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低碳城市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地域性;公共设施;丽江古城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1地域特征与城市公共设施设计
“地域性”一词从“地域主义”(Regionalism)演化而来。“地域主义”是建筑领域提出的概念,主要探讨从地区性、地域性乃至地缘性来研究建筑的地域性特征。地域性指某一地区由于其气候、自然环境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文化、风俗等原因而形成的特有的、不同于其他地域的特征。[1]
特征是事物所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地方,独有性是其最显著的特征。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个城市要区别于其它城市靠的就是独特的城市个性。对城市景观的特征表达往往离不开人们对这个城市的认识。凯文・林奇关于城市意象认为:“人对城市的意象的认知是通过五种元素,即路径、边界、区域、结点和标志物。这五种元素构成了人对城市认知的基本框架,同时也是城市特色的载体。”[2]
公共设施是指城市空间中那些为人们出行提供方便的固定设施,它如同城市的家具,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城市公共设施在体量上远比不上城市建筑和景观,但它在形态、材料、色彩上的变化多姿,能生动形象地展示出与众不同的城市个性和地方魅力。
地域文化与公共设施相互影响,地域性是公共设施的重要特性。丽江古城至1997年12月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来,旅游业取得飞速发展,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十个小城市之首”和“地球上最值得去的100个城市之一”,是国家旅游局向海外主推的旅游目的地。然而,我国城市公共设施开发与设计是伴随着城市化才刚刚兴起的,从设计到管理等各方面和西方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一些城市管理者和设计者往往对隐藏在公共设施中的文化内涵视而不见,片面追求出“新”,其结果是丧失了本土遗留的优秀历史资源。因此,遵从城市的地域文化,从城市设施环境的整体风格定位出发,调整设计的重心,对于改善我们身边的城市设计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丽江古城的地域性特征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体现
社会环境的不同是形成地区地域性差异的原因。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发展性。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地域,经过历史的沉淀,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丽江地理位置在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交汇点上,不同的文化、艺术、宗教相互交融和碰撞,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以大研镇民族、民居建筑群为依托,融汇了纳西族民俗文化以及其他文化因素的多民族区域文化。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历史悠久。神奇的东巴文化、古朴的大研古城和圣洁的玉龙雪山被称为丽江三奇。丽江古城的城市布局有别于 “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模式,巧妙地把经济和战略地位与独特的地势相结合,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以三山为屏、河水绕城、家家流水、户户杨柳的规划布局形式,形成了建筑物依山就水、错落有致的独特风貌,加上别样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造就了丽江古城灵动的城市空间。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大研古城有着地理上的优势,地处滇、川、藏交通要冲,一直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货物中转集散地。丽江历史上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马帮文化不可分割。
公共设施除了本身为城市提供所需服务,它还是城市独特气质的重要体现者,其外观特征应与环境的整体形象相一致,体现一定的场所意义。设计者必须深入到当地的环境实际中去,从中归纳提炼设计元素,传达最鲜明的城市符号。
2.1街区、建筑风格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体现
街区和建筑是反映城市风貌的历史载体,它反映的是城市的过往、历史变迁、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是城市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场所。一个城市的街道空间与建筑形式是自然的、生活化的,是普通市民大众文化的体现,是最能展现地域文化的。李国友认为:“在城市纷繁复杂的构成要素中,建筑环境属于显性的文化要素。”[3]
丽江古城是一个少数民族传统聚居地,居住空间的布局、结构和形态方面受当地的具体条件限制和传统生活习惯影响,并在房屋抗震、遮阳、防雨、通风、装饰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总体看来,当地传统建筑既融和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散发出纳西族独特的个性和魅力。建筑本身是社会生活的物化形态,丽江古城民居建筑是“天人合一”的规划设计理念的典型代表,其利用自然、顺应自然的率直、兼容的特质,反映了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经济与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和。
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公共设施的设计则应该注重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必须考虑与城市的沿街建筑风格和景观效果的处理,从建筑物的地域风格特征中寻找诸如形态、色彩、文化等隐含的要素并运用到设计之中,表达地域文化内涵和城市的特色风貌。如丽江古城街道上的售货摊点、厕所、垃圾桶、标识牌、公共汽车站等均沿用了古城民居建筑的常见材料、造型形式与装饰风格,再现了丽江古城建筑文化,显示出浓郁的地域乡土特色。
2.2人文景观环境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体现
人文景观环境是除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之外的另一种概念的环境因素,是人为的、社会的和非自然的,是人们在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一定历史性、文化性特质而构成的。涉及到与公共设施设计有关的广义的人文因素,包括思想意识、民族性、文化内涵、、风俗人情及多种实物形式等。[4]
丽江古城已有800多年的辉煌历史,时至今日,它已然成为滇西北经济文化中心。古城的街道、广场、牌坊、水系、桥梁以及民居装饰、庭院小品、槛联匾额、碑刻条石,渗透着纳西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地方民族宗教、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意境和神韵,展现了当地历史文化的厚重和丰富内容。东巴文化、白沙壁画等传统文化艺术又为古城增加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传统文化色彩,成为城市发展的历程见证。尹思瑾指出:“严格地说,每个地区或城市都有自己发展成长的历史,历史再短的城市或地区也随其诞生、发展历程的延续而有文化和历史的沉淀,都具有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成为组成城市人文环境的重要部分。”[5]
重视城市的人文景观环境对于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设计师应能准确把握城市的人文性格,捕捉城市特色符号,使设施本身既符合人们的审美视觉,感觉亲切,又能唤起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和主人翁意识。
丽江古城城市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设计可以采取“主题配套”的方式进行。以城市环境的组块功能和结构细分为不同的景观主题区域,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结合区域的文化特征和设施功能的差异,在形态、色彩、材质等视觉元素上体现出来。例如在古城主要街道、广场等公共空间,将茶马古道雕塑艺术与纳西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形式,较好地呈现了丽江五光十色的文化故事。如在特色喷泉、休闲座椅上精致的石雕、木雕艺术再现了丽江纯朴的生活哲学。如在指向标识、灯具的设计上,运用古老的东巴文字作装饰,展示了丽江源远流长的文学艺术。还有随处可见的变化多色的地面铺装,蝙蝠、祥云等图案均表达了丽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3传统生活方式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体现
根据社会学的理论,生活方式是指与一定的生活条件相适应的人们生活活动的典型途径及其特征的总和。[6]李国友认为:“如果说建筑环境是文化的静态要素,那么贯穿在文化空间中的生活方式就该算是活的要素。”[7]
不同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不同的地域文化,表现为不同的生活习惯。公共设施是为人们城市生活提供服务的,自然受到当地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丽江古城作为遗产型旅游城市,休闲、慢节奏的生活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吸引了万千在大城市中紧张繁忙的人们。在这里,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节奏都很慢,缓和。在公共设施设计中,如公共娱乐设施、公共服务性设施在注重使用功能的同时,强调细节上的处理,重视休闲特点的设计,是设施的精神功能的良好体现。。
2.4形态、材质、色彩语言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体现
形态主要指事物的造型形状和神态。城市公共设施的外观造型是城市特色文化的良好视觉表达。在丽江城市公共设施的造型设计中,归纳整理的方法是多方面的,自然形态古朴直观,抽象形态美观雅致,均以突出丽江的特色文化为前提。如在丽江的城市街道上,采用玉龙雪山、民居建筑、纳西民族服饰的形象语言作为造型元素的公共设施,对丽江城市空间环境特点、纳西族主题文化的表达起到了较好的视觉效果,有力地提升了丽江古城的品牌形象,如 “披星戴月”的符号文化已被越来越多的游人所熟知。
丽江古城地处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区,海拔约2400米,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阳光充足,紫外线强,有干湿季分明,四季不分明的特点。冬季,气候干燥,风大,最低气温0℃左右;夏季,凉爽,多雨,最高气温26℃左右。气温上,呈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室内室外温差大的特点。
城市公共设施的材料选择必须尊重当地自然条件,天然自在的乡土材料最能被人所接受。在丽江古城公共设施设计材料使用上,根据不同类型的设施特点,结合不同材质的风格,在工艺上较好地表现了传统制作手法,对突出城市特色文化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目前除了选用木材、石材、砖、瓦等常见材质,还可以根据丽江当地的地域环境特点,采用砌体结构、膜结构方式,合理利用声、光等辅助手段,多方面展示丽江古城的独特文化魅力。
丽江公共设施在色彩设计上,由于材料上多采用木材、石材这些当地天然的乡土材质,色彩上总体偏向温暖、亮丽。为了更好地结合丽江古城环境特点、突出当地特色文化,还可选择色彩柔和的暖绿、暖灰等。一方面,可以降低高明度色彩在丽江上空蓝天白云映衬下所带来的强视觉对比。另一方面,可以弱化城市空间所带来的冷漠感。
3.总结
不同的文化植根于不同的地域之中,地域性体现了自然的、社会的、历史的诸多层面。公共设施是展示城市市政建设水平的重要平台,如果规划设计得当,可以突出城市特殊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人群的生活观念和价值取向,还能引起普通大众的共鸣,产生地域情结。
参考文献:
[1] 谭晓红.城市街道空间地域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4.
[2](美)凯文・林奇.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5.
[3][7]李国友,刘大平.叠加、镶嵌、浸润、同化―解读哈尔滨城市文化[J].建筑与文化.2009(Z1).
[4] 张凌浩,陈F瑾.环境中的设施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6.
[5] 尹思瑾.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6]丁熊,张福昌.浅谈影响城市社区环境设施设计的地域因素[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6.
关键词:低碳城市, 发展 ,规划
Abstract: to domestic low carbon cities theory research and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practice is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low carbon cities low carbon economy is the main component of many cities have put forward building domestic low carbon cities and some ideas to try, however development low carbon the city's high enthusiasm back, and there was some blindness and unsoundnes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development city feature selection of suitable for low carbon development model.
Keywords: low carbon cities, development,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二氧气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实践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对于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低碳发展道路,无疑是协调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之间关系的根本途径,也是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战略举措。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作为经济发展主要推动力的作用日趋明显。然而, 城市也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正面临着贫困、住房短缺、交通拥堵、资源匮乏、环境退化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由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所导致的气候变化问题尤为严峻。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能够为城市建设提供一条新的发展路径,不仅可以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还会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发展低碳经济已逐步成为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
“低碳”一词首先出现在英国《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State for Trade and Idustry,UK,2003)白皮书的“低碳经济”概念中,低碳经济的核心思想是以更少的能源消耗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 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 城市管理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目前国外在低碳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 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低碳城市建设的行动法案。国内多个低碳城市的试点工作也已经逐步展开,已有保定、上海、贵阳等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尽管如此,我国城市目前的低碳实践仍处于尝试性的阶段, 过于零散, 尚未形成系统的低碳经济发展架, 往往是将低碳城市建设简单等同于新能源开发利用、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内容, 仅停留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层面, 争相打造低碳“名片”, 缺乏系统性的安排。然而, 低碳城市建设不是简单地贴标签, 而是需要通过低碳技术的创新, 经济结构的优化, 消费模式的转变等方式来实现经济的低碳转型, 城市需要探索出符合自身特征的低碳发展路径。因此, 整合目前的低碳经济发展实践, 总结提炼现有低碳城市实践活动所遵循的发展模式, 将为我国城市探索适宜的低碳转型路径提供借鉴, 为低碳发展的有序性和系统性奠定基础。
一、国内低碳城市的发展探索
目前国内已经进行了很多低碳城市建设的探索, 多集中于战略规划的研究以及示范城市、示范园区或示范项目的探讨。
2008 年1月, 世界自然基金会启动了“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 以期推动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保定和上海是首批试点城市。低碳城市建设在中国正式起步。气候组织于2008年推出“城市低碳领导力”项目, 通过实施该项目, 推动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工商企业、科研机构、新闻媒体等利益相关方, 共同构建中国城市低碳领导力体系, 发展低碳经济。
国内许多城市纷纷开展了低碳发展的试点实践。如位于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的上海市东滩地区, 正着手打造东滩生态城, 该生态城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中和区域。在新城中, 热能和电力将通过风能、生物质能、垃圾发电和城市建筑物上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直接获得; 为满足燃料电池的需求, 将建立全国第一个氢能电网; 建筑物均采用环保技术; 步行、自行车、燃料电池公交车等将是人们的出行方式。再如保定市, 提出建设“中国电谷”的概念,依托保定国家高新区新能源和能源设备产业基础, 打造光伏、风电、输变电设备、高效节能、电力自动化等七大产业园区。“中国电谷·低碳保定”已成为保定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新亮点与新品牌。
随着人们对低碳发展的认同, 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建设低碳城市或示范区的理念, 开始依托自身的资源、产业特点探索适宜的发展方式。表1 列示了目前国内典型城市针对低碳城市建设提出的发展愿景和已经采取的行动措施或制定的规划。尽管众多的地区开始低碳发展的尝试, 而发展程度却参差不齐, 发展模式也各式不一, 大到国家级、省级的低碳示范区, 小到低碳乡村、低碳社区, 部分地区打造综合型的低碳规划, 部分地区则重点致力于新能源、低碳产业的发展。这些城市或地区的低碳发展经验及其推广价值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其存在的问题也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加以解决, 但无论如何, 它们在低碳城市的探索中将为中国其他城市的低碳发展提供借鉴。
二、降低能源消耗的规划手段
目前,我国单位GDP能耗为美国的4.3倍,日本的11.5倍。2006年我国GDP总量大约占世界的5.5%,但是能源消耗却占15%。我国规划建设领域的高能耗现象也相当严重。建筑业的高能耗贯穿于建筑材料生产、施工及后期运行、拆除等各阶段。具体表现为:规划布局不合理,因基础调入的改扩建造成大量建筑非质量问题被拆除;传统的建筑施工模式产生大量的能源浪费;当前绝大部分住宅建筑都以毛坯房形式交付,而后进行二次装修,这种类似小农经济的模式造成严重的能耗浪费,产生大量的装修垃圾;大部分建筑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优先控制成本,但很少顾及后期运行与维护成本;新能源、新材料利用率依然较低,大量使用取暖和制冷设备,消耗大量能源;建筑质量差,很多建筑寿命只有20多年,造成了巨大的能源、原材料的消耗与浪费。
因此,城市总体规划阶段要从决策源头和宏观层面上确保低碳发展,城市详细规划阶段要从具体操作层面上实现低碳设计。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生态城市;规划建设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城市建设的新趋势,而城市规划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必然担负着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特别是中国目前正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如何协调城市化与低碳化、生态化的关系,是一个值得重视并需认真探讨的问题。因此,规划建设低碳生态城市,让低碳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始终,成为建设低碳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
1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特征
1.1可操作性
低碳城市的“低碳”是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行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切入点。也相对容易量化衡量,因而也较容易把握和实现。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体系有低碳城市发展指标体系、低碳经济技术和低碳能源技术、生态技术等。
1.2高效性
城市作为一种高度集聚性的人类聚居地,人们的生存途径不同、生活水准不同,故生存竞争激烈。低碳城市的高效性表现在城市的生产、运行和维护成本的低能耗趋于最小化,城市物质与能量得到了最高效的利用,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将大大提高。低碳城市规划内容的高效性主要应体现在城市能源系统的高效率,城市转换系统的高效益和城市流转系统的高效率。
1.3循环性
低碳城市的循环性主要有:①通过自身生态系统的完善。对改善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循环起积极的作用;②城市循环的内容全面、完整,具有一定的系统性;③城市各个系统以及整体的城市系统的循环速率比较合理、且保持整个城市循环系统平衡;④循环机制明确模式正确;⑤能识别、能解决阻碍城市系统良性循环中出现的问题。低碳城市规划设计就是遵循这几种特征的特性。利用科学的手段,通过原理设计,使其更加系统性,从而达到良性循环。
1.4和谐性
低碳城市的和谐性,一方面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城市结合自然发展;另一方面,低碳城市的和谐性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低碳城市不是仅用自然绿色点缀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人与人关系和谐的社会。
2我国低碳城市规划现状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开展了“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等城市称号的规划、认证与审查工作,充分显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国内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008年初,建设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选定了上海和保定为低碳城市试点,北京、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四川等多个省市也纷纷提出了低碳城市建设的想法和初步计划。
目前,虽有若干低碳城市的试点在围内开展,但我国的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与理论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低碳城市规划发展所需关键技术尚不明晰,以致国内低碳城市建设工作流于表面、难以深入。而低碳城市的规划发展因缺乏科技支撑也存在盲目性,相关部门也很难进行有效的引导、管理和评价。
3我国低碳城市规划的主要问题分析
3.1城市规划中缺乏生态环保意识
评价一个城市规划是否合理的重要要素是是否具有生态环保意识。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城市规划过于注重社会经济效应,忽视了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尽管国家对城市规划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并要求对城市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这些法律法规并没有在城市规划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由于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城市发展导致的污染物的高排放,使得城市赖以存在的自然生态环境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激增,人民生活水品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升级,给原本越紧的城市资源、环境供给带来更大的压力。
3.2城市规划中缺乏公众利益诉求
(1)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调控作用已经减弱。许多城市规划缺乏延续性和严肃性,一方面,城市规划可能随着政府主管领导的变动而变动;另一方面,有些城市规划的实施进程又滞后于规划的期限。
(2)历史文化建筑等受到严重破坏。为了经济利益,一些城市规划没有考虑历史文化的保持,使一些城市的历史建筑、城市风貌遭受了灭绝性的毁坏。
(3)城市生态受到破坏,环境污染加剧。比如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地下水源受到严重污染,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4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措施分析
4.1生态主导的政策集成。“生态主导”是指切实改变中国当前的城市规划建设模式,首先保证城市的生态目标,并通过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配套政策来保证生态目标的全面实现。包括需要通过产业政策、公共财税政策、环保政策、交通政策、住房政策、资源与能源使用政策、公众参与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构成的有机集成体系,实现发展目标的统一和相关配套措施的协同推进,来确保生态主导的原则不仅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而且在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都能发挥实在的作用。
4.2倡导低碳城市理念及低碳城市规划定位。积极倡导低碳城市理念,并将这种理念贯彻到实际的城市规划当中,国家倡导整个社会从追求直接的近期的经济利益转向追求间接地长期利益,使人们向可持续发展思想进行转变,以改变坏的消费方式,从而保障城市生态系统的运行。同时,低碳约束要求有一个具体的低碳城市的规划定位。低碳城市规划定位应该体现循环发展、生态的思想,设计出合理的用地分区和公共设施布建原则,有目的限制高耗能产业的用地规模。
4.3切合地方发展实际的可操作体系。在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过程中,既要有长远的瞻望的发展目标,又要立足该地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与建设方案,分步骤地去实现建立生态城市的目标。因此,要特别关注建立切合地方发展实际的可操作体系,即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规划方法、规划方案、指标体系、评价体系、管理体系等都要符合该地的发展现状,切实有效地指导其向生态城市的目标发展。
4.4制定低碳城市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应全面、系统地理解社会、经济和生态间的相互关系,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用它来衡量城市生态规划态势,并在此评价指标体系下编制低碳城市规划制度,并采用这些指标体系对各城市的低碳规划进行测评,以促进低碳城市的群体出现。
4.5低碳城市规划中要体现绿色城市、节约型城市的特色。低碳城市规划中要充分利用街道,使之可以消解城市废弃物等,使之在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方面起到主干作用。城市绿化用植物选择要尽量选用本土的物种,此外还要有耐旱及抗病虫等性能的植物。要树立节约观念,并融入城市规划中去;要从法规上完善对于城市规划的监督,要最大限度地进行能源循环利用,达到清洁生产的目标。
5 结 语
低碳城市规划就是依照低碳城市规划理论,通过科学途径,绘制出发展低碳城市的蓝图,又经精心实施,在发展低碳产业、开发低碳能源、发展低碳交通、推广低碳建设等方面全面推动低碳城市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江欣.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规划初探,2009(21).
[2]袁贺.中国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与实践解析[J].规划师,2011(5).
【关键词】低碳建设 寒地城市 气候特征
在探索低碳城市建设的“中国模式”时,不能忽视地域性差别,要针对不同地区的经济、气候、资源和人文条件,采取不同的措施,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效益最大化,碳排放量的最小化。本文所探讨的就是针对寒地城市的特征,进行低碳城市的建设策略。
1. 寒地城市气候特征对低碳建设的影响
寒地城市是根据城市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所划分,自然条件特殊,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低碳建设需要考虑寒地城市的地域特征带来影响。
1.1城市居住密度
从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的角度考虑,建设紧缩城市,采取密集型的城市建设模式是节约资源和减少碳排放的有效方法。但为了保证居民的生活质量而对选用较大的日照间距系数,和为了实现低碳化发展紧凑的城市布局和结构是个矛盾。
1.2建筑耗能
建筑耗能是占据碳排放的主要份额之一,建筑使用中的电力及供暖占据19.8%[1]。英国伦敦2006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建筑占71%。[2]在中国,北方地区能耗却占全国建筑能耗的五分之二,其中冬季采暖是造成这种能耗分配失衡的原因。以哈尔滨为例,2006年时城市中的各种供热方式共耗煤550.180万吨。[3]
1.3交通方式
在我国,进行低碳城市建设要首先考虑非机动交通的倡导与支持,其次是便捷的公共交通,即在规划中考虑问题的优先顺序应该是:POD>BOD>TOD>XOD>COD[4]。步行和非机动车出行不易,增加了人们选择机动车的可能性,严寒和降雪带给机动车的影响是被迫减速行驶,进一步加大了冬季市中心的拥堵程度,并且也增加了碳排放量,平均车速的下降会带来碳排放量的大幅增加。
2. 针对寒地城市气候特征进行低碳建设的策略
2.1组织小规模的居住活动单元
由于寒地城市的气候特征,在冬季如果人们远距离出行需要过多,会受气温影响出行不便,并且加大机动车车行压力。为了减少人们乘机动车的出行距离,寒地城市的功能结构不能过分集中,除了少量的必须聚集在市区中心和次级中心外,逐级分散在以短距离步行长度为半径的小的城市居住活动单元里。这个城市居住活动单元基本上能够容纳除工作以外的其他日常生活功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居住生活圈。
这个单元的半径以冬季气候寒冷的时候人们在室外步行所能承受的距离为上限,这个距离不应导致人体的不舒适感。以室外公共活动空间为中心,在这个范围内组织日常生活和其他服务,结合寒地城市特征,形成吸引人在室外活动的兴趣场所。这样既可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缩小活动范围,增加室外活动强度,减少机动车出行。单元规模应根据不同城市的冬季温度、风速等,制定不同的标准。可以根据这个规模调整现有的城市街坊和组团规模,对于布局零散或功能不完整的城市旧区加以完善和补充,对于新建的居住区要控制其规模,防止规模过大,服务设施半径过长而引起的居民冬季使用不便,造成室内生活时间过长,公共场所使用率低下等问题。
2.2建立应对季节变化的交通体系
2.2.1增加公共交通体系的吸引力
冬季人们的行为活动和其他季节有着显著的不同,最大就是室外活动时间的上限受气温影响非常大。在城市建设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开发地铁轻轨等城市快速公交体系,和公共汽车网络对接通畅,减少中转的空间距离。还可以考虑利用城市的地下人防设施,开发新型的地下公共汽车交通路线。
2.2.2增加步行和非机动车的可达性
步行和非机动车在寒地城市发展受到季节性阻碍。冬季的寒风和气温使得步行和非机动车的出行困难并且舒适性极低,因此流量减少。但这两种方式对于节能减碳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冬季满足人们的步行需要,在国外有大量的研究和建成实例。可以发展空中或地下连续的步行廊道系统,这种封闭的系统可以隔绝外界的不利因素,并且鼓励人们在冬季和恶劣气候下的步行出行,如美国的阿尼阿波利斯市的做法。
2.3选择节能低耗的建筑模式
2.3.1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根据研究,寒地城市的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除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能耗与建材准备阶段的能耗总量,占据了建筑完整周期的九成以上 [5]。现在中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速度使得城市更新频繁,建筑往往达不到使用年限就被拆除重建或者改造,造成能源的浪费。为延长建筑使用周期,节约资源,寒地城市的建筑在设计之初就应对建筑节能技术方面有充分的考虑,并为以后改造留下一定的余地和空间。
2.3.2有效减少建筑能源消耗
首先,要积极运用先进的、可实现的、低成本的、绿色的建筑技术手段,降低建筑能耗。其次,发挥传统的建筑设计手法,用低能耗的方法维持舒适的室内环境[6]。这样的设计手法价格低廉,而且安全可靠,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我们对于低碳结果的追求不能完全寄希望于高成本的新能源新技术上。
2.3.3提高供热效率合理分配热能
目前在寒地城市中,还有很多中小型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方式,这种供热方式热损失量很大,热能利用率低。建议全部升级成热电联产供热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热能利用率。寒地城市热能利用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潜力,以长春为例,在计算中发现,目前长春市实际人均耗热量指标比节能设计标准高出近四分之一,降低能耗节约能源还有很大的空间[5]。
2.4推广低碳生活方式
推行低碳城市的建设,不能仅仅依靠能源和产业的调整,还要推广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使这种意识深入人心,让人们在生活中自觉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积极营造客观的外部条件,推动人们低碳行为的自然发生。在寒地城市规划设计中应充分重视服习适应(服习适应:某种刺激反复作用使机体生理反应逐渐减弱的现象称服习[7])的原理,塑造有吸引里的空间场所,鼓励人们在室外进行一定的娱乐活动,提高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在室内活动和停留的时间。
3.结语
对于气候环境的恶化,低碳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建设方式是必然要走的城市发展道路。要把对于这种概念的理解和建设措施落实到具体的地域城市和建设步骤等细节中去,只有每一个细节都达到了低碳减排的标准,最后整体上才能发挥大于一的功效,将低碳减排的效能发挥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著,胡光宇译. 2009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191.
[2]龙惟定,白玮,梁浩等.低碳城市的能源系统[J].暖通空调, 2009, 39(8): 79-84, 127.
[3] 哈尔滨市专家咨询顾问委员会专家组.哈尔滨市几种主要供热方式的技术经济比较[z.2007
[4] 潘海啸,汤锡,吴锦瑜,卢源,张仰斐.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城市规划学刊,2006-06
[5] 付加锋,黄江丽.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严寒地区建筑低碳发展潜力初探――以吉林省长春市为例,资源科学,2010-03
关键词:有机疏散理论;低碳城市;控规编制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有机疏散理论与低碳城市
1.1 有机疏散理论综述
“有机疏散”理论最早是由芬兰著名规划师伊利尔·沙里宁(E·Sarrinen) 提出。这一理论针对的主要对象是欧洲大城市发展中广泛存在的单中心,即旧城中心过于集中,新建卫星城又常常功能单一(通常只承担居住功能),从而导致城市居住和就业的不平衡,以及在卫星城和城市中心区之间造成长距离通勤,引发了社会交通等一系列问题。
“有机疏散”理论的核心内容为“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集中”和“对这些集中点进行有机的分散”。这样的组织方式是使目前密集城市得以进行必要的和健康的疏散所用的两种最主要的方法。前一种方法能给城市的各个部分带来适于生活的、安静的居住条件;后一种方法能给整个城市带来功能秩序与工作效率。[1]
1.2 低碳城市的概念和内涵
“低碳”一词最早出现于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到的“低碳经济”概念。低碳经济的核心思想是以更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城市作为碳减排的关键,低碳城市的概念也应运而生。但对于低碳城市的概念国际上尚无定论。一般认为:低碳城市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创新低碳技术,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2]
低碳城市的实践路径主要包括: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即一方面,从碳排放的源头加以控制,减少碳的排放渠道;另一方面,对排放出来的碳加以吸收和固定。低碳城市提倡低碳出行,以城市交通量最小化为其主要的实践路径。
1.3 有机疏散理论在低碳城市研究中的适应性
有机疏散理论与低碳城市在产生背景,目标和策略方面都有很多共同的价值取向:
1)区间居民出行量。其核心思想是使居民的跨区域出行量最小化;
2)交通效率。核心思想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佳的速度达到最理想的目的地。体现在效率上,较为合理的评价指标是城市的总出行时间最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有机疏散理论与低碳城市在出发点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都是在解决城市过度集中发展所产生一系列城市病。因此,在低碳城市的规划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有机疏散理论的相关思想内涵,为低碳城市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基础。
2基于有机疏散理论的低碳城市特征
2.1空间组团化
有机疏散理论中提到的关于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核心思想就是将城市的功能进行有机的疏散,将人们日常的活动集中布置,而对于偶然性的活动则采取分散布置的方法。低碳城市可以借鉴这一思想,将城市划分为若干个功能相对集中的单元,各单元内部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组团。对于一些大型的公共设施分散布置,形成相对独立的单元。这样一来,整个城市空间结构呈现的是一种具有强烈单元组团概念的形式。
2.2联系高效化
有机疏散理论的一个思想就是居住区内部采用步行交通为主,居住区之间通过城市快速路进行连接,避免快速道路穿越生活区。低碳城市的目标是尽量减少人们的交通出行,降低能耗,实现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借鉴有机疏散理论,低碳城市单元内强调高强度的土地混合利用,营造良好的步行环境,使得人们的“日常活动”可以在步行尺度空间内完成;低碳单元之间的交通可以借助大容量的公共交通或轨道交通来实现,这样就减少了城市机动车出行总量,提高了交通出行效率。
3控规编制思路
基于上述分析,结合我国控规编制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空间结构单元概念的低碳城市控规编制的技术手段。分别从低碳单元,低碳细胞,低碳地块三个层面进行控制。从空间层面提出了控规阶段实践低碳理念的策略。
3.1低碳单元的控制
依据有机疏散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将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集中;将这些集中点进行有机的疏散。控规编制中可以借鉴这一思想,将城市划分为若干个功能相对集中的单元——“低碳单元”。各单元内部通过配套完善的公共设施,以步行交通作为日常活动的主要交通出行方式各低碳单元之间通过快速道路进行连接,同时在低碳单元之间形成城市的生态廊道,与城市的自然环境相融合,构建完善的自然生态系统。以此来达到减少城市交通出行,增加森林“碳汇”的目的,实现低碳理念。同时,低碳单元可以作为控规中的控规编制单元的优化,为控规的编制和管理提供依据。
3.2低碳细胞的控制
在低碳单元控制的基础上,依据各单元内各片区的主导用地性质,将低碳单元进一步分为若干个不同类型的低碳细胞。一般包括:生活型、生产型、科教型和公共型。生活型低碳细胞主要是以社区为主,同时配套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生产型低碳细胞以工业生产和物流仓储用地为主,同时配套相应的公共设施,以满足工业生产和就近职住平衡的需要。科教型低碳细胞以科教用地为主,同时配套相应的公共设施满足科教活动的顺利展开。公共型低碳细胞以大型商业集中区和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为主。
对于不同类型的低碳细胞其细胞规模也不相同。生活型低碳细胞内部以步行交通为主,因此,生活型低碳细胞的规模以人步行能接受的最长距离为其规模的上限。依据相关研究,人步行能接受的最大距离为800~1000米,由此确定生活型低碳细胞的半径为400~500米。生产型低碳细胞的规模主要以工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展开所需要的规模来确定,员工上下班采用自行车或公交出行的方式。由此确定生产型低碳细胞的半径为800~1000米。科教型低碳细胞与生活型低碳细胞类似,主要以人的步行为主,因此科教型低碳细胞的半径为400~500米。公共型低碳细胞由于涉及到大量的人流集散,其规模会相对较小,以200~300米作为其规模的上限。
3.3低碳地块的控制
低碳地块的控制主要是对传统控规地块控制指标进行优化,在传统地块控制指标的基础之上增加低碳城市的相关控制指标。传统控规对于地块的指标控制主要包括有用地性质、地块面积、征地面积、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居住人口、居住户数停车位和用地兼容性等指标。[3]控制指标主要是侧重土地使用和建筑建造的控制。对于低碳城市而言,国家和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低碳城市指标的控制内容。通过对这些低碳城市的指标进行筛选比对,提炼出控规阶段可以实现的指标体系,最后纳入到控规控制指标体系的范围内。在传统控制图则中增加低碳指标的控制内容。
4结语
在我国低碳城市的建设刚刚起步,城市规划学界对于低碳城市的研究也还是处于探索阶段的背景下。本文以控规为切入点,引入有机疏散理论,提出了从低碳单元、低碳细胞、低碳地块三个层面进行控规编制的思路。为低碳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控规编制层面的策略和方法。
参考文献:
[1]伊利尔.沙里宁(美).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R].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1986.
[关键词] 低碳经济;低碳城市;发展策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6. 034
[中图分类号] F2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6- 0054- 01
1 前 言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石化能源的长期性的大量消耗不仅使得全球的能源储备量大幅度下降,而且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于类似中国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既要积极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变暖等问题,又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来维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其发展压力非常大。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实现当前的高碳经济模式向低碳经济模式的顺利转变,已经成为了影响人类发展的重要课题。
2 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
“低碳经济”正式作为一个理念被明确地提出是在英国政府的2003年名为“Our Energy Future: 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政府报告当中。所谓的低碳经济,其本质意义是利用更少的能源消耗、更低的环境污染代价来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更高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标准。所以,努力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成为了发展低碳经济不得不面对并解决的问题。我国客观的经济发展环境和现有的经济发展现状使我们充分意识到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并开始在国内通过构建低碳城市的方式来实践“低碳经济”这一理念,理论界也开始了对“低碳经济”这一理念的深入研究,实践和理论的双重发展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城市提供了重要保证。
关于低碳城市,我国不同的学者分别给予了不同的定义,例如,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齐晔 等认为低碳经济城市应该鼓励研发低碳技术、实行低碳生活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在最大程度上减低城市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放弃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城市经济体系逐渐向高效节能、绿色循环、结构优化的方向发展,最终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清洁发展。付允、汪云林、李丁 等则重点强调为城市构建可持续性能源生态体系的重要性,通过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等方式来构建环境友好、能源节约的新型社会发展模式。综合上述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低碳城市的发展指导为低碳经济理念,低碳城市的前提条件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低碳城市的发展目标为促进低碳社会的发展,低碳城市的发展手段为低碳技术,低碳城市的具体策略为实现消费模式、生活模式和生产模式的低碳化,低碳城市的发展方向为绿色低碳、环保节能的生态文明。
3 低碳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措施
(1)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是构建低碳城市的重要措施,是统揽全局的关键策略,直接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全国范围内,中央政府已经明确把节能减排作为当下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突破口,并在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当中明确了对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要求,可以预见,节能减“排”必将重点向节能减“碳”转变。对于城市而言,转变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落实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相应中央政府号召和构建低碳城市的最佳方法。因此,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及早地确定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节能减排的发展策略,推动社会的低碳转型;同时,也需要大胆积极地探索当前存在约束条件下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相关途径和方式,为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2)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的主动选择。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可以发现,每一次产业革命的兴起都会推动一个新的经济中心的崛起。面对本轮经济危机孕育出的能源产业革命浪潮,我国应当把握机遇,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和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北京、上海等经济实力较强、科技实力较高、市场体系较完善、开放度较大的城市,更应积极投身于新兴产业技术革命之中,抢占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一方面,立足于自身发展,大城市短期内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确保经济与民生稳定任务艰巨,长期则需要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下一轮经济腾飞积蓄力量、奠定优势;另一方面,立足于服务全国,这些大城市应当主动承担起在新能源产业和低碳领域的激烈竞争中率先突围的使命,增强我国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话语权和国际地位。
(3)发展低碳技术,改善燃料结构。首先要限制高耗能企业和产品的发展 ,加快淘汰落后设备和技术升级改造步伐,推进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和工业电机系统节能,注重余热余压利用和能量系统优化,提高工业的能源利用效率,鼓励电力、钢铁、水泥和铜加工等行业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创新投入,建筑的生态节能设计和低碳改造。 开发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电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利用废弃农作物秸秆、城市固体有机垃圾和能源作物等进行发电,制造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燃料油,改善燃料供给结构。
4 结束语
城市不仅是一个国家工业、交通、经济、建筑、人口以及物流等因素的高度集中地,更是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高度集中地。城市经济的发展态势和发展前景引领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态势和发展前景,所以,对于低碳经济,我国政府明确提出了开展低碳经济发展示范点的设想并进行积极地落实,并将培育基于低碳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国家的一项战略来实施。城市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实现城市经济的低碳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全国形成低碳经济的发展格局。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等. 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 城市发展研究,2009(6):103-104.
[2]付允,汪云林,李丁. 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2):5-10.
[3]戴亦欣.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和治理模式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3):12-17.
【关键词】 低碳城市;规划;低碳经济;回顾
1 低碳城市规划的提出
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从源头看,城市的快速发展使之成为高耗能、高碳排放的集中地。因此,建设低碳城市成为应对这个问题的重要举措。低碳城市就是在各种实际约束条件下,尽量降低整体城市生活的碳排放。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加速的关键时期,加快低碳城市建设,既是顺应世界低碳经济发展的潮流,也是加快生态城市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2 低碳城市规划研究回顾
关于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英国和日本起步较早,我国近年来也逐步关注相关领域研究。
英国政府在2003年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是“低碳经济”概念在世界上首次见诸于政府文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其规划政策指引中,关于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划政策,从规划的编制、实施、公众参与、实施反馈等多方面入手,建立了完善的减排政策措施体系。
日本于2007年和2008年分别颁布了《日本低碳社会模式及其可行性研究》和《低碳社会规划行动方案》,主要遵循3个基本原则,即:在所有部门减少碳排放;提倡节俭精神,通过更简单的生活方式达到高质量的生活,从高消费社会向高质量社会转变;与大自然和谐共存,保持和维护自然环境成为人类社会的本质追求。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开展“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等城市规划的研究,这些称号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低碳的概念,但是其主导思想与低碳城市的核心内容都较为接近。2008年初,建设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选定了上海市和保定市为试点,退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北京、河北、江苏等多个省市也积极提出了创建低碳城市的想法和初步计划。
我国学者对低碳城市发展的方向与途径等理论基础、低碳城市规划与指标评价体系等领域开展了初步的研究。2009年10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公布了《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从居住环境、土地利用和交通出行3个准则层面提出了关于低碳城市规划的指标评价体系框架。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0年3月公布了低碳城市标准体系,包括低碳生产力、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4个层面的12个指标。
目前,虽然低碳城市的试点在国内如火如荼的开展,但从总体来看,我国的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关键技术还不完善,以致低碳城市建设工作难以深入、全面进行,而低碳城市的规划发展也因缺乏科技支撑而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很难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评价。
3 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研究
低碳城市规划是指导城市科学发展的蓝图,应该是一个全面、综合的城市发展规划。同时,低碳城市规划不能只是宏观的规划,还应该是一个能落到实处、具可操作性的实用性规划。笔者认为,低碳城市规划的关键领域是空间布局、产业、建筑、交通和基础设施。
实施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带来的社会整体共同效益最明确的是减低了因城市化而带来的碳排放量,控制全球暖化。不同措施引致的减碳排放量可以按照能源消费水平和结构、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各城市内主要碳排放源头的耗能效率等来计量碳排放的减量。
3.1 低碳空间布局
城市空间布局对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水平有重要作用,不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会增加交通出行的次数和距离,人为增加交通能耗和碳排放。并且,城市的空间形态对城市运行具有很强的锁定效应。因而,在城市规划初期,引入低碳的规划理念,对于低碳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空间布局,实现低碳化,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职住平衡,即就业-居住平衡,首先是土地的混合使用,使在一定规模的地块上就业和居住人数大致平衡。其次是街区功能混合,在同一街区的土地利用性质达到两种或两种以上,通过多种功能在水平、垂直层面和不同时段的混合,使街区具有持续的活力。通过合理空间布局,可以减少机动车出行需求,降低交通碳排放,从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二是绿色布局,在保证一定绿化面积的前提下,实行绿化带、小公园在空间上分散设置,以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减少建筑的供冷需求。
3.2 低碳产业发展
没有产业的低碳化,就谈不上城市的低碳发展,低碳产业在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中处于不可替代核心地位。
对于低碳产业发展,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要查清现有产业发展情况,根据各个企业的技术水平,制定向低碳产业改造升级的路线图,加快现有产业转型发展。二是推动低碳新型产业的发展,构建低碳排放特征的产业体系。提倡具有资源能源消耗低、产业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特征的战略新兴产业,是低碳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3.3 低碳建筑
在低碳城市规划中,要利用不同的建筑标准进行合理控制,使建筑物达到低碳的目标。这些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建筑节能标准。现阶段采用较严格的是公共建筑50%和住宅65%的标准,但与低碳建筑的要求还有差距,在规划中可在现有基础上合理提高标准。第二,绿色建筑标准,即目前现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其统筹考虑了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等评价标准,这些都和低碳密切相关。节能标准和绿色建筑标准要综合考虑,低碳建筑要同时满足这两个标准。三是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指建筑的终端能耗中可再生能源所占的比例,目的是鼓励尽可能多的使用太阳能和地缘热泵等可再生能源,优化建筑的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碳排放。
3.4 低碳交通
“低碳交通”就是在日常出行中选择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交通方式,这是城市可持续交通发展的大势所趋,目前主要的低碳交通方式以公交、地铁、轻轨等方式为主。
在低碳交通规划中,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建城市低碳交通体系。通过多中心空间布局,缩短居民日常出行距离,减少机动车出行需求;二是优化公共交通为主的交通工具系统。在控制城市交通需求总量的同时,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减少道路上的机动车交通量,减少交通碳排放总量。三是发达的低碳交通技术。提高车辆技术、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实现降低机动车单车排放量的目的。四是新能源的使用。通过相对低碳的天然气和碳中性的生物燃料替代高碳汽油、柴油,通过合理设置充电桩等办法,推广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的使用。
4 结语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加之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快速城市化进程对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威胁。如何通过恰当的城市规划手段理清城市空间结构,运用低碳城市规划技术实现城市功能结构的低碳转型,探讨适宜中国国情的低碳城市建设实施机制,是中国低碳城市规划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从总体上看,我国低碳城市的研究与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低碳环保
引言
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是目前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因此在城市的生态化建设中,必须使用科学手段,明确影响城市生态化建设的问题。通过先进的生态视角探索未来城市的规划和发展,让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能够顺利进行。
1、城市规划设计的内涵
城市规划设计能够总体上反应出一个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对于城市的发展有指导性建议。针对城市规划设计要能够结合具体实际,从实际出发,利用城市的现有资源和城市发展总体水平来制定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根据城市规划设计的范围来划分,可以将城市发展规划分为区域规划和全局规划,根据规划设计的时间长短来划分,可以将城市规划设计分为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在规划发展上,一定不能急于求成,要能够根据自身发展特点来进行逐步发展。城市的规划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发展中要分层次有计划的进行发展。在城市的规划发展中,一定要与国家的政策相适应,制定出最有效,最科学的发展规划,合理优化配置城市资源,努力促进城市经济良好发展,提高城市人民生活水平。
2、基本原则和特点
2.1生态城市规划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
2.1.1生态城市的布局原则
城市规划是城市整体布局的规划,合理布局是城市规划建设的第一步。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生态标准布局,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要尽量使用环保材料,同时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1.2生态城市的节约原则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循环利用的生态型社会势在必行。日常城市生活中消费必不可少,不可避免的产生生活垃圾,可以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城市生活垃圾,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2.1.3生态城市的共生原则
生态城市是一个系统,在城市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互惠互利的关系。城市规划中要考虑子系统间的相互联系,保持城市生态的多样性,这样才能够保持城市的长久发展。
2.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特点
2.2.1系统复杂
生态城市包含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因素等因素。各种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交错的时空系统以满足城市健康长久发展的需要。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必须考虑系统的复杂性和相互作用,从整体的大角度进行分析设计,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2.2.2区域观念广
生态城市本身就是一种城乡结合的区域概念,规划必须以其立足的更大区域范围为基础,把城乡、区域、国家乃至全球不同地域空间层次规划结合起来进行整体思考研究和共同的行动。生态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态城市应当力求与其区域共存、与自然共生,这要求生态城市规划不能局限于小范围的区域,更重要的是关注大范围的区域、流域、国家甚至全球层次的规划。
3、生态城市规划策略分析
3.1绿色城市交通规划策略
进行生态环境建设要能够保证城市中的交通规划符合生态城市的发展规划,具体来说,就是要能够建设一个低碳环保的交通运行体系。要能够建设一个高效快捷的交通运输和枢纽体系,从根本出发,不断促进城市的交通事业稳步向前推进。同时要能够建设多层次的便捷的公共交通运行体系,保证整个交通运行的正常运营,不断提高各个交通网点之间的联系程度,同时要能够将各个交通的信息传达到交通运行的管理部门,不断提高交通运行的效率。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证生态城市建设落到实处,要能够不断加强对绿色出行方式的投入,在城市的街道上可以投入公共自行车,不断落实公交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提高,要以环境生态为出发点,鼓励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
3.2低碳能源使用规划策略
在能源的使用方面,要不断提高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力度,尽量避免使用一些高能耗和高污染的能源,只有在能源使用中做到合理使用,才能够保证环境建设的效率提高。在进行能源使用中,要重视对低碳能源的使用程度,低碳能源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释放出较少的对环境危害的a品,同时,在进行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加大对低碳能源的利用程度,能够更好地落实生态城市建设工作。在进行城市电网建设的工作中,要能够大范围的利用低碳能源来进行电网工作建设,减少使用高能耗的能源。在电力输送中,要能够不断更新传输技术,降低电力损耗,以实际行动来进行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大力发展可利用的资源,能够让低碳能源的使用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相结合,促进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进展。
3.3 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资源浪费的现象也越严重,很多自然资源都面临着枯竭的危险。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中节约资源以及利用可再生资源的规划必不可少。其中对于自然资源的规划包括土地资源、动植物资源、水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的规划等,通过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利用,来实现城市的长久发展。
3.4建立低碳生态规划指标与内容
进行生态城市规划中,要能够从各项指标上来对生态城市建设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规定,其中生态低碳指标是整个生态城市规划的目标,通过生态低碳指标能够反应出生态城市的重要建设工作。进行生态城市建设要能够从根本上进行生态环境的建设,对生态环境建设要能够通过指标制定来完成,而生态指标的制定通常包括更多的方面,比如城市的基本功能、生态环境、城市绿色交通规划、以及城市新能源的有效利用等情况,对其进行生态规划能够更好促进生态城市建设。
结语
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生态城市就是从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利用出发,将自然环境的保护与人类生产生活相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中生态城市规划的重点必然是生态环境,在对城市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其综合利用多方面因素建立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力量促进城市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俸荣伟. 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16(03).
1 城市温室气体排放
2010年,城市集中了全球50%以上的人口,到2050年,这一比例会达到70%[4]。城市占地球表面不到1%,却消耗世界约75%的能源。城市是人口、建筑、交通、工业、物流的集中地,也是能源消耗的高强度地区(见图1),因此必然成为温室气体排放的热点和重点地区。大城市气候领导集团(C40)的研究报告认为,城市排放了世界80%的人为温室气体,尽管这一结论存在一定争议(IEA认为约为71%[1]),但是城市温室气体直接排放和受城市地区消费引发的间接排放总量无疑是非常巨大的。
全球城市化进程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有着显著影响。图2显示了全球排放和城市化率的关系,两者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性。UN-HABITAT认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长和城市化快速进程的一致并非耦合,而是有着深刻的联系,城市聚集了大量人口,经济活动强度大,能源利用量大,因而城市发展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有着强劲的驱动[4]。O'Neill等人[5]研究认为城市化仍然会显著影响未来全球排放。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和印度,城市人口增长可能导致高达25%的排放量。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城市劳动力的高生产力和高消耗偏好导致了高的温室气体排放。
2 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综述
城市尺度上温室气体清单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自治性很强,所以城市在碳减排方面非常活跃,清单编制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成为城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关键步骤。温室气体清单对于城市有如下作用:①准确掌握城市能源利用中的低效和不足,发现节能和碳减排空间;②明确自身城市在国际、国内城市低碳经济中的定位和优劣势,确定今后低碳重点发展方向;③制订清晰、明确的低碳城市路线图,确保城市实现碳减排的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查(MRV);④积极开展教育宣传,引导城市公众和温室气体排放涉及者认识自身活动对于城市温室气体的贡献,提高低碳意识。
图1 2005年世界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城市和非城市)[1]
Fig.1 World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in 2005(urban and non-urban)
注:图中柱体代表各类能源占总能源消费比例,点代表城市的各类能源利用的温室气体排放。
图2 世界排放和城市化(1965-2009年)[6-7]
Fig.2 World emission and urbanization(1965-2009)
早期城市温室气体清单方法都是沿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国家清单方法,此后逐渐出现了专门研究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的组织和机构。全球地方环境理事会(ICLEI)探索并建立了适合城市特色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体系和方法,经过不断完善,当前已经被国际上的城市广为接受,成为主流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但其主要是针对企业层次的,因而涉及温室气体排放链条很长,在城市尺度上很难操作。C40组织选择典型城市作为案例,研究其温室气体清单,并且选择典型的部门、行业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和措施,分析措施的有效性。C40在建筑、交通等领域温室气体清单及减排方面具有很多成功经验,逐渐成为全球范围研究城市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的重要组织。中国北京、上海、香港等城市先后参加了2005年和2007年C40峰会。
不少研究者也对城市温室气体清单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以Kennedy为首的研究团队提出城市与外界物质、能量交换较大而需要采用独立的清单体系[10-11]。Kennedy的城市温室气体清单体系较为完整,不仅包括ICLEI建议的范围,而且包括水运和航空排放(这部分涉及大量的跨境排放)(见图3),同时对城市道路交通的跨境排放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此外,该清单体系还包括燃料的上游排放(即燃料生产导致排放)。Kennedy选择了10个典型城市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气候、资源可获取程度、电力、城市设计、废弃物处理等都对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有着显著影响;城市的地理位置对其温室气体排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2]。Dhakal研究了东京、首尔、北京、上海的温室气体排放,采用的清单方法包括外调电力和采暖因素,和ICLEI的方法一致。研究发现4个城市的人均能源利用都有趋同表现(1990-1998年),约1.3t-1.6t标准油/人,但是北京和上海的人均CO[,2]排放量却明显高于东京和首尔[13]。Glaeser等采用了类似ICLEI的方法体系,核算美国66个大城市温室气体排放,发现城市汽油消费量和城市人口大小的对数有较强的线性相关性;家庭天然气消费量(采暖为主)和1月份温度有较显善的线性相关性;家庭用电量和7月份温度有较显著的线性相关 性。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土地利用政策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许多地区建立严格的政策限制一些产业的发展,使得排放朝向高碳排放地区聚集。城市排放水平明显低于城市郊区,城市—郊区之间的碳排放差异在老城市例如纽约更加明显[14]。Norman等认为城市温室气体清单还应该包括建筑材料使用等全生命周期的排放,发现城市交通是最重要的减排温室气体方向,而建筑是降低能耗的重要方向。同时,疏松型城区的人均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是密集型城区的2.0-2.5倍[15]。
Ramaswami等人提出了混合型生命周期碳足迹清单体系,并对城市与周边的跨界交通(道路和航空)的温室气体排放分配问题做出了详细论述。
Dodman等对ICLEI的清单方法提出异议,尤其对电力和供热的归属问题提出异议,并且提出了不同的清单方法,其结果是全球城市温室气体排放还不到人为排放的一半,许多城市人均排放量低于其国家人均排放量。
从上述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对于城市碳排放问题,不同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相差很大,尤其城市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实体,其与外界的能源、物品交换强度很大,因而对于城市排放的不同界定,会导致城市排放水平的很大差异。对比当前国际城市主要采用的方法体系(见图3),总体趋势是,绝大部分城市在核算自身温室气体排放时,都考虑外部电力和热力供应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即世界地方环境理事会(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Local Environmental Initiatives,ICLEI)提出的主要考虑尺度1+尺度2+外部垃圾填埋的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已经有68个国家的1 200个城市采用ICLEI方法编制了城市温室气体清单。许多研究基于这种清单方法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城市碳预算方案[20]。
图3 城市温室气体清单体系范围比较[8-10]
Fig.3 Comparison of measures for city greenhouse gases inventory
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1994年,中国与加拿大政府开展了北京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研究,并较为全面地核算了北京市1991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21],但此后一直缺乏城市清单的研究文献。近几年城市清单研究逐渐增加,蔡博峰等人初步提出了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方法,并且针对重点排放领域推荐了排放因子[22]。张晚成等人利用城市清单体系核算了上海排放[23]。陈操操等人对城市温室气体清单方法做了较为详细的评价和总结,并且对比了城市清单和国家清单的异同[24]。蔡博峰探讨了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困难,并提出了初步建议[25]。
3 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特点
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相比国家温室气体清单而言,从编制模式、覆盖领域和针对性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特色,这些特色也意味着国家清单方法体系(IPCC方法学指南)并不能适用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的需要。
城市温室气体清单方法学早期借鉴了大量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的方法,尽管后期在清单基础方法学、排放因子等方面很难有突破和创新,但在原则、技术路线和方法体系上却体现了城市的自身特点。当前,城市温室气体清单方法学和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方法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在编制模式上,由于城市和外界有着大量的能量和物质交流,城市往往采用消费模式,区别于国家清单的生产模式。国际城市清单中往往包括了由于外调电力和供暖带来的间接排放,即发生在城市地理边界以外生产城市用电和热力的温室气体排放。在覆盖范围上,城市清单往往比较简单,特别是发达国家城市,几乎没有农业问题,工业比例也很小,所以能源供应、建筑和交通以及废弃物处理往往是城市清单的主要内容。在针对性和灵活性方面,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灵活、针对性强。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国家宏观制定减排政策提出科学支持和国际温室气体排放对比与谈判,因而国家清单相对比较规范和严格。而城市清单为了提高针对性,往往在组织结构上更加灵活。其提出的政策直接到技术层面,可核查性、可测量性和可报告性都很强,其温室气体减排的实现依赖于城市公众的参与和监督[25]。但城市清单的灵活性某种意义上影响了国际城市之间温室气体排放的可对比性。
4 国内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的不足
中国当前的低碳城市发展很快,但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研究却相对滞后,主要是存在着两个核心问题。其一,城市排放清单方法体系不完善,其中边界、范围等关键问题尚未解决。绝大部分城市尚未编制较为全面的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许多城市依然沿用IPCC的方法核算温室气体排放,而IPCC方法不适用于城市尺度已经是国际共识。此外,发达国家城市排放清单都包括尺度1和尺度2水平,而我国当前已经编制的城市清单基本相当于尺度1水平,城市清单内容相比国际规范有较多残缺。由于核算方法的混乱,导致中国同一城市出现多种温室气体排放量,极不利于科学研究和政府决策。其二,无法核算真正城市意义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中国城市和西方国家城市有较大差别,后者是专为城市而设立的一种建制类型,同行政区划并无必然联系。它突出了人口聚集点的概念,核心部分是城市建成区。而中国城市是一种行政区划建制,包含大量的农村、林地等非城市建设用地。因而中国城市更类似一种区域概念。对中国城市的特征,Montgomery也提出其不同于西方城市,并且建议将以建成区为核心的地区作为城 市加以重点研究[26]。这种城市排放清单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城市特色,变为与省/区域排放清单性质一致,因而无法有效支持中国低碳城市的积极发展。同时也使得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很难直接与发达国家城市排放做直接比较,也不利于最大限度地借鉴西方城市低碳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发达国家估算的城市温室气体排放占国家排放比例约在70%-80%,而在我国当前的情况,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等于全国排放总量,城市这一极为重要的低碳发展因素无法突出其应有特色。
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甚至可能误导城市低碳发展方向。研究解决上述两个中国城市碳排放清单核心问题,有利于规范我国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准确把握我国真正城市意义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和特征,澄清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些误区和错误观点,并为低碳城市发展和政府决策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清晰、明确的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方法体系,便于城市之间以及城市自身时序上的比较分析,支持政府出台有效的政策措施,并建立相应的核查机制。
5 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
鉴于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当前的研究现状,本研究提出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以供研究者和决策者参考。方法介绍侧重城市清单的特色内容,排放因子等技术要素与IPCC一致,所以不作介绍。
5.1 清单边界
中国城市清单边界问题是城市清单体系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问题。主要原因是中国城市地理边界不明确。西方城市的核心和主要部分是城市建成区,其强调的是城市自治,而不是行政区划等级。由于中国城市的特殊性,本文提出狭义城市的清单边界,以区别于我国当前城市市域范围(城市行政区域)的清单。狭义城市是指包括城市建成区90%面积的最小市辖区/县范围。许多研究城市的学者把市辖区作为狭义城市的概念,但县升区的参考标准主要是整体经济水平,因而会把一些经济体量很大的农业县包括进来,例如北京市怀柔、平谷、门头沟、房山等区,其包括了大量的农村地区和非城市建成区。所以依据市辖区很容易高估狭义城市的面积。事实上,城市建成区是城市的最佳表征,然而城市建成区同城市行政区划并不完全重合,导致数据口径无法统一,难以完成数据收集和积累。
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体系中,可以同时核算城市市域范围内(城市行政区域)的温室气体排放,和狭义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基本都有较为完整的市域范围内的公开统计数据,因而可以支持城市市域排放清单的编制。着重考虑狭义城市温室气体清单,可以突出城市意义和特色,真正指导中国城市低碳发展,同时也提高中国城市与西方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的可比性,有利于中国最大限度地借鉴西方城市低碳化发展的成功经验。
排放源的归属问题在西方城市比较显著,因为西方城市中的私人公司或者是私人入股公司占据绝大多数。因而西方城市处理排放源归属问题往往分为运行控制(Operational Control)和金融控制(Financial Control)两类。运行控制是受市政府各项政策法规直接管理的,但其经营和财务关系未必完全受当地市政府控制。而金融控制符合国际财务会计标准,即对于一个排放源实体具有完全的金融管理权利。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可以以行政管辖为边界,即相当于西方城市的运行控制,符合我国城市对企业的管理和统计口径。此外,由于西方城市的行政自治和民主管理的特点,城市温室气体清单都分为全市排放清单(Citywide Inventory)和政府排放清单(Government Inventory),后者属于前者,但单独列出。政府排放清单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的用电、采暖、用水、交通、废弃物等,之所以单独列出,是因为全市和政府部门减排的措施有很大不同。对于政府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完全可以采取强制手段进行减排,而对于城市水平的排放,政府只能通过政策鼓励或者财税刺激等市场方法,要想采取强制手段,必须通过地方立法,其操作和实施都较为困难[25]。这一点和我国倡导和实施的绿色政府比较相近,可以充分借鉴。
5.2 清单范围
清单范围是指清单所包括的温室气体排放过程,主要指本地排放和异地排放,即直接排放过程(本地排放)和间接排放过程(异地排放)。具体可分为三个尺度(见图3)。①尺度1:所有直接排放过程,主要是指发生在清单地理边界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过程。②尺度2:由于电力、供热的购买和外调发生的间接排放过程。以用电为例,大部分城市的电力依靠购买或外调,所以并不直接产生温室气体排放,但可能所购电力来自火力发电,而火力发电产生温室气体,所以这部分温室气体算为城市间接排放。③尺度3:未被尺度2包括的其他所有间接排放。这一尺度所包括的范围很广,包括城市从外部购买的燃料、建材、机械设备、食物、水资源、衣物等等,生产和运输这些原材料和商品都会排放温室气体[25]。
建议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需要同时包括尺度1和尺度2,暂不考虑尺度3排放。这样中国城市编制清单相当于采用了生产+消费的混合模式,即在核算清单时,首先核算城市直接排放(生产模式),然后将外调电力和供暖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计入城市本身排放(消费模式)。国际上绝大部分城市都是采用这一“混合”模式编制温室气体清单。
6 案例对比研究
选择北京市和纽约市,基于前文所述的城市温室气体清单原则和方法体系,对比分析两个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特征。根据前面所述的狭义城市,北京市包括城市建成区90%面积的区/县共6个,分别为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石景山区和丰台区。
本研究对比了2个城市的排放水平。北京市市域的碳排放清单可以基于能源统计年鉴核算,但狭义城市的碳排放清单却缺乏数据支持,没有公开出版的北京市各区县的能源利用情况。因此,只能采用其他数据途径。欧盟和荷兰环保局联合开发了全球0.1°×0.1°(中纬度地区约10km)温室气体排放空间网格数据库,当前已经更新至EDGAR version 4.1版本(2005年),该数据库是迄今为止全球水平上空间精度最高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EDGAR排放源数据主要来源于IEA的排放点源数据库,比较全面地核算了区域空间排放信息,非常有利于我们利用该数据计算狭义城市直接排放水平。因此,基于EDGAR数据库,直接核算北京市2005年狭义城市的直接(尺度1)碳排放量为4 473万t。然而北京市 狭义城市间接(尺度2)排放量的估算较为困难,只能基于北京市市域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的比例来推算。
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7]、北京市统计年鉴[28]和IPCC排放因子[29],2005年北京市域排放量为1.413亿t,其中直接排放1.012亿t,间接排放(电力调入量为357.69亿KWh时,2005年无热力输入)0.401亿t,间接排放占直接排放的39.62%。其中,外调电力排放因子取值为1.1208 t /MWh,该值来源于国家2007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中的华北区域电网电量边际排放因子OM(其计算数据基于2004-2006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根据北京市市域间接排放和直接排放的比例关系,以及北京狭义城市直接排放量,可以推算北京市狭义城市的间接(尺度2)碳排放量为1 772万t。北京市和纽约市的温室气体排放对比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狭义城市的温室气体清单体系下,北京市和纽约市具有较好的可比性。纽约市的总排放量(尺度1+尺度2)略低于北京市排放量,人均排放量略高于北京市。较为显著的一点是,纽约市尺度2排放占总排放比例明显高于北京市的这一数值,这主要是因为纽约市内工业很少,主要能源消耗是电力和交通燃料。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的典型特征,即其低碳发展的主要方向都是建筑、交通、城市废弃物处理等明显具有城市特色的方向。北京市尽管在逐渐搬迁市内的重工业,但2005年依旧存在着不少工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