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移动支付未来趋势范文

移动支付未来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移动支付未来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移动支付未来趋势

第1篇:移动支付未来趋势范文

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兴起,无处不在的移动设备正快速代替钱包,改变我们的支付方式。在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已经发展起来,如今在衣食住行上都可以实现移动支付,尽管如此,仍处于起步阶段的移动支付还面临一些困难,包括标准、市场合作机制、商务模式等问题。因此,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国家政策、资金、标准的引导与支持,以及企业的通力合作来共同推进。未来,相信在各方的积极合作下,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将会蓬勃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支付方式正悄然发生改变。移动支付,一种能够克服地域、距离、网点甚至是时间的限制,便捷快速的新兴支付手段的出现,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通过手机付款、转账,只需要轻轻触动一下屏幕,就能实现购物、预定酒店……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快捷高效的移动支付形式也成为了电子支付领域的新热点。银行、支付公司、运营商、社交应用开发商等,都在积极布局移动支付市场。而中国银联(以下简称为银联)作为移动支付的主要参与方,对移动支付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新兴的移动支付市场更是银联渴望占领的高地。在接受记者的采访中,谈及移动支付未来的应用发展前景时,中国银联移动支付部总工程师徐晋耀表示非常看好,他指出未来移动支付的应用非常广泛,生活中的点滴都可能成为企业思考的创新点,移动支付应用的发展将为人们的衣食住行提供更多方便快捷的服务。

进入黎明期

近日,据Gartner预计,2013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额将突破2350亿美元,同比增长44%,而在今后三年半还将延续这种惊人的势头。在国内,移动支付行业已有了多年的沉淀和积累,2011年移动支付的交易额已高达742亿元,正式开启了我国移动支付的新元年。而在全球高速发展趋势的带动下,2013年我国移动支付无疑会迎来爆发式增长,未来几年势必进入黄金发展期。

与传统的支付市场相比,新兴产业的移动支付,横跨金融、通信、商务、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其市场机会之大早已被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商家所共识。尽管各方对移动支付寄予很大的期望,但现阶段,移动支付的应用仍处于普及阶段,徐晋耀说:“从整体上来看,目前移动支付的应用市场还处于了解、培育、普及的过程当中。在产业方面,由于移动支付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它的产业和相关企业都处于摸索中。而在用户发展层面上,如银行、运营商、电子商务还在接受过程当中,仍处于一个熟悉、起步的阶段。因此,目前对于移动支付的市场发展,还是一个黎明期。”

任何事物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总会碰到一些难题,正处于发展黎明期的移动支付应用,目前在技术与应用方面还存在哪些障碍?对此,徐晋耀表示,产品比较少,技术成熟度还不够,在应用与试点的过程中时间的不充足使得初期产品不太稳定等,这些是现阶段移动支付应用所面临的问题。尽管目前移动支付仍存在着种种问题,但随着应用推进与技术的不断成熟,相信这些问题都将得到逐步解决。

移动支付是金融、通信、互联网、电子商务、数字娱乐等产业融合的汇聚点,单凭任何一方的力量均不足以推动移动支付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在徐晋耀看来,与产业链合作、和主管单位联合支持,确定标准、建设基础环境及搭建好产品可信服务平台,这是银联目前要完成的首要任务。同时,徐晋耀也指出,现阶段移动支付的基础设施建设很重要,只有夯实基础建设,产业才能更好发展。实际上,移动支付更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中牵涉的利益方众多。从产业链主要参与方的角度来看,金融机构、运营商、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技术与方案提供商和设备制造商的互动与博弈将推动着这一市场发展。银联作为移动支付的主要参与方之一,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不仅有利于推进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更能为银联在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打好基础。

移动支付 安全先行

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日益发展成熟,人们的购物方式发生了改变,从线下的实体店购物到网络购物,再从网络购物到移动购物。而在电子商务市场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下,人们的支付方式也随之改变,如今移动支付已走进人们的生活。

移动支付虽然有便捷的优势,但由于是“新鲜事物”,安全问题仍使得不少消费者对这种新兴的支付方式不太信任。可见,在移动支付应用的普及过程中,安全问题仍是“拦路虎”。事实上,目前的移动支付在安全问题上还有一些瓶颈需要突破。在手机支付的方式中,银行卡与手机号绑定后,很容易造成用户的个人信息、银行密码等泄漏。因此,如何有力保障用户信息的安全是移动支付产业发展中必须克服的一大难关。

在支付服务上,银联始终将安全问题摆在首位,并为此做了很多工作。在当前的电子支付领域,银联已经全面开展通过推动磁条卡向芯片卡的迁移,来解决磁条卡存在的难以实现多应用和安全性两方面问题。银联始终将安全作为支付服务的“底线”,徐晋耀坦言,有些客户会因此认为银联“灵活性不高”,“但安全是一切服务的基础,只有以安全为根基我们才能走得更远”。他表示,在移动支付方面,银联之所以要建设可信服务平台、执行标准,也是基于安全问题的考虑。

安全既是移动支付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移动支付产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选择。徐晋耀说:“如果企业在研发移动支付产品时不注重安全问题,只追求产品的便捷性与消费的流畅性,那么随着业务的增长和技术的发展,这些安全问题将会日益严重,势必影响企业本身的发展。”

徐晋耀指出,随着移动支付的迅速发展,有些企业为把握住市场商机,在推出产品和方案上一味地加快步伐,因而在安全问题上的考虑不谨慎,使产品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而作为支付产品,用户体验尤为重要,那么要如何协调好安全问题与用户体验两者之间的关系。徐晋耀表示,解决好安全问题不能以牺牲用户的体验为代价,移动支付的安全与用户体验两者都要兼顾,不可偏废,如何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基础上来解决好安全问题,这更是移动支付产业面临的一个严肃问题,各方都必须认真去做好。

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用户数量大幅增加,为移动支付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市场。但实际上,随着智能机的成熟发展,所带来的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也越发严峻。“去年,我们开始做移动支付,智能手机仍属于起步阶段,比较‘干净’,没有过多的安全问题需要考虑。可如今来看,智能手机上面的木马、钓鱼等病毒已经很多,可以说智能手机的发展也带动了其负面的安全隐患的发展。”徐晋耀说,“因此,在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上我们更需要有前瞻性的眼光。”在他看来,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更是一项长久性问题,更需要企业持之以恒去做好。

多方合力 促进发展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大力支持和企业的积极参与,移动支付也是如此。在国内移动支付的推进过程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徐晋耀说:“不管是人民银行还是工信部等都对移动支付非常支持,实际上,政府也已经认识到移动支付、移动互联网、移动电商是很重要的方向。”从央行对金融行业的国家标准的公布到发改委对银联在安全实验室上的投建,可以看出在移动支付发展进程中,政府对这个产业的支持程度很高,而这在以前是没有的。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也在一定程度上大力推进电子支付的应用发展,如成都、无锡、上海等地,一方面,地方政府希望本地的市场能做起来,另一方面,也吻合了国家整体的趋势导向。在企业方面,虽然目前的移动支付产品还处于完善过程中,但是企业都看好移动支付的未来发展,相信移动支付会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所以企业都在积极寻找机会,来切入移动支付市场,甚至一些投资机构也看好了这一市场机会。

第2篇:移动支付未来趋势范文

【关键词】移动支付;发展现状;策略分析

移动支付是指用户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支付方式。单位或个人通过移动设备、互联网或者近距离传感直接或间接向银行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产生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行为,从而实现移动支付功能。移动支付将终端设备、互联网、应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机构相融合,为用户提供货币支付、缴费等金融业务。

一、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已形成了较完备的价值链。广大商业银行、各主要移动通信运营商以及众多的第三方支付服务组织都积极参与进来,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移动支付的应用范围已经涉及转账汇款、网上购物、公共缴费、手机话费、公共交通、商场购物、个人理财等很多领域。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移动支付主要应用于小额支付;另外,由于业务收益分成所涉及的环节较多,同时需要负担前期建设的基础费用,在目前业务发展未达到预期规模的情况下,整个行业仍处于非盈利状态。中国产业信息网的《2014【摘 要】核心网,顾名思义,是通信网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核心网出现重大故障时,往往会比其他专业出现故障所造成的影响要大得多。以笔者所在某沿海省份二级城市为例,一个BSC平均下带10W用户,如果出现倒局,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重大故障出现后,故障处理的及时性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就如何缩短故障发生到获知所需故障信息的时间进行讨论。

【关键词】核心网故障,监测,OPS-2019年中国移动支付行业细分深度调研与发展机遇分析报告》指出:从全球移动支付发展的情况来看, 2014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值将达到3,250亿美元,与2013年2,354亿美元的交易价值相比,增长达38%,而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移动支付市场仍将维持在40%左右的复合增速持续快跑。

2014年2月17日,央行网站2013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电子支付业务增长较快,移动支付业务则保持数倍的超高位增长。2013年,全国共发生电子支付业务257.83亿笔,金额1,075.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4%和29.5%。移动支付业务16.74亿笔,金额9.6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2.9%和317.6%。移动互联网加速发展,相关的行业也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而各商家均意图趁行业变革之际,率先进入移动互联领域,争夺市场份额。其中,移动支付涉及金融业、餐饮业、零售业等多类行业,支持从线上到线下支付的多种应用场景被广泛应用。

二、移动支付的策略分析

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必须依托市场,强化政府引导,加强规范管理,统一业务技术标准,充分发挥有关机构的积极作用。

(一)移动支付坚持市场化原则、加强政策引导

移动支付的不同业务模式各有优劣,但每一种模式的产生和发展均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我国移动支付的模式选择和发展,应充分坚持市场化原则,发挥市场主体的能动作用,通过阶段式、渐进式的发展,形成产品供应与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的良性发展机制。移动支付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快速的支付渠道,而持续创新能力是引领移动支付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为正确引导市场发展,充分发挥移动支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加强对移动支付的政策引导。逐步完善移动支付相关法规制度,维护各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要通过制定优惠的产业政策,鼓励移动支付服务市场的充分竞争;要从满足社会公众日常支付需求的角度出发,引导有关主体进一步拓宽移动支付的业务范围。

(二)中央银行加大服务和监管力度

为适应移动支付的业务处理需要;要综合市场协调发展等多种因素,研究向非银行支付服务组织开放中央银行的支付服务设施;要密切关注移动支付的发展,逐步将其纳入支付体系的日常监管范围,防范支付风险,因此,移动支付的发展在创新支付方式的同时,对中央银行完善支付清算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中央银行加强支付体系监督管理提出新的挑战。中央银行必须进一步完善跨行支付清算系统要尽快《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明确第三方支付组织的监管主体、市场准入条件、业务范围和风险管理要求等;要逐步规范和统一电子货币的发行,研究电子货币发展对传统货币的影响,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操作水平。

(三)制定统一的移动支付业务标准、发挥中国银联的积极作用

第3篇:移动支付未来趋势范文

2015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已经达到了十万亿元。其中,支付宝的支付额度凭借先发优势,占据了支付总额的51.8%;而微信支付则是用户使用频次最高的移动支付方式,用户平均每月使用超过50次。另一方面,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已达3.58亿,同比增长64.5%,“无现金”已日渐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90后学生和23-29岁的职场新贵是移动支付的生力军,他们也更习惯无现金的生活方式――超过12%的受访大学生更是表示出门“不带钱”,近35%的年轻白领表示出门现金小于100元。

移动支付已经渗透至我们生活的每一天,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式。报告从“衣、食、住、行、娱”五个方面,分析了消费者移动支付的习惯,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奥美观点”。

衣――从手机“淘”到线下“扫”

调查显示,消费者线上购买衣服正在从传统的网页端购买,转向移动设备端购买,7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曾使用移动支付在网上购买过衣服。而在线下购买衣服的过程中,习惯刷卡的消费者在减少,扫码支付的消费者在增加――40%的受访者表示在线下购衣时使用过移动支付。得益于移动支付在商家中的普及,消费者移动支付的意愿也越来越强。商家也是这一趋势的受益者,移动支付让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的身份和习惯,并利用移动支付的数据进行客户关系管理。

奥美观点:在线上、线下普及移动支付将是每一个品牌的必修课。品牌需要在布局移动支付时,合理设计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机制,继而充分利用移动支付提供的消费者信息,分地域抓取潜在消费者,同时利用社交平台提升消费者忠诚度。

食――御宅一人食, 聚餐AA付

高达7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使用移动支付订外卖、订餐或者在堂食时付款。同时,移动支付的场景也愈发多样化:顾客可以通过微信扫一扫餐厅桌面的二维码,即可在其微信公众号内自助点菜、确认菜单、支付买单;顾客也可以通过订餐软件预订早餐送至办公室,并使用移动支付,虽然这只占受访者的2.6%,但该习惯人群中超过40%都拥有本科以上学历;顾客还可以在聚会时直接使用移动支付进行AA付款,25.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在午餐时使用这一功能。

对于商家来说,移动支付还成为了常规的促销及吸引潜客的工具。最为普及的做法是通过移动支付进行优惠买单,发放优惠券吸引回头客。个别商家在此基础上更是尝试全面进行移动支付。例如,九毛九餐厅的部分分店就大胆拆掉收银台,鼓励移动支付,这一举措使顾客平均用餐时间减少11%,翻台率最高提升了20%;每位顾客在移动支付买单后,可选择成为其公众号粉丝,为餐厅与顾客的进一步互动提供了可能。

奥美观点:餐饮连锁品牌应灵活地运用移动支付为消费者带来便捷,以其为纽带收集消费数据,建立高频互动,管理客人关系。而消费品牌更应充分认识到移动支付对消费者生活和社交行为习惯深层次的改变,从而挖掘可利用的洞察。

住――移动支付是生活的“水电煤”,也是生活的“柴米油盐”

移动支付对于“住”最大的改变莫过于“水电煤”等生活账单的支付,77%的受访者表示用微信或支付宝处理生活账单。此外,知名便利店和超市基本已全面支持移动支付,大多门店还能支持超过3种以上的支付方式,这让大家通过移动支付获取“柴米油盐”成为新常态,高达68%的受访者表示在超市和便利店有过移动支付体验。

对于一线城市的受访者来说,他们越来越多开始尝试借助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的强大网络,连通物业、小区周边商家、及上门服务企业,真正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无缝融合。例如:上海市民只需要关注微信公众服务号“付费通账单查缴”,即可用手机微信随时随地支付家庭的水电煤账单。而支付宝首个“智慧小区”在福建永安物业的巴黎之春小区上线,小区业主日常的物业缴费、车位查询、报事报修等家居琐事,全部都可以用支付宝一键完成。

奥美观点:移动支付彻底改善了用户基于人居的日常缴费、生活需求的体验,与此同时,用户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的各种记录形成了极具价值的行为数据,将为商户和品牌锁定特定用户,进行精准运营和营销提供依据。因而,品牌,特别是快消和生活类品牌,要改变传统的营销模式,通过开拓新的营销渠道去建立更紧密的消费者关系。

行――从黄土高坡到异域风情,移动支付行遍天下

通过手机应用预订出行已经成为新常态,与之同步蓬勃发展的便是预订完成后的移动支付环节。2015年,滴滴出行日均订单超过1100万,其中45%的人通过手机移动支付订单;而在出游方面,50%的人直接使用手机规划并支付行程,而这一人群在2014年只占总人数的17% 。

放眼全球,跟随中国游客境外出行和购物的激增,中国各家移动支付提供商正不遗余力地“走出去”,加速境外布局。以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为例,实现了“人民币支付,外币结算”功能,微信用户跨境购物无需再兑换外币,只要结账时让收银员扫描手机中的二维码,输入密码即可用人民币支付。这一能力已经广泛地运用于世界各地的免税店、化妆品店、便利店、餐厅、酒店、景区等场景,以中国游客集中的境外旅游目的地为主,给出境游客与境内一样的便捷消费体验。目前包括微信支付、支付宝、百度钱包等在内的平台都推出了类似服务,并在退税、优惠等方面提供惠民举措。

奥美观点:尽管只有4%的中国公民拥有护照,中国出境游的消费已是全球第一。全球各地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面孔,服务好他们需要对其更深刻地了解。品牌需要在消费者每一个触点去影响他们,从希望去一个地方体验,到查看攻略、规划行程,再到出行体验,到最后的晒图分享。

娱――电影票平台优惠多,KTV轻松享周末

在休闲娱乐方面,电影票无疑是移动支付渗透最深入的领域,以2016年5月的全国总票房为例,76.2%来自网络售票,这一数据在2016年将超过80%。此外,移动预订并支付KTV、球类运动和文艺演出也正快速崛起,通过社交账号登陆游戏、视频类终端进行付费娱乐消费的需求迅速增大,促使娱乐商家更多与移动支付对接。

奥美观点:在与娱乐相关的生活场景中,移动支付迅速普及,为消费者的休闲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实实在在的优惠。未来的无现金支付还将进一步围绕用户休闲主题的改变,增加诸如健身房、按摩店、SPA店等在内的场景。品牌可以充分利用消费者的碎片时间,开拓新的渠道,与其进行精准沟通。

移动支付与中国特色的“社交主义”

报告指出,中国的移动支付行为表现出极强的社交动机,人们不但享受其便利,更利用其联络友谊、增进感情,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中国特色“社交主义”。在线红包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儿,亲戚间发红包的比例高达78%,而1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通过移动支付转账孝敬父母。朋友间的红包、转账使用比例高达75%,无论是AA付账、喜气红包、还是借还款,移动支付让朋友家的金钱往来变得便捷且毫不伤感情。从微信红包逢节必涨可以看出,微信红包已经不仅是“春节”独有的亮点,每逢节日发微信红包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民众的习惯和文化现象。微信支付以社交撬动用户习惯,深入线下商业场景,进一步推进了无现金生活方式在年龄和地域上的普及。

总结

第4篇:移动支付未来趋势范文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

综合专业秘书

作为一项典型的功能型应用,移动支付与视频、阅读等内容型应用存在较大差异,很难以独立的业务形态存在,更好的选择是作为插件生长在特定业务中。

马年春节,至少有两件事让移动支付这个“准新兴事物”飞入了寻常百姓家。一是春晚广告PK大战中互联网大佬们对移动支付表达了强烈兴趣,二是迅速红遍社交网络的“抢红包”游戏让人们体会了一把移动支付的魅力。数据研究公司IDC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移动支付的金额将突破1万亿美元。今后几年全球移动支付业务将呈现持续走强趋势。那么,为什么说移动支付会进化为基础插件并成长为移动互联网的下一站王者?为什么说移动支付是互联网金融的入口级产品?为什么说国内的移动支付更容易成功?且让我们一一破拆,聊聊移动支付的那些事儿吧。

移动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移动支付主要分为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两种,所谓近场支付,是指通过“刷手机”坐车、买东西等;远程支付是指通过发送支付指令或借助支付工具进行支付。

1 为什么说移动支付会成长为移动互联

网下一站的王者?

作为一项典型的功能型应用,移动支付与视频、阅读等内容型应用存在较大差异,很难以独立的业务形态存在,更好的选择是作为插件生长在特定业务中,尤其是社交软件等平台级业务上,借助平台聚集人气的能力以更低的成本获取用户。因此,移动支付更有可能的演进方向是进化为互联网服务的基础插件。

在互联网深入改变生活的今天,判断一个产品能否成功的重要参考依据是在现实生活中对传统物品的替代。类似于智能手机对于手表、MP3、掌上游戏机等传统消费品的替代,移动支付以其便利、安全等特性受到广泛青睐,势必将在某种程度上成为钱包的替代者。

在国内市场,中国正在加速从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型,多样化的消费环境与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大大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也将推动移动支付等新兴业态的成熟。另外,以8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阶层正在成长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消费能力正在不断上升,这一代人的消费观念将深刻影响未来消费业的走向,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新型服务需求将被充分激发。

综上,移动支付将进化为互联网基础服务插件并成长为下一站王者。

2 为什么说移动支付是互联网金融的入

口级产品?

当移动支付遇上大数据,可挖掘利用的想象空间巨大。以信用评估为例,传统银行业受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影响,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沟通成本完成授信,甚至要为评估不当的风险买单,建立一套完备的信用评估体系较为困难。而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工具可以将交易主体的数据(如企业的资金往来、应收款项等)清晰地展示出来,一方面可以作为授信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可更为方便地掌握用户需求。

移动支付与大数据碰撞产生的实用业态很多,但更重要的一点是,支付所需的资金将被沉淀下来,当用户基数足够大时,沉淀下来的资金总量也将十分可观。据测算,刚刚过去的马年春节里,微信红包可形成60亿的资金流动,日沉淀资金保守收益为420万元,若30%的用户没有选择领取现金,那么其账户可以产生18亿的现金沉淀。巨额的现金沉淀将为互联网金融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先决条件。

因此,移动支付是互联网金融的入口级业务。

3 为什么说国内的移动支付更容易成功?

从国内互联网发展史看,以腾讯为代表的“先抄后超”模式盛行。然而在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等领域,中国却似乎走在了世界的前面。红极一时的互联网金融让各种“宝”迅速掀起了一股颠覆传统银行业的力量,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各种互联网理财产品不断冲击着人们的视线。认真分析不难得出结论:国家对银行利率的监管政策让银行“躺着也能把钱赚了”,居高不下的存贷差盈利能力对互联网从业者形成了巨大的诱惑,群雄逐鹿的竞争格局将大大加速移动支付的业务普及和成熟。

因此,国内的移动支付相对更容易成功。

4 移动支付存在的问题

第5篇:移动支付未来趋势范文

2013年3月28日-30日,由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信雅达(证券代码600571)主办的“融合共享智创未来”2013金融峰会在杭州成功举行,所围绕的主题便是金融领域的创,而探讨新时代如何运用科技手段进一步推动业务创新、维护金融行业的稳定安全更是其应有之义。

主办者信雅达是一家专注于集中运营、智能网点、互联网金融、智慧银行的解决方案建设的公司,从事金融领域的市场服务已经接近20年。事实上,这20年的时间也正是中国金融服务领域发生剧变的时间段。

移动钱景

近年来,得益于智能手机、3G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凭借其方便、快捷、安全的特点深受用户欢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手机进行消费活动。据艾瑞咨询《2012-2013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研究报告》数据,2012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511.4亿元,同比增长89.2%;预计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突破万亿交易规模,达到13583.4亿元。

国内的移动支付业务在交易额度、交易笔数和行业覆盖方面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其广阔的市场前景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以金融机构、终端制造商和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为了分享移动支付这块“大蛋糕”,纷纷加大在移动支付领域的产品布局,借机推出相应的移动支付产品,如手机支付宝、手机刷卡器。2012年年底,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10家银行开通了手机银行业务,移支付市场的争夺大战正在2013悄然上演。

类似信雅达这样着眼于在个性化、移动化和远程银行自助服务解决方案的企业,也致力于POS系列产品、金融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其中包括首款支持音频通信的手机端、首批通过银联个人支付终端安全认证的手机刷卡器、第一款通过银联测试的带密码键盘和液晶显示支持IC卡和磁条卡刷卡的二代安全手机刷卡器。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创新产品打破了传统金融机构在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为手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便捷支付服务,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金融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固有缺陷。这种更加人性化、更加便捷的消费方式必将促进金融业务的全面普及,为移动支付甚至整个第三方支付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大数据金融

招商银行行长、金融专家马蔚华一直强调:“信息技术之于银行业就如同空气一样,须臾不可或缺,历史上每一次通讯技术的变革,都会带来银行的变革”。作为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生力军,信雅达公司也紧随时展趋势,逐步拓宽其产品线。在金融软件方面,通过银行流程再造业务革新;在金融设备方面,开发了包括金融电子支付系统及终端设备、数据安全产品系列产品;在金融服务方面,实现数据处理中心实现联合作业,为用户提供业务流程外包服务;打造了完完整的产业群。

第6篇:移动支付未来趋势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环境 移动支付技术 商业模式

最近几年,智能手机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手机上拥有的应用软件使人们的生活极度便捷。手机端电子商务的兴起使电子商务的发展出现了新局面。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传统的商业经营模式已经落后,为了适应商业的急速发展,企业必须对商业经营模型进行创新改造,所以,加大手机移动支付技术研究力度、开拓新型商业经营模式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电子商务与移动支付的含义

子商务是指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商品交换的商业行为。通常意义上,电子商务遍布全球,只要拥有通畅的、开放的网络,就可以在线上进行贸易活动。一种更容易理解的说法是,电子商务即是指可以让消费者在网络上进行购物等行为的新型商业运营模式。目前,主要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有C2C、B2B、ABC等。

移动支付是指智能手机用户在手机端对购买的消费品、享受的服务等商品进行付款的新型支付方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者直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向金融机构的个人账户发送付款命令,在无形中实现货币的转移,起到快捷、安全的支付效果。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移动支付技术分析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新兴的自动识别技术――RFID 技术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技术原理是在电磁场或磁场范围内,通过吸收非接触式通信格局识别目标,并完成数据交换等一系列任务。这项技术在应用中不需要基于人工基础,在恶劣的环境之下也能快速正确地识别目标。目前,这项技术主要应用于RF-SIM、NFC等技术之中。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移动支付商业模式类型分析

在电子商务的整个运营过程中,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包括用户以及商户等等,据此可将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分为下面几种类型:

(1)以电信运营商为基础。运营商大多具备大量、稳定的用户,同时也是网络的提供者,使得电信运营商在移动支付方面拥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在绑定消费者方面体现出了巨大的潜力。除提供网络接入服务之外,电信运营商还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其他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服务。在这种商业运营模式下,电信运营商有两个突出特征,即客户来源与网络技术支撑,通过分红等方式取得电子商务运营中的企业利益。不过,运营商想要在移动支付领域取得更大的发展,就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团队的培养,不断增加相关经验,充分利用自身已有的优势,努力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

(2)以传统电子商务提供者为基础。传统电子商务的突出优势是已经具备了完善的运营模式、丰富的管理经验以及良好的品牌形象,在手机移动端通过相应的电子商务通道后,就可以顺利运作。不过,传统的消费者和线上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可能给传统运营商在运营理念上带来一定冲击,所以,传统运营商应当积极适应电子商务特点、创新出合适的发展道路。

(3)以银行为基础。银行拥有丰富的账户管理和支付方面的经验资源,这使得其在电子商务领域迅速发展壮大。银行可以通过电信运营商提供的通信网络,为其用户提供独立、安全的支付等相关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参与主体只包括银行以及银行用户,只是这两方的沟通与交流,因此,以银行为中心的移动支付商业模式逐渐壮大。银行有专线和运营商进行连接,用户通过个人银行账号进行移动支付,整个支付过程中运营商并没有直接参与。目前,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招商银行、商业银行等各大银行都构建了专属的移动支付平台。由于银行本身具有完善的结算体系和信用管理体系,所以在支付业务方面能够拓展手机服务功能、促进移动支付的进一步发展

(4)以设备为基础。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中,移动设备是一切的基础,没有设备,也就无法完成移动支付,移动支付的商业模式也就无从谈起。所以,以设备为基础的移动支付商业模式迅猛发展,成为主要的一种类型,例如小米旗下的“小米商城”,其运行的商业模式以设备加上服务为主,其提供的软件销售平台吸引了大量的软件提供者,有利于推动小米手机软件的开发与推广。目前,这一类型中最为成功的企业当属美国苹果公司,国内大部分公司推出的产品太过简单,无法争取到更大的市场。

(5)以应用提供者为基础。已应用提供者为基础的商业运营模式,需要运营者持续的专注力和创新力,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应用提供商针对用户的需求引导用户进行消费。为了应对残酷的市场竞争,应用提供者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持续吸引到消费者,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结论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移动支付正在迅速成为人们交易中主流的支付方式。所以,在电子商务的大背景下,我们应当不断加深对于移动支付技术的研究、致力于开发更加便捷、安全的移动支付技术,为移动支付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做好技术准备。另外,还应当积极创新商业经营模式,满足人们多种多样的消费需求,在形成固定消费群体的同时,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达成促进电子商务稳健、快速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亚杰.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探讨[J].现代商业,2016,(31) .

第7篇:移动支付未来趋势范文

移动支付的两位霸主

对于移动支付的通俗解答,是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对自我消费的商品或享受的服务进行费用支付的一个过程,这是一个将终端设备、互联网、应用平台以及金融机构整合的服务,将传统支付变为电子便捷化。在国内提到移动支付,想到最多的就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是由腾讯和阿里巴巴打造的两大支付平台,前者是从社交到支付在进行部署,后者是从支付到社交在一步步布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微信支付并没有支付宝这么深厚的沉淀,因为支付宝拥有十多年的移动支付经验,从早期的支付平台到现如今的金融工具,完全可以把其看成一家虚拟银行,支付宝几乎可以享受和实体银行一样的金融服务,从最常规的买卖商品到股票金融投资都可以轻松搞定;至于微信支付,通俗地说更像是微信这个社交工具的一个补充,要说真正在微信上购物和理财的人群并不算多,似乎还没有每天发红包的人多吧,不过这是一个用户黏性的问题,一旦微信用户对其产生了依赖性,从支付宝转向微信支付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移动支付多样化

除了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这样的大平台,其实还有很多被埋没的支付平台,像各大银行的APP,它们都具备移动支付功能,不过被银联钱包APP整合后似乎也没有单独使用银行APP的意义了吧?如果说转账汇款非要使用银行APP操作,那支付宝的0手续费转账似乎更为诱人。当然,手机厂商也在打造自己支付平台,像火热死磕中的Samsung Pay和Apple Pay,以及遥不可及的Android Pay,这些事关手机系统平台的支付方式,我们都可以将其理解成1个电子钱包,要想使用这些功能,你得把自己的银行卡放在其中。而在国内,只要谈下银联或银行机构,似乎就拥有了移动支付的半壁江山,至于电子钱包的安全保障就是移动支付留给各家厂商的的一道难题。移动支付在线下进行的支付是属于近场支付,这就涉及到终端设备如何通讯的问题,最简单的解决方案无疑就是NFC近场通讯技术,对于这项没落的技术来讲,它将迎来1个全新的春天,NFC将成为终端设备和线下商户交易的桥梁,就像各大银行在推行的EMV标准芯片一样。在2016年,1个安全的支付体系,1个拥有NFC功能的手机,添加1张银行卡,移动支付就是这么简单的存在。

取代传统支付

说到移动支付取代传统支付,这是一件正在发生的事情,尤其是在诸多年轻人群中,已久有了出门不带现金的习惯,传统点的最多也是带1张信用卡,新鲜一点的是只带一部手机,一切与支付相关的行为均通过手机支付搞定。再说到日常的水电气以及物管费,这些传统的生活缴费,以往都是在缴费中心缴纳,而随着移动支付的流行,远程支付早已帮各位用户解决了足不出户缴费的功能,每月自动扣费-自动生成账单-自动年账单,大数据与移动支付的完美结合,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享受。各大银行APP、支付宝、微信支付除了可以在线进行生活缴费之外,更多的还是在打通线下支持的场所,例如餐厅可以设置自动买单系统,客人用餐完后,只需用手机接触POS机便自动打印小票,同时还会生成电子账单到手机;高铁站更是可以设计移动支付的自动购票机,选票-购票-生成电子票二维码到手机,乘客上车直接扫描手机上的二维码即可,这样一来,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纸质票据的使用。当然,移动支付取代传统支付必然是美好的,首先还是得拥有一套完整且安全的支付系统,以及优秀的网络支持。

第8篇:移动支付未来趋势范文

第一部分:范例(可以模仿)

【摘要】移动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一方面,电子商务与移动电子商务的日趋发展促进了电子支付的发展创建,另一方面,电子支付的广泛应用也保证了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移动支付是电子支付的一种形式。目前我国移动支付还处于发展与成熟时期,所以在内容上也是不断丰富。本文首先从电子支付概况、移动支付定义与基本流程、移动支付的主要优势和国内外移动支付的现状等方面对移动支付进行比较全面地概述;其次重点分析了我国移动支付的商业模式及其商务模式之间的比较;最后通过我国移动支付应用领域及案例分析得出我国当前移动支付产业存在的问题及我国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子支付移动支付手机支付第三方支付

第二部分:什么是摘要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位于论文第一页;字数要求为200-300字左右。内容应包括课题设计意义、完成的主要工作、重要结论及其理论和技术水平,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语言力求精炼。

关键词:结合标题和正文内容一般选取3至5个关键词。

那么到底如何写呢?请关注下页:

简单来说,摘要就是论文的梗概,反映论文的实质性内容,展示论文内容全部重要的信息。简洁具体的摘要还须明确论文的创新性,读者通过阅读摘要便能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也方便读者检索,提高论文被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的概率。

摘要主要包含以下四个要素: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 研究目的:用一句话概述即可,但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必须详细具体,作者在摘要中要给出具体的研究方法,具体结果及对其进行剖析得出的具有创新性的结论。

摘要应该开门见山,直接给出研究目的。摘要不应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出现过的信息,不要把引言和结论中叙述性的内容写人摘要,在学科领域内专家和学者共知的内容不要写人摘要。不必介绍研究背景,也不要有自我评价的语句,如“本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研究对??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摘要的内容应在正文中出现,不能有作者未来的研究计划,不能出现图、表、参考文献序号和缩写词,尽量不要出现数学公式。为保证摘要的客观真实性,摘要应采取第三人称写法,不宜出现“本文”、“作者”、“我们”等字样,应写成“对??进行了研究”,“基于??”。句子要尽量简短,只叙述新信息和发展,减少原来的研究细节。

第三部分:从不好的摘要到好的摘要

范例:(写的很差的摘要)

不好的摘要

本文从分析我国物流市场组织问题的特殊性出发,提出了物流组织层的概念,并通过研究指出物流组织层是物流业发展的关键,同时对物流组织的内容、物流组织层的运作机理及其运作主体的功能定位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希望能有效解决物流市场组织问题提供一种全心的思路”。该文为研究观点类,其摘要缺乏具体结果。

修改稿为

好的摘要,重点推荐模仿!!!!

第9篇:移动支付未来趋势范文

从金融行业“业务发展新思维”角度观察移动支付,主要从两个维度看门道,一是支付模式维度,二是支付服务商维度。

我把支付模式区分为小支付与大支付两类。小支付是指社会融资中介,即充当存款人与借款人之间的中介角色;大支付是指社会支付平台,即市场经济中的商品交换要通过银行进行结算。

支付服务商主要涉及三个玩家。一是银行圈玩家,包括银联与银行;二是电商圈玩家,如电子商务支撑服务商;三是移动圈玩家,包括电信运营商等。

移动支付的未来与机遇,就存在于支付模式和支付服务商之间的排列组合中。总的发展趋势,我认为是向着“支付服务+商务服务”演进。

我们可以具体分析。

一、构成未来移动支付的范式转移方向与模式排列组合

1、把支付区分为小支付模式与大支付模式,是打开思路的关键

两种支付的思想,是马蔚华提出来的,他说:“银行具有两大属性,一是社会融资中介,即充当存款人与借款人之间的中介角色;二是社会支付平台,即市场经济中的商品交换要通过银行进行结算。”

其实,区分支付的这两种支付功能,只不过是重申常识。但马蔚华重申这种常识,却别有深意。

这里隐含这样的意思:与其只就(小)支付看支付,不如跳出(小)支付看支付。这就有很强针对性了。针对的是目前金融业在移动支付上,还较少有人跳出就小支付谈支付的旧思维。

对比一下德勒“业务发展新思维”,可以看出马蔚华话中有话的第一层意思。“业务发展思维”落到支付上,就是指“支付服务+商务服务”这种新模式。

“支付服务+商务服务”中,支付服务对应的是小支付,它的收入来源是清算结算费用,这是一笔小帐;商务服务对应的是大支付,它的收入来源是节省的国民经济交易费用,这才是一笔大帐。“支付服务+商务服务”意思是说,搞支付,算小帐,更要算大帐。

区分两种支付的第二层意思是,小支付对应的是金融服务,大支付对应的是信息服务。后者是指利用支付产生的信息,降低国民经济本身的交易费用。举例来说,广告由于信息不对称,总是投一半,浪费一半,但广告投放者不知道浪费的是哪一半。如果从支付信息中,获得消费者的偏好信息,通过信息加工服务,用于一对一精准营销,就可以在同等效率条件下,节省出广告费的一半。

2、小支付的小帐与大支付的大帐

先看小帐,也就是小支付在金融内部节省交易费用所得。2012年第四季度我国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系统共处理支付业务52.83亿笔,金额681.34万亿元。其中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共处理业务2.22亿笔,金额4.70万亿元;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截至第四季度末,全国121家机构接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共处理支付业务0.96亿笔,金额1.26万亿元。这么大的交易量,赚多少钱呢?全年银行业的总利润大约在1.4万亿左右,清算费用只是其中一个零头。有人测算过,银联(在收编第三方支付)情况下,按照2014年网上支付预计8万亿的交易额来看,增加的手续费为240亿。

再看大帐,也就是大支付在金融外部节省交易费用所得。2012年我国GDP总量为519322亿元,是2007年的2.1倍。支付业务规模与GDP的比值可分两项来计算,2007年非现金支付工具规模与GDP之比为24.04,支付业务金额与GDP之比为36.06;到2012年,分别上升到24.77和48.30。随着经济活动的复杂化,产生同样的GDP,需要更多交易过程,需要更多的支付业务金额。大支付的主要价值在于(通过上述信息服务的机理)降低这种交易费用。因为今后改革重点就是改革流通中的一些不合理的体制机制问题,减少环节,提高效率。一般发达国家它的流通费用占到国内GDP的比重一般会在10%以下,我国现在为18%左右。如果能节省8个百分点,就是4万亿。

显然,通过大支付创造的价值,比小支付创造的价值要高得多。

3、未来移动支付模式的可能排列组合

未来移动支付模式,就是不同的支付服务商在业务上的排列组合:

一类是非合作模式,包括:银行圈的小支付模式(如银联垄断模式),银行圈的大支付模式;电商圈的小支付模式,电商圈的大支付模式;移动圈的小支付模式,移动圈的大支付模式。其中,有两种模式只有理论上成功的可能,实际是走不通的,一是银行圈的大支付模式,一是移动圈的小支付模式。主要是它们会导致主营业务偏离本行,如果不在对方行业寻找合作伙伴,很难成功。

一类是合作模式,主要包括,面向小支付的银联-运营商合作模式、银行-运营商合作模式、银行-电商合作模式等;面向网上小支付的P2P模式(相当于以互联网模式搞金融);面向网下电商的银联-运营商小支付合作模式;面向大支付的电商圈与移动圈合作;面向大支付的银行圈与电商圈的合作;面向大支付的银行圈与移动圈的合作,以及银行圈、电商圈与移动圈的三方整合。

二、对移动支付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走向的判断

1、银联垄断模式

银联垄断模式是指,通过非市场手段,要求各银行切断与第三方支付联系,将支付收归自家下属九家支付企业垄断经营的模式。

目前,29家非金机构与17家主要成员银行的银联卡业务接口超过630个,平均每家非金机构连接12家主要成员银行,平均建立接口22个。这些非金机构普遍绕开银联网络。去年12月19日,银联曾印发了《关于规范与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联卡业务合作的函》(简称17号文),号召成员银行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开放接口进行清理整治。目前银联要求2014年7月1日前,实现非金机构(主要是“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银联卡交易全面接入银联。

银联垄断模式是典型的小支付模式。它的目标是与民夺利,从民营企业中用明抢的方式,增加支付手续费,从当前的30亿,增加到240亿左右。据CNNIC的报告,截至2012年12月我国网上支付的用户为2.2亿,这意味着按银联标准,每位网上支付用户要为此多付15元。

银联垄断模式能不能代表移动支付未来发展方向呢?显然不能。主要有两点原因导致它不可持续。

一是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且以降低支付效率的方式谋取私利不可持续。

按银联设想,今年9月起,各成员银行停止向非金机构新增开通银联卡支付接口,存量接口上不再新增无卡取现、转账、代授权等银联卡业务。今年年底前,非金机构线下银联卡交易以间联或直联模式一点接入银联网络,商业银行不再保留其与非金机构银联卡线下交易通道。到明年7月1日前,实现非金机构互联网银联卡交易全面接入银联。

历史已经证明,以市场以外方式搞经济,一定会付出降低效率的代价。17号文本身透露,“据调研,在银联卡线上支付业务中,非金机构向主要成员银行支付的实际手续费费率平均仅为0.1%左右,大大低于银联网络内0.3%~0.55%的价格水平”。非金机构支付效率高,本来是好事。但银联把它理解为“此项手续费年损失超过30亿元”,宁可让商家多付出手续费,而限制非金机构相对独立发展。

二是垄断阻碍信息业务的发育和发展。银联垄断直接是围绕将支付手续费从非金机构向金融机构集中展开,客观上受到冲击的,都是以信息数据业务为优势的互联网支付企业。如果垄断成功,客观上会带来一个银联本意之外的后果,就是抑制支付相关信息数据服务的发展。因为金融机构搞金融是内行,搞信息是外行;信息机构搞信息是外行。把信息机构排斥出去,无助于移动支付在信息服务方向上的专业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三是与金融业务新思维相违拗。银联垄断的做法与金融业本身的发展趋势也是违背的。金融业务新思维要求支付服务应与商务服务越来越紧密联系,而银联垄断一旦实现却在与商务服务相疏远。银行在这一点上比银联的思维更先进一些。而银联到现在为止,还在把银行不听他的话,理解为是“执行难”,这显示出银联思维的保守性。

银行垄断的可行性也值得怀疑。一是银监只是企业,银联对各家银行并没强制干预力,且官方政策并没有支持垄断。7月初央行下发新的收单办法第二十六条指出:“收单机构将交易信息直接发送发卡银行的,应当在发卡银行遵守与相关银行卡清算机构的协议约定下,与其签订合作协议。”默认了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在收单业务中的支付结算可以绕过银联。二是银行并不完全配合银联。主要原因是银联远离一线交易,而用户是在交易集中的地方汇集为支付客户群的。脱离了电子商务交易,就会脱离用户。这是银行虽然与银联都同属金融业,但在这个问题上总体上持观望态度的深层原因。

2、银行、运营商、电商独家经营模式

这是指银行、运营商、电商彼此独立搭建支付平台,发展支付业务,相互不合作的模式。

银行独家经营支付平台如招商行、广发行和工行等都有自己运营的移动支付平台。运营商独家经营支付平台如欧洲的四大电信运营商品牌Orange、Vodafone、T-mobile、Telefonica联合运营的Simpay移动支付业务品牌。电商独家经营支付平台如支付宝。它们都各有局限,主要是会产生排它的效果。

3、银行圈-电信圈合作模式

银行圈-电信圈合作模式是指银联或银行与移动运营商合作开展移动支付业务。例如银联与中移动进行的支付合作,属于这个范畴。这是德勤提出“支付服务+商务服务”的一种非标准的形式。说非标准,是因为他们走上商务服务这条路有一定误打误撞性质,不一定是因为理解了德勤思路的本意。因此这条路走向小支付还是大支付是不确定的。

银联与中移动最初为支付标准上是竞争关系,银联标准胜出后,双方转为应用上的合作关系。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小支付与移动管道结合,广泛在各种公共场所布局发展,挣的还是支付本身结算的钱。

中移动本身并不代表典型的商务服务,但与银联比,它更靠近商务而非金融,至少是靠近从事商务的人员。

此外,手机钱包与手机银行是双方合资或合作的知名业务。

手机钱包是移动运营商与银行合资推出的移动支付服务。早在2003年8月,中移动与银联合资成立联动优势科技公司。中国联通手机钱包也较为知名。其中支持银行又分银联合作(如北京地区)与直联(如兴业、工行等)两类模式。

手机银行由银行联合移动运营商推出,与手机钱包的区别主要在于,手机银行只是借助移动运营商的管道,一般不合资;除支付外还附加多种增值业务;只需要银行卡而不需要另外的移动支付账户。例如建行E路通借助联通管道推出的手机银行服务。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充分利用了移动运营商的管道,发展潜力较大;缺点是离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较远;不确定的是移动运营商是否能够在支付服务基础上发展出信息增值服务来,如果是的话,移动运营商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三、商业银行小支付+大支付模式

这是德勤提出“支付服务+商务服务”的标准形式,典型如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的网上商城模式移动支付较接近这一思路。

“支付服务+商务服务”模型的本意是金融业内部的新支付模式。这一模式的定位介于小支付与大支付之间。其中支付服务特指小支付,即金融本身的支付;商务服务特指走出银行,深入国民经济提供的信息服务。

民生银行采用这种模式,直接的动机是扩大客户。以往支付服务如果不与商务服务结合,支付客户只限于本身的银行客户。民生银行开发网上商场,可以在接触电子商务客户过程中,把支付服务扩展到本行以外的客户,这是只赚不赔的生意。

招商银行想得更深一些。如果互联网企业攻得再凶一些,把支付手续费全免了(象360对付瑞星那种招数),银行仅靠民生银行上述思路就会难以招架。但按照马蔚华利用第二种支付功能的思路,脱胎换骨,反向操作,赚电子商务的钱,却可以涉险过关。这也是德勤提出“支付服务+商务服务”为金融业指出出路的本意。

四、电商平台大支付模式

电商平台大支付模式以支付宝为代表,它将来的核心是数据业务,通过大数据支持精准营销。

银行业现在对电商平台搞支付难以看透的一点是,金融专家很难脑筋急转弯,想到支付业务将来可能主要不是金融业务这一点,就如同当年电信运营商难以想到手机主要不是语音业务一样。他们需要把电信运营商摔过的跤亲自重新摔一遍,才会知道什么叫数据业务。

大支付的核心,就是数据业务,包括通过大数据,分析由小支付形成的商务偏好数据(而非资金偏好数据),起到节省商务交易费用作用,最终从节省商务交易费用中获得远高于清算结算的收益。

金融专家将来被银行普遍抱怨的一点将是,为什么他们早没有看出互联网企业可能把支付手续费全免掉这一招,以小支付免费,来赚大支付的钱。正是由于存在这种可能,商业银行小支付模式具有天然的不稳定性,火过这两三年后,就会在互联网面前见光死。到那时,他们才会理解德勤“支付服务+商务服务”把重心放在后者是想救银行这个苦心。

五、小额大支付模式

小额大支付模式是指信用消费,即面向消费的信用支付模式。典型如被称为虚拟信用卡的阿里信用支付。

此前,在中国最早推广信用卡的马蔚华曾发出手机取代信用卡的强音。信用支付的推出,比手机钱包更进一步,成为以大支付为主的支付模式。

“信用支付”是指阿里通过淘宝天猫买家的数据分析(如购买习惯、手机号码使用时间、年龄、性别等),为买家核定可透支消费的“信用支付”额度,最高可达5000元。同时,银行为买家生成一个信用卡账户,用于买家今后通过移动终端在淘宝消费。透支消费时,银行把钱先行支付给卖家,买家获得38天的免息期,每一笔透支消费,都将由阿里旗下的担保公司提供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