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社会环境的分析范文

对社会环境的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社会环境的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社会环境的分析

第1篇:对社会环境的分析范文

关键词:微型金融;社会扶贫;覆盖力;目标市场

Abstract:Time-series data of 268 MFIs show that,for MFIs,while the breadth of So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is increasing,the depth is declining. Further,using data of 1027 MFIs in 2009 to analysis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may affect the function of so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conclusions are:formal legal form of organization will inhibit the pro-poor MFIs breadth,and if taking the form of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in a larger scale and targeting in the low-end customers,the MFIs will have a larger breadth of so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Formal legal organizational forms and strict supervision will inhibit the depth of social poverty alleviation,while in the mature stage of the MFIs,the depth of its poverty alleviation will decline. However,more profitability and bigger outreach will make the MFIs a greater depth.

Key Words:microfinance,social poverty alleviation,outreach,target market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10-0008-05

一、问题的提出和文献综述

随着微型金融机构(以下简称“MFIs”)的不断成长,以及微型金融产业的不断成熟,MFIs赖以生存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而引发学者广泛关注的是,经营环境的变化会否导致MFIs偏离其社会扶贫的初衷?莫斯利和休姆(Mosley和Hulme,1998)、默多克(Morduch,2000)、马丁(Martin,2003)等学者通过理论逻辑演绎得到的结论是,在商业化引致的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以利润为首要目标的MFIs必然会减少对穷人的服务。而Tchakoute-Tchuigoua(2010)利用202家MFIs2001—2006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不同的法律组织形式对MFIs绩效(包括社会绩效)的影响。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当选取的绩效指标不同时所得结果并不一致。卡尔和德米尔居奇(Cull和Demirguc-Kunt,2009)研究了政府监管对MFIs社会扶贫的影响后给出的结论是,监管将抑制以利润为目标的MFIs向穷人和妇女提供服务,但对不以盈利为目标的MFIs没有显著影响。此外,Hishigsuren(2007)指出,规模扩张也有可能导致MFIs偏离其社会扶贫的宗旨。因为,当MFIs努力扩大规模时,其将倾向于向更富裕的客户提供更大额度的贷款,并采用更为严格的贷款筛查程序将风险较大的穷人排除在外。

显见的是,以上文献都强调了经营环境某一方面的改变对MFIs社会扶贫深度的影响,而没有将这些经营环境纳入一个整体分析框架,也没有分析其对MFIs社会扶贫广度的影响。那么,随着经营环境整体的改变,MFIs的社会扶贫功能是否改变以及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哪些环境因素诱发了这样的改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

二、MFIs社会扶贫功能的演变

本文利用268家MFIs2004—2009年间的数据,对MFIs社会扶贫功能的演变,从扶贫广度和扶贫深度两个维度进行刻画,结果见表1。值得说明的是,根据统计数据,目标市场为小商业企业的MFIs平均贷款额度最大,因此在下面的研究中,本文都将其相关数据汇总到目标市场为“高端”的MFIs。

表1数据中,覆盖力表现的是社会扶贫广度,而目标市场反映的是社会扶贫深度。从该表数据可以发现,在2004—2009年的6年间,覆盖力为大和中等的MFIs越来越多,覆盖力为小的MFIs越来越少;但与此相对应的是,除2008年略有不同外,其他年份都呈现出目标市场为“高端”和“广泛”的MFIs越来越多,而目标市场为“低端”的MFIs越来越少的趋势。由此可以得到的一个结论是,虽然整体而言,MFIs的社会扶贫广度在增加,但其社会扶贫的深度却在下降。

三、实证分析

(一)模型及数据

本文分别以覆盖力和目标市场作为MFIs扶贫广度和扶贫深度的指标,以法律状态、是否盈利、是否监管、发展阶段、是否金融中介、发展规模以及是否可持续作为MFIs经营环境的指标,利用1027家MFIs200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数据见表2)。

(二)实证结果及解释

1.影响社会扶贫广度的因素。本文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的多分类Logist回归模型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在回归分析过程中,本文采用了逐步筛选法。篇幅所限,下文都只列出全部变量显著的结果。模型拟合信息、模型估计结果及参数估计结果分别见表3、4和5。

表3对模型中所有自变量的偏回归系数进行似然比检验,结果P

表4的结果表明,整体而言,法律状态、是否金融中介、是否监管、发展规模和目标市场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而是否盈利、发展阶段以及是否可持续对扶贫广度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当P

(1)正式的法律状态会抑制MFIs的扶贫广度。结果表明,相对于覆盖力为“大”和“中”的MFIs,覆盖力为“小”的MFIs,其法律状态为“正式”,即以银行、乡村银行、信用社/信贷联盟及非银行金融中介组织等形式存在的概率更大,而以非政府组织形式存在的概率较小。表明法律状态越正式,覆盖力越小,而扶贫广度相应也小。

(2)采取金融中介组织形式的MFIs,扶贫广度更大。相对于覆盖力为“小”的MFIs,覆盖力为“大”和“中”的MFIs,其采取金融中介组织形式的概率都更大。但覆盖力为“大”的MFIs,其采取高度金融中介的形式更多,而覆盖力为“中”的MFIs,其采取低度金融中介的形式更多。

(3)发展规模越大的MFIs,其扶贫广度也更大。结果表明,覆盖力为“大”和“中”的MFIs,其规模为“大”和“中”的概率都更大。并且,发展规模大的B系数值较大,说明发展规模越大,对覆盖力的影响越大,对社会扶贫广度的影响也相应更大。

(4)定位于“低端”客户的MFIs,其扶贫广度更大。目标市场的参数回归结果都为负数,表明相对覆盖力为“大”和“中”的MFIs,覆盖力为“小”的MFIs其目标客户定位于“高端”和“广泛”的概率都更大。

2. 影响社会扶贫深度的因素。采用同样方法,本文对影响社会扶贫深度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拟合信息、模型估计结果及参数估计结果分别见表6、7和8。

表7的结果表明,整体而言,法律状态、是否监管、发展规模和覆盖力对扶贫深度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而是否金融中介、发展阶段以及是否可持续对扶贫深度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分析表8的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正式的法律组织形式会抑制MFIs的扶贫深度。相对于目标市场为“低端”的MFIs,目标市场为“高端”的MFIs,其以银行、信用社/信贷联盟及非银行金融中介组织等形式存在的概率更大,以农村银行和非政府组织形式存在的概率较小。而目标市场为“广泛”的MFIs,其以银行、农村银行、信用社/信贷联盟及非银行金融中介组织的形式存在的概率更大。

(2)是否盈利对社会扶贫深度的影响。参数结果为负数表明目标市场为“低端”的MFIs,相对于目标市场为“高端”和“广泛”的MFIs,其盈利的概率更大。这一结果意味着,对于MFIs而言,服务于低端客户,可能比服务于高端客户更能获得利润。

(3)严格的监管会阻碍扶贫深度的扩大。结果表明,是否监管对目标市场为“高端”和“广泛”的MFIs有显著影响。并且,相对于目标市场为“低端”的MFIs,前两者受监管的概率更大。这一结果说明,监管概率越大的MFIs,其定位于高端客户或广泛的概率越大,定位于低端客户的概率越小,其扶贫深度也越小。

(4)MFIs的规模越大,其社会扶贫深度越小。参数结果为正数表明,相对于目标市场为“低端”的MFIs,目标市场为“高端”和“广泛”的MFIs,其发展规模为“大”和“中”的概率也更大。

(5)扶贫广度的扩大有助于扶贫深度的扩大。结果表明,覆盖力对扶贫深度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而且,由于系数为负值,说明相对于目标市场为“高端”和“广泛”的MFIs,目标市场为“低端”的MFIs获得较大覆盖力的概率更高。由此证明,覆盖力越大的MFIs,其扶贫广度越大,扶贫深度也越大。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268家MFIs在2004—2009年间的数据,对MFIs社会扶贫功能的演变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在过去6年间,整体而言,MFIs的社会扶贫广度在增加,但其社会扶贫的深度却在下降。进一步地,利用1027家MFIs2009年的数据对可能影响MFIs社会扶贫功能的内、外部环境因素进行量化,并纳入整体分析框架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法律组织形式、是否金融中介、发展规模、目标市场都会影响到MFIs的扶贫广度。并且,正式的法律组织形式会抑制MFIs的扶贫广度,而采取金融中介组织形式的MFIs、发展规模越大的MFIs,其扶贫广度也更大。此外,本文发现,越是定位于低端客户的MFIs,其扶贫广度也越大。

第二,法律组织形式、是否盈利、是否监管、发展阶段以及覆盖力都会影响到扶贫深度。并且,正式的法律组织形式和严格的监管都会抑制MFIs的社会扶贫深度,同时,随着MFIs自身的发展成熟,其确实出现了使命漂移,偏离服务于穷人的社会扶贫初衷。不过,盈利能力越好的MFIs,以及覆盖力越大的MFIs,也更愿意服务于低端客户,其扶贫深度也越大。

第三,是否可持续对MFIs的扶贫广度和扶贫深度都没有显著的影响。这一结果似乎难以解释,因为,一个普遍的共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保障MFIs社会扶贫功能的前提条件。不过,如果考虑到对MFIs的无偿捐赠和各种政策扶持仍然大量存在,这一结论就具有合理性。这一结论从侧面说明,在MFIs尚未实现可持续发展之前,各种捐赠和政策扶持对于保障MFIs社会扶贫功能确实具有积极作用。

以上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借鉴意义。首先,扶贫广度和扶贫深度是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由此,是优先服务于更穷的人,还是优先服务于更多相对富裕的穷人,就成为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其次,金融中介组织形式和更大的规模都有助于扩大社会扶贫的广度,这给我国MFIs今后的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第三,正式的法律组织形式、严格的监管都有助于MFIs安全有序的发展,但正式的法律组织形式和严格的监管都会抑制MFIs的社会扶贫深度。因此,如何在MFIs安全有序发展的前提下,以及如何在促进MFIs的发展成熟中,保障MFIs的社会扶贫功能,将是今后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Cull,Demirguc-Kunt.2011.Does Regulatory Superv-

ision Curtail Microfinance Profitability and Outreach?World Development,2011,Vol. 39(6):949–965.

[2]Cull,Spreng.2011.Pursuing efficiency while mainta-

ining outreach:Bank privatization in Tanzania,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11,Vol. 94 (1):254-261.

[3]Hermes,N.,Lensink,R.Microfinance:Its Impact,Ou-

treach,and Sustainability,World Development,2011,39( 6):875-881.

第2篇:对社会环境的分析范文

土地整理预测性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发生在土地整理实施之前,是结合土地整理规划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的,可以从源头避免、消除或降低土地整理项目对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土地整理监控性社会环境影响评价是土地整理实施阶段对社会环境影响进行监测与评价,保证土地整理实施不偏离社会环境约束目标,对突发的不可避免的社会环境影响提出减缓和补救措施;土地整理回顾性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发生在土地整理实施之后,是检验和改进预测性、监控性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方法的重要依据,分析实施后评价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差异,总结项目实施的经验与教训,可为今后土地整理项目决策提供依据,是土地整理事业可持续性的必要保障。

2评价的程序和内容

2.1评价的程序

2.1.1前期准备。首先应明确土地整理项目区的范围并获取规划资料,然后通过项目工程分析进行社会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建立土地整理项目社会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2.1.2调研获取资料。根据建立的评价体系,制定调研方案,对项目区实地调研获取数据资料。土地整理社会环境影响的主体是人,在调研中应广泛听取公众的意见。2.1.3调研资料分析与综合评价。运用调研数据和项目规划资料,利用合适的评价方法,对已有的数据进行处理,对土地整理规划社会环境影响进行评价。2.1.4评价结论。根据评价结果做出调整,评价结果显示规划方案可行则接受规划并如期开展;评价结果表示规划对社会环境有负面影响或有潜在的社会风险,则应及时对方案进行修订或提出预防措施。2.1.5监测与跟踪评价。对土地整理实施进行监测和跟踪评价,开展土地整理监控性和回顾性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2.2评价的内容

2.2.1生产环境近些年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发展占用大量的土地,导致耕地不断减少,土地整理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主要途径。农用地的平整,使耕作机械能够直接进入农田作业;修建或改造农田水利设施,方便农业生产;新建田间路、生产路为农民劳作带来便利。土地整理能够大大改善农民的生产环境,而若规划不合理或施工单位的偷工减料都可能使这一变化大打折扣。2.2.2生活环境土地整理过程中对村庄内部公共设施用地进行完善,有助于改善本地区的教育状况、医疗卫生状况等[9],使得农村面貌有明显的改善。然而居民点的整理也可能使得农民难以适应新的居住环境,尤其是对于住进小区的农民,没有了自家的院落,对生活习惯上的改变很难适应。2.2.3社会稳定土地整理通过明晰权属界限,减少了土地利用过程中引发的各种纠纷;扶持贫困人口,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然而土地整理也使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得不到解决则会对社会治安与稳定带来不利的影响。2.2.4社会可接受度了解农民对土地整理的接受度是土地整理是否可行的前提。农民接受则可使土地整理如期按时开展,农民不接受则会阻碍项目的进行,产生不利的社会环境影响。

3结束语

第3篇:对社会环境的分析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性心理;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5-91 -03

一、研究背景

性心理在心理学辞典上有如下定义:性心理是医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课题之一。狭义指在性情境刺激下的男女交媾过程中各种心理反应;广义指所有涉及“性”的观念或意识。性心理学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英国 著名学者霭理士(H・Ellis)和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Freud)被认为是性心理学最著名的先驱。1905年出版的弗洛伊德的《性学三论》,阐明了他的“泛性论”思想,以及性心理在人类心理活动中的重要影响及其活动规律,论证了性动力对潜意识形成的决定作用。1933年出版的霭理士的《性心理学》,是一部划时代的性心理学专著,本书对人类两性关系进行科学研究,有创见地强调性心理在人们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同时,Stephen Dale 等研究发现参加性教育课程的大学生性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Herold 等探讨了西方性教育从加强性知识到提高性保护措施的转变。在国内,到了近代,性学家开始对性心理问题展开多方位探讨,如1924年北京大学学者张竞生极力强调性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性教育问题关系于人生比什么科学与艺术更大”。1991年,潘绥铭对北京市大学生进行调查,出版了《中国性现状》一书,对我国大学生状况进行了报道和分析,揭示大学生性心理现状引人注目、发人深省。本文认为,性心理是指人对性生理变化、性别特征和差别,以及两往关系的内心体验。大学生作为高知群体,正是出于个体性成熟的旺盛期,其性心理、生理的发展,充满了风险并最具挑战性。健全的性心理是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是其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引起了学者们广泛的关注,性教育问题已成为全体社会成员亟需解决的问题。已有研究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和学校类型探讨大学生在性心理、性观念、性知识、、性教育方面产生的差异并分析原因,提出学校作为影响性教育普及的因素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但是笔者认为,学校因素是其中之一,本文将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个人因素四个影响方面探讨其对大学生性心理的影响。不同因素对大学生性心理是否会有不同的影响,将为大学生性心理教育工作得以有效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与样本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为自编问卷,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学生(包括全日制本科生、全日制高职及专科生,研究生、其他成人教育或在职教育系列不包括),调查时间从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问卷共发放2500份,回收有效问卷213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5.3%。样本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按性别划分,男生851人占39.9%,女生1282人占60.1%;按年级划分,大一785人占36.8%,大二514人占24.1%,大三568人占26.6%,大四266人占12.5%。

(二)研究工具与统计方法

研究中,大学生性心理量表及影响因素量表皆为自行开发。

1.大学生性心理测量

大学生性心理量表为自编量表,量表共62个题项,均采用利克特六点量表从“1-完全不赞同”到“6-完全赞同”进行评价,数值越大性心理越开放,数值越小性心理越保守。量表开发基于文献梳理基础,然后访谈部分在校大学生,收集与形成题项,题项产生程序规范,量表具备相当内容效度。

对大学生性心理量表进行测量,KMO检验值为0.954大于0.90,球形Bartlett检验的卡方值为75709.448(自由度为1891),显著性水平为0.000,非常显著;上述结果表明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法,因子转轴旋转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通过转轴后共抽取7个因子,代表七个维度,特征值皆大于1,七个维度分别命名为与观、性道德与性责任、性教育观、性幻想、失恋心理、同性恋观与性别认同、性知识认知。大学生性心理七因子结构清晰明确,所抽取7个因子累积方差解释率达56.004%,高于50%,具有较强解释力,因素效度良好。各题项意义明确,负荷在相应因子,因子载荷均大于0.4(最小值为0.505,最大值为0.831),题项收敛性较好,具有较好因素效度。

大学生性心理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值为0.947,七个维度子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08到0.930之间,皆大于0.7,测量具有良好信度。

2.大学生性心理影响因素测量

大学生性心理影响因素量表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个人因素四个子量表,量表为自行开发,由22个测量题项组成,其中家庭环境6个题项,学校环境5个题项,社会环境5个题项以及个人因素6个题项,各题项均采用利克特六点量表从“1-完全不符合”到“6-完全符合”进行评价,数值越大表明性开放程度越大,数值越小则表明越保守。各题项按其内容归于相应子量表,量表具备较好的内容效度。

对大学生性心理影响因素量表进行测量,KMO检验与球形Bartlett检验表明:KMO检验值为0.879,大于0.80;球形Bartlett检验的卡方值为16929.182(自由度为231),显著性水平为0.000,非常显著;上述结果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对大学生性心理影响因素量表,采用主成分法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通过相关矩阵抽取公共因子,因子转轴旋转方法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旋转收敛的最大迭代次数选择系统默认值25,通过转轴后抽取4个因子,特征值皆大于1。大学生性心理影响因素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性心理影响因素呈现结构清晰明确的四因素结构,分别代表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个人因素四个层面;各题项意义明确,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均负荷在相应意义的因子上,因子载荷均大于0.5(最小值为0.537,最大值为0.809);所抽取4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解释率为54.610%,高于50%,具有较强解释力;上述结果说明大学生性心理影响因素的测量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测量结果也表明,大学生性心理影响因素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值为0.864,四个子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01到0.850之间(家庭环境0.761、学校环境0.701、社会环境0.822以及个人因素0.850),皆大于0.7,测量具有良好的信度。

综上所述,大学生性心理影响因素量表(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个人因素四个子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

3.统计软件

使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

三、数据分析与结果

研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个人因素对大学生性心理的影响,被解释变量分别为大学生性心理综合得分Yt以及与观(Y1)、性道德与性责任(Y2)、性教育观(Y3)、性幻想(Y4)、失恋心理(Y5)、同性恋观与性别认同(Y6)、性知识认知(Y7)七个维度,解释变量为家庭环境(X1)、学校环境(X2)、社会环境(X3)以及个人因素(X4)四方面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表明,四个解释变量分别与八个被解释变量显著正相关,且四个解释变量彼此之间相关系数皆远小于0.8,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建立回归模型组,模型设定如下:

Yn=A0+A1X1+A2X2++A3X3+A4X4+e (n=1,2,3,4,5,6,7,t)

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对表1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家庭环境和个人因素对大学生性心理七个维度皆有显著影响,即家庭中父母对其子女的性教育的方式、程度以及个人对性的认识、看法、态度,对大学生性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有十分显著的影响,而且个人因素对大学生性心理各个维度均为显著正向影响。学校环境对与观和性知识认知影响不显著,对性道德与性责任、性教育观、性幻想、失恋心理、同性恋观与性别认同有显著影响。社会环境对与观、性道德与性责任、性幻想、同性恋观与性别认同以及性知识认知影响显著,对性教育和失恋心理影响不显著。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看到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四方面因素,对大学生性心理综合得分皆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个人因素影响程度最大,家庭环境次之,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从这个结果来看,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都是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个人因素则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我们应该从这四个方面来综合考虑如何改进大学生性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

四、结论

虽然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与个人因素四方面因素,对于大学生性心理七个维度的影响程度与方向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四方面影响因素皆对大学生性心理综合得分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个人因素影响程度最大,家庭环境次之,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则相对较小。因此提高当代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必然是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要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与个人因素四方面综合考虑,重点在于针对个人因素,但也不可忽视其他三方面因素。

为此,大学生个人要通过正确的方法习得性相关的知识,以科学、正确的态度坦然面对自己的性需求、性问题,培养积极向上、健康的个人品格。家长对性应采取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方式,注重对性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性教育水平,主动与孩子交流,营造良好的家庭性教育的氛围,适时、适当地进行性教育,引导孩子认同自己的性别角色,尊重孩子的选择,同时也要配合学校的教育,注意孩子的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学校方面应开设性心理辅导室、性文化相关的课程、讲座,迎合学生对性知识、性教育的需求,另外,加强校园性文化教育的宣传,形成一套科学、系统、有效的学校性教育,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康、积极的性心理。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大学生获得性知识主要是通过书籍、网络和影视等途径,因此性的社会性规范教育,净化社会环境,为大学生提供健康规范的社会环境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 欧居湖,张增如.中外近十年大学生性心理研究述评[J]. 中华文化论坛,2013,(05):171-174.

[2] 徐成尚.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4):267-268.

[3] 项传军.90后大学生性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129-131.

[4] 武慧多,杨健.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问卷的编制[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33(1):56-59.

[5] 刘秀英.大学生性心理现状调查分析[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1):120-124.

[6] 苏春蓉.90后大学生性观念研究[D]. 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

[7] 王淑芬,王声涌,秦辉等.大学生性观念与性心理的调查研究[J]. 暨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995,16(2):23-32.

作者简介:

黄飞燕,女,广东珠海人,广东金融学院劳经系学生,研究方向:教育心理;

第4篇:对社会环境的分析范文

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和泛化的特点,而正是这种特点,也造成了社会环境越复杂,则高校思政教育难度越大的现象。则高校思政教育的难度也越大。当今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主要是由于高速发展的生产力决定的,随着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和信息化,使得社会矛盾并没有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而减少,,反而社会矛盾更加的激化。而正是这种社会矛盾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倾向也有重要的影响。学生身处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思政教育除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更应当重视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进程,以及社会信息的泛滥,都使得当今大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取舍能力,需要进行强化。而现今许多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已经出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这使得大学生原本的价值观念出现模糊,并由此迷失自我的现象,这些都是对思政教育的严峻挑战。

二、社会实践将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相结合的途径

2.1社会实践中经过创设的“人造环境”

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汇总病不能离开“人造环境”,而“人造环境”也正是学生将来或许所能面临社会环境的客观再现。并通过了有意识的选择和改造,使得社会实践有目的、有计划、有辅导。学生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包含着对现实社会环境的选择、分析和反思的过程,并且社会环境在向“人造环境”转换的过程中,也脱离了以往环境印象的泛化倾向和模糊性。

2.2社会实践推进了教育目标的实现

社会实践能够将环境影响导向与教育目标相同的方向,并有效的解决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从而推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并让环境影响与思政教育之间相互促进。社会实践作为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知道的思政教育活动,能够充分利用环境影响,实现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

三、社会实践能有效的解决理论与现实相脱节的情况

第5篇:对社会环境的分析范文

近十余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的环境监测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监测业务量急速增加,环保部门监测力量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逼近承受底线。环境监测机构资源的增长远远跟不上监测工作量的增长,资源的投入又存在不平衡现象,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新配置的仪器无人使用的现象。人员不足已经普遍成为各级环境监测机构的发展瓶颈,严重影响监测工作质量。在这种背景下,环境监测业务引入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需求尤为迫切。国内多个省市开展了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引入环境监测市场的试点工作。

2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些社会化环境检测机构以不同方式进入环境监测市场,由于缺乏监管,监测质量参差不齐,给环境管理带来一定影响。目前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对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管理制度还存在空白,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2.1社会环境检测机构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管理缺乏制度设计环境监测技术涉及环境要素多,覆盖学科门类广,监测项目多,质量保证要求严格、故对执业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所以,长期以来,环保系统所属环境监测机构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严密的持证上岗考核制度,对岗位培训和自认定考核、理论考试、操作考核、定期换证等环节均有严格的制度。社会环境检测机构正处于培育阶段,技术队伍刚开始组建,人员技术能力相对薄弱,持证上岗工作更是无据可依,缺乏一套适应社会检测机构运作模式的持证上岗管理制度。

2.2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监管难度大长期以来,数据质量视为环境监测工作的生命线。数据质量不过关,不仅将直接动摇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基础,而且影响环境执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政府环境决策的科学性。环境监测工作存在技术要求高、精细程度高、工作环境恶劣复杂以及行政干预等因素,所以质量管理一直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点,更是难点。而社会检测机构除了以上因素外,以追逐经济利润为主要目标,兼之国内市场诚信体系尚不完备。所以对社会检测机构的监管难度更大,关系到环境监测市场化的进程和成效,亟需探索建立一套适合社会检测机构运作模式的有效监管机制。

2.3质量监管力量不足,缺乏有效手段目前,对环境监测质量监管的手段大都是侧重技术层面,如检查报告记录台帐、仪器设备、人员持证上岗、操作规范性、标样考核、能力验证等等,这些监督活动主要核查的监测机构是否具备相应的监测能力。而对于经济利益驱动、行政干预等深层次因素导致的质量问题往往缺乏有效手段。近年来,对数据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监测业务的不断扩展,现有环境监测管理部门受人员、经费的限制,对于原有监测工作的质量管理已疲于应付,不胜负荷,已无足够精力对大量涌入的社会检测机构进行拉网式、全过程的质量监督。

3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监管对策建议

3.1制订社会环境检测机构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办法应当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人员、仪器设备、实验室规模、监测能力、管理体系等基本要素的研究,以严格技术门槛,优化评审管理程序效能为目标,制订适合实际情况的、切实可行的社会检测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持证上岗考核应包括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操作考核内容包括:布点、采样、试剂配制、常用分析仪器的规范化操作、仪器校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数据记录和处理、校准曲线制作、实际样品测试以及盲样考核等。

3.2建立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监管模式和信任评估体系通过对社会环境检测机构试点工作中业务类型、工作流程、质量问题研究,识别出质量监管的关键环节,总结有效的监管模式,放大质量监管效应。通过环境检测机构信任评估体系研究,制订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监管模式和信任评估办法。建立起有效的、适合我省社会检测机构运作模式的监管制度,并建立信用监控体系,为监测行为符合质量管理要求提供制度保障,从自律和监管两个层面引导环境监测市场健康发展。

3.3开发社会化检测机构管理系统和业务申报登记系统依托信息技术,通过监测业务规定申报,收集社会检测机构业务行为信用信息,建立基础信息库,对监测任务管理实现提前预知,随机抽查,项目及时跟踪,规避了事后记录跟踪的局限性。实现社会化检测机构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系统以环保主管部门网站作为门户入口,主要包括三个功能模块。(1)检测人员管理:建立人员基本信息录入、持证上岗考核情况、审核、查询与注销功能;人员的奖罚等公告的生成、功能;上岗证书自动生成等功能。(2)检测机构管理:建立机构资质技术评审情况录入,公司基本信息,换证信息,检测能力信息,信用信息,客户评价信息的录入和查询功能。(3)业务申报和监管信息管理:实现两大功能,一是实现各检测公司在开展各次检测活动前网上行程报备;二是各地监测站在执行现场或实验室检查后进行结果信息和证据的登记。

4结语

第6篇:对社会环境的分析范文

一、抓典型人物,明确感情倾向

小说以人物形象塑造为中心,人物形象特点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倾向,人物形象也往往是探析主题的关键。从学生对人物形象的鉴赏情况来看,一是容易出现笼统概括的现象,对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握不到位;二是对人物描写方法把握不到位。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鉴赏人物。一是描写方法。即要在鉴赏中抓住描写方法去分析人物形象。如《最后的常春藤叶》中对贝尔曼形象的分析,首先要根据文本找到对其所进行的正面描写、语言描写、侧面描写,再根据这些描写分析其特点。如当他得知琼珊的病情和“般的想法”后,“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写出他的性格暴躁、善良和富有同情心。二是背景。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和自然环境去把握人物形象。三是对比。如《最后的常春藤叶》中对琼珊、苏艾、贝尔曼等形象的分析,通过情节把几个人物串联起来,在弄清每个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由此来探究小说的主题。

二、抓情节,弄清小说脉络

在小说鉴赏中,很多学生对小说的情节只能粗略概括,没有真正弄清小说情节的内在关系,故而影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对主题的分析。

一是要弄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基本线索,即要弄清故事的来龙去脉,抓住开端、发展、和结局对小说情节进行鉴赏。如《一个人的遭遇》中围绕索科洛夫来弄清其受伤被俘、成功逃亡、妻女炸死、找到儿子、儿子牺牲、领养孤儿、意外车祸的遭遇。

二是要注重从细节方面进行,如小说情节中的倒叙、插叙、伏笔等。

三是要以“点”为契机,分析小说的情节。以《祝福》为例,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时状态如何,再到鲁镇时又是怎样,通过这些变化去探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把人物和情节联系起来,对小说的主题理解也就会更加深刻。

四是把人物和情节紧密联系起来,毕竟情节是为人物形象服务的。如《边城》中写爱情,是那么的甜而美,翠翠的纯真、可爱、聪慧、矜持正是通过情节的一步步发展表现出来的。故而在鉴赏该小说时,要先弄清翠翠和傩送兄弟之间的故事发展过程,再结合具体的描写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由此感悟作者带给我们的那甜而美的爱情。

三、抓主题,弄清作品深意

近几年的高考语文一般会让学生分析小说标题的含义,也会让学生分析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据此,在解答该类问题时,要着重对小说的题目、情节、人物形象及时代背景等展开分析。如《祝福》中写的是祥林嫂,而作者绝非单纯地写祥林嫂,而是要通过这个典型人物来看封建社会的制度对人们的毒害。

在鉴赏小说的主题时,一是要根据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如鉴赏《一个人的遭遇》,要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这一主题,首先就得对索科洛夫的遭遇进行分析。如文中写“我”到儿子的部队去看牺牲了的儿子,作者通过写“我”看到儿子时“我”的表现来展现“哀莫大于心死”的主题,一个父亲,看到自己的儿子战死,这样的悲哀让人痛彻心扉,也正是如此,才能让我们更好地体会战争的残酷。

二是要结合典型环境和背景进行。如《边城》中写人情的和谐,可根据人与物(狗通人意,尽探视之能事)、人与景而探究,也要注重了解湘西的历史、景物,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田园牧歌式的情调,感受小说的情感境界和人性之美。

四、以环境为辅助,鉴赏小说主题

环境描写是小说不可缺少的部分,环境描写的作用较多,如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暗示社会环境等。在小说鉴赏中,环境描写鉴赏可更好地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感悟作者所要表现的社会生活。在环境鉴赏中,无论是社会环境还是自然环境,其作用都是为小说主题服务的,故而在环境鉴赏中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是要根据社会环境的复合因素而探究其主题。如《祝福》中,社会环境就是多个因素构成的,有男女不平等的因素,有封建的隐私,有封建礼教的因素,有迷信的因素,在对作品进行鉴赏时,要结合这些因素对封建社会的制度进行探析。二是要根据社会环境分析主要人物,如《祝福》中对贞洁的分析,鲁四老爷是典型,而祥林嫂则成了牺牲品。三是要注重分析人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7篇:对社会环境的分析范文

一、推进小说场景更好的衬托出来

小说中人物的详细行动一定要有特别的场景。有一些情况下要想凸显人物,或是把主题表达出来,就需要将场面中的自然景观实施恰当的描写,这样会达到烘托场面气氛的效果。比方说叶圣陶的《夜》这篇小说之中,有如下一段描写:“远方的树木与建筑物的黑影一动不动,仿佛怪物一样排列着阵势。偶尔会出现两三点萤火虫飞起来又落下,这不是鬼在跳舞”通过以上一系列的详细的自然景物的描写,把刑场阴沉可怕的环境烘托出来,使人不寒而栗,心生恐惧。

二、推进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更好的衬托出来

在一个好的小说当中,情节的连续与环境情况描述是密不可分的,环境情况描述离不开情节,情节的向前发展又必不可少环境情况的描述。小说《边城》中有这样的句子:“天慢慢的黑了,其他的雀子几乎都休息了,唯独杜鹃叫个不停。石头泥土被白天的日头晒了一整天,草木也被白天的日头晒了一整天,此时都散发着一种热气。空气中混杂着泥土气味,有草木的气味,还混有多种甲虫类的气味。翠翠望着天上的红云,耳边响起渡口飘来生意人杂乱的声音,心中燃起薄薄的凄凉。”小说中的翠翠正处于对情感很朦胧的年纪,她对爱情既有渴望又有担心,不乏忧伤之感。这个时辰在渡船上忙个不竭的爷爷,也轻忽了她,杜鹃在旁边没完没了的叫,土壤、草树的气息与甲虫类的气息夹杂在一起,经商的人叫卖声不竭,如许的环境情况加倍地烘托了翠翠焦躁的心理,在此篇小说当中环境情况描很好的烘托了人物心里转变,同时也把人物的表情凸显出来。

三、推动小说主题的深化

对小说的主题实施剖析,主要就是围绕人物和情节的描述进行的,但是对环境分析也是凸显主题的一个主要的途径。比方说老舍所写的《骆驼祥子》,为达到凸显人力车夫祥子的辛苦劳作的目的,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凄凉处境表达出来,老舍将酷日和暴雨之下的环境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在烈日当头的马路上人们都感觉到要喘不上气的情况下,祥子却在路上为了多挣点钱拉着车飞奔;在暴雨之中,路上的人都四处寻找暴雨的地方,祥子依旧在路上拉车挣钱,这一系列的环境情况描述,将祥子辛劳劳动的景象与勤奋的性情凸显出来,进而将旧社会劳动人民凄惨的生活情况的主题凸显出来。

四、推动小说故事情节的延续

情节的向前发展和连续和环境情况描述之间存在必然的干系:环境情况描写主要是为情节的延续服务的,情节的向前发展过程中环境情况描述也是必不可少的,环境情况描述可增进故事情节的连续。比方说鲁迅先生所写的小说《药》中有这样的句子:“秋天的后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露脸,只留下一片乌蓝的天;什么都睡着了,除了夜游的事物。”这是文章的首句,将天亮之前最黑暗时刻的特点描绘出来:阴暗、凄清,还有几分恐怖。仅是短短的几个字,却表了然全部文章的豪情基调,经由过程描述四周事物一副死寂的模样,将华老拴繁重的表情凸显出来。此后文中还利用“黑沉沉”“灰白”等词语描写了路,更是强调了文章的感情基调,给人以压抑的感觉。我们也不难感觉出来这个人出来的目的,所要做的事情比较恐怖,这样为以下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样对于接下来的买人血馒头的事件心理上有所准备。

第8篇:对社会环境的分析范文

关键词:新经济社会环境;大学会计教育;影响

一、新经济环境概念及对我国会计的影响

新经济环境主要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根本,对制度创新为基础,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控制通化膨胀以及降低失业率等现象发生,其经济周期阶段性被弱化的一种新的国家经济现象。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加快,在新经济环境下实现我国会计操作与国际会计操作相接轨,这给我国会计准则、会计职能以及会计核算等均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新经济社会环境对大学会计教育产生的冲击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给新经济社会环境下的大学会计教育带来一定的冲击,会计教学由以往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所转变,同时其教学类型、格局等也更加多元化。大学会计教育是培养会计专业型人才的主要途径,也是会计教育的主要动力。然而,新经济社会当前环境下,大学会计教育对人才方面要求的提升,使得大学会计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不足和问题。

(一)会计教学理念过于陈腐

新经济社会环境下对会计人才要求更加具有针对性。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大学会计教育主要侧重于培养研究型人才,重理论学习而轻社会实践,重内容分析而轻综合能力培养,极大的局限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挥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难以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要。人才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大学则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因此,在新经济社会环境下,大学会计教育理念受困于传统教学模式下,会计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难以匹配,不但降低了大学会计教育教学质量,还局限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传统的教学观念也过于僵化,制约了大学会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使得我国当前大学会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矛盾与冲突。

(二)会计教学对象针对性差

我国传统会计教育把大学教育大众化视为扩大教学规模,提升入学率的主要途径,然而对会计人才专业能力培养和教学对象等缺乏针对性,会计教学方式和教学特色不够明显,会计专业人才能以快速适应和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随着新经济社会环境逐渐形成,大学会计专业招人的不断扩大,学生层次、水平、能力等差距逐渐显现出来,大学会计教学不足现象越发明显,这极大的影响和制约了大学会计教学发展和人才培养。大学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专业化人才,让接受专业化培训的人才能够快速适应社会和企业需要,然而,当前新经济社会环境下的大学会计教学,在教学对象方面缺乏针对性,束缚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进程。

(三)会计教学定位不够准确

从以往的社会和企业需求来看,传统的大学会计教育人才培养倾向于各工商企业,然而,随着新经济社会环境的形成,传统的大学会计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会计教学和人才的需求。以往的大学会计教学主要注重高水平能力会计人才培养,注重会计人员的理论知识学习,正是由于这种教学定位的不准确性存在,使得以往会计教学内容、教材等难以培养出高水平能力人才,也正是由于教学定位的不准确,造成了我国当前大学会计教学与社会现实需求存在冲突的显著困扰。

(四)会计教学内容单一守旧

我国大学教育主要根据单一的人才能力来对大众化大学教育质量进行衡量,会计专业教育也同样如此,这使得我国大学会计教育人才结构产生严重过剩现象。同时,大学会计教育单一化人才培养难以适应社会、企业对人才专业知识方面的多元化需求,极易产生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状况发生。大学会计专业单一学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只能够更好的满足于统一的学科标准与逻辑思维,培养会计专业化人才在会计教学内容和会计课程方面过于守旧,注重专业学科知识学习,而忽视对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高层次会计课程和内容接触较少,必修课与选修课搭配缺乏合理性,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表现出我国大学会计教育在新经济社会环境下难以适应。

(五)会计教学环境相对落后

由于我国会计专业教育主要倾向于理论知识学习,其相应的会计教学环境过于简易化,教学条件相对落后,这不但不利于培养满足新经济社会环境下的会计人才方面需求,还冲击和影响了会计专业教育机构的发展。会计教育方面师资设备的落后,使得会计教学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和问题;会计教学内容的陈旧,使得会计专业人才知识难以得到发展和进步;会计信息设备得不到完善,使得会计专业人才难以适应新经济社会对会计人员工作能力要求,降低了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影响了学生对实际业务的处理,难以让接受过大学会计教育的学生更好的融入到企业实际会计工作之中。

三、加强新经济社会环境下大学会计教育模式应对措施

随着我国新经济社会环境的逐渐形成,市场经济发生转变,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会计教育模式应当重新进行审视,以往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应当适时进行合理调整,将当前市场经济环境需要与现行会计教育体系进行整合,构建科学的、利于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全新环境,为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能力强的全能型会计专业人才。

(一)转变教学观念,实际能力为主

以往大学会计教学思想主要以教师为核心,把教学课堂视作为知识传授的主要场所,把教学教材视作为知识传授的主要内容,把学生视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施予者,把考试得分视作为评定学生学习能力和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这种错误教学观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大学会计教育发展,并难以适应新经济社会环境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我国当前大学会计教育应积极的,根据市场经济变化和需求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并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根据社会和企业实际需求培养会计专业学生,把会计岗位实际工作内容和会计行业职业标准与大学会计教学理念相结合,让我国当前会计专业人才既具备相关的会计学理论知识,又能够更好的将其运用于工作实践之中。

(二)明确教学对象,划分层次教学

新经济社会环境下的大学会计教育体系建设,主要应以培养实践专业能力人才为首要教学目的,重点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将学生作为大学会计教育重点对象,将专业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工作之中。与此同时,注重大学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突破传统教学方式,侧重于层次教学方法,根据专业知识和发展方向的不同,注重各层次实践能力教育,满足社会发展和各行业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不同层次,促进会计教育深层次研究与发展实现。

(三)细化教育资源,校企合作办学

依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大学会计教育改革,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环境和资源的不同性,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大学式教育方式与以实际工作能力为主的企业岗位式相结合,细化教育资源,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教学模式。大学会计专业教育应当明确以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方式,积极鼓励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良好交流机制,让会计专业教师主动的深入到企业各行业企业会计工作之中,深入了解企业各行业企业会计最新发展形势与人才需求情况,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并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对会计教学内容和方法等进行适当调整,增强学校的人才培养针对性。除此之外,学校通过利用校企合作,让企业积极的参与到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管理中来,让大学会计教育课程设置、内容等更加贴近需求,让学生能够领悟到会计职业的真正精髓,真正建立起以服务社会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机制。

(四)调整教学内容,建设课程体系

大学会计教育往往重视课程理念相关知识学习,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较为忽视,对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会计专业人才造成了一定限制。为适应新经济社会环境形成与发展,大学会计教育根据需要适时调整会计教学内容,将岗位职业技能培养引入到实际教学计划中,打造以会计专业知识学习为基础的实际教学模式,要求会计专业学生做到教学用三位一体,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方面的要求。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和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实务分析能力。与此同时,侧重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制定相应的素质拓展培养计划,设立公共礼仪培训与口才写作课程,将专业技术知识学习与会计职业能力培养很好的结合。

(五)完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会计教学环境即包括软件环境,也包括硬件环境,这两方面环境建设与完善都对会计专业教学起到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硬件环境则是指会计教学设备与内容。在新经济社会环境下,强调大学教学设备应与教学内容相调整和适应,并作为大学会计理论体系建设的重要构成内容。针对会计专业教学内容,让会计专业教学内容采取阶段性的调整与过渡性的修订,充分发挥专业教材在大学会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构建多元化会计教学实验模拟教学室,营造良好的社会实践环境。大学是培养和加强学生专业能力的根据地,通过大学教育则有效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自身整体能力。与此同时,把教师视为学校会计教学的软件环境。注重教师个人能力水平的提升,定期对教师会计理论、实务操作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知识开展深入学习和继续教育,根据社会实际需要更新和调整教学理念与内容,做到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大学会计教学质量。总结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新经济社会环境的到来,给大学会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与影响。大学会计教育根据社会和企业发展需求,转变传统教育理论,调整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系建设,完善教学环境,建立以培养人才为主的培训机制,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和企业发展输送具备高水准的会计方面人才。

作者:李方方 单位:开封大学财政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白君贵,白璐.会计教学管理模式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11).

第9篇:对社会环境的分析范文

    (1)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战略实施的必要环节,而实际上各项制度又是企业精神和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要防止制度的不配套、不协调,更要避免背离战略的制度出现。(2)资本运作。企业新的运营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电子商务运营的日常支出,如员工薪资、固定费用、广告费用支出等。资本运作能力是指企业融入外部资本用来发展自己的能力,把资本运作作为一成功要素分析是因为电子商务运营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一大问题。(3)人才保障。“麦肯锡7S模型”中包含员工与技能两项软件要素,即企业的发展与战略实施需要合适的员工去实施,员工应具备相应的技能。本研究研究时把员工与技能合并为一个要素,即人才要素,是因为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从业人员人才缺口在持续走高,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不足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4)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也称为环境因素,是指那些与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实施没有直接关系,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运行及效果的因素,如政策、法律、安全、基础设施、信贷资金、物流等等。这些外部因素经许多研究人员验证是符合中国国情的。(5)电子商务成功转型能力。电子商务成功转型能力,本文用相关评价指标来代替。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电子商务成功的评价指标作了一定的研究。MarisG认为电子商务的成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衡量:市场占有率、生产率和竞争力以及资金回报率。考虑到电子商务行业的特殊性以及业界的公认做法,本研究在确立企业成功电子商务转型的界定标准时,把企业的经营业绩包含销售增长率、利润增长率、资金回报率作为主要指标。

    2实证分析

    2.1数据收集本研究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课题组与苏州市电子商务协会一起对苏州大市范围的传统中小企业进行问卷调查,部分较大的企业进行实地访谈加问卷调查,其它企业则通过电话、E-mail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主要为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和技术人员。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08份,有效问卷为297份,占整体回应率的74.2%。样本基本反映了目前苏州市传统中小企业的特征。2.2数据分析笔者对回收的有效问卷数据采用进行分析,主要分析方法包括通过信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1)信度与效度分析。根据SPSS17.0软件统计结果显示Cronbach’sα系数的值为0.743,可信度较高,据此可以断定6个自变量全部可以采信。效度分析则采用因子分析方法,首先做了KMO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结果表明KMO值为0.712,显着性概率为零。因此,原始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2)相关性分析。本文使用皮尔森相关系数(Pearsoncorrelationcoefficient)做相关性分析,SPSS17.0软件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所有的变量具显着性(P<0.1)和在同一方向。所有的变量间相关关系较弱(小于0.5),所以可以使用回归分析方法来对假设进行验证。(3)回归分析。将管理层态度、企业战略、商业模式、资本运作、人才保障、社会环境6个因素与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经营绩效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以下多元回归模型:Y=0.424+0.293M+0.103C+0.079B+0.264F+0.14P+0.052S,式中Y:电子商务成功转型(经营绩效);M:管理层态度;C:企业战略;B:商业模式;F:资本运作;P:人才保障;S:社会环境。模型拟合指数如表2所示,偏回归系数如表3所示。该结果表示,6个因素可解释传统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转型40.4%的变化,显着性概率p<0.001,模型回归具有统计意义。各要素的VIF值均小于3,表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传统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转型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此为管理层态度、资本运作、人才保障、企业战略、商业模式、社会环境。其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为:管理层态度、资本运作、人才保障。

    3中小企业转型电子商务模式建议

    管理层态度、资本运作、人才保障、企业战略、商业模式、社会环境这六大要素协同作用,共同促成传统中小企业成功电子商务转型。(1)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影响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成功转型最重要的三个因素为管理层态度、资本运作、人才保障。从本次调研可以看出,企业管理层对电子商务战略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电子商务的成功转型,而管理层的态度又受资金投入、人才保障等因素的影响;资本运作也影响着电子商务成功转型,是因为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与企业的广告费支出、人员薪资支出等是分不开的。(2)企业战略与商业模式目前对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成功转型影响不大,这一点是有别于纯电子商务企业,其主要原因在于目前传统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规模普遍不大,实施电子商务主要目的是传统营销方式的升级转型,在电子商务发展初期对企业发展定位、创新等因素要求还不高。(3)社会环境因素对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成功转型影响程度最大,究其原因在于近年来由于我国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法律、政策、支付、物流配送、网络安全等社会环境较以前大为改善。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电子商务地区发展差异,本研究是基于苏州地区的统计结果,上述因素可能会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影响;同时,由于企业自身条件和所面临的市场都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因此,在电子商务的不同发展阶段,其关键成功因素的侧重点应作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