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环境概念范文

社会环境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环境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环境概念

第1篇:社会环境概念范文

概念 量表 社会适应 适应

适应(adaptation)是一个应用非常广泛的概念,它源自于拉丁文“adaptare”最早在科学意义上使用“适应”概念的是生物学,后来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才借用了这一概念。

一、适应的概念

1.生物学概念

生物学认为,适应是生物所特有的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一般包含两层含义:(1)生物的结构大都适合于一定的功能。在生物的各个层次上都显示出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2)生物的结构与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的生存和繁殖。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可由两种方式来完成:一为现象型适应(Phenotypic Adaptation);一为基因型适应(Genotypic Adaptation)。在第一种情况下,现象型对环境的反应规范(reaction norm),在自然情况下可以因环境的不同而做出调节。在第二种情况下,需经遗传特殊化来完成适应作用,基因型的改变可以与新环境形成一种新的反应规范,而原有的方式则无法适应这一环境。基因型适应也叫遗传型适应,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现象型适应也叫非遗传型适应,这种在短时间内进行的形状和功能的适应,并不具有基因遗传的特性。

2.心理学概念

心理学范畴里使用适应概念时通常有三个角度:一是生物学意义上的适应,即生理适应,如感官对声、光、味等刺激物的适应;二是心理上的适应,通常是指遭受挫折后借助心理防御机制来使人减轻压力、恢复平衡的自我调节过程,这是一种狭义的适应概念:三是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包括为了生存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适应和努力改变环境以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好发展的适应,即社会适应。目前解释适应概念比较权威的定义来自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该词典对适应的定义为:“适应是来源于生物学的一个名词,用来表示能增加有机体生存的那些身体和行为上的改变。心理学中用来表示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如对光的变化的适应和人的社会行为的变化等。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本质从生物学来说是一种适应,它既可以是一个过程,也可以是一种状态。有机体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中与环境取得平衡的,它可以概括为两种相反相成的作用:同化和顺应。适应状态则是两种作用之间取得平衡的结果。这种平衡不是绝对静止的,某一个水平的平衡会成为另一个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如果机体与环境失去平衡,就需要改变行为以重建平衡。这种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就是适应,也是儿童智慧发展的实质和原因”。

3.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是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属于个体社会化范畴。个体社会化依据教育社会学的观点,一般是指:个体在社会因素与主体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有选择地接受社会文化价值规范,获得社会生活所需的知识、技能,由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成员的过程。关于社会适应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理解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有学者认为,社会适应是个人和群体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其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过程。有心理学家则认为,社会适应(social adaptation)指“个体接受现存的社会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过程”。张春兴通过研究指出,个体社会适应指“个体接受不断地学习或修正各种社会行为组型和生活方式,以求符合该社会的准则与规范,而与社会环境维持一种和谐的关系”。有人认为,社会适应是指“社会或文化倾向的转变,即人的认识、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贾晓波认为,从社会化的角度看,社会适应的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项:第一,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包括对不同生活条件与方式的适应;第二,对各种社会角色的适应,包括各种角色意识的形成以及对不同角色行为规范的掌握;第三,对社会活动的适应,包括各种活动规则的掌握和活动能力的形成,如学习、交往、工作、休息等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陈建文则从人格的角度出发研究社会适应,他认为社会适应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以追求与社会环境维持和谐平衡关系的过程,系统地分析,社会适应包括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心理结构和心理功能三个方面。

综之,国内外学者大多把社会适应看成是一个个体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顺应、自制、遵从、服从、同化等具体的适应方式。因此,本研究认为社会适应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对内在心理的自我调节、自我管理及对外在社会环境的学习、应对和防御以达到个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平衡的过程和状态,其本质就是和谐和平衡。

二、社会适应测量工具的发展

西方关于适应性的研究要比我国悠久,且更加细致深入,如他们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认知适应性、角色适应性、社会交往、职业适应性、学习适应等具体的领域。西方学者对社会适应及其测量工具的研究起步较早,第一个标准化的儿童适应行为量表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道尔在上个世纪30年代编制的。后来,由于智障儿童的鉴别和特殊教育的需要,西方心理学家编制了许多社会适应行为测评的量表。文兰社会成熟量表(The Vineland Social Maturity Scale)是由道尔于1935年编制出来,该量表目的在于鉴别人的社会能力水平或社会成熟度,用于帮助诊断智力缺陷、儿童多动症等。该量表几经修订,更名为“文兰适应行为量表”。量表适用年龄为0~30岁,但以儿童为主。1965年,全美智力缺陷协会(AAMD,即现在的AAMR)提出一个研究适应行为的计划,编制了两个适应行为量表,一个为3~12岁儿童设计,另一个为13岁以上的人设计。后经修订,成为现在流行的AAMR适应行为量表,即AAMR-ABS,适应年龄为3~21岁。其他较为有名的量表有:适应行为理解测验(CTAB,出生~60岁)、社会适应自评量表(SASS,18~65岁)等。但是个体的适应行为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密切关系,所以国外相关的测量量表很难适应我国的现实状况,很难达到真实的测评效果,也不适合推广和应用。

从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随着我国学者对适应性研究的深入,在借鉴国外适应性量表的同时,开始编制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适应性量表。早在1985年,陈会昌编制了一份《青少年心理适应性调查表》,在1988年报告了这份测查工具所反应的青少年的一些特点,后来经过不断的发展使之成为一份标准化的测查工具,即《青少年心理适应性量表》(Adolescence Psychological scale,APAS)。APAS包括四个分量表:身体与体育竞赛适应分量表、陌生情境与学习情境适应分量表、考试焦虑情境分量表和群体活动适应分量表。本量表适合在9~21岁的青少年中使用。1988年,北京医科大学左启华等引进修订了日本的《S-M社会生活能力检查量表》,即《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该量表适应于婴儿-初中学生,共包括六个领域:独立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作业、交往、参加集体活动、自我管理。1994年,湖南医科大学姚树桥、龚耀先编制了《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该量表适用于3岁~12岁儿童,共包括八个领域:感觉运动、生活自立、语言发展、个人取向、社会责任、时空定向、劳动技能、经济活动,又归纳为独立功能、认知功能、社会/自制三个因子。1996年,陈永胜在参考国外许多相关量表的基础上编制了《儿童社会适应力调查表》,包括生活自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激反应能力和挫折耐受力四个分量表及一个测谎量表,适用于正常的儿童少年。对于儿童及青少年适应行为的评估,目前国内还有汪文均等编制的《儿童社会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张琼等编制的《学龄期儿童适应技能评定量表》,韦小满编制的《儿童社会适应行为量表》,王永丽等编制的《儿童社会生活适应量表》,卢谢峰编制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和杨彦平等编制的《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等。这些测量工具不仅为适应性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而且揭示了适应性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深入认识学生的适应问题以及建构有效的发展性辅导体系提供了有力的心理学依据。但是就目前而言,这些社会适应量表都存在着很多局限性。这些量表缺乏坚实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因为到目前为止,社会适应的定义、结构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每个测验的编制者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论基础和操作定义。由于在理论上对社会适应难以界定,量表所涉及的内容有着很大的差距,每个编制者都是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选择测验项目。因此,这些量表能否有效的测查中学生社会适应状况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WHO.Adolescent Health and Development,Overview of CAH.

[2]江光荣.社会变革与人的适应.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

[3]樊富珉.现代社会化与人的心理适应.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1(4):43-48.

[4]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王康.社会学辞典[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358-366.

[6]陈会昌.德育忧思录[M].华文出版社,1999.257.

第2篇:社会环境概念范文

【关键词】自然环境 发展 认识误区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5-0194-02

自然环境是与社会环境相对的一个概念,有着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自然环境是指与人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土壤、山脉、河流、植物、动物、矿藏等。广义的自然环境指除了人类社会之外的各种自然物质、能量、信息的因素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人的生活和发展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都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离开了自然环境,个人乃至整个人类将失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人也将不复存在。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人们在谈论自然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时,由于受传统定式思维的影响,往往会陷入两个认识误区,这两个误区在人们的思维里已根深蒂固,必须从认识源头上予以澄清,充分发挥其实践指导意义,利用好自然环境,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 走出“误区之一”:在探讨自然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时,不能只讲人类,不讲或少讲个体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人”这一概念,既不仅是指“类”,也不仅是指单个的个人,而是一个反映“类”与“个人”辩证统一的概念,既可以指区别于物、区别于动物的一个特殊的物种或族类,也可以指构成这一族类的各个单个的个人。马克思在讲人的全面发展时是指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类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

而以往学术界在谈到自然环境对人发展作用这一问题时,大多研究探讨的是自然环境对人类整体的影响,却忽略了以作为个体的人为研究对象去分析自然环境对个人发展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影响,以至于陷入了认识的误区。其实马克思所讲的人的发展虽是个体、类的发展的统一,但马克思认为类的发展最终要落实到“现实的个人”身上,并通过个人表现出来,“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是发展的起点”。他明确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只有个体发展了,社会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只有每一个体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才能得到解放。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的根本前提,是唯物史观范畴的原始依凭。因此我们在探讨自然环境对人发展作用时,千万不能陷入认识的误区――只讲人类,不讲或少讲个体,应在看到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作用的基础上,注重从个体维度上对其进行探讨研究。

二 走出“误区之二”:在探讨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中,不能不讲或少讲自然环境,应注重人发展制约因素的双重性

在谈到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时,人们大多都是从社会因素去考虑,以此作为基本的方向进行探索研究,这是必要的。人是名副其实的社会性动物,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只能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因素的种种制约,具体表现在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制约着人能力发展的方向和高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物质生活需要的内容及其满足程度;社会精神文明和教育发展的状况制约着人的智力、文化和思想的发展。因此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社会环境决定论的巨大光环下,人们往往会忽视从自然环境角度出发,探讨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以至于陷入另一个误区――只讲社会环境,不讲或少讲自然环境。其实,自然环境作为人生存和发展的先在性条件,对人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它不仅为人生产和生活提供最基本的场所,而且为人生命的延续源源不断地输送着资源。它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生理,是人自然发展的基础,还能通过社会因素的间接作用,影响着人的性格、气质、心理、文化素质等,甚至人发展的方向和职业选择也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

对自然环境作用充分的肯定,当属18世纪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他认为,人的生理和心理、民族的道德面貌和风俗等,都是由气候、土壤及人们居住领土的大小等自然环境决定的,自然环境在人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孟德斯鸠尤其强调气候的作用,认为“气候的影响是一切影响中最强有力的影响”;“不同的气候形成人们不同的精神气质和内心感情”;“不同的气候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以及适合他们的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总的来说是片面的和不正确的,特别是把自然环境的作用加以简单化、直线化、夸大化,完全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生产方式等过渡环节及其作用,是错误的。

但是,孟德斯鸠作为法国革命的先驱之一,在考察人类社会发展时,摒弃神意决定一切的观点,从自然力量中寻求社会发展的原因,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而且“地理环境决定论”中的某些观点也含有一定的合理成分,它看到了自然环境对人发展的重要影响,错就错在只讲自然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完全抛弃了社会对人发展的作用。由此可见,在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中,自然环境的作用不容忽视,不能不讲或少讲自然环境,应注重个人发展制约因素的双重性,既要看到社会环境的决定性,当然也要重视自然环境的基础性,两者缺一不可。

自然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自然环境因素就是人发展的先在基础性因素。因此,我们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必须重视自然环境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走出认识的误区,对自然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一方面在探讨自然环境对人的发展作用时,应在看到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作用的基础上,注重从个体维度上对其进行探讨研究;另一方面在研究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中,不能不讲或少讲自然环境,应注重人发展制约因素的双重性,既要看到社会环境的决定性也要看到自然环境的基础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第3篇:社会环境概念范文

【关键词】嫉妒;人际破坏行为;中介作用;间接作用;道德偏离

【中图分类号】F27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5-0060-04

【作者简介】金智慧,重庆三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基础、企业经营战略。(重庆404120)

一、引言

员工有很多机会去观察和关注他们在工作中相比其他同事所获得的利益和优势。这样的机会可以是正式出现的(如:绩效考核),也可以是非正式出现的(如:通过朋友网络)。一般的经验和实证研究表明,有利的社会比较信息会让人感到高兴,而不利的信息将会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与同事相比所缺少的东西。在后种情况下,感觉到嫉妒——当一个人在缺乏并向往其他人所具有的优越品质、成绩或者所有物时出现的一种情绪。

工作中对他人的嫉妒可以产生正面结果,比如当嫉妒激发个人去提高工作绩效或尝试自我改进。但嫉妒也有它的阴暗面:嫉妒会威胁到个人职业身份的核心,且是一种不愉快、痛苦的状态。因此,个体应该有很强的动机去行动,以减少嫉妒的感觉。心理学文献显示:当这种减少嫉妒的行为失败且嫉妒的感觉持续时,嫉妒可能导致各种有害的结果,包括幸灾乐祸、侵犯、甚至是犯罪。事实上,嫉妒通常被认为是引发人际伤害行为的导火索,特别是指“减少或者甚至是消除被嫉妒对象的优势的行为”。如果这种论断是正确的话,那么嫉妒应该是“社交破坏(social undermining)”行为的一个可靠预测变量。社交破坏是指有意地阻止他人建立和维持积极人际关系、工作上的成功、良好的名声。社交破坏行为与其他形式的行为在概念层面上有区别,因为它只包含了有意的行为及设计用来逐渐地、或在某种程度上使目标对象被削弱的行为。

虽然工作场所中包含大量的各种引发嫉妒的情形,但对嫉妒及其工作相关后果研究的忽略似乎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事实上,关于嫉妒与工作中损害他人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非常少,而且这种关系也还未被确立。Michelle K.Duffy(2012)进行了题为“嫉妒和社交破坏的社会环境模型”的研究,旨在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推进相关方面的文献研究。本文就Michelle K.Duffy研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进行详细解析,并结合其他最新相关理论文献,提出可能的模型改进意见,并通过实际案例情境描绘对Michelle K.Duffy研究的成果加以对照分析应用。

二、Micheile K.Duffy研究的理论模型

首先,现有文献对嫉妒导致社交破坏行为过程的研究缺乏一个指导性的理论视角。Michelle K.Duffy研究模型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嫉妒是大多数员工想要避免的一种不良的状态。该研究主张员工试图去管理嫉妒的一种方式就是通过社交破坏去阻碍同事的成功,从而减少可能导致不利社会比较的结果间的差距。该研究没有声称这是员工对嫉妒可以采取的唯一反应方式,但其着重点在这里,因为在工作场所员工要伤害他人需要克服个人和社会障碍。

什么样的理论机理可以解释为什么员工会选择对自己的嫉妒情绪采取社交破坏行为?该研究给出了一种理论解释,并提议:嫉妒和社交破坏之间的关系中存在一种中介作用,即一种对自我约束机制的偏离,而这种自我约束机制可以约束这种社交破坏行为。这种认知过程通常被广泛称为“道德偏离”。该篇研究提出如下理论:嫉妒通过促使嫉妒的员工克服道德意识障碍或者叫打破这种自我惩治机制,从而提高道德偏离的可能性。该篇研究模型的这部分可以回答为什么嫉妒可能激发社交破坏行为这个问题。因此,该篇研究提出道德偏离作为嫉妒导致人际伤害行为的中介机制,从而扩展了现有的认识水平。该研究也扩展了关于嫉妒的理论,认为嫉妒,作为多重(而非某个特定的、偶然的)社会比较的结果,会影响到个体去暗中破坏同事利益的意愿,而不管那些同事是否是他所嫉妒的对象。原因是嫉妒激发道德偏离,这引起对伤害行为自我惩治机制的实效。通过提出这个论断,该篇研究提议了嫉妒具有潜在的溢出效应,导致个体去伤害一般的其他人。

其次,在组织环境中,通常强的社会和制度压力会抑制员工伤害他人,即使他们有很大的动机去这样做。例如,要在工作场所中发展,个体必须开发形成一定的社会资本,与高能人士建立高质量的联系,并在工作环境中保持一定的正面身份形象。对嫉妒作出损害他人或者其他形式的攻击行为将使自己处于高风险位置。结果,该研究主张即使当个体有很强的嫉妒的感觉,组织成员不总是报以社交破坏行为。社会和组织压力可能会抑制个体对他人造成伤害,即使个体想这样做的愿望非常强,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关于工作场所中嫉妒和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事实上,很可能个体对嫉妒感觉的一般反应是“默默承受”,顺从地接受他人拥有自己想要却不可得的东西。

因此,为了回答何时嫉妒会实际导致社交破坏行为,该研究引入两个社会环境的特征:与同事间的社会认同感和社交破坏规范。首先作者在第一个研究中,验证了与同事间的社会认同感是否会促进或阻碍道德偏离认知的发生。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样的概念上,即社会认同(接近度,相似性)和嫉妒呈正相关关系,因为认同感产生“一种他人应该会经历同样的结果的预期”。这里,该研究提出社会认同的一种新的调节角色,认为只有当嫉妒者在工作环境中与他人较少有心理联系(社会认同感低)时,才会产生道德偏离行为。相反,较高的社会认同感较难使嫉妒转向伤害行为的理性化认知。因此,虽然以前的研究主要考察社会认同在形成嫉妒中所扮演的角色,但该研究探究社会认同如何通过去除道德偏离的危险性去影响形成个体对嫉妒的反应。在第二个研究中,作者引入行为规范理论,表明即使当道德偏离发生时,嫉妒的员工也会去避免社交破坏行为。沿袭前人的研究,作者假设对社会环境中的社交破坏行为的强力规范可以作为道德偏离和社会社交破坏行为间关系的第二个免除机制。结合起来,本篇的模型表明嫉妒要导致社交破坏行为必须要有两个条件:员工与同事间认同感不强,打消社交破坏行为念头的规范不力。其理论模型显示在下图中。

三、Michelle K.Duffy研究的理论背景

(一)工作场所中嫉妒的概念

嫉妒的经历已经从三个相关的方面被概念化,即一是指在一定环境中对他人一般性的嫉妒,典型地如在工作场所或团队中,包括多个参考或比较的对象;二是作为性格倾向;三是指对特定事件的嫉妒,包括一个特定的个体作为参考或比较对象。该研究使用的是第一种观点:个体会和周围最近环境中的其他人进行关于公正公平的社会比较。从概念上看,工作环境中对他人的嫉妒和性格倾向上的嫉妒(一种各种环境下一般化的倾向)不一样,和某一特定事件式的嫉妒(对某一特定事件的情绪反应)也不一样。在描述工作场所嫉妒时,Vecchio认为工作中的个体同时辨别出和几个比较者之间在社会地位、绩效和待遇上的区别,并且这些比较并不一定是针对某一特定事件,而是针对多方比较使人不高兴的现有状态。Wood也认为:社会比较过程包括考虑某个人或更多他人与自己之间的关联。比如,当比较职业发展时,Wood认为个体会评价自己与多个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然后作出正面或负面判断。对于工作场所的嫉妒,个体可能缺乏并且渴望同事们达到的某种优秀成就(如,他们的学术的较优模式),同时也嫉妒别人因为其成就所获得的认可(如,同事的豪华桌椅)。

(二)嫉妒与社交破坏行为

嫉妒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感觉到自己缺乏而渴望得到他人的某些优秀品质、成就或所有财产,这种感觉对于自尊是很大的威胁。嫉妒令人很不舒服,并与负责身体疼痛的神经环路的激活有关。个体可能会通过抬高自己、压低被嫉妒对象来减轻不愉快的感觉。作为一种进攻的工具,社交破坏行为(如:贬低、流言、截持信息、沉默待人)是有力地抬高自己、压低他人的工具。

嫉妒的感觉也因为伴随着挫折感和敌意而令人不快。个体经常有动力想去减少嫉妒、减少嫉妒者的不如他人的挫折感,因为该研究将嫉妒与社交破坏行为相联系,社交破坏行为可以减少他人被感知的优越感、抬高自己的相对位置、并发泄挫折感和敌意。

(三)道德偏离的中介作用

下面阐述嫉妒导致个体社交破坏行为中的道德偏离过程。基于社会认知理论,道德偏离是指一系列的使合理化、正当化的认知过程(称为机制),这个过程使得个体采取诸如社交破坏这样的行动,却不感到自罚(如,自我谴责、自我勉强),通常这种自罚会阻碍这类破坏行为。社会认知理论的关键点在于同样的行为在某种情景下可被看作是对同事的可谴责的行为,而在另一情景下被看作是可接受的和必要的行为。道德偏离机制的激活消除了伤害行为的自我障碍,鼓励了对行为的自我认可。道德偏离通过以下三种显著的机制被概念化:第一种显著机制是贬低目标的价值(包括去人性化和责难)、第二种显著机制是重新解释行为(包括道德辩护、使用委婉言辞或标签、优势比较)、第三种显著机制是遮蔽或曲解后果(包括免除责任、分散责任、最小化行为后果)。

嫉妒如何引发道德偏离?第一种显著机制是贬低他人价值,包括去人性化和责难。虽然嫉妒者渴望他人的品质、成就或所有物,但是研究表明他们通常认为被嫉妒者在这些优势上不配得到或者不被信任。道德偏离也许能够让嫉妒者对伤害行动的负面后果进行合理化解释。Smith(2007)认为人们通常忽略自己对造成差距的责任,而过度强调自己相对他人所处的劣势地位。这种想法可能使个体能够说服自己有越来越正当的理由去怀有敌意,但又十分谨慎公开他们的情绪。看似正当的冤情可能促使嫉妒的员工间接地施行敌意的行为(如,负面传言、诽谤)。

第二种显著的机制是通过认知上对行为重新进行解释,包括道德正当化、使用委婉的语言、有利的比较。例如,通过道德正当化,有害的行为变成可以接受的,因为它被看成是重要的或正义的。通过这种方式,嫉妒者可能开始相信人际破坏行为不仅是可以宽恕的,而且是适当的行为。嫉妒者可能通过委婉的语言去为通常被认为是的行为开脱(如,“为了公正、公平”),也可以通过有利的比较来脱开行为的抑制机制——如,认为相比其他人为获取优势所做的而言,自己偏离正常的行为算不了什么,以此来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

最后一种解脱的实行方式是对伤害行为的影响进行遮掩或扭曲。通过这种方式,个体可能会转移或扩散他们行为的责任,或最小化其后果。人际破坏行为如传言和诽谤可能会很微妙、狡猾,其负面作用也可能不会立即明显反映出来。这些条件使得很容易扭曲传言和诽谤行为的后果,因为社交破坏行为的后果是累计的,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变得越来越有害。

(四)社会认同度的调节作用

社会认同在嫉妒的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社会认同的概念定义为: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个人从属关系,亲密程度,或相似性。为什么与同事的社会认同度(集中在共同联盟或联系)会弱化嫉妒、道德偏离和人际破坏三者之间的中介关系呢?大量研究已表明:相比对那些与自己心里疏远的人,当指向与我们关系更紧密的人时,人们的道德责任感会强些。任何感到隔离,包括最简单地感到自己与他人的分离,也会产生社会分化和道德排斥。

社会认同及随之而有道德责任感可能影响嫉妒激发道德偏离的过程。在社会认同度高时,嫉妒转化为道德偏离的过程也许会被阻止。在社会认同度低时,嫉妒的负面影响也许会夸大。较高的社会认同度应会减弱嫉妒对道德偏离过程的激发作用。较高的社会认同度会减少嫉妒转化为工作场所中对他人的不人性化行为、对行为的道德辩解行为、认为相信他人应该受伤害的可能性。因此,该研究认为,当嫉妒发生时,高的社会认同度阻止个体脱离道德自惩机制并抑制人际破坏行为。相反,该研究提议,当社会认同度低时,嫉妒会激发自我规范机制的脱离行为,从而使人际破坏行为更为可能。该研究的假设1:嫉妒与人际破坏行为之间通过道德偏离中介的二者关系,随着社会认同度的变化而变化,此间接关系当社会认同低时会更强。

(五)团队破坏行为基准的调节作用

另一个在模型第二阶段起到调节作用的社会环境概念是团队破坏行为基准。Michelle K.Duffy(2012)认为,当一个团队的社会环境中个体破坏同事的行为普遍时,即,当团队破坏行为基准高时,道德偏离和个体破坏行为间关系越强。反之,当社会环境中很少有人破坏他们的同事时,即团队破坏行为基准低时,道德偏离和个体破坏行为关系变弱。该研究的假设2:嫉妒与人际破坏行为之间通过道德偏离中介的二者关系,随着社会认同度和团队破坏行为基准的变化而变化,此间接关系当社会认同低和团队破坏行为基准高时会更强。以上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都已经通过实证研究结果验证。

四、社会环境变量之外的调节变量

Kenneth Tai(2012)提议:个体在核心自我评价方面的差异调节“嫉妒和人际行为”之间的关系;个体对参照人物的认知(感知嫉妒对象的热情度和能力)也影响嫉妒与人际行为间的关系。但还缺乏相关实证研究。

个体核心自我评价:指人们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是否有价值、对人生是否有控制力等方面的基本评价,形成他们对人生处境和重大事件的基本定位。包括四个特征:自尊、一般性的自我效能、控制点、情绪稳定性。核心自我评价高的个体面对嫉妒的同事时,会表现出更大的动力去争取更好的工作表现,主动迎接挑战,激发建设性的工作行为而不是负面人际行为。

对参照对象(嫉妒对象)的认知:是指个体对嫉妒对象的感知,主要包括两个维度:热情度和能力。员工对所嫉妒的同事的热情度和能力的评价直接影响她对嫉妒感觉所作出的反应行为。

五、现实情境对照分析

第4篇:社会环境概念范文

1、实地观察。

一些概念照本宣科很抽象,可带领学生到室外实地考察,先观察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再综合、分析,抓 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的内涵。如学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时,带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樟树、山茶 树、广玉兰树等,并与梧桐树、柳树、水杉树比较,了解到前面这三种树木的叶子革质、有光泽、呈椭圆形, 并且终年常绿。“常绿阔叶”为它们共同特有属性。它们都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由这些树木构成的森 林即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再让学生自己分析梧桐树、枫树、马尾松是不是常绿阔叶树?学生马上会回答:梧 桐树、枫树是落叶阔叶树;马尾松常绿而不是阔叶。这样,学生对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有了比 较全面的认识。

2、抓关键词。

表达概念内涵即地理事物本质特征的往往只有几个词语。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分析疑难点。 如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这一概念,学生对“物质”并不难理解,“宇宙间”却难以确定。我指出, 地球也存在于宇宙空间,是天体。但是,在地球大气圈以内的物质只能说是地球上物质,不能说是天体。地球 大气顶部是宇宙空间与地球的界线。教师只要讲清这一界线,学生就容易明白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 、星际物质、运行中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都是天体。而停在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或是降落到地面的流星 体残骸即陨星就不是天体。

3、归纳法。

对内容较多、表述较长的地理概念进行归纳、提炼,分层次、多角度去理解。如自然资源的概念,完整的 表达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如果对这一句话进行归纳、转换,就是下 列的两个属性:

自然属性:客观性,天然存在,没有经过人类加工。

经济属性:有用性,在当今技术条件下能用于生产和生活。两个属性缺一不可。这样一转换,自然资源 的内涵就一目了然。

4、类比法。

明确了单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后,为了能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还必须搞清概念间的几种关系。

①近似概念。

如天气和气候,国土和国土资源,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水资源、水力资源和水利资源等都属近似概念 ,很易混淆。只有从本质特征即内涵上区分,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才能确定适用范围。例如降水和降雨,都 表示大气中水汽凝结降落到地面这一现象。不同点是降水指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和固态水,而降雨即从 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滴状液态水。可见,降雨只是降水的一部分,仅指液态水即雨水。所以,在描述气候特征时 ,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000mm左右,用的是“降水量”;河流的五种补给形式之一是“雨水”即降雨, 两者不可调换。

②矛盾概念。

外延相反的概念叫矛盾概念。如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寒流与暖流,重工业与轻工业等。这类概念也必须 从内涵入手,找出差异再分析外延上的相反性,确定“矛盾”所在,才能正确区分。如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 资源是一对矛盾概念。可再生资源是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断更新生长、繁殖的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能重 新出现的即是非可再生资源。两者的差异便是“人类历史时期内能否重新出现”这一时间尺度,也是导致外延 相反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一标准分析,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 都是可再生资源。

③包含关系的概念。

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环境三个概念,都表示人类生存的环境。但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 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创造的人工环境;城市环境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 预最强烈的地区,人口多、房屋密集、交通拥挤是最大的特点。可见三个概念中,内涵最丰富的是城市环境, 外延最大的是地理环境。它们外延上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附图{图}所以,要区分这类概念,应在确定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内涵大外延小,内涵小外延大的原则来分 析彼此间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④概念的广义和狭义。

第5篇:社会环境概念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社会;计算机管理;安全管理;计算机维护

中图分类号:TP31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计算机越来越普及,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为了让计算机能够更好地运行和工作,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管理。在信息社会环境下,计算机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不能很好的适应计算机应用的实际情况。今后应该转变观念,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计算机管理水平,使计算机在信息化社会环境下能够更好地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服务。

1 信息化社会的概念与特征

1.1 概念。信息化已经成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它是随着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出现的。就其概念来看,它是指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先导,给整个社会和人们日常生活带来全新变革的社会,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信息化社会的出现,不仅催生了大批新兴产业,促进了传统工业的改造和升级,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改造和升级,还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并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2 特征。信息化社会有着自己的显著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加快了人们之间的联系,随着各国网络建设步伐的加快,世界各国都被卷入信息化浪潮当中,推动了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快了世界贸易、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交流;企业、政府、学校、商场等人们生产生活空间都实现了信息化,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它的出现带来了社会的变革,使得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加深,同时还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等等,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

2 信息化社会环境下计算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信息化社会环境下,计算机管理技术和手段在不断提高,但由于受到管理人员、制度等方面的制约,当前计算机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计算机管理缺乏创新。就目前计算机管理的实际情况而言,普遍存在着管理的创新不足,缺乏技术和管理手段上的改进。一些企业在日常工作中不重视计算机管理,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当计算机出现故障的时候,企业往往聘用临时工进行维修,有些企业甚至自行进行维修,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修理效果往往不佳。同时企业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管理方式不当,管理水平不高,难以提高计算机管理水平。在日常修理的时候,由于计算机的故障比较复杂,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往往难以对故障排除,不仅难以提高计算机管理水平,还影响计算机的日常运行。

2.2 计算机安全管理存在不足。计算机日常运行中,加强安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由于系统自身的缺陷,黑客攻击,网络病毒等的影响,计算机内存信息数据可能出现被篡改的现象,或者重要的数据被非法窃取。尽管在加强计算机管理方面,用户往往安装杀毒软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但是这些措施的防护能力往往还不够,难以有效抵制病毒的攻击,也难以全面保护计算机系统。当计算机受到病毒侵袭的时候,其系统的安全性大大下降,还可以会导致重要数据资料的丢失,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3 计算机应用效率较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人们生产生活应用领域逐渐扩大,但目前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着应用效率低的情况,也制约了管理水平的提高。

3 信息化社会环境下的计算机管理措施

在信息化社会环境下,为了应对计算机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计算机管理水平,促进计算机得到更好的运用和发挥作用,笔者认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3.1 推动计算机管理的创新。随着技术改进和升级,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会出现智能化、网络化、综合化等趋势和特点,不仅为计算机使用带来更大的方便,还提供了更为先进的管理模式,为计算机管理提供了智能化的先进技术和手段。在实际运用中的技术包括MRP II、CRM、ERP、CIMS等技术,这些技术在管理工作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计算机管理的可调、可知及有序性,还能够推动计算机管理的创新,显著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另外,为了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提高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为人们日常工作带来更大的便利,在计算机网络建设方面需要加大投入,提高管理水平,使人们能够在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下进行有效的联系和沟通。同时还需要提高计算机管理水平,妥善应对黑客攻击,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保障整个计算机运行的安全。

3.2 加强计算机安全管理。采用技术手段,加强计算机软件安全管理工作,例如,重视安全漏洞的扫描,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修复;采用用户访问认证技术,对关键内容进行加密处理,还可以采用管理员身份验证手段,对关键文件的访问进行验证;重视防护墙设计,防御黑客攻击,监测进出计算机的数据流,有效保障计算机安全;重视计算机实时监控,对计算机安全状况进行主动监控,对系统情况及时掌握,确保计算机安全。另外,用户还需要提高自己的安全管理意识,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管理部门加强管理团队建设,建立高水平的计算机安全管理队伍,做好日常检测和安全管理,确保计算机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3 重视计算机维护。一方面,要做好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维护工作,在运用计算机的时候,应该确保计算机处于良好的外部环境,杜绝在强磁场、化学污染、噪声污染的环境中使用,避免在湿度过大或者在温度过高的环境下运用计算机,从而能够确保计算机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在日常使用中还需要注意防潮、防尘,防止出现静电问题而影响计算机运行。重视硬盘保护工作,防止震动和不平稳因素出现而损坏磁盘,避免数据丢失,要定期清理磁盘,处理其中的碎片和痕迹,注重计算机散热,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重视光驱保护,一定要使用正版光盘来保护光驱,并保护好光盘,防止损伤;计算机使用中还需要保护好显示器,放置平稳,确保表面清洁,防止和强磁性介质接触,确保显示器画面良好的质感。另一方面,要优化计算机运行环境,对硬盘进行合理分区,对于应用软件,应该尽量将其安装在D区,防止操作失误而删除;如果是非常重要的文件,需要做好备份工作,避免文件中的信息丢失。计算机中的杀毒软件,应该及时进行更新和升级,对存在的补丁需要及时修复,并选择正版的系统软件,新软件使用前需要查毒,防止对计算机系统运行产生危害。计算机运行和操作过程中,如果发现软件存在问题,一定要对软件进行及时修复和处理,对于系统存在的问题,应该利用备份系统恢复,确保各操作系统正常运行,提高计算机运行效率。

4 结束语

总之,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计算机管理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今后我们应该认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据具体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计算机管理水平,使计算机能够更好的运行和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凤.信息化社会环境下的计算机管理[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19).

[2]黄佳慧.信息化社会环境下的计算机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9).

[3]邓紫伊.浅谈信息化安全在高校计算机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3(3).

[4]李海霞,杜新.互联网环境下计算机的安全防护对策分析[J].科技传播,2013(10).

[5]朱建群.信息化环境下计算机管理探讨[J].计算机工程应用技术,2011(10).

第6篇:社会环境概念范文

一、对社会环境的概念阐释

社会环境主要是指人类通过劳动,不断创造和创新不同的自然物质及其文化,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环境体系,并且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丰富。根据性质划分,社会环境主要由生物社环境、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构成,其中生物环境包括有栽培植物和驯养动物等;物理环境主要包括有工厂、建筑群体、道路等;心理环境主要包括有风俗习惯、人的言行、语言因法律等。根据社会功能,社会环境可以分为以下六类:农业环境、工业环境、聚落环境、文化环境、医院和休养环境以及交通环境。通过综上所述,我们可知社会环境可以分为不同种类,但是每种社会环境关注的内容有所不同,例如在生物环境中,人们所关注的动植物;而在物理环境中,人们所关注的是一个实际存在,比较现实的环境;在心理环境中,人们所关注的是人的言行举止、风俗习惯、语言和法律等。但是关于对人在社会中的活动和作用,在每个领域中都有不同的研究点。

二、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环境

关于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环境的研究,很多专家和学者虽然从不同的领域,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例如工商管理、管理学、经济学、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等,但是我们从中可以得知行政依然延续着传统的人力资源开发的管理秩序。大多数人都知道,自从“泰勒制”出现以后,对于人的管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最初的阶段,人们遵守的规律是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对人进行管理,从而忽视了“以人为本”,但是随着社会综合化的提高,社会结构不断的调整、膨胀,使得在社会内部重新形成了一个新的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从而导致了社会越来越复杂,同时人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这种变化超出了原有社会管理的范围,因此实现了亚主流化。但是在这过程中忽略了综合问题造成的影响,从而导致了社会理论众说纷纭的现象。在霍桑实验后,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重人对社会环境产生的积极意义。在新的时期下,人们开始坚持“人本”思想的理论,提高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从而推动了许多的学者和专家对其的研究。站在专业的角度上来说,人力资源管理的侧重点是通过一系列完整的培训和学习,从业人员需要从多维度开发人的潜在能力,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于人,但是在传统的社会环境中,其结构又在发生膨胀,将社会功能分化成不同的性质和种类,使社会变得复杂起来。在经济学的领域中,如果只是单纯的研究经济提升要素中的特点和解决对策,这样只会让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缺乏活力,这主要是由于随着社会和人的复杂性的提高,其追求的目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缓和压力冲突,但是管理模式的性质在延续的过程中需要借鉴不同的领域进行研究了。总之,在社会学的视角下,关于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环境不仅能够对人的自由性和主体性进行精确的预测和界定,而且还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还能扬长避短,去伪存真,彻底把牢社会的脉搏,从而对相关专家和学者对人力资源社会学的继续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社会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环境

曾有人说过:所谓的社会学主要是指研究社会协调发展和正常运行的系统机制的综合社会学科。因此,人们在社会学的视野下对于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环境的研究必然与其他学科有着一定的区别。因此,本文从视野上的广泛性、研究上的深度性以及研究的侧重点三方面对社会学科和经济学科对于人力资源开发社会环境研究的不同进行阐述。

(一)视野上的广泛性

单纯的学科内部对于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都是从本学科的角度寻找问题和方法。随着社会综合化的发展和提高,在庞大的社会系统中寻找到的问题如果只是单纯的从某个学科内部提出解决方法,那么得到的答案将会越来越失真,因此需要在其他的领域中借鉴不同的知识,从而有利于自身的研究。这便是研究社会学的着手点,它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它与人是相依相成,密不可分的,只要有人的地方便会有社会学的存在。无论是从宏观上还是微观上,它都能在人的社会中找到问题的“切入点”,从而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实现质的飞跃和变化。

(二)研究上的深度

站在经济学的角度上对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只是社会学中的一个方面,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看出经济学科与社会环境的联系和关注,但是对于人自身问题的忽视又是经济学科最大的缺陷,从而对于社会环境的研究,必然会缺乏完整性和深度性。而社会学科对于人力资源开发社会环境的研究却能弥补经济学科中的不足,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学在研究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着“人本思想”,人是社会的主体,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靠。因此社会学关注的重点是人及其行动和交际关系变化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学对于人力资源开发社会环境的研究具有全面性,因此它研究的深度是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

(三)研究侧重点的不同

在以前,很多学科对于人力资源开发社会环境的研究主要是关注其在我们人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有多大,也会解决它对于学科内部人力资源的负面影响,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社会学对于人力资源开发社会环境的研究本身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因此,它能做出社会环境对人影响的正确预测,并删除其中不相关的虚假东西,准确的寻找到在社会中对于人发展的积极因素和不良因素,从而帮助我们恢复和创新人在社会系统中的重要功能。

第7篇:社会环境概念范文

关键词 VBSE;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7-0047-04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财经类人才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企业在用人时都希望学生知识型和创新型并重,技能型和复合型兼顾,具备跨领域、跨岗位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然而大部分财经类院校的实训以课程为依托,独立建设,分散实施,对于学生全面了解企业全貌及工作岗位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构建一个高仿真的商业社会环境,全面提升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一、VBSE的概念

VBSE(virtual business society)即虚拟商业社会环境,是一种新型跨界实践教学模式,以“把企业搬进校园”为教学理念,通过在校园内搭建全景虚拟商业社会环境,高度仿真企业中的真实工作场景,设置企业职能部门、岗位、流程、执照、仿真货币、产品、物流等,学生自主选择企业、银行、工商、税务等各行业工作岗位,在虚拟的现代商业社会环境中学会工作、学会思考,以培养学生在实践工作中的综合职业素养及全局合作意识。

二、VBSE实践教学设计

(一)前期专业课程准备

在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实践教学中,学生应具备企业、银行、工商、税务等各行业工作岗位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因此,在前期必须设置与各岗位群对接的相应专业课程作为支撑。为配合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实践教学,应有计划地设置《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办公自动化》《会计基础》《人力资源管理》等财经类专业公共平台共享课程,打造基础共享平台,使学生在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实训时能胜任各行业工作位,实现财经专业群“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前期专业基础课程设置见表1。

在财经专业群公共平台课程的基础上,各财经类专业要继续开设各专业核心课程,实现专业课程的中层分立。如市场营销专业开设《产品推销技巧》《网络营销学》等;财务会计专业开设《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成本管理》等;金融保险专业开设《金融学》《保险理论与实务》等。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开设,培养财经类学生不同专业的理论及核心职业技能,提升其专业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在职场生涯中实现职业成长。

(二)VBSE综合实训框架设计

VBSE实训课程一般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已完成公共平台共享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即将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习。此时学生已具备职业通识能力与专业核心能力,在学生生涯的最后阶段安排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全仿真的商业环境中检验知识能力。VBSE综合实训在实践教学体系中所处位置如图1所示。

VBSE实训课程在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实训中心完成,将前期各专业、各课程(《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办公自动化》《会计基础》等)的教学内容串联起来,课程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引入企业的真实数据展开实训,让学生在实训平台体验企业运作原理和规律,熟悉企业运作流程。本课程设计包括课程标准设计,内含课程名称、参考学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学习情境/教学项目的教学方案设计,包括教学流程的描述、教学阶段 、教师与学生的活动、教学方法手段等;支撑教学实施过程的资源、课程考核评价方案及评价工具(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表格、评价工具等)。通过严谨的教学设计,将高仿真企业经营场所、办公环境、实训软件、资源管理系统与多媒体演示教学、场景教学、交互探讨、案例教学、网络教学、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融合,构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立体交互式全新校内综合实践模式。VBSE实训课程能使学生认知企业内部、外部组织运营流程及各组织间的相互关系,深切感知企业各岗位工作对其他岗位业务的影响,明确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依据各岗位职责完成对应的工作任务,对于职业岗位认知、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意义重大。

第8篇:社会环境概念范文

[关键词] 生态环境;文学翻译;操控

[基金项目] 项目来源:2012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生态翻译学与其它翻译研究范式对比研究,项目批准号:L12DYY035)。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04-1

随着生态翻译学一系列术语和概念逐渐形成体系,其基础理论研究已显雏形,它已经被应用于翻译研究中诸多领域的研究,并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发展。本文旨在探讨生态翻译学理论中翻译生态环境对文学翻译的影响与操控。

“翻译生态环境”的概念最早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初探”一文中提出来的。随着对这一概念的深入研究,“翻译生态环境”更为明确地是指原文、源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翻译生态环境”构成的要素包含了源语、原文和译语系统,是译者和译文生存状态的总体环境,它既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又是译者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前提和依据。翻译生态环境是影响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方梦之教授在“论翻译生态环境”一文中指出:翻译生态环境是影响翻译主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这里的主体是广义的,即参与翻译活动的一切生命体,包括原文作者、译者、读者、翻译发起人、赞助人、出版商、营销商、编辑等。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推动着人类的进步与翻译研究的发展。翻译的发展离不开翻译的生态环境。翻译的生态环境是以翻译为中心,对翻译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制约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环境系统。生态环境可分为三个分析层次:一是以翻译为中心,结合外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组成单个或复合的翻译生态系统;二是以某个翻译现象,某一翻译层次或类型为中轴所构成的翻译系统,它反映了翻译体系内部的相互关系:三是以人的个体发展为主线研究外部环境。翻译生态环境脱胎于生态学,可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生态学强调整体论(holism),即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观念。同样,翻译生态环境也是以一个整体的形态存在的。译者在特定的生态场中起作用,受其他翻译主体的牵制。

生态环境对文学翻译的影响与操控。翻译生态环境分为内部生态环境和外部生态环境。对文学翻译起操控作用的主要有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语言环境,规范环境,以及译者的生理和心理环境。

1.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直接影响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适应和选择的策略。可以发现不同的历史阶段译者的具体词汇的选择语言的风格特别是翻译方法都会有较大的差异。比较《麦田守望者》的两个译本:施咸荣翻译该作品时,处于主导地位的是社会的政治大环境,译文的读者大多为内部人士和部分官员,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翻译的生态环境,操控着译者的适应性选择,因而施咸荣的译本政治目的很明显;而孙仲旭在翻译时是处在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读者范围得到了扩大,读者的社会文化意识也相对开放,译者切实考虑了很多情况下的读者接受性,因而孙仲旭的译本受现今社会文化环境影响比较多。

2.语言环境。文学作品的语言体现着整部作品的灵魂,是作者传达思想,刻画人物的载体。

3规范环境。翻译的规范环境,亦称之为价值环境或者精神环境,是人类在社会群体的长期生活中逐步形成和特有的风气、气质、态度和观念,大致包括文化、科学技术、民族传统、道德观念、哲学思想等是翻译生态的主要规范环境,对文学翻译有较大的影响概括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涵盖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

4.译者的环境。社会环境、语言环境和规范环境一般来说都是翻译的外部生态环境,而译者及翻译研究者的生理和心理环境,却是其内在的生态环境。翻译界一个永恒的话题便是对译者的研究,凸显了翻译活动中译者的重要性。生态翻译学研究的是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人的生理状况以及心态都会影响翻译的生态状况。

结语:生态环境对翻译实践的影响虽不像语言那样明显,但它对21世纪这个科技高速发展,同样也是“语言高速进化”时期的翻译实践的影响是巨大的,从翻译策略的运用到翻译目的的确定都体现着生态环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俊军.生态语言学研究概述[J].外语教育与研究,2005,(2).

[2]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第9篇:社会环境概念范文

1.适应概念

心理学范畴里使用适应概念时通常有三个角度:一是生物学意义上的适应,即生理适应,如感官对声、光、味等刺激物的适应;二是心理上的适应,通常指遭受挫折后借助心理防御机制来使人减轻压力、恢复平衡的自我调节过程,这是一种狭义的适应概念;三是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包括为了生存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适应和努力改变环境以使自己能够更好地发展的适应,这是社会适应的概念。适应的直接目标是建立个体与周围环境的平衡,根本目标是个体自身的发展。

2.心理适应概念

心理适应是指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即应激源产生时,个体通过认知评价做出能动反应,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更加符合环境变化和自身的发展。心理适应被认为是与心理健康水平不可分割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现象,是心理健康的构成要素之一。有实验说明心理健康与心理适应有一定的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个体长期在某种环境中生活,并逐渐适应这一环境之后,便形成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固化状态,当其转移到 一个新环境时,便会出现心理不适应问题,影响自身的生活和工作效率。

3.心理适应的方向

心理适应有三种方向:一种是消极的适应。这种心理适应是个体与应激源之间的消极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被应激源的消极因素所左右,并夸大消极因素的影响,压抑了自身的积极因素,即自身的潜能没有得到发挥,行为违背了个体的心理发展方向,结果是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二是积极的适应。这种适应是个体客观的分析应激源中存在的积极的一面及消极的一面,在客观环境中积极地调整自己与环境的不适应行为,增强个体在应对应激源时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自身得到发展;三是趋避适应。这种适应是个体客观地认识到应激源的利弊,在趋避心理的影响下,个体采取应对措施时,没有采用最直接、最合理、最有效的应对方式。在此应对过程中,个体考虑到其应对方式给自身及他人带来的影响,有可能采用折中应对。

4.体育锻炼与心理适应

运动时常受场地、器材设备、气候环境等影响,我们要适应客观要求,还要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才能完成练习的技术动作。进行身体锻炼可以使个体的意志得到锻炼,在锻炼中培养果断、自信、勇敢、细心等优良品质。运动中获得的愉可以调节个体情绪、改善心境,使个体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经常参与身体锻炼,面对锻炼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件,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有助于心理适应能力的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是一个人在心理上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平衡,以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能力。在身体锻炼中,必须身心力行,克服主客观方面的阻力。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如健身、减肥、康复、社交等,常常要对运动项目、运动量、运动时间、运动频率等作出选择。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个体产生挫折感,这就要求个体不断地提高适应和自我控制与调节的能力,求得生理和心理的平衡。通过自我调节,个体不断地克服不良情绪,进而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身体锻炼的多样性、复杂性与多变性能使人体验到兴奋、焦虑、忍耐、奋进、满足、愉悦等多种不同的情绪。在锻炼过程中,尤其在一些集体性的运动项目中,可以增进对社会的认识,增强自尊、自信心、责任感,培养顽强的意志。身体锻炼可以使人的注意力得到转移、情绪得到发泄,减少消极的心理影响,为积聚的不利心理能量、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公开合理的发泄场所。

有研究表明,心理适应和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关系。有人对高职校新生心理适应水平进行研究,发现心理适应能力较差组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这组学生转入新环境后更易受挫。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适应能力更强,能以较佳的状态进入新环境,以较好的心理状态进行学习,形成良性循环。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王若光在《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在校适应能力的影响》一文中指出,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是对生理适应能力的促进,增强体质差的大学生对疾病的免疫抵抗能力;二是对心理适应能力的提高与改善,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的“耐挫能力”,减少大学生心理不良的概率;三是对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能力的积极影响,培养大学生的感知能力,促进主动休息,提高学习效率。体育锻炼促进心理适应能力的提高,这方面的实验研究在国内尚无人涉足。身体锻炼与心理适应能力之间的关系,多通过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体现出来,人们只是将身体锻炼对心理适应能力的影响进行描述性的推断、概括。身体锻炼对心理适应能力的作用途径有待进一步研究。心理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面对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知识信息的不断更新,人才竞争的激烈化,只有具备较高的心理适应力,才有望拥有健康的心理。因此,身体锻炼与心理适应之间的关系具有研究价值,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了解不同运动项目、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对心理适应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汪素霞,郝海涛.探析大学生心理适应与体育教师领导行为的关系[J].浙江体育科学,2006,2:67-70.

[2]陈瑜,何跃.高校研究生的心理适应及对策[J].高等建筑教育,2005,1:116-118.

[3]丁忠元.心理健康的体育科学基础――心理卫生的体育手段[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78-84.

[4]伍志臻.心理应激和应对[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5,2:13-16.

[5]廉串德,郑日昌.高一学生学校适应与教师主导行为关系之初探[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4: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