碎的事物,被诗化了生命,被赋予了意义期待,诗的意味随处可见。在韵的处理上,清新自然、接近生活的现代口语取代了意味悠长的韵脚和华丽的词藻,抒情者与读者之间的隔阂被冲破,“增大了抒情的亲切性”。比如秋 的结尾“我是微笑着,安坐在我的窗前,/当浮云带着恐吓的口气来兑 /秋天要来了,望舒先生!”这跟耶麦的 膳厅》“当一个访客进来时问我说:/——你好吗?耶麦先生?”的结尾同样体现了对 口语体的热爱。《路上的小语》用的对话体“给我吧,姑娘”,林下的小语用祈使句势进行抒情。 野宴 则更彻底,不仅轻淡平白,字句几乎都是口语。
在技法上,戴望舒继续发扬前期业已形成的意象营造、暗示、隐喻等象征派手法。《寻梦者))一诗,写寻梦者的心灵之路,寻梦者的欢悦辛酸,寻梦者的迷惘感伤。在表现技巧上将类似民歌的夸饰、复沓与意象朦胧的现代象征手法,不露痕迹地结合为一体。流动于其间的诗绪,既是明朗的,又是迷惘、感伤的。作者运用亲切的日常口语,表达了现代人微妙的内心情感。
《灾难的岁月》的丰富性在戴望舒后期的译作中,西班牙诗作和西班牙抗战谣曲以及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作占了很突出的地位。((洛尔迦诗抄 虽未译完,但其中有着美妙的音调的谣曲,不禁使戴望舒大受启发,对诗的音乐美有了新的体味,因此他对自己先前的看法补充说 “并不是反对这些词藻、音韵本身。只有当它们对于‘诗’并非必需,或‘妨碍诗’的时候,才应该驱除它们”。
我们在洛尔迦的诗里经常可以见到问答式的民间谣曲样式像《水呀你到哪儿去》,
水呀你到哪儿去?
我顺着河流,
一路笑到海边去。
海呀你到哪里去?
我向上面的河流
找个歇脚去。
问答之间塑造了诗以明快的调子,诗行短促,抒情间流露出亲切,再看戴望舒的小曲》的头两节 :
啼倦的鸟藏喙在彩翎间,
音的小灵魂向何处翩跹?
老去的花一瓣瓣委尘土,
香的小灵魂在何处留连 ?
它们不能在地狱里,不能,
这 么好,这 么好 的灵魂 !
那么是在天堂,在乐园里?
摇摇 头,圣彼得可也否认。
诗行也是在有问有答中行进,却又不是单纯的一问一答,而是多问一答,形成了巧妙的复沓,更显活泼清丽。又及 ((致萤火 一诗,“萤火,萤火,/你来照我。”开篇即是人、物之间的对话,之后更是频频使用 口语,透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抒情的亲切。“让一片青色的苔藓,/那么轻,那么轻/把我全身遮盖 像一双小手纤纤,/当往日我在昼眠/把一条薄被 /在我身上轻披”这是狂放的想象力在作用,而想象也正是洛尔迦所擅长的,“影子裹住她的腰,/她在露台上做梦。/绿的肌肉,绿的头发,/还有银子般沁凉的眼睛”( 梦游人谣》)“被俘在远处的声音,穿上了蟋蟀的衣裳”(《哑孩子 )“大陆平坦,大海起伏 /千百颗星星和他的船舶。 他见过教皇的回廊, /巴西姑娘的黄金的乳房。”(《两个水手在岸上》),都可以见出洛尔迦的多彩的想象力。
从戴望舒的翻译和创作中还可以看出,他对法国苏佩维艾尔、爱吕雅等诗人也是十分钟爱的。在 ((灾难的岁月》一辑诗里,他也常常会用超现实主义的一些手法来拓展表现手段。写于法国的 灯 明显受到苏佩维艾尔的 烛焰》一诗的启迪,尤其是在对烛焰凝视而产生的想象里:“手指所触的地方,/火凝作冰焰,/花幻为枯枝。”径直是超现实主义表现感觉的方式。《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诗也可从苏佩维艾尔那里找到原型,戴望舒沿用了在想象中 “抚摸”这个典型的超现实主义的幻觉意象,但不同于苏佩维艾尔诗里纯粹的 “抚摸”动作,戴望舒所感受的触觉幻觉世界中的想象。其中也融入了象征主义强调感觉性和暗示力的手段,在 “抚摸”动作里交织了复杂的感官经验,既有各感官间的转移与嬗递,也有五官共生的通感,象征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卞之琳先生评价说,“应算是戴望舒生平各时期所写的十来首最好的诗篇之一”。
结语 戴望舒给中国诗人这样一种启发,象征主义与中国文学传统是有着潜在的亲和力的。事实上,在戴望舒之前的李金发等诗人在有关象征诗的讨论中,已经暗藏着某种寻求象征艺术与中国诗学传统接壤的趋向了。传统的 “诗话”、“词话”中频频出现的“意境”、“意象”、“境界”、“情致”、“兴味”等范畴所描述的艺术状态,非常容易令人联想到象征主义所追求的某种旨趣。一方面,这样一种特殊的相似性使得中国作家在接受象征主义时减少了许多的障碍;另一方面,象征主义的诗学观念也为他们提供了一种重新观照自身文学传统的新视角。外来影响的民族化与自身艺术传统 的现代化始终是汉语诗学所追求的 目标。然而这中间 也潜伏着一个巨大的陷阱,即作家们常常只顾及到了 从外来影响或传统中去寻找艺术资源,却忽略了将艺术把握世界的方式还原到对于自身生命存在的体验中去。可是戴望舒越过了这个界限,可以说,汉语象征诗发展到戴望舒基本上呈现出了一种成熟的气象。或者说,象征主义这种绝对异质化的诗歌形态,在集译 诗与写诗于一身的戴望舒那里终于和中国既有的诗学传统融和起来了。他身上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素养决定了外来的东西难以反客为主,而良好的欧洲文学素养决定了他能够根据新诗建设的需要择取异域的精华。
参考文献
[1]苏汶 .望舒草 ·序 [A].望舒草 【C】.上海 :现代书局,1933.
[2] 施蛰存 .戴望舒译诗集 -序 【A】.戴望舒译诗集[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3]卞之琳 .戴望舒诗集 ·序 【A】.人与诗:忆旧说新 [C].北京 :三联书店,1983.
[4]朱自清 .中国新文学大系 ·诗集 ·导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关键词〕互联网+;图书采访;PDA;图书馆联盟
〔Abstract〕Focu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at traditional book acquisition model cant meet users needs of“Internet+”era,the paper studied a new book acquisition model.After a conclusion of book acquisition theories and practices home and abroad,it pointed out the challenge libraries facing,analysed som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book acquisition of“Internet+”era,the paper would help libraries innovate develop model,gain development in revolution and promote the ability of service and competition.
〔Key words〕Internet+;book acquisition;PDA;library alliance
“互联网+”时代,最热门的媒体中心Facebook没有自己的内容制作人,最知名的租车公司Uber没有自己的出租车,最大的电子商务中心阿里巴巴连库存都没有,人们自然要质疑虽坐拥百万馆藏却日益不能满足读者需求的图书馆,在与各种虽不具有历史图书收藏沉淀却拥有更丰富信息来源和更高超商业运作的信息机构的竞争中如何能自保。
现实中,图书馆的生存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危机四伏过。在信息化、商业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一旦经济衰退,基于投入产出分析,图书馆往往是首先被裁撤的部门之一,幸存的图书馆又不得不面对竞争对手层出不穷,读者要求越来越高而到图书馆越来越少,出版物越来越多而经费和馆舍越来越捉襟见肘的困境,以至于一些学者索性给图书馆下达了死亡通知书。
2000年前后,以谷歌为代表的搜索引擎兴起之时,图书馆也曾经遇到类似困境,通过以在线采访加快采购流程,以开架借阅提供更为贴近读者的服务,以数字图书馆建设适应信息化环境要求等举措,图书馆界艰难度过了难关。可见,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出路在于通过自身变革,以自有的资源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为社会认可,而这一切都要以图书采访的变革为起点。图书采访无疑是图书馆的生命线,决定了馆藏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读者的数量和需求满足程度,是评价图书馆价值和绩效的关键。在美国,90%以上的大学教师对图书馆的定位是“采访者(Buyer)”,且这一比例逐年上升[2],这也说明,采访在图书馆实现自身价值、保留竞争地位过程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1图书采访研究现状
所谓图书采访,是指图书馆根据自身的发展纲要、结合实际办馆条件、采访原则、读者需求等,选择和采集适合本馆收藏且符合读者需求的图书文献的过程。对图书采访的研究由来已久。
11理论研究
在长期的理论和实践中,国内外图书馆学界的学者们探索实践并总结整理出了一整套的图书采访理论。
国外图书采访理论研究的代表是英国、美国和印度。美国的图书馆界,对采访理论有两种观点,一是杜威提出的“价值论”,认为图书的价值决定了图书的需求,强调图书价值在采访过程中的地位;二是普尔・克特提出的“需要论”,强调以读者需求为起点进行图书采访。麦考文的“评分选择论”和维拉德的“社会调查选择论”是英国主流的图书采访理论,前者重理论,主张利用图书的社会价值和知识价值对其评分以供图书采访参考之用;后者重实证,强调在对各种读者群体的阅读兴趣及其动因进行调查后开展图书采访。印度图书采访的主流理论是阮冈纳赞提出的“使用概率论”,与普尔・克特的“需要论”异曲同工,重视对读者需求的满足[3]。
就国内而言,宋代的郑樵著有《求书之道有八论》,主张根据图书及其收藏类别、人物居住地、事件发生地、图书性质、藏书处及其流传情况等进行图书采访。清初的孙庆增在《藏书记要》一书中对图书采购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清代另一位藏书家叶德辉著有《藏书十约》,对藏书进行了10个方面的研究,认为图书采访应遵循“择优而藏”的原则。当代中国图书馆学界涌现了“读者需求导向论”、“藏书稳定状态论”、“重点图书与一般图书平衡论”、“特色文献与合作文献平衡论”等多种观点。1997年,黄宗忠先生在《论图书采访学》一文中,对图书采访实践中形成的这些观点进行了归纳、剖析、评价[4]。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 图书推荐 导读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c)-0253-0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图书馆越来越多的传统工作受到网络化、数字化的冲击,这就包括作为读者最喜爱的图书导读业务。《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17条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应通过编制推荐书目、导读书目,举办书刊展评等多种方式进行阅读辅导。这是对高校图书馆的基本工作要求,也是面向读者阅读服务的最窗口化业务,因此如何把网络化、数字化融入到图书馆日常的图书导读工作中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类型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教学辅助的主要场所,拥有多个层次的读者类型。从读者对图书资料的需求形势来划分,主要有教师和学生及行政教辅读者三个层次,他们的阅读倾向有明显的区别。
1.1 教师的阅读倾向
在高校,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主体,这类读者在选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料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选择性,他们的目标明确,需求也相对稳定。
因为有着大量的教学任务和科研项目,因此他们需求的图书大都集中在本专业范畴,和最新最权威的图书上,对其他读书涉及较少,有着明显的针对性。
1.2 学生的阅读倾向
相对于教师读者来说,学生读者群体对图书的需求要复杂得多。这是跟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决定的。一般来说,一、二年级新生以教学辅导图书和文学图书为主;三年级学生以各种英语计算机类认证考试图书为主;四年级学生就是以就业为指导,公务员考试和毕业辅导类图书为首选;研究生学生群体主要针对的是研究级图书及大量细分专业的图书,有阅读量大,专业性强的特点。因此根据学生群体的不同,区分对待很重要。
1.3 行政教辅类读者的倾向
在教师和学生群体之外,行政人员、教学辅助人员、后勤等机构的人员的图书阅读量也是很大的。他们的特点呈两个方面倾向,一部分阅读从相关工作出发,以文书写作、职称辅导图书为主;另一部分则主要以休闲类图书为主。
2 高校图书馆图书推荐的现状
高校图书馆一直以来都把文献资源的最大利用化作为自己读者服务工作的检验标准,但是受到网络化、信息化的冲击,图书的利用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很大部分在于图书推荐的模式问题。
(1)方法单一、传统,不能跟上时代。大部分的高校图书馆主要是以纸制布告栏的形式张贴近一时期的好书推荐。虽然较为醒目直观,但是缺乏新颖性,不能引起以猎奇为特点的学生读者的兴趣。
(2)内容单调、与读者脱节,不能引起读者共鸣。高校图书馆的图书推荐的内容,大多以近一时期的读书借阅排行榜为依据,或是以某个读书网站、书店销售榜为蓝图制定内容。不能很好的反应读者的真正阅读需求,过于形式化。
(3)涉猎范围较广、主题不鲜明,不能起到启迪读者的作用。高校图书馆的导读所选范围以图书馆所有馆藏图书为对象,内容较为纷繁,主题不明,给人印象不深刻,对图书起不到很好的推荐作用,不能很好的启迪读者的读书热情。
3 网络时代图书馆的图书推荐模式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图书导读工作也要跟上数字化的浪潮,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通道,传递品质图书的资讯,从而让更多的目标读者知道这本书的存在,进而推动图书的借阅量。发挥高校图书馆推荐好书,启迪读者的作用。
3.1 网络化的荐书平台
和纸制媒体宣传相比,数字荐书有低门槛、花钱少、效率高、无地域限制等特点,可以说是性价比较高的荐书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3.1.1 网站论坛广发贴
论坛bbs,由于互动性好,隐身性强,可以某个主题为中心,多人同时表达。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图书馆工作人员,可在本校学生论坛中开辟荐书专栏。就某一主题新书在论坛中自由发帖,由学生网友顶帖,发表自己的读书感受。如果读者对图书有兴趣,可以与管理员或版主取得联系,借阅或预约该图书。
3.1.2 博客地盘听我的
博客是个人门户,与论坛相比,博主更有主动权。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建立专业的荐书博客,定期书写者博文。内容可以是书讯、摘登或连载,或是书评,或是新书到馆消息等,类型题材多种多样。同时还可以超级链接知名的读书网站,或是建立专门的新书微博,让读者随时随刻可以获得最新的图书信息。
3.1.3 QQ群作用大
QQ已经日益成为广大读者离不开的荐书渠道。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尽量多地加入学校内各种团体的qq群,根据不同的qq群,可以宣传相同的图书,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宣传不同的图书。图书公告时,要贴近群中成员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图书导读。
3.2 网络化的荐书模式
网络时代的荐书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内容的投放可以采取纸制形式的,也可以是图片形式,以或是多媒体的方式。
3.2.1 纸制宣传板的推荐模式
纸制化的宣传模板仍是很多图书馆还常用的荐书模式。图书馆可以不断地丰富宣传模板的形式,如对内容的彩色喷绘,增加大量的图片,做成人形或是动物形的荐书板。都可以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
3.2.2 无处不在的推荐空间
图书馆应该多方位、多角度的利用自己可以利用的一切地方图书信息。比如网页的一角、架标的一侧、以或是书签的一面都可以印制色彩鲜艳的图书信息。不断以新形势、新媒介打动学生,激发读者的读书热情。
3.2.3 形式多样的推荐主题
图书馆的作用在于利用自己的一切资源为读者服务。负责读者服务的工作正是要好好地在这上面做文章。针对不同的目标读者,不同时期的阅读需求,制订出有目的性的主题来,通过网页宣传,纸制宣传板宣传,专题图书阅览室布展等全方位的突出该主题,从而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总之、网络时代的到来,给图书馆荐书活动提供了广大的发展空间。图书馆人员就是要抓住这个好的网络载体,针对自己的目标读者,发动全方位的攻势。通过读者喜爱、利用频繁的渠道,把图书馆最新的图书信息、最好的图书内容传递给读者。以便更好的引导广大高校读者多读书、读好书。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EB/OL].[2010-01-20]..
论文摘要:网络在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众多的网络道德问题,由于监督的弱化,需要加强网络社会道德自律建设。确立网络道德规范、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社会个体的道德修养,是促进网络社会个体道德自律的主要手段。在网络社会个体道德自律的建设中,儒家伦理思想的某些方面尤其是道德修养方法可以提供借鉴,发挥作用。
一、确立网络道德规范
网络道德规范是他律性的,但是网络社会道德自律建设却离不开网络道德规范,因为“强调道德自律,必须以规范、制度、法律等硬性约束手段为基础和必要条件。”没有道德规范人们便无所适从,所以必须首先确立网络道德规范,使网络社会道德自律建设有章可循。
(一)网络道德规范的建立途径
网络道德规范的建立有三个途径。1.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外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网络发展早且普及面广,其网络道德研究亦早于我国,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可以借鉴为我所用。2.整合传统伦理资源,尤其是儒家伦理思想。儒家伦理作为一种伦理文化,其伦理精神在漫长的时间里已深入中国人的头脑之中,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整合传统的伦理资源可以使网络道德更具亲和力,更易为人们接受。3.紧密结合现实情况,在实践中建立。规范要具有可行性,这就要求规范的制定要紧密结合人们的利益、需要、人们的道德素质及现实的道德问题,通过道德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网络道德规范。
(二)网络道德规范应具有的两点特征
1.网络道德规范应具有层次性
有层次的道德规范才能既照顾到绝大多数人又保持其先进性。现实社会中人们的道德素质参差不齐,既有道德高尚大公无私的人,也有自私自利的人,所以网络道德规范应具有广泛性与先进性的层次区分。
首先是网络道德的“底线伦理”规范。即网络活动中网络道德主体需遵循的最起码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其基本原则可概括为《论语》中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从否定意义上要求人们不作违反道德之事,不伤害别人。西方国家的相关规定可以利用。如美国布鲁克林计算机伦理协会制定了著名的计算机十戒:(1)不可使用电脑伤害别人;(2)不可干扰他人在电脑上的工作;(3)不可偷看他人的文件;(4)不可利用电脑偷窃财务;(5)不可拷贝或使用未付款的软件;(6)未经授权,不可使用他人电脑资源;(8)不可侵占他人的智慧成果;(9)设计程序之前,先衡量其对社会的影响;(10)用电脑时必须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与体谅。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指出6种不道德的网络行为:(1)有意地造成网络交通混乱或擅自闯入网络及其连接的系统;(2)商业性的或欺骗性的利用大学计算机资源;(3)盗窃资料,设备或智力成果;(4)未经许可接近他人文件;(5)在公共用户场所做出引起混乱或造成破坏的行动;(6)伪造电子信息。这些规范是人们在网络活动中需遵循的最起码的规范。其次是较高要求的网络道德规范。其基本原则用儒家伦理可概括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从消极意义上对人的规范,要求人们不做违反道德的事,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从积极意义上让人求善,具有更高的道德价值。如,在网络活动中应严于律己、有强烈的责任感、乐于助人、积极维护国家利益,在必要的情况下能做到尽己为人等。这些较高要求的道德规范的倡导可以为人们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提供努力的方向、目标,符合人们的道德理性的要求,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2.网络道德规范应具有针对性
可以根据人们的职业特点、人群特点确立相应的网络道德规范。网络已在各行业、职业、人群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各行业、人群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所以不同的行业、人群应制定不同的网络道德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使规范具有针对性,使得人们便于遵守。
首先,应确立职业网络道德规范。如IT行业网络道德规范、教师网络道德规范、军人网络道德规范等。这些行业中由于其职业的不同其网络道德要求也不同,应制定相应的网络道德规范,更好地为人们的网络行为提供指导。其次,确立各种不同人群的网络道德规范,如青少年网络道德规范。因为不同人群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使不同人群中网络道德问题的突出点各不相同,针对这些不同,制定相应的道德规范,会更具有效性。在这方面我国已取得一些成果。如颁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针对全国的青少年提出: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这些网络道德规范对青少年来说极具针对性与有效性,将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一)网络道德教育的目标
首先,提高网络个体的分辨能力。网络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信息,其中的许多信息是虚假的、有害的,这些信息可能对网络主体造成误导、伤害。网络主体尤其是占网络主体很大比例的青少年,缺乏分辨能力,极易受到伤害。在网络道德教育中需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引导,逐步提高网络主体的分辨能力,自我保护的能力。其次,提高网络个体的集体意识。目前网络社会中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个人主义的盛行,将自我作为网络的中心,不顾别人的利益与感受。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提倡以集体主义为道德原则,要正确处理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关系。网络社会要想健康发展也需要秩序、需要其成员具有集体意识。个人主义的泛滥必然导致无秩序,最终的结果是网络主体的个人利益得不到保证,所以网络道德教育需要提高网络主体的集体意识,遏制个人主义的泛滥,维护网络社会的正常发展。再次,提高网络个体的责任意识。网络由于其虚拟性的特点,使得监督弱化,其带来的一个后果便是责任意识的淡薄。责任意识的淡薄使得有些网络主体对自己的言行造成的后果缺乏责任意识,于是网络中产生了大量的脏话、不良图片等信息垃圾。网络道德教育有必要提高网络主体的责任意识,从而净化网络空间。最后。提高网络个体的诚信意识。网络中的信任危机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网络中的谎言、欺骗使人深恶痛绝,极大地损害了网络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影响了网络的功能的发挥。网络的良性发展需要网络个体讲究诚信,保持真诚的心态,共同维护网络的形象。网络道德教育重要目标便是要提高人们的诚信意识,为提高网络的可信度做出贡献。
(二)网络道德教育的手段、途径
网络道德教育可采取多种措施,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首先,各级各类计算机教育培训机构在教学过程中,应将网络道德知识作为重要的内容,使受教育者不但学到计算机知识而且学习到相应的道德规范。在考试制度上。可以将网络道德知识也作为考试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重视网络道德知识的学习。其次,社会应利用多种手段大力宣传网络道德知识,使其深入人心。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公益广告等方式进行宣传。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尤其在人们上网集中场所加大宣传力度,如在网吧等场所张贴宣传布告。再次,在家庭中父母应加强对子女尤其是未成年子女的网络道德教育,使其明辨是非,了解网络道德要求。
三、加强网络个体的道德修养
(一)内省
“内省”的方法实际上相当于今天的自我批评自我检讨。通过批评检讨不断为自己提出更高的目标,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正如孟子所说的“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1J首先,“内省”要求网络主体在网络道德活动中,对自己的言行要有所考虑,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并且在行为后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的要求,是否有错误,并要求网络主体勇于改正错误。孔子说:“过则勿惮改”有了错误,要勇于改正。内省的目的在于发现自己的不足,使之得到改正。其结果还是要落实到改过上来。其次,“内省”实际上强调从我做起,严于律己,对人宽对己严。网络中的行为是一种交互性的行为,是双向互动的交流。在交流中不能总是要求别人如何,而自己却不去做,这样的后果使交往无法继续下去。若是律己宽人,多看自己的缺点不足,就有利于交往的进行。
(二)慎独
在网络社会中“慎独”比在现实社会更为重要。现实社会也讲“慎独”,但现实社会中人们受到更多的监督,独处的机会也不如网络社会多。网络社会由于其开放性、隐匿性的特点,人们往往感受不到监督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慎独”尤其显得重要。《礼记?中庸》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强调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不仅不放松对自己的道德要求,而且更加注意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做到和有人监督时一样,杜绝不道德的思想发生,可以真正确立起自己的道德良心,提高自己的道德自律能力。
首先,“慎独”要求网络道德主体道德修养是“为己”而不是“为人”。孔子强调“为己之学”,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的意思是指进行道德修养是为了真正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不装腔作势,而是踏踏实实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为人”,即进行道德修养仅仅是装装样子做给别人看。其次,“慎独”要求网络道德主体在道德修养中注重“小节”。在网络道德修养过程中网络主体常常重视“大过”,忽视了“小节”,认为“慎独”就是不犯“大过”,小节无足轻重。于是乎在网络上骂骂人,滥交朋友,偷看他人文件盛行。网络主体进行道德修养要注意小节,因为小节不断,可能导致大过的出现,量变的结果是质变,小节与大过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对待小节的态度最能体现出网络主体的道德素质。再次,慎独时要注意克己。孔子讲“克己复礼为仁”这里的克己不是指后来理学家讲的“灭人欲”,而是指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在网络这个万花筒般的世界里,充满了各种文化、价值观念,形形的诱惑比比皆是,独立面对这些诱惑,难免或产生理性与感性冲动的矛盾,这时就要求网络主体约束自己,用理性战胜感性冲动。
(三)力行
网络活动中,网络主体只有通过实践,运用道德知识,抑制不良行为,才能使道德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律性的道德准则。孔子提倡“身体力行”,“躬行实践”,“行”是道德修养的关键,通过“行”,道德知识得到应用、道德信念得到加强、道德意志得到磨练、道德习惯得以养成,并最终提高网络道德主体的道德素质。
首先,“力行”要求网络主体在网络活动中进行“换位思考”,即站在别人的立场角度来思考问题,多替别人想一想。用这种方法反复践行可以提高网络主体的道德修养,对解决许多网络道德问题有所帮助。其次,“力行”要求网络主体在网络活动中做到“爱人”。“爱人”在儒家那里是指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这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相通的。网络建设、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尽管我们可以采取法律、技术措施来防范,但对数量众多的网民来说,根本的方法是培养仁者爱人的观念,尊重他人的权利、尊严、隐私,他人有困难时热心的关怀、帮助他人。正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仁爱精神的发扬有利于优化网络道德环境,使网络充满温情。
四、网络社会道德自律建设的保障
关键词:互联网+;税务;大数据
国务院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要求,将“互联网+”的概念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同年,国家税务总局了《“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全面部署在全国税务系统开展“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这是我国政府部门的第一个“互联网+”行动计划。国税总局局长王军指出:“不热情拥抱、主动融入‘互联网+’,税收工作就没有希望,也没有未来,税收现代化更是无从谈起”。将税收工作与互联网创新成果深度融合,构建全方位、全天候、全流程的智慧税务生态模式乃当务之急。
一、“互联网+税务”模式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有关“互联网+税务”方面的探索和尝试在全国税务系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互联网应用方面的创新发展也给企业的生产经营、经济发展以及政府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为“互联网+税务”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从纳税人的角度来说,“互联网+税务”模式下,纳税人可以“少跑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掌上办税服务台或电子税务系统进行纳税申报,避免了纳税人在临近申报截止日期因为资料短失导致无法按期申报纳税而负担税收滞纳金的情况,如此,纳税人就可以把节省的时间和金钱投入到相关的税收政策学习中,进而为企业提供更加合理的税收筹划工作,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从税务部门的角度来说,“互联网+税务”是一种全新的征税模式。纳税人借助掌上办税服务系统或是电子税务局来管理网络报税活动,可以节省大量的纸质资源,而且也方便信息的查找和使用。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税务部门工作人员可以从机械、重复的工作中获得解放,人员分流的模式压缩了柜面纳税申报业务的数量,如此,税务工作人员可以有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纳税服务创新工作。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成本,提高效率,还可以对纳税人进行有效的监管,进而降低税收风险,保障国家税收收入。
然而,“互联网+”在税收领域的应用仍缺乏实践经验,尚处在互联网与税收融合的初级阶段,还有许多不明晰的地方,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1.税收监管风险加大
简政放权是一把“双刃剑”。国税总局取消了对许多税务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审批要求,诸多涉税事项改为仅需备案,这在优化税务服务的同时,也加大了税收管控风险。很难避免一些纳税人不会利用取消审批之机,从事违反税收法律制度的行为,导致税款流失,给国家财政收入造成损失。因此,在当前形势下,税务机关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来加强税收风险管控。
2.信息不对称
大数据时代,借助云计算进行“互联网+税务”方面的数据处理还受到一定的限制,这难免会影响数据信息的准确性。比如说,纳税人在网上进行纳税申报时,因为目前的税收服务平台受互联网带宽的限制,如果有大量的纳税人在同一期间在网上进行纳税申报,很可能会出现纳税人的系统中显示“申报成功”字样,而税务部门的服务器中并没有收到纳税人纳税申报信息的情况等等,诸如此类的信息传输障碍,很可能会使纳税人负担额外的税收滞纳金,如此以来,不但没能达到方便纳税人的目的,反而会使征纳双方的关系变得紧张。进而给“互联网+税务”模式的运行带来反面效果。
二、“互联网+税务”模式的发展对策
1.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储备
在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下,税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绝对重视互联网之于税务发展的重要性。谈及税收征管工作,就不应该再沿用传统的征管手段和稽查方式,而应该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加强对“互联网+税务”相关知识的系统化学习,利用互联网提高税收征与管。税务部门应该建立阶梯式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培养不仅掌握扎实的税收理论功底,还能精通信息化技术,善于运用大数据的复合型人才,打造一支具有互联网思维和现代化视野的骨干队伍,为“互联网+税务”模式的健康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人才保障。
2.加强税收风险管控
对税收风险的衡量主要是从纳税申报、第三方信息、发票信息等方面进行分析。就目前形势分析,税务机关对涉税企业的信息检查仍然是被动的。如果企业能够定期的向税务部门报送涉税的电子账簿,税务机关将稽查结果与企业的社会信用体系相衔接,通过严格监管和联合惩戒等措施,把纳税违法行为列入税收违法“黑名单”,让失信者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则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一状况。借助云平台,将碎片化的、独立的、海量数据进行加工整理,让数据活起来,形成有逻辑的数据链,彻底打通数据孤岛。同时,税务机关应该加强与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部门的合作关系,丰富数据内容,扩大可共享的数据范围,整合纳税人资料、发票领购等信息,满足部门间的信息共享需要。构建风险预警指标模型,实行涉税信息的任务派发、自动扫描、过程监控和绩效评价等任务。系统可以自动分析各种数据,计算出税收流失严重、纳税遵从度低的企业,为风险管理提供信息支持,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
3.以纳税人为本,加强隐私保护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要求税务部门能够为纳税人提供更加注重用户体验的“互联网+税务”服务模式,以纳税人为本,积极满足客户需求,使纳税人在涉税业务操作过程中不需要作过多的思考。在这一过程中,云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税务机关得充分利用大数据带来的移动数据环境,通过虚拟与现实的完美结合来优化税务产品和税务服务,增强用户体验水平。与此同时,税务部门应该加强对纳税人隐私的保护。大数据条件下,数据信息的公开的,所以,税务机关应加强完善“互联网+税务”模式的基础建设,堵塞漏洞,避免给窃取信息者以可乘之机。同时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有关“互联网+税务”模式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为保障纳税人的隐私信息提供法律保障。
综上所述,“互联网+税务”模式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坚持走“一体化”道路。本文简要探讨了大数据时代给“互联网+税务”模式的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分析了“互联网+税务”模式发展的相应对策,旨在促进“互联网+税务”模式在云时代下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泽方.“互联网+税务”关键是风险管理[J].中国税务,2016.
[2]汪星明.“互联网+税务”--理念、实践与愿景[J].经济研究参考,2016.
[3]雷炳毅.“互联网+税务”要解决的问题与推进思路[J].税务研究,2016.
[4]张秋虹.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税务服务”模式的新契机[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
当前我国多数图书馆都形成了一套完善、科学的编目工作制度,对各项管理工作均提出了比较具体、细致的要求,从计算机联合编目、联机检索等工作来看,要想提升工作质量不仅要有完整的著录标准与标引工具,同时还要利用规范的机读目录格式,针对记录在机读载体上的记录格式提出一些规定,从而使后续通讯、交换机数据质量控制可以更加方便。从整体上来看,图书馆编目工作已经从传统手工模式逐步转向网络化、集约化的方向,这种形势下必须以新的方式和手段实现图书馆编目的效能。
一、网络时代下图书馆编目的挑战
1.联机联合面目对人员能力与素质提出较高要求
网络时代中计算机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图书馆管理的各项工作中,编目工作也从单机编目逐步发展到了集中编目甚至联机编目的阶段,当前正朝着联网、联机及联合编目的方向发展,与以前的图书馆编目模式相比,当前的网络化编目不管是在编目效率或是编目质量上优势都非常明显。例如,网络时代下“联合联机编目”为图书馆下载其他图书馆的相关数据提供了平台,资源共享得到了充分实现,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点方位形式对网上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利用权威图书馆公开的数目查询系统,这无疑为图书馆编目工作提供了方便。此外,还可以在网上使用自己购买的光盘数据,网上数据量非常大,不仅使图书馆信息量得到了拓展,同时编目工作更加简单、效率更高,但是对编目工作人员各方面体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2.网络时代下编目外包变得越来越普遍
在网络环境中整个社会变得非常“小”,同时图书馆编目工作也逐步朝着外包化、社会化方向发展,所谓编目业务外包主要存在于图书馆与图书供货商之间,他们利用上传数据、图书编目及加工等活动完成图书馆编目工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图书馆开始利用相关业务的外包,后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全国联合编目中心、地区采编中心相继建立,各个图书馆均开始利用编目外包的方式,因为这种外包的形式不仅可以节省很多劳动力,工作效率也比较高,同时大大降低了成本,充分满足了网络时代对编目工作提出的诸多要求。
二、网络时代下如何展开图书馆编目工作
1.提升编目数据质量
很明显,当前图书馆编目工作还缺少一定的规范性,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图书馆在管理工作中不能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在编目过程中随意进行检索点的取舍,不仅软件编制目录不符合要求,机读目录格式不一致,同时从内部管理工作来看,很多图书馆尚未建立起完整的编目审校体系,对录入完整性、校对规范性造成了不利影响。编目数据质量为编目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基础,因此要想将编目工作做好,就必须通过相应措施提升编目数据的质量。首先,必须展开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作业,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并对加工书目数据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做好书目校对工作,以保证编目数据的整体质量;其次,将数据维护工作做好,及时将先关数据信息反馈出来,在具体工作中编目工作者不仅要及时发现业务上的问题,同时还要通过意见反馈、系统留言等方式及时修改数据,保证数据库信息的完整性。
2.编目工作职能逐步扩展
网络时代图书馆信息资源快速增加,不仅知识体系面快速扩展,同时相关报道、揭示的深入性也越来越强,在多项因素的影响下,信息资源整合手段逐步多样化,这种情况下图书馆编目工作的职能也逐步扩大,要求编目工作者不仅要将文献整理及加工的相关工作做好,同时还要注重信息资源揭示、报道的多样化,不仅要将相关信息资源书目数据单一化处理工作做好,同时还要对文献及信息资源进行多层次分析,为使用者提供更加全面、具体的服务。
3.编目人员素质应整体提高
在当前信息化环境中,图书馆编目工作面临的冲击非常大,例如相关业务外包的冲击,专业性编目人才不多等。这种情况下要求编目工作者要积极转变思维,在当前先进检索技术与信息技术发展的刺激之下,加强对图书馆书目控制的力度。传统图书馆编目工作者红目录学是静态的,网络时代下要求对网络数据进行动态化的、全面的加工和处理,利用计算机技术转换、整理及加工数据,编目工作者不仅要以文献整理者和加工者的角色存在,同时还要切实投入到资源信息整合工作之中。图书馆编目工作者还要积极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网络时代下联机编目、数字资源整合等工作都需要利用计算机来完成,因此?目工作者不仅要精通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要对于编目相关的计算机技能进行全面掌握,清楚多项资源的格式,了解各种资源的处理及转换方式等,必须对计算机进行熟练操作。
论文摘要:网络时代图书馆地位逐渐动摇,本文从图书馆面临的冲击,图书馆的应对,图书馆未来需要自身转型三个方面探讨了未来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
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正日益普及和广泛,笔者认为图书馆只要开展个性化服务,发挥计算机网络优势等方面做好工作,图书馆在信息时代就不仅不会衰落,而且还将成为一个虚实结合,即现代网络与传统文献的结合,功能更加齐全,人们更加需要,更喜欢的地方。
1 图书馆面临网络时代的冲击
图书馆和准数字图书馆商业公司既属于知识信息业,又属于信息服务业,是信息产业和文化,教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所以称为自由市场力量而不称作市场力量,是因为在我国现阶段,自由既意味着灵话,又意味着不规范。
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的杜会地位己经动摇。信息技术改变了社会的信息环境和企业的生产方式与生产能力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整合与销售的准数字图书馆商业公司方兴未艾。知识在生产方式中逐渐成为企业在资本市场中的价值主林。由于能力追化、工作茫然、思路混乱、经费紧张、意识陈旧和管理僵化,以及缺少重点、特色与自生能力。图书馆作为知识中心和信息枢纽的传统地位已受到准数字图书馆商业公司的有力挑战,图书馆若再不调整、改革文献信息收集挖掘、加工整合与管理服务的思路、方式方法和手段。不形成新的、有竞争力的核心优势。则在信息化、知识化的现代杜会中,读者和用户会逐步流失,会逐渐失去存在的意义、价值和必要。
2 图书馆应对网络时代冲击的措施
2.1 冲出误区
在新的社会信息环境和知识获取及使用环境下。对图书馆工作性质 服务对象 工作内容和手段.以及功能和宗旨在认识上的误区。阻碍了图书馆的发展进程。
我们都承认,在现阶段的信息环境和前场环境下。用户多元化多层次的文献精求与知识个性化需要、以及教育文化发展的产业化与知识资本的竞争化.对的确跟不上时展步伐的图书馆提出了严峻挑战。并造成图书馆的生存危机。可以这样讲,随着解放后国家政体的改变而出现的到现在半个世纪糊不变的图书馆“老面孔”在几十年经济转轨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在逐场失去既有用户而又长期不开发或开发不了新用户的情形下。在信息技术和知识市场的推动下,走向衰亡并由“新面孔”的类似准数字图书馆商业公司的部门、机构取代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如果再不积极应对,花大力气扭转图书馆出现的颓势.就有可能出现我们图书馆人不愿看到的结果。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社会职能、公益属性和社会效益加市场、利润与竞争”应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主题与模式。
没有市场便没有竞争,由于图书馆所承担的社会职能及其制度化和知识消息的公共物品属性。以及对其社会效益的独特要求,我国从政策、法律、制度、机制等方面,按事业单位管理体制.通过行政手段,使其长期保持非市场性和非竞争性。
2.2 原有优势的利用与重组开发新的核心优势
图书馆是文献信息的集散地。图书馆学、情报学及文献档案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构成了图书馆发展和存在的学科基础、社会基础;图书馆界众多的图书馆馆员.特别是能开展深层次咨询服务工作的学科馆员,是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宝贵人力资源;图书馆长期积累的丰富的、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文献信息资源是社会各行各业所求知识的源泉。利用这些基础和能力,开发这些资源是必要和可行的。从中可以调整挖掘出能稳固图书馆生存地位,具有可持续发展与竞争能力的新的核心优势。
校注书籍、编撰使用工具书并提供使用帮助与相关报务早己有之;图书馆参考咨询,深层次服务及科技查新。二三次文献开发和情报工作是图书馆的强项。研究型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能开展深层次咨询服务工作的学科馆员,根据本单位的特色学科、重点专业和资源特点.开展专题型特色全文数据库群的建设;公共馆可以结合地区、区域和社区特点,开展专题型特色全文数据库群的建设。服务本地的经济建设,科技发展,提供政策参考,在建设特色全文数据库群的同时。
上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准数字图书馆商业公司难以比拟和超越的竞争优势。们的优势仅在数字图书馆研发技术 研发人员和一般知识库的开发与商业运作上。第三,它们不会把资金运作在建设周期长、见效慢、社会效益好的投资上.这是商业公司的赢利本质决定的。最后,图书馆自建的这些全文数据库具有特色性、专题性、数字图书馆技术与人工智能完美结合性、高质量性和用户针对性。图书馆若能打破思维和体制壁垒,理顺机制。从人财物上多方集力量,将深层次咨询服务工作进行准用场化运作。既能扭转图书馆的颓势,又能在服务社会行业的同时切实提高为本地区、本部门服务的水平与质量。
2.3 图书馆服务的创新
面对社会的信息需求。图书馆的服务已经开始走出图书馆,面向社会,面向需求,上门服务。在做好阵地服务的同时,工作人员主动与用户联系,了解需求.采用新的服务方式,主动为读者服务。如金陵图书馆在南京清江花苑小区开设清江分馆,了解信息需求,编辑专题剪报,提供信息服务。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有清华大学图书馆.聘用专业人员为学科馆员.提高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质量。
现代图书馆应以用户为中心,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摆脱传统的服务方式。摒弃单个、重复、被动、琐碎的手工服务把服务模式从“单纯服务型”转变为“服务经营型’.把服务推向市场.开展信息的深加工。如代查、代检票、代翻译、代办手续、代复制、联机检索、光盘检索、联机目录查询、网上专题信息服务等。提供信息资源的范围和载体更广泛。图书馆从文献资料的收藏者和提供者,转变为信息产品的生产者开发者和提供者。例如:金陵图书馆实行的集体借书证借阅方式.国家图书馆为政府机关厚而大学送信息上门等
网络环境为图书馆的服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良好机会,图书馆应抓住这个机会,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整理、服务赋予新的内容和方式。图书馆的整体组织、人员安排、业务流程都要不断适应网络环境的要求。传统的服务方式可以利用网络环境来发挥新的效益。例如:图书馆的查询、外借预约、相际互借等服务,可以通过网络功能实现。同时利用网络的技术优势,拓宽服务领域。例如:信息的收集就不仅仅是采访部门的事,参考咨询人员要参与信息资源的收集,原来意义的图书馆分工被打破。图书馆服务工作和信息服务人员将越来越重要,“网上信息冲浪员“网上信息标引员”“网上信息导航员”将会成为新型的图书馆服务人员。
3 图书馆应当实现自身转型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必须从传统意义的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转型。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对图书馆在21世纪的生存和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信息社会的图书馆,占据了最为广泛丰富的信息源,因而最有可能在未来“信息高速公路”上扮演“信息数据源”的作用。到时候,各种书籍、报纸、期刊论文都将向数字图书馆集中。一方面作为文献保存,另一方面通过网络传递给读者。现代图书资料用户已不在把图书馆单纯地视为收藏书籍资料的场所,更希望图书馆成为快捷、准确查找所需信息的中继站,图书资料传递的网络化是大势所趋。
信息高速公路将引起社会的变革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它的出现也将对作为信息资料收藏服务部门的图书馆产生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1,馆藏结构发生变化,出版物减少或不在发行,代之以电子形式存储的资料。2,图书馆服务和阅览环境的改变,用户可以不到图书馆,而是通过网络向图书馆发出申请获取资料信息。3,图书馆不再仅仅充当一个收藏家,而更是一个信息加工者和生产者,它可以将有用的信息加工成复合式数字文本。
信息高速公路为图书馆和用户架起一座桥梁。社会的信息化和信息的社会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趋势和潮流。在新的形势下,高效率的信息传递与服务将成为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图书馆将有更大的能力和更多的机会从事有偿咨询和服务。所以图书馆的自身转型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宿世明. 图书馆生存的边界条件与重生 [J].现代情报,2006,(8).
[2]唐文华,胡亚平.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生存空间及核心竞争力[J].现代企业教育,2006,(21).
关键词:网络时代;教育观念;美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14-0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网络教学与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美术教学过程当中,使美术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教学效率,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网络时代教学的前提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师应该确立新的教育观念“传知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启智”。传统认为,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但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传播知识的渠道不仅仅来自于课堂,来自于教师的传授。面对每天以排山倒海之势压过来的新知识和信息,教师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师生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加之年轻人敏锐的接受能力,教师反而处于了劣势。但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有的教师防之如洪水猛兽。其实大可不必,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让它成为一个没有界限的课堂、取之不尽的资源库,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以往,教师告诉学生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应该怎样做;今天,要求教师启发学生,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应该怎样想,可以从什么地方获得知识。这就是从传授知识向启发智慧的转变。教师的工作是引导学生正确的利用网络获取所需的知识。“送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二、网络时代教学的成败在于教育方法的改变
对美术教师而言,开放、丰富的网络环境为美术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既是一个优势,也是一种挑战。优势是在网络中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搜索自己想了解的美术知识;访问世界著名的博物馆;欣赏世界名画,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提出讨论。但更大的是对传统的“去问题教育”的挑战。教师讲授的知识通过网络都可以轻易获得。使用“去问题教育”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去问题教育”,即常说的“不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一般步骤: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上提出问题,教师解决问题,学生没问题了就是掌握知识了。45分钟结束了,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的学习也结束了,45分钟似乎成了一道无形的围墙,学生对围墙外的世界提不起一点兴趣。事实上那只是掌握了有限的书本知识而已,当学生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就会失去好奇心,没有好奇心的学生是没有创造性的。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在课堂上不仅要解决学生已有的问题,更要启发学生提出更多、更深刻的疑问,让他们带着疑问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疑问走出课堂。课后,学生还会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推动他们向知识的纵深发展,创造始于问题。
三、网络时代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实际作用
1、多元性。目前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呈多元状态,从以往过于重视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到更加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我们的美术教学仍然是以一种狭隘的正误标准进行评价。然而网络技术的出现不仅可以提供多样化、有层次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资源,使每一个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平台选择适合自己难度水平的内容进行探索,在自己的基础上朝目标的方向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且还可以支持各种复杂的教学评价系统工具。因此,多元性应成为网络美术教学评价最基本的特性。
2、自主性。美术学科的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丰富,与过去相比,今天美术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取无论是从量、质、方法、途径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我们今天的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已不能再是向学生灌输多少现成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而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实验证明,这种能力可以通过网络化的学习得到培养。在网络美术教学中,学生的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决策的能力是引导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可以说,自主性是网络美术评价的一个重要特性。
3、交互性。网络系统具有较理想的宽带,学生和教师可以突破传统观念中的教室的束缚,不受时空的限制,相互传输大量的、清晰的图文声并茂的文件或资源等,为学生进行美术协商合作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师生都可以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疑问。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感受到美术作品隐含的多层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形成信息的重组与改造。因此,在网络美术教学评价中,交互性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特性。
4、开放性。由于网络在教育领域中得到广泛地运用,容易实现教育信息和教学资源的共享。学生、教师、家长以及管理者可以随时随地查询信息。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可以相互交换信息、传送文件等。这就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的开放,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封闭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活动过程的透明度和民主性,使学生能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明确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新的发展方向。这一过程反映了开放性在网络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特性。由此我们应该注意到,在网络美术教学评中,开放性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性。
总之,多媒体教学有其明显的教学优势,是现代教学的趋势。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美术教师要对多媒体教学有所深入的研究,对美术知识的把握,对重点、难点的提炼,自身业务的不断提高,对网络的了解的深入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课件,做到胸有成竹,事半功倍,才能把美术多媒体教学发挥到极至,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在内容和形式上一定要表里如一,只有充实的内容与完善的外在形式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改善和发展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关键词美时代调和引导审美标准
在变化更为深刻的新世纪,人们的思想、行为方式、价值观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艺术,作为一个体现人类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之具体变化的风雨表,更是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状态。面对这种开放和包容,寻美的艺术家相反迷失了方向:似乎越是追寻美的脚步,美却离他们越来越远,对他们而言,美成了水中捞月的代名词。于是更多的艺术家开始惶惑不安,开始怀疑传统的一系列美的法则,甚至质疑:当代还存在美吗?提美这个词还合时宜吗?面对这个问题,我只想说:任何时代都存在美也需要美,当今也不例外,而且美仍然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只是我们还应看到美还会引领时代的发展。下面我就这点谈谈自己的想法:
第一,美体现时代的精神。
柏拉图讲:“美是难的。”这即是说,美是什么的问题是难以理解和回答的。wwW.133229.COm莱布尼兹说:美是一种“我说不出来的什么”。歌德认为,美是一种“不可言说的东西”,“美是费解的,它是一种犹豫的、游离的、闪耀的影子”。托尔斯泰讲,什么是美的问题“是不能加以科学说明的”。由于解决和回答美的本质问题让这些智者犯难,使人们大伤脑筋,感到高深莫测,神秘费解,所以对美的诠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黑格尔、丹纳就深信美与时代是密不可分的。黑格尔曾根据时代精神(即体现在历史中的绝对精神)把艺术史理解为象征、古典、浪漫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可以说黑格尔美学和艺术理论的最大贡献,不在于其具体结论,而在于他把艺术的风格和历史与时代精神紧密地联系起来。丹纳也曾把古希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对美的不同见解归之于那个时代的特点。所以说美是主客观的统一体,它不可避免地带上社会生活与时代的烙印。
确实在人类社会,时代不同,美亦有所不同。原始社会,存在图腾崇拜。这是因为,图腾象征氏族与血统的特性,吻合了氏族部众怀念先民尊崇本部氏族的意念指向,形成了美。奴隶社会,出现人面狮身的雕塑,出现饰有虎头纹饕餮纹的青铜器,是因为当时居统治地位的奴隶主,崇尚兽性的野蛮和凶猛。这类形象,其特性契合了统治阶层需凭借兽性的凶猛和神异的恐怖性力量进行残暴统治的意念指向,成了当时美的形象。中国封建社会,龙凤视为祥瑞,为人心所倾慕,故龙凤图案成了美的图案。至于上个世纪毕加索的怪异绘画,荒诞派的戏剧,西方人视为美的杰作,都与这些作品的特性吻合了西方一个时期内人们变态荒诞的心理倾向有关,都能从战争的恐怖症后遗症中找到原因。凡此种种,都说明美与审美标准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而且美本身也参与创造时代精神。
第二,美引领时代的发展。
不可否认,美与时代就像孪生同胞,如影随形,但是当今一个“怎么都可以”的世界,一个全面解构的社会,。那么,反映时代精神的就一定是美的吗?
大家知道,我们处在一个高消费的时期。物质财富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被创造了出来,信息产业更是以无孔不入的方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左右着人们的思考与选择,并进一步刺激人们日益膨胀的消费欲望,从而使我们丧失了一种简朴精神生活状态,促成了因当代物质过剩所造成的精神贫乏状态。另一方面,任何商品化消费(包括文化艺术),都成为消费者社会心理实现和标示其社会地位、文化品味、区别生活水准高下的文化符号。所以艺术的生产化,精神的表面化,庸俗化是不可避免的。艺术品生产者们极力追求表面形式的悦目,以看似有意义的社会学及哲学性的词句来包装这些实际上内容浅薄的视觉产品。这样,到处充斥着低劣,糟糕的作品和晦涩难懂而不知所云的批评文章。一如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伪劣的产品。这些伪艺术以及投机者们在前卫艺术的标签下的一切行为都显得理直气壮,他们将浅薄无知,精神的贫乏藏在这样那样的主义和各种口号式的振振有词下面。其实这些人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要干什么!他们只是用“文化”,“精神”,“主义”之类的词语装点门面罢了。昨天还在大喊追求精神的终极意义,今天就转而要消解精神的终极意义,并宣称只有眼下的东西是有意义的;昨天还煞有介事的进行艺术哲学的形而上的探讨,对生存的意义作严峻的思考,今天就极力鼓吹艺术数字化的积极时代意义。他们的变化鲜明而迅速,如古谚云:识时务者为俊杰。孰不知他们只是攀着时代潮流里的浮木,他们以为形式的刺激加上一个时髦的点子就可以做出好的作品,跟上时代就可以展示美、追寻美,其实技术的精致(现在很多人连这一点都达不到),形式的刺激是可以制造出来的,但是精神的震撼却是不能制造的,那是艺术家用心力,智慧,修养,技艺和虔诚乃至痛苦(伪劣的无效)铸就的,而非机巧所至,更非简单跟随潮流就可以体现美的。相反,越是追求表面形式的刺激,越显示其精神内核的空洞.我相信,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衡量艺术的标准只有:好的与不好的。而没有过时或时髦的。好的作品永远会绽放智慧和感人的光芒,而低劣的作品无论在聚光灯下显得多么漂亮精巧,多么时髦,却不能改变它低劣的本质。而美,它永远不与低劣、空洞为伍。
一位哲人的一段话很适合用来形容现在的艺术界:“时代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做的斗争,曾经大大的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至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被牺牲里面。因为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所以它不能转向内心,回复到自身。”所以如果有人简单而肤浅的说在当代具有时代精神的作品就是艺术,就是美,那未免太亵渎了艺术,亵渎了美这个字眼。那么是不是美与时代的关系在这里也已全面瓦解了呢?显然不是,美与时代的关系面对当今的特殊只是扮演了一个特殊的角色,即我们不难发现那些真正美的、有生命力的艺术并不就是时代的代言人,它更是时代的领军人。正如康定斯基所说:“艺术家是预言家,他们开辟道路,指引方向,走在时代的最前头,拖拉着一车车彷徨迷惑、牢骚满腹的普通民众-----今天还是仅适用于内在和谐的法则,明天就会被用来支配外部世界的和谐-----艺术家是构造一种文化的强有力的国王。”
记得俄国批评家巴赫金当年在对陀思妥也夫斯基的小说“复调性”的认识时指出,“在陀思妥也夫斯基长篇小说中,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巴赫金在当时就盛赞陀氏小说开启了一个无限性的空间,因而陀氏小说比托尔斯泰的作品更为伟大,这在20世纪20年代时还显得观点突兀、激进,但在时隔70多年之后再来看,托尔斯泰代表了他所处的时代,陀氏则代表了他所处的以及直到今天的时代,可以说陀氏小说是更有生命力的。所以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象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
总之,不管时代怎么变,生产条件和人民的生活方式怎样变,我们对美的追求仍会一如既往,尤其在物质日益丰富精神日渐贫乏的当代,美是我们心中的一方净土,一剂精神的良药,它将继续引导人们如何“诗意地栖居”。
参考文献
1、《艺术概论》王宏健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第1版
2、《艺术哲学》丹纳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3、《美术概论》王宏健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