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划经济的意义范文

计划经济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划经济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划经济的意义

第1篇:计划经济的意义范文

【摘要】京津冀客观上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依存关系,是特殊的省域之间的协同发展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由授权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要弱化对规划和产业政策的过高期待。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是界定政府权力边界。

关键词 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

【作者简介】牛凤瑞,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城市发展与环境。

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有关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总体思路、基本路径、方案举措等众说纷纭,仁智互见。笔者接触京津冀一体化问题已经30多年,对于破解京津冀一体化困境之道再做如下思考。

一、京津冀一体化是特殊的省域之间的协同发展问题

京津冀一体化从1983年国家土地管理局立项京津唐国土规划纲要研究,提出理念设想,到本世纪第一个10年以首钢搬迁为代表的付诸实践,其间经历了近30 年。这里既有两市一省特殊区位、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思想观念等原因,也有政治经济体制、行政区划分割等原因。把握特殊性,针对具体原因进行具体分析,才能找准京津冀一体化的前进方向。

京津冀一体化不是主权国家之间的一体化,而是一个主权国家内省级行政区之间的协同发展问题,是在同一政治、经济、社会体制下,同一货币金融体系中,同一外经外贸政策约束下的不同地域之间的协同发展。京津冀一体化的协同发展,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协同发展。我国省域多以自然地理地貌划分边界,一个省域即相当于一个欧洲大国的幅员,国民经济体系具有相对较高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历史文化具有较浓重的地域特色,省域边界基本稳定大多也有数百年以上的历史。而京津冀共同拥有一个自然地理单元,拥有同一个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圈,50多年前京津郊区的大部分还隶属河北。从历史上看,北京为京畿重地,而津冀则属畿辅之地,且均有700多年历史。京津冀客观上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依存关系,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承传上本应融为一体,只是因为行政区划被割裂开来。同为直辖市的上海东部邻海,陆地分别与江苏、浙江接壤。换言之,江苏、浙江仅有一隅与上海接壤,而京津两大直辖市陆域几乎被河北省域合围,是名副其实的河北“飞地”。这种地理中心腹地被京津开“天窗”的行政区划阻隔,不仅肢解了河北发展的整体布局,而且限制了京津两市的发展空间;不仅是环京津贫困带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深层依据。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由授权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从上世纪50年代京津冀行政边界划定到改革开放,我国实行的是全国一盘棋的计划经济体制,政策的方向是农业支援工业,农村为城市提供积累。京津冀区域的资源要素配置首先要服从国家计划,执行中央指令。由于特殊的区位,满足京津两个特大城市发展需要的区外成本首先要由作为农业、农村大省的河北来承担。京津两市既然能够通过中央计划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就没有必要更不会有动力与河北进行相对艰难的平等的利益博弈。而河北虽有对京津的需求,但首先是执行中央指令,履行支援京津的义务。上世纪70年代末以后,我国改革开放实行的是由南向北、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由局部地区先行试验到全面推开的渐进的递度推进战略,地区发展更多地受惠于中央的放权和对地方发展自主权的赋予,于是争取中央赋予优惠政策,建立各种类型的特区、新区、开发区,甚至某些重大建设项目审批立项选址等成为省际竞争的重点,省际之间的经济竞争也更多地表现为争取中央授权发展的竞争,即所谓的授权经济。应该说,授权经济对于实现我国经济发展和平稳转型具有积极意义,在我国当时的体制下具有阶段性的合理性。但授权经济毕竟是中央高度经济集权的产物,是计划经济的一种蜕变和延伸。随着开放的全方位推进、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授权经济固有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实现由授权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成为必然。授权经济取决于省级政府在中央的政治话语权。京津冀虽然同为省级行政区,但在中央的行政话语权则是北京高于天津,天津又高于河北。河北在与京津两市的授权经济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京津两市既然拥有授权经济的相对优势地位,又有发展空间,着力于自身的发展也就成为理性选择。只有在其自身空间环境不能容纳发展体量、授权经济效应大幅衰减的时候,两市才会有与河北协同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既是京津冀一体化从提出理念到付诸实践经过了20多年的体制根源,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实意义所在。京津冀三地人口占全国的8%,GDP 占全国的11%,是我国经济集聚度最高的三大区域之一,也将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引擎之一。京津冀协同发展实践将对破除行政区划壁垒、构建生产要素跨区自由流动机制、完善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体制发挥示范作用。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弱化对规划和产业政策的过高期待

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上日程以来,制定相关规划和产业政策再掀,人们也对出台规划和产业政策寄予厚望。事实上,区域协同发展虽然离不开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引导,但在实践中,墙上挂的规划以及规划中的多变、失误甚至失败的概率极高,产业政策误导、成本高昂、得不偿失的实例并不鲜见。根本原因在于政府的过度自信和过高的资源掌控能力。区域发展有其客观规律,规划和产业政策只有与客观规律相吻合,才能发挥正向的引导作用。规划和产业政策是人为的产物,而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制定者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存在局限性,不同制定者的知识结构、价值取向也各不相同。区域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的暴露有一个过程,其主要矛盾和问题也会随着发展而改变。规划和产业政策制定者的知识水平和现有技术手段还不足以把握影响区域发展的所有变量,并做出相应安排,因此此科学的细线条规划往往难以做到,粗线条规划又往往“不解渴”,这也是规划修订和实施滚动规划的依据。所以期待通过规划解决京津冀协同发展基本问题很可能会落空。

产业政策是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的重要手段。于是,伴随京津冀协同发展声音的高涨,北京确定“三高”企业迁出名单,河北地方政府拒绝三高企业迁入的声明一时成为媒体热点。我国现有多个行业出现所谓“产能过剩”,但只有政府控制最严或者扶持过度的少数行业消化过剩产能成为严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现实使我们不能不做出以下思考:其一,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是由区域资源禀赋、人文资源、发展阶段和技术水平等综合因素决定的,是区域分工的结果,而区域分工的依据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取得更高的比较收益,往往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其二,高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绿色产业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国家层面行业政策的导向和目标追求,不无道理,但具体到省域及其以下区域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高端、新兴战略产业离不开中低端和传统产业的配套,绿色产业也只是相对的。高端、新兴战略产业和绿色产业的发展要依赖于相应的条件,具有相应的赢利能力,长期依靠财政补贴和政策优惠支持的高、新、低、绿产业是不可持续的。其三,一个行业和企业应否被淘汰和关闭不取决于其有无污染或者污染的大小,而取决于其产品(服务) 有无真实的市场需求,取决于在此地有无生产成本优势。有真实市场需求又无经济性的替代品(服务),则是此处迁出不再生产而彼处迁入继续生产,即排放和污染的转移问题。当然,若企业转移伴随技术进步、节能减排、减少污染,则是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共赢,皆大欢喜。其四,通过调整税率、征收资源税和环境税等经济手段,改变企业经营的外部条件,实现企业污染成本的内部化,是区域产业政策的基本方向,以行政指令确定企业迁出名单或者公布限制进入行业目录,成本过高,也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相悖。

四、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是界定政府权力边界

第2篇:计划经济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经济刑法 虚报注册资本 社会危害性 出罪

作者简介:温雨,重庆大学法学院本科生。

怎样正确的认识刑法,尤其是经济刑法在我国社会体系中的地位问题,涉及到刑法的作用和补充性谦抑性等方面的研究。经济犯罪是市民社会中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必然衍生产物,正如一句古话说道:“无商不奸”,人们为了积累起所谓的财富往往不惜犯下许多罪恶。在我国,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犯罪的发展趋势不断恶化并给社会秩序照成了恶劣的影响,在法学界要求通过利用刑法来严惩这种犯罪行为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同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冷静看待市场经济的变动,不宜擅动刑法,而是应该通过经济法和行政法对市场经济的调控的手段达到以经济手段治理经济问题的目的。由此,面对现阶段我国刑法典中众多经济犯罪的罪名,刑法对经济生活的大范围干预是否有违刑法自身特性和束缚市场经济的发展变成了一个具有争议性的问题。虚报注册资本罪作为我国刑法典中规定的经济犯罪的一例,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通过对这一罪名发展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对经济刑法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问题。

一、虚报注册资本行为的法律变迁

在通常意义上来说,刑法把某种经济违法行为纳入犯罪之前,这种行为必须先在行政法和经济法上,也就是通常说的第一次规范上被否定。当行政法的处罚不足以抑制该种行为时,人们往往才应该通过刑法来加以干预。

也就是说,每一个刑法中规定的经济犯罪都应该在行政法里做出前置性的规定,如果缺少这种前置性规定或者这种前置性的规定不充分的话,即一种具有消极影响的经济行为轻易地被上升到了犯罪的时候,往往就容易变成了刑法对经济生活的过度干预,而这种过分的束缚和制约既是对刑法自身特性的否定,也不利于经济生活的自由展开。

二、虚报注册资本罪的犯罪资源分析

(一)虚报注册资本罪的入罪原因

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后期这一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由于企业组织法规不完善和人们的法律意识差,出现了大量的皮包公司和三无公司,使得市场秩序一度出现了混乱的局面。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跨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时期,为了抑制皮包公司现象的产生和保护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政府决定从开端处入手,从源头上遏制皮包公司的产生,于是就有了1994年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登记管理条例》,其中规定办理公司登记时虚报注册资本,取得公司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公司登记,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就是1995年将虚报注册资本纳入刑法管制决定的前奏。

(二)虚报注册资本罪的社会危害性变迁

犯罪学认为犯罪所侵犯客体是决定犯罪危害性的根本因素。犯罪客体性质对法定刑的设置和具体犯罪量刑轻重的选择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后,我国早已摆脱了原来的计划经济时期的双轨制经济发展模式,行政管理制度也几经变革不断完善,虚报注册资本行为更多的是涉及到一个企业的自主经营的问题,随着公司管理制度的完善,特别是一人独资公司的出现后,公司资本的报与不报问题往往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原因有很多,例如人们在做生意时不再单一看重注册资本的多少而更看重企业的经营状况等。市场的自我调节性使得人们在了解到注册资金中的水分之后,自动降低了对其的信赖程度。再之,以前的市场之中并不允许一人公司的存在,但是如今新公司法明文规定允许建立一人小额注册资金公司,一些在当初并不符合建立公司条件从而采用虚报注册资本的方法建立的公司,在今天看来都完全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建立一个合法公司。从经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很多犯罪因为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变迁而导致其丧失了原有的入罪基础条件或危害性大幅降低,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使得很多在改革开放之初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在今天看来其社会危害性已经不再那么严重,比如说投机倒把罪和很多口袋罪的废除,在经济不断发展,市场调控不断完善的现代社会,虚报注册资本罪这种计划经济开始解体时形成的“双轨制”经济条件下的刑法产物,由于那个时期盛行的利用差价转手倒卖,提供信息为手段的皮包公司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根基,这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较之当初自然也已经远远没有那么严重了。

三、刑法中经济犯罪的出刑化分析

刑法作为第二次规范,自然的引申出了它所具有的补充性和谦抑性的特点,刑法的补充性要求只有在一般部门法不能充分保护某种社会关系时,才由刑法进行保护。刑法的谦抑性,是指刑法应依据一定的规则控制处罚范围与处罚程度, 即凡是适用其他法律足以抑止某种违法行为、足以保护合法权益时, 就不要将其规定为犯罪的制裁方法。根据我国现行的刑法典,经济刑法的涉及面之广已经远远超过了刑法的补充性和谦抑性所要求的范围,这些违法行为存在之广泛和发生之频繁使得如果刑法真的要一一管制的话,不仅从实际性上来说不大可能,也会对我国市场经济的自我发展和调整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规定一个经济违法行为出入罪的标准,让一些原本由刑法管制的经济罪名出罪,转而由行政法进行管辖无疑十分重要。对于这个标准的确定,是否真的具有破坏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的危险,是否适合运用国家强制力严加管制和社会群众对这个行为的认可和接受程度等都应该成为考虑的因素。将一些社会危害性不明显,或者是在入罪初期社会危害性比较严重,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社会危害性已经没有那么严重的经济犯罪罪名及时纳入行政法和经济法管辖的范畴,对于保持刑法的歉抑性和更好的发挥第一次规范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调节作用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对于那些应该从经济刑法中出刑纳入第一次规范的违法行为,又应该如何加大行政法和经济法管制这些经济违法行为的力度,本文认为应该着重注意两点: (一)加大罚款的处罚力度

细察逃税罪,虚报注册资本罪和抽逃资金罪等一些经济犯罪的个中原因后都不难发现,这些行为都是以违法为代价的纯牟利性行为。违法者在作出该种行为时只有一个目的:获取更多的利润。然而行为人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需要综合评估自己能从违法行为中得到的收益和因违法犯罪而承担的被法律惩罚的风险,如果认为行为的收益会大于所承担的风险,那么他们就会决定从事该种行为。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制止这种违法行为,提高行为人的行为成本入手,增加其行为投入的风险性无疑是最好的办法。在以往的观点里,人们都认为刑法的刑罚,无论是自由刑还是罚金刑都能够对行为人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使得其克服自己的私欲打消进行不法行为的念头。在犯罪经济学上,虽然刑法的这种功效得到了认可,可是这却是从刑罚会增加犯罪者的犯罪成本的角度出发的。并且大部分的法经济学家认为,相对于刑法的自由刑,罚金更能有效的遏制这种贪利型的犯罪行为,因为对于这些违法者来说,没有什么比让他们少获利更具有惩罚性的了。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运用行政手段去管制,在遵守边际效应的前提下,适度的增加牟利性经济犯罪的罚金比例,提高对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的公司的罚金上限,完善我国现有的公司注册登记制度,无疑会大大增加从事这种违法行为的成本和风险性,从而更好地达到抑制这种行为的效果,也是相较于用刑法管制符合其特性的方法。

(二)应严格适用行政法,加大查处力度

第3篇:计划经济的意义范文

依稀,总能看到,月亮弯弯,翩舞的女子。她的发丝一根根打向他的脸。飘舞的丝带像天边璀璨的霞拂着他的心。一遍遍···他不自觉的微笑,眼角渗出的泪落到他的剑上,荡出一道道光圈。他,还在念着。那个名字,年华。

他还记得那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还记得她绝美脸庞的那滴泪。它像针,刺进了他的心,每走一步,总要痛一次。可是她再也没有回来。他恨。她说过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可是她不回来,连奢望都没有。

十年了。十年让他从一个懵懂的少年变成了一个驰骋江湖的剑客,让他失了心。等待,也许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可是遇到了,再也没有心思看其他的风景。遇到了,就注定等待。而年华,寂静的流淌着。记忆,总是没有勇气抹去。

起风了,云掩去了那弯月。他苦笑着,转身离去。不知,为什么说过的话可以不算,为什么心会改变?那时,明明说好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其在朝朝暮暮。如今,一颗心已经偏离了轨道,而他却还在原点傻傻等待。不是别人不好,不是你太好,只是遇到了,就再也替代不了。年华,那个忧伤的名字。

他的背影,总是很孤寂,那把剑折射的光影能刺伤人的眼,冻结你的微笑。原来,年华不可怕,只是不要寂静的忧伤,不要保留那份不属于自己的记忆。因为记忆像刀,会划破一个人的心,不能看到事情的本质。

是的,他只是一个假象,却湿了我的眼,痛了我的心。

心很静,能听到雪落的声音,滑进逝去的岁月哭泣。

不错,这不是个下雪的季节。我喜欢下雪,那样有心的声音,只是此刻只有微风阵阵,吹动的窗帘。和飞动的发丝。

阳光暖暖的,洒在身上像轻拂的蒲公英,柔柔的,没有方向感,像那段忧伤的年华。

几时,我开始一味的感慨。像那么个站在彼岸的失意的女子,总有那么一丝的凉意。

轻纱漫漫,谁会为谁舞出一段情殇。谁会被谁伤。谁会为谁唱那首醉人的凤求凰。

曾许下三世烟火换你一世迷离。曾说过想陪你走到地老天荒。到最后剩下的却只有时间,和记忆。

一步步的走,一排排的脚印。在身后,刻骨铭心的纠缠着,像天边的流星。美得方为尤物。在心里扎了根,挥之不去。

头顶阳台上的窗帘还在飞舞着,只是渐行渐远,已看不出它的姿态。它也许是想我离开的。它肯定也不喜欢一个肆无忌惮的女子,拿它当面纸。又或者它其实是想留我的,我哭过,笑过,冷漠过,绝望过,甚至是发疯过。它该是懂我的。可是步子越来越急,是否并不听我的话。我只有在心底说一句,再见。年华。

我们总是很冷漠,藏着心,却不是真的冷漠,只是寂寞。我们每天蔓延在灯红酒绿里,失了心。麻木着冷漠着。找不到自我。像那把剑,和他有着同一个灵魂。终于,还是逃脱不了那份等待。因为还有记忆。

是的,容颜易老,岁月已逝。只是那段年华,却刻在了心里。寂静着,忧伤着。想起那句话,爱上一个人,就注定等待一辈子。爱不可怕,可怕的是忘不掉,那抹微笑。

冰晨雪梦

第4篇:计划经济的意义范文

县级供电公司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对客户服务的终端单元,先后实行代管、直管等模式过程,财务管理逐步从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其增长方式和管理方式向效益和效率型发展,从而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而实施精益化管理是县级供电公司为适应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方式需求,进一步细分目标节点、理顺工作流程,实施精确计划、决策和考核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为实现资产全寿命周期内安全、效能、成本的综合最优奠定坚实基础。

二、供电公司财务管理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电力企业处于垄断地位,财务管理意识较淡薄。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推行会计集中核算、资金集中管理、资本集中运作、预算集约调控、风险在线监控,在国家电网系统开展了切实提高财务管控能力的一系列措施,力图在行业内部根除弊端,建立新型的管理方法,以便压缩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通过实施来看,当前电力公司财务管理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开源节流意识不强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人力、物力的资本提升,这与为保证客户市场的利益下行相矛盾,而财务管理部门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市场需求已经发生变化,压缩成本、减少不必要开支的观念淡薄。在项目开展时未能及时发现财务预算的目标和范围已经产生很大不确定性。

(二)财务管理手段单一

随着经济法的不断完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务分析方法在ERP系统应用过程中显得过于简单,并且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但是受地方财务制度和环境的影响,全面预算、全面质量管理等方法未能有效开展,也未与上级公司财务要求相适应。对于供电公司最重要的成本控制方面,如同业对标指标分析时,无法从财务角度找到解决方案。

(三)财务信息化建设进程较慢

供电公司基本实现地方全覆盖,管理幅度点多面广, 县级供电公司大量的资产和经营活动需要形成内部报表并上报上级公司审核。因缺乏懂技术的人才,缺少技术和资金的有效支持,造成了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十分薄弱,致使中间的管理空缺、财务流转不对称,是造成财务管理效率低下,财务数据偏离实际的重要原因。

三、相对应的管理及技术措施

财务精益化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以最小的资本实现效益最大化,这就需要消除每一个环节、程序和流程的误差和缺陷,不断厘清内部流程,用更少的投资、更少的人力、更少的库存资金占用完成预期的生产或其他任务,保障供电公司的财务集约化运营。

(一)建立精益化管理提升制度

制度是行为的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者要高度重视财务精益化管理提升的重要性,以整合、规范、提升为主线,积极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来补充修订现行的管理制度,以岗定员,以岗定责,实行归口分级责任制,不断完善财务组织体系,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的行为和秩序,以横纵交叉的矩阵式体系将精细化管理深入到各业务单元,用精细化的控制、核算、分析, 将财务会计制度落到实处,确保财务部门落实财务管理精细化的要求。

(二)加强资金预算精益化管理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供电公司要紧紧围绕资金运动,结合分公司年度可控费用指标总体情况,统筹调配、合理安排。加强财务管理各环节的事中控制和专项财务预算进行不定期追踪、检查,既要严格按照省电力公司的要求,实行收支“两条严控”的原则,严格执行审批程序,通过理顺主业与三产企业之间,来完善预算管理的指标体系,通过加强单项预算间的衔接管理,做好预算之间的平衡衔接,能综合分析各单位预算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达到各单位预算指标体系的协调和平衡。这也有利于业务活动与过程控制、预算编制时要具备科学性、灵活性,保障财务管理的协调一致。

(三)财务流程运转一体化,加快财务信息化进程

财务流程是否正确流畅,关系到公司整个财务系统运行的效率和顺畅,所以流程确定的本质,通过对外因、内因及作业流程的效率分析寻找出需要再造的关键流程,从战略的高度理解和实施财务流程。引入精细化管理,就是要财务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财务数据分析中,鼓励广大财会人员调整知识结构,以促进资金增强会计人员的责任心,尽最大可能的调动财会人员的工作兴趣。财务流程的系统优化实际上是在分析现有流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整合,消除或减少非增值作业,从而创建出新流程,同时也要了解市场和市场上顾客的需求,并有针对性地、经济地提品和服务,保证财务流程再造中既要充分挖掘个人潜力,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又要强调合作精神,使流程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进行成本抑制和改善

根据供电公司生产计划,通过对传统成本管理中的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四个过程成本管理为总抓手,认真编制成本分解,着力从内部挖潜增效,制定成本费用定额,细化成本支出项目,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消除和减少无效成本的管理活动,以有效支出代替无效支出等方面进行考察和评价,将盈利水平提高一个台阶。特别需要强化对项目投资规划、科研、物资采购、施工过程的成本管理,加强经济调度,优化上网电量结构,控制购电成本上升。

第5篇:计划经济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6-0050-02

辽宁沿海经济带位于环渤海地区和东北亚经济圈的枢纽地带,是中国东北唯一的沿海区域,同时也是东北地区的主要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与外界沟通的重要门户。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意味着政府将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其发展指日可待。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对于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一、辽宁沿海经济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一体化形式化,协作共赢难以落实

辽宁沿海各市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仍是竞争大于合作,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只能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而在一些关键领域的一体化难以形成[2]。虽然近几年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协调机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区域协调方式比较简单,区域组织协调机制还不够健全,资源环境和区域生态等共同开发与管治的深层次机制尚未建立。

(二)地方政府利益驱使,城市间规划衔接性薄弱

由于地方政府利益的驱使,使得各城市间以邻为壑,各自为战。各地的规划并未实现有效的衔接,致使区域发展相互制约,影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在生产和建设上各级地方政府也都想建立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体系,人为阻挠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从而严重影响了优势企业的跨地区发展、兼并和迁移。由于地方政府利益驱使,沿海城市的很多开发区也陷入了招商引资的竞争旋涡中。

(三)产业结构趋同化,产业体系发展滞缓

由于受各级地方政府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影响,辽宁沿海经济带内许多地区的产业发展往往自成体系,因而分工协作效率低,低水平建设,重复建设现象和产业作结构趋同现象较为严重。第二产业比重偏大、第三产业比重过小等是辽宁沿海6市普遍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大连、丹东、锦州、营口和葫芦岛之间的三次产业结构均具有较强的相似性。例如,石化产业和船舶修造项目不但没有整合,而且还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全面开花”。由于重复建设、结构趋同,缺乏规模集中经营,因而严重阻碍了辽宁省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3]。

二、辽宁沿海经济带一体化发展策略的构建

(一)市场体系一体化

市场体系一体化的建立,不仅可以使资源的配置更加优化,还可以促进建立一个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的市场机制。使分工与合作通过市场来完成,从而使区域内的整体效益达到最大化。辽宁沿海经济带要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就必须打破原有的狭隘的市场体制,致力于建立一个统一的、完善的市场体系。因此,推动一体化的资本市场、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的诚信市场、一体化的文化市场、一体化的消费品市场、一体化的技术市场、一体化的产权市场和一体化的旅游市场等的建设尤为重要。当区域性的市场体系形成和发展后,辽宁沿海经济带就能够具备区域一体化的稳定基础。

(二)港口建设一体化

辽宁省沿海地带是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海岸线全长1 000公里,其中深水岸线400公里,优良商港港址38处,有大小港湾40多个。可是长期以来,辽宁沿海6个城市的港口建设发展因以行政区划为限,以至严重束缚了港口依据本身条件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步伐,港口数量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分布散、缺乏竞争力,港口资源的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处于全国沿海港口发展的薄弱环节。世界港口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港口选择一体化整合之路才是港口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了实现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远大目标,港口应该树立放眼全球、面向全国的大港口发展战略思维,尽快用行政力量的“有形之手”和市场力量的“无形之手”来推动港口之间的合作、整合,按高开放、高能级、高聚集的第四代港口建设的标准来推动港口的快速发展、科学发展,从而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4]。

(三)发展规划一体化

我们应该用世界的眼光来谋划与布局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需要适当的竞争,但是,这种竞争不是在现有体制下的过度竞争,而是在统一规划基础上的有效竞争。在沿海经济带各城市合作过程中,要推进发展规划一体化,充分发挥大连的龙头作用,将各市的发展统一于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的总体框架之中。避免重复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城市间发展规划的衔接,通过开展各种专项合作,尽快形成投资新环境。

(四)生态保护一体化

辽宁沿海经济带正处于高速发展期,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如果沿海经济带各城市中有一个城市出现了环境污染,就可能会危及到周边地区,从而影响经济带的持续健康发展。如何处理好沿海重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找到开发与保护的最佳结合点,避免重蹈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是我们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辽宁省各市应携手共谋发展之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前提,以生态经济和知识经济为基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战略,合力打造沿海生态区。

(五)基础设施一体化

基础设施可以为分社会性基础设施和生产性基础设施,通常包括水利、环境与资源保护设施、交通运输、邮电通讯、能源和城市设施等。从世界各国的情况分析可以看出,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金额大,大多关系公众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为了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保证项目质量,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在水资源、能源、交通和信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要按照统一建设、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统一经营的要求,从区域整体上进行统筹规划,争取实现共建共享、互联互通,逐步建立和完善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体系,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大空间发挥能源、交通、信息和水资源等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六)产业布局一体化

由于辽宁沿海6市多年来缺少必要的专业分工,造成了各城市产业发展十分相似,规模优势没有被充分地利用,因此缺乏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需要充分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加快产业集聚和技术升级,加强产业结构的分工与互补,建立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群,建成科技水平高、环境友好、布局合理、用地节约的现代化产业聚集区。地方政府要鼓励优势企业跨区域兼并、重组,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构筑资源共享、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5]。

参考文献:

[1] 潘中毅,支大林,韩建雨.辽宁沿海经济带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08,(6):160-165.

[2] 冯筱,王兆博.关于辽宁沿海经济带省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1,(28):33-34.

[3] 苗秀杰.基于协同效应的辽宁沿海经济一体化发展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5):123-127.

第6篇:计划经济的意义范文

事实上,在被阿波罗收购并与EGL合并前,TNT物流已经是全球汽车物流的领导者,在欧洲及澳大利亚拥有非常完善的物流及配送网络,而EGL则在美国的航空货运管理领域有着明显的优势。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基华物流可以说是整合了两家公司最强的业务,为日后提供覆盖全球的整合端到端供应链解决方案打下了非常良好的基础。

抢滩中国

2012年3月,上海长途汽运将其所持股权在上海长权交易中心挂牌,转让价格为1500万元人民币,有着和母公司一样并购基因的基华物流宣布成功买断全部股份,经过其后的几番公司调整,2012年6月基华物流拥有上海基华物流70%的股权,成为大股东,剩余的30%则由上海交运持有,从而将上海基华物流从一家合资内陆运输公司变为外资公司。

上海基华物流成立于1992年,前身为TNT和上海长途汽运的合资公司,是中国市场最早有外商投资的物流企业,从事中国地区的主要贸易线路上的干线运输以及在主要工业地区内的班车运输。此次买断将进一步加强端到端的整合物流解决方案,上海基华物流中国执行总裁Martin Thaysen表示,中国物流业的激烈竞争、市场零碎化以及成本压力使许多陆路运输服务供应商面临服务质量和可信度等问题,而基华物流的运营状况凸显出其在中国物流行业独特的业务模式。

基华物流大中华区业务拓展副总裁Jurrie-Jan Tap补充说,“现在国际上的经济增速确实在放缓,这是一个大的趋势,所以我们会更多地关注国内市场,最近进行的收购,是希望能够充分地挖掘国内目前外包份额还不高的现状的潜力。同时我们也希望借助中国国内目前依然强劲的经济增长而获益。”

目前,基华物流的全球整合网络包括遍布170多个国家分级机构以及5.1万多名员工;站点超过1000个网络;综合仓储面积1000万平方米,这一切都来源于一如既往地提供优秀的运营、合理的成本和供应链解决方案。而对于地位越来越重要的中国市场,Thaysen介绍说基华物流希望100%控制在中国的物流网络,因为中国将是未来五年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

相对其他物流产业,汽车物流的管理更为复杂。中国汽车物流产业存在着供应链割裂、整体效率不高等问题,物流成本相对较高。基华物流中国区财务总监Douglas Humphrey对此表示,买断上海长途汽运,基华物流会借助其在中国的运营网络,加大投入中国市场,中国国内的物流成本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约18%,是欧美国家的2倍。“我们现在能做到的是,物流成本占总成本10%?12%,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中国的交通成本明显高于欧美国家,许多交通设施还有待建设,但是在中国的土地上,我们必须适应中国国情,借力本土企业,以自身的管理和技术优势,积极拓展业务渠道。”

作为基华物流中国区的上海基华物流7月4日宣布,与上海畅联国际物流有限公司(SLC)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此基础上在保税物流和供应链管理领域开展广泛的合作。此举进一步体现了努力拓展其在中国的服务范围。上海畅联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投资方为浦东国资委、上海仪电集团和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

Douglas Humphrey表示,“与SLC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利用中国公司的资源背景和优势,以此整合我们在中国的运输能力、仓储能力,这也是开拓中国市场的战略需求,同样和华为、联想、中兴通讯的合作也有利于我们在中国赢得更多的客户。”

透明服务

2011年基华物流荣获全球供应链协会本年度最好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奖,基华物流是唯一一家获奖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这证实了基华物流为客户解决问题的卓越执行力。

2011年基华物流位于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中心的配送仓,由于为化学品物流提供先进的越库运输服务、减少“香港一日游”和异地商检解决方案而受到认可。化学品的运输和物流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基华启动了全面的九类低危险性海洋污染物化学品的越库运输解决方案,耗时三个月深入研究客户的生产流程,建立了全面的运输装载流程、恰当的应急措施。努力了解每项具体的要求,优化供应链流程,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基华与各方共同努力,实施了多项举措来提高亨斯迈运营效率,保障供应链过程流畅。通过和蛇口海关、港口政府部门的通力合作,切实提供了高价值的供应链服务,成为第一个在蛇口保税物流园提供危险品运输的物流服务提供商。

经蛇口海关批准,基华前海湾仓库具备保税仓库的功能,享有出口加工优惠政策,中国厂家生产的产品能够自由进入保税仓库。这项举措获得了中国蛇口检查和检疫局的全力支持,使得在基华前海湾仓库就能进行商检和检疫,节省了通常在各产地检疫的等待时间,减少了传统的货物“香港一日游”,在华南地区平均节省了2?3天的货运时间,每个集装箱的运费下降了大约30%?50%。

作为全球第三方物流的领先企业,基华物流利用自身的杠杆作用和全球业务来提高效率和提供完整的服务,力图以速度和灵活打造可靠、安全、透明的完美物流。先进高效的技术手段和灵活管理,让基华物流可以提供专车在事先设定的路线上按照固定的时间表运行,以确保100%的准点服务。对于航空的薄弱环节,则是以外包的方式包下商业航班的舱位以确保稳定的舱位供应,保证空运货物100%被航空公司装运。为保证货物门到门交付过程中提供贯穿始终的快速和平稳的连接,基华物流通过网络操作,为客户提供整车和零担的选择,使他们能够获得承诺的快捷与经济,无数次以零缺陷为客户展示其在进行承运和仓储方面的专业能力、增值服务和敬业能力。

技术威力

具有百年以上海关经纪业务的经验,124年前取得第一份牌照的基华物流,2012年8月3日公布的截至2012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实现营收18.08亿欧元,上升5.5%,驱动力为海运的增长,第二季度息税折摊前利润下滑7000万欧元,亚洲地区的增长被南欧和美国的疲软所冲销,个别地区的扎实推进受阻于经济疲软。首席执行官John Pattullo表示,“这是一个艰难的季度,市况疲软、客户持谨慎的态度,部分阻滞了我们的方案效率、全球覆盖和强健的业务模式,南欧的跨太平洋货运量以及经济疲软仍然令人担忧。因此我们已经推出了更严格的成本管理方法,以支持我们的战略计划。”

面对全球经济的起伏不定,基华物流没有简单地降低成本,而是秉承卓越运营的理念运用科技力量,在端到端的链条上压低成本。基于过去10年的开发和实施,CEVA Matrix综合货运系统套装为许多物流难题提供了最佳实践技术解决,可根据需要连接或集成客户的具体技术解决方案,在全球性范围内提供了一个合理化、标准化的信息平台,能让基华物流的全球货运管理业务提高效益、质量,降低运营成本。通过实施仓库管理系统,仓库运营在不增加人数的前提下明显改善和提高了效率,通过增加库存透明度和准确性,库存可以一次性减少10%。通过降低库存,提高管理空间的利用率,降低库存的账面价值达35%交付后,头六个月为中国内陆运输节约了80万欧元开支。实现基华物流解决方案与客户、供应商、服务供应商和其他合作伙伴的系统集成,建立自动化的信息流和流程,通过既定可靠的流程提高生产率方案,识别核心供应链可标准化环节,保证消息传递,消息跟踪和异常处理,每年平均为客户节约成本5%?15%,确保每一位客户的业务能及时并成功地启动,对每一次执行进行成功概率指标评估,在满足预算要求的同时达到所有商定的考核指标,快速实施既定的成本效益。依靠强大的系统性的持续改进项目,基华物流以更高的准时服务,消除浪费让索赔和产品遗失率大大降低。

第7篇:计划经济的意义范文

我们在同一条河流里游泳。经济数字化多个方向的进展,几乎都从一个位置出发,即提取数据和应用数据能力的提升。

大数据不再是空中楼阁,商业生态随之重构,数据科学家成为关键岗位,数据分析人才变得抢手。甲乙买卖、甲方乙方化、战略合作、合资公司、跨界融合,大数据市场的五种合作模式的适应性也建立起来。微观的数据决策力,未来可能累加成为社会管理工具,用算法取代人为制定法律来管理生产、分配社会资源的图景已经在描绘。与此相对,警告的钟声响起,科幻电影中一个数字系统统治世界的危险前所未有地迫近了。

区块链正是数据算法用于规则制定的著例。数字货币挑战着所有国家中央政府的发钞权,金融行业却热情地拥抱它。而且不惟金融,专家说区块链“万业可用”。政策制定者已经反应过来,2016年1月,英国首席科学家把区块链列为国家战略。它最大程度排除了人为因素,显示出作为建设诚信社会基石的样貌。

应用区块链,金融业一马当先。其他数字技术,金融业也乐于尝鲜。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称为“互联网金融”,从去年到今年热度不减。今年的新气象是互联网金融有全面铺开的势头,数字货币、大数据金融、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等细分领域,共同组成了互联网金融的生态布局。互联网金融中出现的信用问题,引起政府部门的“专项整治”。随着监管的推进,互联网金融竞争格局中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显现出来。

像金融业一样,数字技术带来的业务灵活性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分享经济”这一饱含着尝鲜因子的商业模式在逆袭和改变着传统消费观念,将社会海量、分散、闲置的资源平台化、协同化地集聚、复用与供需匹配,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创新的新形态。2016年,分享经济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分享经济鲜明地支持和促进态度。分享经济平台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产物,通过移动LBS应用、动态算法与定价、支付、双方互评体系等一系列机制的建立,使得供给与需求方通过分享经济平台进行交易,也因此迎来了更大的市场机遇。

分享经济还只是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的版图中的一角。2016年,互联网技术充分发挥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更为制造业、电商、物流、农业、金融等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转型机遇和突破。今年,“互联网+”不再是一个飘渺的概念,互联网技术开始对传统企业转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互联网行业从以服务为主走向与制造业等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通过创新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全面升级。

由此城市变得智慧,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告别了“传统”,进入“新型智慧城市”阶段。新型智慧城市是以创新引领城市发展转型,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深度融合,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也是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促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系统工程。在诠释这一概念时说:“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发展电子政务,构建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打通信息壁垒,构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更好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

第8篇:计划经济的意义范文

规划区域面积约为30km2,南临大西洋,北依莱基礁湖。滨海公路将规划区域与大西洋阻隔,由于受国际公约限制规划区排水方向为向北排入莱基礁湖,没有规划与大西洋沟通的排水河道,且滨海公路路面标高约5.00m,因此规划区南部没有防潮问题。规划区北部莱基礁湖汛期水位变幅不大,最高不超过1.00m,与规划条件下排涝的外部水位相同,因此规划区主要问题为排涝问题。尼日利亚能源紧缺,电力供应难以稳定保证,同时,当地对水闸、泵站等控制建筑物的电气、金属结构等设备操作、维护水平有限,当地现有的部分排水泵闸存在设备维护不当无法正常运转及排水期间电力供应无法保证,常有动力缺失停止工作的情况。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及尼方的习惯,在拟定汛期排水方案时不考虑采用强排措施。规划区域现状地势较低,在雨水只能排入莱基礁湖、不能使用泵闸排水的限制条件下,规划采用合理布置水系,同时适当填土抬高地面高程的排涝方案。汛期,涝水通过管渠收集后进入河道,自流排入莱基礁湖。排水期间,河道排水与湖泊蓄水相结合,以河道排水为主。规划水系按照河道排水与湖泊蓄水相结合的规划思想进行布设,同时综合考虑工程施工分期及取土需要、地块综合开发、用地规划等因素。规划布置4纵3横共7条排涝河道,以及5个人工湖泊。规划方案见图2。

水利计算规划区内规划河道、湖泊较多,相互沟通,共同组成了河网水系。在汛期排涝情况下,河道水流受外部莱基礁湖水位、规划区内部涝水综合影响,当涝水暂时不能外排时,会滞蓄在河网中,部分涝水并通过河网的沟通作用,串流至其他排水条件较好的河道外排。采用河网一维非恒定流水力计算推求河道断面水位、流量,描述水流在明渠中运动的一维非恒定流基本方程是SaintVenant方程组[1],包括质量方程与动量方程:图2排涝规划方案水系布置示意质量方程:Qx+At=q动量方程:Qt+(Q2/A)x+gAZx+gn2|U|QR4/3=0式中t、x分别为时、空变量;Z、Q、U分别为各断面的水位、流量和流速;A、R分别为各断面的过水断面面积、水力半径;q为单位河长的均匀旁侧入流;n为河道糙率系数;g为重力加速度。计算在丹麦国家水力学研究所研制的mike11软件平台上进行。规划区水系共有概化河道28条(段),布置断面168个,河道断面间距最大不超过500m。共有水位计算节点193个,流量计算节点165个。4.2排涝河湖规模

比选方案排涝河湖规模的拟定,首先根据总体规划确定的框架布局,考虑排水、航运、景观等对河道的需求,初步匡算各河道、湖泊的规模,并以此规模作为基本方案,见表1。以基本方案为基础,考虑各项制约因素对基本方案的工程规模进行缩放组合,得出比选工程规划方案,并进行比选。确定比选方案时主要考虑的制约因素有:①Z1有通航及较高景观要求,河道上段为满足通航要求,不宜在基本方案的基础上缩小规模;下段可适当缩小;②Z4为规划中的主航道,需满足V级航道的通航要求,河道断面不能低于V级航道双向航线的最低要求;③规划河道断面须保证一定的边坡,以满足断面稳定的需要,同时河道应有一定的底宽,以利于水生动植物的生长,维持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最终拟定8个工程规划方案参加计算及比选,包括1个基本方案。拟定的工程规划方案见表2。

第9篇:计划经济的意义范文

引言

农业机械化是“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等因素的限制,与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水平相比,我国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但是,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无疑都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发展条件。据相关统计,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农用机械总动力达到87.5MW,农用大中型拖拉机351.58万台,小型拖拉机1750.90万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机具542.06万部,小型拖拉机配套机具2880.56万部,农用灌溉柴油机924.92万台。按照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衡量标准,2009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48.8%,总体上我国农业机械化正处于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度时期[4];2010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超过50%,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进入了机械作业为主的阶段,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反映社会生产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指标,而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又是反映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指标,研究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贡献率,有助于把握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为制定农业机械化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促进农业机械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1理论方法、模型设置、数据来源

1.1理论方法国内外对农业机械化贡献率测算方法有很多研究,主要方法有要素生产率法和有无项目比较法,要素生产率法包括偏要素生产率法和全要素生产率法,偏要素生产率是指农业产出与农业单要素投入的比率,如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资金生产率、科技生产率等;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农业产出与农业总要素投入的比率,主要方法有生产函数法、增长速度方程法、多元线性回归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等,全要素生产率可以全面的反映每单位农业要素投入会引起农业产出的变化量。本文利用全要素生产率中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计算农业机械投入产出弹性,然后通过下列公式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贡献率进行测算(公式略)

1.2模型设置为了计算农业机械投入产出弹性,研究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模型选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Value)代表农业经济作为因变量。影响农业经济的主要因素有劳动力、土地、资金和科技等。因此,选取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Lab)作为劳动力投入要素;选取农作物总播种面积(Land)作为土地投入要素;选取财政支出中的支农支出(Cap)作为资金投入要素;选取农用机械总动力(Mec)、化肥施用量(Fer)作为科技投入要素。根据以上因变量和自变量建立下面的生产函数模型:(式略)、资金、机械、化肥的弹性系数,其含义为各要素每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变化百分率,ε则为随机扰动项。

1.3数据来源为了增大样本容量,得到更为准确估计结果,根据全面性、简洁性、可操作性原则选取1978~2009数据作为基础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其中1978~1989年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0),1990~2009年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由于没有2007、2008、2009年支农支出数据,用农林水事务支出代替;没有2003年至2009年的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数,用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代替。同时为了增强数据的可比较性,利用农村消费价格指数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进行去除物价处理,这样就可以排除物价变动对估计结果的影响。

2实证分析

2.1相关分析农业机械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农业经济增长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会愈加明显。农用机械总动力指主要用于农、林、牧、渔业的各种动力机械的动力总和,可以有效的反应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全部产品的总量,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成果,可以全面的反应农业经济状况。分析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经济之间的关系,即分析农用机械总动力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了解不同阶段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的贡献作用。用Eviews5.0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99,说明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为进一步验证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得到相关图(图略)可以看出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经济的变化趋势相同,二者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即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经济之间是相互促进的,这说明有必要就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贡献率进行分析研究。

2.2生产函数分析对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支农支出、农用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五种要素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情况,进一步研究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原模型分析结果(表略)。对模型进行如下检验:首先是统计检验,模型的R-squared为0.992120,说明方程的拟合优度非常好,可以通过拟合优度的检验,方程的F值为654.7132,P值为0说明模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但是变量Lab和Mec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没有通过检验。其次是计量经济检验,自变量两两之间进行相关图的分析,结果表明Cap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问题。对模型进行怀特检验,p值是0.224745,说明承认模型存在异方差,犯错的概率是22%,所以模型存在异方差。模型的DW值0.825867,说明模型存在序列相关。分别用去除Cap、加权处理和二阶差分解决模型的多重共线、异方差和序列相关问题,最后得到实证分析结果(表略),通过生产函数可以得出劳动力投入产出弹性、土地投入产出弹性、机械投入产出弹性、化肥投入产出弹性分别为-0.74、0.15、1.13、0.78。

2.3农业机械化贡献率测算对数据进行去除物价处理之后,基期(1978年)农业产出1395.6亿元,报告期(2009年)农业产出60542.6亿元;基期(1978年)农业机械投入11750.0万千瓦,报告期(2009年)农业机械投入87496.1万千瓦。1978年至2009年共32年。根据公式(1)、(2)、(3)、(4)分别可以计算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为132.44%,农用机械总动力年均增长速度为20.15%,农用机械总动力相对增长率为15.21%,通过生产函数分析得到农业机械投入产出弹性为1.13,进而测算出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贡献率为17.19%。

2.4结果分析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经济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99,并且是正相关关系。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了农业产出增加和农业经济发展。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增加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减少0.74%,劳动力要素投入的增加不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相反还会抑制农业经济发展。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还会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创造条件。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增加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0.15%,土地要素投入的增加会对农业经济产生促进作用。我国现有的耕地在逐年减少,不利于农业经济发展,同时对粮食安全造成威胁。因此,保证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必须保护耕地。农用机械总动力增加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1.13%,机械要素投入产出弹性为正说明我国具备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条件,即农业机械投入的增加对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农业机械投入产出弹性最大说明和其他农业生产要素相比,农业机械投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最显著的。化肥施用量增加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0.78%,在短期化肥的合理使用对增加农业产出作用明显,在长期化肥过度使用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长远来看靠化肥要素投入的增加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并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