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教学环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污染的产生,说到底还是从化学知识方面寻找答案,这其中,大多数人都难以理解很多陌生、抽象的专业名词,这就需要我国教育机构在中学阶段刚刚开设的化学课程中,加大环境问题的知识内容,帮助人们加大对环境问题的理解。
1.1 化学课程可以帮助中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理解
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规律是中学化学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即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去研究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的来源、迁移、转化过程中的化学行为,以及反应机制、积累和归宿等。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在中学生群体中把环境问题从抽象概念演化为具体事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试验等方式,初步明白一些污染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危害程度,他们就可以加大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和宣传力度,进而为环保问题出一份力量。
1.2 化学课程可以为社会传播相应的环保理念
从根源上说,污染问题的产生和危害,资深化学人士认识的最为全面,他们想到的预防措施和解决办法最为全面,他们除了身体力行、提出解决方案之外,还可以通过教学与人的方式,把环保理念传播给周边人士,他们的学生就成为最忠实的听众和最主要的执行者。中学化学教师和每个学生在环保问题上人人都行动一小步,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前进一大步。
2 环保教育对于现代中学化学教育的重要性
现代化学的教学,对教师和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迫于一些实际情况的压力与阻力,教师难以拓宽所需讲授的知识面,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比较枯燥。故此,把环保教育的内容纳入到化学教学之中,是现代中学教学的一大进步。
2.1 有助于落实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我国中小学阶段教育改革的实施方向,我国各阶段教育体系的发展纲要中,明确把实施素质教育放在首位,但现实教育生活中,一些学校迫于升学压力,一时还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侧重于讲授书面知识,学生的主要精力在于应对考试,卷面成绩就会决定一切。这种应试教育无疑有悖于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急需要加以改革和适度调整。现阶段中学教学中,把环保教育的理念和知识引入到化学课程之中,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体现,学生可以通过针对性的学习来关心身边的事情,尝试寻找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中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了解到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做到了学习和日常生活相结合,缓慢告别那种脱离现实生活的学习方式。
2.2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抽象学科,很多专业名词比如分子、原子、离子等等,对刚开始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来说,显得很抽象、深奥,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容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教师虽然可以拿出模型来演示一番,但对学生来说,很多概念还是难以琢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污染现象比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温室效应、酸雨等等,对于还没有走上社会的学生们来说,也是难以理解的事情。现在化学课程中,教师通过把一些污染情况的发生原因引导到课堂,比如酸雨的产生,就是由于工业上酸性气体(如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等)、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所致,使学生明白,“酸雨”可使地表水质酸化、土壤酸化、农业减产、腐蚀建筑物、破坏名胜古迹等,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侵蚀每年损失达15亿元。教师可以通过讲授这种情况的严重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自我做起,让每位学生都可以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力量。
3 环境问题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中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意义,不在于是应对考试,而且通过对一些社会现象的了解,来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国的环境污染情况已经到了必须彻底根治的阶段,这就需要人人都应行动起来。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群体之一,他们的亲身见闻将会有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这一阶段内在化学课程中,教师积极讲授环境问题的相关内容,就会有助于中学生群体对于环境污染的了解情况,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效授课办法,把环保问题引入到化学课堂之中。
3.1 成立学习兴趣小组,关注环保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兴趣小组,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到社会上亲自调研环境污染的真实情况。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双休日、夏令营、节假日等空闲时间,去当地自然
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护区和环境污染区等进行实地考查,使学生认识到人与气温、气候、空气、谷物增产、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及环境保护等都存在着密切关系,鼓励学生通过所见闻,结合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尝试分析一些污染情况比如酸雨、雾霾、废水的成因,寻找出解决办法,通过实践活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2 鼓励学生加大对环保问题的宣传力度
[关键词]信息技术 英语教学 作用 问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133-01
当我国逐步开始走向信息社会的是,教育界也开始改革,也将信息化教学融入到教学中。信息化教学中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当代教学的一种方式,更是教学系统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教学媒体已经参与到教学中,可以它将不同空间以及时间的教学信息融合在一起,然后向学生灌输。其目的是希望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因为教学媒体有交流而且还有跨时间以及空间的特点,因为在教学中使用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难点,教学利用这种方式教学能让教学的任务减轻而且可以能将课堂上的效率提高。
一、中职英语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
第一,使用信息技术能够让教学的环境更加生动,而且英语教材中的内容比较单调,图片还有文字全部都是静态,很多的内容内隐性强,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无法领会到真正的意义。但是在借助多媒体后,可以在课件中穿插视频或者是能够动的图片,这样就将原本静止的图片赋予了生命力,课堂中的信息也增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容易了很多。通过多媒体的教学也能够让学生学习的内容丰富,而且教师通过这种新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打消了对学习英语的抵触。学校提供的多媒体软件,可以让教师随意的编改教学程序,因为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同,学生学习的侧重点也不同,因此使用的教学程序也就有区别。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将内容的重点增加或者是删减,而且还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学生在课堂上边听边学,对课堂的内容模仿理解,教学效果可以更加有效。
第二,它能因人施教,实现教学个体化。传统的课堂教学因为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只能考虑群体,无法照顾到个体,而多媒体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内容,安排学习进程,独立地解决各种问题,从而培养自己思维的独创性。如识记一个单词、理解或背诵课文、表演对话等都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的优势进行人与机、生与生、师与生等方式的交互。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可以由学生任意调控,学生在进行学习时既动脑,又动手,从而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跟随计算机屏幕上出现的问题,思考、操练、讨论,可随时进行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练习,并可马上得到反馈信息DD计算机对练习情况的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的操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增强,而手的活动直接影响到大脑的发育,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培养,智力得到了开发,他们全神贯注、兴趣盎然地做着各种练习,而教师则无须开口,只要走下讲台听一听,看一看,电脑会给每个学生一个准确的答案。学生可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控制学习进程,由此真正做到了因人施教,教学个体化。
第三,它能把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推进“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强调教学过程的焦点是任务的完成,不是语言形式的学习。语言形式是在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意义上时,无意识习得的,它是在“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中完成。这一任务的顺利完成主要依赖于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为主体运用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自己思考,使他们能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以上任务的设置在互联网环境下,紧紧联系着生活实际,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获取资料、筛选资料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使用英语的能力,更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各种身边场景,设置活生生的生活素材,这要比教师口头表达设置教学任务的教学效果好得多,可谓一举多得。
第四,它能够使网络资源共享,激活课堂45分钟。根据所教知识的特点,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图、文、声、形等融为一体,创造丰富逼真的文化背景、社会现象、语言交际环境等,使抽象、平面的语言教学变得立体起来。在上课之前,为避免学生无目的地找寻花费时间,受不良信息的污染,教师可通过超链接方式组织教学基本信息,提供资源检索,参与书目、相关网站等导航系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重点学习,主动从网络上获取多方位、开放性的知识。通过一节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英语课,学生学会了用英文表达自己喜欢的电影,制定周末看电影计划,他们还把在网上学到的知识,制作了ppt和个人主页。当然并非每一节课都适合利用网络进行授课,否则教学效果不是“事半功倍”,而是“事倍功半”,教师也就是在“做秀”了。
二、使用信息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
1、如果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使用了这项技术,就要知道运用的范围以及程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教学方案做的更加合理,再根据大纲的安排,设计出合理的教学课程。而使用的信息技术要做到合理,不能在其他的无用的地方使用。虽然使用信息技术是一种趋势,但是只是辅助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因此在制作课件的时候要注意,课件主要的内容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能偏离主题,而且课件如果太华丽,学生的注意力会被课件的表面吸引。还有课件中如果出现了音乐也是将音乐作为背景,而且背景不能太悲伤,也不能太兴奋,这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的教学不能完全依赖于信息技术,虽然使用了技术可以适当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感兴趣,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如果教师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完全使用计算机,容易出现舍本逐末。正如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中职英语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的时候,要将技术中的优点挑出,然后在优化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将课堂的质量提高。
2、教师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太单一,要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完成教师目标。而教学方式的选择,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而定。尽管使用了信息技术,也不能脱离教材,这样才能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对英语感兴趣,还能让学生牢牢的掌握英语知识。在课堂上使用的信息技术一般都是多媒体,多媒体可以让学生的视觉以及听觉都得到满足。中职学生英语比较差,其种一个因素是没有英语教学环境,很多教师口语并不标准,学生的听写能力不会提高。而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可以为营造一个仿真的环境,标准的发音以及语气,可以将学生的英语能力大大提高。但是如果信息太多,会对学生造成干扰。因此教师要能有掌握课堂的能力,还要根据教学的特点选择信息技术。
3、由于使用了信息技术,教学的任务减轻,因此教师在所有的课堂上都使用信息技术,使其的功能性强化。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很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师生的互动中,知道学生对本节课掌握的程度。但是在使用计算机后,师生互动减少,教师靠鼠标指导教学。这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鼠标以及键盘相对教师的话语来说比较冰冷,而且对学生的发展不利。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能将信息技术作为主导的教学手段。
三、结束语
在教学中,情境是不可或缺的。新课改下,我们教师也应顺应时代的潮流,大胆并积极探索在中职英语情境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策略,将英语知识有机地融入情境中,让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去思考和讨论,大大调动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幅提高中职英语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赵勋.现代信息技术与中职英语教学深度结合之问题及对策[J].校园英语.2014(32).
[2] 李华.浅析现代信息技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交际.2013(11).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 教学管理 现代化
数字化校园营造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步入高速发展的信息化阶段,以网络为基础的教学,逐渐深入到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在内的各级学校。可以说,数字化的有效运行对教育教学活动帮助很大,对学校教学管理现代化也非常重要。下面着重谈谈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如何加快学校教学管理的现代化建设。
一、数字化教学环境下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性
学校的重要工作是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构建数字化教学环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形成完善的学习体系;能够提高教学工作水平,提升工作能力;也能使学校各项工作和任务有条不紊的开展。
1.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主观能动,导致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对学习失去兴趣。在现代化教学管理中,构建数字化校园环境,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集中学生注意力有重要的作用。在数字化教学中,老师将很多板书无法体现的知识,用多媒体演示的方法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立体化的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学生接触到很多新型科学技术和通讯工具;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对原有的课堂教学产生视觉疲劳,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低。构建数字化校园环境,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不仅开扩了视野,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如果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究数字化教学中来,在学习中对各科知识有了新的认识,自身主观能动性提升了,学习效果较以前有明显的提高,有助于帮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2.有利于有效开展教育教学
数字化校园的目标,是将校园内的各种信息数字化,使教师课堂教学的资源丰富起来,能够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因为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无法取得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是当前的教学难点。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是理论性极强的学科,不同学生的反应能力不同,很多理解能力差的学生无法理解,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学质量差。学校教学管理中运用数字化教学,能够让教师在广泛占有教学资源,施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知识体系的完备,在学习中积极探究各科知识,研究相关知识体系,提升自身综合水平,提升学习能力。
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运用,使得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在教师间形成共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能够优化教学,无形中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技能。另外,学校的教学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对师生和教学活动的管理信息化,也是数字化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如常规教学管理中的学籍管理、教学与考试人员安排、成绩汇总和分析、网上评教等工作,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进行比较准确而快速的处理。职业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比较重要,也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校通系统能够使家校形成合力,对学生开展教育和管理。
二、数字化环境推动学校教学管理现代化策略
校园数字化,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场教学和管理的革命。为了提升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改变中职学校的教育现状,提升学校教学管理的质量,必须有效运行和落实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学校教学管理的现代化。
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方面是课堂教学的管理,数字化环境下的课堂教学,需要老师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更需要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能主动参与。因此,专业技术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教材知识和参考资料有机结合起来,将知识体系进行严格的整理,以PPT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如此,学生的技术专业学习才能不枯燥,学习的科学性才能提升。另外,我们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上机操作,进行模拟实验和操作运行。学生所学的技术多是运用型的。在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数字化教学环境引导下,进行演示实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在亲自论证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2.创建网络教学知识库,推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信息技术催生教学互动的课堂模式,革新了教学手段与方法;可以说“谁抓住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动权,谁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主动权。”中职学校学生学习能力、专业技能的高效获得和提升,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因此,在数字化校园环境的影响下,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构建合理的网络知识库。我们培养的学生是相对专业的技术性人才。他们需要更多的实践和理论经验,课堂上的教材学习只是一个方面,因而构建合理的网络教学知识库,让学生能够开阔视野去学习、去研究相关领域的先进知识,才能使得他们的技能和水平获得较大的提升。在我们的职业教育课堂,很多知识是无法用板书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的,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为了帮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可积极鼓励学生在校园教学知识库中查阅相关资料。如此,帮助学生解决了问题,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我们的网络资源库需要我们科任老师利用专业特长进行收集、整理,无形中对老师的教学技能、专业技能的提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化校园环境建设,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批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和愿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奉献的教师队伍,也需要我们学校领导层的关注和大力支持。
全方面教学管理现代化,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数字化校园与环境建设与运行,能够改变教学活动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与技能提升,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有所提升。而数字化教学管理要长效,关注点远不止这些。如学校网站建设,家校通有效利用,网上留言与交流,无纸化、数字化办公功能以及学校数字化财产设备管理等等,都是学校教学管理现代化的体现。如我们学校,不仅重视学校数字化建设,更突出数字化校园科学规范的应用,可以说已经为师生营造了一个开放的、社会化的学习与研究环境,凸显出学校管理现代化的效益。
总之,中职学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重视数字化校园环境的构建,依托计算机技术、网络系统以及通讯技术,实现学校教学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突出管理的精细化,必将大大提高办学水平和能力,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熊辉. 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J]. 当代教育论坛,2011(01).
[2] 梁耀林. 中职学校教学管理之我见[J]. 职业,2011(23).
一、整合教学内容,凸显教学科学性
虽然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教材也无法把世界上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教学内容在第一时间反映出来.而现代信息技术正好拥有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可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教师收集最准确、恰当的学习信息,引入时代活水,使教材“活”起来.
以“勾股定理”一课为例,我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了三个正方形并围成个直角三角形的形状,通过几何画板可以让学生很清晰地看到,只要我们按住中间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并随意移动,就能随意改变直角三角形的形状.但是,这三个正方形却始终都能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形状,从而让学生主动发现图形中两个小正方形的边长的平方和等于大正方形的平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课后,让学生自行利用网络搜集关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这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我们祖国古代数学的辉煌,也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可见,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为简洁地进行课件演示,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掌握教学重难点,为学生提供爱国主义教育题材,拓展学生的学习途径.
二、整合教学形式,彰显教学实效性
教师应该设身处地地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选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注重实效,属于“画蛇添足”或效果不明显的就干脆不用或少用,以提高教学效益为目的,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上做到与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教材内容的贴近,不粗糙滥制、牵强附会,防止摆花架子,追求表面形式.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我开设了“生活中的对称图形”的综合实践活动,并将学生搜集到的图片做成美丽的图案课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出来,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图形入手,感受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在学习“图形的旋转”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已经学习了平移和轴对称,对图形有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分析概括的能力.因此,我采用了探究式活动教学,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索新知,这样更能构建一个以师生互动、探究创新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
三、整合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最优化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教师应充分了解各种媒体的特性,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点,找准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的结合点,使两者有机结合,呈现源于传统教学又高于传统教学的最优化形态,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学习“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在同一平面内”的表象概念,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组立交桥及桥上、桥下汽车行进的画面,引导学生认识“在同一平面内”的这个概念.再引导学生说说对日常生活中平行线的认识,再结合自己周围的环境,在教室里寻找一条已知的平行线,从而让学生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密切关系中通过操作、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出直线平行的条件.然后再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三根木条按要求固定木条b、c,转动木条a,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进行自主探索.
1. 观察∠2的变化以及与∠1的大小关系.
2. 你发现木条b与木条a位置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3. 木条b何时与木条a平行?
关键词:生物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09018602
0引言
我国于2001年实行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标准,在10年的改革实践中,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可,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2011年,我国又颁发了新一轮的课程标准。比较前后两次的课程标准可以发现新标准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学习兴趣有增无减,新课标更注重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更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实验教学还是理论教学都会存在一部分内容因为材料、器材、设备的局限性,无法直接让全班学生都亲身参与,学生更是无法对部分实验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进行直观的观察,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积极性以及亲身感知上出现偏差,对教学的重点难点不能突破。而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来源的广泛性以及信息的生动活泼性,使得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突破教学难点
初中生物新课标在教学内容上有较多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如果充分利用可以大大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普及生物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是这些内容如果仅凭教师的讲述和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无法达到教学效果、也无法使学生突破教学难点的。现代教育技术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更有利于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习兴趣。生动、真实的形象使难懂的内容更具体化,更有利于突破学习的难点。如在进行“人体血液循环”教学活动中,人体心脏的活动、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以及物质交换过程及方式等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讲述或者是借助于模型都不能使学生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认识。然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人体心脏、血液循环的过程制作成Flas,伴随着心脏的搏动血液由左心室流出经过各级动脉血管在组织细胞处进行物质交换,再沿各级静脉回到心脏的右心房(伴随血液颜色的改变,指示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再由右心房到右心室再进入肺部(伴随呼吸,在肺部毛细血管网处完成交换,血液颜色变化)再进入左心房到达左心室,完成整个循环。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在血液循环过程中心脏的工作模式以及交换的过程。
再如“尿的形成和排除”,无论老师怎么形象比喻,学生始终如同雾里看花。然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和Flash课件,学生很容易直观地感受到肾单位的工作过程及工作方式,从而解开思维难点,增加学习兴趣,为学生突破抽象的教学难点提供帮助。
2变静为动,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生物教学中如“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以及生物的发育生长等内容,如果采用普通的教学方法,学生根本无法理解。而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草履虫的运动、生殖、排泄等生命活动以及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制成Flas或者是视频,学生就会一目了然,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3多角度的信息来源,加大课堂信息量
初中的生物学科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更为贴近,但是受各地气候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对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没有直观感受。因此,这部分内容对他们来说显得空洞而乏力,影响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时,要充分展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以及各类生态系统的区别和特点。对于没有直观感受的学生而言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机械地记忆。如果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寻找更多的有关知识,再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即可充分了解世界的奇妙与纷繁,真正掌握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态系统,而不同的生态系统又演化出不同的生物类别,共同构成了纷繁多变的世界。从而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动力去认识、去保护我们所处的生物圈,达到教学效果。
4设置趣味性课题,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生物教学中许多内容与大家的生活紧密相连,但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会使得课堂干瘪而无生气。教师可以有目的性地设置一些题目,通过学生自主利用网络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如:“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就可以成立学习小组,由各小组对所查找的知识进行陈述,学生讨论,最后教师再进行相关点评。
5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
中学教学各学科在进行复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对知识进行系统化复习,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生物教学同样需要系统化的知识网络,从而使学生更好、更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进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复习时,在内容上包括“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等内容,而不同的生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各自不同的适应方式,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内容。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大容量、便于展示的特征,通过大量的事实帮助学生理解“保护色、警戒色以及拟态”的区别与联系。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6结语
现代教育技术以其显著的特征成为教师教学的有力帮手和学生学习的有力推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Powerpoint、Flas、网络资源等优势增加学生的知识含量,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然而,现代教育技术毕竟是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设计制造的,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方式教学,例如一些现实中可以实现的过程就应该尽量在现实教学中实践,打消学生的误解,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科的魅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热爱自然的情怀。在教学中只能使教育技术成为教师的辅助而不是教学的全部。
参考文献: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ourse Teaching Environment's Influence on the Effect of Classroom Teaching ― A Case of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ZHOU Yu-ping1, DU Ming-e2
(1.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aikou 571158, China; 2.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aikou 571158, China)
Abstract: In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s normal course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classroom teaching environment.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modern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environment factors were compared. Based on two kinds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the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comparison, analyzes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modern classroom teaching environment of the teaching effect. Illustrates the different teaching environment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eaching effect Affirmation of the advantages of modern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points out the faults of the modern teaching environment.
Key words: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environment;the classroom;the teaching effect
1 概述
教育技术是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视听教学、程序教学以及系统化设计教学等基础上发展并逐渐成长起来的一门新兴的教育科学中的分支科学,是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成果[1]。从本质上来说,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技术与方法的总称。从实践应用来说,教育技术是在先进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相关的技术和方法促进教育效果优化的实践活动[2]。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发表了教育技术定义(AECT’94定义),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的理论和实践。2005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经过充分讨论后发表了新的定义(AECT’05定义),定义教育技术是指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随着教育理论、实践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应运而生。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在本质上属于同一个概念。目前人们逐渐习惯于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概念,这使得教育技术有了更加强烈的现代化、信息化色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学环境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2 教学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环境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依然是不容忽视的。教学环境有物理层面上的,也有心理层面上的。教学环境是课堂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基本条件之一,不同的教学环境往往会将教学活动导向不同的境界和水平,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既包括硬件环境,也包含软件环境,还包括人力资源环境。教学环境贯穿于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教师教学过程的始终,深刻影响着学生创造力的智力因素[3]。
《现代教育技术》是很多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所学生所必修的一门公共课,其目的是培养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增??师范生的职业技能,为培养和造就能适应未?禳a href="lunwendata.com/thesis/List_13.html" title="社会论文" target="_blank">社会?济发展需要的、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奠定良好的职业基础。不言而喻,《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对于高师院校的学生来说,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于该课的“教”与“学”一直以来都是从事师范教育的工作者所密切关注话题,然而对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开课环境的关注往往易被忽视。其实,《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环境对于当今的师范人才培养来说,起到的作用是相当大的,教学离不开“教”、“学”二字,无论是“教”还是“学”都离不开教学环境。
3 传统课堂教学环境与现代课堂教学环境
我们处在一个不断改革创新的年代,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一直在经受着各种考验,现代化的课堂教学环境已成了今天课堂教学的首选,两者各有利弊,重要的是如何更好地利用教学环境,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本身内涵,将传统教学环境与现代化教学环境较好的融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3.1传统课堂教学环境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角,老师单向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课堂教学环境以黑板、粉笔、教材、简单教具为主,构成了教学资源的主要部分。单一的教学环境构成了单调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显然不相符合的。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创造性无法突显反被压抑。
但这种传统式的课堂教学环境是不是就一无是处而应完全摒弃掉呢?从我们调查的结果显示并不是这样的,在有些课程或知识的传授方面,传统课堂教学环境依然可以采用,甚至这种环境的下取得的教学效果可能还更佳。如:在高等数学的公式推导、推理方面,程序设计过程中的程序分析等。
3.2现代课堂教学环境
以海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环境看,分为两种:一种是多媒体教室环境,另一种是多媒体实验室环境。多媒体教室提供有教师上课用的电脑、大屏幕投影、音响设备等硬件环境,还有教师上课所需电子教学资料及课程所需的软件等环境。多媒体实验室除包括以上资源外,还为每位上课的同学配有一台电脑,教师机还安装有广播软件。同学们不用担心座位离讲台远的问题,在自己的电脑上就能清楚显示出老师的讲课内容。学生还可以随堂练习所学知识,利用电脑上网搜索资料、与老师在线交流等。显而易见,现代课堂教学环境比传统课堂教学环境要丰富些。然而这些丰富的资源有时也会给学生带来一些极大的诱惑,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3.3传统课堂教学环境与现代课堂教学环境主要因素对比
传统课堂教学环境虽然缺少了很多现代化的成分,但有时也能显出它固有的优势。与其相比,现代课堂教学环境的优势则很突出,从下面表1中给出的教学过程表现形式来着,可以看出传统课堂教学环境与现代课堂教学环境的不同。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现代课堂教学环境比传统课堂教学环境要好很多,但它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佳教学环境,对于有些教师和学生,若不能正确、充分利用它,非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反而是资源的浪费,效果可能恰恰相反。传统课堂教学环境有它的劣势,但同时也有它的优点,我们不能完全抛弃不用。只要在恰当的时候选择合适的环境,都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课程教学效果
为了说明最终的教学效果,我们对2009级到2013级五个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针对《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来说,大多数学生喜欢现代课堂教学环境。原因很简单,这门课程就是要突出“现代”、“教育”和“技术”这几个字的内涵。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不能充分体现出这些因素。
当然,课堂教学环境除了人们常说的基础硬件设施以外,还包括一些其他因素,如:教师上课的教法、教师讲课的水平、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人格魅力、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同专业学生的差别、学生的相互交流、学生的学法,甚至是上课时间的安排(如:有些学生更喜欢晚上上课)等等。
到底什么样的教学环境好,要用事实来说话,用数据来证明的。我们还对2009级到2013级我校的部分专业师范生,采用不同课堂教学环境的班级期末考试成绩做了一个统计,参与统计的学生人数每年级均不少于150人,统计的数据情况如表2所示。
5不同教学环境产生不同教学效果的分析
不同的课堂教学环境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这一点从上面的统计表中已经看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发生了变化,传统《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偏于理论,对于理论性的内容来说,不可避免会有枯燥感。很多形象化的教学现象无法在课堂上展示出来;而有了现代化的课堂教学环境,这些内容可以用多媒体的形式非常形象的展示出来。内容上会丰富了很多。
2)多媒体技术的魅力会不知不觉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很自然的学到了知识,形象、生动,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这一点是传统课堂教学环境所不法比拟的。
3)现代化课堂教学环境使用的是电脑、多媒体教学环境,给教师提供了更高效率教学的环境,可以每堂课多向学生输送很多信息而学生又不感觉到累,这也是传统课堂教学所不能及的。传统的课堂教学靠的是黑板和粉笔,加上老师的教材和简单的教具。
4)学习资源丰富,网络可提供海量参考资料。学生们通过阅读大量网上资料,开阔了视野,知识面从横向到纵向均得到了拓展。而传统环境在该方面是受限的。
5)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紧密了。现代化的交流环境,提供了便捷的交流条件,缩短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空间距离,也节省了时间。这一点与传统环境相比,比传统教学环境的时间和空间减少了很多。
6)提高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现代教学环境在团结协作方面,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哪怕两位同学距离很远,也可以在线随时交流与协作,而传统的教学环境做不到。
6现代化教学环境的不利因素
现代化教学环境是不是就十全十美,完全可以取代传统教学环境了呢?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的因素。我们看特任何事物都不能用绝对的观点。其实,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也存在一些不足,以下即是几个存在问题的方面。
1)对教师的要求高。使用各种教学设备的能力,如:对多媒体软件的使用能力、对课堂教学的掌控能力、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的应答能力、对课堂上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应变能力和对电子教学资源的建设能力等。
2)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网络上资源丰富,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学生要有判断能力,什么该看,什么不该看。哪些是需要的,哪些是无用的。要有抵御各种诱惑的能力。
3)要求师生会使用海量的网络资源。网络提供给我们大量资源,利用得好,则事半功倍,利用得不好,则事倍功半。不会使用这些资源,是一种浪费,也谈不上与时俱进。
4)学生的自由度大了,自主学习时间的把握,可移动电子设备各种各样,学生要学会管理自己,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否则就会浪费掉大量的宝贵时间,这种现象在当今时代屡见不鲜。
5)投资相对高,从设备费到通讯费,到各种软件使用费等,比传统教学环境开销大。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高中数学;主体性;理解难度;问题情境
将现代多媒体技术与数学学科结合起来,能够使枯燥、抽象的数学表现形式变得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形成与发展的认识,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进而使高中数学课堂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这一论题进行具体的探究与描述。
一、运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方式,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讲授型,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使得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被漠视,学习思维被限制,学习效率也一直处于不理想的状态。而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信息搜索功能和存储功能,若将它引入数学课堂中,我们就可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依靠自身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分析、自主讨论,从而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人。
比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的结构”这节内容时,课前,我对班里学生进行了分组,要求各个小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与本节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料,如棱柱、棱锥、棱台、圆柱、圆锥、圆台、球的空间实物图形,以及它们的结构特征、定义等,并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课堂上,各个小组一起对所调查的资料进行沟通、交流,并依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尝试描述出各种空间几何体的定义、结构特征,教师作出最终评价。这样,我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新知进行自行探索和研究,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了提前熟悉与了解,在正式学习时,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感知,从而为实现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运用信息技术攻破教学重难点,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数学作为一门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教材中很多知识点单纯依靠我们口头语言的讲解及挂图分析,很难达到让学生有效理解的程度,而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静态为动态的教学特征,将它引进高中数学课堂,就能成功突破数学教学重难点,从而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使高中数学课堂获得最大收益。
比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这节内容时,对于“函数的周期性”“函数图象的伸缩变换”这些知识点,由于表述结构较为复杂,给学生准确地理解带来了不小的困难,这时我们就可将现代信息技术引进教学课堂,运用信息技术的放大、快进、放慢等功能,对涉及这些知识点的相关图象进行反复观看,如此便能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学习难关,使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和认识,从而为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创造有利条件。
三、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思维活跃,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对于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他们乐于思考、善于思考,所以,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尤其是新课导入环节,我们就可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如此,便能在上课一开始就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对数学新知的学习状态由被动转为主动,从而在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比如,在学习必修一中有关“函数单调性”的问题时,对于这一概念的导入,我们就可运用信息技术将学生所在城市某一天的温度变化图和股票市场的K线图呈现出来,然后提出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真实问题,如此,便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探索和研究的欲望,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了熟悉感、亲切感,降低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感和厌烦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如今,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在我国的深入推进和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这一现代化教学工具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对于高中数学学科而言,它可以使枯燥乏味的教学过程变得形象有趣,使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生动,从而使学生乐于学数学、善于学数学,进而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所以,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就应努力探索和研究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数学教学中的合理措施和途径,使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在信息技术环境的支持下得以最大幅度的发展和提高。
能力。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现代技术;创新能力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新的信息技术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和计算机等网络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构建主义的创新引起当代教育心理学的改革。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了图、文的特点,为其提供了一定的教学环境,并且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可以持续发展。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
能力。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就是激发其创新意识。一个良好、轻松的学习环境一定会给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带来帮助。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做到有声有图、感染力加强等特点。把文字、图像、声音等集合成一体,并在处理动画、视音频等方面能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各个感官的需求,让学生可以在一个充满趣味的环境中学习。
二、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地方就是课堂中的教学。现代教学都要利用现代化教育的技术来改变课堂的教学方法。让课堂充满乐趣和活力。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按照需要,将一些图形、题目的分析过程先储存在计算机中,并且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展现在学生面面。同时,还可以利用计算机高速信息处理的特点将课堂上的教学通过动画的方式演示,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知识量。
三、有利于探索式学习
探索式学习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网络上的超大信息资源以及结构对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发现是非常合适的。而这种学习方法还可以彻底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让学生可以站在一个积极主动的地位,并且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创造性和兴趣。
四、运用远程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原有传统的课堂教学条件下,个性化学习只是追求。但是,网络可以成为远程教育的基础,让因材施教成为可能,让个性学习得以实现。因为在网络中没有统一的教材、进度,所以,每一位学习的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资源来选择适合的方式以及速度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环境;成人学员;自主学习;内涵;理论基础
一、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成人学员自主学习的内涵
随着学习型社会的来临,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自主学习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尽管对自主学习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但是已经为我们正确认识自主学习的内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框架。
我国学者一般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的学习,是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他们的根本分水岭是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的确立与否。自主学习可以分成三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的事先计划与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学习活动的监察、评价、反馈;三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修正和控制。”有关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四点:第一是能动性,与他主学习相对,指学习者由主观能动性驱动的学习,而不是受外界压力强迫被动地学习;第二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相对,指学习不是依赖教师或他人来进行的,而是由学习者凭借自身的能力与知识独立地完成学习活动;第三是有效性,指学习者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学习过程优化,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第四是相对性,指学习并非在任何方面、任何时间、任何内容上都是完全自主的,也不能把学习简单地分成自主与不自主。
笔者主张从学习的维度和过程两个角度来定义自主学习比较全面。从学习的维度来看,自主学习的特征表现为:学习动机是自我激发的,学习内容是自我选择的,学习策略是自我调控的,学习时间是自我管理的,并且学习者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性条件,能够对学习结果做出自我判断和评价。从学习的过程来看,自主学习的特征表现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之前能够自我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学习准备,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过程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因此,本文将自主学习定义为学习者在学习维度和学习过程两个方面都达到的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是学习者个体非智力因素作用于智力活动的一种状态显示。它表现在学习维度上能够对影响学习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在学习过程上能够贯穿持久,这样的一种纵横交错、均已达到成熟的状态。
由于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成人学员自主学习需要借助于网络这一先进的媒体资源,因此,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成人学员自主学习也简称为成人学员网络自主学习。又由于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项教育改革实验,它必然具有一些新的特点,而成人学员作为自主学习的主体,由于其生理和心理所具有的成熟性,必然与普通学生具有一些明显的差异,因此,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成人学员自主学习也就具有一些自身固有的内涵。具体表现为:在入学资格的认定上,突破了种种限制,凡是愿意参加学习者,只要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条件,均可免试注册入学,借助于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手段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从而可以真正实现“人人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所”的学习理想;计算机、电信和卫星电视相融合的综合传输网络,使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地选择媒体、学习手段与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灵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地点与速度;师生所处于的“准永久性分离状态”使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员学习的“指导者”与“合作者”。
结合上述特点,成人学员网络自主学习是指成人学员在现代远程教育机构的支持服务和远程教师的指导下,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认知风格,采取较为灵活的学习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和自我转化的主动建构过程。
二、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成人学员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一)现代远程教育结构理论
现代远程教育结构理论主要是指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穆尔(Moore)教授的交互影响距离理论。在理论中穆尔(Moore)将远程教育的结构确定为两个维度和三个变量。
两个维度是指交互影响距离与自主学习。穆尔(Moore)认为,远程教育中的交互影响是指在教师与学习者相互分离的特殊环境中发生的,并由此导致了学习者与教师特殊的学与教的行为方式。交互影响距离是指因地理上的因素而形成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教与学的行为、心理和通信方面可能造成的可能误解的空间。
三个变量是指对话、结构与自主学习。他认为,远程教育不单意味着学习者与教师之间所处地理位置上的分离,更重要的还在于远程教育是个教育领域的概念,它描述了被时空分离的教师―学习者之间所处空间状态关系。这种空间状态关系可以围绕着该领域的最基本的构成建立一种分类,这就是教学计划的结构、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话)、学习者自学的性质与程度(自主性)。每一位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心理及通信方面的距离,永远不会完全相同。换句话说,交互影响距离是连续的变量、相对的术语,而不是离散的变量、绝对的术语。交互影响距离大小是对话(dialog)和结构(structure)两个变量的函数;而交互影响距离与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是交互影响距离越大,自主学习程度就越小。
穆尔的交互影响距离理论告诉我们:在现代远程教育实施过程中,现代远程教育实施机构要提高现代远程通信媒体的技术程度,增加远程教育教师与成人学员、远程教育教师与远程教育教师之间以及成人学员与成人学员之间的交流互动,要根据外部环境以及所培养成人学员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计划的结构,来缩短交互影响的距离,从而提高成人学员的自主学习程度,以促进办学质量和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二)现代学习理论
从理论基础的作用分析来看,现代学习理论中对自主学习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信息加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人的认知程序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头脑是一个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器,而心理是一个复杂的、有符号操纵的系统,包括一系列相关的/不同的信息处理过程。学习者通过网络、课堂、媒体、教材、教师等信息源接受信息,把输入脑中的学习信息符号予以解码、接收、编码,并以符号的形式予以保存。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各种各样的内部加工,或者把他们的信号结构转换成更有用的表象;接着对其进行编码,或通过把他们与系统中的其他信息加以比较和联结,解释其意义。当这些认知过程完成后,再以解决任务的方式输出来。
温内(Winne)与巴特勒(Butler)认为完整的自主学习过程应该包括任务界定、目标设置和计划、策略执行与元认知四个阶段。斯腾伯格(Stemberg)则进一步认为认知过程进行的有效性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元认知过程的运行水平,没有元认知的监控和调节的认知活动是盲目的活动,低水平的元认知过程必然导致低效率的认知活动,只有高水平的元认知活动才会带来认知活动的高效率,学习成功者与学习失败者的最重要的区别是学习成功者具有调节与控制学习的能力,学会了如何学习。
信息加工心理学家还认为自主学习的动机来源于自我信念,动机过程与一般的信息过程一样,经过个体在循环反馈回路中进行加工进而推动、调节个体的学习。而自主学习的发生有其内部与外部条件之分。其内部条件包括先决知识、动机与元认知,外部条件包括丰富的学习资源,交互的实现、导航设计的支持、管理支持和学习内容的内置支持。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增加,个体调节自己的信息加工及反应能力不断增强,用以调控信息加工的规则控制系统也会日趋精确、完善,这样的规则系统构成了自主学习的基础。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它是在吸取了多种学习理论,特别是维果茨基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和形成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学习不是外部刺激的结果,而是外部环境与认知主体内部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建构性;主张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及知识结构的网络化;提出情景、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倡导改变教学脱离实际的情景性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习者,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在学习中,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积极性”“建构性”和“目标指引性”为其基本特征,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对自主学习的指导作用也越来越富有成效。
美国加州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维特罗克(Wittrock)提出的“学习生成过程模式”较好地解释了这种建构过程。他认为学习的生成过程是: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已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事件和脑中的信息加工策略,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新知识)相互作用,主动地选择信息和注意信息,以及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因此,维特罗克认为,学习者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生成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它反映了学习过程与环境的多向交互作用。在这种交互作用中,学习者和情景是相互依存的,学习者是有意识的、主动的,其认知和动机因素是学习的基本决定因素,而情景对于学习者学习的生成过程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它能有效地帮助学习者实现学习的生成。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者认为,人的学习是以自主学习潜能的发挥为基础的,人类有机体有一种自我-主动的自然倾向,学习的目的是走向自由(自主)和自我实现。“学生自身具有学习的能力,当学习者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时,就会促进学习;那种涉及学习者全身心的自动自发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学习”。
因此,这一理论强调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是完满人物的形成过程;人际关系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与此相对应,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必须是尊重学习者;必须注重情感发展目标和认知发展目标的统一,必须相信任何正常的学习者可以开发自己的潜力并实现自我价值;主张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认为师生应该共同分担学习的责任。从这一原则出发,学习就成为学习者获取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探究自己情感,学会与教师及其他学习者交往,阐明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自我成长、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过程。
要想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鼓励学习者,消除他们对学习能力的自我怀疑和消极的自我评价;其次要针对学习者的自我过程分别予以指导,这就使得教师的角色必须由原来的“知识的传播者”变成一个可以让学习者感觉到的真诚的、可信赖的、有感情的“指导者”。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认为,教学的目的就是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组织教学,促进学习者自我学习、自我实现,培养学习者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强调情景教学,和谐师生感情,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促进学习者身心全面发展。
上述现代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学习者自身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是“帮助者”与“指导者”,是“平等的首席”,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的”“交流与合作的”关系。因此,现代远程教育办学机构和远程教育教师一定要树立“以成人学员为本”的教育理念,全心全意为学员服务,做好“助学导学”工作,成人学员自身也要改变自主学习态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杨改学.现代远程教育[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9.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
[3]有关详细内容参见: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44.
[4]详细内容参见:杨改学.现代远程教育[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35-37.
[5]详细内容参见: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0-39.
[6]钟志贤,谢云.基于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4,(11)16.
[7]杨改学.现代远程教育[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8]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0]钟志贤,谢云.基于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