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范文

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第1篇: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潮汐产生;形成特点;潮汐利用

潮汐作为一种独特的自然现象,很早就得到了人类的关注,并且随着人类对潮汐现象认识的增多,人类已经掌握了潮汐产生的原因,并对潮汐的特点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根据潮汐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掌握了一定的利用潮汐的方法。为了实现对潮汐的有效利用,满足生产需要,我们应不断加强对潮汐的了解,研究分析潮汐的产生及形成特点,掌握潮汐的生成规律,提汐的利用效果。

1潮汐产生的主要原因

从潮汐产生的原因来看,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因素是潮汐产生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月球和太阳对海水有远距离的引力作用

月球和太阳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星体,对地球上的海水有较强的引力作用,并且这种引力作用是持续有效的。虽然月球和太阳因为绕地旋转的关系造成了与地球的距离在时刻变化,但是恒定的引力却是时刻存在的,对地球表面的海水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一固定的影响,成为了潮汐产生的主要原因,月球和太阳也成为了引发潮汐的重要因素。为此,正确理解月球和太阳对海水的引力作用,重视月球和太阳对潮汐的影响,是了解潮汐产生原因的重要渠道。

1.2月球和太阳对海水的引力造成了海水波动

由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表面的海水有一定的引力作用,使得海水会时刻处于一种波动状态。这种波动的频繁性和规律性,造成了海水会以一种规律性的波动而往复运动。由于月球和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在不断变化,并且月球和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变化有一定的周期性,导致了月球和太阳对海水的引力也处于循环往复的变化之中。在波峰时刻会造成涨潮,在波谷时刻会造成落潮,由此形成了具有一定规律性的潮汐现象。因此,我们应对潮汐现象的出现原因有全面的认识。

1.3月球和太阳位置周期性变化造成了涨潮和退潮

潮汐的特点是既有涨潮的环节也有退潮的环节,并且白天和晚上都会因为月球和太阳引力的原因而发生涨潮和退潮现象。这种周期性变化的涨潮和退潮造就了潮汐现象,并且使得潮汐现象有了一定的规律可循,对提汐现象的了解以及潮汐现象的原因分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掌握月球和太阳位置周期性变化对潮汐的影响,是分析潮汐现象形成原因的关键,对提汐现象研究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提汐规律研究的重要切入点。

2潮汐形成的特点分析

2.1潮汐的形成有规律可循

对于潮汐而言,在潮汐的形成过程中,主要因素是月球和太阳的位置。而月球和太阳在绕地球旋转过程中,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农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附近,太阳和月亮在地球的两侧,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你推我拉也会引起“大潮”;在月相为上弦和下弦时,即农历的初八和二十三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发生了“小潮”,故农谚中有“初一十五涨大潮,初八二十三到处见海滩”之说,只要掌握了这一规律,也就掌握了潮汐的形成规律,对潮汐的研究以及潮汐规律的掌握具有重要作用。

2.2潮汐的形成周期较短

基于对潮汐的了解,潮汐出现次数较多,并且每一个潮汐的周期都是比较短暂的,通常潮汐的周期为24h左右,这和日出日落的一个周期类似,前一次和低潮的潮差与后一次和低潮的潮差大致相同,涨潮过程和落潮过程的时间也几乎相等(6h12.5min),这也是为什么在研究中提出潮汐与月球和太阳运行周期相关的主要原因

2.3潮汐形成频率相对固定

由于潮汐的形成周期是固定的,在潮汐形成过程中的形成频率也是固定的。一月内有些日子出现两次和两次低潮,但两次和低潮的潮差相差较大,涨潮过程和落潮过程的时间也不等,而另一些日子则出现一次和一次低潮。

但是考虑到不同地区潮汐的差异性及其变化,所有地方的潮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总体趋势上类似,在具体的形成频率上还有一定的区别。

3潮汐对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

从潮汐的产生来看,潮汐产生之后,随着涨潮落潮对沿海居民的生产生活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且潮汐中孕育着较大的势能,正确利用潮汐产生的势能成为了加强潮汐利用和减少潮汐不利影响的重要手段。

3.1潮汐影响了渔民出海作业

潮汐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在涨潮期间渔民需避开高涨的海潮而无法出海作业,因为涨潮的原因渔民为了确保安全只能等到涨潮完毕之后才能出海。这种自然现象无形当中减少了渔民的出海时间,对渔业生产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掌握潮汐对渔业生产的影响,对于提高渔业发展质量和确保渔业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2潮汐对海岸旅游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海岸旅游中,为了确保游客的安全,在海滨浴场中通常应在涨潮时间予以关闭,保证涨潮时间的海岸处于无人状态,避免涨潮对游客造成危害。在海边长期生活的渔民都懂得错开涨潮的生活常识。这也是潮汐对海岸生活带来的主要影响之一。为此,我们应对潮汐产生的影响有足够的重视,并根据潮汐的影响学会正确利用潮汐。

3.3潮汐产生的势能可以用来发电

由于潮汐可以产生较大的势能,在潮汐出现以后,我们应加强对潮汐的了解和利用,并根据潮汐产生的巨大势能利用潮汐来发电,充分利用潮汐的优势,在狭窄的海湾以及现有的设施建立潮汐发电基地,实现利用潮汐进行发电的目的,充分利用潮汐的优势,降低潮汐的不利影响,使潮汐能够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形式。

3.4潮汐对航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潮汐产生之后,使航运必须制定具体的时间表,并正确利用潮汐的时间差,避免受到涨潮落潮的影响造成轮船抛锚以及其他事故的发生。其中潮汐对航运的影响比较大,具体表现在对航运路线的选择以及轮船停靠岸的时间有明确的要求,航运要想保证安全高效,就必须了解潮汐的特点,学会正确利用潮汐。

第2篇: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范文

摘 要 传统教学局限了某些科学实验及科学现象的过程展示。在小学科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使整个科学课堂教学过程得到优化,但不可每节课都用信息技术代替学生动手的实验机会。

关键词 小学科学;信息技术;实验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9-0111-02

1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大量运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能够优化课堂结构,很容易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科学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分析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的常见运用模式,讨论了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后的意义,剖析了使用环节上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分析了形成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 信息技术对科学课程的优化作用

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是多顽皮好动,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喜欢观察。在课堂上利用传统讲授法,讲不到5分钟,就会有大半的学生已经在玩自己手中的钢笔、尺子等“小玩具”了。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特点及爱好,结合大部分学生喜欢电视电脑,将信息技术整合于小学科学课程中,可以对学生的探究欲望起到很好的激发效果。

如在教学“月食和日食”一课时,日食、月食现象不是经常出现的,即使有时出现,也会因地理位置或时间等关系,难以亲眼看到。学生见都没见过,去给他们讲什么日食、月食形成的原因,只能看到他们满脸的不耐烦,除此之外就是浪费口舌及时间。可是借助于信息技术,上课一开始就给他们播放日食、月食那奇妙的视频录像,让学生感知日月食的美感与奇妙,激发探究欲,再提出问题:地球和月球是怎样运动的?在学生的一片讨论声中,利用课件模拟演示地球与月球的运动规律,帮助学生分析日食、月食形成的原因。

再如教学“食物的营养成分”一课时,当问“你的手干净吗”,学生都肯定地答到“干净”,而且教师在课堂上讲手若没洗干净,手上细菌对人体的危害时,学生仍然不重视饭前洗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细菌图片,使学生触目惊心,对教学内容好奇而产生兴趣。

有助于突破时空限制,化抽象为形象 小学科学实验中许多概念是比较抽象的,仅靠形象、表象和想象对学生来说并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科学课中探究的许多自然现象是受条件限制的,不是每种现象每时每刻都存在、都可以观察到的,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更要注意选择适合的开发条件。这些都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制约因素。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进而解决这一难点。

如在教学“火山”时,在西北地区“火山”现象并不常见,现有的教学仪器及设备中也没有模拟装置,无法进行火山喷发的实验操作。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想象及理解能力还很弱,教师讲得费尽口舌,而学生听得是雾里看花。运用多媒体,可以直接播放火山喷发的视频,使学生听到火山喷发时隆隆的地鸣声、山体的撕裂声,看到那火红的岩浆喷发的现状,让其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此情境下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地球构造、岩浆上升,让其学生认识到火山喷发的形成原因及喷发条件。

再如教学“植物的茎的作用”时,教师列举很多事例,学生满脸迷茫,从眼神中看得出没有听懂;做实验,利用课堂40分钟时间无法看到实验结果,不利于学生观察与思考。有了多媒体课件,模拟一个实验过程,花上短短几分钟时间,就能将实验全过程展现给学生。看完模拟演示,他们不再迷茫,相互讨论得出植物茎有能够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有助于实验课堂化难为易 信息技术进入科学课程,能将部分实验化难为易。比如在教学“月球”及“月相变化”时,仅仅依靠教材中的几张图片与教师的语言描述,难以让学生理解掌握月球的运动、月球的地形特点及月相的变化,以他们的理解及想象能力,想象不出整个月相的变化规律。有了多媒体网络,可以下载动态的月球运动模拟视频,也可以制作月相变化过程的动画演示,这样用多媒体设备反复播放演示几次,整个月球就会很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他们也就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月球知识。

科学实验课还存在实验操作的安全性问题。小学生好奇心强,有时在操作开始后,一个教师无法顾及全班学生的安全操作。为了安全,为了学生能感知实验的整个过程,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网络,对实验操作过程进行模拟演示也可达到仿真效果,从而使学生在没有障碍的环境里进行演示,愉快地学习,获取知识。

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进入学校课堂,利用网络资源来辅助教学。科学课程教学是以探究为核心的,给学生提供充分而科学的探究机会是开展好教学的关键所在,而且让学生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能力,获取一定的科学知识,学会尊重,利用科学知识为日常生活服务。利用信息技术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利用网络拥有的丰富资源进行科学教学,顺利完成科学课程的核心任务。如教学“保护环境”一课,教师所讲的地球上的水枯竭了、空气因污染严重而不能呼吸了等,对于处在西北这个农业小镇的学生来讲似乎是在夸大其词。教师可以把学生划分成五六个小组,引导他们打开环保相关网站,收集资料,将历年地球上水资源的减少、污染作对比,会有惊人的发现。

3 不能用信息技术代替实验操作

在科学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抽象的现象形象化,利于抓重点、破难点,丰富教学资源,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但信息技术对教学只是辅助作用,不能本末倒置,过分地依赖和使用信息技术,不可忽视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

小学科学是学生接触科学的初级阶段,《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指出: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注重结果,忽视过程;看重知识,轻视能力”,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及综合能力的提高造成严重影响。对科学实验应该首先考虑能不能用现有的操作来完成,避免信息技术展示影响学生亲身感知实验的过程。

如教学“做一个摆”,用信息技术来演示,很快很容易得出结果。只是这一实验并不受季节及时空的限制,学校也有完成该实验的装置,而且实验操作过程没有太大的难度与危险性,因此,类似这样的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完成。与课件演示相比,会多花一点儿时间,而这点儿时间能换来学生动手的乐趣和亲自感悟,对学生的学习会有更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马建坤,叶宝生.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的整合探究[J].中小学电教,2006(9):21-24.

[2]宗红蔚.小学科学教学中动手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5(1):104.

第3篇: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初中生 创新能力 培养方法

一个民族要想变得强大,必须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之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创新作为强大推动力。从国际发展来看,中国和欧美之间存在至少五十年到一百年的差距,如果我们亦步亦趋地在这些大国后面爬行,则中国崛起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因此,我们必须将创新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初中生肩负着祖国的复兴大业,因此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对于完成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有深远影响。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学校及教师的重要使命。作为多年来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的老师,笔者以培养创新型学生为目标,充分结合学科特点,深挖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内容,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能够不断更新自我、超越自我,应对挑战。下面谈谈我在物理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做法。

一、转变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创新留出足够的时间。

学生要想迸溅出思想的火花,逻辑思维得到提高,就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便将更多时间还给学生。就初中物理学科而言,学生自主思辨的时间主要来自于教师课堂教学模式,改变物理教师一人操纵整堂课的局面,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课标为导向的新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一般是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积极创设利于发展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情境,将思考与巩固练习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参与,参与中学习。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应该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仅凭无休止地做练习题是无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所谓“海水舀不尽,习题做不完”,终日让学生埋头于题海之中,只会消磨学生的时间。聪明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初中阶段物理知识归类,建立起树形知识图,抓住典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如八年级的浮力部分,对于学生来讲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虽然这部分知识点在中考中占的比重很小,但是这部分知识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知识点,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扎实掌握这部分知识。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采用的教学模式就是“四主三步”法,引导学生从推导到理解、从阿基米德原理的识记到原理的应用,完全放手让学生动脑想,动口议,动手练。学生越学越会学,越学越爱学。搞清了,弄懂了,做题顺利,时间就节约出来了。也就是说,在物理课堂上我会让学生在我的有序引导下,努力做到思考、观察、实验、吸纳、评议等方面交错进行,步步深入,从而保证学生不仅获得丰富的物理学知识,还能掌握正确、优秀的学习方法,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在教学过程中多穿插学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手脑并用。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离不开各种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物理学知识毕竟是抽象的,仅仅借助教材,讲解教材中提到的那点知识,那么学生理解起来是相对困难的,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因此,物理教师应该以教材为原点发散开去,将抽象的知识与生活现象、自然现象等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多设计一些让学生动手、动脑,手脑并用的活动。例如:教学生“压强”这一章,对压力、压强的计算容易混淆。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我设计了一堂比赛形式的实验课。学生将相同的两个装满水的瓶子一个瓶底朝下放在海绵上,一个瓶盖朝下放在海绵上,让学生观察哪块海绵陷下去更深一些。并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这样动手实践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更主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简单的学习内容直接交由学生自主学习,在自主探究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是难易结合的,像“电磁”这部分比较难的知识物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而像“摩擦”、“杠杆”这样较为简单的知识,教师完全可以放手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学生自学之后,教师可以用一些练习题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样比比谁做的题最多,谁的准确率最高,谁对这部分知识理解得最好。在生生互动环节,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并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错误原因与正确的“小妙招”。我认为自己研究求证出来的知识是掌握最牢固的,记忆势必也是最深刻的。这种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很关键的促进作用。

四、培养学生严谨的观察力和缜密的推断力,在观察和推断中发展自我创新能力。

第4篇: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范文

摘 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图像辅助教学,能提升学生的地理水平,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文章从地理图像的含义、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图像教学、图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三方面,对图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图像教学;初中地理;地理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9-0087-01

地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其中包含了很多抽象的知识。而地理图像则是将这些抽象知识具体化的一种方式,它将地理信息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图像教学能较好地满足这一要求。

一、地理图像的含义

地理图像是表示时间和空间特征的图像,包括行政区划、地形图、农业和工业分布图等,另外还包括一些统计图。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图像学习到地理知识,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地理图像的信息量非常大,精度可靠,清晰直观地展现了各类地理信息,因此,教师系统地进行分类教学,是提升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图像教学

(1)地图。地图是教学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图像,它能反映出地理位置的大小、分布规律等,同时还可以表现事物的地理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而教师需要做的是结合空间分布的特征来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教会学生如何去读懂地图,提升读图技能。

(2)景观图。景观图主要表现的是一些自然景观和自然现象,这一类型的图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图文结合的学习方式,探究图像所表达的主题,分析其主要特点。

(3)统计图。统计图通常是利用针对性的分析法来进行概括。通过这些统计图,学生可以了解到事物的发展趋势和表现形式,认识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并能通过数据来分析其特征。

(4)示意图。示意图包括等温线、等高线等。这些图像重点鲜明,尤其是在一些地理现象的形成方面表现更为突出。这些图像的学习重点在于通过细致观察,对图像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对其规律进行重点识别。

三、图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图像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地理图像教学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地图工具的运用,并通过分析来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在地理图像教学中,可以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首先是观察。观察的内容包括图像上的符号、比例关系等,然后通过方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图像分析。例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学习中,当学生了解到其植被分布特点时,势必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分布情况?然后教师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地理位置和气候现象,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学生从图像上可以看到,该地区越往西则降水量越少,而植被的分布情况由西向东也分为荒漠、草原等。不难看出,通过图像分析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使用地图的能力,便于在今后面对类似的问题时能有效地进行解答。

(2)利用图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图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掌握地理事物的l展规律。例如,在学习气温和降水方面的知识时,可以先通过气温变化图来寻找一年内温度最低的月份和温度最高的月份,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影响因素有哪些?而降水柱状图的教学也是同理,找出一年内降水量最低的月份和降水量最高的月份,并结合温度分布情况,探究一个地区的气候规律。例如,某地7月份气温超过30℃,冬季温度低于0℃,同时降水量也主要集中于7月份。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判断,可知该地属于雨热同期,因而是温带季风气候。诸如此类的分析,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便于学生在今后进行更深层次的地理知识学习。

(3)利用图像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地理图像的特点,在于可以将地理景观直观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地理环境本身是比较复杂的,学生在生活中直接观察的机会比较少。例如,常年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学生对于荒漠景观并不能很好地认识,而西北地区的学生对于海洋的概念也相对模糊,对于潮汐等知识也不能很好掌握。此时,仅仅依靠教师的口述是无法进行有效教学的,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地理图像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指导学生进行景观图学习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为什么该地区会有这样的景观?这些地理现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会产生什么影响?分析图像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取图像中的地理信息,通过感性材料获得理性知识。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进行图像分析,可以有效地增长地理知识,同时在分析的过程中强化认知能力,加深对于地理信息的感性认识,培养专业素养。

四、结束语

通过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地理图像对于地理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地理教师,要充分认识地理图像的重要性,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要将地理图像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运用,切实提升学生的地理水平,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彦岑.中学地理图像教学思考与实践[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2).

[2]郑闽兰.谈中学地理的图像教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06).

第5篇: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范文

从本质看,数学学习主要依靠大脑的思维,即靠内部的机制、内部处理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展现其过程,因此学习数学不只是掌握现成的公式、定理,更重要的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思维是解题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能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从而使他们成为有用的人才。

怎样引导学生学会“数学思维”?

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研究他们所呈现出的数学思维的差异,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和引导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中学阶段,学生的数学思维获得迅速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优势地位。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也存在“关键期”,初中阶段以经验型抽象逻辑思维为主,高中阶段则多见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当然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不但存在年龄的差异,而且不同个体在发展速度、水平上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通过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创造性和批判性等数学思维品质表现出来。

二、要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上

心理学家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是发展数学能力的突破口,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它们反映了思维的不同方面的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不同的培养手段。

1.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品质的差异集中体现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差异

数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教学中应当教育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全面地思考问题,养成追根究底的习惯。

2.数学思维的敏捷性,主要反映了正确前提下的速度问题

因此,数学教学中,一方面可以考虑训练学生的运算速度,另一方面要尽量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原理的本质,提高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的抽象程度,因为所掌握的知识越本质、抽象程度越高,其适应的范围就越广泛,检索的速度也就越快。另外,运算速度不仅仅是对数学知识理解程度的差异,而且还有运算习惯以及思维概括能力的差异。因此,数学教学中,应当时刻向学生提出速度方面的要求,另外还要使学生掌握速算的要领。

3.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就是消除数学思维功能僵化现象

传统教学中,教师过分强调程式化和模式化,教学中给学生归纳了各种类型,并要求学生按部就班地解题,不许越雷池一步,使学生失去自己思考和探索的机会,导致学生只会模仿、套用模式解题。这种灌输式的教学使学生的思维缺乏应变能力,不能适应21世纪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应当增强数学教学的变化性,为学生提供思维的广泛联想空间,使学生在面临问题时能够从多种角度进行考虑,并迅速地建立起自己的思路,真正做到“举一反三”,教学实践表明,变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很大作用。

4.数学思维品质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不依常规,寻求变异,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开放式思维方式,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智力活动的高级表现,任何创造发明、革新、发现等活动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这种能力的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培养发散性思维。要改变以往教学方法形成的“思维定式”,引导学生逐步养成用发散性思维去思考问题,一题多思、一题多解、一题多变;(2)善用逆向思维。即在解题过程中,打破常规,倒过来想问题,适时运用逆向思维,可独辟蹊径,突破难点,化繁为简;(3)构建整体思维。就是在解题过程中,思维不集中在问题的个别部分,尝试将问题看成一个整体,整体思考,整体处理;(4)重视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大脑受到外界信息刺激后马上产生的一种反应。因此,培养直觉思维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主动地去观察,挖掘问题内部的本质联系,多方联想等等。

5.思维的批判性就是善于根据客观标准,从实际出发,细心权衡一切意见,区分正误,明辨是非,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培养批判性思维品质,重点是引导学生剖析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运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技能和技巧,它们的合理性如何,效果如何,有无更好的方法,学习中走过哪些弯路,犯过哪些错误,原因何在等,使学生逐步养成质疑、反思的好习惯。

第6篇: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范文

一、运用信息技术,营造生动形象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科学课本中有些科学小知识的趣味性较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但是还有些科学知识是相当枯燥的,教师在课堂讲解中难以用言语表达清楚,学生处于被动式的接受状态,对于很多内容的理解不深刻,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觉得科学课堂氛围十分沉闷枯燥,渐渐失去科学学习兴趣。此时,教师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制作精彩的教学课件,让静态的科学小知识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变为动态,其优美动听的声音、生动有趣的动画演示、与生活贴近的真实视频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会让课堂学习氛围变得生动形象,充满趣味性和活力,这种动态化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爱好,将会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生动形象的课堂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开发科学思维,提高科学素养。

在《地球的运动》这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因为这个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脱离,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感觉是陌生的、抽象的,难以正确感知。即使学生对天体的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也觉得十分神秘很难理解,此时,如果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直接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那么其课堂氛围肯定是非常枯燥的,学生也是糊里糊涂的。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个有关相对运动的课件,让学生通过观察动画演示直观地看到行驶中的车辆与车内的人、车外的山与树都是相对静止的,车内的人与车外的山是相对运用的,以此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自转过程。然后,教师播放提前制作好的模拟昼夜形成过程的演示动画,学生很容易就明白昼夜是由地球自转运动形成的,并且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一天是24小时。最后,教师继续播放模拟地球公转的演示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四季的形成过程,并且明白为什么一年是365天,能让学生理解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是同时进行的。运用信息技术教学,通过动画演示的方式就可以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清晰地展现出来,并且通过不同的画面向学生展示不同的知识点,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更贴近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二、运用信息技术,化解重难点知识,提高学生对科学的认识

由于小学生的认识能力有限,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都相对较低,对于教材中的很多科学知识都感觉是抽象的、模糊的,尤其是一些科学小现象,仅仅依靠学生的想象很难想明白,无法让学生感觉到科学的奥秘。在小学科学课中运用信息技术就能够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变为具体化,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特别是在一些重难点知识的讲解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就能直观形象地展示知识的演变的整个过程,学生一目了然,易于理解。将小学科学课程学习的难度有效降低,使每位学生都愿意学习,也能通过观看一些科学小视屏不断丰富科学知识,拓宽视野,充分体会到科学的奥妙,并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充满兴趣。

例如,在《日食和月食》中,学生对日食和月食的变化过程很感兴趣,却难以理解发生日食和月食的具体原因与变化过程。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三维动画,对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的运动过程进行动画演示,还配上太阳光线的照射,这就让学生非常直观地看到日食和月食的变化过程,也能理解发生日食与月食的原因。教师首先播放发生日食的真实录像,学生就可以观察到日食发生时由于有某个球形天体从右向左移动慢慢挡住了太阳,并且天色是由亮逐步变暗再变为亮,学生对此画面感到非常震撼,对大自然的神奇赞叹不已,这就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教师接着向学生提问:日食发生时挡住太阳的天体最有可能是哪个?什么样的情况会出现日食?什么样的情况会出现月食?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进行模拟实验,教师再运用多媒体动画进行展示,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中间时,三个天体恰好位于同一直线上,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线,就发生日食;当地球运行到月球和太阳中间,三者处于同一直线上,地球挡住了太阳的光线,就发生月食。学生很容易就分辨出三个天体之间的运动关系,也能明白发生日食和月食的原因。因此,将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课教学有机整合,就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帮助学生用最简单的方式理解了科学知识,还让教学过程充满了趣味性。

三、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基本都是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从教学实践来看,利用表象形成概念是培养学生概括思维能力的主要方法,在提高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中多采用引导学生巩固和运用知识的途径。科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都很强,逻辑关系相当复杂,各个知识点之间像链条一样紧扣相连,并且,有些科学现象是完全出乎意料的,小学生是很难想象到的。因此,在小学科学课中运用信息技术制作精美的、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将各个知识点内在的联系有机地沟通起来,在课堂上有条不紊地演示和讲解,有利于学生构建科学知识结构,增长学生的科学见识,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运用信息技术促使教师创新教学方式,首先,备课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搜集精彩的、适合的教学内容。其次,教学方式有所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由教师独自讲解,而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多利用多媒体的音频优势进行知识展现,有利于创设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学生由之前“填鸭式”的灌输变为课堂主导,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都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其效果更显著,改善和优化了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为教师提供了教学选择,也会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个性的平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第7篇: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范文

一、防水工程施工概述

根据施工位置的不同,防水工程施工包括:①屋面防水工程施工;②地下防水工程施工;③楼层、厕浴室、厨房间防水施工等。新型防水材料、新型防水设计、防水施工新技术等建筑施工防水新技术的运用又构成了现代建筑防水工程新体系。

二、屋面防水施工

1.屋面防水施工概况

屋面防水工程师房屋建筑的一项重要工程,主要防范雨水、积雪等自然现象形成的积水。根据屋面防水材料的不同分为卷材防水层屋面(柔性防水层屋面)、涂膜防水屋面、刚性防水屋面等。根据房屋结构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坡屋面防水、平面屋顶防水、种植屋面防水等。

2.基层、防水层施工

在屋面防水施工过程中,要保证防水基层的平整度、刚度、斜面直线的准确度,基层表面完整无起砂,毛刺、起皮、裂缝现象,使用的混凝土中砂颗粒不要太大,确保防水层施工质量。因防水层施工多为露天施工,受天气因素影响很重,所以为保证施工质量,要在较好的天气下进行施工作业,坚决禁止在风雨天气和低温天气下进行屋面防水施工。在防水层完成后要对其进行保护,不能出现碰坏防水层的现象。

3.卷材防水屋面施工的要点

卷材防水屋面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屋面防水方式。卷材防水层采用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材料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施工时要了解材料的特性根据设计要求及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铺贴方法。例如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材料的施工方式有冷粘法、自粘法和热熔法等,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的施工方法有冷粘法、自粘法、焊接法和机械固定法等。要注意卷材之间的搭接,并做好基层处理剂的涂抹,增强基层和卷材之间的结合力。此外,所选用的基层处理剂、接缝胶粘剂等配套材料必须与铺贴的卷材性能向容,确保卷材铺贴的效果。

4.涂膜防水屋面施工的要点

涂膜防水是指用防水涂料涂抹于房屋基层形成防水层。适应于涂膜防水成的涂料分成两类:①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②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在涂膜防水施工过程中,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保护层施工中选用的材料必须是筛过的细砂、硅石、云母等材质,并在保护层施工中涂布均匀,不能露底。涂膜材料类型、厚度按照相关规定选用要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适应性,涂膜施工条件、施工温度、操作时间、搅拌强度、配料用量等按照工艺要求实施。

5.刚性防水屋面施工的要点

刚性防水屋面一般用混凝土、块状刚性材料等作为屋面的防水层。刚性防水层的施工工艺简单、造价便宜、耐久性好,便于维修,但因为施工材料所限,抗拉强度低,当建筑结构产生变形或混凝土干缩、温差变形时易产生裂缝,影响建筑物屋面防水效果。因此,刚性防水层应在建筑物沉降稳定后再进行施工,并要利用在防水层上设置隔离层、留置分格缝等手段来预防刚性防水层裂缝的问题。在建筑物结构部分和刚性防水层之间的交接处设置隔离层,预留缝隙做柔性密封处理,如石灰砂浆隔离层、豁土砂浆隔离层、卷材隔离等。防水层的厚度不应小于40mm。分格缝的设置按照设计要求来施工,一般不大于6mX6m的间距。为提高混凝土抵抗温度变化的应力,防水层内应设置直径4~6mm毫米,间距为100~200mm的双向钢筋网片,且防水层不得出现漏筋现象。

三、地下防水施工

1.地下防水施工概况

地下防水工程是一个复杂而又极其重要的系统工程,除防水功能外,地下防水工程施工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及使用寿命。目前建筑物的地下防水工程主要有以下三类:①结构自防水。通过防水混凝土来实现防水功能,是建筑物的结构与防水合二为一;②表面防水层防水。在结构的外表面加设防水层,通常有水泥砂浆防水层、卷材防水层、涂膜防水层等;③防排结合。采用防水加排水措施达到建筑物防水效果,通常有内排水、渗排水、盲沟排水等。

2.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要点

由于地下防水工程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为确保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时要确保施工环境的干燥,避免潮湿或带水情况下的施工。施工基坑中必须保证地下水位保持在基底0.5m以下,如有必要可采用降水措施,且施工降水需持续到整体地下施工完毕回填土回填结束方可停止。防水混凝土密实度、抗渗性、抗蚀性必须按照设计满足地下防水的抗渗要求。保持模板表面清洁光滑、接缝严实、模板浇水充足、脱模剂涂膜均匀以防止防水混凝土浇筑时出现麻面、孔洞、蜂窝等状况导致地下水渗漏。为避免出现深进和贯穿性裂痕,施工时:①应在垫层和防水混凝土底板之间设立滑动隔离层,铺20mm厚中砂,上面覆1层油毡,有效降低混凝土对外部变化产生的应力。②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大面积防水混凝土的浇筑连续有效进行。防水混凝土浇筑时的自落高度不得大于1.5m。③根据施工时的温度情况选择适当的混凝土养护方案。防水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3.表面防水层防水的施工要点

表面防水层防水分为刚性、柔性两种防水方式。水泥砂浆防水层是一种刚性防水层,其抵抗位移变形的能力较差,当建筑物结构发生沉降或变化时容易产生裂纹甚至脱落。所以,对于高温、腐蚀及反复冻融的砖砌体工程不宜采用水泥砂浆防水层做表面防水处理。卷材防水层属于柔性防水,这种防水层具有良好的韧性和防水性,适用于微小变形的建筑物防水。但其耐久性差、机械强度低又直接影响了防水层的质量。在进行卷材防水层施工时必须选择质量较好的卷材材料,并且要注意施工过程中卷材接缝的质量。卷材搭接的宽度不够,密实不严,在卷材承受压力时极有可能造成接缝处张口而导致渗漏地下水。特别要注意的是建筑物结构拐角处的卷材铺贴必须严实,否则在后续浇筑或砌筑时卷材极易被破坏导致渗漏。

4.止水带防水的施工要点

在地下防水工程中,建筑结构地下变形缝、地下通道连接口等地方是防水结构的薄弱环节,如果这些部分发生渗漏事件时,堵漏工作将很难实施。所以对于这些地方的止水带防水施工要更加引起注意。混凝土多层次浇筑前,止水带的埋设位置要准确、固定。周围杂物要清理干净。浇筑时止水带两侧的混凝土要包裹严实,特别是下方的混凝土。

四、楼层、厕浴室、厨房间防水

楼层、厕浴室、厨房间等处均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区域,上下水管道、供热、天然气管道等多集中在这些部位,因此对这些地方的防水处理多采用的是涂膜防水和刚性防水相结合的复合型防水层防水。涂膜防水层必须在管道安装完毕,管孔四周封堵严实后才能开工,在施工时必须涂抹至墙面并至少高于地面150mm。在厕浴室、厨房间等地的穿楼板管道、地漏口、下水管道等节点都是重点的防水部位,在这些部分必须做好防水工作。

五、结语

第8篇: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范文

在中外诗学范畴中,意象是一个内涵丰富,众说纷纭的概念之一。但是,把意象作为一种心物交感互渗的审美产物的这一观点是较普遍认可的。客观物象是意象中的基本的要素,选择什么样的物象入诗,主体对物象取什么样的心态,或物象引发主体什么样的情感,可以因其异同透视诗人特有的文化心态与审美倾向,辨识意象艺术所蕴含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征。中国古代诗人与中国现代诗人在意象的经营上有着鲜明的共性。首先,对自然物象的相亲相近,诗人心灵与自然意象的凝合,是古今诗歌意象最为突出的共性特征,其中深刻烙印着传统的文化心理情结。陆机在《文赋》中指出:“遵四时以叹逝,赡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一位日本汉学家指出:“在中国古典诗里,季节与季节感作为题材与意象,几乎构成了不可或缺的要素。只要设想一下,从历来被视为古今绝唱的诸作品中除掉这一要素会如何,这种不可或缺的程度立刻就会清楚了。”①古代诗歌中的季节感特别突出。如春秋意象,从《诗经》、《楚辞》以来,频繁出现的是伤春、悲春、惜春、叹春、春恨、春愁;悲秋、惊秋、秋怀、秋思等。

季节感的产生又是与自然意象紧密相关的。中国古代诗歌中的自然意象现象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其中包含了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与审美意趣。这种自然意象情结源远流长。据三国吴人陆玑统计,《诗经》中写到自然意象之草木凡八十余种,鸟兽凡三十余种,虫鱼凡三十种②。当代诗人流沙河统计,仅毛公所标明之《诗经》之“兴”诗,共三百八十九种意象,其取材于山川草木,鸟兽虫鱼者,凡三百四十九种③。此种现象,与几乎同时期的古希腊史诗,多述海上之征伐,社会人事之冲突,显然大异其趣。司马迁云:“《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以达意”④,这也正是看到了诗之原典所呈现的人与自然之生命共感所形成的诗的自然意象现象。诗人或听蟋蟀鸣岁,感光阴之逝(《秦风•蟋蟀》);或睹鸟儿入林,伤夫君之未归(《秦风•晨风》);或因风中飘叶,兴男女之依恋(《郑风•兮》)。自然的丰富意象形态与人的心灵的丰富情感构成了互感与交融。在中国古代哲学文化观念中,自然物象是具有人本意义的。人与自然有着自然感性生命的同一。如:《尚书•洪范》将大自然之“五行”与人之“五味”相对举。《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郑子产所谓“六志”生于“六气”说。庄子齐物论思想认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物不是纯然外在的客体,物象和人之间存在着心心相印的联系,人的心灵世界和外在物象的感性品质之间构成了一种互相映照、感应的关系。因此,主体心灵总能在外在物象中找到内心情感的对应。苏轼曾说:“寓意于物则乐,留意于物则病”,指的就是诗人多在具体的物象间悟道达意、表情言志的现象。

这样一种建立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文化基础之上的心物相感的特征,是与由自然经济构成的农业文化心态紧密相关的。只有在农业文化心态中,人们才能对人与自然之生命节律,抱有亲切的认同与不言而喻的意会。中国的内陆农业经济,以土地自然物为限,与水土、风雨、阳光等自然资源关系紧密。而华夏民族赖以生存的中原一带,又以温带之优越气候,黄土之肥沃,水利之便利,自然资源之丰富,优于其他文明发源地。像以巴尔干半岛、爱琴海为生态基础的古希腊人,由于土地贫瘠,资源贫乏,气候恶劣,在对外界不断的抗争与夺取的生存竞争中,逐渐形成了人对大自然的征服、奴役、占有的态度。正如黑格尔所说:希腊人一方面“在自然面前茫然不知所措”,另一方面又学会了“勇悍地、自强地反抗外界”⑤。而中国古代先民,则在长期的农耕生产过程中,遵守节气,留心季节气候,观察日月星辰意象,逐渐形成了与大自然生命相依的心态。外部自然世界的风云变幻、花开花落、日月轮回等都能引起人们产生一种生命的共感。因此,中西文化意识中,自然物象的地位、面貌是有较明显区别的。西方文化对外在物象的认识一般不是确立在其与人的自然感性现象的一致性上的,外在物象一般不以其自然的感性品质进入西方文化意识中,只是作为人的精神理性的体现才有意义,自然是被人的自由意志所认识、所利用的,以其被改造的面目确证人的力量。

因此,在古希腊艺术中,自然是人格化的,西方古典艺术在本质上是“拟人主义”的。在基督教教义中,自然被认为是上帝对人类的馈赠,人类不应对自然表示过多关注而忘记了造物主。在基督教世界中有这样一个三层次结构:上帝居上,人类居中,自然居下。总之,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一般强调的是人对自然的主宰。西方文化意识的种种表现皆是以自然与人的各自本体存在的关心为基础的。中国哲学文化一般并不十分关心自然宇宙在本体存在意义上究竟是什么东西,它认为人既然处于自然宇宙之中,那么人的行动当然是应该与自然运行规律相一致。因此,它关心的是人与自然的合一、沟通。这样一种自然与人的一元论哲学文化自然观,直接化入了中国古代诗人的审美意识中。中国古代诗人不仅喜爱将自然意象作歌咏对象,而且大多表现出人与自然的物我相得,欣然融洽的意趣。如李白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人与山相对无语,含情脉脉。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人与山情貌相通,忘形尔汝。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凄艳的落日与黯淡心情相互对应,融为一体。这种深深烙印着中国文化意识的自然意象情结依然深深植根在中国现代诗歌意象之中。20年代的中国现代诗歌,整体上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最初过渡期。

“五四”白话新诗运动中,的新诗意象论从理论源头看,是受到了英美意象派诗学观的启发。如果我们就他对意象的本质性阐释看,他的意象论更多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意象诗学的感性论色彩,与西方意象派所包含的现代象征主义意象论有着较大的差异。他站在“文学革命”的立场上,为我所用的吸取了意象派的某些具体的主张,其中主要是采纳具体鲜明的意象论反对晚清以来诗坛的陈腐守旧以及新诗初期的说理化倾向,并没有采取西方象征意象重理性内涵的暗示性表现方法。他写于1919年10月的《谈新诗》一文中提出:“诗要用具体的做法,不可用抽象的说法”,“凡是好诗都能使我们的脑子里发生一种———或许多种———明显逼人的影像。这便是诗的具体性。”他所列举的“具体性”的诗歌都是中国古代以自然为中心的意象化诗歌,如“绿垂红折笋,风绽雨肥梅”,“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等。

宗白华1920年就新体诗的作法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说,诗人应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诗人人格,“直接观察自然现象的过程,感觉自然的呼吸,窥测自然的神秘,听自然的音调,观自然的图画。风声水声松声潮声都是诗意诗境的范本”,诗的意境“就是诗人的心灵,与自然的神秘互相接触映射时造成的直觉灵感”⑥。他把诗人心灵与自然的凝合看作是美的诗境与真诗好诗的源泉,极力肯定的是中国诗歌传统中人的生命情意与诗的自然意象形态融化为一的契合。“五四”初期的新诗创作在意象化的探索上并没有真正走出传统诗歌的意象化的格局。到了郭沫若体的《女神》的出现,第一次造成了中国诗歌意象体系的某些现代性变化。《女神》的意象世界中自然意象仍占据中心的位置。诗人在自然意象中渗透了强烈的时代感与现代意识,极大地扩展了中国诗歌自然意象的审美境界。他酷爱大海,崇拜太阳。他在《浴海》一诗中写道:“太阳当顶了!/无限的太平洋鼓奏着男性的音调!”“我的血和海浪同潮,/我的心和日火同烧”。诗人主体的人格力量与情感宣泄与大自然融而为一,企望借自然之伟力完成自我的蜕变,实现新生命的创造。在郭沫若的眼里,“无限的大自然,/成了一个光海。/到处都是生命的光波,/到处都是新鲜的情调”(《光海》);眺望十里松原无数的古松,“他们一枝枝的手儿在空中战栗,/我的一枝枝的神经纤维在身中战栗”(《夜步十里松原》)。

自然与生命合一,宇宙外象的自然世界与个体生命内在世界的心物融契是《女神》最主要的,也是最具审美诗情的抒情方式。这一抒情方式既源于西方泛神论思想的影响,又与庄子齐物论的自然生命的哲学观有着内在的联系。《女神》是雄浑壮丽的自然意象与静穆优美的自然意象的合奏与交响,沿袭了古代诗歌自然意象的感性抒情传统,又给中国诗歌自然意象增添了崇高伟美的现代品格。也许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朱自清称道:“郭沫若先生歌咏大自然,是最特出的”⑦。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派诗歌不满意“五四”诗人盲从欧化的倾向,希望恢复“对于旧文学底信仰”与雅韵的东方文化的精神。新月派诗歌的意象审美选择与价值观体现也主要围绕着自然意象的核心展开。闻一多在“红烛”、“”、“红豆”等传统自然意象中寄托自己理想情怀。徐志摩借快乐的“雪花”、飘逸的“云彩”、星光下的“白莲”抒写对美与爱的向往与留念。自然意象成了他们与中国雅韵文化精神与诗歌传统沟通的桥梁。在自然意象的传统继承中有他们的创造,这突出地表现为现代浪漫主义抒情诗人的人格化、性灵化在自然意象中的浸润,自然意象成了诗人现代人格与现代性灵的凝合物,自然意象内涵聚合了传统与现代多种复合的文化心理因素与美感因素。在30、40年代的诗歌潮流中,现代主义诗歌逐渐成了一股具有生气与声势的诗潮,这种主要接受外来现代主义诗潮影响的诗歌,也同样鲜明而深刻地表现出崇尚自然意象的文化心理与审美倾向。像戴望舒诗歌意象频率出现最多的是:秋天、落叶、残阳、月、花、灯等,自然意象在他的诗中占有绝对的优势。

他钟爱“秋”之意象:“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但却载着沉重的昔日”(《秋天的梦》)。“谁家动刀尺?心也需要秋衣”(《秋夜思》)。他诗中的秋梦、秋思皆是心灵惆怅、青春烦扰的象征,明显体现了传统诗歌“悲秋”情结的文化心理意识的积淀。卞之琳在评述戴望舒时说:“到郭沫若的草创时代,那时候白话新体诗的创始人还很难挣脱出文言旧体诗的老套。现在,在白话新体诗获得了一个巩固的立足点后,它是无所顾虑的有意接通我国诗的长期传统,来利用年深月久,经过不断体裁变化而传下来的艺术遗产。”“倾向于把侧重西方诗风的吸取倒过来为侧重中国旧诗风的继承。”⑧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在中西意象传统沟通中,自觉借鉴象征主义意象艺术,把中国传统诗歌的感性化的单质性比喻意象发展为寄兴的、隐喻式的象征性意象,他们在传统的继承中是有他们现代性创化的。

到40年代冯至的《十四行集》,他的诗歌在自然意象与生命体验的深度凝合中,把中国诗歌自然意象的内在品质与外在形态的呈现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他说:“有些自然现象,它们给我许多启示”,“凡是和我的生命发生深切的关联的,对于每件事物写出一首诗”⑨。在他的诗中处处表现的是自然万物的生命交流,人与自然的息息相通:“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联,/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第十六首)。自然意象“在生命的深处”与“我们”发生“意味不尽的关联”⑩。冯至诗中这种心物合一的生命体验既接受了西方存在主义哲学观的影响,也深深地打上了中国禅宗哲学文化的烙印。自然意象不仅是一种感性生命的外化,而且与生命打成一片,直接成为了生命永恒的象征,传统自然意象在冯至手里获得了感性生命与理性智慧的同一的内在品质。

九叶派诗歌沿着冯至的意象化方向进一步开拓,他们的诗歌关于生命的主题,依然与自然意象为核心,不过他们在自然意象的传统因素中赋予了更多新的品质与内涵。同样是秋天的意象,郑敏笔下的“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她并没有停留在秋的自然意象的感性情绪的表达上,而是引向时间,指向生命,表达一种理性沉思,“历史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了人类的一个思想”(《金黄的稻束》)。再看穆旦的“春”之意象:“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它渴望着拥抱你,花朵”,“光,影,声,色,都已经,/痛苦者,等待伸入新的组合”(《春》)。春是生命欲望的象征,它表达的是一种与青春生命同质的肉感的生命的体验,显然,它与传统的“伤春”情结毫无瓜葛,使传统的自然意象更富有鲜活的生命气息与现代色彩,给传统的自然意象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它较出色地体现了中国诗歌自然意象深度的内质性的现代嬗变。如郑敏的《树》:“我从来没有真正听见声音,/像我听见树的声音”,“即使在黑暗的冬夜里,/你走过它也应当像/走过一个失去民族自由的人民/你听不见那封锁在血里的声音吗?/当春天来到时/它的每一只强壮的手臂里/埋藏着千百个啼扰的婴儿”。这里的自然意象把现实的人生感受、时代的民族情绪,历史嬗变的规律,生命蜕变的永恒哲理高度凝合,是九叶派“现实、象征、哲理”这一诗学原则的典型的体现,也是现代诗歌自然意象艺术的新的境界与新的开拓。

二感物兴会的意象思维

在中国古代诗学看来,意象是情与景的统一,心与物的浑融。情与景的统一,心与物的交融过程就是意象思维的过程,意象是意象思维物化的结晶,或者说就是主体通过感观接触外物之后所引发的想象、体验而形成于心中的意象。先秦的《礼记•乐记》最早从心物交感的角度来论述音乐的本质,“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质在人心之感于物者也。”强调的就是物对人的感发作用。钟嵘《诗品》曰:“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他们讲的这样一种心物交感过程中的感物兴会、情以物兴的诗之生成方式就是诗的意象思维的特征。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更加深入一步地阐释了心物交感、“睹物兴情”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一方面是“情以物兴”,作者的情因物的感触而起兴,在观察或接触外境万物之时,物引发作者的感受、诱发他的想象,物是起主导作用的。另一方面是“物以情观”,从“物”的角度看,它不仅仅为了表达自身,而且是作为“情”的体现者而出现的。感物的意象生成作用,决不仅仅是“物”本身,而且它的指向与根本意义还在于物所蕴蓄或所激发的情思。他还进一步地阐述了“随物婉转”的意象思维规律:“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沈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婉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他突出的是作家主体遵从客观“物”的内在之“势”,因物变而情迁,使心与物适应、混融,达到化境。

这同西方诗学中主要突出客观物象作为人主体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对物的主宰,意对象的支配的文化心理与思维定势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中国诗学传统也要求物随心动,景因情变,“与心徘徊”,但它是以感物为前提的,是情景相生的相辅相成,是“情无景不生”。作为感物的传统思维方式,它对中国诗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情”与“物”的关系中的艺术呈现方式。这种呈现方式主要体现为比兴的意象思维特征,尤其是“兴”的诗性思维形式。有学者认为:“比兴用于诗歌创作,最初并非出于修辞学上的动机,而是由比兴所代表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11比兴的方法是一种建立在心物关系的认识论基础上的诗性思维方式。叶嘉莹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形象与情意之关系例说》中认为,在赋、比、兴三种诗歌表达方式中,“比”和“兴”两种作法,都明显体现了“情感”与“形象”,“比”与“物”相互感发的关系。她认为“兴”的作用大多是“物”的触引在先,“心”的情意感发在后。“兴”的感发大多是由于感性的直觉的触引,而不必有理性的思考安排。“兴”的感发多是自然的、无意的12。叶嘉莹将感物的思维与比兴的方法直接联系,把比兴作为中国诗歌感物传统的诗性思维方法是极有见地的。她对赋比兴的阐释,引宋李仲蒙说,从心物关系上探讨他们写物的关系:“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物尽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这种“叙物”,特别是“索物”、“触物”的诗思方式,正是中国诗歌传统的意象思维方式,这一意象诗思方式对中国现代诗歌发生着深刻的影响。中国现代诗歌受感物的意象思维方式的影响,首先表现为“感物起情”的意象诗思形式。所谓“感物起情”既包含了先言他物,以引起诗情,又包含有索物为比,情附物中的意象思维方式。也正如古人所云“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也”13。

“比则取物为比,兴则托物兴词。”14从“五四”开始至40年代感物起情的意象思维模式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繁复的发展过程。如的《湖上》就是感物起兴:“水上一个萤火,/水里一个萤火”,接下是描绘萤火虫越飞越远,“渐渐地并作了一个”。在触景生情,感物赋情的诗思中,他不点破情感,把情绪的表现寄寓在意象的客观呈示中,有一点意象派的意味。像戴望舒的《乐园鸟》体现了比兴兼有的意象思维特征:“飞着,飞着,春,夏,秋,冬,/昼、夜,没有休止”,由乐园鸟终年无有休止的漫飞引发对“乐园鸟”忧乐的追问与命运的关切,象征性表达生命旅途的复杂感慨。感物起兴的现代意象思维形式,在不少诗歌中不是一种简单显现,一首诗所感之物或起兴之物往往不是一种,所引发的情感也不是单向的贯串到底,由这种起情之物的更替出现而生成的诗情也随之起伏变化,诗情显得更加丰富复杂,形成一种复合多层的感物起兴的意象思维模式。这类意象模式借比兴的运用,靠艺术的联想把多重相关意象连接在一起。如卞之琳的《白螺壳》,由“空灵的白螺壳”起兴,引发的是“掌心里波涛汹涌”的感慨,接下由此转向“大海”,生发出“我感叹你的神工,/你的慧心”。在此,意象出现了转换挪位。在一般的意象化的现代诗歌中,每一个相互联系的意象系列中或形成意象的主辅关系,或构成意象的对应关系,起到意象之间的映衬、烘托、强化或对比、类比、集合的作用。

如戴望舒的《印象》,用飘落深谷的“铃声”,航到烟水去的“渔船”,落到古井暗水里的“真珠”作为并列的聚合意象,构成一种相关情绪的模糊体验,营造出情感意绪的朦胧迷离之美。中国现代诗歌的复合多层意象思维模式比起古代诗歌的意象结构来,显得自由、复杂,更适合现代生活与现代人的情感表现。像古代诗歌中的意象之间的关系及其所表达的内蕴要明朗一些,如“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李白《赠孟浩然》),这是意象思维的平行展开,上句写孟浩然的青年时代,下句写他的老年时代。“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这是空间的广阔与时间的悠长的意象组接,表达一种秋色无边无际的感慨。现代意象思维的规则是少了,但它的多重性多样性体现的是与现代人思想情绪的丰富性、复杂性的一致与统一。感物兴会的意象思维方式的另一种形态则是感物兴思,它与感物起情一道共同构成了感物的意象思维方式的完整内涵。感物所兴常常不只是情感或情绪,诗人因“触物”而引发对社会人生、宇宙、生命的智性体验与哲理的沉思,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感物兴思的意象思维形式。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这类意象思维的诗也是大量存在的。

像李商隐的“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触物抒怀,将家国之感、身世之慨与时光流逝之叹熔为一炉,情景与哲思化而为一,耐人寻思。“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逢席上有赠》),也是托物兴思,索物为比,比中兴思的意象化表现。中国现代诗歌中的感物兴思的诗思模式与古代诗歌一脉相承,然而,比起古代诗歌来现代诗歌的感物兴思更加繁复,它较多地受到了西方象征主义、现代主义意象诗思的影响,感物兴思常常体现为意象的隐喻结构,或隐喻意象思维,这种意象隐喻不暗示情感,而是隐含人生经验或生命体验。像辛笛的《航》,先感物起兴:“帆起了/帆向落日的去处/明净与古老/风帆吻着暗色的水/青色的蛇/弄着银色的珠”。由此兴发出生命旅程的感慨与思考:“从日到夜/从夜到日/我们航不出这圆圈/后一个圆/前一个圆/一个永恒/而无涯的圆圈”。陈敬容的《律动》,由一组并行意象作为感发对象:“水波的起伏,/雨声的断续,/远钟的悠扬”,“宇宙呼吸着,/我呼吸着;/一株草,一只蚂蚁/也呼吸着。”最后升发出“宇宙永在着,/生命永在着,/律动,永在着”,一切生命本质与意义都在生命万物的律动之中。像穆旦的《春》一开始起兴之物就是托比兴思,比中寓思,“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望着拥抱你,花朵”,接下转向“花朵”“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再由花朵引出暖风,暖风吹醒“满园的欲望”,由春天里自然欲望的苏醒流转到20岁青春的“紧闭的肉体”被点燃,却无处归依。最后升发出春天里一切生命苏生中的渴望:“呵,光,影,声,色,都已经,/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意象层层递进,思维随物婉转,所感之物与所兴之思高度融合,给人兴会无穷的感受。诗的意象思维不是单线直进,也不是平面平行展开,而是一种曲线流转,容涵了更为丰富的人生体验。

可以说这是现代诗歌的一种高层意象象征艺术。这一类诗歌在现代诗歌中并不多见,在40年代九叶诗人的创作中的出现,是现代诗歌意象艺术逐步成熟的体现。感物兴会的意象思维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在诗歌本体上的内在联系。有学者指出:“从兴产生以后,诗歌艺术才正式走上主观思想感情客观化、物象化的道路,并逐渐达到了情景相生、物我浑然、思与境偕的主客观统一的完美境地,最后完成诗歌与艺术特殊的本质的要求。”15现代诗歌对传统的感物兴会意象思维方法的倚重的原因,还在于他们感受到了或自觉到了“兴”与“象征”的联系。“五四”白话新诗运动中出现了一系列诗歌形式上的问题:浅显的写景,刻板的纪实,说教似的议论,想象的贫乏,体式的散漫等,这些都摆在20年代新诗建设者面前。特别关注新诗建设的周作人与闻一多不约而同地看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兴”与西方现代诗中的“象征”的暗合与联系。周作人在1926年为刘半农的《扬鞭集》作序时指出:“新诗的手法我不很佩服白描,也不喜欢唠叨的叙事,不必说唠叨的说理,我只认抒情是诗的本分,而写法则觉得所谓‘兴’最有意思,用新名词来讲或可以说是象征。”闻一多在《说鱼》中指出:“西洋人所谓意象,象征,都是同类的东西,而用中国术语说来,实在都是隐。”而“隐在《六经》中相当于《易》的‘象’和《诗》的‘兴’”16。周作人与闻一多把“兴”与象征等同,显然缺乏周严的辨析,忽略了它们之间的相异,但是他们都揭示了二者之间相通的内在因素是“隐”,看到了“隐”能增加诗的含蓄性。并把中国传统诗学中的“兴”同西方现代诗学范畴“象征”相联系,找到了中西诗学相通的交融点,把“象征”的借鉴与继承作了新诗建设的重要途径。这对后来新诗的感物的意象思维的发展是有着重要影响的。

三意境化的意象旨趣

在意象艺术上,中国古代诗歌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还突出表现在意象艺术的审美价值倾向上,这就是诗人借意象的整合,创造出一个意象之间有机融合、虚实相生、具有象外之象,激发读者主观联想的一种审美的深层境界,即意象的意境化的审美理想境界。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意象和意境是密不可分的。“境生于象外”(刘禹锡),一般认为意境是由意象群组合而成的,它是一首诗中诸多意象浑然融合而生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如果说意象只是抒情主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个别性的融合,那么意境则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整体性的融合。意境所显示的是在具体生动的意象画面的组合中,一个能激活观赏者想象的艺术空间。王国维认为:“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意胜,或以境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17王国维把“意与境浑”作为意境生成的最佳境界,也视之为文学足以感人的上乘之作的准则。将意境美作为意象艺术的审美理想的诗学传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现代诗歌意象的审美价值取向。这种影响首先表现为诗人在意象的有机性联系中,追求意象系统的整一浑成的意境之美。

意境构成的基础是情景交融,情景浑成则生成意境,情与景格格不入则无意境可言。意象的意境之美,体现在一首诗的意象结构系统中,在意象之间的情感或情绪体验的内在联系中。无论意象结构的关系多么复杂,意象之间必须有它一以贯之的内在意脉的联系,意象的共同旨趣在统一浑融的意境营造。在西方诗歌传统中,特别是西方现代主义诗歌,不大注重意象之间构成的整体性蕴含,也不强调追求意象组合之外的象外之境。他们习惯将意象作智性化处理。特别是现代主义诗学多把意象作为思想的对应物,意象背后所隐藏的东西,读者必须冷静思索,理性分析。中国诗歌的传统思维注重的是直觉感悟、模糊体验,讲究妙悟神思、心解了悟。这样一种传统思维方式积淀为一种文化心理与审美心理定式,给中国现代诗人以深刻的影响。中国古代诗歌的意象意境化在唐代是最有成就的。像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整篇没有一句抒情的言辞,皆为意象呈示。作者选取的是,对峙的天门山,奔腾的东流水,远望中的太阳,一片直下的孤帆。四种意象组成一种雄浑壮阔激荡的境界,诗人青年时期开朗、奋进、昂扬的心态流露其间。这一组意象情与景相兼相惬,浑然一体,折射出一种昂扬奋发的盛唐时代的人文精神与审美风韵。宋人司马光《诗话》中评杜甫《春望》一诗时说:“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

近世谓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此言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全篇诗歌一片凄楚荒凉意象,传达出感时伤乱的忧患与悲怆之情,营造出一种令人无限感伤的意境之美。中国现代诗歌中的意象构成,受传统诗歌的影响,十分注重意象之间的有机性联系,注重意象内涵品质层面的同一性或意象情调与情感色彩的统一性,在意象的浑然整合中给人以“象外之象”、意外之旨的意境美的感受。像何其芳的早期诗集《预言》中的代表性诗篇,是以意境美为意象价值追求的典范之作。《月下》一诗写“银色”的梦境,“如白鸽展开沐浴的双翅,/又如素莲从水影里坠下的花瓣,如从琉璃似的梧桐叶/流到积霜的瓦上的秋声”,梦如“一只顺风的船”,盼望驶到她“冻结的夜里”去。感觉的意象化的多向展开,集中营构的是一个浑融的爱之沉醉、爱之神秘的意境之美。一般来说,现代诗歌比起古代诗来,有时体现为一种更为复杂的意象关系层次,往往一首诗包含有几种不同情感色彩或思想质地蕴含的意象群,构成多重意象时空组合,达到对比、烘托或突出强调的作用,营造出一种具有复杂蕴含的审美意境。

像徐志摩的意象化抒情诗《再别康桥》,就是两组意象化意境:由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清泉、斑斓的星辉等构成清新优美的意象系列,营造的是对康桥理想的无限眷恋的意境之美。另一组意象是从梦境般的忆念回落到现实的情景意象:别离的笙箫、沉默的夏虫、无语的康桥等,是一组感伤寂寞的意象群,传达的是理想失落后无限惆怅与迷惘之情。两组意象系列形成对比,强化诗人主体对康桥理想的眷恋与惜别之情以及现实的感伤落寞的情怀。整个诗还具有激发读者深思的潜在意境之美:康桥理想是诗人致力追求与毕生向往的精神之圣境,是诗人唯美的人生与唯美的艺术之境的象征,是徐志摩的精神之恋与心灵的家园,“再别”康桥,蕴含了徐志摩“西天的云彩”幻灭后的无限的心灵之痛与精神之苦,是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理想幻灭的挽歌。意境的虚幻空间作为一种审美的召唤结构,可以激发读者的意境化的审美联想性感受。戴望舒的《雨巷》也是这样一首意境化的现代经典之作。意象的虚实相生而形成的意境的空灵之美是意象意境化的又一特征。一般认为,意境的形成是诸多艺术因素相生的结果。

主要由意象及其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氛围以及可能触发的艺术联想所形成。简而言之,由“象外之象”而生成“象外之境”。这种虚实相生的诗学观有着久远的思想渊源。《易经》的乾坤感荡,阴阳相推的观点,老子的“有无互立”、“大音希声”的思想,荀子的“形而具神生”的主张,至魏晋哲学中的“得意忘象”、“寄言出意”的玄论,都是意象与意境虚实转化论的哲学思想资源。诗歌的意境实际是由意象组合而生成的实境与虚境的结合。意境是由可以捉摸之“象”(或象内)与不易捉摸之“象外”的结合。可以捉摸之象是指诗人用语言描绘出来、为欣赏者可以还原的具象,而“象外”是指欣赏者在象的激活下联想到的更丰富的内容。这也就是司空图所言“象外之象”,“象”是显意象,象外之象为潜意象,意境是双重意象机制化合而生成的结晶。意象的意境化生成主要由于潜意象的作用,具体转化而为虚幻或空洞的意境(虚境)之美。当然整体上离不开显意象的触发或外在显示,它仍是虚实相生的结果。如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话说玄宗。”宋人洪迈称其“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诗中取象少而精,并在“闲话说玄宗”中升发隐情,给读者无尽遐想,让人在抚今追思的联想中体会江山易代之感。再看杜牧的《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廓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眼前江南春色缤纷,可诗人感怀的是历史兴衰,广阔的空间与悠远的时间相互交织,现实景观与历史追忆共生共存,读者想象的翅膀飞翔在历史的治乱兴衰的长河中,可谓意境幽深广远,具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的美感。

这种意象的组合而生成的虚实相生的意境之美在中国现代诗歌中是一种常见的审美境界。像废名的诗《花盆》中的春草、树、种子、植树人是生命的意象,而池塘、墓、花钵是与生命相对的生命归宿意象。全诗由六朝谢灵运的《登池上楼》诗句引发感兴,一方面表现诗人爱怜自然天籁之美的禅意,另一方面面对生意盎然的自然界,又让人产生一种人生易老、向往化归自然的感慨,在意象的流动与组合中形成了特有的虚实相生的意象化意境。在形式上采用对白,类似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戏拟,但由意象组合而生成的淡泊、宁静、寂灭的意境却是中国传统诗歌的。废名的《星》、《十二月十九夜》、《掐花》等都具有虚实相生的意象化意境之美。这与他受禅宗影响,注重冥思玄想的诗思特征有关,也有他推崇的晚唐诗风的影响。卞之琳曾回忆他30年代的写诗经验:“我写诗总富于怀旧,怀远的情调”,“我总喜欢表达我国旧说的‘意境’或者西方所说的‘戏剧性处境’”18。

卞之琳在30年代的诗作很少直陈人事或直抒情感,多在客观化的意象组合中,表达普遍性的情绪体验或人生哲理,这种意象暗示出的情绪体验或人生哲理,是他所喜欢表达的意境,是一种区别于意象的情感化意境,即我们称之的意象的哲理化意境。如《鱼化石》采用了较典型的“戏拟”方式,意象具有了可替代性的内涵,他所要表达的哲理意境更具有了某种玄秘性特征。作者在诗题“鱼化石”下用括号注明“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诗中的发话主体意象“我”可以是鱼,也可以是一个女子。诗人通过“戏拟”的叙述与意象的不确定性要达到的是非个性化的表现。从意象的模糊性转换与对置的关系中升华出具有形而上意义的相对性人生哲理:“从盆水里看雨花石,水纹溶溶,花纹也溶溶”19,意象的可变性与多义性想象空间造成哲理意境的模糊性与玄妙性,正是卞之琳有意追求的境界。这一类意象的哲理化意境既有中国传统的意境诗学的影响,也明显化入了西方现代主义智性化与戏剧性处境的诗学论的因素,是中国意象艺术的一个深层次的发展。它直接影响了40年代冯至与九叶派诗人的创作。冯至40年代初期的《十四行集》走的与卞之琳是同一条道路,他在感性的生命化的意象的整体性凝合中,激发出一种象外之象的生命意义的冥想与玄思,既有哲理意境,又有一种绕人心灵,令人感动的情韵,形成了一种哲思意境与情感意境统一的境界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