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欧洲银团市场发展历程
欧洲的银团市场起步虽然较晚,但是借鉴了美国的建设经验,发展速度和交易规模增长较快,受到欧洲地区差异性显著和银行贷款融资主导方式的影响,仍遗留着较多的私募市场特征。
兴起阶段
随着1998年欧元区建设开始,单一货币提升了交易效率以及企业并购活动的逐渐频繁,银团信贷市场逐步成为了欧洲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银行改变了传统角色设立贷款转让柜台积极做市,不断注入的流动性促进了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欧洲信贷市场原先主要以投资级贷款为主,主要用于商业项目融资,2000年经起以法国电信和联合利华为代表的商业并购活动日渐频繁,银团贷款中企业并购交易融资占比不断上升,2004年在新增银团贷款的占比达到77%。2004年开始一些投资机构逐渐关注杠杆贷款,发行结构金融产品CLO,目前已经占到机构投资贷款市场的60%以上。Reuters LPC European提供的逐日盯市报价服务,从2002年开始覆盖不到100只贷款的报价规模发展到2005年对超过1500只贷款进行报价。企业并购规模的不断增长和机构投资者的加入,推动了一级、二级市场交易规模的高速增长,由2002年的300亿欧元,到2007年市场规模达到顶峰,超过1500亿欧元。
恢复阶段
欧洲银团市场中的杠杆贷款到期期限主要集中于2014~2015年期间,未与经济危机重叠,信贷还款前景较为明朗,银团市场恢复的基础较好,恢复前景好于预期。2008年的信贷紧缩规模骤减之后,经过2009年的复苏,2010年则恢复到了700亿欧元的水平。欧洲银团市场的复苏,主要得益于杠杆融资领域及杠杆贷款的快速恢复,2009年约为150亿欧元,2010年快速增长达到了304亿欧元。欧洲企业的并购和杠杆收购活动因为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而活跃程度显著降低,此部分的融资需求并不旺盛,需求则主要集中于先前签发的银团贷款的偿还需求。因为欧洲的银团市场主要在2006年后开始兴起,所以之前签发的贷款规模并不大,而且这部分还款需求通过发行高收益债券得到满足,并未造成较大的还款压力及信用风险。两点因素推动了这一时期高收益债券的发行,一方面,银行为降低信用风险对其内部资产的调整,减缓了银团贷款的发放,只有为数不多与银行长期合作的企业获得了资金,而大部分企业被迫寻找新的融资途径。另一方面受到宏观金融环境的影响,利率水平下降驱使原有投资者将资金投向于固定收益产品。基于上述两方面的因素,推高了高收益债券的发行,2010年达到380亿欧元,超过了危机发生前的水平。欧洲银团市场的发展节奏虽较为缓慢,但是杠杆贷款的集中偿付期限也因此错开了危机的发生,企业本身信用质量较好,也为2014年、2015年再融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届时可通过高收益债券或者信贷二级市场的收购两种途径融资,所以前景较为明朗。
近一段时期的欧债危机对银团贷款确有影响,加重了贷款企业再融资的成本,但是具体来讲影响范围较小、影响不大。例如2007年希腊银团只占到了欧洲银团市场的1.27%,2010年到期的贷款总和也只有30亿欧元,2012年到期贷款只有4.9亿欧元。再融资的额度并不高,而且部分企业也已经通过行使延期的权利,推后偿付到期期限。
欧洲银团市场发展特征
结构特征
欧洲信贷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是银行和机构投资者,基本由商业银行主导,机构投资者所占市场整体份额并不高,大约在15%左右。参与银团贷款的商业银行,通常是采取“买入并持有”的策略,对杠杆贷款也是全部持有并作为其资产结构中的一部分。机构投资者中主要角色为发行结构化金融产品的CLO基金,对冲基金、养老金、高收益债券基金等,但没有相对应的基础利率基金。银团市场的主要产品类型包括银行贷款的循环信贷、分期摊还贷款(a级),机构贷款包括子弹贷款b级、c级,第二置留权贷款(second lien loan)和夹层贷款(mezzanine loan)。欧洲在2000年就开始使用夹层贷款,第二置留权贷款在2005年开始逐渐流行并快速增长以适应市场的融资需求。在银团贷款的设计过程中,会配置上述三种贷款的比例,调整贷款的价格,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流动性情况。
差异化特征
筹款企业与发放贷款的银行都有较为显著的本土偏好(home bias),而这种明显的偏好,阻碍了全球银团市场之间的融合,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市场分割。目前欧洲银团发放价格平均比美国市场要低30个基点,更低信用级别的贷款要比美国平均低20%左右。本土偏好是欧洲、美国的借款人和贷款人均认为各自市场与其他银团市场有着显著差异,不能任意替代,会首先选择本土市场作为筹款和贷款的场所。并且如果不能在本土筹资,两个市场以外的借款人也会首先选择欧洲市场发行银团贷款,因为欧洲有着较低的发行费用。相比较借款人,贷款方在多个主要银团市场的活跃程度要高一些,美国和欧洲的银团市场约有1/4的贷款由两个国家以外的投资者贷出,但是贷款方也还是有着比较强的本土偏好。这种借款人和贷款人的国际和地域上的差别,造成了明显的市场分割,这种情况影响了两个市场的价格融合。欧美银团市场之间存在的市场分割局面和套利无法解释的价格差异,可能是由于环境、机制或者机制运行状况不同造成的。
多样化特征
欧洲银团市场虽然名称看似统一,但由于各国经济环境、市场规模、法律制度、区域壁垒具有丰富的多样化特征,而这种多样化决定了银团市场将会具备多样化特征。具体而言,银团贷款是欧洲各国间资本流动的重要形式,大约有71%的银团贷款有国外资本参与。同时各国金融市场的规模差别很大,相比较大规模的金融市场,小规模金融市场通常无法提供高质量的股权市场、银行金融服务,并且具有较少的集中式银行体系和活跃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来充当资金的供给者。小规模金融市场的企业融资和并不激烈的银行间竞争刺激了跨国银行的介入及资本输入,这样可以弥补规模上带来的不利因素。而规模较大的金融市场,通常也会有跨国资本的输入,银团贷款的价格较高,意味着较高风险的项目融资。从资金供给需求角度,在小规模金融市场会出现贷款资金供给相对充裕的局面,而大规模金融市场则会出现需求相对旺盛的情况。
目前,为尽可能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资金配置效率,欧洲贷款市场协会(Loan Market Association,LMA)一直在致力推动银团市场的统一化进程,在此领域做了较多工作,例如为二级市场平价、抑价贷款交易制定了标准化文本,为一级市场的投资级、杠杆级贷款发行制定标准化文档,并逐渐形成了市场的操作标准。欧洲贷款市场协会及标准普尔等信用评级机构也在不断推进欧洲银团市场信息透明度,提供了面对会员信息服务,增加机构投资者获取信息的便利程度,以及不断推动公共评级建设,标准普尔推出欧洲信贷指数(S&P European Loan Index),和欧洲杠杆信贷指数(S&P European Leveraged Loan Index,ELLI)等系列指数。
市场基础与导向
欧洲银团市场主要以银行客户关系为基础和导向,市场化的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虽然机构投资者逐渐加入信贷市场,但目前左右市场贷款定价的力量不强,欧洲银行在银团贷款中仍占有主导地位。欧洲银团贷款的定价通常以欧洲银行间欧元同业拆借利率(Euribor)为基准,通常定价标准是在Euribor的基础上上浮200基点。银行为银团贷款设定了比较简单的价格标准,分期摊还贷款、b级贷款、c级贷款的利率分别为Euribor+200/250/300基点。这种以客户关系为导向正在逐步过渡到以交易和市场为导向,欧洲贷款市场也正在逐步引入市场弹性定价机制,针对市场的流动性情况调节贷款价格,逐渐增强市场决定因素,使价格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市场的信贷需求。所以,欧洲信贷二级市场中的交易活跃度不似美国那么高,导致了欧洲市场的A、AA、BBB等级贷款的价差相对较窄,特别地BBB等级贷款的风险溢价较小,相比而言美国同等级贷款则具有可观的风险溢价。
可供我国借鉴的四个领域
在“十一五”阶段,我国银团贷款业务呈现了较快的发展态势。国内银团贷款余额由2005年的0.23万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2.47万亿元人民币,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92%,银团贷款占公司贷款的比例不断提高,由1.72%提高到8.59%。2010年国内新签约银团贷款798笔,实现手续费收入43亿元。与快速的业务发展相比,我国的银团市场体系建设则稍显滞后,目前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没有真正建立起银团贷款的二级市场,银团贷款市场的分割较为明显。
借鉴欧洲、美国银团市场发展历程和机制特点,参照我国银团发展客观实际,建议采用统分结合、错落有致的形式,以统一市场与区域市场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满足企业融资需求,通过搞大、搞活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全方位推进多层次银团市场体系的发展建设。
扩大规模、提升标准化程度,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的一级市场建设。目前,我国银团市场处于割裂状态,标准化程度较低,业务操作和规范化程度与国际管理存在很大差距,并未充分发挥金融中介服务的规模经济特性,交易成本没有得到有效降低,相比较国内银团业务的迅猛发展及国内经济建设的强烈融资需求,银团一级市场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参照美国的经验,满足大规模的融资需求、风险分散以及信贷资产证券化创新的需要,必须要有一个完整而统一的银团一级市场为基础。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完善银团贷款市场体系,规范指导以及积极推动银团贷款一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继续提升银团贷款的标准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全国统一市场建设。中国银行业协会银团贷款与交易专业委员会积极发挥着类似美国银团贷款行业协会(LSTA)的作用,推动银团从“私募领域”向资本市场的转变,致力于交易流程、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工作,推进银团交易结算登记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可以预见到,一级市场的建设必将改变现有银团市场分割的局面,为银团市场体系夯实发展基础。
增进市场流动性、因地制宜,灵活推进区域化的二级市场建设。银团贷款市场的二级市场,从机制上讲,具有增加银团贷款市场的流动性、分散风险等诸多优点;从推进银团市场体系建设角度来看,二级市场的建设则具有重要意义。二级市场是银团市场能否从实现以客户关系为导向到以市场、交易为导向转变的关键,活跃的二级市场可以提升改善包括一级市场在内的整个市场体系效率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贷款定价效率、市场透明程度、标准化程度、企业信用评级评估准确程度等等,而这些效率因素,都密切关系着银团市场体系建设健康、高效地发展。所以,若一级市场是银团市场体系的基石,那么二级市场建设则是整个体系的优化机制。若参考欧洲、美国银团市场的现状及特点,其银团市场并不是纯粹完整统一的市场,由于存在着机制固有差异或者机制运行的差异,内部各市场之间存在着差异化的特征,而银团市场也根据市场环境、规模的不同,而表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即使在欧洲的市场机制和操作实践同质化的条件下,仍存在着不同市场之间“本土偏好”的效果;根据市场规模大小,欧洲内部银团市场发挥着企业债券融资或者风险分散机制的作用。与欧洲情况更为类似,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金融环境有较大差异,各地区的银团业务风险特征、市场透明度、业务规模、业务费用、贷款价差等等均有很大差异,统一的二级市场很难囊括或者消化掉这些因素。所以建议以搞活二级市场为指导思想,采用发展区域化的二级市场策略,灵活推进二级市场建设。通过形成不同特色的二级市场,能够利用市场因素,以更为合理的价格、更贴切地满足特定区域内企业或者重点项目的融资需求,真正发挥一个活跃二级市场的作用。
增加市场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切实完善市场机制建设。国外针对银团市场发挥的金融中介作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有着诸多研究,作为一种相对传统的金融工具,银团贷款本身就是为了解决某些特定类型企业的融资需求,这些类型的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通常是介于有信誉能够公开募集债券、或者经营境况不透明只能通过银行贷款或者私募资金之间。在银团募集过程中,市场透明程度、信用评级及企业信息披露对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具有尤为重要的作用。信用评级作为增进市场透明度的重要机制和方法,应在银团市场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要不断完善评级方法体系,建设具有权威的、公允性的、能够起到实际指导作用的评级体系。具体可在充分参考现有信贷评级办法的基础上,结合市场交易实践和贷款类型实际,不断发展和完善。一个良好的评级体系,是银团市场体系能够发挥市场化效率的核心环节。
无论是我国国情农情,还是基于国际经验,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批发市场都将是我国农产品尤其是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核心。
从我国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的现实和发展趋势看,在相当长时期内,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核心地位无法动摇。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基本特点是“三少”,即大型农场少,大型农产品零售商少,真正运转良好的规范农民合作组织更少。以上的“三少”特征,加上中国绝大多数城市的人口集聚特点,直接后果是“三小”,即农产品超小规模生产、农产品小规模零售和消费者小批量频繁购买。“三少”、“三小”的格局,决定了任何试图全面减少流通环节的政策措施(包括近年来大力实施的“农超对接”)取得实效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小生产者和小规模零售商占据绝对数量优势的“大海”中,即便一些大型超市从生产基地直接采购的比重有所提升,即便农产品电子商务异军突起,也基本上不会动摇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的核心地位。发达国家流行的订单农业、农工商一体化企业等“现代”农业组织模式以及“农超对接”等短链流通方式,在我国仍将长期处于辅助地位。
从国外经验尤其是东亚地区的经验看,批发市场也始终处于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核心。在东亚地区,农业生产者规模普遍较小,超级市场尤其是综合性大型超级市场的发展也落后于欧美国家,批发市场反而能够大量节约农产品交易的时间和费用,长期主导着农产品流通。在东亚地区,农产品的批发市场经由率曾长期超高80%。在过去几十年间,由于大型超市迅速发展,东亚地区主要农产品的批发市场经由率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下降,但是下降过程总体而言比较缓慢。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最新研究报告,在过去的20多年间,除花卉外,其他所有类别的鲜活农产品的批发市场经由率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1989年,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类的批发市场经由率分别为85.3%、82.7%、78.0%和23.5%,但是,到2011年,这一数据则分别变为73.0%、45.0%、56.0%和9.9%。不过,批发市场仍然是鲜活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62.4%的水果蔬菜(将蔬菜和水果合并计算的经由率,在日本称为“青果”)和56%的水产品仍经由批发市场进行交易。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国产水果蔬菜的批发市场经由率高达90%,花卉的批发市场经由率也高达83.4%(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食料产业局2013年的官网数据)。另外,该国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经由率的下降,主要不是源于连锁超市绕开批发市场从农场直接进货,而是由于加工食品和进口产品等市场经由率低的物品在流通中所占的比例增加所致(农林水产省食料产业局,2013)。以上经验表明,在农场平均规模较小的国家或地区,无论其整体经济和农业发展的水平如何,批发市场往往长期保持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核心地位。大型连锁超市的迅速扩张与农产品批发市场之间,并不必然是竞争和互替关系。
产地市场相对于销地市场的重要性将不断提高
今后一段时期内,农产品销地市场的数量将会持续减少,产地市场数量将会增加。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都经历过以销地市场为主的阶段。但是,顺应产销一体化的要求,各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开始出现微妙变化,即销地批发市场逐渐萎缩,而产地市场尤其是产地集配中心或收购市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美国是如此,日本和欧洲也大多如此。在这些国家,虽然销地批发市场在各国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地位都呈下降之势,但产地市场的地位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变得日益重要。在日本、韩国、台湾地区,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变迁,产地市场的重要性的不断提升。日本农协系统约3000个农产品集贸所,发挥着产地市场应发挥的挑选、包装或冷藏以及组织上市等重要职能。台湾各地也建有较高水平的产地市场,要求入市农产品分等分级、包装,在包装上标明供货商、品名、品级和数量等,由于大大提升了农产品质量水准,对农产品大量而快速地集散并高效对接超市、电子商务、直销等新型流通方式并实现优质优价,非常必要。而在超市极其发达、农产品批发市场经由率不断下降和“农超对接”非常普遍的欧美国家,农产品产地市场同样重要。在西欧,一般在农产品的集中产区,都建立有以“集货”为主要功能的交易市场,为附近地区的农场主出售农产品和大中城市采购商集中收购农产品提供一个直接见面、接洽交易的场所。法国著名的伦吉斯批发市场自从1990年代初期以来的交易量开始不断萎缩,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法国国内迅速崛起的连锁超市在郊外和产地建立了大量的集配中心,从这里直接向各连锁店发运货物。在美国,近 80%的农产品也是从产地经物流配送中心(实际上发挥着产地市场的功能)直接到达零售市场的。
不宜将所有农产品批发市场都界定为公益性市场
在所谓“公益性”的界定方面,必须考虑到我国的独特背景和现实约束,即已有众多多元化投资主体建设的、以“谁投资谁受益”为基本特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必然形成强烈的“路径依赖”:如果笼统地将所有农产品批发市场都界定为公益性市场,是否会引发政府越权或违法的嫌疑?但如果仅仅将所有新增批发市场界定为公益性市场,那么这些新增的公益性市场与既有市场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在今后进行竞争?这些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都是日本在近百年前制定《中央批发市场法》时不曾遭遇的。或许正是因为如此,2014年中央1号文件所使用的表述是“开展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试点”。课题组的建议是:公益性市场应该以产地市场为主,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市场为主。东部地区的市场、销地市场、城市市场可认定为半公益性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相结合。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集中表现在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要分配形式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一般城理的结合。为了实现,这一结合,我们首先应该探讨什么是市场经济的一竖东理。
概括地讲,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资源配置主要手段的经济。而市场,则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区域和反映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所以,市场经济又是以市场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发达的、规范化的、制度化的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有三个基本的原则:
一是财产权原则。它要求市场主体的产权必须明确,除了最终所有权关系明确外,更为重要的是企业法人产权关系明确,建立法人财产制度,企业的法人财产不可侵犯,企业法人有权拥有、占有、使用和处置自己的财产。
二是契约原则。它要求以契约为墓础建立社会经济组织相互关系和运行的纽带,使社会经济成为一种契约经济。缔约双方是平等的,签约是自由的,而一经签约就必须遵守,并为之承担法律责任。与之相应要建立一套契约制度和道德、文化观念。
三是自我负责原则。它要求市场主体对自己在市场上的行为完全自我负责,既拥有自我负责的权力,又承担自我负责的义务;既享受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利益,又承受自己行为所造成的损失。
市场经济有四个基本特征:
(1)自山公平的竞争。这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基础和活力的源泉。所谓自山公平的竞争,主要是指:在法律制度规定的前提下,市场主体有进入市场和退出市场的自山;有选择交易天对象和交易方式的自山;有独立自主经营的权利和自负其责的义务;市场对每一个参与交易者一视同仁,不加岐视;市场上没有过分集中的经济权力垄断市场;没有超经济的权力干预市场的正当竞争;竞争采取公开、公正和平等的方式进行。市场交易中的这种反干预、反垄断、反欺诈和实行自由化、公刑匕、平等化,是森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2)通过市场形成价格。这是市场经济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和力量所在。通过市场形成价格,要求社会的经济主体,包括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都要进入市场,并在市场上进行经济活动;众多的买者和卖者,在市场上通过自由、公开、公正和平等的竞争,产生市场价格;市场则包括有形的市场体系和无形的市场关系,市场是规范有序的;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和供求规律是形成市场价格的基础;原则上反对政府对价格的直接干预,同时也反对垄断对价格的操纵。
(3)政府间接干预。这是市场经济中政府与企业关系的主要特征。所谓问接干预,是指政府对企业在市场上的经营活动,通过法律、政策、税收、信贷、财政预算、货币发行、指导性计划、信息、经济形势分析、补贴和政府采购吞吐等手段,进行问接的干预和影响,诱导企业的投资方向和发展战略。而对企业合法的经营活动,则不加直接的行政干预,不下达指令性计划。政府的责任是创造并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提供企业自山发展的条件,规范市场经营行为,规划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协调总体经济关系。
企业优胜劣汰。这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结果,也是市场经济生命力之所在。市场的竞争是自山公平的,但也是激烈无情的。只有适应市场变化的经营强者,才能在市场上生存发展,而弱者只有被淘汰抛弃,出现企业破产和职工失业,都是市场经济必然的现象。市场经济与保护落后是格格不入的。伴随着优胜劣汰,将会产生资本的集中和垄断。而市场经营的风险性,则是市场经济对企业永存的压力和推动力。
市场经济的_L述一般原理,是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或统制经济相比较而言的,是本质的抽象的理论概括。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并不以纯粹的形式表现出来,它的实现是极为复杂多样的,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都有所不同。市场经济本身也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日益一体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人类管理经济能力水平的提高,市场经济的固有特点,越来越同政府干预和计划手段的运用相结合。产生出新的表现形式。这是我们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原理,改造我国经济体制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业体制时,应该十分注意的。只有坚持市场经济的一般原理,又紧密结合我国实际,才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业新体制。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业体制的构想要点
将市场经济的一般原理。运用到我国的商业改革,从总体上再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业体制,应从以下几个方而着手:
(一)构造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业所有制关系
市场经济企业经营的实质,是资本经营,实现资本的保仇和增位,是市场经济企业经营的根本要求,所以,财产关系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改革14年来,私营商业蓬勃发展,国合商业出现每况愈下的趋势,说明原有的“左”的一套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观念和形式,llJ的企业财产关系,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继续坚持旧的公有制,我们将失去社会主义商业;抛弃公有制,我们也将失去社会主义商业。所以,历史给我们的选择只有一条:创立新的公有制理,论,重新构造一个适应市场经济的公有制商业。就实践而言:
(1)调整商业宏观所有制结构。一是公有制为主休只体现在社会商业资本总额中,公有资本占多数,而不要求在每个行业、部门、企业中都占主体;二是公有制中集体、合作商业为主体,缩小国有商业资本比重;三是彻底打破集体、合作商业的“二全民”的模式,将资产最终所有权采取多种形式明确到职工人头上。
(2)重新构造企业微观所有制形式。对大型国有商业企业,实行股份化,除少数公开上市外,多数采取法人入股,并大力发展本企业职工持股,实行“工者有其股”。对中小型国有商业企业,一部分通过职工持股转变为集体企业,一部分直接卖给私人转为私营商业企业。对供销社,首先是通过职工持股转为职工集体所有,然后因地制宜地转为职工和农民共同集体所有,排除职工所有而直接转为农民所有是不现实的。对社会各类集体所有商业,也都要在明确职工最终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带资带劳。总之,对公有制商业企业,就是要如同马克思所说的,在承认劳动者个人所有的基础上,重建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最终所有权明确的前提下,在企业中实现新的“公私合营”的混合所有的财产关系,即企业财产的非单一国有化。通过“以公带私”,走社会主义道路;“以私促公”,提高资产经营效益。
(二)重建市场经济的公有制商业企业经营机制
公有制商业企业和公有制为主的商业企业的大量存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业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商业的一大区别。如何使公有制商业企业适应市场经济,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业体制的最大难点。也是改革成败之所在。目前进行的贯彻《条例》和“四放开”的改革,是向市场经济方向转换企业经背机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要彻底实现这种转变,则必须从根本上抛弃旧的企业经营机制,从企业制度上建立新的企业经营机制。
我们认为,在实现了公有制商业企业上述所有制结构皿构的基础吐,了l、对股份制企业实行股份制管理。即山股东大会决定董事会,董事会栩籽叹东意图决定企业战略决策和总经理人选,总经理贯彻执行董事会决策,负责全权处理日常经营和下属人事,同时设立监督机构。政府只能以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身份。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来体现其意图,不能以行政手段干预企业内部经营。政府对企业不是给多少条权力的问题。(2)对集体企业要实行合作制管理。在贯彻民主管理原财的基础上,切断政府对企业内部经营的千预,企业内部则通过社员大会决定理事会,山理事会作出战略决策并聘任总经理,山总经理全权负责贯彻理事会决策和下属人事,进行日常经营。(3)对于少数单一国有制企业,可采用模拟股份制机制。与企业财产中职工持股比重增加相适应,扩大股份制和集体、合作制企业中职工的分红比例,使之占职工全部收入的相当大的比重,把单一的工资奖金动力机制,改造为工资、奖金和分红的双重动力机制,并充分认识肯定其社会主义的分配性质。至于前期改革中普遍采取的承包制和目前试行的不触动财产关系的“国有民营”,从根本上讲,不是公有制商业企业改革的方向,因为它同市场经济基础的财产制度原则相背离。
(三)建立自由、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
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公平、有序的竞争是市场经济成熟的表现。把排斥竞争的计划经济商业,转变为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商业,当前要着重进行以下改革:一是反封锁。排除行政干预,打破分割和封锁,确保商业企业进出市场的自由,建立自山的统一的全国市场,要把条块封锁当作违法行为给予处罚和打击,制定反封锁法。二是反垄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垄断是必然的,但是为了保证有效竞争,又必须反对非正当的垄断行为。为此,要通过立法限制交易中利用垄断而产生的如操纵市场、控制价格、限制交易、非正当兼并等妨碍有效竞争的行为,同时采取相应的保护中小商业企业的政策措施。三是规范行为。用法律明确规定公平的竞争方式,如规定企业只能通过提高质量、改善服务、非倾销降低价格等正当手段进行竞争,限制那些不合理、不正当和不正常的交易行为,如采取欺诈、岐视、倾销、不平等交易等行为。四是维护消费者利益。保护消费者的选择权和在质量、安全、价格、服务、信息等方面的权利,健全消费者组织。五是进行环境保护,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六是成立专门的公正交易委员会,负责维护自由、公平和有序的市场竞争。在这方面要以强化法律与直接的行政管理为主,不能向接管理。
(四)建立市场经济的价格形成和运作机制
通过市场形成价格,通过市场价格调节资源配置,这是市场经济的机理所在。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格机制,首先要创造市场价格的形成条件。即继续放开价格,除个别商品和服务外,把绝大部分价格由政府决定改为市场决定。同时,要保证市场竞争的充分性和公正性,让众多的买卖双方参与交易,提供充分公开的交易信息。其次要建立完善的价格体系,即:保持少数个别的指令性价格,必要的指导性价格,普遍的自由市场价格。重点是建立指导性价格系统,可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对社会的重要性,区别不同商品,分别实行收购保护价、销售最高限价、价格安全带、价格浮动幅度等制度。第三要建立价格管理组织体系。市场经济对价格不是不要管理,而是要按市场经济性质进行管理。可考虑成立政府和人大常委会的物价咨询机构负责决策,保留精干的政府专门物价部门,与行业部门协调管理物价,不应取消物价机构。改变物价管理方式。把重点放在预测、公布信息、控制指导性价格和监督保证市场价格形成条件的实现上。第四要建立物价法规和保持物价稳定的宏观调控手段,包括重要商品的价格安定基金。
(五)建立完备的商品市场体系
从一定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就是市场体系的运行,市场经济的商业,就是商品市场体系运行的商业。商品市场体系的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宏观的商品市场体系,有按市场经营客体即商品划分的体系;有按空问地域划分的体系,如全国市场、区域市场、地方市场等;有按发育程度划分的体系,如初级市场和规范化的有组织的市场;有按功能划分的体系,如现货集贸市场、现货批发市场、远期贸易市场和期货市场等。二是微观的市场要素系统,即构成每一个具体市场的主要要素。包括(I)参与市场交易的主体系统,即买卖参加者;(2)市场客体系统,即买卖的商品对象体;(3)市场组织系统;(4)市场运行规则系统;(5)市场管理和调控系统。目前,我国市场体系的宏观和麟见两个方面的发育都远远不够,要在立法的纂础_L,由一个国家政府部门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严格规范,有领导有步骤地组织培育。特别是对批发市场的建设,既要多种形式,调动各个方而的积极性,又要统一规划,加强指导;对期货市场的发展,要坚持试点,十分慎重,严密组织。不能遍地开花。当务之急。重点是逐步把大量低层次的不规范的集贸市场,筛选一批向高级规范化水平提高。在市场建设上,一定要坚持开放原则,不能搞成新的地方封锁和部门分割,把计划经济老一套带到市场建设中来。政府对市场应是管法制、管开办者,而不应管到市场内部运行事务中去。
(六)建立市场经济商业的服务体系
从广义上讲,商业是市场经济中的服务产业,但商业本身又需要有自己的服务体系,而这后者却是常常被人们忽略的。建立商业服务体系,当前最重要的是信息休系和信贷体系。因为,现代市场经济是信息场济、信贷经济,没有这两大服务体系,商业就不会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商业。目前我国的商业信息系统:一是覆盖面窄,主要限于商业部系统的商业。同整个社会商业联网不够;二是利用率低,无论是政府或企业,重视信息、利用信息尚处于低水平,限于近期一时性和个别性,缺少在产业发展战略、市场供求趋势和企业发展战略上运用信息;三是信息系统不健全。四是商业信息与社会其他信息系统联网不普遍;五是手段参差不奋;六是缺少制度化。为此,应建立一个覆盖面广、内部系统完备、联网广泛、手攀先进、利用率高和制度化的商业信息体系,把商品·流通和商业管理、企业经营,建立在信息科学的基础上。
同样,要建立一个完备有效的商业信贷金融系统。要开办商业银行,广开商业信贷资金渠道,实现各专业银行的通汇,广泛利用各种现代化信贷手段,推行信用卡制度,实行银行与商业企业的双向自由选择,引入竞争,强化效益,在大型商业企业集团组建财务公司,增强其金融功能。
最近的机构改革,将原商业部与物资部合并,成立国内贸易部,将生产资料流通和生活资料流通统一管理,这是向大商业、大流通、大市场的行政管理体制迈出了重要一步。但是,仍有三大问题有待解决:一是对内贸部系统外的商业尚未统起来,二是仍未摆脱计划;经济按再生产环节设置管理部门的旧框子;三是内外贸管理尚未统‘一。今后的改革日标,应是建立一个按工业品和农产品分工的、统管社会商业的、内外贸统一的商业行政管理机构。
(七)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的商业行政管理体系
(1)调整商业行政管理机构。(2)转变政府职能。由过去管行业、管国合商业企业经营和商品调拨,转向面向全社会管流通产业政策、法规建立、市场行为、服务、监督和调控、协调。目前有三种倾向应注意:一是组织上“以企代政”,用企业集团代替政府商业行政管理部门,‘把过去政府中的“政企不分”,搬到企业中来,搞新的企业化政企不分;二是职能上“以弃代转”,不是转变政府职能,而是放弃政府职能,大撒手;三是曲解间接管理,把对企业内部经营活动的间接管理,曲解为对企业市场行为搞问接管理,放弃弱化了必要的严格‘的直接行政管理手段。(3)建立健全民间组织。要通过行业协会、同业公会、商会等组织,来对企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同时也作为沟通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要改变目前此类协会的官办性和封闭性,实现民问化和社会化。(钓供销社一要退出政府序列,二要保持组织的系统性,不能“以企代社”,即:用企业集团代替供销社,搞“企社不分”,但可以“以社带企”,组建企业集团经营实体。
(八)劝建立商品流通的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系
市场经济不是不要宏观调控,不要计划。相反,市场经济越发达,越成熟。对流通的宏观调控与计划,就越成为必要和可能,只是这种宏观调控与计划,是建立在市场基础上,以市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市场来实行。在我国:首先,要改造重建商品流通计划体系。主要是实现三个“主辅结合”,即时间上以中长期为主,近期为辅;内容上以商业产业发展规划为主,商品流通为辅;形式上以指导性为主,指令性为辅。除个别情况外,政府对企业不下达商品流通的指令性计划。计划改革的关键是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指导性计划系统和机制,改变目前把指导性计划当成指令性计划,或使指导性计划形同虚设的两种倾向。指导性计划的要害是以承认企业利益为前提,以信息为导向,以政策为保证,以经济手段为诱导,使企业行为选择符蕊合社会发展整体利益。其次是要建立市场供求和商品流通的宏观调控体系。一是制定市场安定的有关法规,依法调控。二是设置国家对市场和流通的宏观调控机构,负责制定政策和组织调控,除已有的专项商品储备机构外,要逐步组建全国集中统一的宏观调控机构,协调管理。三是设立重要商品专项调控基金,可分三类:一类是纯政府行为由政府独家出钱;一类是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相结合,由政府、生产者、经营者三方出钱;还有一类是生产者和经营者为减少风险,自愿结合自出资金,无论哪类基金的设立和使用,都依法按章办事。四是培育一批有实力接受政府委托承担市场调控任务的商业集团,作为市场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和‘载体。宏观调控资金的使用,一定要讲究效益,要选优弃劣,不能撤出不管。总之,宏观调控要做到“六有”,即:有一个项目,就有一个政策,有一项法律,有一笔基金,有一个组织,有一套办法。
(九)改造旧的商业企业组织,发展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商业组织体系
旧的商业组织,是在短缺条件下,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基本上是一套产品分配机构,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就必须重建新的商业组织。对批发组织来说,一是要改造旧的国有批发机构,将大而全、衙门化的官商分配机构,分别改造为多层次的企业集团、综合商社、专亚公司,分专化小,大小结合。二是在适应的行业和产品范围,发展产销一体化的批发组织,可以由生产单办批发,也可以让独立批发企业依附加入到生产集团,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的,产销联营。三是组织发展新的中间商业组织,包括经纪公司、商、拍卖行、典当行等。四是建立批发市场、配送中心、期货市场、商品交易所、长期展览销售中心等。五是发展新的批发方式,如送货批发、自选自运批发、无店铺批发、邮购批发等。六是发展物流与商流合一的批发组织。对零售商业,则要适应消费发展,开办连锁店、超级市场、超级商场、购物中心、商城、商店街、方使店、邮购店、无人售货,改造现有百货店,引导其向超级商场或专业店、连锁化发展。
(十)建立健全商业法规制度体系二
市场经济商业是法制化的商业,成熟的市场经济商业一定要建立起完备的商业法规制度体系。其主要结构应包括:(l)保证公平竞争、规范市场流通秩序的法规;(2)调整市场组织和商业产业结构的法律;(3)促进商业现代化发展的法规书(们安定市场、物价的宏观调控的法规;(5)维护消费者和公众利益的法规;(6)规范商业行政管理的法规。近期我们应抓紧制定以下主要商业法规:商法、公司法、反垄断法、保证公正交易法、维护消费者利益法、批发市场法、市场安定基金法、商业行政管理法、商业企业组织法(如百货店法、拍卖行法、连锁店法)、私营和个体商业法、外资外商法、供销社法、消费合作法、粮食等重要商品流通法等。对于暂时尚不具备立法条件的,要及早制定出暂行规定。立法要有实施细则,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此外,在法律的前提下,要通过民I’tv组织形式,建立商业行业、企业组织之问的公约、职业道德规范等民间的商约商规,作为法律的补充,成为商业经营者自我约束的规范,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业习惯、商业传统、商业道德和商业文化。特别要重视商业文化的建设工作。使商业法规与商业文化相辅相成。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业体制的环境条件和注意的问题
(一)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墓本平衡
商业是联结供给与需求的中间环节,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在社会供求大体平衡的情况下,商业经营平稳,竞争正常。市场形成的价格合理公正,更接近价位规律。市场依据这‘样的正常价格波动来配置资源,时空协调,效果良好。但在总供给与总需求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商业经营紊乱,价格严重失真,竞争扭曲过度’,这时市场配置资源则会造成严重的时空错位,脱离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常轨道。所以,商业作为市场的基本活动,商业体制作为市场机制的重要实现形式,要想在市场配置资源中发挥积极作用,就需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这种平衡如果仅靠市场自身调节,不仅难以奏效,而且会带来破坏性的严重后果,所以要在市场的基础上,更多地依靠政鹿瀚勺计划和宏观调控来实现。
(二)商业体制改革要与经济体制总体改革相协调
市场经济的商业体制,是整个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必须与整个经济体制相协调,而不能孤立地单独建立。改革实践证明,市场商业体制的建立:一要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配合,为建立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基础上的国有商业企业资产机制提供前提。二是要有财政体制改革的配合,打破财政包干下强化了的地方封锁,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同时也进一步完善商业承包制。三要有银行体制改革的配合,没有银行商业化和金融市场化,就没有市场经济商业。四要有劳动人事体制改革的配合,真正放权于企业。五要有外贸体制改革的配合,实现内外贸结合,国内外两个市场对接,等等。当然,商业改革也必须适应整个经济体制的要求,既不能游离于外,也不能孤军深入过于超前。
(三)商业体制改革要与商业发展相结合
商业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流通生产力和发展流通生产力,所以,发展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则是发展的根本途径。这就要始终把改革与发展统一起来,结合起来,做到在改革中求发展,为发展搞改革。这里有两种颂向要加以克服:一种颂向是离开发展搞改革,为改革而改革,在选择一种改革措施时,没有首先考虑到对商业发展是否有利,对经济发展是否有利,对人民生活改善是否有利,只是片面求新立异。热热闹闹,而到头来事与愿违、伽收场了事。另一种倾向是离开改革讲发展,不是从改革中探求商业生产力解放的动力和出路,总想从老办法中找出路,寄希望于政府的照顾、优惠,或限制别人发展自己。商业改革与发展结合,还要注意及时把改革解放了的生产力,引导落实到商业发展中来,进行现代化建设,上水平,上档次,强化改革中的发展机制,在改革中实现我国商业流通的现代化,用商业现代化发展来巩固改革成果,,推动改革深化。
【关键词】中国 会计问题 制度 制度环境 制度安排
21世纪的财务与会计发展面临着四大环境问题,分别是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WTO、“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和新环境下的国际关系。转轨时期中国经济呈现出新旧更替的特点,要想深入研究中国的财务与会计问题,必须将其放在目前中国特殊的、变动中的制度背景下考虑。
一、制度的定义与内容
葛家澍(2006)认为制度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社会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的总和;二是指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包括有组织的法律、法规、业务规则和无组织的惯例和习俗。Davis and North(1979)将制度区分为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两部分,制度环境就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基本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制度安排则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安排。
二、中国特色制度的特征及发展历程
1.制度环境
由于政府出于政治目的对企业,特别是对国有企业进行干预是转轨经济国家最基本的特征。比如为了保障社会就业,政府会强迫企业接受更多的雇员;另外,在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契约关系中,政府既作为“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双重角色,因此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干预要强于非国有企业。所以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的“棘轮效应”和“预算软约束”问题。
在转轨经济国家大多数都未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包括产品市场、经理人市场和司法体系等方面。林毅夫等(1997)认为,由于国有企业仍然处于不公平竞争的状态,所以我国的产品市场竞争的信息效应仍然很难发挥重大的作用。国有企业相对于与非国有企业来说,面临如生产资金密集程度过高、职工福利负担过重、部分产品的价格扭曲问题等。就现阶段的司法体系方面,我国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仍无法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
2.制度安排
产权改革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主要是下放企业资产使用权和重新分配企业剩余索取权。虽然改革的成效有目共睹,但企业剩余控制权仍始终掌握在政府手中。由于国有产权主体缺位,经理或者政府官员可能成为事实上的公司控制人,权力与责任的不对称容易导致控制权成为一种“廉价投票权”。另外,政府的多重管理机构、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是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模糊不清的重要原因。孙铮、李增泉(2007)认为,我国上市公司企业控制权的配置虽然在理论上是清晰的,但事实上却是一种随机行为。
2005年4月,我国开始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我国的企业股票上市后,可分为可流通股和不可流通股。一方面非流通股占上市公司比重大,并在公司的决策中居主要地位,掌握着公司的控制权,可它们不能上市流通;而另一方面流通股所占比例较少,且分布分散,所以流通股股东难以行使监督权和决策权。结果势必导致两种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的问题。股权分置改革通过一定的程序让原先不参加流通的非流通股上市流通,改变股份二元化的现状,实现股票的全面流通。
三、相关的会计问题研究
1.会计准则的研究
张春虹(2003)得出中国会计制度的模式主要受中国政治因素影响;经济因素决定着中国会计制度的内容、复杂程度和会计目标;同时文化因素和法律因素对中国的会计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夏东林、李晓强(2005)认为环境因素是一个基础性的影响因素, 既对会计准则产生影响, 也会影响到会计准则的执行。
2.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
夏立军(2004)认为中国审计市场的基本特征有政府干预与审计独立性,市场、法律机制对审计质量的保证作用较弱,主要依靠行政力量来保证审计质量等。施用进(2007)认为转型时期的经济制度环境缺陷,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3.管理会计的研究
陈元东等(2005)认为影响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模式、政治因素、来自国外的影响、学术界引进等变量;组织内部环境因素主要有:组织文化、员工价值观以及组织结构等变量。潘飞、文东华(2006)对主要研究政府对企业经营的行政干预和市场体系的不完善等影响市场环境的因素,并对我国企业进行实证分析。
四、总结
我们发现在影响会计发展的各种环境因素中,每一个特殊的因素都会对会计个别不同的方面产生不同影响。比如政治制度决定其经济制度,从而决定该国的会计模式;法律制度影响一个国家会计立法的模式,影响其会计实务等方面;最重要的经济因素则会对会计技术的进步和会计的目标产生不同的影响等。目前我国学者对于我国会计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对会计行为变量还是治理变量的选择上受到西方文献的广泛影响,众多的文献都在检验西方已有的发现是否可以在中国重现。我们并不否认在西方重要的变量在中国也可能是同等重要的,而是想强调,研究中国的会计问题借鉴西方的文献固然重要,但对中国现实问题的考察可能更重要。
参考文献
[1]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3-68.
[2]夏东林,李晓强.国际间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的差异、协调与制度环境[J].会计研究,2005(1):30-37.
【关键词】专业市场 产业集群 互动机制
一、引言
作为一种重要的区域经济增长现象,在我国30年的区域经济发展中,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就浙江和广东省而言,到2008年为止,浙江省约有专业市场4300个,交易额5000多亿元,产业集群总产值达18405亿元,占全省总产值的64%以上;广东省有各类产业集群300余个,专业市场6000多个,年交易额8000多亿元。从新制度经济学出发,作为经济活动运行的两种组织形态,专业市场可以看作是商品流通领域一种大规模集中交易的坐商式的市场制度安排,而产业集群可以看作是商品制造领域一种大规模生产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专业市场以嵌入式的市场体系,通过交易、物流网络等与当地的产业集群形成关联,其互动发展在以二者为经济支撑的区域中呈现出相互拉动和彼此支撑的特征,它们的关系变化往往会直接影响到相关区域的经济发展。
二、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的互动发展模式
就我国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发展来看,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的典型模式有三种,分别是专业市场主导型、产业集群主导型和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共同主导型。
(一)专业市场主导型发展模式
在该模式下,最先形成的专业市场只是作为某一种或者某一类产品的集散地,伴随着市场规模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市场内专业信息的交流不断增加,这为产业集群的产生营造了一种专业氛围,当一定数量的交易者在积累了资金和掌握了相关技术之后,便开始从事专业生产,随着区域内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一个由专业市场带动的产业集群就诞生了。
(二)产业集群主导型发展模式
在该模式下,产业集群先于市场出现并发展。在一些不具备优先发展专业市场的地方,由于地缘、亲缘等因素,首先逐渐出现了一些分散的以简单和模仿生产为主的小企业,而后由于内在机制的影响,聚集在该区域的小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最终形成产业集群。该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制造业企业群体处于产业集群的中心位置,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不断模仿衍生,若干个专业市场依附此集群生存发展。
(三)专业市场产业集群共同主导型模式
该模式由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共同主导,同时兼具前面两种模式的特征。其基本特征是:一方面,专业市场发展势头良好,具有较强的辐射力,不但对其它区域的同类产品有很强的聚集作用,同时也被本集群内的众多企业作为重要销售终端。另一方面,产业集群中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并不完全依赖于专业市场,它们重视利用专业市场所能提供的服务,但同时它们往往都还拥有自己的销售网络,具有完善的分销体系。
三、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演化互动机理
(一)专业市场能为产业集群的产生提供资金、信息和技术支持
专业市场形成之后,同类商品集聚,一方面,购买者的选择余地扩大进而吸引购买力向市场内转移;另一方面,供给也会相应增加,由此产生的规模集聚效应可以推动企业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原始资本的积累。此外,通过市场内的交流,专业市场可以传播大量与产业集群发展有关的设备、技术等专业信息。显然,专业市场辐射范围越大、发展越成熟,其市场内的信息交流就越频繁,信息量也越大,从而产业集群内企业可以共享的资源也就越多,规模也越大,集群的效率也就越高。
(二)专业市场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
由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可知,作为一种高效的产品交易市场,专业市场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其主要原因在于:首先,作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无论是企业与企业之间还是企业与个人之间,他们在彼此的搜索过程中都要花费成本,而专业市场通过信息共享,可以降低搜索成本,使企业以较低的陈本进入流通领域。其次,专业市场通过生产链可以紧密联系生产、采购、运输等上、下游产业的相关企业,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集群内企业的交易费用。最后,由于受自身规模的限制,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往往没有属于自己的品牌,然而依托专业市场的“区域品牌”,众多中小企业可以共享专业市场的品牌效应,降低营销成本。
(三)产业集群为专业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提业基础
专业市场作为大规模的原材料和商品的集散地,其发展需要有一定规模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作为支撑。而与规模经济相联系的产业集群在其发展过程中既可以集聚各种生产要素同时也可以向市场提供大量的商品供给。产业集群一旦形成,便可以类似“滚雪球”的方式聚集相关企业,随着新增企业的增加,集群效应也增加,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而随着大量企业的集聚,市场需求和供应也相应地增加。许多区域专业市场的实践经验证明,庞大的产业集群可以为专业市场的兴起提供强大的支撑。
(四)产业集群保证专业市场的竞争性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定义,产业集群是大量密切联系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某一特定区域空间上的集聚,其本质是专业化分工的结果。随着专业化分工的深入以及要素、信息等的共享,企业可以就近采购生产要素,从而降低生产和运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这样可以提升集群企业的产品在价格、质量等方面的竞争力。此外,作为集群中的企业对外界市场需求信息变化迅速做出反应,及时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满足市场的竞争力。
四、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互动案例分析
(一)专业市场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案例研究
中国传统市场的发展水平,相对于西欧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一点几乎得到了公认。按照一般的逻辑而言,产业组织应该较早地发展起来。市场的功能不仅能有效地配置资源,还能寻求有效率的专业化水平和分工水平,发现有效率的制度安排。市场的发展促进产业组织的产生,大体经过如下进程:
市场扩大促进效益提高——促进分工与专业化——交易费用上升——经济组织出现
交易费用的上升,是由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的结果,而新的经济组织(包括企业组织)的产生则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
中国的产业组织在传统时代成长滞缓,一直困挠学界的“资本主义萌芽”,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的企业组织始终停留于萌芽阶段,迟迟不能破土而出。同时,中国的行会组织也一直是弱化的,尤其是手工业行会。这其中必然存在一种制度性的障碍。因为,按照制度经济学的看法,“如果企业不存在,那么就会有一种更强大的趋势使市场在组织上膨胀,并且使更多的交换活动归于其中。”(霍奇逊,1993:216)
是哪些什么环节存在障碍?为什么发达的中国传统市场不能催生出企业等相关经济组织?当然原因是复杂错综的,涉及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由于市场与产业组织的高度关联性,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其他因素则不拟展开。
二、市场与产业组织的产生: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企业组织只能在市场中产生,但是否市场发展必然产生企业,市场越发展企业越能从中产生?
科斯(1994)认为,分工经济并非企业经济存在的充分条件;只有当企业制度能节省交易费用时,它才能替代市场。这一观点由张五常(1996)等人进一步发展。企业就是用劳动市场替代产品市场。诺思(1994:230-231)说,既然科层组织的纵向一体化意味着要以要素市场替代产品市场,那么,一个关键的决定性因素将是组织要素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费用。
钱德勒(1977:7;11)认为,过去通过市场配置的资源与产品可由企业来实现。“通过将生产单位与采购、分配单位几方面的行政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可以减少获取市场和货源信息所需的费用。更重要的是,众多单位的一体化,允许货物从一个单位向另一个单位的流动,能够通过行政管理进行协调而达成。”此外,行政协调所导致的节约,比起较低的信息与交易费用所引起的节约,更为巨大。“当管理体系能够比市场机制更加有效地操纵和协调许多业务单位的活动时,这种机构(即近代企业)就应运而生了。”
杨小凯(1999:222)的数理推论表明,如果存在分工经济而又没有交易费用,则分工可以通过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市场来组织,并不需要企业制度。但是,如果存在分工经济,又有交易费用,则自由市场便能在其间寻求最有效率的交易组织结构。最终产品生产与中间产品生产间的分工经济是企业经济存在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如果分工经济超过交易费用,而且中间产品交易中的交易效率,比用于生产中间产品的劳动的交易中的交易效率低,则存在企业经济。杨小凯(1999:411-412)还认为,“企业产生的必要且充分的条件是:最终产品生产和中间产品生产的分工,以及交换某种中间产品的交易效率低于受雇生产该中间产品的劳动交易。当企业因分工而产生时,能避免对交易效率最低的活动直接定价的剩余权结构将在市场上占有优势。”这里,劳动与相关生产品在交易效率上的判别对企业的产生是必要的。
三、中国传统市场中的产业组织:制度?
无论企业组织,还是行会组织,都是与市场紧密相关的。它们都不能得到发展,是否意味着市场制度本身对它们的制约?按照制度主义者的观点,企业组织、行会组织,都属于非市场交换,它能降低相关领域的交易成本,并超过市场制度所带来的收益。而企业、行会的弱化,主要原因可能就是它们不能由超过市场本身完成交易所带来的效益,交易成本更高,因而长期受到抑制。企业组织生产出来的产品,如果因为组织本身具有较高的成本,那么其产品的成本也就会高。
企业组织的交易成本,也就是资本组织劳动力进行生产的成本,可能高于通过市场体系获得商品的成本。也就是说,市场的发育阻碍了企业组织的萌生。这种观点看似是矛盾的,实则是可以合乎逻辑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制度中,是可能成立的。已有一些实证研究的成果可以作为分析的基础。
伊懋可(Elvin,1973)分析明清中国棉纺织业缺乏技术进步的三大原因,其中之一是,中国商业发达,市场机制比较完善,棉布商人无需直接卷入生产就可以顺利得到大量棉布,因此,把资本作为流动资本来使用,比起投放生产更为有利,因而商业资本很少转化为工业资本。
罗友枝(E.S.Rawski,1990)考察了19世纪晚期中国糖、茶、丝的出口,认为它们“未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国际竞争,根源于中国市场结构,确切地说,根源于市场的过度竞争。”“竞争市场,本应是传统经济渡过危机、对市场变化做出敏捷反应的有效机制,在中国却成为影响工业化、生产管理与大规模企业等发展进程的因素。”
弗兰克(2000)分析中国衰落的原因时说,恰恰是中国过于繁荣,人口持续增长,导致了“高水平平衡陷阱”,人口增加,资源减少,人力资本便宜,工商业不再有技术创新的冲动,最终使中国失去了转化的契机。
关于市场与产业组织的关系,迄今为止以吴承明先生(1985:27)的一段论述是最为深入而具体,同时也是最引人思索的。在谈到明清工场手工业时,他指出,工场手工业的劳动分工,明清时期不能和欧洲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情形相比。这其中有一种情况是,由于场外分工发达,场内分工反而简化。如景德镇和广东石湾的陶瓷业,即因过份专业化,窑、作、行、店林立,互为分工协作关系,其工场手工业的规模反而十分可怜。清代苏州的丝织业,也因一些工种独立成行,由织户临时雇请,原来工场手工业的迹象反而消失。吴老揭示的这一有趣现象耐人寻思。
四、传统市场的结构特征与交易效率:中国与西欧的差异
中国传统市场形成了等级体系,这是基于个体小生产者市场主体行为特征的市场结构,也与行政等级体系相辅相成。细密的网络,将分散的细小的个体小生产者卷入市场体系之中,并通过有效的价格传递,组织各地的商品集中与分销。在这种市场体系中的商品,由于小农与小生产者的低生产成本,以及市场体系本身有效地传递价格信号、运输成本的低廉,商品总的成本较低。
中国传统市场的效率,从纸币的行用可以得到反映。贱金属货币在中国的长期流通,是因为大量的城乡小生产者活跃于市场,分散的、细碎的交易主导着市场。(龙登高,1996)但市场的扩展,又受到贱金属货币的制约,因此创造出纸币来适应之。北宋四川的富户、南宋徽州商人都曾联合发行交子。令人不解的是,金银等贵金属却仍然没有在货币体系中成长起来,即使到了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币,黄金在货币体系中的作用仍很有限。人们不使用贵金属货币,而别出心裁地发明纸币,可以说是通过制度创新来适应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并使之富有效率。
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内,农民的生产与生活依赖于农奴主,农奴的谷物得堆放在领主的磨坊里;在法国,庄园的烘炉和榨汁机都是领主的专利品。农奴可以被推举为采邑的管事或担任管理庄园乡村经济的庄头。4-6头牛的一组犁在当时任何一户家庭都是大得供不起的一项实物资本投资。即使在市场交易上也是如此,周市就是由领主组织的庄园内部的交易。每年一个月的大型市集有利于远距离贸易,但与一般农户的联系有限。
在新兴工商业阶层中,则有严密的行会行使相似的职能,组织工商业者进行生产与交换,通过非市场化手段降低了交易成本。专业化逐渐硬化为职业行会。行会会员所能做的工作越是有限和专门,它出售其商品的市场区域范围便越大。高度专业化的行会,如佛莱芒的纺织,各道工序加以细分,并成为各自独立的行业。这一广泛的分工如此有效,以致佛莱芒的织物充斥各地,将整个欧洲的价格压下。庄园、行会,为后来的企业组织提供了制度惯例。
庄园的作用、行会的作用,在中国都由市场来执行了。例如,它们集中众多商品的职能,由市场等级体系逐级集散商品来完成,它们规定价格与传递信号的职能,在中国也由市场等级网络来完成了。中国的行会,没有渗透到生产环节与销售环节,只是协调行业成员与政府的关系,也协调成员之间的关系。
杨小凯(1999)通过数理分析得出命题如下:若系统中的基本元素数目并非微不足道,则层系更有效率。最优层系的相对效率随基本元素的增加而提高。如果层次数很大,则人们可以通过附近的小城镇与邻人交易,通过大城市和其他中等城市与较远的生产——消费者交易。这就是说,层次数大能减小贸易伙伴的平均距离。如果生产中的分工足够发达和/或城市规模经济及交易效率足够低,则一个城市系统是多中心层系。否则,它就是单中心层系。具体的分析有待实证,但大致可以说,西欧中世纪是多中心层系,而中国传统市场是单中心层系,那么,二者在分工的水平、城市规模经济及交易效率方面是各有特色的。
西欧的市场结构,与传统中国有较大差异。(龙登高:1992)这种差异似乎可验证上引杨小凯(1999)的命题。西欧没有形成传统中国的市场等级体系,可以说是“多中心层系”。与中国相比,其市场网络没有那么细密,个体农户与市场的联系没有那么密切,城市经济规模似乎也要略逊一筹,交易效率整体而言也要低一些。但与市场相关联的生产中的分工却要发达一些。通过各地每年一个月的市集,各庄园之间,以行会来组织的工商业城市之间,大规模的商品流通引人注目。
五、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或谓中国缺乏强劲的技术革新来带动制度创新,尤其是没有出现工业革命,这里的关键问题其实应该是,技术创新是怎样产生的。诺思(1994)在谈到工业革命时认为,一系列制度方面的变化为工业革命铺平了道路:市场规模的扩大引起了专业化和劳动分工,进而引起了交易费用的增加;交易费用的增加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也说明原有的经济组织出现了不适应性,迫使经济组织发生变更。保尔•芒图(1983:387)也指出,产业革命的特点就是资本的集中和大企业的形成。资本集中在某种程度上是先于技术发明的,近代大工业只不过加速并完成了一个早已开始了的演变布局。诺思(1999)的中心论点是: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可见,制度变迁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各国的工业革命,几乎都是发生于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之后。此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和存在于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力水平之上,并长达200多年。
单纯的技术发明不一定能带来技术革命,它需要特定的外部条件与之配合;它更不一定能推动制度创新,而往往是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铺路。甚至技术发明并不一定会受到欢迎。英国工业革命的技术创新肇始梭,但其发明者约翰•凯的命运很悲惨,织工们控诉他想剥夺织工们的生计,制造商们拒绝他所要求的使用费用而他,他只得四处逃难,到法国去了。飞梭及其发明者的命运,相对于中国一些发明来说要幸运得多。清初戴梓发明的火器“连珠铳”,一次可填发28发子弹,又造出蟠肠枪和威远将军炮,但以“骑射乃满洲根本”的清王朝,忌惮削弱八旗军的传统与优势,不予采用,还将他发配充军。这是技术发明受到制度制约而窒息的典型事例。
一个行业及相关行业中的各个工序,在长期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互动的整体节奏,某一技术的改进会打破共同的节奏;或者相反,某一技术改进不能为这一共同节奏所容纳,最终只能自动退出。18世纪英国阿克莱发明的水力纺纱机,成功地加快了纺与织的产业节奏。但14世纪出现的类似发明水转大纺车在元代中国却昙花一现(李伯重,1987),未能打破当时麻纺织业及后来棉纺织业的生产节奏,相反自身消失了。元代出现的三锭纺车,至明清也未能取代单锭纺车。“纺”这一环节的技术革新,在中国不止一次夭折了,它不仅未能带动“织”环节的相应改进,反而不能不回复原有的纺与织的节奏。可见,技术的使用、推广,是由市场与社会的需求来决定的,如果缺乏这种需求,或者说需求微弱,它将难以推广和普及,并在普及过程中不断完善。英国棉纺织业则从“纺”的技术创新开始,成功地带动了整个纺织业的技术革命。
英国棉纺业直到17世纪才自印度传入,毛织业这一传统工业则历史悠久得多。但工业革命发生在棉纺织业。保尔•芒图(1983)分析道,一个没有传统的新工业,未被墨守陈规的传统所束缚,它处在那些阻止或延缓技术进步的法规之外,它好象是一种对发明和各种创举开放的试验场地。毛纺织业则太保守了,受到特权的保护,所以不能通过技术革新来自行完成自己的变革。英国毛纺织业技术创新的迟滞,正是形成了制度经济学所说的路径依赖,导致创新受阻。
正如英国的毛纺织业,明清中国的棉纺织业从生产到市场都已形成成熟的体系。在这个传统产业中,某一环节的技术发明,因为它的使用会引起整个产业体系其他环节的相应变化,也就是说必须改变整个产业系统才能使技术发明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已经形成路径依赖的传统产业来说,这种发明是力所不及的。因此某种技术革新不仅未能带整个产业体系的变化,相反自身要受到这个产业体系的制约。六、交易费用与产业组织
假如一个资本所有者要创办一个企业,他将必须支付如下费用:1)土地成本,2)劳动力成本,3)组织管理费用等等。
西欧一些企业,或专业化生产的规模经济体,是由庄园演进而来。在西欧的庄园中,土地是不进入市场的,而劳动力依附于庄园主,因此1)、2)两方面的交易费用不会提高。至于3),西欧的市场体系,主要通过市集来组织商品流通,它适合于大额商品的流通。规模经济所产生的规模效应,在这种市场体系中具有优势。因此,领主组织园内的劳动力从事专业化商品生产,此时在内生交易费用方面并没有太多的改变。而中国的地主,要把分散的个体的农民组织起来生产,要在高地租的土地上建立大型工场,内生交易成本要大得多。
产业组织的产生,还是商人资本渗入生产领域的结果。商人资本渗入生产领域并转化为产业资本,大体经历如下过程:
商人资本——包买商品——提供原料——提供工具——开设生产场所——完全雇佣
商人资本所关心的是买卖的差价及由此带来的商业利润。正是为了增加买卖差价,为了占有市场卖出高价,他们才包买小生产者的产品,为了在买进价格上实现节省,他们才掌握原料,继而掌握设备,乃至工业厂房。通过资本对产业的组织与管理,他们试图降低市场与分工的扩大所引起的交易费用的上升,也就是说,通过对市场的替代,来减少交易费用。
在中国传统社会,土地市场活跃,地价高昂,建造厂房所耗1)土地成本高。劳动力在家庭中使用是不计成本的,但当他为人雇佣时,就不同了,起码得支付能够维持生活的工资。劳动力市场广泛存在,但这种劳动力,往往是季节性劳动力或者是具有一定生产工具的劳动力,转化为自由雇佣劳动力难度大一些。中国的个体小农家庭经济具有很强的韧性,个体家庭经济很容易复原,劳动力一旦具备一定的条件,就可以租佃土地恢复个体农耕生产。而西欧的农奴,因为在生产上依赖于庄园主,一旦从庄园中分溢出来,很难进行个体生产,常常被迫进入工商业。因此2)企业来组织劳动力成本不低。至于3)组织管理费用,也就是规模经济所产生的单位产品成本减少,由于市场体系适合于个体小生产者,在原料购买与产品销售等方面,产业组织较之小生产者,将难以形成比较优势。
产业组织,因为购买土地、劳动力等方面的交易费用,自身管理的交易费用,不能抵偿市场的交易费用,产业组织难以替代市场。另一方面,交易费用的增加,分摊到众多的个体小生产者身上而得到减小。随着市场的扩大,信息在日益众多的人中间传播,平均每个商人的交易成本也下降了,信息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也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下降。
在手工时代,中国的个体家庭工业,在细密的市场体系下,如鱼得水,能比较便利地得到原料供应与市场销售。其比较优势又得以发挥,以其低成本而优于企业。而企业组织因其内生的交易费用而使成本上升。——当商人能够便捷地从市场中获得低廉的商品供给时,他的资本何必投入高成本的企业自己来组织生产呢?因此,商人地主所获得的资本往往不是流向生产领域,除了流向流通领域外,还竞相流向土地市场,以稳定的地租来替代高风险的商业利润。
在西欧,无论是领主组织庄园内的资源,包括土地与劳动力等,来建立产业组织,还是商人资本通过控制生产过程而转化为产业资本,都以替代市场来降低交易费用。在传统中国,资本控制生产形成的产业组织,由于较高的内生交易费用而举步维艰,适合于市场体系的个体小生产者则具有比较优势;替代市场的产业组织,并不能降低交易费用,甚至还不如直接取之于市场来得便利。
参考文献
保尔•芒图,1983,十八世纪产业革命,商务印书馆中译本。
罗友枝(E.S.Rawski),1990,CompetitiveMarketsasanObstaclstoEconomicDevelopment,China’sMarketEconomyinTransition,EditedbyYung-sanLeeandTs’ui-jungLiu,AcademicSinica.
弗兰克,2000,白银资本——重新审视东方,中央编译出版社中译本。
霍奇逊,1993,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北京大学出版社中译本。
科斯,1994,企业的性质,载《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三联书店中译本。
李伯重,水转大纺车及其历史命运,载《平准学刊》第三辑上册,中国商业出版社。
龙登高a,1992,封建市场比较研究:宋代中国与西欧中古盛期,载《纪念李埏教授从事学术活动五十周年史学论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
b,1996,个体小与传统市场,《中国经济史研究》第2期
诺思a,1994,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中译本。
b,1999,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中译本。
钱德勒,1987,看得见的手,商务印书馆中译本。
吴承明,1985,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人民出版社。
杨小凯黄有光,1999,专业化与经济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中译本。
关键词:农业经济;网络化;重要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1-0167-02
21世纪,是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经济正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使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国地大物博,农业资源非常丰富,农村人口较多,然而相对于各大城市而言,农村的信息流通相对滞后,似乎网络时代与他们非常遥远,导致我国的传统农业并未像其他产业一样受益于网络技术。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资源、信息共享的不断发展,农业经济网络化已经备受农业界与信息界的广泛关注与思考,以网络经济带动我国农业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一种必然选择,对于农业技术推广以及市场信息流通,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市场份额,具有积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决定我国农业经济必须重视网络化
网络经济是将资源配置实现网络技术化,是集合电子计算机网络及其各种资源配置网络、现代通讯网络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并不同于农业经济以及工业经济的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实际上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经济、“直接经济”“高速经济”,目前,网络经济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核心渗透到我国国民经济各产业中,对我国的传统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以及结构升级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势必会对我国农业经济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一)网络经济是高速经济
网络经济以现代高科技的光纤卫星通信、微电子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为主导和灵魂,信息流通、传播速度极快,且流通量较大,具有直接性和简捷性的特点。高速的信息流通加快了产品供求的变化节奏,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市场各行业只有不断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积极创新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这一特征在客观上要求我国农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随着掌握市场的动态,不断调整农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将生产型农业转向创新型农业。
(二)网络经济是“直接经济”
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了经济组织结构的平面化,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处理、分析等内容,使信息与市场同步,有利于为市场决策提供科学、可靠依据。同时交易者可通过网络技术直接交易,减少了中间商环节,使市场交易费用大大降低。因此,对于市场流通体制以及市场体系尚不健全的农民而言,有利于农产品市场的开拓,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份额。
(三)网络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经济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一个国家或地区信息化程度水平直接影响能源消耗,以信息化为依托的新型经济体制有利于减少能耗、减少污染,促进传统的粗放型经济转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可帮助解决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恶化以及资源短缺现象。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的主要方向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网络经济是全球化经济
世界经济一体化是产生网络经济的基本,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应用也进一步加快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网络资源的开放共享性突破了地理、时间的束缚,使市场竞争者形成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的“竞争合作型”经济。基于这一特征,我国农业经济应充分利用国际分工,掌握国际市场信息,形成相对竞争优势。
二、我国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的内部需求迫切需要网络化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农业结构不合理,且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这些新问题都迫切需要网络技术的应用。
(一)促进我国农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经济结构问题是我国农业经济最突出的问题,导致该问题的原因具有多样化,但仅就市场运行机制而言,主要是由于农村市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信息不流畅,导致农产品生产力过剩所致。因此,我国农业经济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利用网络信息找准市场,合理安排农副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通过网络技术可以构筑农产品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信息桥梁,以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提高经济效益需求
农业信息与其他产业市场信息相较而言,更具复杂性、分散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涉及到市场供求信息、管理信息、气象信息、科技信息以及政策信息等多个领域,传统的信息手段想要获取、处理这些信息难度较大,经济成本较高,网络技术实现“信息高速公路”可准确、及时、安全、经济地广泛搜集信息,不仅有利于农产品的生产和营销,同时还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的整体效益较低,因此必须重视农业网络化发展,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高信息利用率,使生产决策尽量与市场贴近,提高生产决策的准确性,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金融支持;金融支持系统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0-0233-02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城市化进程面临包括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创新文化环境营造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1 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1.1 创新型城市的内涵
对于创新型城市的内涵的理解一般有两种:一是指通过创新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另一种是指以创新驱动城市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本文认为应把两者结合起来,从而可以得出创新型城市的科学内涵是:以城市内部创新要素为支撑,最初是通过创新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逐渐形成城市持续创新能力,实现建立在城市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之上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双赢发展)。
1.2 创新型城市的特征
创新型城市是相对于传统城市发展形态而言的一种新的城市发展形态。因此,它拥有一些处于传统发展形态的城市所不具备的特征。而这些特征是设计创新型城市建设蓝图必须给予充分关注的基本方面。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创新性是创新型城市的最基本特征。这种创新性主要表现为城市发展观念的创新和发展模式的创新。对于城市内部而言,这种创新性表现在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的综合创新,其中科技创新包含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城市创新的核心表现形式,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是城市创新的基础和保障条件。一个城市只有具备了创新性这种基本的特征,才有资格被称作为创新型城市。
(2)相对完善的城市创新体系。相对完善的城市创新体系,具体来说应包括科学化的创新管理调控体系、多元化的创新要素投入体系、高效化的创新活动服务体系、制度化的创新人才保障体系。这四个子体系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以保证创新的顺利进行,共同促进产业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3)可持续性。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型城市必然具备可持续城市的发展特征,这种可持续性表现在几个核心层面:一是可持续的城市经济,能够持续的创造就业与财富;二是可持续的城市社会,能够保证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三是可持续的城市环境,能够建立协调稳定的生态系统。以可持续性为特征的创新型城市兼具“生态城市”特征,即: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可持续性既是创新型城市的一个核心特征,也是创新型城市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和目标。
(4)创新型城市的集聚性。集聚性是创新型城市的重要特征,创新型城市集聚着大量的关联程度相当紧密地创新性产业和企业。同时,创新产业和企业的集聚带来了专业化创新人才的集聚,而专业人才集聚在一起,又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热情,有利于新思想和新技术的产生。这样,创新产业和创新人才的集聚就出现了一种自强化机制,推动城市经济良好发展。
2 金融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要素构成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城市系统中许多创新因素的支持,特别是各因素之间的整合和协同支持。在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各种因素中,金融支持因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创新型城市的金融支持,从性质上可以分为政策型金融支持和市场型金融支持两种类型:一方面,创新型城市需要的金融服务离不开市场机制的作用,基于市场的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引导社会资金进入企业创新活动,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另一方面,创新型城市还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即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以及制定和贯彻政策等方式,引导创新型活动所需要的资金导向,从而体现出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政策倾斜,促进创新的成功实施。从以上两种金融支持的类型,我们可以得出金融支持条件的主要要素构成:
(1)政府。从美国奥斯汀和西雅图,印度的班加罗尔、芬兰赫尔辛基等许多著名的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验可以看出,政府在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金融支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首先,政府对城市金融业改革和发展规划具有组织和领导功能,如:政府制订城市金融业发展的政策,确定城市金融业阶段性发展目标,组织、引导和协调各金融机构等;其次,政府具有对各类金融资源进行整合和推广的功能,如:对外进行宣传,定期举办国际或国内金融论坛,为国际、国内金融人才搭建交流平台等;最后,政府具有金融服务功能,如:完善金融机构发展的配套体系,为金融机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可持续的资金支持等。
(2)金融机构体系。建立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主体,其它多种类型、多种所有制形式的金融机构并存、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现代金融机构体系有利于达成城市金融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利用,从而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良好的金融环境。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中的各个金融机构都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中国人民银行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政策依据;政策性银行往往是创新型城市建设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商业性银行为城市建设提供了许多产品,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非银行金融机构有利于城市建设中的风险分散和风险担保等。
(3)金融市场体系。一个健全的金融市场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够高效率地聚集、分配资金,有效地调节社会资金的配置,并且促进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完整的金融市场应该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每个市场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金融支持都不可缺少。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资本市场的作用尤为重要。如:货币市场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达到资金的高效率利用;资本市场里的中长期银行信贷市场为城市建设提供长期的资金支持;证券市场为许多企业提供了更好的融资渠道,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证等。
(4)金融服务及配套体系。创新型城市既需要各种投融资服务,也需要其他丰富多彩的金融服务、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诸如信贷、保险、信托、证券发行和交易、金融衍生交易、风险投资、票据、担保、融资租赁、外汇管理、货币经纪、资产管理、财务顾问、征信服务等。社会化的金融服务配套体系在金融支持创新型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会计、法律、评估、评级等服务机构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通过发挥审计、咨询、评估、监督等作用,保证创新型融资活动的顺畅进行。创新型城市建设也离不开健全的金融法律制度的支持。金融能否支持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有赖于金融法律制度是否鼓励金融创新,能否为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和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
3 金融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作用机理
(1)金融支持系统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筹集资金的功能。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许多从事自主创新的企业存在着诸多金融支持诉求,这种诉求主要包括:一是资金瓶颈。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性的长期活动,其不确定因素多,资金需求大。缺乏适当的融资渠道与平台而造成的资金瓶颈,已经成为我国大多数企业技术创新的重大障碍。二是缺乏流动性。与其他投资不同,技术创新投资具有很强的资产专用性,而这导致了技术创新项目相关资源投入缺乏流动性。三是高风险对应性。由于技术创新项目本身的基础、难度和复杂性、外部市场等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企业自身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技术创新过程存在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对技术创新项目不感兴趣。金融支持系统的筹集资金功能就是使得通过开发设计一系列金融产品、金融工具,提供投融资服务,为技术创新企业发展和城市自主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2)金融支持系统的价格发现功能。技术创新过程涉及研发人员、风险投资基金、政府相关支持部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很多经济主体。技术创新顺利进行及其实现的基本前提是相关主体对于技术的价值和价格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判断,并且在双方可以谈判接受的范围之内,而最终达成一致。真实的技术价格是在金融机构参与技术创新过程中通过竞争自然形成的。这种价格通过金融系统的其他组成部分向外界相关各经济主体传递,从而使这一“发现”的技术价格成为一种现实价格。这样,就为技术创新相关主体之间契约的达成奠定了重要基础,从而有力促进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
(3)金融支持系统具有分散风险功能。针对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在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金融支持系统可提供风险投资、私募、信贷、股权融资等不同的金融产品和工具,以分散和转移风险,满足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需要。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创新主体往往难以独自承担全部风险,而金融支持系统的该项功能就是使得技术创新风险发生转移和分散,以达到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合理配置,从而为技术创新的融资提供可行渠道,保证创新的成功。
(4)金融支持系统的第四项重要功能就是项目筛选。技术创新过程实质是一个包括技术创新方向的筛选确定、创业合作伙伴的选择、战略联盟对象的确定、融资方式选择、技术创新调整等的不断筛选择优的过程。所以,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内在机理之一,就在于金融系统能够对技术创新项目进行优选,择优汰劣。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以资金供求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源优化配置过程。整个社会的资金在不断的项目筛选过程中,引导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提高。
(5)金融支持系统的信用约束功能。技术创新主体在筹集到资金的同时,还要接受来自资金提供者以及金融市场施加的各种约束。一是来自股东的监督,包括风险投资者等在内的股东关心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二是来自债权人的监督,包括商业银行等在内的债权人对企业的监督;三是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企业经营好坏影响其金融产品的价格,价格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四是来自社会的监督,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等中介机构也对企业形成有力的监督。这些监督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肖鹏,李兴文,刘国新.创新型城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展望[J].科技与经济,2006(5):51~54.
【关键词】省际边缘区;现代物流业;淮海经济区
中央已明确提出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省际交界地带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区域。边缘地区是指一个中心而言,两个以上的省的边缘地区便构成了省际边界地区。我国省级行政区陆路边界线共66条,总长5.2万km,分布了849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县市总数的39%。我国有名的省际边缘地区有湘赣、闽浙赣、鄂豫皖、湘鄂川黔、晋冀鲁豫、苏鲁豫皖、晋察冀、陕甘宁、川陕甘等。大部分省际边缘地区仍处在不发达或贫困状态,其经济水平和发展速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从我国的现实经济问题出发,深入剖析省际边缘区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一、省际边缘区的基本特征
(一)区位的边缘性与经济的欠发达性
省际边缘区位于省区交界区位,在空间上远离本省会等中心城市,表现出区位的边缘性。以淮海经济区为例:除了山东省济宁离省会济南(186km)稍近一些之外,其它地区与本省的省会城市都在300km左右。如徐州距离南京360km左右;商丘市距郑州市230km,日照、临沂、菏泽距济南市分别为359km、278km、298km,淮北市距合肥市达318km,连云港市距南京市达315km。由于处于远离所属行政区域中心城市的边远地带,难以得到中心城市有效的辐射和带动,导致边缘区的经济发展难以形成整体优势和竞争力,使省际边缘地区在全国区域经济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引起边缘区域的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外流,从而表现为经济的欠发达性。
(二)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
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使边界地区资源禀赋十分丰富。省际边缘区不仅具有丰富的煤炭等矿物资源,而且有些地区具有独特的农业资源,产有优质的经济作物,并且数量上占全国很大比重,相当数量的能源及矿产资源分布在边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省际边界地区煤炭储量至少有3000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储量的40%以上。尽管大部分边界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由于地处边远,信息不灵,交通闭塞,运输困难,再加上地域经济组织上的分割,边界地区始终未能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农副产品商品率不高。
(三)区域经济行政分割现象明显
在行政区交界地带,由于不同的开发主体利益不同,更重要的是各自为政,严重影响了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区域整体效益的发挥。有些省区之间资源互补性很好,但是由于行政界线的分割,使产业聚集与扩散受阻。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但内部却形成明显的经济梯度。这种经济梯度有利于中心城市的产业集聚和扩散,有利于区域内资源的合理配置。在经济发展战略上,上海与江浙两省多是从自身的利益来确定其发展战略。受行政区划体制的约束,苏沪浙三省市之间以及其内部之间的产业传递十分困难。
(四)没有形成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实力的城市群
由于大部分省际边缘区远离本省的经济发达城市,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实力较弱。以传统的低效益农业为主,工业产业结构单一并且现代化程度低,商业很不发达。由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过低,经济效率比较低下,因此没有形成一个有较大规模的、有较强实力的城市群。
(五)产业结构趋同与工业缺乏特色
省际边缘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工业缺乏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从而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以淮海经济区为例,主要是煤炭工业为主,如徐州为机械、食品、电子、化工;连云港为电子、化工、医药;产业结构雷同,没有特色。上级政府和发达地区的经济实体多不愿在这里投入资金和人才,使本来产业结构低级、经济效益低下的边缘地带,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拉得越来越大了。
二、省际边缘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一)区位的边缘性提供广阔的大市场
省级边缘地区的地缘优势为建立快捷、通畅、高效的区域运输网络系统提供了可能。省际毗邻地区地域相邻、资源共生、线路相连,构成了空间上统一的大市场。以淮海经济区为例,徐州历史上就是大的货物集散中心。多层次、大运量的交通网络以及功能集中、转换便捷的综合通体系对徐州市发展现代物流业有着重大的意义。大流量、综合性的交通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关键因素之一。交通枢纽地位是中心城市有效组织物流和商流,成为贸易中心和组织中心的保证。徐州是在区域空间联系网络中处于最佳区位的城市,在省会城市的有效辐射范围内,与南京间有宁徐高速公路相连,交通及通讯十分便利。同时徐州与区域其他城市有方便的交通通讯联系,处于区域交通网的中心位置。
(二)现行的行政体制制约物流发展的规模
边缘地区往往为两个或以上的省级行政区所分辖,如晋冀鲁豫边区,苏鲁豫皖边区等为四个独立行政区域分辖。从省内来说,它们都是每个省的边缘区,由于经济和政治体制造成的地区分割,阻断了相邻各地的社会联系和经济联系,人为地为边界地区的经济联系与发展制造了许多障碍,从而使省际边缘地区一直处于各省区经济发展的边缘。我国的各省区经济大多自成体系,表现为“大而全”、“小而全”的产业结构特征,阻碍了资金、劳动力、技术、物资等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由于受到行政区的分割,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受到地方保护主义干涉,致使要素与产品不能按照市场规律自由流动,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三)资源型的产业结构决定物流产品结构单一
省际边缘区的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以淮海经济区为例,煤炭探明储量占华东地区的88%以上。由于资金基础薄弱、技术水平落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依靠资源建立起来的资源型工业体系,其经济发展高度依赖资源,该区域的工业生产力水平低,技术水平较为落后,许多工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或资源形式工业,有的只是进行资源开采,有的虽有依赖资源而进行生产加工的产业,大多也产品单一,品种极少。这样就形成了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单一性。这就决定了物流产品结构的单一性。这种煤炭资源输出型的物流结构,产品体积大,运量大,但是关联度较小,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性较小。与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其经济结构多元化,产品丰富,产生了巨大的物流需求。
(四)具有较强的后发优势
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它的各项功能活动贯穿于国民经济活动之中。省际边缘地区往往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不发达,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要求差距较大。但是省际边缘地区的区位优势比较明显,区域内的中心城市发展现代物流业,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增长极,带动广大的腹地发展经济,提升区域竞争力。现代物流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前后向联系密切,是实现区域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通过整合资源型工业和城市发展的关系、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市场、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富余劳动力在产业和空间上向现代物流业转移,发挥规模经济和空间集聚作用,打破区域发展不均衡,化解需求不足、区域经济低水平循环等矛盾,实现区域经济良性发展的目的。
三、省际边缘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建议
(一)建立跨省经济开发区
跨省经济开发区指在若干个相邻省级行政区域的交界处,将一些自然条件、经济现状、发展方向比较一致的但分属不同行政区的地区划分在一起,共同组成一个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区。跨省经济开发区的建立可以弥补现有的行政区、经济区对于边缘区重视不够、影响难以到达的弱点,从而照顾到边缘区的特殊情况,对已有的行政区、经济区起到完善与补充的作用。行政区和以此为基础的经济区的条块区分造成了一些人为的障碍,而突破行政区界限的跨省经济开发区可以起到弥补的作用。其次,这些边缘地区尤其需要中心城市的外力推动,建立跨省经济区有利于形成多方位的对边缘区的影响。再次,建立跨省经济区可以加强省际边缘区之间的横向经济联系,集中力量整合资源,产生规模效应,有利于形成区域内较强的新的经济中心。
(二)建立统一市场体系
市场一体化就是通过消除市场壁垒,统一市场规则,健全市场体系,促进商品流通,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构筑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产业一体化就是通过产业结构,突出产品特色,培育企业集团,实现互补升级,构筑淮海经济区内城市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柱。在进行市场开发时,合作各方应树立统一的市场概念,而不是各自为政,抢夺市场,以营造内部协调发展、对外统一竞争的良性循环的发展环境。统一市场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区域间要素的自由流动。
(三)强化建设物流中心城市
发展具有省际交界地缘优势的城市,强化边界城市的商贸、物流集散功能和信息、资金、技术中转平台的功能,逐渐形成以现代制造业为主导、新兴服务业全面发展的全国性枢纽城市。以淮海经济区为例,选择徐州作为区域开发的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加快发展。拥有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区位优势,经济实力较强,多年来一直发挥着物流集散的区位功能。徐州市要作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确立商贸物流中心地位,建成区域性大城市;连云港、日照作为淮海经济区的沿海港口城市,近年来发展较快,可作为区域开发的二级城市,进一步发挥其区位优势,成为淮海经济区技术、资金、信息、人才交流的枢纽,对外开放的平台;连云港开放较早,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新亚欧大陆桥的建成,连云港市成为中西部地区的入海口,确立其在淮海经济区的现代物流枢纽地位,建设成为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辐射全国较大城市。
(四)确立徐州市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地位
淮海经济区位于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由东起连云港,西到开封,南起蚌埠,北至泰安的四省20个地市组成。长期以来,区域内相同的气候、资源,相近的历史进程、经济活动水平、长期的经济交流和联系所形成的区域市场等条件,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较为完整的地域空间。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告诉我们,区域要协调发展,客观上要求有多个增长极,也就是若干个经济板块,特别是要求有带动区域发展全局的中心,往往就是一个特大中心城市。徐州地处长三角和环渤海这中国两大增长极的中间位置,还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既是“五省通衢”之市,又是万商云集之地。从战略支点必须具有交通枢纽、产业牵引、要素集散、服务中心、管理中心和创新中心的功能来看,徐州地理位置居中,承东启西、接南转北,具有传导和中继作用,理应成为促进淮海经济区崛起的战略支点城市。
四、结论与展望
我国尚处于体制转轨、经济转型时期,在现行体制下,位于省际边缘区的徐州政府的规划只能起作用于自己行政区划内,立足于本市对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一些设想可能过于理想化,某些方面与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区域化扩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存在着来自体制矛盾的思路差异。同在淮海经济区内的济宁、临沂市会各自立足本市,提出打造物流区域中心或区域物流枢纽城市的设想。由于行政壁垒的作用,出现过度竞争,阻碍区域物流系统整体功能的形成。这方面矛盾的解决,只有推动围绕建设区域物流服务网络体系的共同目标,联动突破体制障碍,各自跳出行政块块,按照各自比较优势进行功能分工,实现区域物流网络的各个枢纽、各个结点以至各个物流企业相互之间都能在协调配合下和谐运行。
【参考文献】
[1]肖金成.省域中心与边缘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3).
[2]郭荣兴.中国省级边界地区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
[3]朱传耿.省际边界区域城市化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