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多样性概念范文

生态多样性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多样性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多样性概念

第1篇:生态多样性概念范文

1、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2、生物多样性,生态学术语,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不同学者提出了多种定义。在《保护生物学》一书中,蒋志刚等(1997)给生物多样性所下的定义为: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生态多样性概念范文

关键词:语言生态;语言多样性;语言规划;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14)01-0003-0008

1、问题的提出

近20年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语言学家、教育学家、语言规划工作者疾呼:人类语言生态严重恶化,大量语言濒危,尤其是土著语言消失速度在加快;全球语系、语族、语支、语种及其变体关系失衡,大语种越来越大,小语种则越来越小,通用语越来越通行,地区方言越来越孤岛化,人类语言的万家灯火逐一熄灭;有人预言:本世纪末,现有语言十之八九将不复存在;有人高唱:五洲同音,四海同语,天地同歌,同一个世界,同一种语言,重现巴别塔语,指日可待。

其实不然。人以语言为家园,以文化为根基,以信仰为寄托。语以载文,文以化人,信以传承。语之不存,文之安乎?文之不存,信以安乎?语言灭则文化灭,文化灭则信仰灭,信仰灭则人类灭。

语言是生命体。语言生态、语言生活、语言生命、语言生机……,其中“生态”、“生活”、“生命”、“生机”系隐喻,隐喻是人类的思维工具、概念的主要载体、意义的传递手段。“语言生态”概念衍生自“生物生态”概念。生物,生命之物。“生态”是“众生之态”,单体独身不成系统,稀物寡种更无法形成态势。人类语言的失“态”,如同生物失“态”,弃之不回,去之不归。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即“熵增定律”)表明,自然界存在着不可逆热力过程,具体表现为从有序走向无序,而且不可能自动复原为初始状,守恒只是理想而非现实。按照热力学第一定律,人类语言种类的数量可以发生变化,但能量保持不变,其结果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能量由弱者传导至强者并被其吸收。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生态变化过程是一种能量耗散过程,生物的消失意味着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失衡,语言种类的减少意味着语言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系统的耗散,文化多样性的衰弱耗散意味着人类知识库的耗散,尤其是人类的地域性非物质表达形式的消失,其后果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灾难。热力学三定律不仅对自然生态的发展而且对语言生态的变化结果有着深刻昭示意义,同时要求语言规划工作者更深入地考察人类自然语言的生态实况。

那么,人类语言生态的实况究竟如何?人类语言多样性系统是否面临危机?

2、语言生态观

2.1 语言生态观

生态学是一门研究有机体之间关系以及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语言生态观是指以生态学的视角和方法来看待和研究语言系统、语系及语族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语言生态研究涉及语言学和生态学两大领域,具有跨域叉研究的属性。

以有机生命的生态观看待语言和语言生活由来已久,历史上不少学者早已洞察到自然语言所具有的有机生命形态属性,尤其关注语系及语族成员之间的同源关系。例如,Humboldt(1997)认为,所有语言都是有机体,语言是人类的天赋属物,具有有机生命的属性。Schleicher(2008)认为语言有机体与自然有机体有诸多相似点,语言所遵循的发展规律与生物的路径非常相似。他在1863年发表的《达尔文理论与语言学》一文中宣称,他的语言理论符合进化论的观点。他还采用了生物学对植物分类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历史亲属关系。Schleicher的研究表明,印欧语系的谱系图所反映的历史亲属关系与植物群有着十分相似的生态规律。Chomsky在其半个世纪以来的著述和演讲中始终将自然语言视为人类与生俱来的心脑机制,将人类语言能力尤其是儿童语言习得机制视为人类特有的生物禀赋,将人类认知系统中专司语言知识及其运用的系统视为以基因为载体的“语言器官”(见梅德明,2008)。

2.2 语言生态观的隐喻意义

语言生态观是将语言环境视同生物环境的一种隐喻类比。按照生物学的观点,维系生物系统长期稳定的要素是多样性生态环境。换言之,多样性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的基石,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不仅直接影响着而且还决定着生物系统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如果我们依循“生态观”的思路,借用“生物多样性”的词语,对人类语言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进行考察,我们不难发现语言生态观的隐喻意义具有现实性。Baker(2001:279-283)高度评价了人类语言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认为这种多样性改善了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进而也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语言生态观念由来已久。oegelin等人(1967)曾提到“语言生态”这一概念,但首次正式使用“语言生态”一词的是Hau-gen。1970年8月的一次报告中Haugen将语言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比作动植物物种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并提出了“语言生态”的概念。Haugen的“语言生态”概念主要是指特定语言与所在族群、社会、文化以及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生存发展状态。两年后,Haugen(1972)以专文阐述了语言生态,特别强调了语言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语言在环境中的地位和功能,他列出了一系列与语言生态相关的问题,如语言使用者、语言的语域、语言的变体、书面语、语种关系、语言的支持和类型等。Haugen认为“语言生态”表述还仅仅是个隐喻,语言和有机生物之间虽然存在着诸多相似处,这种相关性有借鉴意义,但不能过分强调。他同时也指出,语言生态既是心理学意义上的生态,同时也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生态,这种生态主要是由语言的使用者、学习者和传播者决定的。Haugen将语言生态学定义为具体语言与其环境关系的研究,其核心问题是语言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心理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对语言自身所产生的影响。Haugen(1987)在讨论双语教育与语言规划时,用生态隐喻阐述了语言生态多样性与“社会生态”多样性的关系。

Fill&Mohlhausler(2001)认识到生态隐喻的借鉴作用,指出生态隐喻可以加深我们对某一生态环境中居住者多样性以及居住者相互关系的理解,加深对保持和促进生态系统多样性要素的理解。Creese&Martin(2003)认为语言生态观是一种关注多种要素之间关系的理念,持语言生态观者注重调查各语言之间的关系、语言与该语言说话者之间的关系、语言与该语言所处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Harmon(2002)的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与语言及文化多样性有很高的相关性。根据Maffi(2001)、Skutnabb-Kangas等(2003)学者的研究,这种相关性具有双向致因属性,即生物多样性和语言文化多样性表现为相互促进、共同进化。

Hornberger(2002,2003)集中关注语言生态隐喻的三个关键要素:语言进化、语言环境和语言濒危。她指出,语言如同其他物种一样,在与其他语言的相互关系中,在其生存环境中,会经历一个进化、生长、变化、生存和死亡的过程,如同物种一样,语言也会濒危灭绝。在她看来,语言生态学的研究对增强濒危语言的活力,甚至对复兴濒危语言,能起到积极的作用。Horn-berger认为,语言应该被视为在生态系统中的生命体,在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中与其他语言共存发展(2003)。Hornberger(2002)将语言生态观延伸到语言规划领域,指出语言生态隐喻直接影响着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直接影响政策制定者和教育工作者是否重视多语言政策的实施。在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领域采用语言生态观,其重要意义在于保护和发展语言和文化。

徐佳在其博士论文(2010)中指出,语言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众多生态语言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Oviedo&Maffi研究了全球数百个生态区的土著族群、传统民族的语言状况和生物生态状况,结果表明,生物多样性程度高的地区,语言多样化程度也高,二者存在地理相关性;Nettle对西非地区的语言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越接近赤道地区,语言的数量就越多;Glausisz发现,雨季的长短与语言数量直接相关;Smith对墨西哥北部土著美洲族群的研究也证明,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2.3 语言生态的自然性与社会性思考

语言生态环境是由语言使用的地域、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相关语言的语际关系,以及语言使用人群的情感态度三方面构成的复杂体。语言生态系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语言的种类多样性和动态平衡性。语言的种类多样性和动态平衡性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促进了语言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有些语言学家试图从纯粹的生态学角度证明生物的多样性与语言的多样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如William Sutherland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具有高度语言多样性的地区也同时拥有高度的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多样性”(薄守生、董照辉,2007)。但是这种相关性是否呈双向性?换言之,具有高度语言多样性的地区是否也同时拥有高度的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多样性?薄守生、董照辉(2007)认为,“把语言多样性比附于生物多样性更是缺乏根据,生物是自然的产物,遵循的是自然规律,语言是社会的产物,遵循的是社会规律。”上述观点有一定的道理,语言的生存、发展乃至消亡的确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战争、宗教、移民、文化等紧密相连。但是,语言生态观并没有排斥社会因素。语言生态观不仅将语言的社会因素视为语言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而且还是构成语言生态系统、影响语言生态系统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生物生态系统的角度看,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最强健的生态系统。从语言生态共生关系的角度看,多语并存对人类来说是一个幸运。人类之所以在地球上得以欣欣向荣的发展,是因为人类为了应对其所处的各种不同环境发展出了多样的文化,人类语言生态的共生共荣关系是人类人文生态环境得以保持平衡的基本条件。促进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发展的前提,保护语言生态的多样性至关重要。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播主要靠语言。多语并存意味着人类多元文化和人文生态系统得到传承和保持。相反,人类一门语言的消亡意味着失去了一种文化,失去了一份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可供比较、借鉴的文化信息来源。

3、语言生态危机

3.1 语言生态事实

从世界语言发展的历史来看,语言的数量是在不断减少的。公元前.全世界约有15万种语言,到了中世纪,还有七、八万种,到了20世纪,就只剩下6,000多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2月20日的报告显示:世界上现存的6,000多种语言中大约有一半的语言处在危险之中或濒临消亡。

自上世纪70年代起,语言学、人类学、人种学、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的诸多学者(Crystal,2000;Dixon,1997;Dorian,1989;Grenoble&Whaley,1998;Hale et al.,1992:1-42;Maffi,2000:175-190;Robins&Uhlenbeck,1991)在对土语和小语种进行田野调查的过程中,逐渐对这些语言在日益深化的社会、政治、经济变化中的前景表示担忧,他们向世人警示:人类语言的多样性受到空前的破坏,人类语言的生态系统越来越脆弱。

到了90年代,随着世界上各种语言资料的积累,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都传出同一个消息:世界上的土语和小语种正在以惊人而且越来越快的速度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为数不多的几种不断扩张的主要语言(Grimes,2000;Skutnabb-Kan-gas,2000)。美国《语言》杂志1992年第1期发表了一组关于濒危语言问题的重要论文,包括Krauss的“处于危机中的世界语言”和Hale的“语言濒危和语言多样性的人类价值”,这些文章进一步引发了学界对语言濒危问题的关注。不少学者惊呼:语言正在消失,到2l世纪末,全球现有6,000多种语言的半数将不复存在,而数量更多的方言也将成为历史。也有学者更为悲观地指出,百年之内将有90%的语言成为人类的绝唱(Krauss,1992:4-10;Krauss,1998:9-21;May,2004)。

Crystal(1997)在其主编的《剑桥语言百科全书》中告诫世人,人类语言消失的速度十分惊人,一个世纪前巴西境内有1,000种印第安语,现已仅存200种。全世界6,000多种语言中有四分之一语言的母语人数已不足1,000人,二分之一语言的母语人数不足10,000人,这些语言中的绝大多数在50年内将不复存在,只有1,000种语言可进入22世纪。

我国是世界上语言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之一,但是我国的语言生态也不容乐观。我国的语言在谱系上分属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印欧语系以及多源混合语类,从类型上可分为屈折语、粘着语和分析语三种。我国在秦统一全国之前有上万个诸侯国,其时的社会语言状况可谓“文字异型、言语异声”。自秦实行“书同文、路同轨”政策之后,因各种原因大部分语言或被融合,或被替代,或自行消亡,如鲜卑语、契丹语、西夏语等曾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语言早已不复存在。根据孙宏开、胡增益、黄行(2008)主编的《中国的语言》,时至今日,我国仅存语言129种,文字60多种,其中20多种语言使用人口不足千人。从发展趋势看,有的语言分化了,如蒙古语;有的语言缩小了使用范围,如仡佬语;有的语言正趋于消亡,如满语。所以,全球普遍存在的语言生态危机在我国也同样存在。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中,使用人口在10万以下的“非安全语言”多达99种,约占我国语言总数的77%,其中,有20多种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人口已不足千人,这些语种濒临灭绝已是不争的事实。

我国的满语正在彻底退出实际的日常交际。满族在清代作为一个统治民族历经三百多年,由使用单语过渡到同时使用满语和汉语,到最终放弃满语而转用汉语,有着深刻复杂的历史发展原因、社会文化原因和语言活力原因。语言就像生物有机体一样,其存在必须有合适的生态环境。语言赖以生存的环境一旦发生了不利的变化,必然会导致该语言的衰弱甚至消亡。满语的濒危是其赖以生存的语言生态环境恶化的结果。

语言是一个民族及其文化的根本特征和记忆,随着一个民族的语言的消失,承载着这个民族文化的记忆也就荡然无存了。人类的语言生态日益恶化,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语言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不平衡、不和谐的语言生活令人担忧。目前,全球97%的人使用4%的语种,3%的人说着96%的语种。由于各种原因,数以千计的语言基本上进不了教育体系、新闻媒体、出版物和公共场所,使用者日趋萎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交通及传媒的现代化,以及各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弱势语言陆续走向濒危已是不争的事实。

3.2 语言生态危机致因

语言生态的概念就是语言多样性的概念,语言生态危机就是语言多样性的危机,就是语言的濒危和灭绝。当前语言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为:1)强势语言国家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2)互联网通用语的一体化发展态势;3)土著或少数裔族语言的濒危与消失;4)方言的边缘化与消失;5)双语社区及双语人的减少与消失;6)年轻人对非通用母语及母语文化表达形式的主动抛弃;7)语言岛和方言岛的沦落和沉没;8)杂交语或混合变种语言的难产或式微。

语言研究工作者往往只看到语言的消失,而未深入研究语言消失的生态原因。Muhlhausler(1996,2000)调查了太平洋圈语言规划和语言生态状况,尤其是皮钦语和克里奥语的语言系统、历史演变和生存状况。他发现太平洋语言圈的根本问题在于语言生态环境的破坏,而摧毁语言生态环境的首要因素是语言帝国主义,而非土著语言数量的减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濒危语言问题特别专家组在2006年的一份报告中称“语言濒危既可能因外部力量所致,如军事、经济、宗教、文化和教育的逼迫等;也可能由内部因素引发,如语言族群对母语的消极态度。内部压力往往有其外部根源,二者都阻碍了语言和文化传统的代际传承。许多土著民族把自己的弱势社会地位与其文化相联系,进而认为自己的语言没有保留价值,于是抛弃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以期摆脱歧视,过上稳定的生活,增强在社会中的能动性,以及融入全球市场经济。”

学校教育对语言多样性生态的保护有冲击作用,正规教育具有反传统性。学校教育的统一性模式和标准化范式带来的是工业化、批量化的规格产品,而不是农业化、多样性的个性产品。而国际化教育更是一把双刃剑,国际化教育的结果往往是西方化教育,得到强化的往往是西方的语言、文化、价值观和方法论。

语言多样性受到全球化、城市化、信息化的冲击。今天,语言多样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衰减。弱小语言在消失,中型语言在缩减,大型语言尤其是超级语言如英语在加速扩张,挤压了中小型语言的生存空间。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英语成为最重要的沟通语言。世界上约有15亿人使用英语。英语除了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的母语外,也是世界上7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更多的国家和地区选择英语作为优先学习的外语。基于全球化的需要,各国在反对英语霸权的同时,不得不主动学习和使用英语。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更加快了英语的全球化,目前互联网上85%的网页是英语网页,80%的信息载体是英语,网络域名几乎成了英语的专利,100%的软件源代码是英语格式。此外,世界上五分之四的电子产品说明书用英文撰写,三分之二的科技论文用英文撰写和发表。

3.3 语言生态保护行动

进入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浪潮极大地促进了各种语言和文化的接触与交流,语言消失速度加快,语言濒危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家、语言学家、社会学家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根据各自的语言情况,采取了不同的积极保护措施和抢救对策,以延缓濒危语言的消亡。如美国1990年制定了支持土著居民保护自己语言的法律;澳大利亚政府对于保留土著民族语言的计划给予资金援助,1927年曾一度消失的乌尔娜语由于纳入了大学教育计划等,如今已有50人能自如地驾驭该语言。英国的威尔士语处在英语的包围之中,在急剧衰落的危急形式下,经过努力而使其恢复了元气。

在对语言生态危机问题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语言学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行动,表现了对濒危语言问题的高度重视。1992年,国际语言学界在加拿大魁北克拉瓦尔大学举行的第15界世界语言学大会将濒危语言问题作为大会的两大主题之一,这是此问题作为主要议题的第一次大型国际性语言学会议。1993年,联合国大会正式通过《濒危语言方案》,其中包括《濒危语言红皮书》和《濒危语言研究进展情况报告》,旨在汇集世界范围内濒危语言的信息及其研究工作情况。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该年为“抢救濒危语言年”。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国际濒危语言情报交流中心”和亚太地区语言研究部。1995年,美国和英国也相继成立了濒危语言基金会。1996年,西班牙巴塞罗那会议通过了《国际语言权利宣言》。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9届大会批准设立“世界语言报告”项目。1998年,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向各国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出公开信,要求各国有关机构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世界语言报告”。2000年,在德国科隆大学召开的国际濒危语言研讨会,汇集了世界各个国家、地区从事濒危语言研究的专家学者共同讨论协商、交换意见,对制定研究和记录濒危语言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语言体现着特定语言社群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思维方式等精神性、观念性的内容,承载着丰富的自然及宇宙知识,包含着人类关于数学、生物、农业、历史、地理、医学、语言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知识。一种语言的消失必然导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的消失,一种语言的灭绝,必然导致许多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湮灭。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制了《世界处在消亡危险中的语言地图集》(1996年),修订并绘制了《全球濒危语言分布图》(2009年),组织成立了濒危语言问题特别专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台了《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报告。为了广泛宣传保护母语的重要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1999年起,将每年2月21日确定为国际母语日。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出台了三个重要文件:《文化多样性全球宣言》(2001年)、《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保护和促进文化表达形式多样性公约》(2005年)。

2003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了关于濒危语言问题的专家会议,会议评价了世界各国现有的濒危语言研究项目和推广保护濒危语言的最佳做法,讨论了提高人们的语言忧患意识和促进国际合作的战略措施。会上David Crystal以Crossingthe Great Divide:Language Endangerment and Public Awareness为题作了主旨报告。2012年9月,“亚欧会议语言多样性论坛”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办,会议的主题为“保护和促进亚欧语言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笔者作为中国代表以“中国语言和文化多样性保护与发展”为题,就我国保护和促进语言多样性的经验作了专题发言。2012年12月,“中欧语言合作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上笔者作了“中国语言与文化多样性保护及多语教育实践”专题报告。2013年9月,“东亚峰会双语教育政策与实践研讨会”在新加坡举办,笔者在会上作了题为“促进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多语教育:从语言政策到语言实践”的专题报告。

3.4 语言生态危机再认识

就世界范围来看,语言濒危致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语言接触、强势语言挤压弱小语言是导致语言濒危的主要原因。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在人们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在广播、电视、电话、网络等大众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一些弱小语言由于不能适应社会交际及信息传递的需求而逐渐丧失其交际作用,最终被强势语言所代替。当然,语言全球化也会引发语言地方化。例如,伴随英语全球化的是英语地方化,世界各地地域文化在英语语言与英语文化的冲击下,产生了地方身份的自我觉醒和自我保护,其结果是成百上千种英语变体――“地方英语”(indigenized English)的产生。

语言生态危机的本质是语言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消失。PhiHipson&Skutnabb-Kangas(1996:429-452)指出,语言生态研究范式基于全球范围的语言多样性,促进多语主义和外语教学,赋予所有人以母语权利。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母语价值。人类的语言结构是人类智能成就的证言,反映了一个族群(民族)的性格和文化特点。语言所具有的文化载体功能,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财富。一种濒危语言代表着一种文化,每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化都有自己的贡献和特点,谁都代替不了谁。多种语言并存是一种人文生态环境。

应对语言生态危机,改善语言多样性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需要多角度思维和国家政策和技术支持。Pennycook(2004)指出,语言保护所面临的困难在于如何有效地协调自然语言的动态本性与国家语言政策的协调能力。一个民族的存在和发展与特定的社会环境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得到很好的改善,没有战争、没有特大的自然灾害,其语言和文化就能很好地保存下来,威尔士语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因此在分析和研究濒危语言时,我们要多角度地研究和分析造成濒危语言的濒危条件以及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濒危语言资料的抢救和保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专家学者和有关机构的学术支持和人力参与,而且还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

至今为止,语言生态调查主要依靠语言工作者的田野调查,通常锁定某一目标语言进行个案调查研究,尤其是锁定某一土著语言或濒危语言,将“活”的语料记录在案、考究分析、归档保存,然后或报告,或会议交流。这种传统的调查方式和手段往往只见树木而不见树林,见个景而不见全景,见昔时状态而不见现时状态,从而无法全面、实时、动态地考察地区乃至全球的语言生态,无法及时准确地了解语言的结构变异和功能变化,因而无法为制定有关语言政策特别是语言教育政策和语言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4、大数据时代及语言数据意识

4.1 大数据时代的海量数据

人类已进人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是指在信息爆炸时代无法在允许的时间里用现有的常规软件工具提取、存储、搜索、共享、分析和处理的海量的、复杂的数据集合。

随着社交网络、移动计算和传感器等信息新渠道和新技术的产生,如PB级大规模数据量的不断涌现,过去三年里产生的数据量比以往三万年的数据量还要多。截止到2012年,数据量已经从TB级别跃升到PB、EB乃至ZB级别。据估计,互联网上的数据量每两年会翻一番,到2013年,互联网上的数据量将达到每年667EB(1EB=230GB)。这些数据绝大多数是“非结构化数据”,通常不能为传统的数据库所用,但这些庞大的数据“宝藏”将成为“未来的新石油”。今天我们在不到1秒的时间内可处理的信息量相当于我们的DNA用10亿年处理的信息量。整个人类文明所获得的全部数据中,90%产生于过去两年,而2020年全世界所产生的数据规模将达到今天的44倍。

Mayer-Schonberger&Cukier(2013)指出,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最大的转变就是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取而代之的是承认混杂性,关注相关关系。这就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的思维惯例,对人类的认知和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以往的思维决断模式是基于“为什么”,而在“大数据时代”,则已可直接根据“是什么”来下结论,由于这样的结论剔除了个人情绪、心理动机、抽样精确性等因素的干扰,因此,将更精确,更有预见性。

世界的本质就是数据。根据Kelly的观点(1994,2010),宇宙的本质是信息。那么信息的本质是什么呢?那就是数据,生物的DNA会消失,而数据化的DNA则永存。Kelly早就预测,未来的人工智能将诞生于由10亿台中央处理器组成的“全球脑系统”,这个系统包含互联网及附属设备一从扫描仪到卫星以及数十亿台个人电脑。这台全球脑包含的不只是笔记本电脑,它还包括数十亿部手机、数十亿部固定电话,数千万台数据服务器,上亿台平板电脑。整个系统有上万亿个网页,每个网页平均链接数十至近百个网页,网页和网页之间形成数以万亿计的“突触”,而这些“突触”每隔两年翻番,形成难以删除的人类记忆。

语言生态是由语言、语言人和语言环境所构成的自然.人文系统。如果宇宙的本质是信息,信息的本质是数据,那么语言生态系统的本质也是一种信息系统,构成这一信息系统的是数据。全球语言生态是一个大系统,涵盖所有语系、语族、语支、语种、语言变体、语言人、语际关系,以及语言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个大系统由大量中系统和海量小系统构成,中小系统之间以及系统内关系错综复杂,形成无以计数的语言信息“突触”,并产生浩如烟海的过程性、交互性、变异性语言数据。

4.2 大数据时代的思维方式

产生于通信技术创新与发展的大数据使人们得以全面感知、收集、分析和共享语言信息,同时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看待世界的方法。“让数据说话”的思维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八九不离十”的思维方式。

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性思维,全球性思维需要由全球脑来支撑。在小数据时代,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在大数据时代,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头痛可医脚,脚痛可医头;宇宙只有统一的法则,而没有中心,形成的是点对面的网状相连关系,而非点对点的线性因果关系。

大数据时代的思维之道是群蜂之道,信奉群体规律和集群智慧,众愚可成智。群体规律是大数据定律,大数据定律也是必然定律,由无形之手操纵。网状世界,没有中心,没有边缘,没有开始,没有结束,周而复始,互为因果。大数据可避免偏见,消除纠结。人们不受时空和形式的限制,全天候、全方位地进行点对点、点对面的交流。

以大数据理念观察事物,世界的均衡是暂时的,流变是必然的,均衡的生态系统是僵死的系统,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是绚丽多姿的系统,是开放多元的系统,也是不断流变的系统。

以大数据视角看待语言生态,就是以网状的整体论和循环论观点看待语言和语言数据。数据不仅是名词和代词,更是动词和介词,甚至是助词、副词和修饰词。数据既是逗号和句号,也是引号和问号,甚至是省略号和惊叹号。数据既是因之果,也是果之因,甚至是一种多重叠加的并行关系或串行关系。

4.3 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模式

大数据和云技术使追求全样而非取样本数据成为现实。面对海量数据,云计算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使我们并处物质和数字两个世界。

大数据具有四V特征:第一,数据体量大(Volume);第二,信息类型多(Variety),包括文本、音频、视频、图片、社交网络、地理位置等;第三,价值密度低(Value);第四,处理时效高(Ve-locity)。数据处理的云计算技术为数据资产提供了保管的场所、访问的渠道和采用的空间。盘活并使用数据资产为语言生态研究、维护和改善提供了保障。

第3篇:生态多样性概念范文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景观异质性;景观规划设计

景观(landscape)一词,在不同的学科范围内有着不同的定义。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一种地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或为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如城市景观、森林景观等;艺术界和设计师把景观作为表现与再现的对象,类似于风景;生态学家把景观定义为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的系统。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们开始重建对自然界的新观念和价值理想,并倚重生态科学来使人与自然回归和谐。作为景观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将景观生态学及景观美学的理论运用于实践,使规划更趋于合理,以求得人类与自然的长期和谐共存,是景观设计师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异质性是景观生态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景观稳定的源泉,也是提高景观美感的重要途径。

一、景观异质性的概念与产生机理

景观异质性是指在一个区域里(景观或生态系统)对一个生物种类或更高级的生物组织的存在起决定作用的资源或某种性状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程度或强度。其理论内涵是景观组分或要素如基质﹑廊道﹑动物﹑植物﹑生物量﹑热能﹑水分﹑空间矿质养分等在空间中的不均匀分布。当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扩大,对于某些地区景观的变化更是起到了控制性的作用,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在景观规划设计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已引起生物学家的高度重视,用Wilson的话说:“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专业,景观设计(LandscapeDesign)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环境日益人工化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林地、绿带、水系、水库和人工池塘及湖泊的巧妙布置来使生物多样性保持在很高的程度。总体规划不但考虑经济效益和美,同时考虑生物种类的保护。”

景观异质性可降低稀有内部物种的丰度,增加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景观要素及边缘物种和动物的丰度,因此可增强总体物种共存的潜在能力。对景观视觉吸收来说,景观的实质承载力提供了发展及维持其原有视觉特性,视觉穿透力和景观的复杂性程度影响这种承载力。有两种景观的吸收能力的主要因素分别为视觉穿透力之程度和景观的复杂性。视觉穿透力(即你可于一处观看景观中的远景)受植被和地形影响。穿透力越高,景观之视觉吸收发展力及维持其原有视觉特性之能力越低。同样,景观中视觉复杂性越高,视觉吸收力越大。视觉品质即视觉的重要性,给予景观一个以文化价值与景观本体物质性的判决。当许多因子贡献于一个视觉品质时,可以将之整合成三个标题——生动性、完整性和统一性。

近年来,景观生态学家在探讨景观异质性的发生、发展、维持机理以及温度方法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景观异质性研究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等特点,使得当前景观异质性研究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需对此做进一步研究。

二、景观异质性的特点

景观异质性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属性。人类和动物均需要两种以上景观要素的事实也证明了异质性存在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对景观异质性的特点进行系统分析。

(一)景观异质性的时空特点

目前,景观生态学研究对于异质性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景观及景观要素的空间结构上,如对于空间组成(生态系统类型﹑数量及面积比例)的统计;空间型(各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斑块大小﹑景观对比度)及空间相关性(各生态系统的空间关联程度﹑整体或参数的关联程度﹑空间梯度和趋势度)的计算和分析等。然而,景观异质性不仅体现在景观及其组分的空间结构变化上,而且还体现在它们的时空动态上,即空间异质性(在空间中的不均匀分布)和时间异质性(时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对于空间异质性而言,多数指二维平面空间异质性,如城市中的建筑物﹑河流﹑湖面﹑街道绿地的平面分布。其实,在垂直方向上也存在着空间异质性,例如,建筑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参差不齐,城市大气中的尘埃﹑二氧化碳﹑有害金属离子含量随高度的变化,植物的高低层次等。以上二者相结合,就形成了三维立体空间异质性。同时,由于时间与空间的耦合作用而产生了时空耦合异质性。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仅仅考虑二维平面上的异质性是不够的,目前,许多景观设计人员还存在着过于注重平面形式的错误观念,对于景观素材尤其是植物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差异及动态变化的考虑和运用还不够充分。

(二)景观异质性的尺度效应

空间尺度通常是指观察或研究的物体或过程的空间的分辨度。从生态学角度来看,空间尺度指的是作为研究对象的生态系统的面积大小。尺度越大,分辨率越低,反之亦然。异质性与尺度是紧密相关的,尺度越大,景观的细节分辨率就降低,看起来就越模糊,景观就越趋于同质,也就是说,对于一异质的景观或景观要素,如在更大一级的尺度上去观察,它就成为同质的;相反,对某一尺度下的同质的景观或景观要素,如在更小一级的尺度上去观察,则为异质的。因此,异质性取决于尺度大小,也就是说异质性是绝对的,同质性是相对的。例如在对城市绿地的研究中,如果从大尺度的角度来讲,各类绿地可看作是同质的,各类绿地以不同的大小、形状分布于城市的每个角落,但是,如果从小一级的尺度来分析,作为绿地的斑块,由于种植布局的不同,它们所形成的景观是有差异的,也就是有异质性的存在,比如疏林﹑密林和草坪,或是由于植物种类不同,它们在形态和功能及美学特征上也都是存在着差异的。

三、景观异质性与景观几种特性的关系

景观本质上就是—个异质系统,正是因为异质性才形成了景观内部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才导致了景观的演化、发展与动态平衡。因此,了解景观异质性与景观其他特性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景观异质性对景观美感的塑造、景观稳定性的增强及景观多样性的维护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景观异质性与景观美感

对于“景观”一词的意义,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种是美学上的概念,与“风景”同义;第二种是地理学上的理解,将景观作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等各种成分的综合体,这样理解时,景观的概念就很接近于生态系统或生物地理群落这些术语;第三种是景观生态学中对景观的理解,景观在这里是指空间上不同生态系统的聚合。从“景观”的三方面含义来看,景观美感是景观不可缺少的特性,也就是说,提高景观的美学价值,是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目的之一。从美学角度来看,美的形式有其一定的法则:如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匀称﹑节奏与韵律等;然而,美的最高法则则是多样统一(又称“和谐”)。“多样”是指构成整体的各部分形成一致的差异性,“统一”是指这种差异性的彼此协调,其中包括各部分之间的对称﹑均衡﹑比例﹑均匀﹑节奏等,“多样统一”体现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对立统一的规律。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景观的异质性越高,其内部生境的多样化程度越高,必然带来生物的丰富多样,从而形成景观的多样性,也使景观更趋于稳定;稳定也就是秩序,通过秩序,景观也就达到了自身的和谐。可见,异质性与景观美感的形成有着最直接的联系。

(二)景观异质性与景观稳定性

景观稳定性是一种有规律地绕中心波动的过程,反映了一个景观抵抗和适应干扰的能力。景观异质性与景观稳定性之间也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生物正负反馈不稳定性可导致种群区域隔离,增加景观异质性,从而减少干扰的传播;反过来则有利于景观的稳定。另外,资源斑块的内在异质性有利于吸收环境的干扰,提供一种抗干扰的可塑性,而均质性一般可促进干扰的蔓延,不利于景观的稳定,促使景观发生变化。另外,景观异质性是保证景观稳定的源泉。实际观察和模拟研究均显示:景观异质性有利于景观的稳定。尽管表面看来异质使景观显得好像是杂乱无章,但这种状态和交替恰好抹去了景观中的剧烈性变化,而使之趋向一种动态稳定的状态。

(三)景观异质性与景观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三大热点之一,它反映在景观生态学中即是景观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和景观异质性之间既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均是自然干扰、人类活动和植被内源演替的结果,对物质、能量、物种和信息在景观中的流动均有重要的影响。但景观多样性描述的是景观结构、功能、动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景观异质性是指景观类型的差异,类似于景观类型的多样性,代表的是景观镶嵌的空间复杂性,是土地镶嵌固有的特征,存在于任何尺度上,可以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发展的结构基质。

景观异质性的存在决定了景观空间格局的多样性和斑块多样性。异质性创造了边界和边缘,因此可以增加边缘种,但却相对减少了内部种,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动物的迁移、植物种子的传播等过程,进而影响着生物多样性。一般来说,景观异质化程度愈高,愈有利于保持景观中的生物多样性。维持良好的景观异质性,能够提高景观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有利于景观的持续发展,反过来讲,景观多样性的保存也有利于景观异质性的维持,由于多样性造成的不同斑块间的差别创造了新的生态过程,影响到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进而又会对异质性产生促进或抑制。

四、景观异质性在风景名胜区特色构建中的重要性体现

景观异质性研究是景观类型划分的基础,也是自然保护区区划的基本原则之一。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在对景观的异质性有了足够了解的基础上,对景观要素的数量、比例及时空配置进行有效的规划、调整和管理,使景观中资源组合在结构和功能上接近或达到优化;而且景观异质性是形成不同景观结构和功能的基础,直接影响到资源的分配、干扰的传播以及景观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对景观整体功能及生态过程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所以景观设计、规划和管理应是为发展和维持优化的景观异质的,即景观异质性的发展、维持和管理应该是景观设计、规划与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其考虑的重要原则之一。

风景名胜区是风景名胜资源集中,自然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游览、观赏、休息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一些大型的风景名胜区由于幅员辽阔,所占地域包含了多个相邻城镇,因而在历史演化进程中,依托各城镇自身特点逐步发展形成了地缘相近邻、景观风貌相类似、地域文脉相关联而又相互独立的子一级风景名胜区。在该类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保护和建设过程中,准确把握其发展定位,突出风景名胜区的特色,对于区域风景资源开发和整合、区域经济实力提升及各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

对于地缘相邻的风景名胜区而言,为突显风景区资源优势,构建风景区自身特色,“同中求异”是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对风景区内各类景观资源要素进行异质性对比分析,即通过对风景区内不同类型景观资源分布及分级对比分析,挖掘地缘相邻风景区之间的本质区别特征,从而科学提取风景区典型景观风貌特征,为风景区特色定位的确立提供有利的依据。

五、小结

景观生态学发展到现在,虽然在广度和深度上均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对景观异质性的基本属性的分析,探讨了它与景观的几种特性的关系,结合风景名胜区特色构建,深入地分析了景观异质性在实践中的应用及对规划的影响。景观异质性的发展是在生态理论研究的初期,它还不够成熟,不能被广泛地接受和使用,因此还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景观的含义[J].时代建筑,2002(1):1417.

[2]姜艳,陈超.景观设计的“四维”价值体系探讨[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791.

[3]肖笃宁,布仁仓,李秀珍.生态空间理论与景观异质性[J].生态学报,1997(5):453461.

[4]李团胜.城市景观异质性及其维持[J].生态学杂志,1998(1):7072.

第4篇:生态多样性概念范文

关键词:生态修复;词语;辨析

水土保持是一门涉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高度综合性学科,与水文学、植物学、地质学、土壤学、气象学、环境学、农学、林学、信息学、社会学等各种专业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水土保持是生态建设的主体,由于社会环境对水保工作要求的严肃性、复杂性、紧迫性,传统的水保治理摸式正受到冲击,新时期水保工作的重点逐步转移到以人工治理与生态自我修复相结合的现代水土保持模式上来。水土保持生态自我修复,其根本目的是要达到人与自能和诣共处,实现传统水土保持向现代水土保持观念的转变。生态修复作为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其内容十分广泛,有许多关于生态修复方面的新名词、术语、观念、思想、理论正在生态建设领域得到普及和应用,使生态建设科学体系日趋完善,了解一些生态修复方面的名词、术语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意义重大。

1生态修复、生态恢复、生态重建

生态修复是根据人与自然以及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辩证关系的原理,采用人工治理与大自然自我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对生态环境进行改造,恢复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态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的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生态修复涉及内容广泛,它需要生态水文学、植物地理学、资源生态学、森林园艺学、地质学、环保学、材料工程学、生物遗传学等相关学科共同参与、相互渗透。生态修复不仅是水土流失地区的重点工程,也是广大城市、农村河流、沙漠、森林、矿山、海洋等区域开展生态治理的重点,由于人们居住环境的空间性,其外延已扩展到对空气大气层污染的修复[1]。

生态恢复是指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和植物群落演替规律,以及生物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对某一生态区域采取简单的封禁措施,让该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改善的进程,一般仅指恢复其天然植被和自然生态,其外延较小[2]。因此,应将生态修复与生态恢复区别开。

生态重建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指对遭受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破坏的地区进行修复治理,使其恢复原貌和改善生态的生态活动。如对因战争、地震、洪涝、台风、滑坡、泥石流、海啸等天灾人祸而造成破坏的地区进行建设治理、环境改造和生态恢复。从某种程度而言,对一个地区进行生态移民和文化遗址的修复,也属于生态重建的范畴。

2生态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

生态环境指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统一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组成,并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才能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生活环境指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体,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物质环境构成。生态环境按是否经过人工改造来划分,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生态修复必须做到保护自然环境,创建良好的人工环境,又不能以损坏原有生态为代价[3]。

自然环境是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由自然界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所组成。自然环境并不等同于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非生物因素构成的整体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不能叫做生态环境。因此,生态环境反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包含关系。

3生态移民、生存移民

生态移民是从保护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出发,既考虑移民能脱贫奔小康,又考虑保护迁入地近期和中长期生态环境,同时还要保护迁入地原居民利益不受损害,属多目标移民。生存移民则着考虑增加移民经济收入、解决温饱,不太关注对迁入地生态环境短期和长期的损害,属于单目标移民。生存移民迁入地多居于未开垦的处女地或荒漠地区。

从改善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来看,应实行生态移民。对于环境恶劣、人烟稀少的地区,可以根据需要实行单一的生存移民,以开辟新的“生态家园”。无论何种移民方式,都应保护好当地动、植物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4生物入侵、植物侵蚀

生物入侵指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引进外来生物品种和生物品种自然入类,对新生态系统物种及人在健康上带来威胁的生物侵害行为。它危胁本地的生物多样性,引起物种的消失和灭绝,破坏生态系统功能,造成生物污染,能压制和排挤本地种群,导致生物多样性消失。生物入侵已成为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必须严加预防和控制。

植物侵蚀指引种不良植物和品种或不良物种自然传播,而造成某一地区土壤结构层次和肥力受到破坏,植被受到影响,生态环境受到侵害的过程。相对于生物入侵,它的影响较小,但也不能忽视。

我国有1/2以上的外来入侵有害物种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要防治生物入侵,必须加强执法监督,认真贯彻实施《植物检疫法》和《植物检疫条例》,做到防治结合,利用自然界植物“相生相克”的原理,充分利用生物修复技术制止生物入侵,如充分种植皇竹草就能大大减轻紫茎泽兰的入侵。

5生物圈、生物多样性、生态多样性

生物圈指地球上所有生命与其生存环境的整体,地球表面上到平流层、下到数十千米的地壳,形成一个有生物存在的包容层。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整体性,即任何一个地方的生命体都不是孤立的,都与自然界的其他部分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生物圈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即一个区域内生命形态的丰富程度,它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3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生命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跟多种环境因素相作用的结果,是生态系统进化的体现,同时意味着生物种群在个体数量上的均衡分布。生态修复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增加生态多样性以达到生物多样性。

6水华、赤潮、富营养化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暴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是水域荒漠化的体现。携带营养物质的泥沙进入水域或有机物附着在泥土中吸入水中,是形成赤潮的原因之一。赤潮是水域富营养化的特征之一。

富营养化是指由于大量含氮、磷生物营养物质的污水不断排入湖泊、河道、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水体中藻类及浮游生物和绿色植物迅速繁殖,使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减少,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现象时,随着藻类及浮游生物数量的不同,水体出现不同种类的颜色,如红色、蓝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富营养化现象发生在江河湖泊叫做“水华”,发生在海洋则叫“赤潮”。

7绿色住区、绿色生态建筑

绿色住区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多样化建筑结合体,是一个被赋予可持续发展设计思想和充满想念空间的生态概念,它是按照住宅周围的自然、人文环境,综合运用生态学、建筑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现代科技手段,合理安排,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与系统内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绿色住区不是单纯的“住宅小区+周边绿化”模式,关键是住区内综合素质的提高。

绿色生态建筑也称可持续性建筑,是根据人与自然和谐的原理,在合理布局、科学论证、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在某一区域开发、建设的具有生态示范园区保护特生的生态范围或设施。生态建筑讲求材料的严格筛选、资源的精确配置和环境的合理布局。并不是一切新疑的、天然的和绿色的建筑就是生态建筑,苏州园林式的建筑,可以称得上典型的生态建筑。

8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利用

循环经济是一个从德国引进的新的生态文化概念,是指由“资源—产品—废物”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特征的新发展模式转变的过程,它包含了人类发展观念的变革。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内地各省市身体力行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新发展观念的载体。利用循环经济理念,可以进行生态工程示范区试点,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循环再生利用。利用循环经济模式,可以治理水域的荒漠化问题,改善和利用水体富营养化状况,有效降解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成分,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资源再生利用的各地“种植—养殖—沼气—种植”等工程及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等,即是循环经济模式的应用。

9生物堤、城市森林、水下森林

按照生态修复的原则,在河岸营造乔灌木混交林带,形成生物堤坝。生物堤可以约束河道摆动,缓洪落淤,避免洪水冲淘,省工效宏。对于新型河道两岸的混凝土堤坝,可以按照“技术本土化”的要求,建造“绿化混凝土”即多孔混凝土,使树木通过这些孔隙进入土壤层,达到枝繁叶茂、连成一片,形成特殊的混凝土生物堤。

城市森林是一个由美国、加拿大生态学家提出的新的生态术语,它不同于山区、高海拔区域的天然林、原始林,是直接服务于城市、服务于人群,具有生命力的城市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的建设理念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产物。城市森林建成后,可以维持大气圈的碳氧平衡,缓解城市尤其是象南京、武汉、重庆这类“火炉”城市的热岛效应。城市森林与郊区森林结合可形成完整的生态体系。

“水下森林”是一种新的生态修复手段,即在水面以下种树,以解决河道里黑臭问题。在水面下种植菹草等沉水植物能将河水变清50 cm,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除了沉水植物外,也可以栽培一些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适当放养一些鱼、蚌、螺蛳类水生动物,达到动植物和谐共生、净化水质,从根本上消除黑臭的目的。

10效益监测、预防监督

生态修复效益监测是全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4]。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试点区,通过科学监测,以“3S”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了解和掌握生态自我修复的规律和效果,为建立生态自我修复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奠定基础。

在开展水土保持开发建设项目监督执法的同时,各部门在机构、管理制度等方面,必须把生态修复纳入水保监督执法的日常工作,要有专门队伍和人员负责生态修复区的监督管护工作,充分发挥乡村管护人员的作用,加强对试点工程区的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在生态修复过程中,效益监测和预防监督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1结语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新兴学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飞跃发展,增强了人类知识更新、改造自然的能力,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的繁荣,也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随着生态修复工作在各地的迅速开展,将会有更多更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观念在实践中涌现。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学会掌握和接受更丰富、更实用的新名词、术语,以指导生态修复领域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12参考文献

[1] 吴文卫,杨逢乐,赵祥华.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理论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8(9):138-140.

[2] 何发钧,徐洁,杨永辉,等.宁夏彭阳县土石质山区生态修复技术与效益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S2):217-219,251.

第5篇:生态多样性概念范文

但是,在现代城市植物景观设计实践中,存在着植物景观的生态效益低下、植物景观“千城一面”、植物微观群落不稳定、忽视乡土树种的应用等问题, 本研究针对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现状和问题提出植物景观设计科学性、文化性、艺术性、实用性、生态性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园林植物;植物景观设计;问题;对策

园林植物是风景园林景观的主要体现者和功能的主要承载者;植物景观设计是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关键内容。在景观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植物的形态特征表现自然美、利用植物的色彩和季相变化表现季节美、利用植物的装饰特性表现艺术美、利用植物的寓意和象征表现社会美;在功能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植物材料本身的特性,使其发挥其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现状

在现代植物景观设计中,由于设计者和决策者有时会忽视或片面理解园林植物的主导作用,导致现代植物景观无论在观赏性,还是在功能性都存在一定问题。

1.1城市原有植物景观系统的破坏

在城市绿地的建设或改造中,往往有片面强调图形的美观和象征意义,而忽视其园林植物生态功能的现象;有些大树在移植过程中被截干去枝,甚至死亡,这对其原有的生态系统无疑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有些林带本来是生态通道,结果被新修的所谓景观大道截断;而大面积的城市广场和硬质铺地中也很少考虑植物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1.2城市物种多样性的破坏

景观生态学上衡量城市景观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其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和本土化程度。物种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因素。由于片面地追求景观的视觉效果,在我国各地的植物景观设计中,都存在大量引进外来的植物品种种植的现象,有时甚至完全不顾本地的气候和土质状况。由于外来植物的介入,城市生态环境被人为地加以改变,生态群落遭受破坏;此外,为了街道的整齐和气势的营造,往往整条街栽种单一树种而不维持原始状况下多树种的混种,最终导致物种多样性的破坏,是城市生态系统变得脆弱而不稳定。

2.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问题

现代植物景观设计与建设中的滞后、不合理的观念,导致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植物景观的生态效益低下

近年来,很多城市的公共绿地采用西方古典园林中常用的大面积草坪和灌木林修剪成模纹图案的绿化方式,或者在草坪上种植花卉组成色块图案。这种植物景观形式虽然具有草优美、整齐的景观效果,但从生态学上看,此种绿化模式发挥的生态效益远不如中国传统的乔灌草复合群落,而且养护费用相当高。这种“事倍功半”的做法是不可去的,也是不应提倡的。

2.2植物景观“千城一面”

对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解缺少深度和内涵,设计作品仅仅停留在概念、形式提出的水平上:有的将植物景观设计简单地理解为栽花种草,植物景观处于喷泉、雕塑、小品等人工景物的附属地位;有的偏爱以植物材料构成图案效果,热衷把植物修剪形成整齐划一的色带或几何形体――如此种种的做法,使得国内一些城市因缺乏城市特色而导致“千城一面”,未能形成特色的城市地域性景观。

2.3植物微观群落不稳定

植物微观群落是植物与植物之间建立的互惠的、共生的关系。特定的“乔灌草“组合的搭配是物种亿万年进化的结果:符合自然规律,并且能够使群落中的各种生物生长良好、使其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但是,从植物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来看,设计者主观性的把一些不具备共生关系、甚至不能共同生长的植物种植在一起,使植物微观群落变得非常不稳定。

2.4忽视乡土树种的应用

乡土树种具有最佳的本土适应性和文化传承性,代表地方特色。但是由于设计者的观念问题和当地苗圃的种质资源问题,使乡土树种的应用具有相对的滞后性,很难使这一理念得以充分的理解和应用。

3 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对策

现代植物景观设计承担着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游憩场所的功能。在现代植物景观设计中,我们要吸收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借鉴外国园林建设的优秀经验,实现植物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3.1科学性

适地适树和选用乡土植物是科学性的基础。植物个体的生态习性非常不同,对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空气等都有不同的要求,群体生态中还涉及各种植物相互关系,所以,要营造多种植物生长所需的生态环境。依照植物之间的微观群落的互惠共生关系,搭配植物。

3.2文化性

中国园林艺术源远流长,承载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内涵丰富的植物文化,植物成为为人们赋予文化信息的载体。众所周知,梅兰竹菊、玉堂富贵都有其代表性的树种。此外,本土树种也可以代表当地文化。例如,哈尔滨就有“榆都丁香城”的美誉,榆树和丁香是我国旱地地区的本土植物,更代表了城市的文化特色。

3.3艺术性

一般的艺术规律同样可以用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对比与协调、节奏与韵律、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等形式美规律可以在植物景观设计中灵活运用,创造出极富艺术性的植物景观。

3.4实用性

优秀的植物配置景观具有明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黑龙江省北方森林植物园内种植的郁金香每年就会为植物园创造明显的经济效益:每年的郁金香花期,会有大量游客慕名而来,一赏百花盛开的景象;另外,郁金香的切花也可以为植物园带来可观经济收入。

3.5生态性

3.5.1生态位原则

从生态学上说,生态位是指处于群落中的物种,在时间、空间和营养方面所占的地位。植物空间的生态位,从宏观层面上来讲,是指植物空间提供给人们的或者可以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如土地、气候、休憩空间、交通等)的集合,反映植物空间的现状对于人们各种活动(主要是游憩活动)的适宜程度及吸引力大小,良好的生态位比较适宜人们的各种活动,对人的吸引力比较大;从微观层面上讲,良好的生态位是指构成植物景观的每一种植物处于合理的空间分布,在它所处的生态空间都能比较健康的生长,正常地进行光合作用。

3.5.2引入绿量概念

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用以衡量城市绿化水平的三项主要指标,而仅应用绿地率和覆盖率这两个指标,已不能满足确切评价城市绿地景观状态和生态效益的要求,于是“绿量”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提出来。叶片是植物最主要的利用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的器官,因此,植物景观空间的物流和能流数量的大小,决定于植物叶片面积总量的大小。以叶面积为主要标志的绿量,是决定城市绿地生态效益大小的最具实质性的因素。例如,在具有相同绿地率的城市用地中,不仅可以有草坪和乔灌草复层结构群落的不同种植形式,表现出不同的绿化覆盖率,而且,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也不一样。可见,合理的植物配植可充分发挥其增湿、降温、调节环境小气候的作用。

第6篇:生态多样性概念范文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原因可持续利用保护对策

引言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也是当今国际社会环境和发展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家之一,它有的生物物种数量约占全球的十分之一,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区。但是由于自然、人为及制度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遭受着严重的损失和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事情。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原因的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以资探讨。

一、生物多样性概述

1.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

1992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二条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解释:所有来源的形形生物体,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

1994年我国政府制订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概念:所谓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但上述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缺乏全面性、准确性和简练性,故本文将生物多样性定义为反映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境和所包含的组成部分的综合体。

生物多样性包含三层含义,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遗传多样性是指某个物种内个体的变异性;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态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三者之中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基础,而物种多样性是关键,遗传多样性含有的潜在价值最大。

1.2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都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意义。物种的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大量野生和养殖的植物、鱼类及动物产品;遗传多样性则对培育新品种、改良老品种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人们可利用一些农作物的原始种群、野生亲远种和地方品种培育高产、优质和抗病的作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善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维持生态平衡。因此生物多样性不仅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社会对食品、药物、能源、工业原料、旅游、娱乐、科学研究、教育等的直接需求,而且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调节气候、保持土壤肥力、净化空气和水,从而支持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其它活动。此外生物多样性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多样性。

1.3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我国在1987年公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期中,公布的濒危种类有121种,受威胁的158种,稀有的110种,共计389种,其中一类保护植物8种、二类的157种、三类的22种。另据中国红皮书的估计显示,超过1/10即500多种脊椎动物物种和15%~20%即400~500种高等植物已经受到威胁。而我国对境内的物种及其数量尚无确切的统计数字,尤其对濒危物种的调查尚不全面。出现的问题是有些国家未列入濒危物种名录的物种面临生存威胁,有的甚至濒临灭绝,而另一些则由于人为的保护、繁育、利用而使种群数量有所增减,因而有必要调整其保护级别或划出、划入保护之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药用动植物,如黄草,急待保护。

此外,近年来野生生物贸易已经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粮食、中医药、服装等对野生生物的需求日益增加,野生动植物的非法交易也急剧增长,对几种濒危动植物物种以及一些没有列入国家保护名单之内的动植物物种数量已经构成威胁。如:藏羚羊。

二、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自然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则是引起损失的另一主要原因。

2.1自然原因

一是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其一是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化石记录表明,多数物种的限定寿命平均为100~1000万年。其二是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变异性、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因此而面临灭绝的危险。如大熊猫,其濒危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外,与其本身食性狭窄、生殖能力低等身体特征有关。二是环境突变(天灾),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

2.2人为原因

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又过多的重视经济发展,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薄,从而导致生境破坏时有发生;对生物资源开发过度,有些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重视不够以及制度的不健全,这些都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2.2.1生境的丧失、片断化、退化

栖息地破坏和片段化已成为我国一些兽类数量减少、分布区缩小和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伐木和占地是中国生境被破坏的两大主要原因。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威胁到从苔藓、地衣到高等物种的生存。此外伐木也是导致森林火灾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在过去25年内因森林火灾共损失了860万公顷的森林。以农业和建设为目的的占用森林、湿地和草原则是生境破坏的另一个原因。据估计,中国目前农田的1/3本来是处女林,这一问题在中国热带地区尤为严重。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沿海湿地的一半左右已经发生改变,高原湖泊周围的湿地也损失严重。另外,1950~1980年间中国湖泊面积减少1/10。

生境的片断化是指一个面积大而连续的生境被分割成两个或更多小块残片并逐渐缩小的过程。多种人类活动都可能导致生境的片断化。如铁路、公路、水沟、电话网络、农田以及其他可能限制--生物自由活动的分隔物,和自然保护区内修筑公路等人为设施。特别是由于这些人为设施的建立,使得动物的活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其觅食、迁徙和繁殖,而且植物的花粉和种子的散布也会受到影响。因而引起动植物种群数量下降并引起局部灭绝。同时由于生境的片断化,阳光、温度、湿度及风的变化,也会导致一些物种濒危、甚至灭绝。另外生境的片断化有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进而威胁到原由物种的生存。

生境退化则是生境部分的失去原有功能,如由于经济发展、过度放牧等原因,使得草场退化严重,引起草原生物生理机能衰退,从而对其生存构成威胁。

2.2.2掠夺式的过度开发

许多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商业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人类对之的需求随之迅速上升,其结果导致对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并使生物多样性下降。而当商业市场对某种野生生物资源有较大需求,通常会导致对该种生物的过度开发。典型的实例是人类对海洋鲸类的猎捕活动与鲸类数量的消长之间的关系。我国许多药用植物,如人参、天麻、砂仁、七叶一枝花、黄草、罗汉果等,野生的植株都已经很有限了,如果仍不加限制必然导致灭绝。其中偷猎、滥挖走私野生动物行为对生物的多样性威胁最严重。

2.2.3环境污染

2.2.3.1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能够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命周期的任何发展阶段,产生亚致死或致死作用,影响他们的捕食、寻食和繁殖。其中亚致死的水体污染对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更为突出、普遍、久远。在这种环境中的生物繁殖能力下降、生长缓慢或者死于环境胁迫有关的疾病。而水体富营养化能使水体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昆明滇池即是一例。

2.2.3.2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通常会使当地植被退化,甚至变成不毛之地,同时土壤动物也会变的稀少甚至绝迹,其生物多样性比未受污染区显著下降。如矿区、尾矿堆积地一、矿区废弃地以及垃圾填埋废弃地都少有树木生长。

2.2.3.3空气污染

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并对生态系统构成危害。经各种途径进入空气的二氧化硫、氨、臭氧等能直接杀死生物。来自冶炼厂废气中的有毒金属能直接毒害植物。而由于臭氧空洞、酸雨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所引发的温室效应等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害、减少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和重视,特别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和酸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2.4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很大威胁。其入侵方式有三种:一是由于农林牧渔业生产,城市公园和绿化、景观美化、观赏等目的的有意引进或改进,如在滇池泛滥的水葫芦、转基因生物;二是随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传入的物种,即无意引进,如因船舶压仓水、土等带来得新物种;三是靠自身传播能力或借助自然力而传入,即自然入侵,如在西南地区危害深广的紫茎泽兰、飞机草。在全球濒危物种植物名录中,大约有35%~46%是部分或完全有外来物种入侵引起的。2002年来自南美洲亚马逊河的食人鱼又名食人鲳在我国掀起轩然大波。其一旦流入某一水域达到一定规模时,可能会大量屠杀其他鱼类,给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带来危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3制度原因

虽然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生物多样性遭受了不必要的损失。主要表现在:虽然国家已把环境保护的成效纳入政绩考核之中,但有些地方政府并未把此真正纳入工作计划;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等)对此重视够,缺少相关具体实施细则、行动及专业人员。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物种及其生境的有效方法,我国已建立数目众多的保护区,但相对与国土总面积而言是不够的,而且部分保护区管理混乱、土地权属不清等也需要完善。在法律制度方面,虽已实施《自然保护区条例》多年,但毕竟在法律效力上位阶较低,调整面窄,处罚力度不够,故需要进行新的立法以保护自然保护区、物种及其生境。而在外来生物入侵问题上,虽有一些法规涉及,如《进出境动物检疫法》但没有专门法规对此做相应调整,法律漏洞较大。

此外,由于经济发展;新的城镇、水坝、水库、矿区的开发、建设;旅游活动以及国际合作不充分也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三、保护对策

保护生物样多性不仅需要加快治理环境污染,把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更重要的是在生态系统水平上采取保护措施,传统的做法主要是建立自然保护,通过排除或减少人为干扰来保护生态脆弱区,在一般情况下,确是保护某些物种或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但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以完善,有必要通过立法的途径解决,主要是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立法。鉴于外来物种对生物样多性的影响日益严重,而我国却没有专门立法保护措施,故建议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而且随着人口和用地的不断增长,被动的保护已很难真正达到保护的目的,为此提出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同时生物多样性对全人类都有着深远的意义,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的积极参与,故特别强调国际合作和加强国民教育。

3.1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区和制定《自然保护区立法》

自然保护区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双重性质,并且是一定的空间范围的区域。在我国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和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地的陆地水域和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据《世界资源》1997年的统计,全世界已建立较大面积的保护区1.04万个多,其无论在保有物种、遗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还是在保护物种生境上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各国也意识到,由于缺法相关法律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混乱,保护区内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乱砍、滥挖偷猎行为时有不断,造成一些自然保护区破坏严重。

因此,许多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进行了专门立法。如,英国《国家公园和乡土利用法》,日本的《自然公园法〉澳大利亚的国家公园与野生生物保护法》加拿大的《国家公园法》,韩国的《自然公园法》等。另外,一些国家制定了自然保护区或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综合性法律,并将自然保护区纳入其中。例如,日本的《自然保全法》、新西兰的《自然保护法》、韩国的《自然环境保护法》等。这些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取得很大成效。

所以无论是按国际通行做法还是从我国国情出发,都有必要抓紧制定一部《自然保护区法》,对由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管理、开发和利用而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建议在原有法规中法律制度:如审批制度、分级分区制度、管理制度、检查应急制度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如分类性保护和管理制度、监督管理体制、投入保障制度,借鉴国外相关先进经验,创设新的法律制度,如功能区划制度和社会影响评价制度。

3.2防止外来物种和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

外来物种入侵不仅对当地生物构成威胁,同时对经济和人体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一些国家对此进行了立法。如美国先后颁布或制修订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外来物种预防和执行法》、《国家入侵生物法》、《外来有害生物预防和控制法》、《联邦有害杂草法》等;新西兰《生物安全法》等。

我国虽有一些法律法规涉及外来物种管理,如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农业和林业局分别建立了水生和陆生野生动物引进审批制度;《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动物防疫法》和《植物检疫条例》。但是目前尚无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专门法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涉及到外来入侵物种物种,但未制定专门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行动计划,所以中国急待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生态安全和保护本国生物多样性。如设立引种许可证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外来物种入侵预警机制。

另外,对外来物种进行普查和有计划清除,也很有必要。

3.3在保护中持续利用生物资源

虽然全世界已建立众多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多形式保护方法方式,但相对于地球生物圈而言,其保护的生物多样性是有限的。因此人们认识到,有效和长期可信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指对生物资源的利用应以使生物多样性在所有层次上得以保护、再生和发展。对保护而言,没有合理利用也就没有保护。利用自然保护和发展旅游业就是一例。不但有经济效益,实际上也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从而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本身就是社会效益的体现,也是自然保护的价值体现。

另外建议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并将其纳入他们的生产计划中,鼓励生物的资源利用方式的多样化。包括根据当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实施传统的农业和林业措施;推进科研与教育;采取必要的办法使保护区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和进行迁地保护。

3.4国家合作与行动

在生物多样性问题上,世界各国的共识是生物多样性问题不是局部的、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联合国有关组织、世界科学界和各国政府部门认为国际合作是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面。因此我国政府应积极的参与国际合作加入协定,联合打击跨国非法贸易与捕猎。加强科研协作,但要注意与产权问题。

我国已加入的公约协定有《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国际捕鲸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热带木材协定》、《关于保护特别水禽的重要湿地公约》等等,为了更好的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应积极的开展国际合作,并制定相关的实施计划与细则,在必要的情况下制定相关行政法规或法律。

3.5加强环保教育

从整体和局部看,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好坏,大量资料表明,凡是受环保教育程度越低的国家和地区,通常生态环境破坏频率越高、程度越深、问题也越多。而对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社会问题来说,除发展外,更多的应加强民众教育,广泛、通俗、持之以恒地开展与环境相关的文化教育、法律宣传,培育本地化的亲生态人口。特别值得重视和提倡的是利用当地文化、习俗、传统、信仰、宗教和习惯中的环保意识和思想,如民族地区的龙山、凤水,进行宣传教育。另建议在中小学中专门开设环境课程或在自然、化学、生物、地理及中进行环保教育,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课外活动。

此外,加快对全国生物多样性的清查;根据实际情况变更动植物保护级别;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及对一些重点珍稀濒危物种进行人工繁育和扩群工作,也很有必要。总之,一个物种的消亡往往不是单个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是一件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参与,不仅需要政府,更需要民众;不仅需要单个学科,更需要多学科;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全球的共同参与与合作。

参考文献:

[1]王羲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8

[2]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

[3]曹志平生态环境可持续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4]毛文永、刘剑平全球环境问题与对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5]伊武军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海洋出版社2001

[6]熊治延环境生物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7]中国外来物种黑名单科学生活2004(3)

第7篇:生态多样性概念范文

关键词:生态 生态城市 城市规划 理论研究 实践

ABSTRACT/ Since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ty was put forward, after years of practicing of urban designer ecologists and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theor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e system of ecological city has coming out .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cities and the research at domestic and abroad,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actical analysis of ecological concept in current urban design, which offers th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ty with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Ecology Ecological cityUrban planningTheory researchPractice

生态学科正在发展成为一门研究人类与自然的综合学科, 生态城市理论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极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基于生态学原则的生态城市理论从其诞生之时, 就得到广泛关注, 被认为是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城市模式。自工业革命起, 人与自然的矛盾便日益尖锐, 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人们便开始探索新的城市发展模式,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 “绿色城市”、“森林城市”、“生态城市”的一系列概念相继提出,拉开了生态城市研究的序幕。

1 生态城市理论概述

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Ecological City、Ecopolis、Eco-City等)的概念在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MAB)计划中首先被提出。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也没有关于生态城市的明确界定, 尽管许多专家学者对此都发表过自己的见解。在1992 年的第二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上, 组织者澳大利亚的唐顿认为: 生态城市不仅要在人与自然之间实现生态上的平衡, 而且也应包括道德伦理和人们对城市进行生态修复的一系列计划。

在1984年的MAB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五项原则:生态保护战略(包括自然保护,动、植物区系及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生态基础设施(自然景观和腹地对城市的持久支持能力);居民的生活标准;文化历史的保护;将自然融入城市。这五项原则从整体上概括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也成为日后生态城市理论发展的基础。自此之后,澳大利亚生态协会及欧盟等组织也相继提出了生态城市的原则。这些原则都意在强调对现有城市系统不合理内容的改造,针对城市问题的不可持续特征提出具体措施。这些原则尽管缺乏严整的系统性,但却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

生态城市的理论发展

生态城市作为一种新兴的规划理念,其理论尚处于形成和发展的阶段。目前发展情况下通常认为其理论基础构建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城市生态系统多样性理论――指生态的多样性、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生态过程多样性,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它要求生态城市具有产品类型、产品结构多样性、生态工业园类型多样性、组成成员多样性、管理政策的多样性等特征。

(2) 循环经济理论――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 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 提高资源利用率, 同时尽可能的减少污染排放, 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3) 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概念最先是在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并提出。它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其核心是集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利用与保护同步,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协调统一。

此外,区域整体性整体性和协调发展理论、城市综合发展理论等也为生态城市理论构建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持。

城市生态学时生态科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及地理科学的交叉学科,以人类活动密集的城市作为对象,其核心是城市生态系统,探讨其结构、功能、平衡和调节控制的生态学机理与方法,并将其运用达到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去,为城市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寻找对策和出路。[1~2]

国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实践案例

国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

提及国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雷吉斯特在其理论研究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有关生态城市的原则自提出以来在不断发展,至到1996年,他领导的“城市生态”组织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建立生态城市十项原则:修改土地利用开发的优先权;修改交通建设的优先权;修复被损坏的城市自然环境;建设混合居住区;培育社会公正性;支持地方化得农业;提倡回收,采用新型优良技术和资源保护技术;同商业界共同支持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经济活动;提倡自觉地简单化生活方式,反对过多消费资源和商品;提高公众的局部环境和生物区域意识。【3】这项原则从最初简单的包括土地开发、城市交通和强调物种多样性的自然特征, 发展到涉及城市社会公平、法律、技术、经济、生活方式和公众的生态意识等多方面的更加丰富的原则体系。而且这些原则具有极强的操作性, 强调对实践的直接指导意义。

澳大利亚城市生态协会(UEA , 1997) 提出的生态城市发展原则为[ 4 ] : 修复退化的土地; 城市开发与生物区域相协调、均衡开发; 实现城市开发与土地承载力的平衡; 终结城市的蔓延; 优化能源结构, 致力于使用可更新能源, 如太阳能、风能, 减少化石燃料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提供健康和有安全感的社区服务; 鼓励社区参与城市开发; 改善社会公平;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培育多姿多彩、丰富的文化景观; 纠正对生物圈的破坏。

欧盟提出的可持续发展人类住区( sustainable human settle ments) 十项关键原则是[ 5 ] : 资源消费预算; 能源保护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发展可更新能源的技术; 可长期使用的 建筑结构;住宅和工作地彼此邻近; 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 减少垃圾产生量和回收垃圾; 使用有机垃圾制作堆肥; 循环的城市代谢体系; 在当地生产所需求的主要食品。这些也被生态设计专家们认为是生态城市的基本概念。

第二届和第三届生态城市国际会议都通过了国际生态城市重建计划,提出了国际生态重建计划(The International Ecological Rebuilding Program)――指导各国建设生态城市的行动计划。该计划被各国生态城市建设者认为是集中体现了各种生态城市理念的共同点。该计划主要包括:重构城市,停止城市的无序蔓延;改造传统的村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修复自然环境和有生产能力的生产系统;根据能源保护和回收垃圾的要求来设计城市;建立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为导向的交通体系;停止对小汽车交通的各种补贴政策;为生态重建努力提供强大的经济鼓励措施;为生态开发建立各种层次的政府管理机构――城市、州和国家层次。

国外生态城市实践案例

随着国外生态理论研究发展的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进行着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这些生态城市,不论是从土地利用模式、交通运输方式,还是从城市空间绿化、社区管理模式上,都为其他国家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典范。

2.2.1 日本千叶新城〈Chiba New Town〉

该新城从规划开始,就以建立生态型城市为主要目标。在规划原则上高度尊重原有自然地貌,城内对湖泊、河流、山地森林等加以精心规划,并辅以相应的景观设计,与多处市民

交流活动设施紧密结合,形成十几个大小不一,景观特色各异,均匀分布于城区的开放式市民公园。除规划外,对建成该生态型城市起了关键作的还有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和相应城市管理措施的制定及遵守。千叶新城是生态型新城规划和建设结合较好的一个范例 (图1)。

2.2.2 新加坡“花园城市”

新加坡一直被称为是世界的“花园城市”,因此其对和谐共处、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学观点不谋而合。它认为人类社会的繁荣发展应同自然界物种的繁衍进化协调进行,最终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城市。新加坡城市政府规划中“绿色和蓝色规划”规定了在确保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条件下,新加坡应拥有绿色和清洁的环境,充分利用水体和绿地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政府在规划建设别注意建设公园和开放空间等绿地,将各个区域的绿道相连成体系,重视自然环境和保护和改善,充分利用海岸线并使岛内的水系适合休闲的要求。在这个花园式的飞速发展的城市中,植物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创造了凉爽的环境,同时弱化了钢筋混凝构架和玻璃幕墙的硬线条,增加了城市的色彩,使得新加坡成为适宜人居住的花园式的城市(图2)。

2.2.3 日本北九州

日本北九州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减少垃圾、实现循环型经济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从某种产业产生的废弃物为别的产业所利用,地区整体的废弃物排放为零”的生态城市建设构想,其具体规划包括:环境产业的建设和社会综合开发等。环境产业的建设主要包括家电、废玻璃、废塑料等回收再利用的综合环境产业区;社会综合开发包括建设以培养环境政策、环境技术方面的人才为中心的基础研究和教育基地。同时通过政府鼓励引导市民的政策使得其生态城市的建设进展顺利,颇现成效。

2.2.4 澳大立亚怀阿拉

澳大利亚城市怀阿拉的发展战略对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作出了清楚的阐述。该战略提出了7条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要点,致力于解决怀阿拉的能源和资源问题[8-9]。这7条生态城市战略要点是:设计并实施全面的水资源循环利用计划;在城市开发政策上实行强制性控制,对于新建住宅和重大城市更新项目要求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并在设计上尽量改进能源效率;对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给予财政刺激;推进21世纪议程的环境规划过程;开展提倡优良的、可持续的建筑技术的大众运动;形成一体化的循环网络,以及建立替代能源研究中心。

国内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实践案例

国内生态城市理论研究

国内城市生态系统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并有了快速的发展。著名生态学者马世骏和王如松(1984)[6]提出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理论,明确指出城市是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王如松对城市问题和生态城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王如松等深入研究城市问题的生态学实质,认为其问题主要在与资源的低效率利用、系统关系的不合理及自我调节能力低下等,并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的标准:人类生态学的满意原则;经济生态学的高效原则;自然生态学的和谐原则等。这些学者还提出生态城市建设所应依据的生态控制论原理:胜汰原理、拓适原理、生克原理、反馈原理、乘补原理、扩颈原理、循环原理、多样性及主导原理、生态设计原理和机巧原理等。认为城市生态调控的具体内容是调节城市生态关系的时、空、量、序四种表现形式。生态城市的衡量指标包括测度城市物质能量流畅程度的生态滞竭系数、测度城市合理组织程度的生态协调系数和测度城市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成熟度。

黄光宇等( 1 9 9 7 ) 认为, 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并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而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并从生态经济学、生态社会学、城市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地理空间的角度阐述了生态城市的含义。生态城市的创建目标应以社会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三方面来确定,提出了涵盖这三方面内容的生态城市十项创建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方法和三步走的 生态城市演进模式。

作为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最能体现东方文化特色的生态城市类型――“山水城市”,其概念、设想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山水城市”的概念最早是钱学森先生在1 9 9 0年7月给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的信中首先提出来的:“山水城市”是将中国山水诗词、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应用到城市建设,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现代城市建成一座超大型园林。其内涵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来理解:“山水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山水城市”具有深刻的中国文化风格,是中华文化的继承延续和发扬光大;“山水城市”是具有深刻人民性的概念; “ 山水城市” 符合城市生态学原理。[26]吴良镛院士认为,“山水城市” 作为一般意义是城市要结合自然,强调城市的山水,有生态学、城市气候学、美学、环境科学的意义。“山水城市”还在于它特殊的文化意义, 即中国山水文化、山水美学意义。

国内生态城市实践案例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与环境质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因此我国各大城市在总结教训的同时,也在吸取国外环境保护和维护生态的经验,充分利用园林绿化在保护环境、传播文化、游乐休憩、城市景观中的作用,希望充分发挥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以保护盒改善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态环境。

国内城市生态园林大体有6种类型: 将景观、生态和人的心理、生理感受进行综合研究的观赏型植物群落; 以保护城市环境、减灾防灾、促进生态平衡为目的的环保型植物群落; 利用植物配置, 形成一定植物生态结构, 从而利用植物的有益分泌物质和挥发物质, 达到增强人体健康、防病治病目的的保健型植物群落; 激发人们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科普知识型人工保护群落; 具有经济价值的乔木、灌木、花、果、草、药和苗圃基地等生产型人工植物群落; 能够与历史遗迹、纪念型园林、风景名胜、宗教寺庙、古典园林等文化环境相适应, 从而使人们产生各种主观感情和客观环境之间的景观意识, 引起共鸣和联想的各种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

下面以上海东滩生态城规划建设为例,来叙述我国探索的有别于常规城市规划使用方法的规划。东滩位于长江三角洲河口(图3)。由于其岛屿位置、湿地环境及栖息地较为独特,为了保证其湿地及独特位置得以合理利用和保护,此生态城建设以创建全球领先可持续发展城市之一为目标,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符合人口发展趋势,以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作为目标的核心。它的核心理念为:保护湿地栖息地;创建富有活力、不断演进的综合性社区;改善生活品质,创建另居民满意的生活方式;创建可达性城市;积极实现碳中和等。

同时,在东滩生态城规划过程中,使用了多种创新规划评估工具:制订了一系列包含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定量指标(即奥雅纳可持续发展指标系统)(图4);运用生态足迹(Eco-Footprint)评估规划方案的综合资源利用“足迹”,以比较建议方案资源利用的效率;用定量分析指标评估城市设计方案的“可持续性”。

3 东滩区位 4 奥雅纳可持续发展指标系统

上海市崇明岛东滩生态城启动区的城市设计充分考虑多项可持续发展指标,包含了三个“城市村落”及水道网络布局(图5-6)。这些可持续发展指标包括:第一,生态城能源使用节约64%,这将减少每年排放二氧化碳35万吨;第二,使用风能、沼气、太阳能等再生能源,同时利用生物能源推动建议的综合电热联供系统;第三,将固体废物分类,饮用水使用率下降43%等。

不仅如此,国内建设政府部门也试图通过制定规划指标及完善其体系来实践其规范作用。如建设部的《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研究》,对于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提出了方向。城市总体规划指标体系(表1),包括经济、社会人文、资源、环境等4大类,分为控制型和引导型。此体系把城市资源指标归纳到总体规划编制层面,这对实施生态城市规划在总体规划层面确保了基本的管理框架。

5东滩生态城启动区概念设计方案

6 东滩生态城启动区景观空间概念方案

4.结语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 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升华而提出来的。生态城市不仅反映了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最重要的是, 它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更加丰富的规律的认识。生态城市理念所包含的可持续发展特征和城市与自然平衡的目标, 对国内今后的城市规划工作有着显而易见的意义。■

参考文献:

[]杨伟,宗跃光. 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 生态经济,2008(5)

[2]赵清,张珞平,陈宗团,等. 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2007(5):155~159.

[3]19 Roseland M. (1997) , Dimen sions of the Future : An Eco -city Overview. Eco - city Dimensions , Edited by Roseland M. . New Society Publishers. 1- 12.

[4]澳大利亚城市生态协会网站资料. .

[5]生态城市网站资料. http : / / ecocity. com/ indexhome.shtml

[6]马世骏,王如松.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J ] . 生态学报,1984,4(1):1~9.

[7]郝赤彪,解旭东,郭晓兰。 “生态城市”的渊源探究。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25(4)

[8]薛梅,董锁成,李宇。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模式比较研究。城市问题,2009(4)

[9]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城市规划,2001,25(1)

[10]鞠美庭。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典案例。 科技潮,2007(10)

[11]马交国。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城市规划,2006(2)

[12]王祥荣。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途径与措施――以上海为例。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0(4)

[13]宋言奇。生态城市首先是区域城市_解读生态巨匠威廉_里斯的生态城市思想。 城市2006(3)

[14] 林妍。中欧近期生态城市建设的探讨。 现代城市研究,2008(2)

图片来源:

图1:i1.省略/data/Photos/LargePhoto2/55/5565/5565976/Okura-Akademia-Park-Hotel-photos-Hotel.JPEG

图二:笔者拍摄

图3-6:生态城市:从概念到规划管理实施――上海崇明岛东滩和北京丰台长辛店

作者简介

江宁,女,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与设计。

李长霖,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与设计。

第8篇:生态多样性概念范文

关键词:农业;低碳农业;二氧化碳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的会议,让“低碳经济”;成了2009年的岁末热词。一时间,所谓碳税、碳汇、碳交易、碳足迹、低碳工业、低碳农业、低碳建筑、低碳城市、低碳生活蜂拥而至。低碳经济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其实并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一般来讲,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所谓低碳,就意味着环保、节能减排,意味着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1低碳农业的概述 低碳农业首先是一种理念,是农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发展方向。低碳理念的本质就是降能节约。低碳农业是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实现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低碳农业是一种比广义的生态农业概念更广泛的概念,是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不仅象生态农业那样提倡少用化肥农药、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而在农业的能源消耗越来越多,种植、运输、加工等过程中,电力、石油和煤气等能源的使用都在增加的情况下,低碳农业还更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碳排放的降低。

低碳农业也是生物多样性农业。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刀耕火种农业阶段、传统农业阶段和工业化农业阶段。工业化农业过程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农田开垦和连片种植引起自然植被减少,以及自然物种和天敌的减少;农药的使用破坏了物种多样性;化肥造成了环境污染,进而也引起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品种选育过程的遗传背景单一化及其大面积推广,造成了对其他品种的排斥,如果用碳经济的概念衡量,这种农业可以说是一种 “高碳农业”;。改变高碳农业的方法就是发展生物多样性农业。生物多样性农业由于可以避免使用农药、化肥等,某种意义上正属于低碳农业。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一个重要的温室气体来源,同时又受到温室效应的严重影响。响应低碳经济的号召,确定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并探寻减排办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当务之急。然而,低碳农业虽然前景广阔,但距离“低碳农业”;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劳动力是发展低碳农业前期投人成本中的主要部分,尤其是知识型劳动力的投人;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特点决定了规模化低碳农业发展的困难。发展低碳农业,需要大面积采用生态农业的部分技术、需要相应的生产技术与之相匹配、需要政府和一些高校社会组织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培训,特别是市场的衔接。

2农业与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消长关系 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农业生产在全球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H4, N20)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土壤中的有机物质经微生物分解,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人大气,CH;可在长期淹水的农田中经发酵作用产生,全球一半以上的N20来自土壤的硝化和反硝化过程。 2.1农业是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的重要来源 2.1.1土壤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碳库。土壤圈是地球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交界的一个圈层,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人类与生物生活栖息的基地,而且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枢纽。土壤圈在全球气候变化尤其在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作用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土壤圈是碳素的重要贮存库和转化器。其贮存形式为土壤有机质,它含有的有机碳量占整个生物圈总碳量的3/4。储存的大量有机碳是土壤质量和功能的核心,有利于作物的生长;但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加速了农田土壤中有机碳的矿化,进而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CH4等温室气体,尤其是千百年来因种植水稻而形成的水稻土,每年排放的CH4占全球 CH;排放总量的10%一15%。二是土壤呼吸使大量的有机碳以二氧化碳形式释放到大气中。土壤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是相当可观的。据估算,全球每年由土壤释放到大气中的碳量约为 (0.8一4.6) xlOlsg。因此,土壤呼吸的微量变化将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显著变化,从而影响由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所伴随的全球变暖和其他气候因素的变化。

第9篇:生态多样性概念范文

关键词:植物景观设计;植物性格;多样性;绿量

Abstract: discusses the current domestic residential plant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problem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is problem.

Keywords: plant landscape design; Plant character; Diversity; Green quantity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 言

当前,房地产景观建设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也呈现出一种如火如荼的景象,人们购房也更加注重楼盘的整体品质与文化内涵,在房地产开发中,房地产景观设计也被开发商越来越重视,其中植物景观的品质也已成为决定一个楼盘品质的重要因素。

园林植物作为风景园林景观的主要体现者和功能的主要承载者;植物景观设计是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关键内容。在景观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植物的形态特征表现特质美、利用植物的色彩和季相变化表现季节美、利用植物的装饰特性表现艺术美、利用植物的寓意和象征表现社会美;在功能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植物材料本身的特性,使其发挥生态作用、防护作用、实用作用和社会经济作用。

2.国内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由于设计者和决策者有时会忽视或片面理解园林植物的主导作用,导致现代植物景观无论在观赏上,还是在功能上都有所折扣。

2.1植物景观不符合当地气候环境

目前,一些开发商为了创造卖点,盲目追求新奇高档。在居住区中营造“欧陆风情”、“热带风情”等各式风格,导致“洋化”,或“热带”植物在全国各地的“狂热”引入、“大色块、大草坪”的植物景观设计与“大手笔”作品的频频出现。然而,由于气候差异,所配置植物不适合当地生长,引进品种在小区内的长势日渐衰败。例如小区内棕榈科植物的大肆应用,在干旱少雨、水资源原本就很紧缺的北方地区不适宜种植消耗大量的浇灌用水的草坪。

2.2缺少植物多样性与群落层次

城市环境的多样性需要以植物的多样性为基础。目前,国内居住区绿化中植物种类普遍偏低,一般为100种左右,仅个别小区超过500种。如深圳市,居住区的绿化植物仅242种,但常用绿化树种有150种左右,只占当地野生植物种类(约2500种)的6%左右,这说明丰富居住区园林植物种类的潜力较大。另外,还存在部分绿化树种或外来树种(如垂柳、榆、香樟等)使用频率过高的现象。如吉林市居住区绿化用树种中外来树种占51.79%。城市居住区绿化群落层次普遍不够丰富。如在小区道路和公共绿地中出现比例最高的是“乔+草”和“乔+灌”二层结构模式;再者,忽视落叶树种,常绿树种在小区中占主导地位。

2.3植物生态效益低

在新近建设的居住区植物景观中,往往有片面强调图形的美观和象征意义,而忽视其园林植物生态功能的现象;有些大树在移植过程中被截干去枝,甚至死亡,这对其原生的生态系统无疑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有些山体或现场原有植被良好,结果在施工中被粗暴地推到破坏;而大面积的广场和硬质铺地很少考虑其对于居住区生态环境的意义。

2.4植物景观“千盘一面”

对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解缺少深度和内涵,设计作品仅仅停留在概念、形式提出的水平上:有的将植物景观设计简单地理解为栽花种草,植物景观处于喷泉、雕塑、小品等人工景物的陪衬地位;有的偏爱以植物材料构成图案效果,热衷把植物修剪形成整齐划一的色带或几何形体——如此种种的做法,使得国内一些居住区植物景观因缺乏特色而导致“千盘一面”。

2.5植物垂直结构不合理,硬质景观比例较高

国内大部分楼盘都只考虑“绿地率”这一指标,因此在绿化时往往呈现出单纯的草坪,或者是单一的乔木层或灌木层,结构简单,层次感不强,虽然“绿地率”达到了,但植物群落稳定性较差,绿化效果不理想。

3.对策

3.1以适地适树为主,适当配置边缘树种

首先,居住区绿化树种的配置,要根据气候分布、土壤地貌、周围环境等自然状态,结合居住区不同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进行适宜的选择。多采用乡土树种,适生树种,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此类树种的园林功能,又能反映地方特色。其次,在满足植物生境要求的基础上,适当配置边缘树种,以满足不同客户群的需求。对于边缘树种要注意分析它与边缘分布区环境因子的主要矛盾,通过选择园林小气候条件的办法进行种植,并配以相应的养护措施。注意选择无絮无毒、无刺激性气味、少花粉、抗污染力强、耐干旱瘠薄的绿化树种,同时又要兼顾其观赏功能。

3.2用植物的性格来凸显植栽设计的意境美

植物也是有性格的,自古以来,人们就是喜爱给植物赋予人性化的特性。特别是中国、日本、古埃及和古希腊,许多植物都有其象征意义。例如,栎树沧桑坚强,具有历史性的庄重感。白桦挺拔优雅,姿态潇洒,三两而立,被比作意气风发的少年。柳树依依,空灵飘逸,代表无望的别离等。如果仔细观察,善于想象,就可以提取出不同植物的相同性格特征,形成有趣的组合,应用在居住区景观中,烘托不同主题的意境。如“玉堂春富贵”—玉兰、海棠、连翘、牡丹、芍药、桂花—用于私家园林,满含缤纷之意。杜鹃、玉簪、鸢尾、薰衣草、月季、绣球、蜀葵用于乡村住宅,热闹充满野趣。玉兰高雅适宜入口,海棠娇俏适宜窗边,山楂俊俏可以成列,桃花艳丽适宜远观。

3.3丰富中下层植物配置,凸显视觉观赏效果

从花开满树的海棠、桃花到五彩缤纷的八仙花、百子莲,丰富多彩的中下层植物装扮着我们的环境,在居住区景观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中下层植物一般指4M以下的中层、下层植物,主要包括小乔木、灌木及地被植物等,此类苗木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观赏特征多样,其苗木培育周期也相对较短。通过引进一些新优品种,通过合理的搭配,可以有效地凸显景观的观赏品质及楼盘的整体品位。

3.4强调多样性

在生态学中,“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多样性”倾向于物种的多样性、景观的多样性和功能的多样性。“多样性”(涵盖以上两个方面)的植物景观,保持在空间上的异质性,维持群落的稳定性。

注重景观多样性是一个模拟和创建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如果植物种群单一,在生态上是贫乏的,在景观上也是单调的。园林植物配置注意乔、灌、草结合,植物群落可增加稳定性,也有利于珍稀植物的保存。高中低充分利用空间,叶面积指数增加,也能提高生态效益,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同时植物是景观设计中的主角,通过植物独具的形态特征和季相变化,进行常绿与落叶;乔、灌与草(包括地被)的合理配置。在设计中采用上层的乔木形成屏障和背景,中层的小乔灌遮挡或引导游人的视线,结合矮生紫薇、紫露草、矮生大花萱草、花叶玉簪、白花三叶草等丰富的开花品种,创造出不同的意境。在树种选择上,既要满足适地适树原则,又要充分体现植物的群落结构。园林植物配置就要遵循植物生长的自身规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科学配置,使各类植物喜阳耐阴,喜湿耐旱,各重其所。乔木、灌木、地被、攀援、岩生、水生,以及常绿、落叶、草本等植物共生共存。自然界本身是丰富多彩的,这种丰富多彩表现之一就是植物种类的多姿创造出丰富生态的园林空间,现景观多样性。

3.5引入绿量概念

居住区景观中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用以衡量其绿化水平的三项主要指标,而仅应用绿地率和覆盖率这两个指标,已不能满足确切评价居住区绿地景观状态和生态效益的要求,于是“绿量”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提出来。叶片是植物最主要的利用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的器官,因此,植物景观空间的物流和能流数量的大小,决定于植物叶片面积总量的大小。以叶面积为主要标志的绿量,是决定居住区绿地生态效益大小的最具实质性的因素。例如,在具有相同绿地率的居住区用地中,不仅可以有草坪和乔灌草复层结构群落的不同种植形式,表现出不同的绿化覆盖率,而且,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也不一样。可见,合理的植物配植可充分发挥其增湿、降温、调节环境小气候的作用。

4.结语

居住区是公众生活的场所,是人类赖以栖息的家园。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它对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增进居民身心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