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供应链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新兴技术的出现,智慧物流也应运而生。智慧物流是指在物流活动中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实现物流系统信息交流、企业及时获取货物的多方位信息,掌握货品的物流状态,监控货品的品质和物流活动。智慧物流需要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反馈、分析处理,因此,智慧物流可以分为基础层、感应层、传递层、分析层、决策层。基础层包括物流仓库、运输车辆等,这是物流最传统的基础设施;感应层是安装在车辆、货物外包装和仓库中的各种类型感应器,比如,光感器、远红外线、监控摄像头、湿度感应器等,能够将感应转换成数据;传递层是将感应到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设备传送到企业供应链物流控制中心;分析层是利用各种云计算软件和测评系统来分析所获得的数据,从而得出相关的结论;决策层是根据分析层的报告对企业战略做出具体的部署决策。其中基础层、感应层和传递层可以应用物联网技术,而分析层和决策层可以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从而实现了制造业物流的智能化。
1智慧物流在企业供应链中的发展现状
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智慧物流供应链规模的扩大。智慧物流能够最大化地将企业的生产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物流方案,提高物流供应链作业效率,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成本。智慧物流中的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大数据汇总分析数据后,能够利用机器人手、光感应技术、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化地实现对物流供应链的管理与控制,具体而言就是将客户信息、订单信息、货物信息、运输车辆定位信息、承运车辆的运能、物流网络等汇总到企业物流供应链数据技术中心进行数据处理,经过云计算数据分析,得出决策依据,进而调整供应链的物流方案、调控物流运力、物流路线规划和物流承载力预测等活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慧物流的智能水平持续上升,从而实现了供应链从头到尾的管理,确保了供应链整个流程的数据可以查询,可以追溯。
2智慧物流在企业供应链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2.1物流要素资源共享协同程度低
当前,大多数企业都意识到将物流新兴技术应用到生产领域所带来的竞争性优势,因此都建立起了物流智能化项目。制造企业在供应链建设中需要进行多方产业协调,需要多个行业、多个领域的企业共同参与,物流各个环节中的企业合作协同才能共赢。如果盲目草率启动,缺乏相配套的物流优化环境,发展单一会导致效率低下。比如,一些企业引入了智慧物流的概念,但是企业的文化理念跟不上,战略先导不能带动企业文化氛围,使得企业不能够顺利推进和贯彻智慧化物流。企业之间B2B领域的物流环节,配送活动涉及众多因素,运力、车辆调度、路线优化、运输成本、路况等因素之间联系紧密,但是企业间缺乏协同,联系不足导致发展效用差别很大。在智能化仓储领域同样也存在入库、存储、分拣和保管、配货要素之间相互割裂,物流协作优势受到制约的情况。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化和协同化水平低,使得企业物流成本高、效率低,市场竞争力弱。
2.2智慧物流标准化不到位,监管不足
企业制造对商品信息化标准建设不足,这样商品信息的输入就会受限,供应链体系中信息互相割裂,产生信息孤岛,导致智慧物流的数据共享没有统一的标准。智慧物流中有很多新兴设施设备,但是设备的型号、规格缺乏统一标准,这样设备和设施之间的兼容性不足,影响了物流供应链作业的效率。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实力情况和节约成本的考虑,在选择标准时也会有一定的倾向性,导致标准差异给物流活动带来了制约性影响,难以发挥优势。智慧物流下,大数据和物联网、云计算等IT技术的普及,使这个行业内涌入大量的物流行业参与者和利益参与者,所以急需继续健全企业的征信体系。当前物流行业市场秩序缺乏规范,存在真空地带,政策法规缺乏有效的针对性,现行的监管制度在智能货柜、无人机等无人化设备方面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对智慧物流的发展产生了制度性障碍。
2.3新兴技术人才不足
智慧物流在制造业中涉及众多知识领域,比如,计算机、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大数据、图形图像、财务金融等,所以建设智慧化物流供应链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当前复合人才培养速度较慢,不能很好地满足物流人才队伍的需求。对于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发展趋势,人才培养是一项急需的重要任务,影响着智慧物流供应链的建设。
3智慧物流在制造企业供应链中的建设策略
现今企业对物流的要求越来越高,客户对时效性、安全性、快速反应和环保都提出了高要求,因此现在的企业需要将众多IT技术,比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运用到企业采购、仓储、运输、配送、生产等重要的物流环节中去。结合智慧物流中的机器设备,比如,机器人手、自动导引运输车、AGV、RGV、无人驾驶配送机、自动配送车等智能化设备,实现企业物流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自动化。形成智能化的物流体系,是未来企业发展的方向。智慧物流不是单个企业的事,需要物流行业不同环节的企业共同参与,形成一个完整的智慧物流产业链,物流企业、行业相互补充从而实现协同发展。
3.1建立智慧化的仓储中心
建设自动化立体仓库,采用机器人手进行拣货和堆码作业,AGV、自动拣选机等设备,配合传感器、光感器等电子技术,对货物的入库、在库、堆码、拣选作业进行自动化的高效无人作业。通过空气传感器和光感器对空气中气体进行检测,当空气指标超标时发出警报,对不正常货物出入进行提示,提高了仓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将产品的入库、出库数量进行记录,汇入企业大数据库中,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汇总,与企业的供应链系统、企业的资源计划ERP系统进行对接匹配,这样企业能够及时掌握真实的库存情况,了解存放时间、存放数量、批次等,合理地调节仓库的库存量,达到经济库存量水平。仓储过程实现智慧化仓储,能够对物流作业信息和库存货品信息全面掌握,协调管理。
3.2大数据下产品的物流监控
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都有可能在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故障,为了能够追根溯源,我们需要对生产从原材料采购,半成品生产,产成品入库,到最终商品销售环节,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可追溯体系。同样追溯产品需要企业从采购、物流、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同时进行,从产成品入库、包装、装车运输,到送货完成这些物流环节都需要保证信息是可以追溯的。产品的追踪可以双向进行,一方面产成品完工后,拥有自身对应的唯一编码,登记入大数据库中,对其后续的物流仓储、运输、销售和送货等环节进行记录登记,收集相关数据到数据库中;另一方面追溯该产成品的生产过程、原材料、供应商等信息,包括入库记录、库存保管记录、验收报告等。这样就保证了原材料与产成品的信息能够一一对应,一旦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可以追根溯源,找到问题所在,实现对每一环节异常情况能够提前预警、及时解决,从而降低了企业风险。
3.3物流供应链流程可视化
将摄像头、数据传输、视频监控等技术与企业物流技术相融合,比如,物流的GPS卫星定位系统、RF技术等,能够实现物流供应链全流程可视化。从采购原材料、仓储储备、配送车辆运输调度、物流在线调配等物流供应链全流程可以通过视频、音频进行实时传输和监控。比如,在货物运输过程中,GPS全球定位系统能够将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实时位置监控显示在企业控制调度中心,可以实现产品运行轨迹的及时调配和监控,当某地区对产品有紧急需求时,可以通过监控系统对产品的目的地进行及时调换和更改。如果在仓储中心或者物流中转站建立这样的可视化系统,能够配合视频检测系统,更好地对产品的质量、状态和异常情况进行及时监控。比如,在产品的外包装上、运输车辆上、集箱上安装监控设备、光感器、红外线感应器、温湿度传感器、压力器等,它们将接收到的信息转换成图形、字符信号传回企业,这样企业就能监控产品。
3.4供应链上下游控制智慧化
智慧化的供应链涉及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销售商。在信息的传输上,上下游企业和制造企业需要在信息的传输、共享上达到及时、准确。因为当今的供应链数据信息数量大,更新的速度也很快,传统的供应链信息传递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反应的需要。所以,需要利用新兴物流技术,比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将上下游企业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整合,实现整条线的信息共享。共享的信息从物流需求、原材料采购、产成品运输、货品仓储、市场销售、财务分析、战略决策等全方位地进行整合。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下游销售商的共享信息、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通过云计算分析出市场的销售情况、客户的需求情况,从而改善产品,调整产能,改进工艺,制定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生产计划;另一方面,企业将生产计划分享给上游供应商,原材料商能够据此精确地预测原材料供货量,从而明确交货期、制定合理的工业计划,尽量做到JIT生产和零库存,确保了整条供应链上生产的稳定性。
3.5智慧物流采购活动智慧化
原材料采购品质是企业面临的问题,采购品质难以控制,企业不可能对全部原材料进行检验,时间和经济成本都太高。大宗货物的价格变动频繁,一旦价格变动过大,企业会面临被违约、以次充好的困境,采购环节信息也不对称,企业面临着信用风险和价格风险。采用了智慧物流后,我们可以利用智慧物流的监控功能,在原材料仓储和运输过程中,运用感应器智慧物流实时监控采购的原材料货物的状态、温度、湿度和出入库情况,防止库存原材料的数量差异和在库原材料因为保管不当导致的变质和毁坏。在采购价格方面,运用大数据系统,将采购原材料的价格和市场上同品质、同地区的价格相比较,能够控制采购的价格,防止采购中舞弊的风险。
很多人对“互联网+”的理解,陷入了一个误区,认为只要是一个传统业务对接了一个互联网平台,或者电商平台、互联网金融等,就算是“互联网+”了。但事实上,它真正的内涵在于:各行各业借助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手段,再造一个全产业的智慧供应链。
如今,在新的技术背景下,供应链的组织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把它称为“智慧供应链”。如何看待智慧供应链?智慧供应链能够对企业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
在我看来,智慧供应链将会给企业带来六个方面的影响和变化。
一、及时响应用户的真实需求
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出现,使得供应链从B2B或B2C变成了C2B。马云曾在今年的互联网报告里提到广东一家叫共创的供应链企业。韩都衣舍和它合作,当韩都的消费者在网上点击服装放到购物车的时候,相关数据就已经被工厂获取。工厂据此来决定面料的选择和备货,同时跟韩都衣舍在设计端进行对接。这时候,韩都就能够做到小批量生产,因为它具备即时化的柔性生产工艺。
传统供应链的做法是,企业拿到订单以后,经过设计再发到工厂。这样会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是前置周期长;第二是工厂对订单起始数有要求,往往会拒绝小批量生产。
在智慧供应链时代,面料供应、备货,以及设计师之间的联动大大增强。在缩短前置周期的同时,生产也更加柔性化。时间、成本和质量这三者间的关系在智慧供应链中,达到最佳的平衡。
二、全程可视化
全程可视化,即在任何一个时间段,都能够实时掌握供应链的过程,实时追踪、了解整个供应链运行的状态。这在以往企业很难做到,但是当物联网实现以后,就能够做到全程可视化。
厦门一家叫和诚智达的企业(专注于打造运输车队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专门针对运输企业做供应链融资。运输企业通常会面临货主押账的问题,一般押账期限为半年。但货车司机都是农民工,要见现钱。有时一个运输企业即便能拿到大单也不敢去,因为没钱买柴油、货车。
但这家企业针对货车企业,做实时的柴油分期和货车分期的融资。所有合作的运输公司,需要进入它的智慧车管系统,除了GPS,它还在每一辆车上都装了智能车机,能实时观察到速度、耗油、司机踩刹车的力度,汽车转向是急转还是慢转等。通过这些数据,就能大致掌握司机的开车习惯以及开车过程的整个状态。通过大数据模型,就能筛选出合适的做购油和购车融资的运输公司。
另外,全程可视化不仅是画面的可视化,也包括数据的可视化。
三、模块化的供应链集成
今天,在整个供应链的组织过程中,企业需要把有能力的合作伙伴和有价值的资源,及时地组合到一起。但这在原来很难实现。
不过在互联网的条件下,这种状态能够实时做到。运用模块化的方式进行供应链集成,使企业能迅速地运用自身、外部第三方的能力建立起独特的供应链竞争力,实现供应链服务功能的快速定制。
深圳一家叫创捷供应链的企业,今年被总理、副总理、马凯副总理高度关注。创捷作为一个供应链平台,能把所有的手机生产厂家、原料供应商、组装厂、接单集成者,全部集合到一个平台上,帮助企业打造智慧供应链下的柔性组织。
在传统的供应链条件下,企业要打造一个大的生态系统,让所有资源进入到一个平台上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互联网的出现,使得这种可能性得以实现。就像海尔今天能够将大量分散的创客有机地组织起来,嵌入到海尔的供应链体系当中一样,但这是不容易做到的。
四、供应链整个过程的互动、互联
即企业的供应链计划过程,和供应链最后的执行过程,能够实现互动、互联。
例如:深圳一家企业叫阿里巴巴一达通,即阿里巴巴旗下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它给中国中小微企业做出口融资,同时介入到贸易,物流,通关、报关、退税等各个环节,甚至还做信用数据。它通过互联网,数据的形成,使得企业的计划和执行能够实现联动。
五、供应链的成本和绩效的实时化
“互联网+”对供应链产生的影响,我认为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和绩效的实时化,但这个问题很难解决。
我们都知道,供应链过程中有大量的成本耗费,同时也在产生绩效。如果企业管理者连成本都控制不了,说什么供应链都没有用。要掌握不同环节的各种各样的成本,才能使整个供应链的总成本达到最优化。中国很多企业说自己已经实现大数据化,其实寥寥无几。
企业要想做到大数据化,首先应该是智能化。因为很多企业BI(即商务智能)都没做到,如何去做大数据?而BI的基础,是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能够进行有机地整合起来。每个环节做到BI化,同时各个环节能够有机地贯通,才能做到成本可控、风险可控。
事实上,做到成本可控的核心是信息治理。而信息治理是未来企业做智慧供应链必须解决的问题。企业需要的不是单一信息,而是全面的信息,我把它称为“信息勾兑”,即把各种不同的分散的信息勾兑好。换句话说,只有一段一段的割裂的BI是毫无用处的,企业还要把它汇集起来才行。
六、全程供应链的预警
一、智慧物流的内涵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现实物理世界的物流实体运作与网上虚拟的物流信息开始了全方位融合,现代物流进入了4.0时代。当下智慧物流被炒得很热,那么,到底什么是智慧物流?
要了解智慧物流,首先需要搞清楚什么是物流、什么是物流管理。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物流的具体功能中,储存、运输和配送被称为物流的主要功能,包装、装卸搬运和流通加工被称为物流的辅助功能,信息是物流的支柱功能。物流管理是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管理、协调与控制。
智慧物流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如通过RFID、传感器、移动通讯技术等对物流网络内的物品、设施、设备、人员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实现运输的可视化、仓储的自动化、配送的智能化,使物流具备感知、记忆、逻辑、判断、决策等智慧功能的创新物流形态,具有多元驱动、情景感知、智能交互、智慧融合四个显著特征。
二、智慧物流的认识误区
智慧物流的发展离不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智慧物流将会给我们的工作及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目前,中国是物流需求大国,但还不是物流强国,物流业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中国物流业是滞后于工业化、信息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存在物流市场不规范、物流运作不集约、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交通运输拥堵、物流服务及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我国传统物流企业做的事情更多的是仓储和运输,总体管理水平普遍不高,真正要实现智慧物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些都值得企业管理者认真思考。
提到物流管理,一般我们会想到制造业企业内部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商贸流通领域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管理等。其实物流是一个系统,物流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管理,各个系统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物流网络生态圈。智慧物流强调智能技术与物流业的高度融合,发展智慧物流首先必须在多方协同的情况下夯实技术基础,以加快物流网络开放、销售渠道下沉、信息互联共享,促进物流资源的整合利用,形成集物流信息、在线交易、数据交换、跟踪追溯、智能分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物流信息平台,进而建立健全现代物流网络体系。
在经济遇冷的2016年,传统物流行业正经历着从散兵游勇、单兵作战向“快速创新、专业化分工、平台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转变正在快速进行,优质货源会进一步远离小型企业,向规模化、专业化的平台公司靠拢。其实通过平台叫车的物流公司多年前早已存在,但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大部分从事干线运输的民营三方物流企业仍采用“夫妻老婆店”式的运作方式,严重制约了物流管理能力的提升。在当前的互联网思维下,“互联网+物流”的社会化物流服务模式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各种物流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好像都实现了智慧物流一样。但事实并非如此。笔者在近年来走访及管理过的多家物流企业看到,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基础较差,很少有人真正懂得物流管理,对智慧物流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
什么是真正的智慧物流管理,值得物流企业管理者仔细思考。智慧物流管理需要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来改造传统物流管理过程,智慧物流管理中的过程管理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物流运营、物流时效、客户服务、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财务、预防管理等方面。智慧物流管理能大大降低制造业、流通业、物流业等企业管理成本,着实提高企业的利润,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三方通过智慧物流相互协作,信息共享,能更有效地节省物流成本。其关键技术诸如自动识别及追踪、无线定位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实现物流的可视化与智能调度管理,整合物流核心业务流程,加强物流管理的合理化,降低物流资源消耗,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减少流通费用,增加利润。
三、企业物流管理的智慧化要求
智慧物流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科学的管理体系,企业要想实现物流管理智慧化,需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实行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要有科学的发展战略及实施方案,有健全的经营、财务、统计、安全、技术等机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能应用ERP系统或物资资源管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人流)、财务资源管理(财流)、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流)等企业管理软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四流合一”,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管理过程实现信息透明化等。总之,智慧物流管理涉及的面很广。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是人力资本之间的竞争,任何可以用金钱买到的都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设备、信息化软件可以外购,但企业的核心人才、员工在物流管理过程中各项优秀的管理能力、优秀的企业文化等是金钱很难买到的,这些才是一个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要推动物流管理创新,更重要的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些外企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
例如笔者曾经全面负责管理过的三星全球分拨中心项目。三星电子作为全球半导体产品排名第一的生产商,在全球有两个生产厂——苏州和韩国,一个组装厂,两个OEM工厂。因为两个OEM工厂不是三星的企业,不能直接销售货物到客户,只能将货物出口到韩国总部后,再次配送全球客户。这样,对成本控制和时间响应的要求都很高。为了降低总体物流成本、提高订单响应速度,三星决定在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内设立全球分拨中心,统筹管理三星(苏州)、两个OEM工厂电子产品的全球配送。全球分拨中心建立后,其物流模式为:所有工厂(包括国外三星工厂和OEM工厂)的货物首先运送到分拨中心,再由分拨中心根据订单进行全球配送。具体模式如图1。
项目管理过程中,涉及三星项目整个上下游的供应链管理,因此该项目将把涉及到的所有单位联合起来成立联合办公组,如:三星工厂管理团队,上下游供应商,国际、国内货代,国际、国内物流公司,以及报关公司、海关、商检、第三方理货公司等,让这些单位的信息系统进行对接。整个物流操作从三星接到来自全球各地的订单开始,通过一系列信息系统处理,如通过RFID、传感器、货物扫描、标签、称重后完成订单处理作业,并由系统出具箱单、发票等。整个项目管理过程真正实现了智慧物流管理,对物流网络内的物品、设施、设备、人员进行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实现运输可视化、仓储自动化、配送智能化以及装卸、搬运、包装和流通加工环节的自动化。
三星项目的特点是:时限要求很紧、安全要求很高,根据订单作业,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实行无纸化报关、快速通关,以JIT的方式交货。通过供应链上下游协同管理、信息系统对接等软性管理技术,这个项目管理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例如:通过管理运送时间,改善了距离、频率、运输模式、空间利用率等;通过利用自动识别技术、减化审批流程等,压缩了订单处理时间;通过供应商管理库存(VMI),实现了信息系统直接对接,快速获取客户需求计划,从而实现供应链交付柔性管理等。
再以电商巨头亚马逊的智慧物流管理为例,其从客户下订单开始,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处理等相关技术,通过信息系统对物流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客户订单的快速响应,保证物流配送的时效性。
四、智慧物流管理的实现路径
不管时代如何进步,物流的基本功能如运输、仓储等不会改变。物流组织过程的基本逻辑就是分与合、集与散,技术的引入、组织方式的进步,是为了更好地配合制造和销售,更好地提高效率,压缩整个物流过程的时间。所以,物流管理一定程度上还是要从科学管理开始,引入制造业长期积累起来的一些基本管理方法,如全面质量控制、精益物流管理、预防管理等。
在互联网时代,整个市场环境、消费需求和管理体系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全世界尚无成熟的管理理论、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在这种颠覆性的变革与创新环境下,应该尽快探索智慧物流管理方法,选择复合型的领导者,调用、储备和引进众多行业、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互联网化“T”型人才,使企业物流管理运作完全智慧地融入企业经营之中,打破工序、流程界限,打造智慧企业;建立基础数据库,对数据采集、跟踪分析并建模,为智慧物流的关键应用打好基础;同时需要推进业务流程优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最新管理理论对原有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再造;需要实现车辆人员智能管理,最终实现物流全过程可视化管理;加强仓储管理,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充分发挥数据的力量做好库存管理;智慧物流管理需制定预防管理应对机制,不仅要加强企业常态化管理,更应努力提高危机管理水平;如今还需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管理上逐步实现平台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实现真正意义上与时俱进的智慧物流管理。
李先生的购车体验,背后其实是“UGcar优购汽车”的新玩法。
UGcar优购汽车成立于2015年2月,成立之初UGcar优购汽车就将自己的发展方向定位在自建全供应链体系、打造纯电商运营模式的垂直汽车电商平台。
UGcar优购汽车目前主要做的是平行进口车。平行进口车,是指将原销往国非中国的车型通过贸易的形式采购到国内进行销售的车型。由于UGcar优购汽车CEO赵卿从1999年开始就从事汽车贸易行业,具备17年的跨国采销能力以及全国港口的进货资源,就一直计划着做汽车电商这样一件事情,希望可以搭建一个平台,最大限度地掌控进口汽车销售源头,帮助消费者买到最合适的、性价比最高的车;但一直缺乏这样的时机,直到2014年市场大环境的成熟,UGcar优购汽车平台顺势而为就此应运而生。
提及为什么会选择平行进口车作为切入口,赵卿说 :“由于政策的扶持,平行进口车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进口车贸易已成为一个专业化程度极高的产业链,我们希望通过UGcar优购汽车这个平台让消费者在放心购买的同时,还可以通过UGcar优购汽车享受便宜、便捷且有保障的服务。”
UGcar优购汽车新玩法
传统汽车经销商多年来一直面临着未解的问题,比如:库存压力大,资金周转不灵,汽车消费者遭遇信贷审批手续多、流程长,汽车贷款利率过高,线下4S店的开店、运营成本偏高,经营覆盖范围小;而UGcar优购汽车正在通过打造自营的一站式购车电商平台新模式破解传统汽车金融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
在赵卿看来汽车是高标准化的产品,天生具有电商销售的优势, 从大环境来看,4S店的投资已经基本是瓶颈的状态,这也给汽车电商带来了机会。传统的汽车4S店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而UGcar优购汽车则是一个连通各地区的平台。
UGcar优购汽车不需要付出4S店的高额开店、运营成本,同时UGcar优购汽车平台的售车价格往往也比4S店车原价优惠万元以上。据调查显示奔驰、宝马、奥迪三个品牌的4S店在中国的前20个城市里边占85%。而在一个小城市里没几家4S店,消费者想要买一辆宝马都要跑好几家店,有的甚至出现跨区域,有些店还没货。“这就是UGcar优购汽车电商平台未来的的机会。”赵卿说。
而自建供应链体系是UGcar优购汽车最核心“终极目标”,但对于汽车电商而言,赵卿也谈到自建供应链难度的巨大。相比京东、亚马逊等自营模式,UGcar优购汽车作为全国唯一一家搭建自营模式的垂直进口车的汽车电商,无论是在风险防控上还是专业操作度上都要高出数倍,如何打造产业供应链就成了UGcar优购汽车至关重要的问题。
就在前不久UGcar优购汽车获得了A轮融资,同时也给出了自己的战略方向,UGcar优购汽车将通过以下几点,打通汽车销售的链条:
首先,以汽车电商为基础。优购的特别之处在于,以做平行进口新车电商的模式是自营为主,自建供应链,并且在除汽车交付以外的其他环节全部实现了 Online 化。当C端用户在UGcar优购汽车上订车,平台再根据自己已有资源去找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拿车,送到用户家中,这是一个通过C端逆向去整合供应链的过程。
其次,在购车流程上,用户在线上选购车辆,UGcar优购汽车为其提供选车、咨询、贷款等一站式服务;线下方面,优购在全国各省为消费者提供线下的汽车展厅,更好的帮助消费者完成车辆交付等服务;而当购车完毕后,客户将直接转入售后合作服务商那里,由合作服务商为客户提供售后服务。
最后,通过地域优势UGcar优购汽车选择落户的天津开发区,为UGcar优购汽车在电商之上匹配了更多的金融服务,同时,UGcar优购汽车还将分散的车贷服务升级为统一全国的消费信贷体系。
UGcar优购汽车 智慧供应链
UGcar优购汽车赵卿表示,不同于任何其他电商模式,UGcar优购汽车拥有自己的供应链体系模式。
相比京东、亚马逊、淘宝等电商所销售的零售产品,汽车产业面临的风险太大了,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供应链体系的智能化程度决定着电商平台风险防控的能力,电商供应链体系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无缝对接。以全球领先的日本丰田汽车核心供应链体系为例,真正实现了最好的上下游对接效果,无论从整车物流还是零部件供应,都全部实行订单供应,无囤货、无积压、无等待操作。
UGcar优购汽车所打造的智慧供应链体系与日本丰田相行不悖,不同的地方是在适合汽车产业的同时,也契合了电商产业的发展,UGcar优购汽车依托供应链体系,使得消费者体验最极致的服务,并结合大量消费者的选购过程,将货源体系从天津一地为主转变为全国19个供应区,大幅降低用户的等待时间以及物流成本,提高了用户体验。 UGcar优购汽车线下展厅遍布全国达100余家,且未来将会扩展更多。
电商兴起的原因除了便捷的买卖流程外,其相同商品却比实体店更便宜的这个事实,也是消费者无法拒绝的理由,UGcar优购汽车希望消费者可以在家里收货。UGcar优购汽车的供应链体系反应速度比线下实体店要快,加上价格相对于传统4S店的价格便宜万元以上,一件产品从厂家到消费者手里,经历了层层中间环节,层层加价,中间商赚走了大部分利润。“试想一个操作流程中人越少,中间环节越简单,那么剩下来的钱自然就越多。”赵卿说:“UGcar优购汽车就是要通过线上最大化实现线下服务功能的online化,同时通过这样的方式还可以预先掌握消费者需求,这是整个链条的核心。”
能够更快拿到所需要的商品,是消费者所希望的。因此,提高物流速度是各大经销商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小宗商品不同,对于汽车这类特殊大件商品而言,占压的资金成本低、仓储压力大、物流成本高等难题都是无法避免的。
在这一情况下UGcar优购汽车在其供应链的采销能力上将供应链采销前端实现了智慧升级,通过对大数据精准预判和市场走势、全球采购团队等一系列智能对接实现订单的优化。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UGcar优购汽车根据市场需求以及对消费者期货的判断力,去海外市场进行采购;二是在海外市场,UGcar优购汽车能够找到购车用户在国内市场所寻不到的且符合自己个性化需求的车子,极大的满足了各类购车人群需求。
视频直播 体验“一键”相隔的“极限”服务
网上购物虽然已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但是网上购车,对于消费者来说还是一件比较心存芥蒂的事,如何打消费者心中的顾虑,在采访过程中,赵卿常提到一句话:“消费者是需要被教育的。”
赵卿说:“任何商品的购买,都会出现一个教育消费的过程。网上购车对于客户的信任度不是特别复杂,由于车是一个标准化的商品,很难出现假货,所以,对于车是否是正品问题消费者完全可以放心。”
汽车属于大宗商品,花费的资金比较多,当在一个电商平台购买,看不见实物,也不知道商家是谁的情况下,对购买的商品存在一定质量、售后担忧等一系列问题,这是消费者心理。
赵卿的实战经验总结就是:“消费者的需求是可以被引导的。”UGcar优购汽车在平台建立之初就在商业模式和实际执行的策略上做了细心的规划,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试图改变汽车销售的局面。UGcar优购汽车通过“让客户先见车后付款”的方式,使用户在平台购车过程中只需要承担很少一部分的定金,就可以去到当地的合作展厅看到想要购买型号的车;如果客户在这个过程当中对车型和价格各方面都非常的满意,就可以继续付尾款,提走车辆,这样便更好的打消了客户的顾虑。
同时消费者在购车过程当中都是一车一报告,UGcar优购汽车会对每台车在港口入库的时候就会进行检测,并会随车附上照片和数据,然后形成检测报告随车给客户,当客户收到车以后可以根据该报告来验证,如果与报告不一致的情况下,UGcar优购汽车会全款退回。
另一方面UGcar优购汽车为了保证消费者的买车权益,专门成立了一个维权基金,该基金针对每一辆从平台已售出的车。在检测过程当中,难免会有一些遗漏问题是当时没有发现的,UGcar优购汽车会根据维权基金的标准第一时间对客户进行赔付。
同时在各种直播大战相继上演的情况下,UGcar优购汽车也紧跟时下潮流,用视频直播的方式让异地用户体验“一键”相隔的“极限”服务。UGcar优购汽车利用远程视频直播平台技术为异地购车者实现选、购车全程直播,消费者可以通过UGcar优购汽车APP平台端口,提前预约选、购车时间进行线上看车,UGcar优购汽车的工作人员将会在约定的时间为消费者实现看车、选车、配置等一系列服务。
UGcar优购汽车未来 坚守初心
汽车作为一个低频、强地域性、依赖体验又难以运输的商品,汽车电商未来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
现今,多个汽车电商在B2C(商家对消费者)模式下碰壁无果后,纷纷开始倒戈B2B(商家对商家),打着战略转型的旗号,再次开始“试错”。在风向标转换的时候,UGcar优购汽车赵卿依旧独善其身,无所动摇地坚持初衷。
赵卿说:“B2B与B2C的根本区别在于这个电商平台服务于谁”。B2C服务于客户,减少总经销商、大区经销商、4s店等销售途径中的层层环节,将成本降下来,返利于民,同时将价格做到更加透明化,解决汽车传统销售渠道中价格虚高的硬伤。所以这也是大部分汽车电商企业从一开始选择B2C经营模式的原因。但B2C模式服务B端对应货源方,没有汽车贸易经验难以把控,而C端终端消费市场更是存在消费市场多变、复杂,服务种类灵活、服务水平要求高等诸多困难,互联网起家的电商大佬,线上玩的风生水起,汽车贸易服务和消费终端市场却毫无经验可言,频频受阻。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很多汽车电商B2C转战B2B,目的是希望以此减少一部分的压力,希望只给商家提供网站平台,实现服务缩短。但事实上,这样的选择,不会让B端经销服务肩负责任,反而更会让B端供应商变本加厉的谋取暴力。最终只是为汽车经销商做了嫁衣。这么一来,不仅没有减少销售途径中的层层环节,反而增加了经销商的更多选择,将加价进行到底。
在大多数互联网从业者眼中,B2C模式下,售后、交付、流量和获客成本成了阻碍汽车电商发展的困局。这样的观点赵卿认为相对于片面了些,在他看来B2C并不是“此路不通”,同时,也更不是B2B就会容易。面对久经考验的传统汽车服务商,互联网专家想通过B2B为之服务,用“师夷长技以制夷”来颠覆传统产业,更为困难。
在赵卿的思维模式当中,他始终坚信只有找准行业发展方向的汽车电商才是最有魅力的企业。原因在两点:一是做到了对消费者负责;二是迎难而上的故事永远都是最受人敬仰的。
目前,两江新区创建智慧城市的主要着力点包括信息资源整合,智慧新城、智慧公租房、智慧物流等特色项目建设。在国家大力倡导信息消费、信息惠民的大背景下,两江新区也在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智慧社区、智慧医疗等民生项目建设,以“以人为本”为出发点,以“解决实际的城市问题”为建设目标,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智慧城市发展模式。根据规划,2020年前两江新区将完成投资约160亿元,建成智慧新城、智慧物流、智慧保障房、智慧交通、智慧政务、智慧规划、智慧建设等七大应用系统,全面提升两江新区发展水平。
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享受低碳幸福的“智慧新城”生活
作为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两江新区已经形成了以太平洋电信、中国联通、腾讯、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云计算大数据战略性产业体系。根据规划,两江新区智慧新城将综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高新信息技术,全面推进深度互联和信息共享的智能网络体系,依托龙兴总部基地建成低碳、智慧、幸福的新城。
每到上下班高峰期,城市就变成了“堵城”,这着实让上下班的居民变得无比焦虑。居民们向往这样的智慧城市:在准备外出前,能用手机实时查询公交车到站信息、出租车位置信息、所在位置附近的车位信息以及实时路况等综合交通信息,从而提前规划出行方式和出行路线,跟“堵城”说再见。两江新区智慧交通系统通过建立出行综合信息服务、停车信息系统、道路运输信息管理、紧急事件安全管理,提升智能化交通管理水平,保障交通安全通畅,将这种理想变成了现实。其中,出行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有针对性地向不同类别的出行者提供交通信息和相关增值信息,并对车辆进行诱导,实现城市路网的最优交通流分布;停车信息系统可以运用先进电子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实时引导驾车者更方便、迅速地寻找车位。
如果不想自驾车,不超过5分钟步行就能找到电瓶车、轨道等清洁能源公共交通车站点;出门只需要带一张卡就可乘坐公交并缴纳生活、医疗、保险费用,甚至可以像U盘一样储存各类信息。两江新区智慧新城考虑建立一个包括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公共交通(电瓶车)和轨道交通在内的绿色交通体系。公共交通全部采用清洁能源车,区域内实现500米范围内交通站点100%全覆盖,轨道与公交无缝隙接驳,为实现以低碳、生态交通为主导的生活方式提供可能。
新城还运用智能景观喷滴系统对土壤水分进行了实施监测,自动感知植物水分需求,进行科学浇灌;绿色建筑节能降耗、通风隔热、合理布局的设计,促进了自然通风。合理利用能源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先决条件之一,智慧新城还对城市的工业能耗、建筑能耗、空间开发、资源利用进行全面监测,并通过深层次数据挖掘和分析,专门针对路灯节能、供排水管线传感检测、场地开发、水资源规划利用、区域自然环境等量身打造相应的管理方案,为政府节能减排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城市能源结构优化。
以信息数据库为基础,提升“智慧公租房”管理水平
“产城一体化”是两江新区发展的方向,是“产业园”和“家园”结合的新模式。由于两江新区外来务工人员及跟随产业吸引而来的高端人才增多,公租房成为两江新区吸引产业人才的亮点工程。
规划提出,通过建立智慧公租房数据库、智慧公租房配租管理系统,实现公租房规划、申报、配租、缴租走向信息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租户对象的基本信息、租住时间、房源情况都将被录入智慧公租房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并与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的住户工作、收入、税收关联,避免虚报乱报的现象。
在人员众多的公租房,如何防止不法分子混入混出是关系公租房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问题,公租房家居安防系统可以让居民放宽心。住户室内都装有红外探测器,一旦发现非法进入者,将发出报警信号,之后控制中心的电子棘突会立刻显示哪一栋哪一户哪个房间发生哪种类型的危险情形,并立刻通知保安员到现场处理。不仅如此,公租房还安装了煤气泄漏探测器、消防烟感探头,为公租房居民构筑起一道坚强的安全屏障。
面向多式联运和产业集群,建设“智慧物流”五大系统
两江新区拥有复合型枢纽机场江北国际航空港、内陆开放口岸寸滩港及果园港、渝新欧铁路大通道。规划显示,智慧物流系统将立足两江新区打造长江经济带的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连接欧亚大陆的国际物流平台优势,重点实现以下功能:在机场、港口、保税港区建设电子通关系统,打造内陆开放的智慧门户;围绕渝新欧及铁路货运体系,实现物流信息共享和跟踪,促进物流全程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两江现代大物流”公共服务平台,融合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在交易前,采购商、制造商、供应商可以通过现代供应链管理平台共享信息,以最快的速度捕捉市场变化;智能仓储管理技术则可以根据配送地需求,对库存进行实时、动态控制。物流过程中,手持终端设备可全程跟踪运输状态。将这些市场、交易进行整合,使之高度专业化、规模化,才是所谓的现代智慧物流服务。
是的,消费者对个性化定制和智能供应链的需求在不断升温,那么企业能否激活自身的工匠精神,不断创新,与消费者的期待完美契合呢?
个性定制
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不断升级,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加,现有的市场供给难以满足消费者对于优秀品质、高端服务的追求。国内众多开拓服装定制业务的品牌与企业都遇到生产技术调整与个性化服务升级的问题。
CHIC2016春季展上,红领集团、大杨集团等众多实力派男装企业的定制业务受到关注,大杨集团首次在国内开启全新的“大杨定制”模式。
红领集团魔幻工厂C2M(用户到工厂)展位人潮涌动。魔幻工厂模式也打开定制业务发展的新思路,目前正在力推一款名为“魔幻工厂”的手机APP,可以方便消费者对面料、纽扣、胸袋等多种服装上的细节进行选择,自主设计一款自己喜欢且合身的西装。
恒龙云定制此次重点展示了其3D服装虚拟定制系统,开启人体3D数字时代。其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全国重点城市设有实体店铺的同时,还开通了线上业务,双渠道共同发展私人定制。
红豆集团则以500多平方米的超大展厅,从全息投影到智能机器人,到智能货架、智能试衣间,再到个性化DIY定制区以及休闲娱乐区等,全方位展示了红豆集团推出的新型智慧门店。
特别是智能试衣间,顾客在不用试穿服装实物的前提下,就可以根据智能试衣镜的提示选择心仪服装进行试穿,真正将智慧化、快捷化与个性化完美结合。
个性化DIY定制区和休闲娱乐区,是优质、时尚、便捷的一站式购物体验的典型代表,也是红豆男装智慧化门店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对此,红豆集团总监徐坚峰表示,今年红豆集团主推红豆轻西服、红T、360度弹力裤等系列产品,通过“平生活”理念来践行“平实、平和、平民、平价”的主流生活方式,以此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在品牌个性化方面,七匹狼的探索已卓有成效。据七匹狼参展品牌狼图腾的负责人介绍,在男装行业同质化严重的环境下,七匹狼希望在延续原有品牌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年轻化、个性化的突围,这也是公司推出狼图腾的原因。
“狼图腾的设计团队非常年轻,通过融合我国少数民族的特色元素,进行产品个性化创新。在经过市场试水后,收到很好的反馈,计划在今年独立开店。”该品牌负责人说。
展会上,不少品牌企业也通过融入科技手段,加大对产品的个性化创新力度。比如红豆就推出梭织形态、针织做法的服装产品,在产品透气性、舒适度和弹力上都有很好的表现。而红豆家居生活馆的业态创新,也让红豆保持了每年20%的复合增长率。
供应链优化
产品是一个企业的核心要素,而供应链则是产品研发和市场快速反应的最有力支撑。服装企业布局全渠道,供应链管理是一大考验。
2015年下半年,梦芭莎首家数字化旗舰店在上海正式落成。实体店的开业直接促进了供应链的调整,其中首要是商品调整。毕竟,优质产品是良好购物体验的基础。
梦芭莎在前期筹备时,用3个月一个订货季的时间,进行供应链调整,重点调整那些品质相对不稳定的生产工厂,以确保每款衣服的品质都经得起考验。
梦芭莎网站上有几万款商品,每季都有几千款在设计生产,每周都有百余款新品在上新,把控生产、控制库存成为关键。梦芭莎采用国际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每季单品40%下单,60%备料。那些在线上或者线下销售趋势良好的,快速补单。“柔性的供应链管理,以追求零库存为目标,确保最低库存。供应链应该永远生产消费者在终端购买的产品,而不是可能会购买的产品。”梦芭莎商品部副总经理李明说。
记者看到在此次CHIC2016春季展上,梦芭莎的展台人潮涌动,来自于各地的各级供应商、商围观了梦芭莎的小秀场,其展会负责人介绍说,梦芭莎正以“专业、领先、品质、高性价比”为目标,继续进行供应商筛选,保持供应链的活力。
同期参展的阿仕顿也以超前思维和实际行动为中国服装行业勾勒了首个“精品快时尚”品牌的轮廓。
在中国服装行业面临下行压力的今天,阿仕顿反而加大投入用于品质提升,愈发显示出重视产品质量与设计的重要性。
在CHIC2016春季展开幕首日,阿仕顿即举办了一场名为“进化/共生/因你而变――阿仕顿供应链合作对接会”的活动,诚邀来自全国各地优秀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参会,共同探讨服装产业链上下游进化与共生,其目的意在打造一个强大的供应链合作平台。
“我们举办这场活动的意义就是在当今中国服装品牌全面进入链式竞争之时,阿仕顿能够占据现代产业链集成创新体系的重要位置,以品质为切入点,结合自己核心的SPA模式,将品牌价值提升至新的阶段,最终让供应商、合作伙伴实现共赢。”阿仕顿负责人说。
展会现场,云之梦科技则展示了一套“云3D人体测量定制系统”,吸引大批观众围观,3台智能设备呈三角形摆放,众多观众排队体验。据云之梦科技销售总监曹勇介绍,智能交互设备可通过体感和触屏方式双向操控。在体验区,用户凌空挥手即可启动扫描,系统会精确抓取人体身高、肩宽、胸围、腿长等14项数据,呈现出真人3D形象。用户可在系统中选择各种服饰,与自己的人体模型快速匹配,1分钟可试几十套服装,还能360°查看试衣效果,选中的服装可直接加入购物车进行结算。
同时,用户还能自由变更场景,查看不同服饰在不同场合的呈现效果,为挑选服装提供更直观的参考。
关键词:物联网 物联网技术 供应链 SCM
SCM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SCM发展状况
1.供应链。所谓供应链(supply chain)是指由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整个活动过程的上游、中游和下游企业所构成的网络。它由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和用户组成,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历经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消费者的整个运作过程。在供应链中,每个企业都是一个节点,节点和节点之间是一种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若把供应链比喻为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生产制造企业就是树根,商则是主干,分销商是树梢,树叶便是最终用户。在根与主干、枝与干之间的一个个结点上,都蕴藏着多次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事务流的流通,遍体相通的脉络便是管理信息系统,这种关系可以用模型图1来描述。
2.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简称SCM)指的是围绕核心企业,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贸易伙伴关系等进行组织、计划、协调、控制和优化的一系列现代化管理。通过这种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在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销售过程中,能够以正确的数量、正确的时间进行产品制造和分销,降低系统的成本,提高总体服务水平,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
3.供应链的发展现状。20世纪90年代,供应链上的成员企业开始认识到信息不共享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障碍,于是开始在整个供应链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加强了对信息流和物流的协调,供应链管理得以发展成形;21世纪始,企业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形成战略同盟,并开始注意对不确定信息的共享,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上的作业支持和决策支持作用,从而SCM发展到成熟阶段。
(二)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自身结构和运作方式致使“牛鞭效应”的出现。供应链由多个节点企业构成,核心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不够强,集成化供应链系统未构筑,则供应链的结构层次一般较多,这必然会导致上游企业无法实时共享末端用户的需求信息。当用户的需求信息从供应链末端自下而上传递,经过层层过滤,必然会扭曲、失真。同时,需求预测、批量订货、价格波动以及短期博弈等运作方式也致使信息不对称和变形。因此,多层次的供应链网络、未集成的供应链系统、节点企业独立地进行库存及订货决策导致“牛鞭效应”产生。
2.缺乏规范和标准化程度低阻碍共享信息平台的建立。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起步较晚,短短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国内外专家学者跻身其中,理论成果颇丰,但由于物联网涉及的技术多,因而缺乏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供应链管理过程繁冗和信息编码标准化程度很低,这无疑阻碍了SCM共享信息平台的建立。
3.节点企业信任机制缺失造成战略同盟形成困难。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之间为了暂时和短期利益,没有真正做到让供应链上所有成员共享全部信息,再加之信息技术应用的落后,使得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业务活动难以协调甚至造成脱节,使业务活动变成了各自为政,形成模糊的黑洞,导致成本高且可控制性差(蒋伟,2011),所以供应链成员之间存在严重信任危机,包括下游节点不信任上游节点、上下游节点信任愿望不对称、信任的易毁性和恶性循环以及供应链规范信任机制的缺失,因此造成战略同盟很难形成。
4.条块分割和行业壁垒延缓绩效评估体系的形成。尽管节点企业引入供应链管理,由于企业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相异,很容易形成行业壁垒,出现“商业机密”为己所有、不为他用的现象。因此供应链成员间相互挤压十分突出,这种挤压表现为价格、成本和风险挤压,最终形成利润和生存空间的挤压。这种挤压不仅对弱势企业是打击,也对供应链造成负面的影响,通常造成供应链整体成本的增加,所以延缓供应链整体绩效评估体系的形成。
物联网技术概述
(一)物联网
物联网(The Things Of Internet)被称为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代表了新一代信息发展技术,被世界各国当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振兴经济的重点技术领域。所谓物联网是将无处不在的末端设备设施,诸如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楼宇系统、家庭智能电器、视频监控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红外感应器以及智能尘埃等,通过通信网络,与现有互联网结合,采用合适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让所有物品均能够彼此“交流”、为人类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安全防范、决策支持、远程控制以及自动识别等服务功能,最终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低碳”的“管、控、营”一体化。
(二)物联网的内涵解读与结构分析
对于物联网的内涵,可以从应用角度和技术角度两个层面理解和把握。从应用层面理解,物联网是指把世界上所有的物体都联接到一个网络中,形成“物物联网”,然后“物物联网”又与现有的互联网结合,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达到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邱伏生,2011);从技术层面理解,物联网是指物体通过智能感应装置进行全面透彻的感知,经过传输网络的可靠传递,到达指定的信息处理中心,最终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自动化信息智能交互与智能处理的网络(邱伏生,2011)。其系统结构包含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个层次,详细构成可以用图2的模型来描述。
(三)物联网技术
1.物联网感知技术。物联网的感知层就类似于人类的睛、鼻、耳、口和肢体等器官,融合了视觉、嗅觉、听觉、味觉和触觉等功能。目前物联网就是通过相当于人类“五官”来感知信息,依靠的技术主要包含RFID技术、传感技术、定位技术以及激光扫描技术等。其中,RFID技术相当于物联网的“眼睛”,是物联网感知技术的核心技术,是一种基于电磁理论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而传感技术充当了物联网的“皮肤”角色,利用传感技术可以把通过RFID采集的信息转换成电信号传递至信息中心或信息平台;经过信息平台处理后的数据信息必须要反馈给信息应用端或用户方能让人类享受到物联网带来的便利,因而必须利用定位技术,将信息准确地传递到有信息使用请求的终端设备或用户处;激光扫描技术则能帮助人类快速、高效、准确的将物品代码(EPC)或信息采集并传递至云服务器端进行处理。
2.信息传递技术。物联网的网络层是建立在现有的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之上的,利用互联网网络介质和网络设备(网卡、网桥、路由器、集线器和交换机等),将感知层采集到的物品信息实时传输,主要依靠信息传递技术,把现有的ipv4扩展至ipv6,解决信息传递带宽受限的技术问题。
3.网络技术。物联网的网络技术主要是借助互联网、2G/3G网络、通信网络、广电网等线路,利用现有的有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以及已经成熟的各种网络协议,把感知到的所有信息按照要求进行加密、转换、分组、传递。
4.信息智能分析与控制技术。物联网的所有成员一旦被植入智能芯片之后,就相当于它们有了“智慧”,能够主动或被动地与用户进行交流“思想”,这是物联网的一个关键技术,这种技术的实现主要依靠云计算,它具有虚拟化技术、高性能存储技术以及云计算平台管理技术,利用这些技术物联网可以快捷高效地从云服务的海量数据中挖掘出用户需要的信息,结合管理信息系统MIS,可以协助人类进行智能分析和自动控制。
物联网技术对SCM的影响及作用
(一)管理过程得以优化
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把企业供应链管理转变为“物-物”模式,通过感知、传感和智能处理技术,能够实现物与物的直接“交流”,从而减少了系统对人的依赖,这样的SCM过程得到很大的优化,进而使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效率得到提高。
(二)信息共享得以同步
借助管理信息系统MIS、物联网的网络技术、传输技术等,把供应链节点所有企业的全部信息实时在供应链之间同步共享,这样可以让所有供应链参与者都能及时、动态地了解客户的最新信息和需求,以便成员企业能够迅速作出相应的变动,利用物联网的跟踪技术可以减少向其他成员传递信息数据时出现的失真现象,参与企业就能最快而准确地预测各种变化,从而大幅度降低管理成本。
(三)客户个性化需求得以满足
供应链网络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增强对供应链系统内部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以及事务流的监测和控制,帮助企业确定物资采购路线、降低库存仓储成本和优化产品生产工艺,实现供应链的业务流程再造,因而在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也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四)供应链管理可视化得以实现
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我们为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物品”贴上电子标签EPC,标签里包含该物品的所有相关信息,通过红外感应技术、信息采集技术和视频监控技术,让每个人通过信息系统IS都可以追溯产品的成本、生产厂址及日期、加工过程、流通详情以及生产该产品的原材料来源。这种价值信息链通过互联网在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以及外部网Extranet进行共享和交换,从而实现了供应链管理的可视化。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SCM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物联网的普及和物联网技术的影响,首先,供应链管理反应速度更快,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集成化、协同化、一体化的趋势更加凸显,选择少而精的合作伙伴以保证供应链运作的高效性,因而供应链绩效更加优化(蒋伟,2011);其次,物联网技术实现了货物在各个环节上的自动化管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动态监控,保证企业能够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因而供应链管理与质量控制更加智能化;最后,企业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在保证采购、物流和生产等上游流程稳定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监控商品流动情况,及时读取客户需求的变化,实施基于产品的增值服务,切实提高客户对企业产品的满意度和企业的竞争力(王辉等,2010),使得供应链管理更加体现企业的服务化。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供应链管理必然会受到巨大冲击和影响,那么未来的SCM发展必然会致使整个供应链波动幅度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加,若要保持增长需要真正的全球化客户和供应商网络,市场动态需要地区性、成本优化的供应链配置,风险管理触及端到端供应链,现有的供应链组织需要得到真正的整合和授权。
参考文献:
1.蒋伟.探析物联网技术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J].物流科技,2011(2)
紧贴国家发展规划,立志高远
在会上,有专家提出,“十二五”发展规划最大的亮点是扩大消费、拉动内需。加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镇化持续推进,给苏宁这样的零售行业龙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张近东表示,新十年苏宁是站在中国商业连锁第一、中国民营企业第二、中国企业前50强的位置开始起跑。未来十年苏宁的目标是比肩全球一流企业,成为国际化的世界级企业,这是一个新的目标,一个新的挑战。与过去二十年苏宁的两次创业不同,新十年不是新的创业,苏宁必须要在成就世界级大企业的进程中,预先规划出一条成功的发展路径。
连锁经营遍地开花,进军海外
连锁发展是过去十年拉动苏宁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苏宁电器公布了未来十年苏宁国内外连锁发展规划:至2020年,保持每年200家店以上的开店速度,实现全国一二级市场所有空白区域布局,并覆盖中国1785个“人口10万以,且家电零售1亿元以上”的县级市场,进驻至少能辐射周边三个乡镇市场的中心城镇和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和福建等地区发达乡镇市场500个。
未来十年,苏宁将依据人口数量、消赀人群特点,以超级旗舰店(sunming expo)、旗舰店(sundog flagship)、精品店(sunmg elite)和邻里店(sunming neighbourhood)四种店面形式,建立覆盖不同城市、不同商圈的店面网络,至2020年,旗舰店、邻里店、精品店占比将达到55%、42%、3%。
除了开店规模和网络布局外,绿色门店及海外拓展尤其引人注目。未来十年,苏宁将强化绿色门店标准,推进统一的后台制作、建筑材料可回收,加强店面智能化温控、亮度控制系统的研发与推广,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环保、科技、智能化连锁店面。
苏宁还计划在2014-2015年,依托香港市场进军越南、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市场。从2016年开始,通过行业并购、行业合作、行业战略联盟等作为主要手段进军欧美市场。2020年,苏宁将最终实现海外市场15%的总营业收入占比。
营销变革不断创新,资源整合
针对巨大的市场空间、客户需求变化、产业变革趋势,苏宁将进一步推进营销变革,打造更加国际化的知识型运营团队,同时还将着力于优化供应商合作模式,简化目前复杂的定价、让价和终端促销方式,实现明码实价、全买断经营、全品类展示、全自营销售、全会员营销,以不断强化零售商角色和功能,提高运营效率。
未来苏宁在产品拓展方面,将在现有传统及3C产品的基础上,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系统集成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具体将会涵盖针对个人用户的个人消费电子解决方案,针对家庭用户的整体影音娱乐解决方案、整体智能厨房、智能生活解决方案、智能家居整体解决方案,针对中小企业的智能办公系统集成;针对政企集团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大屏幕拼接系统集成、安防物业系统集成;同时,拓展电信充值、保险业务、票务预订、在线图书、娱乐咨询等虚拟产品业务;在零售和B2C渠道上还将不断丰富各类日用百货产品,形成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产品云”。
供应链创新方面,苏宁将主要围绕建立高效的消费者响应(ECR)和推进预测补货(CPFR)两个方面进行。采用顾客导向的零售模式(消费者价值模型),推进高效的品类管理,与供应商通过CPFR制定共同的目标预测和计划,使双方在货源供应、库存周转、零售考核、费用结算等方面实行无障碍运作。建立信息、的高效对接机制,上线自动订货系统,实现ECR供应链管理模式,提高供应链效率。
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客户至上
苏宁未来十年还将进一步加强服务体系的建设,首先将着力于物流基地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不断优化仓储管理系统和配送管理系统,深化WMS/TMS等系统的运用,提高仓储能力和配送效率,实现高速存取,快速送达。
未来整个售后服务体系也将继续围绕消费和经营市场的变化,加速构建省级城市、地级城市及县级城市(含县)的三级纵向售后服务网络,全面实现“有电器销售的地方就有苏宁服务网络”的目标。
未来十年,苏宁还将着力建设知识管理型、技术咨询型的苏宁客服体系,在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资讯、预约及投诉处理服务的基础之上,建立综合功能性呼叫中心(CallCenter),对送、装、维服务进行全流程监控,同时全面开放面对消费者的在线销售服务功能。2020年之前,苏宁将完成呼叫中心的全面升级,从现有1200坐席,扩充到4500个坐席以上,健全各类客服和专家坐席服务人员队伍。
云服务驱动智慧苏宁,科技转型
围绕互联网应用的技术高速发展为苏宁制定未来信息、化战略提出了新的命题,包括网络技术能力的不断突破、硬件运行效率的不断飞跃、应用集成程度的不断提升、智能终端产品的不断发展…一切都为苏宁智慧转型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目前苏宁已经形成了强大的IT组织体系和文化,形成了4000名信息技术人员的规模,建成了一张集数据、语音、视频、监控为一体的实时智能的网络系统,自主开发了涵盖运营、管理、服务的10大类120多个应用模块和子系统。
苏宁已经规划的未来十年信息化战略可以概括为是一个“四网合一”的模式:高效高速的物流网络、贴心舒适的店面体验网络、便捷发达的多媒体交易网络、智慧共享的管理网络。
具体呈现在对各类客户的服务上,苏宁将针对消费者提供消费云服务,逐渐从原来的产品销售商、基础服务提供商,转型消费者需求的运营商;对供应商的供应云服务则将使苏宁与供应商的关系,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而是升级为顾客需求信息和产品功能设计的产业融合服务,产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供应协同服务,商品销售服务和资金服务、采购服务和仓储物流服务整合的资源服务;对员工的管理云服务也将把苏宁总部对内部员工的关系,由原来的制度标准制定和执行管理监督,转变为专业共享服务的提供,真正实现智慧型企业的云管理。
苏宁易购网络生活平台,领跑行业
电子商务作为零售行业发展迅猛的新型业态,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2010年初刚上线的苏宁易购取得了高速增长,在新十年发展规划中,苏宁易购将目标定为打造成为互联网与零售完美结合的电子商务企业典范。
在北京亦庄新落成的京东总部大厦,京东商城副总裁马松的办公室别具一格。他的办公桌没配办公椅,桌上架了个钢化玻璃茶几,茶几上摞着笔记本,马松每天就站在垫高的笔记本前办公,“白天基本就是各种开会和面试,基本到下班时间了才有时间干点活儿。”
7年前,从美国eBay回来的马松加入京东,成为京东研发体系的元老之一。当时京东的商业模式就是最简单的自营一一买了东西存在仓库里,然后卖出去,马松入职后的头等大事就是协助京东开拓平台B2C业务,研发开放平台,也就是后来著名的POP平台。今天的京东平台上已经有十几万商家入驻,为京东带来快速增长和丰厚毛利,马松为POP平台编写的六大模型也成为国内电商行业的标准。
除了POP开放平台的创始人,马松也是京东新一代物流配送开发平台――青龙系统的奠基人。目前他负责营销研发部,全面支持京东商城采销、供应链等业务需求,支持如智能供应链系统、京东通信、国际化项目等;同时在他指导下,推出闪购、搭配购、JIMI智能机器人、咚咚等创新产品,并培育了京东沈阳研究院、京东成都研究院的支持、创新团队。
从创业公司到现在成长为国内B2C第二大平台,技术在京东的成长史中一直扮演着灵魂的角色。
2008年京东商城刚刚上线时,技术团队不到30人,业务发展太快使得技术始终处于“救火”的被动阶段;到2010年左右,京东技术体系进化到“驱动”阶段,围绕公司战略进行了系统规划,组织结构也按照客户进行划分,引入业务部门参与产品研发,完善技术团队建设,在团队中推进敏捷管理、敏捷架构、敏捷思维是技术团队的思维方式,京东开放平台、卖家生态体系搭建、青龙智慧物流系统、千人千面系统、大型分布式交易系统、分销系统和智慧供应链系统都是那个时期建设的。
目前,京东的技术布局已经进入“引领”阶段,技术研发团队接近6000人,创新引领业务的战略开始发挥巨大作用一一京东020战略、京东渠道下沉战略、京东国际化战略等战略落地过程中,研发团队既是产品规划师、研发工程师,有时又是业务战略策划师,各种角色切换的同时与业务一起将京东战略的落地执行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