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科学的起点范文

现代科学的起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科学的起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科学的起点

第1篇:现代科学的起点范文

摘 要 分析当前针灸界对现代科学的基础--实验的一些观点,认为针灸现代化是针灸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当前针灸界的共识,但其现代化的基础,不是《内经》的理论和方法,而是实验。由于以往对实验理解的片面,而使《实验针灸学》没有承担起其应承担的历史使命。建立现代针灸学不仅要引入实验方法,更要以实验的理念来对待实验的结果。只有以《内经》的观点为启发,以现实的临床实践为立足点,才能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现代针灸学。

主题词 针灸研究 实验室

针灸科学化、现代化是近百年来针灸界孜孜以求的目标。1989年刘钟衡先生首先在《中西汇参铜人图说》中引用西医的解剖、血液循环等知识来阐述人体脏腑、骨度、脉学等理论,试图对针灸学进行中西汇通。其后,本世纪40年代曾天治编撰了《科学针灸学》,50年代朱琏编写了《新针灸学》,80年代汤德安编写了《实验针灸学》。这些著作在不同的时期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针灸学的科学化、现代化问题,但是,到目前为止,针灸教学的主要内容和临床的主要指导以及科研的立足点,仍是传统的理论、原则和经验,针灸学仍未完成从传统医学向现代医学的转化,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针灸学尚未形成。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对现代科学建立的基础--实验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尤其是没有用实验的理念对待实验。

1 《内经》是实验科学吗?

《内经》是实验科学的观点是刘里远博士在其新著《古典经络学与现代经络学》中提出的。刘博士认为"古人以极其杰出的实验科学思想,真实地记录了观察到的生命现象,总结出高度概括性的生命规律"[1],"《内经》是以观察和体验到的现象、事实为依据的,它建立于对人体的形态解剖、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的基础上,建立于人体和自然的对比和联系上,因此《内经》是实验科学"[2]。一般认为《内经》是传统医学典籍,是经验性的,那么,为什么刘博士要将《内经》的性质定为"实验科学"?他又为什么能将《内经》定性为"实验科学"呢?这并不是刘博士的过错,实际上这反映了当前针灸学术思想上的一种倾向。现代科学是以实验为其基础的,要证明针灸学的科学性,就必须证明针灸学的实验性,而要证明针灸是实验性的就必须证明《内经》的实验性,因为当前实际应用中的针灸学仍然是以《内经》的原则为原则的,这就是证明《内经》的实验性的动机。而证明《内经》实验性的逻辑,则反映了作者对实验概念认识的错误。

观察与实验都是科学研究活动,但是,观察并不等同于实验,法国生理学家克洛德・贝尔纳认为"所谓的观察者,是那些应用简单的或复杂的研究方法,依着自然赋予现象的本来面目加以搜集的研究者。所谓的实验者",是那些应用简单的或复杂的研究方法,为了某种目的,变更自然现象,使自然本来并不显露的条件下或情况下的现象显示出来的研究者。在这个意义上说,观察是研究自然现象,而实验则是研究由研究者变更了的现象。"[3]"观察的科学只是由种种观察完成的一种科学,也就是说对自然观察的事实加以推理的一种科学:实验的科学则是用实验才能完成的一种科学,也就是说,在这种科学中人们根据实验者自己创造的和决定的条件所获得的实验事实加以推理。"[4]这里明确地阐明了观察与实验的区别。而《内经》是"以观察和体验到的现象、事实为依据"[5]、是"轩辕帝同歧伯、鬼臾区等六臣,互相讨论,发明至理,以遗教后世"(《类经》序)的著作,《内经》理论的形成模式是"天人相应"、"取象比类",是当时的医学家依据他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把从观察宏观事物及其运动所得到的规律应用于医学中,其所依据的事实是"象"。象是什么呢?唐・王冰曰"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通观《内经》,其主要内容就是依据直观的现象进行推理,而没有变更自然现象使之表现自然状态下所没有的现象的任何记录。《内经》判断一个结论的正确与否,并不是依据实验的结果,而是看其是否符合"天之大道"、"圣人之旨",所以《内经》只能是"观察的科学",而不是"实验的科学"。说《内经》是观察性的并不否定其科学性,它是它那个时代的科学,其反映客观存在的规律性的内容,则永远也不会失去其价值,但是,并不能以此认为其就具有了现代科学的特征,科学性并不等于实验性,《内经》的科学性并不体现在其实验性上,而体现在其对"象"的精辟而科学的认识上。我们不能因为我们的需要而把古人没有的东西强加给古人,这非但不能增加其价值,反而降低了其价值,同时也扼杀了其继续发展的可能性。

这里还要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凡事总要从《内经》去找根据?难道针灸现代化问题在《内经》中也有答案吗?针灸现代化是针灸发展的必然之路,但并不是证明了《内经》的科学性就完事了,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捧着《内经》进入21世纪去"发扬光大"了。实际上,针灸现代化的序幕在实践中早已拉开,并已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只是我们在理论工作上的保守和迟滞,更主要的是发展学术的人文情结--从骨子里拒绝分析的、实验的理念(证明《内经》的实验性就是很好的例证,其逻辑是:我已经具备了现代科学的特性,还要现代化吗?)--使现代针灸学难以建立。

2 《实验针灸学》的学科性质及任务

汤德安教授把实验针灸学定义为:"实验针灸学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和实验方法研究经络与针灸作用原理的一门新学科,它是中医向微观水平深入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传统针灸学的一个新的分支。"[6]10年后,林文注的《实验针灸学》认为"实验针灸学是用现代科学实验方法研究针灸防病治病的作用、规律、原理和应用技术的科学,是针灸科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实验针灸学的任务是在继承中医基本理论和针灸学术固有特色的基础上,实现传统针灸学与现代自然科学的结合"[7],还认为实验针灸学"主要用现代科学实验的方法研究针灸为什么能治病的问题"、传统针灸学"主要是用传统中医学的方法,解决针灸如何治病的问题"[8]。以上的论述表明对《实验针灸学》的学科性质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从作为传统针灸学的分支到作为针灸科学的分支,但其学科性质仍未明确,而对其与传统针灸学的关系的认识则是不正确性的。

在传统针灸学里针灸如何治病和针灸为什么能治病是不成为问题的,中医基础理论、经络理论、腧穴理论等,不断地而且很好地解决着针灸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内经》确立的原则一直指导着传统针灸学的发展。针灸为什么能治病则是在西学东进、现代自然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被中国学术界广泛接受之后才成为问题的,即如何用现代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的原理来解释针灸作用的机制。解决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证明针灸是符合现代自然科学的原理的,是科学的,从而使现代人接受传统针灸学,而并不是使传统的针灸学现代化。所以现在的《实验针灸学》的主要内容是利用现代科学方法来阐明和证实传统针灸学理论和临床疗效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而绝没有用实验研究的结果来重构针灸理论和指导临床实践的想法和内容,依照这样的内容其作为传统针灸学分支的学科性质是正确的。但是,这样,《实验针灸学》并没有使传统针灸学有任何进步,只不过是传统针灸学的一个现代注解而已,仍然是沿着传统针灸学发展的传统模式--后代注解、发挥前代--再发展,这样能完成其"实现传统针灸学与现代自然科学的结合"的任务吗?答案是:不能。用实验去研究针灸为什么能治病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要去证明针灸的科学性,而是要解决针灸如何更好地去治病的问题,即实验研究的根本目的应该是用实验研究的结果去指导针灸临床实践,建立基于实验研究的结果之上的针灸治疗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构针灸的现论。

《实验针灸学》的任务并不仅在于证明针灸的科学性,而是要实现针灸学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传统针灸学是它的起点而不是它的终点,传统针灸学给予的是关于针灸规律性研究的启示,现代针灸学应该是在传统针灸学的理论和经验的启发下,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现代的临床实践为立足点,进行实验研究和理论总结,从而形成一门新学科。从这个意义上讲,目前的《实验针灸学》只承担了它本应该承担的任务的很少一部分,它只罗列了用实验证明针灸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材料,而没有从这些实验材料中总结现代针灸的规律性,更没有进行理论加工,所以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针灸学,但它是特定的历史条件的产物,是针灸学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渡产物。

3 实验是建立现代针灸学的基础

把《内经》论证为实验性的,把《实验针灸学》定性为传统针灸学的分支,并不是学者们的主观过错,而是针灸学的现实状态在学术思想上的反映,其深层的原因在于学者们仍然沿用发展传统针灸学的思维模式来构建现代针灸学。由于引入实验是针灸学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学者们不是如现代科学那样去否定过去理论,而是在过去的理论中寻找新理论的合理性,以证明这一行为是"合法"的;而当新理论不能与旧理论相协调时,学者们首先想到的并不是否定旧理论,而是不惜肢解新理论以适应旧理论,从前文引用的《实验针灸学》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们都认为《实验针灸学》是用现代科学实验方法来研究针灸学,这种措辞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却是把实验--这一现代科学的基础给肢解了,只用其方法而否定其理念。因为研究者并不准备用实验的结果去代替传统针灸学,而只是去证明传统针灸学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其实际结果是:引入实验方法并没有使针灸学现代化,实验结果只是传统针灸学的现代诠释。实验并不仅仅只是一种方法,而更是一种方法论,方法论的主要意义在于如何获得正确的知识。用实验获取知识,不仅要求形成知识的材料来源于实验,更要求用实验的理念来加工材料,使之重构为关于研究对象的知识。实验是一个解构和建构的过程,它把对象分解为一个个可以控制、观察的元素,从而获得关于各个元素在对象中的作用的事实,但这并不是实验的最终结果,它还必须将这些事实按照它们在对象中的作用进行理性的加工,从而形成关于对象的内在特性或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即对象的理性重现--知识,而知识是否正确还必须经过实验的检验,如此往复,以不断深化对对象的认识。同时,实验还是更新知识的途径,它能否定旧知识发现新知识,这是中医、针灸研究最不愿意做的一件事,否则,《内经》怎么会如此"永垂不朽"呢?由于这样地引入实验,使研究者对于实验对针灸的价值产生了怀疑,但,为什么实验在其它学科能结出累累硕果,而在针灸则不能呢?根本的一点在于:必须否定传统的发展模式,而用现代模式来发展针灸学,即用实验作为现代针灸学的基础。其基本要求是:(1)用实验来检验继承的理论和经验,一切的继承均必须是因为它具有现代实验的基础,而且,必须是以现代的概念来表达;(2)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必须有实验基础(临床实验和动物实验);(3)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新理论--用实验理念来整理和加工实验的结果,从而形成新理论;(4)承认实验结果的局限性--所有的结果均以当前条件为前提,不要试图在从根本上解决传统针灸学的问题以后再建立现代针灸学;(5)实验研究对象应是当前临床实践中的问题,而不是经典中的理论、概念和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讲,经典中的许多问题根本就不是科学问题。

建立现代针灸学是针灸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尽管针灸学科有其特殊的历史和现状,但现代化是其历史的必然,而其基础也只能是与其它现代科学一样是实验,从这个意义上说,实验是建立现代针灸学的唯一基础。

4 参考文献

1 刘里远.古典经络学与现代经络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1

2 刘里远.古典经络学与现代经络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2

3 [法]克洛德・贝尔纳.实验医学研究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8

4 [法]克洛德・贝尔纳.实验医学研究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8

5 刘里远.古典经络学与现代经络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2

6 天津中医学院编.实验针灸学.1983:1

7 林文注,王佩.实验针灸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

第2篇:现代科学的起点范文

我国的中医药学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飘摇之后,其独特的整体协调、辨证施治等思维方式和治则治法依然保持了不朽的魅力。任何一种理论形态、思维方式的生成都不是空穴来风,都会有其生成的土壤、阳光和水分。中医药学的科学研究传统是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东方古文化背景的土壤中形成的,也是东方文化中孕育出的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中医药学的发展见证了中国特定时代人类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的变迁。随着科学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西方科学进入后现代时代,映射出向东方回归的痕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与中医药学哲学思想有着深深的默契,后现代医学也与中医药学存在明显的暗合。可以说,后现代科学的脚步正是使中医药学感受到强烈共振的空谷足音,它预示着中医药学将在21世纪与后现代化邂逅。这些都说明,中医药学传统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的科学合理性和现实启发性,其优势必须保持。

1中医药传统科学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现代科学思想

1.1系统论思想尽管近代的系统方法是从20世纪40年展起来的,但一些朴素的系统思想却早在二三千年前就在东方出现了。中国古代存在着典型的有机整体观念,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就形成了朴素的整体系统观。如在我国最早的著作《易经》和“洪范”中就提出了“八卦”(天、地、雷、火、风、泽、水、山)、“五行”(金、木、水、火、土)说。八卦说把世界看作为一个由基本要素组成的系统整体,以代表天地的乾坤二卦作为起始形成八卦,八卦重叠形成六十四卦,从而形成了概括天地间万事万物的世界体系。而且《易经》还把世界看作由基本矛盾关系所规定的层次系统整体,是一个动态的循环演化的系统整体。同样五行说也是将世界看作是由五种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组成的系统整体,这五种要素彼此相生相克形成不同层次的系统结构,从而构成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所以这些理论基本上都是将最基本的物质元素看作是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元素,而整个世界无非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整体系统,它们之间相生相克,使得整个世界不断循环演化,形成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系统整体。公元前五百多年,以老子为创始人的道家对系统提出了精辟的看法,在其经典著作《老子》、《荀子》等著作中提出的“有无”“阴阳”学说用一些更抽象的范畴,如有与无、一与二、始与终、阴与阳等对立统一的关系来表达自然界的统一性。它们认为“道”是事物之本源,又是事物的法则。天、地、人都是道的产物,它们具有统一性。道是天、地、人的主体,也是天地人运动必须遵守的规律和行动法则,认为世界的起源于“无生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

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土壤中的中国古代医学思想同样包含有丰富的系统观念。《黄帝内经》中人体被看作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并进一步被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的养生规律是与外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故有“天人相应”的医疗原则,主张把生理现象与自然现象相联系,提倡整体辨证施治的观点。

中医药学的这种观点受到国际上系统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当代著名系统科学家,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普利高津(Prigaogine)曾说:“我们正是站在一个新的综合、新的自然观的起点上。也许我们最终有可能把强调定量描述的西方传统和着限于自发组织世界的中国传统结合起来”[1]。

中医的诊断方法中依然蕴涵着大量的系统论思想,中医的诊断包括四诊和辨证,四诊除通过望、闻、问、切外,还包括参考病人的社会心理状况、体质状况以及自然环境状况等信息,对病因、病位和病机做出明确判断。辨证是以一定的经验(包括理论)为基础的信息加工、分析和处理的过程,辨证既是对四诊资料的处理,又反作用于四诊技术的运用,同时还受治疗结果的反馈,并不断完善和更新。中医药学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药物治疗的方法是针对证候组方遣药,非药物治疗也同时针对证候或病因,选择针灸、推拿或心理、音乐等来治疗。其治疗思路整理如图1。

1.2演化论思想中国古代演化观主要表现在阴阳学说、五行说、太极图等学说之中。大多都是将万物的演化描述成为一个相生相克、连锁轮回的变化链条,其变化在一个闭合的回圈中进行,而始点最后又变成了终点。中医药学思维活动是动态的过程,通过人的机体在自然状态下的动态描述,去反映出症状或生理现象的表现,如临床中获得的脉象、病人的面色、舌体形状。中医药理论认为人的复杂性在于它自身和环境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元气学说阐明了“形”与“气”相互转化的发展观,强调“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注重人的生命活动统一过程状态演化,如中医理论中健康概念实质上体现的是阴阳之间交互作用,形成自和的最佳状态,医疗的任务就是调整这种状态的非平衡或非最佳状态。中医学对生理过程的认识角度是从气化的结构和气化的活动这一“耗散”系统出发的。

2中医药学传统方法论对现代科学研究的启发

2.1中医药整体认知论的科学思想为现代科学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天人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特征之一是注重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人与自然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相互影响,相至制约,因而人应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天人观在古代曾表现为“天命论”“天人感应论”的思想和“天人合一”的观念,其中有不少秘化、不科学的内容。但在西方工业化进程带来的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和能源浪费等社会问题日益加重的今天,注重天人和谐的中国古老天人观有助于在现代科学基础上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保持与自然的和谐持续发展。

从实践角度看,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影响。日本哲学家和农学家福冈正信先生依据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提出要以“自然农法”取代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科学农法”,并亲身实践,取得了显著成功[2]。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赖特(F.L.Wright)受老子“崇尚自然”思想的影响,主张“有机建筑”的理论,充分注意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人与自然有机协调的特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还影响到现代技术的发展,这就是强调技术程序应有益于人的身心愉悦和健康,强调技术的功能是解放人,现代的人体工程学、人-机系统工程学和技术美学研究,正是适应这种需求的体现[3]。

2.2中医药直觉、体验的方法论为现代科学发展提供了创造性的思维模式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汤川秀树从小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在他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中某种不同于西方的艺术特性——既有原则,又能进行灵活调整;不仅有科学思想,而且有驾驭科学的智慧。他说:“中国人和日本人所擅长的并以他们的擅长而自豪的,就是直觉的领域——日语叫做‘勘’(がん),这就是一种敏感或机伶。”[4]老庄的思想在汤川秀树的物理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受庄子的倏和忽为浑沌凿七窍的故事的启发,联想到万物中最基本的东西并没有固定的形式,而且和我们今天所知的任何基本粒子都不对应。它虽未分化,却有着分化为一切种类基本粒子的可能性,这就是“浑沌”。汤川秀树还受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这句话的启发,提出了时空量子的空域概念。

中医药学思维中的直觉和理性总是互补存在,这种直觉赋予了科学家以新的顿悟使其有所创造。正如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所说:“量子力学迫使我们认识到,宇宙并不是物体的集合,而是统一体中各部分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但这正是东方神秘主义体验世界的方式。”[5]卡普拉相当重视“体验”的作用,他通过中医和《易经》来体验事物的对立统一和动态平衡,通过《华严经》来体验事物的相互依赖和时空的相互渗透,通过中国哲学中道与气的学说体验“空”与“形”的关系,并将这些体验同现代物理学研究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获得了对基本粒子结构和关系、量子场论和宇宙自洽性的深刻理解。

西方思维模式的严密逻辑性决定了其强调“非此即彼”的刻板和局限性,这限制了创造力的有效发挥,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体验的模式认识成果恰恰能够启发和激励科学家的创造和想象力的发挥。

3中医药学协调思想为现代科学关于有机事物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

李约瑟将中国传统科学思想成为“有机自然主义”[6],因为中国传统科学思想主要是针对存在有机联系的事物加以整体的认识和体验,其典型的科学成果应该就是中医药学。这是传统科技体系中至今仍有现代价值的为数不多的成果之一。中医药学在不破坏生命有机体的内外联系的前提下,通过观察、体验和辨证施治,调节人体内在机能,达到内外平衡,抗病祛邪的治疗特点,以其举世公认的疗效说明了中国传统思想在认识生命有机体方面独有的方法论意义。

管理科学是现代科学体系中体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具备社会有机体特点的组织或群体。早期的管理科学理论重物不重人,西方的“泰罗制”实际上把工人看作从属于机器生产工具,用机械论观点看待生产活动中的人与人、人与机器的关系。现代管理科学中的Z型理论改变了这种倾向,开始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人际的有机协调。提出Z型理论的美籍日本管理学家威廉。大内主张经济组织中每个人和每个团体正好象人体中的器官,管理的机能主要不是控制而是协调,这种观点显然带有东方文化的特征。日本管理学家伊藤肇进一步指出,日本企业家能够使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复兴,中国经典的影响应居首功[7]。

从分子到细胞再深入基因,希望能找到针对功能的遗传学早有定论:基因产物必须在细胞内环境中发挥功能,细胞必须与其他细胞相互作用,机体必须在多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因此基因表达及作为结果产生的表型常是通过个体基因型与内外环境相互作用而被修饰和改变[8]。最新文献也认为,很多人类常见病代表着我们的基因组与环境毕生相互作用的一种积累,预测基因在复杂疾病过程中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一种令人气馁的任务[9]。由上可见,基因型与表型不总是一一对应。因此单纯以基因表达谱作为“证”的实质或作为“证”“病”的连结点似欠全面。

正如李政道教授指出的,“仅是基因并不能解开生命之谜,生命是宏观的”[10]。美国《科学》杂志19990402出版复杂系统专刊,其编辑部导言“超越还原论(BeyondReductionism)”就直截了当指出现代基因组学还原论方法的不足,指出:“还原论的缺点越来越明显,主要是信息过载和过分简单化,从而可能需要把整合性提上议事日程(integrativeagenda)以补充占支配地位的还原论方法”[11]。

中医药学中蕴涵着现代系统科学的基因,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为中医药学特色和优势的深入挖掘和理解提供了可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科技发展呼唤中国传统科学观启迪的今天,中医药现代化步伐会进一步加快,其科学内涵将会得到充分揭示和发展,中医药学一定能全面走向世界,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中医药学对生命活动的认识,提供了人类认识和把握人体复杂体系的有效途径;中医药学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认知方法及其个体化诊疗体系反映了整体医学的特征;中医药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灵活的方法,符合人体生理病理多样性的特点;中医药浩瀚的古典医籍,是人类生物信息的巨大宝库;中医药学充分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展示了现代科学一体化的新趋势。从以上的优势和特色可以看到中医药学不但具有极强的科学性,而且在许多方面提示和反映了现代人体科学、现代生物学、现代医学以至现代科学发展的方向和研究的前沿。科学进入后现代时代,正在从分析的科学嬗变为整合科学,中医药学中所蕴涵的文化优势、思维优势将对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发挥重要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伊·普利高津.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2.

[2]葛荣晋.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3]张相轮,凌继尧.科学技术之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汤川秀树.创造力和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东西方的考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5]灌耕.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6]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2卷)·科学思想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7]林德宏,张相轮.东方的智慧[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8]KlugWs,CummingsMR.ConceptsofGenetics,Columbus:CEMerrillpubl,1983:81.

[9]PeltonenI.,MekusickVA.Dissectinghumandiseaseinthepostgenornicera.Science2001,291:1224.

第3篇:现代科学的起点范文

维也纳学派研究院年鉴的连续出版。自1993年以来,维也纳学派研究院每年出版一本研究维也纳学派学术思想的年鉴,至今出版的16卷分别是:《科学哲学:起源与发展》(Vol.1,1993)、《规范、价值与社会》(Vol.2,1994)、《基本争论》(Vol.3,1995)、《百科全书与乌托邦》(Vol.4,1996)、《博弈论、经验和合理性》(Vol.5,1998)、《塔尔斯基与维也纳学派》(Vol.6,1999)、《关于量子力学的认识论和实验视角》(Vol.7,2000)、《冯•诺意曼与量子力学基础》(Vol.8,2001)、《科学哲学史:新的趋势与视角》(Vol.9,2002)、《维也纳学派与逻辑经验主义》(Vol.10,2003)、《不同学科中的归纳与演绎》(Vol.11,2004)、《剑桥与维也纳》(Vol.12,2006)、《纽拉特的语境中的经济学》(Vol.13,2007)、《维也纳学派在北欧》(Vol.14,2010)、《韦斯曼:因果性与逻辑实证主义》(Vol.15,2011)、《卡尔纳普与逻辑经验主义的遗产》(Vol.16,2012)。

维也纳学派研究院的宗旨是,致力于促进关于维也纳学派传统中的科学与哲学进步,也关注社会语境中的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跨学科研究,重点讨论哲学、逻辑、经验研究和语言分析等问题。年鉴由会议论文汇编而成。在16卷年鉴中,与科学哲学史研究最相关的是第1卷和第9卷。第1卷《科学哲学:起源与发展》主要是围绕维也纳学派成员的学术思想与观点展开的研究;第9卷《科学哲学史:新的趋势与视角》长达440页,收集的论文主要是从历史的视角聚焦了从古到今的面向科学的哲学思考,以及对哲学家、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的思想及其相关论题的深入探讨。

科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ScienceStud-ies,下文简称SS)的整合与转向。以科学知识社会学家为核心的SS研究者在集中出版了大量阐述科学是社会建构的文章与论著之后,从20世纪90年代初也与科学哲学家一样,开始反思他们研究的历史发展,并希望通过历史反思,放弃强纲领,寻找新的出路或转向,其中值得注意的两种转向是:

其一,主张从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简称HPS)研究转向跨学科的SS研究。他们倡导这种转向的理由有四:(1)在他们看来,传统科学哲学家提倡把科学哲学研究坚定地建立在对科学史和当代科学实践的理解之基础上,但却对这种联盟的本性没有统一的认识,从而使哲学分析卷入“真”科学的做法事实上已经变革了哲学实践,导致了对下列问题的质疑:科学的统一性是否可能?科学是否体现了哲学家所预期的能够进行“重构”的合理内核?(2)当科学哲学家退回到各门学科的实践中时,滋生了对使科学的哲学研究的自然化战略;(3)当科学哲学家以更一般的术语对哲学分析的有效性提出质疑并企图最终取代关于科学的唯一性、统一性和合理性等哲学信念时,尽管共享了需要在语境中理解科学的观点,但却产生出各种不同的派别;(4)当哲学家反对社会学家的挑战形式,而社会学家坚持他们的反哲学态度时,有一种趋势是双方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交换意见,科学哲学家从社会学家的研究中吸取合理因素,产生了使科学的哲学研究自然化的兴趣,社会学家则放弃了极端的建构主义和社会学的基础主义的观点。在这种背景下,为了揭示科学事业的多维度的复杂性,需要科学哲学家、科学社会学家、科学史学家共同探索形成SS研究(sciencestudiesre-search)的跨学科纲领,用哲学的、社会学的、历史的术语理解科学,并在这种多学科的交界处,重铸需要分析的问题与范畴,从而完成从HPS向跨学科的SS研究的转向。

其二,主张从跨学科的SS研究转向文化研究。这是对皮克林(AndrewPickering)出版的《作为实践与文化的科学》(1992)一书的回应,也是对劳斯(JosephRouse)观点的一种响应,同时,还是基于历史性反思对SS不同进路的整合,其目标是摆脱过分依赖于社会学的知识观的束缚,把科学当作一种论域与文化现象来研究。虽然他们在什么是“语境论”、“话语”、“文化”和“实践”这些关键概念的理解上还仍然没有达成共识,但他们认为,抛弃科学知识的统一性的信念,放弃基础主义,最终把认识的、政治的、哲学的、社会学的、人类学的等维度混合起来整合到科学文化当中,研究科学家工作的技术细节,是SS研究的未来方向。

2001年,劳斯把上面的两种转向统一起来,统称为“科学的文化研究”,其目标定位是,在不太严格的意义上将科学的哲学、历史、社会学、人类学、女性主义理论等多学科领域结合起来的研究,认为科学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有意义的模式,强调在“科学文化”中定位文化研究,并指出,科学的文化研究既不是对科学的结果作出说明和理解,也不回答科学是什么的传统问题,而是对科学实践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多学科的研究与反思。SS研究者的这些工作虽然不是对科学哲学史的直接研究,但是,他们在探索SS的未来研究方向时离不开对科学哲学史的考察,因此,他们关于SS的转向研究讨论,也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促进了科学哲学史的研究。

早期研究文献的不断再版。在科学哲学史的研究方面,最早的相关文献是由考克尔曼(J.J.Kockelmans)主编的《科学哲学:历史背景》。[1]这是一本带有导读性的文献汇编,首次出版于1968年,1999年再版。本文集收录了从1786年(即自康德以来)到1927年之间的24位哲学家(如康德、赫歇尔、惠威尔等)与科学家(如赫兹、玻尔兹曼、亥姆霍兹等)的原始文献,并分为四个时期构成了文集的四个部分:(1)开始时期:1786-1850;(2)19世纪末:1870-1899;(3)20世纪的头十年:(4)走向当代科学哲学:1910-1927。其次是洛西(JohnLosee)撰写的《科学哲学历史导论》[2],1972年出版的第一版主要概述从亚里士多德的归纳-演绎方法一直到1940年之前的科学方法论发展的历史;1979年的第二版增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关于卡尔纳普、亨普尔和内格尔的逻辑重建的内容,以及对这些观点的批判和库恩、拉卡托斯与劳丹阐述的各种替代进路;1992年的第三版增加了关于科学进步、因果说明、贝叶斯确证理论、科学实在论和关于规范的科学哲学的替代进路;2011年的第四版增加了理论评价、经验实践、说明的理论、规范的自然主义、科学实在论之争以及描述的科学哲学,这一版长达300多页,共有19章。#p#分页标题#e#

关于科学哲学经典文献的汇编工作。在此方面,较有影响的文集有五本,一本是由库德(MaitinCurd)和卡沃(J.A.Cover)主编的《科学哲学:核心论题》(1998)。这本文集长达一千三百多页,主要收集了从逻辑经验主义开始到20世纪的科学哲学家的经典文献,这本书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哲学系指定的科学哲学教材。第二本是由牛顿-史密斯(W.H.Newton-Smith)主编的《科学哲学指南》(2000)。这本文集提供了81个条目,涵盖了科学哲学整个领域内的著名人物、关键术语和重要论题三大类型。大多数条目是由世界一流的科学哲学家撰写的。每个条目从追溯相关主题的发展脉络开始,综述了其核心观点、最新进展等。在人物介绍中,没有把古希腊哲学家包括进来,在近代哲学家中,有笛卡儿、贝克莱、莱布尼兹、洛克、马赫、休谟、穆勒、惠威尔、皮尔士、马赫,在科学家中,有伽里略、牛顿、达尔文、玻尔、爱因斯坦。第三本是由巴巴瑟夫(YuriBalashov)和罗森伯格(AlexRosenberg)主编的《科学哲学:当代读物》(2002)。这本文集除了收录20世纪以来的传统科学哲学的文献之外,还收录了科学知识社会学家的文献。第四本是由朗格(MarcLange)主编的《科学哲学选集》(2006)。这本文集收录了自1945年以来的科学哲学经典文献。第五本是由麦格罗(TimothyMcGrew)等人主编的《科学哲学:历史选集》(2009)收录了从伊壁鸠鲁、芝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到当代科学哲学家的经典文献。

无限制地列举现有的相关文献并非本文的应有之意,而且,这里的文献梳理也很不充分,一定会有挂一漏万之嫌。然而,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够从这种简要的梳理中看出,目前,科学哲学界对科学哲学史研究从何时算起或从哪里开始这一问题的理解并不完全统一。

科学哲学的界定

历史是对过去事情的述说。科学哲学史也不例外。讨论科学哲学史研究从何时开始的起点问题,离不开对科学哲学的界定。界定科学哲学不同于界定任何一门经验学科。界定物理学不是一个物理学问题,界定化学不是一个化学问题,界定生物学也不是一个生物学问题,而是分别属于物理学哲学、化学哲学、生物学哲学的范围。相比之下,界定科学哲学却是一个典型的科学哲学问题。对科学哲学作出不同的界定,意味着对科学哲学的不同理解,而理解不同,又进一步意味着研究科学哲学史的起点不同。

牛顿-史密斯认为,“什么是科学哲学”的问题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回答这一问题也许应该求助于“科学”与“哲学”的定义。但是,在所有的哲学问题中,对哲学特征的描述是最有争议的,哲学正在周期性地进入钻牛角尖的时期。这时,什么是科学哲学的问题明确地呈现出来。当科学哲学家无法达成一致时,他们开始回过头来研究具体的哲学问题。另一方面,回答“科学是什么”的问题曾在科学哲学家中间成为一种时尚。逻辑实证主义者和波普尔等人用是否具有认知意义来界定科学。他们把能够通过经验证实或证伪的命题看成是有意义的,因此,数学、逻辑、美学等论述就不是科学的论述。此外,以罗蒂等人为代表的后现代哲学家认为,科学没有本质,科学知识社会学家则认为,科学是一种社会建构,等等。接着,牛顿-史密斯指出,避免卷入这些争论的一种方式是,我们不再试图提供关于科学本质的理解,而是从公认的一系列具体学科(比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医学、动物学等)来确立我们的科学观,从而把定义科学的问题转化为比较学科之间的差异,比如,思考这些学科与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之间的异同之处,来辩明科学的意义,并且,基于这种辩明来确定在多大程度上扩展“科学”这一术语。这样一来,就有可能突出列入属于科学“清单”上的学科的共同特征。然后,牛顿-史密斯通过对科学哲学家的所作所为的考察把科学哲学的大致轮廓构画为是对科学的目标、方法、手段和成果的讨论。

我国的科学哲学是在自然辩证法研究的范围内发展起来的,因此,比英美学术界的理解更加宽泛。例如,李醒民在为他主编的《中国科学哲学论丛》所写的序言中,把科学哲学定义为是“对作为一个整体的科学(知识体系、研究活动、社会建制)及其分支学科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哲学学科”,并大致勾勒出四个论域:科学哲学元论、科学哲学通论、科学哲学个论和科学哲学外论。他认为,科学哲学元论涉及科学哲学的根本性问题,是对科学的目的、目标、对象、价值、范围、限度、划界、方法、预设、信念等问题的讨论;科学哲学通论涉及科学哲学的普遍性问题,是对科学事实、问题、概念、原理、理论结构、科学发现、科学证明、科学辩护、科学说明、科学进步、科学革命、科学中的机械论与有机论、还原论与活力论、进化论与目的论、因果性与几率性、连续性与分立性、科学的经验主义、理性主义、现象主义、工具主义、物理主义、操作主义、历史主义、约定主义、整体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的解读与协调;科学哲学个论是研究科学的各门分支学科中的哲学问题,比如,物理学、生物学、复杂性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等;他把前面的三种科学哲学统称为科学哲学内论,与此相对应,科学哲学外论是研究科学活动和科学建制的本性及科学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不难看出,牛顿-史密斯和李醒民对科学哲学的理解是不同的,前者把科学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来理解,这种理解基本上代表了英美科学哲学界的观点;而后者是把科学哲学作为一种研究领域来对待的,这种理解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科学哲学界许多学者的看法。但是,他们在“科学”概念的用法上是一致的,都指“自然科学”。然而在德语中,“科学”(Wissenschaft)一词的词根是“知识”(Wissen)。科学是指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因此,德语里的“科学”概念的含义就不只是指自然科学。例如,德国柏林理工大学哲学系的汉斯•波塞尔(HansPoser)把科学哲学理解为“科学的认识论”。这种认识论不只是包括对以经验为基础的物理学范式的反思,还包括对生命力的反思和对精神科学的反思。因为用物理学的说明模式无法说明动物的行为,法国浪漫派也对从无机物到有机物转化的物理学提出了质疑。达尔文进化论的产生,则向自然科学的说明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对待变异的问题。因此,人们最晚从达尔文开始,不得不需要在物理学的说明模式之外,寻找其他的说明模式。欧洲大陆从一开始对科学的理解就与英美传统对科学的理解有所不同。英美传统理解的科学是开始于伽利略的自然科学,而欧洲大陆传统所理解的科学不仅指实验科学,而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精神科学。所以,科学哲学不仅包括关于自然科学的哲学,而且还包括了历史哲学和文化哲学。波塞尔强调说,如果只单纯地把科学理解为自然科学的话,至少有1/3的大学就该关闭了。#p#分页标题#e#

但是,我们从传统科学哲学家所运用的“科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家以及后现代科学哲学家所批判的“科学”来看,基本上还是意指“自然科学”。这里引入波塞尔的观点试图表明,虽然波塞尔所理解的“科学”概念与牛顿-史密斯理解的“科学”概念不尽相同,但他们在对待科学哲学何时开始的问题上却拥有大致相同的看法。他们都把科学哲学的开端理解为开始于近代科学。用波塞尔的话来说,在近现代科学开始时,就有了对科学的哲学反思。他认为,欧洲哲学史与科学史上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之间的争论就是一个明显的案例。牛顿所代表的经验主义是英国皇家学会的理想;莱布尼茨代表的则是欧洲大陆自笛卡儿以来的理性主义。这种理性主义直接影响了狄德罗等人。到了19世纪,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也在欧洲大陆占有重要的地位。牛顿•史密斯虽然没有给出如此明确的论述,但从他在《科学哲学指南》一书中收录的人物来看,也只是包括了伽里略、牛顿、培根、笛卡尔等人,没有把亚里士多德或更早时期的德谟克利特等古代哲学家包括在内。

而李醒民在“科学哲学的论域、沿革和未来”一文中谈到科学哲学的沿革时,把科学哲学划分为前科学哲学(科学诞生之前)、经典科学哲学(近代科学诞生到19世纪物理学革命之前)、前现代科学哲学(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现代科学哲学(逻辑经验主义诞生到20世纪60年代)和后现代科学哲学(20世纪60年代以来)五个时期,并把留基伯和德谟克里特提出的原子论看成是萌芽时期的科学哲学。从本文第一部分列举的有关科学哲学史的经典文献汇编类的文集来看,这种理解具有普遍性。

虽然这里只是很不全面地罗列了几位代表性人物的观点,但已经表明,大家对科学哲学史研究的起点的看法是有差异的。那么,我们应该把科学哲学史的研究起点追溯到哲学史的开端?还是近代科学的开端?还是其他别的时期?

科学哲学史研究的起点

关于科学哲学史研究的起点有五种理解:(1)如果我们把科学哲学理解为英美分析哲学的产物,那么,科学哲学的历史起点就不能早于分析哲学,通常从维也纳学派为核心的逻辑实证主义(后来统称为逻辑经验主义)算起,充其量也只能追溯到孔德的实证主义和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等,在时间上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2)如果我们把科学哲学理解为是对自然科学的观念与方法的系统的逻辑分析,那么,科学哲学就是在19世纪中叶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我们可能会把惠威尔的《归纳科学的哲学》视为最早的科学哲学著作;(3)如果我们把科学哲学理解为是运用一套完整的概念体系对成熟的科学进行整体的哲学反思,那么,科学哲学就不能早于康德的哲学体系,在时间上是18世纪下半叶;(4)如果我们把科学哲学理解为是对科学的结果、原理和方法的哲学反思,那么,科学哲学的历史起点很可能被提前到伽里略、牛顿等早期科学家,以及培根、笛卡尔、休谟、莱布尼兹等人对方法论与认识论问题的研究;(5)如果我们把科学哲学定义为对科学的任何反思,那么,科学哲学的历史起点很可能被追溯到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哲学。

那么,在五种理解中哪一种理解较为合理呢?对于历史学研究来说,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应该只凭先验的逻辑推理来确定,而应该是通过历史分析得出的结论。

首先,科学哲学的研究至少是在科学产生之后才能进行的事情。就科学的产生而言,科学史家梅森在他的《自然科学史》一书的导言中指出,“科学有两个历史根源。首先是技术传统,它将实际经验与技能一代代传下来,使之不断发展。其次是精神传统,它把人类的理想与思想传下来并发扬光大……这两种传统在文明以前就存在了……在青铜时代的文明中,这两种传统大体上好象是各自分开的,一种传统由工匠保持下去,另一种传统由祭司、书吏集团保持下去,虽则后者也有他们自己的一些重要的实用技术……在往后的文明中,这两种传统是分开的,不过这两种传统本身也分化了,哲学家从祭司和书吏中分化出来,不同行业的工匠也各自分开……但总的说来,一直要到中古晚期近代初期,这两种传统的各个成分才开始靠拢和汇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新的传统,即科学传统。从此科学的发展比较独立了。科学的传统中由于包含有实践和理论的两个部分,它取得的成果也就具有技术和哲学两方面的意义”。显然,梅森的观点表明,作为一个独立传统出现的科学是近代的事情。在此之前的技术传统和哲学传统只是形成科学传统的两大根源,而不是科学传统本身。这样,就排除了上面提到的第五种观点。

其次,从历史的视角确定科学哲学史研究起点的另一个前提是,需要有能够用来对科学进行全方位哲学反思的某些基本概念。根据梅森的观点,人类文明史上历史最悠久的两大传统是技术传统与哲学传统。在科学诞生之前的许多世纪里,其实根本谈不上科学对哲学的影响,自然哲学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哲学,哲学家也对科学不感兴趣。只有当科学发展到能够对人类文明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时,科学才有可能对哲学产生影响;只有当哲学家有兴趣明确地对科学进行真正的哲学反思时,科学哲学才有可能产生。因此,对科学进行有意识的真正明确的哲学反思是哲学家的工作,而不是科学家的工作。尽管早期科学家在他们的研究中曾对科学概念与科学基础问题有所思考,甚至发生争论(比如,牛顿与莱布尼兹关于时空概念的争论,牛顿与惠更斯关于光的本性的争论等)。但这些思考与争论的目标多数是为了解决科学问题,而不是对作为整体的科学进行哲学反思。如果我们把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看是自然科学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那么,在此之前的哲学家尽管在认识论与方法论研究方面有所贡献,甚至也强调科学实验或科学方法,但在总体上并不能算作是对科学的哲学反思。这样,就排除了上面提到的第四种观点。

第三,“科学哲学”这一名称本身已经在严格意义上隐含了两个预设:一是自然科学已经同人类的生活与实践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复杂的领域,并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二是哲学家能够根据逻辑、认识论、方法论、本体论甚至社会与文化等不同观点,对科学进行全面反思,而且,他们反思科学的这些视角通常是根据自己持有的哲学观来确定的。这就排除了上面提到的第一种观点。因为科学早在分析哲学正式诞生之前就已经成熟,而且也已经有哲学家对科学作出过多视角的哲学反思。虽然维也纳学派的诞生与分析哲学相关,也被公认为是第一个科学哲学流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科学哲学史研究的起点。现在的问题是在第二种观点与第三种观点之间作出选择,也就是在惠威尔与康德之间作出选择。#p#分页标题#e#

我们知道,惠威尔于19世纪30年代首先提出用“科学家”来替代原来的“自然哲学家”的称呼,还出版了《归纳科学史》和《归纳科学的哲学》等有影响的著作,开创了科学史研究的新形式和深化了科学方法的讨论。但是,从哲学史的发展来看,康德是近代以来以讲授哲学为职业的第一位哲学家。在他之前的哲学家都是业余哲学家,也就是说,都没有把哲学作为自身研究的职业来对待。康德在转入专门研究哲学之前,精通当时的各门自然科学的发展,比如,他在1755年出版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一书中提出了关于宇宙起源的“星云假说”来否定神创论,并用引力与斥力概念描述宇宙的变化发展。康德在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是靠他的《纯粹理性批判》、《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等著作的相继问世奠定的。康德认为,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向我们提供的知识,但这些知识为什么是可靠的和普遍的,需要作出进一步的论证。为此,康德把他的哲学任务之一定位于回答普遍知识如何可能的问题,并且还提出了为自然科学知识如何可能提供论证的一套概念体系。在康德的哲学中,不仅充分体现了科学对哲学的影响,而且,康德认为,哲学就是为科学知识提供辩护,并通过这种辩护使科学知识拥有合法性。

第4篇:现代科学的起点范文

现代化的水平状态是在传统社会的“传统性”和现代社会的“现代性”的对比中表现出来的。在社会学中,社会现代化是指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即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这是现代化发展过程和非现代化过程的本质区别[1]。科学技术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它不仅对人类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人类文明和社会现代化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程度。因此,科学技术与社会现代化之间存在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社会在不断发展,尤其是社会在发生巨大变革的时候,会对传统的事物提出新问题、新挑战。由此可见,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现代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可以说,在现今科技思想的影响下,现代科学技术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和直接推动力,社会现代化发展是对现代科学技术的根本体现。

2中国武术的现代化发展

中国武术在华夏大地上绵延了数千年,在中国文化的长期熏陶和哺育下,不仅具有多彩的运动形式、丰富的内容、深邃的文化底蕴,而且还具有健身、防身、修性、竞技、娱乐等多方面的价值功能,无愧为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粹。同时,武术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也使其成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的经典代表。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于健身、娱乐等的需求趋向与价值产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武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健身、娱乐等方面的需求。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深受外来体育文化的影响,已经对于本土的武术项目失去了兴趣和热情。现今形势如此之尴尬,需要武术工作者们深思。武术该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该如何创新发展?因为中国武术承载的历史使命需要它自身不断发展。现今已是21世纪,武术需要以崭新的面貌来迎接更多的挑战,来实现在自身的价值。毋庸置疑,现代化发展将是中国武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如何实现武术的现代化发展也将成为中国武术未来发展的主旋律。

2.1武术现代化释义

武术原本是一种传统技击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成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时代赋予了武术新的属性———体育属性。而且,这种属性已成为当今武术发展的一个主概念。在社会现代化、体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特别是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必然要求本土体育项目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协调一致发展。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经典代表,其现代化发展成为时代的内在要求。有学者认为:武术现代化是指由传统武术向现代武术转型的竞技武术、健身武术、攻防武术协调发展,以武术国际化、科学化、产业化为主要特征的变迁过程[2]。要实现武术的现代化,首先是对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又揉进时代对武术的要求,把武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传统武术的现代化过程,将是一个武术文化得以复兴的过程;时代对武术的要求,即武术的国际化、科学化与产业化。武术具有体育属性。而体育现代化的特征是在现代体育与传统体育的对比中表现出来的,进而反映现代化的进程。体育现代化的内容包含体育领域内的一切内容,并且在不断完善。因此,武术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其现代化过程必然与体育的现代化过程相一致,并在一定程度上依托于体育现代化的发展。换言之,体育现代化的发展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了武术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武术现代化的发展可以借鉴体育现代化的发展经验和思想。但是,武术不仅仅是一种体育运动,它更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积淀而来的特殊的文化形态。因此,武术现代化又有别于体育的现代化,其现代化具有特殊性。

2.2武术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内容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武术现代化成为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也成为一个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复杂的社会存在发展体系。它不仅仅是项目自身的一个现代化,而是成为它与社会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各个方面的现代化。武术现代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群众武术现代化、学校武术现代化、竞技武术现代化、武术产业现代化、武术管理现代化、武术传播现代化、武术文化现代化等八个方面(见图1)。但是,武术的现代化并非项目本质的民族意义与民族特色的异化,而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社会存在的现代化,是对原有民族意义的填充、更新和丰富,使其能够跟随时代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武术的现代化也不是对武术进行彻底的改造,只是改造和剔除其不被现今社会所接纳或相悖的某些方面,使武术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前提下,结合现今社会的发展和要求,与现今社会的各个方面更好的和谐相融,并能相互促进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

2.3中国武术现代化发展的先锋

竞技武术是武术向西方竞技体育学习的结果,是中西体育文化融合的产物,有着明显的西方竞技体育的一些特征———竞争性、规范性、公平性、集群性、公开性及观赏性等特点。其内容包括竞技套路和竞技散打。随着竞技武术的产生,这一部分内容得到很快发展,与民间流传的武术区别也越来越大,主要包括武术竞赛与武术训练两个方面。武术竞赛的主角是运动员,拥有一定数量的优秀武术运动员队伍,是保持竞技武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体现武术现代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武术竞赛的裁判队伍是武术竞赛顺利开展的推动者。建立起一支与其它体育项目相当的国际裁判队伍,将有利于国际武术竞赛的开展。武术能否成为奥运会项目,是武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武术能否进入奥运会,也直接影响着竞技武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发展,但入奥并非武术发展的最终目标。教练员在武术训练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高水平高教育的教练员无疑是竞技武术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创新的重要保障。另外,武术训练经费的投入和高水平训练场馆是竞技武术现代化发展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对于竞技武术的现代化发展不仅体现在武术竞技的物质保障上,也体现在武术项目本身的技术体系上,是从内而外的现代化过程。现今看来,竞技武术具备这样的基本要求,而且其各个方面的发展也较为成熟。因此,竞技武术是武术实现现代化的先锋。竞技武术的现代化改造之所以成为中国武术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切入点,具有很大的自身优势与众多有利得主客观条件。所以,竞技武术将成为中国武术现代化发展的新起点。

3现代科学技术对武术发展的负面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不仅深刻地改变了现实社会的面貌,也必将给人类社会的未来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全球问题就是这一条件下的产物。上个世纪中期,西方兴起了一股未来学思潮,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也带来了人类共同面临的涉及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等。现代科学技术对武术发展产生哪些负面影响?这种思潮对于中国武术的现代化发展带来怎样的启示?戴国斌曾在《武术现代化的异化研究》一文中为扬弃武术现代化中的种种异化现象,以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四个维度对武术现代化进行了一次理论性探索:本质的异化———套路异化为体操、舞蹈、戏剧的奴婢,散手异化为拳击和摔跤的“竞技场”,竞技武术异化为金牌的“牺牲”;对象的异化———“输血”后的武术异化为其它范式的“混血儿”,武术现代化异化为长拳的“一支独秀”,竞赛规则异化为“制裁者”;过程的异化———对武术的解释异化为“随心所欲”;武术现代化的发展动力异化为外在于武术的东西;关系的异化———武术系统内不同范式的竞争,其他体育范式与武术的竞争[4]。中国武术的异化现象足以证明现代化发展中科学技术及其科技思想对于中国武术带来的负面影响之大。对于武术中这种异化现象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或是十全十美,武术也不例外。如何来认识这种异化比武术本身的异化现象更为重要,因为当一种指导思想发生错误的时候,那后果将是可怕的。因此,中国武术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时刻警惕现代科技思想对武术本质的腐蚀,使得武术的民族特色淡化,精髓内涵出现低俗化。另外,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应该遵循武术的技术风格,不能只注重西方体育范式的大众、简便的特点,而忽视武术本身技术中的“精气神”之魅力。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武术的现代化并非仅仅把武术当作一种体育项目来进行西方体育范式的改造,而是在保留其民族特色的基本条件下进行的现代化改进。这个改进不仅仅是内涵思想的丰富,也包括技术的合理创新等等。只有如此,中国武术才会在世界的体育与文化舞台上展现出独有的魅力,也才能为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结束语

第5篇:现代科学的起点范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物理教学 应用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扩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新课标也把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作为教学的目标。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不仅已经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且加强了将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的力度。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的最优化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方式,带来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与师生互动的变革。大量实践证明,在初中各学科的教学中,有效运用电教媒体,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求知欲望,启发学生的观察、思维、实践能力,提高学习质量。初中物理课是刚进入中学阶段学习的青少年步入科学殿堂的第一个阶梯,能否上好初中物理课对能否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思想的建设者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应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切人才成长的起点。学生若对物理学习感兴趣,则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明显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这方面能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多媒体信息有机地融为一体,实现有声、可视、形象生动的表达效果,进而能为物理教学创设具有“疑”、“趣”等特征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物理“序言”课的教学,除了演示有趣的物理现象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录像;讲“机械运动”时播放地球自转、绕太阳公转及整个太阳系运动影像;讲“宇宙探秘”时播放宇宙天体运动的图片;讲“浮力”时播放“死海不死”的图片等,这些有趣而奇妙的物理现象,能使学生看时如临其境。这就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为以后的物理内容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应用信息技术,将微观过程实施宏观模拟,便于观察。

视觉是人们获得信息和感知的主渠道。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视觉尤其重要。在教学中,概念的建立、规律的验证,都要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物理现象,而不少物理现象是发生在微观世界中的,难以观察,这是传统教学中遇到的又一个难题。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比较顺利地解决这类难题,反映在投影屏幕上的物理图像,将微观现象变成宏观现象,可见度大,便于学生观察、记忆、理解和掌握。例如,学习“弹性势能”时,小球碰撞弹簧片的形变不易观察,可用“动画”将其展示出来,学生仔细观察碰撞过程,又如学习分子的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时,组成物体的分子总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这一物理现象,可应用信息技术模拟出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过程,从而将微观现象变成可直接观察的宏观现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形象地感知这一对现实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物理现象,从而有效地掌握这一知识。

三、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手段,突破重点、难点。

物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初中生多偏重于形象思维。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化抽象为直观,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依据,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从而达到突破重点和难点的目的。比如在讲述通电直导线的周围磁感线环绕方向、磁场方向,以及摆上小磁针的指向等问题时,运用电教媒体,可使这一在同一空间发生的几个物理现象得到简洁、有序的表现和阐述,使教学手段得以进一步优化。初中生的空间想象力差,对这类物理现象,用传统教学方法难以使他们达到全面彻底理解,学习中的难点。电教媒体投影仪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再比如在讲“电流”的概念时,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让本看不见的电流变成动态的画面,加深学生对电流的感观认识,从而为建立电流概念打下基础。

四、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的及时收集和反馈。

教学是双边活动,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学,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主要看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目标,需要反馈。以往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采用让学生上黑板演题、书面检查、收缴作业等方法。在课堂上,当场了解学生学习的即时效果,既费时又费力,而且不全面。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学生则可以利用多媒体展台来反映学习效果。教师即时讲评,学生及时更正,同时也能使学生的新颖解题思路得到展示和推广。这种方法省时、省力、检查面大,又能使学生学习的正确和错误信息当堂得到反馈,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第6篇:现代科学的起点范文

美国高能物理学家卡普拉认为:“东方思想为现代科学提供了坚固合适的哲学基础”[1-13];量子论权威海森伯也说:“东方传统的哲学思想与量子力学的哲学本质之间有着某种确定的关系”[1-6]。所指主要在于:量子论揭示了宇宙并不是物体的集合,而是统一体中各部分间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根本不能把世界分成独立存在的最小单元;空间和时间并不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只是观察者用于描述自己环境所用的语言要素;以通过变化产生动态模式的观念,深入理解一体化宇宙的整体有机与和谐互补。

作为华夏文明源头活水的《周易》,确实包含着这些哲理。本文依据《周易》思想形成的逻辑阐述哲理,取现代科学的实验成果予以印证,尽可能不在概念异同上浪费笔墨,还要让读者能够清楚明白。董光璧教授指出:“科学史界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站在现代科学的立场去寻找历史来龙去脉的做法有误入歧途的危险,转而采取从原来的境况中重新阐释科学思想”[2-2]。本文即是依据这种思路的尝试,期望能在整体文化史的视角下,把华夏先贤睿智的思想和现代科学精确的验证衔接起来,做到以古为鉴。

一、易图新解

谈到《周易》,通常都说分易经和易传,实际上还应该包括易图。“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不但指出在远古时代,记事主要用象和图;即使有了文字,要描述客观事物的全貌,象依旧比文字更优越。我们先从易图谈起,重点是理清先民们认识宇宙的思路。

人类所有知识的起点,开始于对自然知识的积累。面对无涯无际、无始无终的浩瀚宇宙,每个人都会有无尽的遐想。华夏先民和古希腊哲人不同,非常谦恭地把自己视为大自然的一分子(后来被概括为“天人合一”),古希腊的自然观则是人与自然界分离(最终被抽象为物质和意识对立),于是先民们就以圆表示宇宙整体或现实生活中的任一事物。面对寒暑易节、日月更替,男女交媾,生生不已的自然现象,进而悟出世上没有不变的东西;为了表示一切都在变易的动态模式,又在圆内加了一条S曲线,形成被称为阴阳鱼的太极图。这就是中华先贤对世间万象及宇宙本身做出的最高抽象,即一切动变皆源于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静态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而动态是“阴极阳生,阳极阴生”。这里的“生”并非是鸡生蛋的生,而是指负阴抱阳的整体中此消彼长、彼消此长的变化。既然一切都是“变动不居,周流六虚”的动态过程,很有必要掌握几种重要的动态模式,进而用代表阴阳的两种符号推演出必然出现8种本质不同的态,太极图周围又加添了八卦符号。

小结:宇宙是由两系统构成的整体;因为整体必然由部分构成,华夏先民即以阴阳作为最高的抽象;负阴抱阳的一体化宇宙及宇宙中的事物,都是阴阳有序、和谐互补的有机整体;阴阳一体、此消彼长的过程即是展现在眼前的纷纭万象;演化过程可以分为8种不同状态(或称模式)——这就是易图中包含的哲理。

二、易传新释

易传是许多代人智慧的结晶,孕涵着非常丰富的哲理,本文仅围绕“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展开讨论。华夏先贤依据有形和无形将物理客体分为道和器,老子称其为无和有,后贤称其为气和物。首先必须判定这种两分法是否正确,才可以继续讨论下去。

哲学作为指导认知的学问,如不立足于二元就无法讨论变与不变,问题在于如何对整体划分。中华先贤坚持天人合一,将包括人在内的全宇宙抽象为阴阳一对范畴,属于纯客观的两分法,无论对自然、社会和生命哪种现象都适用,不妨称其为存在二元论。古希腊哲人的世界观是人和自然分离,进而演化成人与神分离,再变成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最终定位在唯物唯心之争,属于认识二元论。“人和神的分离是二元论的起点”,“思维和物质并列支持了自然科学,成为西方宇宙观的基础理论”[1-8],卡普拉的概括是准确的。董光璧又向前迈出可喜的一步:“近代科学一开始就确定了只研究被视为第一性的质量和重量,排除一切同感觉有关的第二性”[3-8]。将二元论改称二性说,意外地暴露出西方的两分法中存在着悖论:如果物质和意识这对范畴能够成立,二者都应该是第一性的;如果意识属于离不开物质的第二性,就不能跟物质构成一对范畴。因为如果允许这样做,物质和颜色、硬度等可以构成最抽象的对立。东方和西方古贤虽说都使用两分法,一个是纯客观地划分,一个是人为地构建。

问题已经转化为道、无和气是不是真实的物理客体。100年前人们对这种分类法都会持否定态度,本世纪依据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从宇观和微观两个领域发现的许多事实,都证明华夏先贤的分类法是正确的。

60年代中期,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了各向同性的3K微波背景辐射,宇观上物理客体分断续的天球和连续辐射得到普遍认可,爱因斯坦说的“真空不空”被证实。在微观领域,“量子场论给出的基本图象是:全空间充满着相互作用着的各种不同的场;场的基态是真空,激发态表现为粒子”[3-387]。即可知物理客体确实是两个系统:一个是用质量和时空描述的经验世界,一个是用能量和位形描述的无形世界。易传中关于道和器的分类没有错,二者都是真实的存在物。

承认物理客体分为两类,同时派生出两个问题:宇宙的结构究竟怎样?两类客体间如何作用?对西方学者来说,这两个问题完全属于始料未及,华夏先贤在2千年前就已经有了较成熟的见解。接下来先讨论基础物理学理论中的错谬及产生的根源。

质量、电量和能量是基础物理学中用以量度物质、电荷和能多少的三个重要概念,即此可知物理学不只研究物质,长期以来只分析物质不分析能量是一大失误。很早就弄清了光、热都是电磁波,却没有认真考虑过物质和电磁波是不是同类客体,通常所说的能量即指电磁波而言。虽说巴里·派克已明确指出:“电磁波会离开振动电荷进入空间,因而开创了一个独立的存在”,并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质量不过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即使静止物体也有储备在质量中的能量”,也明确告诉我们,质量和能量不应该属于同类物理客体。

质量是对物质多少的量度,其载体叫物体;电量是对电荷多少的量度,其载体是带电粒子;能量的载体是什么?因为质量、电量和能量都不是物理客体本身,所指皆为非实存因素。故而物理学根本就不研究物质,而物质本来就无法研究,跟无法品尝“水果”(类概念)的滋味同理。

推论1、物理客体分两个系统:一个是用质量和时空描述的有形世界,这类客体的基本量度是质量;一个是用能量和位形描述的无形世界,其基本量度是能量。经典物理和量子理论分别适用于不同系统,不应该将它们混为一谈。

“能”这个名词会造成一种假象:“‘能’是物质以外的某种东西,是加到物质里面去的某种东西”。这种观点很值得商榷。遥控装置发出电磁波,卫星就会改变姿态;物体吸收热能温度升高,放出热能温度降低。都足以证明“能”确实可以在物体中自由出入,如果要说经验世界中的物体具有质量,无形系统的物理客体具有能量,可能就正好说中了客观真实。

说“能(即运动)”,“热在差不多两个世纪内被看做特殊的神秘的物质,而不是被看做普遍物质的运动形式”;认为“热之唯动说”应该取代热素说,又不得不承认“被热素说所统治的物理学却发现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热学定律”,如此难以自圆其说的诸多矛盾,就因为把热素改称热能,已经统统化为乌有。一言以蔽之,质量只能量度经验世界的物体,能量是无形世界传递的振动波;既可以被物体吸收,又可以被放出;物体同时将在温度、形态、结构和状态等不同方面呈现出变化。比如冰吸收能量将变成水,进而还可以变成气,就是尽人皆知的实例。

推论2、经验世界所有的运动和变化,都是无形世界功能的显示,即能量是引起世间万物运动变化的总根源。

将物理客体分为两类,是不是囿于对《周易》的偏爱做出的牵强比附,下文围绕以太公案和时间、空间看看爱因斯坦持何种见解。

19世纪之前,以太在西方被认为是传递光、电的介质;19世纪末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测出地球相对以太速度为0,物理学界公认由之判定以太并不存在。本世纪初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时引入光速不变原理,没有涉及以太是否存在,不少人都说爱氏是抛弃以太存在之后创立了该理论。1920年爱因斯坦在一次讲演中却说,依据广义相对论,“没有以太的空间是不可思议的”,“但是这种以太又不能认为具有重量媒质所有的那些性质,也不可以认为它是由某些其运动可被追随的粒子所组成的,而且也不可能把运动概念应用于它”[6-112]。这里所描述的以太,基本上就相当于道、无和气。

目前有些人认为应该恢复以太学说,有些干脆就把“真空”说成是传递光、电的介质,这就涉及到不空的真空中的物理客体究竟是什么,要害要于必须承认还有半个宇宙长期被忽略了。爱因基坦在场方程中发现了“真空不空”,彭齐亚斯用仪器测出广袤的宇宙空域存在着连续辐射,该用什么概念称呼并不重要,不可思议的是二千年前老子就对之作出非常精当的描述:“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天津大学黄乘规教授从标准和非标准分析两个领域都证明“空间是不可分割的连续统”。科学观测和数学论证都证明了老子是正确的。海森伯的矩阵理论和杰弗里·丘的“靴袢假设”,所描述的都是那半个宇宙的状况。

到底应该如何理解爱氏描写的以太,涉及到时间和空间究竟是什么,最后的一句已经包含着时空概念不再适用于以太的意思。时隔32年,他在《狭义和广义相对论浅说》英译本15版的序言中补充说:“时间—空间未必是一种可以认为离开物理实在的实际客体而独立存在的东西。物理客体不是在空间之中,而是这些客体有着空间的广延性(重点号为原文所有)。这样,‘空虚空间’这概念就失去了它的意义”[6-112]。显而易见这种有着空间广延性的客体,绝对不是指经验世界中的物体。可惜的是在没有讲清这种“物理实在的实际客体”究竟是什么之前,他就不得不带着深沉的困惑离开了人世。

我们只想在上述引文中补充一句:这些客体还有时间的持续性。如此即可以成就爱因斯坦的业绩:爱氏“开创了”半个宇宙,那半个宇宙的客体具有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持续性。假设其最小单元为普朗克子h,用时间T(周期)量度即是能量(h/T),用长度λ(波长)量度即是动量(h/λ);正是那半个宇宙的能量和动量,决定和改变着经验世界中物体的结构、状态及其运动变化。通常都说“爱因斯坦的场方程可以用来确定宇宙的整体结构,是现代宇宙学的出发点”[1-160]。一般的解释是“物质不仅决定了周围空间的结构,而且反过来也受其环境影响”[1-171];“物质和能量要使时空向其自身弯曲”[7-60]。实际情况则是,那半个宇宙能量的聚集形成弯曲时空,弯曲时空决定着物体的运行;并非是“物质”使时空弯曲,反过来又决定自己的运动。不立足于两系统相互作用,场方程永远不可能得到正确解释,现在的那种解释根本无法排除物质(以弯曲时空为中介)作用于自己之嫌。

以日心说为基础的开普勒三定律属于开放的动态模式,行星轨道与星体质量无关,由椭圆半长轴立方和公转周期平方(即弯曲时空R/T)决定,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切线力去平衡所谓的恒星引力。要找第一推动者,就是那半个宇宙的物理客体,第一推动即来源于特定的时空组合(R/T)。以地心说为基础的牛顿引力定律属于封闭的静态模式,其间起关键作用的引力势亦是时空组合(l/t)。二者的差异仅在于,适用于开放系统的是环形时间—周期,适用于封闭系统的是人为设定的线性时间,即时间之矢。哪种理论更贴近于自然的真实,明眼人一看便知。

推论3、时间和空间不是真实的存在,是量度那半个宇宙客体的概念构架,正象用质量和电量量度经验世界的客体一样,所指都不是物理实在本身。

推论4、爱因斯坦开创的那半个宇宙是分裂、组合、再分裂、再组合的动态网络;正是它和经验世界中分立的客体相互作用、和谐互补,保证了一体化宇宙具有动态有机的活性。

小结:易传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分类是正确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判断,说中了一体化宇宙动态网络的真实状况和作用机制。现代科学的新发现虽说和这种理论吻合得很好,要使当前的诸多悖论冰释,需要做许多梳理工作,首先应该把立足于经验世界解释那半个宇宙现象的“镜像”理论倒过来。因为那半个宇宙只能从动态意义上,用过程和相互关联的术语描述,几千年来定格在人类头脑中的却是机械世界观的决定论框架。

三、易经新说

易经包括用于卜筮的八卦、六十四卦及卦辞、爻辞等内容,这里不讨论具体的应用,或是否科学、准与不准等问题,只讨论数字8。

所谓八卦,标示着那半个宇宙8种不同的时空组合,起卦和断卦特别观注24节和地理方位即是佐证。因为使用周而复始的环形时间,应该属于开放模式。不相信经验世界之外还有半个宇宙的人们,称其为神秘文化也在情理之中。近代特别是现代科学的许多发现都足以证明,8确实是个不可思议的“幻数”。

原子最外层电子以8为极限,呈周期性递增;轻子、重子和膺标介子都是8种。氧原子的质子、中子和电子都是8个,地壳中占48.6%,空气中占21%,生命细胞中占65%;在自然生化过程中,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要说“没有氧气就没有生命”,也不算过分。难怪巴里·派克会说:“宇宙学有迹象表明,在各类粒子中,8是成员数的上限”[4-203]。

八卦、六十四卦的数学表达方式为2,通向混沌的分岔亦是2;粒子衰变遵从2,可视为逆过程;费米发现“能量复归”的数学实验谐振子为64个,遗传密码DNA的编排序列亦为64种。为了解释这些现象,现代科学提出一种全新的自组织理论。顾名思义,自组织者就是不受人支配的过程,其间起决定作用的具有活性的环境,即是那半个宇宙定的时空组合,其数为8,两两叠加即为64种模式。“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就意味着物质的存在是与它的活性不可分割的”[1-158],“空和无具有无限创造的潜力”[1-175],基本上说中了自组织的物理学机制:所谓的空和无实质是特定的空组合,正是它保证了自组织的活性。通常都把这种新发现说成对哲学带来严重冲击,如果放到易哲学的背景下看待,本来都在意料之中嘛。

所谓的自组织现象,是在没有人参与的情况下自然界自发演化的过程,人类就是这种自组织机制的杰作,关键在于必须找到使系统具有活性的机制。由于正反馈可以自稳,负反馈可以自生,系统要保持持续的自组织效应,就必须具有互不干扰的两条信息反馈回路;正负反馈每一条回路又必须满足整体、部分和单个循环路径固定、间隔一致的周期稳定性,前提条件是自组织系统内的单元个数必须极严格地遵从一定的数学逻辑。海南师范陈继元先生已经用图论证明,具有“比相生、间相胜”的自组织系统,单元个数必须满足P=5、8、10、12。8的特殊功能已被严格证明(详见段长山主编的《现代易学优秀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出版)。

数学证明虽不可少,最权威的应该是严格的物理学证明。天津大学崔君达教授的《晶体和分子中的对称性及其破缺》一书,从理论和物质结构两方面,都证明“理应得到一种八重的(四个左旋,四个右旋)不对称时空”[8-3],从而证实关于八种模式的判断没有错。继而又将复合时空论和八卦联系起来考察,得出“一切相互作用的本质都是不同时空结构间的相互作用”[8-133],进而指出“八重空间(对于相同的时间轴)不可区分性的破坏,所伴随的可观测现象正是神奇的生命现象”[8-133],都非常难能可贵。令人微感不足的是,作者依旧未能彻底摆脱西方哲学的禁锢,在阐述其哲理时,细微之处还有些辞不达意之微瑕。

“一个从事晶体和分子微观结构研究的人,当他考虑‘物理世界的真实客体’与空间的关系时,就会很自然地想到,所谓物体的‘广延伸’可以看成是晶体格子或分子骨架结构的延伸”[8-3]。物体这个概念一定指经验世界中的客体,根本就没有什么“广延性”可言。空间仅是那半个宇宙中物理客体的广延性,所谓的晶体或分子等物体,是微观粒子被嵌入特定时空结构后的产物,必须清楚的是先有时空结构的因,才会有晶体或分子的果,活性来自时空结构。微观的第一推动亦来自那半个宇宙的物理客体。化学反应釜的功能是,运用改变温度和压强组合特定的时空结构,从而生产出不同类型的产品。比如在高温高压下能造出正八面体时空结构,石墨就被变成金刚石。

“一旦把时空与晶体格子或分子骨架的微观结构联系起来,就会产生完全新的想法,从而可能同时大大扩充已有的物质结构理论和时空理论,并且由此引出某些重大结果”[8-3]。作者的预言肯定不错,但是在他的头脑中还没有能够给自己的复合时空找到准确的定位,只需要将第一句改为“一旦真正意识到晶体格子或分子骨架都是特定的时空结构”,境界可就完全不一样啦,问题出在还没有跳出物理客体仅“物质”一个系统的框架。

推论5、那半个宇宙确实存在着8种时空结构,两两叠加可以得到64种模式。生命现象跟这种具有活性的自组织环境直接相关。宇观和微观的事物都是开放的自组织系统;经验世界的纷纭万象,全是那半个宇宙物理客体功能的显示,其活性来源于特定的时空结构。当我们运用以线性时间为主要标志,在地球封闭系统中确立下来的思维模式,去描述自组织现象时,似乎无处不存在悖论。可喜的是数千年前就已经成书的《周易》,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开放型思维模式。自组织系统必须跟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才可以保持活性;宇宙的结构如果仅物质一个系统,唯一的归宿就只能走向“死寂”!

参考书目

[1]卡普拉著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2]董光璧著易学科学史纲武汉人民出版社1993年

[3]董光璧等著世界物理学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

[4]巴里派克著爱因斯坦的梦湖南师大出版社1990年

[5]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6]倪光炯等著近代物理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年

第7篇:现代科学的起点范文

学生之所以形成这种认识的原因可能是:

1.1我国教育体制长期畸形发展,“重理论,轻实践”

在中小学教育当中,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校在观念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授课轻实验的倾向,对实验室的作用认识有较大偏差,缺乏对人才素质培养的整体观念,因而实验课始终作为附属课程出现,开课率低,老师不重视,甚至一部分学校不开实验课,使学生对物理实验等只是停留在理论认识层面上。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多数同学在上大学之前竟然从没进过物理实验室。多年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印象直接导致学生对物理实验课认识不充分,引不起他们的重视。

1.2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体系设置和仪器设施呆板陈旧

大多数学校的物理实验教学基本上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多年不变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与当今飞速发展的前沿科学新理论,新技术严重脱节,陈旧落后的物理实验教学设备,沿袭多年的传统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更是远远落后于科学技术进步的步伐。教学中,大学物理实验在内容设置上实际上只是依附于大学物理课堂理论教学,其内容通常只是大学物理教材上已有的基本物理规律、定律的简单重复.多数为简单验证性实验。同时由于实验仪器数量不够,陈旧老化,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因而使他们容易对大学物理实验课感到枯燥无味,这种情况严重的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及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

1.3大学物理实验过程机械单调,教学方法落后

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主要以常规试验方法为主,缺乏现代技术的应用。多数学校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要么还处于“以教师为中心”的“填灌式”教学,要么就是学生完全自己操作的“放羊式”教学,毫无现代科技感可言。并且由于近年来高校长期的大规模扩招,学生人数增加,物理实验教师工作量加大,学生的预习仅仅停留在阅读相关实验教程层面,预习积极性及效率不高,进行大学物理实验时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实验演示诉求较多,或者只是依照教材规定完成各操作过程,测出数据,完成物理实验报告,对物理实验中要求掌握的物理实验的思维方法,技巧及物理实验的作用等没有清晰的认识.。

1.4大学物理实验对学生考核成绩评定难度较大,因而对学生成绩考核降低要求

由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具有实践教学的特殊性,因而实验课较难实施像理论课考核一样笔试闭卷考试,同时受到人力物力等现实条件的约束,又不能对每个人通过实验操作考核,教师只能通过平时课堂教学观察结合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给出学生成绩,所以打分随意性大,难以确切体现学生真实水平,较大的磨灭了学生做物理实验的积极性。

2、针对这些问题的几点建议

2.1首先帮助学生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重要性

由于学生之中存在上述对大学物理实验的错误认识,使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丧失了自身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而导致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陷于被动。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问题,就要帮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2提高大学物理实验课在教学中的地位,提高所占学分比例,加强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管理,提高对学生大学物理实验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对待科学实验的严肃性。通过外界施加一定的压力促使学生正确认识大学物理实验的重要性。

2.3注重实验内容设置的与时俱进

对物理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改造传统项目,更新内容,适当提高起点,适当增设一些综合性应用性的物理实验项目;不断扩充具有现代知识水平和现金技术的实验内容,尽量反映现代科技成果,与现代科学技术接轨;对一些需要保留的物理实验项目进行更新改造,使其内容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新颖性、综合性和应用性.其基本思路是保留这些项目的原有特点,但物理实验内容要有所延伸,改进测试方法。

2.4加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建设

现在高校教学的主体对象是90后,他们是在网络的迅猛发展中成长的,要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个重要措施就是使教学方式现代化、网络化。现代化教学方式包括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仿真技术、网络教学等等。建设大学物理实验网络资源,让学生利用网络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了解实验仪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让学生在实验前对实验有一定的了解,做到有的放矢。把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虚拟仪器技术等应用到物理实验中。另外现代教育技术集声音、图象、视频和文字等于一体,能产生生动活泼的效果,使许多难以理解的内容具体化、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和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和探知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2.5建立一套完善、切实可行的考核手段

对实践教学的考核结合实验相关理论知识考核,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平时实验操作情况给出学生的综合成绩,力求做到公正的体现出每个同学的真实水平和能力。

3、结语

第8篇:现代科学的起点范文

关键字电教媒体;初中物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273-02

电化教学是现代教学媒体应用于课堂的产物,它源于传统教学,又丰富了传统教学,以其独特的、传统教学所不可比拟的特性,在课堂教学中日益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量的实验证实,在初中各学科的教学中,有效运用电教媒体,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求知欲望,启发学生的观察、思维、实践能力,提高学习质量。初中物理课是使刚入中学阶段学习的青年人深入现代科学殿堂的第一个阶梯,是否上好初中物理课,对能否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思想的建设者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1充分运用电教媒体,优化教学手段,突破重点、难点

物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特别是对《电学》概念的理解、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是初中物理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初中学生偏重于形象思维,教师多做演示实验,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可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所学内容。在教学中,引入电教媒体,便能化抽象为直观,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依据,促使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从而达到突破重点和难点的目的。比如在讲述直线电流的周围磁感线环绕方向、磁场方向、以及摆上小磁针的指向等问题时,运用电教媒体,可使这一在同一空间发生的几个物理现象得到简洁、有序的表现和阐述,使教学手段得以进一步优化。初中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差,对这类物理现象,用传统教学方法难以使他们达到全面彻底理解,成为学习难点。电教媒体投影仪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教学实践中,可以制作直(基片)、电流流向(抽拉片)、磁力线环绕方向(复盖片)、某几点磁场方向(抽拉片)、放小磁针时磁针的指向(复盖片)等多种投影底片组成复合片进行投影,通过复盖、旋转、抽拉等多种演示手段,把各个物理现象展示在学生面前,此难点就轻而易举突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充分运用电教媒体,变微观物理现象为宏观物理现象,便于观察

视觉是人们获得信息和感知的主渠道。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实验学科,视觉尤其重要。在教学中,概念的建立,规律的验证,都要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物理现象,而不少物理现象是发生在微观世界中的,难以观察,有些虽不是微观世界的,但肉眼难以直接观察到,这是传统教学中遇到的又一个难题。怎么办?运用电教媒体可以比较顺利地予以解决,反映在投影屏幕上的物理图象,将微观现象变成宏观现象,可见度大,便于学生观察、记忆、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学习磨擦起电时,原子推动电子使物体带正电,原子得到电子而使物体带负电这一物理现象,可运用投影方法,描述电子的得失清晰而明朗,从而将微观现象变成可直接观察的宏观现象,让每个学生都能形象地感知这一对现实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物理现象,从而有效地掌握这一知识。又如学习“温度计的使用”,温度变化是细微的,课堂上很难做到每人一支温度计,操作起来又可能极不统一,使用投影仪就方便多了。可将画有温度计及其刻度的投影片逐一投影出来,则可使全班学生均能看见,效果显著。

3充分运用电教媒体,实现信息的即时反馈

教学是双边活动,要使教师传授的书本上的科学知识转变成学生自己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这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目标,这就需要反馈。传统的教学方法,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往往采用让学生上黑板演题、书面检查、收缴作业等,最后的手段是考试。在课堂上,当场了解学生学习的即时效果,既费时又费力,而且又不全面。投影仪不应成为老师的专利,学生同样可以利用投影仪来反映学习效果。实践中,让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空白明胶片,学生在上面做练习,教师可有针对性的选择部分练习,用投影演示出,即时讲评,及时更正,同时,也能使学生的新颖解题思路得到展示和推广。这种方法省时、省力、检查面大,又能使学生学习的正确和错误信息当堂反馈,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可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充分应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心理学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切人才成长的起点。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电教媒体在这方面能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如物理“序言”课的教学,除了演示有趣的物理现象外,还可以通过电脑播放一些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如火箭、卫星、核电站等)的录像;讲“机械运动”时播放地球自转、绕太阳公转及整个太阳系运动影像;讲惯性时播放“小女孩脚踏香蕉皮会摔跤”的影像;讲“杠杆”时,播放“两个小孩跷跷板”等,这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学生看时如临其境。这就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为以后的物理内容学习准备了无尽的动力。

5充分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第9篇:现代科学的起点范文

是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作为思维和认识的工具,在认识和把握学科理论知识、规范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规律中的作用。

1.认识和把握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知识

整个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由一系列不同层次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所构成的,这些范畴包含着已有的学科理论知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先前的学科理论知识凭借基本范畴得以凝结,通过基本范畴的展开而推导出新的知识,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知识的内容不断扩展。同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可以开拓人们的思维,起着思维再生产的作用。通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推演、概念的移植,人们可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新特性、新关系,乃至形成新的范畴网。更重要的是,科学范畴对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基石的作用。新范畴的产生往往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新理论框架形成的起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构架的转换会带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新变化。凭借基本范畴的综合和创新,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认识得以跃进到新的基本范畴体系,从而给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带来全新的变化。可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知识是通过规范、精确的学科基本范畴而得到科学规定和充分展示的,人们正是通过学习和研究基本范畴及其体系来掌握学科理论知识的。

2.规范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首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具有规范作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作为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成果,是反映和概括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所研究的特殊领域中各种现象之间最本质、最重要、最稳定、最普遍的特性和关系的基本概念。这些特性和关系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因而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实践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规范。其次,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具有导向作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建立在对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材料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产物,并反过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由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种种联系,因而不仅能指导现实,而且可以把握未来,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指明方向。

3.更全面地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规律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体系是一个整体,在理论思维过程中,只有以整体性的思维形式为工具,才能揭示其整体性。人们通过对成对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学习和研究,把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各方面的规定性,产生、发展的过程性,内在和外在的各种关系,综合成统一的有机体,予以全面地、详尽地进行阐述,达到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规律的目的。因此,我们只有通过一系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合乎逻辑的联系和转化,才能在思维中完整地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规律。马克思曾指出,认识要达到主客观一致,需要走一条曲折的道路。这条道路概括起来就是“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这第二条道路就是范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道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把各个单一的、简单的规定性整合为“多样性的统一”,在逻辑上再现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人的思维总是一步步上升的,经过基本范畴这条通道,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才能不断逼近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理性认识。这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研究具有认识作用的根本所在。

二方法作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及其研究的方法作用

是指基本范畴作为思维方法在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和范畴自身升华中的作用。

1.是人们思维中概念辩证法的体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具有自身的内在矛盾,这一矛盾的展开联系着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主观性,指的是其思维形式是主观的,是离开了具体对象的抽象。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客观性,指的是其内容是客观的,即反映着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本质。正如列宁所说:“人的概念就其抽象性、分隔性来说是主观的,可是就整体、过程、总和、趋势、来源来说却是客观的。”掌握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辩证法,就是要剖析基本范畴的内在矛盾,把握基本范畴的推移、演化、冲突与解决,即基本范畴的辩证运动。人们的认识通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辩证运动,反映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矛盾运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矛盾运动反映在、表现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中,就是人们思维中概念的辩证法,即概念的矛盾运动。人们在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矛盾运动时,正是通过分析其基本范畴的矛盾运动,不断趋向于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运动规律的。

2.体现了认识运动中个别与一般的各个思维环节

人类认识运动是由个别向一般(主要是运用归纳方法),并由一般向个别(主要是运用演绎方法)运动的。个别──一般──个别……以至无穷,这是认识运动的辩证法。个别与一般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辩证环节,基本范畴中内含着个别与一般的两极,二者既对立又统一。“一般”不如“个别”丰富、多彩,但“一般”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丰富的个别性在一般中保存下来,使基本范畴的一般比个别的总和包含的内容更广泛、更深刻。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运行经历着众多的个别与一般的环节,才达到具体的一般。这就要求在认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客体时,不能运用空洞的、形式的一般性(范畴)。正如黑格尔所说,这种“抽象的普遍性”是不能深入生活的,只能达到无生命的、无精神的、不开花和无内容的普遍性。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如果离开了个别和特殊,就失去了生动的内容,失去了基本范畴发展的生命力。在21世纪,面对现代科学技术和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的崭新局面,要求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不断吸取、概括新鲜的、活生生的具体内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每前进一步,都是个别与一般相结合的新环节。

3.能激发思维的超越,不断丰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知识的宝库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具有确定性,否则就不成其为基本范畴,但基本范畴的确定性要与灵活性、发展性相结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不是僵化不变的,而是永恒地运动着、发展着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变化,会出现飞跃,基本范畴超越自身、否定自身,实现旧范畴向新范畴的转化。范畴方法中的飞跃是范畴的突破。人类认识史、科学史表明,由于范畴的突破、创新,会带来理论上全新的面貌。每一次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旧范畴的突破、转化,新范畴的产生、丰富,都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知识的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完善注入了新的生机。

三构建作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及其研究的构建作用

是指构建、补充和完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作用。

1.构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石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理论形态上要求有一个各个范畴和原理之间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的极其严密的逻辑结构。而这种严密的逻辑结构和学科理论体系,只有从作为逻辑起点的思想与行为这对基本范畴出发,才能一步一步地推演出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内容,最终构建成学科理论体系。把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问题弄清楚了,实质上也就是把它的科学形态的基本“骨架”搭起来了,而通过这个“骨架”又反映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本质特征及其内容范围。因此,逻辑起点与学科理论体系的关系,是根据与表现、前提与结果、抽象与具体、贫乏与丰富、“胚胎”与“机体”的关系,离开了思想与行为这对起点范畴,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失去了这块基石,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大厦就无从建立。人们只有透过起点这个“窗口”,才能了解或提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内容安排以及范畴构架等一系列根本问题。

2.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规律的展开和体现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规律是紧密联系着的。不同基本范畴的联系及其运动构成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不同规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规律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各种现象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的最本质的方面,因而它决定着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各个侧面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实质和相互关系。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则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规律的补充和展开,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各种现象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辩证过程与内在本质,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可见,基本范畴和规律是统一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中的不可缺少的要素,它们之间是互相包含、互相贯通的。一方面,规律包含了基本范畴。从逻辑形式上看,规律以判断来表达,基本范畴以概念来表达。判断离不开概念,规律离不开基本范畴。另一方面,基本范畴体现了规律。基本范畴及其关系的展开,就构成为规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体系,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规律体系一起,科学地概括了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各种现象普遍联系和全面发展的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反过来又以一般的科学的思维方法指导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3.完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