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技术学发展历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朦胧期、钢琴教学、技术理论
纵观中国钢琴教育的历史,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这一时期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可称之为中国钢琴教育发展的朦胧期。这一时期,中国钢琴教育的发展处于启蒙阶段,钢琴教学和技术理论等都处于萌芽之中。俗语说,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各种事物发展的启蒙阶段至关重要,钢琴教育的发展亦是如此。因此本文选择了朦胧期这一时间点,对社会背景、音乐教育机构、钢琴教学状况及有代表性的钢琴人物的钢琴技术理论四个方面作简要的阐述。
一、朦胧期的文化背景
1840年爆发,西方列强的舰船利炮摧毁了清王朝的封建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的了腐朽的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政权,政治体制发生重大变革。1915年,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张学习欧美科学文化,要求富国强兵。这场运动触及文化的各个方面,从宗教、政治、教育、伦理到语言、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几乎无所不包。钢琴也是因为教堂的开设和新学堂的兴办,在中国推广和应用开的。
二、音乐教育机构的应运而生
之后,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近代新音乐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各地音乐界相继成立了多种形式的音乐社团,举办了多种音乐演出和讲习活动。此后,作为西洋乐器的钢琴,频频出现在各类音乐会上。
1927年11月27日,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所高等专业音乐学院―国立音乐学院,任院长,萧友梅主持校政。1929年改为国立音专后,由萧友梅任院长。
国立音专是参照德、法等国高等音乐学校的教学体制,建立起来的单科音乐大学,成立之初设声乐、钢琴、小提琴和作曲四个系,并根据中国当时的具体情况,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上具有自身的特点,吸引了一批中外优秀的音乐家前去任教,其中高薪特聘俄籍钢琴家查哈罗夫教授,主持音专的钢琴教学工作,这是对中国钢琴艺术发展影响深远的重要历史事件。
三、以梅・帕契和鲍里斯・查哈罗夫为代表的人物及钢琴教学技术理论
1.梅・帕契
意大利钢琴家梅・帕契先生于1904年在上海祖侨俱乐部举行独奏会,是外国钢琴家最早在中国公演的钢琴音乐会。梅?帕契先生是著名钢琴大师李斯特的再传弟子,长期居住在上海,担任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指挥,使这个乐队的演奏水平一跃而被公誉为“远东第一”的交响乐队。梅・帕契先生在上海长期侨居直至终老,除演奏与指挥之外,还从事钢琴教学。
梅・帕契先生的钢琴教学非常严格,强调手指的独立性和对坚实的指尖的训练。
首先,梅・帕契先生强调手指的独立性。傅雷先生在《傅聪的成长》一文中,对梅先生的教学有过这样一段描述:“傅聪在国内所受的唯一严格的钢琴训练,就是在梅・帕契先生门下的二年”。傅聪先生在谈到他跟梅・帕契学琴时曾说;“这一年所有的好东西都没有了;让我手背上放个钢板练指头,钢板一掉下来就订。” 严格的手指技术成为大多数中国钢琴家们演奏的重要特点。
其次,梅?帕契先生强调对坚实的指尖训练,先生认为对坚实的指尖训练不仅用于弹奏古典乐曲、浪漫乐曲,还用于弹奏普罗柯菲耶夫、巴托克,甚至带有印象派情调的音乐。
梅・帕契先生的钢琴教学弹奏技术,对中国的钢琴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培养了中国老一辈钢琴家俞便民、张隽伟和后来的年轻钢琴家朱工一、周广仁、巫漪丽、傅聪等,他们都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和教育家,并把这种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之中,以至于严格的手指训练在中国现在的钢琴教学中还受到相当的重视。
2.鲍里斯?查哈罗夫
鲍里斯?查哈罗夫先生是俄罗斯最早的钢琴学派创始人安娜?叶西波娃的学生,是普罗柯菲耶夫的同窗好友,后来还跟随戈多夫斯基学过一段时间。他有着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任教七年,以及舞台演奏的丰富经验,身兼钢琴教师和钢琴演奏家双重身份。
1927年中国建立了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上海国立音乐学院(1929年改名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开设了我国第一个钢琴系,由俄罗斯钢琴家鲍里斯・查哈罗夫主持,使中国首次有了正规化、专业化的钢琴教育基地。正是查哈罗夫,使中国当时唯一的高等音乐学府的钢琴教学,由原有处于较低水平迅速推进到合乎当时世界高等钢琴专业教学和艺术性演奏要求的水平线上,培养出了李献敏、丁善德、李翠贞、吴乐懿、范继森等中国第一代钢琴家。他的学生丁善德,于1935年5月11日在上海举行了毕业独奏音乐会,这是中国钢琴艺术史上第一次由中国钢琴家举办的钢琴独奏音乐会。正因为在中国钢琴教育方面的突出贡献,查哈罗夫被尊称为中国第一代钢琴家的宗师。
首先,查哈罗夫在钢琴教学中贯彻俄罗斯钢琴学派的美学与教学原则,致力于扎实的俄罗斯基本功训练,追求把优美如歌的旋律同技巧结合起来,使演奏既有干净有力的技巧,又有柔润美丽的音色。
其次,他注重手指技术,对于手型,他建议“感觉到手掌心好像抓住一个鸡蛋那样的”。但他也说过:“假如你愿意的话――可以把手掌翻过来弹”。他注重对作品深刻且富有创造性的理解,讲究强烈的音乐个性和严谨周密的演奏布局。
正是以梅・帕契和鲍里斯・查哈罗夫等为代表的钢琴家们,给当时正处于朦胧期的中国钢琴教学,带来了严格的钢琴手指技术,使中国有了基本的,较为规范的钢琴教学技术理论。但是追求中国特色钢琴弹奏技术方面,由于这些外国钢琴家缺少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音乐美学知识的了解,因此在钢琴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音乐的理解,更多的是中国学生凭借自身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积累,有意无意的渗透到钢琴弹奏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年这一时期,中国的钢琴教教学有了最基础的框架:中国钢琴的专业教育机构基本确立,钢琴教学技术初步形成,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受到钢琴专业教育的年轻学子,他们活跃在中国的钢琴舞台,逐渐成为中国钢琴教育事业发展的栋梁,其中有不少后来成长为第一代钢琴家。这些都为中国钢琴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中国钢琴教学技术理论的启蒙阶段。
参考文献
[1]陈丹曦. 半江瑟瑟半江红―20世纪50年代前的中国钢琴音乐. 福建艺术. 2001年第5期
[2]李松兰. 试论中国钢琴学派的萌芽.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3]程征.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钢琴音乐创作若干问题的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4]傅雷著. 与傅聪谈音乐. 三联书店出版. 1995年
[5]黄岑 中国早期的钢琴教育机构与钢琴人物.见: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校学报),2001年第四期
[6]卞萌著, 卞善艺译. 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 华乐出版社. 1996年
[7]汪毓和. 20世纪华人音乐创作概述. 音乐研究. 1995年第1, 2, 3期
[8]汪毓和. 对建国50年来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回顾与展望。钢琴艺术.1999年第五期
关键词:教育技术;技术主义;人本主义
引言
纵观教育技术发展史,其发展历程一直伴随着技术主义和人本主义这两条线索。对媒体技术的研究在我国教育技术界一直倍受关注。从电化教育重新起步以来,现代教育媒体的重要意义始终被强调。一次媒体形式的改变和花样翻新都给教育技术的革新带来巨大的冲击。这也使得人们容易将教育技术与媒体技术联系在一起。但是,当我们深入去探讨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时,却发现人们对教育技术的理解并不完整。有的认为教育技术是先进媒体在教育中的应用,有的认为教育技术是对教学的辅助,这些认识,都是建立在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技能的运用上,而忽视了教育技术作为一门科学所包含的其他内容,结果就是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长期滞后于“技术”的更新。这不仅影响到教育技术当前的地位和作用的有效发挥,也影响到将来教育技术的发展。因此,如何更新教育观念,是影响教育技术长久发展的因素之一。
一、什么是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的确切定义,各种文献中引用较多的有两种:一种是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定义教育技术为:“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的总和,包括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技术两大类。”另一种是被我国学术界所广泛接受的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AECT)1994年的定义:“教育(教学)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1]归纳这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从两方面来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
(1)教育技术是教育过程中所用到的各种物化手段。从最基本的黑板、粉笔、文字教材、教具、投影仪、幻灯机、电视机、有线与无线扩音系统、视频展示台到多媒体计算机等都是教育技术的硬件组成部分。
(3)教育技术还是设计、实施和评价教育、教学过程的方法。诸如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法、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以及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所提倡的启发式教学法等各个阶段、各个时期的教育、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教育理念和技术。即教育者在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各种技术设备,整合自己的教育观念、能力素质、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等诸多因素,以达到优化教学结构的目的。
二、教育技术的哲学基础
教育技术的发展一直是伴随着技术与人本这两条线索的,这两者构成了教育技术的两大哲学基础。所以有必要对技术主义和人本主义作出阐述。
(一) 技术主义
1、技术的定义
我国的<<辞海>>中,是这样给技术下定义的:(1)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2)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我国的《哲学大辞典》中,是这样定义技术的:技术一般指人类为满足自己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其他非生产活动的需要,运用自然和社会规律所创造的一切规律的总和。[2]
&
[1] [2] [3] [4]
nbsp; 、科学的技术哲学观点
科学的技术哲学观点是从文化哲学、哲学人类学的角度对技术本质的透视,在本体论上把技术看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延伸;在价值论上把技术堪称是既可以造福人类又可以危害人类的“双刃剑”;在未来观上既反对盲目乐观,又反对一味悲观,而主张用辩证思维指导下的认识论、实践论、历史观把握人与技术的内在矛盾和人类征服自然的外在矛盾,在矛盾的不断解决和不断深化中,自信的走向更为复杂矛盾运动的技术社会的未来。
、教育活动中的技术主义
教育对象是有思想、有自觉意识、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所以技术要想在教育领域获得成功必须适应它所运用的领域和教育对象。教育活动最主要的特点是: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直接改变学习者的身心状态,而只有通过语言、文字、表情、神态等来影响学习者的思想和情感,改变学习者内在的认知结构、情感意识结构,并通过这些心理结构促进和影响学习者身心健康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所以教育技术不仅要遵循技术发展的规律,而且要遵循人类身心发展的规律。也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师生观、知识观、课程观、教育评价观、教育管理观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育技术通过优化学与教的过程和学习资源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的作用。
(二)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的主张
人本主义是由多种哲学流派组成的一种哲学思潮,起源于世纪,反对传统哲学中的个人是对象本体论,而以认识主体为本体,也就是以人为本体,认为人应该是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主体的创造作用,把一切事物看成是人的意志、生命派生的,认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是人赋予的,科学的方法不能达到真正的存在,不能认识人和事物的本质,只有用直觉的方法,通过体验才能获得对本质的认识
、教育中的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点,把教育对象看做是有思想、有自我意识、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追求尊严、民主和自由,需要被理解、尊重和接受。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者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是一种纯粹个人的事情,学习者就要成为他自己。对于教学内容,要求要从客观世界转到个人世界方面,鼓励学习者无论做什么,都要把自己的理智和情感投入进去,必须把他们所进行的任何联系和研究的任何问题都与整个自我实现的要求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认为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方法是最理想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可以使学习者自己断定什么是真实的东西。
(三)技术主义与人本主义的不足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现代文明的同时也给自身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人们关注的重心是如何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去改变外部世界,于此同时忽略了对人自身和对人的精神需求的关注,“只见物不见人”,甚至使人沦落为物的奴隶。在这种情况下,人本主义思潮逐渐兴盛起来并引起人们的重视是顺理成章的,但人本主义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作为其重要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并且存在极端个人主义的哲学倾向。在教育思想上,人本主义过分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否定教师在教育中应有的作用以及否定知识的真理性,其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
三、我国教育技术发展中的唯技术论
(一)唯技术论现象
如何通过对现代思想政治的演变过程及基本特征的充分了解和分析,掌握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从而给现代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者带来新的启示和思考,进一步挖掘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时代价值,正是广大专注于现代思政教育技术研究者应该关注的重要环节。作者刘庆标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论》不同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系列教材那样将思想机械、被动地灌输给读者,而是更专注于如何引导读者“解决问题”,而非“说明问题”,并始终围绕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重点部分,通过阐述其背景、现状以及作用和意义,从其起源到发展历程,从内涵解释到分类说明等,层层深入,系统而全面,同时从不同思考角度中分析它们的价值。
本人在从事玉林师范学院2018年度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双创背景下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2018XJZXJG47)以及2019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课程体系协同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9JGA268)等项目研究时从此书受益匪浅。此书不局限于“思想政治”、“思想政治教育”或者“现代思想政治”等某个领域分开进行探讨,而是更注重将思想政治和教育技术有机统一和结合,使其与现代思想政治发展需求相适应。同时,让读者在阅中解“惑”,读中导“学”,带领学习对象进入一个专属于现代思想政治的世界,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和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此外,本书还注重引导现代思想政治教学者在阅读中摄取重点,在总结和思考中凝练教育技术核心。此书在研究视角、内容和现实应用等方面有一些亮点。
首先,此书具有多元的研究视角,最后回归思想政治现代教育技术这一中心,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价值。此书采用横向比较、纵向分析等多角度分析的方式,将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呈现给读者。横向比较如不同国家、地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比较,纵向则是以思政教育的核心为主要脉络,阐释其不同时期的形成、发展到成熟的全部过程,采用超循环论视野、现代系统范式的主流与非主流视野等多种角度,从中引发读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产生新思考,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注入新活力,具有较强的指导价值。其次,此书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描述系统而全面,详尽而细致,兼备了专业性和学术性。其内容丰富全面,结构清晰明了。该书研究内容立足于实际,各个章节间结构清晰,一目了然。此书的课文题材广泛,信息量大,尤其是在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知识的阐述。该书从社会科学技术的源头、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横纵角度对比等,概括出其整体结构论框架,同时更注重阐释和介绍现代技术、教育技术及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动。最后,本书紧扣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际,从教学者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更具现实意义的现代思想政治学习方向。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领域同样也不例外。近年来,受世界各地开放大学授课形式的影响以及新型教育理念的普及,远程教育成为我国成人教育的重要形式。其能够给那些由于时间、经济等原因不能参加学校全日制教学,但却希望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考取学历的群体提供了可进修的机会,受到了师生的一致青睐。本文对于远程教育中教育技术的应用展开了相关的探索,以供参考。
关键词:
远程教育;教育技术;应用与探索
引言
远程教育,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后产生的新概念,其依托于网络环境,在网络中进行教育工作的开展。远程教育在服务对象方面,没有任何年龄、学历的限制,对于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地点也相对灵活,为更多的非在校人员提供了更加快捷的学习方式,为其学历、能力的提高提供了重要途径。随着远程教育技术水平的提升,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现代远程教育学院。将教育技术应用到远程教育中,可以说是对教育的一种发展,是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典型表现。现阶段,远程教育和教育技术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促进的关系,教育技术促使远程教育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远程教育又为教育技术提供了应用的平台,加上教育理论的支撑,形成了有力的“铁三角”结构。
1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简述
1.1教育技术
早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就已经出现了教育技术,只不过那时并不被称之为教育技术,而是叫做“电化教育”。这种依靠幻灯片、广播、电影等媒体来完成教学实践任务的教学理念最初起源于外国视听教育,此阶段被学者称之为教育技术发展的初始阶段。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不同国家不同学者有着不同解释,其中获得较多赞同的当属西尔斯与里齐的论述:“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笔者通过对教育技术的研究,认为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技术的实现定离不开其硬件部分的物质基础,小至黑板、粉笔、投影仪、幻灯片等,大到网络教学系统、多媒体计算机等高端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二是精心编排和合理组织的学习教材、内容则是教育技术的软件部分,就目前而言,这方面的成果还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三是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等等的总和。教育技术在培养杰出素质人才,在教学改革的发展历程中,愈发注重其与普通学科的整合。
1.2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有很大区别,其区别于传统的全日制在校学习的教学模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受教育者能够随时随地运用远程的方式进行学习,获得所期望的知识内容。正因为远程教育所具有“自由性”,让其在应用中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截至到2013年,我国已经有68所高校开设了现代远程教育学院,并在实践中获得了学生和远程人员的认可和钟爱。远程教育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远程教育注重的是运用系统教学方式和通信沟通方法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机构之间建立起一个沟通的桥梁,让校内的课程文化通过系统方式对校园人员进行传播,让校外人员获得再教育的机会和权利。狭义上的远程教育,其注重的是教育组织机构通过相应的技术,将教育资源进行收集、开发和利用,在网络环境中构建一种教育环境,并对人员提供有效的教育服务。无论广义的远程教育还是狭义的远程教育,其注重的都是人员在网络环境中所受到教育的质量,都希望可以运用远程的方式给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远程教育中教育技术的应用
2.1对远程教育基本理论的贡献
远程教育需要受教育人员具有高度的学习自主性。因为接受远程教育的人员不会受到教师的监督,学生的陪伴,甚至没有教室可以提供,没有课堂教学的气氛烘托。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就决定了其是坚持“以学生为课堂中心”的教学理念,突破了粉笔加黑板“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可以说远程教育减少了面授的时间,提高了对学生自主性的要求。但通过这种新的学习形式,进修者始终保持着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以及培养自身主动探索、自主思考的学习能力。
2.2在远程教育课程开发中的应用
远程教育课程开发中教育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课程开发和传播中必要的教育硬件设施;二是教学设计人员、教学技术人员、教学人员以及辅助教学人员等人才资源对教学媒体和教材内容的熟悉程度,这些关键人才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共同合作实现对远程教育课程的开发和推广。在远程教育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下以几点要求:一是与传统模式教学大为不同的是,远程教育的教育要素是远程教师、远程学习者和学习资源,十分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在教学中的任务由“传道授业”到“解惑”的方向转变;二是远程课程资源开发与学习支助服务影响远程教育课程在开发过程中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远程教育学习支助组织要做好与远程学习的教学会谈,促进远程教育的成功。
2.3在远程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另外,教育技术在远程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又是一项重大亮点,主要体现在远程教育院校在学生管理、教学管理以及管理其他教学因素所应用的教育技术。通常来讲,远程教育管理分为以下两大类:即是远程教学管理和远程学生管理,在远程教学管理中,制定出教学计划、设置出来教学课程、分配教学资源以及对媒体学习材料的设计、制作以及后续的维护和更新等等是其主要的管理对象;而远程学习管理是指对远程学习者的个人信息登记、课程选择、作业安排以及学生的学籍、学分、证书等资料的认定和发放。
3结语
远程教育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相信远程教育也将会随之发生更大的进步,其也将必然迎来全新的发展机会和契机。教师等相关人员要对其予以高中度重视,让其跟好地为远程受教育者服务。
作者:陈研 单位:天津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晶.远程教育中教育技术应用的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12,02:48-52.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的前身为创刊于1998年的内资刊物《教育设备信息》。2003年,经科学技术部、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杂志更名为《中国现代教育装备》,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并依法成立了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2003年,成为《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元年。3月出版了《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创刊号,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同志题词“办好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促进教育事业发展”。10月,杂志召开第一届编委会,广纳贤言,寻找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确立了“努力创办具有行业特色、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的一流教育期刊”的发展目标,逐步扭转被动局面。杂志从编委队伍、编辑队伍建设入手,务实开展工作,致力于打造教育装备领域的综合咨询平台。
2003年3月出版的《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创刊号
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同志为杂志创刊号题词
阶段二:特色发展
2007年5月,杂志召开第二届编委会,并于12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编委会全体会议,众多教育装备领域专家为杂志提出了宝贵的发展建议,杂志在创新求变的思想引领下寻求特色发展。在理性分析了自身背景和特点后,得出建构服务大众、覆盖全方位教育领域的发展方针。杂志潜心研究栏目设置,将杂志的发展和服务重点从咨询平台转向交流平台,加强栏目互动性,吸引一线教育装备工作者主动投稿,以杂志为平台交流工作经验,在比较和学习中提高业务水平;扩大栏目覆盖面,结合教育装备热点由单一围绕技术物资工作扩展到全面辐射国有资产管理、招投标采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等不同层面。为扩大杂志影响,鼓励更多教育装备领域能人志士发表有学术价值的论文,促进行业整体发展,杂志于2008年举办了第一届高职征文活动。活动受到行业工作者与一线教师的热烈关注与支持,并于2010年、2011年、2013年延续举办。随着征文活动的日渐成熟,更多教育领域和主题被涵盖进来。万讯杯、金商祺杯等征文活动已成功举办多次,且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本阶段的里程碑是,杂志于2009年7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变更为半月刊,实施高教版、基教版两轨运行,使杂志内容得到细化,服务对象也更加精准,成为国内唯一一本覆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全领域教育装备工作的国家级教育科技期刊。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第二届编委会合影
阶段三:全面发展
2010年6月《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迎来了出刊的第100期,杂志特设“十年历程 百期足迹”专题,收录了一些领导和单位发来的贺词、贺信以及对部分资深编委、老读者、老编辑的专访,简要勾勒发展历程,着力探寻新坐标,带领杂志踏上新征程。通过创刊以来的不断努力,杂志聚集了更多的人气,稿源逐渐充沛,稿件质量也得到明显提高。为了使杂志能够可持续发展,并进一步提升影响因子和总引频次等学术指标,于2010年年底开通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进一步完善稿件甄选程序,从稿件质量上严格把关。在保证杂志的平台效用的同时,开始追求品质发展,以方向和侧重不同的论坛为具体体现,打造更多适合教育装备行业整体发展的各类交流平台,强化自身服务功能。2010年4月,杂志社承办了首届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邀请国内近20所高校图书馆就图书馆设施装备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研讨,促进高校图书馆软件、硬件及应用环境的良性发展。
2010年6月出版的《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第一百期
一、现代教育理论在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观念转变未实现。一种模式的改变先要从观念开始,形式的变化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需求。高校教育的教学模式也是如此,只有从教育观念开始改变,教学形式才会相应的变化。针对我国目前高校教育来看,现代教育的硬件技术设施条件已经基本具备,计算机课程的培养和学习也开始步入正轨。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尴尬局面依旧没有改变。
2、主流教育模式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教”为主体,“听”为中心。课堂教学只是简单地完成对课本的讲解过程,这就使得课堂氛围枯燥无味,在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也减少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解能力的培养,属于应试教育。传统模式教育下的学生不能满足多元化社会需求。缺乏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传统教学的产物,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二、高校教学问题存在的原因
1、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率较低。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对教师的技术培训要求增强,为了培养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熟练的使用多媒体技术,并注重发掘学生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让课堂活跃起来,促使学生自己思考,而不是纯粹的以教学而教学,一味灌输。但同时也要注意其使用的方法和要求,并通过不断总结从而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2、授课的准备与投入不足。教师授课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准备课程资料,且整合研究较少,这就导致了现代教育技术不能充分的发挥。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在多数教师心中仅仅只是教学工具的简单转换,而关于如何进行教学信息设计几乎没有。教师在对课件制作到底是运用于助学还是助教没有一个鲜明的概念。
3、学校教学评估措施不完善。随着高校的扩充,教师的就职环境相对宽松,而学校相应的奖惩机制并不完善,这就容易使得高校教职员工养成教学惰性。在工作中没有建立合适的评价指标,这就易导致教学人才的流失,从而使现代教育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受到限制。
三、现代教育理论下高校教学的方法
1、翻转课堂模式。翻转课堂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受到了广泛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很好的利用了混合学习的资源,它巧妙的将课堂学习与线下教学、技能掌握和应用有机地结合。通过学生自主预习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室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的场所,一改以往课堂沉闷的学习氛围,疑问解答,技能运用等也将课堂互动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要使这种教学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做到以下方面:第一,灵活运用网络资源,通过交友聊天等软件,师生在共同话题上畅所欲言;第二,教学网络平台资源共享。教师可以将授课内容以资源库的形式共享在网络平台,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自主学习;第三:学术探究平台的建设。教师通过在教学平台上提供不同学科的前沿问题,吸引感兴趣的同学参与探讨,并通过实验或者科研探讨撰写论文,最终通过修改进行发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第四,建立学习信息反馈平台。信息反馈平台的建立可以在师生、家长、社会中形成新的链接,通过这一平台,学生可以随时反馈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方便教师的解答。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及其它情况。
2、加大对教学设备的投资。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这就要求各大高校在教学软件设施提高的同时也要加大对硬件设备的完善。在加大对现代教育技术投资的同时,也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教室资源的硬件设施配备进行相应的提升,这也是推动高校实现现代化教育的基础。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那么针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配备不同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的优势,从而更好、更充分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学习效率。
3、加强高校教师的技术培训。在我国年轻的教学人才较少,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过程中缺少新鲜血液的注入。老一辈的教育工作者在面对新型的教育改革接受程度不高。虽然他们是教育的核心力量,但同时也缺乏对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操作方法。针对这一现象,各大高校应该有组织、目的地进行教师对多媒体化教学的培训工作。在加强技能培训的同时也注重现代化教学理念的灌输,使其更加充分的了解现代化教育理论体系。在掌握好技术操作的同时,也促进高校教育水平的发展。通过引进优秀的教学人才,也是将现代教育理论体系更好的用于高校教学的又一重要方法。
结语: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势必要求高校的教育体系做出相应的改革,现代化教育理论下高校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推动高校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其本质是更好、更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推动高校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并为以后的教育改革提供指导方向。信息化技术在教育理论中的运用,使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最终将更好的推进高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美国是世界上教育技术发展最早的国家,其教育技术的发展一直代表着当今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同我国一样,日本教育技术学也是受美国教育技术思想的影响而发展的。教育技术学在日本被称为“教育工学”。1962年,日本教育工学奠基人坂元昂先生在日本的《学习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教授工学”与“教育工学”这些日本特有的概念。1971年,坂元昂先生在他的著作《教育工学的原理与方法》中,明确提出了教育工学的定义。1984年,日本成立了教育工学协会(JapanAssociationforEducationalTechnology,简称JAET),作为日本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重要机构。
二、日本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定位
明确的学科定位对于一门学科能否快速高效地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坂元昂先生认为,广义的教育工学不仅指教学方法的研究,而且包括班级管理、学校经营、教育计划的研究在内,囊括了在教育领域中积极地应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的一切尝试。而狭义的教育工学研究对象仅限于教学方法,它属于旨在提高教学方法的效率而研究并阐发引进科学技术成果的方法论领域。最终,教育工学是对关系到教育的所有可操作的因素加以分析、选择和控制,然后进行实验性的实际研究,以便取得最大教育效果的一门工艺科学。学科的定位要依据其教育对象、研究范畴和领域来确定。日本的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活动,研究范畴和领域都是以提高教育效果为目的的思想和手法的研究,因此,日本的教育技术学是定位于教育的。
三、日本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
日本教育技术学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学术理论体系,下面选取其中几个有代表性的领域来进行阐述:
1.认知领域
教育技术学以人的学习过程为研究对象,因此教育心理学是其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之一。其中,学习理论对教育技术学的影响最大。1983年,日本成立认知科学学会。近年来,除了关于人的内部知识的处理,关于人与外界事物及他人关系的研究也大大增多,提出了很多新概念。现阶段日本把教育改革目标由为经济服务转向了注重人本主义精神,希望建立一个尊重个性而又丰富多彩的终身学习型社会。
2.媒体领域
日本教育技术学十分重视教育媒体及应用的研究。日本教育媒体研究领域大致可分为4大部分:媒体种类(应用于教育最突出的广播电视教育);视听觉教育(以视听觉教育机器为首的学习研究曾是日本教育技术学的一大领域);媒体研究(包含影像技术与影像本体研究);知觉认知(进一步探讨媒体、学习与人类信息接受能力之间的关系)。
3.计算机网络领域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远程教育、网络学习越来越普及。微课程、慕课、翻转课堂等新的学习形式受到了人们的欢迎。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关注重点从前的“如何教”转向“如何学”。这是日本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改变了日本传统的学校教学,教学形式变得更加灵活,而不是单一的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学习。日本各级教育系统中也开始使用新的支持系统,如CSCL(Computer-SupportedCollaborativeLearning)。信息素养成为日本教育信息技术网络领域的研究重点。可见网络学习在将来的信息教育的中将占据重要地位。
4.教学设计领域
教学设计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地设计、开发、评价、管理,以促使学习者有意义的学习发生的系统过程。教学设计有四个基本要素:学习者、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一个典型的教学设计过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①课题的确定;②学习者特征分析;③确定教学内容;④制定教学目标;⑤对教学内容排序;⑥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⑦将教学内容设计为有利于传输的教学信息;⑧选择适合于所设计的教学策略和教学信息的信息传递方式;⑨设计测验,以了解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5.教育技术学一般理论
一般理论的研究项目与研究方法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例如“教育技术学发展历程”、“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等。计算机、网络、新媒体拓宽了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此领域还会用到科学认识论、现代教育思想等研究思想。
四、日本教育技术学的课程设置
日本教育技术学明确定位于教学,培养目标面向企业和学校。由于没有本科层次的培养,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学校会通过开设先导课程来增强学生的教育技术基本素养。按照AECT94定义中教育技术的五大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对课程进行分析,由于在日本评价和管理常在同一科目,因此可归为评价管理类,再加上每门课程必修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可将课程分为六类。本文对日本12所大学的课程进行了分类归纳和统计分析:其中,设计类课程所占平均百分比为10%。设计包括过程设计和资源设计,在实践中往往主要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将学习资源的设计整合到教学过程设计的过程中。日本的大学中设计类课程有教学设计、课程设计、媒体设计、项目设计、课件设计、学习环境设计等科目。开发类课程所占平均百分比为20%,可见日本教育技术学专业中开发类课程占有的比重还是比较大的。开发就是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具体物理形式的过程。开发类课程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工作和就业十分有帮助,熟练的开发技术反过来也可以改善先前的设计。开发类课程包括硬件开发、多媒体软件开发、技术类课程(如动画制作、编程语言等)、教学材料开发等科目。评价和管理类的课程在六类课程中所占比例最少,仅为5%,但这类课程是必不可少的。评价过程不仅有检测教学和学习效果的功能,同时也能够确定设计、开发、利用过程是否合理,为设计、开发、利用过程提供反馈以改进这三个过程。这类课程可以适当增加。开设的科目有教学和学习评价、项目和产品评价等;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绩效管理等。日本教育技术学专业不设本科课程,因此需要设置较多的基础理论类课程,所占平均百分比为30%。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综合了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哲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多门学科。通过设置基础理论课,使学生对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有所了解,增强学生的教育技术基本素养,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基础理论类课程包括学习理论、系统科学、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教育哲学、教育技术导论等科目。研究方法是一门通用课程,是对学科进行科学研究的工具和手段。研究生必需具备较高的研究能力,因此这方面课程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其所占平均百分比为10%。这类课程主要包括教育研究方法、统计学、调查研究、行动研究等科目。
五、结束语
一、借助网络资源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政治学科内容大都比较抽象,缺乏实体性,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欲望,自觉地投入到政治学习中,是一线教师一直以来不断探索的课题。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出现,解决了政治教学的难题。如在“加强宏观调控”模块教学时,就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示国家关于“加强宏观调控”政策的法律法规,以及全国上下学习讨论相关文件的视频。具体做法是:(1)设置“概念阐释”环节,在网上(如.cn/chinese/zhuanti/hgtk/830942.htm)查阅相关概念和国家政策,使学生深刻理解“宏观调控”的概念、具体措施以及实施方案等;(2)设置“举案说法”环节,学生从网络上下载相关案例展开辩论;(3)设置“我看宏观调控”环节,学生结合时政,列举切身感受到的宏观调控带来的影响。这些环节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他们就会主动搜集并阅读相关资料,寻找案例,并充分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讨论,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促使他们在阅读中不断提高理解感知、分析辨析、运用提升等能力。
二、利用现代技术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和视野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内容,理解教材的深刻内涵,对难以理解的观点,可走进电子阅览室上网查阅。通过广泛搜集、阅读感悟和合作探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1.通过课件交流实现广泛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作为教师,要让学生懂得阅读对理解知识的重要性,对自己终身发展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自觉地参与到自主阅读中去,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在“加强宏观调控”的教学过程中,提前一周把学生分成3组:第一组研究学习有关“加强宏观调控”的概念和含义;第二组研究学习有关“加强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第三组研究学习有关“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局限性。学生通过走进图书馆、上网搜索、搜集报刊等方式查找资料,进行广泛而具有一定深度的阅读,并通过小组合作与探究,整理阅读成果,制作成PPT课件。上课时,每个小组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大家。这样不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课堂表现欲很强,学习效果极佳。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建立知识网络,用PPT课件进行直观展示,对知识点的理解到位,而且知识点的展示一目了然,便于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或质疑。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课件进行任务学习效果较好,提升了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
2.发挥网络平台功能,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在“加强宏观调控”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宏观调控手段的具体行为表现。解决问题是产生学习兴趣的动因,教师要采取有效方式诱发动因。如可以让学生通过QQ群或微博等网络平台与同学或教师交流,讨论“加强宏观调控”的具体行为表现,学生在这些平台里畅所欲言,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论证“加强宏观调控”具体行为表现,并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从而有助于学生思维品质和分析能力的提升。
三、巧用漫画突破教学难关
“加强宏观调控”是一个社会热点话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听到这一关键词,如在新闻播报中,国家提出对房价进行宏观调控,对粮食价格、燃油价格、信贷问题等进行宏观调控。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对知识的理解及接受能力,采用PPT课件展示漫画图片,可激发学生灵感,揭示问题本质,突破教学难点。
在“加强宏观调控”模块的教学中,在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历程时,学生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有增无减,信贷的增长率增幅过快,房价居高不下等问题很难理解,这时可用PPT课件展示图1所示漫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从中提取有价值的政治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得出准确结论。生动的图片和简要的文字说明,激发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从而有利于揭示问题本质,有效解决教学难点。
交叉学科的特点将越来越突出
教育技术属于交叉学科,是连接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桥梁。作为交叉学科,首先体现在它需要技术的支持,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支持。教育技术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在未来的发展中,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技术应该关注如何更有效地使用技术以及如何利用技术来促进学习。其次,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体现在它融合了多种思想和理论。从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传播学、系统理论等。时至今日,随着人本思潮的兴起,各种学习理论虽然各执一端,但在教育技术领域内走向了融合,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而各尽其力。人们不仅关注个体的学习心理,还对学生之间如何协同合作、如何基于问题进行综合性学习等进行着系统的研究。第三,教育技术交叉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其研究和实践主体的多元化,协作将成为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特色。包括教育、心理、教学设计、计算机技术、媒体理论等不同背景的专家和学者共同研究和实践,开放式的讨论与合作研究已成为教育技术学科的重要特色。
二、重视教育技术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
教育技术作为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交叉学科,需要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进行理论研究。目前,教育技术研究最前沿的两个领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网络教育,所有这些乃至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都强调对学习者学习的支持,即围绕如何促进学习展开所有工作。正因如此,人们将会越来越重视教育技术的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
教师培训
支持学习首先是谁来支持以及如何支持,即教师培训问题。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教师培训。2000年,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制定了“全体教师的教育技术基本标准”,其中规定了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技术基本能力,为了达到该标准需要对教师进行系统的教育技术培训。此外,英国、法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家也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工作。
教学资源建设
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特别是教育软件的设计和应用方面值得我们重视。当前教育软件的应用远远没有达到我们所预期的效果。比较突出的问题有:存在科学性错误、适用性较差、交互性不强、制作欠精细、智能性欠佳等。随着网络技术、智能技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不断地发展,新一代的以网络为核心的智能教育软件将在教育软件市场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克服教育软件业目前的困难,开发出适合学习者特点和需求的网络教学资源,将成为资源建设中重要的研究任务。此外,为了使得教育资源能够大范围地共享和交流,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研究成为近几年的热点问题。2001年,在教育部的组织下,我国成立了现代远程教育标准化委员会,专门从事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工作。
学习支持
教育技术在研究与实践中对于学生学习的支持给予了密切的关注,这种支持包括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特别是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广大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能够深切感受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只有他们才能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教育技术工作者应该为广大教师提供各种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力地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
三、对于计算机教育
应用的更全面的审视和研究
当前,世界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研究和探索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我们在为这些做法欣喜之时,不得不冷静地思考计算机应用于教育领域的若干问题,以期获得对计算机教育应用更全面的理解。
应用的针对性:实践证明,计算机并不是对所有学科和对象都同样有效,特别是涉及到人文类或者培养个人情感方面的有关学科以及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学科等。因此,需要把握的是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应该针对哪些学科、知识点和学习对象而展开,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来进行。
应用的条件:计算机应用于教育,应该考虑领导是否重视,资金投入能否跟上,教师是否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技能,是否有足够的教学资源来支持,是否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等。而且,各个条件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而言,条件的标准和组合也各不相同。专门从事教育技术研究的工作者,就需要选择不同地区和类型的学校,通过充分的调研、实地考察和比较,进行科学试验,并将成功经验进行推广。
应用的有效性:应用的有效性包含了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利用计算机教育教学的效果如何,通常以教育教学评价的结果作为主要参考。另一层含义是投入产出的比例如何,也就是效益问题。对于前者人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于后者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但由于目前对计算机以及其他技术在教育上投入的效益问题还没有实际的研究成果,这会造成人们投入的盲目性,而且还会阻碍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全面研究计算机教育应用的有效性将是教育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
四、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
首先,需要研究不同的人在面对技术进行学习时的差异。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问题的解决能力、创新思维、协作技能、信息素养等的重要性,但如何消除数字鸿沟,使所有的学习者应用技术进行有效学习,是环境建设和资源建设的重要研究课题。
其次,需要进一步研究技术环境下人的学习行为特征和心理过程特征,人与技术环境如何实现交互,什么因素影响学习者的心理(比如动机)。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技术环境下学习心理研究的深入,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将不再只满足于技术的简单应用,适应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环境的创建必将成为前沿研究的焦点。技术所支持的学习环境将真正体现出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等特点。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将更注重学习者内部情感等非智力因素,更注重社会交互在学习中的作用。
五、更重视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