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科学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科学技术;天人合一;整体性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160-02
依据的观点,生产力“包括科学的力量,又包括生产年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结合,最后还包括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及死的生产力上的技巧”,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与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文化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科学技术决定社会经济基础,进而决定上层建筑的文化的发展。相反,文化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文化通过影响经济基础,影响生产力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巨大推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如今全球化影响下的科学技术与民族文化软实力日益彰显其重要性,也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中华民族中逐步形成起来的具有稳定的特征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1]11。数千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伴随和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不断通过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及时吸收来自各方各家的时代精神要义,长期领先于世界。
中华民族传统的社会生产经济形态是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基本的衣食之源,创造了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最基础最深厚的经济基础便是农业。与此同时,周边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相冲突与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有各种表现形态,居中心地位的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以儒家伦理中心主义为出发点的信念。”[2]337这样,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研究自然科学知识而注重人伦关系、道德原则,但是从另一个侧面,中国传统文化把自然界作为一个客观认识对象,同具有人伦情感的整体进行体验,从而“一天人”、“合知行”、“同真善”。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体现。由于在新石器时代人们比较自由并没有屈从于独立王权,这是“天人合一”包含着“人对自然规律的能动的适应、遵循,也意味着人对主宰、命定的被动的顺从与崇拜”[1]71。在封建时代“天人合一”思想得到了以儒学文化为主流的时代的成熟发展。汉代时儒家讲的“天人合一”建立在人的外在行动自由的宇宙模式中,这里的“天”即“理”,是精神、心性,这种“天人合一”是现实的行动世界。东汉王朝的经典《白虎通》中便反映了这种思想:“天子至尊”,精神与天地相通”,与董仲舒所说的:“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而魏晋人追求的“天人合一”是一种心灵的世界,是对整个世界做出的心灵上的情感肯定,是一种主观意识的反映,将伦理作为本体,与宇宙自然相和而合一。“天人合一”的观点虽说是一种人与宇宙的关系,但中心却是“人”是把人放在宇宙的中心,考虑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庸》中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3]70圣人不只是符合“天道”之求,更应力行实现“天道”,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宇宙大化的流行,体现人在宇宙生活不是消极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便是实现理想的“大同世界”,为实现这一理想,人们便要求自己,并从中得到做人的乐趣。而“天地造化之功”中体现的便是实现理想应有的创造力,表现为人的精神境界。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整体相关”观念,整体思想由来甚远,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尤其在《易经》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全书的编排上,整体的观察世界为后世留下了深刻影响。另外,在八卦中,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的八种自然事物。《易经》从整体中把它们列为宇宙的组成部分。“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1]93作者从所闻所见所感出发整体上进行思辨感知,形成了一种观察与思考问题的重要方法。
变化运动的规律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黄帝内经》中清晰描述了人体全身结构和经络的运行情况,“从饮食、起居、劳逸、寒温、七情、四时气候、昼夜明晦、日月星辰、地理环境、水土风雨等各个方面,确立了疾病的诊治方法,并详细地谈论了病因、病机、精气、藏象及全身经络的运行情况”[4]1。反映了我国古代哲学与医学的结合,是古代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一部深奥的精辟反映。更为值得一提的是《黄帝内经》中揭示了“宇宙及天体运行规律与人类社会活动及生理活动规律的密切关系”,这不仅适用于今天,值得今天中外人士探索学习,而且已经被称为“人类的一门新兴的现代科学”。事实上,我国古代认为气分阴阳,以及所说的“道”,也揭示了自然界变化发展的规律。直到汉代的王充,唐刘禹锡,乃至北宋张载,明清的王夫之等众多唯物主义哲学家都主张这种学说,可以说,中国古代人文、农学、医学、物理学、化学等,都建立在这种朴素辩证法、运动变化规律的指导下。用整体的统一的运动变化规律看待自然,把自然看成是不断变化发展按照规律运行的统一整体。
近代西方科学作为后发之势领先世界,但西方传统文化造成的人与自然的对立,心性与知性的背离,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西方文化,解决西方难题的重要结合点,也是中国自身经济发展下人性道德背离以及科技发展中需要追随的文化精神。“天人合一”、“天人关系”正是从唯物唯心方面强调了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重要性。从先秦的“性天同德”到宋明的“性天一理”,充分显示古代思想家对人与自然主客体之间,以及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辩证的思考,促使人类道德不断追求自我完善,现代科技使工业化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的物化现象日益严重。“‘个人’、‘阶级’、‘家庭’曾经是指还没与已确立的生活条件一体化的那些领域和力量――紧张和矛盾的领域。随着工业社会日益发展的一体化,这些范畴正在丧失它们的批判性含义,而趋于变成描述性、欺骗性或操作性的术语”[5]5。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已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所有成员避免不了的选择。“在相对的需要、欲求和愿望不再由统治和匮乏中的既得利益者来组织(这种组织使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破坏性斗争形式永恒化)的条件下,‘生存的和平化’意味着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斗争的发展”[5]15不仅是个人、社会,“从思想领域看,实证主义、分析哲学的流行也标志着单向度思考方式、单向哲学的胜利”[5]206。在马尔库塞看来,由于人们批判的、否定的、超越性和创造性内心向度的丧失,要从单向度的整体跳出解放出来是十分黯淡的前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逐步走向整体化和复杂化。如李约瑟分析“机械论产生于西方人所特有的几何形抽象思维,而整体性则根源于中国人所特有的代数性抽象思维”,“中国的伟大贡献或许可以通过恢复基于一切人类经验形式的人道主义社会准则,而从这种死亡的躯体之上解救我们”。
科学史家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与此相应,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的哲学[2]338。也许中国“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契合了当代科技发展的大趋势,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用整体的联系的眼光看宇宙、看世界万物,避免和弥补了现代科学技术一些形而上学的不足。一种先进的文化观念,必将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使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长足发展。
哲学家怀特海曾说“在创造的过程中,蕴含了两类终极存在,即这些永恒的形式具有双重性的存在:一个在潜能的欲望,一个在现实的事实中,而且现实的事实也具有双重的存在方式,一种是存在于现在中的过去,一种是存在于现在中的当下性。现在的当下含了指向尚未实现的未来的欲望。思想者如何对待这四种经验方式,决定了哲学的面貌及思想对生活实践的影响。”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自然观的存在方式是对“一种潜在的欲望”的限制,重视“存在于现在中的过去”,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对“尚未实现的未来的欲望”采取长远的观点。西方文化传统则不同,对“潜能的欲望”采取放任自由发展的态度,更多的考虑“存在于现在的当下性”,忽视“对未实现的未来的欲望”。
马克思说过“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杠杆。”[6]47反过来,精神的文化对科技发展的前导不容小觑。在今天世界众多著名科学家也重新回过头来,对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宝贵价值重新肯定,中国传统文化成果在一些学科已初见成果,必然在21世纪推动科学发展,从而实现东方文化理念的价值转移,使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借鉴作用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邵士梅.大学・中庸[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4]呈茹芝,邵士梅,蒋筱波.白话黄帝内经[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现代远程教育;系统;质量;效益;公信度; 可持续发展
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虽然经过了“中期评估”和“总结性评 估”,摸索出一些经验,得到有关专家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但是,由于是一种全新的教育 模式,需要完善的环节还很多,可探索的空间仍然很大,只有认真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真 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继续摸索规律,更好的把握方向,使全新的教育模式更加贴近 事物本质,符合远程教育规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笔者以为,广播电视大学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应该处理好五个关系。
一、处理好电大全局与电大个体的关系,共建和谐电大
被人们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的广播电视大学与普通大学不同,是一个学科齐全、功 能完备、特色突出、面向基层的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实行中央电大和省、市、县电大(工作 站)四级管理,形成了覆盖全国城乡的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其中的任何一所学校都是这个庞 大体系的一小部分,脱离了这个体系就不能姓“电”,也不能称其为“大学”。因此。无论 哪一级电大,都应该增强系统意识,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既是一个整体,就一定要有“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观念。只有不断强化这个系统,才能增强抵御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种 风浪的能力。无论哪一级电大,处理问题都应该树立全局观念,绝不可只顾局部利益,而忽 视全局利益,更不能损害全局利益。
强调全局意识的目的,是为了使各级电大更好的发展,而不是束缚手脚,制约发展。中 国人口多,地域广,各地的历史、文化、经济差异很大。因此,我们在强调增强全局意识的 同时,也必须考虑到地域的差异性。不能因为是一个系统就统得过死,要给地方电大充分发 挥个性和特长的空间。在教学模式上,鼓励因地制宜,不搞“千人一面”;在政策制定上, 坚持分类指导,避免“一刀切”,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地方电大的办学积极性,扩大地方电大 的办学自,鼓励地方电大结合本地实际需要办出个性,办出特色。作为开放教育龙头的 中央电大,最大限度的强化服务功能,尤其应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电大的扶持力度,使广播 电视大学系统走上和谐发展的道路。
二、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走渐进发展之路
广播电视大学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实现了三次飞跃。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和开放教 育”试点以来,经过“中期评估”和“总结性评估”,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远程开放教育 模式,受到学习者的认同。“总结性评估”的结束,标志着开放教育由试点转入常规,一种 崭新的教育模式进入了国民教育体系,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目前,全国在校生已达260万人。笔者以为,在试点和起步时期,规模是非常重要的, 没有一定规模的学生,就不能进行有效的探索成功的试验。现在,已经从试点转向常规,规 模已达到了一定程度。适当稳定规模,把工作重点放在人才质量上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落实 科学发展观,首要的是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问题。没有数量也就无从谈质量,而没有质 量的数量是极其可怕的数量。因此,遵循科学规律,杜绝盲目扩张,是清醒而又明智之举。 应该 坚持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适度发展规模。规模要依据师资、设备、校舍、社会需求等综合 条件而定,走渐进发展之路是最佳的选择。
三、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维护广播电视大学的社会公信度
我国的教育具有社会公益事业的属性,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是高等院校的责 任和使命。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如果以市场经济为理由,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就会使教育脱离本质属性,教育教学活动就会变成商品化。教育教学活 动一旦商品化,就会危害社会,贻误子孙。我们不能排除一些单位存在为追求经济效益,而 不惜损害广播电视大学声誉的不良倾向。
中央电大校长道凯同志在全国电大书记校长会上指出:“招生规模问题已经解决,质量 、结构和声誉问题需要更加重视”。声誉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声誉是一种特质的广告。声誉 不好,生存难保。维护电大的声誉,电大人都有责任。首先从维护社会效益做起,具体的就 是抓细节,抓服务,抓质量,抓品牌,经过长期的打造过程,赢得社会各界良好的口碑,增 强社会的公信度。当然,我们强调社会效益,并不是否定经济效益,教育也有成本有投入, 在讲求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不可忽略经济效益,这种经济效益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是有本质 区别的。它是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实现的经济效益,有了这种效益增长,将为进一步提 高社会效益,提供更加充实的经济实力。
四、处理好教学资源供与求的关系,真正发挥好终身学习平台的作用
远程开放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网络”,广播电视大学的自身优势也在于“ 网络”,“网络”是广播电视大学的中枢神经。“网络”的功能发挥得越好,电大的优势越 明显。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从广播、电视直接授课到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相结合 的多样化教学活动的转变;从文字教材为主到文字、音像、课件(cai)、网络课堂、教学 包等多种媒体综合利用的转变,使学习者的学习不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在教学领 域内,这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突破。但是,目前教学资源的数量不足、 质量不高的问题仍然突 出。因此,资源建设仍然是电大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有关部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共 建的方式,统筹规划,上下协调,分工负责,使网络汇聚更优质、更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 生提供更体贴、更周到的服务。
五、处理好长远规划与现实工作的关系,实现广播电视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着力突出科技创新,强化扶持服务,切实增强农业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需要强化政策扶持,创造宽松环境。切实做到思想到位、领导到位、政策到位、资金到位、服务到位。规划长期化。根据产业发展特点,制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明确扶持重点,确保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信贷政策灵活化。鼓励银行降低对农业龙头企业贷款的门槛,及时满足龙头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对龙头企业向农户收购农产品和完成国内外订单生产所需流动资金,积极予以支持。对企业申请贷款,视项目用途与实际需要,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同时政府部门可牵头成立担保公司,为农业龙头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服务。投资支持多元化。包括农业综合开发在类的各种专项资金都要重点向龙头企业倾斜,向农产品基地投放。招商政策优惠化,完善农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大软环境建设,切实解决制约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瓶颈。加大引资力度,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
加强“质量体系建设”,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进行新技术、新品种开发,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龙头企业产品的竞争力。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承包、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形式,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把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作为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关键措施来抓,严格执行质量标准,按标准化组织生产。重视农产品质量认证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尽可能多地取得进入国际、国内市场的通行证。强化品牌意识,积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健全完善鼓励政策,支持企业创名优品牌和产品,对已获得国家和省名牌产品称号的,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搞好深度开发,包装出新,提高档次,形成规模。
加快“特色基地建设”,提升企业的“带动能力”。把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与优势产业带、特色产业片、特色产业乡镇建设结合起来,通过龙头企业的加工转化,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根据龙头企业对农产品原料品种、质量和数量的需求情况,引导农民调整种养业结构,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促龙头”的良性发展格局。按照基地专业化、布局区域化、产品商品化、加工配套化的思路,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品种结构上,重点建设优质稻米、花卉苗木、蔬菜、茶叶、中药材、果林、海珍品等商品生产基地,进一步提升品质,形成规模连片生产,建成具有比较优势的大产业。在区域布局上,丘陵山区以大樱桃、茶叶、黄桃、板栗等林果产业为重点,平原腹地以优质稻米、花卉苗木、蔬菜等产业为重点,沿海滩涂以海参、贝类、紫菜等海珍品产业为重点,从而形成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带,为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第一车间”。
[关键词] 科学技术 体育产业 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各个领域的繁荣和进步,其中,也派生出了一些新兴的产业,例如,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条件、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之后,又促进了体育(Sports)与工业(Industry)的结合,形成了新的产业,即体育产业(Sports Industry)。体育产业的概念的提出在我国仅仅有10几年的时间,而其发展速度之快是其他别的行业所无法比拟的,如今,体育产业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机械制造业、商业、旅游业、娱乐业、纪念品开发业、邮电、餐饮、药物、通讯等领域。部分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体育产业已经成为了本国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体育产业产值也日益飚升,大有替代传统产业地位的趋势。
一、体育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体育产业的产生
体育产业的产生,是紧随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而确立的。
早在1100年~1650年间,英国贵族就借助赛马来炫耀自己的权利和财产,赛马不仅是贵族的娱乐形式,它也吸引了社会各阶层前来参加观赛。马的主人为自己的马悬赏,用来炫耀自己的财富;也有人为了取悦前来观赛的国王,支付当天比赛的所有费用,这种现象,虽然包含了体育产业的内容,即为满足自身的需求,以获取一定社会利益为目的的活动,但无法称之为体育产业,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仍停留在单纯的娱乐为目的的阶段,对其产业价值还没有认识。
16、17世纪发生了以哥白尼的日心说和牛顿的经典力学为标志的科学革命,18世纪下半叶又出现了以蒸汽机为标志的技术革命和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标志的科学革命,此时大英帝国处于昌盛时期,受科技革命的影响,英国赛马运动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贵族们建立起自己的赛马俱乐部,由有经营头脑的专门的人来管理,各俱乐部之间的比赛也不再是免费,并形成了统一的管理规范和模式。每个俱乐部从马匹的选种、培训方法,驯马师的专业能力、参赛路径的布置、出场马匹的合理搭配等方面,更加注重符合力学原理和统筹组织。这样的比赛不但没有因为收费而失去观赛的人,反而由于比赛更加激烈,水平更高而吸引了更多的人来观看。赛马俱乐部的成功带动了其他体育比赛的发展,并从英国发展到世界各地。体育产业从此开始兴起。
2.现代科学技术对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指导和推动作用
近代西方自然经济社会中以分散、自发、小规模状态存在的“小体育”,向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以集中、自觉、大规模状态存在的“大体育”过渡过程中,随着体育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之间的矛盾逐渐展开和逐渐解决,使美国和某些西方国家的体育产业具有自然发育的性质。也就是说,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发生变革,从而使从属于上层建筑部分的体育概念、功能、地位和自身价值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体育事业价值观被打破,取而代之是日益崛起的体育产业价值观。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先驱,为体育事业向体育产业过渡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从体育产业结构方面看,社会的体育价值取向与体育产业的价值取向相互契合,并推动了体育产业结构的发育成长,它表现为促进体育产业内部分工的发展,促进新的专门化工种逐渐发展成为低一层次的具有独立产业性质的工种或行业,从而体育产业在结构上分化成包括一系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低一层次体育产业的整体。分工的每一步发展和每一个新的产业的产生都是其结构进一步成长和趋于完善的过程,而所有这些过程又都是体育产业自身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向人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谋求更大经济收益取得进展的过程。美国职业体育产业在结构上已发展成为包括各种职业体育联盟、体育场馆经营、体育经纪人乃至俱乐部专利产品经营等各种产业或行业的整体。
3.体育科学与体育技术、生产一体化
体育产业和行业的细分使它们各自独立,又增强了他们的紧密联系,使每一个体育产品的诞生,都蕴含了大量的多个子行业的共同努力和协作。从每一个科学设想的产生开始,经过科学论证、分析和技术攻关,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环环相扣,相互依赖,紧密联系,互为一体。例如,我国优秀跨栏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悉尼奥运会和2005年洛桑世界田径锦标赛110米跨栏比赛中,分别创造出了12秒91的平世界纪录和12.88秒的破世界纪录的成绩,这一劳动产品的创造,除了刘翔本人先天因素,更重要的是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包括运动员的学习能力和临场发挥水平、包含教练员广博的训练理论知识和手段方法、科研队伍的技术攻关、医疗营养保健人员的体质跟踪监督、合理膳食和营养搭配、包括耐克公司根据刘翔脚膜、通过受力试验而专门量身制作的质量只有8克的跑鞋等。
二、现代科学技术与体育产业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1.体育产业知识是多学科紧密联系的综合性产业知识体系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体育产业的范畴不尽统一,所以迄今为止,对于体育产业的概念还不尽相同,有些人认为体育产业是指体育事业中可以盈利的那一部分,有些人认为体育产业就是体育服务业,有些人认为体育产业是娱乐业的下位概念。在这里,笔者认为,体育产业不仅仅包含在第三产业中,它也直接或间接的涉及到其它产业内容,从而其发展也应该是多学科的、广泛的、综合的多学科知识集合的综合产业,例如,现代体育场馆的建设,各种体育器械的制造、运动饮品的生产等等,我们认为其更符合大产业范畴下的工业范畴。在我国,1985年国务院国家统计局在关于三个产业的划分中明确把体育列为第三产业的第三门类,是依据体育产业的核心价值而划分的,即为提高居民文化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素质服务业,体育经纪人、体育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等均属于此类范畴。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细,各种知识体系越来越丰富。也使得各个行业之间的依存性越来越高,某一高新产品的生产,包含了多个行业的合作,由多种知识体系结合作为研发基础。体育产业作为一项多行业集合体,对科学技术的依存度也相当高,由于其作为产业所提供的有形或无形产品明显有别于传统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所以,体育产业在借助传统产业知识构建自身产业理论时,其必然又明显有别于传统产业而独具一格,形成自身独特的知识理论。例如,一座现代化体育场馆,从设计、建设,到经营管理和维护保养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论知识。
三、奥林匹克运动会――现代科学技术推进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典范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早已远不是体育界的盛会,多种科学技术的运用,已经将奥运会装扮成全世界、全人类的盛会。每隔四年一度的盛会吸引了全人类的目光,在16天的日子里,科学技术手段应用各个环节。以即将举行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例,“科技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主题之一,并作为基础支撑着“绿色奥运”和 “人文奥运”的实施。“智能交通”技术、食医药科技、太阳能光电光热技术等大量科学技术的的运用,无疑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展和繁荣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使奥运会的“眼球经济”凸显,各个国家把争办奥运会作为推动本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世界众多知名品牌公司也将奥运会作为广告宣传的必争之地,奥运品牌、标识、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和能力等无形资产价值被很好的挖掘。有人推算筹办和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经济影响及就业机会。结果表明,从2003年到2010年,奥运会产生的总体经济影响717.06亿美元,其中直接经济影响419.32亿美元,间接经济影响297.74亿美元。2008年北京奥运会创造656万个就业机会,并将额外261万外国游客,15.55亿国内游客,奥运会当年可吸引77.7万国外游客和2.3亿国内游客。
四、马克思自然科学观下“现代”与“后现代”文化意识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
认为,社会的进步是由社会的物质进步决定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的进步将现代社会细分为“现代”阶段和“后现代”阶段。“现代”与“后现代”这种说法,通常用于区分不同的现代化阶段。我们可以大致上认为,现代(现代性、现代主义)是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后现代(后现代性、后现代主义)是指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现代化本身,就意味着价值指向的转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工业化程度高度发展,致使社会和个别产业的同步发展日趋明显,体育产业借助现代科技得以迅猛发展,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体育用品业在体育产业子行业中优先发展。例如,美国的NIKE、ADIDAS运动服装公司、我国的李宁运动服装等公司日益崛起和壮大。
随着数字信息时代的到来,生产方式转变是文化转型,人们对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发生转变。社会进入“后现代”阶段,“后现代”文化意识在承袭“现代”文化意识转型基础上,又创新了自己的观点。“花钱买健康”、“享受生活”、“表现个性”的观点日益得到更多的人的赞同,体育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受到更多的人关注,例如,美国人每挣8美元就有1美元用在观看体育比赛上,各种挑战运动如蹦极、攀岩、远足、漂流和张扬个性的运动如轮滑、赛车等日益风靡全球,而且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可能替代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另外,“后现代”文化意识使人们格外看重信息,一些体育网站、报刊、电视频道等也如雨后春笋,不断发展壮大。
很显然,“现代”与“后现代”阶段的区分指明了体育用品业优先于体育产业其它子产业发展的最终根源和发展趋势。受“现代”生产方式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整个体育产业发展中,体育用品业优先发展已经得到了社会发展的印证。继而受 “后现代”文化意识的影响,在体育用品业的快速发展之后,体育自身所蕴含的核心价值得到社会认同,体育服务类行业开始繁荣发展。体育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将成为人们生活消费的主流趋势,体育经纪业、体育旅游与探险、体育保险业等开始悄然兴起。
五、小结
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是硬道理”战略思想的深化和完善,赋予了发展更加丰富的内涵。它突出了一个“核心思想”,具有“三个鲜明特点”:
版权所有
一个“核心思想”,即以人为本的思想。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同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一个互动过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不断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而且要通过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同时,人既是发展的受益者,也是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要加快发展,必须解决好发展的主体问题,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
“三个特点”。一是全面性。它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推进,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要求。二是协调性。它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三是可持续性。它强调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充分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和生动体现。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过程。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发展观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必然体现。只有准确把握和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我们党才能保持先进性,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任务。
三、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镇现代化建设中
近年来,我们坚持走工业强镇富民之路,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经济总量、综合实力和群众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加快发展具备了较好的基础,特别是××市“东接、南展、北扩”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作为“北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临港经济规划区,yz镇成为各种要素优化配置的重要集聚地,成为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但也存在南北发展不平衡,北部山区村庄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南部村庄等矛盾和问题,面临着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的双重压力。在新一轮大发展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jn城区的对接融合,突破“城镇抓工业、农村抓农业”的传统做法,突出以镇驻地为中心的工商业贸易区和以北高家庄为中心的生态旅游区两大板块,实施组团式开发建设,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重点要抓好“三个对接”、“两个保障”、“一个统筹”。
“三个对接”:一是产业对接。产业对接包含两个层面,即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工业发展上,突出产业集群建设、大企业培植、引进大项目、扩大外贸出口四个重点。产业集群建设要以ta、zh、ht等龙头企业为主体,做大做强手推车、橡胶轮胎两大产业集群,力争年时间,手推车市场份额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达到以上;同时,加快发展生物制药、电子科技等高新技术产业,培植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大企业培植要进一步加大对优势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设立企业创新奖、帮助企业寻求贷款支持、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等措施,扶持骨干企业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辐射带动功能,加强与配套协作企业的合作,整合资源,集聚要素,膨胀规模,实现“双赢”。全镇计划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达到家,分别为全市总量的和近;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销售收入亿元,均比上年增长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占全镇工业总量的比重达到左右。引进大项目要坚持在企业主体招商、产业集群招商和项目推进上求突破,形成以项目集聚生产要素、以项目推动工业发展的新格局。扩大外贸出口要积极应对国家出口退税及相关政策的调整,主动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狠抓出口大户培植,扩大外贸出口总量。在第三产业发展上,以××庄为龙头,以××生态苑和××生态公园为依托,发挥山、水、林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二是城镇对接。主要指以建立与市区之间在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市场扩大等方面的良性互动机制为目标,把城镇作为城市组团来建设、经营与管理,增强城镇承载力和竞争力。同时,大力实施“抓两头、带中间”战略,一手抓强村带动,一手抓弱村扶持,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资金支持力度,促使强村率先发展、中间村快速发展、弱村跟进发展,加快推进小康村建设。版权所有
三是人的对接。坚持“建文明城镇”与“育文明人”结合,以创建文明村庄为抓手,按市民的要求引导教育农民,以市民的理念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高起点规划新县城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灵魂,是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环节。xx县把科学发展观融合、渗透到城市规划之中,在规划理念上以人为本,在规划内容上突出特色,在规划管理上严格执法,有效配置资源,科学保护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市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
(一)以人为本,科学定位规划。为充分考虑居民生活需要,我们先后邀请国家建设部、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同济大学、中南建筑设计院和武汉城市规划设计院等10多个单位的30多名专家,对新县城规划进行了3次重大修编和20多次评审,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协调城市与人的关系,更多的体现人本理念。规划以弘扬昭君历史文化为背景,以保持山区自然风貌为目标,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终将新县城定位为“融现代精神与传统文化、建筑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的山水园林城、旅游文化城、生态环境城”,城市建设目标定为“最美库区县城,最佳人居环境”。
(二)突出特色,精心编制规划。我们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新县城总体规划近期2.13平公里2.5万人,远期3.8平方公里4.4万人。在城市布局上,实行了功能分区,三线入地,雨污分流,做到了天上无明线,地上无裸土,环境无污物,灯光无死角。在城市结构上,规划建设了香溪大道、高阳大道、丰邑大道、昭君路、永安路、湖南路、大连路三横四纵7条城市主干道和xx广场、昭君广场、滨河公园,形成了竹苑、桂苑、梅苑3个居住小区和北斗、桔苑、张家坝、邓家坝、王家岭5个占地移民小区。在城市外观上,十分注重建筑色彩,广泛使用外墙涂料和新型装饰材料,竹苑黄墙蓝瓦、桂苑粉墙红瓦,梅苑白墙灰瓦,整个城市以暖色调为主,既和谐自然,又张扬个性。在城市景观营造上,主要以昭君路、香溪大道两条轴线形成“丁”字形城市景观走廊,做到一条道路一种树种,一条道路一种路灯,一个广场一种特色,一个小区一种风格。在城市品位上,注重打造城市天际线和城市景观棱廓线,充分利用自然地形,高低错落,收放结合,体现城市韵律节拍;大力挖掘具有地方风情和民俗特色的昭君文化,丰富城市文化内涵。体现xx全国小水电明星县的特色,大力实施亮化工程,全城路灯亮化率达到95%,公共建筑亮化率达到75%。加大县城绿化力度,形成以公共绿化为重点,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以小区、庭院绿化为依托的城市绿化体系,城市绿地率达到40%以上。还注重新县城环境保护工作,禁止有污染的工矿企业在新县城落户,对新县城周边地区实行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建设天然绿色屏障。
(三)健全法规,严格执行规划。我们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及居住小区、市政道路、园林绿化等20多个地方规范性文件,严格实行规划分级管理和例会审查制度,全面加强新县城各项规划管理工作。规划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配套规划管理文件和技术规范,实行多媒体演示,微机化操作,提高了新县城规划管理水平。县人大每年定期开展城市规划执法检查,县政协组织政协委员进行巡查,县委督办室和县政府督察室定期对新县城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切实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一切围绕规划办,一切按照规划干,从而维护了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二、加强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高质量建设新县城
质量是城镇建设的生命。xx县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建设,始终坚持“质量第一”观念,始终坚持市场管理与现场管理互动,始终坚持质量管理工作创新,从法制、体制、机制上全面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保证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实行统一领导,严格责任考核。新县城开工之初,县政府由分管移民的副县长亲自挂帅,从城建、移民、国土等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建新县城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新县城迁建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形成了县政府统一领导、层层负责、责权一致的管理体制。明确建设部门与管理部门的职责,从部门管理转向综合管理,形成思想上合、责任上分,规划上合、建设上分,整体上合、局部上分的迁建氛围,增强了参建单位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我们还建立领导督办、专门机构督办与新闻舆论督办相结合的督办机制,严肃政策纪律,治理建设环境,将涉及移民迁建工程的6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压缩为33项,并按低限实行“一站式”收费。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制,加强建设工程党风廉政教育和廉政建设。县城迁建工作中无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以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县城整体搬迁任务。
(二)引入市场机制,激发建设活力。xx新县城在国家移民补偿资金有限,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着眼于现代城市发展的新途径,通过市场化运作,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投融资机制,促进了城镇建设和发展。一是坚持把单位搬迁与优化重组结合起来,捆绑使用移民资金。建成了行政、农业、宣传文化、医疗、防保、幼教等6个中心,既优化了资源配置,又促进了事业发展。二是把职工住房改革与搬迁建房结合起来,将职工住房补偿资金全额补偿到建房单位,职工在城镇购房标准面积以内实行成本价,超面积实行市场价。三是推行政府采购,把县城建设的政府行为同市场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新县城建设所需的大宗物资由县政府统一面向全国招标,既保证了建筑材料和工程质量,又降低了造价。四是对市政基础设施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由业主单位负责按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五是广泛筹措资金。在管好、用好移民补偿资金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扶持和对口支援资金,鼓励职工预交购房款,开展住房信贷业务,引进外来投资者参与城镇建设,对部分基础设施推行股份合作,对经营性土地实行公开拍卖或公示协议方式出让,盘活城市存量资产,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三)规范建设市场,强化工程管理。一是强化工程建设管理。成立“xx县建设工程交易管理中心”,公开聘请45名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评委库,对投资在50万元以上或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工程实行公开招标投标,在全省率先实行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全程电视监控,有效规范了建筑市场交易行为;对建筑材料实行严格监管;对建筑市场实行准入制度和清退制度。新县城建设高峰期施工企业达100多家,建筑施工人员达2万多人,其中二级以上施工企业和三级以上项目经理占95%以上,促进了建筑施工企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二是强化工程资金管理。各迁建单位的移民迁建资金必须专户存储、专款专用,集中用于建房,建立健全资金的拨付、存储、使用、管理、审计等各项制度,严格财务纪律,按照移民资金管理“十不准”、“七不付款”的原则,切实管好用好迁建资金,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和效益。三是严格工程质量管理。成立“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领导小组”,颁布实施《xx县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等10多部规范性文件,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把工程质量管理贯穿新县城建设的全过程。新县城工程招投标率和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均达100%,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35%。
三、树立现代城市的经营理念,高效能管理新县城
科学的管理是城市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xx县用科学发展观实施城市管理,树立以人为本和经营城市的理念,创新管理体制,优化管理手段,提高市民素质,促使城市管理逐步走上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实现了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推进和同步提高。
(一)创新城镇管理机制。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新县城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园林绿化管理所、市政设施管理所、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所、城建监察大队等城市管理机构,建立了职能管理、路段管理、片区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新格局。聘请20多名城市管理协查员,对中心区全部实行严管。落实县级领导包街制和“门前五包”责任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全面推行垃圾袋装化和垃圾不落地工程,城内不设垃圾中转站、房屋取消垃圾道、临街不放垃圾桶,对建筑弃土和户外广告严格实行报批制,减轻了城市环境污染,美化了市容市貌。
(二)推进城市运营市场化。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对城区主干道卫生清扫保洁实行买断清扫权;对市政设施和园林绿化实行建管分离和管养分离;对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实行托管运营;对居住小区实行物业管理,面向市场招标承包,由中标的物业管理公司负责小区的水、电、绿化、保洁等管理工作。通过推行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运营,大大减轻了地方财政负担,提高了城市运营质量,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颁布实施了《xx县城市绿化管理暂行办法》、《xx县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暂行办法》等10多部城市管理地方规章,组织建设、工商、卫生、公安、文化、交警、古夫镇政府等有关职能部门成立联合执法队,加强城市综合执法,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的手段,全方位加强新县城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环境卫生和社会治安管理。
【关键词】:医院药学;管理措施;发展模式
1医院药学学科发展分析
21世纪以来,我国医院药学学科的理论及实践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医院药学作为现代医院“三大业务”系统之一,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医院的医治水平、提升患者就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医院药学是以“患者”为中心,以药物治疗学、药剂学为基础,临床药学为“载体”,以科学用药、合理用药为目的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宏观层面来看,医院药学学科先后经历了药品调配、临床用药(以医学服务为主)、药学监护(以改善用药为主)三个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医院药学学科主要负责药品采购、调剂、储备、医学服务、配置医院药剂以及临床用药监督等,属于现代医院技术性科室,逐渐地由传统的供应型学科向服务型学科转变。医院药学学科“服务职能”作用的发挥,有效地降低了药源性疾病发病率、死亡率,使得药物治疗的效果更佳、更为安全、更为经济,达到改善、提高公众的生活质量的目的。然而我国医院药学学科管理、发展模式方面仍然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比如,药学学科建设落后、临床药学管理机制不健全、药学学科服务质量有待提升、临床药物管理制度不健全、药学学科发展模式单一等等,这些已经成为我国医院药学学科发展的“障碍”,对医院“救死扶伤”职能作用的发挥也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各大医院决策者、管理者必须要“对症下药”,提升药学学科现代化管理水平,避免出现药学学科“被边缘化”的尴尬局面,实现医院发展、药学学科发展的“双赢”。
2医院临床药学模式的现状
2.1 社会对于药学的认知不足
在医院实际开展治疗工作的过程当中,往往是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治疗方法的制定,同时给于其对应的治疗药物,而忽略了药学方面对于药物的分析,和相对对患者疾病用药的建议,该方面情况的出现则主要是因为社会整体对于药学的认知比较缺乏。
2.2 药师的工作局限性明显
药师在实际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是利用本身的知识对合理用药方案进行建议,同时便于提高用药治疗的效果,但是由于很多医院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药物的配备存在不足,患者不在院内进行药物的领取,也导致药师工作受到局限,不能对于药物的使用反馈情况做一及时了解,因而限制医院的整体发展。
3关于医院临床药学模式现状的建议
3.1创新医院药学学科管理模式
创新医院药学学科管理模式,健全医院药学硬软件管理系统、药学服务系统、药物供需管理系统以及绩效考核体系,为药学学科职能作用的发挥提供可靠的保障。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绝大多数的医院药学学科采取的是“部门管理方式”,未能够按照目标任务来设计具体的工作岗位,药师更多的是根据“医生”的医嘱直接“供药”,管理模式比较落后。新的管理模式要突出“以患者为本”、定岗设计,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树立“服务临床、服务患者”的意识,以提升药师专业能力为“目标”,突出药学监管职能,推进药学管理与业务的有效衔接,促进各大医院药学学科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3.2加强药学信息服务
在传统门诊发药、摆药过程中,专业药剂工作者要对处方实施“三查八对”,找出问题的同时由患者找到主管医生对药品进行核实签字。实施医院药学信息服务,患者可以在POS机上刷卡,POS机提示药品名称及处方中药品总价格,患者可以在核对后决定是否取本处方药物。患者在取药结束后,药房可以显示已经上传的药品信息,药房工作者还可以刷新药品信息,清楚掌握该患者信息,随即点击“摆药”,然后打印药物清单,按照清单实施摆药,同时做到“三查八对”后下发药品。药房系统中的医药平台,上传到药房的处方信息不但包括药物名称、药物服用量,还包括患者临床资料、药品服用注意事项等,这样就方便药剂师核对药品使用方法,评定临床用药的合理程度,若发现疑问就可以及时利用平台和患者的主管医生取得联系,然后加以核实及修改,减少及防止出现用药错误。随着国内医院药剂室药学服务意识的逐渐增强,药学信息服务成为了医院医疗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不断受到人们重视。医院药学信息服务是临床药学实践的基础,能够推动药学实践的正常开展,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医药学进步与发展,因此,药师需要加强自身药学信息服务技能,促进我国医药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
3.3积极开展医院药学“研究”
药学研究是现代医院药学学科的重要“职能”之一。实践中,各大医院药学学科应该以“软科学”研究为核心,重点加大药物流行病学、循证药学、药物利用、药物经济学、药物信息建设以及社会药学方面的研究,以达到充实医院药学“内涵”的目的。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全面推进药物综合评价研究,重点对临床用药的效果、安全、经济以及适应情况实施综合评价,确保用药“恰到好处”;医院药学研究要重点分析用药的“科学性”,着重解决不合理用药、不适当用药问题,其中,麻醉与精神用药、抗菌药物、抗高血压药物等重点药物、临床常用药物是研究的重中之重;实施药物流行病学评价研究,通^“电子医疗记录数据库”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资料、临床资料、住院资料等系统研究、分析,对用药风险、效益进行评估;加大药物经济学领域方法学、理论学方面的研究,不能仅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诸如抗感染药物等方面,加大医院药学的科研投入,提升医院药学学科现代化管理水平,为医院药学学科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医院药学学科的发展事关医院“治病救人”职能作用的发挥。实践中各大医院应该要转变传统的运营管理模式,突出药学学科在医院“各类业务”中的重要性,重点从完善医院药学学科服务、开展药学学科研究、完善临床药物管理制度、完善医院药学学科建设,以及创新医院药学学科管理模式等方面采取措施,全面提升医院药学学科管理水平,为促进医院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一.双语教学,开阔教学新天地。
二十一世纪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二十一世纪的教师也必须先提高素质的教育,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双语教学既可以营造课堂氛围,又可以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横向来看,只要常规训练得到位,师生配合的默契,还能起到密切师生关系以及互相激励的作用。 例如:“Look at me, Look at me, open your eyes, close your mouth.”在组织纪律上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像:“Do you understand ?”“Who wants to try?”这样简单的句子,学生能直接与教师对话、交流。游戏环节中也可以巧妙运用,如:“Let’s play games .the first NO.1 or NO.2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参与意识,使更多的同学得到口语锻炼机会。
当然,在双语音乐教学中,音乐氛围和感知才是最主要的。我的课堂上,用双语与学生沟通,用歌声与学生交流,互动起来活而不乱、放而不散,营造出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二、学科整合,增进课堂教学。
课改以来,学科知识的整合为我的教学建造了一片新领地。无论是与地理、数学学科有关,还是与体育、美术学科有关,我都会尽可能的进行知识迁移,使学生充分感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二年级歌曲《猫儿歌》,是首可以与数学相整合的歌曲。歌词中描述:“一个猫儿一张嘴,两个耳朵一条尾。四只脚,往前走……”。在“运用创新”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如果歌曲中有三只、五只、七只小猫,你能快速算出它们有几只耳朵、几只脚吗?”“如果把猫儿换成蜘蛛、螃蟹或其他小动物,你知道该怎样计算吗?”这样以歌曲反馈教学,用游戏带动兴趣,用数学创造歌曲,再配上学生那天真可爱的笑脸和稚嫩的律动,使学生不但完全沉浸在其中获得美的情感经验,而且加深了对音乐内容的理解,提高了对美的感知能力,并恰当地体现学科之间的整合,真是一举多得。
人教版《跳绳》这一课,更使音乐与体育两学科巧妙整合的精品。学生们在学习歌曲后,拿着心爱的小绳到操场上跳一跳,摇一摇,既为参加学校组织的跳绳比赛做准备,也能更好的理解歌曲。他们就像一个个的运动健将,神气实足。不但动作到位,而且感情饱满,完全容入了歌曲中,尽情的享受着无限的快乐。
学习《共产儿童团歌》时,我把共产儿童团员的形象制作成VCR,并结合《小兵张嘎》、《闪闪红星》等作品,让孩子们熟悉时代背景。我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一边唱,一边踏着节拍走,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什么是行进歌曲。孩子们感觉自己就是一名儿童团的小团员,正在坚守自己的岗位,要把入侵的敌人全部消灭,所以学生在学习歌曲的同时,还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使课堂教学获得了双赢的效果。可见,知识的迁移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学科的整合给学生一片翱翔的天空。在想象与实践中,学生们健康地成长。
三、构建模式,给学生以空间。
多年来,我以“自学感知——反馈探究——运用创新”的教学模式来对照我的教学特点,不断寻找适合自己、适合学科的独特教学方式。曾记得有句老话:“请把孩子扶上马,再送他走一程。”12年的音乐教学经验,我把:“放、扶、创”作为教学模式的基本点和中心点。我的理解是:让孩子去挑选自己的马,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努力寻找、探索每一条路。老师要控制的只有缰绳,为的是及时沟通与调整。
课本剧是小学生最衷爱、最盼望的一个环节,也是拓展音乐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喜欢在小组内探讨剧情,喜欢展示自己的创造成果,更喜欢这种喜剧性的表演形式。《只怕不抵抗》这节课主要表现共产儿童团员的勇敢,可经过同学的表演,使大家感受得更加深刻了。李欣同学是儿童团员的扮演者,可是扮演“日本鬼子”的同学请了病假。课本剧马上就要开演了,我只好找了个临时演员,班级里平时爱欺负同学的大个子——王强。由于排练时的人换了,李欣同学心里不太塌实,再与加上平时较畏惧的同学对戏,就更加张了。当王强刚举起手中的“军刀”要往下砍时,双手早已颤抖的“儿童团员”吓得马上就把“红缨枪”扔到了地上。同学们哄堂大笑,前仰后合,在这幽默的启发中,让每个人的感受不同,但是都更加理解了勇敢的含义。
一、创新规划理念,提升城市品位
城市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城市要发展,规划须先行。__是一个年轻的城市,面对新
的机遇、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按照“不求大,只求精,塑精品,上品位”的思路,创新规划理念,努力把__打造成中国红色文化优秀旅游城市。
强化“生态意识”,把城市做美。生态是城市的命脉。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生态环境建设的地位日趋重要。__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要把这种生态优势转化为美化城市、优化环境的不竭动力,切实搞好城市绿化规划编制,规划建设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体系,重点实施好滨河绿化、干道绿化、小区绿化、广场绿化和山地绿化,形成独特的河景、路景、山景。
树立“人文意识”,把城市做特。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独特的文化彰显城市的品格。比如纽约的曼哈顿区、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深圳的世界之窗等,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成了富有魅力的独特城市气质。__1900多年的历史沉淀,留下了厚重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等,这些在城市规划中都应予以充分体现,要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以文化丰富城市内涵,突出城市特色,改变当前“千城一面”的格局,体现城市个性。
要强化“品牌意识”,把城市做精。深入开展城市风貌设计,按照规模化、特色化、现代化的要求,高标准、高品位搞好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和专项规划,精心实施建筑立面造型、色彩以及街道、广场、城市小品等重要节点规划,形成特色品牌。__历史文化悠久、生态优势突出,各县(区)也各具特色,这些都应在城市规划中得到彰显,特别是要把城市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努力使城市现代化建设与自然风貌、历史文化遗产浑然一体,交相辉映。
二、树立精品理念,完善城市功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__城市面貌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从总体来讲,却是“纵比有进步,横比又落伍”。城市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等的中心,必须注重完善和强化城市的集聚、辐射、人居、服务等功能。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抓畅通工程。站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角度,规划建设好以道路体系为核心的城市框架。城市道路建设要与城市空间布局、交通组织、景观风貌等保持高度协调,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枢纽,县城为节点,干、支道衔接,公路、铁路、水运、城市公套,特色各具、畅通便捷、功能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二抓景观工程。深入开展国家生态城市创建活动,重点打造好河景、山景、路景、房景和园林景观、广场景观。努力为市民提供一个“青山健身、绿水休闲、环境可人”的人居环境。三抓功能配套。重点抓好城区主干道和出入口的改造,全面整治改造小街小巷;进一步完善城区垃圾中转站和公厕等环卫设施,全面实施雨污分流管网配套改造;坚持建成一片、亮化一片的原则,加大城市亮化工程建设;加强城区市场、停车场建设;进一步配套完善广场、公园、滨河路以及小区等公共场所的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设施,丰富多层次的文化生活需求;提高城市供水、供气、公交等公用行业服务质量。
提高建设品位,塑造城市特色。在城市建设中,要进一步树立精品意识,努力让每一座建筑都能成为一件凝固的艺术品。从城镇设计入手,对城市重要街区、景观线、标志性建筑,精心设计、精雕细刻,把好规划建设审批关,提高城市建设的园艺水平和景观艺术水平。按照彰显大气、务求精细的思路,充分挖掘和利用城市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特色,建设“青山健身、绿水休闲、环境可人”的宜居空间。立足于__自身独特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以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文化街区,规划建设一定规模的具有川北民居风格的精品住宅小区,集中进行以打造标志性地段、标志性景观、标志性建筑为目标的人居环境建设,塑造一批彰显特色、独具魅力的城市亮点。
三、树立人本理念,加强城市管理
针对我市城市管理粗放、与人民群众期待差距较大的状况,进一步推行科学、人本的精细化城市管理方式,建立责任明确、分工合理、运转高效、监督有力的城市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效能。
实行科学化管理。坚持“规范有序、清洁卫生”的基本要求和“既严又精”的基本方法,实施综合管理,以管促建,推进城市发展。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做到“四有”(有标准、有目标、有责任、有检查)。大力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政府总揽全局、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分级负责的城市管理网络,完善管理规范,落实管理责任,抓实每一个环节,抓好每一个细节。实行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属地管理,增强社区、街道、居委会的责任,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系统管理机制。进一步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突出解决城市管理中道路交通、环境卫生、供水供电供气、垃圾污水处理等方面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
行政执法和行业监管力度,严格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坚决打击挂靠、转包、违法分包、违规开发及销售等违法违规建设行为,进一步规范建设市场秩序。
实行人本化、精细化管理。要体现整洁、整齐、优美,既要注重美化“大场面”,又要整治支路和小街小巷,清除卫生死角,让更多的人享受城市建设的成果。按照“摊不出店、货不出柜,车不乱停、人不乱行,门前三包、街道整洁”的要求,大力查处乱贴乱画、乱堆乱码、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等行为;加强建筑工地封闭化管理和小区物业管理,推行垃圾分类袋装,努力营造洁、绿、亮、美的城市空间。大力倡导和谐管理,要采取各种有效形式深入开展以“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为重点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提高市民的认识,引导市民自觉参与城市管理。
四、树立市场理念,激活房地产业
树立“环境招商”理念,用市场手段推进城市发展,以提升城市品位促进项目投资开发,以规模开发促进产业发展壮大,以产业发展壮大促进城市良性发展。
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管和信用体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强对有关部门和办事机构的工作协调,建立相关证件的审批绿色通道,提高办事效率。积极配合发改、国土、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搞好协调服务,进一步关心支持建筑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理性置业、合法经营,为建筑房地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利空间和条件。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强化管理,推进改革创新,引进培养人才,增强科技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引导有一定信誉度、知名度和具有一定技术、资金实力的有发展潜力的建筑施工、建筑劳务、工程监理、房地产开发、勘察设计企业进行优化组合,逐步形成一批具有综合实力的外向型、拓展型企业集团,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五、树立亲民理念,打造和谐建设
从住房、饮水、行路到乘车……建设部门承担的工作大多与民生问题直接相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担负着重要职责。建设部门要以“服务”和“务实”为根本,树立关注民生、重视民利、确保民安的理念,着力做百姓身边的事,干百姓身边的工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