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药污染造成的危害范文

农药污染造成的危害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药污染造成的危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农药污染造成的危害范文

关键词:农药,污染,健康,环境保护

 

一、农药污染途径

农药的污染途径众多,但农药之所以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后果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基本特性,如:农药的理化特性,包括:农药的溶解性、降解性、附着性、渗透性和内吸性等。

1、直接污染

顾名思义,直接污染就是农药的有害部分直接作用于受污染体。农药直接作用于蔬菜瓜果等可食作物的表面,经过长期的生长过程侵入其内部,在进入食物链,就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2、间接污染

所谓间接污染,就是说作物的食用部分并非农药的直接受体,而是农药经由土壤中的水分养料进入作物体内并富集,从而形成农药残留。

3、违规用药

农民为减小作物受病害、虫害等灾害的影响,不仅会违规交叉使用蔬菜上禁用的高毒农药,例如: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等。而且还会频繁用药或增高用药量,这些都是造成农药污染的主要途径。

二、农药污染的危害

1、农药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农药作为农业生产资料对减轻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作用是不可忽略的,但是,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农药在对作物实施保护的同时会才六在作物体内,通过食物链而危害人体健康。科技论文。具体而言,农药可经过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三条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尤其是有机磷农药,可以通过皮肤进入人体,从而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某些高效农药,会引起急性中毒,严重者会引发生命危险。

2、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得到了重视。农药多是以液体喷洒使用的,在喷洒中或使用后,农药中的拥堵成分会随水分一起蒸发到空气中,从而对大气造成影响,如果污染物的含量超过本底值,并达到一定数值就称为污染。如果污染物浓度超过卫生标准或生物标准,就视之为污染或严重污染。而一旦达到污染或严重污染,就势必会对人体健康、其他生物健康及整个生态平衡造成威胁。

3、农药对水环境的污染

水体中农药的来源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向水体直接施用农药;含有农药成分的雨水落入水体;植物或土壤粘附的农药,经水冲刷或溶解进入水体;生产农药的工业废水或含有农药的生活污水等进入水体等。农药的使用时刻都危害着水环境及水生生物的生存,甚至会破坏水生态平衡。科技论文。如密西西比河、莱茵河等一些世界著名河流的河水中都检测到严重的农药超标问题。

4、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土壤中的农药来源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农药直接进入土壤,如除草剂的施用;第二种是防治病虫害喷撒农田的各类农药。第三种是随着大气沉降,灌溉水和植物残体。而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深入土壤之中的农药会随着养料和水分进入作物体内;另外还会对土壤微生物的生存造成危害

三、农药污染危害与环境保护措施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造成了农药使用品种多、用量大的局面。然而,可有人知晓,对作物所使用的农药中70%~80%直接渗透到自然环境中,并对土壤、水甚至是人们一心想要保护的农产品造成污染,从而进入生物链,对所有生物和人类健康都产生严重的、长期的和潜在的危害性。

尽管我国从实施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来,在病虫害防治问题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离完全控制化学农药对环境污染的目标还有很远。植保是我们不能放弃的,如何才能使植保的功能兼顾持续增产、人畜安全、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多方面。采取相对有效的防治措施,充分发挥自然抑制的作用,将有害生物种群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下,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都达到相对平衡的程度。

1、建立有害生物防治新思想体系

摈弃传统的以农药抑制作物病虫害的思想观念,由新的、更合理的方法取代。比如生物防治,利用生物防治作用物来调节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以生物多样性来保护生物,使有害生物的在种族密度保持在经济效益所允许的受害范围以内。科技论文。从持续农业观念看,这种方法是十分可行的。不过从技术上看还有待研究与推广。

2、研究开发有害生物监测新技术

要在植物病原体常规监测方法中的孢子捕捉、诱饵植株利用、血清学鉴定基础上开展病原物分子监测技术的研究,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监测病原物的种、小种的遗传组成的消长变化规律,为病害长期、超长期预测提供基础资料。对害虫的监测也可利用现代遗传标记技术(RFLP’RAPD等)监测害虫种群迁移规律。对于杂草应充分考虑到杂草群落演替规律,分析农作物——杂草、杂草——杂草间的竞争关系,另外还应考虑使用选择性除草剂给杂草群落造成的影响,对杂草的生态控制进行研究。

3、 建立有害生物的超长期预测和宏观控制

为适应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预测、预报应对有害生物的消长变化做出科学的判断,也就是要对有害生物消长动态实施数年乃至十年的超长期预测。要在更人的时空尺度内进行,其理论依据不单单只是与有害生物种群消长密切相关的气候因子,亦包括种植结构、环保要求、植保政策以及国家为实现农业生产持久稳定发展所制定的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1] 冯雨峰,闾振华,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危害原因及其防治对策[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1

[2]邹喜乐,论农药对环境的危害[J].湖南农机,2007-07

[3] 刘英东,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的探讨[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1

[4] 海浪,大协作致力降低农药污染[J].山东农药信息,2010-02

[5] 刘世友,农药污染现状与环境保护措施[J].河北化工,2010-01

第2篇:农药污染造成的危害范文

在现代农业中,主要是通过使用人工合成的有机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这对于不断增长粮食和果蔬生产无疑是作用巨大。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污染环境,人类遭受农药的危害大多是通过进食被农药污染的食品造成的。

化学农药的重要危害是化学农药在粮食和果蔬上未完全降解的残留物对人畜的直接毒害,食用农药残留特别是有机磷农药残留严重超标的粮食和果蔬,会直接危及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肝肾等重要器官,甚至引起急性中毒而致死。长期食用受污染的粮食、果蔬,残留农药在人体内蓄积到一定程度后,会导致一些慢性疾病,如癌症、动脉硬化、心血管病、胎儿畸形、死胎、早夭、早衰等疾病。

一、农药残留

农药残留问题是随着农药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而产生的。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化学农药年产量近200万吨,约有1000多种人工合成化合物被用作杀虫剂、杀菌剂、杀藻剂、除虫剂、落叶剂。这些农药的大量施用,造成一些农药污染问题,对人体健康形成了威胁。

目前使用的农药,有些在较短时间内可以通过生物降解成为无害物质,而一些有机氯类农药却难以降解,是残留性强的农药。农药可能进入粮食、蔬菜、水果、鱼、虾、肉、蛋、奶中,造成食物污染,危害人的健康。

粮食、果蔬农药残留超标,人在农药中毒后会出现头晕、头痛、腹痛、食欲减退、视觉模糊、恶心、呕吐、多汗等症状,重度中毒者还会出现胸部有挤压感、肌肉颤抖等,严重的可出现脉博、呼吸加快及潜质昏迷症状。同时残留农药在人体内蓄积,超过一限度后会导致一些慢性疾病。

二、农药残留和污染

各类农药并非都有残留毒性问题,同一类型不同品种的农药对环境的危害也不一样。农药的不同加工形式对农药在作物表面上的铺展和覆盖能力,对喷出的药液(或药粉)能否稳定地粘着在作物表面上,以及对农药能否穿透植物表面角质层又不致很快散失等都会产生影响,从而使农药对作物污染的程度产生差异。此外,农药的不同剂型在土壤中流失、渗漏和吸附的物理性质并不相同,因而它们在土壤中的残留能力也有差异。

农药污染主要是有机氯农药污染、有机磷农药污染和有机氮农药污染。人从环境中摄入农药主要是通过饮食。植物性食品中含有农药的原因,一是药剂的直接沾污,农作物直接使用农药制剂后,渗透性农药主要粘附在粮食、果蔬等作物表面,内吸性农药可进入农作物体内,使作物产生药物残留。粮食、果蔬等食品储藏期间为防止虫害,抑制成长而使用农药也可能造成农药残留。二是环境中农药残留被一些生物摄取或通过其他方式吸入后累计于体内,造成农药的高浓度储存,再通过食物链转移至另一生物,经过食物链的逐级富集后,若食用该类生物性食品,通过食物链和生物浓缩可使生物体内的农药残留提高至几千倍,甚至几万倍,进而影响人体健康。

三、农药污染的广泛性

为了防治植物病虫害,全球每年有几百万吨化学农药被喷洒到自然环境中。每年使用的农药,实际发挥效能的仅很少,大部分都散逸于土壤、空气及水体之中。环境中的农药在气象条件及生物作用下,在各环境要素间循环,造成农药在环境中重新分布,使其污染范围极大扩散,致使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体内都含有农药及其残留。我国是世界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且以使用杀虫剂为主,致使不少地区土壤、水体及粮食、蔬菜、水果中农药的残留量大大超过国家安全标准,对环境、生物及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四、农药分类及危害

所谓农药是指在农作物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及加工过程中,用于防止有害生物和调节植物生长的药物。目前,实际生产和使用的农药品种上千种,绝大多数为化学合成药物,大体分为两类。

(一)有机农药

可分为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有机氮农药、有机硫农药、有机金属农药,以及含硝基、酰胺、腈基、均三氮苯等基团的有机农药。我国使用的有机氯农药主要是六六六和 DDT。这些化合物性质稳定,在土壤中降解一半所需的时间为几年甚至十几年。它们可随径流进入水体,随大气飘移至世界各地,然后又随雨雪降到地面。

(二)无机农药

无机农药应用的品种已经很少。在一些地区使用的无机农药主要是含汞杀菌剂和含砷农药。汞制剂一般性质稳定,毒性较大,在土壤和生物体内残留问题严重,目前我国及许多国家已禁止使用。亚砷酸类化合物对植物毒性大,曾被用作毒饵以防治地下害虫。,但因防治面窄、药效低等原因,而被有机杀虫剂所取代。

五、减少粮食和果蔬农药残留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管理,健全和完善农药使用标准

为确保广大消费者吃上放心食品,呼吁有关部门实施流通领域食品准入制度,由有关部门采取监督和抽查的方式对粮店、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售前是否存在农药残留量进行检测。

(二)限制高毒性、高残留农药的使用范围

由于新陈代谢和人体自身所具有的免疫力,一般食用了有农药残留的粮食、果蔬,不会立即有反映,但如果食用了“甲胺磷”、“1059”等禁用剧毒农药的粮食和果蔬,人体内硝酸盐就会变成亚硝酸盐,成为致癌物质,这种积累性中毒对人体危害极大,这种农药严禁使用。

(三)提倡使用无公害农药

逐渐淘汰传统剧毒农药,使用高效、无毒、无残留、无污染的无公害农药,从根本上杜绝农药残留,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四)采取科学方法去除粮食、果蔬中的农药残留

第3篇:农药污染造成的危害范文

1.农药的发展概况

农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天然药物时代(约19世纪7O年代以前)、无机合成农药时代(约19世纪7O年代至2O世纪4O年代中期)和有机合成农药时代。

2.我国化学农药污染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药使用品种多、用量人,其中70%~80%的农药直接渗透到环境中,对十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农产品造成污染,并进一步进入生物链,对所有环境生物和人类健康都具有严重的、长期的和潜在的危害性。

我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确立以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也存在化学农药用量过大,一些地区单纯依赖化学农药治虫防病等突出问题。我国白1983年始限制了有机氯的生产和使用,有机氯对环境的污染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在原有机氯重污染区,还将出现局部的、间歇性污染。

我国化学农药生产企业的规模、设备和技术力量比较落后,化学农药品质还不能令人满意。近十儿年来,化学农约品种虽然发生了较火的变化,开发了不少新品种,但整体上还是以老的传统品种为主体,各类化学农药品种比例不合理、产品显老化、剂型单调。

在我国,杀虫剂1化学农药的70%以上,而其中高毒害杀虫剂有机磷又占70%以上;原约产量达万吨以上的品种有l2个,其中杀虫剂l1个,除草剂1个。农约剂的开发与国外相比尚有很人的差距,在美国,原约与制剂之比为1:36,也就是说一种农药往往有36种制剂,日本为l:30,而我国仅为l:5,开发的余地很大。

3.农药的危害

3.1农药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农药既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又是对生物体有害作用的化学物质,即具有毒物的属性。农药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三条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其中包括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等。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有误服、误食、食用不卫生的水果,蔬菜和不注重个人的清洁卫生的情况而引起药物性中毒,而有些农药能溶解在人体的脂肪和汗液中,特别是有机磷农药,可以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危_害人体的健康。

急性中毒多发生于高效农药,尤其是高毒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农药。这两种农药急性中毒都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多汗且无力等:严重则昏迷、抽搐、吐沫、肺水肿、呼吸极度困难、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慢性中毒是经常连续、吸入或皮肤接触较小量农药;使毒物进入人体后逐渐发生病变和中毒症状。此过程一般发病缓慢,病程较长,症状难于鉴别,也往往被人们忽略。我国除农药研制,生产人员外,因运输、贮藏和使用接触农药的人数达几百万之多,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又因农药使用人员的自我保护设施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等原因,引起药物中毒,危害生命。

3.2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在科学发展的今天,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尤为严重。这是为什么呢?其中就包括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可从本底值标准和农药卫生标准或生物标准两方面来理解农药污染。如果污染物的含量超过本底值,并达到一定数值就称为污染。污染物浓度超过卫生标准或生物标准,一般称之为污染或严重污染。这些都危害着人体健康,危害着生物和环境。

3.2.1农药对水环境的污染

3.2.1.1水体中农药的来源途径

水体中农药的来源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向水体直接施用农药;含农药的雨水落入水体;植物或土壤粘附的农药,经水冲刷或溶解进入水体;生产农药的工业废水或含有农药的生活污水等都时刻危害着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不利于水生生物的生存,甚至破坏水生态环境的平衡。

3.2.1.2农药污染对水环境的危害

在有机农药大量使用期,世界一些着名河流,如密西西比河、莱茵河等的河水中都检测到严重超标的六六六和滴滴滴。有时为防治蚊子幼虫施敌敌畏,敌百虫和其他杀虫剂于水面;为消灭渠道、水库和湖泊中的杂草而使用水生型除草剂等造成水中的农药浓度过高,大量的鱼和虾类的水生动物死亡。还在一些农药药夜配制点有不少药瓶和其他包装物,降雨后会产生径流污染,施药工具的随意清洁也造成水质污染。

3.2.2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3.2.2.1土壤中农药的来源途径

农药进入土壤的途径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农药直接进入土壤包括施用的一些除草剂,防治地下害虫的杀虫剂和拌种剂,后者为了防治线虫和苗期病害与种子一起施入土壤,按此途径这些农药基本上全部进入土壤;第二种是防治病虫害喷撒农田的各类农药。它们的直接目标是虫、草,目的是保护作物,但有相当部分农药落于土壤表面或落于稻田水面而间接进入土壤。第三种是随着大气沉降,灌溉水和植物残体。

3.2.2.2土壤农药对农作物和土壤生物的影响

土壤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和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农药而降低农产品质量。农作物吸收土壤农药主要看农药的种类,一般水溶性的农药植物容易吸收,而脂溶性的被土壤强烈吸附的农药植物不易吸收。

在前苏联的实验资料中显示水溶性农药乐果很易被莴苣,燕麦和萝f、等作物吸收,作物与土壤中农药浓度之比为5.3—4.8。植物对乐果的吸收系数是很高的农作物还易从砂质土中吸收农药,而从粘土和有机质中吸收比较困难。蚯蚓是土壤中最重要的无脊椎动物,它对保持土壤的良好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有着重要意义。但有些高毒农药,比如毒石畏、对硫磷、地虫磷等能在短时期内杀死它。

除此之外,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是人们关心的又一个农药对微生物总数的影响,对硝化作用、氨化作用、呼吸作用的影响。而对土壤微生物影响较大的是杀菌剂,它们不仅杀灭或仰制了病原微生物,同时也危害了一些有益微生物,如硝化细菌和氨化细菌。随着单位耕地面积农药用量的减少,除草剂和杀虫剂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进一步地消弱,而杀菌剂对土壤微生物的负面作用将会更加地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3.2.3农药对大气的污染

由于农药污染的地理位置和空间距离的不同,空气中农药的量分布为三个带。第一带是导致农药进入空气的药源带。在这一带的空气中农药的浓度最高,之后由于空气流动,使空气中农药逐渐发生扩散和稀释,并迁离使用带。此外,由于蒸发和挥发作用被处理目标上的和土壤中的农药向空气中扩散。由于这些作用,在与农药施用区相邻的地区形成了第二个空气污染带。在此带中,因扩散作用和空气对流,农药浓度一般低于第一带。但是,在

一定气象条件下,气团不能完全混合时局部地区空气中农药浓度亦可偏高。第三带是大气中农药迁移最宽和农药浓度最低的地带。因气象条件和施药方式的不同,此带距离可扩散到离药源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远。

农药对大气污染的程度还与农药品种、农药剂型和气象条件等因素有关。易挥发性农药,气雾剂和粉剂污染相当严重,长残留农药在大气中的持续时间长。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风速起着重大作用,高风速增加农药扩散带的距离和进入其中的农药量。

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但造成了土壤、大气和水资源的污染,同时,在动、植物体产生了化学农药的残留、富集和致死效应,已经成为破坏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农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而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在农业生产中,应该充分发挥农田生态系统中业已存在的害虫自然控制机制,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和其他有效的生态防治手段,尽可能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4.农药污染的特点

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毒化大气、水系和土壤,造成对自然的污染,影响生活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引起生物相的改变,敏感种的减少与消失,污染种的增多与加强。

4.1化学农药对生物的直接毒害

化学农药人致分为三类,即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杀虫剂是非特效毒药,不是只对一种目标害虫,而是对所有的生命都有毒性,对人类的危害最大。现在全世界每年冈杀虫剂中毒者近百万人、死亡者数万人。有一些化学农药虽然急性毒性较低,但在施用后对环境具有严重的潜在危害,有较高的慢性或“三致”毒性,即最终可能导致动物的致畸、致癌,甚至还可能损害生物体的遗传机制,引起基冈突变。

4.2化学农药的“3R”问题

一是农药的不断使用,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化学农药的使用逐渐失去了它正常的防治效果,从而只有通过不断加大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来达到除害的目的,这就加剧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影响:二是由于目前使用的杀虫剂,大多数还缺乏选择性,在杀死害虫的同时往往也将它们的天敌杀死或杀伤,因而造成害虫再猖獗为害及次要害虫上升为害;三是化学农药使用后会以各种形式残留在农作物和其它环境要素(土壤、农产品、地下水等)中,有了残留,也就有了生物富集问题。由于生物富集和食物链传递,积少成多,积低毒成高毒,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潜在威胁。

5.实施持续植保,控制农药污染

尽管我国实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来,在病虫害防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控制化学农药对环境污染的任务仍相当艰巨,我们必需实施持续植保,使植保作的功能兼顾持续增产、人畜安全、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多方面的要求,针对整个农田生态系统,研究生态种群动态和相关联的环境,采L}j尽可能相互协调的有效防治措施,充分发挥白然抑制因素的作用,将有害生物种群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下,使防治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减少剑最低限度,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flI社会效益。

5.1建立有害生物防治新思想体系

生物防治是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生物防治作用物(天敌昆虫和昆虫病原微生物)来调节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通过生物防治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以生物多样性来保护生物,使虫口密度能持续地保持在经济所允许的受害水平以下。传统有害生物控制主要是通过抗病、虫品种植物检疫,耕作栽培制度以及物理化学防治等措施。

从持续农业观念看,有害生物防治应在更高一级水平上实现,其中包括转抗病、虫基因植物的利川,病、虫、草害生态控制,生物抗药性的利用等。将克隆到的抗病、虫基因通过生物[程手段转移至优良品种基因组内以获得高抗病、虫优良新品种的_J:作是近二十年来各国学者抗病、虫育种的热点,目前已取得重大突破。如通过转移苏云金芽孢杆菌的Bt基因已成功地获得高效抗虫棉,抗虫水稻和抗虫大白菜,其中抗虫棉已在生产上推陈出新广泛应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成功地将Bt基因转移至杨树中,获得的抗虫杨树已进入大田试验阶段。农作物、有害生物和环境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竞争的统一体,通过改善生态环境,比如轮作休闲、作物布局、耕作制度、栽培管理等都可以调=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控制有害生物发生危害。近几年来,转抗除草剂基因作物的培育和利用已成为育种和植保作的重点之一,目前已获得抗草甘膦、草胺膦的玉米、大豆、油菜、棉花以及抗草胺膦烟草1水稻等多种抗除草剂作物,使得一些选择性不高的除草剂得以广泛使用,有效地控制杂草群落的演替。

5.2大力发展植物源农药

.植物源农药具有在环境中生物降解快,对人畜及非靶标生物毒性低,虫害不易产生抗性,成本低,易得等优点,尤其是热带植物中含有极具应用前景的植物源害虫防治剂活性成分尚待开发,现已发现楝科中至少有l0个属的植物对虫有杀灭活性,因此是潜在的化学合成农药的替代物。在克服害虫的抗约性及减少环境污染方面,植物源农药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几年来国内植物性农药产品的开发发展很快,先后有鱼藤精、硫酸烟碱、油酸烟碱、苦参素、川I楝制剂等小规模工业化生产。

5.3研究开发有害生物监测新技术

要在植物病原体常规监测方法中的孢子捕捉、诱饵植株利用、血清学鉴定基础上开展病原物分子监测技术的研究,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监测病原物的种、小种的遗传组成的消长变化规律,为病害长期、超长期预测提供基础资料。对害虫的监测也可利用现代遗传标记技术(RFLP’RAPD等)监测害虫种群迁移规律。对于杂草应充分考虑到杂草群落演替规律,分析农作物——杂草、杂草——杂草间的竞争关系,另外还应考虑使用选择性除草剂给杂草群落造成的影响,对杂草的生态控制进行研究。

5.4建立有害生物的超长期预测和宏观控制

为适应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预测、预报应对有害生物的消长变化作出科学的判断,也就是要对有害生物消长动态实施数年乃至十年的超长期预测。要在更人的时空尺度内进行,其理论依据不单单只是与有害生物种群消长密切相关的气候因子,亦包括种植结构、环保要求、植保政策以及国家为实现农业生产持久稳定发展所制定的政策措施。

第4篇:农药污染造成的危害范文

关键词:农药;土壤污染;微生物;修复

农药,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为解决人类温饱、增强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对人类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有机农药的成功发现和生产,为控制害虫的危害提供了有效的手段。然而,从现阶段看,农药的使用已不可避免,为了人类更加健康安全地生存,了解、避免、减缓和解决这一越发严重的问题,有必要和必须探索和研究农药的环境污染机理。

1 概述

1.1 农药的定义

农药广义的定义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为保障、促进植物和农作物的成长,所施用的杀虫、杀菌、杀灭有害动物(或杂草)的一类药物统称。特指在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以及调节植物生长、除草等药剂。

1.2 农药的毒性

农药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农药经口、吸呼道或接触而大量进入人体内,在短时间内表现出的急性病理反应为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往往导致神经麻痹乃至死亡,甚至造成大面积死亡,成为最明显的农药危害。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报告,全世界每年有300多万人农药中毒,其中20万人死亡。时至今日,由于农药在各方面的广泛应用,任何一个生活在现代生活中的人都不可能避免每天接触很低浓度的各种不同种类的农药,或是通过食物,或是通过饮水。由此所产生的可能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属于连续的低水平暴露,这是一种潜在的慢性毒性效应。

1.3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土壤是污染物的汇也是污染物的源。农药土壤污染是农药污染最典型的例子之一。农药的理化特性决定了它在土壤中的分布、降解速率及对环境的影响。农药在土壤中经土壤微生物作用,可以迁移、转化直至矿化。土壤污染了,土壤上所生长的作物和所结的果实也会吸收污染空气。一种简单的植物物种,吸收也是多种多样的,植物根系可以吸收土壤溶液中的农药,土壤中固体颗粒也能吸收土壤溶液中的农药。有些农药易挥发,植物的叶子可以吸收空气中的农药蒸气;而根又能吸收土壤中的农药,再从叶面上蒸发出它,过程相当复杂。植物根茎叶吸收农药后,继而在植物体内提升,最后可残留在植物体内,人们摄入该植物可直接摄入农药。

2 农药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与降解机理

2.1 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滞留、迁移

一般而言,如果农药能被强烈地吸附,则它们就容易滞留在土壤的固相,不易进一步造成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反之,就容易发生迁移,如被淋溶进入地下水而造成污染。农药滞留、迁移的物理化学原理有:表面功能基团;表面配合物;表面吸附。

2.2 农药在土壤中的水解作用

农药的水解是农药分子与水分子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它是农药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水解反应是许多农药如有机磷、菊酯、氨基甲酸酯及羧酸脂等降解的主要步骤,与农药在环境中尤其是在水体中的持久性是密切相关的,是影响农药在环境中归宿机制的主要判据之一,也是评价农药在水中残留特性的重要指标。研究农药在环境系统中的水解,尤其是一些有机磷酸脂类杀虫剂、磺酰脲类除草剂水解反应是其在环境中降解转化的初始步骤,对于了解这些农药在环境系统中的归宿机制、残留特性及其对靶标与非靶标生物的毒理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2.3 农药在环境中的光降解

农药可以吸收一定的光能量或光量子,发生光物理和光化学反应。光物理反应包括辐射能以光、热等能量形式吸收或释放,但农药分子形态没有变化;而光化学反应则是通过农药分子的异构化、键断裂、分子重排或分子间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环境中农药的光化学反应可在气相、水相、固相中发生。尽管评价农药在环境中迁移、转化行为时,有一些农药光化学降解可以忽视,但许多农药的光降解还是其在环境中主要的降解途径之一。农药光解释农药真正的分解过程,它不可逆地改变了反应分子,强烈影响着某些农药在环境中的趋势。因此研究农药的光化学降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农药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

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对有机农药的降解作用使受污染土壤恢复到健康状态。所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有土著微生物、外来微生物和基因工程菌3种类型。微生物修复技术可分为原位修复、现场修复和异位修复,其中原位修复不仅操作简单、成本低,而且不破坏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土壤环境,污染物氧化安全,无二次污染,处理效果好,是一种高效、经济和生态可承受的环保技术。

微生物降解农药有2种方式:一是微生物直接作用于农药,以农药成分作为唯一的碳源或氮源、磷源,通过酶促反应降解农药;另一种是将农药与其它有机质进行共代谢。微生物修复与植物修复不同,通常一种微生物能降解多种农药,

如假单胞杆菌可降解DDT、艾氏剂、毒杀酚和敌敌畏等。另外,微生物也可通过改变土壤的环境理化特征降低农药有效性,从而间接起到修复污染土壤的作用。如:刘宪华等人用假单胞菌AEBL3降解呋喃丹污染,结果发现未加菌土壤呋喃丹在0 ~7cm土层中含量已达90mg/kg,加菌土壤呋喃丹含量为48mg/kg,后者降解率达96.4%。

现今微生物修复农药污染已进入基因水平,通过基因重组、构建基因工程菌来提高微生物降解农药的能力。目前对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世界各国的科研工作者分离筛选了大量的降解性微生物,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人们按照需要构建具有特殊功能、降解效率高、降解范围广和表达稳定的新菌株。有微生物原位修复技术的构成提高修复效果的技术措施的成功例子,但存在的问题也非常突出。首先,虽然已经筛选到许多有机农药降解菌,但高效菌种不多;其次,降解菌的降解谱不够广,不能完全代谢有机农药中各组分;另外,许多实验室得到的高效降解菌在实际应用中效率不高,修复效果不理想。为此,有机农药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效果的改良是环境科学工作者的研究热点课题。基因工程菌用于污染物处理的研究成果令人鼓舞,发展潜力很大。但是,基因工程菌的应用研究尚停留在实验室水平,真正投入污染物处理的还很少,而且基因工程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基因工程菌构建的技术问题和应用的安全性问题。如今,微生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环境治理措施, 在治理土壤污染方面的作用已越来越突出。

参考文献

[1]刘维.农药环境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7-11.

[2]方玲. 降解有机氯农药的微生物菌株分离筛选及应用效果[J] . 应用生态学报,2000,11(2)

第5篇:农药污染造成的危害范文

调查报告:高毒农药违法施用令人震惊

由于我国缺乏相应的监督监测体系,农药的制售与施用几乎处于无序状态。农民为了保持高产丰收,追求利润最大化,多年来连续大量使用农药,使得病虫害对农药普遍产生抗药性,农民又再度加大农药的使用量,导致恶性循环。

我国农业部已多次颁布相关法律及法规,禁止将甲胺磷、对硫磷、甲拌磷等高毒农药用于果蔬,国家标准还规定在果蔬上不得检出禁用农药。但调查结果却令人震惊,以天津地区为例,高毒农药违法施用于果蔬的竟高达65.0%,夏季果蔬中禁用农药的检出率竟为31.6%,居全年最高水平。

四大法宝

虽然果蔬农药残留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大家不必过分担心,平时只要多加注意,做好蔬菜水果的清洗处理工作,就可有效去除农药残留,放心食用。

法宝一:清水浸泡洗涤

先用清水冲洗表面污物,然后用清水盖过果蔬,浸泡30分钟左右。必要时,加入果蔬清洗剂,以增加农药的溶出。例如,卷心菜等包叶菜,先去除外叶,剥成单片,浸泡于0.30%洗涤灵1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2~3次,基本上可清除大部分残留农药。又如,苦瓜、草莓等连皮食用果蔬,可用清水浸泡洗涤,加软毛刷刷洗。

效果评价:清水浸泡洗涤法的最高农药消除率为75.8%。

延长浸泡时间确实能更有效地清除农药残留,但B族维生素、维生素C流失也多,故此法不予鼓励。也不要将蔬菜水果切开后浸泡,否则更多的维生素C会溶在水里,得不偿失。

法宝二: 碱水/淘米水浸泡清洗

在碱性环境下,有机磷杀虫剂迅速分解,毒性降低,可用碱水或碱性淘米水浸泡法去除蔬菜水果残留的农药。例如,在500毫升清水中加入食用碱0.5~1克(根据果蔬量配足碱水),将初步清洗后的果蔬放入碱水容器中,浸泡5~1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3次即可。

效果评价:碱水(1‰)浸泡法的最高农药消除率为61.8%。

注意!碱水不宜太浓,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因为维生素C是一种弱酸,在有氧或碱性环境下容易氧化。

法宝三: 加热洗涤

随着温度升高,杀虫剂会加快分解,降低毒性。对难以处理的果蔬农药残留,可通过加热法除去。例如,果蔬受到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污染,可将清洗后的果蔬放入沸水中,焯2分钟后立即捞出,再用清水洗1~2次,即可入锅烹饪。

效果评价:沸水洗涤法(叶类蔬菜)的最高农药消除率为83.2%。

要严格控制加热洗涤时间。在高于80℃温度下,快速焯水的蔬菜中维生素C损失较少。

法宝四: 清洗后去皮(去根)

带皮的果蔬,如苹果、梨子、猕猴桃、黄瓜、胡萝卜、冬瓜、南瓜、茄子、萝卜、番茄等,应先洗净后去皮,以免刀器表面沾染农药造成污染;韭菜根部残留农药较多,应切除其根部后再烹调。

效果评价:去皮法的最高农药消除率达84.0% 。

去皮不仅可消除大部分农药残留,还保留了果蔬中的营养成分。切除韭菜2/3根部后,农药消除率为57.0%。为了保障食用安全,能去皮的果蔬,最好还是去皮食用。

两大注意

一、 适当延长果品存放时间

即使果品受到农药污染,随着时间的推移,农药也会缓慢分解,毒性降低。若条件允许,可将适于储存的果品存放一段时间(10~15天),食用前再清洗并去皮。

二、 不要购买“虫眼菜”

据测定,“虫眼菜”的残留农药并不少。因为农民一旦发现"虫眼菜",会积极地喷洒农药,以消除虫害。还有,发现果蔬表面有药斑或有刺鼻味时,也表明有残留农药。购买时,应选择当季盛产果蔬,不要购买“虫眼菜”,也不要购买来路不明的果蔬,因为这些果蔬更无安全保障。

果蔬农药污染排行榜

据测定,菠菜、小白菜、韭菜、花菜等叶类菜,受农药污染较重;番茄、辣椒、毛豆等瓜藤类,受农药污染略轻;萝卜、土豆、洋葱等生长在土壤里的蔬菜,受农药污染最少。外表光滑的水果,农药污染较轻;外表不平或多细毛的果蔬(如猕猴桃等),受农药污染较重。

夏日应选购农药残留量较少的果蔬

施用农药频率低的果蔬――具有特殊气味的大蒜、洋葱等。

第6篇:农药污染造成的危害范文

    一、我国农药的使用和污染现状

    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药的年用量大约在25万吨左右,每年化学农药的使用可挽回粮食和棉花损失达数千万吨,但因此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是不容忽视的。

    我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农药生产大国。1983年有机氯农药禁用后,我国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三大类农药的比例从1980年的93.04%、5.65%、0.81%调整至1996年的71.27%,9.76%、15.82%,而在发达国家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的比例约为2:1:2。相比之下,我国的农药生产结构欠合理。农药的大量生产与使用将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性的影响;毒性持久的杀虫剂在杀灭害虫的同时,会杀死种类繁多的其他昆虫;破坏生态平衡,而且还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据统计,1991—1996年间,我国就发生农药中毒24739例,死亡24612人,尚不包括因使用被农药污染蔬菜造成的中毒。调整农药结构,科学使用农药,严格农药的制造、使用和管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农药定时炸弹与环境保护

    1.我国由于多年来大量连续使用农药,导致病虫害物种对农药产生抗药性。农药的大量使用也使害虫的天敌资源遭到摧残;使害虫的危害扩大,从而增加了对农药的依赖。目前我国在农业生产中投放的农药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减少,这些污染农药最后大部分将进入土壤,如果对“农药定时炸弹”及其未来构成的潜在危险认识不足,听任残留农药在土壤中逐步大面积积累,总有一天;将会引起“农药定时炸弹”的爆炸,使得很大一部分耕地不再适于耕种;使人们失去赖以生存的空间,这种灾难将无可挽救。因此,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有长远的环境保护眼光,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减轻或消除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加强生物防治研究,提高绿色食品比重。采用生物防治,不污染环境,有利于生态平衡。

第7篇:农药污染造成的危害范文

关键词:农田土壤; 蔬菜安全; 检测

Abstract: soil as a natural resource, is the source of vegetable life support system. Good soil environment can provide people the safety of vegetables. But the present farmland soil quality declined, vegetable safety is threatened. Therefore,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our country about the pollution of soils and vegetables, as well as in the management of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on the future of vegetable safety development and put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Keywords: soil; vegetable; detection

中图分类号:TE99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意识的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尤其是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含量超标、化肥使用过量等问题成为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土壤是人类蔬菜生产的物质源泉和基础,而今,农田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有机物、重金属、化肥等污染,进而污染蔬菜,蔬菜中有毒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给人类身体健康带来潜在的危害。自2003年8月底中央电视台披露“张北事件”后,引起全国各城市的一场“恐慌”,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城市纷纷加强对蔬菜安全的检测。为了切实解决蔬菜安全问题,让人们吃上放心菜,本文综述了近年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状况,以及在蔬菜污染、管理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试图为我国蔬菜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农田土壤质量现状

1.1土壤污染物及其来源

土壤污染物指进入土壤并影响土壤正常作用的物质,即会改变土壤的成分、降低农作物的数量或质量,有害于人体健康的那些物质。土壤污染物种类繁多,根据污染物的性质不同,大致可分为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放射性物质、化学肥料和病原微生物[1]。这些污染物主要是由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农药和化肥等带进土壤并积累导致。

1.2农田土壤污染现状

我国农田土壤遭受有机物、重金属和化肥等污染物质的污染较为严重。据调查,我国农田受有机污染物(农药、多环芳烃等)污染的面积已达3600万hm2,其中农药污染面积约1600万hm2[2]。农药是毒性高、环境释放率大、影响面广的有机污染物,在有效防治病虫草危害的同时也污染环境和农产品。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行为归宿,主要是迁移、滞留、转化。化学农药施于农田后,约有40%-60%落入土壤中[3]。农药产品品种繁多,主要有有机磷类、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类、有机氯类等杀虫剂,其中有机氯类杀虫剂如六六六、滴滴涕等属高残毒农药,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已经停止使用,总体上有机氯农药对耕地污染趋于缓和,但仍有污染超标的情况[4,5]。还有一类惰性较强的有毒有机污染物,即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存在于我国农业土壤中。在土壤中,PAHs将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行为,其中有一部分会长期存在于土壤环境中,进而对环境产生长期和深远的影响[6]。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工作表明,我国土壤系统受PAHs污染已从ug/kg量级上升到mg/kg量级,其检出率也从20%到80%以上[7]。

据报道,目前我国受Cd、As、Cr、Pb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万hm2,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5。农田中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三废”排放、污水灌溉、有机肥料与磷肥的大量施用,及大气污染颗粒的沉降等,其中工业“三废”污染耕地1000万hm2,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已达330多万hm2[8]。目前,我国由于污水灌溉引起的重金属污染已经在许多地方发生。如广州市和邯郸市菜地土壤由于污水灌溉使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增大[10,11]。再如沈阳张士灌区的农田土壤,在污水灌溉停止十余年后仍存在Cd、Zn、Cu等多种重金属污染,其中Cd污染最严重[9]。

化肥的投入在短期内可以使作物增加产量,但施用过量会使土壤的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品质都下降。目前,我国化肥施用量已严重超过发达国家制订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即22kg/hm2),1992年和1995年每公顷化肥施用量分别已达265kg和289kg,超过安全标准10倍以上[12]。有试验表明:施入土壤的氮肥超量会造成硝酸盐积累,土壤中硝酸盐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13]。另外,硝酸根在还原条件下还有可能被还原为亚硝酸根,亚硝酸根可进一步转变为致癌物质亚硝胺,造成土壤亚硝酸盐污染[14]。

2.蔬菜质量安全性的现状

2.1蔬菜的化学污染严重

近几年来我国蔬菜污染问题严重,其中化学农药、重金属、化肥和硝酸盐的污染最为突出。

2.1.1化学农药污染

在蔬菜生产过程中,通过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蔬菜的高产和稳产。但与此同时,蔬菜产品遭受着严重的化学农药污染。目前,化学农药污染问题在我国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崔磊[15]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鞍山市郊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结果检出率为48.4%,超标率为27.4%。在157个蔬菜样品中,蔬菜大棚黄瓜中有机磷农药污染最重,检出率高达100%,超标率达60%。

何华等[16]对乌鲁木齐市市售近千份蔬菜样品的进行检测,发现蔬菜污染状况以对硫磷为最重,超标率高达31.36%。

张秋平等[17]对珠海市2004-2006年市售蔬菜进行有机磷农药残留监测,结果表明检出率为33.33%,超标率为28.21%,以甲胺磷检出率最高,禁用高毒农药占检出农药总数的61.54%,无季节性差异,市区集贸市场所售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超标率高于郊区,叶类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超标率高于其它类蔬菜。

宋云华等[18]利用酶抑制法对玉溪市2002-2005年间21个主要蔬菜集贸市场的蔬菜样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抽检样品中平均残留超标率为6.45%,且超标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2.1.2重金属污染

随着工业“三废”的排放,及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蔬菜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我国南方地区因气候温暖、雨水充沛成为我国蔬菜的主产区之一。但目前,在南方不同地区蔬菜污染情况不同。如对广州市黄埔区主要蔬菜来源超市和市场的12种蔬菜89个样品的可食部分中重金属含量进行测试分析,结果Pb和Hg是黄埔区蔬菜的主要污染元素,超标率分别为23.50%和16.0%。As、Cd和Cu的含量虽然都较低,但还潜存污染风险[19]。从湖南省湘江中下游衡阳-长沙段沿岸采集到48个蔬菜样品,这些样品中As、Cd、Pb含量均较高,超标率分别为95.8%、68.8%和95.8%[20]。在贵阳市6个蔬菜生产基地上采集的108个叶菜类蔬菜样品中,大白菜、莴苣和芹菜均受到Pb、Hg、As的污染,其中Pb、As最严重[21]。

许多学者对我国北方郊区、蔬菜基地中蔬菜重金属污染也做了大量的研究。李海华等对郑州市近郊蔬菜生产基地29种常见蔬菜中的重金属Cu,Cr,Pb,Cd的含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蔬菜的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大部分高于3.0,污染比较严重[22]。为了摸清山西农业大学主要食用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马祥爱等[23]对菜市内6个摊位5种蔬菜30个样品的可食部分中重金属元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铅和汞是农大菜市场蔬菜中的主要污染元素,超标率分别为53.3%和16.7%。

2.1.3化肥与硝酸盐污染

化肥对蔬菜生产影响最大的是氮肥,氮肥施用过多造成蔬菜的品质和耐贮性下降。氮肥分解过程中产生的硝酸盐、亚硝酸盐等致病、致癌物质,在蔬菜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由一些文献报道可知,我国大部分地区蔬菜中化肥与硝酸盐污染已相当严重。无论是沿海地区还是内陆,叶菜类和根菜类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超标最严重[24-27],厦门、广东省6个典型地区、长沙、哈尔滨四地区叶菜类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分别已达1019mg/kg、3180mg/kg、3130mg/kg、3432mg/kg,根菜类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于厦门、长沙、哈尔滨三城市分别为669mg/kg、1682mg/kg、2107mg/kg。

2.2蔬菜质量安全生产与管理现状

2.2.1蔬菜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国外发达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已成为最基本的要求和最低的限制性标准。我国国家农业部、省、市、自治区针对日益增多的食品中毒问题,制定了一系列蔬菜质量安全标准,对蔬菜安全生产起了积极作用。最近几年,通过对蔬菜安全生产的逐步重视,蔬菜质量标准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目前,国家农业部已颁布了13蔬菜产品标准,其中白菜类蔬菜、茄果类蔬菜和甘蓝类蔬菜,其余是单个蔬菜如韭菜、芹菜、黄瓜等标准。另外,还制定了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及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我国各个省、市、自治区根据当地情况,在参照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出台了一些标准,如浙江省和天津市制定的无公害蔬菜系列标准包括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不同行业也制定了自己的行业标准,一般而言, 先实行行业标准,其次是省、市、自治区标准,最后才考虑国家标准。

2.2.2蔬菜质量安全的管理现状

通过多年的蔬菜质量建设,我国已拥有一大批的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生产基地。要稳定和提高这些基地的环境条件、产品质量,国家许多地方建立了蔬菜质量检测管理体系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浙江省已建立了省、市、县三级蔬菜质量检测管理网,加大了对基地、菜市等生产、流通源头的监督管理,而且管理成效显著。据浙江省农药检定管理所1998-2002年对全省主要城市的蔬菜农药超标率的检测,1998年为48.15%,到2002年便下降到13.07%;其中甲胺磷在蔬菜上最高残留量已由40.12mg/kg降为2002年的0.573mg/kg[28]。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行镇通过落实科学创新、因地制宜、人性化的监管措施,在2004年时全镇上市蔬菜的农残检测合格率都达100%[29]。

江苏昆山市通过一手抓生产源头的管理,一手抓流通市场的质量监控,严把蔬菜安全准入关,取得了较好成效。2006年,该市对196870批(次)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进行检测,发现其超标率占0.36%,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30]。

3.蔬菜质量安全的检测

蔬菜是人们饮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其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人们谈论的主要话题。因而必须采取科学的、现代化的检测手段,按照蔬菜质量安全标准对蔬菜质量进行检测。

首先,对蔬菜产地环境进行监测和检测,以保证种植地的环境达标,进而保证消费者食用的是健康安全蔬菜。其监测与检测项目具体包括:⑴环境空气质量,主要监测和检测空气中的有害成分,如二氧化硫、氟化物、一氧化碳等;⑵灌溉水质量,重点检测pH、氰化物、重金属;⑶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检测,重点为重金属。

其次,监测和检测农业投入品,即要对化肥和农药种类进行控制,必须严格按照标准中规定的限量、种类进行控制。

除此之外,还要对蔬菜产品质量进行检测。其检测内容有农药残留、化肥残留、重金属、卫生指标等。

4.建议与展望

我国农田土壤和蔬菜污染日益严重,对这方面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多。针对此种情况,建议今后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⑴结合农业土壤污染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治理措施以改善受污染的土壤。由于土壤污染使经济蒙受损失、蔬菜品质不断下降,而且人体健康受到威胁,但其治理较难,因而,需研究探索出一种成本低而且简单又快速、环保的技术,以治理受污染的农田土壤。

⑵加大在生物农药研究方面的科技投入。

⑶加快对长效肥、缓效肥等低污染、低消耗肥料的研究开发。

⑷继续推广建立蔬菜安全质量追溯系统。为从源头抓质量,实施蔬菜市场准人制、标识制和召回制,一旦发现蔬菜质量问题,可根据相关信息追根溯源,使生产者无法在同行业中立足,并且能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⑸加快各类蔬菜标准制定进程,对蔬菜实行标准化生产,同时加强蔬菜质量监测和检测。因而,人们应当把眼光移向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注重蔬菜生产过程的质量,从而保障蔬菜尽快成为直接上市的“免检”品。

参考文献:

[1]刘培桐主编.环境学概论(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1-123

[2]王志平.土壤污染与防治[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7,(3):48-49

[3]施南芳.浅谈农业土壤的污染和防治[J].福建稻麦科技,2007,25(4):39-40

[4]单正军,朱忠林.我国农药环境污染及管理现状[J].环境保护,1997,7:40-43

[5]张睿.农药残留种类及检测技术[J].中国检验检疫,2002,10:33-34

[6]展惠英.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研究进展[J].甘肃科技,2007,23(1):143-144,39

[7]杨肖娥,余剑东,倪吾钟,等.农业环境质量与农产品安全[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4(4):3-9

[8]林强.我国的土壤污染现状及其防治对策[J].福建水土保持,2004,16(1):25-28

[9]张彦,张惠文,苏振成,等.污水灌溉对土壤重金属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类群分布的影响[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6):44-50

[10]黄玉源,黄益宗,李秋霞,等.广州市污水灌溉对菜地土壤和蔬菜的影响[J].环境化学,2005,24(6):731-732

[11]杨庆娥,任振江,高然.污水灌溉对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积累和分布影响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5):74-75

[12]陈彤.农业土壤污染及其治理[J].福建农业科技,2004,(2):48-50

[13]施南芳.浅谈农业土壤的污染和防治[J].福建稻麦科技,2007,25(4):39-40

[14]刘永德,许先国,曾凯,等.农村土壤污染状况及其修复对策[J].安全与环境,2006,12:31-33

[15]崔磊.鞍山市郊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污染状况分析[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2,22(3):18,15

[16]何华,卜新莹,郝敬贡.乌鲁木齐市市售蔬菜残留农药污染及防治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5,21(1):87-88

[17]张秋平,刘宏江,孙亚军,等.珠海市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污染现状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7,14(6):1813-1814

[18]宋云华,钟建明,师进霖.玉溪市蔬菜中主要农药的污染现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520-5523

[19]刘钰钗,陈婷,周金森,等.广州市黄埔区蔬菜重金属污染调查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6):1085-1087

[20]郭朝晖,肖细元,陈同斌,等.湘江中下游农田土壤和蔬菜的重金属污染[J].地理学报,2008,63(1):3-11

[21]周涛.贵阳市城郊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对蔬菜安全的影响评价:[D].贵阳:贵州大学,2006:29-39

[22]李海华,张杰,申灿杰.郑州市近郊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状况[J].河南农业科学,2007,(1):90-92

[23]马祥爱,王振亚,侯雅丽.山西农业大学菜市场蔬菜中重金属污染分析与评价[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6(1):96-97,112

[24]杨国义,罗薇,张天彬,等.广东省典型地区蔬菜硝酸盐与亚硝酸盐污染状况评价[J].生态环境2007,16(2):476-479

[25]汤惠华,陈细香,杨涛,等.厦门市售蔬菜重金属、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研究及评价[J].食品科学,2007,28(8):327-332

[26]王翠红,唐建初,刘钦云,等.长沙市超市蔬菜硝酸盐含量及污染状况评价[J].湖南农业科学,2008,(2):95-97

[27]尚玲琦,滕世长,张景欣.哈尔滨市蔬菜硝酸盐污染现状及评价[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8,32(1):74-75

[28]郑永利,夏永峰.浙江省蔬菜安全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J].浙江农业大学,2003,(4):159-162

第8篇:农药污染造成的危害范文

环境污染食品

主要有农药污染、化肥污染、工业三废污染和生物污染。据有关部门统计,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全国因污染蔬菜中毒的人数大幅上升。长期食用被农药污染的蔬菜,可引起慢性中毒诱发各种疾病。另外,化肥对人们健康的危害也不可忽视,如过量施氮肥,可引发高铁红蛋白症。工业三废中含有二氧化硫、氟化物、氯、汞、镉、铅、铬、砷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其中有的直接污染蔬菜瓜果,更多的则是首先污染土壤和江河湖泊。生物污染食品的途径较多,如通过施用人粪尿、厩肥和灌溉等方式污染蔬菜瓜果,也有食品在加工、运输中被污染。最多出现农药污染的蔬菜瓜果也是易于生虫,生虫后难于防治的品种。农药污染较重的蔬菜有白菜类(小白菜、青菜、鸡毛菜)、韭菜、黄瓜、甘蓝、花椰菜、菜豆、豇豆、苋菜、茼蒿、番茄、茭白等,其中韭菜、小白菜、油菜受到农药污染的比例最大。

如今,市场上许多商品外包装上都印有“纯天然”或“绝对天然” 的字样,给消费者造成一种错觉,以为“纯天然”的就一定是无污染的产品,是绝对安全可靠的。其实这是一种误导,专家指出,即使是野生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也可能吸收被现代文明污染了的大气和水,从而失去“纯洁” 。随着农药、化肥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甚至滥用,受污染的植物即使经过加工,也很难完全清除其残留的农药。所以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千万不要轻信什么“纯天然”。

滥用食品防腐剂

方便食品、饮料、酱油、蚝油等调味品中一般均程度不同的含有防腐剂。防腐剂的种类较多,主要有山梨酸、山梨酸钾、苯甲酸、植物杀菌素、亚硝酸盐等。其中亚硝酸盐侵入人体后会发生亚硝化反应,生成致癌物亚硝胺,使肝脏、食管等器官发生癌变。还有一类防腐剂目前已禁止在食品中使用,如硼砂、甲醛、水杨酸、石炭酸、乙酯等。而有关部门的调查表明,滥用、超标使用防腐剂的现象并不鲜见。

施毒使假食品

近些年,用病死变质禽畜加工成卤腊方便熟食,用福尔马林泡制水产品,用硫磺和工业增白剂熏制面食、生姜、白木耳,用非食用色素配制蛋糕、果冻、粉条,用色素、香精、自来水假冒名牌饮料,用滑石粉和工业原料仿制腐竹等施毒使假黑幕时有曝光。用病死变质禽畜加工的熟食,含有大量病毒、细菌和致癌物质;用福尔马林泡制水产品食用后,轻则出现消化不良、反胃、呕吐等反应,重者诱发肝炎、肾炎和酸中毒;用非食用色素制成的蛋糕、粉条、饮料、果冻,被人体摄入后会导致中毒和引起多种疾病。尽管有关部门不断加强查处,但各色各样被“整容”、“化妆”、“克隆”后的施毒使假食品仍不断的流入市场,成为人们健康的“隐形杀手”。

激素类物质的应用

由于吃了用激素饲料喂养的禽肉,妇女更年期紊乱,孩子性早熟。在部分城市,我国女孩月经初潮已由20年前的平均14岁左右提前为现在的10岁左右。更有资料显示,中国人的生育能力已经降低,目前我国每8对夫妻就有一对不育。

贮存酿害食品

有一些食物是在冷藏、密封保存等贮存过程中酿害于人的。冰箱(柜)是以低温方式保存食物的,如果不经除菌(如洗净、加热等)就直接食用冰箱中暴露存放的食物是十分危险的。食物最好不要存放太久,如长时间保存的罐头、腊肉和发酵的豆制品上会寄生一种肉毒杆菌,它的芽胞对高温高压和强酸的耐力很强,极易通过胃肠粘膜进入人体,仅数小时或一两天就会引起中毒。又如过久盛放的食糖,不但容易结块、变色、窜味,而且在湿热的条件下被螨虫污染,螨虫进入人体损害肠粘膜而形成溃疡,引起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螨虫侵入泌尿道引起感染,会出现尿急、尿频、尿痛、血尿等症状。

食品制作不当

腌制食品可使其亚硝酸盐的含量增加,亚硝酸盐与胺类结合可形成致癌的亚硝胺类化合物;不少食物经过熏烤、煎炸后,形成热裂解产物,如致癌物苯并芘和环芳烃,具有较强的致癌性;制作不当的油条、油饼、羊肉串等快食小吃也对人的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如油条制作中常加入明矾,它在人体内积蓄会使骨骼变得疏松,并使记忆力减退,甚至痴呆。另外,人们由于缺乏食品卫生知识,食物搭配不当、误食、误用有害物质导致的食物中毒也不可小视。

自来水也不安全了

我们都知道氯气被注入自来水当中是为了杀死细菌,但氯气同时也可以与水中的有机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对人体有害的氯化物。这种有害物质在水中含量过高时可能导致怀孕妇女流产和增加产下有缺陷婴儿的几率。经有关专家调查结果显示,怀孕妇女因为她们居住地区提供的饮用水中氯化物含量过高而面临较大风险。我们可以使用碳过滤器来过滤掉饮用水当中的氯化物,或者将自来水放置一段时间后再使用。

小贴士二

如何清除蔬菜上的残余农药

家庭中清除蔬菜瓜果上残留农药的简易方法有以下几种:

浸泡水洗法:蔬菜污染的农药品种主要为有机磷类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难溶于水,此种方法仅能除去部分污染的农药。但水洗是清除蔬菜水果上其它污物和去除残留农药基础方法。主要用于叶类蔬菜,如菠菜、金针菜、韭菜花、生菜、小白菜等。一般先用水冲洗掉表面污物,然后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于10分钟。果蔬清洗剂可增加农药的溶出,所以浸泡时可加入少量果蔬清洗剂。浸泡后要用流水冲洗2-3遍。

碱水浸泡法:有机磷杀虫剂在碱性环境下分解迅速,所以此方法能有效的去除农药污染,可用于各类蔬菜瓜果。方法是先将表面物污冲洗干净,浸泡到碱水中(一般500毫升水中加入碱面5-10克)5-1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3-5遍。

去皮法:蔬菜瓜果表面农药量相对较多,所以削去皮是一种较好的去除残留农药的方法,可用于苹果、梨、猕猴桃、黄瓜、胡萝卜、冬瓜、南瓜、西葫芦、茄子、萝卜等。但处理时要防止去过皮的蔬菜瓜果混放,再次污染。

储存法:农药在环境中随时间能够缓慢的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所以对易于保存的瓜果蔬菜可通过一定时间的存放,减少农药残留量,适用于苹果、猕猴桃、冬瓜等不易腐烂的种类,同时建议不要立即食用新采摘的未削皮的水果。

加热法: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随着温度升高,分解加快。所以对一些其它方法难以处理的蔬菜瓜果可通过加热去除部分农药。常用于芹菜、菠菜、小白菜、圆白菜、青椒、菜花、豆角等。可先用清水将表面污物洗净,放入沸水中2-5分钟捞出,然后用清水冲洗1-2遍。

综合处理:可根据实际情况,以上几种方法联合使用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小贴士三

如何鉴别粮油食品优劣

可以通过眼观、鼻嗅、手摸等直接、简单易行的初步检测方法,从色泽、外观、气味、滋味上对粮油进行重点观察。

大米:优质大米的色泽乳白、明亮,大小均匀,坚实丰满,粒面光滑、完整,少有碎米、米粒上少有裂纹和白色不透明的斑块,无虫蚀斑,不含杂质,具有正常的香气,味佳、微甜、无异味;次质大米的米粒大小不均,丰满度差,粒面发毛,较多碎米,有虫蚀斑、裂纹,含有一定的杂质和带壳谷粒;劣质大米有板结、发霉的现象,组织疏松,有霉味或其它不良滋味,这种米不得供人食用。有的商贩用擦油的方法为陈米进行“美容”,这种大米用手揉搓之后会在手上留下油迹,并且可闻到油的哈喇味。

第9篇:农药污染造成的危害范文

首先将草莓用清水清洗一遍,用来清理表面的灰尘和较大的杂质,同时可以略微的清洗部分残留农药。

配置盐水

配置盐水是很关键的一个部分,盐水浓度太高会破坏草莓成分,而且杀菌效果也会大大降低,盐水浓度太低杀菌效果也不好。最佳配置盐水的方法是500ML清水中加入5-10克食盐,这个浓度的盐水杀菌效果还不错,而且也不会过度破坏草莓。

浸泡草莓

然后将初步清洗的草莓放入盐水中,这个时候不用清洗,可以略微搅动,大约浸泡10分钟即可食用。千万不要泡的时间太长,否则会影响口感。泡的瞬间太短无法清除农药残留,杀菌效果也不会很好。

健康贴士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