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学与应用数学的重要性范文

数学与应用数学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学与应用数学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学与应用数学的重要性

第1篇:数学与应用数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学;图形语言;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2-006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2.042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高中数学课程提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反映数学的应用价值,开展数学建模的学习活动,设立体现数学某些重要应用的专题课程。”随着高考数学题型的变化,一些题目不能仅靠数量的计算或推演就能解决,还需要应用图形关系,所以学生要掌握一定的图形辨别和应用能力。图形也像文字那样具有记录作用,而且比文字更形象,更有利于学生探索解题途径、形象记忆,因此,加强学生转化和应用图形语言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接受“知新”中的应用

案例1:集合的基本运算

人教A版《数学》(必修1)中第1.1.3节《集合间的基本运算》给出并集的定义为:“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集合B的并集。”刚开始,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其含义,我给出了并集的图形语言,学生通过观察、体会图形,心中的困惑得以解决。在讲授交集的定义时,我采用了相同的方式,学生能很快理解交集的概念。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他们对图形解决数学问题的功能有了深刻的认识。

案例2: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

教授人教A版《数学》(必修4)中第1.4.2节《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给出标题时,学生无从下手,不知道这两个函数有什么性质,也不知道两个函数的性质有何异同。当给出两个函数的图像,并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函数都有哪些性质后,他们通过观察、对比两个函数的图像得出了正弦、余弦函数的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以及对称中心和对称轴等性质,也能从图像中轻松得出两个函数性质的异同。

二、解题中的转化应用

案例1:方程中的应用

例1,已知函数,。若方程f(x)=g(x)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分析:学生在求解时用的方法有:①对f(x)进行分类讨论,再进行解方程;②写出f(x)=g(x)的表达式后,利用>0求解。我的方法是数形结合:因为方程f(x)=g(x)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f(x),g(x)的图像应该有两个不同的交点,画出函数的图像后,通过观察图像,得出求解的方法。

解: 由图可知: g(x)=ax的位置从l1转到l2时,方程f(x)=g(x)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g(x)在l1时,g(x)在l2时a=1,故a的取值范围是。

案例2 不等式中的应用

例2,已知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f(x)在上单调递增,且 f(1)=0,则不等式f(x-2)≥0的解集为 。

分析:这是一道关于抽象函数与不等式结合的问题,所以学生在求解时总想着考虑f(x)的解析式,目的在于不等式f(x-2)≥0的具体形式就已知了,这样求解就顺理成章了,然而f(x)的解析式不唯一,故答案的正确性就要认真斟酌了。我的解决方法是数形结合,因为这样的方法更直观,学生更易接受和理解。

解:用图a中的图像模拟函数f(x)的图像,可知图b的图像为函数f(x-2),从而得知f(x-2)≥0的解集为。

三、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图形语言的应用

(一)通过解读大纲、考纲要求,明确图形语言的重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在日常的授课中结合近几年的高考题目(主要是能利用数形结合法求解的问题),让学生了解一些知识的呈现方式及应用方法,同时让学生知道图形语言的掌握是高考大纲中的要求,并且每年都出现相应的考题。这就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掌握数学图形语言的应用,能很好地识图、用图,并能对图形语言进行应用。

(二)巧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应用好数学图形语言

如在讲解“直线y=1与曲线有四个交点,求a的取值范围”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提问他们的解题思路。生1:“联立方程得出方程组化简后,让其大于零进行求解”。生2:“联立方程得出方程组,分x>0和x

将两个函数的图像画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要求两个函数的图像有四个交点,从而推出a的取值范围。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学习数学图形语言时能大胆释疑

笔者根据平时的观察,以及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发现,不敢质疑、不愿质疑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的问题意识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回答错了怕同学嘲笑”“没有组织好自己的语言”等。

第2篇:数学与应用数学的重要性范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也没有现成的方法可套用。 只能靠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实践。在此我结合近几年的工作经验谈几点想法。

1 注重应用意识, 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的应用意识指的是学生自觉地应用数学去解决实际实际问题。 它能让学生面临有待解决的问题时,主动尝试着从数学角度、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当学生接受一个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探索这一新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学以致用”本来就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新课程的主流思想,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主要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就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就是要引导学生在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和总结。 经过积累和总结,优秀品质逐渐得到培养,强烈的求知欲就油然而生,而且通过实际问题的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应用意识的培养决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思考和调查,认为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重视数学课程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结合,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通过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展开教学,使学生在主动探索中体验并学会数学建模,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教学中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和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 提高应用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

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应用意识和初步的应用能力后,他们就渴望去接触和解决实际问题。 这时就需要精心地、有针对性地给学生选择一些有趣的并有一定梯度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去思考、去解决。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 注意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教学:对于课本中出现的生活应用题教学,可以改变设问方式,变换题设条件,互换条件结论,综合拓广类比成新的问题。 教材中的例题都是编者精心筛选的,一般难易适中,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结合例题和学生实际布置一些实习作业,可以逐步提高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学习 “成比例线段”一节中的例题,可结合该题让学生根据“同一时刻影长与物高成比例”,组织学生几人一组去测量教学楼的高度、旗杆的高度等。学习了“黄金分割”这一知识,可让学生思考:要想在新建的环形跑道边建立一个旗杆应在什么位置比较美观?学习了“轴比称”一节中的作图题,可结合实际编一道应用题:“在一条河的同侧有两个村庄,现要在两村之间建立一水塔,怎样建使它到两村水管最短?”等。 另外,例题的引伸开放化,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一节课的最后让学生“突发奇想,畅发疑问”或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带着激情,带着悬念,带着欲望,走向课外”。 这不仅仅是为了巩固课内知识,更重要的是将课内活跃的创造精神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现实生活和生活实践中,从而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如:学习例题:“求证: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围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我在课后练习中,设置了这样一道开放性的问题:请思考:(1)顺次连结等腰梯形(菱形)各边中点所围成的四边形分别是什么图形?(2)原四边形与新四边形在周长和面积上有什么关系?(3)新四边形的形状取决于原四边形中的什么元素,其关系又是什么?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也培养了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数学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2.2 关注社会热点:热点问题家喻户晓,因而能为所有学生所熟悉或理解,容易体现出实际背景的公平原则,也是应用题学习教学的好素材。 但对一些学生来说,只注意书本知识,对于实际问题不注意或视而不见,一旦进入数学应用题,就会束手无策,无法把一个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问题,把生活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好课本知识的同时,要多关注社会生活,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际问题。 如由细胞分裂 、人 口增长引入指数、函数 ;由地 震震 级的变化规律引入相应的函数模型;并且在每章后面都开设有研究性课题 和阅读材料 ,如数列中的阅读材料“有关储 蓄的计算 ”和研究性课题“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等 ,这些都是为了加强数学应用意识和培养应用能力。把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不断引进生活中的鲜活例子,为数学教学注入新鲜血液。让实际生活这一源头活水,使数学教学常青、常新。

第3篇:数学与应用数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应用数学;教育;意义;策略

一、解析应用数学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应用数学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其在各个领域内的意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应用数学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1.应用数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

数学教育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否则很难适应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特殊问题.应用数学能够使学生在夯实数学学习基础的前提下,掌握更多实用的思考方法,是学生具备较为全面的思维能力.如此,学生的思维能力会更加完整,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利于数学教育的顺利开展.

2.应用数学有助于巩固数学教育在群体领域的地位

应用数学能够为计算机、科研等领域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使这些领域的发展具备更多坚实的保障.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应用数学能够有效的巩固思想教育的地位,使数学教育真正成为相关研究领域的基础学科,为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3.应用数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应用数学的价值在很多相关领域都得到了体现.因此,学生在认同应用数学的价值后,必然能够预见到为了应用数学的适用范畴.如此一来,学生会更加积极的学习数学,激发出更大的学习兴趣,为自身的未来就业打下很好的伏笔,从而使数学教育目标实现得更加顺利.

4.应用数学有助于学生向应用思维的良好过度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难度的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必然需要由形象思维向应用思维迈进.然而,由形象思维能力向应用思维能力的过度,必须以形象思维能力为基础.否则,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允许,反而无法实现向应用思维的良好过度,最终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一知半解,不利于学习效果的巩固.因此,应用数学成为培养并强化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钥匙,也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起到了良好过度.

二、巩固应用数学在数学教育中作用的策略

应用数学对于学生的学习存在着非常现实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应用数学在数学教育中的地位,使应用数学被学生所认同,并通过有效的策略来彰显其作用.

1.明确应用数学教育与学生素质的关系,彰显数学教育价值

数学教育要以学习为渠道,老师要增长自身的教育知识,放长应用数学教育眼光.这就要求,老师要通过学习认清现有的数学教育模式及学生的就业情况,认真分析学生学习应用数学教育与他们未来就业的深层关系.如此,才能针对学生这个群体,更好的开展应用数学教育,保障预期教育目标的实现,巩固预期的教育成果,使应用数学教育在学生身上彰显应有的成效,不仅增长学生的应用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切实彰显应用数学的价值,巩固应用数学教育的地位.

2.老师要转变思想意识,重视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

首先,当前的教育形势也是在充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形成的.因此,社会发展形势呼唤与其自身相适应的教育模式及教育成果.这就要求老师要积极更新思想意识,使老师重视应用数学的存在即现实意义,满足社会发展对应用数学提出的各种要求.充分认识数学教育的大背景,才能更好的发展应用数学教育,为学生树立应用数学意识、培养应用数学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老师要学会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良好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此,才能以思维能力作为突破口,使学生清醒的认知应用数学的发展前景,从而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使数学教育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形势,符合教育形势的内在需要.最终,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在应用数学中得以充分发挥,促进应用数学的不断发展.

3.学生配合老师教学要求,为应用数学能力培养提供条件

首先,在应用数学教育的推进过程中,单单依靠老师转变思想观念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作为数学知识的接受者、能力的培养者,学生的思想及行为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可见,老师要从思想意识层面让学生做出转变,促使学生认清现有的教育形势,使他们的应用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及时的培养,从而为提升数学教育地位埋下伏笔.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作出思想意识方面的转变,还要将这种转变体现在行为上,积极配合老师的数学教育活动,使老师与学生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在行为上形成一致,通过教育学的协调合作,从而完成教育目标,使目标的实现更加契合教育的内在要求.

4.有效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

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推动应用数学教育不断前进的动力,老师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使学生不单单对应用数学教育产生学习热情,还要全面深入的了解应用数学教育对于他们的重要性,使他们明确应用数学教育对学生未来就业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学生的热情转化为学习动力,并且实现长久保持.

当然,应用数学教育的开展需要在一种平和融洽的氛围中进行,否则,缺少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没有心思听课,老师没有心情讲课,糟糕的教学氛围会直接影响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平等活跃的教学课堂才能具备感染力,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应用数学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三、结语

应用数学教育关系着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数学教育进程.因此,应用数学教育水平问题显得格外重要.我们必须努力立足于现实,捕捉科学理性的观点,以此树立应用数学教育的崭新环境,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策略,提升应用数学教育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数学教育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第4篇:数学与应用数学的重要性范文

数学建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理论性强,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很多学生认识不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由于数学建模是社会生产实践、经济领域、医学领域、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经过适当的简化、抽象而形成数学公式、方程、函数式或几何问题等,它体现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所以学生通过参与数学建模,感受到了数学的生机与活力,感受到数学的无处不在,数学思想方法的无所不能,同时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在建模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充满了把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之中去的渴望,把以往教学中常见的“要我学”真正的变成了“我要学”,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实践

1.在教学中传授学生初步的数学建模知识。掌握数学建模的方法,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时将数学建模中最基本的过程教给学生:利用现行的数学教材,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典型的数学模型。如函数模型、不等式模型、数列模型、几何模型、三角模型、方程模型等。教师应研究在各个教学章节中可引入哪些数学基本模型问题,如储蓄问题、信用贷款问题可结合在数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教材中一些不太复杂的应用问题,带着学生一起来完成数学化的过程,给学生一些数学应用和数学建模的初步体验。

2.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增强数学建模意识。首先,学生的应用意识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面对实际问题,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数学是有用的。二是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他的身边。其次,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数学教学和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指导中,介绍知识的来龙去脉时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例如,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不同形式的等量关系和不等量关系”以及“变量间的函数对应关系”、“变量间的非确切的相关关系”、“事物发生的可预测性,可能性大小”等,这些正是数学中引入“方程”、“不等式”、“函数”“变量间的线性相关”、“概率”的实际背景。另外锻炼学生学会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周围世界出现的数学现象,让学生养成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习惯,要不断的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从纷繁复杂的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我们熟悉的数学模型,进而达到用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使数学建模意识成为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习惯。

第5篇:数学与应用数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中职生;数学应用能力;应用数学

数学不仅是从事生产、生活、学习、研究的基础,而且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会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数学问题。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中职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

中职教育具有基础性和职业性,中职数学课程承担专业服务和素质教育的双重功能,而中职生大多数学基础薄弱,为了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所使用的数学教材就要突出实用性与针对性。

我们可以将中职数学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基础的数学、实用的数学与发展的数学。基础的数学是中职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与内容,是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要学习与掌握的基本内容,目的在于提高中职生的数学素养,基础的数学指的是中职数学中的统一性内容。实用的数学是在完成基础数学的基础之上,结合所学专业及就业方向而选学的内容。实用的数学强调实用性,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应用。发展的数学是在完成基础数学的学习内容后,供对口升学和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加深学习的数学内容,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数学基础与学习能力,为进一步升学做准备。这样,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方向的数学内容,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数学是一种语言,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要使学生形成用数学的意识,提高数学的应用能力,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加强建模训练,培养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建立适当数学模型,是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是运用数学能力的关键一步。解应用题,特别是解综合性较强的应用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造一个数学模型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建模训练,也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和当前商品经济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利息、股票、利润、人口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使他们在实践中体验用数学的快乐,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的目的。

提倡运用数学工具。中职学生学数学主要是为了用来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这种人才规格决定了使用数学工具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忽视各种数表、计算器等工具的应用,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各种数学工具的能力,因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在今后的工作中如果遇到了数学问题,是通过数表、计算器、电脑等工具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有意识地收集、整理一些适应本地生活、生产需要的实际应用性问题,增加实习作业和探究性活动,找到向实际问题过渡的渗透点,使学生领悟数学的应用价值,达到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三、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人们的吃、穿、住、行都与数学有关。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融入蕴涵着数学因素的生活内容,能使学生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枯燥为生动地接受知识,进而能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紧密的关系,感觉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不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发现、思考和认识周围的世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的目的。

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数学知识,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而且要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又能反向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理解的目的。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了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而必须学会应用,只有如此,才能使所学的数学富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夏国斌、施正和《数学》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年8月

[2] 曹一鸣、程旷《数学》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8月

第6篇:数学与应用数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中职生;数学;应用能力

作为一门主要学科,数学不仅是从事生产、生活、学习、研究的基础,而且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会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数学问题。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中职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中职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

中职教育具有基础性和职业性,中职数学课程承担专业服务和素质教育的双重功能,而中职生大多数学基础薄弱,为了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所使用的数学教材就要突出实用性与针对性。

我们可以将中职数学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基础的数学、实用的数学与发展的数学。基础的数学是中职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与内容,是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要学习与掌握的基本内容,目的在于提高中职生的数学素养,基础的数学指的是中职数学中的统一性内容。实用的数学是在完成基础数学的基础之上,结合所学专业及就业方向而选学的内容。实用的数学强调实用性,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应用。发展的数学是在完成基础数学的学习内容后,供对口升学和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加深学习的数学内容,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数学基础与学习能力,为进一步升学做准备。这样,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方向的数学内容,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2 中职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数学是一种语言,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要使学生形成用数学的意识,提高数学的应用能力,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加强建模训练,培养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建立适当数学模型,是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是运用数学能力的关键一步。解应用题,特别是解综合性较强的应用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造一个数学模型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建模训练,也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和当前商品经济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利息、股票、利润、人口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使他们在实践中体验用数学的快乐,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的目的。

提倡运用数学工具。中职学生学数学主要是为了用来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这种人才规格决定了使用数学工具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忽视各种数表、计算器等工具的应用,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各种数学工具的能力,因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在今后的工作中如果遇到了数学问题,是通过数表、计算器、电脑等工具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有意识地收集、整理一些适应本地生活、生产需要的实际应用性问题,增加实习作业和探究性活动,找到向实际问题过渡的渗透点,使学生领悟数学的应用价值,达到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3 将中职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人们的吃、穿、住、行都与数学有关。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融入蕴涵着数学因素的生活内容,能使学生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枯燥为生动地接受知识,进而能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紧密的关系,感觉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不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发现、思考和认识周围的世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的目的。

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数学知识,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而且要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又能反向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理解的目的。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了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而必须学会应用,只有如此,才能使所学的数学富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第7篇:数学与应用数学的重要性范文

一、让学生感知生活离不开数学

数学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并发展,生活更离不开数学。教师将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引入数学,可以使学生感到“有趣”、“有用”,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教师要注重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体现数学美,数学的力量,突出数学的思维方法,渗透数学精神。例如,在辅导课上,笔者引入我国优秀影片《刘三姐》中这样一个精彩的故事情节:当大财主莫怀仁的三个秀才与刘三姐对歌败下阵来时,有一个秀才急匆匆地从怀里拿出书本来,摇头晃脑地唱道:“三百条狗交给你,一少三多四下分,不要双数要单数,看你怎样分得均?”刘三姐镇定自若作答:“九十九条打猪去,九十九条看羊来,九十九条守门口,剩下三条,财主请来当奴才。”刘三姐的作答气得财主七窍冒烟,狼狈不堪。又如商人做生意的技巧:1斤3毛钱的市人都嫌贵,不愿买,当他喊到一块钱三斤的时候,人人都抢着买。正是由于商人数学知识的巧妙的运用,使顾客们产生了这种“吃亏”也乐的情趣。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无时无刻地不在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让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搜集“生活中的数学”,并将它与书本知识有机结合,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以致用”是数学的一条原则。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中无处不用到数学,而学生从课本上学到的数学知识是纯粹的、抽象的。怎样将抽象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呢?教师应在课堂上有效地开展“生活化”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设计一些应用性较强的题目,引导他们学会自觉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使学生更深刻体会到数学知识巨大的应用价值及其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例如购房中的数学问题:某人以分期付款方式购买了一套住房,售价50万。首期付20万元,余款按月归还一次,在20年内还清,欠款以利率0.5按月计算利息,并平均加到每月还款额上,问:此人每月要付多少购房款?最终实际为住房付了多少款?

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数学知识必须到实践中去运用,才能更深刻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实践会使其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会使其在平时的生活中更主动地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在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地运用数学。

三、强化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注重实践活动是国际数学课程发展的一个趋势。教师应经常有目的地开展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课内外活动,让学生探索生动有趣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操作、画图、搜集和整理数据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教师通过设计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实际情景,使学生产生学数学的亲切感,能激起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教师所提的问题要富有挑战性,使学生能采用不同的策略,或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求不同的答案,从中感受数学的价值,领会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例如:秋天经常受到台风等一些自然灾害的影响,笔者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并结合实际设计一题:台风是以台风中心为圆心在周围数千米范围内形成气旋风暴,有极强的破坏力,据气象观测,距沿海某城市的正南方向220千米处有一台风中心,其中心最大风力为12级,每远离台风中心20千米风力就会减弱一级,该台风中心出现正以15千米/小时的速度沿北偏东30度的方向往外移去。若台风中心的风力不变,若城市所受到风力达到或超过四级,则称为受台风影响。(1)该城市是否会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请说明理由。(2)若会受到台风的影响,那么台风影响该城市的持续时间有多长?(3)该城市受到台风影响的最大风力为几级?

分析:设A为城市,B为台风中心开始位置则AB=220千米,(1)台风在移动过程中对A城市的影响最大位置为在过A与BE垂直的位置点C处,AC=110千米,则此时A的风力为12-110÷20=6.5级,故受影响;(2)求影响该城市A的持续时间即求台风在移动过程中由在D点到A的风力4级增强后又减若为E点到A的风力的4级所需时间,故AD=(12-4)×20=160千米,可易得BE长,故求得时间;(3)此问题在(1)中已解决。

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能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才能知道这些知识可以解决客观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就不会感到数学学习枯燥无味、神秘难懂,进而逐渐形成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习惯。

第8篇:数学与应用数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职学生 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应用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以培养一些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能力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实用性和技术型人才的职业教育。高职教育中数学占据重要地位,为后期其他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学生通过学习高等数学,培养了一定数学思维,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一、转变思想意识,体现高等数学的重要地位

当今社会数学思维涉及到各个领域,数学知识正在转换成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须的技术方法和工具,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数学应用需求的增加。数学并不是作为一个单独的科目存在,而是和其他的知识体系有重要的联系。数学知识还深入到经济、金融等领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要求高职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不能靠传统的观念进行学习,必须不断改进学习的意识,更新学习的方法。做好知识架构的更新,掌握新技术、新知识,并不断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实用能力的培养,正确引导学生将教学中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社会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加强学生的思想意识,充分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二、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增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提高应用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实用性知识的教学。在高职数学的教学中,加强实用性环节的教学,把抽象的数学理念通过一定的方法具体化,把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中一些具体的事例进行联系,这样做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使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教师注重知识应用性的教学,把培养高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最终要作用于实践上。在教学中使用一定数量的开放性的问题,贴近生活,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引导学生处理问题,锻炼学生独立完成现实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进行一系列的讲座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这项工作一般从新生入学开始进行,因为在这个时候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以后学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一系列的讲座,学生可以更加系统的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以及数学和各专业的联系,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师还通过社会活动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可以带学生进行一些行业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有充分体验的机会,并要求学生在考察的过程中观察哪些实践活动是利用专业的数学知识解决的,不断提高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打下基础。

三、通过数学实验提高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

数学实验是使用数学软件根据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在数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以自己动手为主,同时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好的数学实验更能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让他们的头脑中始终保持着数学思维,加深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一般情况下,数学实验都是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一个系统的过程去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计算。在数学实验的过程中,计算机技术得到很好的应用,成为解决数学问题的主要途径。因此数学实验有助于学生掌握先进的数学工具。最终通过数学实验促进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意识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使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数学问题比较便捷,减轻了人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负担,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大量的数学实验会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同时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动手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应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增强。

四、通过建模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数学的建模活动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理论化,抽象为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解决问题,这个过程称之为建模。高职院校数学课的建模主要内容主要是建模的方法和一些关于建模的典型的案例。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建模的方法。建模这个环节是非常关键,同时这个步骤也十分困难。学生想要做好这个环节,要进行资料的查询和收集,还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发现其内在的规律。找到问题的主要矛盾,通过建立起反应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然后根据自己所学习的数学的理论很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这个时候才能进行建模,建模是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和现实的问题联系起来。因此建模这个过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数学界和建筑工程界得到广泛的重视。学生通过建模这个过程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学生的查阅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会得到很好地锻炼,最终会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结束语

高职教育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理论知识,同时掌握能够用数学软件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方法,这个模式在很多的高职院校得到实践。通过实践,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应用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当今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比较大,给数学应用能力强的人才提供一个很大的平台。让更多的高职学校的学生满足社会的需求,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大量的人才,促进我国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华春.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04,(12).

第9篇:数学与应用数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中职生;数学语言;能力培养

数学教育家斯拖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中规定了数学教学的任务: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而数学语言既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所以培养中职生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也是中职校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来谈谈中职生数学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首先,中职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数学语言和生活语言的转换能力。生活语言即日常生活中所用语言,这是学生熟悉的,用它来表达的事物,学生感到亲切,也容易理解。比如在集合一讲中,数学语言表述不等式的解集为{x∈R|3x-2>0},如果用生活语言表述则为不等式3x-2>0的解集,显然要比数学符号表述的形式容易理解和接受。而掌握和熟练应用数学语言表述也是中职生数学教学的必要要求。所以,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对于课本上的概念和定理要求学生能用生活语言叙述,即用自己的话叙述概念和定理。对于遇到的数学实际应用题,则需要学生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一开始教师要在讲课的过程中,自己先给学生示范,概念和定理表述成生活语言时,关键的字词一定要准确,重点语句一定不能错。同时在课堂上多提问,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纠正学生错误和不准确的语言,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后,要求学生互相表述,帮助纠正。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提高自己的表述能力的同时,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中职生的数学语言应用能力也会得到不断提高,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可以比较容易地转化成数学问题来解决。

其次,中职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符号语言的能力。数学符号语言是数学语言的重要表述形式之一,数学符号书写简单,表示方便,可以节约时间和节省空间。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学习越深入,符号的应用越广泛越重要。因此,在中职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符号的能力。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新学的数学符号进行详细讲解、分析、举例,使学生能透过符号把握问题的实质。比如三角函数一章,公式的变形比较多,如果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公式而不能把握住公式的本质特征,必然会导致思维受限,不能灵活理解公式的变形。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激起学生主动应用数学符号语言表述的欲望。例如在《算法》一章,教师一般先讲用数学自然语言描述“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算法过程,虽然算理很简单,但书写相当烦琐。但是当用循环结构书写时简单明了,学生自然会选择用数学符号语言。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使用数学符号,并且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数学符号表达数学思想,使数学符号语言成为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首选语言。

再次,中职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严谨性,并逐步培养学生严谨准确地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数学的严谨性不仅包括数学解答过程的完整性、结论的准确性,而且还包括语言、符号的精确性。体现在数学语言上,就是要求不能有不恰当、不准确的修辞!这种严谨的叙述是介绍数学概念的最起码的表示方式,其中每一个关键的字和词都有切实的含义,须仔细斟酌,确定关键词句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制约关系。比如异面直线的概念“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异面直线”中的关键词句有:“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教学时要着重说明异面直线是反映直线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不能孤立地说某一条直线是异面直线;要强调“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不是“不在一个平面内”。然后通过举例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不可欠缺,从而加深对异面直线的理解。学生刚开始,对严谨性的理解很可能是模糊的,在使用时可能不会注意到严谨性的重要性。教师要通过举实际的例子和比较不同,使学生理解和认识一些重要语言的差别。比如:“不全是”和“全不是”,“存在”和“唯一”。通过反复的比较和应用纠错,学生会逐渐对这些词语的内涵和范围有所理解,进而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使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渐趋严谨,对数学严谨性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慢慢会在平时的做题中体现出这种严谨性。

最后,中职教师要逐渐引导学生将数学语言融入生活,能顺利表达和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中职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合格劳动者,学生从中职校毕业后会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在工作的过程中会遇到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或是在今后的学习中又要用到较多的数学知识。所以,学生在中职校学习期间,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数学语言和平时的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遇到问题时,不妨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与思考,然后试着用数学的语言去描述,形成一种数学的思维习惯。教师要较多地为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结合各专业的特点为学生使用数学语言提供场所。比如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可以寻找数学与构图的关系,并用数学语言描述;烹饪专业的学生可以在采购之前做好预算,利用数学语言列出费用清单;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以设计景区的票价和票房收入;财会专业的学生可以为企业做账……

总之,中职校教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应用能力,为中职生的职业发展和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楚廷.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