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新媒体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富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所谓富媒体技术,是指在网络环境下通过网页、流媒体、富网络应用(RIA)等先进技术对多种媒体进行渲染展示和交互控制的技术。[1]富媒体技术集桌面应用程序丰富的用户使用界面功能,便捷高效的部署以及友好的互动交流于一体,是一种新型网络资源融合应用技术。从概念中我们发现,富媒体技术主要有两层内涵:
(一)富媒体技术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富媒体技术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而发展形成的一种技术,它主要解决的是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中传播的问题。网络传输有其特定的技术标准,需要符合不同带宽的限制,流畅的将信息资源呈现到用户界面。传统的多媒体技术因其受格式、数据量大小的限制,很大程度上不能符合网络传输的标准,这就造成了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传播时出现了迟滞性。富媒体技术则使用流媒体、富网络应用(RIA)等先进的网络技术,很好的解决了信息资源在网络中传播的稳定和速度的问题。
(二)富媒体技术关注点在于交互控制和双向信息推送。富媒体技术除了对多种媒体进行渲染展示以外,其更重要的一点是使用富网络应用(RIA)以及Web技术搭建一个用户交互控制和信息双向推送的平台,它为信息资源和用户之间构筑了一条稳定、便捷的通道,服务器可以将用户需求的资源推送到客户端,用户也可以实时回传用户数据,达到双向交互的目的。
二、富媒体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富媒体技术是一种网络应用技术手段,它着力解决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下传播的关键技术难点,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应用技术,有其独有的特点和优势。
(一)富媒体技术的特点: 根据富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富媒体技术的主要特点应包括一下几点:1.丰富的UI展现。富媒体技术可以实现丰富的页面控制功能,提供更加人性化的UI界面,将用户最需要的操作功能集成整合在页面或者客户端中;2.深度的用户交互。用户对于与信息资源之间的交互,不只是满足与对于资源的播放、暂停等简单的交互,富媒体技术能赋予用户和信息资源之间更深层次的交互控制,使用户在浏览信息资源的同时,使用客户端的各种外接设备主动参与交互;3.动态驱动的响应机制。富媒体技术的动态响应机制能够持续的响应用户的各种操作,并对于用户的操作给予及时的回馈,并间接的影响用户的下一步操作,从而引导用户进行学习体验;4.部署的便捷特性。富媒体技术支持包括浏览器或者客户端的访问,用户不用安装任何插件,就能通过浏览器或者客户端对信息资源进行自由访问,并且服务器推送的信息能通过网络高速、准确的传递到每个终端节点;5.融合桌面应用和网络应用。富媒体技术能够将桌面应用和网络应用完美结合,实现桌面即Web,浏览器即桌面。富媒体技术能够将单机的应用程序实现网络连接,使用户能够更为便捷进行网络学习。
(二)富媒体技术的优势。根据富媒体技术的特点,其在信息资源建设中同样具有其特有的优势,可以归结出以下几点主要优势:1.更加丰富的媒体展现能力。富媒体技术编译的场景中除了可整合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还涵盖了矢量图形交互电影和各种复杂的交互式流媒体格式;2.强大的动态交互能力。富媒体技术在进行丰富媒体信息展现的同时,还能更多的加入了网络交互性操作,使用户融入整个网络教学训练的环境之中;3.融合式网络教学的业务体验。富媒体技术能够通过一组连续的富媒体场景信息传递,使用户在PC终端上体验音视频服务、动画、下载、媒体控制播放、呼叫、sms/mms发送、定时提醒、摄像头捕获等各类业务操作,最终将信息资源整合为一个完整的资源平台,提高用户的业务体验;4.实时的内容分发。富媒体技术能将服务器端的资源更新实时推送到客户端,客户端的信息一旦改变提交,其他的各个终端上的数据同时更新。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富媒体技术实现了“网络应用”和“丰富媒体”的结合,能够在更高的层面上,遵从网络教学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并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解决学习前端的交互控制、网络资源共享和系统间的互操作问题。
三、富媒体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比较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基本概念是:多媒体技术是指将图、文、声、像等媒体通过计算机进行集成整合的信息处理技术。[2]笔者已经通过上文介绍了富媒体技术基本内涵,但是人们经常混用多媒体技术和富媒体技术这两个概念,为了进一步理清这两个概念,笔者从以下几点说明二者的不同之处。
(一)基本定义的区别。从两种技术的基本概念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强调媒体类型多样性的计算机技术,而富媒体技术则强调页面控制、页面展现、互动交流、信息资源推送、桌面应用和Web应用的一种网络融合技术。
(二)集成整合能力不同。多媒体技术具有一定的整合能力,但是对于媒体格式、资源类型有限制,并且对于用户使用要求必要的插件或者播放器。富媒体技术具有优异的资源集成整合能力,对于媒体格式几乎没有限制,并且不不需要客户端安装任何插件就能进行信息资源浏览,自带渲染器,形成一个完整、无缝的信息资源整合平台。
(三)对于网络的依附程度不同。多媒体技术制作的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下必须全部下载才能浏览,会话活动仅限于浏览器,一旦浏览器关闭,会话则会中断,信息资源则停止传递;富媒体技术则具有一次加载,多次使用的特性,数据可以在客户端进行缓存,即使终端会话,用户也可以在客户端进行离线浏览使用。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发现,多媒体技术和富媒体技术在其根本上存在着区别,两种技术各自具有不同的技术特点,富媒体技术是对多媒体技术的一种补偿和完善,它不仅重视媒体展示的丰富性,更加重视信息资源的交互性、桌面应用和Web应用的融合性,是一种网络环境下的技术革新。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媒体 新媒体营销 营销绩效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播多样化,新媒体的产生对于信息传播有巨大的影响,新媒体逐渐应用在市场营销领域,产生了新媒体营销。通过研究新媒体营销,寻找新媒体营销对市场营销产生的实际影响,为企业市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个可靠的切入点,提高传播能力,更好的完成营销工作。
二、研究的意义
(一)新媒体的出现
传统的营销追求的是所谓的“覆盖量”,在报刊杂志上就是发行量,在电视广播上就是收视(听)率,在网站上,便是访问量。将广告或者公关文章加载到覆盖量高的媒体上,便可以达到较多的注意。这个模式称之为:登高一呼式的传播模型。这种传播方式本质上属于宣传模式,基本上传播路径是单向的。缺点很明显:很难探测受众看到广告后有何反应。但平心而论,一场营销行为和短期销量之间究竟有何关系,至今并没有答案。
在传播媒体发生巨大革新的年代,营销思维也带来巨大改变,体验性(experience)、沟通性(communicate)、差异性(variation)、创造性(creativity)、关联性(relation),互联网已经进入新媒体传播时代。
关于“新媒体”这个词,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身边,人们总是产生什么是新媒体的疑问,新媒体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以往的传播媒介而言的,它相对与日常最常见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以往的相对成熟的传统媒体是一种新的媒介形式。
(二)新媒体营销的概念
新媒体是一个新的概念,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同时又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综观有关研究文献,关于新媒体,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定义。美国《连线》杂志的定义是: 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2007 年“中国新媒体发展研究报告”一文中曾经这样写道:“新媒体是依赖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等先进的科技手段,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以 PC、电视、手机、PDA、MP4 等为终端设备的媒体。能够实现个性化、互动化、细分化的传播方式,部分新媒体在传播属性上能够实现精准投放、点对点传播,如新媒体博客、微博、电子杂志等”。该报告将新媒体分为三类:
第一类:新媒体概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基于技术进步引起的媒体型态的变革,尤其是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革命基础上出现的媒体型态,如数字电视、IPTV(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二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一些一直存在但长期未被社会发现传播价值的渠道、载体、因为营销理念的变革和广泛的商业化的运用,成为信息传播的新载体,从而被赋予了媒体的意义;如大量新兴的户外媒体,包括楼宇电视、车载移动电视等等。
第二类:新媒体是利用数字电视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一种传播方式。目前有七类媒体形态通常被归入新媒体之列:移动数字电视,包括无线的、车载的、公共交通上的;有线数字电视;IPTV,狭义上指基于TV终端的;网络广播;网络电视,这是新媒体中发展最快的一块;手机电视;楼宇电视;它们有些是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形态,比如楼宇电视,在传播方式与服务方式上并没有本质变化,也是以广播+广告的赢利模式来支撑运营;有些则是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数字电视不同形态,如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
第三类: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从媒体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当中,可以看到新媒体是伴随着媒体发生和发展在不断变化;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是新媒体;今天我们所指的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出现,是指以前没有出现的;一个是影响,所谓影响就是受计算机信息技术影响而产生变化的,这两种媒体形态是我们现在说的新媒体。当然新媒体并不是终结在数字媒体和网络媒体这样一个平台上。
三、结论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在营销理念、个性化产品提供、营销渠道、消费者需求、传播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不同,随着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日益显现出强大的优势。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受众范围广:传统媒体会受到方方面面的限制,而新媒体相对而言提供给了人们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2)跨时空:新媒体的出现使得脱离时空概念成为可能,只要人们需要并且愿意,可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随时随地的登陆internet得到信息和发出信息,并且手机也具备上网和接受电子邮件等信息的功能,使得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没有时空间隔的沟通。
(3)直观性强:新媒体媒介可以被设计成可以传输多种媒体的信息,如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使得信息能以多种形式存在和交换,可以充分发挥营销人员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4)交互性强:新媒体里面互联网体现了交互性的特点,它使得人们不再被动的接收信息,而是可以参入进来讨论或批评或接受某个信息。
(5)成长性:现在伴随着新媒体的快速成长,使用新媒体的成员也有了快速的成长,开始遍布中老年及青少年。
(6)高效性:计算机可储存大量的信息,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查询服务,可传送的信息数量与精确度,远超过其他媒体,能及时有效了解并满足顾客的需求。
(7)经济性:利用互联网做销售,可以不用店面,免交租金,节约水电与人工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由于迂回多次交换带来的损耗,相对于传统的媒体,营销的费用也是极其低廉的。
信息时代的各项特征迅速推动了新媒体的发展,使新媒体发挥出它前所未有的作用。近几年,新媒体产业以不可想象的速度迅速发展。新媒体今天已经成为很多产业关注和投资的热点,这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同时也为营销提供了日渐广阔的平台,并且使得营销形势日益多样化。
新媒体营销是基于特定产品的概念诉求与问题分析,对消费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引导的一种营销模式,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企业软性渗透的商业策略在新媒体形式上的实现,通常借助媒体表达与舆论传播使消费者认同某种概念、观点和分析思路,从而达到企业品牌宣传、产品销售的目的。
参考文献:
[1]Anderson,Eric and Anne T. Coughlan. International Market Entry and Expansion via Independent or Integrated Channels of Distribution[J].Journal of Marketing,1987,(51).
传媒受众概念的发展从最初的大众传媒时代已经走过了分众化时代。大众传媒时代满足的是大多数受众最基本、最基层的需求,目标性不明确。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受众逐渐处于海量碎片式信息的包围中,分众化概念应运而生,曾经风风火火的细分受众的概念已经被众多传媒沿用。在经历了分众之后,如何把受众零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成为广告主营销战略的方向标,聚众营销的概念由此诞生。
传漾科技作为智能化数字营销平台,通过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前瞻性的营销理念指导,力求深入贯彻“直达受众”的客户需求,在结合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大环境下,传漾基于自身技术平台和媒体平台的双重优势,以三“聚”来实现聚众营销。
一“聚”,前期网罗同类受众
通过行为定向技术,网罗到兴趣相近的目标受众。传漾通过长期搜集和跟踪受众的网上浏览行为轨迹,研究受众的基本属性、行为、兴趣等,通过科学的指标设置,对目标受众进行分类,将有相同或相近兴趣爱好的受众聚集在一起,为广告主的投放做好了目标受众的前期搜集分类工作。
二“聚”,中期精准直达受众
在“一聚”基础上,传漾充分利用所拥有的800多家优质媒体资源,在所覆盖的媒体圈内,选取有针对性的媒体进行组合投放,聚合有效媒体圈,提高产品和受众的匹配度,成功聚集目标受众的注意力,让广告主的网络推广活动能第一时间直达受众。
三“聚”,后期波纹式聚合受众
在今年第七届 Adworld2010 互动营销世界大会上,传漾科技销售副总裁刘毅代表传漾首次提出波纹营销的概念。
波纹式的传播借助的是深度受众的口碑传播,使产品在短时间、大范围内快速获得关注,从而进一步聚合目标受众。现今的互联网是一个小众聚集的时代,众多SNS社区、论坛、博客圈,聚集着各种兴趣爱好的网民群体。当一个受到广告深度影响的受众在体验了该产品的优越性之后,到自己所在的网络社区内进行分享、推荐,更多的相近兴趣爱好者也体验到了该产品的优点,从而分享到更多的网络社区,让更多的人接触到此产品,并引起兴趣进行购买,这就是所谓的波纹营销。网络的快捷性和便利性,成就了在线营销的波纹式传播,这种情况下能够聚集到更多的目标受众,并且有效地直达受众。
摘 要 近年来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蓬勃兴起,新媒体成为了世代传媒热词,不仅彻底改变了传媒的既有格局,而且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极深刻的影响,应对网络舆情,首要了解网络舆情的特点规律,掌握相关知识,运用互联网技术更好的做好煤炭企业网络舆情的预防工作,确保企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 煤炭企业 网络舆情 先期预防
对于煤炭企业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结等方面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全面深入认识新媒体,尽快提高新媒体时代产生的网络舆情的应对和处结能力,是当前煤炭企业所面临的一项极为紧迫的课题,就煤炭企业如何先期预防网络舆情的发生,浅谈几点认识。
一、煤炭企业新媒体状况分析网络舆情的影响性
通过对新河矿业公司新媒体使用情况进行随机调查得知:青年喜欢新媒体、大量应用新媒体,不仅仅因为它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是青年交流信息、了解世界、学习工作中的重要工具。综合分析职工应用新媒体的主流状况,主要反映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获取大量的需求信息。经调查,有76.7%利用新媒体获取信息。其主要目的是借助新媒体查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满足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需要。83.3%利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二是彼此沟通交流的平台。调查中,有66.7%的青年认为,利用新媒体与外界沟通、交流,以减少空间、时间的距离,增进感情,交流工作意见。可以看出利用、QQ、电子邮件来互通交流沟通的占80%,比例较大,已经成为职工工作生活沟通交流必不可少的平台。三是学习查阅资料的工具。有36.7%的职工利用新媒体查阅学习资料,补充知识。调查中,新媒体对自身最大的影响时数据显示,90%的职工表示新媒体能够开阔视野,提高自己工作效率,30%的职工通过网络教育学习新知识补充工作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四是休闲娱乐解压的途径。由于煤矿属于高危行业,不仅人员少,且一人多职,工作频率较高。工作之余约56.7%的职工通过在新媒体休闲娱乐,以解除工作中的疲惫,释放工作中的压力。
基于如此,不难看出新媒体在煤炭企业发展的速度和广度,已经逐步成为主流媒介,也必将对企业的信息带来重要的影响。
二、煤炭企业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及功能
新媒体的出现、扩张及应用,随之而来的就是网络舆情的问题,作为煤炭企业的职工,他们通过身边的先进媒介,利用网络微博、微信、QQ、邮件、博客、论坛等形式,将自己所得所想及疑问,通过媒介形式发表自己的观点,言论的正确与否,都会对企业、个人产生影响。因此,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企业高度重视的重要任务。我们先从网络舆情的概念及特点入手,通过概念与特点的了解,进一步掌握防范和疏导的应对及方法。(1)网络舆情的概念。舆情,即社情民意,是指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对某些社会现实和现象的主观反映,是群体性的意识、思想、意见和要求等的综合表现。(2)网络舆情的特点。直接性,职工通过网络,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突发性,网络舆论的形成非常快,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偏差性,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职工发泄情绪的空间。(3)网络舆情的功能。新媒体技术不断更新、应用层出不穷,社交网站、微博、新闻网站、新媒体音视频、手机报、电纸书等新媒体形态不断推陈出新、日益多样。新媒体多样的传播形态使得信息传播不再局限于单一媒介。网络传播功能还具有互动性。新媒体传播互动性较强,往往发出去的言论都会有人关注、转帖,敏感的帖子转发的速度相当惊人,充分显现了网络言论的互动性。
三、煤炭企业如何预防网络舆情
自从网络技术取得突破以来,中国网络媒体业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总体说来中国网络媒体业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的发展阶段,仍然存在着如下主要问题。
1、我国的网络媒体和国外相比,依然规模较小,实力较弱
我国网络媒体虽然在世界网络媒体发展之初就开始发展,经过10多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传媒业市场不发达、网络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网络媒体依然规模较小,实力较弱。例如,网易、新浪、腾讯等是我国发展很好的几家网络媒体,其2006的营业规模分别是21.68亿元人民币、28亿元人民币和2.129亿美元,我国综合门户网站2006年全年营收规模为101亿元人民币。而Google仅去年第四季度总营收就达32亿美元,全球领先的在线交易平台ebay公司2006年全年合并净营业收入为60亿美元,合并净利润达到11亿美元。目前,ebay公司的PayPal注册账户总数为1.33亿,其2006年第四季度的总支付额为110亿美元,是我国2006年C2C电子商务交易规模(216亿元)的近4倍。ebay公司Skype业务2006年四季度的净营业收入达6600万美元,其注册用户数为1.71亿人。而我国传统媒体创办的网络媒体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例如。华尔街日报的网络版2006年的收入达到几亿美金,而我国很多传统报业集团的网站的营业收入几乎为零。
当然,国外的网络媒体的规模是和国外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整个传媒业市场规模相适应的。因此,只要假以时日,在良好的政策导向下,中国网络媒体业将随着我国传媒业市场的快速发展迎来自己的快速发展期,也必将做强做大。
2、网络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创办的网络媒体尚未找到真正的商业模式
我国网络媒体众多,但是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的很少,即使现在已经相对成功的网络媒体,其网络广告的收入比例仍然比较低,其主要收入来源和利润来源仍然是网游、无线增值业务等其他非广告业务。
网易的网游业务一直占其总收入的80%以上,盛大和九城的大致占90%以上,腾讯的网游也占20%以上。相对来说,新浪和搜狐的业务结构还相对合理,新浪2006年广告营收为1.201亿美元,非广告营收为9280万美元,广告营收占总收入的近60%;搜狐2006年度总收入为1.34y亿美元,其中广告收入为9180万美元,非广告收入为4250万美元,广告收入占总收入的近70%。 从我国现有的网络媒体的收入结构来看,我国绝大多数的网络媒体还没有找到适合其自身的商业模式和盈利途径。
3、城乡和东中西地区网络基础发展不平衡
发展相对均衡是媒体成功的重要条件,而我国目前的网络基础只有在一些中心城市相对较好,不仅存在城乡差距,还存在区域差距。
首先,在城乡差距方面。城镇网民普及率为20.2%,农村网民普及率为3.1%,城镇是农村的6.5倍;城镇的网民普及率的增长速度也快于农枪城镇网民的上网时间平均每周为18.0小时,农村为13.2小时,城镇是农村的1.5倍左右。
其次,在区域差距方面。东部网民普及率为15.7%,而中部和西部都为7.4%,网站建设和域名数量的差距更大东部地区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7.4小时,中部地区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6.9小时,西部地区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5.1小时东部地区网民平均每月上网接人费用为91.6元,中部地区网民平均每月上网接入费用为72.5元,西部地区网民平均每月上网接入费用为74.9元。
4、中国传媒业与网络业市场秩序混乱
目前,中国传媒业与网络业市场秩序比较混乱,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权威的稽核机构,各网络媒体的点击量和浏览量虽然是公开的,但是没有经过权威稽核机构的稽核,很难得到广告主的信任;第二,各网络媒体的广告收入也不实,目前,很多统计机构统计的都是网络媒体广告收入的刊例价,由于各网络媒体广告收入的打折比例大为不同,各网络企业的刊例价和实收价也相差悬殊,导致大家无法准确知道各网络媒体的真实广告收入;第三,存在着很多违规甚至违法的网络企业,使人们对网络企业的总体信任感大为降低,导致了网络业鱼目混珠,市场混乱。
5、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会对网络媒体产生巨大负面影响
由于网络媒体现在没有采编权,其信息完全来源于传统媒体,在网络媒体的初期,很多信息基本上是廉价获得的,也有人戏称为“传统媒体的草白养了网络媒体的羊”。但是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壮大和传统媒体的不断觉醒,特别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网络媒体从传统媒体获得信息资源的代价会越来越高,条件也会越来越苛刻,会给网络媒体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6、国家对网络媒体的管理方式不尽合理
目前,我国对网络媒体的管理还是多头管理的方式,而且管理的方法和内容也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一是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二是网络媒体还没有编权。没有自己的记者。而很多网络媒体就采取打球的方式来应对;三是对不同的网站给予不同的权利,导致大家不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
7、网络媒体的广告效果还有待改进
网络媒体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改进办网质量,大力提高广告效果。但是目前,受众和广告主对网络广告的信任感还不强,网络广告的效果还有待改进和加强。
8、传统媒体创办的网络媒体还存在诸多问题
随着网络业的快速发展,很多传统媒体也纷纷采取各种方式进入网络媒体,进行跨媒介扩张。但是由于对网络媒体的认识不够深刻,还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进入网络媒体的目的不够明晰。现在很多传统媒体在进入网络媒体时,常常是无目的的行动。例如,传统报业集团在进入网络媒体时,常常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如“试水新媒体”、“报网互动”等,在提出的这些概念中,看不出真正目的是什么,如“试水新媒体”到底是为了获取新媒体的运营经验?是开拓新的事业空间?还是要找寻新的商业模式?都不能得到明确的回答。再如“报网互动”,从字面上看,是利用新媒体为传统报纸服务的。该概念并没有提供新的商业模式,也不符合新媒体的自身特点和对新媒体有需求的客户的要求,如果这样去进入新媒体必将落得个“片甲不留”的可悲下场。更为可笑的是,现在有很多报业集团所创办的网站,常常以自己是报纸网站的前多少位来自居,如果自己清醒认识到这只是个概念的宣传而已还可以,如果自
己真的相信了,那就是自己忽悠自己了。现在一些传统媒体看到很多新媒体的商业模式很好,就要求复制该模式,自己也创办相应的新媒体。殊不知“棒棒爷去开发高级软件系统”又岂能做得好?一是和自己的核心能力不匹配二是这种商业模式不一定能扩大。如豆网在利基市场上是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但是这种商业模式很难放大。
第二,在进入网络媒体时,不按照网络媒体的特点和运作规律的要求来运营,而仍然采取传统媒体的操作模式。现在传统媒体在进入新事业时常常犯“照搬以往成功经验”的毛病。例如,很多报纸的网站基本上是报纸的电子版,即使有的做得好点,在编上,也没有按照网络技术和网络受众的需求来做。现在,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受众的需求不同、技术要求不同和资本需求量不同。
第三,在广告、发行和管理上不适应网络媒体的要求。网络媒体有自身的运作规律,因此,传媒媒体在进入网络媒体时,一定要顺应该规律,无论在采编、发行、广告经营,还是管理上都要顺应新事业的需要。例如,在传统报业惯用的搞撒网式的广告经营方式就不能照搬到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和期刊上。
第四,传统媒体自有资金有限。网络媒体是需要大量资金的行业,由于传统媒体的自我积累不足,自有资金能力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就必须拓展资本通道,筹集到所需的大量资金。
第五,定位不准确。从广告主与受众的需求出发的基于市场化的定位是一个网络媒体能够成功的前提条件,但是我国目前的绝大多数传统媒体兴办的网络媒体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定位不准的问题。
9、国优秀的网络媒体数量极少
目前,国内的网络媒体数量众多,但是比较有影响的网络媒体为数寥寥,如新浪、腾讯、网易、搜狐、百度、Google等,屈指可数。
大力发展网络媒体的对策建议
我国传媒业市场规模巨大,而且正处于快速成长期,生在其中的网络企业可以说有着巨大的发展机会,只要采取适当的政策,定能促进中国网络业健康发展、做优做强做大。
1、成立网监会,促进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 网络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需要培育和培养,而成立网监会将有助于网络媒体争取更好的外部发展空间,同时也有利于整顿网络业市场秩序,促进网络企业的公平有序竞争,使网络企业在竞争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实力。
2、建立独立于政府机构的第三方的权威稽核机构
独立于政府机构的第三方的权威稽核机构是传媒业市场乃至网络业市场正常运转的关键,通过各网络企业的点击量、浏览量等与广告收入。能够给广告主和受众以很好的指示作用,而且还能避免网络企业在广告市场上的恶性竞争,进而促进网络企业把精力花在自身实力的提高上,最终提高中国网络业的整体质量。
3、整顿市场秩序,构建完善的网络业市场
国家相关部门与机构要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整顿传媒业与网络业市场,取缔那些违法违规的网络业,规范网络业市场,为真正优秀的网络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空间。
4、网络企业自身要不断丰富盈利模式,寻找适合自身的商业模式
不同类型的网络企业有不同的受众、广告主和特点,也有不同的盈利途径和商业模式。目前,很多网络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盈利途径仍不明晰,因此,网络企业必须继续探索适合自身的商业模式。
5、大力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网络媒体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
国家应投入更多的资金支持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化建设,在促进网络媒体发展的同时,让更多更好的信息惠及普通百姓。
今天的BIRTV,既承载了10年广电数字化的概念,也记录了6年数字电视经历的风雨,无论技术的成熟度,还是市场的接纳度,应该说,都已登峰造极。于是,人们抱着更新的概念,觅求对后数字化时代的向往。而商家和厂家也同样不会放弃BIRTV精心打造的大舞台。然而,后数字化时代的广电应该做些什么?
2006可谓中国广电的标准年。3月1日,AVS-P2正式成为国家视频信源编码标准;4月3日,信息产业部公布了与数字电视相关的25项电子行业标准。尽管这些都是国家推荐性标准,却给市场留足了搏击的空间,就看哪些厂商率先在标准化的产业上捷足先登。
特别重要的是今年7月,广电标委会通过了CDMB-T为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国家标准方案,从而使BIRTV成为载入广电发展史的一幕重彩。
再看高清,其概念的诞生至少也有10年了。不过现在的高清已不似当年可望不可及的阳春白雪了。从广播级到民用级,从HDTV到HDV,从2K到4K,更为模糊的应用级却在指标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对这些差异的认知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从标清到高清都经历着一个渐进的过渡状态,即没有一蹴而就的数字化,也没有一蹴而就的高清。从应用角度出发,无数电子产品的生命周期已经表明,从来就不存在“一步到位”的实现,因为这个“位”永远是水涨船高,追“位”的结果不仅是到不了“位”,而且是耽误了“位”到的前程。既然是渐变,就有渐变的高/标清兼容状态。在高清系统长长的系列中,看入门前期要比看兼容的后期重要,而向前看的思维要比向后看更重要。
“整合”的概念登陆中国也有10年了,但被滥用的“整合”不能不令人产生狐疑,什么是整合?整合什么?从技术整合,到业务整合,到内容整合,再到数据整合,直到媒体整合,整合的内容如此之多,内涵如此之广,全然来自网络的融合,既是网络融合的必然结果,也是网络力量的必然产物。整合的实质是对基于不同网络技术的业务重组,以适应信息时代大融合的总趋势。在这样的前提下,必然加入融合的广电,特别是广电新媒体,就不能不去为整合而寻求必备的新概念。
关键词 手机媒体 价值网 网络外部性 临界规模 结构洞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高岩,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9级传播学博士研究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娜堡传播学院访问学者,北京100872
随着手机媒体产业的融合发展,在以往的产业策略分析中曾发挥重要作用的价值链概念逐渐被价值网视角所取代。价值网是一种非线性分析路径,它在传统的线性价值链基础上增加了新维度,更精确地反映由因特网带来的商业模式新动态。本文以日本手机媒体为例,分析手机媒体产业如何从价值链演变成价值网。之所以选择日本,是因为其手机媒体比较发达,价值网已初具规模,而且各大移动运营商的定期公布业绩报告,有利于本分析的深化。
一、概念的演进:价值、价值链、价值网
价值是衡量产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概念之一。褒曼和阿布洛希尼将价值创造定义为最终产品或服务功用的贡献。1985年,波特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认为产品或服务通过一系列的价值增值到达最终客户。价值链构建了对价值和价值创造的认识,这一模式是以工业时代生产线为背景的线性、机械化模式,尤其适用于制造业。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服务提升了数字化水平,这些产业的价值链日渐摆脱物质维度,企业和客户的关系通常比企业内部加工过程更为重要。因此在分析电信、互联网等新兴信息产业的结构及其价值来源时,价值链模式常因视野狭窄而导致解释能力受限。
1993年,诺曼和瑞迈尔兹提出“价值星座”(value constellations)概念,认为当今商业环境应把战略重点放在价值创造系统,“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价值,将策略看作是系统化、社会化创新”。“价值星座”就是价值网概念的雏形。
本文认为,作为一种产业分析视角,价值网是产业内上所有与价值创造相关的角色集合,它形象描述了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客户的社会和技术资源。区别于价值链,价值网的单一节点链接众多买房和卖方,网节点间传递的可以是有形物质生产资料,也可以是无形的知识、信息。价值网内的每一个节点都支持着该产业共同的商业模式。‘这就使得价值网具有一种自我保护功能。比如,中国的手机媒体价值网的商业模式是运营商作为主导的,而美国手机媒体价值网的商业模式则赋予各种服务提供商较大自由度。同一跨国公司想进入不同国家的手机媒体价值网,则必须遵循其固有价值网的商业规则。
二、手机媒体:从价值链到价值网的进化
价值网概念的提出与计算机、因特网的发展密切相关。如今,手机媒体产业也经历着从价值链到价值网的进化。无线网络的发展为手机媒体产业向价值网转变提供了技术支持,而手机媒体企业对每用户收入(ARPU)的追求则为手机媒体产业从价值链向价值网转变提供了内在驱动力。
(一)手机媒体产业从价值链向价值网转变的技术支持:无线网络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手机媒体产业仅仅是由手机制造商、移动运营商这两条相对独立的价值链构成(见图1),两条价值链之间的技术支撑是GSM、CDMA等空中接口标准。二十一世纪,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也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一手机媒体产业,编织了越来越庞大的手机媒体价值网。比如在日本,音乐、动画、视频和游戏企业已经成为移动通信产业举足轻重的部分,网内企业包括出版公司、零售店、餐馆、交通和旅游公司、广播公司等等。日本的手机媒体价值网是极其复杂的,仅以手机媒体内容价值网为例,内容合成商除了负责与内容创作者接洽,还往往承担起营销、品牌推广等工作;服务提供商除了与网络运营商联系,还必须与各种门户网站、支付系统等联络(见图2)。图2仅仅是勾勒了手机媒体价值网的其中一个子网络,还有手机广告价值网、手机交通价值网、手机餐饮价值网等各个子网络,它们都受无线网络技术的支撑,共同构建了手机媒体主网络。
(二)手机媒体产业由价值链向价值网转变的内在驱动力:提升每户平均收入
移动运营商是手机媒体产业由价值链向价值网转变的积极推动者。随着话音增长趋于平缓甚至为负增长,移动运营商需要寻找其他方式来增加通信量获得利润。根据日本运营商DoCoMo在2011年的财政报告,比起上一财年,话音ARPU下跌了450日元。数据收入则上升了70日元。0因此,通过数据服务提高ARPU是移动通信行业增长潜力所在。比如DoCoMo通过丰富iMode的内容组合,推出二维码、手机动漫、手机小说等来来扩大用户的数据使用。而对于运营商以外的服务提供商而言,全球范围内电信管制放宽的趋势,将更有利于网内企业创新各种商业模式,发掘新利润增长点。
三、手机媒体价值网的特点
与线性的手机媒体价值链相比,手机媒体价值网有以下特点:第一,手机媒体价值网具有较为显著的网络外部性,用户临界规模决定着一项手机增值业务能否得到普及;第二,随着手机媒体价值网的扩大,要把握网络内的竞争态势,就必须确认结构洞和核心企业。
(一)手机媒体价值网具有显著的网络外部性
价值网和价值链的差异之一在于价值网中存在显著的网络外部性。能否达到用户临界规模(critical mass)决定着一项手机增值服务能否得到普及。临界规模指一项技术采用的人数增加,使其产生质变形成主流。
手机媒体早已完成了用户临界规模的跨越,但就整个手机媒体价值网来看,用户临界规模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决定着某一项新推出的手机服务能够得到普及。要为某一项新业务创造用户临界规模,不仅仅要考虑用户数量,还要考虑用户之间的关系。日本手机媒体企业的策略是将移动网络早期用户社区化,使新推出的服务建立在已得到普及的服务的用户临界规模基础之上。
比如,日本手机媒体的微观支付发展得比较早,很快积累起其用户临界规模而成为一项大众化的应用;发达的微观支付系统,使大量用户订阅手机铃声屏保、手机视频、手机音乐、手机游戏等娱乐内容;而有赖于娱乐内容的庞大用户规模,日本移动因特网市场在1999到2000年推出之初,便获得迅猛发展。这是日本移动因特网市场比其他国家发达的原因之一。
再举例来说,手机二维码要得到发展,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第一,消费者的手机能读取二维码;第二,报纸、杂志等广告载体的支持,即使得消费者易于接触到二维码;第三,商家已经建立其移动网站,并掌握用推送式邮件发送折扣券的技巧。其中第三步是由用户需求到实现购买的关键一步,直接决定了广告效果。由于移动因特网市场的发达,日本较多广告主很早就建立并丰富了专门针对手机用户的网站,而内容提供商业希望通过二维码来增加移动网站访问量。相对而言,中国的内容提供商及大部分广告主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移动网站,这就导致移动服务提供商推广二维码标准的积极性不太高,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手机制造商增加二维码阅读功能的积极性。
然而,并不是每一项推出的增值业务都能顺利创造出其用户临界规模,日本手机运营商也有头疼的时候。比如,从日本DoCoMo的财年报告看,其新推出的自动GPS定位i-concier服务迄今未能产生利润。DoCoMo在推出这项服务之初是希望其能成为一个基于方位数据的移动广告平台,但是因为DoCoMo仅在2009年冬季之后的手机款式加进自动GPS性能,兼容的手机用户数量有限,从而成为吸引零售商和其他潜在内容提供商投放广告的瓶颈。由此可见,手机媒体价值网的各个相关节点都可能成为创造用户临界规模的影响因子。对于价值网内的节点来说,把握手机媒体价值网的网络外部性,结合已有用户群体的特征推出新服务,是创造用户临界数量,有效管理网内平台的关键。
(二)结构洞与核心企业:理解手机媒体价值网竞争态势
从价值链发展到价值网,手机媒体产业内部竞争日趋复杂激烈。如何准确把握手机媒体价值网涉及的诸多企业及其错综复杂关系?博特在1997年提出的结构洞理论,有利于我们理解手机媒体价值网内竞争态势。结构洞描述的是一个竞争场中玩家之间无联接或者非等位的情形。结构洞是与信息通路、先机、举荐以及控制等相应的企业家机会联系在一起的。它描述的是竞争场域中的社会结构如何为某些玩家创造机会,并由此影响他们之间的关系。
在这一手机媒体发展的初级阶段,也就是价值链阶段,结构洞概念的意义并不显著。手机制造商、移动运营商分别控制着各自的价值链上下游。随着手机媒体产业的价值网特性越来越明显,核心企业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就目前日本移动通信价值网来看,DoCoMo、KDD等移动运营商是处于价值网中央的“核心企业”,控制丰富的结构洞并制定价值网内游戏规则。
比如,DoCoMo一手建造自身的微观支付系统,一手紧抓手机规格制定权以及对其手机上官方菜单内容的控制权,从而占据移动通信和娱乐产业之间结构性洞。这就创造了日本手机媒体价值网的第一条统治规则:“想加入DoCoMo移动价值网,就必须与DoCoMo步调一致”。
而在移动网络接人中,DocoMo也率先制定c-html界面标准,来占据手机和因特网站点之间的结构性漏洞;利用钱包手机,DoCoMo占据了移动电话和交通票务系统的结构洞;而二维码、手机电视等,则使得其控制了手机和传统出版业、广播电视业的结构洞。
此外,在手机媒体价值网中,移动运营商还通过占有股份,来稳固自己对结构洞的占据权。比如,在媒体产业中,DoCoMo拥有富士电视网2.6%的股份,拥有Tower唱片的42%股份,在与日本电通广告公司合建的D2C广告中拥有5l%的股份,此外还有无线门户DeNA公司的50%股份;通过手机钱包的业务,DoCoMo占有UC卡18%的股份,拥有三井住友银行34%的股份,与Sony合作的电子货币bitWallet中占有10%的股份;为了拓展手机天气预报服务,DoCoMo还建立了气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而DoCoMo的竞争对手,另一电信巨头KDDI也毫不示弱,与朝日电视台、谷歌、电通广告、三菱东京日联银行甚至丰田汽车、东京电力公司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或联合投资的企业。
由此可见,移动运营商通过网络重构来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结构洞,使自己处于手机媒体价值网的中心位置,从而获得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随着手机媒体价值网规模的扩大,结构洞的数量将进一步增加。价值网中核心企业往往是拥有品牌、技术、市场优势的大企业。他们拥有结构洞丰富的网络,能在与上游供应商以及下游消费者的交易谈判中占据优势,因而能够比别人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动态是,随着手机媒体价值网的拓展,内容提供商、技术提供商的地位将会有所提升,成为不容小觑的关键玩家。因为影响手机媒体价值网架构和中心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各种服务的技术标准。在技术密集转化的时代,这些规则飞速变化,为有效应对这些变化,DoCoMo等移动运营商对服务提供商的依赖程度会有所增加,使得后者的影响力提升。
四、结论:从封闭性控制思维到开放性合作思维,树立手机媒体生态系统观
手机媒体产业从价值链发展到价值网,要求产业各方树立手机媒体生态系统观,从封闭性控制思维到开放性合作思维。
价值如何被创造?传统价值链视角认为,价值通过线性物质传递而被创造,但在网络经济中,价值更应该被认为是在关系中得以创造。从价值链发展到价值网,要求手机媒体产业各方转变思路,完成从封闭性控制思维到开放性合作思维的转型。在手机媒体发展初期,相对封闭的价值链视角使运营商牢牢控制整个价值链。内容提供商不能轻易进入运营商网络,而那些好不容易获得接人权的内容提供商又常常对利润分成不满意。价值网的视角要求网内各节点用更加开放的视角来看待彼此合作关系。移动运营商要使新的手机业务能够以低廉价格得到快速推广,就必须达成更加合理的利润分成模式。派珀等学者对内容提供商的访谈发现,大多数内容提供商认为“i-Mode的85%:15%利润分成标准比沃达丰的60%:40%更加合理”。这就是为什么i-Mode能够吸引更多的内容提供商,从而快速达到用户临界规模,扩大自身价值网的原因。
文章介绍了社会化媒体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了我国社会化媒体发展的现状以及趋势,提出我国企业社会化媒体营销思考:加大社会化媒体营销预算;企业应该积极构建Social CRM(社会化客户管理系统);做好正面事件放大和危机公关处理;在营销内容上做好文章。
【关键词】
社会化媒体;社会化媒体营销;营销思考
如今,社会化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无法分开的一部分,随着人人网、天涯论坛、新浪微博的出现和发展,人们开始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获取、评价及分享新闻、咨询和信息,同样人们也可以在社会化媒体上来了解和感知企业与品牌。从2011年的“凡客体”和《失恋33天》的成功,再到2012年京东、苏宁电商大战的闹剧,都离不开社会化媒体的功劳。
一、社会化媒体的概念与特征
社会化媒体的概念首先在信息科学领域被提出,这一概念主要被针对由社会性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 service)带来的新型网络信息交流空间进行集合性表述。本文根据国内外学者研究把社会化媒体定位为:通过去中心化的以人为基础的网络建立的媒体体制;在此体制下,人们可以以新的方式去发现、阅读并分享信息。它是一种信息民主化,传播模式从单对多转化为多对多,并使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的者和传播者。
社会化媒体能够以多种不同形式来呈现,包括文字、图像、视频等,它颠覆了传统的媒体概念,赋予了每个人创作并传播内容的能力,是一个集合多种功能的在线生活平台,可以说是一个超级媒体。社会化媒体有以下几大特点:
(1)公开透明。每个人都可以免费的参与社会化媒体当中,用户可以自由地参与和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创作、编辑、传播和评论。
(2)参与分享。靠用户创造内容,通过分享进行传播的形式激发感兴趣的人主动贡献反馈,任何人都可以以创造者、传播者、读者、消费者的身份参与进来。
(3)交流对话。社会化媒体改变了传播媒体告知般的单项信息流动的模式,而是一种双向交流,这种交流可以使媒体机构、政府、企业与普通用户的纵向交流,也可以使普通用户之间的横向交流,且具有双向对话的特质,能对某一话题进行追踪式的多次深度对话。
(4)融合连通。大部分社会化媒体都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进行融合性的内容传播,且社会化媒体之间通过链接具有强大的连通性,一个用户可以同时一个身份使用多个媒体。
(5)社区化。人们在社会化媒体中能够很快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形成一个个社区或者小群体,在这样的群体中,用户会对共同话题进行交流并形成较强的类似于现实的社交关系,从而获得较高的网络信任。
(6)涌现性。由于信息流动自由且控制机制较少,所以媒体系统的用户越多、信息规模越大,系统就越无序,在一种无序和有序的状态之间,各种热点事件的产生和发展是一种系统涌现,难以进行事前预测和事后控制。
二、我国社会化媒体发展的现状以及趋势
根据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增长速度更加趋于平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在社会化媒体方面,上半年中国社交网站用户数增长至2.51亿,网民使用率为46.6%;即时通信用户规模为4.45亿,同比增长7.2%;博客和个人空间用户数3.53亿,同比增长10.9%,;微博用户数2.73亿,同比增长9.5%。
通过以上数据表明,由于我国网民基数巨大,故社会化媒体的用户也相当庞大,例如:即时通讯整个网民中的使用率为82.7%,相对应的,博客与个人空间和微博这一数字为65.6%和50.7%;并且增长势头明显,都保持在10%左右的增长。
我国社会化媒体会有以下几点的趋势:
1、社交网络的信息深度融合
由于社会化媒体具有融合性,不同类型的信息会通过简单的链接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在社会化媒体上,且这种多样化融合的方式更能迎合用户的阅读习惯。根据网络数据显示,现在通过社交网络获取信息和咨询的用户量已经有赶超通过门户网站来获取的用户量的趋势。
2、移动互联网和社会化媒体双剑合并
随着智能手机的渗入,mobile+social 这两把尖刀将直插传播的核心靶子。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强调的是即时性,不限地址。用户通过手机社交应用可以在任何有无线网络的地方来制造和传播信息。
3、电子商务将融入社会化媒体
当下的社会化媒体大多不具有在线交易商品的电子商务功能,但是随着社会化媒体的用户的激增,不管是电子商务企业还是社交网络企业都会想办法把两种建立在庞大用户量基础上的模式结合起来,形成更具竞争力的网络平台。
三、我国企业社会化媒体营销思考
2009年著名调研公司Market Sharpa在调研报告中总结:社会化媒体营销是一种基于社会化媒体的,在企业、影响者、信息搜寻者和消费者之间能够彼此简化对话形式并且实现内容分享的实践。
那么企业为什么要突破原有的市场营销理论而进行社会化媒体营销呢?以下对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优势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软交换技术;通信网络;特点;结构;应用
Abstract: The soft exchange technology is a kind of multiple function and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its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open structure and a standardized protocol as the core; the broad sense is the use of soft switch technique in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as the control core, the narrow sense is the NGN control plane related equipment, soft switching 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next 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network. Therefore, the soft switch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of relevant content spreads out discuss, from soft switching concepts,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network structure, and analysis of the soft exchange technology of the main application,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soft switch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haracteristic; structure;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F626.3
通信初期,主要进行点对点通信。当有N个终端都可以两两通信,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所有终端两两互联,这样整个网络共需要N( N- 1)/2对线,而且要求每个终端有( N-1)个线路接口。这将使网络非常复杂,实现起来不太现实,于是,人们想到了交换技术。
1.软交换的概念
软交换技术是一个能够提供下一代分组通信――包括语音、宽带和无线网络的平台。利用软交换技术,全球服务提供商和运营商能够优化他们的网络,并且能够提供新的业务和应用来获取新的利润。软交换是网络演进以及下一代分组网络的核心设备之一,它独立于底层承载协议,主要完成呼叫控制、媒体网关接入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选择、认证和计费等功能,可以向用户提供现有电路交换所能提供的所有业务以及多样化的第三方业务。
而综合业界的看法,从广义上讲,软交换概念是指以软交换设备为控制核心的下一代网络(NGN);从狭义上讲,软交换特指位于NGN 控制平面的软交换设备,其在VoIP 体系中把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中(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服务器上的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包括呼叫选路、管理控制、连接控制(建立/拆除会话)和信令互通,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
2.软交换的特点
软交换技术有着自己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2.1软交换技术为了将PSTN交换机的功能在IP网上实现而专门研发设计的,它以商业硬件平台为基础,使用标准、开放和多协议,以媒体相分离和呼叫控制、开放的、基于标准的结构,它以MGCD/H媒体控制协议为技术基础。
2.2软交换技术是以媒体和业务控制、呼叫等多种功能的集合,它可以提供诸如智能终端、电话终端、多媒体终端业务等的连接与呼叫控制,可以用在管理业务接入、NGN控制以及PSTN网络边缘等,使用这种方式,可以实现与呼叫控制相关的多种业务在一个系统中进行运营管理。
2.3软交换即使使用的是开放式的程序接口,也可以在交换机制控制中根据需要而引入各种新的业务,在目前移动核心网上来达到融合业务与多接入的处理能力,用户可以在传统的移动网络、固定网络中使用多种方式来接入统一的移动核心网上,这样就可以享受数据、语音、多媒体等多种业务。
3.软交换技术的网络结构
软交换技术作为下一代网络的主要设备之一,各网络运行商在组建新的网络的时候,应当考虑到与其他传统网络的互通,应当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网络结构,以软交换技术为基础的网络结构,可参考图1。
图1 软交换网络结构图
由图1可以看出,位于网络控制层的是软交换技术,这样就可以比较好地实现媒体处理相分离以及呼叫控制功能;应用/业务层与软交换之间的接口可以为三方应用平台、各种数据库以及功能服务器等提供访问接口,以便实现对三方应用、增值业务以及管理业务提供支持,而应用服务器与软交换之间可以使用API、SIP等接口,策略服务器与软交换之间,可以采用COPS协议来实现对网络设备的动态干预;网关中心与软交换之间可以使用SNMP协议来实现对网络的管理;智能网SCP与软交换之间可以使用INAP协议来实现对智能网业务的支持。
4.软交换技术的主要应用
4.1分组中继
针对用户数增加对汇接局容量需求激增,以及传输带宽增加的情况,通过采用软交换技术构建分组中继叠加网络,利用媒体网关直接提供高速的分组数据接口,大大减少传输网络中低速交叉连接设备的数量,对语音进行静音抑制和话音压缩,以及AAL2/ATM 的可变速率适配,降低了网络传输成本和带宽需求(可以节省近60%的传输资源),从而满足对现有的汇接局的扩容要求。
4.2 虚拟中继
实际上就是利用软交换网转接PSTN 端局之间的语音业务,而软交换网本身不直接接入语音终端用户,此时软交换网的功能类似于PSTN 中的汇接局或长途局的功能。提供虚拟中继业务,软交换网中必须配置TG、SG和软交换机设备,若仅提供与PSTN 相同的语音转接业务,则不需要单独的应用服务器,此时呼叫控制和业务的实现均是由软交换机负责完成。目前各软交换设备供应商提供的系统均已经能够提供虚拟中继业务。
4.3 多媒体业务
多媒体业务用于提供特殊的资源供应用服务器上的增值业务使用。针对用户多媒体业务的需求,利用软交换技术,将各种应用服务器上的新业务,在软交换设备的集中控制下,通过各种网关设备将实时传送协议(RTP)媒体流重定向到广大终端用户。其中,软交换直接控制着各种新业务的发放与实施,保证了业务在全网开展的及时性。
4.4拨号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