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能源消耗分析报告范文

能源消耗分析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能源消耗分析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能源消耗分析报告

第1篇:能源消耗分析报告范文

《金融时报》引用国际能源署(IEA)日前最新资料指出,中国已挤下蝉联逾100年的美国,跃居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中国消耗22.52亿吨石油当量,比美国的21.7亿吨多出4%。石油当量代表各种能源,涵盖原油、核能、煤、天然气,及包括水力发电在内的再生能源。中国成为最大能源消耗国的所花时间之短,超出了人们原来的预期。其速度之快,部分是因为美国在过去的十年里在提高能源效率方面迈进的步伐比中国快。

China has become one of the world's most popular overseas study destinations for government officials from developing nations, Ministry of Commerce figures showed.

商务部统计数字表明,中国已经成为最大的为发展中国家政府官员提供海外学习的目的地之一。

China’s price pressures are easing due to the weakening?tail-raising factors, but inflationary risks still exist, said China’s central bank in an economic analysis report.

中国人民银行的一份经济分析报告称,由于翘尾因素逐渐减小,我国价格上行压力将减弱,但仍存在通胀风险。

India has reacted angrily to a medical study linking Indian hospitals to a multi-resistant "superbug," with some politicians claiming a conspiracy against the country's booming medical tourism industry.

英国医学周刊的研究报告把印度的医院和几乎对所有抗生素都具有抗药性的超级病菌联系起来。印度政府对此表示愤怒,宣称这是针对该国正在起步的医疗旅游业的阴谋。

第2篇:能源消耗分析报告范文

项目节能减排管理指的是通过有效的管理减少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浪费和降低污染物、噪声的排放。

一、项目节能减排的主要管理内容

1.能源消耗。能源消耗量指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包括工程承包合同范围施工生产、辅助生产、附属生产消耗和现场办公消耗的能源,不包括用于生活目的所消耗的能源。

2.耗能工质。耗能工质是指间接消耗能源的工作物质。即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需要消耗某些工作物质,而生产这些工作物质需要消耗一定数量能源,利用这些工作物质就等于间接地消耗能源。

3.材料。钢材、水泥、木材、商品混凝土等。

4.减排管理内容。废水、废气、噪声、建筑垃圾的排放管理

二、节能减排组织及要求

1.建筑施工企业应编制开展节能减排活动的管理制度;制定年度节能减排目标和指标,并分解到工程各项目经理部。

2.工程项目部施工组织设计应有节能减排专题章节,或针对工程项目特点,编制工地节能减排专项方案并组织实施。

3.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主要负责人的工地节能减排活动领导小组,有工地节能控制责任制,制定节能减排型工地的管理人员名单。

4.工程项目应设立节能降耗目标:

①万元产值电量控制指标基本值为108千瓦时;

②万元产值水量控制指标基本值为12立方米;

③单位建筑面积损耗的其他能源 不超过定额规定,并逐年按比例递减。

5.建立分级节能降耗组织管理机构与节能降耗责任制;制定工程项目节能降耗目标阶段预审和预评的规定。

6.工程项目施工入口处,设立节能减排型工地标牌,提示创建节能减排型工地的责任人、目标、能源资源分解指标、主要措施的内容,生活区及施工现场内在显著位置设置节能用水、用电的方法。

三、节能减排现场管理措施

1.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地方关于禁止与限制落实淘汰技术、工艺、产品的现行有关规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

2.安全生产、工程质量、文明施工符合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规范规定,工程项目按图施工,落实建筑节能要求,无不良记录。

3.工程项目建立分区域能源、资源消耗原始记录和月度台账,对指标体系各项指标值的真实性负责;工程项目应有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节能降耗数据分析报告。

四、项目环境保护管理

1.项目环境管理方案、计划。各项目于工程开工前在评价重要环境因素的基础上编制本项目的环境管理方案、计划。同时负责、组织落实,经批准的项目环境管理方案、计划。

项目环境管理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环境因素识别与重要环境因素的确立;

②环境目标和指标;

③组织机构及重要环境管理岗位的设置;

④重要环境岗位职责描述;

⑤针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

⑥应急准备与响应方案;

⑦监视与测量。

2.项目环境管理控制目标。项目环境管理目标必须根据国家和地方环境管理要求并结合环境管理目标以及项目在区域周围的环境要求而确定。确保施工现场场界噪声达标,项目办公室前院内汽车禁止长鸣笛,办公室内人员大声喧哗。减少和控制施工现场粉尘排放,要求施工现场设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保证污水排放达标。建筑垃圾废弃物实行分类管理,可回收废物及时回收。杜绝物料灰土遗洒,节能降耗水电油料消耗,项目经理要求制定“用水、用电管理办法”和提出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制定预案或管理办法。

五、项目环境监测管理

第3篇:能源消耗分析报告范文

    1 我国电力企业开展低碳经营和低碳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分析

    资料表明,1995~2010年,我国发电总量增加了近3倍,占世界总发电量的20.3%,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另一方面,我国电力消费需求依然旺盛。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能源和电力消费都将快速增长,且用电量增速更快于能源消费。2011年全国用电量为4.69万亿千瓦时,比上年约增长一成二,人均用电量3483千瓦时,比上年增加351千瓦时,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总体看,电力工业还将保持高速增长势态,电气化还会继续向深度和广度方向发展。

    我国电力行业是一个典型的依赖煤炭生存的行业,而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每年开发的煤炭有近一半用于发电,这也意味着由于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0%来源于电力行业。2009年7月,国际绿色和平环保组织《中国发电集团气候影响排名》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电力行业对煤炭的过度依赖,阻碍了中国更加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2008年,仅排名前三的发电集团(华能、大唐和国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总和,就比同年英国全国的排放量还要多。高碳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将会导致气候变暖,由此造成海平面上升、农作物产量下降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方针,开展低碳经营,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电力企业应加大科技投入,推广“清洁煤”和“热电联产”等新技术,重视对太阳能、风能等新兴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使电力行业逐步成为高技术、低能耗、高附加值的行业。

    构建电力企业低碳指标体系有重要意义:首先,构建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国家管理部门对电力企业进行更好的评价和调控。国家根据评价结果对整个行业进行调控,淘汰产能落后和污染严重的企业,督促合格企业积极开展对新能源的利用和机械设备的改善,提高工作人员的低碳意识。其次,该指标体系有助于电力企业实现低碳经营的目标。评价指标反映了企业在能源消耗、电力产出、终端消费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绩效,依据评价结果,管理者可以有针对性地做出改进,寻求高产高效而又环保的经营模式,更好地响应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政策。最后,构建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更好地评价和监督企业的环保业绩。

    2 电力企业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结合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依据相关法规和标准所做出的要求,构建电力企业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本文从低碳能源消耗和产出、低碳消费和低碳管理三个维度,建立电力企业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下对该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进行阐释。

    (1)低碳能源消耗与产出指标。

    该类指标衡量电力企业在能源消耗和产出方面的低碳绩效,包括以下5个二级指标:

    非化石能源用于发电的比重。非化石能源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是通过非燃烧的方式获得热能,之后再转化成电能等其他能量。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能够有效减少碳排放。计算公式如下:

    非化石能源用于发电的比重=用于发电的非化石能源/(用于发电的非化石能源+非发电类化石能源)

    电压合格率。该指标衡量在电网运行时,一个月内监测点电压在合格范围内的时间占电压监测总时间的百分比。

    低碳电力调度比重。电力调度是指当居民用电超过一个限度的时候,适当的把企业用电限制并输送给居民用电,低碳电力调度应实现对传统电力调度方式的继承和发展,深入分析电能生产的CO2排放特性和减排潜力。计算公式如下:

    低碳电力调度比重=新能源并网发电量/总供电量

    智能化配电网容量,即实现智能化配电网变电容量与区域内全部配电网变电容量的比率。智能电网能实现主网与分布式能源的交互供电,可大幅降低网损,低碳效益明显。

    单位供电量CO2排放强度。国家和地区层次的CO2排放强度,是指相对于单位GDP计算的CO2排放量。对企业层次而言,是针对企业单位产值所计算的碳排放指标。这里,使用供电量来取代产值的概念。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电量CO2排放强度=电力CO2总量/总供电量

    供电量指标是发电企业的最主要的常规统计指标,真实、可靠,易于取得和监控;此外,之所以用供电量而不用发电量指标,是由于企业供电量是扣除掉自身生产用电后的电量,相比于发电量更能反映企业的最终产出。

    (2)低碳消费指标。

    该类指标衡量电力企业在促进电力低碳消费方面的绩效,具体包括以下2个二级指标:

    终端用电活动CO2排放强度。终端用电效率体现了需求侧管理的理念,即作为供应侧的电力公司采取有效措施以及负荷管理技术等,与终端消费者共同提高终端用电效率管理活动。终端用电活动CO2排放强度衡量终端消费者的用电所产生的CO2与总供电量所产生的CO2的比值关系。计算该指标时,需要先确定终端用电分配系数(终端用电量/总电量),然后再计算终端用电活动所排放的CO2。

    充电站电力消耗比重。主要反映供电企业所供电量用于清洁电动汽车的比例,体现其对减少传统化石燃料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的促进作用。计算公式如下: 充电站电力消耗比重=充电站用电量/总用电量

    (3)低碳管理绩效。

    低碳管理理念和措施是改进企业碳排放绩效的根本保障,以下从5个方面设置评价指标:

    开展煤质源头控制。加强源头和过程控制,是电力企业实现低碳的有力途径。应定期召开煤质工作会议查找影响煤炭质量的不利因素,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供电半径规划的合理性。节能降损需将供电半径的规划合理性作为重要内容统筹考虑,坚持和体现小容量、密布点、线路半径宜短不宜长的原则,合理选择供电半径和控制最长的电气距离,突出电网规划、建设和改造的科学性、经济性和环保性。

    新能源并网建设投资。主要从基础建设对新能源并网的支持及各类设施的建设、技术标准的制定对新能源电力特征的适应等角度,考察供电企业在电网建设投资方面是否有对新能源并网设施建设。

    低碳电力技术投资。衡量企业在低碳电力技术投资方面的表现,主要包括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可再生发电技术,高效洁净的发电技术,特高压技术等方面的投资。

    企业技能岗位职工培训。低碳经营的理念要通过职工来贯彻,加强技能岗位职工培训,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经营模式,落实低碳管理措施。

    3 电力企业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应用以上所构建的电力企业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需要注意做好以下基础工作:

    第一,电力企业决策层应树立低碳经营的理念并将低碳绩效纳入绩效评价的整体框架中。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电力企业担负着重要使命。电力企业的决策层应该首先树立低碳经营的理念,并通过各种途径将该理念传达到每个职工。改变传统的只注重净利润的绩效评价模式,将低碳绩效纳入绩效评价的整体框架中。

    第二,企业应做好数据统计工作。低碳绩效指标体系的应用离不开准确的数据统计。因此要建立健全电力企业统计管理体制,认清企业统计管理工作的作用和意义,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及责任,确保电企业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求各部门按统一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实现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统计数据资料共享。

    总之,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电力企业开展低碳经营至关重要。构建和应用电力企业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企业实现低碳经营的目标,减缓能源消耗,降低CO2排放,以此实现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曾鸣等.供电企业低碳贡献效果综合评价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1,(8).

    [3]高虎,陶冶.我国与国际上非化石能源发电的能量折算方法比较分析[J].中国能源,2011,(1).

第4篇:能源消耗分析报告范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和全省工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节能减排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抓手和突破口,以推动工业绿色发展为目标,立足长效机制建设,全面推进节能节水、淘汰落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二、工作目标

(一)工业节能

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各区县(园区)年度工业节能目标见附件1)。

(二)工业节水

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同比下降7%(各区县(园区)年度工业节水目标见附件2)。

(三)资源综合利用

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

(四)淘汰落后产能

对重点行业48户企业的落后产能实施淘汰(其中47户企业列入省上公告)。

各区县(园区)要根据本推进意见,将年度目标任务分解落实,确保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到位、监管有力。

三、工作重点

(一)持续深化工业节能

以高耗能行业和重点用能企业为重点,持续深化工业节能,完成千户企业能源审计,组织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评价考核,全面推动重点行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落实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和千户企业能源消耗数据定期网上填报制度,加强能源管理体系和能源管控中心建设,积极开展能耗数据在线监测试点工作。

(二)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严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进一步完善淘汰落后产能政策激励措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大督查力度,确保纳入2014年淘汰落后产能计划的48户企业按时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形成年节约1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量。支持县(区)和企业提高淘汰标准,扩大淘汰范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积极推行清洁生产

认真贯彻执行《清洁生产促进法》,从源头上遏制污染,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全面有序推进重点行业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各区县(园区)2014年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应不低于本地区“十二五”应审核企业的30%。

(四)实施重点节能工程

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围绕工业锅炉窑炉改造、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信息化改造、产业化示范、合同能源管理等重点节能降耗工程,组织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用能设备、产品工艺和节能管理水平。

(五)加快推进工业节水

加快推进工业企业节水管理工作,将年净取水量10万立方米及以上的工业企业纳入重点用水企业进行管理,督促和指导重点用水企业建立健全用水节水管理体系,建立重点用水企业水资源消耗定期报送制度,加强企业用水计量和统计工作,在钢铁、纺织、印染、造纸、食品、石化、建材、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大力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和认定工作。

(六)加强节能统计监测

各重点用能企业和重点用水企业要加强各种节能节水数据的统计,按规定上报节能节水数据。各区县(园区)要督促千户企业、重点用水企业、大宗固废企业及时登录省重点企业能源消费、工业节水、固废综合利用统计监测分析平台,及时准确填报数据。要加强对本地区能耗、水耗、固废利用情况的监控,按期上报分析报告。

第5篇:能源消耗分析报告范文

运输统计机构是实施运输统计工作的职能单位,是运输统计工作的承担组织。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运输统计工作量非常巨大,发挥统计职能的专职人员很少,基层统计人员基本是兼职,统计力量的薄弱与工作量的繁重产生很大矛盾。因此参照美国和欧盟的运输统计经验,在各级运输管理机关建立专职的运输统计机构,充实统计力量,才能完成繁重的运输统计工作。

1.1国外运输统计机构的现状

美国运输统计局(BureauofTransportationStatistics,BTS)的职责,是努力获取数据并客观地分析解释数据,这些数据有利于提高人们对运输的深入理解,将用来帮助政府决策和管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BTS致力于3项中心活动:创造、管理和共享运输统计知识[5]。(1)创造运输统计知识。运输统计局设计和管理运输调查,收集、解释来自于私人组织和政府部门组织的运输数据。(2)管理运输统计知识。运输统计局提取和编辑的数据来自于许多资料源,以提供专业、最新的运输信息。(3)共享运输统计知识。每个年度出版运输统计报告和有关分析报告,使得BTS的合作者以及私人和政府组织能够共享这些运输统计知识。欧盟统计局(Eurostat)是欧洲联盟的一个统计机构,它的任务是提供给欧盟高质量的统计信息。它收集和分析来自欧盟国家统计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并且在欧盟内进行数据的对比和分析,更为明确地实施和分析欧盟的政策。欧盟统计局主要统计的内容为:常规和地区统计;经济与财政金融;人口和社会发展;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农业和渔业;对外贸易;交通运输;环境和能源;科学和技术。欧盟统计局的框架为:法律;欧洲统计系统(ESS);统计委员会;在线共享数据系统(RSS)。欧盟统计局将交通运输统计和环境报告统计编撰在一个年度统计报告中。而且利用RSS系统及时更新每个成员国的运输统计信息。同时也不断出版新的有关运输统计数据分析,运输统计方法探索的出版物。

1.2我国运输统计职能部门的现状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下设统计处。运输统计机构的级别较低,人员配备极少,难以应付全国繁重复杂的运输统计任务。主要是从各司局那里直接获取数据信息,加工整理的力量薄弱。各司局则从各省厅的对口部门内获得数据信息。基层的运输统计人员力量就更为薄弱。省级运输管理局综合规划处其中的一项职责是负责全省道路运输行业统计报表及抽样调查报表的下达、汇报及上报,统计工作很多是单人负责,最多配备一个帮手。各地市(县)的运输管理处(所)中的运输统计人员基本就是单人,而且多数是兼职,人员更换频繁。基层单位统计是统计数据的源头,基层统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统计数据的质量。总之,承担公路运输统计具体工作的运输管理部门,从人员配置上很难满足运输统计工作的要求。

1.3建立各级公路运输统计机构

要建立运输统计工作的长效机制,必须对现有的统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下,交通运输部应整合综合规划司统计处的职责范围,将水运局的统计职能纳入统计处。建议在统计处内部成立道路运输统计中心、水路运输统计中心,分别负责全国道路、城市道路和城市公共运输以及内河、港口、远洋运输数据信息的收集、处理、管理、。省、市两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对口成立运输统计处、统计科,分别负责本省、地市的道路、水路、港口运输统计工作,进行运输统计数据的逐级收集、处理、管理、上报工作。根据目前基层运输管理现状,县级运输管理部门负责协助统计工作,而运输统计主要由交通运输部和省厅、地市负责完成,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统计工作的质量。建议将交通运输部统计处的工作职责定为:①负责调大运输统计项目。如全国公路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6]。②运输统计信息的收集。收集交通运输部各职能司局的运输业务数据;开展与交通运输部之外统计机构的合作,获得相关统计数据。③运输调查的组织。将涉及行业外的运输调查项目外包给社会调查机构,不亲自调查,而主要负责检查、监督调查工作,回收、处理、分析数据,调查结果。省级运输统计处和地市级运输统计科的工作职责是配合部里的运输统计工作,完成本省、市的重大运输统计项目;收集省运输管理局、地市运输管理处职能处室的业务数据;监督检查本省外包给社会调查机构的统计项目。这种统计管理模式除了尽可能保证运输统计工作的成效外,也可减轻基层统计人员因工作经验、兼职繁忙、工作调动等因素造成的基层统计工作薄弱的问题。

2完善公路运输统计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的运输统计指标分布于各统计报表制度中,随着社会和运输业的发展,指标体系需要完善和整合。发达国家运输统计指标完整而成熟,其中一些指标完全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每年出版年度运输统计报告,统计指标和图表完整,数据挖掘分析充分,统计信息得到了充分的共享。国内运输统计机关也应借鉴国外经验,出版中国的运输统计报告,真正发挥统计数据的价值。

2.1美国交通运输统计指标体系

BTS每年出版的年度《国家交通运输统计》,依照该交通运输统计报告,获得美国交通运输统计指标体系。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只列出几级指标层。第一章交通运输系统:①交通基础设施;②汽车、飞机、船舶数量清单;③交通运输设施使用状况;④出行和货物运输;E.交通运输运行管理状况。第二章交通运输安全:①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安全状况;②航空运输安全;③高速公路运输安全;④货物转运安全;⑤铁路运输安全;⑥水路运输安全;⑦管道运输安全。第三章交通运输与经济:①交通运输与宏观经济;②交通运输与消费者支出;③交通运输业的营业收入、就业和生产率;④政府有关交通运输方面的财政收入。第四章交通运输、能源与环境;①美国和交通运输部门的能源消耗;②不同运输方式的能源消耗;③交通运输的能源消耗强度和使用效率;④空气污染;⑤水污染、噪音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7]。

2.2欧盟能源与交通运输统计指标体系

欧盟运输统计局每年出版年度《欧盟能源与运输的统计数字》,这里也只列出几级指标层,总体可以看出欧盟和美国的运输统计内容基本相同,不同点只是分类和结构存在一定差异。第一部分:常规统计数据。①常规统计数据;②GDP;③就业\失业率;④不同生产部门的产值比例和就业比例;⑤人口数;⑥欧盟成员国对外贸易:进口\出口;⑦欧盟与世界其他国家统计数据的比较。第二部分:能源。①总体信息;②能源概括性信息和供应安全;③能源产品税收;④电力;⑤能源产品价格;⑥成员国能源统计;⑦候补国家和其他欧洲国家能源统计;⑧世界能源消费统计。第三部分:交通运输。①总体信息;②货物运输周转量(欧盟27国以及不同运输方式);③旅客运输周转量(欧盟27国以及不同运输方式);④货物和旅客运输(非周转量统计方式:航空、水路);⑤交通基础设施;⑥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工具数量;⑦运输安全[8]。

2.3我国公路运输统计指标体系的完善

截止2004年,经原交通部审批正式生效的公路交通统计调查项目一共10项,都是以报表制度的形式,由综合规划司等4个司局负责填报。现行的交通行业统计报表制度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不同报表的一些统计指标有重叠,容易出现数据“打架”现象;第二,部分指标内容陈旧,需要更新;第三,统计报表只有表,没有图,缺乏直观性;第四,不同统计报表数据的信息是分割的,没有一个平台将报表数据放在一起,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挖掘,数据的利用率低。发达国家运输统计主要集中在运输生产指标、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运输安全、运输与能源环境保护等若干方面。根据国情和数据可得性,借鉴性国外经验,完善丰富公路运输统计指标,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公路运输统计指标体系。公路运输统计指标体系应从5个方面建立。我国运输指标体系涵盖以上5大类统计指标。通过这些基本指标还可以挖掘出更多的扩展指标。建议对现行的10项公路统计报表进行整合,将报表制度中的指标归类到5大类指标中,同时更新指标和添加部分新指标,形成更加完善系统的公路运输统计指标体系。围绕指标体系由综合规划司统计处负责统计数据的分析、挖掘。定期月(季)度公路交通运输经济分析报告,年度交通运输统计报告,难度高的报告可委托行业专家撰写。

3落实运输统计信息联系制度

运输统计所需要的数据涉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单靠运输统计部门实地采集数据是不现实的。因此,国内外都建立了运输信息联系制度。发达国家普及的计算机技术和完善的法律规章,保证了制度的实施。我国的运输统计报表制度并没有完全落实,尤其是与企业的信息联系制度。所以,落实运输信息联系制度是实施运输统计的保障。

3.1美国的运输统计信息联系

美国运输统计局通常数据收集的类型包括:需要调整的数据资料的收集,与行政部门合作进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调查[9]。美国运输统计局已经与美国国家普查局、能源部、环保署、劳工部、商务部、联邦公路局、国土安全部等都建立了信息交换和联系制度。另外美国典型的运输信息报告制度如:国家运输数据库(NTD),公路死亡事故分析报告系统(FARS)等。这些系统都是通过互联网和数据库技术收集运输数据和信息。

3.2加拿大运输数据库

加拿大运输部所属的运输数据处负责数据收集、维护和传播与运输系统相关的数据。为了有效地履行收集这些数据的职责,开发了数据即时通讯应用程序。运输数据处选定实施的数据库项目包括:航空运输数据电子收集系统(E-CATS),运输项目字典(TOD),国家路边调查(NRS)[10]。其中连接重要航空公司和机场的ECATS系统的数据已经作为国家管理航空运输和安全的重要参考,NRS的数据是加拿大货物运输量和货物流向的主要数据来源。

3.3我国运输统计信息联系报表制度

首先,应建立重点运输企业的信息联系制度。公路运输统计如果掌握了重点企业的运输情况,就等于获得运输市场的概括情况[11]。2009年交通运输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下发的《交通运输综合统计报表制度》公布了交通运输部部级重点联系运输企业名录。但是,部级重点联系公路运输企业有152家,样本数量远远不够推断全国的公路运输情况。因此,借鉴国家综合统计部门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增加面向基层运输统计机关的重点联系运输企业,通过建立连接各级基层运输管理机关的企业网上直报系统,集成报表的下发、数据审核、报表上报等功能。其次,应建立与政府部门的信息联系制度。运输行业涉及面广,单靠运输管理部门一家无法获得更为广泛全面的信息。所以,需要与相关政府部门合作,进行信息交换。可以通过政府内部网络信息平台进行电子数据交换,也可签立合作协议,定期交换纸质文件。这种合作模式,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统一数据口径,提高数据信度,节约时间和成本。技术上建议使用专用网络信息平台,能够降低数据报送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运输统计信息联系传送路线如图2所示。基层重点联系运输企业、政府信息合作部门通过专用信息平台将数据传送到市级运输统计科,统计科对数据汇总、审核将地市数据呈送到省级运输统计处,统计处再经过整理、汇总、审核将省级数据呈送到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统计处。最后,报表的设计应尽量考虑企业能够直接使用现成业务数据,这样可以降低企业填写报表的难度和提高报表的填写质量。企业需要专人负责数据的采集和上报工作,将数据报送质量和企业年审挂钩,保证数据的质量和效率。

4试行运输统计项目外包

涉及到社会、家庭、个人的运输统计项目,由于统计过程复杂,工作量巨大,国外开展这类项目主要外包给专业统计机构。我国运输统计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为了满足社会对运输统计的要求,应积极探索与社会统计机构合作,试点开展社会运输调查。4.1美国运输统计项目的外包美国运输统计局根据运输统计项目的特点,对一些涉及社会、家庭、个人的运输统计项目进行了外包。由于这些调查带有明显的社会性质,而且调查工作量大,需

要人员多,后期

数据处理复杂。因此,美国官方的统计机构将这些调查项目外包给知名的社会调查机构或公司,例如:美国的GENESYS公司、M.Davis公司、MDAC公司、Westat公司、Morpace公司等。这些调查机构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先进的调查技术进行社会调查。政府统计部门负责监督、检查调查数据的质量。总体上,这些社会调查支持与运输相关的广泛的主题信息的收集。

4.2我国运输统计项目应面向社会

从美国一些涉及全社会的运输统计项目看出,这些项目能够广泛收集社会公众的出行状态信息,获得居民的出行数据,以及公众对交通运输的意见和满意度。对合理规划运输发展、规范运输市场管理、提高运输服务质量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获得民意信息恰是我国运输行业急需重视的方面。因此,我们也应开展有关交通运输的社会调查,获取全社会的意见信息和数据。交通运输部负责试点开展交通运输社会调查项目,例如:公务出行调查、家庭出行调查、交通运输安全调查、运输与能源环境调查等。政府对这些调查项目主要提出指导原则和方针,具体的实施、调查程序的细节,数据采集方法等,可以外包给社会调查机构完成。政府运输管理部门负责对社会调查机构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以保证调查的质量。政府部门同时也应该为机构顺利完成调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5综合运用多种调查统计技术

发达国家广泛使用先进的统计技术,提高了统计效率,降低了统计成本,保证了统计质量。我国的运输统计工作主要是人工操作,辅助以计算机处理。随着我国运输管理部门经济条件的改善,应逐渐采用先进技术,根据调查项目的特点综合使用多种技术手段。

5.1美国的运输统计调查技术

国外数据采集技术非常发达且方法多样。根据调查需要和成本约束,可以使用不同的调查方法,甚至一个调查项目同时使用多种调查方法,以达到高效、低成本、减少非抽样误差的目的。信件调查技术:通过邮寄信件的方式进行调查,信件内容包含调查的意义和目的、调查表、填写说明、回执信封等。信件调查一般用在行业内针对商业机构具有强制性的调查项目中,而且调查已经在行业内较为成熟,被调查者很容易接受调查并按照要求填写和回寄调查表[12]。例如:美国商品流动调查(CFS)、运输者财务和运营信息调查等。电话访谈调查技术:电话调查目前在美国使用的是计算机辅助电话访谈(CATI)技术。在社会调查中,常利用该方法进行个人、家庭的民意调查,在美国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样本利用电话号码清单或者计算机随机拨号技术进行抽样调查获得[13]。例如:美国家庭出行调查(NHTS)、运输统计的综合调查(OmnibusSurvey)调查主要利用CATI技术[14]。电脑自填式数据库调查技术:美国国家运输数据库(NTD)由660个运输服务提供者通过基于互联网的报告系统给NTD提供数据报告。美国公路死亡事故分析报告系统(FARS),将警方交通事故报告的信息按照规定的标准编码,录入FARS系统的专用软件中。计算机统计软件:在运输调查中还使用了先进的计算技术,在样本分层、样本抽样、样本权重的调整、数据误差的计算和控制、数据的汇总等,都使用专门的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大幅度提高了处理效率和准确性。运输地理空间信息系统技术:专用软件GeoMiler,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多式联运网络数据库来计算运输英里数。它集成了解决运输路线问题的地图可视化功能,以处理多种运输方式综合运输的选择问题。该工具的运算法则建立在美国高速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网络多种运输方式的“最优路径”选择上。该软件技术已应用CFS中,自动规划商品流动需要的最优路径,形成可视化的商品运输流量和流向图。

5.2根据国情借鉴国外调查统计技术

我国目前交通运输统计调查技术总体落后且方法单一,主要采用现场人工调查的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运输统计数据的计算机处理技术处于起步阶段且不完善、不成熟。致使我国运输统计调查成本高、效率低。受制于调查技术的落后,导致很多调查项目无法开展。信件调查在我国交通运输统计调查中应用较少。采用邮寄信件调查的方法,必须事前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宣传,甚至培训;被调查对象能够理解调查和接受调查,这样的调查一般在行业内进行,被调查者熟悉调查内容,能够很快掌握调查表的填写方法。例如:运输行业的财务运营调查。计算机辅助电话访谈调查技术在我国市场调查中已有应用,但在交通运输统计调查领域还没有先例。交通运输社会调查项目,适宜采用电话访谈调查技术。社会调查机构可采用这种方式,在一定区域内做有益的尝试,积累经验。电脑自填式技术在我国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中已有广泛应用,许多部门的数据都是通过专门的信息平台进行数据传输和管理。运输统计中,可以通过开发专门的信息平台软件,由专职的统计员或信息收集员通过信息平台进行数据录入、审核、提交,上级运输统计管理部门对提交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审核和管理、。上文所述落实交通运输统计报表制度的技术手段就是应用专门的网络信息平台,技术原理。信息发送方主要包括:重点联系运输企业,运输统计项目有关的政府合作部门,运输管理机关内的职能部门,下级运输统计部门。信息接收方指(上级)运输管理机关的统计部门。使用专用软件和数据库系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数据传输使用标准报文,满足不同统计项目数据的交换和使用。基于因特网可以连接更多的信息发送方和信息接收方,扩大信息联系的范围。

第6篇:能源消耗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城市交通;问题;发展;建议

1 中国城市交通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群众购车刚性需求旺盛,汽车保有量继续呈快速增长趋势,2015年新注册登记的汽车达2385万辆,保有量净增1781万辆,均为历史最高水平。汽车占机动车的比率迅速提高,近五年汽车占机动车比率从47.06%提高到61.82%,群众机动化出行方式经历了从摩托车到汽车的转变,交通出行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

中国城镇化与机动化的共同快速发展,使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交通需求与出行距离不断增加。大量的交通需求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如道路资源、能源、环保、社会公平等,已是“双化”进程中十分突出的问题[2]。

2 中国城市交通现存问题

2016年3月24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对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作出了分析,其指出中国经济进入了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但是中国经济在前行路上仍然面临不少困难,经济增长中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与经济发展同行,中国的城市交通发展也正面临着一些列问题。

2.1 交通拥堵严重,城市活动效率下降

由高德地图的《2015年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交通拥堵首先出现在北京、济南、哈尔滨、杭州等一些大城市。短短几年,拥堵已经迅速蔓延至百万人口以上的所有大城市,甚至一些中小城市也出F了严重的拥堵顽症。中国每年因交通拥堵,交通效率下降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交通拥堵严重制约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活动效率。

2.2 能源消耗巨大,对可持续发展提出挑战

交通耗能所占的比例将从20年的前的1.1%提高到16.3%~17.1%,交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耗能增长明显加快。

目前,道路交通油耗为4000~5000万t,约占全国总油耗的1/3。到2020年,交通部门将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消耗部门,约占石油消耗量的55%~60%。

从2006年城市交通能源消耗主要构成可以看出,公交车燃油消耗最低,只占15%;出租车次之,约占17%;其他汽车(小汽车为主体)燃油消耗比重最大,所占比例达69%,其主要原因是城市拥有巨大的小汽车保有量,庞大的小汽车拥有量及使用量,将不可避免地带来巨大的交通能源消耗,高昂的油价以及石油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以石油为主要动力来源的小汽车发展模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3 交通污染日益严重,城市生态环境受到危害

调查表明,城市大气污染超标严重的区域往往集中于人口稠密、道路网密集、交通繁忙的地区,这反映了城市大气污染同机动车排放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机动车污染排放已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以机动车排放污染为特征的光化学烟雾污染逐步加重,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环境保护部《2015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公布了2014年全国机动车污染排放状况,中国连续6年成为世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机动车污染已成为中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机动车污染防治日益紧迫。

2.4 完善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尚未建立,致使公共交通运营欠佳

近几年公交运力的增加并没有带来运量相应的提高,现状国内主要城市的公交运量/运力的比值都在下降,说明基础设施虽取得较大成绩,但运营效果不佳,最突出的表现是大城市轨道交通的骨干功能尚未体现。

根据系统论原理,任何系统都不是系统各个要素的简单叠加,系统整体性能大于其内部各个要素性能之和;因此,所谓先进与否,并非由系统个别要素决定,而是由系统的集成性能决定的。轨道交通的骨于功能未能得到体现的原因在于:轨道、公交、小汽车、非机动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的合作不足。如果没有公交的联运,其它方式的补充,大运量交通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3 对中国城市交通未来发展的建议

3.1 大力完善公共交通体系

落实国家政策,全面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快速发展,认真编制《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制定城市公共交通法律法规体系。重点发展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线网,同时大力扩展支线网,充分利用公共交通发展引导城市集约化发展。扩大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覆盖面,使更多的市民有机会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减缓道路压力。

3.2 构建节能环保型城市交通系统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淘汰传统耗油量高、污染大的机动车辆,力争提高天然气、电力以及其他新能源在城市交通系统能源消耗总量中的比例。

培养市民通过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方式绿色出行的全新理念,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绿色交通体系,追求城市交通的通达和有序、安全和舒适、低能耗和低污染。按照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出租车、货车、摩托车等的优先等级选择出行方式,发展城市交通运输体系。

3.3 建立机动车排污评价体系

建立机动车排污检测、监控、评价与预防体系,限制高排放机动车使用。并以机动车排污评价体系制定严格的机动车排污量奖惩机制,用制度控制交通污染,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制定优惠政策,用政策推广使用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从而实现总体减少排污的目标。

通过建立和实施机动车排放标准体系,促进机动车排放控制技术的改进,从而改善空气质量和保护人体健康,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国排放标准体系建设虽然相对滞后,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持续努力,建立并严格执行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将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和机动车污染防治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

3.4 提高公共交通管理水平

围绕运营管理者和乘客等用户,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推进公交运营调度智能化和公交实时状态信息化。制定公交ITS标准,进而结合城市道路管理系统,建立一体化的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要改变目前公共交通粗放的人工调度方式,通过应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逐步建设运用装备电子定位系统的公交营运调度中心,并与交警指挥中心联网,进行协调联动,以提高公共交通的营运效率[3]。现代公交营运调度系统能获取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运力需求的变化、公交车辆的运行状态以及事故和突发事件等公交营运中必须掌握的信息,对公交营运进行科学、合理和高效的调度。

4 结束语

本文对现阶段中国城市交通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了阐述,并且找出相对应的原因,并有针对地提出了建议与措施。通过这些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现如今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状况仍然不是很理想,存在一些列问题,所以在以后城市交通的发展过程中,应大力完善公共交通系统来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城市活动效率;构建节能环保型城市交通系统以降低交通领域能源的消耗;建立机动车排污评价体系以控制交通污染;提高公共交通管理水平以完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2015中国城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2]赵丹.基础设施的发展对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影响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

[3]李迅,张国华,黄坤鹏.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的绿色之路[J].城市规划学刊,2008,06:51-56.

作者简介

第7篇:能源消耗分析报告范文

文章关键词: 企业 统计工作 经营决策 生产管理 核算监督 挖潜增效预警作用

统计信息工作是全方位的,它不仅贯穿于企业经济运行的全过程,而且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发挥着信息、预警、咨询、监督、分析和决策职能。它是计划决策的依据;是财务核算的基础;是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控制的工具。在生产经营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是按照有关信息所规定的路线、要求和时间进行流动的,统计信息对它们起着控制作用。同时,又对公司各基层单位在经营活动中的相互配合与工作衔接起着协调作用,通过信息反馈,使管理者及时地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与纠偏,保证企业整体目标和计划的实现。

一、企业中统计工作的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

1、统计指标体系不够完善,统计指标更新迟缓。

目前所使用的统计指标主要仍是为政府和上级管理部门服务的,而且有的指标已经过时,所搜集的统计数据不能及时地从各个侧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态、经济效益和发展趋势,致使统计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作用难以发挥。

2、企业领导对统计的认识不够,统计意识淡薄。

有的企业领导认为统计工作可有可无,不善于利用统计成果进行经营决策,甚至有的企业领导为了功名向上级领导汇报的情况与企业统计资料所反映的情况相差甚远,导致人们对统计人员通过辛勤工作得到的统计数据产生怀疑和偏见,使统计人员处于进退两难的境遇。

3、统计力量薄弱,统计工作处于应付状态。

随着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机构改革成为企业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往往在改革的过程中统计部门和统计人员就会面临撤并和分流,统计部门不是挂靠在财务部门就是合并到其他部门,留下一名统计人员应付来自上级、地方政府、企业内部的各项统计工作,甚至还有统计工作以外的一些事务,使得统计人员对各项工作都处于应付状态,无法对统计工作和业务知识进行钻研和学习。

4、统计预警和分析工作不能深入到企业经营管理中。

有的统计人员对统计工作的认识不够全面,认为将统计数据上报以后统计工作就完成了,而没有认识到统计数据的收集、汇总和上报只是统计工作全过程中的一个阶段,统计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将所得到的统计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找出对策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

二、浅析具体解决方法

1、 企业领导和统计人员要彻底更新观念,正确认识统计、重视统计,善于运用统计方法来进行分析和决策。

我国春秋时期的管仲对统计的作用进行了高度概括:“不明于计数,而欲举大事,犹无舟楫而欲经于水,险也……举事必成,不知计数不可。”只有企业领导和统计人员对统计工作有了正确的认识,善于运用统计成果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统计工作才会在企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综合维修公司领导班子已从几年的工作中逐渐摸索出一套运用统计数字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的办法,每月通过《月度成本分析报表》了解成本费用发生与控制情况,为进一步的节能降耗工作奠定了基础;通过《发电经营分析报表》了解发电队生产经营与成本费用的配比情况,为更好地控制能耗,精细化管理及比学赶帮超等活动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充分的第一手数据;

2、 建立健全统计指标体系,强化对内服务职能。

企业统计指标应在满足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需要的前提下,建立一套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反映企业经济效益和发展趋势的统计指标体系。例如综合维修公司发电队根据历史统计资料,结合当前情况,做了深入细致的预测分析工作,利用统计手段,将指标按固定能耗和可控能耗划分开来。根据通常发电作业的地点路况以及负荷工况合理计算正常的燃油消耗量,设备维护保养严格限定在相关规定的要求下,以及正常队伍在各时期的各项消耗指标,设定为固定能耗,是可以保持长期稳定的统计,我们采用每月定额法,实施静态管理。而那些随着生产运行变化而变化的能耗则划归可控能耗,实施动态管理。可控能耗是我们统计管理的重点,不但要详细掌握能源消耗项目,还要将当期的设备检查和队伍自查结合起来,运用能源统计指标体系,精确预测出在报告期内各能源消耗指标,以具体数据的形式明示给各个能耗部门,并在整个运行过程中通过收集、整理数据,实施分析、调整、监督,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和预防跑、冒、滴、漏及浪费事件的发生。

综合维修公司发电队还设立了《设备运行月度报表》和《能耗月度明细单》等各种统计报表通过这些表格,构成了我企业统计指标体系,建立了上下一致,相互呼应的能源管理机制,强化了对能源消耗部门的监督与反映。

此外,还建立了规范的奖惩条例,利用统计资料归纳整理的数据,作为评价部门节能降耗成果的主要依据,年终统一兑现,这样既调动了大家节约能源的积极性,又为超标部门敲响了警钟。

3、 加强统计基础工作,确保统计信息质量

根据公司目前运营方式的需要,再沿用原有的统计报表制度来解决问题已经不能适应新体制的要求,首先要根据公司实际,逐步完善及补充各项统计管理规章制度,确保统计数据的规范运作。其次科学设置和完善公司统计信息指标体系,改进指标的设置、口径、范围、分组和计算方法,使统计信息内容涵盖企业产供销、人财物、投入与产出的基本情况及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方方面面,做到信息更完整、更及时、更准确真实,加工程度更深。

4、加强信息综合分析能力,为企业经营和决策提供依据

公司发展需要科学的决策,而统计信息分析是制定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统计工作人员要始终明确一个观点――统计数字背后的“情况”、“分析”、“监测”才是统计工作真正发挥作用的根本。统计人员不仅要为公司发展提供正确的统计信息,而且要搞好统计资料的分析,提供具有前瞻性和内涵性的分析报告,以增强对行业发展预测和公司经营决策的预见性、科学性、有效性,指导性。

5、加强部门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信息共享

任何企业统计信息工作都决不仅限于计划统计部门内部,统计工作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需要多方配合才能完成的工作。公司现有统计体制大多为垂直管理,分级分专业负责制,各专业部门都是独立的平等关系,只有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与支持,才能确保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才能确保统计信息的完整性,才能使各专业部门互相支持,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信息共享。

6、加快统计信息网络建设,强化企业统计信息决策功能

为适应公司未来发展的需要,面对信息量越来越大、处理精度越来越高、时效性越来越强、统计方法越来越复杂的要求,我们必须改进工作方法,尽快编制统计信息系统,利用内部网络收集、汇总各专业数据,使原始数据的采集、储存、深加工到传输等一系列过程实现程序化、规范化,保证企业信息具有准确性和时效性,使统计信息在部门之间、公司与基层单位之间的快速传输、资源共享成为可能。

第8篇:能源消耗分析报告范文

1998年12月,网络分析师预测亚马逊的股票会上升到每股400美元。这位网络分析师就是当年32岁的亨利·布罗杰特,当时,亚马逊的股票只有240美元左右,而且,许多分析师认为亚马逊的股价已经达到顶峰,没有上涨空间了。然而,布罗杰特预言的第二天,亚马逊的股价就上涨了19%,不出30天,涨福为128%,超过了400美元的目标。此后,布罗杰特被赫赫有名的美林证券收编,取代了分析师乔纳森·科恩,因为科恩认为亚马逊股票的上涨空间最多只有50美元。在随后的几年里,布罗杰特成为华尔街的红人,与摩根斯坦利的玛丽·米克分别被誉为“网络先生”和“网络皇后”。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0年5月BOO.COM倒闭,这是欧洲资金最雄厚的网站,资金1.6亿美元 ,而被收购时只卖了37万美元。它的倒闭拉开了网站倒闭的序幕。截止到2000年年底,美国有375家网络公司倒闭。同时,代表新经济的纳斯达克股指起伏跌荡,纳斯达克指数从2000年3月份的最高峰5132点跌至12月29日2470.52点。年底收盘股票总市值只有5千多亿美元,只相当于3月狂潮时,思科公司的股票总值。 2000年全年美国新型网络公司裁员人数达到创记录的4.12万人,其中12月第一次超过万人。

而亚马逊自从上市以来,从来没有盈利记录。在1999年亏损3.5亿美元之后,亚马逊的CEO贝佐斯把公司定位为“孵化器”,即把公司从一个单纯的在线书店变成一个在线超级市场,而后成为“一个电子商务孵化器”,帮助企业启动自己的公司。比如,亚马逊先后与网上药店drugstore.com、living.com和在线汽车销售公司Greenlight.com等公司签订了合同,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而到了2001年贝佐斯不再把亚马逊称为孵化器了,而是把合作对象从过去的网上企业,调整为网下企业,比如Circuit City,Borders和Target等零售商。显然,这些网下零售商可以给亚马逊带来真实的现金流,而不是不断下降的股票。

这时,我们的网络分析师亨利·布罗杰特又发表了宏论,他在2001年1月的分析报告中写到:“以每家合作企业带来0.75亿美元计算,那么,每年将会为亚马逊增加3.75亿美元的收入。”然而,布罗杰特这次看走了眼,亚马逊的收入并没有像他预测的那样上升,就连亚马逊的看家本领――网上书店的销售也出现了下滑。过去,华尔街的分析师认为亚马逊网上销售在2001年底的销售额可以达到50亿美元,尽管“911事件”之后,美国家庭的网上购物出现了一定的增加,但是实际上现在的销售额只能达到30亿美元。

根据《华尔街日报》2001年11月15日报道,美林集团的新总裁奥尼尔对企业进行改革,大量裁员,裁员人数占全体员工的15%,即有7000人面临下岗,就连“网络先生”也未能幸免,尽管他可以获得价值200万美元的补偿金,但是,他将面对大量的索赔官司,因为在网络股泡沫之后,布罗杰特仍然鼓吹持有,使得许多股民上当受损。布罗杰特被解雇的消息,一时间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

过去,投资分析师认为:“在这一阶段,盈利并不能说明什么。投资者能够理解,在行业的早期增长过程中,保持高速增长和占有市场份额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优势。”

那么,如今,我们应当如何来看待和评价网络泡沫呢?

网络股的泡沫破裂对于人们回归理性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在人类历史上,已经经历了无数次泡沫经济的磨难。1841年,一位苏格兰历史学家查尔斯·麦凯写了一本名为《异常而普通的妄想与群集性的狂想》,该书详细讲述了17世纪和18世纪欧美发生的几次金融浪潮和泡沫经济,这是文献中第一次提到泡沫这个词。 

理论预期理论认为,价格是在可能得到的信息范围以内,由参与市场交易的成员使用适合于当时当地具体情况的标准经济模型而形成的。他们认为市场价格不可能彻底脱离根本的价值,除非是信息完全错了。其理论假设是市场上只有一种目的、一种思想,可是从历史上观察,参加市场交易的人往往受各种不同的目的所驱使,他们带着各自的本钱、出于不同的目的,拥有不同的信息进行交易。例如在早期的铁路投资中,最初的投资者是那些在筑路权方面的生意人,他们想从这里捞一笔钱去作其它的生意,随后而来的第二批投资者,关心的是铁路经营的利润丰厚与否,再来的第三批人,只是看见铁路股票不断上涨,有利可图,只想通过转手赚取差额。

1995年8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资本市场》报告中提到:虽然对泡沫的具体定义要求有一个对特定市场的模型,但当资产价格上升完全由于经济单位期望其上升时,这种资产是所谓的“处于泡沫之上”。理论界研究了两种泡沫:理性泡沫和其它泡沫。理性泡沫是著名的傻瓜理论的数学形式化。然而,实际上理论界还没有达成对泡沫状态的统一认识,至于它是否可能发生也没有一致的看法。理论家们试图用数学方法阐明理性泡沫的存在,这倒不是因为“非理性的泡沫”不存在,而是因为数学上难以处理。

这种以泡沫开始,并以各种情况的金融危机(但不一定总有危机)而告终的投机行为,其投机现象随不同的时间而异,包括的范围很广。其中包括:1636年荷兰郁金香的畅销、1719年--1720年南海公司骗局、1820年约翰·罗的密西西比泡沫、1846年--1847年英国的铁路狂热;特别是,本世纪二十年生在美国“疯狂的投机”──佛罗里达的投机浪潮,更是让人难以置信。 

很遗憾,人们并没有从这些泡沫中汲取教训,从1928年开始,股票市场投机在华尔街股市重新建立起空中楼阁,金融顾问罗杰·巴布森敏锐地预见了它的到来,但是,人们并没给予足够的重视。到10月21日,暴跌在所难免,当天的抛售量高达600多万股,连股票行情自动记录器都无法及时反映,直到收盘后接近2小时,最后一笔交易才在股票行情自动记录器上实际记录下来。连著名的内在价值理论的先驱者--欧文·费雪都无法接受这一事实。10月24日,抛售量扩大到1300万股,10月29日再次放大到1640多万股。要知道,1929年的1600万股相对于1985年纽约股市的10亿股!

第9篇:能源消耗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云南 能源强度经济结构

一、引言

近年来,能源问题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后,云南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然而,云南在取得经济成就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能源。目前全省经济发展仍处于以投资拉动为主的发展阶段,能源消费居高不下,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也较低。因此,降低能源消耗,便成了亟待解决的能源问题之一。本文将在现有关于中国能源强度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云南经济结构变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进行研究,主要运用魏一鸣等 提出的能源强度结构分解分析法,分析经济结构变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旨在为今后云南省降低能耗提出一些建议。

二、基于结构分解分析方法的能源强度分析

结构分解分析方法(SDA)的基本思路,是把一个目标变量的变化分解成若干个组成要素的变化,从而可以辨别各个要素影响程度的大小,确定出影响作用比较大的因素。继而可以根据需要把这种分解逐层进行下去,最终把各种影响因素对目标变量的影响区分开来。常用的结构分解方法有Laspeyres指数分解法和Paasche指数方法。它们的共同问题在于总是有分解残差的存在。本文将采用由Sun提出的另一种能够完全分解的结构分解方法(Sun,1998),可以避免残差的出现,从而提高分解结果的解释效果。

魏一鸣等将能源强度变化分解为结构份额与效率份额。能源强度e指的是:生产单位经济产出(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投入量,即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数量。因此,总体能源强度一方面取决于反映各产业能源利用效率高低的各产业能源强度,另一方面取决于反映各产业国民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的产业结构。鉴于此,本文将着眼于对产业结构,以及各产业能源利用效率变化对能源强度影响的分析。

依照能源强度结构分解分析法公式,可对云南能源强度变化的影响份额进行计算,其公式如下:

令:e0表示基期的能源强度,en (n=1,2,……N) 表示第n期的能源强度,则能源强度变化可以分解为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其中结构份额为:

, (i=1,2,3;n=1,2,…,N)

效率份额为:, (i=1,2,3;n=1,2,…,N)

其中,ei表示第i产业的能源强度,yi表示第i产业产值占GDP的比例。

为计算当年能源强度变化中的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取第n-1期为基期,则当年能源强度变化中的结构份额为:

效率份额为:

其中,ein-1表示第i产业第n-1期的能源强度,yin-1表示第i产业第n-1期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能源强度变化中的结构份额式和效率份额式分别表示了从基期以来能源强度变化总量中,经济结构变化和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分别提供的贡献率。当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为正值时,说明其推动力与能源强度的变化是同相的;如果是负值,则表示其影响方向和能源强度的变化方向是相反的。

三、云南经济结构变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

1. 云南能源经济基本趋势

(1)云南三次产业GDP及其结构的基本趋势

1978年~2007年间,云南经济总量持续增长,按照1978年人民币不变价计算,GDP增长了13.8倍。尤其在1993年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以后,GDP年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虽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GDP增长有所减缓,但仍然保持了9%以上的年增长率。图1反映了按照1978年人民币不变价计算的1992

年~2007年云南生产总值及各产业生产总值的增长趋势。

在产业结构上,如图2所示,第一产业基本呈持续下降趋势;第二产业的比重从1993年的41.97%开始上升至1998年的46.18%,此后出现下降,2001年后有所上升,但2005年又出现下滑,此后的两年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的比重在1992年出现大幅度上升,但1993年便由于第二产业比重的上升而出现了波动。

(2)云南各产业能源消费基本趋势

在云南经济增长的同时,能源消费总量从2000年开始持续稳定增加,平均年增长率为5.75%,到2007年达到最高点 7173.26万吨标准煤。从三次产业能源消费趋势(见图3)可以看出,2003年后,第二产业能源消费量呈快速增长趋势,而第一、三产业的能源消费量与其他能源消费量、生活能源消费量则一直处于平稳状态。

(3)云南能源强度变化趋势

经济总量和能源消费的趋势决定了能源强度的趋势和波动,从图4可以看出,云南能源强度于2002年后下降趋势总体趋于平稳,这是由GDP数值稳步上升,能源消费量亦有所增长引起的。

与此同时,图4还反映了第三产业能源强度受能源消费量波动的影响很小,基本保持稳定的小幅下降,这显示出了能源强度变化外在性的特征。

从能源强度的下降幅度来看,云南的能源强度从2000年的1.77下降到了2007年的1.51,平均每年下降0.037。从能源强度下降幅度的数据中(见图5)可以看出,能源强度的变化幅度基本在-0.15~0.05之间波动。在云南控制能源供给,促使能源消费者加强能源节约和能源替代的情况下,云南经济的能源利用效率出现较快上升是完全可能的。

2.云南能源强度的结构分解分析

(1)结构份额与效率份额的比较

依照前面提到的能源强度结构分解方法,根据历年云南统计年鉴和中国能源年鉴数据中的可获得数据,对云南2001年~2007年间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以及能源效率提高对整体能源强度下降的影响份额进行计算。表1 和图6分别表示了计算的结果。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除去2002年及2004年,结构份额均为负值,也就是说,经济结构的变化实际上反而促使了能源强度的上升。2001年~2007年间,效率份额均为正值,即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和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共同促进了能源强度的降低,但后者的作用效果明显高于前者,云南能源强度下降完全来自于效率份额,其中结构份额累计为-23.08%,效率份额累计达到了123.08%,即2001年~2007年期间,云南能源效率的提高全部是由各产业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所推动的。

(2)三次产业效率份额的比较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云南能源强度下降完全来自各产业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因此有必要对各产业的效率份额进行分析。依照当年效率份额公式,可得各产业的效率份额计算公式:

其中,ein-1表示第i产业第n-1期的能源强度,yin-1表示第i产业第n-1期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由此可计算出三次产业各自的效率份额。图7是三次产业各自效率份额的计算结果。从图7中可以看出:三大产业结构变动的效果差异显著。2002年后的六年间,第二产业的效率份额平均值已超过100%,因而可以进一步把云南能源强度下降的动力归结到工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第二产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他产业能源消费波动以及产业结构变化导致能源强度上升的影响,而且推动了能源强度持续快速的下降。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从对云南能源强度的结构分解分析的结果来看,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强度产生了一定影响。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在2001年~2007年间总体上推动云南能源强度上升了23.08%,从这个结果来看,结构变动在产业层次上对能源强度变化的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分析结果表明,云南能源强度下降的动力,主要来自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其中云南整体能源强度变化中的效率份额占到了123.08%。

在产业层次,第二产业的能源强度下降是整体能源强度下降的最根本和最主要的因素。2002年后的六年间,第二产业的效率份额平均值已超过100%,该结果说明,云南能源强度持续快速下降的原因基本上来自于第二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同时,第二产业能效的提高还抵消了其他产业能源强度波动,以及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的能源强度上升。

五、政策分析与建议

1.通过经济结构调整来降低能源强度已取得一定成效,然尚存潜力可挖

本文的实证研究说明了云南经济结构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能源强度的下降。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来降低能源强度已经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和发展,在云南未来降低能源强度,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中,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可能代替效率提高,起到主要的推动作用。

2.经济结构升级应继续以工业化为主要方向,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从目前云南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来看,第一产业的比重除1999年之外,一直呈下降态势;第三产业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而第二产业的比重则在第三产业的影响下出现了一些波动。这充分说明云南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在以工业化为主要方向的同时,第三产业已经开始受到重视。此外,由于第二产业的能源强度大大高于其他产业,其快速发展必须以大量能源消费为基础,在未来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的情况下,这种发展战略的可持续性很难保证。因此,云南的发展战略必须进行调整,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以新技术为基础的高科技产业,从而以更低的能源消费强度来支撑云南的经济增长。

3.仍需通过制度改革和技术引进来促进能源效率提高,从而达到降低能源强度的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创新和技术引进使得云南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了能源消费的低速增长。虽然这些制度创新和技术引进的潜力正在逐渐减少,但现阶段能源效率的提高依然是降低能源强度的主要途径。因此对于目前的云南经济来说,必须通过深化制度改革,加大技术引进力度,以税收、法律等为辅助手段,继续推动能源强度下降,控制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

4.加快推广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结构的多元化、清洁化

要结合云南的自身优势,提高太阳能、沼气等清洁无污染能源的使用度,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费,积极开发和推广使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多元化、清洁化,大力发展清洁、优质能源。

参考文献:

[1]魏一鸣等:中国能源报告(2006):战略与政策研究[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韩智勇,魏一鸣,范英:中国能源强度与经济结构变化特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23(1):1-6

[3]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 [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2008

[4] 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8 [R]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