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命起源的理论范文

生命起源的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命起源的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命起源的理论

第1篇:生命起源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职业生涯发展;成熟度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21-0066-02

在现代企业管理下,实施人才经营战略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人才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力量源泉,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来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只有拥有了充足的人才,企业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指个体对自已的直接行为负责人的能力和意愿。它包括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工作成熟度是下属完成任务时具有的相关技能和技术知识水平。心理成熟度是下属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高度成熟的下属既有能力又有信心做好某项工作。

一、正确确定员工的成熟度

企业员工的成熟度与员工的年龄、性格、工作经验、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受教育程度、成就感等因素有一定的关联。要诊断员工的发展层次,首先就要确定你给他的任务。任务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确定员工的职位角色或者是他要担任的职能,也就是说这个员工是做什么的;确定员工的职位角色以后,要布置任务和目标,这个任务和目标应该跟员工的角色相符合;任务和目标定下来之后,必须要有可行的行动计划和方案,也就是说是对目标和任务的一种分解。根据执行结果判断员工的成熟度。

二、根据员工成熟度选择相应有效的领导方式

领导方式的选择是员工在职培训的重点,只有因人制宜选择正确的领导方式,才能在员工培训指导中有的放矢。

1.命令型领导方式。对于成熟度很低的员工,也就是那些既无工作能力又不愿承担工作责任的员工应采取命令式的领导方式。这个阶段员工想做但是不会做。此阶段应采取的领导方式是命令式,即高工作低关系方式,领导者对这些员工应:进行具体工作分工,明确岗位职责、工作规范、工作标准,让他们知道每天上班应做的工作内容、完成时间,对他们完成的工作定期考核,并且考核结果要与奖金挂钩,要与年度的岗位聘任挂钩;转变观念。

2.说服型领导方式。对于成熟度较低的员工,也就是那些愿意参加工作,但自己的能力有限的员工,应采取说服型领导方式,即高工作高关系的方式,高工作行为可以弥补下属能力上的不足,高关系行为可以保护、激发下属的积极性,给下属以鼓励,使下属领会领导者的意图。领导者对这些员工应:明确岗位职责、工作规范、工作标准,定期检查考核。但管理的侧重点应是沟通与指导并重,通过沟通从心理上更进一步增强它们的工作意愿和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成长期望值;加强工作指导,为了尽快让初步成熟的员工掌握企业管理工作的特点,安排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对他们进行实时帮助。

3.参与型领导方式。对于成熟度较高的员工,也就是那些有能力完成工作,但不愿意在工作中受过多约束和监督的员工,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是做好激励工作,了解下属的需要和动机,通过提高下属的满足感来发挥其积极性。此阶段宜采用参与式领导方式,即低工作高关系的行为,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参与决策,领导者着重给下属以支持,使其搞好内部的协调沟通。这个阶段的管理重点就是让他们不沉醉、不迷失、不偏离,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顺利向高成熟度员工过渡。

4.授权型领导方式。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意愿相对比较高,能力高,意愿也就高,可以说是双高阶段。领导者可以只给下属明确目标,提出要求,由下属自我管理,由此可采用授权式领导方式,即低工作低关系的行为。对他们的管理策略是以诚相待,信任他们,不多约束和干预,放手让他们工作,让他们自已设计、策划、完成工作目标。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在员工中形成支持性氛围,使他们更勇于承担责任和增强使命感;要努力创造条件和机会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总结提升,如参加高层次的管理培训班,让他们有一种受重用、挑大梁的成就感,使其保持内在的动力。

三、努力提高员工的成熟度的措施

员工的成长发展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企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员工的社会化是在企业的共同发展中实现的,它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1.加强员工培训

(1)培训要接近实际,保证培训工作的源头方向正确。搜集各部门员工培训需求。各部门有针对性地结合公司战略、公司对本部门的重点要求、部门的重点工作方向、本部门各岗位的实际情况、员工个人的提升方向来提出意见建议。搜集各部门对培训的意见、建议、分析、汇总,有针对性地总结,纳入年度培训计划。并正确划分员工的成熟度,按每类员工不同的特性与需求进行培训。

(2)创新思维,拓展教育模式。培训工作一定要树立创新意识,积极探索培训的新方法,进一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一是教育方式要实现“互动化”。要充分利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等技术手段,突破时空、地域对员工培训的限制,降低培训成本,扩大员工教育培训范围;加强在职培训,提高领导的主动性,提供鼓励措施,激发领导的积极性。

(3)加强日常培训管理工作,加强监控执行力度。培训核查工作要做到更加细致,所有课程必须有培训签到表、培训考核试卷、培训考评记录表;且这些把握培训是否产生效果的关键点的核查要更加深入、细致,只有关键点把握好了,才能确保各部门培训工作的执行力度。

2.约束与激励机制的建立

在物质激励方面,建议企业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完善薪资体系改革,引进职位评价系统,实行具有差别化的薪资政策;制定差别化的企业福利政策,重点向贡献倾斜。在非物质激励方面,注重企业文化激励的重要性;考虑带薪休假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将技能培训作为对企业全体员工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要求;将学历培训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向业绩评估结果优秀的员工倾斜;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增强技术专业通道的诱惑力;处理好竞争上岗、领导干部选拔中领导岗位集团总部内部、集团所属公司、社会招聘不同来源竞聘者的比例关系。

建立约束与激励机制,是确保培训工作有效的重中之重。要吸引和约束大家规范地操作培训工作,需要领导的全力支持、约束机制的建立,高层的试听、加强培训核查结果的公示及领导点评作用;激励机制的建立需要外训的投入,增加含金量、层次高的外训课程的引进,吸引员工的培训积极性。

3.建立现代考核体系,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要突出主要绩效考核,塑造“激情集团”企业在考核项目设置上要突出员工主要业绩考核,考核项目设置要突出重点和企业的核心利益,而不是面面俱到,使员工陷入绩效主义的泥沼;在绩效激励分值的设置上,要将解决现场问题的创造性工作放在足够重要的位置,奖得“让人眼红”,由此吸引员工的注意力,这样才能不断培植员工的创新力,培养员工的创造智慧,给员工的创新创造注入澎湃动力;在考核项目设置上要增加协作精神的考核,培养员工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整体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众人拾柴”的可喜局面。

4.企业文化制度化建设

对于已经成熟的制度中所体现的管理思想,要在企业文化中有所体现;在企业文化体系框架确认后,企业今后制定相关制度要以相应的理念作为其指导思想,同时在制度执行过程中,要求高度体现企业文化理念,确保将文化理念的精神落到实处;检查企业现行制度中有没有与文化理念相分离、对立的内容,强化与企业文化相一致、相融合的制度,修正或废弃与企业文化不相容的制度;以企业文化理念为基准,对企业制度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以适应变化和提升了的理念,通过组织和管理手段,防止刚性的制度对柔性文化理念的侵蚀;通过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在企业文化建设和推广过程中,控制企业文化发展的基本走向,对于因环境变化而已经明显与企业实际不符的文化理念,要及时纠正偏差,对文化理念及时更新;建立并严格执行文化管理相关制度,实现企业文化理念贯彻执行的制度化。

参考文献:

[1] 艾政清.现代行政领导者的素质结构及其优化问题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 领导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及影响[Z/OL].爱新觉罗阳的博客,2011-10-12.

第2篇:生命起源的理论范文

前言

第一部分 ABC-STORM 哲学宇宙模型中的概念

1. 定义

2. A的由来

3. 宇宙原始汤的由来

第二部分 ABC-STORM 哲学宇宙模型

第三部分 ABC-STORM哲学宇宙模型的进一步解释

1. A(黑宇宙)

2. B(亮宇宙)

3. C(智慧)

4. STORM (风暴)

5. 原始汤(Primordial Soup)

6. 生命时间(life time)

第四部分 宇宙哲学(Cosmology)

1. 对于宇宙哲学的认识

2. ‘完美无原因’宇宙理论(Perfection-no-reason cosmic theory )

第五部分 结束语

前言:

哲学首先要讨论的是宇宙起源问题。ABC-STORM 哲学宇宙模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存在与意识’模型。创立一个哲学宇宙模型是哲学人的‘千年梦想’。因为哲学首先要回答宇宙起源与本质问题,所以过去和现在都无法做到。我的努力是把可能性揉和在这个模型中。大爆炸理论是现在比较流行的理论,如同生命起源学说一样,本身还存在着缺陷。你可以从ABC-STORM 哲学模型中看到,大爆炸理论的中心—奇点(Singularity)仅是我们现在宇宙形成的可能性中的一个特例或者说一种可能性。尽管红移现象(red-shift)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radiation)支持了大爆炸理论,但同样的观测现在和今后也会支持其他的理论。

ABC-STORM 哲学宇宙模型是在目前科学条件下研制出的。它反映着当代自然科学发展的部分状况。我在ABC-STORM 哲学宇宙模型中尽可能多地综合了比较流行的观点,使大家可以直观地进行比较和判断。

ABC-STORM 哲学宇宙模型的突出的优越性就是这个哲学宇宙模型反映了关于宇宙起源,生命起源,物质起源,意识,物质,宇宙时间之间的关系与发生的可能性。另外,‘宇宙的原始参照状态’,‘物质视界’与‘宇宙原始汤’的概念也为我们研究物质起源和现今的宇宙提供了更多的思考课题。

ABC-STORM 哲学宇宙模型不是‘大统一’(theory of everything)的思想方法,仅希望通过这个模型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考和交流的平台。人类的思想是深奥无比的,就算科学家发现了制约宇宙规律的统一理论,它将最终改变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但它不能统一我们的思想。

ABC-STORM 哲学宇宙模型中的不足之出,它没有肯定宇宙是如何起源的,它仅告诉了我们可能性。你可能会从这个模型中找到最终的答案。

我在‘宇宙哲学’这部分主要谈我的思考。我很简洁地回答了很多前沿的问题,也具体地阐明了一些理论和思想。我把文章设计成‘适合所有对宇宙哲学感兴趣的人’。 希望能引发你更多的思考。我这里简单概括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

 提出一个哲学宇宙模型。

 提供宇宙原始参照状态(A)。

 提出宇宙原始汤概念

 指出大爆炸(Big-Bang)理论中‘奇点’(Singularity)仅是A的一种表现形态。

 提出‘完美无原因’宇宙理论。

 回答‘宇宙真理’包涵的内容。

 对宇宙哲学的目标和应包括哪些科学领域(学科)提出建议。

有了生命就有了智慧。人类是至今发现的最有智慧的生命体。人类自从出现在地球上,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对宇宙和自身的探索。这种探求真理的精神是我们文明发展的伟大动力。尽管人类目前对宇宙和自身所知依然甚少,摆在我们前面的路还将会很长。只要我们的思想不枯萎,智慧的光芒就会永远照亮全宇宙。

第一部分 ABC-STORM 哲学宇宙模型中的概念

1. 定义

1.1 A:即‘黑宇宙’状态,也称为可生成物质的宇宙状态。

1.2 B:即‘亮宇宙’状态,也称为有物质的宇宙状态。

1.3 C:即‘智慧’状态, 也称为地球智慧状态。

1.4 STORM(风暴):意指某种力量导致目前秩序的巨大动荡。

ABC-STORM 模型中有3种‘风暴’:宇宙风暴,地球风暴和头脑风暴。宇宙风暴表示物质的起源过程;地球风暴表示生命起源过程;头脑风暴表示思维和思维的产生过程。

1.5 原始汤(Primordial Soup)

 宇宙原始汤:物质起源和演化所需的原始环境。

 生命原始汤:生命起源和演化所需的原始环境。

1.6 物质视界(matter horizon):普通物质存在的起点。

1.7 生命时间(life time)

 TU:宇宙时间。

 TA:A的生命时间。

 TB:B的生命时间。

 TC:C的生命时间。

 TM:人类的生命时间。

2. A(黑宇宙-Black universe)的由来

大多数科学家确信我们现在的宇宙—B,起源于大约137亿年前。可以肯定的是,很久以前B(亮宇宙)来源于一个不同的宇宙状态—X,即B≠X。因为B是‘亮宇宙’状态,另外,B是有物质的宇宙状态。而B≠X,所以X一定是个‘不亮’的宇宙状态,也可以说X是一个可生成物质的宇宙状态,即X=A。结论是:B来源于A。我也称A为‘上帝的黑房子’。如果能证明A不存在,那将是人类的惊喜。

3. 宇宙原始汤(Primordial Soup of the universe)的由来

由于B来源于A,也就是说B中的物质一定起源于A。那么A中一定存在‘物质起源和演化所需的原始环境’,即A中存在‘宇宙原始汤’。

第三部分 ABC-STORM 哲学宇宙模型的进一步解释

1. A(黑宇宙)--Black universe

 A就像我们睡着时一样,我给它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上帝的黑房子’。

 A是宇宙的最原始状态。

 A中存在着变化,孕育着‘革命’。

 A有3种存在形态:

1. A无穷小。这就是‘大爆炸’理论中的‘奇点’概念。

2. A无穷大。宇宙无起始,但B有起始。

3. A有大小范围,但无边界。可认为是一种拓扑形状。

研究宇宙起源,事实上是对A的这三种变化的不同解释。

2. B(亮宇宙)--light universe

 B就像我们睡醒时,天可能还没亮,但不久我们就看见了太阳的光线。

 发光体与普通物质产生。

 B可能经过n次规模不等的‘宇宙风暴’才到今天这般。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大规模的‘宇宙风暴’大约发生在137亿前左右。

 B中时刻发生规模不等的‘风暴’。B中物质的产生是可再发生性的(recurrent),(就像从A到B的过程)小到基本粒子,大到恒星,星系。

 产生生命元素并产生生命。

 B的3种表现范围

1.B>A

宇宙在膨胀,也可称‘开放’(open)宇宙 状态。

2.B

宇宙在坍缩,也可称‘封闭’(close)宇宙状态。

3.B=A

宇宙均衡状态,也可称‘正好’(flat)。

A的存在为‘临界密度’观点提供了一个参考平台。

3.

C(智慧)

生命产生的过程可以说是智慧生成的过程。

 C是B中生命产生的结果。

 产生意识。

 C对A,B认知。这是我们对宇宙的认知过程,哲学上就是存在与意识的关系。

 C对C的认知。本质上是自我认知过程。

4.

风暴(STORM)

4.1 宇宙风暴

宇宙风暴导致了从A到B的变化。下面列出几种可能的宇宙风暴。

 大爆炸(big-bang)。特指大爆炸理论,这是A无穷小时的情况。

 扰动(fluctuation)。

有科学家认为宇宙是由多次扰动产生的,而不是一次大爆炸的结果,也有人提出平行宇宙或多重宇宙说。

我这里给出一个扰动‘公式’。ZnΣXn=B(物质部分)。Z是Zone的简写。Xn为A中扰动点。Xn为Zn的核心。Zn中可能产生基本粒子,恒星等普通物质,Zn最终可能形成星系。这个公式可以看成是对‘小规模’扰动的描述,这种‘小规模’扰动可以发生在宇宙进化过程中的任何时候。

 冷热聚合力。

其论点是物质通过冷热平衡变化产生。直观描述为:

0=(+1)+(-1) 其中A为绝对零(Zero),+1为无限热能量,

-1为无限冷能量。

 其他。

4.2 地球风暴(earth storm)

地球风暴导致了生命体的出现。下面列出几种地球风暴。

 闪电

 火山爆发(包括海底火山爆发)

 宇宙射线,太阳紫外线

 其他

4.3 头脑风暴(brain storm)

头脑风暴是指我们的思维。

5.

原始汤(Primordial Soup)

5.1 宇宙原始汤(Primordial Soup of Universe)

下面列出几种可能:

 暗物质(dark matter)和暗能量(dark energy)

科学家愈来愈多地认为宇宙中存在着暗物质和暗能量,甚至推断普通物占4%,暗物质占23%,暗能量占73%,但尚无法证明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构成。一些科学家认为暗物质和暗能量是宇宙最原始或固有的‘东西’。暗能量也被认为是‘宇宙常量-拉姆达’(Cosmic Constant—λ)。

 冷热能量

假设A是由无限热能量和无限冷能量组成。

 弦(string)

‘弦理论’认为宇宙万物并不是由点状粒子组成,而是由几乎无穷小,可振动的一维弦组成。包括超弦子和其他物质基元学说。

 其他

5.2 生命原始汤(Primordial Soup of Life)

地球生命是B演化过程中的一部分。地球生命起源和演化所需的基本元素来源于B。生命起源学说分地外起源(extra-terrestrial origin)和地内起源,但不论怎样,生命演化最终离不开地球。‘有机汤’(Soup Theory)理论是被广泛接受的地球生命起源学说。

6.

生命时间(Life Time)

6.1 TU 即宇宙时间

不管什么理论,都不能否认宇宙从古至今存在着一条时间线的概念。

我们知道宇宙有过去和现在,正是由于有这样的变化才有了宇宙时间。

6.2 TA 即黑宇宙生命时间

TA存在了多久,我们现在还无法知道。或许无限长,也许很短暂。对TA的追溯就像对A的追溯一样,最终还会回到A。一首古老的东方民谣,开始的第一句:混沌之初,不记年。这或许是现在对TA理解的有益观点。

6.3 TB 即亮宇宙生命时间

有的科学家计算出我们现在的宇宙起始于~137亿年前,这也就是TB的起始时间。不过有的观测小组声称发现过200亿前的星体。总之,对于TB的推算就像生物学家寻找我们祖先的化石一样有趣。

6.4 TC 即地球‘智慧’生命时间

科学家发现的最早有生命迹象的化石年龄大约是35-38亿年。

6.5 TM 即人类生命时间

有的理论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10万至15万年前开始演化的。一般认为是14万至29万年。由古猿进化成人的学说,其发现最早的古猿化石年龄大约350-450万年。

上面为你介绍了ABC-STORM 哲学宇宙模型。它不同于一般的物理模型,它的意义在于你可以通过这个模型更直观地了解到现在流行的起源理论的观点;还有助于你加深对客观世界和自身的理解。主流理论能合理地解释较多的现象,但实质上也是一种假说。理论的优点不仅是解释了多少对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它会让人找到更对的东西。哲学就是这样一种理论。

第四部分 宇宙哲学(Cosmology)

1. 对于宇宙哲学的认识

看到‘宇宙’(Universe or Cosmos)一词,普遍会联想到恒星,黑洞或星系,这是因为我们现在听到和看到的关于宇宙哲学的宣传大多数来源于‘天体物理学家’,实事上,对宇宙哲学的探讨历史上包括了无数的哲学家,宗教人士和科学家。我认为宇宙哲学的研究范围不应该仅是大尺度的概念,正如研究宇宙离不开量子力学;同样它也不是‘包罗万象’的哲学,比如说生活中的夫妻吵架,也就是说,宇宙哲学不要成为‘天体物理学家’的俱乐部,暂时也不必把经济学纳入。哲学家没有必要去知道宇宙是用什么数学公式表达的,而只需要了解这些公式计算出的结果。科学家也不必担心自己被划分为什么主义,而只需要懂得哲学中包括许多有用的思想和方法。

人类最有智慧的发明之一是哲学,难怪古希腊人称哲学是‘智慧的朋友’。哲学是系统的思想,它在人类文明的行进过程中提醒和启迪着我们,可以说任何领域都离不开哲学。没有哲学思想的文化,带来的是浅薄的行动;多元的哲学思想体系,其结果就是文明的快速,健康地发展。宇宙哲学是研究宇宙科学的头,宇宙哲学的建立是朝着揭开宇宙奥秘迈出的重大一步,使对宇宙的研究摆脱了‘蒙着眼睛,去抓黑洞里的财宝。’的尴尬局面。

宇宙哲学离不开生命科学和思维科学。人本身就是一个‘小宇宙’,生命科学的研究同样是解开宇宙之迷的一把钥匙。另外,对于至今无法解开的无数宇宙迷团,不应只归咎于现代的科学技术,而是因为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偏离了正确的轨道。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时代要求我们要有开明和广阔的思想。所谓开明的思想就是,你相信地球是平的,当有人说是圆的时候,你会尊重他的观点;广阔的思想是指相信地球可能是平的,也可能是方的。当然,首先是要有思想。

我们现在的理论,学科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它们有的组织成太阳系,有的能组织更大的星系。对于自然的宇宙来说,每颗星或星系都可有可无,也不存在谁比谁优越,但对于人类来说太阳系是不可缺少的,是我们的出发点和基础。宇宙哲学的一个目标就是 首先找到组织成太阳系的星体。我认为,有几颗星是可以观测到的,比如天体物理学,量子力学,生命科学,思维科学和哲学。当然,我们不能忘了组成太阳系的‘基本元素’-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

谈到宇宙哲学,正如电子有正、负一样,我们无法避免创造论。创造论是我们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组织部分。创造论者对生命起源的论述也是很有说服力的。从创造论的观点,生命本身是智慧的产物,并认为如此复杂而完美的大脑和人体结构,以及上千万种各式各样的生物,如果解释为极其偶然产生,而后又由一个单细胞进化而来,似乎难以令人置信。考古生物学上,至今也没能找到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中间环节的有力证据,而创造论者相信,一个新种群应当是突然大量出现,这样的证据倒是有不少发现。再者,创造论者还表示,从遗传学角度,基因突变对物种的破坏作用大于向好的方向发展。当然,相信创造论会使我们放弃许多探索的努力。把创造论当成一种令人尊敬的学说或思想会为我们对宇宙和生命起源的研究提供更广的思考和想象空间。宗教并不像‘人死后上天堂’这么简单,它解释了许多宇宙中或我们生活中的现象,它的最终答案是创造;而科学的答案是公式,观测和实验的结果。科学现在还无法解释许多根本性的问题;如何验证一个科学理论目前也面临着问题,是实证,还是证伪,还是其他方法,现在还在争论。本质上,宗教和科学理论都是建立在假设基础上的,宗教也有一套自己的实证体系,只不过现在还没有人看到上帝。宗教和科学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同样是巨大的,宗教与科学历史上都有过错事,现在科学家对宇宙的认识也不能肯定自己一定是对的,因为得出的理论都是局部和临时的。重要的是我们要有思想和信念。人类探索宇宙起源,解释宇宙中各种各样的现象,了解宇宙的本质,这是我们寻求真理的过程。宇宙真理,我认为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a. 创造或自然发生。即宇宙与人类起源问题。

b. 存在与现象的解释。即宇宙与宇宙中的规律性问题。

c. 宇宙的定义与本质。即哲学上的宇宙概念问题。

d. 宇宙与人类命运问题。

哲学家,科学家,宗教人士,还有许多思想者都试图回答‘宇宙真理’,但大部分不能自圆其说,或只是解释了其中一部分。寻求宇宙真理,我认为就是宇宙哲学的目标,这个过程还将伴随人类很长,很长的时间,我们过去和现在走的仅是这条路上开始不久的一段距离。我们知道要描述一个概念的定义或本质(例如,宇宙的概念)应该包括它所有的组成。宇宙的组成不仅有物质部分,它还有非物质(non-matter) 部分,例如空间,时间,意识。传统上,科学的发展是围绕‘物质概念’展开的;而对宇宙中非物质部分的研究相对进展较慢,例如我们一直没有弄清空间,时间和意识的本质。可喜的是我们已有了思维科学的研究,困难的是我们必须用思维来研究思维。

哲学同样是方法论。实证主义似乎成了科学研究方法的代名词。天文学家还有一个反感的词汇是‘工具主义’。天体物理学家对建立‘数学模型,预言,证伪’这种思维方法更感兴趣,我没有反对这种对局部问题形之有效的方法。目前,在对宇宙各领域的探索中,各个科研小组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我想说的是,宇宙哲学应该在方法论方面有更多的注意力,或许可以避免错上加错。经常的情况是:思维方式的偏差比科学观测的偏差更容易使我们远离宇宙的真谛。量子的不确定性原理或许反映了我们的思想和观测的不确定性。这就是为什么总是有新理论代替旧理论的原因。

对于宇宙的未来,现在主流理论的预测大都是悲观的。‘大坍缩’(Big Crunch)和‘大撕裂’(Big Rip)的观念已经充满在大众的头脑中。这些理论给出的乐观概念似乎宇宙还有几百亿年的生存时间,而对于人类的命运来说,这与明天灭亡没有什么区别。科学是不讲感情的,而宇宙却以某种方式一直眷爱着人类。没有人不赞叹宇宙和生命的完美,这使我想一句谚语:结果好就一切都好。(All is well that ends well.)

2. ‘完美无原因’宇宙理论(Perfection-no-reason cosmic theory)

 宇宙本身就是完美

 完美才有规律和秩序

 完美不需要原因

 完美产生于完美

宇宙深处蕴含着一种信息——完美。完美是宇宙所固有,宇宙‘完美无原因’的演化过程中从来没有做过错事(wrong doings)。我们可以问宇宙为什么会这般,也可以发现规律,但我们无法找到是谁发明了规律。‘完美无原因’宇宙理论为你解答这些难题提供了一个答案。我们是宇宙的产物,人本身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我们的思想和行动,这或许就是宇宙的智慧。

创造论对上帝存在理由的推理主要依据是‘完美产生于完美’,如果有一天我们发现上帝与我们在一起,那的确是我们的万幸。

‘完美无原因’理论仅是对理解宇宙提供了一种解释,但我依然渴望能够看到更科学的答案。

第3篇:生命起源的理论范文

【关 键 词】现代合同 哲学起源 实践 价值

合同法同财产法、侵权法共同铸就了西方私法体系的基础,随着中国私法制度的日趋完善,世界范围内对私法制度的重构与革新呈现着波动的态势。而这种态势下,学者们不自觉的从更深层次反思合同法发展至今的哲学基础,这有利于我们以现代思维思考合同的实践价值,从而修正我们审视合同价值的出发点与最终目标。美国学者詹姆斯・格雷德的《现代合同理论的哲学》一书,从亚里士多德到罗马法和中世纪法学家,从自然法传统中的割裂到19世纪自由主义对合同法的影响等诸多方面对现代合同的起源进行极为深刻的解读,为我们探究现代合同的哲学基础及实践价值提供了必备的指引。

一、中世纪法学家视野下的合同

现代合同法的基础性理论形成在19世纪,亚里士多德哲学与罗马法对此贡献良多,其以法国及德国的某些法律基本理论出发,再经过数百年的法学家不断解析、重构后才形成了“意志理论”。这种意志理论在法学家不断倾注“心血”的情况下,逐渐成为合同规范的根基。当合同发展至今,我们需要面对不断出现的对合同法解释的新理论,如信赖理论、效率理论、公平理论等等,诸多的新理论均从不同视角对合同法的基础进行了理论层面的解析。我们注意到,意志理论强调只要自由主义受到不合理的多方面的冲击,则意志理论可能面临着走向衰落的命运。显然,这种解析标记出了意志自由理论的缺点,即未能将自然法与自由主义真正的连结。

二、自然法传统中的割裂

合同本身所产生的约束力有其所依据的基础性支撑,这种基础性支撑来源于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哲学关于人们之间信守承诺、正义、慷慨的德性加以深入的解析,构成了这种基础。在后期,到了十七八世纪之时,哲学家对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产生了怀疑。事实上,这种对哲学问题进行反思、批判的可能性一直存在,科学的进步及实践的推动等诸多因素均导致这一情况的发生,当代法经济学视野下对合同法理论根源的反思即说明了这一点。[1]

对亚里士多德的批评中,认为其基本的概念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实质形式、属性、本质以及目的因或目的都是无意义的,或者像洛克所说,是不“重要的”。[2]在这个环境下,契约展现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契约被认为对于解释义务如何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必要的。但是,在没有这些概念的情况下对合同法进行解释的问题,一直存在疑虑,较难解决。

三、自由主义下合同的实践价值

许多经济学家如斯密将称自由和个人主义哲学的必然结果,即法律应当扩展其范围并强制执行合同义务。现实中的法律也许在践行着哲学理念,然而,其实效性如何,应有待考察。

一种哲学起源与根基是否拥有生命力,取决于这种哲学根基所制成的法律规则能否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当代合同法学研究的哲学根基应在汲取历史传承中自由主义内精华因素的基础上,审慎探求如何将哲学动力转化为现实策略之路,最终以具有生命力的哲学思想指引法律规范在生活中的运行,这才会成为合同法领域持久性的哲学源动力。

自亚里士多德时代至今,自由主义理念对合同的形成乃至合同法的重塑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在私法领域视野下,这种自由主义理念促生着合同法的强大生命力向“周边”扩展。深深的推动着商事法律的高效发展。对此,我们应积极吸取域外的成熟且宝贵的经验,并明晰私法领域中合同哲学起源对当代合同的影响及在实践中价值,最终为我所用,修正现实中的相关法律。

参考文献:

第4篇:生命起源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 中学生物教学 生命教育 可行性措施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长期以来,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层出不穷,有关生命教育内涵的理论也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燕国材认为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在生命活动中,通过活动和为了生命而进行的教育[1]。刘铁芳从“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出发,提出“教育关注个体,关注人,意味着要去关注个体作为生命的存在,关注其外显的活生生的生命崭露,关注其内隐的、活泼的、流动的生命情感的化育”[2]。王北生认为,生命教育是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通过选择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开发生命潜能,提高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其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掌握创造智慧的活动[3]。

生命教育就是通过教育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与发展,理解生命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从而激发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中学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缺失

由于应试教育的限制,中小学教育内容主要是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疲于应对各种考试,教师和学生很少有精力关注能力、道德方面的发展。关于生命教育也往往只是有这样的呼吁,却没有实质的进展。而中学生物教学也没有办法跳出这样的“怪圈”。

(一)强调知识的背诵和掌握。

中小学绝大部分课程是为考试服务的。因此,在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注重生物知识的传授和讲解,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识记和背诵,却很少挖掘生物知识背后有关生命的意义。

(二)强调科学实验,忽视人文精神。

中学生物课程属于理科科目,是一门与科学实验密切相关的课程。在生物教学中,很多老师强调其科学性和严谨性,重视用科学实验解释知识理论,因而出现了很多绝对依赖实验的极端例子。科学不仅仅依存于实验,也离不开人文情怀的支撑,缺乏人文精神的科学实验是无法造福人类的。

(三)强调“主科”,忽视“副科”。

在中小学非常重视“主科”和“副科”的地位问题,“主科”的地位高,因此所拥有的课时和被重视程度就高,相应的“副科”的地位和受重视程度就可想而知了。中学生物算不上是“主科”,因此在课时的保证及学校给予的重视和建设方面就很弱。因而关于生命教育的开展自然也是困难重重。

三、中学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

(一)中学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渗透的优势。

近年来生命教育在中小学生的呼声越来越高,很多教师都开始有意识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中学生物探讨的是生命的起源和发展等知识,与其他学科相比更有利于渗透生命教育。

1.教学目标上的优势[4]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指挥棒。在新课程改革的视野下,中学生物的课程目标彰显着生命教育的优势。

2.教学内容上的优势[5]

中学生物教学内容涉及生物的起源和发展,人体的构造和卫生保健等知识,这些知识无疑都揭示了生命的起源发展,生命体的结构和地位。在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生命教育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3.教学方式上的优势

中学生物教学涉及课堂教学、科学实验和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生命教育不是单纯的理论指导和传授,而更多的是一种活动与体验。因此多样的教学方式更适合生命教育的开展。中学生物教育在教学方式上存在多样性这一特点,因而在生命教育中占有优势。

(二)中学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渗透的可行性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在中小学,教师的授课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作为传递知识和经验的第一场所,课堂也是生命教育的传播场地。中学生物课堂中涉及自然生命的起源和发展、人类的构造及卫生维护、遗传的奥秘、死亡的必然性和生命系统的和谐性等知识,这些知识背后都隐藏着生命教育的众多题材。因此,生物老师要善于挖掘知识背后的深刻含义,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传授相关的知识和考点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知识背后的生命意义。这要比单纯地传授知识或是单纯地讲解生命教育有效得多。

2.在科学实验中渗透生命教育

生物作为一门实验性科学,在教学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很多科学实验。科学实验不仅能科学解释知识理论,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生物实验,学生能够自己观察和感受很多生命现象,从而理解其本质。而老师要善于利用实验,让学生亲身观察和体验生命的内涵。亲身观察与感受达到的效果是再多理论的讲解也无法达到的。因此,在科学实验中,不能为了实验而实验,老师应该确定实验目标,除了知识技能方面的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也不能忽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生命教育。

3.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

课外活动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课程。生物课外活动涉及很多方面,但无非都是通过活动让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生物知识。在课外活动中,生物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相关的生命教育课程,结合相应的生物知识,让学生在做中学,在亲身体验中成长。

今天,在社会转型时期,教育越来越功利,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的学生也越来越极端。我们在追求教育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忽略了教育的服务对象是人,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人。这些教育问题,引发了众多的思考。关于生命教育,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将其付诸实践,从而推动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燕国材.值得倡导与实践的生命教育[J].中学教育,2003(8).

[2]刘铁芳.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6).

[3]王北生.从焦虑视角探寻与解读生命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4(2).

[4][5]徐小杰,朱叶,张颖,鲁亚平.中学生物学实施生命教育的学科优势[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第5篇:生命起源的理论范文

一、宇宙的起源

现代宇宙学家(主要是物理学家,包括一些数学家)面临的众多疑难问题之中,最根本的一个就要算宇宙的起源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和猜测由来已久,其中最具说服力的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根据广义相对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大爆炸。但是它对大爆炸之前的叙述却极其稀少。就此,超弦理论的创造者认为:我们宇宙的前身是一个十维宇宙。令人遗憾十维宇宙又是怎么诞生的,却没有明确解释,这无疑是一种搪塞手段。因此可以肯定,无论人类怎样去解释宇宙的起源,最终都无法摆脱其前身的困扰。于是我在这里大胆地自我定义:人类在解释我们宇宙的起源时要划分一个阶段,这个划分点就是奇点大爆炸。这也是我一直用“我们”这个定语的原因。根据这一定义,人们就可以把原本十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即当解释我们宇宙的起源时就直接说它起源于奇点大爆炸。就此,我们可以把奇点(现在我们宇宙)以外的一切并称零时空。

二、宇宙的构成

鉴于上面的基础,我把我们的宇宙称为系统宇宙。系统宇宙分为显宇宙和隐宇宙。显宇宙由第一、第二和第三维共同组成;隐宇宙由第四、第五、第六和第七维共同组成。现在的系统宇宙被零时空包裹着。零时空既无重量也无质量,因为奇点大爆炸时,它的一切质量和能量都转化为系统宇宙。至于质量与重量的关系后面会分析,下面我们首先解释系统宇宙的形成。

奇点大爆炸后,首先生成第四维、第五维、第六维和第七维,其次是第六维、第五维、第四维,最后才是第三维、第二维和第一维。这关系到奇点的总能量和一个提速率V。V是一个可以在几乎为零的时间内将物质运动速度提高到C(光速)以上的转因子,从而把物质变为反物质;时光飞行器(如飞碟)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在短时间内作远太空旅行。由于奇点的总能量万分巨大,爆炸时,速度瞬间就达到C以上,所以不可能首先凝成物质——不可能首先生成显宇宙。因为显宇宙成立的前提条件是0<V≤C(V代表速度),隐宇宙成立的前提条件是C<V≤C8(原因后面有间接解释)。

三、速度无极限

基于上述理论,可以推断速度无极限,但必须是在显宇宙外才能体现。根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我们的宇宙起源于大爆炸”,人类现今能观测到的宇宙直径为200亿光年,宇宙的年龄约为150亿岁。根据爆破原理,设一手榴弹爆炸后分成两个均匀的部分且分别向对立方向飞去并不受地球引力作用。那么它们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关系式为S=VT。换言之,奇点大爆炸向外释放能量和反物质的原理是一样的。当我们把数据代进去时会惊奇地发现:V=(200亿光年/150亿岁)>C。就是说如果C是宇宙中运动最快的,那么是人类自己出了问题——要么是算得的宇宙年龄太小;要么是宇宙的半径远远没有200亿光年;要么是速度无极限。很显然,最后一种观点说服力最大。但必须明确的一点是,显宇宙中到处充满物质,所以在显宇宙中光速最快毫无疑问。另外,在系统宇宙中,速度的值只能在0~C8之间。V>C8的情况是一个更加深奥的问题,不在本文讨论的范畴。根据系统宇宙的速度范围,爱因斯坦的“质速公式”M=将要改为M=。那么物质的质量将是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并非相反。这才是困扰人类突破性认识的最致命因素。根据这一公式:当V<C时,M为正数,是我们熟悉的物质运动;当V=C时,M变为零,此时的物质尚可称为物质,更确切地说是处于物质与非物质(反物质)的界面;当V>C时,M变为负数,物质变为反物质,进入隐宇宙运动,它的动力就将由“质量负差能量”E=│MC2│提供。

四、系统宇宙的形成

系统宇宙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达到现在稳定的系统宇宙更需要时间来过渡。在系统宇宙地组成部分中,首先生成的是第四维,最后才是第一维,而且有两个互不相连的第四维、第五维和第六维,所以它的维序是混乱的。但一个有生命的宇宙,它的维序必须是从低到高正确排序的,只有这样能量才能稳定地“跃迁”,从而保证生命系统的正常运行。若非如此,长足生命将无从谈起。例如排序前的宇宙,那时第四维在最内层,第一维在最外层,而且总共有十个维,这样分两部分来讨论会比较清晰。第一部分是正序的第四维到第七维。这一部分能量可以正常向上跃迁,但第四维却没有能量来源,并不是一个循环系统。第二部分是倒序的第七维到第一维。这一部分照理可以正常运行,因为这种“能量反迁”可以是另一个角度的正迁。很不幸的是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共用了第七维,这便破坏了整个系统宇宙的能量跃迁平衡,这样的系统宇宙最终命运就像人类制造的“生物圈Ⅱ号”一样。所以我们的宇宙经过一次十分艰难的自动排序过程。其中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产生了能够保持我们的宇宙相对稳定和正常运动的力——第一推动力。

五、第一推动力和宇宙本源

第一推动力是错维引力和套维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错维引力就是不同的维之间由于发生参插而形成的力;套维斥力就是高维与低维之间由于相互排挤而引发的力。“参插”笼统地可以解释为一根连接两个密闭容器之间的导管作用。它是系统宇宙自动排序的产物。“套维”笼统地可以解释为大气层与地球实体之间的关系。它一开始就已经存在。

第一推动力对人类认识、了解和解释系统宇宙的本源至关重要,它与速度和时间交织在一起就是系统宇宙的简单化。无法正确分析三者的关系就永无法解决问题。系统宇宙的前身是单纯的物质,而系统宇宙由物质和反物质组成。决定物质与反物质的是速度,且速度是改变时间的惟一途径,所以要彻底解决系统宇宙的本源,物质的起源与时间的起源并不是决定因素,而是速度。速度是决定维的基准,是决定时间的途径,而维造就第一推动力,时间关系起源和归宿,所以速度才是系统宇宙的本源。

六、宇宙的归宿

超弦理论将大爆炸看作一个更为猛烈的爆炸的副产物,这一更为猛烈的爆炸导致一个十维的宇宙破裂为一个四维宇宙(我们现在拥有的宇宙)和一个六维宇宙。但四维(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宇宙的扩张以牺牲六维宇宙为代价,以致这一六维宇宙已经塌缩至普朗克标度上。事实上他们犯了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他们没有意识到维数越高的宇宙生命力越强,就像人类比蚂蚁更能适应环境更聪明一样。结果他们的理论多少有些无稽之谈的感觉。

基于一些前人基础,宇宙学家把暗物质引入构成宇宙的组成物质。因为大量的观察和计算数据表明宇宙的90%以上是由未知物质构成。因此宇宙的最终命运,不管是在炽热的燃烧中灭亡还是在大冷寂中渐渐消失,都取决于暗物质的准确性质。现在,计算宇宙平均密度的尝试表明后一种观点正确。但是仍可能存在足够的失踪物质提高宇宙的平均密度参量Ω,最终使宇宙膨胀反转并塌缩,导致宇宙大灾难发生。

其实这两种观点都不值得人类庆幸,因为它们都只建立在物质基础上。无可厚非的一点是,他们都想解决一些问题,把人类带到一个新的认识领域。于是可以把这一层关系与理论看作是第一推动力的“替代品”,因为它们都有不可见性和可预见性,并且这些“暗物质”都为宇宙的归宿存在并都为提出者作为不明朗的“第一推动力”的佐证。其实爱因斯坦已经向世人指明了主要的大方向,但后人却在岔道上越走越远,而且不断地分支,导致了恶性往复循环。

系统宇宙的起源与归宿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奇点大爆炸时,以Cn速度向四周释放能量与反物质。由于受到零时空的阻碍,加速度a在到达最大值后减小,而速度仍继续增大;当速度也达到相对极值C8时,开始减缓,之后当其再小于C时,反物质被抛出转换成物质,显宇宙开始诞生。虽然系统宇宙经过一个自动排序过程,但其能量仍足以促使稳定系统宇宙继续向外膨胀。这就是我们的宇宙至今仍在向外膨胀的根本原因;但其膨胀的速度也在不断减弱。当内力与外力平衡后,系统宇宙将会被压缩,无情地无条件地反弹,最终又变回奇点,并回环往复。值得庆幸的是,那是一个无比漫长的过程,比显宇宙发展到现今阶段还要漫长。

七、时间的起源

时间的起源问题也是一直以来困扰宇宙学家的最主要问题之一。他们经常把它看作宇宙的起源或将两者相提并论。现在我们知道它们并不统一。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定义时间的起源?是否要把时间的起源也划分一个阶段?很显然,对于时间的起源也必须划分一个阶段,这是由零时空和速度决定的。就像物质在系统宇宙前就存在一样,时间在零时空时代就存在。于此,我把这一时间命名为凝冻时间。它在系统宇宙之外,所以不予讨论。

速度是改变时间的惟一途径,现代的宇宙学家已经对此略知皮毛,但并不明朗。他们注意到了二者之间的特殊关系,但不敢肯定它们的必然联系。因为他们还无法用实践来证明。事实上,当速度在0~C2之间时,时间的方向是一定的,它随速度的增大而减慢;当速度大于C2时,时间的方向不再稳定,它既可以向前,也可以向后。所以在稳定的系统宇宙中,第一维到第四维处于相同的时间轴上。因此,我把系统宇宙时间分为稳定时间和不稳定时间,而且人类只能了解稳定时间。于是,我把不稳定时间归入凝冻时间。以下谈及时间的起源时,只指稳定时间的起源。

毫无疑问,时间的起源就是稳定系统宇宙的形成起点。这是一个比较容易计算的年龄,但系统宇宙的年龄很可能永远也算不出,因为其中有一个难以知晓的过渡时期——排序期。这个排序期打破了许多性质定理,使一切都变得混沌起来,但它却为系统宇宙显宇宙的星系成团做了决定性奠基。

首先是第一推动力的异常,因为系统宇宙的排序过程并没有遵循先行后序。当其中的一个维力图穿过另一个维(这个过程很像细胞的内吞)时,会牵动其他维的运动,第一推动力就会扭曲变形。巨大的错维引力和套维斥力发生不必要的冲撞和挤压,从而改变了原有物质与反物质的相对稳定与平衡。当错维引力将丰富的物质反物质吸引过来时(或后),由于套维斥力的突然挤压,这些物质反物质就会改变运动形态,部分沉积下来,导致物质的聚集,为星系的形成奠定基础。

其次是速度的变异,因为它受到第一推动力的控制。速度的变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稳定系统宇宙的能量与质量关系——显宇宙与隐宇宙比例的严重失衡。这是显宇宙的劣势——控制力弱的具体表现,因此它的半数以上物质与能量在排序过程中丢失,结果宇宙中90%以上是反物质(暗物质)。

再次是时间的往复,因为速度的改变而受迫变更的时间是这一过程最奇妙的事情。由于排序过程中速度一直在0~C8之间晃动,因此时间一直被迫往复,就像大海中一艘由于海水密度不同而深度忽上忽下的潜艇一般。所以这一时期系统宇宙中不存在稳定时间,即可能永无法准确估算这段时期花费了多长时间(格林尼治时间单位)。

所以“空间”和“时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并归于“维”之中;“维”只指空间,不包括时间,它们只是并列关系。

八、星系成团的原因

第6篇:生命起源的理论范文

潜伏20多年大鲶鱼上钩了

在英格兰埃塞克斯郡比勒利卡市梅多斯湖里,传说有一条大鱼在这里潜伏了20多年,但从未被人捉到过。但皮特一胡德证明这些持怀疑态度的人错了,他在和朋友进行的一次深夜钓鱼活动中钓到这条约22.6公斤的大鱼。他用一个小时费力把鱼弄上岸,给它称了体重,拍照留念,然后把它放回湖中。这位26岁庭园美化师说他用不能透露详情的大蒜和金枪鱼诱饵引诱这条神秘大鱼上钩。它被亲切地称为“尼斯湖水怪”。

贝加尔湖面上形成蓝绿宝石冰丘

俄罗斯贝加尔湖面上形成的冰丘,它们是在极端恶劣的气候下形成的,高度可达到15米。这些冰丘具有亮蓝色,像宝石一样晶莹透彻。这些形状各异的冰丘屹立在贝加尔湖面上美丽的冰丘像是人工雕刻的,而不是自然形成的。

第7篇:生命起源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踪迹学;艺术;文化;张强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B

踪迹学,其无论作为一种艺术活动、一种思想成就还是一种理论形式,皆源于一种著者的精神张力和人格动机。它彰显出张强在多个生命层面上特有的识见和睿智。这既是生命的需要,也是充盈回荡于主体内在的理性和判断力使然。

一、纯理结构的逻辑生成

踪迹学的原发系统肇始于对于事物自在方式的历时观照。然而,关于纯粹自在的思辨会使思者的意识萦于可能与不可能之间,所以我们才会反复不断地陪伴着休谟、康德和胡塞尔去思考世界的可能与不可能。或者跟随贝克莱和费希特,采取一种更加隐晦迂回的方式,从完全的自我开始,得到纯粹自在的转换形态。所有一切之所以如此费解,原因在于同一基础之上的世界假设需要在空间和时间上同时得到关于本体的完整蕴涵。这是哲学的圆整齐一的逻辑需要。

即使如此,我们仍然有理由相信,踪迹学在经过一系列哲学考察之后,那种糅合物自体与主体态度的理论策略能够有效地经由文化哲学的内在智慧,获得主体之于对象的艺术贯通和理论穿越。所以我们可以理解踪迹学为何一再讨论一种在它看来充满悬疑的起源问题,并从中引申出一种既被否决同时又被正视的文本延异。

这是因为在“起源”进行起源理论的设定时,所解决的问题已经不是针对起源了,而走向了对“起源”阐释的本身。换句话说,就是当这些所有的理论在向着起源的目的逼进的时候,“逼进”的本身已经具有了独立的价值与意义,因为当它扑向并不存在的目标时,自身已经在这个过程之中建立起一个独立的系统,这就是有关“起源”的理论系统……于是我们将更多地选择了“发生”,这是因为有关发生是对“起源”的哲学否定,不过,我们在此的“发生”涵义是建立在有关起源的悖论之上,也就是说,当起源无法成为“起源”时,它必将要发生不同的问题。(张强《踪迹学――艺术的文化穿越》,第一章)

事实上,著者旨在预警一种极端的非此即彼的方式,以规避在中国艺术理论不断走向现代化的曲折道路上,在素朴直接性中,学术理想与学术目标在理论的坚脆模式之中一起夭折。理性的发展尚需要从两个相向方向的文化聚拢过程中加以认识和。

首先,事物本身的性质所然诚非仰赖于主体使然,自在的存在方式已然成为一个直指本然的自足体系,所以才有关于本体的种种究竟。然事物若无彼此交互关系,事物本然亦不能成立,而在交互关系之中最为重要者乃是事物关系中的人格化类型。

其次,踪迹的设定所基于的一种先在的文化必然,业已笼罩在踪迹意义空间的穹隆之上。既然踪迹是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存留方式,那么它注定需要满足几个基本条件。首先,事物的存在;其次,事物之间关系的存在;再次,这种关系在事物之间的呈现和表达;又次,这种呈现与表达的存留;还有,关于这种存留的主体受纳和认识。于是著者以一种不断回溯的动态方式从容地阐述文化与踪迹的内在联系。

文化与踪迹之间也就形成了这么一种有趣的亲缘关系,文化是踪迹的意识源点,而文化的意识流传又必定要通过“踪迹”来进行实践。踪迹以实践文化目的而不断成为浪漫的精神舞蹈,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它是充满了敏锐与快捷的行为方式而变得充溢着生机与活力。文化也由于“踪迹”的显现而变得不断地富于生命力。(张强《踪迹学――艺术的文化穿越》,第一章)

再次,在踪迹学的哲学与文化层面之上,更为重要和更为关键的艺术论意义是著者精思宏论的溅落生效的所在。而这表现为其所具有的后现代性的颠覆力量和犀利解构。

踪迹的原初意义,其实就是在对墨迹的独立观照的过程中对主体进行的解构。它指向了已往的几乎所有的艺术原则与学术规则,于是,一个在最底层的有关的瓦解性的工作便这样开始了。(张强《踪迹学――艺术的文化穿越》,第一章)

还应该看到,他的艺术哲学所具有的“技术理论”特点明显地具有理论的原创性和明澈性。他界定并创造了一个全新研究领域,在艺术理论进展的范围内他已达成此领域中的相当成就。但他并不能因此而脱离艺术科学整体的现实需要。作为艺术理论工作者,他是否对此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典型的踪迹艺术首先是在当代的中国文化情境之中产生,伴随着这种艺术样式、艺术形式而来的还有艺术观念,于是一个相应的踪迹家族即将建立起来,而近缘的典型至亲就是来自于书法,同时又是抽象的艺术,或者说同时逾越了书法、也逾越了绘画。于是,在西方现代艺术中,寻找典型的踪迹样式,也就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关书写性的形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而作为哲学企图的踪迹概念则是贯彻在整个踪迹检验的过程中。(张强《踪迹学――艺术的文化穿越》,第六章)

所以,他的理论的广泛视野能将宽阔的领域和深刻的见解巧妙的融合成发展成为具有明确针对性的分析技术。

象形性在中国的汉字架构及踪迹化的途径中,实际上已经提示出三个方面的走向,其一是象形本身作为汉字的“象本形”直接在汉字中的运用;其二是在汉字体格上的形象化装饰,这一点与汉字的字义本身已经是毫无关系了;其三是在书写过程中的拟比,亦即在笔法中灌注什么样的自然物态。这三种形式对汉字及其踪迹意识分别具有不同的作用与意义。而尤其是第一种所起到的作用更为本源性,其它二者一方面是对踪迹的途径的歧分,另一方面则是在书写中构建意味与内容的重要因素。(张强《踪迹学――艺术的文化穿越》,第四章)

二、实践理性与主体交往模式

踪迹学作为一种实践形态,其现实艺术表达的是一个微妙的共生结构。

宏观上,踪迹学模型的践履方式极具有社会化大众化的交往意义,同时却又受制于它的艺术形态的构造特点,从而使这种交往的阐释学可能处在某种依稀可辨的隐喻之中。但是实践本身的蓬勃力量反过来又将原有的艺术形态不断打破,使得原有的艺术形式不断被改变,而这种改变又导致几种联动效应:

第一,是当事者不断变换的人格象征被不断调整,这种调整既涉及艺术身份的变化,又涉及形式本身象征范式的工具化转换。最初的踪迹学模型是A与B借助于媒材的串联。人格成分与材料成分之间尚存在明显的隙罅,虽然博弈学的涵义有所呈现,但是主体之间的意志独立性并没有成为模型中最为基本的要素。之后A与C之间的身体动机被不断激发,人格成为模型中的身份关系的构架,这样角色的变化使得艺术社会学层面上的充分可能性得到实施。因此模型本身的工具理性开始超越诗学象征,成为踪迹学的又一标志。

第二,由于模式本身的开放型制对传统艺术传播方式的挑战,使得艺术本身的阐释成为不断被追加的延宕游戏,在这个话语振荡的过程中,专家言语模式逐渐融入越来越多的受众言语模式,于是被不断解构的不是艺术形态本身,而是威权阐释与大众阐释两种意识场的有效半径的消长函数。开放的工具化特点为互动交往的艺术发生准备了更广泛的空间。新的传播方式与这种艺术工具主义的便捷对接激活了受众的集体意识形态。艺术形式渗透到媒体的传播空间深处,在一个更长的时段中发生持续的语用学振荡,这是社会阐释浸润形成的动力机制。

第三,隐喻空间由于阐释范式的调整而得到持续的拓展,从而呈现单边上扬的动力学形态,这种不断走强的泛隐喻趋势一方面表现在其社会号召力量的多样化及其集束反馈,另一方面表现为踪迹学模型语态主格巨大的涵盖空间。无论从社会舆情还是专业反馈来看,隐喻的力量并没有因为模型的工具化演变而被传播介质耗散殆尽。相反,在信源与信宿之间的关系之侧又出现了与之平行的信宿之间的二次传播方式。而媒体本身则成为二次传播的放大装置。

第四,踪迹学模型的艺术形态的变化调整使其所基于的现实文化情境和社会意识形态在这种积极选择和进行时调节活动之中,成为艺术活动本身的自动检测方式和效能发生机制,就是说,这种自我内部与外部的有效互动被不断汲取到艺术方式的内部,成为艺术形制本身的有效成分。

微观上,就它的艺术组织样式来看,踪迹学模型实际上乃是由一种富于创造性的艺术精神所不断揭示出来的、包括各种艺术意义在内的,更广泛、更普遍和更深刻的生命体系。

第一, 主体结构突破以往的单一主体,发展成为一种主体共轭形态。模型中的互动双方互为条件,在规则约束中完成一种带有彼此影响的踪迹图式。我们可以期望,秉持一种更为公共性的主体格式理念,共轭主体将会继续发展成为人格织体。

第二, 叙事仪式在现场中呈现出超人格意义。交往的模型中彼此双方的意志活动通过材料和身体的使用,表现为肢体之间的配合关系和物化的踪迹留存。其中与当事者之间关系正交的事实投射或者事件投射所激发的价值属性是引发受众判断的契机。这种评价方式随着模式的人格整合,愈来愈具有社会伦理的色彩,这也是二次传播的道德根据。

第三, 由于工具理性的不断成熟,当事者之间的共谋关系之间演化为作业关系,这使得踪迹学模型的运作空间逐渐获得亲和弹性,模型的完成状态被细分为一系列的作业局部和组织程序片断,模型的认知锐度发展到可辨识的表达单位之间,某些亚型可能会逐渐呈现出来。

三、审美判断力之下的历史审视与现实洞察

踪迹学的判断力是贯通其纯理结构和艺术实践理性的审美中介。踪迹概念所蕴涵的哲学意义被认为已经使它远离了艺术现象的具体指涉同时又关注到艺术事实背后的广泛一致性,以一种归约方式观照审美活动的外延境相和内涵性味。

著者将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素朴直接性转换为一种文化分析理性,在意义剥离,条分缕析的基础上将各家艺术的踪迹意义分别阐释,使踪迹学不仅作为一种思想理念而确立,而且作为一种批评观念而发生作用。

涂鸦现象最初萌发在欧美这些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出现在诸如地铁车站,穷人区等等通常伴随着恐怖的公共地区。涂鸦者一般是通过其作品的强烈的视觉符号特征,而被相互辨识的。它包括那些特定的题材特殊转型处理,以及含义暧昧但是视觉独特的签名来体现“我在”。在没有被文化学者或艺术批评家所关注的时候,涂鸦者的信条也更多地是在“非法”的黑暗中,以“我涂鸦,故我在”的行为来宣示的。而这种“黑暗”中的“艺术”,无疑将其枪口对准了“合法”的制度内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在这个意义上,它也说明了这样的道理:艺术是无法被“豢养”的,无论是画廊的金钱,博物馆的名誉,艺术史的宝座。这些地方只能被看作是为死去的、不再创造的艺术家的演奏安魂曲场所与颁发的奖章仪式。而真正的艺术必定产生在文明之外的“荒原”里。或者说,当代的艺术家只有被放逐在物质的、名誉的、功利的原野之外,才也可能获得真实的创造。(张强《踪迹学――艺术的文化穿越》①,第十章)

理论性关怀特别是理论性重新是一种在艺术哲学中不断受到怀疑和被广泛指责的观念,在中国艺术理论情境之中尤其如此。但是指责者本人并没有给出更加具有建设性的方法论。在艺术哲学中,科学哲学经由图像学已指明理论和范型可以有效的指导艺术洞察。而且知觉选择性和处于其后的艺术――社会评价已经是许多学者所关注的焦点。在一些艺术学科中,理论的作用表现得如此清楚,以致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理论我们如何去观察,如透视学、色彩学、艺术史学、艺术心理学等等概莫能外。而且在另一些情况下,理论已被作为体系而得到详尽阐释并加以整理。因此,一位画家、批评家甚至一位理论家,常常会清楚地感受到他与既有理论的关系以及这种理论对于他的见解的有限适用性,例如,一个中国画研究者可能会选择谢赫或者董其昌的理论,而不是顾恺之的理论,同时融合形式主义理论,但对于这些理论结合的可能性却未加甄别追究;一个油画研究者可能更欣赏康定斯基的理论而不是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同时却又参照中国画的写意理论等等。但是无论如何,这种不加区别地为我所用,也可以被视为呼唤理论创新的消极表达方式,即使他并没有公开承认并正视这一点。

第8篇:生命起源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 生动性教学 科学史 名著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生动性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强大内驱力,同时,还能明显地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其把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享受,从而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

因此,深入挖掘教材中体现生动性的切入点,是一项有意义的课题。下面通过思考与调查,从科学史和名著这两部分人手,进行一些实证性的研究。

1 科学史方面

1.1 对教科书科学史内容的认同感

1.1.1学生对教科书相关科学史的态度

为了了解学生对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中出现的科学史的态度,对全体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图1

图1中数据显示:

(1)满意率高:333人.71.9%的学生选择了非常满意或者满意,这说明人教版整套教材在科学史的题材内容选择上,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2)依然有不少学生对教科书中的科学史不太满意甚至不满意,这占到了10.15%,具体原因可从问卷第5题“面对教科书中的科学史内容,你是怎么处理的”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1.1.2学生的具体做法(表1)

表1数据显示:

(1)对于在教材中出现的科学史内容,有74人(16%)选择了“一眼带过”,对这些内容并不太在意和关注,经过个人访谈,了解到,他们不喜欢这些内容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对生物这门学科不感兴趣;教师对这些内容的处理态度随意。同时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仍然有部分学生对教材中的科学史内容不太满意的原因。

(2)有246人(53.1%)选择了“当成一般史料来读”,这个比例最高,是绝大部分学生的处理方法和认知态度。这说明学生们对生物学史还是有着很大的兴趣的,这也符合“学生对教科书相关科学史的态度”的调查结果,满意度达到了54.43%。

(3)另外还有125人(27%)选择了“仔细钻研,与科学家共同体验其中的快乐和艰辛”和“把它当成一部思想史,学习科学家的精神”,很欣慰,这个比例不算小。这说明,存在部分学生对生物学史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会自我地进行内化,进行吸收,进行挖掘,共同体验、享受科学家给他们带来的成功与辛酸,领略科学家们的精神品质。同时,在后期回访中,这部分学生的生物科目成绩普遍都比较好,有的甚至是教材通;而教这部分学生的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也比较深刻,理会到新课程中要求对“生命科学史”内容的重视,会积极主动的引领着学生,去感悟科学史背后的思想文化。

(4)最后一个选项“其他”,有18人选择。根据他们的想法,可以归结为两种类型:主动型,主要表现为遇到感兴趣的,有选择的看,会认真阅读,仔细钻研,仔细的看一遍,而并不是一点兴趣都没有;被动型,主要表现为单纯的应付考试或者只有教师要求了才会去看一看。这部分学生对“教材中的科学史内容”的认同感主要表现为“可有可无”,也有少部分表示出“不满意”,他们的不满意是因为教师的“逼迫”,自己不情愿去学习。

1.2 对教材已有史料的需求度

在这方面,问卷设置了两道题,了解学生对必修1《分子与细胞》和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出现的生命科学史材料,他们的看法、态度如何?

1.2.1必修1方面

为了解学生对必修1模块《分子与细胞》中出现的相关科学史内容的具体态度,对回收上来的样本进行了数据统计处理,结果如图2。

图2中数据显示:

(1)学生对E、F、G三个选项的认同度最高,他们对这三项科学史迫切需要,分别为:E.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F.关于酶本质的探究;G.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2)学生对B、C、D三个选项的认同度低,他们认为这三项科学史可有可无或者不需要,分别为:B、组装细胞;C、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的诞生;D、细胞世界探微三例。

1.2.2必修2方面

为了解学生对必修2模块《遗传与进化》中出现的相关科学史内容的具体态度,对463份样本进行了数据统计处理,结果如图3。

图3数据显示:

从学生集中趋同的选择来看,主要集中在“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c、萨顿的假说;D、摩尔根的工作;F、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构(克里克和沃森);G、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这5个科学史上。

对必修2模块所呈现的科学史内容,每一选项,都有70%以上的学生认同,其中“迫切需求”的有“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F、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构(克里克和沃森);G、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分别占到了38.9%、40.6%、33%;“需求”量比较大的是“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C、萨顿的假说、D、摩尔根的工作”,依次占到了50.8%、53.8%、51.4%的高比例。当然也有部分学生,认为B、现代进化理论的由来;F、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构等,可有可无,或者根本不需要,但是比例比较少。整体来看,学生对该模块教材所安排的内容还是很满意。

1.3 学生对史料的自我需求

教材选择生命科学史内容时,不会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所以为了了解学生除了对教材中的科学史之外的哪些内容较感兴趣,设置了这么一道题,目的是用来了解学生的自我需求。统计结果见表2。

表2数据显示:

学生对增加“介绍最前沿的生物科学研究”、“与科学家有关的经典实验”、“与科学有关的生平趣事”和“介绍某科学家的科学家探究历程”这几类的材料,有着强烈的希望和期待,不过,对“科学家的生平介绍”、“介绍某科学家呆过的学校或者实验室”这样类型的科学史资料,却并不太希望,心理需求不强。

反而,学生们对以下材料有着不同程度的期待,分别为:生物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其实际意义;增加与医学相关的知识;增加科学家的头像;历史重要的实验过程及其结论;介绍某科学家研究失败的原因与教训;关于某种理论形成过程中,其他为此做过努力的科学家;介绍科学家的成功心得;介绍科学家的发现,为人类带来了哪些方便。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可以适当的增加这些方面的科学史。

2 名著方面

为了了解学生对教材中编入的一些生物名著的态度如何,本研究在问卷设计时,编入了两道调查题:①在书中提到的一些有关于生物方面的著作(如《物种起源》),你的态度是什么?②从教材中出现的以下著作中,挑选出一本认为会对你产生深远影响的书

籍,并说明原因。

2.1 整体方面

所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生物学名著的整体态度如图4所示:

调查结果显示,73.9%的学生对生物教材中出现的生物学著作有兴趣,其中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占到了27.86%。非常不感兴趣的只占极少数,为1.3个百分点,不太有兴趣的为约有7个百分点。因此,总的来说,学生对我国人教版生物教材中所选的生物学著作,还是持积极支持的态度。

2.2 具体方面

2.2.1学生认同的生物著作

经过统计后,共发现教材出现了12本生物学著作,分别为:A、《寂静的春天》;B、《种艺必用》;C、《动物生态学原理》;D、《基因论》;E、《物种起源》;F、《生命的黑匣子》;G、《生物进化》;H、《生命的起源与演化》;I、《现代综合进化理论》,J、《细胞生物学》;K、《人体构造》;L、《自私的基因》。学生对这些著作的具体态度又是如何的呢?统计结果如5所示:

图5数据显示:

选择的结果有四大趋势,呈阶梯状变化,分别为:(1)最受欢迎的名著:只有一本,是达尔文著的《物种起源》,出现在必修3最后一章,27.65%的学生选择了这本书,认为它将会对自己产生深远的影响;(2)较受欢迎的名著:有两本,分别是在必修3出现的《寂静的春天》和在必修1出现的《人体构造》,选择率分别为11.66%和10.8%。(3)受欢迎较小的名著:共有5本,分别为:《生物进化》(9.5%)、《生命的黑匣子》(8.64%)、《自私的基因》(8.42%)、《基因论》(8.21%)、《生命的起源与演化》(6.7%)。(4)基本不被关注的名著:有四本,分别是《动物生态学原理》(3.02%)、《细胞生物学》(2.59%)、《种艺必用》(1.73%)、《现代综合进化理论》(1.08%)。

2.2.2原因分析

学生选择上述名著,所呈现的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选择生物著作《物种起源》的原因:

①了解物种进化历程――这一类型的原因最多,学生的观点如下:可以了解生物的由来和多样性的形成;这是一本历经磨难才诞生的书,它的影响深远悠长;可以知道世界上所有生物的祖先;形象写出了人类生命的起源与物种从低级向高级的过渡,受益匪浅;了解人的进化历程;对生物感兴趣;对历史中的动物感兴趣;可以了解物种是怎么起源,激发学习生物的热情,更好地理解,学习生物学科;更多了解到人如何产生,如何进化;可以更了解物种的由来,更加对生物感兴趣;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生物起源;学生还是较喜欢生物的发展情况,不管是功能上的还是形状上的改变,都令他们很感兴趣;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与演化的历史;会对物种有深入的了解,对生物的学习有一定帮助,开阔了知识面,对生物学科的认识也会有所提高等。

②被该书的思想所吸引――学生具体的观点有:这是一本历经磨难才诞生的书,它的影响深远悠长;人与大自然联系密切;打破固有思维可以让人们了解到生物的历史;打破固有思维让人们对生命有新的认识;比较经典、值得深思;一部划时代的巨著,让学生感到科学与迷信的本质区别;耐读等。

③达尔文的科学研究过程――赞叹作者勇气的同时,为他深入的思考震惊;对生命的起源不了解,很想去探索。

④该著作的影响力――比较著名;对现代化生物学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内容丰富;本书是生物进化学说的基础等。

(2)选择著作《寂静的春天》的原因: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通过数据和事例形象地描绘了被人类破坏后的地球将会是怎么一个样子,发人深省;给人美的感觉,吸引读者阅读;语言独特,教育意义深远,并不是枯燥的纯理论;展示了现代科技所带来的影响,引人深思;对学生的心灵有震撼的感动,促使学生改变一些在生活中不良的习惯;警示、提醒学生保护环境;题目很有诗意,让学生领会思考不要有局限性,而要发散思维;对大自然的探索,对人类敲起的警钟;唤醒人类的良知等。

(3)选择著作《人体构造》的原因:

①想了解自己――主要观点有: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知道自己为什么生病;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更加有助于了解自己;能深刻认识到自己人体的构造,体会到生命的奇特,并更加的热爱生命。

②了解人体构造――主要观点有:对人体的内部构造很感兴趣,能让学生充分地了解人体的结构;更加了解人体的奥秘;对人体构造、内脏器官等有关人体的知识,比较感兴趣;了解自身的结构,才能更好地参加完成学习等活动;了解自身构造,加强对身体健康的养护;学生感觉人的内部是一个奇妙,逻辑完美的世界;与人息息相关,可以对身体机能多一些了解,很有意思,能在生病时用。

(4)选择著作《基因论》的原因:主要是对基因研究感兴趣,想更加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观点包括:会对研究攻克疾病,对研究遗传疾病有深远影响;使人对生命的理解向分子水平进展;觉得基因很神秘,想一探究竟;个人兴趣和未来方向的导向作用;基因是生物学中比较深奥的知识;人类对生物领域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它值得人们去探索发现;有兴趣,与所学知识联系最紧密。

3 讨论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智慧就在于能够机智、敏锐的看到学生的兴趣增长点。

上面主要是通过对广东、吉林、辽宁三省共500名高二理科生的调查,从中反映出,学生主要是对教材中的科学史和名著非常感兴趣。这就是教师所要寻找的教学内容生动性增长点与教学过程中的切入点。对话,互动,生动,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第9篇:生命起源的理论范文

西方哲人比较喜欢寻根刨底,一下笔便是长篇大论的分析、演绎。对于天地万物的由来,多问几个为什么,便免不了要认定它们一定有一个设计者,因为天地万物是如此的复杂、有序,怎么可能自然形成呢?18世纪的英国哲学家佩利因此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手表类比”:试想你经过一片荒野,脚踏在石头上,你可能会假定这些石头一直就在那里,而不会追究它们是怎么来的;但是如果你在地上见到了一块手表,你就会奇怪它怎么会在那里,而且你知道这块手表一定是由某个手表匠制造出来的。他由此推论说:

“在手表中存在的每一个加工的迹象,每一个设计的表现,在大自然的产物中也都存在着;并且,大自然的产物远胜手表,超出了一切人为的计算。”

既然手表一定有一个创造它的手表匠,大自然也就应该有一个设计它的万能的设计者,也就是上帝。

佩利的“手表类比”一经提出,怀疑论者休谟等人就在逻辑上给予反驳:手表匠要利用材料才能制造手表,而上帝却要从无中创造出自然界,二者不是一码事。机器有许多许多种,如果你在沙滩上见到一辆车,见到一台收音机,总不至于认为它们也都是由手表匠制造出来的吧?依此类比,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产物,也应该有各种各样的设计者,而不应该只有一个上帝。如果一块手表不是完美的,我们就可以推知它的制造者不是完美的;因为自然界并不是完美的,所以上帝也就不是完美、万能的了?

这个类比在逻辑上还有最致命的一点:它先假定大自然没有加工、设计的迹象,所以荒野中的手表才会显得突兀;但是它马上又假定大自然充满了加工、设计的迹象,所以才像手表一样需要有一个设计者。这样,这个类比就不是自洽的,在逻辑上也就不成立了。

然而,尽管“手表类比”在逻辑上被驳倒,但天地万物的由来问题却并不因此而得到解决。如果我们不能对自然界,特别是最为复杂的生物界的起源给出一个科学的解释,上帝的阴影就无法排除。到了19世纪中叶,现代生物学之父达尔文对生物界复杂性的起源交出了第一个科学答案:自然选择完全可以代替上帝作为生物界的设计者。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复杂的生物体可以经由最简单的生物体一步一步进化而来。佩利曾经拿人眼跟望远镜做比较,推断只有上帝才能设计出构造远比望远镜复杂、完善的人眼。因此,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专门用一节讨论了眼睛的进化,通过比较现存生物或简单或复杂的眼睛,证明人眼并非不可能从无到有,从简单(比如单细胞生物的眼点)到复杂逐渐进化而来。他非常自信地写道:

“如果有谁能够证明存在着任何一样不可能经由为数众多的、逐渐的、轻微的改动而形成的复杂器官,那么我的理论将绝对破产。”

130余年过去了,虽然一直有人声称达尔文的理论已经破产,但实际上在经过修正后它仍然坚如磐石。在生物学界,自然选择依然被公认为最重要的(虽然并不是唯一的)进化动力。在今天,当我们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体时,生物进化就变成了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因为生物体在分子水平上有着惊人的一致。既然一个受精卵经过十月怀胎以后可以发育成一个人,单细胞生物为什么不可能进化成人类呢?单细胞生物和人的受精卵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功能上都极为相似,最本质的差别是遗传信息的不同。但遗传信息的载体对于所有生物体来说都是相同的,都是DNA;而DNA依据一定的速率在不断突变,只要有足够长的时间,只要对于每一次突变的结果有一个选择的机制(比如自然选择)确定其突变的方向,人类完全有可能由单细胞生物进化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