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政治经济学的用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分组方式
初二开学时,因为对学生情况不太了解,也不想太早对他们做判断,所以按照座位分组,每组7人以内,共8组。每组推荐出一位组长和一位副组长,选出一位课代表。因为要做的事情比较多,也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分组半学期调整一次,组长和课代表也更换一次。课代表负责收发作业和协助老师准备实验,组长收发本组作业并帮助其他同学解决作业的问题,副组长负责收发本组实验器材和组织实验。
二、竞争机制
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采取竞争机制,以积分制为主。第一次测验后按成绩重新分组,组长由近期学习比较有效果的学生担任,其他组员由组长按程度轮流选择,副组长由成绩相对比较差的学生担任。为了促进同学间相互帮助,也为了激励后进同学迎头赶上,组长本人上台阐述实验或讲解习题加1分,其他组员加2分,副组长加3分,每节课后有得分的学生找课代表登记,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诚信意识,执行至今还从没有出现过谎报得分的情况。
三、奖惩办法
现在的孩子大多家庭物质条件不错,物质奖励已经不大能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于是我设计了一些精神上的奖励办法。例如,获胜的组可以优先选择物理课的座位(为了方便实验,我的物理课在公共教室进行),可以在老师办公室接一周的饮用水,拥有作业优先批阅权,分享老师自制饼干等,他们还会补充很多有趣的奖励办法,写在小纸条上,由获奖组推选一个学生抽取决定。当然,难免也有违纪的学生,原则是首次原谅,但要课代表记录下来,下次再犯由全班学生决定处罚办法,因为违纪者损害的是大家的利益。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核心课;轻松活泼;探索
西方经济学是财经类各专业的基础理论课,自1992年以来,它被教育部列为财经类院校各专业必修的11门核心课程之一,它与各专业其他课程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经济学因能够有效地解释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而受到政府决策部门的重视。但由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不同,加之西方经济学的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高等数学知识,所以同学们在开始学习这门课之前普遍存在着一种畏难的情绪。如果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时,再像上数学课一样,板着面孔一丝不苟地进行经济模型的数学推导,就会使许多学生因搞不清学习西方经济学究竟有什么用处而丧失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积极性。为此,笔者在西方经济学教学的过程中,试着采用了轻松活泼的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制度的重要性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而社会科学是有阶级性的,马克思就公开承认经济学的阶级性,并且自觉地站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上研究经济科学,而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也毫不讳言自己的阶级立场,“如果当真要追求阶级利益,那我就得追求属于我自己那个阶级的利益。在阶级斗争中会发现,我是站在有教养的资产阶级一边的”(凯恩斯,1962)。因此,我们在开始学习西方经济学之前,必须首先向学生们说明西方经济学所具有的鲜明的阶级性,绝不能用它来代替经济学。因为中国进行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不可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那一套模式。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社会制度,区分不同的社会制度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我们如果照本宣科的说明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的区别,不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反而有可能加深学生的逆反心里,因为在一部分同学们的心中,对制度的重要性的理解并不
是很清楚。但如果我们能够以一个轻松活泼的例子来说明制度的重要性,那么效果就会好得多。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上,牙买加选手博尔特获得了百米比赛的冠军,博尔特无疑是当今跑得最快的飞人,这一点大学生们显然都很清楚。但笔者却告诉学生,其有办法让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跑的过博尔特(先卖一个关子),在同学们都表现出诧异的表情后接着说,博尔特之所以能够获得百米飞人的称号,是由于比赛规则(即制度)的制定对他有利。如果让我来制定比赛规则,即比赛制度,那么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一定都能够跑得过博尔特。此言一出,当时学生哗然,但笔者接着说,如果其有权利来制定比赛规则(制度),那么笔者就让每一位选手在跑到50米处停下来做一道高等数学题,做完之后接着再跑,那么博尔特肯定拿不到冠军。当然,这一假设的前提条件是,笔者必须有制定规则(制度)的权利。此时,学生们已经不再发笑了。很显然,他们已经意识到制度的重要性了。
那么同样的道理,区分不同制度下的经济学的阶级性也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了。这样,就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下,使同学们清楚地理解了制度的重要性。很显然,这种轻松活泼的讲解方式显然要比传统的说教的效果要强的多。
二、主观价值论和客观价值论的区别
效用是西方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定义,但许多同学在学完效用这一章节后也仅仅停留在记住效用的定义这一层次上,对于效用的进一步理解却无从谈起,这也就导致了初学西方经济学的同学们感觉它枯燥乏味的原因之一。
经济学坚持的是客观价值论,而西方经济学信奉的却是主观价值论。经济学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客观价值论。而西方经济学则认为商品价值的大小是由商品的效用大小决定的,而效用是人们消费某种商品或劳务时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它的大小因人而异,因此是主观价值论。正确区分这两种价值论,是我们学好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前提。
基于此,笔者在讲授效用论一节的时候,引入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的所谓幸福方程式来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效用(即主观价值论)的理解。
萨缪尔森认为,幸福=效用/欲望,从该方程式可以看出:幸福与效用成正比变动、与欲望成反比变动;当欲望既定时,效用越大,越幸福;当效用既定时,欲望越大,越痛苦等结论。从萨缪尔森的幸福方程式我们就会很容易地理解效用是一种主观感受了,它因人而异,消费同样一种商品或劳务,不同的人所获得的满足程度是不同的。实际上,我们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知足长乐”所表达的也就是同样的一个意思,“知足”了,欲望自然就小,自然就会感觉到自己很幸福了,当然就会“笑口常开”了。因此,也有人戏谑的将幸福理解为:“我饿了,你吃着个烧饼,我没有,你比我幸福;我冷了,你穿着袄,我没有,你比我幸福。”这些例子都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效用只是一种主观的心里感觉。
这样,通过一个轻松活泼的幸福方程式就将效用的含义完全讲清楚了,使同学们觉得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和我们的生活相距并不遥远,无形中激发了同学们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兴趣。
三、从轻松活泼的故事中学习西方经济学知识
机会成本是西方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要想正确地理解机会成本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照本宣科的按照书本里的知识进行讲解,最终的结果是学生们除了死记硬背了机会成本的定义之外,几乎一无所获。那么应如何向学生们讲授成本这一重要内容呢?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试着采用了中国历史上两个著名的地主周扒皮和刘文彩的剥削故事来对成本加以阐述。
周扒皮与刘文彩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两个地主,周扒皮因半夜鸡叫而妇孺皆知,刘文彩则因泥塑群雕《收租院》而家喻户晓。虽然他们同属万恶的地主阶级,但他们剥削的方式却迥然不同:周扒皮靠半夜鸡叫的方式攫取长工的绝对剩余价值;刘文彩则采用“大斗进小斗出”的方式去盘剥农民,逼得许多贫苦农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那么,同为吃人不吐骨头的地主恶霸,周扒皮为何采取的是鸡鸣狗盗之徒的雕虫小技,而刘文彩采取的却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大斗进,小斗出”呢?
究其原因,这与这两位地主所处的具置有关。周扒皮是职业小地主,小地主雇佣的长工数量自然较少,长工的劳动均在其有效监督的半径之中,同时周扒皮又没有别的买卖生意需要自己照看,即周扒皮监督长工的机会成本较小,况且处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的职业小地主周扒皮也不放心将自己仅有的几亩薄田放手交给长工租种以坐收鱼翁之利(万一长工耕种不好导致颗粒无收的话,那自己就几乎没有别的收入来源了,他的机会成本就太大了)。但大地主刘文彩则不一样,他身兼数职:不但是大地主,而且还是商业家,在城里面开着自己的店铺买卖,如果自己也像周扒皮一样事必亲躬的过问自己的土地和长工,那么他的机会成本就会很大:无法照看城里的买卖店铺,那损失可就大了。因此,刘文彩采取了一种机会成本最小的剥削方式:将土地租种给农民,自己坐收分成,又不会影响到城里的生意买卖,这样的好事刘文彩自然不会放过。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不但认识到了万恶的旧社会,而且也通过活泼愉快的方式掌握了机会成本的真正含义――把一种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之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
四、小结
通过上文列举的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要想使同学们能够愉快地接受西方经济学中的新知识,变“要我学”而为“我要学”,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从内心真正喜欢这门课,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善于积累知识,善于观察世界,将抽象的数学模型、经济学概念转化为我们现实中的东西,通过轻松活泼的方式引导学生自觉进入知识的殿堂,这也是对我们广大教师的一个考验:如何将呆板的书本知识以一种轻松活泼、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授给他们,以改变同学们以往所固有的学习无兴趣,完全靠机械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好好的反思。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劝说集[M].商务印书馆,1962.
2、王玉霞.故事中的经济学[J].经济学家茶座,2006(2).
区位理论(LocationTheory)可以说是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其理论的形成主要是在20世纪初至50年代。它最初是解释农产品的来源问题,与其有关的两个互补性理论分别由李嘉图(1821)与杜能(1826)提出。李嘉图建立了基于相对肥力的农业地理理论,但却忽略了运输成本;而杜能则正好相反,他考虑到了运输成本,但却假定土地是匀质的。而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及贸易增长所引发的工业区位的转移,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Weber,1909)对工业区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工业区位理论。而恩伦德尔(1924)与普雷德赫(1925)则把区位理论当作价格理论的一个分支加以研究;勒施(1946)扩展了区位理论的范围,将贸易流量与运输网络中的“中心地区”的服务区位问题也纳入其中进行研究;胡佛(Hoover,1937,1948)修改了韦伯的体系,考察了更复杂的运输费用结构、生产投入的替代物和规模经济;伊萨德(Isard,1956,1975)增加了运输和生产的其它投入品之间的替代关系;洛什(Losch,1940)把工业区位分析的对象推至多种产业,并分析地区中的城市规模和类型,从而得出生产的空间集中在没有资源、人口分布相同的情况下是由规模经济差异和最终产品运输费用差异所导致的结论:贝克曼(Beckman,1958)发展了洛什的研究,他认为对当地商品的需求会影响一个等级结构中的城市的规模;但米尔斯与拉夫(Mills和Lav,1964)却证明洛什的六角形市场区域是不恰当的。①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区位选择实际上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自发行为,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市场及技术条件,使企业面临成本与收益的取舍,从而也得出一个区位选择矩阵,在区域经济的分析方法上,传统的区域经济学或明确地或隐含地假定空间是匀质的,进而完全抽象掉了空间因素,并假定所有生产要素可以完全无成本地瞬时流动。但事实上,由于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等在空间并不均匀分布,而不同自然禀赋作为区际贸易的基础还涉及不同空间之间所存在的距离,也就应考虑其运输成本与流动性问题,所以,企业在进行区位决策时必须考虑与市场和资源的接近程度、生产成本、运输成本等诸多传统因素。现在还增添了诸如信息、创新、外部性、聚集效应等新经济地理因素。因此,有些经济学家认为,空间经济学的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是运输成本与生产及消费的规模效应,而传统的经济学却是把这些给忽视掉了,而这又正是新经济地理理论所探讨的主要问题。
二、以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为核心的区域发展理论
区域发展理论主要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展起来的。这是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的第二阶段。由于世界各国区域经济问题的出现,区域经济理论开始注重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发展与区域政策问题,同时也涉及到区域收敛(RegionalConvergence)问题。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有关研究成果,其中非常有影响的有增长极理论、发展极理论、累积的循环因果关系理论、中心边缘理论、依附理论、收入趋同假说等。也许在谈到区域发展理论时,不能不谈到一个概念———创业能力。它和区域发展密切相关,而创业能力差异却往往是在国家经济背景下提出并也是解释国家差异或趋异的一种方式,但它同样可以用来解释区域差异。而创业能力差异却往往被认为是文化差异的结果。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对经济发展非常感兴趣,并且毕生致力于完善其经济发展理论。他认为,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相互交织,无法分离。其主要理论便是创业能力、创新与制度环境。在其思想体系中,创业能力供给是经济增长率的最终决定因素,而创业能力供给又取决于“社会气候”,也即环境因素。创新成功则会形成“仿效者群体”,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将资源禀赋差异引入到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后,引致国际贸易的这种空间异质性也能引致区际贸易,尽管国际贸易与区域贸易具有不同的边界含义。当然,如果要素完全可以流动,那么,真正流动的可能是要素而不是商品与服务。
总之,资源禀赋差异与要素在地区之间某种程度上的不可流动性便会产生区际贸易。把区际贸易融入新古典经济理论,并使其成为一般均衡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是瑞典经济学家俄林。他指出了个人在职业上的专业化与区域在地理上的专业化的相似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能力禀赋;同样,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其也有不同的资源禀赋、人力资源基础与经济史,使其具有生产某些产品的相对优势或绝对优势。当然在新古典理论的假设前提下,只要生产要素可以完全流动,不同地区生活水平上的差距便可消除,这便是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Williamson,1956)提出的区域收入水平趋同假说的内涵。但在一国之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率发展趋势及收入水平是否真正会趋向一致呢?现实中的收入差异或经济增长差异又使得人们提出了地区收入趋异的假说。②很明显,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及资源禀赋并不能对区域差异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而在新古典经济理论的严格假设下,却能得出下列结论:贸易使区域价格结构趋同,生产要素价格均等,从而会缩小不同地区劳动/人间收入水平与福利水平的差异。而提出这一观点并做出数学证明的是保罗•萨缪尔森(PaulSamuelson,1948)。当然,其证明包括大量的简单化假设,这些简单假设并不符合社会现实。由于规模经济性的存在、不完全竞争的影响,以及生产要素不能完全流动与技术偏好等原因,传统的新古典理论假设受到质疑,从而导致了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新经济地理理论。区际或国际贸易使所有的贸易伙伴从中受益,同时也使得资源稀缺的生产要素及商品得以丰富并相应降低了其价格,从而使社会福利水平提高。
但是,由于自然资源禀赋与人力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垄断程度、需求结构、内部市场规模、地理区位、运输成本及社会文化甚至政府部门的能力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各个区域受贸易影响的程度也不尽一致,区域贸易带来的利益也大不相同。这现象就很难从一般均衡理论中找到满意的答案,这实际上是各区域的贸易条件问题。与区域贸易理论密切相关的是经济基地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其基础产业增长的一个函数;这些产业都是出口产业,它们被吸引到某一区域的主要原因不是利用该区域的市场,而是因为该区域能够为产品出口到其它地区提供一个有利的基地,从而为出口产业提供了一种比较优势。这与后面所要讲述的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区位理论具有相似之处。而且,任何一个地区,出口的初始增加会导致总收入与就业水平十分显著的增加或提高,这里面同样也有乘数效应问题。所以,有些经济学家将出口称为增长的发动机。著名的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诺思(DouglassNorth)认为,经济发展的时机和速度取决于出口部门的成功、出口产业的特征及出口产业实现收入的支出结构;只有一种出口商品的地区或国家最终总是无法实现持续扩张,区域经济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取决于三个因素:区域的自然禀赋、出口产业的特征、技术和转移成本的变化(Higgins和Savoie,1997)。在区域发展分析中,一般还是采用出口部门与非出口部门的两分法,从而探讨不同部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成功的区域经济增长是因为出口产业的初始扩张导致了出口基地的扩大及区域内部市场规模的扩大,而收支结构的状况又决定了非出口部门需求的增长,进而导致非出口产业形态的不断变化。这实际上是过分强调了出口部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但对现实经济的研究结果表明,出口行为在解释区域收入增长方面只有较低的预测价值。传统的新古典经济思想认为市场会使经济趋于均衡。如果一旦偏离原来的均衡状态,具有自我恢复均衡的力量。这一观点受到了挑战,即使是一些新古典经济学家也认为市场体系并没有产生使其自身恢复均衡的力量,而更可能的结果是产生了一个累积的循环因果过程,这一过程使它越来越偏离均衡。这便是累积的与循环的因果关系所要讲述的主要内容,它既可以解释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也同样可以用于解释区域的历史变迁。累积过程是双向的,市场力量的作用可能会加大而不是缩小区域间的差距。一个地区的扩张对其它地区的影响通过扩散效应与回流效应来说明,也许劳动力、资本及服务流动的本身并不会阻挡区域不均衡发展的自然趋势,人口迁移本身就有利于迅速增长的地区,而不利于其它地区。也许没有哪一个概念象增长极那样能够成为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及区域政策制定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作为提出这一概念的创始人佩鲁(Perroux)认为,增长总是被极化,增长极作为能动的创新企业聚集的结果能产生前向与后向效应,并通过传播机制推动整个经济的增长。
增长极常常发生在但并不总是发生在城市———中心。其理论所论及的经济空间是全球性的,所以,对于一个局限于国家内的区域计划来说,这个概念也许并没有用处,但它却成为地方政府制定发展战略的一个法宝,从而把佩鲁的增长极、发展极理论转变成为一种实用的工具。技术两元性或者说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的两分法可以解释区域两元性或区域差距,因为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一般集中在不同的地区。但技术二元性理论本身没有解释区域差距为什么存在?即为什么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往往会集中在不同的区域,使区域经济增长趋异,也没有解释什么是区域经济增长趋同或相互交叉。关于区域二元性的理论解释还有中心———边缘理论、雁行模式、梯度理论及带有激进思想或者说是色彩的依附理论等。区域经济学家将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理论③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于是便产生了区域发展梯度推移理论。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3-0015-06
口头语中,人们喜欢把事物中的因果关系称为逻辑。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历史,这里存在两个逻辑:从教学方法和学习主体看,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逻辑;从教学内容和学习客体看,必须理解历史的发展逻辑。方法与内容、主体与客体从来都是统一的。那就必须将两个逻辑统一起来。本文试图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重点探讨将认知与历史两个逻辑有机结合的教学策略。
一、什么是认知逻辑
认知指个体感知外界事物与现象,形成概念、判断、推理,实现自我意义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以思维、想象、语言等智力活动为主要内容,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人格等非智力要素同时发生巨大的作用,这就是认知的基本逻辑。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不是电脑芯片,教学不可能直接地将程序和知识植入其中,必须从人的因素出发,立足于认知逻辑。中学历史教学除了要研究人类的一般认知规律问题,还要弄明白十几岁的孩子的心理状态,知道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独特的思维方式与结构,切不可将他们看成是“思维方式与成人相似的小大人”。教学应该循循善诱,“诱”的出发点就是学生的认知基础、兴趣、规律和特性。就中学历史教学而言,笔者认为特别需要关注如下几条认知特性:
1.基础性
在人类生活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历史信息无处不在。沙漠中的一段胡杨树干保存了曾经的桑田与沧海,荒野里石碑上的几行文字记载着前人的奋斗和叹息。在当代社会里,书籍、影视、网络飞快地传播着各类历史信息。初中生在进入课堂之前,他们历史的画布早已被涂上了各种色彩。高中生经过初中三年较为系统的历史教育,头脑中已经贮存了无数个概念和结论。不论先前的知识信息正确还是错误,清晰还是模糊,具体还是笼统,后续的历史教育只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成与建构。
2.趣味性
儿童是极其单纯的,开始学习时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动机,大多出于一种好奇心。好奇心理是儿童观察外部世界的直接动力,也是维持学习持久性的重要心理因素,还是培养创造性个性品质的重要手段。教学呈现出充足的趣味性,是刺激儿童学习好奇心的重要策略。历史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视野和经验,必须通过趣味性和好奇心的包装进行诱导。
3.整体性
知觉具有整体性和理解性,人们总是喜欢把感知到的个别的、孤立的要素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组合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在社会认知中,人们也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客体的各个方面的特征联系在一起,加以规则化、结构化和整体化。历史教学应该利用认知的整体性,引导学生尽可能探究知识的不同侧面和发展变迁,由此建立清晰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结构。
4.社会性
历史学属于人文社会学科,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认识人类自身的发展历程及其中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学生对自我、对他人、对民族(国家)理解的意识和水平均有很大的发展,历史教学可以更多地运用动机、情感、人格等因素来组织和推进,从人自身的社会性需求出发,引导学生感受人类共同的情感和普遍的人性,千万不能把历史教学变成机械的知识记忆和单调的习题训练。
二、什么是历史逻辑
历史为什么是这样发展,而不是那样发展,决定其发展路径、走势和面貌的就是其中的因果逻辑。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学生真正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学科思维能力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基础。
1.历史轨迹
轨迹指事物运动的完整路径,历史轨迹就是人类历史走过的印迹。人类历史已经过去,无法重演,即使有再详细的文献资料也不可能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作为中学历史教学,可以借鉴数学打点连线的方法,抓住重大事件进行讲授,让学生在点与点之间进行推理和想象,努力建构历史发展的完整路径,形成清晰的专题史线索。
2.社会结构
简单地说,一个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整体状况即社会结构。从历史发展的横截面来看,社会结构具有整体性和稳定性,需要引领学生从共时性分析各领域社会发展要素的关系。从历史的长时段来看,社会结构虽然具有持久性,但也不是永恒不变的,还需要帮助学生梳理其变迁的内在逻辑。
3.历史概念
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实、现象和主观理解的高度概括,比如:国家、。历史学的概念很多,掌握部分核心概念是中学生深入学习历史的基础。如果把历史逻辑比作神经纤维的话,历史概念就相当于其中的神经细胞,神经细胞的活性决定着神经系统的工作质态。可以说,中学生对历史概念的认知,决定着其理解历史逻辑的水平。
4.世事人情
人类社会已经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了千万年,为什么会不断地进步和繁荣,一条原因在于人类对于自己先祖往事的理解和人情的传承。司马迁强调写作《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古代读书人普遍把“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作为学习和生活的最高境界。中学历史教学如果能够从普遍的人性出发,引导学生体会和思考,那就把历史逻辑的理解提到了最高的境界。
三、怎样进行两个逻辑结合的教学
如何学与学什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来就没有脱离具体学习内容的绝对的、万灵的教学方法。马克思在早年写作的《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中就深刻地批判过教条主义的方法论。当代学者张之沧也认为:“方法不应是某种抽象的、形式化的、翱翔于一门科学的具体内容之上的程序。”由此说来,中学历史教学当然也应该把学习主体与学习客体,方法与内容两个逻辑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找到合适的方法。
1.借好奇心理追溯历史轨迹
根据笔者的长期观察发现,多数教师在导人新课环节,特别注意运用各类新鲜材料,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不过他们把这种方法仅限定在导学环节,后续的教学活动似乎与初始所用的材料就无关了,教学模式又恢复到“满堂灌”的状态。历史课堂应该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张力,持续地使用鲜活的素材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并在其诱导下去追溯历史的发展轨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一课中穿插了大量的图片,应该是进行教学设计的优质资源,这里选用其中的四幅(图1)作一些说明。
导入:仔细观察这些陶器,概括说出自己的观感(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概括:美来源于生活,现在我们要通过这些精美的陶器,学习中国原始社会的那一段人类先祖的历史生活)。
学习:(1)分别推想四件陶器的用处,并逐条写出。(2)概括母系氏族社会的生产、生活特征。(3)比较半坡氏族、河姆渡氏族时期与北京人时期、大汶口时期原始人类社会发展的差异,由此概要介绍原始人类的社会组织和生产生活的变迁历程。
心理学认为,感官、言语和动作都可以形成对儿童好奇心的刺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首先是能够选好有关的刺激物,如图片、音乐、故事等。在信息传播极为便捷的大数据时代,找有关教学资料并非难事,问题是所选资源能否形成一个系统,贯穿整个课堂。学生比较喜欢听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和教师声调的抑扬顿挫也是刺激好奇心的重要手段,不过在读图盛行的今天,中学历史教师语言渲染和刺激的能力需要重视和强化。其次,利用认知冲突把学生潜在的好奇心激发出来。人有天生的好奇心,但有时教学资源本身的特性不够显著,或者学生有意注意的水平不足时,还需要教师利用认知冲突将资料的某些特性放大。例如,让学生观察图1小口尖底瓶时,教师可以大声质疑:“这个陶器不是平底没法站住啊!”学生会说是下井汲水用的,教师再质疑:“陶器如果口向下怎么能打到水呢!”利用认知冲突,教师可以引起学生对尖底陶瓶的专注,引发对其中所包含的科学原理的思考。再次是能够从多角度、多梯度设计系列化的探究问题,引领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和走向,培养历史思维能力。通过上述一组问题的教学,学生必须明白原始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逻辑(表1)。
2.凭已有基础建构历史概念
课前个别访谈,上课开头提问,或者通过纸笔测验都是了解学习基础、掌握学情的有效手段。学情调查的目的在于从学生基础出发,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并由此建构新的历史概念。下面结合初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教学思考,谈谈相关策略。
第一步:在民主自由的氛围中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知道的知识。就本课而言,可以让一组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今天仍在使用的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创造。长期以来,中国的历史教学格外强调显性的教学效率,客观上也由于教科书的容量大,让学生在课堂上花大把时间自由表达,很多老师都舍不得,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
第二步:教师对学生所呈现的知识进行纠错、补充和分析。如果学生把火车和汽车都写到了黑板上,不要急于批评,而应该借此要求学生比较两者动力装置,即蒸汽机与内燃机的差异。纠错和补充后,再把学生所写的发明分成“新能源的发明和应用”“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新通讯技术”等类别。
第三步:教师对学生写在黑板上的发明创造进行拓展追问,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其思维能力。就本课而言,可以提出如下问题:(1)这些科技发明基本出现在什么时间?为什么会在这一时间出现科技发明大爆发?(2)这些科技发明会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生产组织产生怎样的影响?(3)本轮工业革命中,哪些国家得到了较快发展,由此给国际关系带来怎样的影响?
第四步:让学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自由绘制概念的思维导图。历史概念一般包括过程(或内容)、原因(或条件)、影响(或意义)等要素,通过图2的发散性思维活动,形成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整的概念体系。
3.以整体联系理解社会结构
春秋战国、明末清初等是中国历史上的时代特色鲜明、社会急剧转型的重要时期,现行初中历史教材对这些特殊时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例如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对先秦单元使用了“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的标题,七年级下册对明清单元使用了“明清帝国的繁荣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的标题。引导学生整体理解这些时期的社会结构及其变迁,是帮助学生形成历史的整体观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恩格斯说过:“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每个历史时期的整体状况和结构就是“总的结果”,它当然是由这个时期“无数个互相交错的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造成的。在进行新授课的教学时,教师切不可照本宣科地就事论事,而应该不断地启发学生,发散性地推理事件或现象背后的问题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在整个单元学完后,再帮助学生概括该时期的社会结构。例如,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特征可以运用表2中的有关方法。
一种社会结构一旦形成,会长期地保持稳定。史学大师布罗代尔坚持从长时段和“结构”来考察历史,他标榜自己是个“结构主义者”,甚至在临终前还说:“我感兴趣的是近乎静止的历史,是重复的历史。这样的历史是在事件起伏的表层历史的掩盖下进行的。”中国历史在春秋战国时期所形成的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结构,直到明清时期也未发生根本变化。虽然学术界也有人把明清时期说成是社会转型时期,其实这种转型的程度是有限的,历史教学应该把前后两个时期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准确地认识中国封建社会两千余年中专制主义、小农经济和儒家思想三位一体的超稳定的社会结构。对于理解明清时期社会结构的稳定与变化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对比阅读有关的典型材料加以思考和理解,如表3。
4.从古今观照通达世事人情
初中生的自我概念开始迅速发展,独处的时候,会问一些对自我反思性的问题,例如: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们开始意识到自我不是独立存在的,并由自我逐渐推想到他人、民族和人类,逐渐感受到人类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笔者以为这种心理意识和认知水平正是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理解世事人情的基础。
怎样设计初中历史教学的第一课,引导学生自然地走人历史呢?新课程认为学生本身也是教学资源,第一课就可以从引导学生对“我”的历史研究人手:绘制自祖父开始的三代家族成员谱系图(如图3),由此展开对自我和历史学习的追问:
问题1:说出谱系中每个人的名字及与“我”的具体关系(如我与伯父的儿子是堂兄弟,与姑妈的女儿是表兄妹,等等)。
问题2:说一件关于自己家族成员的杰出故事,告诉同学们自己为什么以此为自豪?
问题3:概括一下自己的家族有哪些优秀的传统,谈谈自己将来准备如何传承和光大这些传统?
在学生交流报告后,教师进行简单地归纳总结: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抽象的存在物,从物质上讲,是历代祖先遗传的结果;从精神上讲,是家族传统和整个人类文化教育的产物。由此推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今天的世界是人类千年文明的传承,要深刻认识“我从哪里来?”“今天的世界何以是这个样子?”“未来的世界又将是个什么样子?”等问题,必须从历史学习开始。
历史学习绝不是为了记住几个结论,而应该潜入到历史的情境氛围中,神人历史人物的心中,想他们之所想,然后再跳到现实中来,思考古人的处事方法和思维方式对今天的借鉴意义。例如,对美国南北战争最后双方和解一事,需要充分挖掘其价值意义。1865年4月9日,南北方军队的最高将领在小镇阿波马托克斯,举行投降与受降仪式,南方罗伯特・李将军提出败军不受辱,必须维护他的将士们的尊严及回家后的安宁。北方格兰特将军爽快答应,只要南军士兵放下武器,就可以立即自行回家,并发给每个士兵一份有他亲自签署的证明书,证明他们已经是放下武器而受联邦军队保护的平民了。战后格兰特将军的“君子之言”,成了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每一名降军都没有因“反叛历史问题”而承受任何压力,他们迅速转变为同样享受各种权利的联邦公民。教科书中说:“美国在政治体制上统一起来,使美国资本主义更加快速地发展起来。”要想让学生记得这两句话,最好通过前面的小故事让学生理解:人心的和解、人权的平等才是政治统一的基础。由此再引导学生思考,今天在处理历史上遗留的矛盾分歧时,是否应该从格兰特将军的宽广胸襟和处事方式上学习借鉴到什么。
帮助学生追根溯源,寻找当下时事热点的历史缘由,或者参悟历史问题对今天的现实意义,是历史理解的两个方向。古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和事,但是古今一定有相通的情和理。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条连绵不断的时间河流,“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在历史课堂里,只有经常性地从现实反思历史,从历史观照现实,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世迁、古今人隋的深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