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物联网技术的重要性范文

物联网技术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物联网技术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物联网技术的重要性

第1篇:物联网技术的重要性范文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物联网技术开始在农业生产范围内发挥重要作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实现农业的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农业信息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将从影响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几个方面入手,探析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对农村企业进行农业信息管理信息化建设要着重注意的地方进行探讨。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 农业信息化建设 应用

在进行农业生产管理的过程之中,通过对先进的物联网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有效地提升农业信息管理的水平,为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在进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之中,充分注意到建设思想的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之中,人们通过把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和农业信息管理的手段有效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好物联网技术这一手段,提升农业信息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满足现代农业信息管理的实际需要。

1 影响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的几点重要因素

1.1 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水平因素

在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中过程中,会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和传统的农业信息管理理念的影响。具体来说,在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虽然有的农业信息管理部门已经配备了相应的计算机设备应用物联网。但是,农业信息管理人员仍然难以将计算机设备合理地利用起来,只将这些设备用于日常的办公。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农业信息管理人员通过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利用相应的计算机设备对信息化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提升农业信息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进而有效地发挥出物联网对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促进效用,成为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助力。随着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进一步上升,用户对于农业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这样的情况,如何改变传统的思维观念,有效地开发出新型的农业信息管理技术,已经成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

1.2 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认知因素

在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农业信息管理领导对物联网应用的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其集中体现在农业信息管理部门并没有针对农业信息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重要性评估不到位。在实际的农业信息管理工作过程之中,农业信息管理工作人员被传统的思维观念所笼罩,只注重对农业信息的收集,并不注重对农业信息的合理利用和分析,难以充分发挥出农业信息的宝贵价值,严重浪费了农业信息资源。

1.3 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观念因素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过程中,农业信息收集管理人员只需要将农业信息资料收集进入相应的保管仓库之后就没有别的任务了。但是,随着人民群众对信息的需求的逐步提升,对于存储的信息的合理利用已经逐步超过了信息本身的价值。因此,农业信息管理人员应当合理地改变自身的观念,学会如何有效地利用物联网资源,重视对物联网资源的获取。但是,截至目前为止,大部分的农业信息管理人员仍然难以意识到对物联网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的重要性,难以满足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2 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应用效果的策略

2.1 强化农业信息管理人员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意识

为了提升农业信息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农业信息管理人员应当保持对物联网技术的重视和关注,并在建设的过程之中勇于进取,选择合理的物联网应用方法,并紧随时代的步伐进行对尖端的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获取。与此同时,农业信息管理人员还要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管理方法,并逐步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管理技术。除此之外,农业信息管理人员还要改变原有的传统意识,注重对农业信息的合理开发利用,开阔自身的视野,将最新的物联网技术引进到农业信息管理过程之中。

2.2 提升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配置水平

在进行农业信息管理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之中,为了有效保证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水平,就需要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之中,加大对于农业信息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并通过有效的方式加大对于农业信息化建设力度。与此同时,由于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要求很高,这就要求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和软件水平进行提升,有效保证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具体来说,不仅要为农业信息化管理部门配备计算机设备,还要配备扫描仪、光盘刻录机等设备,充分满足农业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对于软件方面,要选择完善的软件进行使用,保证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2.3 引进物联网技术人才

为了充分保证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水平,还需要农业信息管理部门引进更多的物联网专业技术人才,提升农业信息管理部门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水平。与此同时,农业信息管理部门应当定时开展对员工的物联网技术的专业素质培训工作,完善农业信息管理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升农业信息管理工作者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水平。

3 结论

综上所述,伴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农业的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最新趋势,与此同时,通过对物联网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有效提升农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农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农业信息管理的紧要任务。针对这样的情况,农业信息管理工作者要勇于担负起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责任,不断优化设计农业信息化管理的设计方案,提升农业信息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与此同时,也要深刻地认识到实现农业信息化管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相关单位要牢牢抓住科学技术更新的契机,将农业信息化建设真正地落到实处,切实提升农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毛凌.浅谈农业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4(3):12-13.

[2]王芳,汤明.农业科研单位农业信息管理信息化初探[J].现代农业科技,2014(4):60-61.

[3]徐小莉.浅谈农业信息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46-47.

[4]甄学云.试谈企业农业信息管理与信息化建设[J].泸天化科技,2014(1):89-90.

第2篇:物联网技术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化工行业;安全生产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化工行业产品的需求量也是在不断增加,化工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地位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但是,和其他行业发展相比,化工行业在发展中极为容易出现一些安全问题,并且一旦是发生安全问题,就会对于整个社会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在化工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行业的发展水平,还要重视在行业发展中的安全性提高的问题。物联网技术是通过建设和使用现有的多媒体网络技术,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整合行业发展资源的目的。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化工行业中,对于跟踪化工产生的生产、运输以及销售等各个关节具有重要作用,发现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总之,物联网技术的使用,能够实现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

1物联网技术概述

1.1物联网的内涵

物联网最早是由麻省理工学院auto-ID实验室在1999年提出的一个思想,主要是为了组建一个全球信息共享的实物性的互联网,利用对物品编码、无线射频识别以及互联网技术进行操作,一整套物联网技术的问世,无论是对于当时的社会,还是现在经济一体化社会的发展都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物联网的含义可以理解为一种针对于实物的物联网技术,并且具备三个比较明显的特征,首先,物联网是可以实现利用互联网、通信网等技术实现信息的及时有效的共享和交互;其次,物联网技术还能够应用当前较为流行的模式识别以及云计算的智能计算技术,实现对于信息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最后,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实现随时获取产品相关信息的能力。

1.2物联网的分层

物联网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划分为是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实现物联网的功能。首先是感知层,在这个层面的可以通过一些数据的采集设备,实现获取数据的目的。主要包括一些红外感应器、视频摄像头以及全球定位系统等;其次,物联网的网络层,借助于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互联网技术,主要是双方之间按照一定的方式,将物品与互联网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最后,物联网的应用层,在这个层面主要是通过前两个层面功能的实现,对其所获得数据进行智能化的分析和处理,对于实际的生活给与一定的指导,能够保证物品按照人们预定的方式进行运输和传送。

2化工行业生产安全现状

化工行业由于其产品的特性,可能会对周围的环境都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危害,因此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政策,加大了对于化工行业生产安全性的监督和检查。但是根据现有化工安全事故频发的现状来看,化工行业生产安全水平仍是相对较低,在化工行业生产中还存在部分问题。

2.1化工行业的生产中存在不科学的环节

化工行业存在危害的主要原因,就是在于在化工行业生产中容易产生一些有害、有毒的气体,并且化工材料多是一些易燃易爆的材料,所以在化工生产中容易出现一些相对危险性较高的事故。化工生产对于无尘的环境要求较高,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相应的空气质量,并且对于空气中的粉尘也需要进行专业的处理,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粉尘处理和空气质量控制,在化工生产车间中发生危险事故的可能性的概率就会大幅度的提升。另外,在一些发展时间较早的企业,在长时间的发展中,生产设备以及安全生产检测机器相对已经出现了老化的问题,这些老化的设备事故预警的功能几乎已经丧失,极为容易产生一些安全问题。

2.2化工安全管理制度不能有效落实

近年来,我国的化工企业事故频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生产过程中一些安全生产的制度不能有效落实。数据显示,在我国化工行业生产中出现的事故,其中七成以上都是由于人为操作不当或者是一些管理不当原因造成的。化工生产环境以及化工物资材料的保管环节,是整个化工行业事故高发环节。部分企业为了实现经济利益的提高,在化工材料保管的过程中租用一些不能保管化工产品、但是相对价格较为便宜的仓库,一旦发生化工安全事故,就必然是会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资源的浪费。不仅如此,在化工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制度不能有效落实,一些专业的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的配备的缺少,也是造成化工行业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3在化工行业中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建议

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对于物品的实时监控,因此,对于危险性相对较高的化工行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在化工行业应用物联网技术包括:

3.1物联网技术可以为决策提供事实依据

在化工行业中,特别是在一些化工企业中,在组织化工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于一些较为危险的材料进行调度、指挥。以人力来进行这些环节,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误差,而借助于物联网技术,特别是一些红外线传感器、视频摄像头以及激光扫描仪和RFID标签的应用,通过物联网的网络层将一些数据传送到决策平台中,并且能够实现对于获得的实际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决策人员只需要利用物联网技术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处理,就能够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操作,不仅是可以实现化工生产效率的提升,还能够保证整个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3.2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控物流环节

化工产品的生产需要一定量的化学试剂和化学品进行组合,这些化工材料每一个企业中并不能独自生产出来,需要从不同的企业中购买并进行运送。我国对于化工产品和化工材料的运送有着明确的规定,必须是使用一些必要的设备和专业的运输车辆才可以运送。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将一些RFID标签设置在专业的运输车辆中,通过使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实现实时监控专业运送车辆中所装置的化工材料的名称、数量以及品种。一旦运输车辆出现任何一种问题,相关的人员都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获得信息,并且根据所获得信息作出一些机动反应,避免出现化工材料泄露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损失的问题。

3.3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对化工生产环节进行有效监管

化工行业在生产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使用一些品种较多、化学性质各不相同的化工材料时,以往多是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前期检测。这些化工原材料对于人体有着较为直接的伤害,在一定程度上违法了人道主义精神,并且人工检测的结果还存在一定的误差。物联网应用于化工生产环节,可以通过其感应层的应用,实现对于操作现场的湿度、温度以及光、压力和各种气体浓度的感应,实现了操作过程中杜宇环境数据的实时收集。之后借助物联网的网络层,将收集和处理的数据信息传送到安全管理人员的手机或者是智能设备中。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数据自动采集的方式,不仅能够实现人工数据数据难以达到的精确度,降低人工操作出现的各种失误的概率,还可以建立异常情况预警机制,一旦发现异常值或者是环境中的气体浓度在短时间内急速增加的情况,就能够自动报警。

4结束语

化工行业的发展关乎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是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不断提高化工行业的生产安全性,利用物联网技术,尽可能的减少化工行业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逐步实现了我国化工产业信息化、智能化操作的目的,并在自动化的基础上向着无人化操作发展,物联网的使用能够保证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对于化工行业的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我国化工行业发展中,应该逐步认识到应用互联网技术的重要性,并且在发展中提高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程度。

参考文献:

[1]陈国华,张文海,狄建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化工环保,2013,(6).

[2]陈海燕.化工企业火灾原因分析及预防[J].江西化工,2011,(2).

第3篇:物联网技术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就技术;物流行业;应用

[中图分类号]U65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147-01

我国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核心是以物联网为核心。4年前,世界各国都更加注重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国更是对物联网的发展极为重视,并且我国已经出台的了相关报告,就是要加快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并且随着而来的一些列相关产业政策也接连出台,目前,物联网技术已经成为了我国信息发展的一大策略。与此同时,在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同时,物流也成为了物联网技术重要的应用领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网络技术,其工作理念和方式以及整体的体系架构都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

1 物联网技术定义

物联网就是指“通过射频识别技术、红外线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装置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Internet相连接,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通俗来讲这种网络技术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功能作用的延伸与扩展,物联网技术中互联网技术仍然处于核心地位,但是,在物联网技术之下,能够实现物品之间的信息流通与交换,这是一种技术上的创新。

2 物联网技术要点

物联网在发展过程中所应用到的主要技术就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同时,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高标准、高要求,在物联网中还积极应用了各种新技术,而其中“RFID技术和WSN技术”是物联网技术中最核心的技术。首先,射频识别技术(RFID)。该技术就是我们常说的“电子标签”,其通过所发射出来的信号来识别对象,并对识别对象的各种信息进行核对与登记,该技术系统是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和天线”等几部分组成的,者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就形成了一个完整可靠的工作体系。其次,无线传感技术(WSN)。这种技术系统是由很多个分布开来的传感器节点所组成,其通过无线网络技术构成了一个能够协作、采集、处理信息的网络覆盖区域,在该区域内的物品信息都会通过无线传感器节点传输到信息收集系统中。

3 物联网体系构架

物联网的体系构架可以从几个层次和角度来分析,第一层,应用层。其主要是指“构建在物联网技术架构之上的应用系统,包括商业物流、农业、军事、贸易等等各种不同的应用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的重点是各种应用系统,发展物联网技术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应用功能,所以,这一体系层次是基础性的,也是具有重要性的。第二层,网络层。这层的核心技术是互联网技术,该层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各种物品的信息进行整理和传输,其包括各种有限网络和无限网络。

二、物联网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

(1)智能视频监控中的应用

在物流企业中,管理者想要对自己权限内的物流运输信息进行及时掌握,并对运输流畅进行监控管理,就要采用视频监控的办法。在组网的架构上,物联网下的监控平台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前端部分,然后是视频监控中心平台,最后是监控中心。前端部分主要是无线的网络摄像机,它采取的主要技术是运营商所提供的Wi-Fi/3G的无线网络,3G关键还是在于服务,物联网是3G非常重要的应用。无线网络将监控数据上传到视频的监控中心平台,前端的有限网络摄像机再通过前端的视频服务器利用LAN的有线传输方式将信息上传到视频监控中心平台。监控中心的控制方法是分管控制,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使视频的管理更具有稳定性和安全性。监控中心的存在从一定程度上使物联网时代更具有智能化的特征。

网络技术下的物流企业视频监控的价值在于,一方面能够使运输工具和仓储地点的安全性得到很好的监控,能够使整个成熟度大大增加。另一方面,这种结合GPS运输工具查询系统的方式,能够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另外,智能视频分析和混合网络等方式的相互融合,就是传统的监控模式彻底更新,能够更好的实现监控的应用,同时也能够使整套业务的过程满足企业实际的发展需求。

(2)智能管理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

根据权威的数据统计分析,当下,物流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对物流智能的控制和管理,但是,这种控制和管理的技术还不够陈述,物联网和物流信息还仅仅停留在对物品的识别和定位、追踪等简单的应用。根据专家的系统研究,并将网络和信息进行系统的优化,发现只能调度和线路的自动化调节的智能管理技术有很大的差距。在物流企业的系统中,少部分的系统能够做到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的无缝结合和智能运作,还有少部分是全部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的信息系统,这些信息系统能够做到全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物流作业。

(3)感知技术应用

根据各种案列的统计分析,在中国的物流信息化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感知技术就是RFID技术,这种技术的应用占了百分之四十五;视频和图像的感知技术仅居于第三位,只有百分之五,可见这种技术暂时还停留在监控阶段;最后,传感器的感知技术居于第五位,只有不到百分之三的案列采用了传感器技术,其他的感知结束在物流领域也有少量的应用,只占了百分之二左右。

三、物流业四大物联网技术结合应用

(1)产品的职能可以追溯到网络系统。目前,在医药农产品和食品等多个领域,产品的追溯体系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这项体系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在进行物流的过程可视化的职能管理系统是基于GPS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和RFID技术、3G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多种技术相结合而来的,在物流的过程中实现对车辆的定位,和对运输物品的监控。目前,初级的应用是较为普遍的。

(3)基于传感和RFID、声、光等各项先进的技术来建立自动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借助配送中心的智能控制来实现物流和资金流的全面协调。当前,很多先进的自动化物流中心,都实现了机器人搬运物料的技术,用计算机控制的方法来完成自动出入库,这个物流的过程和生产都实现了自动化和网络化、智能化目的。

(4)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大量的个性化需求的订单不但增加。面对这样的情况,这就需要智慧物流和智慧供应链在后勤来保障网络系统的支持。打造智慧供应链,已经成为了中国目前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也有很多成功的实例。

物联网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无论是物品的追溯领域技术还是相关的政策都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应该将其全面推进;在可视化和智能化的物流管理领域多展开测试点,并且要不断追求新的创新和突破。另外,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在行业物流综合运用方面,也应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总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也成为了未来信息科技的一大发展趋势,相信以现在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定位在不久的将来,融于国际的轨道之中。物流领域的物联网也将会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同时,物联网的应用也必将会成为现代物流信息的重要元素,物联网技术也将会成为物流信,息的核心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即将带动物流行业走向更加智能化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黄志雨,嵇启春,陈登峰,物联网中的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研究[J]自动化仪表,2011年03期

第4篇:物联网技术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物联网 物流 信息平台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2)01-0064-04

[作者简介]文振华(1955―),湖南常德人,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技术;黄友森(1949― ),江西兴国人,博士,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制造业信息化、物流信息技术;邓子云(1979― ),湖南双峰人,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信息技术。

一、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应用的意义

物联网是指通过视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应包含传感层、机器通信层、电信网络和IT网络层、互联网管理层和应用层五个方面。物联网能够提供以下几类服务:(1) 联网类服务:物品标识、通信和定位;(2)信息类服务:信息采集、存储和查询;(3) 操作类服务:远程配置、监测、远程操作和控制;(4) 安全类服务:用户管理、访问控制、事件报警、入侵检测、攻击防御;(5) 管理类服务:故障诊断、性能优化、系统升级、计费管理服务。

物联网有三个特点:一是全面感知: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及其它各种机器,随时即时地采集物体动态信息;二是可靠传送:通过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将感知的各种信息进行即时传送;三是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等技术及时对海量信息进行处理,真正达到人与人的沟通和物与物的沟通。

物联网在互联网基础上建立起人与物的充分沟通,它把信息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应用于各个行业、各个产业,组成一个庞大网络,在现代综合技术层面上实现人与物的智能化交流,使人们能够通过互联网监控处于庞大网络中的物品运行情况,从而实现对物的智能化、精确化管理与操作。物联网技术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技术后,信息领域又一次重大的革命性创新技术。从物联网的应用发展来看,中国物联网产业初具规模,市场潜力巨大。同时物联网还将催生新兴产业、新的就业岗位和职业门类,具有非常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据统计,2010 年,中国物联网市场总体规模已达1933亿元。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产业部正在制定的“十二五”物联网专项规划,至2015 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以上,物联网产业将成为信息产业的下一个战略增长极。

二、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应用的现状

目前我国物流业处于向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起步阶段。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物流资源难以有效整合,致使大量物流资源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用。通过物流信息技术实现物流信息资源的共享、整合和优化利用,达到社会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推动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提升物流业整体水平,推动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是当前我国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物流业多环节、多领域、多主体和网络化的作业特点决定了其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较高,物联网的感知、智能处理和控制反馈等技术特征与物流业的运作特点具有良好的匹配性。目前,物流是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程度较高、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领域。物联网技术在中国物流领域的推广与应用正在快速推进,并为中国物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目前物联网技术应用主要集中在运输、配送环节的可视化管理;生产流程和仓库、配送中心的自动化智能作业以及构建全程监控和可追溯的物流信息系统或平台,收集和监控产品全程物流信息等方面。通过调查统计,在物联网全面感知、可靠传送和智能处理三大技术类型中,中国物流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RFID识别和空间定位技术为主的各类感知技术和传送技术方面,而物联网智能处理技术应用比例较小。

三、物联网技术

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可分为面向地域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如省、市、县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面向行业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如钢材、医药、汽车等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包括园区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以及面向特定功能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如港口、公路运输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

物联网技术是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近年来,国内许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都更为重视采用物联网技术。如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园区供应链集成管理平台构建的研究;基于物联网的煤炭企业物流信息平台应用研究;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物联网技术的研究等。

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服务于全省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它的功能是将省内的各种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系统(包括政府、企业、园区、物流枢纽、金融机构等)以及相关的信息集成整合在一个标准、共享的信息平台上,并与其他省市的物流信息平台对接,形成全国性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全国范围信息资源的共享和集成;物流资源的高效整合及优化利用;对社会物流成本和企业物流成本的合理控制。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一省范围的物流信息神经中枢和智能管理中心,因此它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从而给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四、物联网技术

在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应用

(一)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总体架构及主要功能

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组成主要有:物流物联网传感基础设施、多级平台数据中心、安全与容灾备份中心、1个系统管理中心(系统集成平台)、在物流物联网平台上的N个物联网应用系统;在物流公用平台上的N个物流公共应用中心和系统,以及在物流共用平台上的N个物流共用应用中心和系统。

1. 关于物流公共平台。该平台主要作用是连接和集成政府电子政务、物流枢纽、电子口岸、银行、保险公司等信息平台和信息系统,提供物流相关的公共信息和资讯。其主要功能有:为政府相关部门信息,协助政府进行物流业务的监管、对运营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制定政府政策及对物流行业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依据。提供应急服务,协助政府进行应急物资采购、库存调拨、运输调度、指挥协同、建立多主体联合应急物流体系;实现与省内电子口岸(航空、水路、铁路、公路的电子口岸等)信息系统的对接;实现与省内与银行、保险、期货交易所、信托等金融机构的信息系统的接口。

2. 关于物流共用平台。该平台是关联中心,作用是连接企业的信息平台和信息系统,为企业提供商业。主要功能包括:物流电子商务、软件租用、第四方物流、通信服务以及其它服务项目。物流电子商务。提供网上物流交易服务,包括物流信息(运输、仓储等)、(供需)竞价匹配、交易撮合、诚信保障、货物跟踪、在线支付等;软件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SaaS是基于互联网的软件服务。它使企业以租用方式使用平台上的软件而无需购买软件;第四方物流。提供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包括物流系统的设计、分析诊断、系统改进和优化等物流咨询服务等;物流金融服务。提供运费代收、代付服务、货物抵押,以及提供银行业务、保险代办、货物担保等服务和其他配套增值服务;其它服务项目。提供物流外包招投标、物流采购、产品营销、物流培训、物流人才招聘等服务。

3. 关于管理中心/集成平台。管理中心/集成平台是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管理中心,其主要功能是集成和管理。一方面平台内的各种系统通过该中心进行互联和集成,另一方面它提供对省内外的各种组织机构及个人的信息接口。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采用新一代的信息架构技术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构建集成平台,实现平台上各系统之间的互联和集成以及与对省内外的各种机构及个人的对接,实现了动态、标准化的集成模式,保证各种软件系统和物联网设备能够在异构环境下进行跨结构、跨平台的灵活、快速的构建以及集成化、综合性的应用。

采用上述技术,平台可以对接和集成省内(并通过对接外省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连接全国其它省市)物流相关的物联网应用系统和设施设备,并将这些功能以单项功能或者集成化的功能的方式向社会提供服务。

4. 关于物流物联网平台。物流物联网平台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各种中间件(包括RFID的中间件、GIS系统中间件等等)集成、协调和整合各种物联网应用系统和设备,以使物流的应用系统能够综合应用这些物联网系统和设备。

物流物联网平台将物联网应用系统的相关数据和信息通过传感网收集起来,并向上层应用系统提供方便应用的服务接口,使上层应用系统能够以单项服务或集成化服务方式向社会提供服务。如地震、水位的监测、交通情况等实时信息;提供运输车辆及货物的定位与跟踪、仓库的视频监视、驾驶人员和车辆实时视频认证、货物状态监视(如温度等)等单项服务;以及物流电子交易全过程(包括网上交易、在途跟踪、网上支付、财务结算等)等集成化的服务。

(二)物联网技术在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应用

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于2010年9月开通。目前,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已经集成了GIS、GPS、物流E通手机、移动视频等物联网系统。

平台通过物流物联网平台将RFID、条码系统、车载终端、视频系统、手机(如物流E通手机)等相关设备及系统与网络连接在一起,自动、实时地对物体进行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并触发相应事件。其中,车货配载可由PC计算机和物流E通手机进行。物流E通手机是中国电信研发的、面向物流应用的手机。它具有车货配载、GPS跟踪定位以及短消息、小额支付等增值业务等功能。车辆/货物定位跟踪服务采用GPSOne移动定位技术。该技术结合了GPS卫星信号和CDMA网络信号进行混合定位,能够实现室内室外的全覆盖定位。定位精度可达到5米。

移动视频采用中国电信的支持多路视频并发的移动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可同时监控司机、货物、车辆周边状况等,如危险品运输、贵重物品运输等。

五、物联网技术

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应用前景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主要发展方向一是广度,二是深度。广度是指在平台上集成更多的物联网系统和设备,并通过物联网技术的综合性、集成化的应用,实现物流的全程可视化、管理的透明化;通过物联网技术在供应链过程的全方位应用,实现综合性的一站式、一揽子服务;另一方面是指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与其它地区和行业信息平台的集成,实现跨地域、跨行业的物联网技术和设备的互连和对接。深度主要是指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获取的海量信息,开展深层次的智能化应用。例如基于实时信息的路径优化;车辆、船只的能源消耗优化;基于环境信息(应用从相关的桥梁、道路、隧道、堤坝等传感器采集的信息)的路径选择等等。

[参考文献]

[1]焦志伦.物联网技术在中国物流业的应用现状与对策研究[J].港口经济,2011(9):33-36.

[2]李红卫.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平台规划与设计[J].信息技术,2011(9):13-16.

[3]邓子云,黄友森.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层次结构与功能定位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10):13-14.

[4]邓子云,黄友森,杨晓峰.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总体规划[J].物流科技,2011(4).

[5]肖亮.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园区供应链集成管理平台构建[J].电信科学,2011(4):54-60.

[6] 崔曼,卢建军,赵安新,卫晨.基于物联网的煤炭企业物流信息平台应用研究[J].煤炭技术,2011(1):243-245.

On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 Logistics

Wen Zhenhua1,Huang Yousen2,Deng Ziyun1

(1. Hunan Modern Logistics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HuNan Changsha 410131 ;

2.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for Machine Building Industry, Beijing 100011)

第5篇:物联网技术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物联网; 煤炭; 质量管理; 关键技术

1 前言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当代先进的信息技术中,物联网作为互联性的有效延伸,已然成为其中的关键构成部分,具体而言,在运用物联网形式基础上能够充分实现物跟物相互之间的有效连接,实现对互联网的深化延伸,物联网客户端能够像所有物体进行扩展延伸,进而实现信息的通信交流,采用红外遥感器即激光扫描、射频分析器等等传感类型设备,通过协议约定进而完成对物体相互之间的科学化智能定位及实时监控管理。在煤炭行业发展进程当中运用物联网技术可谓是一项大的飞跃,为该行业运行注入新鲜的血液力量,为此,能够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煤炭质量管理水平的优化提升。

2 简析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

基于技术层面结构展开分析可知,通常能够将物联网划分成感应层、网络层即实际应用层三个主要的层次阶段。具体来说,感应层主要是由传感器和其对应的传感网关共同构成的,涵盖有各类型的读写器即摄像头、传感器、RFID类标签及二维码等终端设备,感应层所具有的功能是针对相关物品实施有效甄别,并有效采集数据;网络层则是由各种类型的私有网络及管理系统、有线信息通讯网、无线信息通讯网、云计算平台所构成的,该层次所具备的主要功能为针对感应层所获取的信息展开有效地处理及传递;实际应用层主要指的是物联网用户接口端,其中用户包括有机构组织、人和相关系统等方面内容,该层次能够跟相应的同行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尽可能实现物联网智能化运用。

在互联网行业发展进程当中,针对无线射频实施的有效识别可谓是其中的一项核心技术,然而该技术不是一种新型技术。通过分析国外零售业可以知道,早在多年之前其已经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应用于替代商品标签中,在我国,该项技术却未能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中。具体来说,在无线射频识别标签中储存有大量拥有较强利用性的交互信息,通过数据通信手段的合理运用能够把信息收集在中央系统中并进行识别,而后经过计算机网络展开信息交换及共享,达到掌握管理物品的相关目的。在物联网中所涉使用另一项核心技术是传感技术,该技术能够实现针对不同数据信息展开有效的信息采集与加工管理工作,并采用固定协议将获取的信息数据相系统终端进行传递并实施处理,譬如说采用GPS实现对物品信息的有效获取、采用感应器获取所需的物品图像、运用无线射频识别完成对标签号码的有效读取等等方面。除此之外,感应器则指的是物联网中的网络传感层,其隶属于基础性层面内容,可实现重要作用的合理发挥。所以说,传感网络层级中涉及的网络感应器可谓是实际工作进程当中需调节的关键参数内容。在物联网中,人跟物以及人跟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均离不开大批量且速度相对较高的数据传输交流。一般来说,无线网络中涵盖有允许各类型用户进行无线连接全球数据和语音网络的合理构建,同时还包括在近距离范围内实现无线连接对应的红外技术和射频技术的优化。在互联网应用进程当中,完成数据的高速传输可谓是其中关键性技术。

通常而言,人工识别主要指的是就计算机拟人化思维过程展开合理化判断的专业性相对较强的研究学科,对于物联网来说,其对应的智能技术要点为针对物品相关信息进行提取之后展开合理化认真分析,得以充分实现信息技术针对物品实施的自动化处理。在电网及桥梁、公路、大坝、隧道、铁路、建筑、油气管网等各类型系统中,通过运用物联网技术,可将感应器等装置嵌入其中,而后跟相应的互联网技术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旨在切实管理物品。由此可见,物联网能够给予生活和生产体系更为丰富的智慧,其能够实现在智能化交通及公共卫生、工业检查、抚育护理、环境保护、居家等行业领域中的广泛运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社会治安及卫生医疗、电力安全和铁路交通等行业范围中,该项技术正处于初步应用阶段,且能够从实际的日常工作进程当中将数字化城市、智能化交通、车联网等分支概念有效地分化出来。伴随着科学水平的迅猛提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物联网技术能够在物流、交通及医疗等行业发展中获得深化运用,可实现跟信息技术产业的有效结合,催生激烈的技术革命。

3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煤炭质量管理关键技术

3.1 煤炭生产安全监控

基于煤炭安监的角度出发,在物联网基础上的煤炭自动化主要来源于综合自动化,力求充分实现三方面物联网,具体来说,第一个方面是矿山设备的物联网,旨在进行预知维修;第二个方面是矿工周围环境的物联网,旨在提供较为主动的安全保障;第三个方面是矿山灾害风险预测的物联网,旨在针对所产生的各类型灾害事故展开有效的预警预报。其中,涵盖有如下几个方面自动化系统的合理构建,构建系统集成平台,即针对人员及设备、整个矿井安全展开感知集成平台的有效建设,充分实现针对整个矿井与地面位置展开全面的远程监控;构建矿山网络平台,涵盖有调度指挥控制中心工业以太网与矿井上下高速工业以太网的合理构建,在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运用基础上,将其覆盖于煤矿井下部位置,确保其能够在处于灾害及故障环境中时可确保通信线路的畅通无阻;构建人员安全环境物联网平台,针对现有的人员定位及安全监测系统进行有效集成,旨在确保矿工能够就周围环境所对应的感知信息实施合理传输;构建设备物联网系统,建设该系统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矿井上下位置涉及的各类型生产系统展开有效的远程监控,且对矿井实施自动化监控,及时感知煤矿设备实际的工作健康状态。综上,所有自动化子系统均能够在同一的物联网体系中实现连接,进而获取自动化生产效果,此系统采用较为完善的工程软件进行合理化的系统控制。在此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人员、矿井下移动设备、矿山设备实施分布式检测应选用无线网络。其中涵盖有无线数据以及无线语音、无线信息传输等多项内容,其所涉及的相关用途是定位人员、管理机车、监控设备工况、监测灾害环境信息,进而构成相对较为健全的无线感知平台,为此能够保障在遭遇自然灾害的时候维持系统的正常工作,提供给生产救援最大的支撑。

3.2 煤炭生产物联网系统实现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煤炭行业涉及选用的采掘系统自动化包含有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采煤设备趋向于电牵引方向发展,导致相应的设备容量越来越大;第二,将计算机设备作为核心的且拥有较多传感器的故障诊断及工况监测系统可为是现今高效综采设备所具备的特征优势;第三,煤炭行业工作面趋向于大运量、重型化及高强度、高寿命的方向发展。运输提升系统的物联网通常是针对烟雾、煤位及胶带机打滑、断带、跑偏、超温洒水等等实际的运行状况展开有效监测的,具体来说,堆煤保护需针对煤点的堵塞状况实施监测,一旦发现故障形成则需在控制胶带机的基础上实施紧急停车操作;智能跑偏和拉线保护则是针对胶带机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跑偏故障实施保护,沿线遭遇紧急状况时应采取紧急停车措施;超温洒水保护则是针对驱动部位存在的火灾问题实施有效的停车洒水保护措施;烟雾保护监测驱动则是针对驱动部由于机械之间的相互摩擦形成的烟雾展开控制并采取胶带机紧急停车措施;温度保护则是运用电机上的温度传感器设备针对电机问题实施连续监测;断带保护则是运用传感器针对胶带的断裂状况实施监测。

3.3 煤炭物流信息平台构建

平台设计――在物联网技术基础上进行平台的有效构建,其中,整个系统的基础内容是物联网,在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要点数据全部需有物联网实现提供。因为现今的车辆REID和GIS技术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因此在底层位置物联网部分中,该平台一般只是采用现有的硬件设备,针对所存储的各类型物实施标签添加、并在车辆上加装GIS装置、布置仓库中的REID接收器等内容进行合理化设计,构建相关方案措施,为物流系统构建提供更为有效的数据信息。基于物联网技术将合理的借口提供给相关平台,使得数据能够更为稳定及时地相物流平台中进行发送,确保物理信息平台得以优化运行。

平台技术架构――该系统选用的是JEE技术架构形式,用户访问服务器的时候能够实现对相关数据的有效获取,针对物联网所提供各类型数据接口,能够实现良好的数据格式定义,也就是说进行各类型数据的有效定义,而后运用仓储传感器和GIS设备可将数据直接向系统数据库进行发送,为顶层平台针对现有数据实施的充分合理化处理提供便利。具体来说,该系统选用的是较为经典的MVC架构,结合系统实际的拓展状况,将中间层添加于MVC架构中,旨在实现系统灵活性的优化提升,持久层则采用的ORM的Hibernate工具,该工具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系统耦合度的尽可能降低,强化系统灵活性,使得系统扩展得以获取更为良好的支持,将Web2.0技术应用于系统的视图展现层,使得用户能够更为便捷地完成系统操作,相应的页面具有较为良好的美观效果。数据库选择oracle 109,采用双机热备,保证数据的安全。应用服务器选择开源的Tomcat。平台实际需要的物理服务器3台,分别作为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备份的备份服务器。系统采用Spring框架,Spring既是个容器,又是个框架,它支持MVC,对于持久层有很好的封装,同时其中的控制逻辑由于采用IoC思想,所以类与类之间的耦合度非常低,便于对系统进行测试。通过对物联网技术的有效运用,把物联网当做是相关数据基础对应的采集平台,则能够提出新型的煤炭企业物流运作形式。具体来说,新的系统模式需充分符合对应的需求驱动级信息共享要求,尽可能实现信息共享程度的最大获取,实现生产计划及物资采供、订单、物资供应、运输销售等等进程当中所涉及的车辆调度信息的整体共享,突破传统意义上各环节均为孤立状态的僵局。

4 结语

综上,伴随着科技水平的优化提升,物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均有着较为广泛地合理运用,其在煤炭行业质量管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吴立新,汪云甲,丁恩杰,朱旺喜,张瑞新,张申,王植.三论数字矿山――借力物联网保障矿山安全与智能采矿[J].《煤炭学报》,2012(03).

[2]高睿.面向生产自动化的物联网技术在煤炭行业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10).

[3]申宝宏,吴立新,陆小泉.中国煤炭行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潜力探讨[J].《中国煤炭》,2011(08).

[4]李桂娥.物联网在推动山西煤炭物流发展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06).

[5]马小玲,马博瑞,刘家豪,杨钰莹.物联网产业在中国西部应用的现状分析――以宁夏、重庆、云南应用状况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

[6]崔曼,卢建军,赵安新,卫晨.基于物联网的煤炭企业物流信息平台应用研究[J].《煤炭技术》,2011(01).

第6篇:物联网技术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服务业;转型升级

当前是一个信息化和科技化高度发展的社会,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离不开互联网。现代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依靠的主要动力就是互联网在传统产业中的渗透,这一转型标志着传统产业向着智慧化、数据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

1互联网技术创新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1.1消费服务的升级和转型通过互联网技术创新实现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消费的带动。当今互联网快速发展,这样一来有助于传统消费由之前局部单一的模式快速向全球化、多样化的模式转变。以下是消费服务升级和转型的几点重要表现。首先,促进服务消费偏好快速优化。消费者需要的产品信息能够通过互联网安全并且及时地获得,虽然售卖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对称,但是消费者的偏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其次,服务消费成本得到有效节省。互联网存在很多优势,首先利用其购物的时间较为自由,另外购物的成本较少,能够购买的商品种类较多,消费的成本也能够得到有效降低。最后,服务消费市场得到有效开拓。总而言之,当前互联网技术不断创新,能够更加便捷安全并且快速传播有效信息,传统的消费服务的一些缺陷能够通过现代的平台得到及时弥补,从而实现便捷化、专业化、个性化以及智能化。

1.2生产服务的升级和转型通过互联网技术创新实现

生产过程服务化通过一系列互联网技术创新得以实现,诸如智能机器人、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以下是生产服务升级和转型通过互联网技术创新得以实现的几个重要方面。首先,智能化的产品研发过程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实现。对产品进行分析的相关数据的自动整理收集的过程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实现,同时产品性能的相关参数也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偏好进行及时的修改,从而使产品的研发和设计更加符合相关政策标准和用户的需求。其次,智能化管理的产品生产过程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实现。产品的相关信息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器及时获取,同时还可以根据相关数据的随时更替及时调控系统,从而保证健康安全的产品生产过程。再者,智能化监控产品的流通过程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实现。通过互联网技术,能够可视化调控产品的质量信息和生产流通过程,从而实现远程连锁智能化销售大规模多种类的产品。

1.3公共服务的升级和转型通过互联网技术创新实现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城市化现象较为严重,随之而来的便是严重的基本公共服务的严重缺失和不足,诸如养老、医疗、教育等。利用互联网创新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实现公共服务的快速转型和升级。首先,不同区域的公共服务的需求偏好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有效分析。通过网上调查问卷的方式及时收集不同区域的消费偏好以及公共服务的需求,从而均等化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其次,智能化、个性化的供给公共服务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实现。监控、传递并交换公共服务消费信息可以通过现代互联网通信技术来实现,同时智能化供给公共服务信息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实现。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评价公共服务的质量,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更加合适的公共服务提供有效参考,从而使公共服务的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2互联网技术创新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2.1传统服务企业应积极引入“互联网+”新元素,全面迎合互联网技术创新

传统服务业与互联网技术在“互联网+”背景之下进行了深度的融合,进而促进了新经济模式的产生,服务资源的配置效率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对于服务企业来说,应及时积极地应用互联网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深度融合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服务业,进而促进现代服务互联网消费平台的建立,从而进一步促进分享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是核心,服务企业应及时加强信息技术的业务培训工作,诸如数据处理、软件、信息等,同时还要注意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训和引进,从而促进传统服务内容与企业自身信息技术的进一步融合。随着平台经济和分享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服务企业来说应不断提升自身全面融合信息技术的能力,从而快速构建满足市场需求和具有行业特征的经济平台,进而促进平台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扩大。对于传统服务业企业来说,应重视“互联网+”新元素的及时引入。传统服务业包括养老、医疗、住宿、餐饮、流通以及商贸等应积极尝试分享经济新模式,它全面融合了服务、营销和管理,可以大幅度提升企业自身的服务效率。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有助于特色应用软件的开发,从而促进特色专业分享经济平台的建立。除此之外,还有助于现货交易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进而有助于传统服务业升级转型。

2.2政府应逐步完善保障机制以促进互联网技术创新与分享模式应用

上层建筑推动和保障各类事物的正常、有序发展,互联网作为一项重要技术,首先就需要通过制度和政策加以引导和给予支持,这样才能实现技术进步和革新。例如,在2015年底提出要想实现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就要认识到互联网的重要性和关键地位,强力支持微型和小型企业,在服务范围之内和制度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提供给用户所需的各种服务,这不仅是革新技术,更是变革移动数字网络通信技术的尝试,归根结底,就是需要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推动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这样做的附加价值就是保证衍生值的出现,造成利益边际化和最大化,保证新常态经济的飞跃式发展。首先,全面融合科技、服务、金融于一体的生态链的构建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应全面支持分享经济平台型企业的信贷和互联网企业。其次,重视转型升级中小服务企业以及传统服务行业的相关公共服务云平台的建立,全面集资,从而设立互联网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所需要的基金,进而促进创新创业平台的建立。最后,加快创新型企业集群以及“互联网+”服务业创新区的构建,我国要全面发挥大国服务业具备的优势,进而进一步打造互联网创新经济带。另外,还要重视智能服务业创新区的打造,重视包括移动互联网服务以及电子商务在内的新业态的改造。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发展速度不断提升,互联网代替了传统的信息运营产业,并在短期内形成发展新模式,这样保障了信息时展的速度,服务业等产业面临转型升级,互联网技术成为服务业不断创新、进步的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持续创新,才能确保我国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丽丽.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技术分析[J].科技传播,2016,8(10):91-92.

[2]刘唯.“互联网+”时代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J].工业经济论坛,2016,3(4):380-388.

第7篇:物联网技术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工程;纸币;防伪;流通跟踪

2013年2月,工信部《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物联网技术的十二大重点应用领域。物联网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涉及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那么将这项技术运用于纸币防伪未尝不可行。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引入,在纸币的防伪上将会更加智能化以及更加不可复制。这也为物联网技术提供新的应用思路。

一、智能防伪应用的必要性

1.假币的嚣张。“C1F9”开头的高仿百元假币,在验钞机的5次检验中,两次显示正常,竟然能够逃脱验钞机的检查,可见其仿真能力足够强。“A6K3开头”的百元假币的手感和纸张厚度与真币极其相似,在市场流通中可以浑水摸鱼。

2.假币的危害。早在日本侵华的时候,日本人就知晓假币的危害,企图利用假币的危害来打经济战。当时,日本军事情报训练机构人员将假币送往上海,造成中国货币贬值和经济混乱。假币是社会的毒瘤,阻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假币的泛滥将造成国家经济的不稳定,最终导致社会的动荡。

3.智能防伪的必要性。从假币的盛行到假币的危害,无一不指出现代纸币在防伪上仍有提高空间。而纸币之所以能盛行,归咎于它的可复制性。那么找出一种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技术运用到纸币上,将会给予假币致命的打击。

4.智能币的优势。智能币将改变传统的纸币形式。首先,利用塑料,它将防水,耐脏,便于清洁,避免了大量细菌的增殖;其次,塑料币的材料是可以回收利用的,相对于传统的纸币将会更加的环保;然后,塑料币相对于纸币来说更加的耐磨,使用年限也将大大的拉长,降低其使用成本;最后,塑料币将运用物联网技术,其防伪性与安全性更佳。

二、智能防伪应用的可行性

1.RFID技术两大特性。RFID技术作为物联网工程的排头兵正发展的如火如荼,“独一无二”和“射频识别”是RFID技术的核心要点。每一个物品都可以被赋予一个全球独一无二的编号和可以远距离读写标签内的信息。正是这样的两个特性,使得制造出来的每一枚智能币都可以是独一无二,并且能够随时定位,来通过此判断智能币的流通情况。

2.RFID技术在防伪领域的应用。依托于RFID的独一无二,在防伪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医药、车票、酒业领域等等。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也促进了国家防伪业的进一步发展。例如,采用RFID实现药品防伪,杜绝了大量的假药,挽救了很多人的健康;再如,五粮液集团给了每一瓶酒属于它们自己的“身份证”,打碎了假酒制造者的发财梦。RFID技术在防伪领域的大量引用,这也可以使得RFID技术在智能币上的应用更加纯熟。

3.电子塑料货币已经投入运营。澳大利亚最先采用塑料币,塑料币的外观与普通的纸钞十分相近,它的手感同样是非常舒适,融入了先进的电子防伪技术,将经济实用诠释。塑料币的使用年限是纸币的4~5倍,而且易保持清洁,如果它脏了,甚至可以放在洗衣机里洗一洗,相对于普通的纸币更加的干净、耐用。

塑料币经过20年的研制,于1988年1月27日澳大利亚发行了建国200周年塑料纪念钞,这也预示着即将迎来智能币的新时代。澳大利亚经过多年的改进完善,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塑料币的国家。在此之后也有许多国家引入智能币。

4.中国已经有人提出将电子塑料币引入

全国政协委员何伟建议把小额纸币改成塑料基材,考虑到的是现在纸币容易磨损,并且容易被污染等不耐用缺点。那么面对塑料币可以抗皱折、抗撕裂、抗污染等优点,考虑其引进中国也成为了可能。因塑料材质渗透性、吸附性均不同于纸质,不易被污损;耐流通,其流通寿命是纸质的6倍左右;材料属于绿色环保型等等。

三、智能币进入中国社会存在的困难

塑料币要想进入中国,首先要需要了解纸币换成塑料货币可能产生的影响,作为预计在2016年引入塑料币的英国,花费了3年时间研究纸币换成塑料货币可能产生的影响,借鉴已经使用电子塑料币的国家经验,最终暂定为2016年引入塑料币。其次,是在技术上的研究,塑料钞票的主要防伪是透明视窗,里面包含“光变图像”,极难仿造,中国如果引入电子塑料币需要在技术上有新的突破,使其的防伪能力更加的强大。最后,是公众的接受能力,政府发行的人民币需要得到人民的信服,才能在中国发行、流通。

四、中国智能币发展建议

1.影响分析。要进行纸币换成电子塑料币可能产生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借鉴英国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影响是积极的多于消极。但是,我们仍然需要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2.技术研究。确定中国是否能够接受智能币,若能被接受,则进行下一步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塑料币的研究,在电子塑料币的防伪技术上有新的突破。通过大量文献的查找分析,RFID技术拥有独一无二性,因此,将其引入智能币成为了不二选择。但其真实运用仍需要大量实验的保证。

3.引入途径。最后是寻找到适合途径来将智能币引入,一般来说,先在中大型城市进行新型电子塑料币的试行,通过RFID技术的定位原理对投入使用的智能币进行流通跟踪,来逐步确定智能币流入市场的速度。

参考文献:

[1]黄长清.智慧武汉.武汉:长江出版社,2012(11):158.

[2]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化工行业.文摘,365.

第8篇:物联网技术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医疗;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2-0303-03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概念最早见诸于1999年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正式提出是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会议上。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传感器网络等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物联网被广泛提上日程。以物联网为基础的五横三纵系统框架和7个领域30种场景的物联网应用体系也在国内的大型城市开始试点研究。医疗卫生事业作为现代化程度较高的领域,对物联网的应用和普及要求更为迫切。因此,本文从物联网的特性出发,分析物联网技术在当今关系国计民生的智能医疗系统建设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物联网技术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1物联网技术的概念及其特性

物联网并不是一种通信网,而是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实现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糅合。它综合运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二维码技术、卫星定位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信息感知技术手段,支持物理、化学及生物系统和过程的远程的人机交互,从而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技术具有无限传输、及时感知、方便存储、智能处理等特点,从而保障业务稳定运行。

2物联网在智慧医疗系统中的应用

经过长足的发展,现阶段已有很多医院建立了监控系统,配备和研发了各种信息系统,使得医院的可视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鉴于目前医院的现代化发展水平较低,监控的感知手段校为单一,智能化管理仍存在不少死角,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各种信息系统尚存在兼容问题。

物联网作为新兴经济增长点,必然会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十二五”规划中,物联网还被计划应用于医疗卫生系统中,这不仅能够帮助医院实时监控病人的健康,如在病人体内植入芯片,随时监护病人各项指标,随时给出警示和建议,而且还可以有效管理整个医院的运营,对医院人员、设备、后勤供给、来往车辆和安全保障实行智能化、人性化管理。这不仅有效节约了社会资源,而且也大大推进了医疗卫生系统的运转速度。

表1“十二五”规划中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场景

2.1智慧物联网在医疗系统中应用的原理和结构

以物联网为技术基础的现代医疗系统建设,其基本原理就是对医院内各种对象的感知、定位于控制,通过对医院工作人员、病人、车辆、医疗器械、基础设施等资源进行信息化改造,综合运用物联网技术,对医院内需要感知的对象加以标识,进而通过标签读写器智能终端设备手持接收终端无线感应器等信息识别设备对上述标识加以识别,并通过无线网络技术将信息反馈至信息处理中心,并在处理中心加工处理融合后,传输至医疗指挥中心,指挥中心继而对获取的信息综合分析,及时处理,从而医院管理部门掌握感知对象的形态,进而为正确决策打下基础,其结构和原理如图1所示。

2.2物联网技术在医疗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物联网技术使得医院对象感知能力激增,处理疫情、病情、医院各环节调度的速度、精度和范围都得到极大的提高,这是其他技术手段所不能取代的。

图1物联网技术下智慧医疗系统结构及原理图

2.2.1医护人员、病人、病人家属、临时就诊等人员和诊室、病房等区域实现智能可视化管理

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出入医院,这给有限的医院空间带来了巨大困难,而为医护人员、病人、住院病人家属配备相应的管理卡,通过这种门禁系统和遍布医院的感应点,可以及时区分这些人群并对需要重点监控的病人实行全自动实时感知、定位,对进入重要区域的可疑人员进行重点监控,确保医院安全。各科室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智慧医疗管理平台实时了解本科室病人在诊室、病房等地的各种情况,加强对病人的呵护和管理。并且,将管理卡与其他系统合并,如餐饮、洗浴,跨科室诊疗,可以大大提高医疗速度,节省医疗资源,提高管理人性化程度。

2.2.2对病人隐私、医院重要医疗资料等事项智能化保密措施

为病人病情设置查阅密码,对医院重要资料、机密文件等张贴二维码或嵌入射频卡,可以实时感知其所在位置,并且对进出该保密地带的人员进行实时监控,防止重要资料的泄密和流失。

2.2.3为远距离专家会诊提供方便和可能

物联网技术条件下,单个医院的信息既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实现人为管理的开放的,对疑难杂症等的治疗,可以通过开放的医疗卫生感应系统,实现远距离专家会诊,通过对病人病情信息的共享,使疑难病患不必饱受路途颠簸之苦,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最专业的诊疗和护理。

2.2.4对进出医院的车辆实行精细化智能管理。

通过为进出医院的救护车、储运车等车辆和重要医疗器械、医疗设备安装电子标签、嵌入传感器、卫星定位装置等,实现对交通工具、重要医疗器械、设备进行准确定位和实时跟踪,并通过嵌入的各类智能传感器,监控其工作状态、完好情况等,从而实现对其精细化管理。

2.2.5在医疗仓储、物资管理等多方面实现智能化保障

医疗药品、器械的储备充分是医院应对公共医疗事件的必要保障,为医院的仓库、物资安装包含医疗药品型号、器械种类,品种数量等状态信息的电子标签,能使医院管理者及时准确掌握医疗药品、器械的储备请康,为医院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提供保障。

2.2.6在重点区域设置电子岗哨,确保信息和物资安全

为财务、仓库及医院的其他重点区域安装智能传感器,实现对重点区域的24小时不间断安全检测,一旦发现有不法分子或可疑分子的不轨情况,可有感应点自动调整摄像头的方向对嫌疑人进行全方位视频监控,并向值班人员发出安全警示提醒,以便及时侦查,确保安全。

3智慧医疗系统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物联网刚刚建立试点不就,正处于技术和标准体系的摸索期。很多与之相配备的制度和管理法规尚处于真空阶段,因此,智能医疗系统的建立应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

3.1对智慧医疗系统的建设和引进要采取要科学谨慎的态度

当前是物联网技术的初始阶段,各阶层、各行业对物联网的热情高涨,对物联网美好前景的描述也让对现代化程度要求最高的医疗卫生行业对其充满期待。但在具体推进上,笔者建议采取科学谨慎的态度,不能不顾医院的规模和实际的情况下盲目开展建设工作,浪费财力、物力。建议采取科学合理的态度,在充分理解智慧医疗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从部分大型医院进行试点,重点推 进,逐步取得经验,为全面建设智慧医院做好技术铺垫。

3.2对物联网感知系统应采取统一数据格式标准

目前,在传感器领域,传感器生产厂家较多,感知手段不一而足,标准各异,各种传感器之间,并无统一的标准,为了垄断和控制市场,兼容问题一直不能够实现,这就造成在物联网应用和推广中,感知信息的数据格式不一而足,不能形成统一的集中调控,因此,在物联网的大范围推广前政府必须出面加强这方面的统一领导,制定规范的数据格式标准,使用兼容的信息系统管理软件,使得医院资源能够统一管理,感知到的数据能够共享和合并处理,以提高管控水平。

3.3不同设备采取不同的感知手段有利于降低建设成本

智慧医疗系统的建设涉及的项目很多,各种感知对象读感应资源的反映情况差别也较大,

感知定位的要求又不一而足,因此,如果对所有感知对象采取统一的感知技术手段,不仅很那达到对感知对象的精确掌握,而且会造成大量信息冗余,增加运营成本。因此,要对不同感知对象区别使用不同手段,如普通医疗器械、医疗设备等可以使用二维码、被动式射频标签对其进行标识和感知;救护车、物资车、重大器械等可以采用主动式射频标签,卫星定位等技术进行定位追踪;而一些重要区域可以利用智能传感器芯片对其周边环境进行感知,了解其安全状态。这样,既做到了量体裁衣,又有效节约了成本。

3.4与原有系统有效整合、综合利用的问题。

由于目前很多国营和大型私立医院已经实现了智能视频监控,并且对其他信息系统也采用了较为先进的处理系统,因此,物联网在建设智慧医疗系统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旧有的系统,与旧有系统进行兼容性设计,减少重复开发的成本。

4结束语

智慧医疗系统的建立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及时、准确的医疗服务,还将大量的人力、物力从繁杂的日常运营管理中解放出来。在为全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信息诊疗的基础上,向着更广阔的空间迈进。但物联网智慧医疗系统的建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全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周洪波.MZM网络新生活畅想曲[J].oftwareworld,2007,3.

[2]移动通信网承载物联网业务的研究.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2010.3.

[3]黄家柯物联网及其发展策略探讨.广西通信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2010,2.

第9篇:物联网技术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危险品;运输安全;物联网;智能监控系统

危险品的特殊性对危险品的运输、储存和生产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若在使用时,处置、操作不当极易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并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危险品是需要特殊保护的物品。在当前发展环境下,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运输量在逐年增加。基于物联网危险品定位追踪系统的设计能精确定位危险品的运输位置,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基于此,本文对基于物联网危险品定位追踪系统设计进行了探析。

1物联网技术在道路危险品运输管理中的应用的重要性

我国出台了很多关于危险品的相关制度,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工作加以规范,以确保危险品的运输途中的安全。危险品运输中的突出问题是:

1.1缺乏有效的监管平台对车辆进行实时跟踪

缺乏平台支撑则很难对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符合预定路线的问题进行监管,不能及时对危险化学品货物出现的状况信息,以进行安全预警。

1.2发生事故时缺乏及时的警报机制

危险品运输过程中途经居住人口密集的区域,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需及时报警,做好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事故现场,做好报警预设,然后组织人员撤离,以启动应急响应预案,处置危险品。

1.3缺乏应急管理信息服务平台

事故发生后无法及时获取有关的信息,不能及时做好应急响应信息的,如不确定是何种危险品、危险品的情况、危险程度及处理控制危险品的方法,则很难在第一时间做出处理。随着新技术的推广,今天物联网技术在道路危险品运输管理中的应用给危险货物管理道路运输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所有应急管理提供关键技术,基于物联网技术做好传感器网络技术、全球定位的位置系统(GPS)的应用,提高思考能力,与物流物联网相关的技术位置信息融合,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2物联网技术在道路危险品运输管理中的应用

危险品运输管理方面的关键问题是要准确了解危险品运输车辆运行位置,构建信息交互系统,以准确了解运输车辆内部危险品的状况和变化情况,对危险品运输情况加以管理,尽早发现危险品运输中的安全隐患,及时准确控制危险品运输车辆,做好安全管理信息的管理工作,确保危险品的安全运输。在物联网技术的推广过程中,有效监测危险货物物流过程。危险品运输中物品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2.1车辆跟踪

监管人员可遥控车辆,通过RFID标签读取危险品信息的运输信息,车辆跟踪贯穿于整个过程,大大降低了传统管理流程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2.2货物监测

实时监控运输车辆货物的压力和温度,危险品货物对运输环境的要求较高,通过分析收集危险货物车辆的压力、温度等信息,做好危险品货物的监测工作。

2.3运输路线选择

使用互联网事物技术,准确、全面的收集危险品的运输路线交通信息,并根据危险品对道路和环境的要求,制定危险品运输的最佳运输路线,以确保危险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3基于物联网危险品定位追踪系统设计分析

分析影响危险品运输安全的不同因素,做好危险品事故分析工作,有针对性的制订应急预案,提供一套完整的应用技术和解决方案,有效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构建了管理平台,进行应急救援。系统基本框架包括危险品运输安全应急管理中心、车辆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安全应急预案管理信息系统等模块,形成完善的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3.1道路危险品运输安全应急管理信息中心

应急管理信息中心是系统运行的核心部分,主要进行数据采集、存储、分析、信息工作,以构建远程可视化监控平台,满足危险品运输管理的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数据库,主要通过危险品运输企业信息数据库的构建,实现信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远程可视化监控平台是一种显示系统,可构建紧急值班系统,对紧急情况进行应急处置,确保监控系统的运行。

3.2车载实时监控系统

车载实时监控系统由GPS定位设备、RFID等技术组成,通过车载实时监控系统能对货物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车载实时监控系统的设备包括摄像机、监控设备等,通过监控形成报警系统,实现车辆运行状态进行跟踪,实施危险品状况监测和安全报警,对时间位置进行跟踪,与GPS、GIS进行报警联动,实时响应、实时传输,确保及时反馈应急管理,车载终端主要由结构如图1所示。

3.3应急预案信息系统

对危险品运输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实施监控,并及时应急预案信息。

3.4系统功能定位

根据道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形成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及大型系统的设计,对危险品进行实施动态跟踪,对危险品进行监控,实现预警应急管理。系统功能定位主要是对系统的整体功能和具体功能进行构建,自动进行数据采集,及时进行相关数据的处理,统计事故多发地点、对事故的多发原因进行分析,对事故多发危险品等进行分析。

3.5系统工作原理

车载负荷监控系统和危险车载监控设备处于工作状态,长途运输危险品安全应急管理中心可实时观察车辆运行状态,可能存在潜在风险。如事故出现在人口密集区域,在快速组织应急救援队赶到现场的同时,应做好周边区域人口的疏散工作,并远程协调发出应急响应指令,同时通过预警信息的,避免造成其他较为严重的事故。

4结论

基于物联网技术做好危险品定位追踪系统设计工作,以自动获取危险品的运输车辆的位置,以保证在事故发生前做好预警和预案工作。物联网技术做好危险品定位追踪系统设计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还需要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