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范文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

第1篇: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范文

Abstract: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evolving from the single learning theory into the coexistence of learning theory and developing theory which reflects the diversity of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ontinually demonstrat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initiative and expansibility in development which reflects the humanity of development concept.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supported by phraseology technology,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and network technology which reflects the integration of media support.

关键词:教育;教育媒体;教育技术

Key words: education;educational medial;educational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3-0005-02

1 心理学基础的多元化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是以心理学的理论为主要基础的,学习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理论支柱。

从教育技术发展史来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学习心理学是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教育技术领域的四大学习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应用最早的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受外在因素影响而获得或改变行为的过程,学习的产生是外控的,学习的保持是强化的结果,学习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积少成多的过程,学习的结果是可测量可观察的外显行为。针对行为主义忽视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把学习看作是纯粹的被动接受和强化训练的弊端,心理学家布鲁纳、奥苏泊尔、加涅等通过自己的研究,构建了认知主义学习理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认知主义的基础上,心理学家通过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研究,发展形成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是对知识的接受与理解,而且是对知识的分析、检验与批判,学习的本质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学习者通过自身的意义建构而获取知识。在学习心理学中还有一种理论即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要是通过研究人的情感对学习的影响来分析学习过程中的一些规律,它提倡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要尊重学生、注意学生的内部需求,让学生得到全而的发展;教师应该从传统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的提供者转化为学习材料的提供者、学习环境的创造者等等。在学习心理学的指导下,教育技术越来越重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适应了现代社会教育教学的发展和要求。[1]

2 发展理念的人性化

教育技术发展的人性化主要指在技术的应用与设计中要充分呈现人的主动性和发展性。技术要为人的生命成长奠基,要为技术人的生命成长而设计和发展教育技术。[3]

信息技术不等于信息化,它只是信息化存在形态中基础性的技术存在形态,信息化还有结构性的社会存在和生命性的个体存在形态。认识信息化不能只局限在技术层面。信息化逐渐由拟人化的功能走向属人化,最终走向信息技术服务于人的解放与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给个体生命的成长带来了新的变化。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个人的时间和空意识产生变化。在实践意识方面,把将来的价值作为重点;在空间的意识方面,世界和宇宙空间在个体的意识之中变得很小,而个体空间由于网络变得很大,进而有一种享受无限空间的感觉。②个人生存方式发生了变化。其中包含了交往、学习和个体活动方式以及时间分配的变化。③个人语言和思维方式的变化。这一变化是个体生命内在精神活动和表达形态的变化,是信息生命性存在的最内在、深刻和具有持久价值的一面。它表现在语汇以及表达方式变换量与速度均有增加。语言的变化带来思维方式的变化,其中最强的因素是图像语言。图像语言是一种全息式的语言,并有情境性。阅读图像语言需要或者能培养起综合、全息式和情境式、互动式的思维能力与习惯,需要情感和理性的同时投人,通过体会和领悟达到理解和内化。[4]

技术时代对于教育的最大影响,从表面上来看形成了新的教学技术和工具,改变了教学的程序和方法,但其实质是改变了人,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这种改变,体现在课堂时空秩序的重新安排和分割、交往秩序的重新确立、感知方式的变化。

教育技术的本质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目的性、效用最大化、精确化归以及线性控制等,它一方面体现出通常性的实质特点,另一方面,也表达出本身独特的内涵。教育技术的目标是在教育活动中达到人之间的交互需求,另外,繁杂的教育活动能够化归成简单的事件,在不一样的程度、手段以及数量上的复合性组合。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关注技术层面的多,关注价值层面的少,造成了教育过程中“重物轻人”的现象。现代教育技术需要用人文的精神来调控,从工具理性回归到价值理性,更多地去关注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体验,价值需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的发展。

3 媒体支撑的融合化

教育技术的发展是基于教育媒体技术不断变革的基础上的。在人类教育史上教育媒体技术的流变经历了三个阶段:语词与文字支撑的基本技术、光电支撑的电子技术、计算机与网络支撑的信息技术。教育技术之所以能够得到深入的发展是由于教育媒体技术的更新以及变迁,同时,教育技术的发展的重要内容都是在应用新的媒体技术,旨在使教育教学过程得到优化。教育媒体技术的渐进式发展构成了人类教育进步的主旋律。透视教育媒体的流变,分析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有利于我们掌握教育技术的特点,把握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

3.1 语词支撑的基本技术 从学校教育产生之日起,在人类漫长的教育活动中,以语词与文字媒体做支撑的技术就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技术。语词是指古代社会逐渐形成的,后来被人类长期延续使用的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语词不仅是主要的教育内容,而且也是重要的教育媒体,其优点很多,诸如实用、便捷等,语词只要产生就会经久不衰,从而成为传统教育技术的实质性基础。以口头语言符号系统作为媒介奠定了口耳相传这最简单、最基本的教育技术。文字的创造,突破了口头语言的局限,使人们可以阅读跨越时空的文字材料,扩展了教育信息量,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对文字的载体产生了历史性革命,成为教育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使承载教育内容的教科书成为与口耳相传同等重要的教育媒体,这就大大地扩展了教育信息的来源,改变了教育只能面对面才能进行的旧格局,从而推动了传统教育技术的发展。[5]

3.2 光电支撑的电子技术 19世纪末,幻灯进入教育领域,促使了以光电为支撑的电子技术的诞生。20纪初,无声电影在美国运用于教学,同期英国兴起了播音教育,30年代有声电影用于教育,40年代录音媒体也进入了教育领域。“所有这些都与‘神奇的电’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电’给它们提供了能源,是‘电’为它们展示教学魅力提供了物质保证”。[6]在光电技术的基础上,上世纪二十年代之后,在教育界普遍兴起了一些教育媒体,例如:摄影、电影、电视、幻灯、投影、无线电广播、语言实验室等。基于光电的电子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表现在视听以及程序教学的产生和发展。表现了上世纪教育发展的重要特点,将发展贾佩玉技术领入了崭新阶段。

3.3 计算机与网络支撑的信息技术 自上世纪就是年代,基于计算机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得到了普遍发展。不同的学习资源、技术以及理论也都涌现出来,从此,教育技术就步入了信息化的教育时代。信息技术对教育资源环境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信息显示多媒体化、教育信息处理数字化、教育信息存储光盘化、教育信息传输网络化和教育信息管理智能化。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和信息化资源在教育中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方式、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体系、教学管理模式等各个方面,促使了教育过程的现代化。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和技术条件,引起了教育思想、内容、方法、环境等各个方而的变革,受到了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欢迎。[5]

教育技术的发展是以媒体的不断改进而与时俱进的。虽然媒体的发展经历了语词与文字支撑的基本技术、光电支撑的电子技术、计算机与网络支撑的信息技术三个阶段,但教育技术发展到现在是三种媒体技术并存使用的。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它们始终是以整体融合的形式发挥着教育作用的,只不过是在教育技术的不同发展时期,对三者的侧重点不同而已。而且,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这种整体融合性会越来越强[1]。

参考文献:

[1]傅钢善.教育技术发展轨迹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5,(9).

[2]丛立新.课程论理论基础的心理学转向――从学习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4).

[3]李政涛.为人的生命成长而设计和发展教育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6,(12).

[4]杨小微等.教育现代化:理论与技术的对话[J].开放教育研究,2006,(5).

第2篇: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范文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内容和特征

AECT94定义指出,“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其涵义包括三方面:一是“教育技术”的目的是追求教育的最优化。二是“教育技术”涉及的不仅仅是各种现代教育媒体,而是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所有可操作的要素,它包括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其基本要素有教学人员、教学媒体、教学设施、教学活动等。三是“教育技术”的核心是用系统方法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则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 术,通过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信息技术是对信息的生成、分析、处理、存储、传递和运用所进行的一切有意义活动的总称,是教育信息化的主流技术。信息技术离不开信息技术手段,信息技术手段又主要指对现代教育媒体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最显著的特征是技术的综合化和多媒体化。具体表现在6个方面:教育信息组织的非线性化;信号处理数字化;信息储存光盘化;信息传输网络化;教学过程的智能化;学习资源系列化。

二、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策略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教育信息资源的丰富化和教育手段的多样化,提高了教学质量。在这种形势下,信息资料的收集、组织、管理、建设、开发和利用显得更加重要,对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

根据教育信息化的特征,要求教学科研信息资料具有成套化、系列化、多媒体化等特点。高校图书馆作为教学科研信息资源的主要提供者,作为图书资料加工的专业部门,信息资源的深加工将是高校图书馆所面临的新课题。为了配合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适应教育信息化的需要,同时也是走向数字图书馆的需要,高校图书馆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出自己的应对策略。

1.硬件方面

硬件是基础,只有把硬件搞上去,才具备了服务的条件。所以应采用先进的网络和计算机设备,以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应采用现代化的布线方案和计算机网络设备,使师生可以自由地在图书馆随时借助网络和计算机查询自己所需资料。

2.软件方面

在软件方面应适时更新,采用先进的、完善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和师生需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读者可以随时通过图书馆主页查询自己的借阅信息,直接找到所要借阅书籍的位置:预约最新资料,享受跟踪服务。图书馆可以通过电子邮件随时通知读者各种信息,如图书超期、预约书籍可以借阅等提示信息。而这些都为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条件,也是旧的传统软件所不具备的功能。

(2)新书目网上。读者历来关心到馆的新书情况,以前我们都是由阅览室自己打印出来张贴在图书馆门口,但不到图书馆的读者就无法知晓,如果能将到馆的新书及时到网上,让读者在第一时间了解图书馆的新书资讯,一定会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我们可将图书馆分编好的新书按学科分类,每月定期到网上。制作“新书介绍”网页,集成管理系统软件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方便,直接制作就可以办到。

(3)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提高自身服务质量。Internet互联网给教育带来了新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新的教育方式,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资源,它是跨越时空限制的多媒体信息知识宝库,也是永远开放的信息资料库。随着Internet交互式网络多媒体教学、网络虚拟教学、协作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的开展。网上信息资源种类多、分布广、检索和使用方法各不相同,而且不太稳定,地址变动比较大,这些对用户来说有时不大方便,而且浪费时间。图书馆可以开发基于Internet的教学系统和建立网上教育信息数据库,和基于Internet的信息检索系统和教育信息资源导航库,将网上有关信息合理组织起来,为师生提供更直接的信息资源。

(4)专业化网上信息服务。针对学校重点科研方向和重大课题,可建立专门的专业网站,定期动态报道专业化信息资源的更新情况及学术动态,并为用户提供及时的与科研课题相关的信息资料。

(5)利用网络和软件平台,提供参考咨询服务。采编部门可以通过在网上征集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来权衡下一步的数目采编计划。这样,一方面可以提供给大家目前科研和学习迫切需要的书籍;另一方面,也使图书馆的经费使用恰当,提高图书利用率。

(6)先进的集成管理系统,也为实现图书馆整体管理的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如电子阅览室上机计费管理、图书借阅超期罚款管理甚至门禁管理等,与以前的手工管理相比,大大节约了工作人员和读者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7)新的集成管理系统也为各个院系资料室、电教室、电教中心的资源利用和共享提供了平台。新的系统是把全校各个资料室、电教中心和图书馆用网络联系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避免了资源浪费。

3.加强馆员现代信息技术素养培训

随着电子信息资源数量和品种的剧增和日渐复杂,计算机、网络和各种电子设备的使用,对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具备基本的图书情报知识技能和传统的素质外,图书馆员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网络通讯知识、多媒体技术知识;要具备电子信息资源的采集、存储、组织、控制和提供利用的能力,以及对网上信息资源的识别、组织和筛选能力;能够对各种形式和各种类型的电子信息资源进行技术适用性评估、转换和进行深层开发、加工,以便形成新的信息产品和新的服务内容;掌握基本的现代教育技术,学会一些常用课件的制作等。

4.为读者服务

应以服务读者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和宗旨,使所有资源的利用以便捷读者为指导。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各种配书光盘,编目时应和相应的书目记录捆绑,以便读者查询:摆放时应按财产号排列,最好存放在电子阅览室。这样,可以方便读者上机随时查看、拷贝。这些光盘中,有些就是现成的课件,利用它们可以避免教师因制作某些课件而浪费时间和精力,节约出更多的时间用于教学。

(2)其他光盘数据库,应放在扩展性能好的磁盘阵列等存储设备上以便读者在校园网上随时查阅,方便了广大师生的学习和工作,也使图书馆的资源得到最大利用,充分发挥了图书馆的效益。

(3)可以成立课件制作室,专门用于制作多媒体课件。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方法的转变,许多教师都要利用多媒体CAl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使自己的授课更加丰富、精彩。如果高校图书馆能成立一个课件制作室,专门承接教师需要制作的课件,这将大大增进教学的优化速度。

第3篇: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范文

随着二十一世纪信息时代的走来,如何通过现代媒体去获得信息,管理学校流程,是一个摆在各位老师面前的大课题。现代教育技术的展开,为学生获取知识、检验学习效率、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提供了有力的手段。我区虽然在去年把各校的计算机基本配齐,但如何把这些计算机生动活泼地用起来,是到了该想一想的时候了。既然我们在现代教育技术的领域里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那毫无疑问,我们也应该能够成功地走出第二步。

二、 推进我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关键是抓好三个环节;

1、 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教学当中,是现代教育技术生存的根本空间;

学校是以教书育人为主,人员的配备、硬件的建设、软件的投入,都是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现代教育技术的装备,绝不是为撑面子、赶时髦,那种把硬件搞好,然后将它们束之高阁的做法是要不得的。我们应该在进行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的同时,把以下三个重点要素放在思考的首位。

A、 学生的学;

我们的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时刻应以学生为出发点。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扎扎实实地把学生的“学”做好。例如:现代教育媒体都是有声有色的对象,那么我们就应该去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兴趣、多角度、多层地刺激学生的大脑,从而让学生学得好,学得活。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现代教育媒体的不足,对比已有手段,衡量权重,拿出最佳的学习方案,以利于学生快速、有效地进行学习。另外,我们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现代媒体去获得知识,感受学习的乐趣,感受发现的激情。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与正确的学习态度。

B、 教师的教;

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不是难为老师,更不是需要老师去完成复杂的代码。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准确传达信息。做到让学生在愉快中学,让方法与知识在一个潜移默化中传递。使老师的教改变为扶持与培养,让老师更少地指导学生。例如:有一堂社会课,上课的老师从磁带里放出了一段摄人心魂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母亲让我们从嗷嗷待哺的婴儿健康地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让所有在场的师生们深深地感受到母亲的伟大,。毫无疑问,这较之那些空洞的说教,天花乱坠的表演不知要深刻多少倍。

C、 资源建设;

现代教育技术不应该是一个空中楼阁,也不应该是空架子。在搞好硬件建设的同时,还要想到资源的建设。仅有硬件没有软件,那是没有灵魂的躯壳。硬件要上,软件更要上。有了充足的应用软件,才能把硬件的优势体现出来,才能把“教”、“学”步骤进行统一。那些只重视看得见的硬件,不注意无形软件的人,是不能够走得足够远的。例如:有许多学校的幻灯机年年更新,但上课需要的灯片却寥寥无几,屠龙刀在手,却无龙可屠,这样的现代教育技术不搞还好些。

2、 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管理当中,是现代教育技术优势的极大体现;

现代教育技术从规模建设上来说是趋向于电子产品,而电子产品的优势就体现在其速度快,处理事务的能力强,有海量记忆信息的能力,一旦操作得当,无人值守能力强。基于以上特点,如果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学校管理流程当中,那将能充分体现技术在管理中的优势。对上传下达的数据准确处理,更好地为学校教学工作服务。

A、 无纸化办公势在必行;

无纸化办公是我区所倡导的一种办学理念。要在广大意义上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花大力气搞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培训的内容要切合当前应用的实际,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那些老掉牙的内容只会挫伤老师们的积极性,与最初的构想背道而驰。例如:我校的教师培训每周进行,现在看来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B、 有效地提高我区行政管理的效率;

我区现有一个专业网站,提供每天的网上通知,谁也否认不了的就是:这一形式的确为我们政令的上传下达节约了不可估量的时间。一所学校节约那么一点时间,全区三四十所学校加起来,这一历史的贡献不可等闲视之。我们学校有一个WEB站,是样也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服务,老师们在网上可以轻松地交谈,广泛地探讨问题,交流各自的思想,查看周工作计划等。同时还通过软件实现了大队部的礼仪评分系统,使老师们能及时了解本班的得分情况,迅速地掌握第一手资料。

C、 为我区学生、教师提供优质的服务;

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资源是根本,各个学校在计算机基本到位的情况下,势在必行的是进行资源的建设,一方面可以通过自己购买资源,例如:已经有的课件,图片、声音、视频等,让老师们上课更加方便,想学乐学。另一方面可取的是进行宽带互连,让学生与老师在一个更广阔的天地里去探索。

3、 现代教育技术是展示我区风采、展示我区品牌的有效途径;

现代教育技术不但是一个区的经济水平的综合体现,同样也是一个区的文化、思维的集中体现。我们不但要把硬件建设与经济实力结合起来,也要把思维与教育前瞻结合起来。不但进行必要的硬件建设,更要把建设的宗旨体现出来。从而展示出一个大区、一个先进区的风采。

A、 立于教改的前端;

教育教学改革始终应体现其先进性,把现代媒体与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一直是我区在开展的课题。

B、 学生的良好发展,是现代教育技术深入人心的最忠实、准确的反映;

评价一个区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现状如何,不是以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来衡量的。相反却应该是看整个应用的程度和水平如何。一个是教师的应用水平,一个是学校的管理水平,再则是看学生在感受现代教育技术带来好处的时候,所具有的信息素养如何。例如:学生可以每周、每天上机查询资料,自主地获得信息,自主地处理信息。能够用现代媒体做一些简单的作品或应用。倘若每个学生都能够顺利地完成,这不是就充分地证明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人心吗?

C、 网站是反映我区综合素质的一个极佳窗口;

我们知道,现代人的生活里不能没有网络,而网站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全新的信息来源方式,它及时、生动是反映着每天的世界各地的事情,存储着等待我们去处理的大量信息。一个网站的可以让全世界的人都看到,这可是最为经济的宣传方式。所以说要把我区推广,网站是一个好的选择。

三、 我区现代教育技术当前的一些问题及对策思考;

A、如何把现代教育技术更加深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去,将是我区需要大力探索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把它作为一项事业来抓,天天喊现代化,关键是实实在在地做,要花大力气研究如何利用现代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准确生动地传授知识,全面了解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是我们永恒追求的目标。要避免那些形式主义,上公开课才用媒体的方式是要不得的做法。

B、组建一支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执行机构。在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时候,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障碍,那么一个强有力的执行团体,是推进工作的保障。对于学校是这样,对于局内也是如此。

C、要建设好资源。资源是活生生的肉,没有血肉的填充,媒体只是一批饰物。一方面要建好课堂资源,另一方面需要建好提供自由探索的资源,虽然资源建设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但只要规划得好,运用恰当,何尝不是一种先进性的体现呢?

D、抓素质教育、抓现代教育技术,关键是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没有大批操作熟练的教师,那就谈不上现代教育媒体的灵活运用。教师对于信息的获取尚且如此陌生,又如何指望能让学生提高信息素养呢?所以培训教师是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第二步。

第4篇: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范文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继续教育;学习型社会;和谐

一、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的社会、学习的社会,知识快速更新,人们一次性学习的知识不能满足工作和发展的需要,各种职业都需要人们不断的继续学习,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知识社会,经济运行秩序中的关键资源是知识。科技知识的创新与积累对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愈益显著,新的知识和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比重不断提高,这也正是推动知识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原因之一。知识社会的到来与发展要求人们要有高度的勤奋、求知精神,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变化。然而,鉴于我国社会与教育现状,实现这一要求,仅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必须大力开展远程教育,让人人都有机会学习,从而跟上知识社会的步伐。远程教育的大发展为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在相关理论与观念、技术与环境以及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提供了支持与保障,能够促使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与形成。从远程教育这些年的发展来看,一个功能较为完备的网络教育体系初步形成,网络应用条件得到了提高。卫星电视的数字化改造也顺利完成,形成了覆盖全国城乡的卫星电视教育网,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传输技术平台已初具规模,为人们继续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二、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特征

(一)远程教育以学习者为主体

长期以来,人们认识到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于是在教育理论中不断探索,提出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然而在传统教育的实践中,受其形式和方法的束缚,却无法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模式和观念,在远程教育中师生处于分离或准分离状态,教师角色出现了明显的转换,由传统教育中的主导者变为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成了音像教材中的一个组合因素;学习者也从教育的对象变为教育资源的选择者,利用者。教育技术的介入,使得学习者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确立。当今世界信息量激增,信息传输更为便捷,远程教育可以使全球的学习资源共享,学习资源极大地丰富,在人们多种多样的学习中,学习更是学习者主动的选择。

(二)多媒体远程学习材料的设计是凭借多媒体技术更为个性化的设计

既然远程教育是以学习者为主体,那么远程学习材料的设计就应充分利用教育技术手段之所能,从人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征出发,考虑下述因素:学习主体的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化的需求;不同学习者对学习时空的特殊要求,人的生理发展、老化程度和认知特点对学习材料演示的方法、演示时间的要求;学习内容对虚拟学习环境的要求;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对学习媒体的选择与综合应用;人的认知、能力、情感的发展特征与远程学习形式、过程的相适应,以及学习效果的综合评价等。这种强调个性化、个别化的学习材料设计要达到的目标是,任何人只要有学习需求,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学习材料,选择适合个人学习习惯的方式,进行最有效的学习,从而使个性、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远程教育注重对学习者的学习支助

远程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更具学习个别化的特征,学习由学习者控制,学习过程的设计特别要注重对学习者学习支助的设计。对学习者的学习支助要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中。一是要有对学习者进行指导的详细指南。突出学习目标,学习的重点的难点,指导如何控制学习过程。有效地分配学习资源的时间。二是要对学习者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三是要帮助学习者学会自我调节。学习者要学会自我评价,并根据反馈,及时调整目标、内容、方法和进度,以使学习更符合个体的特征。这样,以使每个学习者学会学习,对学习过程的选择都能达到整体的最优化。

三、现代远程教育对继续教育的影响

(一)跨越教学时空和地域的界线

现代远程教育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函授教育形式,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运用产生了虚拟大学(Virtual University)、虚拟课堂(Virtual Class)和虚拟教师(Vir- tual Teacher),缩短了教与学的距离。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课程、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并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学习者使用的远程学习材料由最优秀的学科专家、远程教学设计家和多媒体技术人员联合编制,并由最优秀的教师进行远程授课,从而做到教学、信息、资料等方面的资源共享。

(二)组成教与学的新关系

在传统的远程教育(函授教育)中,教学的主要关系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这种千古不变的师生关系使学习者产生依赖心理。现代远程教育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突出教育者群体、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信息资源的作用,使学习者能接收最高水平的教育。教学双方的交流由过去的“面对面”转变为采用实时双向交互信息传播技术、电子邮件、虚拟对话等方式,使教学关系虚拟化、智能化。

(三)提高教育效率

现代远程教育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教师、学生和多媒体CAI课件连接在一起,学生可以个别学习,也可以在“虚拟教室”中进行讨论或与老师交流,它具有超时空性、交互性、共享性、实效性、独立性等优点。现代远程教育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对教育领域带来的革命性影响,它为学习者提供了广泛、快捷和廉价的现代教育方式,从而使教育效率大大提高。

(四)体现学习的个性化

传统教育的一个最大弊端是试图用固定不变、僵化、单一的教育模式去规范行动活泼、性格各异、志趣不同的教育对象。现代远程教育突出个性化学习的特点,倡导自主学习。学习者可以使用各种信息工具参加实时听课,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去检索、浏览、访问各种信息资源。

四、现代远程教育促进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利用远程教育,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学习环境

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远程教育有利于学习氛围的营造。利用远程教育先进的理论与理念,来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运用远程教育的各种媒体,在人民群众中广泛进行宣传和动员。使他们转变“一次学习,终身受用”、“学习只是学生的事情”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终身受益”的现代教育观念,使学习成为习惯,成为自觉的行动。利用远程教育的学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优势,努力营造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氛围。

(二)加快发展远程教育,拓展继续学习的渠道和途径

1 通过远程教育,拓展学校教育的内容

远程教育的开展要求整合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教育存量资产,向社会开放,完全发挥学校已有的人力、物力等软、硬件环境作用。利用远程教育建立形式多样、层次灵活的终身教育体系,为求学者提供多层次、多类别、多渠道的终身学习的机会。

2 发展远程教育,构建家庭教育的平台

家庭教育的好坏,对人的一生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远程教育可以通过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开设父母热线和信箱、组织家长联谊会等多种形式,增加每个人在智力、情感、社会和职业方面自我显示的机会,激励他们在处理各种关系时自我管理、自主交往、自律选择的能力,提高家庭对子女教育的责任心和自觉性,充实家长的家庭教育知识,普及对孩子的生活指导和支持,促进孩子健全心理和独立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第5篇: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范文

关键词 教育技术 语文能力 网络 音像 多媒体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多媒体课件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辅助语文学科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一、利用网络搜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式。而作为网络这种“新鲜”事物,它最能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们有目的地布置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家庭作业,让他们通过网络完成,不但扫平了在课堂上的一些障碍,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们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这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是十分有益的。

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互联网上数不尽的信息源,能够将课文补充范围无限地延伸和扩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自在地在信息海洋中遨游。教师要从教会学生学习出发,改变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借助音像资源,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

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事物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运用多媒体指导观察,能激发观察兴趣,有助于培养观察能力。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的观察往往处于无意观察和笼统观察阶段。而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直观现象,表现力和可控性强。绚丽的色彩、迷人的画面和优美的音响,都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观察事物的兴趣。

良好的观察习惯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水平,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生活素材,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水平。英国科学家贝弗里奇曾经指出:“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比拥有大量的科学知识更为重要。”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善于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利用丰富的音像资源来增强科学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开放性,把语文教学同学生的思想感情、生活实践密切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巧用现代技术,提高学生朗读感悟能力

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有机地整合起来,通过多种感官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将录音、录像、投影等多媒体引进课堂,用生动形象、直观的课件吸引学生快速入境。

教学《在大海中永生》一课,教师借助音乐,利用课件,展示了一个阴沉的天气,飞机在低低地缓缓地盘旋,人们目送飞机载着伟人骨灰离去时悲痛欲绝等场景。只有在这样感悟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带上情感去读课文,体会也就更深刻了,对后面文章的教学也确定了情感的基调。多次适时地用磁带录音的播放替代教师的范读,让学生跟着试读、复读、跟读,能收到“熟读成诵”的惊喜效果。

四、活用多媒技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村居》这首诗时,我在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诗画欣赏”。这时大屏幕上出现一幅美丽的图画,我先让学生听配乐诗朗诵,伴着舒缓的弦乐,学生静静地坐在那里,眼中看到的是意境深远的写意画,耳中听到的是曲调婉转的古曲、充满激情的朗诵。此时,诗、书、画、曲多种美的因素融为一体,既使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了强大的感染与震撼,也使学生产生了一种要读好古诗的强烈愿望。

小学语文审美教育,不但要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的能力,而且要力争培养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黄山奇松》教学中,设计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松的彩色灯片,配合课文教学,让学生不但欣赏到奇松的形态美,而且掌握表现形态美的方法和技巧,然后再打出黄山奇石的幻灯片,如“鳌鱼驮金龟…猪八戒照镜子”“鳌鱼吃螺蛳”“松鼠跳天都”等奇石。让学生仿写,学习表现美的方法,训练表现美的技巧,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五、提供信息资源,培养学生习作能力

第6篇: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范文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班班通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5-0007-02

近年来,山东省莱西市以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为契机,实施“班班通”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和教学仪器配套工程,使莱西市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不断得到加强。2013―2014年共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购置“班班通”设备2000余套,基本实现了“班班通”设备进入每个普通教室的目标。同时,为切实做到配而有用、配而会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莱西市从有关设备厂家聘请专家,对全市各学段的226名骨干教师进行“班班通”应用培训。

但从总体上看,莱西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建设、配备、管理、应用等诸多方面。其原因,从客观上讲,经费投入不足,实验室及硬件设备缺乏老旧。据统计,莱西市中小学实验室、专用室等教学辅助用房建设达标率为75%;学生计算机达标率为65%,教师计算机达标率为58%,“班班通”达标率为42%,光纤接入率为38%,卫生保健器材达标率为24%,图书和综合实践器材标率为“零”。

从主观上讲,最主要的还是认识不到位,使教育技术装备的效率没能真正发挥出来。目前,个别学校领导对教育技术工作认识滞后,造成学校设施闲置,优质教育资源荒废,专用教室只是一种摆设。

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必将制约莱西市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阻碍全市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提高认识、正视困难、解决问题,是需要研究的课题,谁能够抓住机遇,正确应对,谁就能掌握工作主动权、抢占发展的先机,就能站在教育发展的制高点。

1 转变观念,提高对教育技术工作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培养21世纪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的重要保障条件。进一步加强和做好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要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加强和做好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莱西市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走向标准化、现代化轨道。

加强教育技术工作,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最近,教育部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召开了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会,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二是召开了全国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工作会,印发了《中小学实验室规程》。这两次会议和两个文件都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的要求,抓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和技术装备工作。主要原因是技术装备是教育均衡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条件,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效途径。

加强教育技术工作,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什么是教育技术?简单地说,教育技术就是利用网络信息化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平台,同时对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应用。教育技术手段有着突出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地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位伟人曾说过:当你把学过的东西忘掉了,剩下的就是素质。而最忘不掉的就是兴趣、习惯和思维方式。可以说只要学生有了良好的兴趣爱好,自然就有学习积极性。反之,如果教师长期去死板地说教,不善于用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首先会厌恶教师,进而会厌恶学习,失去学习兴趣,最终将导致成绩的下滑。应该明白如果仅靠“一支粉笔、一张嘴”就能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话,国家何必要求一个学校建设那么多的专用教室?配备那么多的计算机?何必投入大量的资金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中小学教学仪器更新工程”?

全国素质教育先进市潍坊和烟台为什么高考升学率一直保持山东省第一、第二名?他们的领导说,取得这样的成绩,与注重利用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广泛兴趣、改变学习方式,尽而提高课堂效率是分不开的。是的,如果教育技术对提高教学质量没有作用的话,潍坊“为什么建了那么多特色学校(机器人特色、电脑制作特色、信息学名牌学校)?为什么参加全国信息学竞赛获奖学生潍坊能占全省的一半(这些学生全部被保送到名牌大学)?烟台“为什么在课堂教学评估制度中,要求教师课堂教学必须运用多种教育技术手段,把课本上的静态信息变成学生易于接受的动态信息,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每个为什么,都应是研究的课题。

莱西市比起烟台等市整体经济有差距,在硬件建设方面更无法比拟,但莱西市有很多学校已经配上的设备都不用,究竟是什么原因?主要是有的领导不思进取,观念陈旧,思想僵化,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信息时代,不知道网络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获取知识,不知道实验室、图书室、科技室等所有专用室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该说教育技术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兴趣方面起到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利用它和不用它,就像兔子和乌龟赛跑,只要兔子不睡死,乌龟永远也赶不上兔子,因为科学发展是没有终点的。因此,通过学习别人的经验,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要从全局和长远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用好农村远程教育资源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要着力于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要与课程改革、加强学校管理、教师继续教育相结合。”目前,莱西市95%的学校都配备了接收远程教育资源的设备,并实现了和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的连接,大量的优质资源已经提供给了学校,所以对于学校来说,他们的重点工作就是用好它,发挥其效率,如何发挥效率?

与提高教师素质的关系 农村学校受条件所限,开展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相对城市学校难度要大一些,学校无论是采取“走出去”还是“请进来”的方式进行交流,成本都比较高。中小学远程教育为推动农村学校开展校本研训和整体提高教师素质提供了新的契机。远程教育资源内容丰富,一线教师可以从同步课堂、课堂实录、名师导学、优秀案例中及时观摩教学方法,从中汲取他人先进的教学经验,领会专家、学者、名师超前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潍坊等地的经验也表明,远程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也是解决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偏低的制高点和突破口[1]。

与缩小城乡教育差别的关系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很难在短期内得到解决,而远程教育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能。莱西市夏格庄镇渭田小学的校长心有体会地说:“远程教育工程实施前,我们学校开不出英语课。今天,依托这项工程,农村的孩子也能接受标准的英语教学了,‘远水’也能解‘近渴’。农远资源弥补了我校在英语、音乐等学科中师资短缺和英语教师发音不准等问题。”这充分说明远程教育对缩小城乡之间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协调发展、体现教育公平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3 用好信息技术和常规仪器

利用好信息技术 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要通过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辅助教学不能主导教学,由于网络多媒体技术有着突出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若能合理运用,对提高课堂效益有着很好的作用;但是如果教师不假思考地利用网上教案或课件,忽略吃透教材、学生学习的要求,在课堂上也只不过形式上热热闹闹,中看不中用[2]。

利用好常规教学仪器设备 如果该让学生动手的课也使用多媒体,学生就失去了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主动探究精神就得不到培养。所以应加大挂图、教学仪器、模型和普通投影仪、投影片等传统教学工具的合理运用,让它们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优势。

4 结束语

总之,所有的教育技术都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用好它们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质量,而且可以有效控制学生辍学。各学校要采取措施加快教学装备建设步伐,鼓励教师使用教育技术,开放计算机教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实践活动室,彻底改变只有上级检查才开门或只在公开课上使用的做法,即使是星期天、节假日也全面开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优良的设备和场所,并且要鼓励学生用,不怕用坏,就怕放坏;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提高技术素养,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运用教育技术,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才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第7篇: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范文

一、信息技术与竞技体育

我们简要看看信息技术在竞技体育领域的大显身手。信息技术给竞技体育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增加了动力。1912年在第5届奥运会上首次使用田径电子计时器和终点摄影装置发展至今,当代体育已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尤其是当代以大容量、处理速度更快为特征的数字化信息技术已在体育界广泛应用,并成为当代体育所依赖和获得发展支持的元素。在体育赛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能让赛事结果更具有权威性,减少因人员疏忽造成的失误。而在体育训练中的竞争实际上就更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首先是信息技术的竞争。运动员的训练数据可以运用计算机自动处理从而生成更合适的训练方案;之前的比赛资料同样也可以依靠信息技术进行整理得出有针对性的竞争策略;对于自行车、汽车越野、帆船这类长距离的训练,GPS卫星定位通信技术,多媒体图像指挥视频系统中的宽带数字化通信技术和无线电通信技术为它们提供了无限的便利。通过以上事例可见竞技体育的发展及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在竞技体育领域发挥了如此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接下来我们着重来探讨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领域中应用的作用、误区。

二、体育教学因信息技术而多彩

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质是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服务于体育教学,有利于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它可以引发体育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互动、教学艺术等方面一系列的探索与思考,是一种全方位的教学改革,从而使我们的体育教学达到最优化境界。

据研究,人类最常用的信息交流手段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进行的,约占人类信息总量的95%左右,科学家在研究感官与学习、感官与记忆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听觉和视觉学习效果最佳,对记忆率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了相同的结论。而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图、文、声、像同步,三维动画演示,模拟实物形成过程等特点,可以很好地将动作具体化成为一个个生动鲜明的场景,把枯燥、单调的动作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既弥补了材料不足的缺陷,又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等感官。另一方面,作为独立个体的体育教师往往存在着在进行自己擅长的内容教学时,会讲解精练,动作示范规范,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也很快,反之,则出现不尽如意的现象,有时还会出现专业知识和教学手段、方法的老化,时间一长势必会违背“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如果运用信息技术则会使这样的问题变得较简单,可以避免了体育知识在单纯用语言描述讲解时的抽象晦涩、教师演示时的费时费力和演示动作不标准带来的麻烦,极大地降低了教师教学时的难度,帮助了学生在具体掌握、记忆动作技术的重点和难点时也提升了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比如在讲解接力跑交接棒动作时,教师不必再亲身示范,运用信息技术的中的3D虚拟技术将动作变为视频,更可以将交接棒时的动作一步步分解开来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另外,在练习时不要完全以训练的形式,可以将交接棒的动作融入一些小游戏中,再借由信息技术辅以背景、声音、灯光,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动作的要领。

三、信息技术为学生与老师搭建交互平台

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也将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信息资源有着丰富多彩和易于分享的特性,使学生学习方式从单一、被动向多样化实现了转变。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由教师主宰。而在信息技术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信息技术不受时空的限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时间、程度和方式。比如一些体育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自行学习并考核,更加形象、便捷,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则可以通过预先设置鼓励模式,在学生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和考核时及时给予鼓励,鼓励形式借由信息技术可以很丰富、有趣,从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网络媒介中,信息是共享的,互联网有着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料,学生可以上网快速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料,有目的地处理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开展主动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四、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使用误区

虽说信息技术运用在体育教学中作用巨大,但目前的现状是许多体育教师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上存在误区。比如将信息技术狭隘的视为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为了评比课、公开课而使用计算机,以求能体现现代化与教学的结合,博得评委和同行的好评。还有这样一种狭隘的认知: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用多媒体计算机代替教师做一些传统教学方式中无法做或做不好的讲解和演示。这样的认知也体现了一种运用误区,就是教师讲课时只是将讲、写、做的手段现代化了,实质上还是老一套,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并没有对传统教学方式有所突破。最后就是本末倒置,为了增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精彩性,许多体育教师将大部分的精力用于制作课件而不是如何使自己的体育学科跟信息技术更好的结合,同样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信息技术并不是能得到所有体育教师的青睐。

第8篇: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范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外语教学;网络;多媒体课件

一、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外语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教学优势,突破了教育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使信息传送的范围更广、速度更快、地域更远。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快课堂节奏,增加课堂信息容量,加大语言输入量,尽量为每位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大大节省了讲解和板书的时间,为新材料的操练巩固“腾出了时间”。教师可以精讲多练,加快课堂节奏,教学程序环环相扣,这样就加大了课堂训练的密度,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教学材料使用图文音像的好处

托尼・斯托克威尔在《快速学习:理论及其实践》一书中指出:要想快速有效的学习任何东西,你必须看它、听它和感觉它。研究表明:人们从外界获得知识信息,80%要通过人的视觉从图像中得到。心理学家已经证实,同一件事物如果用单纯的符号或文字认识需要10秒钟的时间,用图画只需要约一半的时间,用逼真的图像只需要用1/3的时间。与以往单一的文字符号相比,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学生记住并掌握所呈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特别在外语教学中,通过视频,播放小电影,对话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些丰富多彩的实况外语节目,不仅在课堂上尽量排除用汉语讲解的干扰,保证纯正的语音与优美的语调,同时也创造了一种愉快、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模仿,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现代信息技术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与学习内容相类似的“真实”情景,以帮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情景中去探索或发现知识,应用知识。

三、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教学中的基本矛盾是随着教学过程的进行,所提出的认知目标和实践目标与学生知识能力的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因教学手段的局限,难以适应不同个体学生的发展需求,所以,教师很难有效地实行因材施教。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特别是多媒体课件和网络的普及,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语言水平、认知风格和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从而调动学生的内在需求,帮助优秀的学生向更高的层次进取,改变“吃不饱”的现象。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料库,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也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因此应鼓励学生上网学习,并给予适当的引导,让他们在INTERNET这样的信息海洋中自由地探索、发现,对所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评价、优选和进一步加工,然后再根据自身的需要加以充分利用,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新的思维方式,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最重要的树立终生学习的信念。毫无疑问,现代信息技术为学校外语教学发展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然而,在对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表示极大乐观的同时,我们有必要正视其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学量过大。部分教师采用多媒体手段组织外语课堂教学,目的是避免写粉笔字,电子教案成为手写教案的翻版,授课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忘记了作为主体存在的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忙于做笔记,学习仍然被动。二是教学方法单一。部分教师依旧主要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组织教学。教师完全围绕着事先精心准备的课件讲课,缺少了课堂教学中最为精彩的“即兴发挥”。先进的教学媒体,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简单地进行媒体替换,甚至将本可以简单明了的教学步骤复杂化,难以摆脱低层次的徘徊。多媒体配套设备不全,功能难以充分发挥;由于设备故障或操作不熟练等耽搁上课时间的小插曲,时有发生。越来越受学生欢迎的网络教学资源无所不包,信息资源虽然丰富多彩,但却杂乱无章,用户很容易迷失方向,常常会导致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更严重的,对青少年造成“信息污染”甚至引起网络犯罪。另外,网络虚拟空间的沉迷现象,网络伦理困境等技术异化现象也受到越来越多社会人士的关注。

应该树立终生学习的信念,更新观念,加强培训,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作用,扬长避短,让它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

参 考 文 献

[1]李康.教育技术学概论:基本理论的探索[J].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2]胡隆,张红玲等.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多媒体和网络的应用[J].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第9篇: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范文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幼儿心理健康发展需要教育。那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幼儿心理发展方面有什么作用呢?

一、能促进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研究表明:感觉是在事物直接影响下,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在事物直接影响下,人脑对事物各种属性或部分属性的综合反映。人在幼儿期的感知觉发展是很迅速的,幼儿园教育的各种信息的提供,能促进幼儿感知觉的发展。如在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欣赏剪纸”中,老师先出示剪纸范例,幼儿的视觉先受到刺激,接着教师播放了教学课件中的录像“欣赏剪纸”部分,其中包含中国古代的剪纸的由来、剪纸作品欣赏、剪纸工具材料欣赏、制作过程欣赏等内容,生动的画面配上悠扬的背景音乐,使幼儿的视觉和听觉在同一时间受到了刺激,顿时激发了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教师通过投影演示了蝴蝶的剪法,不一会儿一只简单却形象的蝴蝶显现在幼儿的眼前,他们情不自禁地拍起手,直呼:“老师,好厉害!”、“老师,蝴蝶真漂亮!”教师的语言和现代电教手段的巧妙配合,直观形象地给幼儿呈现了剪纸艺术的相关内容,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活动中由于视听信息同时刺激,还可以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充实并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这是拓展幼儿感知觉的重要途径。

二、能促进幼儿注意力的发展

幼儿的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他们容易被新鲜、强烈、多变的刺激所吸引。充分利用易于引起幼儿注意力的外部因素,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发展幼儿的注意力十分重要。如托班语言活动《小圆形》的组织过程中,教师一开始便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圆形画面,配合魔棒“变魔术”,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然后让“魔棒”变出许多圆形物:一会儿变成太阳,一会儿变成皮球,一会儿又变成气球等图案,让幼儿来感受儿歌,学念儿歌,最后老师和孩子一起玩起了“小圆形变变变”的游戏。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断改变视听信息,巧妙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他们兴趣高涨,注意力集中。

三、能促进幼儿记忆力的发展

研究表明,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听觉和视觉,能明显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率。如给学习者以复述的机会,即以交互方式进行学习,其效果会更加明显,这就为利用电脑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处理教学内容,反复呈现,及时强化,以强化教学效果。幼儿记忆的特点:无意记忆占优,形象记忆的效果强于语词记忆。现代电教媒体为幼儿提供了形象鲜明、具体、色彩强烈的信息,能引起他们高度的积极的注意力,使他们获得深刻的印象,从而发展记忆能力。如在大班语言活动《我家是动物园》中,我准备了与故事内容相符的“我――猴子”、“爸爸――狮子”、“妈妈――浣熊”、“爷爷――长颈鹿”、“奶奶――花狐狸”、“妹妹――小兔”、“祖母――猫头鹰”等PPT幻灯投影,活动中我边播放画面边让幼儿观察,同时讨论人与动物之间的关联,最后我一边完整播放幻灯投影一边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幼儿很快便熟悉理解了故事内容,还尝试用“这是……其实……”的句型创编故事。

四、能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具体形象性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经验是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的前提。现代教育技术集中提供大量具体形象的信息,能让幼儿较快地获得感性知识经验,从而为发展思维能力提供依据。比如,在大班数学活动《学习8的加减法》中,幼儿表面上都能算出1+7=8;7+1=8;8-1=7,但实际上并非是对抽象的数字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的,而是靠头脑中再现的实物表象或靠数手指或某种具体形象才算出来的。老师在课堂上出示投影,银幕上出现1只小鸡,又来7只小鸡,一共有几只小鸡?幼儿借助具体形象的图片,便能得出答案。再用投影,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扮演角色,通过具体形象性的活动,逐步深入发展幼儿的思维。

五、能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什么是想象?幼儿在认识事物过程中,能逐渐积累曾经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幼儿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就是想象。我认为,幼儿想象的培养,要注意开阔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要充分利用音乐、美术、舞蹈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力。现代教育技术能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素材,扩大幼儿的眼界。比如在小班美术活动《有趣的图形》中,由PPT幻灯投影显示大小不同的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后,幼儿在已有的表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新的形象。当教师鼓励他们凭自己的想象把不同大小的图形进行拼接时,他们都积极参与活动,进行创造,拼成了房屋、门窗、树、花草等。在教学活动中,由现代教育技术提供教育信息,幼儿还可开展许多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如在中班美术活动《爱心鱼》的活动中,教师启发幼儿大胆想象描绘爱心鱼的图案花纹和色彩,但是幼儿对海洋鱼类的了解还十分欠缺,如何创作出爱心鱼的鱼鳞幻想画呢?利用电脑就能突破这一限制,教师制作了一个动画课件,通过声音的感受和图像的欣赏,使幼儿欣赏了形象、直观的海底场景。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指导点拨,幼儿的思维就开阔了,想象力也丰富了。

六、能促进幼儿情感意志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