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移动支付应用范文

移动支付应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移动支付应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移动支付应用

第1篇:移动支付应用范文

欧美国家虽然具备良好的市场条件,但是移动支付相比亚洲而言发展却较为缓慢。在如法国,手机用户接近总人口的94%;主流四大移动运营商已使用NFC技术在多个大城市的交通系统和商店成功进行非接触式移动支付业务测试,诺基亚、三星、RIM、苹果等手机制造企业,金雅拓等芯片制造商也广泛参与;众多金融机构、支付卡供应商以及支付解决方案供应商广泛参与。此外,众多品牌连锁店、国营铁路公司都针对移动支付进行了测试和部署。如此广泛的用户群、技术条件及市场能力,却不能很好地推进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每个市场参与者都在主推自己的支付方式,市场竞争激烈;在欧美国家,绝大多数人都拥有银行账户,且习惯于使用银行卡支付成为制约新型支付方式重要因素;主流的移动支付业务模式往往以远程为主,是通过WAP(无线应用协议)、SMS(短消息业务)、IVR(交互语音应答)等方式进行接入和验证,操作便利性较为繁琐,对时间要求高的支付行为并不适和,所以多用于WAP业务、电子票务等。

二、日韩移动支付应用发展蓬勃

移动支付业务最早出现在美国,却在亚洲的日本和韩国迅速发展。如移动钱包、移动支付最早出现在日韩。现在他们已经成为世界上移动支付领域的领跑者。NTTDoCoMo不仅是日本领先的通信运营商,而且在全球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日本移动支付市场发展的首要推动者。日本的通讯运营商利用其在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通过注资金融机构,整合终端设备提供商的资源,发展智能终端设备等方式来主导产业链的发展。其成功的经验启示:一是“一方主导、各方参与、利益共赢”;二是采用了先进的FeliCaIC芯片近场支付技术,简化用户操作流程;三是保持和支付业务提供商的紧密合作关系,加大了对移动支付业务的掌控力度,有利于手机钱包业务的开展和推广。而韩国主要是通讯运营商或商业银行主导,运营商和银行等多方合作的模式。无线运营商是驱动新系统发展的主要力量,但银行与信用卡公司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负责信用卡业务的信贷和运营。目前,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广泛使用POS支付,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的支付习惯,已成为消费支付的新时尚。其成功的经验关键在于移动支付参与方紧密的合作程度。

三、非洲和东南亚移动支付应用发展顺畅

由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相对滞后,移动支付出现后,其简便快捷的支付方式广受消费者青睐,很快取代了银行卡的支付功能,实现了资金的存储、支付、转移和兑现等功能,成为真正意义的手机银行。例如肯尼亚Safaricom公司在2007年推出了移动银行服务M-Pesa。M-Pesa通过小型店铺商组成网络,经注册后成为M-Pesa商,手机用户在店铺为手机充值后,通过短信休息实现支付、转账和兑现。菲律宾PhilippinesLongDistanceTelephoneCompany的SmartMoney业务,用最经济的方法实现了移动支付业务的大规模普及。其利用SuperSIM技术,具备借记卡和ATM取现的功能,适用范围广、现金流动快等特点,有了与银行卡、信用卡同台竞争的优势和地位。其成功经验主要是充分考虑用户需求,充分发挥移动支付应用的便利性、实用性和高效率的特点。

四、移动支付在我国金融IC卡的渠道拓展和应用创新的对策建议

为充分发挥移动支付技术创新对金融IC卡多应用发展的资源整合、技术支撑、业务推动和规范管理的作用,建议从以下六方面开展工作:

(一)打破行业壁垒,推动移动支付标准实施及应用试点一是从加快金融IC卡推广应用的战略高度,结合银行、银联、通信运营商移动支付应用开展情况,尽快规范金融IC卡多行业的应用模式,避免重复投入,以降低成本。二是应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为平台,选择电子商务应用较为普及、移动支付环境较好的城市以及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商业银行,通过建立多方合作共享收费、分润模式,积极部署移动支付生态系统建设。

(二)完善商业受理环境建设,推进移动支付非接触受理环境改造金融IC卡为发卡银行业务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银行卡升级换代,实现快速支付环境建设提供了新的大力。商业银行要的加大对IC卡受理环境改造力度,保障非接触受理环境的联网通用质量,将“非接触式”金融IC卡有机地融合到快速支付市场中,从而实现移动支付与金融IC卡受理环境的全面整合。

(三)利用IT技术,打造安全可信的移动支付开放平台各方要研究启动安全可信平台建设,为移动支付产业链各方搭建共同信体系和传输通道,提供安全模块与应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制定严格的标准,在应用功能方面向APP建立开放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入口,向电商及O2O开放信息,在客户方面向所有的银行账户开放(银行账户是标志客户归属的核心),为移动支付联网通用、安全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四)加快移动支付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各商业银行要以移动支付金融行业标准(PBOC3.0)为规范,以“联网通用、安全可信、规范有序”为主要目标,构建与银行卡技术管理相衔接的移动支付管理体系,提升金融行业移动支付应用发行、受理、转接清算等环节持续、安全和稳定运营的能力。

第2篇:移动支付应用范文

关键词:移动支付;公共交通一卡通;HCE。

0 前言

建设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系统,不断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是不断提高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建设满意交通的重要思路,是提高交通资源利用率,缓解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也是打造安全、绿色、效率、便捷、经济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的抓手。当前,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深刻影响着我们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笔者多年从事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工作,近年来对京津冀、长三角城市,以及中西部的陕西省、四川省、云南省等多个地市公共交通一卡通现状进行了调研,搜集了大量材料,对一卡通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研究。

1 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发展现状及遇到的问题

政策层面,公共交通领域两套标准让行业保持竞争活力,但也为市场推广埋下了隐患,衍生出来的设备制造、制卡发卡、互联互通、清分结算、管理等诸多问题,对从业者和广大民众都造成了不小的困难。

技术层面,移动支付推行至今,用户量并不是很乐观,主要问题在于消费者的使用体验,芯片、机具、APP用户界面、市场教育程度等不断考验使用者的耐心。

政策层面的问题,相信政府一定会不断梳理,顺应发展的需要。技术层面,移动支付是一卡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定会在公共交通领域得到应用,下面我们主要从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析。

2 移动支付技术

移动支付领域目前最主要的两种应用是较为广泛流行的二维码支付和NFC近场支付,移动支付的技术路线有以下几种方式。

二维码支付 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支付技术,常见的有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由于公共交通客流量大、高峰期长、快捷性要求高等原因,二维码支付在公共交通领域目前没有推广开。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支付是由 RFID演变而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公共交通领域。NFC支付主要包括基于安全模块(SE)的卡模拟和基于主机的卡模拟两种方式 。

2.1 基于SE的卡模拟

基于SE的卡模拟主要有三种解决方案,分别是NFC全终端方案、ENFC技术方案和NFC-SD技术方案。ENFC(Enhanced NFC)方案是使用SIM/UIM卡作为安全模块,存储用户账户、密钥等敏感数据,运行支付应用,手机中的CLF模块通过SWP协议与SIM/UIM卡之间进行通信。由于SIM/UIM卡是移动用户必不可少的身份识别模块,卡片和应用的发行及服务可以借助运营商的受理渠道,灵活性高,容易进行推广。NFC-SD技术方案是使用移动终端智能SD卡作为安全模块。NFC-SD方案架构的核心部分包括射频天线、非接前端(CLF)、智能SD卡,可以在移动支付设备上实现非接触IC卡功能,目前由于产业链不够健全,使用局限性大。

2.2 HCE(Host-based card emulation)基于主机的卡模拟

在主机卡模式下,不需要提供SE,由手机中运行的一个应用或云端的服务器完成SE的功能,此时NFC芯片接收到的数据由操作系统或发送至手机中的应用,或通过网络发送至云端的服务器来完成交互,这种方式的特点绕过了手机内置的SE的限制。卡模拟模式中的数据可以被路由到手机APP中的HCE服务上,摆脱了SE芯片载体的限制,使得终端安装一个可以调用HCE服务的软件就能够作为SE存在,各种应用的卡密钥被存储在云端服务器(或者放在本地终端内,实现小额脱机支付),当进行交易时,Host CPU从云端调用对应密钥进行确认。国内多个城市的HCE 应用已经在银联的支持下开始试点,比如南昌市的公交系统、北京的地铁系统中,即实现在线即时交易,又可以在无网络时限次脱机交易。

2.3 HCE与TEE相结合

HCE对城市公共交通的吸引力是在降低成本的同时,缩短了产业链。但由于缺少了实体SE的保护,公众使用总会有担心,就需要融合其他安全方案才能保证其安全性。基于TEE(TrustedExecution Environments可信执行环境)的HCE移动支付是很有效的一种解决方案,它提供介于系统和SE之间的安全框架,分隔高敏感的应用与通用的软件环境,提供安全访问硬件资源的环境。TEE方案,将客户操作和存储直接转移到TEE侧。安全处理系统先于操作系统启动,通过对设备资源的访问,为授权应用提供存储和安全的运行环境,防止恶意攻击,保护交易的完整性、私密性,也同时保证本地端支付及云端支付的安全性。

2.4 HCE与Token相结合

Token(支付标记化技术)是由国际芯片卡标准化组织EMVCo于2014年的一项新技术,主要是通过支付标记(token)代替银行卡号进行交易验证,从而避免卡号信息泄露带来的风险。支付标记化是使用一个唯一的数值来替代传统的银行卡主账号的过程,同时确保该值的应用被限定在一个特定的应用体系中。支付标记可以运用在银行卡交易的各个环节,与现有基于银行卡号的交易一样,可以跨行使用,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基于Token的支付体系为移动支付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消除了商户和收单机构系统中的敏感数据,同时实现了交易的实时验证。

3 移动支付解决公共交通一卡通的问题思路

思路1 HCE技术加速公共交通一卡通行业发展

HCE是线上线下业务的连接点,使得公共交通发卡机构可以自行发卡,摆脱对实体SE的依赖,将原有的线下业务整合到线上,建立起实时的卡用户交互通道。

思路2 建设开放融合的公共交通一卡通体系

建设开放融合的公共交通一卡通体系。一方面,在一定阶段里,通过搭建互联平台,可以围绕智能终端实现用户各种支付体系互联互通。另一方面,公共交通一卡通要能走出去,在其他支付w系加速扩展应用。

思路3 围绕移动支付建设和运营公共交通一卡通体系

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及普及,从技术和环境条件上,具备了给公共交通一卡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成本降低,应用拓展,用户体验提升等。

在HCE模式下,把IC卡装到手机里,不用增加额外成本,不用更换任何硬件设备和投入,只需要正常下载APP,就可以解决传统公共交通一卡通只能线下应用的瓶颈,一步实现公共交通一卡通应用领域的无限拓展,轻松实现公共交通一卡通的互联互通。

思路4 围绕大数据建设运营公共交通一卡通

结合手机实名制这一国家政策,移动支付可以清晰掌握用户爱好,也就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增值服务。另一方面,在移动互联网的支持下,通过大数据可以为政府决策、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带来数据支撑。

第3篇:移动支付应用范文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3G、4G用户数目越来越多,小型移动通信终端开启了一个崭新的销售和促销模式,与传统的支付方式相比,移动终端支付业务是银行业务与无线通信技术结合的新型支付业务方式,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提供安全、便捷和个性化的服务业务。

1移动业务支付定义

移动业务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支付第一步是指通过计算机与个人或者计算机与移动终端发出数字化指令为其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单支付的方式,支付第二步是商家接受支付并为顾客提供商品,银行或者中介机构作为可信的第三方,以经纪人的身份为商家和顾客进行货币销售和清算、维护账号、并解决可能引起的争端,支付第三步部是商家和顾客通过证书等方式认证交易身份,完成可靠性的交易过程。

2无线通信关键技术分析

2.1WAP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在移动业务支付应用方面最关键的技术是WAP技术,WAP技术即“无线应用协议”,一个典型的WAP应用体系结构由移动设备、WAP和应用服务器三类实体构成。WAP技术负责将Internet和移动通信网连接到一起,客观上已成为移动终端上网的标准。WAP的应用模型是基于WWW的客户/服务器结构,客户方通过浏览器向Internet上的服务器请求以标准格式表示的Web页面内容。

2.2WIM技术

WIM技术即是WAP身份识别模块,其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要把安全功能从手持设备中分离出来。对于加解密算法、移动用户证书、客户端用于签名的永久性私钥等敏感信息,都可以放入WIM卡中。在现实中,这种防篡改设备就是一种智能卡,这种智能卡可以与现有的SIM卡结合,也可以单独存在。WIM卡有自己的处理器和存储器,能够进行加解密技术字签名的运算,并能够保存用户证书、密钥等信息。

3微支付认证关键技术分析

微支付认证技术也称为身份鉴别,未支付认证技术必须使得通信的双方安全可靠,用以确保通信过程中数据传输的真实性,防止黑客等入侵者对系统进行干扰主攻击等,如假冒、篡改等。实现认证的手段有很多种,常见的认证技术有数字签名认证、证书认证两种方式:

3.1数字签名认证

数字签名技术是使用非对称加密技术,加密过程中存在两个密钥,一个公开密钥,一个私有密钥。其中,用公开密钥对信息明文加密所产生的二进制流只能由相应的私有密钥进行解密还原,用私有密钥对信息明文加密所产生的密文数据也只能由该私有密钥所对应的公开密钥进行解密。由于在非对称加密体系结构中,私有密钥是不公开的,只能属于唯一的密钥持有人,所以利用私有密钥对数据信息进行加密运算,其结果就得到数字签名,如果相同则可以认为该信息确实为发送方所声称的身份实体所发送,保证了交易的安全性。

3.2证书认证

数字证书包含标志网络用户身份信息的一系列数据。其主要作用是在网络通讯中识别交易双方的身份,传统的数字证书是由权威公正的第三方机构即认证中心CA(CertificateAuthority)签发的,以数字证书为核心的加密技术可以对网络上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和解密、数字签名和签名验证,确保网上传递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以及交易实体身份的真实性,签名信息的不可否认性,从而保障网络应用的安全性。

4总结

第4篇:移动支付应用范文

冬病夏治疗法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机理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人体机能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康复。冬病夏治目前仍以外治法穴位敷贴为主。近年来本科通过自制中药穴位敷贴,发现其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且简便易行,价格低廉,尤其适宜在社区推广。

1冬病夏治的概念和理论渊源

(1)冬病夏治源于《素问·四气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1]。(2)“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里阴病症,如咳嗽、哮喘、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僵硬、怕冷、体虚易感等;“夏治”是指夏季三伏时令、采取顺应自然,借用自然之“温”、“热”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脉,增强机体之正气,并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艾灸或内服药物以及埋线、刮痧、拔罐等方法来治疗或预防上述疾病。冬病夏治疗法就是对冬季气候寒冷时好发及感寒后易发的一些宿疾在夏季气温高和机体阳气旺盛时,给予温阳补益的治疗方法,从而祛除体内沉积之寒气,调整人体阴阳,使达到阴平阳秘,宿疾得以恢复。(3)穴位敷贴疗法俗称“三伏贴”,是以“冬病夏治”为理论依据,是中医“冬病夏治”的特色方法[2],来源于清代张潞《张氏医通》的“白芥子涂法”[3]。此法为人体阳气最旺的节令+中医经络理论+经典的药物组方+相关的护理方法共同作用的结果激发人体的正气及抗病能力,扶正祛邪、调扶阴阳,达到了强身健体、防病祛病的目的。

2适应范围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效果最为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其适应证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也适用于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的患者。

3用药与方法

药物选取麻黄、细辛、白芥子、延胡索、甘遂五药按比例研成粉末,用姜汁调成膏状,做成直径为2cm,高约1cm的圆形药饼(初伏药饼上敷少量麝香)。敷贴时间:每年夏天之初伏、中伏、末伏,各贴敷1次。取穴:初伏:定喘、肺俞、膏盲;中伏:大椎、风门、脾俞;末伏:大椎、肺俞、肾俞;不同疾病可以加减穴位,如慢性胃炎加胃俞,风湿性关节炎加阿是穴,过敏性鼻炎加鼻炎穴(大椎旁1寸上2寸),慢性腹泻加大肠俞。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暴露所选穴位,先用姜片涂擦局部穴位,用胶布将药饼贴于穴位上(胶布过敏者用纱布覆盖药饼贴于穴位上),贴敷时间成人4~6h,儿童1~2h,连续3年为一治疗周期。

4治疗效果

本科连续5年采用穴位敷贴疗法治疗601例,总有效率89%,其中慢性支气管炎192例,有效率89%;支气管哮喘81例,有效率9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0例,有效率50%;过敏性鼻炎194例,有效率98%;风湿性关节炎49例,有效率88%;慢性胃炎35例,有效率73%。

5注意事项

(1)药物敷贴后为确保疗效,一般药饼要贴4~6h,儿童1~2h,贴敷疗法3年为1个疗程,病程长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2)贴药后多数患者会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感觉,这些均属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如果感觉特别剧烈难以忍受,请及时取下药饼,用清水冲洗局部,切不要搓、抓、挠,也不要用洗浴用品及其他止痒药品,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贴药后不要过分活动以免药物移动脱落。(3)贴药后禁食生冷、肥甘厚味、海鲜及辛辣刺激之品。(4)需要提醒一点的是,中医敷贴只是疾病治疗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因此原本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在进行中医敷贴期间不要盲目减药、停药。支气管扩张、活动性肺结核咳血患者、孕妇禁用三伏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者、瘢痕体质者、皮肤过敏者要慎用冬病夏治三伏贴。

6体会

中医学有“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病原则,夏季三伏天冬病处于缓解期,此时人体脏腑功能相对稳定,病情亦稳定。但人体阳气盛于外而虚于内,皮肤腠理相对疏松,采用审因辨证论治的治疗方法,运用穴位敷贴养其内虚之阳,以助生长之能,达到驱邪扶正,收到“治病为本”的疗效[4]。药物选取麻黄、解表散寒的细辛、温阳行气的白芥子、破血逐瘀的延胡索、泄水逐饮的甘遂五药辅以麝香辛香开窍走窜,促进药力,再配以具有温中作用的姜汁,达到疏通经络、调整脏腑阴阳,祛散寒痰,使人体阴平阳秘,脏腑经络通畅,达到喘平病祛的目的。

根据最新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夏季穴位敷贴能明显地提高机体免疫的各项指标,调节免疫蛋白的功能,减轻β受体的反应,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穴位敷贴通过刺激穴位以及药物的吸收、代谢,对肺部的有关物理、化学感受器产生影响,直接和间接地调整大脑皮层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改善机体的反应性,增强抗病能力。另一方面中,中医认为虚寒疾病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夏季治疗则以补肾、健脾、养肺为主要法则,以改善神经内分泌功能,改善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性,使功能恢复平衡以增强机体免疫力,真正彻底改善体质。

7在社区推广的意义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其中慢性梗阻性疾病在4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为8.2%,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为1%,但在12岁以下儿童高达2%~5%[5]。这些疾病的一旦爆发和加重将导致人口质量降低、劳动力的损失重;且病程长,需持久用药。而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可显著降低慢性呼吸系统的急性加重次数,削减了进一步医疗干预的次数,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而且降低了社会的医疗负担,发扬治未病的社区医疗发展方向,本疗法费用低廉,使用安全,多年应用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作为适宜手艺,可在社区医疗处普遍推广。

综上所述,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并且也可治疗冻疮、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胃炎等其他系统疾病。该疗法集内治外治于一身,融药疗与理化刺激于一体,多位点调节身体机能,同时兼有费用低廉、安全性高的优势,相信随着冬病夏治研究的不断开展与深入及该疗法的日趋规范,必将在社区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万力生,范红霞.冬病夏治防治哮喘的机理探讨.中医研究,2001,14(1):3.

2陈燕红.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疗效观察及护理.湖北中医杂志,2008,(9):53.

3Peter J.Am Rev Respir Dis,1987,135(6):26.

第5篇:移动支付应用范文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老年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服用时间的知晓率影响。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针对本病区患者的特定,确定以老年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服用时间的知晓率为主题,分析其原因,制定住院患者的质子泵抑制剂服药指引和具体的教育内容及落实责任人,将质子泵抑制剂服药指引发到每个患者及家属手中,并由责任护士逐一讲解,在讲解的过程针对个体理解、记忆能力不同,反复强化重点教育至出院后。不定时的由责任护士电话随访,随访内容询问服质子泵抑制剂药。结果

实施品管圈后患者对质子泵抑制剂服用时间知晓率由56%提高至80%。结论利用品管圈活动对老年住院患者服用质子泵抑制剂进行管理控制,不仅可以提高老年住院患者对质子泵抑制剂服用时间知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也可以调动科室护士主动参与病房管理,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主动性,有利于护理团队的管理,能够更好地促进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品管圈 老年住院病人 质子泵抑制剂 知晓率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mproving awareness of taking proton pump inhibitors in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Methods

We Established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argeted theme; grasped the situation; planned formulation and goal setting and analysis, strategy formul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review of further improvement. Through a series of practical results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hat effectively improved awareness of taking proton pump inhibitors in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we developed a proton pump inhibitor medication guidelines. Results

The rate of awareness of taking proton pump inhibitors in the patients was 80%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May 17, 2013 - June 17, 2013), compared the rate 56% of the patients before it (January 30, 2013 - March 3, 2013). 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to take proton pump inhibitors. It would not only improve awareness of taking proton pump inhibitors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in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and it also mobilized the nurse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ward management, enhanced the nurs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initiative. So it was beneficial for the management of nurse and the resolution of clinical practice problem.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Proton pump inhibitors, Awareness

【Author′s address】Guangdong General Hospital/Guang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Guangzhou, 51008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12.047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是指在自愿的原则下,由同一工作场所的人员自发地以小组形式组织起来,由成员主动提出,然后全体合作活用品管手法,讨论及尝试解决工作现场存在或潜在品质问题的活动团体[1]。本科于2013年1月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探讨品管圈对老年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PPI)服用时间知晓率的影响。应用品管圈方法,对老年住院患者口服质子泵抑制剂进行管理。在全科护士共同努力下,取得预期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 年1 月30 日~3月3 日老年住院患者50例为对照组, 2013 年5 月17 日~6 月17 日老年住院患者54例为干预组。两组患者均住院3天以上,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7.6±8.3)岁,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可通过普通话进行沟通,神志清楚,无老年痴呆症等精神疾病,两组患者均需口服PPI。

1.2方法

1.2.1品管圈的建立以本病区护士长为圈长,再由主管护师2名、护师4名、护士2名组成的QCC小组。根据病区患者的特点,开展了患者安全用药的活动,提高老年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服用时间知晓率。护士是药物治疗的主要执行者,工作重复性强,PPI服药时间应在晨起餐前半小时,早晨是壁细胞兴奋期,此时产生大量“活性泵”,晨起餐前半小时服药可以保证以较大的体内药物量作用于较多活性质子泵,同时晨起餐前服用PPI抑酸作用最强[2];本科老年患者居多,病种多,服用药物种类多,很多时候会忽略此类药物的服药时间的重要性;科室低年资护士及轮转护士频繁,对本专科类药物掌握不熟悉,护士宣教落实不到位。

1.2.2现况把握品管圈活动全面展开后, 圈员对实施前组50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得出服用PPI知晓率56%(见表1)。参照医院护理管理实践指南标准规定,依据品管圈80/20的原则[1,3] (即80 %的结果是由 20%的原因造成的),得出最主要的原因。

1.2.3目标值设定按照下列公式,目标值=现况值+[(100%-现况值)×改善重点×点圈能力],圈员能力是基于品管圈每一个成员就管理目标对自己能力进行评估而得出[4],在主题选定时根据得分该案例的圈能力设定为 60%,改善重点依据品管圈80/20的原则得出80%,目标值为77%。

1.2.4原因分析明确目标后,全体圈员对目标展开讨论分析,采用鱼骨图手法从人、物、法、环、机5项要素进行分析,选定要因有以下几方面:护理人员缺乏用药知识,科室对护士培训力度不足,对用药不够重视;用药知识宣教不到位;医嘱不规范,口服药包装上无时间性用药标识;患者服药依从性低;外出检查、手术导致药物漏服或晚服;老年患者基础病多,服用药物种类多;患者用药指引不够完善;护理工作量大,监督力度不足。将所有原因进行评分,按品管圈80/20 原则选定4个主要的要因: 护理人员缺乏用药知识,科室对护士培训力度不足,对用药不够重视;用药知识宣教不到位;医嘱不规范,口服药包装上无时间性用药标识;患者服药依从性低。

1.2.5对策实施针对以上主要要因,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寻求改善对策,并对每一对策进行评分,按品管圈80/20原则共拟定以下对策进行改善实施。

1.2.5.1完善护士对PPI药物临床使用的培训尤其是低年资护士及刚轮转护士,加强PPI药物知识的学习,以小课的形式由高年资的护士讲解,以掌握与强化药物的药理知识、用药目的与注意事项等,了解按时、安全服药的重要性。培训后护士长不定时提问及对相关知识进行理论考核。

1.2.5.2提高护理人员安全用药意识 护士在临床用药存在的种种安全隐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护士缺乏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而并非技术上及业务水平问题[5]。做好用药前的评估,严格遵守用药原则,做好三查七对。时间性用药责任到人,在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提高用药时间的准确性。

1.2.5.3规范医嘱,完善药物的独立包装为了使大家对时间性口服用药一目了然,规范医生开电脑医嘱时,在用药时间一栏注明服药时间,PPI药物包装上就会独立分开包装,并在分包时印上“餐前”字样,醒目的字体标识既可以提醒护士按时给药,也可以提醒患者按时服药。

1.2.5.4加强用药健康教育在用药过程中对患者加强用药相关知识的宣教,及告知时间性用药的重要性以确保药物疗效,具体对策:①健全PPI药物用药指引;②全体护士适时向知识患者讲解药物的相关知识;③完善每个病房的宣教册子;④护长及圈员不定时询问患者。

1.2.5.5落实优质护理服务 ①严格执行病房巡视制度;②针对不同病人实行个体化护理,做到送药到口;③外出病人做好交接班。

2结果

2.1有形成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圈员对实施后54例患者进行调查,实施后患者对PPI服用时间知晓率由56%提高至80%,(p=0.01),高出预期目标,见表2。

2.2无形成果

无形成果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能力、自信心、团队精神、积极性、品管手法、个人素质、和谐程度等方面,由10名圈员评分,每项最高5分,最低1分,总分60分,通过这次品管圈活动与活动前相比,以上这些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见表3。

3讨论

品管圈的主要目的是从下而上,自己发现问题,找出解决方法,其运用到医疗护理服务行业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1,6-7]。因此当前品管圈在国内护理领域多个方面的应用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开展品管圈活动,提倡团队的每一个成员,既是决策者,又是管理者、执行者,不仅有利于发挥每个护士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加强品质管理意识、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培养护理人员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团队凝聚力;也有利于改善工作流程,减轻了护士的无效劳动,使人力资源得以合理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满意度。从而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具有有积极推进作用。

中国医院协会在《2009年度患者安全目标》中提出将“提高用药安全”作为患者安全的关键性问题。用药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正确给药是护士的重要职责。口服给药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给药方法。掌握PPI的正确服用时间对于该类药物发挥最大药效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但由于我们科室老年病人居多,易健忘并受文化教育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即使经过反复多次宣教仍对药物服用时机不能正确掌握;其次老年患者多同时罹患多种疾病,服用药物种类多,很多时候会忽略此类药物的服药时间的重要性;同时由于科室低年资护士及轮转护士频繁,对本专科类药物掌握不熟悉,护士宣教落实不到位。因此,我们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采取了活动口号提高大家对用药安全意识,将时间性用药责任到人,送药到口,规范医嘱,完善药物的独立包装,健全PPI药物用药指引,同时在用药过程中对患者加强用药相关知识的宣教等一系列对策,提高老年住院患者对PPI服用时间知晓率,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通过品管圈活动,充分地激发我们科室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主动性,调动科室护士主动参与病房管理,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主动性,有利于护理团队的管理,能够更好地促进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HELMER FT,GUNATILAKE S. Quality control circles: a supervisor’s tool for solving operational problems in nursing[J]. Health Care Superv,1988(6):63-71.

[2]谭爱萍.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应用及其影响因素[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1,14(2):7701-7702.

[3]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5.

[4]徐丽华,梁金成,吴晓丽,等. 品管圈用于提升药学服务质量的实践与效果[J]. 现代医院, 2013,13(6):116-119.

[5]陈小武,梁莉,王爱丽.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1): 144-147.

[6]张相宜,赵青威,杭汉强,等.品管圈在医疗机构制剂室成本降低与流程优化中的应用[J].药品评价,2010(10):46-48.

[7]LIN-RUN WANG, YANG WANG, YAN LOU, et al. The role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s in sustained improvement of medical quality[J]. Springer Plus,2013,2(1):141-143.

STEMI患者无法及时行PCI 可选转院前溶栓治疗

第6篇:移动支付应用范文

【关键字】胸腰椎术;多频振动仪治疗;疗效观察

作为胸腰椎骨折这种病症而言,其易发生于交通事故、自然灾害以及矿难事故中,其是一种骨科中较为常见的损伤,且胸腰段骨折更易发生。这种症状的通常表现为:患者的腰背部疼痛、肌肉痉挛,或患者无法自主行走,多合并严重复合伤[1],如果治疗不当或不够及时,那么患者预后较差,则可能导致患者残废或死亡,故本文对胸腰椎术后应用多频振动仪辅助治疗做出了分析,现分析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2013年收治于我院的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中,有女性患者12例,男性患者28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0.5±6.1)岁。经我院X线检查和CT检查,有16例患者为单纯性楔形压缩性骨折,有9例患者为稳定性爆破性骨折,有7例患者为不稳定性爆破性骨折,有8例患者为Chance 骨折。把4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骨折情况均无明显差异,以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很好的可比性。

1.2基础治疗方法

两组的基础治疗方法为胸腰椎手术治疗,手术为后路途经手术,通过单侧椎间孔入路减压,然后植骨融合,融合的材料采用自体肋骨,并加以内固定,内固定的系统采用USS针棒。术后行常规抗感染、抗炎症治疗。

1.3多频振动仪治疗

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引用了多频振动仪辅助治疗,治疗仪器为DPY-1多频振动仪,这种仪器可以根据治疗的目的来选择不同的频率,有8种不同频率的治疗模式,也可以自由编制自身所需的频率振动模式。故在辅助治疗中,由医师根据患者病情来设置频率模式,治疗之前注意振动方向应和患者肢体纵轴保持一致,编制模式应由科室主任和各个骨科医师进行共同协商制定,模式设置完成以后,对患者实行每次不低于30min的治疗,一日两次,以10d为一个疗程。多频振动仪的治疗应选择在术后3d,对患者的治疗不应低于3个疗程,视骨折愈合情况可适当加减疗程。

1.3疗效判定

对于患者的疗效评定,则按照我院的评定方法执行,分为优、良和差三种疗效指标。优为患者活动恢复到正常水准,患者没有任何患处疼痛现象,且患者手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没有任何影响。良的指标为患者的活动能恢复到正常水准的80%以上,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有轻微疼痛的情况存在,手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小。差的标准为患者恢复50%以下,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很大阻碍。

2 结果

从骨折延迟率上看,观察组的骨折愈合延迟率为3.1%,对照组的骨折愈合延迟率为2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对于胸腰椎骨折的治疗,复位和固定治疗只能够为愈合创造良好的环境,发挥骨组织自身修复能力,这两种治疗很有限。据相关学者研究表明[1],如果采用电效应的方式来进行骨折愈合治疗,那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骨折的愈合,而且也可以为新生骨痂的塑形做出改造。故此,运用多频振动仪来进行术后辅助治疗,其能够对患者的局部软组织进行按摩,这种方式可以对患者局部血液循环做改善,从而达到成骨细胞活性提高的目的,而通过振动频率的有效设定,振动能够患沿肢体的纵轴传至骨折的断端,这样可以使断端之间紧密结合,也可以防止断端间的血肿发生,故能提高患者的愈合率,加快骨折愈合。

在患者骨折的修复期,多频振动仪可以对患者断端实行一定强度的压应力,通过振动改善患者的血循环之后,可以对患者局部的氧分压提高,故能促进患者的愈合。其次,多振动仪具有压电效应,如果患者的骨折处有压电效应,那么断端之间会发生电磁吸引的作用,通过相互吸引,可使断端之间结合更紧密,从而加速骨的塑形和改造。

总的来说,后路手术途径治疗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较好,多频振动仪在术后的辅助治疗效果显著,从本文的两组对比中来看,使用多频振动仪治疗的观察组,无论是骨折延迟率或是骨折愈合等均优于常规术后治疗的对照组,故多频振动仪的疗效值得肯定。

参考文献:

第7篇:移动支付应用范文

关键词:医疗保障;动态共付率;影响因素

一、现有研究――最优共付率

1.定义及其作用

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参保人的医疗费用在起付线以上、封顶线以下部分,主要由统筹基金支付,但个人仍需负担一定比例,即个人与社会医疗保险机构共同负担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这就是所谓的医疗保险共付比例。

2.最优共付率的文献综述

目前我国对于共付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最优共付率的确定。学者普遍认为医疗保险机制能够通过成本分摊的方法影响参保者的卫生服务利用和经济风险。面对卫生服务价格的相对降低,价格弹性促使参保者更多地利用卫生服务,包括一些不必要的医疗卫生服务,即出现道德风险损失。部分研究探讨了道德风险损失的存在,通过估算费用分摊变化带来的卫生服务需求的改变,如Manning等人1996年的研究得出“当共付比例为45%时,增加的边际效益等于由于道德风险增加带来的边际损失,即个人支付比例为45%时为理论上的最优比例,但是由于个体的差异性与医疗保险项目的复杂性,最优的共付率水平在实际中很难确定。

成本分摊政策(主要包括共付率与起付线标准)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医疗保险制度实施费用控制的重要手段,不管是公共医疗保险制度还是私人医疗保险制度,都在制度运行中不断协调成本分摊政策,而且大多数实现了对总医疗费用或者单个疾病费用的有效控制。随着我国医药费用的日益增长,不但需要考虑对医疗服务进行价格上的控制,还需要考虑运用医疗保险手段来调整成本分摊政策。此外,部分国家在降低总卫生费用、调整成本分摊政策的同时,加重了参保者特别是低收人人群和慢性病患者等群体的经济负担。

由于不同特征老年人对共付率变化的敏感性是不同的,即在相同的共付率下,老年人的医疗服务价格弹性是不同的,因此我们提出了的对策是对共付率进行动态调整。

二、动态共付率

1.定义:共付率的动态调整

动态共付率是指以参保老人的年龄,收入,健康状况(患病种类)以及上一年度医疗消费情况等因素为依据,为每位参保人制定不同的共付率,同时由于这些因素可能会变化,因此需要每年度进行调整,故称为动态共付率。

图1动态共付率简表

这是我们根据老年医疗保障与生活质量之间基本特征研究得出的全新的概念,是以医保制度中已有的共付率(亦称共保率或共付比例)为基础,着重提出动态二字。

动态主要体现在两个地方,第一是每个个体不同,不同老年人的收入、年龄、健康水平和医疗消费状况都不相同,因此他们对医疗服务的价格弹性曲线都不相同,需要针对个体异质性建立不同的共付率;第二是动态调整,因为在时间维度上要素也会产生变化,所以每年都应根据上一年度要素的变化对共付率进行适当调整。

建立动态共付率的目的是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医疗服务需求的消费,减少或避免高收入人群过度医疗的现象,促进基本医疗制度的持续健康发展,打造健康老龄化社会。

2.基本原则: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

根据上述基本点――“动态”,本文在为老年医疗保障制度提出建议时会考虑以下五点:

(1)上一年度的医疗消费情况,是我们调整的主要参考因素;

(2)参保者的经济承受能力,适当拉开不同收入人群的成本分摊标准;

(3)不同类型卫生服务的价格弹性;

(4)不同健康状况人群制定有差别的适合各人群的成本分摊标准;

(5)该政策的变化将可能导致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根据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实施状况来制定相应的成本分摊政策。

因此,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下实行成本分摊政策要同时考虑到每种成本分摊方法的特点,和不同患病人群对不同类型卫的生服务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特别是可能引起弱势群体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最大程度地体现公平健康。

动态共付率的数据来源来自于医疗信息系统中建立的健康档案与信誉档案。

①上年度医疗消费情况

老年人的上年度医疗消费情况我们主要考虑是否存在过度医疗现象。结合老年人健康档案中的身体状况,综合考虑当地的医疗服务价格水平,对老年人是否存在过度医疗现象进行评价,将该评价成为信誉档案。当老年人多年的信誉档案记录较差时,我们认为应根据现实情况,对老年人的起付线和共付率进行调整。

②参保者的经济承受能力

不同收入的老年人对医疗服务需求的价格弹性不同,这可能造成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我们认为在考虑动态共付率时,必须讨论参保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对于高收入的老年人,为了避免其进行过度医疗,可以适度降低起付线并提高共付率。这样既不会增加老年人的经济负担,也可以利用共付率降低过度医疗的可能性。而对于低收入的老年人,则适度降低共付率,以减少经济负担。

同时医疗需求是老年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医疗费用支出不能影响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因此动态共付率成本分摊政策中的上限也是动态的。以杭州市为例,有学者认为杭州最低生活标准约为1083.5/月,每年约为1.3万元。那么假设老人每年收入为5万,那么该老人自付上限小于3.7万元,这可以很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水平。

③不同类型的医疗卫生服务

不同类型的医疗卫生服务是指不同级别医院不同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应建立更加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现行的基本医疗保险由于缺乏相应的转诊制度、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不完善以及基层医院医疗技术水平不高等原因导致患者不管疾病大小直接就医大型医院,造成大型医院的拥堵严重,看病困难;同时由于大型医院医疗服务成本相对于中小医院和基层医院较高,从而导致相应的医疗费用也较高;基层医院陷入就医患者较少,资源利用率低,医疗技术水平越来越弱的堪忧状况。因此,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应运用信息经济学的“信息甄别”理论,设置一、二、三级医院对应的不同个人自付比例,而不是单纯的以不同的起付线作为区分,促使参保人员根据病情的轻重和种类在不同级别医院合理就医,引起合理的医疗服务需求,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同时同级别的医疗机构能够展开公平的竞争,促进医疗机构强化内部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和降低医疗成本。

④健康状况

健康状况对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的影响非常大,它几乎决定了老年人基本医疗服务需求。我们认为应根据所患疾病种类,根据疾病的医疗消费特征设置不同的共付率,如针对感冒、风寒等所需医疗消费较少的疾病设置较高的共付率。

3.作用:促进家庭供养,减少过度医疗

动态共付率主要可以解决两部分问题。

首先对家庭经济供养的促进,对家庭经济供养水平的促进主要体现在两个部分。第一是不同的医疗保障水平对家庭经济供养的促进水平不同,通过对共付率的调整,可以很好地促进家庭经济供养水平。第二是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保险金的交付可以对子女起到教育作用,促进他们提高供养水平。

其次是动态共付率可以减少过度医疗现象,促进医疗保障可持续发展,从而持续保障老年人口的晚年生活质量。我们在动态共付率中考虑老年人上一年度的医疗消费情况,如果存在过度医疗,则对其共付率进行调整,这对老年人进行不合理的医疗消费产生了约束作用。

4.实现路径

(1)建立老人的健康档案和信誉档案

个人信息档案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参保者个人的健康档案;二是参保者个人的信誉档案。分开建立档案是为了方便管理和保护患者的隐私。健康档案有利于及时掌握参保人的健康信息,避免重复检查,提高诊疗效率;个人的信誉档案便于监督参保人的消费行为,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这可以强化对参保患者的支付约束,强化患者节约意识,有利于减少参保患者的道德风险。

(2)加强医疗消费相关因素研究,完善动态共付率建立机制

现有大多数医疗消费相关因素研究是基于理论研究,而实证分析不足。我们认为应加强医疗消费相关因素的研究,根据各地的情况选择合理的因素纳入动态共付率的建立机制中。

(3)设置科学的动态调整频率

以往医疗保障的成本分摊政策的调整时间跨度大,现代社会瞬息万变,过长的调整频率使成本分摊政策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各地应科学设置动态共付率的调整频率,甚至可以将其指数化,这样更易于进行调整。

(4)统筹部门的统一

建立统一的经办服务机构,统一结算平台和信息系统,既可以降低运行成本、节约社会资源,又方便群众,便于医疗卫生机构,因而这一措施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同时明确将这项医疗保障业务交予一个政府部门主管,有利于调整和协调社会医疗保障政策,也为今后医疗保障制度的统一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林治芬.中国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及其转移支付[D].财经研究,2005(5).

[2]刘国恩等.中国老人医疗保障与医疗服务需求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11(3).

[3]黄枫等.过度需求还是有效需求?―城镇老人健康与医疗保险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9(6).

[4]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黄丞,李玮.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模型中的最优共保率[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37(4).

第8篇:移动支付应用范文

移动支付时代的生活,就是让你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轻松快捷地实现支付。移动支付是移动通信业和金融业结合的产物。用户通过移动设备或者近距离传感等直接或间接向银行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从而实现移动支付功能,实现货币支付、缴费等金融业务。

作为刚崛起的新兴产业,移动支付在近年来呈现出井喷势头。随着电子商务的崛起和智能手机的推广,使Square读卡器以及NFC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技术)、App应用支付和电子钱包在移动支付中的都成为可能。2009年,全球移动支付用户数为7280万户,2011年移动支付用户数达到1.87亿户。根据咨询公司Informa报告,预计到2013年,全球移动支付的市场规模将达到8600亿美元。移动支付的革命正在上演。

Square――移动支付的先驱

作为移动刷卡支付先驱的美国移动支付公司Square,于2010年正式运营,其推出的Square Dangle和Square CardCase/Register利用移动刷卡器,配合智能手机进行移动刷卡支付。

Square Dangle的终端外接设备,带有一个标准的音频接口和刷卡槽。它通过与移动设备相连,结合移动设备中的应用程序,将设备转化为一个无线的POS机。只要在设备的刷卡槽刷卡,移动设备就可读取信用卡卡号并转化为音频信号,通过耳机接口传输到手机,随后手机的应用软件对信号进行编码并通过移动网络将交易数据发送到Square的服务器上。这些信息在发送前都是经过加密处理的。付费方在刷卡后可以在设备上直接签名来确认付费,使用的安全性可以得到强力的保障。

严格说来,Square Dangle的支付模式并非是典型的移动支付模式,而实质是传统移动POS机的一个变种,但不同的是,POS机变成了iPhone、iPad、iTouch等移动设备(同时配备了一个读卡器)。Square之所以风靡美国,其优势在于移动性强、小额付款方便。Square对付费方式进行了革命性地创新,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方便地进行信用卡收款,在方便商家的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消费。

由于Square Dangle的弱点是只能支持磁条卡刷卡支付,于是Square于2011年推出了Square CardCase/Register,摆脱了磁条卡支付的局限。消费者使用CardCase(卡包),商户使用Register (收银台),整个支付流程中,消费者只需要向商务提供姓名即可完成支付。在用户开通业务时,Square预先将用户信息进行储存,在付款时核对用户照片,以确认其身份。

2012年,对于Square来说意义非凡,其总计处理交易额达到100亿美元,Square俨然已经成为了移动信用卡支付的代名词。

NFC技术――前途一片光明

NFC技术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交换数据。这个技术由免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并向下兼容RFID,主要用于手机等移动设备中提供M2M(Machine to Machine)的通信。

NFC凭借与生俱来的数据传输距离的限制,被视为处理移动交易的最理想、最安全的手段,还避免了一些诸如寻找相关设备,输入密码等繁琐的步骤,大大简化整个交易过程,因此,NFC技术被认为在手机支付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鉴于NFC 芯片具有相互通信功能,并具有计算能力的特点,2005年起,法国、美国、德国相继启动多项NFC试验,把NFC植入移动设备内,开拓了手机支付这项新业务。

NFC技术的前景可谓一片光明,ABI调研公司也在2012年11月了最新的预测,称随着制造商和用户发掘NFC技术的潜在用途,预计在2017年,全球将有共19.5亿件NFC产品被售出。众多商家也乘着NFC的良好势头,纷纷布局NFC战略。早在2011年,谷歌便宣布与花旗、万事达、FisrtData及Sprint合作,正式推出旗下以NFC技术为基础的“谷歌钱包”付费服务。近期,Visa已宣布与三星电子签署合作协议,三星将支持NFC的手机中植入支付应用软件;同时,苹果下一代iPhone 5S将集成指纹传感器和NFC芯片,从而实现移动支付,这两个模块将协同工作,帮助用户更方便地通过指纹进行交易授权。利用内置NFC芯片的产品实现安全快速的移动支付,将是未来的一大趋势。

App应用支付――另辟蹊径

App应用伴随着智能手机而出现。利用App应用来实现移动支付是除了移动刷卡和NFC技术之外,一件另辟蹊径而又简单易行的事情。比如目前可以通过二维码识别应用进行支付。苹果在iOS6系统中推出Passbook,将优惠券和二维码进行整合,借此进军移动支付领域。虽然从方便程度来看,App应用支付并没有Square支付和NFC移动支付来得方便,却具备了形式上的创新。因此,一些商家推出自己的应用,通过优惠促销的方式吸引用户进行移动支付消费行为。比如星巴克推出Android应用,利用应用来实现用户移动支付购买商品,如此一来,商家可以利用优惠折扣等信息来吸引消费者支付消费,这对于其他形式来说,商家获利更加直接。

中国本土的移动支付市场

近年来,国内对于Square模式的本土化借鉴以及NFC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移动支付行业处于一个摸索并快速发展的阶段。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市场上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如拉卡拉、快钱、乐刷等相继推出了类似于Square的手机刷卡器支付产品。不仅如此,商业银行、电信运营商和终端制造业也纷纷试水移动支付。

第9篇:移动支付应用范文

关键词:移动支付 手机支付 移动电子商务 发展 趋势

一、移动支付的概述及几种支付方式的对比

(一)移动支付的基本概念

移动支付,即手机支付,是利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允许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对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支付的服务,从而实现商业交易。

移动支付是移动电子商务实现的重要环节,它依赖于货币电子化、支付电子化、商务电子化。货币电子化--电子货币,是指用一定金额的现实货币从发行者处兑换处代表同等金额的数据,通过电子化的方法将数据转移给支付对象实现商品支付。电子货币通常在银行专用网络上传输。支付电子化--电子支付,是指从事电子商务交易的双方或多方,通过信息网络,使用数字化的方式进行货币支付实现商务交易。电子支付采用先进的通信手段,先进技术的数字流转技术来完成信息传输,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经济的优势。移动电子商务是通过移动通讯网络,利用移动终端实现商业活动的电子商务模式,是随着技术发展与市场变化出现的新的商务模式。

(二)电子商务环境中几种支付方式的比较

1、第三方平台支付

第三方平台支付模式下,付款者和收款者首先必须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申请账户,并提供银行帐号。商务交易前,付款人将资金转移到支付账户中。交易是,付款人发出支付请求,第三方平台将付款人帐户中的相应资金转移到自己的帐户中,通知收款人发货,到货后付款人确认,第三方平台将该资金划拨到收款人账户中。

2、虚拟货币支付

虚拟货币支付是商家自己发行的支付工具,用于支付自己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用户需要通过其他支付方式购买如现金、银行卡等购买虚拟货币,购买完成后资金已经向商家支付完成,后面的消费只是交易的确认。

虚拟货币对于商家的好处是吸引会员、吸纳资金,也便于管理和调整,有效保障了商家的利益。对于用户而言,使用虚拟货币可以在特定平台上消费和享受一定的服务,但虚拟货币不能兑换成现实货币,通用性差。

3、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比起其他支付方式,有以下优点:1,使用更加方便、速度快。移动支付是目前速度最快的支付方式,付款人可以利用手机随时随地完成支付,移动支付甚至比银行卡更加便利。2,安全性好。比起计算机,手机对病毒的免疫力更强,使得不法分子获取用户帐户信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手机支付的安全性大于网上支付。但由于移动支付技术暂时还不够成熟,有时无法保证交易的实时性。

二、移动支付的发展

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主要条件包括规模的庞大用户群、成熟的技术以及合理的运营模式。我国的手机用户群体庞大,近年来的信息技术发展也为移动支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移动运营商主导的商业模式,二是金融机构主导的商业模式,第三是第三方平台提供商主导的商业模式。

移动支付的业务发展方面,移动支付主要有以下几种商业模式:1,以移动运营商为主体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下,运营商常将交易费用直接从用户话费中扣除,以减少与金融机构的业务联系。2,以金融机构为运营主体的商业模式,用户直接通过扣除银行帐户中的资金进行移动支付。3,以支付机构为运营主体的商业模式。这些支付机构独立于移动运营商和金融机构,以移动支付作为其支付业务的延伸,如支付宝手机支付,利用支付宝帐户实现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的发展特点有以下几点:第一,发展迅速,据统计,2012年我国手机用户已突破10亿,互联网数据中心预测,2013年我国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将超过5亿。移动支付业务交易规模持续增长,根据艾瑞的统计,近几年移动购物同比增速达到400%,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的意识也不断上升。第二,技术标准不一。移动支付业务技术方面,不同机构的技术标准各不相同,如银联主要拓展银行卡的使用,中国移动则自己进行技术标准的研发。但这种情况正在逐步改善,2012年6月,中国银联和中国移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三、国内外移动支付的应用状况

(一)国内移动支付的应用

通过以上分析,对国内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有了大致的了解:目前我国移动支付的各参与主体都在积极发展移动支付业务。商业银行的移动支付应用,除了手机银行业务,还有移动支付功能如网购、充值等。除了远程支付,部分银行开展了手机近场支付应用。中国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大移动运营商对手机也积极投入近场支付业务,部分运营商开始与金融机构合作,共同实现金融帐户与移动终端结合。第三方支付也通过开发智能手机客户端支付软件,涉足移动支付,如支付宝,用户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使用第三方平成支付。

(二)国外两种移动支付发展模式的简述

1、日韩为代表的手机现场支付发展模式

手机现场支付发展模式的特点是移动增值业务发展成熟、运营商地位强势以及用户有着良好的终端消费习惯,这些因素有利于现场支付业务的开展。同时,现场支付发展也依赖于丰富的应用作为支撑,如日本NTT DoCoMo手机支付,它围绕电子支付,不断丰富手机支付业务,其应用延伸到了信用卡、电子票据如机票和电影票、合作商家会员卡等功能,覆盖了多家餐厅、便利店及自动售货机,带动了手机支付业务的全面发展。

2、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地区移动支付发展模式

欧美发达国家地区主流的移动支付业务以远程为主,多用于WAP(无线应用协议)业务、电子票务等。近年来,围绕和信用卡的直接或间接合作,欧美地区移动支付有创新发展的趋势,如Square公司,提供小额现场支付的手机刷卡产品,使用Square软件可以将手机变成POS机,接受银行卡进行小额支付,同时还可为商家提供数据分析,每次刷卡商家可通过软件查看对方是否自己的老客户等信息。

综上可发现各国移动支付的发展结合了当地金融和产业发展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

四、移动支付发展的挑战及展望

(一)移动支付发展面临的挑战

在我国对于移动运营商而言,移动支付面临几大挑战:首先是资源整合。移动支付产业链涉及多个主体,终端用户、商户、运营商、金融机构、第三方服务商等,产业链极为复杂,对运营商的资源整合能力提出了挑战。其次,运营商面临着盈利模式的挑战。移动支付产品本身带来的收益十分有限,以艾瑞预测数据为例,到2012年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而运营商最多能达到的总收入只有10亿元,且三家运营商之间还需再分配,结合硬件成本与推广费用,运营商的投入与产出处于极度失衡状态。第三,移动支付的发展面临着业务应用模式单一的挑战,以手机刷卡为例,对于用户而言仅仅是刷银行卡形式转变成刷手机的形式,缺乏足够的动力和吸引力使用移动业务。

(二)移动支付发展趋势

对应上述分析,长远来看,我国移动支付市场发展趋势主要有三方面:首先合作模式方面,产业链各方涌现较多竞争者,在分担营销成本同时积极探索出各方共赢的商务模式,为消费者全面提供便捷的应用。其次在技术标准方面,最终出现一种主导的技术标准。再次在支付实现方式上,线上的远程支付与线下的现场支付双重应用整合,提供综合化服务。最后,政策层面更加完善监管,做到市场公平,推动移动支付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华强,吴道义等,我国移动支付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金融实务》,2013年第三期

[2]樊鹏,移动支付现状及发展趋势浅析,《社科纵横》,2011年第11期

[3]李尤,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中的电子支付方式比较分析,《企业技术开发》,2006.06

[4]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及建议,2013年0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