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规模效应的好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品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观察世界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一种正向关系,这种正向关系表现在:区域品牌较好的地区其区域经济发展的也较好,反之,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往往落后。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强势品牌越多,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则所创造的国民财富就越多,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品牌塑造是密切相关的[1]。
一、文献综述
波特(1998)认为,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产业群是区域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产业集群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获得交易成本、外部经济和创新等方面的竞争力。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区域经济效益的提高,区域品牌效应凸现,提升区域品牌就势在必行了。波特(2002)又进一步指出一个国家的成功并非来自某一项产业的成功,而是源于国家内部众多的产业簇群,区域品牌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簇群,带动区域周边地区的发展。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品牌之间的关系,这方面国内已有许多研究。孙宏杰(2002)认为,区域品牌包含的两个要素中的第二个要素品牌效应,往往代表着一个地方产业产品的主体和形象,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夏曾玉(2003,2004)通过对“温州现象”的考察,分析了建设区域品牌的好处以及温州建设区域品牌的经验。陈方方(2005)强调,地域品牌有识别、搭载、聚集、刺激的经济效应。何铁(2005)指出,品牌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吴程或(2005)认为,区域品牌可以增强区域的核心竞争能力,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能够形成地域分工与产业分工的有效结合,是农村城市化和城市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武跃丽(2005)认为,区域品牌比单个企业品牌具有更持续的品牌效应,更强大的吸引力,在对外宣传和区域经济发展中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肖志明(2009)从品牌带动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问题,通过晋江品牌带动经济增长模式,找到品牌带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为其他区域通过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以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可见,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品牌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至今还没有系统化,尤其是如何更好地发挥品牌带动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更应展开清晰、彻底的研究。所以实施品牌战略,推动经济发展已成为时展和经济转型的紧迫要求,构建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是提高国际竞争力,振兴民族经济的必由之路。
二、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机制”一词的含义为[2]:事物在内因与外力共同作用下发生变化的原理及其表现形态。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机制是区域品牌形成过程中和形成后产生的一些变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因素共同起作用,以使区域经济得到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区域品牌,使区域经济和区域品牌共同持续发展。
1.区域品牌的内在带动机制。
(1)外部规模带动机制。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首先由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在1890年提出,后经克鲁格曼等学者的完善而得到发展。外部规模经济理论认为[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行业规模较大的地区比行业规模较小的地区生产更有效率,行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引起该地区厂商的规模收益递增,这会导致某种行业及其辅助部门在同一或几个地点大规模高度集中,形成外部规模经济。通常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企业中,多数的企业规模比较小,内部规模经济难以观察,然而,由于分工的不断外部化和专业化生产的深入,各个企业的生产都集中于某个特定的产品和特定的经济环节,产品和服务可以同时满足其他厂商的需求,区域品牌的外部规模经济也就显现出来。相对于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对于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具有非常特殊的重要作用。
(2)空间集聚带动机制。
大量中小企业在大城市的近郊区或中小城市(镇)集聚成群,空间上的接近使经济活动高度密集。从硅谷到中关村,从底特律汽车工业的集中到深圳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从娱乐业、金融业、酿酒业、冶炼业到高科技产业的集聚,都是因为有某种或某些优势资源的存在,这些优势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如农产品、矿产资源、水陆交通的便利)、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和政治资源等,这些资源是企业集群在某地诞生的个性化条件。另外,空间集聚不仅带来生产上的外部经济性,而且还产生智力与管理外溢。例如:对于集聚的企业,即使自己不进行科研开发,也可以因久居此地而享受智力包括隐性知识外溢带来的好处,如:由于大学或科研机构的集聚使当地企业技术进步比其他地区的企业更快,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使区域品牌企业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好处。
(3)整体优化带动机制。
整体优化效应是指群体内各组织由于增长上的协调而产生的收益。区域品牌的特性表明,集群区域品牌是一个天然的区域创新系统,在某一区域的机构集中能够形成一个共享的文化与学习区域,产生一个学习与知识传播的网络,积淀丰富的社会资本,从而促进区域系统的创新能力提升和技术进步。如作为高技术集群区域品牌的典范,硅谷因其知识密集、流动的高质量劳动力、鼓励冒险并容忍失败的氛围、开放的商业环境、产学研的互动、政企与非赢利机构的合作、专业化的商业服务机构、高质量的生活等特点而被誉为“技术进步的源泉”。
2.区域品牌的外在带动机制。
(1)关联带动机制。
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一般都有一个主导核心企业,通过该主导核心企业的衍生、裂变、创新与被模仿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一个区域有某个领域的产业或企业出现,随即与之相互关联、相互竞争的原材料、零配件供应、产品制作、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就会在空间分布上不断地趋向集中,汇集于区域的各企业,通过合作与交流,寻求规模经济,寻求互动式学习和创新,寻求在产业价值链上新的机会和更有影响力的竞争位置。
(2)扩散带动机制。
区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它与区域之间通过双向联系来获取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原料、燃料、劳动力和技术,同时也为其他区域提品和服务。区域品牌的建立和发展,同样会形成对原材料、零部件及辅助产品等的较高需求,从而刺激相关部门的建立及生产规模的扩大,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增长[4]。
3.不同类型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机制。
(1)由特色资源、技术工艺形成的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
地理气候、地貌条件和文化特质、传统工艺是很难移植和模仿的,有些区域品牌的形成在于其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或是因为悠久历史的特色技术工艺,如新疆哈密瓜、杭州龙井茶、景德镇陶瓷、苏州刺绣等。在特定区域内,基于当地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人文环境或特色技术工艺,围绕某一主导产品或产业的生产活动为基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步树立起来能代表本地区特色的品牌。这种具有特色竞争优势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它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5]。比如河南信阳毛尖、福建安溪“乌龙茶”和“铁观音”系列、浙江安吉白茶等。这些地方借助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茶文化促进茶产业发展,并通过区域品牌效应在市场上实现品牌对产品的增值作用。
(2)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的带动机制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自身的一些特征(如区位特征、资源共享特征),使区域内企业获得市场优势、创新优势,形成区域品牌的特色和竞争优势。这种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品牌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产业品牌和产业综合竞争力,这是其他区域很难模仿的。这些具有特色的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往往具有乘数效应,他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三、发挥品牌效应,推动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树立用品牌引领经济发展的理念。
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品牌主导。我们对于世界经济强国的了解和认识大都是从品牌开始的。
通过波音、通用、微软、可口可乐、沃尔玛,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强大的美国;通过奔驰、西门子,我们认识了德国;通过三星、现代,LG、了解了韩国。同样,这些国家对世界经济和市场的渗透、占有和垄断,也是通过这些品牌实现的。正是因为认识到了品牌的好处,他们高度重视品牌战略,许多国家把品牌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始终把打造品牌作为谋求长远发展的企业战略,坚持不懈地围绕自己的品牌来提升产品质量,培育企业文化,提供优质服务,推进自主创新,最后形成今天的世界性影响力,这一切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此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产业升级,逐步形成产业龙头、产业链条、产业集群,树立用品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2.搭建用品牌整合资源的平台。
品牌的基础是企业和产品,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重视品牌的培育和研发,加大品牌创新推广的投入,不断开发出掌握核心技术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适应市场需要的品牌产品;对于企业现有的品牌应该进一步巩固提高,使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同时鼓励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的生产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联合等多种途径进行品牌重组,加快生产要素向名牌企业聚集,着力打造区域经济的旗帜品牌。
以知名品牌企业为龙头,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品牌规模效益,把现有品牌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品牌走出省门,争创中国名牌和世界名牌,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通过授权生产、授权经营、连锁经营等方式,实现快速的品牌扩张、规模扩张、市场扩张。如吉林化纤“白山”牌商标被认定驰名商标后,大力推进商标许可使用,带动了相关企业的发展。因此,广泛深入地开展品牌建设研究和交流工作,搭建品牌建设的公共平台,为充分发挥优势品牌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奠定基础,继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整体优化区域资源,奠定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基础。
区域品牌存在的价值在于它在市场上的定位和不可替代性,定位的实质就是将区域品牌放在目标顾客心目中给它一个独特的位置,由此而形成区域鲜明的品牌个性。[6]由于空间差异的客观存在,每个区域的禀赋是不同的,每个区域的优势也各有千秋,因此区域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准确定位。区域定位的基础是区域最具优势的资源,优势资源是区域品牌的成因之一。由于区域品牌的培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过程,因此只有那些具有规模性、低消耗、可持续性的特有资源才是优势资源。在培育区域品牌选择重点产业时,我们一定要选择那些建立在可持续性的优势资源之上且具有发展潜力、竞争优势明显、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重点扶持。
4.发挥品牌效应,推动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品牌之所以对任何企业都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它的品牌效应。产品品牌的声誉一旦树立起来,就会通过消费和流通领域的传播,迅速扩大产品的影响力,赢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只要产品质量信誉不受损害,它的影响力及其经济效果就会长期持续下去,以至延续几代人的时间,并且品牌的信誉可以由一种产品放大到一组产品,产品的卓越形象可以放大为企业甚至地区的形象,由此带来的经济效果也起到了乘数作用。由于品牌产生的扩散、持续和放大效应机制,刺激市场需求,能给企业带来一连串的利益。市场营销学认为,当品牌被公众认可后,就成了一种载体,在此基础上,利用其品牌效应,将其做强做大,形成品牌企业和集群品牌,就形成了品牌经济。
总之,只有通过积极培育区域品牌、全国品牌乃至国际品牌,才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产品占据国内外高端市场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发挥品牌市场带动作用是振兴经济,提高国力的必经之路[7]。
参考文献:
[1]马志强。区域形象—现代区域发展的品牌和魅力[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25.
[2]孙日瑶。品牌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48.
[3]刘阳。中国品牌[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156.
[4]熊爱华。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互动关系中的磁场效应分析[J]。管理世界,2008,(8)∶176.
[5]王秀海,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D]。硕士论文,2007∶5.
在我国,许多发达地区的企业产业集聚效应日趋普遍。产业集聚效应在给中小企业经济发展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需要政府、企业和行业组织合力,共同发挥集聚效应,提升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从分析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现状入手,评估集聚效应给集聚区的企业带来的好处,全面透视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中小企业在产业集聚效应下的经济发展问题的建议措施,对研究中小企业在产业集聚效应下的经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中小企业产业集聚效应经济发展
中小企业的“集聚效应”指的是某一地区通过集中各种产业以及其相关的经济活动,形成显著的区域经济效果,从而产生吸引各方经济力量向该地区聚集的一种凝聚力。显而易见,中小企业产业的聚集效应是造成一个地区或城市不断发展不断扩张的最根本的因素。
产业集聚现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经济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最典型的产业集聚的例子就是美国的硅谷。产业集聚在我国的例子也有很多,分别分布在浙江、江苏、珠三角等发达地区。
中小企业集聚对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我国的工业化建设速度,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良好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的起点普遍较低,而且随着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着巨大的同国外企业的竞争压力。因此,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聚想要充分的发挥作用就应该积极发展中小企业的资金资本优势,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充分利用内部和外部的资源条件,逐渐壮大自身的实力。
1 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的现状分析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来,改革和开发的程度不断加深,我国的中小企业都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巨大的优势条件,也为中小企业实现产业集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中小企业集聚的形成,根据产权划分,可分成四种模式:即以私有民营的家族企业为主体的浙江温州模式;以集体乡镇企业为主体的苏南模式;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东北模式;以三资企业为主体的珠江模式。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企业数量还不算多,市场的竞争程度也不都激烈,这时期沿海经济开发区的中小企业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的扶持而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现象,并逐步成熟起来。但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后,越来越多的海外资本逐渐涌向中国来谋取利益,使中国的经济市场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重点发展沿海地区的经济开发区,因此,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集聚效应,把本地化特色与国际化发展很好的融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增强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 集聚效应可以为集聚区的企业带来的好处
2.1 由于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
企业在区域内实现产业集聚,因为距离近,生产环节相互错开,这样既节约了生产成本也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时,销售与采购市场也存在于该区域内降低了采购和销售环节的成本;产业集聚区的企业众多也帮助各企业能够更加迅速的获取信息,从而降低了信息成本;产业集聚必将需要大量劳动力,实现了间接地劳动力集聚,使企业降低了寻找劳动力的成本。
2.2 促进分工与合作
中小企业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集聚,能够帮助中小企业之间突出优势,发现弱势,进一步达成合作,从而扩大经济发展的规模,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3 享有区域与品牌优势
在某一地区或范围内实现产业集聚,重点突出品牌建设,帮助区域经济发展树立品牌效应,这就可以直接帮助区域中的中小企业达到提高整体的知名度和提升整体的企业形象的作用。有了品牌效应,消费者或者经销商就会自发的来到这里,也会吸引投资商前来投资。
3 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存在的问题
我国集聚区域中的中小企业大多规模小、资金力量薄弱,且产品创新程度低,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竞争力不高,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国企业难以真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中小企业投资规模较小,资金力量薄弱
我国中小企业很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存在着沿用旧设备的情况,科学技术的引用率低,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而且在同一产业集聚区域,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存在不合理竞争的现象,如许多企业凭借低成本优势,采用比拼价格的方法进行市场竞争。同时,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差且雷同率高,也缺乏创新,竞争力不强。
(2)集聚效应的规模效应不明显,企业分工和协作明显不足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刚刚起步,市场运行不够规范,企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导致了某些区域企业的产业集聚效应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另外,很多企业过于重视与国外资本之间的合作,而忽视了本区域企业的有效合作,使产业集聚中的企业凝聚力不强。
此外,在企业集聚中还存着企业各自生产的现象。大多数企业各自管理各自的生产,专业分工程度低,对产业集聚产生的效应利用率也不高,这就无法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作用,更无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粗放型的管理理念长期存在,企业领导的素质不高
首先,从改革开放初期成长起来的很多中小企业企业在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并没有在战略管理上取得了有效的进步,很多企业家的管理知识缺乏,使企业的成长一直是粗放型的。
其次,企业中高品质人才的稀缺,在我国很多粗放型的中小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整个企业中的员工最多数的是生产加工方面的,这部分的员工普遍学历较低,整体的文化素质不是很高,很大程度上是按照指示进行生产,没有很好的创新能力,跟不上时展的步伐。而在技术应用环节或者管理环节的人才稀缺,不利于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4)政府在产业集聚企业的服务和设施建设不健全。这方面主要包括服务于企业的基础设施与公共物品,如供水、供电、道路建设和环境保护等硬件投资不足。同时,产业集聚地的管理部门对集聚企业服务的软件投资也不足,行业组织也不健全。
4 中小企业在产业集聚效应下的经济发展问题的建议措施
现阶段看来,如何在本地资源与外来资源之间寻找平衡点,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是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文从企业、组织和行业组织三个方面提出相关的建议措施。
4.1 企业方面
集聚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构建更加广泛的战略联盟或技术联盟,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培养企业共同维护产业集聚区域的良好形象,在市场竞争中公平竞争;
(2)要依托于本地进行生产,同时关注全球化生产。要改变某些区域内存在的过度依赖外资或者大型企业投资的现状,中小企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不会被外来资本消磨自身的创新能力。
(3)拓宽产品的销路,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形象建设。新的世纪以来物流业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物流业对企业的发展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小企业在实现产业集聚效应的过程中也要重视物流的合作与建设。此外,在构建好物流通道的同时还要注重区域品牌形象的建设,积极培养品牌对提升区域的经济形象也发挥着极大地作用。
4.2 政府方面
(1)为地区或城市产业集聚提供高效的基础硬件设施,包括完善交通通信的基础网络以及产业集聚所需的场地改造等等。
(2)完善政策法规的制定,首先应该健全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对影响市场秩序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制裁;建设良好的融资环境,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新的机遇,使中小企业能够健康发展;跨区域合作需要双方地区的政府部门提供良好的合作平台。
(3)进行合理的规划,有意识地、有步骤地建设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工业园区。
4.3 行业组织方面
(1)为企业进出口贸易提供有效的销售途径,及时提供市场动态;举办定期的产品博览会、投资与贸易洽谈会,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企业实现共赢建立坚实的基础。
(2)帮助企业相互联系,可以定期举办产业集聚内企业的交流会等。建议本地企业有效形式的联盟与合作,以更好的实现专业化分工或实现规模经济等;实现技术开发工作室或者科研所等走进企业,为企业实现科学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3)做好区域的宣传工作,增强企业之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感,积极培养企业为实现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使命感。
5 结束语
在我国,许多发达地区的企业产业集聚效应日趋普遍。中小企业集聚对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我国的工业化建设速度,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良好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政府、企业和行业组织合力,共同发挥集聚效应,提升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共同致力于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产品创新等增强群体的竞争优势,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使中国制造能够真正在世界市场上立足。
【参考文献】
[1]唐建军,程凡真.浙江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科技创业》2005年10期
关键词:旅游产业集群;产业租金;地理租金;福建省
一、引言
旅游产业集群是由有效的旅游供应链组织起来的一系列旅游活动和旅游服务,其目的是旅游目的地所有单位协同作用以便提高目的地的竞争力。划分旅游产业集群的类型有助于辨识不同发展特点、发展条件和发展道路的集群,为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目前国内外专门研究旅游产业集群类型的成果较少,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有:依据旅游产业集群的层次性,推动集群发展的主导因素,集群内部企业联系和组织结构,集群所依托环境等方面进行划分。然而,这些方法大多是借鉴制造业产业集群划分方法,没能考虑到旅游产业的特殊性。旅游产业集群与制造业产业集群发育的基础不同。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集群内唯一的关键性衍生企业。制造业产业集群集聚的关键性衍生企业可以是产业链条上的任何一个环节的要素企业,只要这个要素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即可。所以,旅游产业集群是在关键性衍生企业(景区)发育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旅游产业集群是各旅游相关企业围绕旅游核心吸引物(景区)集聚,当然必须明确的是这个核心吸引物应具备足够大的吸引力和一定的规模体量,才能保证产业租金的产生,才值得其他旅游相关企业围绕其集聚。
从旅游景区的角度,按产业集群内各集聚体之间的关系,研究旅游产业集群的分类,并探讨各类型旅游产业集群的优缺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根据以中心景点为主形成的各集聚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旅游产业集群分为以下几种:
二、轮轴式旅游产业集群
如果以中心景点为中心的聚集体在景点随机集聚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吸附其相邻的景点或者景点聚集体的作用,由于景点聚合体的屏蔽作用,该中心景点始终会处于聚集体的中心位置,整个景点系统呈凝聚状结构,形成所谓的轮轴式旅游产业集群,如图1所示。即以某个大型旅游景区为中心,众多旅游饭店、旅行社、娱乐购物场所等旅游产业集群内的核心企业及其原材料供应商的中小企业围绕在其周边形成,表现出明显的同心圆布局形态。最内层为核心层的关键性衍生企业,通常是某个标志性的著名景区,凭借强劲的旅游吸引力和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成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在景区集聚着为景区提供直接支撑服务的旅游核心企业,构成旅游产业集群的里层。最外层为旅游相关辅助企业。在此类集聚中,旅游核心企业始终处于支配地位,其他辅助企业则处于或从属地位,根据核心企业的需要为其提供服务。其实质是通过所依托的主体旅游吸引物将客源吸引进来,然后通过整体联动,在为旅游者提供优势服务的同时,实现群内企业间的“共赢”。
(一)轮轴式旅游产业集群的优缺点
轮轴式旅游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集聚度,整个旅游产业集群紧密围绕在核心景区周围,共享中间投入品的好处,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同时,由于利益相关而产生竞合,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集聚效应和协同效应。
然而,由于关键性衍生企业单一,集群规模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规模经济的效果。而且由于关键性衍生企业的单一,致使产业集群的风险较大。很显然,在这种集群结构模式中,区域旅游业的生命是系于一点上,一旦这个核心层的企业出现问题(如景区资源受到破坏或过度使用造成资源质量下降等),或者人们旅游兴趣发生转移,就很可能导致整个集群的崩溃。
(二)轮轴式旅游产业集群的培育建议
要实现轮轴式旅游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要确保“核心景区”这个点的资源质量外,避免由于资源质量下降造成旅游产业租金消失。同时,还必须在这个“点”上下功夫,区域整体的形象定位、宣传促销及其他一体化操作均应以该“点”为取向,实现统一品牌、统一市场、统一运作,发挥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效应和品牌效应。为了避免由于主体旅游吸引物单一可能导致的市场危机,避免由于旅游需求转移造成的产业租金消失,还应努力使这个“点”在某种意义上产生裂变,分解为众多的差异化的旅游产品要素,应对由旅游需求变化所带来的产业危机。
一般而言,轮轴式旅游产业集群适合那些仅拥有单个特色品牌旅游吸引物,且地理范围有限的区域,是一种小规模的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轮轴式旅游产业集群比较常见于重点风景名胜区型旅游产业集群。福建比较典型的有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产业集群、莆田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集群、泰宁大金湖国家地质公园旅游集群。武夷山市的众多旅游景点中只有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资源品牌突出,资源吸引力强,对周边其他旅游景区产生明显的屏蔽作用,长期以来形成武夷山“一枝独秀”的旅游发展格局,主要的旅游服务设施集中在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周围,而且密集围绕在武夷山旅游景区核心区的现象,表现出明显的同心圆布局。
三、马歇尔式旅游产业集群
如果在某些时间段的随机聚集中,这个中心景点聚集体不能吸附其相邻的景点或者聚合体,而是发生游离,那么就会存在多个较大的景点系统,每个景点系统围绕其中心景点形成随机聚集体,在整个空间区域上就没有明显的中心,就形成所谓的马歇尔式旅游产业集群。集群内全部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规模都比较小,形成以多个核心吸引源为中心的集聚。
马歇尔式旅游产业集群内大景点集团数目不是单一的,空间结构存在着多处凝聚中心,各个大景点集团之间可能存在着再聚合成更大集团的趋势,也可能进一步扩散成为多个大景点集团。马歇尔式旅游产业集群系统内空间结构随机聚集性很弱,而且从集聚中心向四周的景点密度不是衰减的,反而是递增的,系统向心性作用较弱,处于有限扩散集团凝聚模型演化的初始阶段。马歇尔式旅游产业集群示意图,如图2所示:
(一)马歇尔式旅游产业集群的优缺点
马歇尔式旅游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不如轮轴式旅游产业集群:一是各集聚体分布较为分散,无法共享中间投入品的好处,无法实现规模集聚效应,使得集群缺乏竞争力;二是马歇尔式旅游产业集群缺乏必要的核心吸引物,不利于区域旅游形象的树立和客源规模的扩大;三是马歇尔式旅游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替代效应明显,竞争激烈。因此,这种集群模式缺乏竞争力。
但是,马歇尔式旅游产业集群比轮轴式旅游产业集群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马歇尔式旅游产业集群具有多个凝聚中心,可进行多样化开发,最终旅游产品较为丰富,旅游功能较为完善,能较好地满足旅游需求,同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具有较大的发展后劲。
(二)马歇尔式旅游产业集群的培育建议
马歇尔式旅游产业集群应重点培育集群内差异化最明显的拳头凝聚中心,使之尽快成长,形成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的“龙头”,在众多的凝聚中心脱颖而出,成为区域旅游形象和品牌的代言人。对于其他凝聚中心,则尽可能进行差异化开发或再开发(也就是进行产品转型,在功能上和“龙头”形成互补),使之产生互补效应,产生竞合效应。
马歇尔式旅游产业集群常常会出现在那些旅游资源众多、却存在较大共性的地区,彼此之间平分秋色,发展规模都差不多,吸引力也差不多。在我国,马歇尔式旅游产业集群比较常见于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和都市型旅游产业集群。福建的福州、龙岩、漳州、宁德的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属于这种类型。福州拥有鼓山、旗山、西湖、左海、森林公园等众多旅游景区,然而各景区资源特色并不突出,所以形成所有景区均有发展,却没有一个能成为龙头,规模体量均较小,形成星火燎原的势头,成为马歇尔式旅游产业集群。
四、网络综合体式旅游产业集群
如果中心景点集聚体的吸附作用仍然比较强,但周围其他景点集聚体还比较容易进入旅游产业集群内部,使得集群内各集聚体从凝聚中心向四周衰减的还比较快,凝聚中心的向心性作用力较强,处于有限扩散集团凝聚的中间阶段,形成网络综合体式旅游产业集群。网络综合体式旅游产业集群是以一定的枢纽形成的旅游组织网络,在集群内企业进行恰当的单元功能分工,兼顾各单元的互补性,协调布局群内旅游服务设施,彼此之间形成合力,进行竞争合作。在网络系统的基础上,地理上相互接近的企业之间通过大量的产品交易、分包、旅游项目的联合开发、非正式交流等活动,逐步形成以信任和承诺为基础的地方根植性文化。随着交易网络和社会网络的融合,集群内企业的交易成本不断降低,企业更倾向于“弹性专精”的专业化分工生产。网络综合体式旅游产业集群示意图,如图3所示:
(一)网络综合体式旅游产业集群的优缺点
网络综合体式旅游产业集群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一是网络综合体式旅游产业集群虽然有一定的分散性,但由于各集聚体有较好的凝聚,能共享中间投入品的好处,产生集聚效应;二是有多处集聚体,资源组合较为丰富,功能互补,能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旅游需求,集群风险较小;三是集群内企业之间竞合效应较好。由于网络综合体式旅游产业集群能进行恰当的功能分工,群内企业之间的竞合协同效应较好,彼此之间形成合力,共同提升了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
但网络综合体式旅游产业集群缺乏有强劲竞争力的拳头旅游集聚体,不利于树立起鲜明的区域旅游形象。
(二)网络综合体式旅游产业集群的培育建议
网络综合体式旅游产业集群的培育与马歇尔式旅游产业集群一样,应重点培育集群内的拳头凝聚中心,使之尽快成长,形成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的“龙头”,成为区域旅游形象和品牌的代言人,以树立起鲜明的区域旅游形象,发挥集群的品牌效应。
网络综合体式旅游产业集群常见于城市型旅游产业集群,其间有较多资源特色各异的旅游资源,但各单体规模体量相差不是很大,仅有一个稍微突出点,吸引力稍为大一些,发展的相对好一些,其他景区均有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吸引力不如它。目前福建泉州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了开元寺、黄金海岸、丝路博物馆、闽台缘等群星托“月”(清源山)的现象,清源山仍以较强的吸引力处于整个产业集群的中心地位,但清源山的规模体量和资源特色并不是十分突出,所以在泉州市区仍有开元寺、丝路博物馆、黄金海岸等景区发育并形成各自的集聚体。
五、“龙头+网络式”旅游产业集群
上述三种旅游产业集群模式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旅游产业集群的优势,区域旅游业最好形成“龙头+网络式”旅游产业集群模式。马歇尔式旅游产业集群和网络综合体式旅游产业集群均有可能经过适当的培育发展成为“龙头+网络式”旅游产业集群。
“龙头+网络式”旅游产业集群内有个强劲的凝集中心“龙头”,在国内外具有很强的旅游吸引力。依托这个“龙头”,根据功能组合的需要,其他旅游集聚体在其周边不断发育壮大,最大程度地发挥基础设施和中间投入品的规模集聚效应,众多的集聚体能确保最终旅游产品的丰富多样化,同时可根据旅游需求的变化灵活快捷地创新产品,最大可能地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旅游产业集群的风险系数降到最低。“龙头+网络式”的旅游产业集群示意图,如图4所示:
(一)“龙头+网络式”旅游产业集群的优缺点
“龙头+网络式”旅游产业集群模式既能依靠“龙头”树立起鲜明的区域旅游形象,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又避免由于单一核心集聚体失败所可能引致的整个集群瓦解的高风险。群内,大企业通过与供应商之间建立起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能够对易变市场环境快速作出反应,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同时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与大企业建立密切的关系,在为大企业提供零部件与分包生产的过程中,不断吸纳大企业外溢的劳动力与知识,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二)“龙头+网络式”旅游产业集群的培育建议
“龙头+网络式”旅游产业集群要注意始终保护好“龙头”,在“龙头”上下功夫,避免“龙头”吸引力减少。“龙头”要跟踪时代潮流,不断进行创新,避免产品老化。
“龙头+网络式”的旅游产业集群的典型代表是深圳的主题公园旅游产业集群,福建的厦门也属于这种类型。厦门拥有鼓浪屿――万石植物园、南普陀、胡里山炮台、环岛路、会展中心、集美鳌园和大嶝岛等众多有吸引力的旅游景区,其中鼓浪屿以其“万国建筑博览馆”、“钢琴之岛”、“海上花园”等独特的风情而享誉海内外,成为厦门旅游形象和品牌的代表,形成了以鼓浪屿为“龙头”,南普陀、胡里山炮台、环岛路、会展中心、集美鳌园和大嶝岛等众多景区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龙头+网络式”旅游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各种类型旅游产业集群比较情况,具体如表1所示。
旅游目的地处于动态发展当中,根据旅游目的地发展的不同阶段,任何一个目的地均有可能经历过上述几种类型的旅游产业集群。因此,必须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待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根据各种旅游产业集群类型的优劣势,扬长避短,实现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庄军.旅游产业集群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
2、刘敏,冯卫红.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类型的探讨[J].经济问题,2010(1).
3、张俐俐,等.酒店业竞争力提升的新途径:集群发展[J].旅游学刊,2006(4).
4、Sara Nordin. Tourism clustering and innovation――paths to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estersund, Sweden: European Tourism Research Institute[D].Mid-Sweden University,2003.
5、叶红.我国旅游产业区模式――比较与实证分析[J].旅游学刊,2006(8).
6、陈秀琼.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与竞争力评价研究[D].厦门大学,2007.
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的现象[1]。产业集群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典型现象,美国的硅谷、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业、意大利的瓷砖业等都是比较著名的例子。在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省和浙江省,也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的产业集群;北京、上海、天津等市以及福建、山东、河北、辽宁、河南等省都出现了产业集群的雏形。产业集群也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国内外理论界对产业集群的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集群的发展机制及其对区域乃至国家经济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正外部性作用方面,而对产业集群负外部性所产生的风险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等“负面”角度研究的理论成果还不多见,研究成果也不成熟,对产业集群积极作用的片面和过分强调容易让人形成一种错误的看法,只要建立起集群,地方乃至国家的经济就会蓬勃发展,这显然有违各国经济发展的现实[2]。世界上有很多原来十分发达的产业集群,如今已经或正在走向衰退,如西欧的很多钢铁、煤炭、造船、纺织等著名区域性产业。如何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正外部性,控制负外部性的产生,促进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以提高区域竞争力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对于产业集群负外部性所产生的风险,奥地利区域经济学家Tichy[3]从集群的产品生命周期引发的结构性风险的角度进行探讨,Fritz[4]等在Tichy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周期性风险对产业集群的冲击,文献[5]提出当产业集群发展到成熟阶段以后,可能会形成某种特定意义上的“超稳定结构”,从而抑制产业集群的学习效率和创新效率,致使产业集群走向衰退。文献[6]从生态学的角度,采用生物学类比方法,分析了集群的内在风险及其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本文从产业集群效应的有限性分析出发,基于产业集群规模角度来探讨集群效应。
1产业集群效应的有限性分析
1.1集群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构成的单元结构,能产生巨大的集群效应[7]。集群效应主要体现为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两个方面。
1)集群的经济效应分析。马歇尔从集群所带来的外部经济进行分析;韦伯从集聚因素带来的经济性——“一般经济开支成本”的降低来研究;波特从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分析了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竞争优势。一般认为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外部经济效应,包括外部规模和外部范围经济。产业集群的外部规模经济表现在集群内企业实行高度专业化的分工协作,每个企业承担产业链中某一环节的活动,生产效率极高,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中小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获得规模经济,所以企业既能享有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又不必过分扩大企业规模,使企业实现了“柔性”与规模的统一。产业集群的外部范围经济是指企业集聚特别是相关产业的企业集聚时,可通过垂直联系及时获得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业务联系,通过水平联系可以借助分包商的生产能力、控制分包商的产品质量,也就是说企业可以调动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更优配置。总之,在集群内企业可以在不牺牲“柔性”的条件下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比单个企业有更高的经济效率[8]。②交易成本的节约,集群内企业大部分交易在群内进行,集群内企业交往频繁,协作关系较稳定,容易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这有利于减少谈判环节,提高谈判效率,增进协作关系从而降低谈判成本,提高合同执行的效率。③群体效应。集群内企业通过联合可以形成实力强大的集合体,其集合效应远远超过单个企业的简单叠加,具有“1+1>2”的效应,具体表现为:a.同行业的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通过合资、合作或建立联盟等方式共同进行生产、销售等价值活动,可以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益;b.集群内企业便于采用和推广相同技术标准,提高该标准的认可程度,并且集群对新标准的制定有较大的影响力,有时甚至可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c.集群的知名度能吸引更多供应商和销售商,扩大企业的交易范围,争取更有利的交易条件,提高企业的获利水平。④学习与创新效应,产业的空间集聚可以促进知识、制度和技术的创新和扩散,促进产业和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新产业组织的形成。产业的空间集聚,使集群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市场交易逐步形成网络化组织结构,平等合作下的网络协同模式使企业能够集中资源专攻价值链中的某些环节,提高专业化水平,促进产业和产品的不断创新和新产业组织的形成。同时,地理位置接近和频繁交流,使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成果扩散更快,更容易为其他企业所学习和吸收,从而促进整个群体创新能力的提高。
2)集群的社会效应分析。集群的社会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有利于形成地区核心竞争力。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有利于形成地区产业优势,并进一步形成区域的核心竞争力,表现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就是大量相关企业空间集聚所形成的本地化的产业氛围和产业综合竞争力,这是其他区域最难模仿的,这些产业集群往往成为地区经济强劲持续增长的源泉。②对经济的贡献具有乘数效应。产业集群具有的竞争优势能够吸引更多企业加入,为区域带来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促进集群的良性发展,不仅可以把某些产业做大,而且这些产业的兴旺带动其上游产业的发展,促进其下游销售、运输业的发达,并且从横向上带动相关产业以及文化、教育、金融、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发展,这会使地区经济成倍增长。事实也证明了产业集群密集的地区,其工业、商业、文化教育、运输、金融、服务等行业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所以一个地区可以通过对产业集群的培育实现地区经济的腾飞。
1.2集群效应的有限性分析
成功产业集群的示范效应使得产业集群正成为许多地区制定经济政策的战略工具。但是集群的正效应并不是无限扩大的。产业集群能给企业带来很多好处,但也正是这种聚集,往往会导致一种内闭号隋性。产业集群的精细分工,使得整体结构较为稳定,企业作为其中的一环,形成一种依赖,转变往往较为困难和痛苦,这种转变在产业集群和企业层面往往呈现一种周期性的低迷;产业集群长期所形成的组织制度、文化,一方面聚集企业,形成活力,另一方面又形成一种惰性,妨碍企业的升级,加速产业集群的退化(参见图1)。
Saxenian[9]研究了地理位置接近、技术相似的硅谷和128公路地区高科技产业群,认为硅谷地区日趋繁荣,而128公路地区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社会文化、制度、工业体系差异等因素之间的非协调性抑制了“集群”效应,并产生负外部性。Amin&Thrift[10]从网络组织的角度对产业集群的效应进行了研究,认为集群企业之间面对面地联系和隐性知识的依赖使产业网络易于被锁定,并且是不断增强的自我保护型锁定,最终产生区域僵化。Low&Abrahamson[11]则从文化影响的角度出发,认为产业集群相互依赖的网络在最初阶段是力量源泉,但由于环境动荡可能成为产业集群僵化、失去弹性的源泉,继而使集群中企业对外界动荡的反应能力变得缓慢。Hakansson&Snehota[12]从网络系统观出发,提出了影响网络组织结构的基本变量(活动、行为主体和资源)以及所构成的网络关系,指出网络变量——行为主体、资源和活动是彼此依存的(参见图2)。
Hakansson等认为,企业间这种网络关系,承担了企业创新活动的组织功能。产业集群内网络根植在共同的文化氛围(macroculture)中,在集群形成阶段是促进创新的要素,但随着各种网络因素的变化,也可能导致“区域锁定”,阻碍集群的持续发展[13]。Belussi&Arcangeli[14]认为,不完全契约、道德风险、机会主义和“搭便车”都会引起网络成本的增加,从而削弱网络的优势。笔者认为导致集群效应有限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网络组织制约机制的弱化导致网络结构成本的增加和协同性的弱化,导致产业集群效应的递减,在集群演进过程中,如果不能形成较强的协同关系制约机制,一些机会主义者追求短期效益,“赚一票”就撤,将给集群整体利益带来威胁[15]。集群内部知识与技能的高度外溢性和创新的高风险性,使得集群内一些企业不愿进行R&D的投入,而是“搭便车”,对市场上新产品模仿创新,甚至只模仿不创新。结果本地企业产品雷同现象严重,本地企业低水平价格竞争最终难以避免。更为严重的是“搭便车”行为使集群企业中滋生出“创新”的惰性,削弱了集群对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同时由此而产生创新收益的非均衡分配,进一步导致“集群”创新投入的衰退,结果必然阻碍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
2)随着集群迅速成长和规模的扩大,集群企业之间形成的程序化协同模式,将产生不断自我增强和自我保护的锁定,最终将产生负的集群效应而导致产业集群的僵化。集群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网络组织,在同一网络内的长期合作中,集群内个体之间的交易,基本上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并逐步在集群内部相互关联的网络化结构中形成程序化协同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间交易的顺利进行,降低了交易成本。但是,当集群内企业习惯基于“信任”的网络化交易之后,他们逐渐不想或是不敢与集群外企业或机构进行相关交易活动,进而,集群内企业的国际化正规经营运作能力不断减弱,反过来使其更加不愿意参与集群外部的经营活动。久而久之,区域集群便成为一个自我保护锁定系统,除了少数直接面对市场的企业外,大多数企业完全在这个锁定的系统中运作,使整个集群对于外部知识、技术的获取能力以及对于外部环境应变能力不断减弱。最终将导致产业集群僵化,阻碍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
2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关联模型分析
要控制集群效应有限性所产生的风险,应加强集群网络组织的治理,强化网络的制约机制和网络组织间的协同性;控制集群成员的投机性,降低或负强化“搭便车”行为效应。同时要不断更新变革集群内部的程序化协同模式,防止自我保护锁定所导致的产业集群僵化,保持集群的动态灵活性。
笔者认为保证产业集群规模的有效性将是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控制集群风险的有效方式。因为集群效用有限性的制约因素,是在产业集群不断动态演变的过程中,随着集群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形成和被放大的。集群规模对集群效用存在一个极值点,当集群规模超越极值点时集群效应将迅速递减,这个极值点是集群规模对集群效应的效应极限约束。本文引人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关系模型加以证实(见图3)①。模型建立在以下理论假设之上。
假设1集群的规模主要取决于集群内成员企业的个数与集群内可共享的资源。
根据规模经济的特点,这一假设可以成立。
假设2集群效应主要取决于集群企业对集群资源的贡献量和集群资源共享机制等因素,可通过集群成员企业分享的集群利益测度集群效应性。因此,资源分配的公平性,是决定集群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简化分析,这一假设可以成立。
假设3集群的利益分配机制受政府政策、集群学习机制、集群文化、地方政府行为偏好、网络组织制约机制等因素影响。
假设4成员企业在集群内游说活动、寻租等,会使集群内部信息歪曲。信息不对称性导致集群利益分配的公平程度与成员企业数量成反向变化关系。
假设5集群内资源分布、各成员企业贡献均等,利益分配实行平均主义。由于资源分布均等,因此,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平均主义更能以较低的甄别成本反映企业在聚集区域中的贡献。
产业集群规模,是产业集群能有效控制和利用的资源总量状况,反映集群利用资源的协同效应的广度,具体分为成员数量和市场占有量及生产规模等方面[16]。这只是一般意义上的集群规模,本文研究产业集群的最合适规模,主要从企业成员数量的角度来探讨产业集群规模。
假定集群内成员企业数目为n,R(n)为集群内成员资源集聚后产生的集群内可共享的资源;成员企业i对集群内总资源的贡献量为Ci,则R(n)可表示为
成员企业可分享的集群利益Wi取决于成员企业可分享的集群资源份额hi和集群可共享资源总额R(n),成员企业可分享的集群利益Wi为
其中,成员企业i获取的资源份额hi取决于成员企业i对集群内总资源的贡献量Ci和集群利益分配的公平程度e,即hi=h(Ci,e)
i=1,2,…,n
Ci取决于该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禀赋Wi和成员企业的努力程度。根据激励效应理论的社会公平原理,成员努力程度主要由集群内利益分配公平程度e决定,则Ci可表示为Ci=C(wi,e)
i=1,2,…,n
设集群内总资源禀赋为TW,则
wi=w(TW,n)
i=1,2,…,n.
基于以上分析,集群内企业成员数与集群效应之间的关联性,主要取决于dw/dn的变化。
根据假设5,集群内各成员企业所拥有的资源wi=TW/n,为了简化分析,将函数关系设定为
ci=wei;
e=1/nλ,0<1<λ因此,wi可以表示为
(6)式中,随着λ增加,d2wi/dndλ显著地趋向大于0.分析(4)~(6)式,可以得出相关结论:①如果λ=0,则(4)式意味着在集群资源一定的情况下,集群内成员企业的个数对成员所得为反向影响(这里没有考虑TW与n是否同步变化的情况);②由(4)和(6)式可见,随着λ增加,n对集群成员企业所得的负效应越大;③由(5)和(6)式可见,随着n的增加,dwi/dn与d2wi/dn2wi/dn2均递减,如果集群规模超过了一定数量,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将大幅度地递减;④集群效应和集群规模存在一个极值约束,令dwi/dn=0,此时d2wi/dn2<0,则可求出集群内成员企业分享的集群利益最大时集群所包容的成员企业的最大个数。
3结论和启示
产业集群其竞争优势来源于集群所拥有的资源禀赋及其资源整合能力。其中集群成员所拥有的资源和集群的结构方式影响了集群的竞争优势,即集群的竞争力取决于集群网络结构中形成的资源整合的协同效应。但是,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是有限的,受产业集群的资源禀赋、集群网络组织制约机制、集群的文化、政府政策及当地政府行为偏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产业集群的有效集聚存在一个集群规模问题,即集群所包含的成员企业个数的极限约束,在没有达到极限约束之前,增加集群成员企业个数可以不断增强企业的集聚效应,但如果超出了这个极限的约束数目,产业集群的集聚有效性将大幅度地递减,因为产业集群规模过大,可能会造成集群内部恶性竞争,或者超过环境与经济承载力及市场负荷,则集聚效应反而会减少,如,由于资源短缺,发展空间受限,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中经济发达城市的工业用地已近乎枯竭,土地价格暴涨;水、电、煤等基础生产资料供应紧张,无法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制约了现有传统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仅浙江一省,三年间因土地涨价、电力紧张、劳动力短缺等因素的影响,被迫转移到外省、市投资的企业达500多家,转移资金达4000多亿元;又如,宁波市象山县爵溪街号称“中国针织名城”,在2平方公里多的区域上聚集了400余家针织企业,“彪马”、“小脚板”、“华伦天奴”、“阿迪达斯”、“耐克”、“圣罗兰”等近30个世界名牌都在此加工,2003年全街道的工业总产值为65亿元,但是严重的缺水已使爵溪的许多企业陷入了生存困境。
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相关性对我国产业集群发展有以下的启示。
(1)建立有效的“竞合”机制.目前我国许多省市纷纷实施“产业集群的做大做强”战略,试图以大规模吸引更多的高“禀赋”的企业,来增强集群效应。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很多企业只是停留在地理上的扎堆状态,在产业价值链上相关企业没有组织成有序的系统,企业之间也没有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交易)关系,企业也没有通过共享专用信息和在技术、市场营销、培训、设计等项目上进行合作而获得外部经济,因而不具有较强的“集体效率(collectiveefficiency)”,无法发挥相应的集群效应。在这样的产业集群里,同质的成品企业之间相互竞争,同质的配套企业间也相互竞争,这样在产业链构成及不断延伸过程中,同类企业的恶性竞争难以避免,相互压价、低价竞争必然愈演愈烈。而一旦低价优势成为主要或唯一的竞争武器,它在市场上能够冲锋陷阵一段时间的同时,必然遭遇两大阻力:①外部市场,低价竞争对外部市场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不公平竞争,于是引发反倾销,如欧美对中国纺织品采取“特保”、“设限”措施,其表面原因就在这里;②集群内部逐渐滋生的阻力,集群内部低价竞争,企业的利润空间肯定越来越小,甚至没有利润,企业为求生存,有的就降低质量,产生“柠檬市场[17],甚至出现假冒伪劣,结果砸了自己的牌子,使“集群”难以为继。曾经红火的温州灯具业就这样几近消亡。要处理这样的集群危机,根本出路是调整产业结构,在调整中压缩产业规模,建立起较强的“竞合”机制。为防止盲目扩大集群规模,保证集群的有效性,建立起有效的“竞合”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集群效应主要体现在集群企业间既竞争又协作的关系的均衡上,只有通过“竞合”机制的淘汰功效的发挥,自然地控制集群的有效规模,才能保证产业集群动态持续发展的活力。
(2)增强集群企业的异质性,提高集群企业的产业关联度。集群企业的产业关联度是集群规模有限性的重要影响因素,集群规模的有限性是建立在同质企业的假设基础上的,所以加强集群企业的异质性,提高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可以相对延伸集群规模的极限点,扩大集群规模的有效区间和产业集群的规模效益。产业之间关联度的增强能够改善集群企业的分工地位,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模式,增强产业竞争力。所以,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不应以扩大规模、扩展土地为目标,而应根据区域现有的资源禀赋,以增强集群企业的异质性,提高集群企业的产业关联度为基础,实施相应的产业集群战略。
优酷土豆合并的好处显而易见。
1.1减少同质化竞争带来的重复成本支出视频行业是一个重资本行业,网络视频公司的成本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带宽成本,二是视频内容采购成本。合并前优酷与土豆也不例外饱受同质化竞争之苦。悠视网CEO李竹认为,合并后新公司提升了对上游版权方内容的议价能力,还有双方可以共同分摊以版权为主的运营成本。合并后主要在内容与运营成本方面将带来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①独家内容可以共同采购,两平台分享;②差异化内容和非独家内容,可以通过站内搜索方式,实现流量互相引导;③双方可以利用P2P、CDN等带宽技术等后台运营的合作,降低带宽成本;④扩大品牌效应,共同进行营销推广(中信证券,2012)。根据公司财报数据,2011年优酷的带宽成本占销售比例稳定维持在35%,版权成本占销售比例则维持在25%~28%。土豆2010年底带宽及版权成本占销售比例为28%、23%,2011年第四季度增至42.4%及39.9%。优酷和土豆合并后,预计带宽成本占比变化不大,但是由于公司在版权购买议价能力的提高,预计版权成本占比会有所降低(刘田,2012)。
1.2用户群体增大,利于提升公司收入在国内在线视频行业竞争激烈,版权与广告价格持续增长,门户与客户端、正版视频与用户原创内容等多种模式并存的背景下,完成合并的优酷土豆仍需将精力集中于内容开拓、用户细分与盈利模式创新,目前双方已形成一定基础的自制剧,未来有望成为力推的竞争秘器。此外,根据易观的数据,2011年第四季度,优酷和土豆在网络视频(含客户端)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1.8%和13.7%,位列第一和第二位。合并后的新公司将集中二者的经营实力形成规模效应,为观众提供更优质的视频服务。而由于品牌效应,新公司的知名度、美誉度将进一步提高,观众对优酷土豆更加熟知,加之用户相互跟随,新公司的用户群体大于合并前两家公司各自的用户群体,艾瑞的一组数据显示,以1月份数据来算,优酷与土豆合并用户后,新公司的用户由26662.3万人增至30532.7万人,合并后总用户数仅比原优酷网增加3870万用户,增加14.5%,预计用户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这样一来,更多的广告客户愿意在新公司投放广告,而广告收入是视频网站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从收入看,2011年网络视频行业营收62.7亿中,优酷和土豆营收合计占比仅22%,乐视网能占到10%,如果仅考虑广告收入占比,优酷土豆2011年4季度合计占比35.5%。在合并后优酷土豆作为一个新的竞争整体,很有可能在广告收入上取得突破,使得考虑广告收入的营收合计占比接近行业全部的一半,所以合并导致用户数量增加,利于提升公司收入。
2.优酷土豆合并对手机视频市场的影响
优酷与土豆两大视频网站的合并,将对我国手机视频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将推动我国3G手机视频业务的发展,也会引领我国网络视频行业新的发展方向。
2.1优酷土豆将集中力量,率先抢占中国3G手机视频市场,占据主导优势2009年1月7日,我国正式迈入了3G时代。而视频网站则出发的更早,早在四五年前国内多家视频网站就开始着手3G业务。2009年5月17日,视频网站优酷正式启动了3G版优酷,宣告其传统PC视频业务正式进入WAP领域。炙手可热的手机视频业务正成为多方争抢的对象,优酷、土豆经历了2G,2.5G时代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获得了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因此在与运营商沟通协调以及与上游服务商洽谈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作为垂直视频网站,他们又饱受盈利之苦,目前,固定互联网络视频市场几近饱和,局面基本成型,不会有更大的赢利点,视频网站公司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为了实现盈利,为了在手机视频领域实现突围,获得新的发展机会,优酷土豆的合并就不难理解了。优酷和土豆作为网络视频的第一和第二,拥有很大的市场份额与用户群体,但面对全新的3G手机视频业务,事实上他们与其他市场份额较小的网络视频公司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这赢得先机的关键时刻,无论是优酷还是土豆,都不会冒然与强大的对方进行激烈的竞争,以免造成“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结果,失去先机会对公司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和空间结构变化的过程。表现为:农业活动逐步向非农业活动转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向城市地区聚集以及聚集后再分散的过程;农村人口逐步转变为城市人口,在空间上实现转移和集中,引起的社会生产与生活地域空间组织变迁的过程[1];乡村生活行为方式、价值理念向城市生活行为方式、价值理念转变的过程。从历史过程与发展动因来看,城市化是非农产业化的结果,离不开产业的发展。
产业集聚作为一种产业的组织形式,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改革开放后,随着产业的发展,产业集聚、集群经济也被逐渐上升为经济研究的重点和前沿问题之一,并早已被重多的国家和地区认为是加速经济增长、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发现如果忽视产业和就业的支撑,仅仅把“造城”看作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本地城市化水平的突破口,人为造出的城市是没有活力的。从根本上讲,城市化的过程就是产业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研究从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出发,分析如何更好的发挥集聚效应,促进产业和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未来城市化的战略方向。
二、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互动机理分析
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把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互动机理归为5个方面,分别为:专业化分工形成的内外部规模经济效应;资源共享带来的正外部性效应;区位比较优势带来的循环累积效应、多样化产业集聚与城市功能空间演化的相互作用效应和增长极带来的扩散与辐射效应。如图1所示,这5个方面的互动效应并非一开始都具备,呈现出一定的先后关系,且图1中,下方的互动效应是上方互动效应的支撑,上方互动效应又反作用与下方互动效应。要使产业集聚与城市化良性互动发展,需要使5个方面的互动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一)专业化分工与规模经济效应
文献表明,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往往源自于厂商对专业化和规模化经济利益的自发性追求,这一过程对城市的形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在1920年《经济学原理》中论述了产业集聚与内外部规模经济间的密切关系。认为企业追求内部规模经济时必将追求专业化,来提升资源、组织和管理效率,这种专业化使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其他产业在同一地的集聚。而产业的聚集,使企业能够获得来自产业内部厂商和其他产业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并促进当地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形成加强规模经济的要素环境,包括:协同创新环境;辅产业并存;丰富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较大的顾客需求等[2]。Goldstein & Gronberg(1984)指出,关联性及相互辅产业的空间集中,有利于降低企业与其它厂商间的合作成本,从而获得专业化经济。特定地域中所有企业的专业化经济合起来就是分工经济,它受到企业间依赖程度大小和生产力改进潜力的影响,是一种社会网络效果[3]。城市的出现正得益于专业化分工和大规模活动所带来的优势。亨德森(Henderson,1974)认为在内外部规模收益递增的情况下,企业不断增加产出,降低生产平均成本,专业化造成企业间的关联吸引更多厂商的生产活动向企业所在区域集中,使这一地区逐渐扩张形成一个庞大的生产性区域。随着大量人口不断涌向生产地,城市便在这一区域形成[4]。Yang & Rice(1994)也认为,分工的不断发展是企业集中从而形成城市的内在动因,随着分工的不断发展,市场会自发地形成最优的分层城市结构,城市合理的分层是对集中交易带来的收益和费用进行权衡的结果,城市的规模和分层取决于分工水平和交易效率 [5]。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资本开始流入寻找新的投资,各类机构逐步完善,专业化高技能的劳动力储备库逐步形成,促进了产业的集聚和发展。与此同时,就业机会、劳动力规模、经营管理能力和人口也随之增加。在生产和需求相关力量的相互作用下,各类基础活动,如:较大的市场服务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开始增长,形成完备的专业化分工更全面的城市体系。可见,产业集聚源自于企业对内部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分工的需求,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城市的发展又通过增强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促使专业化的进一步分工和产业的集聚。
(二)资源共享与外部性效应
资源共享理论侧重于从资源共享的角度来解释产业集聚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资源的共享性首先体现在劳动力资源上。克鲁格曼(P.Krugman,1993)认为,产业的发展为掌握技能的工人提供了需求市场,吸引优良工人到相应的产业聚集地;城市发展提高了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大大降低了厂商的人才搜寻成本,使得厂商更愿意在城市聚集,雇佣到他们所需要的有专业技能的优良工人。孤立的厂商即使能够雇佣到大量的一般劳动力,但可能会因为缺少某种专业技能的劳动力而束手无策[6]。劳动力的共享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产业集聚和城市化的互动发展。其次体现在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上。邦德威尔(Boundervile,1966)指出,厂商为了减少获得实物和信息的距离成本,往往会倾向于向具备这些信息的大的厂商集聚[7]。王红霞(2005)认为,厂商和家庭在特定地区集聚缘于厂商间进行沟通的客观要求,且沟通交流对于距离成本的敏感性使得厂商越集中,信息交流带来的好处就越大,因此就会形成大量厂商的集聚及城市的发展[8]。第三,体现在中间产品和服务的共享性上。厂商在集聚区更容易获得关联厂商生产的中间产品,降低运输成本,同时厂商的集聚使得公共服务变得更有效率,城市的发展促进了服务水平的提升,降低了企业获取服务的成本。
资源共享带来的益处正验证了集聚经济的正外部效应。Audretsch& Feldman(2004)[9]指出了城市发展为企业发展带来两大好处,一是需求偏好的多样性;二是不同行业间知识交流的便利性。资源共享带来的正外部效应特别体现在厂商间的信息传递和知识共享上。信息和知识具有着公共产品的性质,一个厂商对信息和知识的利用不会影响其他厂商对这些信息的利用,信息和知识在厂商之间传递和交换就具有正的外部性。产业集聚的厂商所拥有的信息和知识互补性越强,共享的外部性就越大,且不同经济主体在互补性知识的激发下更容易产生创新搜索和实践。可见,产业集聚所聚集的厂商越多,信息相互传递的可能性就越大,成本越小,正的外部性也越大。因此,外部性也可以较好地解释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互动发展。
(三)比较优势带来循环累积因果效应
韦伯(Alfred Weber)在1909年从区位的角度指出产业集聚地往往是在运输和劳动成本方面具备比较优势的地区,这种优势吸引各类要素汇集进一步演化为城市[10]。可见,产业集聚和城市的形成源自于区位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又随着产业集聚和城市化的互动发展,进一步得到强化,形成了良性的循环累积效应。一方面,产业集聚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城市的品牌建设。产业集聚与单纯的企业集群不一样,它强调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关系密切的企业及其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中而形成的强劲且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聚能够强化企业在产业链上的垂直分解,刺激创新、降低成本,创造出维持集群所必须的竞争优势[11]。这种优势会进一步上升为产品或产业的品牌优势,城市依托于这些产品和产业可逐渐形成区位性品牌,如法国香水、意大利时装、瑞士手表;我国沿海地区形成的嵊州领带、诸暨袜业、海宁皮革、永康五金等[12]。产业集聚作为一个地区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更有利于提升整个地区的形象,为持续有效的城市化和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高质量的城市化有利于产业聚集比较优势的形成。首先城市化进程通过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提高产业发展所需的硬件基础设施水平,提升产业集聚地的比较优势;其次,城市化进程通过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和开放度,健全法律法规,完善产业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产业集聚活力的提升。第三,城市的多样化发展所强调的包容、合作、交流、创新的文化环境,有利于产业间的合作,产学研的结合和集群的发展壮大。
可见,城市化通过提升产业生产要素质量,增强吸引和控制资源的能力,进一步的提升了自身的比较优势和产业的集聚效应。正如缪尔达尔(G Mydral)提到过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一样,城市中的各产业部门由于互相联系和互为因果,一旦某种因素触发了城市的成长,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将不断诱发新产业的产生和进入,并替代老产业,形成自发成长的内部动力机制,城市则在这种累积和循环的过程中逐渐成长[13]。
(四)多样化的产业聚集与城市功能空间的演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产业不断得到催生,技术、劳动力和企业家才能的流动使单一产业集聚日见稀少,取而代之的是强调规模性、多样性和外部关联性的城市化集聚和跨行业的多样化集聚,形成连续的、由小到大的层次化的产业关系链,城市中的企业可因不同产业部门的集中而获益,这种城市化经济是城市功能和结构演变的基础[14]。Krugman(1991)通过中心――结构模型详细阐述了产业集聚效应对空间分化的作用[15]。其后,多位学者对中心结构进行了扩展,并分别从运输成本[16]、溢出效应[17]等方面深入讨论了产业集聚对空间演化的影响。
从城市功能角度来看,城市空间结构由一系列功能空间组成。由于城市是由产业和人口集聚而形成,因此,城市功能空间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工业型空间,主要由生产制造型企业组成;第二类为服务型空间,由零售批发业以及邮电、通信、金融等服务业集聚后形成,其作用在于向工业企业、城市人口等提供各种服务型产品;第三类是居住型空间,这部分空间是专门用于城市人口的集中居住。赵航指出从城市的形成到功能空间的分化经历了五个阶段: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和居住区呈混杂状态的均质化阶段;商业空间分化阶段;综合服务型空间形成阶段;工业企业向城市边缘区域转移的新工业空间形成阶段和居住空间的独立与多中心的形成阶段[18]。集聚是城市的典型特征,城市工业、商业、综合服务业等多样化产业的集聚以及人口的空间选择影响着城市功能空间的演化,服务业由于需要集中市场资源,首先倾向于集聚在一起,从而形成了服务型功能空间。服务业集聚对原有的工业空间形成挤压,在集聚效应作用下,工业企业向外转移并聚集形成工业空间。工业企业外移逐渐带动了居住型空间的分化。人口的聚集会进一步吸引新的服务业聚集,从而形成城市副中心或卫星城。从某种意义上说,多样化的产业集聚形成的高效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有效推动了城市生产与生活功能的分离,提高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布局合理性。城市空间的不断演化又带来了新的产业聚集,加深了产业集聚的多样化。
(五)增长极的扩散与辐射效应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rancois Perroux)曾于1955年提出“增长极”,又称“发展极”理论,该理论认为集聚经济有利于技术的创新和扩散,资本的集中与输出,形成凝聚经济效果。主张尽可能把有限的稀缺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地区或行业,使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一些地区或大城市聚集,形成一种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增长极”或“发展极”[19]。Poter(1998)基于在企业集聚优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大都市为中心的产业集聚圈的概念[20]。Fujita等(1999)认为产业集聚以某一主导产业为核心,辐射和带动相关支持性和辅产业的发展,由此推动产业链条的延伸,形成专业化集聚区的圈层网络。都市型集聚区与专业化集聚区的融合进一步演变成具有特色产业集聚群的大都市产业经济集聚区[21],能够极大的发挥大都市的扩散和辐射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刘大志,张扬(2012)在增长极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增长集群”的概念,指出在一区域内,若存在多个不同性质、类型和经济动能的增长极,各增长极在产业上联系紧密,基于产业链分工合作,错位发展,对资源协同利用,则可借助于通达的交通和信息网络形成联系集合体,向周边辐射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22]。随着地区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城市在极化效应的同时,需要发挥其扩散和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以区际合作的方式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产业集聚效应也会扩散发展为多地多产业集聚的群落效应。
综上,产业集聚效应是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在空间的大量集中所引致的对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综合效果。产业集聚与城市化间的互动关系,从最初企业追求专业化分工与内部规模经济和资源共享的正外部效应带外的外部规模经济,到区位比较优势的产生和循环累计效应带来的城市的快速发展,到多样化产业聚集与城市功能空间演化,到增长极发挥扩散与辐射效应,形成集聚圈、都市圈及产业群和城市群的综合发展体系。
三、基于互动效应的我国城市化战略方向选择
以上阐述的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机理的五个方面是相互关联,互相作用的,随着城市的发展,图1中的高层效应将更加明显,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与底层效应形成更好的融合。从有效的发挥产业集聚与城市化间的互动效应来看,选择以大城市为主的城市化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相对于小城市,大城市更易于发挥其区位比较优势,形成多样化的产业集聚,发挥专业化分工、资源共享和内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且其完善的经济结构、成熟的市场环境和更高层次的技术水平,更容易在集聚效应的基础上发挥扩散效应和辐射效应。
[关键词]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理论 企业并购
一、引言
当前,随着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发展,规模经济的重要性逐渐显示出来,追求规模经济的行为日益渗透到各种经济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实现规模经济更是成为主要研究热点,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多是通过企业并购,通过并购,使企业在优化产业组合的过程中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实现在生产规模扩大的过程中不断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
二、规模经济理论综述
规模经济理论最早起源于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分工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最大原因,同时认为分工又受制于生产规模与市场需求量的大小。自亚当・斯密之后,马克思以及斯密理论的继承者阿林杨格也都从分工角度对市场与经济规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之后,新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规模经济”概念,他利用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理论来说明规模效应,。认为报酬递增是由于企业扩大其不动产而获得了种种新的大规模生产经济。马歇尔以后,穆勒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原理》中从节约生产成本的角度论述大规模生产的好处。还有些经济学家,比如科斯、张五常、黄有光、威廉姆森和克莱因等从交易费用的节约和内部化优势方面探讨组织管理的规模经济。巴克莱、卡森和拉格费等则沿用科斯等人的观点,进一步阐述了内部化引起企业规模经济的原因。哈伯勒(Haberler)进一步发展了规模经济理论,他创立的机会成本说为企业并购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可见,关于规模经济的理论已经日趋成熟,现在重点已经从理论方面转向了应用方面,当前在规模经济理论的应用方面的一个重点就是企业并购,美国的企业并购从19世纪下半叶产生至今已经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企业并购已成为企业规模扩张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并购理论,详细分析了企业规模扩张的一条重要途径――企业并购。并通过一个具体实例――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分析来说明这一点.
三、企业并购与规模经济的关系
对于企业并购与规模经济的关系主要有两种理论:
1.规模经济理论
研究证明了企业规模(或产业集中度)与企业的利润率成正相关关系。在资本较为密集的工业里,集中度较高的大企业可以比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其根本原因在于集中度高的产业中,大企业的生产成本比中小企业低,企业规模扩大带来了单位成本的下降,超过了集中度提高价格上涨的效果,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高于平均数。这种成本优势就能增加工业产出的份额和减少单位成本,同时,联合生产经济即范围经济带来的成本减少也是显著的,这方面的成本利益来自于企业在更大范围内共享研究费用、管理费用、营销费用,从而降低了每一单一产品的单位成本,增大单位投入的收益。而企业通过并购的方式,将在并购之前没有运营在规模经济水平上的企业整合,使其获得规模经济,这将大大提高企业的效益。
2.经营协同效应理论
经营协同效应的理论基础最早见于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通过兼并来组织企业会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经营协同效应可以通过横向、纵向或混合并购来获得。对横向并购而言,经营协同效应的来源代表了规模经济的一种形式,通过对同类资源的合并,使并购双方形成了能力上的重要补充,并购后对各方面能力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会带来在短期内通过企业内部投资所难以得到的收益。对纵向并购而言,将同一行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合并在一起,可以获得行业上的规模经济性。企业并购后如果能将并购双方的优势和特长协调
与结合起来,并同时消除各自的劣势和不足,这将可以使得企业获得规模经济。
四、企业并购理论在实现规模经济的应用
以中国的汽车产业来看, 自1953年我国从前苏联引进汽车制造技术和成套装备 ,建立以年产3万辆卡车的长春第一汽车厂以来,经过近50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起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汽车工业体系。但是,我国的汽车产业却存在致命的弱点,即企业数目太多,厂家过于分散,生产厂家遍及除和宁夏之外的省区,目前,我国的汽车制造企业厂家数量已超过了日本、美国、欧洲等汽车大国的所有汽车厂家之和,可谓汽车企业数上的“超级大国”,然而我国1998年汽车产量仅为156万辆,只相当于通用汽车公司当年产量的1/6,丰田汽车公司当年产量的1/3.我国1956年至1998年的43年间累计生产汽车1580万辆,而美国1978年一年的汽车产量就是1290辆,日本1981年一年的汽车产量就是1118万辆。目前,国外一般单个汽车企业的最小生产规模是年产40万辆到60万辆,而我国汽车年产量超过10万辆的企业只有一汽、二汽、上海大众和天津夏利四家。与我国125个汽车厂一年生产 156万辆汽车相对应,美国3个汽车厂生产 987万辆;日本7个汽车厂生产1011万辆,德国 3个汽车厂生产427万辆;意大利1个汽车厂生产150万辆。由此可知,中国的汽车产业远远没有实现规模经济,因此,如果通过资本之间的并购重组,汽车企业可以实现迅速的规模扩张,规模的扩张有利于企业有效降低成本,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为自身的生存发展赢得宝贵的利润空间,而有了利润保证,才能使资本有效循环周转起来,才能进一步支持在研发、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需要的巨额投资,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85.
[2]赵全民.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规模经济及其形成机制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7,(147).
[3]张海如.规模经济:理论辨析和现实思考[J].经济问题,2001,(1).
[4]王美桃、王海龙、吕瑞亨.规模经济文献综述―――以呼和浩特市奶牛养殖业为例[J].北方经济,2006,(12).
[5]汤惠.规模经济理论对企业购并活动的启示.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6] 徐鑫波,宋华. 企业并购动因理论综述[J]. 现代商贸工业,2007,(7).
[7] 周世中吴国萍.企业并购与并购法[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西方资本结构理论是现代金融经济学的核心,从莫迪格里安尼(Modigliani)
米勒(Miller)1958年共同提出“MM定理”以来,围绕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不胜枚举。MIT斯隆商学院梅尔斯在2001年撰文回顾和评论了几十年来金融学关于西方资本结构的四个理论流派,其中包括:基于避税利益、破产成本的静态权衡理论和基于成本的资本结构理论,基于非对称信息的信号传递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以产品般人品市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企业资本结构理论,以及考虑企业控制权竞争的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等。每种理论都从不同侧面提出了一系列决定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与此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非常丰富。Titman和Wessels(1988)较早对资本结构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
(二)国内文献国内陆正飞和辛宇(1998)则较早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此后,国内很多学者都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如吕长江(2001)、肖作平(2004)、赵冬青和朱武祥(2006)等。国外实证研究表明获利能力、公司规模、资产担保价值、成长性、非负债盾、变异性等因素影响资本结构的选择。我国实证研究则表明,行业因素、获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获利能力增长、资产结构、资产担保价值、资产流动性、利息保障倍数、企业规模、规模扩张、企业经营风险、非负债税盾、企业实际税率、成长性、保留盈余、总资产市值面值比、收入变异程度、收益质量、财务困境成本、投资额、产品独特性、产生内部资源能力等都是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还有许多学者研究了我国特有的股权结构,如股权流通程度、国家股比例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另外,回顾国内已有研究文献,我们发现,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对企业资本结构的作用方向和显著性判断方面,至于企业资本结构的长期演变规律及其决定因素等方面尚无相关研究文献的记载。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长期演变规律进行初步的探索,从中发掘一些有意义的规律。
二、财务杠杆及其影响因素选择
(一)资本结构定义企业资本结构可以有两种度量方式,一种是账面资本结构,另一种是市场资本结构。本文对账面资本结构定义为:账面杠杆(BDR)=账面负债/(账面负债+账面股东权益)。其中账面负债定义为公司的有息债务,即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和其他长期负债三者之和。为了增加信息含量以及结论的可比性,我们也同样对市场资本结构进行了统计与检验,考虑到我国上市公司存在非流通股这一特征,本文的市场资本结构被定义为:市值杠杆(MDR)=账面负债/(账面负债+流通股市值+非流通股×每股净资产),其中账面负债为公司的有息负债。
(二)财务杠杆因素依据有关理论以及国外学者的经验研究,能够影响企业财务杠杆的因素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其中括号里的符号表示影响的方向):公司规模(+),对于大公司而言,调整资本结构所涉及到的交易成本相对易于承受,而且信息更为透明,所以大公司更易发行债券和借贷。因此,可以期望公司规模与财务杠杆之间呈现正相关。显然,如果公司规模能够影响企业未来资本结构,那么,这种决策应该依据的是公司在期初,即上期末的数据。本文选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度量公司规模(sIZE);成长能力(+),快速成长的公司往往需要大量的外部资金,从而呈现出快速借贷的趋势,因此企业成长越快,财务杠杆比率也会更高。本文选用总资产的增长率来度量公司的成长能力(GROWTH);盈利能力(+/一),根据权衡理论,盈利能力更强的公司会要求更多的负债以获得避税的好处,而且依据自由现金流假说,外部股东也可能会迫使管理层举借更多的负债以减少自由现金流的滥用。由此提升负债融资比例。但是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因为不能区别好与差的公司,从而选择提高利率,使得公司转而挖掘内部资金,进而降低公司外部负债融资比例。本文选用净资产收益率来度量公司的盈利能力(PR0Fn1ABILnY);抵押能力(+),根据权衡理论,当公司破产时,有形资产较易清算并且容易降低企业的财务困境成本。另外,根据优序融资理论,由于有形资产可以被用做抵押,这使得针对贷款人的信息不对称情况能够有所减轻。基于以上两种理由可以认为,有形资产比重大有利于公司加快融资步伐。本文选用(固定资产净值+存货)/总资产来度量公司的抵押能力(MORTGAGE);非负债避税(一),根据权衡理论,借贷的主要动机是利用利息的避税好处,其他非负债避税,如折旧将会缓和这种动机。另外折旧无疑也是公司一种非常重要的现金来源方式,必要时可以缓解公司紧急的资金需求。因此,可以预期非负债避税会降低公司财务杠杆比率。本文选用累计折IH/总资产来度量公司的非负债避税(NDT);资产流动性(+),一方面公司的资产流动性高意味着企业可以较易支付短期债务,有利于增加企业借贷。另一方面公司流动性高也意味着一些投资项目可以通过流动性资产,如存货的变现而不是借贷获得项目所需的资金。因此,公司的资产流动性高有可能提高或降低企业的财务杠杆比率。本文选用流动比率来度量公司的资产流动性(LIQUIDITY)。
文献综述中提出的其他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因为在不同程度上都与上述影响因素有关,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故本次研究中没有将企业实际税率、保留盈余、总资产市值面值比、收入变异程度、收益质量、财务困境成本、投资额、产品独特性、产生内部资源能力等因素纳入考虑范围。
(三)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选择了1998年及其之前在沪、深股市上市的所有公司为样本,其中除去金融公司、sT和公司以及账面与市值财务杠杆大于1的上市公司,时间跨度为1994年至2007年,最后获得分布于35个行业的781家公司,共计8339个观察值。数据来源于CCER中国经济金融数据库。(表1)显示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账面财务杠杆、市值财务杠杆以及各影响因素的基本情况。
三、财务杠杆演进规律研究
首先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杠杆的横截面变化规律。(图1)描绘了四组企业的平均财务杠杆在“事件窗口”期间的变化规律。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经修订后只涵盖了1994年到2007年,如果选择研究上市公司9年的财务杠杆变化,则分组的最后年份只能为1998年。当然也可以选择研究我国上市公司l0年或更长年份的长期变化规律,但是这样做会使得大量新近上市的公司排除在样本分析之外。出于折中的考虑,本文以1994年至1998年作为分组期间,研究我国沪、深两市所有符合要求的781家上市公司在9年间的资本结构变化规律。文中(图1)的具体构造方法如下:从1994年至1998年每年根据上市公司财务杠杆的期末大小将该年全部样本企业平均分为高财务杠杆组、较高财务杠杆组、中等财务杠杆组和低财务杠杆组,同时剔除每组中财务杠杆比率最高与最低5%数量的企业,以消除极端数据对分析结果的干扰,然后保持组内样本企业不变,并以分组年份视为基期0(t=0)计算每组样本企业在随后9年(t∈(0,8))内每一年的平均财务杠杆比率。由于从1994年至1998年每年都能计算出四组企业在随后9年的平均财务杠杆比率,为了求得我国上市公司整体财务杠杆的长期变化规律,就必须对上面数据再求平均,从而计算得至U高财务杠杆组、较高财务杠杆组、中等财务杠杆组和低财务杠杆组四组企业在9年内的平均财务杠杆变化规律,具体结果见(图1)。
观察(图1)可以看到,四组企业的平均财务杠杆在期初差异明显,账面(市值)平均财务杠杆差异为37%(38%),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差异开始逐渐收敛,且速度逐渐放慢,到了期末,账面(市值)平均财务杠杆差异仅为13%(10%)。由此可见,企业财务杠杆在横截面上存在较强的稳定性,某些因素维持了企业财务杠杆的长期水平,同时又有一些短期因素使得不同企业的财务杠杆朝着中间偏上的水平不断趋近。当然,上述财务杠杆的稳定性有可能是源于已知的影响因素,如公司规模、成长能力、盈利能力、抵押能力、非负债避税、资产流动性等作用的结果,也有可能是来自某些未知的其他因素的作用。正~IWillianmson(1988)研究发现,企业的财务杠杆与公司规模紧密相关,高财务杠杆的企业往往公司规模也更大。因此,高财务杠杆组的企业平均规模可能更大,而低财务杠杆组的企业平均规模则可能更小。
为了检验企业财务杠杆的稳定性是否与我们已知的影响因素有关,本文采用了如下技术处理:从1994年至1998年每年将样本企业的账面(市值)财务杠杆比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对滞后一期的已知影响因素(公司规模、成长能力、盈利能力、抵押能力、非负债避税、资产流动性)进行回归,然后以回归残差作为分组依据,将样本企业重新划分为高财务杠杆、较高财务杠杆、中等财务杠杆、低财务杠杆四组,然后采用与(图1)同样的方法,计算按残差分组的四组企业它们的平均财务杠杆比率在9年内的变化规律,具体结果见(图2)。
由于(图2)采用的是残差作为分组依据,此时每组包含的企业已与前文所列的影响因素无关。如果这些影响因素能够决定企业的财务杠杆比率,或者能够解释企业财务杠杆比率的绝大部分变化,那么我们有理由推测:(1)采用残差分组的基期组间差异应该很小。(2)就像回归方程残差应是期望值为0的白噪声时间序列一样,财务杠杆的组问差异应该在基期的后续年份迅速消失。然而,如(图2)所示,事实并非如此,除了第一点较为符合外,即按残差分组的组问期初账面(市场)财务杠杆差异为24%(16%),小于直接按财务杠杆分组的组间期初差异37%(38%),(图2)中四组曲线的形状与(图1)中四组曲线的形状基本相同,从而说明在剔除已知影响因素对企业财务杠杆的作用后,总体而言,企业财务杠杆仍然具有很强的长期稳定性,换言之,在这些已知影响因素之外还可能存在某些我们尚不知晓的其他因素,它们能够显著的、持久的影响企业的财务杠杆水平,决定着企业资本结构未来的长期变化趋势。本文接下来将采用大样本面板数据回归,进一步考察这些已知和未知影响因素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实际作用程度。:
四、财务杠杆稳定性影响因素检验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企业财务杠杆会受到某些未知因素的影响,如果这些因素被忽略,线性回归的系数和假设检验结果都会出现较大的偏差。如企业在技术、市场支配力和管理方面的差异会对企业的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长期影响,由于这些因素不易被观测,因此可以在面板数据回归中加入固定效应来替代上述影响因素(Arellano,2003)。同理,对企业资本结构的研究也可以借鉴此方法,只要这些未知影响因素是随时间缓慢变化的,即不是固定不变的,就可以将不可观测的公司效应和时间效应作为固定效应纳入到面板回归当中,替代影响企业财务杠杆的未知因素。另外,为了测度企业过去的财务杠杆对未来财务杠杆的影响,回归模型还引入了滞后一期的已知影响因素,最后本文构建了如下针对企业当前财务杠杆水平的双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
其中,i代表不同企业,t代表不同时间,x。代表滞后一期的各已知影响因素,Lev.代表第i个企业在第t年的财务杠杆水平,不可观测的时间效应,v恳不可观测的企业效应,e随机误差项。最后回归结果见于(表1)。如上述回归结果所示,无论是否考虑固定效应,企业的当前账面和市场杠杆都会受到9年前企业财务杠杆的显著影响,也就是说,即使控制了影响企业财务杠杠的其他变量,企业的当前财务杠杆仍是决定企业未来长期财务杠杆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观察加入固定效应前后各影响因素对企业财务杠杆作用的变化:(1)在加入固定效应后,回归方程的解释平方合(adj.R)出现了明显提高,从原来的21.56%(16.85%)上升到85.12%(85.5%)。(2)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企业规模影响因素除外)。(3)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出现了普遍降低,其中部分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直接从原来统计上显著转变为不显著(企业规模影响因素除外)。从以上回归结果可以看到,在面板数据回归中替代企业资本结构未知影响因素的“固定效应”对各已知影响因素具有很强的替代效应,并且对企业资本结长期演变规律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由此可见,传统影响因素(公司规模、成长能力、盈利能力、抵押了能力、非负债避税、资产流动性)并非企业财务杠杆的决定因素,于此相对,某些未知影响因素(模型中的企业固定效应)才是决定企业财务杠杆水平的关键因素。
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存在的问题
许多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概念还不了解,在关于“您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了解程度”的调查中发现:很了解的农户有25户,占调查农户的5.19%;一般了解的农户有239户,占调查农户的49.59%;不了解的农户有218户,占调查农户的45.23%。通过上述数据可看出,一般了解和不了解的比例均未达到50%,这表明了解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农户存在但数量不大,说明政府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宣传力度和补偿力度不够大,以至于农户对此概念不了解。在“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意愿”调查中可看出,“很强烈”的农户占27.18%,“比较强烈”的农户占28.01%,“一般”的农户占32.99%,“不大强烈”的农户占8.51%,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没感觉”的占3.32%。居于首位的是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意愿“一般”,其次是“比较强烈”,然后是“很强烈”。可见政府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宣传力度不大,大家没有看到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益处。
在“是否享受过政府的农业生态环境补贴”的调查中发现,认为享受到农业生态环境补贴的农户占20.68%,没有享受到农业生态环境补贴的农户占50.00%,不知道的农户占29.32%。通过数据可看出,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力度不到位,甚至有29.32%的农户不知道农业生态环境补贴的存在,没有享受到补贴的农户竟然占到一半,可见政府应加大补偿的力度和规模。在“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互助补偿的作用”的调查中发现,认为没有作用的农户占10.60%,认为有一定作用、作用一般和有作用的农户分别占比30.15%、30.56%和20.17%,认为作用很大的农户占8.52%。通过数据可看出,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没有作用”和“一般”大约占到一半比例,可见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互助补偿的作用有待于提高,农业生态环境的补偿力度不到位的状况应改善。
农户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意识淡薄,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必要性调查中可发现,认为有必要的59.58%,认为还可以的占比31.46%,认为没有必要的占2.50%,不清楚的占6.46%。这表明不足半数的人认为很有必要进行农业生态环境补偿,但意识还较为淡薄。在“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减少生产成本方面”的调查中,认为“没有好处”的农户占7.71%,认为“好处很少”的农户占18.33%,认为“好处一般”的农户占比47.50%,认为“好处较大”的占20.42%,认为“好处很大”的占6.04%。这表明不足半数的人认为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减少生产成本方面好处较大或者很大,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在“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提高农业产量方面”的调查中,认为“没有好处”的农户占11.92%,认为“好处很少”的农户占16.95%,认为“好处一般”的农户占比40.79%,认为“好处较大”的占24.27%,认为“好处很大”的占6.07%。可见多于半数的人认为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提高农业产量方面好处一般、很少或者没有好处,表明这种补偿机制在提高产量方面作用不是很大的。
调查发现,农户享受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形式较为单一,接受政府补贴的农户有278人次占比62.61%,得到种植业灾害保险的农户有72人次占比16.22%,得到养殖业灾害保险的农户仅有19人次占比4.28%,接受政府征地补偿的农户有63人次占比14.19%,接受企业污染补贴的农户有12人次占比12%。这表明现在农业生态环境的补偿主要是政府的财政补贴,其他的补偿形式比例较小。调查发现,对补偿服务非常满意的占2.34%,满意的占23.57%,一般的占38.85%,不满意的占29.94%,非常不满意的占5.31%。对补偿方式非常满意的占3.19%,满意的占22.13%,一般的占48.72%,不满意的占21.28%,非常不满意的占4.68%。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了农户享受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标准过低,满意度不高。
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