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上支付调研范文

网上支付调研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上支付调研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上支付调研

第1篇:网上支付调研范文

[关键词]网上支付 第三方支付 网上银行 博弈 双赢

随着电子商务在中国国内的迅速发展,网上支付成为一种新的支付方式。随之,出现了网上支付的安全和信用问题。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电子商务的一部分,解决了网上支付所面临的问题。

在电子商务发展初期,由于商业银行无法面对大量分散、零星的小额交易,因此促成了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诞生与发展,出现了贝宝(Paypal)、支付宝、首信易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同时,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出现也促进了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随着在线支付规模的不断扩大,网上支付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二者最初搭成的“银行做大商户,支付公司做中小商户”的默契已逐渐被打破。有些实力较强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开始争夺原先属于商业银行潜在客户目标的大商户来,并且凭着灵活、低费率和新特色冲击着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直接与其进行业务竞争。然而第三方支付却又无法撇开银行进行独立运营,需要借助银行进行资金划拨和清算。与此同时,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目前也正纷纷向零售银行转型,将网上银行作为重要的收益来源之一,积极地投入到网上零售支付中去。

在这种金融环境下,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突起。双方如何合理规划发展模式,进一步加深合作力度,获得双赢,加速整个电子商务的成熟化和规范化进程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一、第三方支付行业分析

1. 第三方支付市场现状

所谓“第三方支付”,是指在电子商务企业与银行之间建立一个中立的支付平台,为网上购物提供资金划拨渠道和服务的企业。一般第三方支付公司,必须和国内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

第三方支付的高速发展,缘自我国网购市场的飞速增长。根据iResearch艾瑞咨询调研,2009年我国第二季度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交易额规模达1250亿元,同比上涨117.4%。目前,我国至少有50家第三方支付企业。

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集中度较高,前四位的厂商占据了91.1%的市场份额。支付宝、快钱、联动优势和易宝支付分别在国内的非独立、独立、移动支付及电话支付领域处于市场领先位置。基于淘宝、阿里巴巴平台支持,支付宝继续保持绝对领先地位,交易份额超过50%。快钱重点拓展行业客户,市场份额增长超过7个百分点。

2. 第三方支付业务分析

以2008年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市场份额最大的三家公司为代表,分析第三方支付的业务及主体用户范围,见表1及表2.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第三方支付从业务范围上来说其业务与银行有重叠的一方面,并且,无论从交易额规模还是日益成熟和广泛的业务来看,第三方支付服务已经涉及到社会的各行各业。

二、网上银行的内涵、功能及在第三方支付中的作用

1. 网上银行的内涵

网上银行是指利用Internet, Intranet及相关技术,处理传统的非现金类银行业务,完成网上支付等电子商务中介服务的新型银行。它实现了银行与客户之间安全、便捷、实时、友好的对接、为银行客户提供开户、销户、查询、转账、对账、网上证券、投资理财等全方位银行业务服务。

2.网上银行的功能

(1)银行业务的拓展

①个人银行:主要是面向个人客户或零售客户,处理储蓄和投资理财等个人银行业务。

②企业银行:主要是面向团体或企业客户,处理企业账户业务。

③信用卡业务:信用卡业务主要包括网上信用卡申办、激活,信用卡账单查询、清算、积分兑换、紧急止付、密码修改等。

④支付业务:主要包括网上代收代缴费用、第三方存管业务等。

⑤国际业务:主要包括国际收支的网上申报服务、资金汇入汇出、单据查询等。

⑥信贷业务:包括贷款利率的查询,企业贷款或个人小额贷款的申请、发放、归还、贷款明细查询等。

⑦投资业务:一般提供股票、期权、共同基金和大额转让存单等多种金融产品的买卖投资服务。

(2)中介服务

对于电子商务平台这个交易市场而言,银行的介入尤为重要。网上银行通过与电子商务平台对接,利用数字证书、电子钱包、电子支票、虚拟电子卡等电子支付工具,实现客户与商户之间的资金支付、结算,搭建安全的互联网购物平台。

3. 银行在第三方支付中的作用

(1)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互通可以确认买家的支付能力,为第三方支付提供担保

在电子商务缺乏信用保证体系的情况下,卖家在接到订单发货后能不能顺利收款,成为卖家面对的第一问题。信用保证体系的缺失成为了交易双方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第三方支付的担保为其起到了弥补的作用,让卖家可以放心地交易。这种担保的实现主要来源于第三方支付和银行的互通,借助银行来确认买家的信用,从而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也进一步提高了第三方支付的信誉度。

(2)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技术支持

网上支付的安全性要求很高,必须有足够的技术及资金的支持。第三方支付平台由于资金及技术能力的限制,必须依赖银行的专业技术和安全交易平台。

(3)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支付业务进行结算

第三方支付平台其实没有金融功能,支付功能的实现都必须通过银行完成。大多数第三方支付平台并不直接经手和管理来往资金,而是将其交给银行来管理。

三、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的博弈

1. 银行开始积极主动出击网上支付市场。

2005年5月,工商银行主动牵手搜狐、盛大网络等12家电子商务企业,组成战略同盟,开始进行在线支付、企业和个人网上银行、客户资源共享、联合促销等方面的合作。在此之前,不少电子商务企业与工行之间的关系还显得单一,所谓的合作更多时候是停留在冷冰冰的技术接口上。这样的变化在建行、中行、农行等其他几家国有商业银行身上也得到了体现。2005年招行网上银行的一大亮点在于4月份推出的“财富账户”,这是一个集多卡统一管理和多通道金融投资功能的综合性个人金融服务平台,这显然是整合利用自身传统银行金融服务功能优势的网上支付平台。对于兴业、浦发等这样的中小商业银行来说,在产品创新上,则一直保持灵活机制。2005年兴业4月份推出“在线兴业”3.0升级版本,增加了网上自助申请贷款服务和更加完善的理财和缴费功能。2005年初,浦发在内部进行了组织结构的大调整,成立个人银行总部专门应对个人零售业务,网上银行的合作商户数量增长飞快。种种迹象表明,银行与商户的“直连运动”已拉开序幕,更多的商业银行直接走向前台,直接控制商户这一分销渠道⑤。据统计,2007年中国网上银行交易额规模总体达245.8万亿元,其中,企业网银占93.6%,个人网银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企业网银的增长速度,个人网银交易额占整体网银交易额的比重也保持了近年来的持续增长。

从上述情况中可以看出,银行已经进入了网上支付市场。并且银行处于支付产业链的上游,网上的资金流最终都要在银行那里出入,网上银行可以抓到最终客户,因此处于强势地位。

2. 第三方支付企业积极拓展支付业务领域

2005,几乎所有的第三方支付公司都进入了“跑马圈地”的阶段,争夺大商户成为这一市场客户资源扩张运动的重要战场。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服务过去被广泛使用在C2C、B2B领域,如今开始扩展到网上银行传统阵地B2B领域。

以贝宝和支付宝为代表的C2C支付模式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依托的C2C交易平台,吸纳了大量客户,它们为客户开设虚拟账户,在做本应属于银行业务的账户管理和支付结算。网上银行核心的优势在于一是能抓到最终客户,二是拥有支付结算的通道和网络,但是现在这两方面的优势都受到来自此类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冲击。将来一旦国家政策放开成为零售银行,这类C2C支付模式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很可能将成为几乎所有商业银行的零售银行业务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由此看出,第三方支付与网上银行在网上支付市场初始阶段的合作关系破裂,二者的竞争已经开始。但银行处于支付产业链的上游,第三方支付企业始终要面临与银行分成结算所得的局面。因此,第三方支付企业必须积极进行业务创新,增强市场生存能力。

四、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及与银行的合作机理

1. 第三方支付积极进行业务创新,加强与银行的合作

2008年,支付宝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推出支付宝信贷服务。凡是符合信贷要求的淘宝网卖家,将可获得最高10万元的个人小额信贷。它是以淘宝卖家信用为基础,支付宝交易为质押的信贷服务,建设银行作为放贷银行,贷款申请和归还贷款操作全部网络化,都在支付宝账户内进行。符合信贷标准的淘宝卖家,以其已成交而没收到货款的交易为担保,以卖家个人名义向中国建设银行申请贷款,用于解决个人的短期资金需求。作为国内第三方支付的老大,支付宝与建设银行联手推出卖家信用贷款,在行业内被认为是第三方支付与银行合作模式的成功范例。

从上例可以看出,第三方支付只有积极探索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进一步了解不同的行业特色和需求,才能以创新赢得市场。第三方支付必须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准确定位,形成细分的市场,避免同质化的竞争和价格战,扩大与产业链其他机构合作的合作范围,强化自身的生存之本。

2. 对第三方支付给与政策支持

2005年,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推进在线支付体系建设,“积极研究第三方支付服务的相关法规,引导商业银行、中国银联等机构建设安全、快捷、方便的在线支付平台,大力推广使用银行卡、网上银行等在线支付工具”。在这种情况下,人民银行和相应的监管机构制定的政策,应从培育发展和网上支付市场第三方支付服务的角度上,放宽一些限制条件,多一些政策支持。

3. 银行需积极发展中间业务

国内商业银行普遍开展的网上中间业务,实际大多数停留在便利性的层面上,其业务主要包括投资理财、转账汇款、缴费支付、账户管理四大领域。目前,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成,银行应在原有的网上中间业务基础上,重点发展网络规模效应和用户黏度较高的支付结算类的信用证业务、担保类中间业务,并可以通过拆分交易额、与交易平台捆绑、鼓励交易主体变化等方式提升用户黏度,从而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赢得优势。

五、结论

尽管网上支付市场的“银行做大商户,支付公司做中小商户”的默契已经打破,但客观上来说,网上支付市场的规模还不算大,还是需要第三方支付与网上银行双方共同的推动发展,两者的合作对整个支付行业来说非常重要。如果网上银行能让些许利益于第三方支付企业,给他们更多的发展空间,待将来网上支付市场的规模上来了,网上银行应该会得到的更多。二者的关系只有是合作大于竞争,才能保障网上支付市场的快速发展,才能迎来一个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蒋李鑫. 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网上支付市场监测报告. 艾瑞咨询,2009.8

[2]胡桓,尤佳丽. 国内四大第三方支付平台调查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第19卷:128页-130页

[3]帅青红,夏军飞. 网上支付与电子银行[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73页-75页

第2篇:网上支付调研范文

关键词:快捷支付;使用现状;风险;前景展望

本文系2015年北京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0004990670)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月19日

一、前言

快捷支付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一种新型的互联网支付业务模式。所谓“快捷”,顾名思义,即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支付便捷。随着当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快捷支付的应运而生既算是大势所趋,又可谓创新之举。但因为是新兴行业,也必须看到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与缺陷。本文通过样本问卷对快捷支付使用现状的分析,结合实地考察了解的相关信息总结了快捷支付方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最后做出展望。

二、快捷支付的主要特征

与商业银行的传统网银业务和支付机构的其他支付方式相比,快捷支付具有如下特征:(1)一次认证,多次使用;(2)弱化了银行信息获取优势。即快捷支付方式推出后,银行从用户支付结算的前台,退到了第三方清算的后台,只能被动地处理来自支付机构的指令,不再像以前一样主动掌握用户的支付行为;(3)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来说具有独特优势。中小微企业通常会由于资金和技术方面的限制难以跳过繁琐的程序直接同银行进行快速便捷的交易,更适合用第三方网上支付的中介性质进行交易。因此,快捷支付功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降低了网上支付的门槛,同时也提高了安全保障性。

三、快捷支付方式使用现状

本次研究的调研方式是书面问卷和网上平台(问卷星)相结合的方式,共计发放问卷300份。其中线上150份,线下150份。本次调查想通过问卷的形式,以求更快捷直观地了解他们的使用现状及对快捷支付的态度。

(一)年轻化。总体而言,快捷支付目前更受在校大学生以及年轻上班族的欢迎和认可,这一点可由表1明显地看出。300份问卷样本中,18~30岁这个年龄段人数最为集中,有191人,占总人数比例为63.67%。(表1)

(二)群众基础较好,受用户信任,有发展潜力。总体来说,由问卷调查得出的结果可以看出,用户对快捷支付的了解情况各百分比分布较平稳。“听说过”快捷支付的基本占绝大多数,约95%;“用过”快捷支付的占到70%;而“经常用”快捷支付的约占36%。其实,早在问卷前做最后一遍审核时,看到“比较了解,经常用”这一选项时,小组成员曾提出过质疑;大家真的都很了解快捷支付吗?而后再在后面加了一个选项:“了解不深,但经常用”。但最终调查结果,这个选项倒是选的人最少的之一。这也从侧面说明用户对快捷支付信任度较高。(表2)

(三)快捷支付各支付工具的使用差距较大,出现分化趋势。由表3中数据可清晰地看出,在各快捷支付第三方平台上,支付宝以较大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于其他支付企业,其使用人数占到总人数的79.33%;网银、微信支付、货到付款、财付通分别位于第二、第三和第四位。不过,仍需看到,网银使用者也占据较大份额,占总人数的48.33%,趋近于50%。由此可见,网银是第三方网上支付的强劲竞争对手。(表3)

四、快捷支付方式风险分析

(一)信息泄露风险。由前面对快捷支付方式使用现状分析可知,快捷支付在年轻群体中较受欢迎,用户对快捷支付比较了解且信任度较高,愿意将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及银行卡同第三方支付平台绑定。因此,在整个社会诚信环境有待完善的大情况下,对于保留客户个人支付资料(银行卡号、姓名等内容)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就存在着用户个人信息泄露的道德风险。一旦用户的个人资料被有心者收集、散发或用于其他目的,造成的金融损失、社会影响将不可估量。据有关新闻报道,2014年由于一家快捷支付数据处理公司的安全缺陷,使得约5,000万张信用卡的资料被泄露,有人甚至在网上公开出售持卡人信用卡信息。

(二)法律风险。从业务上来看,快捷支付提供支付服务,同时又聚集了大量的资金,从某种程度来说已经具备了银行的性质,却又不受相关法律的制约;从法律责任上看,国家并无专门法律调整网上支付法律关系,实践中往往依据合同法和侵权法。但由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往往会因为其弱势地位而得不到充分保障。快捷支付与传统支付相比,技术性更强,同时也存在一些安全漏洞。若交易过程中财产被盗或因系统故障使客户遭受损失,应如何界定各方责任也缺乏法律依据,这些最终将制约快捷支付的发展。

(三)资金流动性风险。快捷支付作为第三方支付机构,也作为资金的保管人,始终不具备对资金的所有权,只具有保管的义务。在之前的实地调研过程中,众信金融王总曾提到:根据目前的交易规则,支付金额可以在快捷支付平台停留3~7天。这样,快捷支付平台中随时都有数以千万计的沉淀资金,而这笔资金可产生一笔可观的利息收益。目前,我国一些快捷支付平台年交易额已经达到数十亿元,每天滞留资金可达数百万元。在各个快捷支付平台中,除支付宝等少数几个平台资金存在专用账户外,其他公司大多代行银行职能,可直接支配交易款项,有可能出现越权挪用交易资金的风险。

五、应对风险的政策建议

2015年7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起草“史上最严”网络支付新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明确规定:(1)在跨行转账方面,明确规定,客户转出账户应仅限于支付账户客户本人同名银行借记账户;(2)在支付限额方面,单个客户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金额应不超过5,000元;(3)在开户方面,除了身份证,客户必须通过三个(含)以上合法安全的外部渠道对客户身份基本信息进行多重交叉验证,确保有效核实客户身份及其真实意愿,不得开立匿名、假名支付账户。

由此可看出,官方目前对账户安全性的考虑和重视程度。的确,快捷支付是“快”,但“快”和“安全”本身就是一对相对矛盾的命题,如何做到“更安全”地“快”,则是快捷支付发展的第一要义。央行这一新规,在有些专家看来,是对互联网金融的一次致命性打击,甚至说此“管理办法”是“历史的倒车”。

但这种说法似乎过于夸张了。有数据显示,2014年61.3%的个人客户使用支付账户余额进行消费、转账、购买投资理财产品等全年累计付款金额不超过1,000元,80.12%的个人客户不超过5,000元,98.5%的个人客户不超过20万元。因此,其实对于中国大多数用户来说,此规定是基本不对客户支付体验造成影响的,且有效兼顾了安全与效率,从这个角度看倒是一种很好的进步。再者,关于单日支付限额,其实单位客户、个人客户对支付账户余额的实际属性和潜在风险的理解程度较低,风险承受能力也较弱,本条款着重于保障个人客户的资金安全,并通过强化支付机构对客户资金支付安全验证等级与限额相关联的管理要求,引导支付机构在保障客户资金安全和支付便捷性方面兼顾平衡发展。这也许也是央行的一次有益的探索。

2015年12月30日,央行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规定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个人卖家账户可以视同单位账户管理,不受个人账户的余额付款额度限制。同时,个人消费者的单日累计余额支付限额,可由5,000元提高至1万元。这也表明,央行开始充分考虑了电商行业的现状与未来空间,并给予足够空间鼓励电商行业发展。同时,也对网络支付的账户分类与监管及法律责任等进行了明确的规范。

六、对快捷支付的前景展望

快捷支付属新兴行业,其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其本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想更进一步深入人心,就要做得更多。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快捷支付是一个很好的创新,一方面因为它快捷,这对于一些不太熟悉电脑或手机操作的中老年人来说,快捷支付会更容易被接受,因此它的市场会更大;另一方面由于它的支付方便,如果在安全方面上能做得更好,快捷支付将受到更多商业人士的青睐。目前,快捷支付第三方网上支付已经成为电子商务不断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力量,它对于传统金融模式和现代信息经济均有所创新和促进。尽管快捷支付第三方平台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如果国家能加大快捷支付日常监管力度;企业合理地运营支付平台,适当的监管设定合理的市场战略;用户自身增强快捷支付风险的防范意识,快捷支付一定能够释放出更大的力量,从而成为国内支付清算体系的强有力补充,使国内的电子金融体系和电子商务业务飞跃到一个崭新的平台,为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黎四奇.对支付宝快捷支付事件的经济法律解读[J].科技与法律,2014.6.

[2]李星廷.支付宝快捷支付与盗窃银行卡资金犯罪[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4.3.

[3]赵建超.让你的快捷支付更安全[J].电脑爱好者,2013.1.

[4]余雨.“快捷支付”引发电子支付革命[J].互联网周刊,2011.12.

[5]白均昕.快捷支付:创新与风控应并重[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4.4.

第3篇:网上支付调研范文

目前,民生银行网上银行客户数从2009年初的200余万户发展到近500万户,交易替代率从2009年初的45%增长到80%以上;有贷小微客户网银覆盖率超75%,网银交易量是柜台交易量的近9倍。

电子银行优惠盛宴

近年来,民生银行向客户推出了多项优惠服务。

2009年4月,民生银行针对客户网银汇款需求量大、交易频繁的情况,率先下调网上银行汇款手续费收费标准,个人普通卡客户进行异地本行汇款,在柜台办理每笔不低于5元,而使用网银渠道选择大小额实时支付方式,最低只需1元,仅相当于柜台手续费的两折;银卡、金卡、钻石卡客户还能在此基础上享受更多优惠。

2010年8月底,中国人民银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上线,民生银行作为首批接入该系统的商业银行也在8月30日上线,为客户提供7×24小时不间断的跨行账户查询和转账服务,所有网银互联相关业务暂不收取任何费用,极大地方便了客户进行跨行账户查询和归集他行资金,降低跨行账户管理成本和转账手续费。

2011年初,民生银行为小微客户量身打造了商户版网银,提供公私账户集中管理、伙伴账户、短信付款、Email汇款等特色服务,继续免收网银互联汇款手续费,还针对小微客户推出伙伴账户汇款优惠措施。小微客户向其预先设置好的伙伴账户汇款时,享受本行转账手续费免费、跨行转账手续费5折的优惠,有助于减少费用支出、降低运营成本、实现快速发展。

2011年6月,民生银行推出该行首创、领先同业的网银跨行资金自动归集功能,为客户提供多模式、多周期、跨行、自动资金归集管理服务,客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资金情况灵活设置归集模式和周期,方便快捷归集他行资金,节省资金归集成本,提高资金管理效率。为进一步扩大电子银行普惠范围,民生银行又一次采取优惠定价措施,网银跨行资金归集服务手续费全免,吸引了广大客户踊跃使用,推出不到半年,交易客户数即超4万户,资金归集金额300余亿元。

从2012年3月28日起,民生银行对个人借记卡、存折客户以及对公客户免收账户信息即时通服务费,使现有的300余万账户信息即时通用户和今后新增客户都能得到实惠,成为首家全面减免这项服务费的商业银行。

民生U宝客户超200万

U宝是民生银行个人网银重点产品,自2008年面世以来,凭借其高安全性、功能全面、费用优惠、个性化服务丰富、方便快捷等特点深受客户欢迎,目前客户数已突破200万,覆盖了理财、第三方存管、小微有贷客户、贵宾卡等大多数中高端客户,成为民生银行网上银行主要交易群体。

在安全性上,U宝一直采用第三方权威认证机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提供的安全数字证书认证技术,将数字证书预先存储在USBKEY中,有效避免了其被复制、篡改、导出,减少了U宝客户操作网银的中间环节,大力保障了客户资金交易的安全。

在功能服务上,民生U宝为客户提供网上汇款、网上缴费、网上支付等强大的支付结算功能的同时,还提供网上基金U宝专属理财产品和钱生钱A、B等丰富的投资理财服务,既方便了客户日常支付结算,也有效满足了其投资理财需求,实现资金收益节节高,得到了客户的热捧。

手机银行获重大突破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客户对移动金融服务的需求更旺、要求更高。民生银行进行了广泛的市场和同业调研,以客户需求为指南,并充分借鉴同业先进经验,推出手机银行,在功能、产品和服务上实现了重大突破,为客户打造了独特的移动金融服务。

7月11日,民生银行举办了以“银行随身 民生随行”为主题的手机银行上线新闻会。其手机银行有以下突出优势:

第一,本行他行账户查询,一目了然。客户只要点击本行账户,即可查询其名下的所有本行账户的余额和交易明细,进行账户别名修改、账户挂失、密码更改等;还能查询签约了网银互联查询协议的他行账户余额,修改账户别名,快捷方便。

第二,跨行资金归集,资金管理快捷方便。民生银行独创了手机银行跨行资金归集功能。通过该功能,客户可以将签约了网银互联支付协议的其他银行账户资金实时归集到自己的民生账户中,有助于提高客户的资金使用效率。

第三,手机号转账,本行他行都能收。如果客户不知道收款人账户,又需要向其汇款,只需输入收款人的姓名和手机号以及转账金额和交易密码,一触即发。

第4篇:网上支付调研范文

支付行业的领先企业已切入基金业电子商务,

凭借渠道为王的策略,和“用户为王”策略形成差异竞争,

从而为3万亿规模的基金业插上电子商务起飞的翅膀⋯⋯实现了支付公司、基金业、银行业、普通投资者的多赢格局。

5月,央行极有可能公布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名单,目前行业内近百家企业将面临洗牌。去年,央行称将对合规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发放牌照,并已公示申请牌照的24家企业,之后就“只闻楼梯响,不见人影来”。

记者采访了多家业内人士,大部分预期“牌照”极其有可能在5月发放。“牌照”标志着第三方支付获得监管层的认可。在支付牌照成为焦点的背后,是支付行业的迅猛发展,日渐成为诸多传统行业电子商务的基础性行业,并在基金电子商务等金融支付领域崭露头角。

支付市场处理量达万亿规模

2009 年,网上支付行业交易规模为5012 亿元,较2008 年增长94.4%。2010年突破了万亿大关,增幅超过100%。网上支付成互联网增长最快的业务之一。

业内人士分析,支付业务主要得益于两方面:一方面,网上支付安全性和易用性的提高,使得第三方支付受到越来越多的网民青睐;另一方面,网上支付平台深耕和拓展应用行业,使得网上支付的应用领域延伸至各大体量的传统行业,其中以汇付天下在航空、基金等行业的拓展最为典型。

艾瑞公司对2013年的支付交易规模预期26304亿元,甚至有业内人士非常乐观地称应该把数据调整为5万亿元人民币。

汇付天下的总裁周晔表示,十年来支付行业的发展已从最初的生活类支付,进入到商务型支付,而在2010年由于汇付天下成功的突破基金行业,率领行业进入到金融型支付领域。生活类支付仅有数千亿市场,商务型支付则有数万亿市场,而金融型支付拥有的则是数十万亿的市场,这给予了支付行业巨大的成长空间。

而与之对应的是,支付公司的竞争力也从跑马圈地式的互联网发展用户模式,转为为行业提供定制解决方案的能力;在金融型支付越来越涌现更多应用的2011年,将进一步成为支付行业的竞争分水岭。

渠道为王异军突起 汇付天下成领军企业

2005年6月之前,从事第三方支付的企业只有10家左右,其后经历了大规模的行业发展,行业洗牌,如今的市场格局则形成以支付宝、汇付天下为领军公司的两大业务模式。

支付宝为互联网型,以在线支付为主,用户为王,捆绑大型电子商务网站, 如支付宝服务于最大的淘宝网。但此类支付公司面对的是对服务最苛求、最没有意愿付费的个人用户,盈利模式一直是个待解决的难题。支付宝2010年的交易量近5000亿,其中大半交易为淘宝网服务。汇付天下定位于金融型支付企业,目前在航空、基金等产业链,支付领域大有斩获,并开始进军物流、商贸等更多传统产业链领域。周晔表示,从公司成立之初即定位于渠道为王,侧重行业需求和开拓行业应用。汇付天下在成立26个月时即宣布实现盈利,这在支付公司里面是第一家。“策略和商业模式很重要,直接决定了支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盈利速度。”

天天盈领跑 网上理财扑面而来

2010年4月,汇付天下首家获得中国证监会备案,获得基金销售支付结算资格,引起行业内外广泛关注。而随后5月底,汇付天下即和国内最大基金公司华夏基金上线“天天盈”产品;11月底,“天天盈”网站(省略)正式,目前,天天盈发展迅猛,已支持23家主要基金公司,19家主要商业银行,覆盖基金产品400多只,95%的银行持卡用户,让基金业人士很是兴奋。

从国外的案例看,目前国内的基金业直销比例不到10%,电子商务比例只有5%左右。业内预测,未来3年,基金网上直销将会迎来一个快速的发展,而汇付天下总裁周晔则表示,基金业电子商务的发展,随着各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其比例有望在3-5年内,实现从5%到30%的增长。而汇付天下则力争在其中获得较大份额。

基金行业人士称,基金的渠道改革已是很久话题,业内戏言规模少于300亿的基金公司基本是在为银行打工,每年除了尾随佣金,还有大量的营销费用要花在传统渠道。基金业一直希望大力发展直销业务,来平衡传统渠道的强势。但基金直销支付平台出现之前,基金业的直销业务发展缓慢。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天天赢这样的平台将大大降低基金公司的运营成本,为投资者、基金公司带来多赢。而监管机构、行业人士也将乐见这一点。

艾瑞咨询通过调研发现,在所有使用过第三方支付服务的基民中,有59.6%的用户表示在未来很可能使用第三方支付购买基金,34.8%的用户将考虑使用第三方支付进行基金的申购。可见,不管是从国外成熟市场的经验模式,还是国内用户的体验反馈,都说明了第三方支付购买基金这种网上理财模式前景广阔。

可以预见,万亿规模的基金支付市场将给汇付天下这样的创新型公司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而网上理财的时代也正扑面而来!

汇付天下天天盈:能买基金的“支付宝”?

从2010年4月成为第一家通过证监会报备,获准开展基金支付结算业务,到目前一年不到的时间,汇付天下正在快速地形成自己独特的业务优势。根据汇付天下理财事业部副总经理汤伟介绍,基金网上直销支付平台天天盈目前已经覆盖了95%以上的银行卡和23家基金公司的400余只热门基金产品,并且在今年内将争取支持国内所有基金公司和具有代销资质的商业银行,做到100%的覆盖。

“天天盈网站现在很流行,是基民网上基金投资的首选。”汤伟说,“我们目前每天网站有近百万人的访问,每天几千人的开户和交易,吸引大量投资者的主要原因还是方便和实惠。”

据汤伟介绍,以往投资者买基金通常是跑银行网点,传统的模式购买基金费时费力,而通过天天盈网站则可以享受方便的“一站式”服务,从注册、实名认证到完成银行卡绑定,所有步骤都在网上进行,不到两分钟就可以直接在网上进行基金的各种交易。目前银行渠道销售基金收取的申购费率通常是交易金额的1.5%,而通过天天盈支持的所有银行卡进行申购能够享受到4折的费率,“基金这样标准化的产品,在哪里买其实都一样,所以投资者更多关心的是通过何种方式去购买更实惠。”汤伟表示。

天天盈对于需要提升直销比例的基金行业来说是否是“灵丹妙药”?是否会造成第三方支付公司和银行渠道“水火不容”呢?

汤伟对此表示,这并不会影响他们和银行的合作关系。“汇付的宗旨是要把整个基金的盘子做大,而不是去和银行争抢原来的份额,银行借助第三方支付可以拓展到更多的领域,从而为基金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最终能够把行业的总体份额做大。所以我们和银行之间更多的是合作。”汤伟解释说,他们和银行的优势不一样,银行有着网点和服务体系优势,而汇付的优势在于基于互联网模式的整合营销和跨业推广。“比如我们在航空领域和网上B2C商城领域有着大量的网购用户,我们希望搭建一个跨界的营销,让更多具有投资需求的人通过天天盈成为基金投资者。”

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网上购买基金毕竟和淘宝购物不同,资金安全总是最担心的问题。汤伟表示,安全问题是他们从设计之初就放在首要位置的一个问题:在系统安全上,保证全年无宕机,交易成功率提高到99.99%。同时采用了多种加密技术,并要求投资人必须实名开户。为了确保帐户资金安全,天天盈的帐户资金委托中国民生银行进行全程资金监管,承诺天天盈帐户资金一旦因系统原因造成损失,汇付将全额赔付。

对于基金第三方支付的探索者,摆在他们面前既有成功的喜悦,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当记者问及随后如何继续保持先发优势,汤伟说,用户体验!汇付天下会更多借鉴和学习国外经验,不断倾听用户的声音,根据用户的意见来完善体验并推出更多的功能和服务。汤伟表示,他们现在要做的有很多,而当务之急,就是要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这个平台。因此,他们选在3月7日这一天全面展开市场推广。

这一天刚好是农历“惊蛰”之后的第一天,“选在这一天,是希望能有一个 ‘春雷始鸣,万物萌发’的好头彩。”汤伟说道。

Say

对话汇付天下理财事业部副总经理 汤伟

M:基金和银行之间的费率之争一直存在,您认为第三方支付的发展能否改变当前基金销售的格局?

T:目前国内基金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基金销售90%以上通过银行和券商渠道销售,直销的份额只占到5%左右,相比国外成熟市场而言,渠道结构显得比较单一。在美国,基金市场的销售由多种渠道组成:首先是基金超市和专业理财顾问,这两种形式占到了美国基金销售份额的70%以上,然后才是券商、银行、保险公司、养老金计划、机构投资者和基金公司直销。

随着汇付天下的天天盈模式首家获准开展基金支付结算业务,标志着中国基金市场又多了一支创新的力量。与其说第三方支付的介入会改变基金销售的格局,还不如说基金市场的进一步成长需要专业的第三方机构的加入,只有这样才能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形成新的增长点。

M:基金网上直销将会迎来一个快速发展,你们有什么具体措施?

T:我们重视和看好理财项目,早在汇付成立之初我们就已经打算做基金的网上直销业务,随后是长达数年的业务设计和产品开发,我们在证监会的指导下不断的进行产品的完善。直到2010年4月,汇付率先通过证监会的报备,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准开展基金支付结算的支付公司。

2011年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我们在今年要做到:快速的提升用户体验,树立天天盈的品牌,以支付为核心与行业伙伴广泛开展合作。

其中,提升用户体验始终是天天盈业务发展的核心。

首先,我们今年争取要把所有的基金公司和具有代销资质的银行连接到天天盈平台上。目前天天盈平台上已经有23家大型的基金公司,覆盖的产品超过400只。此外,我们已经上线了19家商业银行,覆盖了95%以上的持卡人。今年年底努力实现让投资人使用任何银行卡通过天天盈方便的申购任何的基金产品,足不出户,轻松理财。

其次,我们要提升交易步骤的速度。以往投资人在银行买基金从开户到交易的步骤非常繁琐,耗时费力。现在,通过天天盈可以做到通过互联网快速的完成整个过程。目前我们已经做到了30秒完成开户+实名验证+银行卡绑定,同时,我们开发了基金快线的功能,可以让整个基金的申购交易过程缩短到10秒钟以内。

最后,我们还将与合作伙伴广泛开展合作,紧密配合,为投资者提供新闻资讯、投资建议等全方位的服务。

M:天天盈相比较其他渠道,有哪些主要优势?对基金公司、基民带来什么帮助?

T:首先是便捷。天天盈提供的是一站式的网上服务,一个账户可以连接所有银行和基金公司,对投资者来说,再也不用跑网点,省时省力,简单易用。

其次是优惠。通过天天盈支付,申购费率一律4折,投资者再也不用去各个渠道比较申购成本了,在这里你得到的是最低的价格,而且开户、充值、取现都是免费的。

最后是安全。天天盈的安全性非常出色,基金申购大额的资金处理,安全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天天盈采用汇付天下研发的金融级标准的支付系统,通过证监会严格的认证,承诺提供24小时不宕机服务并且交易成功率超过99.99%。同时,“天天盈”账户资金,率先引入商业银行进行全程资金监管,我们承诺,投资者在天天盈账户中的资金如果由于系统原因造成的损失,将全额予以赔付,所以我们的用户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M:能否介绍天天盈一两个特色的服务?

第5篇:网上支付调研范文

【关键词】3G视阈;报媒;手机媒体;融合之道;经营扩展

“3G后时代”,互联网将变得大众化、生活化和随身化,手机会更像一台可以上网的小型电脑。在网络、终端等条件趋于成熟的情况下,我国的移动互联网在未来几年内将出现“井喷”,手机媒体会真正彰显其作为“第五媒体”的意义[1]。直面现状,考量未来,各地报业集团纷纷探索报媒与手机媒体的融合路径,着力于手机报的开发。手机报影响面广,且传播途径为点对点,可以迅速形成广泛影响。报媒利用网站和手机报,新闻资源可得到多次开发,必然使新闻内容增值。更重要的是,报媒借此可扩大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报媒与手机媒体融合务必注重实效。而“实效”要求报媒创新思路,以新举措促使业务扩展。本文认为,3G视阈下报媒要审时度势,以“新闻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融入移动互联网新闻市场,借助3G手机的技术优势获得效益,反哺传统报媒的主营业务。在思路和策略上,可分为两个阶段实施报媒的3G布局:在智能手机普及程度不够,移动互联网新闻服务获得的收益不足时,报媒要尽可能用低成本完成前期铺垫,如用报社网站、论坛、微博等平台增加网民黏性,用WAP网站型手机报来抢占市场,打响在移动互联网新闻服务领域的品牌;在3G智能手机普及率大幅度上升,移动互联网新闻服务市场真正启动后,报媒便不失时机加大投入,利用3G网站型手机报的优势全面改造传统的经营模式。尤其要利用手机支付,开拓发行、广告新空间;利用网站、论坛开发SNS;条件成熟时向数字化转型。为实现预期愿景,笔者研究后提出如下措施建议:

抢喝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培育初期的“头啖汤”

中国移动互联网即将进入黄金发展期。创新工场创始人兼CEO李开复先生说过:“中国有3亿电脑用户、8亿手机用户,腾讯、阿里巴巴已达1000多亿美元市值。我们没有理由不预测,未来的无线互联网公司会再增加10倍。”[2]“十二五”期间,移动互联网领域很可能会由工具化应用发展到娱乐化应用,再转到商务类乃至政务类应用。这一过程中,报媒要尽早布局,凭借其在新闻采编方面的传统优势,以“手机报”这一利器,竞争移动互联网“杀手级应用”,并在与运营商、技术服务公司和其他参与到移动互联网产业中的合作与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2011年,摆在3G面前的最大问题是应用拓展能力不足。根据国外的3G推广经验,终端铺路、应用拉动需求是成功的必由之路。曾几何时,人们认为3G发展的阻力将来自网络建设、终端布局的高成本,但随着2009年~2010年三大运营商共投入2800亿元进行3G网络建设,以及中国移动将3G终端补贴提高至300亿元,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对3G终端的补贴力度也超过2G终端,[3]这些问题虽逐渐解决,却仍未能撬动市场。工信部副部长奚国华在互联网大会理事会上表示,3G用户数发展不理想的原因是应用较缺乏,应用创新越来越迫切。[4]

现有的3G应用主要包括移动互联网门户、手机电视、手机社会网络、手机微博、电子阅读、二维码等,其中手机阅读是发展速度较快的一项。到2010年年底,中国手机阅读用户达到了1.55亿户,收入规模比2009年增长60.4%。而手机报的收入在手机阅读中占80%左右。[5]易观国际《中国手机阅读市场用户调研报告2010》显示,当前快速增长的手机阅读用户中约有33.3%愿意为手机报付费。这使得三大运营商在2011年竞相推广手机报,年业务预期收入达30亿元以上。[6]

鉴于此,报媒唯有在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培育初期,手机报仍作为3G重要应用乃至“准杀手级应用”的时间段,比竞争对手更早地布局,才能喝到“头啖汤”。

利用WAP网站型手机报、微博增加读者黏性

在目前3G手机用户还不多的情况下,开通WAP网站型手机报作为过渡形式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我们在课题调查时通过金华日报社网络部技术人员金然先生获得不少第一手材料,该部门已制作了一个尝试性的3G手机报,事实证明,升级为3G网站型手机报后,其界面丰富程度与美观程度大大提高,功能更强,用户体验非常好。

但WAP网站型手机报的开发类似网页制作,3G网站型手机报就相当于软件开发,规格、标准、针对不同手机都有不同。3G平台技术不难,纯粹把新闻内容搬到手机上也不难,难点在于软件开发和功能设置。目前全国开通3G网站型手机报的报媒大多还停留在简单照搬阶段,即用手机屏幕移动可看到一整张完整的报纸。

金华日报与中国移动金华分公司合作推出的无线新闻网站――掌上金华,自运行以来,一个月的流量收入只有三四万元,分成之后,报社得到的非常少。同时用户用手机阅读新闻网站的好习惯尚未养成,许多人只打开一两个网页后就直接进入论坛。原因是手机上网流量费仍然高昂,用户使用流量大多采用包月形式,很难像使用电脑在固定网络上网那样可点开一个又一个网页随意浏览。鉴于此,报媒在这一阶段的布局要考虑手机网民心理:希望尽可能节省流量,同时又会把用户使用固定网络的部分习惯带入手机上网,以及有着对新鲜事物的尝试心理。

笔者设想,报媒可运用微博作为绕开运营商培养网站型手机报客户的平台,使新闻传播提速,并增加互动性。2010年是微博快速兴起的一年。报媒在国内主流微博网站上开设了官方微博,在新闻部门内设置专门的微博编辑,同时以采编考核奖励的方式鼓励全报社记者随时写作140字以内的短新闻上传,并把流程缩减到记者边采访边写、编辑审阅发送、领导终审上传3个环节,使新闻时效性大大增强,从而增加了纸媒的网上影响力。同时地方报媒可利用其开设的地方新闻门户网站推出地方版微博,吸引读者参与报料和评报,由专门的微博管理人员与读者进行互动。

利用手机支付,开拓报媒发行、广告新空间

传统报媒每年在发行和广告上都要投入大量成本,以往的经营模式主要是针对大客户,但在“3G后时代”,零散的个体网民却能发挥“长尾效应”,成为报媒发行和广告全新的增长点。其发展基础来源于2010年网上支付的成熟。

2010年可以看做是网上支付的转折年,国家相关监管政策和实施细则正式出台。截至当年12月,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到1.37亿人,使用率为30%。[7]手机支付作为网上支付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各主流网上支付服务提供商、银行及运营商的大力投入。2010年9月1日起施行的手机预付卡实名制也推动了手机支付的快速发展。

长尾理论被认为是对传统的“二八定律”的彻底叛逆。“长尾”这一概念由《连线》杂志主编Chris Anderson在2004年10月的《长尾》一文中最早提出,用来描述诸如亚马逊和Netflix之类网站的商业和经济模式。Chris认为:“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就可以和那些数量不多的热卖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如果互联网企业销售的是虚拟产品,则支付和配送成本几乎为0,可以把长尾理论发挥到极致。”[8]

笔者认为,报媒在与手机媒体的融合中运用“长尾理论”,首先可使纸质报纸的订阅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足不出户,通过手机付费订报,能把读者的每一次冲动性消费欲望转变为报社实在的发行收益,再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发行部门和报亭的联动来实时管理、降低成本,能聚集零散读者的力量提高报纸的发行量。其次,手机媒体可作为报社分类广告的付费刊登平台。时下分类广告正在成为报纸最为重要的广告形式之一,其广告刊登的多是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或个人信息,内容丰富多彩,贴近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价格也相对较低,是每个人都可以购买的广告。[9]利用手机媒体来完成分类广告的收集与费用支付,非常有利于促进报媒对这一市场的开拓。

地方报媒可利用网站、论坛开发SNS

除了开发网站型手机报外,地方报媒更可以利用现有的新闻网站转型为当地的移动互联门户,并开发SNS(社交网络)等服务。黑莓手机制造商RIM公司总裁Jim Balsillie表示,社交网络的应用将会是未来手机发展的一个趋势。[10]

虽然许多互联网门户网站和3G手机门户网站都已开始了这方面的布局,但对于地方媒体来说,在移动互联网表现出明显的SOLOMO(即社交+本地化+移动)趋势的情况下,本地互联网门户网站占有很大的优势。[11]

笔者所在的金华日报社2000年9月建立了金华新闻网。据网络部负责经营的副主任潘毅介绍,他们一方面通过报网互动的方式加大网站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建立一个地方性的人气社区,开展活动营销的方式,争取硬性广告之外的多渠道经营。前几年,金华新闻网虽然通过报纸提供的新闻素材成功地占据了当地网站点击量第一的宝座,却无法有效吸引商家前来投广告,原因是黏性不够,每位网友在网站中停留的时间都不长,点击页面的数量往往只有两三个。面对此现状,金华新闻网开始变革,以本地新闻为主打头条,配合视频采访和话题性的讨论,并通过论坛、报网互动等方式,尽可能让网民参与进来。此外,还推出购物街、房产、汽车、美食以及亲子等频道,并通过报网互动扩大频道的影响力,从而打开了某一领域的广告市场。

如为了做强“亲子板块”,2010年8月,金华新闻网与金华日报社合作,推出了“地球我来了――宝宝出生日记”互动活动。此活动迅速吸引了近百位网友参与。2010年12月又推出了台历宝宝大赛,吸引了近500个宝宝参加,尤其是2011年1月8日至18日投票期间,家长们绞尽脑汁发动亲朋好友为宝宝投票,第一名的宝宝获得了29303名网友支持。通过报网互动,金华新闻网亲子频道的影响力迅速超过了本地的各民营网站。

结语

综上所述,媒体之间的竞争,从形式上看不外乎团队力量的积累、运用之物化,但实质上是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的博弈。因此,报媒要抓住机遇把创新作为发展的引擎。在3G视阈下,报媒要创新思路,分两个阶段实施3G布局:在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培育初期,重在强化措施抢喝“头啖汤”;利用WAP网站型手机报、微博增加读者黏性。在移动互联网新闻服务市场真正启动后,报媒要不失时机加大投入,利用3G网站型手机报的优势全面改造传统的经营模式。尤其要利用手机支付,开拓发行、广告新空间;利用网站、论坛开发SNS,从而扩大自身的发展空间。

[本文为金华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立项课题“‘3G后时代’报媒与手机媒体融合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09)]

参考文献:

[1]刘永昶.3G时代手机报的发展机遇[J].新闻前哨,2010(1).

[2]洵磊.2011中国移动互联网将成最吸金行业[EB/OL].http://省略/manage/2011-02/.

[3]包梅.六城市启动TD-LTE试验布局 4G勿让3G成鸡肋[N].中国证券报,2011-01-07.

[4]李晓玉.3G成就终端厂商盛宴 全面井喷要过应用门[N].通信信息报,2011.

[5]彭波.2010中国报业全景点评:回应数字化发展新媒体[J].传媒,2011(1).

[6]易观国际.中国手机阅读市场用户调研报告2010[EB/OL].http://省略/Info/2011-02-05.

[7]吴联.2010年中国互联网络应用状况[EB/OL].http://blog.省略/.

[8]张永刚.中国网上支付用户达1.37亿人[N].金融时报,2011-01-31.

[9]互动百科.长尾理论[EB/OL].http://省略/wiki/.

[10]陈旭东,李茗.主流报媒出击分类广告蓝海市场[J].中国广告,2011(7).

[11]石安.手机SNS:下一个“金矿”[EB/OL].http://blog.省略/s/2008-05-07.

第6篇:网上支付调研范文

随着B2C和C2C的日渐走红,人们在关注琳琅满目的产品同时,对电子支付也越发重视起来。当各大银行开始提倡大力拓展电子商务时,电子支付的商业价值陡然暴涨,经营各种支付业务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似乎电子支付的春天已经来临。然而,就在第三方支付的崛起给电子商务带来了全新的生机和活力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行业监管、支付安全、诚信问题等,再次提醒人们需要重新审视电子支付。

百家争鸣亟待监管

7月下旬,在业界翘首期盼央行发放电子支付的牌照之际,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的“2006中国电子支付高层论坛”吸引了所有从事电子支付业务的银行和公司关注。

首信易支付、云网、环讯IPS、腾讯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的争相登台、各家银行负责人的集体亮相,一切都在暗示着:电子支付已经成为必争之地。

“其实中国的电子商务刚刚起步,所以电子支付市场也没有大家猜想的那样成熟,但电子支付是一种趋势。”一位参会的银行代表这样告诉记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支付清算研究中心副理事长王国刚表示,由于人们对电子支付的了解不够,电子支付在中国整个金融的发展过程中还不能有效地展开其功能。而实际上,作为金融方面的重要载体,电子支付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便利各类机构客户和个人客户的交易性。

在国内,较早经营电子支付的是两家具有金融背景、熟悉银行支付业务的公司,“北首信,南环讯”指的就是北京的首信易支付和上海的环讯IPS两家公司。“早期的支付公司主要都是从事B2B业务,资金流都在银行,所以问题不大。但是,现在各种支付平台都有人做,线上线下、座机手机各种方式都有,是真是假让人无从选择。”北京某大学电子商务学院副教授在会场向记者表达了他的个人看法。

据有关数据显示,信息产业部通过审查已经批准了19家电子商务认证机构,分布在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去年年底电子认证牌照达到260多万张,预计今年年底会超过300万张。而据粗略估计,目前我国提供网上第三方支付服务的机构已经超过50家。

针对支付宝、贝宝等国内50多家支付机构,社科院金融所不久前在《现代电子支付与中国经济》报告中警示───此类机构从事资金吸储并形成资金沉淀,如缺乏有效的流动性管理,则可能存在资金安全和支付的风险。社科院金融所还认为,第三方机构开立支付结算账户,先代收买家款项,然后付款给卖家,这实际上已突破了现有的诸多特许经营的限制,它们可能为非法转移资金和套现提供便利,形成潜在的金融风险。

交通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兰福民认为,规范、诚信和安全已经成为互联网迅猛发展中电子支付的瓶颈,所以加大对支付行业的监管刻不容缓。

利弊均在难做取舍

《电子签名法》和《电子支付指引》已经实施近一年,其中包括“电子支付交易品种可能存在的全部风险,包括该品种的操作风险、未采取的安全措施、无法采取安全措施的安全漏洞等”、“客户使用电子支付交易品种可能产生的风险”、“争议及差错处理方式”等内容,都关系到银行服务业服务风气的整改。但是相关的条文还只是停留在纸面上,企业和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还没有受到尊重。

那么,在享受电子支付特别是网上支付便捷性的同时,风险由谁承担?用户应该如何取舍呢?简单看就是涉及电子支付的安全问题和银行在支付过程扮演的角色问题。具体分析,焦点主要集中在支付安全的法律保障、风险责任的承担、网上支付服务的规范、电子货币的合法性、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法性等多个方面。

安全首先关联的就是银行账户的保密性。据中国工商银行业务电子银行部业务推广处的周永林介绍,中国工商银行最早是采用密码登录账号的方式,但是对企业客户从登录开始就使用数字认证。2003年推出硬件数字证书U盾,今年8月10日还将推出一款新的安全产品“电子银行口令卡”,用户每次使用的时候就都是另外一个新的密码。

“技术风险、声誉风险和法律风险有可能造成网络银行的信用危机和金融危机。因此,对网上银行应该有法律主体的确认,承不承认法律的主体是机构的主体和商业的主体,是不是应该作为银行的主体监管,是迫切需要明确的问题。”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业务创新与协调监管部主任李伏安认为,电子银行发展的起始是无形的支付行为,网上支付是当前电子银行发展的最大难题。

云网总裁朱子刚则表示,支付安全代表着国家金融的安全,在电子支付发展的初期需要政府的认可、行业的自律以及与其他行业的互动和带动,最重要的消费者、企业或个人作为买方付款方的接受才是核心。朱子刚把安全分为四个层次,最基础的层次是运营安全,包括组织结构、内部的管理、企业所代表的特征和利益体方面,支撑了运营安全的基础。

“其实电子支付的安全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支付的安全保障,包括技术和体制;第二个是用户对于电子支付的信心。”一位从事银行电子支付系统研发的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诚信已成关键

提及电子商务的建设和电子支付环节的运作,避不开的大问题就是“诚信”,这似乎已经成为中国电子支付领域的永恒话题。总有一部分专家站出来指责社会缺乏诚信,致使电子商务在国内发展一直存在很大的障碍。但是这种诚信的对象长期以来都锁定于普通用户,难道只有普通用户缺乏诚信吗?

由于电子商务目前主要通过网络完成,网上交易和支付就可能出现某一方不守信用的现象。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支付平台已经能够尽量避免这方面的损失。但是越来越多的支付厂商加入电子支付的“游戏”,如果有谁作弊怎么办?只有大家遵从一个规范,产业才能进行。在众多行业涉足电子支付的时候,“支付平台诚信也是关键”。

在管理制度上,包括商家的信用度、用户的保存机制、日常的处理和业务流程的监管,围绕前三项最重要的事情是底层和业务流程的监管。通过推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保证交易的流程,在交易中如果有问题可以随时有系统的告急。在内部有对所有信息的权限加密,防止内部、外部信息的破译或者是泄露。

同时,交易一定离不开商家,对商家的信用度有一个完整的评级,确保商家的信誉好,也确保用户能够得到放心满意的服务。因此,不断地对商家和用户进行评级,支付公司不仅是交易的中间体,也同时承担信誉保证的责任,要对双方交易的流程有一定的实时的监控。

“最大的安全隐患是一些看准了支付行当,但是又没有强大实力公司的介入。他们可能对电子支付有种不安,不把它作为长期的业务进行经营,这样对行业用户和客户会产生很大的危机。” 广州易卡总经理闵锐认为,电子支付要长期运营,需要银行对整个交易的资金进行流程的监控,并且让银行介入到信用控制中,通过各方面多层保护,来保障交易的安全性。

在国家相关部门尚未有效行动之前,行业自律也是保持第三方支付平台信守规则的一种方式。于是,为了推动电子支付产业快速、规范地发展,此次参会企业讨论了《中国电子支付行业自律倡议书》,呼吁相关各方携起手来,加强自律,依法经营,提高行业信誉,改进服务质量,共同营造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将持续改善支付服务的方式与质量、安全运行、谨慎运营、客户至上,作为基本原则。

同时为了确保用户和商户资金的安全,维护电子支付交易参与者的合法权益,防范支付风险,根据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的现状,结合主要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的运行经验,首信易支付、云网、腾讯财付通等企业发起单位发起了《第三方电子支付服务机构内部运营管理规范建议(草案)》。

长远方向是融合

虽然电子支付在国内还存在很多问题,但不断向前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所以关于电子支付的发展方向也成为与会嘉宾和电子商务人士积极讨论的一个问题。

在各家第三方支付公司推出适用于不同人群领域的支付平台时,融合是谈论较多的趋势之一。究竟如何融合呢?可以预测的方向是,网上支付和移动支付的融合。这种跨媒介的合作,可以提高用户覆盖面,满足更多种类的支付需求。另外,网上支付和卡机支付的合作是一种跨渠道的合作,能够满足线上、线下不同的购买需求,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子支付的要求。

当然电话支付在国内仍然具有巨大商机,特别是在小额支付方面。久通科技副总经理苏海介绍,电话小额支付服务一经推出,即受到广大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和网民的青睐,尤其在网站小额产品支付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同时,灵活的全网结算方式、利润分配方式,也是其受到广大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欢迎的主要原因。

作为拥有国内最大网络社区资源的腾讯财付通总经理刘颖麒认为,互联网将越来越普及,最后融入生活环境中。在此背景下,用户在线消费和在线支付的需求越来越明确,基于企业和个人电子商务发展的契机已经出现。“我们期望打造‘一站式’在线支付的形式,以更好地发展在线电子支付。要对用户的需求进行深度的研究和关注,对支付服务的体验要不断地有所改善,还应当建立一个开放、合作、共同发展的模式去推动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的发展。 ”

“移动支付模式可以和一种安全的技术相结合,例如生物技术和动态密码身份认证,各自的结合满足了用户对安全的需求,向多元化的支付方向发展。”上海环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栾毓敏告诉记者说,其实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更加符合电子支付市场的壮大和成熟,因为目前中国的支付市场交给任何一家支付公司都不可能全部包揽。所以需要细分市场,对产品进行定位,要深入了解目标用户的需求,进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产品。

“现在最重要的是大家先把各自的产品做好,共同去赢取‘用户的信任’,共同努力去营建整体的市场环境。”上海环迅栾毓敏的倡议也许正是广大用户所期望的一种态度,这样国内的电子支付乃至电子商务才能走得更远。

链接:国内主要支付模式

充值卡支付:其优势是直接、实在,用户用钱直接购买实物,用户容易接受;但弊端是卡主要通过网吧或门市销售,用户群体有限,而且渠道建设周期长、成本高。

银行/邮政汇款支付:其优势是渠道成本几乎为零,任何用户均可采用;缺点是对最终用户极其繁琐、不便,且用户不能立即使用,而商家对于核对汇款及用户返回支付卡也需要人力支持。

网上银行:其优势是快捷、方便,费用实时划扣,基本不存在坏账风险,支付成本也较为低廉;但其最大问题是支付过程不能保证百分百安全,大多数银行使用网络支付需要用户到柜台办理申请手续,因此用户普及程度较低。

第三方支付:比如慧聪的“买卖通”、淘宝的“支付宝”。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解决了银行无法解决的信用问题,这种服务消除了买卖双方的担忧,是得到市场认可的安全模式。但基本只限于在其自己的网站上使用,没有被推广和普及。

电话支付:这是固定电话和小灵通用户通过拨打当地声讯支付热线获得电子账号,然后凭电子账号到相应网站购买其收费产品的支付方式。其特点是普及程度高、支付快捷方便、渠道建立快,非常适合互联网小额产品的支付(每次支付一般在30元以下),但缺点是不适合大额产品支付。

观点:第三方支付是否合格?

与2005年的“网上支付”主题略有不同,今年电子商务世界的大会把范围扩大到了“电子支付”。这也许和国家近期可能颁布的电子支付牌照有关,因为2006年出现的一些电话支付公司也在积极争取这块第三方支付的通行证。但是,经历了这些年的发展,国内的第三方支付是否已经合格了呢?

毋庸置疑,电子支付是电子商务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是因为早期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在电子银行方面的建设步伐相对迟缓,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崛起迅速填补了这一空白。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在整个电子商务,特别是B2C、C2C市场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央行决定把他们定位为金融增值业务服务商。市场初期的不规范,加上缺乏强有力的监控和管理,目前第三方支付平台其实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他们获取最终的电子支付牌照,也可能与广大电子商务用户的切身利益直接挂钩。

首先,第三方支付平台吸纳和存储了大量的过流资金,形成资金的沉淀甚至挪作它用。据相关调研机构估计,每天因资金过流而滞留于第三方平台上的资金达到百万元级别,全年可以累积数亿账户资金。

因为目前国家未对此类资金强化管理,这些金额巨大的资金流可能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保留近一周时间(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平台甚至更长)。作为资金的短暂管理者,是否能够安全保管、是否会利用其他渠道“钱滚钱”?一旦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首信、云网、环讯等业内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负责人都向记者表示,他们不存在资金的滞留和挪用,但不排除其他公司会出现此类情况。

其次,部分第三方支付公司参与资金结算业务。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结算业务属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必须经过银监会的批准才能参与。在不合法但无具体法律条文指定为非法的“灰色地带”,部分第三方支付公司已经逾越了界限,突破了国家赋予商业银行的特许经营限制。

“某些支付平台可能是和银行一起合作的,所以银行对于第三方支付公司涉足结算业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据参会的一位金融专家称,这种行为普通消费者很难监督,只能依赖国家监管部门出台相应措施治理,或者支付平台“洁身自好”。

第三,虚拟货币的混乱,影响了电子商务的有序进行,普通网站推广的电子货币有待国家法律明确。在互联网领域,虚拟货币已经有多家涉及小额交易的网站自己推出,包括联众、百度、腾讯等公司。在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上,这些虚拟货币已经被用户普遍接受,甚至起到硬通货的作用。

但是在金融业日渐电子化的将来,越来越多的虚拟币会出现,第三方支付平台该不该允许其交易?这一点值得第三方支付公司考虑,因为只有央行才有发行货币的权利。那么,支付平台是不是可能把虚拟币当作产品来交易?这些都是将来面临尴尬的病症所在。

第7篇:网上支付调研范文

[关键词]网上银行营销策略对策

网上银行(internetbanking)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一种新型银行服务手段。1995年10月8日,世界上第一家网上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firstnetworkbank,SFBN)在美国诞生。1997年初,招商银行率先在国内尝试网上银行业务,随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先后开展了网上银行业务。网上银行的技术基础,使其具有灵活、强大的业务创新能力,不仅可以延伸、改良传统的银行业务,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服务效率,还产生了诸如银证合一、存折炒股、在线支付等新业务,并且其创新的空间还很巨大。同时,网上银行的出现弥补了传统银行业无法或不便涉及的领域,其信息容量惊人,且灵活、便捷,正被人们迅速接受。可以预料,传统银行业支撑着网上银行业务的快速成长,网上银行也将拉动传统银行业务的持续发展。能否及时、有效地在网上银行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不仅关系到能否保持商业银行现有的市场份额,也将决定其未来的市场结构。面对激烈的竞争态势,如何找准网上银行的市场定位、制定营销策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效益,已经成为我国银行当前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的现状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半年新增4300万,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其中,宽带网民数已达到2.14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305万人。但另一方面,互联网普及率只有19.1%,仍然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1.1%),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并持续高速发展,为我国网络银行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01年,我国网上银行用户只有200多万户,2005年已发展到3460万户。2006年上半年已获准开放的外国银行开设网上银行的有48家,农村信用社约有5家也开设了网上银行,07年上半年的网上银行客户数达6900万左右,网银交易额约140多万亿。其中工商银行个人网上银行集银行、投资、理财于一体,可以为客户提供包括账户查询、转账、7×24小时汇款、缴费站、网上外汇、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网上黄金、网上期货、在线支付等多种服务,是目前国内功能比较齐全的个人网上银行。截至2007年11月,工商银行个人客户数已达3844万户,企业网上银行客户数达到94.9万户,电子银行交易额达到92.6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27%。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建清曾经在05年12月12日的“财经年会”上表示,要在未来四年内,把工行40%的业务转移到网上银行,十年内可能将把70%的银行业务转移到网络渠道。

二、我国网上银行市场营销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产品匮乏。目前中国网上银行的业务匮乏,没有发挥对银行业务的重组和再造功能。所提供的产品,无论是账务查询、转账服务、交费、银证转账,还是为企业销售网络办理结算、为集团客户进行内部资金调拨,除业务品种少的问题比较突出外,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这些产品只是传统业务在网络银行的实现,也就是说目前网络银行只起到了一个传统银行业务渠道的作用。在产品上没有完全摆脱传统业务功能的限制,没有推出利用网络银行直接面对客户的特性重组商业银行业务流程的新产品和新应用,在操作界面上没有体现个性化服务的特点,只是传统业务处理系统界面的简单模仿,没有体现网络的根本属性———靠变化和新颖吸引客户。

2.安全问题。自2004年,社会上开始出现假冒银行网站,利用木马病毒或者通过欺诈手段盗取客户资金的情况。根据对网上银行的调查,以全国10个经济发达城市为样本空间,对现有客户、潜在客户和不可能客户均进行统计,有50%~70%的用户认为网上银行不安全,这与互联网的一些调查结果相吻合。互联网网民最反感的问题也集中在安全问题,选择比例最高的十个问题中涉及安全的有五条,网络病毒、入侵、网络陷阱、隐私泄漏等。所有统计数据表明,安全成为网上银行各方最关心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网上银行就不能健康、快速的发展。

3.品牌形象问题。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的竞争,拥有市场的惟一途径是先拥有占市场优势的品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品牌形象的重要性,各个分行、支行各自为政,纷纷设立自己的网站,各网站是孤立的,彼此互不相连,各自推广自己的网站,忽略了整体的品牌形象的建立。银行系统内的网络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不能达到商业银行网络营销的最佳效果。

4.网上支付信用体制不健全。银行对于各种电子商务活动,主要是支持和服务。网上支付可以减少银行成本,加快处理速度,方便客户、扩展业务,以快捷简便的方式,使消费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通过互联网获得银行的支持服务,而无需再到银行传统的营业柜台。在电子银行交易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是支付手段,电子银行交易双方通过Internet进行交流,洽谈确认,最终通过支付手段得以实现。但是,我国网上银行的网上支付手段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通过互联网提供网上支付的时间不长,业务量也较少。目前,已经开展的电子商务,使用了多种支付方式,包括信用卡、储蓄卡、邮政汇款和货到付款等多种方式,然而在多种方式中,货到付款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状况相比,我国许多人宁愿采取成本较高的货到付款方式,也不愿采取信用卡网上支行的方式。

三、我国网上银行的营销策略

1.建立和完善网上银行产品的新体系。首先,要以客户为中心,建立产品创新规划体系。客户是银行业竞争的主体,也是我们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做到想客户之所想,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要求,是我们产品创新的宗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产品创新前做好系统而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市场调研、论证,分析工作,了解客户真正需要的是怎样的产品、怎样的功能,了解客户心目中喜欢的电子银行模式和使用方式。同时,细分客户,针对不同的客户群进行相应的客户需求调查,再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户开发不同的产品。对于已经投产的创新产品要跟踪调查,及时了解客户的使用情况和反馈意见,高度重视收集客户信息,了解新产品对客户的适应性,并计算出该产品所占的市场价额,实现的经济效益等,从而提出修改意见,使产品的可行性和流动性进一步增强,并不断地完善,从而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其次,实行项目的量化管理,提高产品的创新效率。明确各部门在产品创新中的关系,严格规定产品的研发流程和开发时间,将每一产品的开发进行量化管理。并且,制定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业务创新部门员工的积极性,将所负责的产品创新工作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对于工作效率高、完成任务出色、工作中有创新思路且收效显着的部门和个人给予重奖,从而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最后,成立专门的电子银行部门,全面负责电子银行业务管理与新产品的推广工作,协调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形成整体优势,确保电子银行业务的顺利开展和电子银行新产品的成功推广。

2.切实解决电子银行的安全技术问题。实际上,技术问题早已不是发展电子银行的关键。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技术,我国信息应用技术与国外的差距并不是很大,有些方面还比较领先,所需的是进一步加强。为此,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加强信息产业、工商企业、银行及公安等部门的协商配合,完善安全技术和硬件设施,把网络通信技术和现代密码技术结合起来尽快建立客户终端浏览器码处理技术、防火墙技术和保护交易中枢不被入侵的三重安全防护措施。在充分分析网络脆弱性的基础上,通过采取物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安全策略、访问控制策略,构筑防火墙、安全接口、数字签名等高新网络技术的拓展来实现网络系统的事前防护。加快网络加密技术的创新、开发和应用,包括乱码加密处理、系统自动签退技术、网络使用记录检查评定技术、人体特征识别技术等。并且,建立不良借款人的预警名单和“黑名单”制度,实现统一授信的监控。同时,建立一整套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办法,加强电子银行业务的规范化管理,建立电子银行重大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明确具体重大事件内容,处理程序,着力解决好安全与发展速度的关系。在业务发展时,要时刻注意风险防范,努力为银行的客户创造一个安全的服务平台。

3.加强品牌塑造和推广,形成网上银行品牌优势。据调查,购买网上银行服务的顾客消费心理多属理智型,只有消费者认同的网上银行品牌,才有可能成为其最终的选择。同时,品牌的知名度和忠诚度不仅是可观的无形资产,更是网上银行持续创造利润的来源。国内网上银行发展较早的招商银行拥有“金葵花个人理财”、“点金企业理财”、“一网通”等知名网上银行服务品牌,工商银行则拥有“理财e站”企业网上现金服务平台、金融家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平台等知名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为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网上银行客户和业务量。与之比较,其他银行至今没有一个叫得响的网银品牌,在市场竞争中明显落于下风。因此,我国网上银行应加大品牌建设和宣传力度,塑造卓着的网银品牌形象,以此培养顾客的忠诚度并吸引潜在顾客,不断开拓市场。

4.对网上银行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进行准确定位。据调查,网上银行也存在明显的“二八定律”,即20%的客户带来80%的网上银行业务和利润。因此,网上银行目标市场定位应有针对性。从目前网上银行发展情况来看,对目标市场缺乏了解,对各类客户提供的网上金融产品和服务同质化现象严重,难以有效扩大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也分散了营销力量,难以形成网上银行的业务发展重心和增长点。因此,建议对国内网上银行市场进行细分和目标市场定位,对高创利的客户加强宣传和营销,并进行特别照顾,努力建立和维护他们的忠诚度。在公司网银业务(B2B)方面,建议定位于跨国公司、大型企业集团、优质上市公司及金融同业客户;在零售网银业务(B2C)方面,则定位于高端个人客户(白领、高收入、高学历群体)。

5.充分发掘客户的潜在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网上银行增值服务。目前绝大多数开办网上银行业务的分支机构只能提供简单的网上代缴费、购物支付、转帐、帐单查询等业务,与金融同业相比,网银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加之品牌形象一般,在竞争中无优势可言。对网上银行而言,目标市场客户群体的差异性更为明显,因此要针对不同客户的特点,设计与之相适应的网银产品和服务,同时应随时发现客户的变化,做出快速反映和创新。建议运用问卷调查、现场咨询、上门走访、消费者行为和偏好分析等手段,在充分发掘目标市场客户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的基础上,大力开拓网上银行创新性产品,针对客户特点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以满足其差异化的需求。如开发集团客户网上现金管理、网上企业和个人集合理财、网上授信及资金扣划、与证券公司合作推出网上银证资金划转和银证合一业务、与移动运营商合作推出手机支付业务、与其他商业银行合作推出跨行网上银行业务品种等。

参考文献:

[1]高学敏:网络营销[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钟赣生:银行营销[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第8篇:网上支付调研范文

[关键词]电子支付 ca认证 安全认证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电子商务在全球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电子商务的核心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电子交易平台,二是电子支付体系,三是物流配送体系。而其核心环节是电子支付,电子支付的实现必须建立一个第三方的安全认证机构—cacertificateauthority,以作为消费者、电子商场和银行身份认证的权威中介。它是电子商务和网上银行交易的权威、可信赖及公正的第三方机构;它为电子商务环境中各个实体颁发电子证书,以证明各实体身份的真实性,并负责在交易中检验和管理证书。

一、ca认证过程简介

ca是通过对持卡人核对数字签名的方法进行认证的,其具体过程为:首先,持卡人向发卡银行提出书面申请,发卡银行会对持卡人的资信进行调查;如果符合银行要求的条件,则发卡银行将持卡人的账户信息(pan)根据传统方式(如信函)发送给ca认证机构;然后,ca认证机构用私人密钥(privatekey)对pan进行加密,生成持卡人的数字签名,该数字签名即是为保证接受方能够对公正的第三方证明其收到的报文的真实性和发送源的真实性而采取的一种安全措施;最后持卡人获得属于他的数字签名,同时电子商场也需要获得相应的电子许可证id号,以作为鉴别身份的唯一标识,从而成为网络成员。

通过ca系统进行交易时,ca系统将同时检验交易各方的ca认证,认证购买者是否为有购买能力且经过认证的有相应消费能力的消费者;认证销售商是否为ca认证的可信任的销售组织,是否为通过ca认证的可信任的销售商;认证银行是否是通过ca认证可以承担网上安全支付的银行。如果三方验证无误,ca系统将通过交易请求。简单的理解就是交易的各方必须通过ca这个公正的第三方机构来领取一个可以通过验证的身份识别标识,也就是ca的电子证书,这样才能进行电子商务交易并进行网上支付费用。消费者在网上进行购物时必须持有此证书,在交易前进行认证,认证后确认交易生效。

二、ca认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ca系统的起步始自1999年年初经过市场调研和一系列可行性研究,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联合12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共同建立国家级金融认证机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该机构于20__年6月建设完毕并开始运营,成为我国第一家支持网上金融业务权威而公正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目前中国金融ca系统主要由setca和non-setca两部分构成。setca是为了在网上购物时使用特定的银行卡来进行结算类型的业务建立,这种业务安全性及可靠性高。non-set对于业务应用的范围没有严格的定义,结合电子商务具体的、实际的应用,根据每个应用的风险程度不同可分为低风险值和高风险值这两类证书(即个人/普通证书和高级/企业证书)。non-set对于用户认证的要求比起set系统来要低一些,同时也灵活一些。

cfca的成立可以说是中国ca认证工作的奠基石,目前证书的使用对象主要是网上银行,已有相当数量银行使用证书进行网上支付和转账,如建设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等都已开始使用cfca证书,而自20__年起证券业也开始使用ca证书进行网上交易。

目前全国ca认证系统的建设资金已超过5亿元,从事ca运营人员已达20__人,但是20__年全国证书发放量不超过30万张(包含测试证书),业务总收入不超过1500万元。目前ca认证市场主要由各大行业或地方政府部门组成的认证机构构成,如中国电信ca安全认证体系(ctca)、上海电子商务ca认证中心(sheca)、广东省电子商务认证中心(cnca)等。由此看来,中国的ca市场还没有形成,还处于市场培育阶段。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中国ca市场从零到起步,也是一个需要逐步实践与规范的过程,只有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脚踏实地做工作,ca认证市场才能取得健康快速发展。

1.安全问题。一是支付的技术安全问题:许多做ca产品的厂商目前讲的安全基本上是指解决了加密和签名的问题,其实ca涉及的安全远不止这些。因为ca跟密码不一样,它不是放在一个台上面独立的屋子里面就能运行的,而是处于动态运行和实时运行的一种环境。特别是大部分计算机硬件设备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许多国产的安全产品其核心技术也是外国的,这些都成为网上支付安全的隐患。二是支付的信用安全问题:各ca颁发的电子证书各自为政、交叉混乱的情况仍然存在,身份认证系统不完善不统一,认证作用只是保证一对一的网上交易安全可信,而不能保证多家统一联网交易的便利,所以各网上银行彼此授信建立互联网络仍需加强。

2.缺乏协调统一的规划设计和没有行业技术标准。各个认证中心都是独立构建的,引进的技术和产品各有不同,也没有共同的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实现互通确实面临很大困难。认证中心的理想状态是全国建立一个统一认证体系,由若干个机构来颁发证书。要实现全国统一认证需满足以下条件:构建统一的认证体系、执行共同的证书认证标准和统一的实施策略、建立配套的法律法规环境等。另外,不同行业认证需求也不同,有些行业除了要求网上身份鉴别的基本需求外,还要求在证书中包含有行业信息,如银行目前使用的set协议就只是面对银行应用的协议。在这个协议中规定了证书中某一个字段对应银行卡的卡号,所以只能在银行业使用,不适合其他行业。从目前来看,只有网上身份认证可以实现互联互通。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国家可以建一个统一的根ca(如美国的邮政ca),其他各地各行业的ca设置在这个根ca之下,信任链可以通过根ca交汇在一起,从而实现互通。

3.相关行业法规的建立健全问题。电子商务这一全新的商务模式发展迅猛,使得世界各国原有的法律体系出现了漏洞和空白点,所以用法律手段规范电子商务支付结算中的基本关系是当务之急。尽管中国金融ca在建立的同时也制定了“证书运作管理规范”(cps),在中国目前电子商务法律环境尚不健全的情况下,cps实际上就是认证中心的法规,但机构级别的规范毕竟不能代替行业法规,一旦发生电子商务引起的大额经济纠纷,法律缺失情况下的认定方式必将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电子

商务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

四、发展方向

从长远来看,我国的ca认证市场最需要的还是改变经营体制和理念,即ca认证机构急需引进商业化运作模式。虽然金融业、证券公司等领域已成功进行了大量的、可靠的网上交易,为ca认证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从总体上来说仍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配套,而且经营亏损现象比较普遍。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日益完善,电子商务的应用将逐步展开并走向成熟,“以应用促ca,以ca助应用”已成为中国ca市场发展的一种共识。遵循着这条路继续探索与发展,必将使中国ca市场走向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刘东.ca认证技术初探[j].宁夏科技,20__

2曹玫.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的市场化之路[j].电子商务世界,20__

第9篇:网上支付调研范文

1.对B2C的基本简介

B2C即企业通过互联网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新型的购物环境———网上商店(卓越亚马逊、京东商城、凡客诚品、当当网、淘宝天猫商城等),消费者通过网络在网上购物、在网上支付。近两年,B2C市场发展迅速。过去三年,中国电子商务B2C市场年均增长率超过两倍。一家欧洲咨询公司8月1日在此间报告说,中国电子商务B2C市场到2014年规模有望接近7700亿元人民币。

2.中国传统企业对B2C的选择

传统企业要清楚地认识到,互联网的基因是找入口和流量的基因,它处于大脑中枢的位置,零售则是骨骼和血肉。其次,传统企业在选择B2C策略前首先要对企业的定位进行分析。在中国传统企业以往实施B2B的策略中,利用其原有的渠道,以及其他分销方面的优势,在实现B2B经营模式的过程中并不会遇到发展桎梏。只有充分考虑自身的情况,结合自己给产品定位,才能做到准确营销。企业的定位是做好产品推广的第一步,所以十分重要。

3.实施B2C的策略研究

第一,提供详尽的产品背景并方便查询。企业在实施B2C中,要保证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资料完善,并且方便查询。针对此策略,企业更应该将消费者可能熟知的,市场中经常出现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第二,参考价格。B2C的直接模式,使得企业有更多的获利空间,以此降低顾客购买产品的成本,增加产品带给顾客的价值,保证价格便宜不再是难事。第三,敏捷快速的配送服务。中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物流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中国物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第四,配套安全的网上支付系统。第三方支付平台市场规模增长极其迅速,为网上支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第五,沟通服务的建设。现在网站运营都在考虑利用电子商务来增加销售额,提高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在这个过程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但是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咨询量。通过网站客服人员和和浏览者之间的沟通,我们首先可以让他们来了解我们的产品优势、我们的实力等方面的内容,最后促成与浏览者达成交易,其次可以拿到用户的联系方式(电话、QQ、邮箱)供后期跟踪回访服务,促成以后的销售。第六,找准目标市场。随着大部分用户群体表现的理智性和企业化特性,他们会通过更具体的搜索对比获取更多的产品信息来决定购买行为,在这个层面上,电子商务细分市场显得尤为重要。

二、细分市场对企业成功实施B2C的重要性

1.市场细分的定义

美国市场学家温德尔•史密斯(WendellR.Smith)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了细分市场的概念,市场细分(marketsegmenta-tion)就是指营销者通过市场调研,依据消费者不同的需求欲望、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等,把某一产品的市场整体划分为若干消费者群的市场。这样每一个消费者群就是一个细分市场,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是具有类似需求倾向的消费者构成的群体。在传统行业中,我们可以看到,做得效益好的企业都是在细分市场中精耕细作的企业。传统的网站推广、信息陈列的模式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用户需求,根据商业成长规律,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商务模式,细分并精耕细作必将成为其今后的发展趋势。这种电子商务模式将对聚合单品,构建上下游的供应链起到很好的作用,“单品聚合”的电子商务产业时代必将到来。

2.市场细分对中国传统企业成功实施B2C的重要意义

(1)以消费者为导向,为顾客提供优质的生活导航,提供生活消费及商品信息等各方面的服务。面对多样化的消费者,如果没有市场细分,企业无法得到准确有利的数据来服务于企业决策。对于大部分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莫测都容易导致决策失灵,而市场的细分能够帮助企业给目标市场提供更加“适宜”的服务。

(2)有利于发掘市场机会,发现新的商机。传统企业新创B2C模式,面对大量不熟知的市场,调查的过程中势必会发现一些市场机会。只有对行业、市场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在对市场进行细分的基础之上,才能发现对自己有效地一些市场机会,然后有的放矢地开发新市场。

(3)充分利用核心优势。每个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将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将每一块好钢用在刀刃上才能有重点的开发和培养市场机会,因此市场细分就是帮助企业利用有限的资源,扬长避短,在供需双方长期的了解中,来发现自身的优势,发挥出自己的核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