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

第1篇: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一、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育观念

(1)领导和教师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到学生健康的心理对其成长和发展、品德和学习的深远影响,学校应积极帮助教师和心理教师解决开展心理活动的一些实际困难,为教师提供掌握心理素质教育专业的进修和学校的机会,更要有计划有重点的组织和开展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培训和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活动,并力求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科渗透、咨询与辅导等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心理问题和困惑,以此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2)社会的转型,新时期的需求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家长、社会、国家对孩子、公民、人才等越来越重视,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把期望更多的寄予在教师身上,因为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工程师,又因为教师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培训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知识,并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都各科教学中去,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心理融合程度,所以,教师要牢固树立服务学生意识,努力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亲活力,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意识和态度,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领会并灵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及其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技巧,渗透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3)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切实上好每一节健康教育课,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和困惑,满足学生心理的需求,指导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训练。(4)为学生创建有利的心理健康发展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养成,也会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心理影响和教育,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人际关系可以帮助学生修复心理创伤,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二、了解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与成因

(1)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社会的、学校、更多是自身的因素心理学研究报告,13—18岁的青少年是心理障碍的初发期、易发期和多发期,据专家调查,多数青少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学习和升学的压力,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攀比风气、生活习惯,家庭原因独生子女自我为中心、家庭原因、教师的教育方法的不得当、学习及升学的压力、同学间交往、早恋的问题、生理的变化等都深刻影响着中学生心理成长,如不及时疏导和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严重的就会出现心理障碍。(3)不少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还存在一些误解,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还有待加强,教师首先要具备高尚的品质,健康乐观的心理,特别是班主任在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中起着重要作用。

(4)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或疾病有以下几种:焦虑症、情绪障碍、精神障碍、突发性遗忘症、恐怖症、抑郁症、强迫症、疑病症、神经衰弱等。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逆反、恐惧、孤独、嫉妒、厌学、唯我独尊、贪图享乐八种。

三、根据青少年的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教育和训练

1.心理健康是一个终生相随的人生课题,并表现出很强的阶段性。在人生的不同时期和阶段,其心理的发展要求和任务也不相同,青少年正处在人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高峰期,因此,心理健康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心理健康与否大多数学生没有明显表现,例如:我们学校两位教师的子女,从小到大都是听话懂事、好学上进的好学生好孩子,没骂过人没打过架,学习成绩在年组名列前茅,到了九年级,年龄也相接近的时候,逐渐产生心理问题,对他们学校和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2.每位教师都必要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和掌握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并能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去指导和解决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错综复杂的心理现象,提高教师对学生心理指导和训练的认识,为学生疏导和排除心理问题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并落到实处,比如:体育课又可安排挫折教育,增加学生的挫折随力,锻炼意志;语文科课根据文章中心思想进行情感教育;音乐课可以通过唱歌转移注意力,排除学生心理压力等等。学校要积极的调动班主任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让每位班主任教师成为心理教育的骨干力量。

3.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室,充分发挥心理教师和心理咨询室的作用,普及和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为学生和心理患者提供治疗帮助与服务。

4.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训练。

5.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各种活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四、重视和发挥社会和家庭教育

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仅仅依靠是学校远远不够,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很重要,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障碍与家庭都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和培养,如:学生恐惧考试的心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指导家长用平常心看待考试成绩,不要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勇敢的面对考试和考试成绩,排除学生的考试恐惧心理;青春期生理教育,可以指导家长不要感觉到羞涩,正确面对孩子的生理变化,并同孩子多交流、多沟通,让孩子懂得变化时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有任何顾虑。又如:学生社交恐惧心理,怕不被接纳、男女交往的困惑等,家长就要鼓励孩子多与人交往并在择友上加以指导,逐渐培养孩子的交往技巧,教师要指导家长,让他们懂得过多的指责和约束孩子交往反而会使孩子社交中缺乏自信,产生心理障碍等等,争取家长的合作,指导和帮助家长充分发挥他们的教育功能极为重要,学校与家庭、社会紧密配合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出现问题及时疏导,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农村中学心理教育开展起来更是有很多困难,跨度大,父母文化水平低,家庭条件不一,风俗习惯有较大差别,家庭教育跟不上,家庭和社会要为学生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环境又对学生发展起到重要影响,逐步形成学校管理,家校协同,社会参与,形成全方位、立体的健康教育。

第2篇: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一、班主任实施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为了响应当前社会的需求,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对当前素质教育也有积极的作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中职学生的作用。未来社会中许多技能型人才都是中职生,如果中职生心理素质不过关,会对各行业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中职生处在生理的发育期,其思想波动比较大,自控能力不足,因此在面对挫折的时候,容易产生消极心理,有可能被挫折打垮。因此,班主任必须从各个角度了解中职生,时时刻刻把心思放在学生身上,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要及时给予指导,为学生形成健全的心理提供保障。

二、班主任加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对策

1. 有针对性地发挥中职教育的作用

在班主任进行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过程中,要根据当前学生的心理变化,制订相应解决措施,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中职班主任要充分发挥中职教学的作用,发挥每一个集体的功能,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保持积极的心态。部分中职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烈,这样就会很难与集体融合,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负面作用。针对这种情况,中职班主任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体活动,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集体,感受集体的力量,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采取这种方式,也能够加强班级的凝聚力。许多中职生做事情的时候往往缺乏持之以恒的动力,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可以召开班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的恒心和毅力。通过这种方式,建立中职生的自信,使学生能够对学习一直保持比较积极的态度。

除此之外,班主任还要注意发挥家庭因素对学生的作用。部分学生的家庭环境是很复杂的,学生很有可能受到家庭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职班主任就需要多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促进学生的发展。

2.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多对学生进行鼓励

班主任实施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勇于直面困难。在实际的中职教学过程中,班主任要多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在面对各种挫折的时候也能够迎难而上。除此之外,人际关系的好坏对于当前中职生也有一定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会使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更有自信。因此,班主任需要引导学生发现现阶段自身的情况和心理变化,能够真正了解自己,这样才能够不断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建立更加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在日常学习中,班主任一定要多鼓励和肯定学生,这对塑造学生的自信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也能使学生不对当前的学习产生逆反心理。

3.中职班主任要对自身进行完善

第3篇: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班主任;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1

青少年学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及问题。大多数学生的不良行为表现主要是由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造成的。特别是在当下升学竞争与课业负担重的背景下,使身心尚未成熟的中小学生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心理问题导致的问题日益增多,所以,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应当花大力气研究如何做好青少年学生的的心理健康工作。

一、班主任教师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分析

随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及全社会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兴起,唤起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他们渴望有更多的老师来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在这种情况下,几个兼职或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已无法满足一所学校全部学生的需求。由于广大班主任教师基于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需要,若能承担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联系各方形成合力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灵魂。她几乎就是个指挥,运筹帷幄,外联家长,社区,内结领导、同事,把这几种力量凝聚成合力,给予学生的心理健康以积极影响。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频共振时,她要协调;当学科教师与她的学生有矛盾时,她要调和。因为她深信,学生是在良好的关系中成长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除了与班主任接触、交往,受到其关心教育外,其他科任老师及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方式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果这几股教育力量相互矛盾、相互干扰,方向不一致,会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导致心理的扭曲。班主任正是这几股教育力量的协调者。班主任要与科任教师沟通情况,交流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理念、方法技术,达成共识,相互协作。

2、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针对性

班主任接触学生时间长,次数多,对学生了解较全面,较深入。在心理健康的内容选择上具有针对性。专职心理学教师一般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各年级各班进行心理学知识讲授和心理健康训练,具有广泛性、普及性的特点,而班主任则可根据本班的整体情况和突出问题、个体特点进行有选择性的讲授、训练和矫治。

3、心理教育引导具有灵活性

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既可在校内,也可在校外;既可在课内,也可在课外;既可利用较长的时间,如入学教育和班会时间,也可利用较短的时间,如课间休息和放学之后。在空间与时间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而专职的心理学教师局限性较大,时间和空间基本上限制在上课的节次和上课班级,在个别辅导上即使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但这种灵活性是远不及班主任的。

4、可以长时间跟踪和矫正

班主任带班一般为三年,初一到初三,高一到高三。这就为班主任对学生系统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条件。班主任可以根据本班学生各阶段的特点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全程式的系统的研究与教育。而专职心理学教师由于学校人力和物力、课程与精力等因素的限制,对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关注不够。学生的有些心理问题不可能是一次晤谈就得到疏解,其行为不可能是一次训练就有效果。

二、班主任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策略

1.关心和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

学校虽然不是心理治疗的诊所,但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培养则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基本要求。班主任作为学生最值得信赖的导师,应该在此领域先行一步,关心和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使自己具备相应的心理医生知识,把学生从自身心理脆弱敏感,意志薄弱,缺乏自信,抗挫折能力差以及行为表现异常等心理疾患中解脱出来。更要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更好的适应不同的环境,保持并强化健康的心理。

2.适时安排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新时期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晨会、科技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开展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这样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还要协助学校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或针对学生提出的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给予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增进学生对健康心理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知道,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3.坚持开展系统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学生具有的各种心理问题因人而异,面对团体的指导有时难以收到最佳效果,应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地进行认真、耐心的交流和辅导,对症下药。通过以朋友式的谈心,有针对性地梳理、引导,帮助分析利害关系,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达到解除他们减轻心理障碍的目的。对有的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要有一个过程,甚至是比较缓慢的过程,这时需要班主任要善于等待,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协调,这不仅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也是锻炼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班主任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4.协调好家长与学校校的沟通路径

新时期班主任还要继续发挥家长和社会的教育力量,与家长齐心合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家长的教育态度、方式和内容也影响着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如果家长与班主任的教育方法,内容不一致,相互矛盾,会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导致形成多重人格。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向家长宣传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家长如何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等知识,使家长既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更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认识到: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离不开文明、和睦、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同时,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从而保证他们身心都得到健康地发展。

总之,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对班集体建设,对学生个人的成长都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它能使班级每个人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心理素质得到提高,性格趋于完善,能使整个班集体和谐、健康、融洽、有朝气、有凝聚力。因此,班主任教师对青少年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必然,更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如何当好班主任》魏书生

第4篇: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根据对我校学生“学习观”“恋爱观”“择业观”“人生价值观”等方面的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现象及问题:

1.他们大多重视高考,重视考试,但又十分紧张考试,害怕考试,最终导致两极分化。一部分因过度紧张,压力过大而成绩一落再落;另一部分则破罐破摔,得过且过,甚至完全放弃。

2.他们大多渴望早恋,又害怕早恋,不能以良好健康的心态去对待“早恋”。

3.他们大多“金钱观”占据上风,“择业观”有所偏颇,“人生价值观”不够正确,不明白活着的真正意义,不清楚到底该追求什么,人生定位十分迷茫。

这些现象及心理对他们整个学习过程及人生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当然,我们同时还发现了在其他学生身上却存在着较好的现象,对他们的情况及心理,我们也进行了总结:

1.他们大多成绩较好,而且十分稳定。他们能够正确看待学习、成绩和高考,既足够的重视,又不过度看重。

2.他们大多有着正确的“恋爱观”,明白自己的重任,一心扑在学习上,心无旁骛。

3.他们有着正确的“金钱观”,能够理性消费;能够适度并有原则的结交朋友;他们尊敬师长,尊敬父母,很少顶撞长辈;他们知道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有自己的个人理想和人生规划。

通过以上两类学生的对比,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健康良好的“学习观”有利于他们成绩的稳定,学习的提升。

2.健康良好的“恋爱观”有利于他们正确认识“早恋”,躲开“青春炸弹”,顺利完成学业。

3.健康良好的“金钱观”“交友观”“人生价值观”有利于他们人生的定位,价值的实现。

那么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帮助在这些心理方面不够好的同学加以改变,让他们努力向健康正常上靠近,以利于自己的学业、就业和今后的人生。具体我们制定了以下措施和方案:

一、学习方面

作为高中生,必然会把高考作为头等大事,这本无可非议,但是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却又“火上浇油”,给他们带来更多更大的压力。所以,我们有以下建议和方法:

1.我们希望国家方面能够逐渐淡化、分流高考,不要再制造“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紧张气氛。

2.对压力过大、过于看重考试的同学实施减压。告诉他们人生不是短跑赛而是马拉松;高考不是结束而是人生的开始;人生的成功是长期努力慢慢积累的结果。

3.对学习没有动力、厌学情绪严重的同学则要采取加压的方式。要告诉他们:你可能认为学习很艰难,很痛苦,很没劲,但是人生中又有哪些事情是简单易做的呢?

4.针对不同的同学选取不同的文章、书籍、影片来让他们阅读观看,让别人的故事、讲述、道理、情感来打动他们,进而影响他们、改变他们。

二、早恋方向

1.教师面对面谈心。对于深陷早恋、有早恋苗头、对早恋有疑惑的同学,一定要单独谈心,确保对他们隐私的保护。

2.在班级开展以“早恋的利与弊”为话题的辩论赛,引导学生远离不正常心理行为。

3.选取相关的文章、书籍、影片来让他们阅读、观看。

选取这类文章、书籍、影片时教师要特别谨慎,因为有一些书籍、影片可能更多地出于商业考虑,专用爱情情节来吸引人的眼球,不但对青少年起不到正面教育作用,可能反而会起坏作用,所以我们自己先认真阅读、观看这些书籍和电影,进行筛选。

三、人生观、价值观方面

1.组织学生举行以“我心目中的英雄”为话题的演讲赛。

经过大约一周的准备,演讲赛如期举行。他们一个个精神抖擞、气宇轩昂,好像自己也成了英雄。具体心目中的英雄真是千奇百怪:有古代,有现代,有外国的,还有“感动中国”中的一些人物以及当代的一些影星、歌星等。他们的稿子大多主题鲜明、人物突出、文采优美,他们的演讲大多声音洪亮、情绪饱满激昂,他们的肢体动作还自然娴熟、引人注目……场上挥洒自如、气势蓬勃,场下掌声雷动、欢呼成片。更重要的是他们文章中所传达出来的对人及人生、人的价值及追求的理解让我们热泪盈眶,深感欣慰。

2.教师选取几篇典型的文章在班级诵读,读完后针对文章中涉及的“金钱观”“交友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主人公行为的对错,提出自己本人在这些方面拥有的疑惑。这是在举行了演讲赛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升级训练,主要为了考察他们对人生的认识是仅流于表面,是一时的;还是扎根内心,是永久的。

3.推荐相关文章、书籍供学生阅读,相关影片及视频供学生观看。

对于所阅读的书籍及观看的影片,要求学生写出心得、体会、观后感,并通过我们的批阅来感受学生的认识及心理发生的细微变化,及时捕捉这些变化,对好的现象加以鼓励,对有所偏差的地方及时引导及规劝。

4.春节假期期间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放假回家对自己周围那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尤其是同龄人做一个采访。他们大多都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并自觉地写下了心得感受,另外,也能从那些人身上进一步认识到了生活的不易和辛酸,认识到了学习及知识的重要性。进而震撼了他们的心灵,改变了他们的心理,也更明白了人生的真正意义和追求。

5.了解“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事件”及观看“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视频”,发起了“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大讨论,引导他们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人生追求。

经过不断的努力,我们所做的各项工作虽说有困难、有障碍,但是看着学生们一个个脸上绽放的笑容,一个个精神抖擞、阳光开朗的样子,感受着他们的心里、心态、认识尤其是行为举止上的巨大进步,我们感到十分欣慰。

第5篇: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摘要】 中医心理学是以经典的中医理论为主导,在医事保健活动中,研究情志心理因素与疾病或健康之间的网络关系,并用于指导实践的一门系统的科学体系。中医心理学事业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本文综述了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并重点论述了当代中医心理学发展。最后我们对中医心理学发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中医心理学;发展;展望

[Abstract] The psychology of TCM takes the classics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as the leadership,in the practice of medicine health care activity,grinds looks into a matter between the psychological factor and disease or the health network relations,and uses in instructing the practice for a system scientific system.The psychology of TCM experienced the winding development course,this article summarized history of psychology of TCM,and elaborated the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of TCM with emphasis.Finally we proposed the forecast to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of TCM.

[Key words] psychology of TCM;development;forecast

在我国传统的中医学中有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医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新学科的出现也是必然的,中医心理学是近二十多年才兴起的,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中医学的新兴发展。我们从中医心理学的历史渊源、近展、未来展望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地讨论。

1 中医心理学的含义

中医心理学(psychology of TCM)是以经典中医理论为主导,在医事保健活动中,研究情志心理因素与疾病或健康之间的网络关系,并用于指导实践的一门系统的科学体系[1]。

2 中医心理学的发展

2.1 中医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远古时代是中医心理学思想系统形成时期,尤其是《黄帝内经》的出现,使中医心理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它也是世界上较早阐述中医心理学临床思想和治疗方法的一部著作,对后世中医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内经》对中医心理学思想发展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内经》中人格体质的分型理论、心理与发病的问题、心理与诊断、心理治疗理论等。中医心理治疗的方法在《内经》中表现得很丰富,主要有祝由、情志疗法、导引吐纳等。后世的华佗也曾运用心理疗法治疗疾病。《后汉书·方书列传》中记载华佗曾治一太守久病,使之盛怒,“吐黑汁数升而愈”。这便是运用“怒胜思”的心理疗法。同一时期的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对心神疾病也作了详细的研究,论及的心神症状多达四五十种。金元四大家对于情志疾病的理论和治疗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特别是“攻邪派”的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记载了大量的情志疾病治疗的医案。明清时中医心理学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其中重要的就是对脑的认识较前人有了很大的进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的说法;清代王清任于《医林改错》中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观点,并指出脑与各脏器之间的联系及脑髓生长与智能发展的关系,其对人脑作用的研究与论述,堪称是中医心理学思想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中医心理治疗方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明代张景岳明确提出了七情致病说以及治疗方法,清代陈士铎在《石室秘录》中提出了许多颇具匠心的心理治疗方法,如“意治法”、“神治法”、“劳治法”、“逸治法”等[2]。众多的医家如:傅青主、叶天士、王纶、徐迪、秦昌遇等都对中医心理学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2 现代中医心理学的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中医心理学概念被提出后,有关研究逐渐活跃起来。经过这些年的发掘、整理、研究,中医心理学已逐渐建立起较为系统的学术体系,并出版了一批中医心理学专著和发表了数百篇中医心理学论文。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专家学者们关于中医心理学思想研究的成果越来越丰富。从整理出的相关内容来看,可以说在以《内经》为代表并经历代逐步完善的中医理论框架中,心身统一的观念是一以贯之,交融于中医基本理论中,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的[3,4]。我们总结了二十多年的中医心理学发展中的重大事件,见表1。表1 二十年中医心理学发展的重大事件

1985年在成都召开了首届中医心理学学术会议,中医心理学从中医学中“分娩”出来,成为一门新兴学科。二十多年来,中医心理学事业在坎坷曲折中不断发展[5]。中医心理学经过董建华、王升龙、苏复等老教授们地开拓,现在形成了初步的体系,也得到了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视。中医心理学的论文、专著大量增加,我们根据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中国学术期刊检索、CSCD期刊源对中医心理学二十年的出版物进行了初步地统计,见表2。以上表明,中医心理学这门学科从理论研究、著作论文、教学教材、文献整理等多个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1986年,全国14家院校和单位共同编写的《中医心理学》教材正式出版,之后很快被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发行。东南亚、日本、香港等地的医学界都很关注中医心理学的发展。随之出版了《实用中医心理学》、《中国古代医学心理学》、《中医心理治疗》、《中医心理学原旨》等,完善了中医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我们将对中医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建构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列于表3。表2 中医心理学出版物统计(截至2008年)表3 中医心理学代表著作(以年份序)

3 展望

中医心理学的未来中医心理学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的一部分,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强调整体性,以中医学整体观为指导,整体地看待人的心理现象、心理与生理的关系,以及心理现象与环境的关系。正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内容[6]。我们不仅要继续完善中医心理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范围;同时也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从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等方面去研究中医心理学,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积极吸收西方心理学、精神治疗学中有利于中医心理学发展的部分。构建适合于中国社会文化的心理学理论,在临床实践中探索适合华人的中医心理疗法,为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实现本土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米渠.中医心理.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19.

2 刘维超,彭江云.浅谈中医心理学的发展.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1):49-51.

3 周莲菊.《黄帝内经》中的中医心理学理论探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7):3.

4 张小虎,古继红,区永欣.《黄帝内经》对中医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影响.湖南中医杂志,2003,19(4):4.

第6篇: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辅导 职业生涯规划

高职院校基础学科专业在就业方面与其他专业技能型学科相差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和就业的积极性。这其中有市场需求和专业设置局限的因素,更与高职生在就业中缺乏客观的目标以及有效的心理承受能力等自身原因有关。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基础专业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可以有效缓解这一问题。

1理论简介及研究背景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等人倡导的心理学研究新领域,主要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认知过程、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它一反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理论,致力于从建设性的层面来研究和探讨心理健康及其教育问题,拓宽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视野。

2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2.1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现状

(1)高职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主动性不强,行为滞后。一项由北森测评网、新浪网和《中国高职生就业》杂志共同开展的“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显示: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和工作没有规划的高职生有62%;规划不够明确的有33%;极少的高职生有明确的规划设计,约占5%。这显示高职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主体性不强、行为滞后,其结果是在校学习期间不能全面地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无法形成一个明确的择业意识。

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高职生提高主体意识,积极主动地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更好地认识自我,进而规划自我,实现理想。

(2)高职生的职业选择与职业价值越来越趋向功利化。当前高职生对职业的价值判断趋于务实主义,追求实惠,功利化倾向在相当一部分高职生当中存在。基础专业的高职生工作面窄,且大多数工作内容属于非创造性盈利工种,但是在职业的去向上,他们普遍希望到大城市、大单位、待遇好的地方。在职业的选择、就业的选择中,没有从自身专业特点、个人能力条件和社会需要出发。

2.2积极心理学可以调适基础专业高职生就业产生的心理问题

从目前来看,基础学科专业的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后,由于专业的缘故可以从事的工作种类相对较少,受到的青睐度较低。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基础学科专业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也是所有专业中排名最为靠后的。

这种就业市场的差异使得基础专业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调查发现,和应用型专业学生相比,基础学科的学生在进入学校时,就从高年级学生那里了解到本专业的就业难度,感受到了就业的负面压力。很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碰到很多以前从未有过的遭遇,承受较大的心理负担,当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遇到一些挫折时,往往就很容易产生焦虑、郁闷、放弃的心理。

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在基础专业高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可以帮助他们客观进行自我生涯规划,在精神上、心理上成人、独立,从而具有自我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同时,帮助高职生建立科学的择业观,及早了解社会,降低基础专业高职生就业压力。

3积极心理学对基础专业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启示

3.1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树立“积极心态”

对就业较难的基础专业高职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其科学就业观,树立正确积极的心态对待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首先要转变就业观念。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基础专业高职生认识到职业与人生发展的关系,正确认识自身专业与职业需求的关系,树立二次甚至多次就业的观念,积极就业;其次要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增强就业信心。这需要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加入积极心理学因素,让基础专业高职生调整自己对待就业压力的心态,形成就业压力是相对的意识。

3.2营造职业生涯规划的良好氛围与育人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良好的、积极的组织氛围可以对个体积极品质的形成重要的促进作用。高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是一时的工作,应着眼于学生成长,贯穿整个大学期间,为高职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提供全程化、立体化的指导与服务。

3.3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

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都有自我发展的愿望和可能,所以要重视人的积极性,通过创设相关情境引导个体健康成长。在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中,主体是高职生自己,高职院校的角色只是提供一种方法、工具,帮助高职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因此,基础专业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以人为本”,贴进学生,根据所学专业特点、市场需求等方面从职业生涯规划与学生今后职业与人生发展紧密相关的角度,激发学生关注自身成长、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总结,最终把个人的成长需求转化为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 梁挺,邓怡平,郑浩轩.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团体辅导对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08).

[2] 薛香.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J].琼州学院学报, 2010(06).

第7篇: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学生;心理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结合地区逐渐成为一个特殊区域。该区域人口密集,流动性强,不同家庭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差距悬殊,这也导致了该区域整体学生的基本素质较差。在这样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城乡结合地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亟需我们的重视。此外,由于师资力量分配不均,导致部分学校缺乏专业专职的心理健康老师,只能由非专业人员兼任,这样很容易造成错误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培养。

一、城乡结合地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层面。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良的家庭环境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导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缺陷。城乡结合地区的大部分家长文化程度较低,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甚了解,往往采取与学生年龄不符的行为模式或学习模式,学生往往会产生压抑、沉默甚至暴躁的心理。此外,大多数家长长期在外工作,与孩子相处的时间特别少,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家长的关注与陪伴,不利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父母关系恶劣或父母离异会令孩子产生不安全感,导致敏感多疑、充满敌意甚至行为偏执。如果父母的教养方式不恰当,则会导致孩子长大后出现类似的行为模式。也就是说,原生家庭会对后代的心理特质和行为习惯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2.学生层面。每个学生都是发展的个体,都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由于学生在身心发展过程中还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不相适应导致他们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的情况。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的学生,一方面要求独立自主,脱离大人的看管;另一方面又表现得十分幼稚,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他们很容易被各种各样的诱惑所吸引,尤其是城乡结合地区的学生,面对外面各种各样娱乐场所的诱惑,例如网吧、游戏厅,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疏于管教的他们逐渐沉迷其中,导致不良行为的滋生。

3.学校层面。学校的校园文化、学习环境、班级文化以及教师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依然会有部分学校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难免会出现学习压力过大,产生厌学、考试焦虑等不良的情绪体验,从而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教师的言行举止也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教师不当的教育行为会造成和加剧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城乡结合地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积极心理学认为,如果能经常体验到快乐、满足、幸福等积极情绪,就能够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能够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能不断地取得成功,改变不良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成为一个自信幸福的人。因此,本研究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引,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做好家校社合作

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离不开学校、家庭以及社区的影响,因此,要努力促成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平台。创建幸福的学校文化,营造健康幸福的家庭环境以及打造积极阳光的社区,通过三点一面的带动,充分把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普及起来,让学生在环境的熏陶下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积极的心态以及行为习惯。

1.创建幸福的学校文化

一个良好的学校文化往往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长远的影响。创建幸福的学校文化势在必行,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设:第一,学校领导认同幸福教育以及积极心理学的相关教育理念并愿意为其付出努力,完善相关行政机制,建立专业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小组,以校园积极心理学课程、课题带动,形成积极健康的教育氛围,培养积极向上的学生。第二,提升教师的幸福感、成就感和归属感。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也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导师。教师的人格特质和情绪都会影响学生,要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离不开培养教师的积极品质。

2.营造健康的家庭氛围

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与家庭密不可分。家长的教养方式、行为模式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家长应重视积极心理品质的力量,主动学习和实践积极心理学理念。同时,学校应该定时开展积极心理学品质培养方面的论坛、讲座或者家长会,让家长能够更近距离地学习相关的知识,促进自身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

3.打造积极阳光的社区

城乡结合地区虽然环境特殊,但是社区是不同区域资源的统筹者。社区能够更好地调动该区域的资源以便更好地开展教育活动。例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能够更好地利用宣传册子、媒体宣传等手段给学生和家长传授积极心理学理念,让他们在社区文化中感受积极心理学的力量。同时,社区可以创建积极、幸福、健康的文化环境,及时给予心理困惑的学生或家长更好的辅导和帮助。

(二)落实心育工作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工作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能力,自我情绪和行为的调控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落实教学工作,践行积极心理学理念是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

1.多方位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课是培养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除此以外,团体心理辅导、个体辅导以及学校心理辅导中心都是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途径。首先,专兼职心理老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积极的心理品质,能够接纳学生,理解学生;其次,要切实落实每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让学生在心育课上能够有所收获,能够认识自己的优秀品质;最后,对于个别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要建立心理档案,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去疏导学生,让其享受快乐幸福的人生。

2.全方位践行学科渗透教学工作

仅仅依靠专职心理教师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不现实的,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常规学科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学理念,让学生在每个学科都能体验到积极的情绪,有利于学生形成稳定的积极心理品质。首先,每个学科的老师必须具备积极的心理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影响学生;其次,教师应该创设积极轻松的教学氛围,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体验积极的情绪,并内化成积极的行为模式;最后,多采取小组学习、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在竞争中体会到成就感,有利于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品质。

城乡结合地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坚持践行心理健康教育,践行积极心理学理念,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心理健康的诉求。因此,我们要坚定信念,用心教育好城乡结合地区的每一位学生,用积极心理学的力量让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城乡结合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及干预[D].徐伟.山东师范大学,2011.

[2]刘佰桥,王薇.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压力事件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02).

[3]孟万金,官群.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9,(08).

第8篇: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健康心理学;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认知;合理择业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11-03

一、自我认知内涵及发展

(一)自我认知的内涵

很多心理学家曾对自我认知提出过不同的见解,虽没有公认的统一定义,但在某些方面达成了共识,即自我认知是在一定意义上对自己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具体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两部分内容[1]。这两部分包括个体对生理自我(如身高体重)、心理自我(如思维活动、个性特征)和社会自我(如人际关系)的认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层次。无论是个体的成就行为还是心理健康,都有赖于人们对现实(自己的真实情况、客观环境)的准确感知。而自我认知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升华的过程,个体能够认识到自己整个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并能够将自己的整个心理活动进行合理控制,而达到一种无我的境界,并能在这个状态中不断地超越自我。同时,在这个状态中,认识主体已经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和记忆的关系,并认识到自己在认知中的地位。最后,这个自我很可能在形式上被抛弃,可以在空间上纵观自己的整个心理状态和完全的自我运作模式,而不是整个自我都斡旋于思想和记忆的范围内。从认知自我,认识自我的性质和运作方式,到抛弃自我、达到无我,是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这是现阶段自我认知的最高状态。

(二)自我认知的发展

从1890年威廉・詹姆斯把自我概念引入美国心理学,认知革命取代了行为主义而成为心理学的主导势力,自我在心理学领域也几经浮沉[2]。1939年哈特曼发表《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一文标志着自我心理学的成立[3]。同时,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James,1891年)与米德(Mead,1934年)曾提出把自我分为主体我(I)和客体我(me),即把自我一方面看作主体来认识,另一方面看作活动的对象或内容来认识。“主体我”表示自己认识的自我,主动地体验世界的自我。“客体我”表示物质的自我,即自我的身体、生理等要素组成的血肉之躯。詹姆斯认为,三种“客体我”(物质我、社会我、心理我)都接受“主体我”的认识和评价,一般说来,两者大致相同时,自我表现为一定的心满意足;当两者发生矛盾时,自我表现为一定的欲望和追求。1998年,包梅斯德在他的《社会心理学手册》一书中对自我问题进行了详尽的研究,提出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评价随着个体发展和社会经验增长而逐渐建立起来。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认知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自我认知普遍存在的问题

大学时期正处于人生的转折与过渡时期,面临着建立自我认同的核心发展任务。在这一时期其特点是个体自我意识和社会自我意识开始明显发生冲突,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出现一些矛盾;面临即将步入社会的焦虑、渴盼等心理倾向明显增加,理想自我逐步向具体计划发展,自我意识由“高昂”向“现实”转化,但仍是理想自我占据主导地位。在大学生中有一段流传甚广的顺口溜:“大一理想主义,大二浪漫主义,大三悲观主义,大四现实主义。”内容可能有点偏离实际,但较客观地描述了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理想―冲突―面向客观现实”的心理发展过程及自我意识的调适过程[4]。

在这一时期大学生在自我认知方面存在着概念模糊、评价偏高或偏低等问题。大学生正处在青年中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最明显的时期,心理发展不平衡、情绪不稳定使其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心理矛盾冲突时有发生,容易发生自我认知失调。社会与认知心理学家利昂・菲斯汀格指出,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认知所呈现新问题

高职院校求学的学生,由于社会、学校和自身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与本科院校大学生相比,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具有其特有的自我认知[5]。因为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大学生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与普通的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在学习能力上,难免存在着学习主动性差、知识掌握能力薄弱等缺点,同时由于当前社会上存在着追求高学历等倾向,使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呈现出新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基于自卑心理的过低自我认知。高职院校有部分学生存在过低的自我认知,原因是过多地自我否定而自惭形秽,使其形成了自卑心理的自我认知。高职高专学生这种自卑心理的严重存在,导致消极的自我认知,在这种认知水平下,学生容易丧失自信心、进取心,从而引发孤独心理、逆反心理、焦虑心理等,使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心理负担,增强紧张感,从而限制自己智慧和能力的正常发挥,导致效率不高和效果不佳。这种基于自卑心理的过低自我认知造成高职院校大学生本身的不自信或妄自菲薄,甚至有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理,使其在自我意识完善过程中,有时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出现自我认知偏差,甚至造成自我认知障碍。

2.基于自以为是心理的过高自我认知。高职院校有部分学生存在着心理的过高的自我认知,形成与周围环境相脱节的堡垒式自我认知。这些学生认为人生的目的是“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并对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能性毫不怀疑。还有相当一部分的高职高专学生一方面在现实世界表现出自卑心理,另一方面,在虚拟世界中表现出极高的自我认知,现在网络的普遍成为了他们逃避现实的一个避风港,对于网络表现出了不正常的依赖性,对成功的渴求使他们生活在虚拟的梦幻世界。而实际上,这些学生把荣誉或引起人们的羡慕、赞赏,作为一种生活目标追求,他们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但另一方面又不愿意承认或在潜意识中不接受这种认知,始终在主观上建立起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这种过高的自我认知使得他们自身总是处于较强的自束和更强的情感波动之间的矛盾之中,一旦目标、愿望不能达到,就会背上沉重的包袱,被压得喘不过气来,造成精神过度紧张。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认知对择业的影响分析

自我认知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即将面临的求职择业的关键一环[6]。在择业过程中,当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与社会客观评价达成一致时,择业就容易成功;如果自我认知高于社会的客观评价,在择业过程中就容易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如果自我认知偏低于社会客观评价,自信心就会较低,择业时畏首畏尾,踌躇不前,就会遗失良机。所以,认识自我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成功地走向社会的必要条件。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合理自我认知对择业的影响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从学校获得知识并掌握技能,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择业就业。职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职业是人一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决定了一个人的收入、生活水平、社会地位、个人的价值体现以及生活状态。高职院校大学生通过自我认知,培养对工作和社会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所以,自我认知是整个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的第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一步,正确良好的自我认知为以后职业发展道路奠定了稳定的基石[7]。高职院校大学生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社会的客观需要和自己的未来职业追求进行合理择业。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不合理自我认知对择业的影响分析

由于现今社会背景下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认知存在着不合理、不正确的偏差,导致产生了以下几种非科学性的择业观:

1.以自我需求为中心的完美主义。在择业的时候只关注到自己的感性需要,很少考虑自身特质。

2.应急从众性。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在学校期间一直没有构建一个完整的自我认知体系,到最后临毕业时来不及再分析自我和未来的择业相结合,只能盲目地跟风和随波逐流,而选择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

3.急功近利型。学生往往只考虑哪种职业的工资高待遇好,哪种职业社会地位高,或者哪种职位不辛苦又容易得到,至于该职业是否适合自己、自己是否能胜任、是否有利于自己的长期发展却很少顾及。

四、正确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及择业观念

学生的自我认知关系到学生的自我定位,能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求学心理和就业心理,影响着学生的生活状态、学习状态和就业后的工作状态。对于自我的肯定和自我的心理调节有助于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塑造健康完全的人格,使他们在正确的自我认知及定位下合理择业,对于以后进入社会工作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正确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自我认知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的栋梁,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息息相关,他们是社会价值与财富的创造者,但是如果他们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况,连对自己都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和自己本身都不能和平相处的话,日后必会成为社会问题。在他们择业就业过程中,如果没有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要求过高或过低,容易造成理想与实际的偏差,造成很大的心理落差感,形成巨大的心理负担。这样下去,就不能实现为我国社会主义作贡献,成为未来社会主义主人翁的目的。不能认同自我价值,更不能接受外界的价值评判和认定,长期的恶性循环,不排除部分学生对社会产生仇恨心理甚至发生报复社会的行为,这势必是为我们以后的和谐社会发展埋下了危险的地雷,很有可能一触即发,后果不堪设想。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的个性和心理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在趋于完善,其自我意识和认知正处于发展的动荡期,他们对即将踏入的社会开始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有了审视。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社会,人是处于社会中的人,人在与社会的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断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发展自己。因为自我意识在社会实践中产生,自我认知作为个体社会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个体在一定社会环境下,在与他人的人际互动过程之中发生的对自身的认识。两者都脱离不了社会,都是在社会中的自我认知。所以,高职院校大学生只有结合自己和周围的社会环境,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水平,根据社会需求形成与之相对应的自我评价,养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不仅对其求职择业意义重大,同时对于其以后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不无裨益。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在正确的自我认知水平下合理择业

高职院校大学生正确地自我认知,对于其求职择业时的合理心理调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目前教育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学生在择业时存在较多的心理误区,比如:攀比心理严重,过分注重薪金要求;过分相信自己,不能在总的社会环境中务实前行;缺乏自我奋斗精神,过分依赖社会关系;自命不凡,沉迷于虚拟世界寻找寄托,最后导致脱离社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所以只有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对自己进行合理的定位,才能不好高骛远,根据自己的实力水平,以平和的心态迎接面前工作的挑战。同时,客观的自我认知是使个人能力得到恰当发挥的前提。在这种正确的自我认识情况下,大学生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对,以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情绪规划自己的人生,迎接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挑战,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施展。

五、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认知及对择业的影响,认为高职高专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具有较高智力、较高文化和较高自尊心,同时又不同于一般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因而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所以,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认知教育,架构科学的自我认知教育方法和途径,寻求学生自我认知与择业就业相嫁接的有效模式,这不仅有助于其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更有利于其个性特征与择业就业目标的理想匹配。这样才会不断提高就业竞争力,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获得成功,这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自如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岳宝华.大学生自我认知发展和完善的途径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5(22):96-97.

[2]詹姆斯.心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9:72-74.

[3]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36-37.

[4]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新论[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44-46.

[5]程迪.浅析高职高专学生的自我认知――高职高专学生心理状况调查分析[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82-84.

[6]张雅琴.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体的认知协调[J].求索,2006.64-66

第9篇: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校园体育文化 幼师生 心理健康

一、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教育都是片面追求升学率,重视学生的智商教育,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的幼师生正处在生命历程的重要转折阶段,他们首次独立面对学业、交友、恋爱、就业等人生重大课题,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和心理的困惑。绝大部分的学生能在教师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做出正确的选择,最终成为合格的毕业生,但少部分学生面对时代的冲击,社会、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产生情感异变而导致心理失调。他们常常感到无所适从,感到彷徨、迷惘。有的幼师生由于多方的压力,无法排解,而导致心理疾病,有的幼师生甚至会由于情绪失控,心理偏激而造成悲剧。校园体育文化作为幼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构建和谐校园的要求,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对幼师生的心理影响,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mentalhealth)的概念是由心理卫生(mentalhygiene)的概念延伸而来的,是指个体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使心理处于良好的状态以适应外界的变化。它主要体现在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信念上,并在其调节下把个人的需要、动机、欲望、理想和行动统一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智力正常,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人际关系和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健全的人格等内容。目前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实:对人“心理”的开发和教育,能有效地让他了解和驾驭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意志,使自己走向良好的学习和生活轨道。

三、校园体育文化对幼师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校园体育文化能够增强幼师生的自我意识

幼师阶段是青少年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由于学生在肌肉方面的成长和性方面的趋于成熟,其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具有明显的成人感、自尊感和自我表现的感觉,渴求友谊,希望被他人理解,被他人尊重。校园体育文化可以使幼师生在活动中得到他人的认可,增进相互了解,建立长久的友谊。尤其是在比赛的时候,可以通过行动的过程、行动的结果检验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与对手的较量、同伴之间的对照,正确地认识自我、反省自我和改变自我,可以通过战胜对手、挑战极限树立自尊,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2.校园体育文化能够有效培养幼师生自我调控的能力

中专幼师生的心理调控能力还比较差,情绪波动比较大,遇事不冷静,容易激动、暴躁,在诱惑面前不能克制自己,有的幼师生甚至会因此走上歪路。在激烈的体育运动中,学生要经历情绪的波动与起伏,经受胜利的诱惑。我们要通过校园体育文化教育学生,不能因为胜利而冲昏了头脑,忘乎所以,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做到胜不骄。也不能因为失败而丧失信心,万念俱灰,一次失败不是永远的失败,也不是所有的失败,生活还会继续下去,胜利就在前方。教育学生遇事从容、处事机警,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教会学生分析控制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保持良好的心境,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教会学生心平气和、宽容大量,自觉抵制社会生活中的种种诱惑,不做出不利于自己和不符合社会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行为。

3.校园体育文化对幼师生的激励作用

在体育运动中,人们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其中有来自内心的,如紧张、害怕、失落、犹豫、猜疑等心理;也有来自外界的,如来自大自然的地理、气候环境和运动场景的复杂多变等。同学们为实现目标,就必须承受来自内心和外界的各种压力,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消除障碍。校园体育文化具有较大的激励作用,通过体育比赛的胜利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激感潜能,激励幼师生向优秀的体育健儿学习,力争顽强拼搏,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为社会培育下一代。同时教育学生要站得高,看得远,不要因为短暂的得失而陷入其中,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并认准目标,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4.校园体育文化能丰富幼师生的情感体验

体育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它具有竞争性、趣味性、集体性等特征,能给人以各种体验。如通过努力终于学会了某个动作,学生就会产生满意、愉快的情感;而运动场上受到同学的关注,得到别人的赞许,会产生高兴、惬意的情感;参加激烈的比赛,产生紧张的情感;在体育比赛中取胜,产生兴奋、欢乐的情感,失利则产生忧郁、失落的情感。幼师生在体育运动中,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能逐渐扩展幼师生的心理承受空间,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5.校园体育文化有利于融洽幼师生的人际关系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担当社会角色,形成和丰富个性的基本途径,也是个体完善发展的重要途径。许多幼师生虽然掌握了比较完备的科学文化知识,比较系统的专业技能,但由于人际交往能力较弱,当他们步入社会时,常常不能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有的同学甚至会被社会无情地淘汰。校园体育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为幼师生提供了各种角色体验的机会和场合,使他们在各种角色体验中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了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了友谊,增强了团结,发展了幼师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6.校园体育文化能够缓解幼师生的心理压力

人的心理素质是伴随着人的成长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专幼师校园体育文化应该针对当代幼师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运用体育宣传、体育讲座和媒体等形式,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幼师生控制情绪,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通过体育运动等形式,幼师生在运动中得到一定的发泄,把心理压力适当地释放出来,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变压力为动力,逐渐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只有心理素质提高了,幼师生才能正视社会上一些不良的择业就业现象,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更好地争取和把握社会机遇,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个性心理特征。

四、结语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顺利成长的必要条件,对人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未来的社会充满机遇和挑战,当代幼师生要想适应社会,成为社会的可用人才,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幼师体育文化在重视幼师生智商开发的同时,应着眼培养幼师生的健康心理和人格,真正让幼师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优秀幼教人才。

参考文献:

[1]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毛荣建,顾新荣.幼师生自尊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2):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