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数据时代的利与弊范文

大数据时代的利与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数据时代的利与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数据时代的利与弊

第1篇:大数据时代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智慧城市;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TP3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1

一、引言

随着世界城镇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服务型经济发展,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掌握了经济、政治和科技等的控制权,城市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备、信息技术应用更广泛,城市功能愈加健全,为使城市发展更加“智慧”,IBM在2009年提出了“智慧城市”概念,其可看作“智慧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特征是将信息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以创造新的发展优势。

“智慧城市”的提出,引起我国众多专家学者关注。史璐(2011)认为,当前城镇化模式急需从“粗放型”、“外延式”转向“集约型”、“内涵式”,而智慧城市系统将成为这一转型的重要平台。辜胜阻等(2012)认为,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智慧城市,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内涵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缓解“大城市病”,是经济增长“倍增器”和发展方式“转换器”。赵赛丽等(2013)也认为智慧城市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对于解决“大城市病”意义重大。牛文元(2014)指出,智慧城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标志,将成为当前和未来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思考[5]。

有学者指出,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社会将步入“大数据”时代。正确利用大数据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以大数据、智慧城市和城镇化为对象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关注。张书成(2013)认为大数据有利于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与融合。王静远等(2014)对以数据为中心的智慧城市理论与技术进行了综述研究。

二、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智慧城市理念对未来城市发展意义重大,有利于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催生大规模新兴产业、引发新一轮技术创新和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然而,由于智慧城市建设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从全球范围看可借鉴的经验也不多,对于全国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热潮,我们还应看到其存在的隐患,表现在:政府期望过高,存在过热风险,缺乏有效的指标体系指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首先,突出问题为缺乏宏观全局的科学的“顶层设计”与总体规划,智慧城市发展存在盲目性,空有热情,导致部分重复建设,对智慧城市发展中应用与产业基础设施间关系考虑不足,缺乏综合协调。

其次,智慧城市包含的内容非常宽泛,理论与实践都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尤其是在其评价体系与建设标准方面,尽管学术界已有一些研究,但大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急需国家层面的指导建议。另外,由于智慧城市建设路径不同,不同建设时期面临的风险也有差异,因此智慧城市建设的评价体系的同一性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最后,对系统性、集成性认识不足。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在于能否把原有系统有机整合,进而把相应数据进行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当前各地智慧城市建设普遍各自为政,独立建设信息系统,大量信息孤岛使得城市各部门无法共享资源、协调发展。在处理大数据方面,现有的数据中心技术很难满足大数据的需求,其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三、推进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建议

1.做好顶层设计,推进政府与市场相结合

建设智慧城市,要做好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防止一哄而起,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则根据其要求搞好规制改革,并吸引大众参与建设,推进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共同作用的机制的建设与完善。科学规划,明确智慧城市建设需求和目标。根据不同地区特点以及智慧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准确定位智慧城市发展目标,提出其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2.制定标准体系,完善法律规范

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可分为技术标准和应用标准,对于已有且广泛应用的标准应尽可能的延用,同时要以实际应用为指导,结合国情和产业发展现状,对标准体系进行动态调整,推进技术标准和应用标准体系建设。对建设部提出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听取各方意见,形成完整、科学的评价体系,并做好智慧城市建设评估工作。还要加快我国信息化法制建设,为智慧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3.加强系统性建设,打破信息孤岛

智慧城市建设是复杂的系统集成项目,横跨多个部门,因此,智慧城市建设需要重视运营体系的系统性整合,协调统一各个部门。这其中的首要任务是要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破信息孤岛,探索建立多层次、跨领域的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机制,促进信息基础设施的深度融合。

4.大数据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是以信息通讯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城市、智能城市发展的新阶段,大数据挖掘对智慧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无形的生产资料,将激发巨大的内需增量。借助大数据,利用信息生产力和先进生产方式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以为我国带来“数字红利”。利用大数据的首要前提是现有的数据处理技术能满足大数据的要求,这要求我们要优先支持网络大数据研究,重视大数据基础研究,给予其组织方式和资源等的支持。其次,尽管我们要从战略上重视大数据的开发利用,但也要注意科学规划,切忌盲目推崇,这要求我们对大数据有正确的认识,明确其利与弊。最后,政府应积极建立大数据管理与共享平台,便于不同部门的海量数据交换与共享,使政府关注的数据由宏观走向微观,把握市场关键信息。

参考文献:

[1]史璐.智慧城市的原理及其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功能和意义[J].中国科技论坛,2011(5).

[2]辜胜阻,王敏.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与战略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5).

[3]牛文元.智慧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标志[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29(1).

[4]张书成.基于“大数据”战略的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J].中国建设信息,2013(23).

第2篇:大数据时代的利与弊范文

随着云计算模式的兴起,数字信息在各领域的急剧膨胀,信息类型、来源也变得愈来愈复杂,大数据概念便迅速在国内蔓延开来。当下,智慧城市在我国的建设迎来了一个小期,业内人士认为智慧城市的“智慧”之处恰恰体现在大数据的应用。

然而在大数据与智慧城市有何种关系,又能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带来什么的推动力?本刊特别专访了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智能科学系知名教授马修军博士。

大数据将引领大变革

记者:现在大数据涉及很多方面,但目前被提及比较多的是存储和计算,实际上可能还涉及传输、数据挖掘、数据应用场景。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又怎么定义大数据的?您认为在这些方面中,哪些是最重要的?

马修军:大数据有4个特征,即数据量大(Volume)、类型多样(Variety)、数据增长迅速(Velocitv)和数据价值巨大(Value)。前三个V比较好理解,关于第4个V大家很容易理解数据很有价值,但往往认识不到,相对于数据量而言数据价值平均值很小,挖掘大数据中的价值犹如沙里淘金,这也是大数据通常与Hadoep、NoSQL、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仓库、商业智能,以及开源云计算架构等诸多热点话题联系在一起的原因。大数据不只是存储和计算,数据智能分析等相关技术非常重要。

在大数据时代,最重要的是掌握数据核心技术,例如IBM提供了从端到端、整体的大数据解决方案,惠普收购了数据分析仓库供应商Vertica,SAP推出了内存数据库HANA等。

记者:国内大数据应用领域的现状是怎样的?跟国外的差距在哪儿?

马修军:国内和国外在大数据应用领域最早的都是互联网领域的,包括电子商务、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最具代表性的是亚马逊和淘宝的电子商务数据、Twitter和新浪微博数据,Facebook社交网络数据。例如,Facebook用户每月分享30亿条内容,Twitter每天发送和转发12TB的信息,淘宝每天有超过30亿条店铺、商品浏览纪录及上千万的成交、收藏纪录。其他大数据应用领域主要是银行和电信等行业,中国工商银行近期部署了PB级大型数据仓库项目,中国移动早就部署了云计算和Hadoop数据分析中心。

可以说国内在大数据主要应用领域的发展并不比国外慢,在大数据的各种基础软件及应用软件、硬件产品方面,大数据技术以开源为主,尚未形成绝对技术垄断,即便是IBM、Oracle等行业巨擘,也同样是集成了开源技术,我国核心技术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也在缩小。

记者:如果大数据能在一个领域有所突破,最有可能是哪个领域?

马修军:15年前,美国最庞大的数据仓库其规模只有数TB,且只有像沃尔玛、万事达这些极少数的公司才拥有如此庞大的数据。而如今,从生活中的购物交易,到工业上的生产制造,从社交网络媒体信息,到在线视频图像资料,从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到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都产生着大量的数据。可以预见,随着物联网的蓬勃发展,成万上亿计的网络传感器被嵌入到现实世界的各种设备中,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表、汽车和工业机器,大数据的价值还将进一步显现。

另一方面,IT企业和运营商全面部署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为大数据应用提供了优越的基础设施条件。近几年,大数据将会在金融、电信、医疗、物流、供应链、移动位置服务等领域有重大突破。

记者:近年来,相关业界的专家也表示大数据将引发新的“智慧革命”,您对所谓的“智慧革命”怎么理解?

马修军:大数据引发的所谓“智慧革命”,是说大数据正在对每个领域都造成影响,在商业、经济和其他领域中,将日益基于数据分析做出决策行为,而不是像过去更多凭借经验和直觉。未来,数据将会像土地、石油和资本一样,成为经济运行中的根本性资源。大数据时代,人类社会第一次拥有了精准记录把握复杂世界的能力,理论上讲我们可以建立起一个不需要简化的大数据“世界模型”,可以精准地把握变化趋势,进而做出决策。

一个最新的例子就是Facebook在2012年5月18日的IPO。在此之前,几乎没有人敢说自己有把握去预测Facebook上市当天股价的走势,但是Twitter却神奇般地做到了。社交媒体监测平台DataSift监测了Facebook IPO当天Twitter上的情感倾向与Facebook股价波动的关联。例如,在Facebook开盘前Twitter上的情感逐渐转向负面,25分钟之后,Facebook的股价便开始下跌。而当Twitter上的情感转向正面时,Facebook股价在8分钟之后也开始了回弹。最终,当股市接近收盘时,Twitter上的情感转向负面,10分钟后Facebook的股价又开始下跌。最终的结论是:Twitter上每一次情感倾向的转向都会影响Facebook股价的波动,延迟情况只有几分钟到20多分钟。

这仅仅只是基于社交网络产生的大数据进行“预见未来”的众多案例之一,事实上“大数据”所能带来的巨大商业价值,已经被人认为将引领一场足以匹敌20世纪计算机革命的巨大变革。奥巴马政府已经把大数据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启动“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这也从一个侧面凸显了大数据对当今社会的重要程度。

数据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

记者:智慧城市无疑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热点,然而各地在建设中似乎都遇到推进困难、找不到突破口等问题,那么智慧城市建设当前遇到的瓶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马修军:自IBM提出智慧城市概念以来,我国各地先后举办了多次论坛,也有多个城市进行了智慧城市规划,启动了若干建设项目,可以说中国城市已经实现了智慧城市概念的认知,开始进入全面规划建设的开端。智慧城市可以规划美好蓝图,但关键是如何实施,许多已经完成规划的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启动的困局。目前,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瓶颈主要是体制方面的问题。

智慧城市最重要的特征是协同,包括多个层面的协同:(1)政府机制层面,在解决跨部门联动和政府整合服务方面,各部门是否具备协同机制;(2)业务系统和数据共享层面,目前各业务系统和数据建设纵强横弱,以条为主,缺乏块的横向联合,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是精准的数据,衡量智慧城市的标准是数据的开放性;(3)服务层面,智慧城市的最终应用是服务,市民、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获得的服务有多少是协同的,整合了多少部门、公众服务,应该是一个关键衡量指标。

目前,国内智慧城市的建设都面临着机制问题,若要破局需在机制、业务系统和数据整合,以及服务整合方面进行全面考虑。

记者:当前虽然有了云计算、物联网,但缺乏大数据分析处理的核心技术,很多领域的智能乃至智慧都只是空壳,在您看来大数据的核心技术都有那些,我国的薄弱环节在哪些方面?

马修军:物联网是智慧城市的数据采集能力,以实现对城市运行的实时精准掌控,相当于智慧城市的感官系统;云计算则是可靠、经济、易部署的IT基础设施,相当于智慧城市的身体。而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则是智慧城市的神经中枢。

“大数据”是指其大小超出了典型数据库软件的采集、储存、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集,形成了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并存的格局,这对传统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带来了挑战,而另一方面,现有数据库系统软件相关的数据处理技术价格高昂,给智慧城市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智慧城市建设迫切需要一个适合大数据成本的高效处理平台。大数据核心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对数据库高并发读写要求、对海量数据的高效率存储和访问需求、对数据库高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的需求,使得传统SQL主要性能没有用武之地,NoSQL模式变得非常流行。互联网巨头对于NoSQL数据模式应用非常广,比如谷歌的Big Table、Facebook的Cassand ra及亚马逊的Dynamo等。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信息产业,一直落后于国外的巨头,长期处在产业链的末端,但国家一直在核高基领域进行重点攻关研发,如CPU、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数据库等,培养了基础系统软件领域的大量人才。在新兴的大数据处理领域,中外公司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单纯考虑狭义的大数据处理技术(如Hadoop、MapReduce、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中外差距仅有5年左右。近年来,国际lT公司早已提前布局大数据核心技术,例如IBM近5年10亿美元以上级别的大手笔收购多与如何有效处理大数据有关,2007年IBM花费20亿美元收购了商务智能软件供应商Congnos,2009年IBM斥资12亿美元收购SPSS软件,201 0年IBM以17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了数据库分析供应商Netezza;数据库软件巨头甲骨文收购商业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海波龙(Hyperion),收购另―IT巨头SUN公司,推出了Oracle大数据机和Exalytics商务智能服务器,构建自己的大数据平台解决方案;SAP在大数据实时分析的领域中,推出了内存数据库HANA平台,以应对大数据实时分析的挑战;此外EMC、Informatica、Taredata等公司,也都在大数据领域布局了核心技术平台。

从大数据核心技术产业方面,我国信息技术产业领域的公司仍没有及时抓住转型契机,相对而言,缺乏在大数据领域的核心技术投入和研发方面存在巨大差距。

记者:智慧城市与大数据间关系是怎样的?

马修军:智慧城市要体现出人类社会对现代城市和运营管理新的科技发展的水平,需要对大数据充分分析和利用,深入分析我们收集的数据,以深入、系统全面洞察力解决,促进人类智慧运用管理城市,通过先进的技术包括数据挖掘和功能的强大的运算系统,从而来整合分析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的海量数据的处理,将特定的知识应用于特定的行业和特定的解决方案中,来更好地支持整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和相关行动。

未来的智慧城市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大数据平台,一个统一的城市操作系统,通过物联网将城市的人、地、物、事统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所有数据流转其中,形成一个大数据平台,所有屏幕都可接入,通过网聚的力量,汇集市民智慧,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记者:在城市的数字化、网络化过程中,信息孤岛成为了致命伤,那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如何通过大数据的概念去解决信息孤岛?

马修军: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开发整合、融合和利用各类城市资源,实现城市范围内,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融合与业务协同,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提升城市全面规划能力和公共设施水平、增强城市服务能力、激发城市活力。数据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需要各界一起探索面向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数据运营模式,打破现有信息孤岛问题。

智慧城市建设期望每一个城市都是个性化的,无论是政府主导还是企业主导模式,关键是形成可持续服务于建设城市的独立服务主体,不能把智慧城市建设当成一种解决方案全球推广而获益,而是针对每一个城市深耕细作,做出个性化的智慧城市运营服务,从城市发展的长远来收回投资。这个需要考验投资建设智慧城市企业的价值观和理念,并不是只有资金实力,关注业绩的企业能做到的。

数据开放的利与弊

记者:在数据开放的过程中,政府、企业和个人对于数据的使用又应该如何调节?

马修军:智慧城市建设,在大规模部署物联网汇集城市海量实时数据的同时,应以开放协作平台的方式,提供精细粒度的数据访问接口,提高数据可读性,为不同层次和不同权限用户提供精细粒度数据访问,从而实现全面的互联互通,在开放协作平台上汇聚市民的智慧,开发深度应用,实现真正的深入的智能化。

智慧城市的关键是形成一个统一的数据开放平台,是统一梳理部门业务系统和数据,形成统一开放平台,各部门按统一信息开放标准开放数据和功能访问API,实现应需而动的数据和业务整合。统一信息平台不需要整合各部门数据和业务,只要搭建起访问各部门数据和功能的开放API接口,用过通过统一平台,授权、审计数据访问,从而实现信息的流动。国际上从2009年开始出现了数据开放浪潮,美国ClO委员会专门成立了Data.gov网站,重点解决针对信息分散,缺乏整体性问题,英国政府也紧随其后,进行政府数据开放网站建设。

第3篇:大数据时代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小学教学;利与弊;教学辅助作用;发展前景;解决措施;政府;社会;个人思想方法;实践研究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但使得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有了显著提高,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而且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方便,比如说是对于经济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实现全球的资源共享等。所以我们在生活、学习与工作中要注意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开发,尤其是现在的学生更应该合理的应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学习别人的学习经验来提升自己的能力。但是随着教学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教学在促进教学质量良性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比如教学过于依赖信息化,老师和同学的创新力普遍不足等问题。

首先,小学教育作为人一生接受教育的起点,对于孩子们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孩子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小学教育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孩子是否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是否能够更快乐的学习都有着其本身的影响。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时代性以及孩子们的接受程度和喜爱程度等。小学教育更是如此,多媒体作为世纪的伟大发明,在整体上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其次,任何的都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教育发展的同时也会有一些消极作用。首先,我们先来谈一下信息化教学对于小学教学的积极作用,即小学信息化教学的有利之处。以前的小学教学方式多是以讲的方式给孩子们传授,用自身的语言来解释一个名词、方程、原理等。对于小学生来说,老师有时候讲解的稍微快点或者自己走神了,就很不容易理解到,然后很多小学生又很怕问老师问题,怕老师说自己不认真听讲,又怕自己被同学嘲笑太笨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小孩子不懂一个知识点后就假装懂了。小学的教学都是呈阶梯式的,前面的某个知识点不懂,可能后面就完全不懂,然后成绩就直线下滑,小孩子对于考试成绩很在乎的,看到自己分数很低,有可能打击了自己对于知识的积极性,存在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态,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走上厌学甚至弃学的地步。

不过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多数的学校安装多媒体技术黑板,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传授知识。同时,学生们可以自己在课后拷贝老师的课件带回家再重新学习和复习、巩固知识点。而且,多媒体的信息化教学可以使课堂更生动,知识容量更大,可以插入一些动画、视频来丰富教师的讲解内容,学生们的理解更丰满,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更透彻,自己也能通过画面的想象举一反三。多媒体技术对于老师的来说,也提供了很多便利。老师以前需要苦口婆心的讲解一个抽象的知识点,现在可以通过多媒体的信息技术量化自己的知识点和具体化自己的讲解内容,让自己的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多变。这种更先进的教学方式不但为广大老师的欢迎更是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普遍喜爱,小孩子在这种信息化的教学方法下更专心致志的学习,子们的成绩会更好,会更有信心学习更多的知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只要喜欢一样东西,投入的精力就会很多,收获就会很大。因此,作为社会的一员,更应该从多方面为完善信息化教学建言献策,奉献自己的一份力,为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创新提供“智囊”方法。

前面也说过,信息化教学在促进小学教育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即小学信息化教学的弊端。虽然信息化教学使得学生更方便的学习,但是小学时期是孩子们价值观塑造的首要时期,良好的教学方法对孩子的发展终生受益,消极的教学方法会耽误孩子未来的发展。信息化教学会让孩子们过多的依赖网络。过多的沉溺与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孩子们看到老师经常使用信息化的教学工具,就会潜意识的模仿老师的行为,但是现在网络环境纷繁复杂,各种好的坏的知识在网上都能看到,小学生还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很容易被各种虚假信息所蒙蔽,从而失去自己的本性,后果积极严重。

另外,现在的信息化教学会使小学生们丧失自主创新的思维能力。更多的依赖网络搜索。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过数年的时间培训与学习的,而小学生在小学时期正是价值观引导传授的最佳时期,在小学的时候有意识的引导小学生培养自主思维能力,学会独立思考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小学生的发展终生受益。

结束语:小学信息化教学是时代进步的产物,有利于教学特色创新,对于整个教育体系来说也是跨时代的创新,值得现在社会的重视与发展。但是信息化教学在发展过程中要努力避免信息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尽可能的是优势得到体现,劣势加以回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第4篇:大数据时代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专车;融合管理;互联网

一、专车诞生的背景

(一)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作用

从供给角度看,中国的出租车市场实行严格准入管制制度,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出租车的数量,产生了巨大的市场缺口。尤其在一线大都市的上下班高峰期,打车难现象普遍发生。而从需求的角度看,随着当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标准的普遍提高,消费数量开始增加,消费质量逐步提升,消费方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逐渐发展,且一二线城市的人口剧增,现行的交通运营体系也就很难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而专车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发挥信息调动作用,提供多元化的服务,缓解了国内市场对出租车需求的压力。

(二)“互联网+”思维的创新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随着世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截至2015年底,我国已有6.68亿网民,给各类“互联网+”思维的创新提供了人群基础。专车正是依托互联网,通过创新开发合理专业的APP服务,以手机为载体,达到一种随叫随到的目的,不仅减少了乘客的等待时间,且提高了出行效率。同时,专车服务将线上线下加以融合,包含提前预约,个性专车型号选择等新型服务,使得人们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

二、专车服务的积极影响

(一)资源合理配置

据有关“专车服务“的社会调查,59.5%的专车服务用车是自由的闲置车辆,且96.9%的司机表示,如果有额外奖励,愿意在出行高峰阶段提高接单频率。这能促进专车与传统出租车形成良性互补,提高城市交通运力。中国家庭小汽车保有量逐年增长、但利用率逐年下降的环境下,专车的出现有助于解决闲置车辆造成的空间浪费和无序停车带来的道路拥堵问题。

(二)共享经济的红利

所谓共享经济,是让商品,服务,数据等共享渠道的社会经济体系。在资源有效的限制下,无尽的需求导致共享经济的必然发展。我国专车的出现与发展,暗藏了共享经济利益下的推动,从而让市场各方的参与者都能够受到共享经济的红利。从专车司机的角度看,乘客的提前预约,方便了其对乘客位置的把控以及时间路线的合理安排。从乘客的角度看,使用APP平台,叫车迅速方便,减少了“打车难“的问题,提高出行效率。

(三)新型的服务模式

专车的出现给广大消费者提供了新型的服务模式,与传统出租车有明显的几点创新。一是传统出租车一般以巡游扬手找车为主,而专车服务接受网络预约,在约定时间约定地点待客,一方面节省了乘客候车时间,另一反面也减少了司机盲目巡游的时间;二是专车的收费公开透明化,以“滴滴专车”为例,主要有四种类型的车辆可供选择,而不同的专车类型,计价方式也互有区别。乘客可以通过手机APP估算系统提前预估不同类型的专车费用,选择不同档次的专车服务;三是专车软件的创新推动,通过“微信公众号红包” 、“专车代金券”、“周一打车全城免费”等促销活动的宣传推广,使得更多的潜在客户在消费金额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愿意尝试更优质化的服务,进一步扩大了消费人群。

三、专车服务的问题

基于出租车司机的角度。专车的新型服务模式,受到了较多乘客的追捧,共享经济红利的背后,却极大冲击了出租车市场。据统计,虽然专车名义上价格高于出租车价格1.1倍~1.2倍,但经过各类优惠券补贴,最后价格基本持平,导致出租车乘客被分流。传统封闭的竞争市场出现了新的竞争者,出租车司机长期稳定的收入被打破,而“份子钱“却没有减少。以至于出租车和专车的竞争猛然进入白热化,部分城市甚至出现了出租车司机围堵专车的恶劣现象。

基于专车司机的角度。中国出租车市场存在严格的准入,要想进入出租车市场,首先得高额购买获得营业执照,其次出租车司机们还得定时给出租车公司缴纳固定的“份子钱“,最后在严格的行业培训下,才能入市待客。相比之下,专车的管制明显松很多,网络平台注册加上简单的行业培训(一般为几个小时)就可以从事专车运营。巨大的管理漏洞,使得大量私家车主直接加入运营。而丰厚可观的收入,也也使得部分出租车司机跳槽进入专车服务行业。专车司机的易进易出,不利于市场的稳定性。同时,短暂的行业培训,并不能使专车司机的行业素质得到可靠的保障。很多司机甚至不熟悉地形路线,时常发生绕路现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乘客出行的舒适度。

基于政府管理的角度。从合法性和安全性两个方面看,合法性上,专车、快车并没有持有传统出租车们所必需的营业执照,因此其身份难以用现行的法律进行合理的解释,专车司机们也成了出租车驾驶员眼里最不讲“道理和公平”的竞争者,取缔之声此起彼伏。安全性上,存在专车保险额度受限,司机准入门槛较低,深夜打车没有保障等普遍问题,打车软件APP平台对于事故和纠纷的处理并不及时,更多的以一种逃避的方式推卸责任。

基于乘客的角度。虽然大部分乘客对于专车个性化多层次的服务较好,但仍存在不可忽略的质疑声。广州的专车女乘客事件发生后,让一部分乘客更加怀疑专车的安全性,有些极端的看法,甚至认为专车就是黑车的另外一种形式,极其不利于专车市场的发展。此外,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专车通过的互联网APP预约订单,是否也潜藏着个人隐私被暴露的巨大风险?同时随着专车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专车代金券”也随之减少,消费者们是否还能坦然的接受这种风险与舒适并存的消费方式?

四、专车服务的融合管理

规范网络运营平台,解决合法与安全问题。网络预约出租车公司,首先要有建立起自己的实体平台,通过实体平台培训出更加专业人员,公司内部的规章制度同时落实到位;其次要有自己的车辆,当下大多数专车APP软件平台都与真实车辆相互分离,专车司机仅需缴纳一定的平台使用费,车辆产权仍旧属于专车或快车司机,一旦加强对运营车辆所有权的控制,即“变性”专车的私有属性,对专车发放营运证,将私家车转化为为合理放营运车辆,运营平台的规范化势必会进一步提升;最后网络运营平台需定时定期缴纳保险,对车辆设置一定的报废年限,同时加强对年检的要求,以保证更高的安全系数。

建立客户档案,提高专车司机素质。在保证乘客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系统的客户信息整理,保存对个性化要求的历史记录形成完善的客户档案,并定期回访。在“专车代金券”等优惠力度逐渐降低的情况下,也能用自身的温暖稳定客源,保证市场。而对于将要进入专车行业的司机,进行严格的行业素质培训,并进行定期考核。完善乘客评价系统,对专车服务进行第一时间的评价与建议。对于投诉多,不诚信的专车司机,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实行末位淘汰制。良好的高质量的服务,才能提高乘客的出行舒适度。

五、结语

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作为“互联网+”背景下的思维创新,专车模式的利与弊都是其发展前进中必然的结果。对此,我们要合理规范市场,加强政府管理,完善法律监管,不断改进,使当下和潜在问题最小化,让专车行业逐步成熟。

参考文献:

[1]黄月梅.关于“专车”服务问题的探讨[J].交通企业管理,2015(05).

[2]葛燕.专车”模式之喜与忧[J].浙江经济,2015(06).

[3]杜丹阳.浅谈国内专车问题[J].价值工程,2015(23):214-216.

第5篇:大数据时代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发展特点 辅导员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a)-0223-02

当前,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对社会经济文化变革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2号)》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互动新媒体、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加强数字文化内容产品和服务开发,建立数字内容生产、转换、加工、投送平台,丰富信息消费内容产品供给”。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中指出,2012年以来,移动化和融合化已经成为中国新媒体发展与变革的主旋律。中国的新媒体发展无论从数量上还是速度上都达到了惊人的水平。

1 新媒体发展特点

新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它除具有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的功能外,还具有交互、即时、延展和融合的新特征。

1.1 新媒体的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发展速度持续加快

移动互联网、微信、微博、社交媒体、大数据、物联网等门类都已成为新媒体发展的关键词。新媒体已经全方位地覆盖到了百姓生活。根据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最新公布的数据,目前新浪微博的激活用户数量为2.81亿,每日活跃用户数为6020万;而腾讯微信的激活用户数量达5.32亿,每日活跃用户数约为1亿。这些新媒体的影响力有多大?微博界有这样一种说法“当你的粉丝超过100人时,你就像是一本内刊;超过1000人,你就像个布告栏;超过1万人,你就好比一本杂志;超过10万人,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0万人,你就成了一家电视台”。对于大学生来说,一方面从新媒体中摄入大量的信息,另一方面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也正在扮演“自媒体”的角色。

2005年12月,人人网首次公开,到2010年12月宣布激活用户数量破亿。新浪微博实现这一成绩仅用了18个月(2009年8月-2011年3月),而腾讯微信更是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缩短了4个月(2011年1月-2012年3月)。微信虽然起步最晚,但是后劲十足、发展最为迅猛,目前无论是激活用户数还是活跃用户数都已经超过了新浪微博和人人网。智能手机的出现,衍生出“移动端”的概念,而正是这一概念被业界视为“新媒体发展的转折点”,人们的阅读、发帖、社交、消费、娱乐等习惯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2013年的数据统计显示:就内容选择上,新闻资讯、社交媒体、地图导航已经成为第一批手机使用量超越桌上电脑的板块。这一趋势,还将持续蔓延。

1.2 新媒体的使用需求多样化

随着新媒体类型和规模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从最开始通过网络及时获取信息,到后来电子学术网络的发展用以辅助学业,再到后来社交网络的兴起迅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网络距离,以及支付宝和网络购物对几千年来交易过程的颠覆,大学生始终是网络(包括新媒体)使用的“先锋队”和“尝鲜者”。有学者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出发,认为新媒体的使用可以满足大学生“尊重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有研究者通过自编的《大学生网络心理需求问卷》,得出大学生使用网络是基于满足“交流动机”“人际关系”“情感宣泄”“目标规划”的四种需求。其实,无论是哪种分类方式,根据受众的“需求与满足”理论,如此之大的使用规模,足以说明大学生受众正在从中享受着需求的被满足感。只是,这些来自于新媒体的满足感虽然获取很容易,其实际的价值水平仍然尚无定论。

1.3 新媒体的发展弊端日益凸显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这句话生动地传达出当前新媒体发展对人际关系的冲击。表现上看,这是从人际关系转变为“人机关系”的过程,而实际上,更大的隐患存在于大学生行为角色的混淆。脱离现实自我,随时随地沉溺于网络上的“理想自我”或“虚拟自我”。新媒体的蔓延使大学生的线下社交越来越少,长此以往将会损害他们的心理健康。跟传统媒体时代相比,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案例数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新媒体带来的“信息轰炸”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容易使大学生产生“信息选择失度”,表现为上网时精神亢奋、下网后神情倦怠,大量寻求甚至被动接收刺激量过大的信息,严重的可以导致心理失衡甚至精神变态。新媒体的便捷性同时也是安全隐患的来源。支付宝、通讯录、QQ号、各类邮箱彼此之间的共享和绑定,使本就不够安全的网络更加“险象环生”。大学生使用陌陌、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约见“网友”引发的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而一再简化的网购手续让非理性的过度消费成为困扰不少大学生的恶习;随之而来的诈骗案件、隐私泄露等都是新媒体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的弊端。

2 新媒体发展特点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

面对信息网络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学生工作者是跟在学生后面跑?还是跑在前面引领学生?答案不言而喻。早在2009年,教育部即组织专家、领导、高校召开了“网络新媒体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讨会”。会议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掌握新技术,努力使网络新媒体成为教育管理服务学生的好平台。高校要在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网络新媒体的进程中,扎实推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特别是努力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中,明确提出“围绕网络社区运用、网络舆情管理、网上思想教育引导等内容,提高辅导员开展网上教育、管理、服务及网络引导能力”。近年来,教育部自上而下推行新媒体宣传教育工作,教育部新闻办官方微博“微言教育”已于2013年1月1日开通;同年12月1日,官方微信“微言教育”也正式面世,这是教育部新闻办继开通官方微博之后,在新媒体运用上的又一重要举措。该官方微信将突出实用、亲民的特点,成为教育部资讯、提示预警、服务公众的重要平台,与官方微博、门户网站一起构成教育部新媒体“三剑客”。

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新媒体的先进性和多样性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广阔的平台;新媒体的时效性和便捷性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新媒体的交互性和虚拟性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主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面对新媒体的“新”挑战,高校辅导员应该如何把握和利用新媒体发展的特点呢?

2.1 辅导员需转变工作思路,充分掌握、利用新媒体搭建思政教育的新阵地

有研究者对北京、四川、西安等地区的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现状做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大学生使用网络的日平均时长达3.5 h以上;(2)通过手机连入网络的比例将近90%,同时微信的持有量也与手机数量基本相当。如此规模的网络使用率和移动端持有率,要求辅导员必须充分掌握新媒体特点,抢占平台、熟悉语言,凡有学生网络涉足之处必有辅导员活跃之所。辅导员使用QQ、飞信、邮件跟学生单向输送信息的同时,也要开通博客、微博、微信,依托这些新媒体平台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实现与学生的双向沟通。开展有效的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使思政和维稳工作更具主动性和前瞻性。同时,要想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辅导员工作还要完成从依托外在网络平台到搭建自身学生工作平台的任务。辅导员要将网络作为自我风采展示的平台,以高尚的人格和学术的魅力影响学生、吸引学生,形成良好的网上互动。只有将自己在网络媒体上的“一亩三分地”经营好,才能把学生们吸引到正确的信息渠道中来,在合适的平台上实现特定的教育目的,真正做到“捕获新创意、掌握新技术、迎接新挑战”。

2.2 辅导员需革新工作观念,从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开展日常管理和自我提升

一项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认为互联网最大的优势是在于平等(48.25%)、自由(31.10%)、高效(18.23%);网络已经成为超八成的大学生最常用的获取信息的渠道,甚至连获取学习资料,也有超过六成的大学生是通过网络实现的;除此之外,消磨时间(娱乐放松、网络游戏等)、网络购物、与人交流(收发邮件、虚拟社交等)共同构成了大学生使用网络新媒体的四大功能。上述功能便对应着大学生多种内在需求,也提示辅导员要适时调整工作观念,从学生的“权威型管理者”过渡为“平等中的首席”,为学生营造一份自由、安全、值得信赖的话语环境。网络世界中“爆炸式的信息流”对于学生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因此辅导员也需要不断补充知识储备,在跟学生交谈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专业和博学,从而赢得学生的敬佩和接纳。“消磨时间”和“网络购物”的功能提示辅导员: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和财务经营方面还存在较大盲区,需要从观念和方式上加以教育引导。当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大学生会自然地转入到网络上寻找情感维系,因此辅导员要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加强一对一深度辅导,为大学生的人际需求提供充分的满足条件。

2.3 辅导员需补充工作内容,加强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方法和技能

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包括很多内容,无一不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息息相关。一方面辅导员应该努力学习、合理运用各种新媒体和科学技术拓展工作途径,另一方面也需要将新媒体使用的方法技能教授给大学生们,实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新媒体网络使用的底线便是保护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辅导员应教育学生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有效预防、快速识别以网络诈骗为首的网络安全隐患。此外,辅导员更需要对大学生网络和新媒体的使用做好过程性的引导管理。第一,“未雨绸缪”。在大学生入学伊始的“新生导引课”上,就“媒体网络的利与弊”进行详实的介绍、就“使用的度与限”做出具体的要求,防患于未然;第二,“过程监管”。在日常管理服务过程中,有意识地了解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情况,对于个别使用过度、甚至出现网络成瘾症状的学生要及早干预,避免积重难返、形成燎原之势;第三,“形成自治”。定期组织新媒体使用的主题班会,通过小组讨论、经验介绍、个人反思、集体契约等方式,树立科学使用新媒体的观念意识和集体氛围,实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4-03-05)http://.cn/.

[2] 唐绪军,黄楚新,刘瑞生.创新与融合成为主流――《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盘点及预测[J].中国报业,2013(7).

[3] 赵亮.基于需求理论的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探析[J].考试周刊,2013(3).

[4] 滕国鹏,江静.大学生网络依赖与心理需求、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1).

[5] 邱杰.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3).

[6] 张红梅,陈平.全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体使用现状调查研究――以北京9所高校的调查研究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4(3).

第6篇:大数据时代的利与弊范文

结合上文所述的WTO主要成员方保险服务承诺概况表,分析我国作出的承诺,不难看出,我国在保险服务领域所作承诺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过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承诺标准。从原先的经济试点开放模式突变为全方位大范围的全面开放格局,对我国的保险业和保险市场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呢?笔者认为,对此问题不宜一概而论,而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辩证分析。

一、加入WTO对中国保险业和保险市场的积极意义

我国开放保险市场的承诺预示着竞争机制将逐渐在中国保险市场的资源配置方面起基础性和主导作用。在竞争机制的作用下,我国保险业将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并将逐步融入国际保险业,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的激烈竞争。具体而言,保险市场开放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有助于优化保险市场结构,提高保险市场效率。

加入WTO后,我国必须确实履行GATS项下关于市场准入的承诺,放松外资保险公司进入我国保险市场的限制。随着市场竞争主体的增加,我国的保险市场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在1991年之前,中国保险市场基本呈现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花独秀”的局面,1991年后随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被分拆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和中国再保险公司三个独立的国有独资保险公司以及太平洋、平安、天安、大众、新华、泰康、华泰、永安、华安等一大批股份制保险公司的崛起,中国保险市场已经打破了中保集团独家垄断保险市场的局面。那么,是不是就此可以断言我国保险市场已经成为一个充分竞争的保险市场呢?笔者认为,作出这种判断为时尚早。从保险公司的数量上看,我国保险服务供给者数量的确不少,但从各保险公司的资质及其业务分布格局来看,各保险公司之间和各地区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目前,除了中国人民、中国人寿、太平洋、平安等少数几家保险公司设立较早,资力雄厚,网点遍及全国各主要省市之外,其余保险公司要么有区域性展业限制(如天安、大众、永安、华安保险公司),要么缺乏在全国拓展业务的实力。这样,就导致我国保险市场格局呈现出一种地域失衡:在上海、广州、北京等大城市,保险供给主体较多,竞争较为充分;在各省会城市或地区中心城市,只有中国人民、中国人寿、太平洋、平安四家全国性保险公司,处于一种寡头垄断状态;至于在中小城市及农村地区,则只有中国人寿与中国人民两家保险公司,分别在寿险市场和财险市场居于完全垄断地位。[9]这种格局,依靠我国保险市场机制自身是难以在短期内发生改变的,只有引入外资保险公司,才能使上述地区的寡头垄断或完全垄断格局向充分竞争的方向发展,就这一点而言,我国承诺在入世五年后完全取消外资保险公司展业的地域限制,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二)加入WTO有助于推动中国保险业的国际化经营,开拓海外保险市场。

根据世界各国保险业发展的经验,在引入外资保险机构及其经营技术的一段时间后,必须同时向海外投资,建立海外保险机构,这样,才能发展外向型经济,真正实现国内保险市场与国际保险市场的接轨。因为对一个实行保险市场开放的国家来说,只有在资金、技术、管理知识等要素双向流动的情况下,才能使本国保险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引进来”与“走出去”是中国保险市场开放缺一不可的两方面,彼此相互依存,相互促进。[10]从目前看来,我国保险业的国际化经营已经奠定了一个较为扎实的基础,中国人民、中国人寿、太平洋、平安等几家大型保险公司均在海外设立了数量可观的保险分支机构,其经营范围和人员组织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在海外站稳了脚跟,积蓄了经验,初步具备了与当地保险公司相抗衡的实力。加入WTO之后,中国在向其它成员方开放本国保险市场的同时,亦可充分利用其它成员方的市场准入承诺,以现有的海外保险机构为基础,逐步扩展机构网点,开拓海外保险市场。

(三)加入WTO有助于保险产品创新,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现代商业保险不仅仅具有损失弥补、死亡给付、疾病护理等功能,而且派生出了很强的信息传递、储蓄、投资等功能。我国保险业这两年虽对保险产品创新作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如平安保险公司在1999年下半年推出了具有投资功能的分红保险,但总体而言,国内保险公司与国外一些著名的保险公司相比,在产品创新方面仍有相当大的差距。西方大型保险公司一般都有专门的保险产品开放部,负责保险产品的开放设计和改造升级。以德国的安联保险公司为例,公司要求进行保险产品开发时应遵循如下三个原则:1、适时性原则,强调保险产品开发的时效性,要针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作出敏捷、准确的反映;2、市场性原则,即要求产品开发适应市场的需要,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并经得起市场竞争的考验;3、盈利性原则,产品开发应注重经济效益,强调保费收入要恒大于开发成本和营销费用。[11]

而我国极少有保险公司具备这样的产品创新素质和理念,因而目前我国保险产品品种单一,产品开发迟滞,难以满足保险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保险消费需求。例如,在寿险经营中,各保险公司都在竭力争夺少儿险、学生险市场,在产险方面,各保险公司的竞争和创新也主要集中在财产、车辆、货物运输等少数几个险种上,责任险(包括公众责任险、雇主责任险、职业责任险、场所责任险等)、信用保险、保证保险、投资保险、医疗保险等有潜力的新险种,却门庭冷落、无人问津。据相关资料显示,国内的产险公司大都把目光集中在机动车险、企财险和货运险等几个已经形成规模的险种上,这些险种占财产保险业务总量的90%以上,而责任保险、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等险种虽然发展空间大,却开办得较少,仅占财产保险业务总量的10%以下,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通常可达20―30%,由此可见我国保险市场险种单一之一斑。[12]与险种单一的状况相对应,我国保险产品结构的重复现象也非常严重,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各家保险公司险种结构的类同率高达90%以上。[13]这种状况不仅使各保险公司在一种低水平上重复建设,无法构造自身的特色与优势,而且导致保险市场上供给过剩,过度竞争,造成生产力和保险资源的极大浪费。

在加入WTO后,这一局面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观,届时,外资保险公司大量涌入我国,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获取更大利润,它们必然努力开发和推广新的保险品种,从而使中国消费者能够获取优质高效的保险服务,同时也造成“溢出效应”,即使国内保险公司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培养和树立起保险产品创新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保险产品开发的能力,从而提高中国保险业的经营水平,促进保险市场供给日渐规范和完备。

(四)加入WTO有助于充分、合理、有效地引入保险资金、技术,并有助于我国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

目前,保险界在分析一国保险市场的发展潜力时,普遍采用四个指标,即保险深度、保险密度、保险资产与银行资产的比率和保险需求弹性目标值。从保险深度来看,我国1998年的保险深度为1.57%,不仅低于日本的11.9%、北美国家的8.7%、西欧国家的7.4%,而且也远远低于新兴工业化国家5%的平均深度水平;从保险密度来看,1997年全球人均保险消费为423美元,新兴工业化国家为100美元左右,而我国同期的人均保险消费仅有10.9美元,仅居世界第77位;从保险资产与银行资产的比率来看,英、美、德、日等国家保险资产同银行资产基本上可以并驾齐驱,有些国家的保险资产甚至超过银行资产,而我国1998年保险资产仅占银行资产的1.63%;最后,从保险需求弹性目标值来分析,一般认为经验目标值参数大于1时,说明该国保险市场供不应求,反之,则表示该国的保险市场供过于求,而我国自1985年以来的保险需求弹性目标值一直维持在1.015-1.058之间,说明我国保险市场始终是一个需求旺盛的市场。[14]以上四个指标均说明,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并处于经济上升期的发展中大国,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是十分广阔的。

与此同时,由于资金瓶颈的存在,我国保险市场的供给主体数量偏少。目前全国仅有20余家保险公司,而且大多是区域性或专业性保险公司,业务范围和地域范围受到一定限制。与国内的其它行业相比,长期以来保险市场的开放度较低,实际上保险业作为一个垄断程度较高,利润率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且供需悬殊如此巨大的产业,本应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而在引资环节中,最重要的一条途径莫过于引入外资保险机构。目前,国外的大型保险公司对中国保险市场的潜力极其看好,加入WTO之后,它们将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注入大量资金,广设经营网点,从而可以一定程度上填补我国保险业的资金缺口,缓解我国保险市场供不应求的供需矛盾。

保险经营技术包含市场营销、产品创新、承保、理赔、资金运用等方面,可大别为两类:一种是模仿技术,即可以通过模仿加以传播的技术(如市场营销技术和展业技术),模仿技术扩散速度较快,例如1994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首先在上海实行寿险业务人制度,使国内保险公司大开眼界,竞相仿效,从而促成了我国寿险营销制度的重大变革;另一种技术只能通过亲身经历才能掌握(如产品设计和开发技术),也称为授受技术。十余年的保险试点开放经验昭示我们,引入外资保险公司资金和观念方面对中国保险业良有助益,而且对提高中国保险技术也大有帮助,尤其是在授受技术方面。当外资游离于中国保险市场之外时,我们是难有机会学习和掌握其授受技术的,即使其进入中国市场,若其采用的是封闭的分公司或全资子公司形式,国内保险公司亦难以接触和掌握其核心的授受技术。因此,从这一点上分析,引进保险技术的最佳方式是与外资合作成立合资保险公司,我国在保险服务开放问题上,应尤其重视以合资方式引入外资保险公司。

保险业的特殊经营形式使其对展业、精算、承保、投资、理赔以及保险中介等方面人才有着特殊的要求,而上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累积的过程。自建国以来,我国保险人才培养工作几经停滞,出现了明显的人才断层,保险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专业人才极度匮乏。以保险公估人为例,我国迄今培养的高素质保险公估人寥寥无几,以致在一些重大赔案中,我国不得不聘请港澳或国外的保险公估人。[15]由于保险业强调“以人为本”,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断层对中国保险业的制约要远大于资金短缺对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制约。WTO《有关金融服务承诺的谅解书协议》第9条强调,各成员方应允许正在境内或已在境内设立商业存在的其它成员方保险服务提供者的专业人才临时入境。这一规定表面上看,是从人员配备方面保障外资保险公司在东道国的开业权,但东道国亦可因此获得“溢出效应”,即国内保险从业人员可在与这些专业人士共事或竞争的过程中,接受新思维,掌握新技术,从而潜移默化地增强自己的素质。加入WTO后,中国与国外保险人才的双向交流活动会更加频仍,中国保险从业人员在向国内外资保险机构专业人才学习的同时,也将大量走出国门,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的激烈竞争,如此有助于全面提高我国保险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五)加入WTO有助于中国保险企业组织结构及保险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与创新。

加入WTO之后,我国保险业将日渐融入世界保险业的发展潮流之中。当今世界的保险业,从保险企业组织结构到保险业务的经营管理方式,无不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与创新。打开国门后,外资保险公司将把这些变革与创新引入中国,从而使中国保险业与国际惯例充分接轨,全面推进中国保险业的国际化步伐。

首先,从公司组织结构来看,传统的保险企业组织形式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互保公司、劳合社协会均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与此同时,还产生了自保公司(即某企业集团为防范自身风险而成立的保险公司)、相互持股公司等新型保险企业。据权威部门预测,到本世纪末,世界上将出现4000余家自保公司。[16]此外,保险企业组织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现象也越来越多。由于资本市场的日益完善,使能够从股票市场上大量募资的股份有限公司保险业备受青睐,互保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转化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日渐增多。根据WTO项下GATS协议的相关规定,若我国在入世时未对保险企业组织形式加以特殊限制,我国将允许有限责任公司、互保公司、自保公司和相互持股公司等进入中国市场,这无疑将使中国保险企业组织形式日益多元化,对增强中国保险市场的活力是有利的。理论界有些学者以《保险法》第70条将保险企业组织形式局限于国有独资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为由,认为法律限定了我国绝对不得引入除上述两种类型之外的外资保险公司。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有失偏颇。虽然《保险法》第154条规定,外资参股的保险公司及外国保险分公司原则上适用《保险法》,但同一条亦规定允许法律、行政法规对外资保险公司另作规定。同时,《保险法》第156条还规定:“本法规定的保险公司以外的其它性质的保险组织,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这条法律规定语焉不详,可理解为非国有独资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其它类型保险组织,可由国家以专门法律、行政法规的形式加以规定。因此,《保险法》第70条规定的合理性姑且不论,但从《保险法》附则中的上述条文可以看出,国家并没有将引入其它类型保险公司的路堵死。何况在实践中,目前我国允许进行开放试点的外资保险公司有不少是有限责任公司,今后,还要大量引入互保公司、自保公司和相互持股公司等新型保险企业组织形式,以实现我国保险市场主体的多元化。

其次,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国际保险业中已经出现了保险电子化和网络化的趋势。1994年,伦敦保险市场开始使用电子承保系统(ESP),由此极大提高了交易效率。在保险行业中,慕尼黑再保险公司首先建立了电脑增值服务网(PINET),促进了全球再保险交易的自动化。同时,在许多大型保险公司的内部管理中,从内部文档处理、数据处理到承保、理赔、资金运用⑵笠稻霾叩雀鞲龌方诰?迪至说缱踊?胪?缁??script>WriteZhu(‘17’);相形之下,我国保险业无论是客户服务,还是公司内部管理,都还在沿用传统的经营模式,经营电子化和网络化尚未真正启动。加入WTO之后,更多外资保险公司将把新型的经营服务方式介绍到中国。为了提高保险效率,不在竞争中落败,我国保险业必然会对上述新型保险经营方式加以吸收或借鉴,甚至于创造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经营方式,从而全面提高我国保险经营的现代化水平。

二、加入WTO对中国保险业的消极影响

中国的保险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属“幼稚产业”,一旦全面开放,中国保险市场将面临一系列冲击与挑战。概括而言,加入WTO对中国保险业的消极影响主要集中在市场竞争、保险监管和资金流出三个方面:

(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保险公司既有的市场份额与人才资源有被不断侵蚀的危险。

加入WTO之后,随着市场的全面开放,进入中国保险市场的外国保险公司数量将会不断增加,据估计,由于看好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全球大约有300多家大型保险公司制定了开发中国保险市场的计划。[18]中国保险业将面临来自大量外资保险机构的激烈竞争。在这种形势下,国内保险公司在经营机制、服务意识、保险产品、保险技术、保险人才等方面都存在改进和变革的压力。当前,保险费率等传统因素已不再是市场竞争的主要着眼点,而保险产品的创新能力、服务水平、风险评估、理赔咨询、人力资源等非价格因素才是对竞争胜负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而这些正是中国保险业的薄弱环节。因此可以预见,入世之后保险业的竞争可能是很残酷的,国内保险公司业务流失、市场份额下降、保险人才流失等情况难以避免。

从市场份额上看,外资保险公司资本雄厚,营销经验丰富,经营管理水平高,中国民族保险公司与其相比,明显处于竞争劣势。以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友邦保险公司为例,1994年美国友邦公司在上海人寿保险方面的市场占有率最高曾达到45%,几乎占了上海寿险市场的“半壁江山”,保险人队伍超过5000人,年保费收入超过5亿元。[19]而这一切还是在对外资保险公司的经营范围和业务范围有着严格限制的前提下取得的,如果全面开放保险市场,国内保险公司所辛苦营建的市场份额恐怕将被技高一筹的外资保险公司所大肆侵夺。

外资保险公司对中国民族保险公司的另一重大威胁,在于它们将从民族保险公司中挖走本来就非常稀缺的保险专业人才。目前国内的保险企业在人事用工制度上较为僵化,基本上还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体制。外国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后,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可能采取高工资、高福利的优惠待遇,吸纳国内的保险专业人才,这将不可避免的造成国内保险公司业务骨干与专业人才的部分流失,对民族保险公司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20]

(二)加入WTO将对我国的保险监管造成冲击。

首先,从保险监管模式来看,我国现行的保险监管主要只就外资保险机构准入形式、履行要求及准入程序等作出规定,有学者称其为“门槛式监管”。这种监管模式注重对外资保险公司进入的审批程序,外资获准进入的难度较大,但一旦获得经营许可证之后,有效的后续监管却不完善。[21]加入WTO之后,无论在准入监管环节还是在经营监管环节,我国都将面临严重的考验。从准入环节来看,我国面临的市场开放压力日渐增大,为了我国入世时所作的市场准入承诺,我国将不得不对现行的严格准入模式加以放宽;从经营环节上看,外资保险公司一般均具有与监管部门“博弈”的丰富经验,能通过捕捉监管漏洞,进行规避性活动,以牟取额外的利润,这为我国目前宽泛的经营监管提出了新的课题。

其次,从保险监管手段来看,我国目前对保险公司的监管主要是一种合规性监管,即对保险公司业务行为是否符合既有的法律和规章制度的一种规范性监管,监管方法主要采用非现场检查即报表审查的方式进行。随着金融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保险创新层出不穷,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的混业经营趋势越来越明显,从而增加了额外的市场风险。外资保险公司具有较强的保险创新能力和规避监管能力,陈旧的合规性监管和非现场检查方式显然对其缺乏足够的监督作用,尤其是对贷款集中、内部控制、表外业务等所产生的市场风险显得捉襟见肘、无能为力。

再次,从保险监管体系上看,我国保险监管体系与成熟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1)保险立法粗陋,保险基本法《保险法》虽已颁布实施,但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对再保险、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的厘定、保险资金的运用等重大问题均未作具体规定;(2)监管机制单一,主要运用监管部门的外部监管力量,尚未建立起自律性的内部监管机制,而在发达国家保险业中,以保险同业公会为代表的行业性自律组织的自我监管作为外部监管的补充,对规范保险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作用;(3)监管人力、物力匮乏,据1999年的统计数据,全国专职保险监管人员仅有百人左右,其中绝大多数并非保险专业人才,国家下拨给保险监管部门的经费也有限,上述瓶颈使我国保险监管仅限于常规的稽核检查,难以进行全面性的风险监管。[22]以上监管体制上的缺陷,将在入世之后更加凸现出来,如若不加以改善,很可会称为外资保险公司规避监管,违规经营提供可乘之机,从而危及我国的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

(三)加入WTO后,我国资本市场可能有资金外流的潜在危险。

保险业不同于其它金融部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运营依据是数理概率论上的“大数法则”。[23]这使得保险业尤其是人寿保险业具有一种资金吸纳的“磁场效应”,投保人将大量保费交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在备足准备金之后,将巨额保险资金用于投资,实现保险资金的保值与增值。在发达国家,保险公司保险资金的运用率在85%以上,而中国的保险资金运用率只有10%左右。国外保险业已从单纯经营负债业务发展到同时经营资产业务阶段,依靠多渠道的投资所获得收益不仅使保险公司能弥补保险业务经营的亏损,而且保险投资也在金融市场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习惯于运用资金投资的外资保险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可以以吸收保费的形式聚敛资金,用于投资,然后将巨额投资收益转移出境,而与此同时,外国保险公司带入中国的外资相当有限,如此有可能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形成一股资金“逆流”,与我国吸引外资的初衷相悖。

根据我国《保险法》第105条的要求,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必须稳健,遵循安全性原则,并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其资金用途也仅限于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等较为稳健安全、收益率也较低的投资途径上,禁止保险资金用于设立证券经营机构和向企业投资。这就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上述资金逆流的负面影响。但值得重视的是,保险基金进入证券市场的问题已经提上了证监会、保监会的议事日程。从近日的实践来看,已经初步显露出了外资保险资金进入证券市场的苗头。例如,首次向保险公司配售的同盛基金,共有11家公司获准参加配售,其中有中国人寿等10家中资保险公司,还有1家中法合资的金盛人寿保险公司。[24]入世后依据GATS协议渐进式“国民待遇”的原则规定和《金融服务协议》关于“平等参与竞争”的要求,我们显然不可能长期拒外资保险公司于证券投资基金之外。随着入世后外资保险公司的大量进入和资金运用渠道的不断拓宽,上述资金逆流的风险将进一步凸现出来。

三、加入WTO对我国保险业的利弊权衡

单纯地论述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保险业的积极意义或负面影响,均不足以直观地确证加入WTO对中国保险业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因此还必须进行利与弊的权衡比较,以确定加入WTO之后我国保险业的得失,为我国保险法制为迎接入世所作的变革与完善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目前,理论界关于加入WTO对我国保险业利弊权衡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