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视觉传达设计市场调研范文

视觉传达设计市场调研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视觉传达设计市场调研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视觉传达设计市场调研

第1篇:视觉传达设计市场调研范文

专业+项目+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市场的联系较为紧密,其专业课程的设置也随着媒体发展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当前,媒体市场对创意和创新的需求不断增加,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也需要适应媒体的变化特点,创建出符合媒体发展趋势和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 项目+ 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是由高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提出的,结合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特点、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及企业的发展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借助企业的真实项目展开教学,通过校内工作室和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提高教学与企业实际需要的一致性,进而实现项目、工作室、专业课程教学三方面的一致性。在教学过程中,知识内容、操作能力、综合素质三方面应紧密结合起来,并引导学生将自主学习与课堂学习结合起来,并加强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配合,建立起完善的专业+ 项目+ 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方案

课程体系包括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的理论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素质三大部分,同时还包括工学结合项目导向的相关课程。

专业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应当以专业的教学内容为导向,并与合作企业共同编制教学计划,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实施教学方案。教学方案的设计以项目为指导,制订相应的实施方案。项目教学的内容应包括教学的周数、岗位的专项能力、工学结合的能力、项目教学的方案设计、教学方案的实施以及教学结果考核等几大部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方案和职业岗位的特点要求学校需要具备科学的实习实训基地。实训基地以及工作室的建立要以专业职业岗位能力为参考,以其职业领域、行动导向和工作环境为基础,提高教学的实践性。在校内,可以根据专业以及课程的不同,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在实训基地或工作室的管理方面,也应当按照企业的管理要求进行。让学生在仿真的工作室环境当中进行学习和设计,实践教学应突出典型设计和关键环节的教学模拟。工作室的环境应尽量真实,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可定期或不定期邀请企业有经验的人员进行指导和教学。也可通过社会培训、员工培训等形式,加强对专业导师的培训。工作室的管理采用企业化管理,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引入到工作室管理当中,并建立完善的工作室管理机制。结合企业的管理特点以及学校的管理需要建立工作室管理制度,由导师、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到工作室的管理当中,并根据教学以及企业生产的需要对教学管理的方案进行调整,让教学服务于工作室的实训教学。项目工作室教学

在专业教学中,导师要把握市场对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从学生的兴趣以及自身的特长和能力入手,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在教学当中适当提高项目教学在整体教学当中所占的比重,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上对基础课程进行整合,将课程的设置更加符合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发展需要。

新兴媒体利用新兴的网络技术,传播的方式简单且速度极快,在社会当中具有较强的舆论力量。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中,可以引进企业的设计项目,由导师引导学生组成设计团队,根据学生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完成设计方案。在方案的设计当中,引导学生适应市场的变化,了解企业的发展动态、企业的理念和文化,并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以及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协作能力。在品牌推广阶段,学生可以与客户进行沟通,预算成本之后借助多媒体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除了传统的主流媒体以外,还应注重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宣传,品牌推广的内容需要涵盖电视、电脑、手机和iPad 等几大终端,让学生接触到新技术、内容整合以及方案策划等多个领域。通过全方位的方案设计,结合丰富的市场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设计创意、设计造型等教学内容,导师则更多地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而设计的构思、修改、推广、应用等内容都需要依托市场来完成。

工作室平台的搭建

以实训基地及项目教学为依托,搭建科学的符合教学需要的工作室,专业课程的设置以产业发展的需要为导向,加入真实的项目进行教学。在实验室教学当中以具体的项目或是创新方向为目标,完成项目教学的工作设计,通过项目设计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而完善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工作平台。此外,还可以跟区域内的职教集团等建立良好的户主合作关系,通过专业对接、资源优化等,提高设计专业教学的效率。校企双方可以根据人才培养、人才的实训等安排相应的计划,促进资源共享。高效利用专业、技术方面的优势,建立视觉艺术方面的相关研究,并将成果应用到企业当中,提高企业发展的技术水平。另外,企业的品牌推广、技术创新、信息收集、交流合作的推进等都可以在校企共建的平台中展开。平台的搭建离不开当地工艺美术行业内相关企业的支持,学校与相关的行业企业共同搭建平台,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助于教学培训任务的实施,促进产品的开发和品牌的保护与推广。结合实训基地、工作室、行业协会等方面的力量共同搭建合作平台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具有积极作用。

1.市场调研

工作室平台搭建完成以后,需要发挥其在项目教学中的推动作用。工作室的负责人可以是专业实践教学的骨干导师,负责完成课程中企业委托的项目。教学的方式也可以围绕企业项目展开。在项目教学当中,导师通过启发、讨论以及提问等形式,提高教学的效率。在工作室项目实现的过程当中,市场调研是必不可少的阶段。这一时期,学生可以根据设计项目的需要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相关信息,为推广做前期准备。学生应详细记录调研结果,将资料进行统一汇总,并组织小组讨论,对客户的心理进行分析,进而理清创意和设计的思路,设计出满足客户心理需要的作品。通过市场调研,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市场,还能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工作室的项目设计当中,导师应注重对学生与时俱进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设计出具备强烈时代感的作品。在项目教学当中,学生应当把市场调研当做一个专门的课题来完成,通过市场调研把握设计的方向,了解市场的需求。在项目设计当中,学生可以对多种设计的形式和方法进行尝试和借鉴,并对设计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2.信息采集与交流

专业+ 项目+ 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注重信息的采集。学生通过采集到的信息能够激发灵感,并将信息作为创意的素材进行应用。在工作室当中,可以开辟一处专门用作展示学生收集的相关素材的区域。学生也可以自行建立信息采集手册,收集的内容可以涉及字体标识设计、媒体设计、空间展示设计、广告设计、品牌设计等诸多方面的信息,方便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在教学当中,导师可以收集学生的各种想法,根据共同的项目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这种方式在工作室当中形成一种积极的氛围,便于开放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和创作潜能。在工作室中学生和导师以具体的设计项目为依托,便于实现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增加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提高其团队合作能力,进而提高其创作和学习的效率。

第2篇:视觉传达设计市场调研范文

关键词:课程群;广告学;人才培养

一、引言

广告学专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有400余所高校开设了广告学专业,大致可分为广告设计、广告传播与营销两个方向:广告设计方向注重广告创意表现、设计能力、文案写作能力等方面的技能培养,学生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和设计软件应用能力;广告传播与营销方向注重广告经营管理、策划与创意、文案等[1]。随着广告行业的蓬勃发展,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广告业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非常重要的行业。广告学专业是将广告以学术性的方法进行研究的专业,广告产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不断提升,探索适应广告行业发展要求的培养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创新性复合型广告人才,是高校广告教育的重要任务。广告学专业在培养方案中选择关联性密切的课程作为课程群建设的课程对象,在充分考虑广告产业发展需求与学科专业定位基础上,进行课程的设置与分类,构建科学的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在广告策划、市场调研、消费者心理、广告实施与等方面的理论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之间搭建起一个有效的平台,更有利于实现广告学专业的特色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2]。如何对广告课程进行改革,以更好、更科学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成为任课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

二、课程群建设的原则

课程群是某一学科内诸多课程的集合,是从属于某个学科、相互之间有着合理分工、能满足不同专业教学要求的系统化的课程群体[3]。广告学以传播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视觉传达为基础,专业涉及广告学、传播学、媒介学、艺术美学、营销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文学等诸多学科和领域[4]。广告传播的方式是以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广告活动过程包括广告定位、广告目标、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表现、媒体投放与效果评估等。广告学课程群建设,应基于广告学专业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应用领域及市场发展趋势,以培养应用型广告创新人才成为主要培养目标,结合广告传播方式与运作模式、媒介形式、受众状态,充分考虑广告发展趋势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大类课程”的框架下,优化教学方法与模式、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完善知识结构,与国际广告教育接轨,注重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强调对学生广告策划与创意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广告学、传播学、管理学及各种艺术修养的能力[5]。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与思路,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在课程群中应以核心课程为中心,全面规划课程群内各课程内容,注重课程群内各课程内容相关、相承、渗透、互补,相互支撑、循序渐进,一体化实现课程的选择和整合,保持统一协调性,实现课程之间知识无缝衔接,构建知行合一的广告学课程体系。

三、广告学专业课程群的建设

根据我校广告学专业的定位与教育实践创新,以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广告人才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以创新教育为重点,探寻符合现展的广告学专业本科教育特色发展的对策。依托我校财经管理学科的优势学科背景资源,突破国内广告学高等教育专业定位局限,对广告学专业的课程建设进行梳理,选择关联性密切的课程作为课程群建设的课程对象,按照基础、理论、素质、设计、应用,构建多层次知识体系,构建多层次知识体系,建设广告学、传播学、广告设计、品牌形象及视觉传达、人文素质等5大广告学专业课程群平台。1.广告学课程群广告学课程群是广告学专业的基础核心,主要包括广告学、中外广告史、广告心理学、广告创意与表现、广告文案写作、广告策划原理与实务、广告调查与效果研究等课程。本课程群重点是从理论和实务两方面给予学生关于广告学专业的全面认识,培养学生广告学专业的基本素养,夯实广告学理论基础,熟悉各种广告媒介的特点及运作方式,掌握广告创意与表现的理论与原则、特点与规律、主要方法与相关技巧,通过广告创意进行视觉化与艺术化的再现,提高学生广告策划能力、广告创意能力、文字表现能力及审美能力。2.传播学课程群传播学课程群是广告学专业学科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传播学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媒介管理、广告经营策略、广告心理学等课程。本课程群重点在于使学生了解传播学的基本规律,研究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掌握现代电子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与网络多媒体传播的基本原理、方法与技能;正确进行媒体选择,明确其运作规律,科学地做出媒体投放策略。帮助广告学专业学生理解广告运作的对象和环境;使学生更加明确广告运作规律。为实现广告有效传播、科学经营与管理奠定基础。3.广告设计课程群广告设计课程群是广告学专业的应用型课程群,提供广告学专业的素养与基础表现工具,主要包括美术基础、三大构成设计、电脑图文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电脑三维设计、创新创业竞赛等课程。本课程群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广告创意和表现的能力、软件应用能力、设计创新能力,建立前卫的设计理念,掌握科学的设计方法。以美术和构成理论为基础,以应用软件为工具,通过创新实验项目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广告设计表现能力,提高学生审美和艺术创造力。本课程群围绕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基本设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广告设计能力,通过美术基础、构成设计、设计软件的应用等课程,较好地完成自己的创意;第二,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电脑图文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等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设计表达能力与视觉传达能力;第三,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际设计项目的实训、创新创业项目的参与、各类竞赛作品的创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4.品牌形象及视觉传达课程群品牌形象及视觉传达课程群是广告学专业的对企业品牌形象表现工具,主要包括企业形象策划与设计、新媒体广告、影视广告策划、网页艺术设计、专业综合实训等课程。本课程群在于帮助学生利用视觉传达理论科学正确地塑造企业形象与传播品牌,通过企业形象调研,提炼企业的理念系统,并用视觉图形表现,使企业在社会公众心中所表现出的鲜明的个性形象。通过艺术设计表现企业形象,进行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提高学生视觉要素的形态掌控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视觉设计的创意能力、设计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企业形象策划能力与视觉传达能力,使学生具有CI策划、设计、实施、管理和进行有效传播的能力。5.人文素质课程群人文素质是广告学专业学生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与基本素养。该课程群主要包括中国经典文化导修、美学概论、社会学概论、广告道德与法规、大学语文等课程。本课程群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文字表现力和审美能力,提高人文素质,使学生在审美情趣、鉴赏能力、艺术品位、气质修养等方面得到提高,将能力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在专业教学中注重人的精神追求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四、结语

以优化广告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为先导,以育人为宗旨,以应用为目的,以创新教育为重点进行课程群设计,通过整合课程、优化结构、革新内容、改革方法,为学生搭建多层次知识架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广告创新能力和实战能力,提高专业竞争力。建设了内容联系紧密、层次清晰、相辅相成、特色鲜明的广告学、传播学、广告设计、品牌形象及视觉传达、人文素质等5大课程群,构建了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通过课程群建设与实践,实现了广告市场调研、广告策划和设计创意,广告市场项目方案设计、媒介投放策略、品牌形象及视觉传达课、广告投放等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广告项目实施所需要具备的市场调研与分析能力、广告策划与创意能力、媒体应用能力、设计表现与视觉传达能力等。通过课程群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训,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等竞赛,使学生在专业实训及各种竞赛中实施广告实践过程,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广告策划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提高了毕业生在广告行业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提高了我校广告学专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星河.全媒体时代广告教育新模式建构[J].中国广告,2012(2):138-142.

[2]林怀宇.论高校广告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J].东南传播,2011,88(12):115-116.

[3]刘春侠.新媒体背景下广告学专业设计类课程群建构探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36(11):181-182.

[4]罗奕.供给侧改革下广告学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探索[J].今传媒,2017(1):18-20.

第3篇:视觉传达设计市场调研范文

【关键词】广告设计 文字视觉化 信息设计 教学方法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对市场调研有如下定义:市场调研是一种通过特定信息将消费者与营销者联系起来的手段。现代广告业巨子大卫•奥格威说:“我所有好的构想、好的创意都是来自于市场调查研究中。”广告设计前期调研及信息收集的作用,能让设计者摆脱广告创意设计中对“灵感”的依赖,在商业广告设计以及广告设计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广告设计前期工作中的信息设计

广告设计流程包含了市场调研、分析、策划、设计等工作。随着“创意设计”及“设计方法论”的不断发展,设计前期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广告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商品的销售,为市场营销服务,而创意设计不是只靠灵感、经验、直觉和猜测就能够得到的。广告设计前期工作的关键在于设计任务即目标的认定,其真正的意义在于为广告设计具体方案的构思创意、执行提供引导。信息图形设计作为一种信息设计手段是对前期信息的明确,是信息设计的集成,同时也是指引设计创意的必要前提。广告设计一般遵循“市场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运用——信息梳理——创意设计——海报设计”的流程,在创意设计之前需要明确设计的目的,这是设计的基本原则。信息的梳理与设计是前期设计与后续创意设计的连接,是创意设计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要想了解产品和消费者,只有通过市场调查和分析得以实现。市场调研与分析为广告设计者提供素材。广告设计前期需要将初期调研的信息进行筛选、提炼和分析,从而提取出有效的精华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指引信息”,运用到调查结果并确定市场。信息分析与设计的教学模式旨在教授学生通过市场调研,将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通过特定的设计方法为广告设计第二阶段的创意设计做准备。广告设计前期调研工作,可以帮助学生确定一个准确的目标。信息设计(InformationDesign),是人们对信息进行筛选、转译的实践过程,通过信息设计可以使设计人员及受众得到有效的“需求信息”。信息设计分为:信息收集、信息编辑及信息图形化设计。

(一)信息收集

前期信息收集的难点在于内容多、乱、杂,如何将这些信息提炼成有用的信息,梳理其中的关系,并基于这些信息进行合理的创意设计,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极具挑战性。如何指导学生进入这种新的学习模式,并保持学习的趣味性,是设计专业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

培养学生辨识信息是否有效的手段在于,分辨该信息是否有利于达到设计的目的。信息收集实际上是收集有意义的、有助于达到设计目的的有效信息。因广告设计课程的信息含量、抽象性、复杂性超出以往专业基础课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调研法”和“提炼法”将庞杂的信息体系尽量的聚集化、模块化、系统化,并针对分支模块进行精准的思维能力培养。前期调研的工作实质就是把有效的信息转换为创意设计阶段的目标与目的,学生应树立起信息设计的意识并发掘和掌握有关传播对象对产品接受力的信息。借助此模式,学生从理解品牌、产品中获得启发,更好地接受信息,以便有效地进入到后期创意设计阶段。

(三)信息图形化设计

设计前期的调研设计、信息设计容易被忽视。概念、创意、制作技术等都是广告设计的专业基础,广告设计前期工作不仅仅可以体现出学生对信息的梳理能力,更能体现出其创造性思维、逻辑性思维,这些都是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亟需掌握的设计能力。简化信息需要被设计,这其中涉及了对“问题意识、精益意识、价值意识”等素养的培养。信息的提炼及信息的设计方法也需要结合起来教授。如文字的字体、字号、位置、行距、字距、色彩、线条、边框所代表的意义都不同。在信息设计中,可用通过线条的粗细、虚实、长短、直曲,或者色彩的冷暖,区别信息和内容的重要性。图像的编排设计应科学、理性、客观,需摆脱感性、偶然等设计时容易出现的弊端,以上多种设计元素都可通过编排、归纳发现不同的诠释方式和设计方式。广告设计前期文字视觉化能够为后期的招贴创意设计提供丰富的表现语言,激发设计师的灵感,以提升广告设计创意。信息图形设计(InforgraphicDesign)是一个可视化的整合体系,由图像、文字和数字结合而成,使信息更高效地得以传播、交流。它在广告设计课程中,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特定调研信息内容的视觉元素系统,转化字里行间的可视化元素,凸显简单、明确、直观、系统的特点,建立其创意关联,使调研信息的梳理更加明确。

二、教学试验

(一)教学试验的过程

下面笔者以所在院校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为例,介绍广告前期的教学实验。本次课程共有23位学生参与,为期4周,共80学时。以往的广告设计教学都是急于将“创意设计”作为传授的起始任务,而本次教学安排区别于以往,特地将其安排到课程的第三周。因学生欠缺某些必备的思维逻辑,如直接传授创意设计的技巧,实践效果想必有限。因此在有限的32课时内,首先要辅导学生建立相关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将其纳入后期完整的广告创意流程,有效地将信息转化为成果。为此,笔者将课程分为两个阶段,逐步将相关知识、能力点导入,增加对信息内容的理解。

1.认识信息,分析信息

广告设计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理解信息设计是衔接前期调研和创意设计的重要纽带。在市场调查过程中,问卷调查、访谈、现场观察、线上测试等方法能够使调研信息与计划设计的逻辑性强、切入点明确,有助于减少学生在下一步创意设计中的困惑,从而较好地理解创意设计的动机。可见,信息设计教学方法对于广告设计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

2.导入信息

第二阶段的导入需求这一概念的认识和分析技术。本阶段的信息设计是让学生依据调研分析某品牌或特定产品的信息展开分析,并要求区别于以往的word格式,选择关联性信息重架构成一个新的组织体系,将需求信息有效的转为设计师、消费者能看得懂的引导信息,广告设计前期最核心的任务在此就完成了。“需求”的含义为:需要、索求、索取等,是特定主体得不到某种期待的状态所产生的利益主张与追求。所以大部分的广告都必须有两个基本点:首先是像广告的心脏般的核心创意,另一个就是执行前的想法,以便赋予核心创意在平面及多媒体上的生命。

(二)教学试验的启示

1.广告设计中信息设计能力的培养

目前广告设计课程中,学生对于信息设计与创意设计之间的关系不能完全理解,教师如果可以清晰地讲授将对信息梳理、设计及系统设计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信息设计进行逻辑思考的能力,会对设计产生实质性的辅助,也会为课程的效果增色不少。笔者在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将前期已修课程“设计构成”“字体设计”“图形设计”等联系起来,使学生将广告设计后期创意设计的任务架构于信息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市场调查,厘清信息与创意设计之间的关系。如何在错综复杂的信息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点并合理运用,不仅考验学生的执行能力,也会锻炼学生的策划能力、分析能力等,这也是信息设计的魅力所在。

2.信息设计与创意设计

美国社会学家盖洛普说“几乎没有一位调查员明白,他其实能用一种正确的询问,从受访者那儿得到全部的东西”。信息设计是理性的、科学的、逻辑的、规律的,而创意设计是个人的、感性的,如果能够依据理性、科学的切入点切入,对创意的产生、执行是非常有益的。广告设计中的创意设计,在以往的教学过程当中占比重较大。但往往教学成果会出现作品简单、枯燥、不知所云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于对象的研究不彻底和不深入,找寻不到合适的切入点、需求点。信息设计对在搜集、理顺、设计的过程中,有助于对品牌对象由初步到深入的理解。循序渐进的信息导入对后期创意设计十分有帮助。以2014-2015第二学期及2015-2016秋季学期两次广告设计(C)课程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通过信息设计的学习,后期创意设计的构思质量、制作标准、表述力度都有明显的进步。可见,信息设计是创意设计的前期必要工作、重点工作。

结语

从信息设计和创意设计的教学角度来看,“设计成果”并非简单的视觉体系,而是遵循特定的逻辑规律而组织成的整合体系。信息设计应在广告设计着手创意设计之前完成,扮演着如何引导创意设计的角色,以满足创意设计的硬性需求。在广告设计教学过程中,笔者着眼“信息设计”与“创意设计”之间的衔接方式,针对前期信息中的“调研”与“梳理”进行分解,探索信息、创意、设计之间的递进关系、构建方法,以及广告设计中信息设计与创意设计之间的认知规律教学方式,通过此次实践让学生从信息的分析和设计更好地切入到创意环节,更好地理解广告创意的真正含义。学生的积极反馈以及良好的教学成果证明了此次实践的价值,即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在创意设计前期的理解能力、逻辑梳理能力。在后续的教学中如能继续优化,这些经验会对广告设计教学方法体系的发展和完善起到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奥美公司著.庄淑芬等译.奥美的观点[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

[2]李健.设计前期工作教学方法探索[J].装饰,2014(9).

第4篇:视觉传达设计市场调研范文

1、工程图学、工业设计工程基础、设计素描、产品效果图、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人机工程学、设计心理学、模型制作、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产品形态设计、工业设计方法学、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等。

2、工业设计专业是从消费者需求出发,专门从事研究产品开发设计的专业,具有技术和艺术的高度统一的鲜明特征,专业所包括的内容有产品的市场调研、设计构思、结构设计、形态设计,交互设计,以及包装、装潢、广告和展示设计,强调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设计管理能力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能力;要求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业设计工程基础、设计表现基础、设计基础、设计理论、人机工程、设计材料及加工、计算机辅助设计、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具有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有较强的实验技能、动手能力、及美的鉴赏与创造能力以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视觉传达设计市场调研范文

    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在我国高等教育已趋向大众化的今天,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面向市场,寻找社会需求,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职业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市场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道路。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完全一致,那就是素质加能力加专长。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艺术设计领域中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贯穿人文素质和艺术设计专业素质的培养,注意熟练的专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材的编写和选用等一系列教育环节,都要围绕这个培养目标来确定,为社会培养外向、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找到它们的最佳结合点,深人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在专业设置上应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以实用学科为主导,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1.视觉传达专业与广告学专业结合的优化整合

    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专业,是在艺术设计高等教育中一个较为成熟的专业。长期以来,以培养从事广告、包装等行业的视觉设计的专用人才,主要研究包装装满等视觉传播媒介外的形式美设计,而很少涉及市场的需求调研、消费者心理的分析以及传播的内容、方式、功能和传播规律等问题。

    而广告学专业的教学是一门以研究大众传播媒介、广告策划和创意、广告管理执行为主的新兴学科。它更注意培养学生理性的市场调研、市场分析、产品形象定位和广告策划与管理。同时也强调广告的创意和创造性方法的训练,主要培养从事广告策划创意和管理的广告人。如果视觉传达设计注重的是纯审美的设计与制作,那么广告学则注重创意与策划。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人发展,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所从事的广告、包装、平面设计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已不再是昔日的单纯的广而告之和商品装满,而已扩大到企业或机构的一切产品服务及事业推广等各个领域,已逐渐成为与企业、市场营销密切相关的,整合营销、传播设计的一部分。客观上,市场所需的优秀设计人才是既有视觉形式美的设计能力,更要懂得消费市场、消费心理、广告策划、媒介传播、经济营销和设计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我们将广告学专业的内容介人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中,把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从孤立的艺术设计范围中纳人至整合传播、市场营销与视觉设计的集合体,并从传播、市场、创意、数码技术等方面注人生机,使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广告学专业在教学结构上优化整合,形成新的学科特点,并根据市场的变化,将课程溶人到专题设计中进行,从理论教学与实践两方面考核学生的设计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艺术设计与计算机应用双专科

    二十一世纪,随着整个人类社会进人信息时代、电子化、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影视化等多媒体艺术设计,对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提出了质疑,培养什么样的艺术设计师?艺术设计师应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质?如何改变艺术设计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具有我系特色的,符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求的新的艺术设计新体系,是本项目研究的重点。在本项目立项的同时,于2001年9月招收了第一批学制四年的艺术设计与计算机应用双专科学生,2(X)5年7月,首批学生将圆满完成学业,获取双专科文凭。

    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其应用主要有图形图像、视频音频、二维三维、静态动态等任意形式的组合,为艺术设计增添了一种全新的媒介,使影视、广告、动画、网页、产品、环境乃至各种图形图像和文档设计的表现有了质的飞跃,我们在重视培养学生手绘技法和模型制作的传统技能的同时,要求学生学习各种计算机软件,目的是将学生从传统的“绘、写、刻、印”等概念中解放出来,从而获得表现的自由和便利,并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全新的创作,掌握和精通计算机艺术设计的技能。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不断地革新,使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的课程以实用性、实践性、先进性、复合性、创造性为主要特色,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课程于2002年7月获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优秀课程一等奖,近几年又不断充实新的内容,进行国际交流,由德国资深平面动画设计师Mr.瑙。,月Cke在我系开设多媒体与动画课程。同时派相关教师到上海交通大学学习多媒体互动课程,了解国内最新的多媒体设计信息,充实到教学中去,该课程的教学课件已于2004年9月获得江苏省高等院校优秀课件的“好课件奖”。20()3年7月艺术设计与计算机应用双专科的学生参加江苏省高校大学生计算机竞赛中荣获二等奖,对于民办院校的学生能在这种比赛中脱颖而出是很不容易的。

    3.根据市场需求,增设多媒体设计专业

    去年下半年在学院领导的统一部署下,我系组织学科建设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对无锡新区及有关企业、苏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及有关企业、上海有关设计公司等进行调研,深人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寻求新的专业增长点,通过对苏州鸿鹰动画制作有限公司、苏州宏广动画制作有限公司、无锡火鸟动画制作有限公司,无锡圆造动画制作有限公司、无锡东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的考察,我们发现这些单位缺乏经过高校培养的,有系统专业知识的设计师和技术人员,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我系和无锡东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无锡火鸟动画制作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我们和这些公司的设计人员一起讨论培养计划,制定教学大纲,进行课程的规划和设计,并确定教学实践的时间和具体事宜,同时邀请这些公司有实践经验的设计人员担任我系有关课程(例:动画造型设计、动画技法、动作设计等课程)的教学,打破专业教学只有同类专业教师主讲的惯例,使学生能及进了解到设计最前沿的信息、表现形式、操作技能,同时定向为公司培养他们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互相合作、互惠互利,我系于2以抖年9月正式招收多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

    三、抓好课程建设,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是确保人才培养规格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项目研究了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相匹配的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抓好课程建设作为研究的重点。

    为了使我系设计教学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就必须从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在设计教学观念上进行根本性的转变,对设计教学进行再认识。建立“以学生为本,实践第一”的教学理论,研究教学与实践的最佳组合形式,逐步形成支撑和构成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框架。

    1.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对“建筑室内设计”课程重新整合

    随着现代装饰技术、材料的不断突破与发展,设计思潮的不断更新,高等教育中原有的室内设计类课程已远远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本项目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对“建筑室内设计”课程从课程内容、授课方式、指导实践环节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与创新。

    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和培养计划的特点,本项目注重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建筑室内设计的实际的设计能力,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加综合素质的养成为主线来设计课程,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减弱学科理论的系统性、严密性和完整性,在课时上压缩理论教学课时,增加设计实践的教学时间,同时强调理论教学要为实践教学服务,使本课程改革紧扣实时性、应用性、规范性、实践性、创新性。

    (l)教材内容改革:由于建筑室内设计是一门实时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充分体现先进性的特点,我们不断进行教材的调整,把当前最新的设计新技术、新材料、新思维替换原有的相关内容,不断更新原有的知识结构,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时代同步的专业信息。此外,我们也选择了一些其它室内专业书籍,作为可看的参考资料,向学生推荐,这样学生的知识面就会有更大的扩展,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

    (2)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利用详实的图片作品,方案实例,工程剖析,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设计原理。在训练学生手工绘制方案的同时,加强学生利用电脑制图的技能,为他们走出校园,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3)课程前期考察:在进行一项设计之前,我们都要求学生对相关设计内容、地点、相关材料以及当地的人文、地理、气候等情况有一个充分、有效地考察。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能更好的体现文化内涵,人文色彩和地方特色,使作品散发长久的生命力。

第6篇:视觉传达设计市场调研范文

在“设计”回到问题发现与问题解决的原点时,能够综合、整体的解决问题的设计团队构成及其工作的方式成为关注的焦点和设计教育学习的中心。目前在国内设计类院系中,设计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等都与市场需求有一定脱节。随着设计与商业越来越紧密的结合,“战略管理”已成为设计师的工作中与设计调研策划、设计制作、成本控制、评估、提案等诸多环节紧密相关的组成部分。因此,将“战略管理”纳入课程体系,融入对设计的了解、表现、协调、提案等项目制教学整合中,是对设计类本科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的提升。本文从设计专业本科教学的课程群设置构架、授课方式探索和课程实践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与举例说明。

关键词:

设计 管理 体验 教学 设计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4-0140-02

设计是与市场紧密结合的,很长一段时间,国人对设计的理解只停留在“视觉美化”上;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到步入体验经济时代的今天,中国政府和企业都意识到设计的价值,然而在此过程中涉及到调研、策划、服务体验、品牌与市场、成本管理、与设计相关的法律政策、设计评估等方面也让设计师感到了知识结构的缺失;就企业中其他部门如何与设计部门对接、如何管理设计、整合优化设计资源等方面都缺乏认识和理论研究。于是“战略管理”开始紧密地结合到设计师的实际工作中。

管理,是指在社会组织中,管理者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而针对设计的战略管理,是指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研究与开发管理活动。有效地积极调动设计师的开发创造性思维,把市场与消费者的认识转换在新产品中,以新的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式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并为企业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而进行的一系列设计战略与设计活动的管理。

一 现有设计类本科教学课程存在“战略管理”思想的缺失

目前在中国高校的设计专业教学中,设计管理则只是作为一门理论性课程开出,大多数院校有引入市场营销的有关课程,围绕着设计技能、设计综合表现等进行教学,但未从战略管理的高度影响设计教学。通过几年的调研,我们发现有以下问题:

1.专业基础课埋头于形态训练,缺乏对设计本质的了解;

2.各专业方向间缺乏相互协作,课程间缺乏联系,缺乏对“点”的融合应用;

3.尽管有市场学、市场调研分析等与设计紧密相关的管理类课程,课程教学还是比较割裂,学生未能很好地融会贯通;

4.过分强调设计感个性化,而对消费者体验、设计与市场的联系、设计和商业的结合等缺乏完整的策略性指导。

另一方面,企业对设计多角度的需求已在中国社会中逐渐彰显,“设计力”这个新名词的提出就是非常好的印证。目前学科知识的交叉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很多设计项目必须拥有多种角色的人员以团体的形式进行,设计要涉及的问题已远远超出了人们原来的狭隘认识。

事实上,很多管理类的MBA课程已经增加了设计课,这也促使我们考虑设计类的学生究竟需要哪些与设计管理、战略创新相关的综合素质,使得设计和战略管理更好地融合。

2006年开始,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设计学院开始应用型设计类本科教学课程改革实践。9年来,我们逐步建立了一个与市场、与行业紧密结合的设计类课程群。我们认为,市场对设计师的需求不再只停留在能构思设计方案与完成设计表现的层面,特别在一些中小型企业中,设计类的“通才”更受欢迎,他们的工作核心依然是设计,但与调研策划、设计制作、成本控制、评估、提案等诸多环节的沟通越来越紧密。因此,这些战略管理的思想融合将渗透在设计教学的一系列课程中,将对设计的了解、表现、协调、提案等产生系统性地影响和整合。

我们梳理了整个教学体系,通过二年级专业基础课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到三年级项目制专业课程,再到四年级更为综合的项目制专业课程等逐渐递进,旨在让学生在设计实践中植入设计管理与体验的理念,让他们逐步了解:影响创新的因素;产品、服务与生产、设计间的关系;设计师的工作性质;设计方法与程序及其重要性,让学生学习设计的同时也要学习思考与合作。

二 课程群设置理念与架构

我们要培养设计师,设计不仅仅是美学的事情。进入到艺术院校学习的学生都会有一个先入的观点――设计工作是偏感性的,创意来自于直觉与灵感。学生对“管理”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认为设计被“管理”了就出不来好设计了。同时学生对“战略”也不了解,认为战略就是市场调研与策划。因此,我们有责任告诉学生,设计并不是狭义的一种任务,更不只是视觉表现;设计作为一种服务是需要经营的,这一过程则是需要以战略管理为指导,将调研、创意、表现、传达、反馈及提升等过程整合成为一个有序、有效的进程。

让低年级学生了解“设计的观念”尤其重要。要在一年级就让学生明白设计与艺术的关联及区别,了解设计需要艺术的基础,但设计活动又不同于艺术家的即兴发挥,也不应是设计师的个性追求。而今,设计越来越成为一项有目的、有计划、与各学科、各部门相互协作的行为――设计需要市场情报部门的支持;设计必须符合市场规律及相应的设计准则;设计工作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等等。建立了这些观念,学生在进入高年级的专业课学习中,将有意识地从消费者体验进入,并以设计管理协调整合他们的设计项目,而不仅仅是沉浸在自己天马行空的“设计创意与表现”中,这对项目制课程的顺利进行是非常有裨益的。

而在高年级,我们通过突出“战略管理”的项目制教学,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基于市场调研与消费者体验拟定设计策略的能力;设计项目协调能力;界定、分析设计问题之能力等。由于兼职教师的进入,学生经常在课堂中直接面对真题,自由(跨专业地)组成设计小组完成整个设计流程。围绕着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的目标,以实战指导为主导,使战略管理不是理论的割裂,而是加速设计高效进程的剂。

以下是设计学院目前相关课程安排,我们从教学目的着手对课程做了整体的引导和重设。其中发现与解决、为多数人而设计等课程在同类院校中属创新课程。(表1)

三 授课方式多元化探索

有这一理念作引导,我们在授课方式上也作了积极的改革与调整。除了传统讲评及讨论、个案分析研究外,我们重视以学生为主导的讨论。同时教师根据每年与业界合作单位或者国际合作院校的不同而确定不同的设计主题――如“以低成本的设计解决农村人口生活的实际问题”等课题,引导学生作与设计调研、设计战略、品牌管理等相关的研究报告,并主持与引导其他学生共同讨论与分享。

另外,在高年级的专业设计课程中引入角色模拟、交叉团队workshop等美国、英国等较早进行设计管理教学的院校已采用的教学模式,穿插到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去,使得学生不只单纯地着眼于“实物”设计,而是从多角度的观点切入到设计过程中。

1 情景式角色模拟

角色模拟的教学方式在很多开设设计管理专业的学校均有采用,我们则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在课程设置中引用情景式角色模拟。如“新产品开发”课程中让学生各自扮演市场、策划、生产、设计、成本控制等不同角色,由各种角色之不同观点发展出设计用品之评断标准。而在“旅游策划与设计”课程中则让学生扮演开发商、当地住户、游客、旅行规划管理部门、景观策划和设计等角色,由各自角色的利益冲突与利益最大化争取讨论来考量旅游策划与设计的评价。

2 专业交叉团队Workshop

专业交叉团队workshop是学院各方向在三年级设置的《设计管理》课程以及四年级设置的《专题项目设计与研究》中鼓励学生跨专业组队,深入社区,共同设计新的产品或服务的教学探索。设计学院的七个专业方向学生全部打散自由组合,每个组结合了体验、设计、策划、执行、项目管理等多个方面。在相互合作支援及相互评鉴中,体验交叉学科背景的团队成员的合作关系、工作分配以及设计活动协调等。不同设计背景的学生除负责具体的设计外,还对设计战略与管理过程作出评价与反馈。四课程教学执行效果反馈

我们在课程群中由浅至深地引入设计管理和体验设计理念,从低年级“对设计的理解”到三年级“在消费者体验基础上结合设计管理的要素更好地促进设计进程与协调”,再到四年级“更多真题项目进入,直接感知体验与市场、设计与管理的互动”。每个层面的课程设置都紧紧围绕“市场需要的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分解设计管理的市场调研分析、品牌战略与策划、策划与设计表现、设计与执行、设计评估等要素和思维,逐步加深学生的设计综合能力。

通过课程教学实践,不再局限于纸上谈兵,学生不为完成“漂亮的作业”而学习,而是转变为问题导向,项目制管理,注重了课程与市场合理科学的连接,学生必须以团队形式参与,强调团队的合作精神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品牌形象设计》课程为例,在课程前期教师团队共同精心选题,设定了若干急需解决问题的相关企业,如国企,民企,文化团体,政府机关,外企,自主创业,服务业等,还重视到了新农村形象的提升课题,要求学生深入到一线现场去调查,发现问题,采访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把第―手得到的信息资料作成报告。每个阶段小结都邀请海内外知名品牌的企业家及CI策划专家等到课堂点评,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设计提案现场的气氛。同时我们鼓励学生真正地和品牌管理者或者企业经营者进行沟通,以得到企业的理解,帮助企业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通过视觉的规范整合、表现,使企业理解到创意在当今企业文化及企业生存中的重要性。最后,我们还要求学生把方案拿去为企业现场提案,经过反馈后再次改进。不少方案被企业或文艺团体和政府机关采用,如安亭汽车城、恒源祥、上海爱乐乐团、静安戏剧谷等,达成了较好教学效果。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设定使学生们学到了专业知识,并如何发现、沟通、解决、忍耐、创造的这过程使学生们感悟很多。

第7篇:视觉传达设计市场调研范文

【关键词】元素 海报 湘西 创意 民俗

湘西凤凰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气息浓厚,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游客的青睐。湘西凤凰艺术节海报设计主要表现湘西凤凰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在设计中主要运用湘西凤凰民俗文化的实物为设计元素,风格以古朴典雅为主,色调以中国红为主色,能更有效地对中国民俗文化进行宣传。

1.市场调研

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现代科技、文化、艺术从不同方面给招贴设计带来新的设计理念。日本的招贴设计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著名设计师田中一光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他说,“即使损失一些告知和传达功能,也想尽力表现出自己的感性和个人独特的风格。”中国招贴设计代表有靳埭强、陈幼坚等,他们的设计大量采用中国传统视觉要素,特别是借鉴水墨和书法的表现方法。在这种趋势的指引下,中国也在探索自己的民族设计风格。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剧脸谱、皮影、甲骨文、剪纸、龙凤纹样等,另外还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和各地方的民族特色。

2.设计定位

针对建立民俗文化大国,对传统文化的复兴及人们对民俗特色、地域风情、人文特色越来越看重这一市场的需求,以“尊重民俗信仰,传承民俗文化”为主题进行招贴创意设计。设计以中国风的审美将传统元素与主题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创意表现,以进一步提升“民俗特色”这一品牌力量,彰显传统民族文化魅力。

3.设计方案与创意说明

(1)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主要围绕“湘西凤凰民俗特色”展开,针对不同方面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元素,把它们结合起来表现主题。我们可以找到代表湘西凤凰民俗特色的元素:吊角楼、铜鼓、刺绣服饰、纹银图案等,还有一系列习俗(水鼓舞、赶尸、簸箕画)等。

(2)设计方案

湘西凤凰艺术节招贴设计主要针对各设计元素、主题、市场分析,最终以4幅风格统一的招贴来表达这一设计主题。每个方案都选取有代表性的元素,通过整体布局、排版,文字和图形和谐统一,风格古朴自然,色彩典雅,塑造传统文化氛围。

如方案一(图1):

《苗族手工鞋》,刺绣是中国一大传统特色,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而利用刺绣制成的手工鞋体现了中国元素与民俗实物的结合,是湘西凤凰的一大独有特色。

这一作品利用古朴典雅的民族元素:刺绣手工鞋、条凳,简单大方又具独特、新颖的构图,体现传达出湘西凤凰的民俗特色。色彩上以传统的中国红为主色,更能体现民族气息的氛围,让观众一目了然,迅速记住画面。

方案二(图2):

《湘西手工布包》,手工布包是湘西凤凰的一大特色产品,款式设计新颖并富有浓郁的民族气息。

这一作品将中国古典元素与地方民俗特色结合,中国传统大红门与湘西布包艺术结合,具有浓厚的民族氛围,能直观地传达出民族的特色;构图利用了黄金分割点的视觉比例,让布包能有更好的视觉效果;主色调采用红色,在画面中运用大面积的中国红,不但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更能体现出中国民俗的特色。

方案三(图3):

《湘西·铜鼓》,关于铜鼓的记载,自汉以来常见。范晔《后汉书·马援传》中有云,“援好骑,善别名马,于交趾得骆越铜鼓”。铜鼓在湘西拥有悠远的历史神话传说,在现代主要用于歌舞伴乐、娱乐。

这一作品趣味地表现出凤凰的民俗特色。古时候,一般角楼建筑上挂的是风铃,这幅作品大胆地利用凤凰角楼与铜鼓的巧妙结合来构图,能更直观地表现出中国的特色,让人印象更为深刻。风铃传出的铃声固然优美,在这里作者利用巧妙的构图,铜鼓亦传出了优美的歌声,也传达出了浓厚的民俗特色。

方案四(图4):

《湘西纹银》,历史上湘西纹银是人们用来辟邪的器物,现在主要偏向于装饰物品,具有很强的民俗气息。

这一作品利用古代与现代的结合,纹银图腾与手上的鲜艳色彩的对比,不但直接体现了纹银的古代气息,也间接体现出了纹银的装饰意义。作品力求简洁、新颖独特,视觉效果强烈,让人过目不忘。

结语

湘西凤凰艺术节海报创意设计,充分利用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元素,在设计的过程中本着对民俗传统的尊重,以传承民俗文化为主体,在前人的基础上,探索民族设计语言,无论在色彩的运用、形体的处理,还是整体的排版上,整个设计流露出自然、简洁古朴的设计风格。设计的亮点在于将招贴设计与中国传统的表现形式和审美观相结合,通过湘西凤凰艺术节海报创意设计,希望有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湘西凤凰,同时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治理.从庐山到湘西凤凰[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2]龙儒文,吴善淙.放飞凤凰──2001年中国·凤凰“四月八”苗族艺术节纪实[J].民族论坛,2001(3).

[3]许抄军,刘沛林,王良健,陈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的模式探讨——以湘西凤凰古城为例[J].船山学刊,2004(1).

[4]罗晓光.湘西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建筑特色探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4).

[5]武吉海.凤凰苗族服饰[J].中华遗产,2007(5).

[6]沈从文.湘西(节选)[J].中文自修,2008(6).

[7]董珞.湘西北各民族文化互动试探[J].民族研究,2001(5).

作者单位: 李红丹,衡阳师范学院

第8篇:视觉传达设计市场调研范文

关键词:广告摄影;教学;实践能力

1引言

广告摄影是摄影的一个分支,也是广告设计中一项重要专业技能,是以摄影艺术语言为表现手段,运用视觉传达的形式美法则传达广告产品信息,商业与艺术结合的创作活动。广告摄影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更应强调学生实践过程的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实践的经验、理论的运用,毕业后能更好地与市场接轨。然而,在国内,广告摄影教学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学生未成为课堂实践操作的主体,使学生缺乏实践锻炼机会,教学效果不佳,导致每年高校输出的广告摄影人才的实践能力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广告摄影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从如下几点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课堂实践能力

教师的专业实践水平决定了广告摄影课堂实践教学效果,广告摄影教师应具备扎实的摄影基础知识和广告设计能力,了解广告摄影的产品拍摄流程、行业规范、市场要求、消费者心理和创意表现等。教师还应具备广告摄影的整体操作环节,比如能带领学生完成广告摄影策划、产品市场调研、建立客户沟通桥梁和拍摄的最终执行等拍摄项目的环节。因此,教师实践能力水平的提高,才能提升广告摄影课堂实践教学环节,才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专业能力。

3开拓校外实习基地,在市场中磨练实践能力

广告摄影是艺术与商业的结合,是广告摄影师利用艺术表现形式将商品的信息、气质、品牌形象等方面展示给消费者的商业行为。因此,广告摄影师不但应具备摄影扎实的拍摄技术、审美素养等,还应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产品市场的定位、广告客户的意图等,广告摄影师就是摄影师和广告设计师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在广告摄影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这些实践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必须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在商业化的环境里磨练学生的实践能力。综上所述,高校广告摄影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校外广告摄影课堂实践基地,实现课堂与实践基地的无缝对接。教师应组织好学生积极配合实践基地的拍摄工作,在广告摄影项目拍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参与广告客户沟通、市场调研、产品表现形式以及创意表现等,同时教师应对最终拍摄作品进行点评并修改。校外广告摄影实习基地的建立,能让学生从学校步入社会之前更多地接触社会,并得到更多地实践机会。实践能力的提升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步入社会以后能独立完成广告摄影项目打下基础。

4利用网络平台承接广告摄影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随着网络在大学生群体的广泛应用,大学生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获取实践机会,比如通过微信平台、设计论坛、摄影网站等途经获取拍摄项目。教师应通过学校完善校内摄影工作室设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创作环境,为学生更好地完成广告摄影项目打下基础。教师应把学生在摄影工作室拍摄的广告引入课堂,对其进行点评讨论,实现观点共享,促进课堂的互动效果,用学生的实践成果带动课堂的学校气氛。总的来说,通过把网络资源引入广告摄影课堂的教学模式,能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实践平台,更自由的发挥空间,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5利用校内外广告摄影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将广告摄影比赛引入课堂教学,以竞赛带动教学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教学效果,皆在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实践能力。教师应积极搜寻校内外广告摄影比赛主题,然后引导学生融入到广告摄影日常教学中。通过构建参赛小组、组织学生市场调研、带领学生参与广告摄影项目拍摄、最终点评实现观点共享等教学过程,实现学生在参赛中学习,在学习中参赛的循环实践教学创新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推动作用。

6结语

广告摄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培养的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应能参与或独立完成真正的广告摄影项目。因此,为了满足广告市场人才培养的要求,高校应努力开发广告摄影课堂实践教学环节,探求广告摄影实践教学合理模式,逐步完善广告摄影课程教学体系,这必将推动广告摄影实践教学模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刚,朱琳.教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3).

第9篇:视觉传达设计市场调研范文

关键词:平面广告设计、多元化、新时期

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观念不断多元化,现代广告活动也日趋活跃,现代广告设计、广告教学和研究,都在各自的领域里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且日趋完善。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从实体化不断走向媒介化,媒介导致文化的形象化,最后阶段物化为广告。从该意义来说,广告便是从文化现实出发,把商业对象的信息进行传播的媒介。受到传媒技术的限制,在我国,平面广告是广告的主要形式。随着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的导入,当代的平面设计更具有一种整合性和互动性。

一、平面广告设计的内涵

随着大众传媒的兴盛发展和全球化,平面设计在现代商业和经济活动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所谓平面广告设计,就是在二维空间中展开并以印刷复制为主要媒介方式的设计活动,并以此来区别其他门类的设计。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从内容上可分为两类,商业性广告和工艺性广告,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是传播信息。

美国广告学家塞提尼瓦曾指出:广告创作的一个重大事实就是人们希望在看到广告的同时得以消遣,希望广告不仅仅告知什么,而且要有艺术性和娱乐性。现代平面广告作为一种文化的范畴,是现代文化精神的一种特殊表现,随着文化的内涵和形态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它与文化一样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力,但它所面对的是世俗大众。

平面广告设计的基本特征在于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统一,它既要即把纷繁复杂的信息浓缩成简单易懂的符号,使消费者能够迅速了解广告所传达的信息,同时作品本身必须具有艺术性、哲理性和文化性,从而获得人们的共鸣和最终认可。所以广告设计的灵魂是创意,理智地进行创造性思维,便可能在日益激烈的平面广告竞争中获得胜利。

二、平面广告设计的缺陷

平面广告是一种纯粹的视觉传递艺术,它以形象作为诉求的主导因素,具有清晰的目标性和计划性,也是实用性、审美性、功能性、经济性的综合统一,但因为表达媒介的单一,平面广告设计不可避免存在缺陷。首先,平面广告只有二维的创作空间,与影视媒体相比,没有影像和声响的渲染,没有美轮美奂的动态背景,没有充裕的时间保证,仅凭单纯创意和淡薄的平面来感染受众。其次,随着全球化经济和品牌建设趋势的兴起,不断涌现的新媒体环境的信息竞争愈加激烈,平面广告更依赖图像说服力,对其创意爆发力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再次,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平面广告艺术不断简约化,即文字的内容在减少,表达的内容却在与日俱增。综上所述,无论从媒体特征、传播要求还是视觉表达角度,平面广告设计具有相当的难度。

三、平面广告设计的多元化

创意,是思考性过程和视觉化过程的体现。广告作品的核心和灵魂就是创意,优秀的广告作品,在创意上都是独具匠心的。好的创意是好的设计的基石,卓越的广告创意能有效地为企业实现预期的目的。但创意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的,创意对设计者的信息阐述方式、联想想象能力都有着极高的要求,需要其从不同的角度获取不同的价值意义,从而产生出耐人寻味的创新形式。

1.平面广告的符号化

平面广告设计从本质上讲就是以利用平面媒体传达信息为目的的,它本身就是符号的一种表达方式,同时它又是以符号的方式,符号的原理为依据与手段的。平面广告设计者借它向受众传达自身的思维过程与结论,达到指导或是劝说的目的。受众也正是通过设计者的作品,与自身经验加以印证,最终了解设计者所希望表达的思想感情。平面广告设计作品本身充当着设计者思想感情符号,向受众传达信息,但所表达的信息是否可以被观者准确地、快速地、有效地接受与认知,又取决与设计者在设计的思维过程中对图形符号的挑选、组合、转换、再生把握的准确有效程度。设计的思维过程中,既可以对符号直接加以应用,如音符、五线谱等,可以让人立刻联想并理解其含义,将他们变成平面广告中的装饰品,可以赋予广告想象的空间;此外,还可以通过夸张、幽默与寓意等手法,运用大量生活中的符号,通过加工与整合,含蓄地传递生活的理念、商品的特色与时尚的信息,以达到传情达意的效果。

2.平面广告的形象化

图形语言能够承载大量的信息,可以通过简洁,直观甚至真实的形象传递信息,所以成为了广告中最主要最直接的视觉形象,它是广告创意的具体化和形象化,是广告受众认识和理解广告最直观的条件和主要依据。图形语言除了以图画式语言直接表现主题外,还有以人的视觉经验为基础,运用科学和技术,以间接表现的象征表现方式,来传达出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观念的变化。现代平面广告是通过图形进行视觉沟通,在视觉沟通中实现思想沟通,这种沟通被看着是发出、接受和运用以视觉信号为基础的信息,通过引起受众的兴趣对其感染、理解和产生记忆来体现广告的价值。优秀的广告有着强烈的视觉效果,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去注意,去关注所表达的内容,这就要求图形语言要富有新意,画面具有感染力和冲击力,其视觉形式单纯、简洁而容易记忆,同时又具有不断变化的多样性;既要传递复杂、丰富的信息内容,又要在瞬间抓住观者,让人一目了然乃至过目不忘。此外,平面广告面对的观众是广泛的多层次的,必须寻找超国界和语言障碍的国际化图形表达方式。

3.平面广告的民族化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民族审美心理,只有民族化的才是国际化的,如今平面广告设计是要使其体现国际设计理念的同时,又能充分反映各地区、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特征和审美趋向。平面设计不仅是信息的载平面设计不仅是信息的载体,而且是文化的体现,如今文化正以其诱人的魅力引导人类走向更加文明的理想境界,广告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现象之一,自然也会烙上社会文化的印记。文化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平面广告是否体现广告受众的民族传统文化直接关系到广告效应的好坏。消费者会不自觉地根据本民族的审美趋向去解读平面设计作品所传达的商业信息和文化信息。因此要想使平面设计作品所传达的信息深入受众的心灵,就必须吸纳、接受民族文化中有益、有利的内容,汲取表现民族精神、民族信仰、民族风情、民族习俗等民族文化的精髓为己所用,并在平面设计中采用受众喜好的图形、色彩、文字,这样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使其接受所传播的信息。对于东方平面广告设计而言,在容纳西方设计理念的同时,更要与传统文化的神韵、意境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最简练的语言和别具匠心的表现形式达到最强烈的艺术效果,使东方文化情结在设计中不断地被重新定位和诠释,使广告设计作品散发出博大精深的东方神韵。

4.平面广告的品牌化

近年来,我国平面广告市场电信、汽车、家电的品牌广告发展十分迅速,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应。随着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的导入,我国的平面设计必然要抛弃那种零敲碎打式的行为,应该更加看中平面广告的商业效应与市场品牌效应。品牌蕴含着企业文化和企业的价值观,是平面广告的核心竞争力,当今的中国平面设计逐渐和国际接轨,更多的是趋于以品牌开发为中心,以营销系统整理推广为重点的系统化设计观念。成功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定位的准确和新颖贴切的创意,一个好的品牌要适应市场冲击力和竞争力,既要符合大众化的需要,又要把握住商机,其市场定位有着很强的冲击性。而把握好市场效应,在经济发达的今天站稳脚跟,关键在于市场营销。当今营销系统是企业市场竞争的中心环节,其中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和更新换代、促销手段、市场反馈和售后服务尤其重要,而市场营销的好坏又取决于广告的宣传,平面设计家们在创建企业形象识别或品牌开发的基础上,整合媒介广告、包装广告等视觉传达系统,全方位介入企业营销系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信息,打造出定位合理、品质优异的平面设计创意。

5.平面广告的艺术意境化

平面广告是一种纯粹的视觉传递艺术,它以形象作为诉求的主导因素,具有清晰的目标性和计划性,也是实用性、审美性、功能性、经济性的综合统一。它是现代文化精神的一种特殊表现,随着文化的内涵和形态的不断变化而变化。营造一个具有感染力的氛围是平面设计中很有效的表现手段。平面广告是一种感性的诉求形式,不能命令受众接受,而要营造氛围让受众接受感受。平面广告设计要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平面广告主题形象,色彩和富有说服力的文字,实事求是地宣传商品的各种性能特点以及销售服务等利益点,以理来说服受众,以情来感化受众,以利来诱劝受众,以美来陶冶受众,为消费者描绘出美好的、实在的、有利有益的消费前景,使消费者在潜移默化的视觉传达中对平面广告产生信任,诱发消费欲望萌生购买动机,在接受平面广告的不断诉求中增强消费的信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平面广告也是一种心理战,创作者应抛弃严肃的说理和纯粹的唯美,而去了解受众心理,讲沟通、讲感觉,完全建立在与消费者对话的基点上,理解和关注他们的生活方式,力求通过平面广告的传播,完成商品与消费者的沟通任务,建起与消费者之间开展对话的平台。

四、结语

21世纪将是一个超信息时代,也是一个设计的时代,平面广告以其质朴自然、充满人性化的表现形式将拥有广泛的发展空间,那些具有新颖的创意、独特的设计以及涵盖广博文化精髓的平面广告作品能够在瞬间感人肺腑,使人产生共鸣,从而更具时代性和永久性。总之,要通过符号化、形象化、民族化、品牌化、意境化的途径来诱发平面广告设计者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意,以“别有用心”的态度去获取异于常理的理想表现,以“别出心裁”的手段改造客体,获得创意十足的设计。

参考文献:

[1]叶明辉.平面设计:整合与互动[J].设计艺术.2005,(1)

[2]陈武.符号学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J].企业家天地.2005,(5)

[3]阎勇舟,郁新颜.强化平面广告的视觉传达[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