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规模经济概念范文

规模经济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规模经济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规模经济概念

第1篇:规模经济概念范文

网络经济中的若干概念和规律,与传统经济学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下面仅粗线条地列出其中的部分重要差异。为了醒目起见,用实心园表示传统经济学中的概念和原理,以空心园表示网络经济学中的概念和原理。一、概念的对比:

 无对应概念    注意力经济

 无对应概念    学习曲线

 企业    虚拟企业

 空间    虚拟空间

 社会    虚拟社会

 营销    网络营销

 制造    灵活制造

 规模经济   供给方规模经济、需求方规模经济

 劳动分工    知识分工

 劳动价值    知识价值

 劳动生产率    知识生产率

 经济管理    知识管理

 无对应概念    网络效应

 竞争    网络竞争

 贫富差距    数字鸿沟

 大规模生产    定制、个人化、特定化。

二、原理的对比:

 物质资源起决定性作用   

 信息资源起决定性作用

 产品和服务分离,生产者和消费者分离,企业与企业分离。   

 产品和服务的边界模糊,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边界模糊,企业与企业的边界模糊。

 供给不足   

 需求不足

 以供给为中心   

 以需求为中心

 稳定均衡   

 不稳定均衡

 边际效用递减   

 边际效用递增

 边际收益递减   

 边际收益递增

 边际成本递增   

 边际成本递减

 规模收益经历递增、不变、递减三个阶段。   

 规模收益递增

 供给方规模经济起主要作用   

 需求方规模经济起主要作用

 负反馈起主要作用   

 正反馈起主要作用

 垄断受到限制   

 垄断是竞争的结果

 垄断会降低社会福利   

 垄断会提高社会福利

 产品竞争是主要的竞争形式   

 网络竞争是主要的竞争形式

 有形资产是企业的主要资产   

第2篇:规模经济概念范文

关键词: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技术关联;内在关系;政策建设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月23日

一、问题的提出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是一组相互对应但不对立的概念,二者都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均有内部与外部之分,从本质上看是宏观与微观之别。因此,与之相关的有两组概念:即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范围经济、外部范围经济。内部规模经济是微观企业层面的,主要是指企业内部随着生产要素投入的不断扩大而导致单位产品成本下降;外部规模经济则是指当整个产行业的产量(因企业数量的增加)扩大时(企业外部的因素)该行业各个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内部范围经济是指随着产品品种的增加,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下降。外部范围经济是指在同一个地方,单个企业生产活动专业化,多个企业分工协作,组成地方生产系统。外部经济是通过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交流与沟通引起成本的节约。通过对二者概念的检视,规模经济说到底是因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所创造的经济,具有纵向的重复性特征;而范围经济则是多元化、关联化经营所形成的经济,具有横向的多样性特征。然而,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历程来看,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经济活动经历了从范围不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发展过程。在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之前,个人、组织或企业的经济活动总体上处于工而不分的社会状态,即便出现了分工,大多是建立在性别、年龄等自然属性差异的基础上。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认识到分工所带来的优势,于是,社会分工开始从自然状态走向社会理性。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就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认为组织和社会将从劳动分工中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分工的结果不仅因劳动者工作的同质性增强,劳动技巧业专日进,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便于劳动者发现更简易更便利的方法实现其工作目标。因此,劳动分工是对劳动混杂状态的革新,因而规模经济的基础是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经营。然而,劳动分工也是相对的,从企业内部的情况来看,绝对的劳动分工相反影响了企业内部集成效应的充分发挥。正如研发人员不到生产车间进行技术应用的咨询与指导,势必导致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问题。因此,范围经济的基础是劳动协作与多元化经营。所以,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之间并不是孤立无联的,而是密切相关。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呢?这些联系的背后隐匿着什么样的经济规律呢?揭示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内在联系及其本质规律,不仅丰富了经济管理理论,而且为政府、企业提供现实的指导意义。

先从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关键词的语源来看,“规模”与“范围”都体现了量的特征,没有一定的量,也就无法形成规模,同样也无法构成范围。这里“量”是指企业所生产经营的产品或服务,在规模经济中所指的产品或服务更具有同质性而已,而范围经济中的涉及的产品或服务则表现一定的异质性。按照曾卫锋(2012)的理解,企业内不同种类的最终产品之间的同质部分给企业带来规模经济属性,异质部分的成本项目之间的积极外部性给企业带来范围经济效应。然而,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是相对的,“同质”的指向很宽泛,既有外在的同质性,如材料、功能、用途、款式、花色等方面的同质性,又有内在的同质性,如资本、技术、管理、渠道、品牌等要素。无论是外在的同质性还是内在的同质性,都表现为异质基础上的同质性,或者是同质基础上的异质性。从这一思想出发,我们从企业最终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或异质性入手,分析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内联机制,并为地方政府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有关的政策建议,便是本文的基本脉络。

二、内联模型分析

我们先从一个加工制造企业由单一经营向多元经营演变历程来考察企业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形成。假定这个企业投入资本、技术、劳动、管理四种要素,分别用K、T、L、A表示,其产量为Q,那么产量Q是上述四种生要素的函数,即:F1(K,T,L,A)=Q1。作为厂房、设备、设施等生产条件的投入作为固定成本(C)在一定条件保持不变。所以,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为C/Q。如果外部市场尚未饱和,产品或服务不存在滞销,因此,企业为了提高产量,可以有两种途径加以选择:一是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函数,使生产效率提高。即F2(K,T,L,A)=Q2,当然Q2>Q1;二是企业通过同比例地扩大生产要素来获取产量的增加,但这样又会有三种种结果,第一种是产量也是同比例地增加,即:F3(λK,λT,λL,λA)=λQ1(λ>1),第二种是产量的增加比例大于要素投入的比例,即F3(λK,λT,λL,λA)>λQ1(λ>1),这时就出现了规模经济。第三种情况是产量的增加比例小于要素的投入比例,即F3(λK,λT,λL,λA)

当然,这种规模经济的获取是建立在短期均衡的基础上。如果外部市场发生了变化,例如同行业的竞争加剧、产品的生命周期进入饱和或衰退阶段等,这时通过规模生产的产品或服务会发生滞销情况。外部市场的变化迫使企业开拓新的市场,于是多元化经营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是要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尤其是资源方面的压力成为最大的障碍。所以,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只能遵循先易后难、先近后远的办法。从产品或服务的角度看,它是按照产品或服务的相近性依次进行选择的。对于企业而言,“最近”产品的选择主要是考虑产品迁移所产生的转换成本。所谓转换成本是指企业在保持和适当压缩原有产品的条件下,生产和加工另类产品所新增的成本。它具体包括新技术投入、新的机器设备投入、新的原材料采购新增成本、员工培训的学习成本、开发市场新增的成本等。而新的机器设备、原材料、员工培训、市场开发等新增的成本主要是由生产加工技术所引起的,也就是说,企业只要开发和引进了新技术,那么相应连锁地引起其他成本的增加。因此,技术转换成本对企业新增成本具有决定性作用,于是其他成本可以看作是技术转换成本的函数。

假定技术的转换成本为CT,那么机器设备成本、原材料采购新增成本、员工培训学习成本、开发市场新增成本分别为λ1CT、λ2CT、λ3CT、λ4CT(λ1、λ2、λ3、λ4为常数),故企业生产和加工新产品所引起的转换成本总值为(1+λ1+λ2+λ3+λ4)CT,显然,企业的转换成本的大小取决于技术转换成本CT。而技术转换成本大小又与范围产品之间的技术关联程度息息相关。一般而言,范围产品的技术关联方式主要包括技术的局部独立关联、局部交叉关联、技术的整体关联和技术的混合关联。技术的局部独立关联是指如果生产某类产品的某个技术环节只要满足一定条件(如其他原料)但不需要其他技术的支撑就可以独立地生产另类产品,那么这两类产品之间是按照技术局部独立关联的。如果这项技术环节需要与其他技术相结合才能生产另类产品,则属于局部交叉关联情况。技术整体关联是指如果生产某类产品的整个技术链在不需要其他技术的作用,仅仅在不同条件下又可以生产另类产品,这两类产品是属于技术的整体关联。技术的混合关联就是生产加工某类产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技术环节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再生产加工出另类产品的情形,那么这两类产品之间是技术混合关联的。由于技术的整体关联使产品之间的关联程度最高,因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类产品之间按照技术的整体关联引起的转换成本最小,其次是技术的局部独立关联。

假定企业选择技术的整体关联方式生产和加工新产品,技术的转换成本为CT1,因而生产技术得到规模使用,同时也引发机器设备、原材料、员工等要素的规模化利用,从而为企业创造了范围经济。从范围经济的形成过程看,它实质上是企业生产要素按照技术的整体关联建立了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且又以另一种要素投入比例的增加为条件,因而范围经济实质上在另一种生产函数基础上的规模经济。当然,当企业按照技术整体关联的方式经营的新产品随着外部市场的变化,企业又会依次选择技术的局部独立关联、技术的混合关联和技术的局部交叉关联的方式开展多元化经营,在这个渐进过程中,技术始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同时,多元化经营必然会有技术以外新的生产要素投入,但同时也保留了原有生产要素的成分,所以产生范围经济的过程始终是技术的“同质”部分产生规模经济的过程。当转换成本超出了多元化经营所带来的利益时,便出现了范围不经济。

我们必须看到,在分析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内联机制时,并没有考虑外部因素。其实,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范围经济的存在,可以有效弥补单个企业自身在生产要素及其组合方式中的不足。因为企业可以通过“搭便车”,来共享外部资源,并非一定需要企业自身的投入,这样可以节省企业的转换成本。邓俊淼(2013)认为,中小企业通过产业集群可以带来以下好处:一是集群内部大型固定资产的共享使用;二是企业地理的空间聚集促使默示性知识溢出;三是中小企业集群内公共品和准公共品的供给;四是中小企共享交易渠道对交易成本的节约。因此,对于一些中小企业而言,利用外部资源弥补自身的资源缺陷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三、二者的内在联系

(一)规模经济是范围经济的源头经济。规模经济的普遍性与范围经济的条件性。从上述模型分析中不难看出,范围经济的形成过程始终是规模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规模经济具有普遍性。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分析,无论是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生产要素的重复使用成为最基本的生产方式。因为社会分工与企业不变成本的普遍存在,在原有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便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常态。在利益最大化的诱导下,对规模经济的不懈追求是企业的天性,所以规模经济具有普遍意义。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专业化生产经营决定了企业随意地改变生产经营方式已经越发困难了,只在遵循原有生产状态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求近渐进,才能稳步发展。也就是技术的锁定效应成为规模经济的内在动力。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看,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由于各国之间在自然禀赋和后天的生产条件方面存在差异,各国商品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形成了绝对差异,这便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亚当・斯密认为,通过国际分工,每个国家都应该专门生产那些自身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将其中一部分产品出口来进口那些自身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这样就会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更好地促进分工和交换,使每个国家都获得最大利益。由于每个国家的资源禀赋的差异,各自生产那些成本处于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再通过贸易而满足各自的需求。虽然这个理论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但其思想的内核仍有可资借鉴之处。企业也是一样,首先择其在生产方面具有优势的产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只有当情况发生了改变,才逐步转变生产经营范围。所以,范围经济的发生是对规模经济的扬弃,是建立在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基础上的规模经济。因此,规模经济是范围经济的源头,范围经济则是规模经济的另一种呈现形式。

从分工带来效率的原理看,范围经营本来是不经济的,但在特定条件下,只要范围经营体现了对规模经济思想的弘扬和坚持,范围经济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的。例如,海尔集团从1984年开始在连续7年时间里,一直坚持专业化经营的策略,在电冰箱领域创造了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海尔的品牌延伸和多元化经营奠定了的扎实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海尔通过科学管理与技术创新,开始从单一冰箱产品扩展到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等领域,完成以技术关联为主导的纵向一体化多元经营目标,这是制冷技术、智能技术、电子技术的规模应用的必然结果。当资本积累达到了足以支持横向一体化战略的规模时,海尔集团开始从家电领域向数码、家居、医药等资本、技术密集型领域挺进,使资本这个稀缺资源得到了极大效益的使用,可以说是资本创造的规模经济。目前,海尔已形成了96大门类1,51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是国内企业成功实施多元化经营模式的样板,有力地印证了规模经济是范围经济的源头活水。

(二)范围经济是更大范围的规模经济。我们对范围经济的理解很多时候难免出现对“范围”的误解。“范围”其实是一个集合概念,从数学当中的“集合”概念出发,“集合”是指建立在一定规则基础上的多个元素的聚集。这些元素看起来各不相同,但它们之所以能“集”能“合”,就在于有着共同的规则。范围经济所及的产品的共同规则是关联要素。这些关联要素有很多种,既有资本、技术方面的,也有机器设备方面的,还有员工素质、管理和市场需求方面的,从某种意义上看,没有关联要素的产品是不能作为范围经济的经营对象。当然,这些关联要素有很多种组合方式,我们在单一经营的视野下考察的规模经济,所生产的单一产品内部其实同样是有关联的,只不过是在关联要素上表现为100%的关联状态。而范围经济则打破了生产加工单一产品的格局,它在寻求一种部分关联的机制。例如,在保留部分生产要素的基础上,融入一种新的生产要素,这时,在新的生产要素投入的催化下,技术的规模使用、设备的规模使用、管理的规模扩展、需求的充分满足得以实现,它们一起成为创造范围经济的重要力量,这是一种更大范围的规模经济。如图1、图2、图3所示。(图1、图2、图3)

(三)范围经济是规模经济的剩余利用。企业生产加工过程所投入的要素是此消彼长的过程,它们之间在有机结合的情况下发挥作用,形成综合的生产加工能力。规模经济说到底就是不断挖掘内部综合潜力的过程,并不代表所有投入要素的高效利用。而且不同生产要素实现高效利用存在着不同的内在要求,如技术的使用频次与使用的时间越长对成本节约更具有优势,而机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则讲求损耗与折旧,而员工则要保持一定的“再生产”过程,要更加休生养息等等。由于各种生产要素在投入使用过程中的特性各不一样,所以规模经济的实现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某些个别生产要素的剩余,例如生产技术总是具有“永不满足”的特点,在任何生产过程中,它都具有剩余性。范围经济正是引入新的生产要素,与剩余要素的重新结合,充分利用,是对规模经济的散落部分拾归到生产过程中,发挥经济效益。

(四)范围经济是规模经济的条件经济。规模经济的背后隐藏着三个条件:一是外部市场的情况保持相对稳定;二是规模经济总是以一定生产要素的组合为前提的;三是规模经济必须建立在一定生产函数的基础上。第二与第三个条件具有内在的联系,当生产要素的组合发生了变化往往引起生产函数的变化。总之,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发生了变化,规模经济的作用方式与表现形式也相应发生了改变。在第一种情况下,当市场竞争加剧或者产品进入饱和期或衰退期,再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创造规模经济已经不可持续,因此企业必须保持或压缩生产规模,寻找新的生产经营领域,为范围经济积累条件。当第二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即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发生了变化,这种情形又有三种情形:一是各生产要素的比例发生了变化;二是融入了新的生产要素,原先各生产要素的比例相应发生调整;三是既减少一种或几种生产要素,同时又投入了新的生产要素。无论是哪一种条件的变动,都为范围经济创造条件,也都是朝着新条件下规模经济的均衡迈进,当规模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开始在打破均衡格局,向着新的均衡发展。所以,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是在动态平衡中相互转化,因而可以作出这样的理解:范围经济是规模经济在特定条件下的规模经济。

四、政策建议

根据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互动关系原理,对于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有如下重要启示:

(一)政府要不断优化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发展环境。减少企业对发展范围经济的转换成本。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开展多元经营的最大考量就是从单一经营向多元化经营过程中的转换成本问题。转换成本同样具有内部性和外部性,而且两者之间的边界是相对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例如,企业为开展多元化经营而投入的技术、机器设备、原材料、员工培训、市场开发等所花费的成本,除了有些支出必须由企业自身承担,而有的则可以通过外部免费或廉价获得。当外部公共产品(如配套设施、交通物流)的种类齐全、供应充足、环境优化,无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减少了企业创造范围经济的转换成本。因此,地方政府要在公共设施、产权交易、融资政策、人才成长、技术创新等方面创造优良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外部支撑。

(二)企业要通过技术研发降低内部资源的专用性。所谓“专用性”特指专门为支持某一特定的团队生产而进行的持久性投资,并且一旦形成,再易做他用,其价值将大跌;也就是说,专用性资产的价值在事后严重依赖于团队的存在和其他团队成员的行为。企业内部资源的专有性既是优势也是劣势,一方面它作为企业形成独特优势的来源,对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和服务质量、差异化产品实现其战略优势具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它对外部市场的适应性较弱,专用性资源的替代用途很少,因此较之于非专用性资源所承担的风险更大,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这种资源的专有性并在很大程度锁定了企业的经营范围,对多元化经营形成较大的障碍,也是阻碍范围经济形成的内在因素。因此,企业现行的资源如果具有较高的专用性,应该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的力度,要通过技术的融合与创新,寻找技术关联的突破口,不断地降低内部资源的专用性,为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扫除路障。

(三)企业要考虑产业集群提高外部资源的共享性。关于产业集群所形成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了。由于产业集群内部的各种资源的密度较高,一些企业通过地理位置的聚集,会使游离于企业外部而处在集群内部的各种资源得到规模化使用,会给集群内的每个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的利益。当然,不同集群内的资源类型和密度均有差异,企业要充分考虑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特别是在开展多元化经营过程中,要全面比较转换成本中的各构成情况,力求充分利用自身稀缺但集群密集的资源,这样通过加入到集群内部会较大幅度地降低转换成本,促进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产生。

主要参考文献:

[1]寇晓宇.《国富论》中的分工理论对20世纪初管理理论的影响[J].生产力研究,2004.11.

第3篇:规模经济概念范文

关键词:规模经济 网络经济 范围经济

在经济学中,规模经济意味着当固定成本可以分摊到较大的生产量时会产生的经济性,是指随着厂商生产规模的扩大,其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呈现下降趋势。范围经济则意味着对多产品进行共同生产相对于单独生产的经济性,是指一个厂商由于生产多种产品而对有关生产要素共同使用所产生的成本节约。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充分利用是推动大工业迅速崛起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由它们决定的产业组织结构和市场的竞争性与否,也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分析领域。

1.问题产生

西方经济学家利用成本函数对运输企业是否存在规模经济进行过测算,例如美国经济学家卡福斯等将运输成本函数应用于铁路企业规模的研究上,得出铁路企业不存在规模经济效益的结论对运输业规模经济问题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尚未弄清运输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特殊表现,以及未能在它们与运输业的各种网络经济特点之间建立起应有的联系,是导致有关研究难以取得实质进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认真的分析可以告诉我们,微观经济学用来分析一般厂商或产业是否具有规模经济的方法,不能直接和简单地套用在运输领域。

2.道路运输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运输活动无疑存在着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现象,但由于运输业网络特性和运输产品本身及其计量方式的复杂性,使得对运输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把握变得十分困难(对经济学来说,凡是描述和计量比较困难的商品,其分析的难度也往往大为增加)。作为运输产品的每一个客货位移都具有不同运输对象、不同运距和起迄点或不同运输时间等特征,而运输产品的计量单位是把重量和距离复合在一起的吨公里(或人公里),当对运输产品进行加总时,上述特征会被抽象掉,因此运输产品的总计中往往是包括了很多不同的运输产品。而运输生产过程又要分别体现在可移动的载运设备和作为运输基础设施的固定网络、线路及各个节点上面,故运输业的规模经济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1)运输是地理空间上的活动,运输网络在空间幅员上的规模越大,线路越长,网点越多,其服务覆盖的区域范围就越大,因此从运输网络的幅员大小看,可以考察运输企业是否具有管辖线路越长或网络覆盖区域越大,单位运输成本越低的效果。

(2)从运输线路的通过密度上看,可以考察具体运输线路上是否具有运输量越大就导致该线路的单位运输成本越低的效果。

(3)从单个运输设备的载运能力(如列车牵引重量、车厢容积、飞机客座数或轮船载重吨位等)上看,则可以考察是否具有载运能力越大,其单位运输成本就越低的效果。

(4)从运输企业拥有车(船、机)队中车辆数的多少,可以考察是否车队的规模越大,经营效率越高或单位运输成本越低。例如机队的规模既与在航线上所能提供的服务频率有关,又与保持合理的维修队伍及合理的零部件数量有关,有数据说在只有一架客机单独使用时所需储备的零部件数量相当机价值的50%,而当拥有10架相同客机时所需要储备的零部件数量仅相当机总价值的10%。我全国目前拥有500余架民用客机,分别属于数十家航空公司,飞机总数还不如国外一家大公司拥有的数量,因此每一家公司的机队都很难达到应有的合理规模。

(5)由于客货发送量越来越大,而且存在大量同种运输方式内部或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中转、换装、联运、编解和配载等问题,交通网络内港站或枢纽(包括车站、港口、机场、配载中心以及它们的结合体等)与相关线路或相关运输方式的能力协调变得十分重要;枢纽的能力必须与整个网络相协调,在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枢纽决定或限制了网络系统的整体能力;反过来说,枢纽的规模和能力也是其所在运输网络发达水平的标志。

(6)还可以从运输距离角度考察是否具有单位运输成本会随着运距的不断延长而下降的效果。运输经济中一直有所谓“递远递减”的规律,特别是终点成本所占比例较高的铁路、水运和航空运输这一特点更为明显。

运输业范围经济的存在使得其规模经济概念的把握更加困难。前面已经提到运输产品及其计量上的复杂性,此外在通常情况下,运输基础设施特别是运行线路往往需要客货运混用,例如铁路客货运公司利用同一个铁路网络,同时提供客货运服务并生产出多种客运和货运产品,一般要比分别建立两个各自拥有客货运专线的铁路公司分别进行客货运的成本要低。可以看出,即使是在同一运输线路上被运送,甚至就在同一部载运工具上的旅客和货物,也会对应着很多不同的运输产品。因此运输业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存在范围经济的,产生范围经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设施和设备的共同使用可更充分地发挥效率,从而降低运输成本。如果不考虑运输服务质量上的差别,对运输产品可以根据客货运、货运中的不同货种、同类货物但起迄点不同以及不同的运送时间等进行分类,可以看出几乎每一个特定的位移都是一个特殊的运输产品。运输业就是这样一个提供极端多样化产品的特殊行业,同样的运输位移可以由不同的运输行业(即不同运输方式)分别提供,而每一个运输行业和运输企业往往又都面对着不同的运输市场。

3.运输业的网络经济

道路运输业是网络型基础产业。运输业(或运输活动)的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网络上运输总产出的扩大,平均运输成本不断下降的现象。这是一个十分笼统的概念,因为我们已经看到它包含着很多不同的内容。运输业的范围经济,是指与分别生产每一种运输产品相比较,共同生产多种运输产品的平均成本可以更低,这可以是指某一运输企业的情况,也可以是指某一运输网络或网络某一部分(如线路、节点、车辆和车队等)的情况。

第4篇:规模经济概念范文

[关键词]比较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逻辑

一、关于比较优势理论

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来看,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分析始于18世纪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匪姑埽ˋdamSmith)的绝对优势论。亚当匪姑苋衔?各国存在生产技术上的差别,以及由此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4年后,大卫防罴瓮迹―avidRicardo)在绝对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论,认为比较成本才是国际分工的依据。

但比较优势理论并没有解释一国为什么在出口特定产品时具有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理论对这个问题做了解答:如果一个经济的资本劳动比大于另一个经济的资本劳动比,那么该经济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另一个经济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理论最终完善了比较优势理论,从此比较优势论成为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人们把它写进了教科书。现实中,除了历史原因外,近300年来,中外学者,尤其是西方学者,都极力赞成和倡导这一理论,几乎形成常识。

20世纪50年代俄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Leontief)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1947年的进出口商品要素(资本和劳力)结构对比分析,结果令他大吃一惊:美国出口商品中含有较少的资本和较多的劳动,而进口品中却含有较多的资本和较少的劳动,这与要素禀赋理论所持有的观点恰恰相反。后来,里昂惕夫又用1951年美国贸易商品结构的数据再次作了计算,结果仍然相似。其他学者也进行了这种验证,证明了里昂惕夫之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二、关于新贸易理论

里昂惕夫之谜对要素禀赋理论提出了挑战,也动摇了整个国际经济学界。加上战后国际贸易出现一些新情况、新特点:如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比重的上升,发达国家之间贸易量大大增加,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等等。这些现象是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所无法解释的,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界陆续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论、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等等,其中新贸易理论又被人们认为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集大成者。

新贸易理论主要的贡献者是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aulR.Krugman)。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在建立模型时附加了很多不符合实际的假设,就是这些假设才导致了其对新的贸易现象无法做出解释。如果改变其中的某个假定,就会导致不同的结论。所谓“新贸易理论”就是在改变了上述某些假设后形成的一系列理论观点。新贸易理论的发展建立在两个与以往理论不同的理论假设上:(1)企业生产具有规模经济;(2)国际市场的竞争是不完全的。但一旦将规模经济引入国际贸易理论,经济学家们就必须面对市场结构的问题。在产业组织理论产生以前,国际经济学界对此无法突破。20世纪70年代后,产业组织理论蓬勃发展,从而为贸易理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里的分析提供了工具。

建立在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前提上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使用国家之间在自然环境、技术、劳动生产率和要素禀赋等方面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发生。由于贸易能改善双方的资源配置状况并使双方的国民福利得以提高,因此,自由贸易是最佳的政策选择。但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市场本身的运行处于一种“次优”的境界,这种次优的境界并不能保证潜在的收益一定能实现,适当的政府干预或许有可能改进市场的运行结果。新贸易理论认为一国可以凭借生产补贴、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强其国际竞争力,谋求规模经济的额外收益,并借此掠夺他人的市场和工业利润。实施这一措施,可以提高自身的经济福利。这里贸易政策通过影响本国厂商及其竞争对于决策行为而产生转移经济租和扩大本国市场份额的效果,政府政策起到了许多寡头竞争模型中战略性行动——如投资于超额生产能力或研究和发展——相同的作用。因此,称之为“战略性贸易政策”。

新贸易理论虽然是作为对比较优势理论“反叛者”的面目出现的,但仔细地研究会发现,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先,新贸易理论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发展而不是全盘否定,传统贸易理论的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下的2×2×2模型不过是新贸易理论J×N×M模型的一个特例。即使在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新贸易理论指出,只要做出一些必要的假定,如将规模经济和垄断产生的垄断利润,看成是“企业家才能”这种虚拟要素的报酬(这种假设不尽合理),那么贸易商品所体现的要素净含量仍反映了国家间的相对要素禀赋差异。也就是说,是新贸易理论兼容了传统贸易的正确结论,并有新的发展,但从本质上说,是将传统贸易理论的相对要素禀赋原理修正为相对要素禀赋的规模经济优势原理。

其次,没有否定比较利益原则。新贸易理论指出,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是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来源不仅取决于国家大小和国家经济规模大小,而且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对产业的干预情况。在这一点上,新贸易理论强调了人的行为的重要性,这和当前的主流经济学是相通的。换句话说,新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是广义的比较优势。

再次,在最基本的分析方式上,继承了自李嘉图以来这个系列学说的特点,就是把作为国际市场上比较于其他国家的竞争条件视为既定的条件,通过发挥这个优势来取得增值价值的贸易利益,新贸易理论的产品的异质性和需求偏好相似,是从需求方面反映了产业内不同交换在比较利益的实现条件,而在供给上产生比较利益的是规模经济优势。

所以,也有人将比较优势的学说分为:以李嘉图为代表的是“劳动耗费差异决定的比较利益”,以俄林(BertilOhlin)为代表的“资源秉赋差异决定的比较利益”,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规模经济差异决定的比较利益”。上述理论虽说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有了革命的发展,但他们只是对现实中的某一个方面进行解释,而且又有各自的特殊假设,所以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局限性。如新贸易理论指出规模经济是企业获取比较优势的重要源泉,但什么国家的公司会获取这些优势?在哪些产业?该理论认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历史因素、偶发事件和过去政策的产物,这种解释无法令人满意。面对这些问题,实践呼唤着更具统一性和说明性的理论的出现。

三、关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波特(MichaelPorter)出版了《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三本书,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波特的理论都是从企业的角度去考察竞争优势如何培育和塑造的。他认为:“竞争实际上不是在国家之间而是在公司之间进行的。”“迄今为止,我还不曾看到哪个国家不拥有强大的公司却能在全球经济中进行竞争。”因此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实际上是从本国内部寻求影响优势或者说导致某国出现某种规模经济的原因。国家竞争优势的主要思想体现在波特的“钻石图”中。

1.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包括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基本要素是指一个国家先天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等要素,高级要素是指通过投资和发展而创造出来的要素,如高科技、熟练劳动者等。波特认为,在国际竞争中,随着科技的进步,一国要取得竞争优势,其高级要素比基本要素更为重要。

2.国内需求。波特认为,扩大国内需求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和服务水平,也有利于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

3.相关支撑产业。相关支撑产业即为主导产业提供投入的国内产业,包括上游供给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波特认为,这是影响一国主导产业取得国际竞争优势、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

4.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波特认为外部环境与企业的竞争能力息息相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必须不断更新产品、提高效率,才能取得持久、独特的竞争优势。同时,激烈的竞争环境还迫使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5.政府的作用。政府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实际作用是影响上述前四个方面的因素。政府对这四个要素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波特指出,一国政府所起的作用,虽然属于辅助要素,但对国家整个竞争优势的形成,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二战后西方经济的复苏,就为日本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本、技术和市场容纳力,而日本政府及时采取的产业结构、组织及技术政策,对于日本各时期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及时转换,也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6.机遇。一些偶然性的事件和机会有时也会对一国的产业竞争优势产生影响。其别重要的是:发明活动、技术上的突破、世界金融市场和汇率的变化、世界或地区需求的高涨、外国政府的政治决策、战争等。由于这些偶然事件的发生,为那些能够适应新形势的国家的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供了机会。

另外,波特将一国优势产业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生产要素推动阶段。产业主要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获得优势,这实际上是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一种表达,体现了新旧理论的继承性;第二阶段是投资推动阶段,竞争优势的获得和产业价值链的延续主要来源于资本要素,持续的资本投入可以大量更新设备,引进技术并提高人员素质;第三阶段是创新推动阶段,竞争优势的持续需要产业中整个价值链的创新,特别是要依靠企业将高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努力;第四阶段可称为财富推动阶段。产业主要靠吃老本维持,创新的意愿及能力均下降,面临着丧失竞争优势的危险。这就提示人们,要居安思危,通过促进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来提高价值链的增值水平,防止被淘汰的厄运。

四、贸易理论的逻辑

在众多的贸易理论中,有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将众多的流派结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结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现有的诸多国际贸易学说看上去杂乱无章、茫无头绪,甚至相互冲突,但如果我们以波特的竞争优势概念作为线索,以其竞争优势理论作为框架,就可以将它们全都纳入其中,建立一个逻辑严密、脉络清楚的统一的国际贸易理论新体系。

首先比较优势概念和竞争优势概念存在着密切联系。在李嘉图的年代,经济规模很小,几乎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对于当时的经济学家来说也确实意识不到规模经济及不完全竞争,所以当时的比较优势也就理所当然地能够自然转变为竞争优势。换句话说,古典时代的比较优势是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一个特例,是原始状态的竞争优势。另外,根据波特的观点,一国竞争优势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是要素推动阶段,此阶段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一国在生产要素上拥有优势。这种表述,与传统比较优势学说的表述是一致的,表明比较优势蕴含于竞争优势之中。我们可以把比较优势学说看成是竞争优势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竞争优势理论的初步展开、竞争优势概念的初步阐述。同样的新贸易理论的出现,并没有脱离竞争优势理论的框架。

在近代,由于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学家逐渐意识到了规模经济的重要性,由于内部规模经济必然会导致不完全竞争,所以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贸易理论将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引入了国际贸易,论述了在新的市场条件下,规模经济及垄断优势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另一个原因。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就是,古典时代的竞争优势就是比较优势,但在新的市场条件下,规模经济及差异化的产品才是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并形成竞争优势的两大法宝。同时波特还回答了企业规模经济的源泉,认为相关产业的聚集和国内需求的旺盛将有助于形成外部和企业规模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要素特别是资本要素的流动性日益增强的情况下,比较成本优势不再为一国所独享,如某一国家劳动力比较丰富和便宜,外国企业可以借助资本流动到该国投资设厂加以利用、获取利润并汇回母国。在此情况下,某一国的比较优势实际上成为本国及外国都可以利用的区位优势。谁可以利用?是本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呢?这就要看哪个国家有国际竞争力强的企业。一个国家资本实力雄厚或者技术、管理上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越多,其利用国外比较优势获利的能力就越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跨国企业往往是依靠其竞争优势,借助投资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对资源进行整合,因此竞争优势成为国际贸易分工的主要基础,一国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越多,就越可以在国际分工中更多地整合别国的资源,并减少本国资源被别国企业整合(张二震,马野青2003)。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把基于比较优势的古典学说看成是竞争优势理论的原始组成部分,是对竞争优势理论的初步展开,是竞争优势概念的初步阐述。把新贸易理论看成是对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和深入探讨,把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看成是对竞争优势理论的完善。所以我们就可以说,从古典贸易理论,到新贸易理论都可以统一在竞争优势理论的框架之中。

[参考文献]

[1]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J].经济研究,1997,(6).

[2]王佃凯.比较优势陷阱与中国贸易战略选择[J].经济评论,2002,(2).

[3]孙晓刚.从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看东亚模式[J].世界经济研究,2001,(3).

[4]鲍晓华.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J].财贸经济,2001,(4).

[5]张二震.从战略性贸易政策到全球竞争政策.经济学动态,1999,(7).

第5篇:规模经济概念范文

[关键词]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理论企业并购

一、引言

当前,随着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发展,规模经济的重要性逐渐显示出来,追求规模经济的行为日益渗透到各种经济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实现规模经济更是成为主要研究热点,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多是通过企业并购,通过并购,使企业在优化产业组合的过程中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实现在生产规模扩大的过程中不断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

二、规模经济理论综述

规模经济理论最早起源于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分工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最大原因,同时认为分工又受制于生产规模与市场需求量的大小。自亚当?斯密之后,马克思以及斯密理论的继承者阿林杨格也都从分工角度对市场与经济规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之后,新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规模经济”概念,他利用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理论来说明规模效应,。认为报酬递增是由于企业扩大其不动产而获得了种种新的大规模生产经济。马歇尔以后,穆勒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原理》中从节约生产成本的角度论述大规模生产的好处。还有些经济学家,比如科斯、张五常、黄有光、威廉姆森和克莱因等从交易费用的节约和内部化优势方面探讨组织管理的规模经济。巴克莱、卡森和拉格费等则沿用科斯等人的观点,进一步阐述了内部化引起企业规模经济的原因。哈伯勒(Haberler)进一步发展了规模经济理论,他创立的机会成本说为企业并购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可见,关于规模经济的理论已经日趋成熟,现在重点已经从理论方面转向了应用方面,当前在规模经济理论的应用方面的一个重点就是企业并购,美国的企业并购从19世纪下半叶产生至今已经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企业并购已成为企业规模扩张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并购理论,详细分析了企业规模扩张的一条重要途径——企业并购。并通过一个具体实例——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分析来说明这一点.

三、企业并购与规模经济的关系

对于企业并购与规模经济的关系主要有两种理论:

1.规模经济理论

研究证明了企业规模(或产业集中度)与企业的利润率成正相关关系。在资本较为密集的工业里,集中度较高的大企业可以比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其根本原因在于集中度高的产业中,大企业的生产成本比中小企业低,企业规模扩大带来了单位成本的下降,超过了集中度提高价格上涨的效果,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高于平均数。这种成本优势就能增加工业产出的份额和减少单位成本,同时,联合生产经济即范围经济带来的成本减少也是显著的,这方面的成本利益来自于企业在更大范围内共享研究费用、管理费用、营销费用,从而降低了每一单一产品的单位成本,增大单位投入的收益。而企业通过并购的方式,将在并购之前没有运营在规模经济水平上的企业整合,使其获得规模经济,这将大大提高企业的效益。

2.经营协同效应理论

经营协同效应的理论基础最早见于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通过兼并来组织企业会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经营协同效应可以通过横向、纵向或混合并购来获得。对横向并购而言,经营协同效应的来源代表了规模经济的一种形式,通过对同类资源的合并,使并购双方形成了能力上的重要补充,并购后对各方面能力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会带来在短期内通过企业内部投资所难以得到的收益。对纵向并购而言,将同一行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合并在一起,可以获得行业上的规模经济性。企业并购后如果能将并购双方的优势和特长协调与结合起来,并同时消除各自的劣势和不足,这将可以使得企业获得规模经济。

四、企业并购理论在实现规模经济的应用

以中国的汽车产业来看,自1953年我国从前苏联引进汽车制造技术和成套装备,建立以年产3万辆卡车的长春第一汽车厂以来,经过近50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起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汽车工业体系。但是,我国的汽车产业却存在致命的弱点,即企业数目太多,厂家过于分散,生产厂家遍及除和宁夏之外的省区,目前,我国的汽车制造企业厂家数量已超过了日本、美国、欧洲等汽车大国的所有汽车厂家之和,可谓汽车企业数上的“超级大国”,然而我国1998年汽车产量仅为156万辆,只相当于通用汽车公司当年产量的1/6,丰田汽车公司当年产量的1/3.我国1956年至1998年的43年间累计生产汽车1580万辆,而美国1978年一年的汽车产量就是1290辆,日本1981年一年的汽车产量就是1118万辆。目前,国外一般单个汽车企业的最小生产规模是年产40万辆到60万辆,而我国汽车年产量超过10万辆的企业只有一汽、二汽、上海大众和天津夏利四家。与我国125个汽车厂一年生产156万辆汽车相对应,美国3个汽车厂生产987万辆;日本7个汽车厂生产1011万辆,德国3个汽车厂生产427万辆;意大利1个汽车厂生产150万辆。由此可知,中国的汽车产业远远没有实现规模经济,因此,如果通过资本之间的并购重组,汽车企业可以实现迅速的规模扩张,规模的扩张有利于企业有效降低成本,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为自身的生存发展赢得宝贵的利润空间,而有了利润保证,才能使资本有效循环周转起来,才能进一步支持在研发、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需要的巨额投资,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85.??

[2]赵全民.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规模经济及其形成机制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7,(147).??

[3]张海如.规模经济:理论辨析和现实思考[J].经济问题,2001,(1).??

[4]王美桃、王海龙、吕瑞亨.规模经济文献综述———以呼和浩特市奶牛养殖业为例[J].北方经济,2006,(12).

[5]汤惠.规模经济理论对企业购并活动的启示.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6]徐鑫波,宋华.企业并购动因理论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2007,(7).

[7]周世中吴国萍.企业并购与并购法[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第6篇:规模经济概念范文

[关键词]网络经济;自然垄断;弱竞争性

[中图分类号]F71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5)02-0042-03

[作者简介]周正(1975-),男,河南郑州人,副教授;陈飞(1990-),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研究。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252z003)。一、引言

综观国内外相关文献,自然垄断理论至今仍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自然垄断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并分别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成本劣加性概念的提出为主要标志。但是,建立在这些基础上的自然垄断理论,都是在自然垄断的生产函数分析框架内,不能充分反映当代自然垄断产业的网络化特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理论与现实的背离,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引入了网络经济的概念[1]。国内的著名学者李怀提出了自然垄断的网络经济论,并得出了建立在规模经济和网络经济上的自然垄断理论,但是追其本质仍没有摆脱自然垄断的规模经济分析框架,仍然将供给因素作为判断自然垄断的标准。

为了弥补以往自然垄断理论的缺陷,本文以需求视角来探究网络经济下自然垄断的存在性。需求方的因素也能引起自然垄断的不可竞争性,只不过是强弱的问题,为此,本文首先对网络经济下自然垄断的不可竞争性来源展开分析,弄清自然垄断的本质;然后根据网络商品的分类,探究不同类别商品中的竞争性强弱,网络商品中“弱竞争性”的存在和形成;最后从需求角度对网络经济自然垄断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

二、网络经济自然垄断的本质分析

在研究网络经济自然垄断的存在性之前,需要明确在网络经济下自然垄断的本质是否有所改变。网络经济下的自然垄断理论应抛开规模经济的单一分析框架,以结构化网络的“不可竞争性”角度审视自然垄断,这样才能形成基于“天然”进入壁垒和竞争不可维持性的完整的自然垄断理论。当代自然垄断行业同样具有规模经济性的特征,但它并不是导致不可竞争性的原因。自然垄断更为现实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基于产业不可竞争性的整体视角。

很早之前,埃利(1937)曾指出自然垄断的产生主要是源于生产的规模经济状况,但其对自然垄断的定义是不可竞争性,并且强调除了规模经济之外还有其他因素会使竞争自我毁灭,走向垄断[2]。由此可以看出,自然垄断的本质是产业的不可竞争性。然而,几乎所有学者均将规模经济特征视为引起不可竞争性的主要因素,只将视角锁定在自然垄断的规模经济因素上。

事实上,不可竞争性既可以来自于“天然”的进入壁垒,从而导致产业从来没有发生过竞争,也可以来自于“破坏性竞争”,直至最终必然导致垄断。网络型产业的自然垄断属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产业的“天然”进入壁垒上,这主要取决于稀缺性网络资源的占有关系,另一方面还表现在由网络资产的专用性所引起的沉淀成本上[3]。在现实生活中,构建网络需要大量的固定成本,并且这些固定成本往往有很强的资产专用性,因而形成了巨大的成本沉淀。沉淀成本的作用在于不仅会形成某一产业的进入壁垒,从而保证在位企业的长期垄断地位,而且在新企业进入市场之后削弱经济人改变市场条件的选择能力,从而对企业的竞争策略产生影响。当不存在沉淀成本时,新企业的进入和退出都是相对容易的[4]。对于在位企业来说,如果新企业进入或退出市场的门槛较低,会导致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市场,在瓜分到市场利润后迅速退出,市场竞争的加剧会威胁到在位企业的垄断地位,同时妨碍垄断租金的获取。倘若市场上存在着巨大的沉淀成本,在位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大量资本和技术投资来提高市场的进入壁垒;另一方面,在位企业还可以利用其价格优势来阻止新企业的进入,由此来保证垄断力量的长期存在并占有垄断租金,因此,在位企业就获得了某种自然垄断属性。

高沉淀成本是导致不可竞争性的决定因素,只有基于结构化网络的“不可竞争性”来审视自然垄断,才能真正把握自然垄断的本质所在。但是,在不同种类的网络商品中,这种不可竞争性的强弱是不同的,只有先了解“弱竞争性”,才能弄清“强竞争性”的形成,进而明确网络经济自然垄断的成因。

三、网络商品中“弱竞争性”的存在和形成

(一)网络商品的分类

早期关于经济网络的著作中,经济学家对网络经济特性的分析都是通过对网络商品的研究而展开的。Eeonomides和Flyer(1998)探讨了网络效应与市场结构的关系,设n为总产量,h(n)表示网络产品的价值方程h(n)=α+βn,α代表自有价值,βn表示产品的“协同价值”,将公式变形得:H(n)=γ+n,这里γ=α/β,γ=0代表纯网络产品,1/γ是衡量边际网络效应的密度的指标,因此,γ越小,网络效应越大,反之亦然[5]。网络商品的分类是按照协同价值在产品价值中所占的比重而加以区分的,比重越大,网络商品特性就越明显。网络商品的价值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一部分被称为自有价值,是在没有其他使用者的情况下,商品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另一部分被称为协同价值,是指当网络中有新的用户加入时,老用户从中获得的额外价值。自有价值取决于商品本身的特性,而协同价值取决于网络规模。根据商品属性,结合其自用价值和协同价值,将网络市场中的商品分成纯自用商品、纯网络商品和混合用品。纯自用商品指的是只有自用价值,没有任何的协同价值的商品;纯网络商品正与之相反,是指只有协同价值却几乎没有自用价值的商品。商品的价值完全由网络效应的大小决定,当网络规模为零时,产品没有任何价值;混合商品指的是同时具备自用价值和协同价值的商品。拿一部手机来说,如果只有你一个消费者购买了手机,那么这部手机就没有任何的协同价值,这部手机的意义仅仅在于看看时间、照相,这些功能所产生的价值就是自用价值;随着其他使用者的加入,使用者之间通过打电话、发短信所产生的价值就是协同价值。

(二)网络商品中的“弱竞争性”

需求方因素同样能造成网络经济自然垄断中的不可竞争性,只不过这种不可竞争性存在一个强弱的问题。“强竞争性”指的是自然垄断中的不可竞争性,而“弱竞争性”则是不可竞争性的前一个阶段,虽然这种商品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还不足以形成垄断势力。在网络经济市场中,竞争性的来源在于由网络外部性导致的网络价值,表现在网络商品中就是其协同价值。根据网络商品的性质,一般认为纯网络商品具有较强的不可竞争性,一旦形成自然垄断,其价格的可维持能力较高,而混合用品不可竞争性较弱。由于网络外部性的存在,用户通过使用一种商品而获得的效用,随着使用该商品的用户规模的增大而增加,因而,除了纯自用品,只要具备协同价值,产业间都存在“弱竞争性”。具有“弱竞争性”的商品,随着用户规模的增大,其协同价值不断增加,竞争性也随之增加。在市场竞争初期,由于没有形成规模,因此商品对消费者的网络效用较小。当厂商通过竞争具备了必要的市场份额后,由于网络的正反馈效应,市场开始加速集中,最终形成垄断或者寡头市场,其网络规模对于潜在竞争者形成了极强的进入壁垒,就“自然”地垄断了。

四、网络经济自然垄断的存在性探究

网络经济时代,自然垄断的不可竞争性与需求方规模经济密切相关。需求方规模经济来源于网络商品的外部正效应,是指系统中用户数量的增加使系统的价值随之增长,而当系统网络价值不断增大时,后来的用户也就不得不选择这一系统[6]。一旦市场上某一种技术或产品获得大众的广泛认可,在需求方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其他消费者也会自愿或不自愿地选择这一技术或产品,其销量和市场份额会以指数方式迅速增长,市场机制进入正反馈的良性循环。传统产业中的市场均衡仅在供给方规模经济的影响下形成,而网络经济中的市场均衡则是在供给方规模经济和需求方规模经济的双重影响下,因此,相较于传统经济,网络产业中正反馈的效应更加强烈。正反馈会放大原本微小的经济变化,使市场变得更加不稳定,正反馈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当市场处于正反馈结构时,无法保持像传统市场中可以预见的均衡。一旦商家在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率先达到正反馈点,它就可以保持和扩大领先优势,产生“赢家通吃”的现象[7]。网络产业中企业在受到供给方规模经济和需求方规模经济的双重影响下,其经济规模和经济效率的最优点有可能趋向于无边界,使市场出现“一边倒”、“冒尖儿”的现象,市场均衡会向某一技术或产品集中,最终形成自然垄断。

厂商在获得了垄断地位后,市场上就自然而然的存在着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既保护了在位厂商的既得利益,又提高了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壁垒。垄断者往往通过产品差别化来提高产品的不可替代性,消费者如果换用其他品牌存在交易成本和转移成本,将用户牢牢地锁定,厂商的垄断地位再次得到巩固。

五、结论与启示

只有基于结构化网络的“不可竞争性”来研究自然垄断,才能明确自然垄断的本质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探究自然垄断成因。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在网络经济下的自然垄断是网络的正外部性、需求方的规模经济、正反馈机制的共同作用。从需求视角研究网络经济自然垄断的存在性,有助于完善自然垄断理论,有利于政府从网络经济的视角来制定政策,为界定网络经济中的垄断行为提供新的观点,对改进垄断行业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借鉴,同时对我国反垄断法在规制经济上的完善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于立,肖兴志,姜春海自然垄断的“三位一体”理论[J]当代经济,2004(8):45―51

[2]TrichardOutlines of Economics[M]New York:Macmillan,1937:86―89

[3]于波,甘峰明对网络经济学自然垄断行业成本曲线的修正[J]江西社会科学,2006(10):172―175

[4]吕承超,王爱熙网络经济下厂商竞争机制的经济学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5):98―106

[5]Eeonomides,N and Flyer FCom Probability and Market Structure for Network Gods[Z]Discussion Paper EC Stern Sehool of Business,1998:89―95

第7篇:规模经济概念范文

【关键词】 知识产权;企业家;品牌;规模经济;创新发展

文化产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已经成为全社会新的消费热点,文化产业涵盖面广、发展速度快、低污染、低能耗的特点将会使其最终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整体规模偏小,质量偏低,市场化程度不高,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还比较低。中国文化产业要加强创新,走可持续的创新发展之路。

一、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激励

科斯定理表明产权明晰不仅可以引导人们做出合理的资源优化配置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形成人们的创新动力。知识产权制度是激励创新的基本制度:首先,知识产权制度以法律形式保障知识发明人在一定时期内拥有排他的独占权,使知识发明人通过经营其独占资源获得高额垄断利润,促使他继续发明创造,形成激励创新的良性循环。其次,知识产权制度的市场化可充分使资产流动,交易,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创新成果在相关产业的应用,激励各产业自主创新。我国的“搜狐”、“方正”和许多影视集团等企业就是在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下不断创新发展的文化产业。我国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还不完善,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创新激励奠定基础。

(一)提高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很多文化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不强,常常导致企业原创内容被其他企业或个人无偿利用,使企业遭受巨大损失,以至于企业缺乏对于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动力。企业应该对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增强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观念,形成一种以文化创新为主的企业精神。国家需要提高全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保护创新的良好氛围。

(二)建立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法律保障体系

1.立法。我国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还很欠缺,如对服务行业的产权问题、文化产业与高科技集合的新业态产权问题等还没有涉及,立法进程远远落后于实践需要。为了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国需建立专门的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形成以基础产权保护法为主、以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部门规章为补充,并不断根据文化产业的发展逐步完善相关法律的保障体系。如根据目前文化产业的发展,需建立有关行为规范、服务产权保护、执行渠道与方式保障等方面的相关法律,保护各文化产业的创新成果。

2.完善管理体制。我国应具有上下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国家可以建立统一的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统一管理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事务,并根据产业发展及时研究新的保护方案,为企业申请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方便,及时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文化企业内部可以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有责任的管理人员,重视对知识产权实行科学管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最大效益。

3.建立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综合平台。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综合平台包括信息平台、交易平台和服务平台。信息平台将形成专业化、资源共享的信息网,为企业提供国内外最新信息。交易平台是将知识产权市场化,使得资产流动和交易。交易平台不仅能激励产权所有人不断创新,也使利用该创新成果的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促进该企业的创新意识,最终形成全社会的文化产业创新链。服务平台将培养一批熟悉知识产权法律知识的人和律师,为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方便。

二、企业家激励与创新概念

(一)建立人才市场体系

1.建立企业内部人才市场。文化企业一方面要着重吸纳有创意的人才,并对他们进行相关培训,培养他们成为企业家后备军;另一方面企业可通过类似于“项目竞标”的方式让有创意的工作人员参与某一项目创新概念的构思,形成自己的一系列创新概念,企业最终对符合项目需要的创新概念的团队或个人进行奖励。这种方式打破了以往一个项目由指定工作人员完成的缺乏激励、缺少效率的模式,不仅能够发掘更多的创意人才,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

2.建立与社会人才市场相衔接的平台。国家可以建立人才市场中介机构并加强信息网络的建设,为文化企业提供国内外的人才信息并帮助文化企业引进人才。中介机构还可以对企业所需要的一些人才进行专项培训,文化企业自身也可以和设置了相关专业的高校合作,广泛吸纳专业人才。

(二)完善企业家激励机制

1.企业家控制权的激励。对企业家而言,控制权非常重要。首先,控制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企业家施展才华、自我实现的需要。其次,控制权可以满足企业家控制他人、处于负责地位的需要。再次,控制权使企业家在时间和空间上有较多的自由满足其创造力的完美展现。文化企业应给予企业家一定的控制权,促使企业家为了企业的发展不断地形成创新概念。

2.企业家薪酬激励。文化企业可以实行股票期权、购股权计划、效益奖金、年薪制度等收入制度模式,将企业家的个人收入更大程度地与企业经营绩效挂钩。把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结合起来,有利于稳定人心,激励企业家的能动性,促进文化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三)打造精英团队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文化产业中,企业要想在市场上求得生存、发展,只凭借单个的企业家是不可能的,更重要的是形成以企业家为首,上下一心、勇往直前的精英团队。企业家要凭借自己的领导魅力和工作精神,将大批有才能的创新人才吸引在自己周围,共同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打造出精英团队。

三、品牌建立与创新链

品牌是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是在企业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培育的,它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重大战略决策,诸如产品质量、技术开发、经营规模、品牌设计、广告策划、市场营销、人才战略设计等各个方面,品牌建立的过程即产业创新链的形成过程。创新链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将是科技与创意进行整合,其次是经过商业模式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品牌内涵

品牌蕴含着丰富的经济文化,因为品牌中包括产品的品质、性能、满足效用的程度等。当企业建立品牌时,不仅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要将企业的经营理念融入品牌中,包括企业精神、价值观念等,以此增加品牌的附加值,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品牌的文化内涵表现为品牌的特色和核心,能充分展现出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文化产业品牌要充分吸收民族文化的养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将民族文化发扬广大。

(二)品牌差异化

文化产业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地创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和特殊化的需求。企业根据自身特点,推出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首先被消费者知晓的就是该产品或服务的品牌。只有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才能吸引广大消费者。

1.产品质量。为塑造差异化品牌,文化企业要严格管理产品质量,包括保证产品的健康安全和提供具有自身特色的优质服务。企业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来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并赢得消费者对品牌的信赖和忠诚。

2.创意广告。品牌不只是实力的较量,也是宣传的较量,近年来,广告对企业品牌传播的影响越来越大,独特、新颖的创意广告不仅能够增加创新链的价值,而且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无论是商业电影还是主流电视剧播放,在市场上运作时都采用了品牌和广告造势,创意广告是品牌形象的传播之魂,凭借创意打造民族品牌,是我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重点。

(三)品牌延伸

品牌延伸是将已经成功产品的品牌用在新产品上的过程,品牌延伸一方面实现了品牌资产向新产品的转移,加速新产品的市场化,另一方面以新产品的形象给品牌注入了新的元素,延续了品牌寿命。如“蓝猫”创造出卡通形象品牌,通过文化的产业化运作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把形象品牌转化为商业品牌。文化产业品牌要不断与新产品结合,延伸其内涵,强化品牌美誉。

四、规模经济与创新效应

企业要采用创新技术至少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如果企业规模过小,该种创新技术的采用就可能使产品成本提高,盈利减少。企业的品牌要在市场上取得一定的影响,就必须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这也要求企业达到一定规模。文化企业要发展规模经济,规模经济不仅能使生产一种产品的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不断降低,能够促进企业不断创新,形成一种创新效应。我国文化产品的产量很高,效益不高,主要原因是我国文化产业规模太小,高度分散,发展文化产业要从产量经济向规模经济转变,走创新发展之路。

(一)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自愿组成的一种企业之间松散、以契约形式为纽带,追求长期、共同、互惠利益的战略伙伴关系。战略联盟能很好地将合作文化企业的同类产品的生产经营企业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加深分工,强化创新与技术,使各成员企业之间的各种资本,技术,人力,信息资源得以有效、灵活整合,最大限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经济。

文化企业之间可以达成联合开发销售战略协议,以研究开发某一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为共同目标,扩展各自的创新理念,然后通过自己现有的销售渠道和区域销售彼此企业的产品,增加销售品牌,形成规模经济。要“走出去”,我国的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多不足,要善于利用发达国家文化企业的技术、品牌、管理等资源优势,提高自身的市场优势。如与发达国家合作合拍,联合生产,联合发行,不仅能扩大我国文化企业规模,促使我国文化产业走向国际化,而且能激励我国企业不断创新。

(二)产业集群

文化产业集群,是众多相互关联的文化企业或机构共处一个文化区域,构成该区域内的文化产品生产、服务链条,形成产业组合、互补和合作,以产生共生效应和整体辐射力的文化企业聚集。如美国好莱坞的电影产业就是一个文化产业集群,聚集着美国600多家影视公司,还有上海的以动漫和网络游戏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形成,可以提高市场集中度,也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文化产业集群要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需要形成核心竞争力,一方面要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结构和价值,不被其他产业集群复制或替代;另一方面要有持续的创新能力,善于把握和开发新的市场机会,进行持续的自我创造和再创造,使产业集群成为一种特殊的创新系统,形成创新效应。

参考文献

[1]邱爽.产权、创新与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第8篇:规模经济概念范文

关键词:企业集团;边界;规模经济;交易费用

中图分类号:F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2-0122-03

1 企业集团形成的主要理论基础及其决定的企业集

团边界

1.1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企业生产要素投入规模的扩大,某一区间的平均成本所呈现的递减趋势。长期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而呈现出经典的L形。平均成本的减少,在既定价格水平前提下,意味着利润的增加;或者,在既定利润水平前提下,产量的增加――亦即,规模经济会导致生产的增产或节约,进而表现为总利润的增长。规模经济是要素投入数量增加至一定程度的副产品,它反映了要素投入规模与平均成本之间的变动关系。在技术条件亦即生产函数不变的情况下,要素投入的增加在大多数时候意味着产出的增长,也就将导致销售价格的下降,进而在利润上抵消由平均成本下降所贡献出的一部分空间。因而,规模经济也是可以继续“进化”为规模不经济的,这就需要选择一个合理的生产要素投入水平,有效地控制生产规模,并科学地改进要素投入组合方式的变化(即生产函数形式)。规模经济甚至会导致垄断或类似垄断的额外经济利润,如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里论述的那样,“达到好像是一种有限的垄断;所谓有限的垄断,就是受到以下原因的限制的垄断:很高的价格会引起竞争的生产者的出现。”[1]

尽管仲伟周(2001)等[2]认为:“从企业集团形成与发展的原因看,规模经济、垄断优势与多元化经济等这些问题,却应该是企业集团形成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企业集团形成与发展的原因。”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何种规模的企业,都会向规模经济发展,这种规模的扩大可能并非体现为劳动的增加,而会越来越多地体现为资本和作为生产要素的管理与技术的增加。企业自身规模扩大后,为专事专项处理,业务分割和资源转移将催成其分支机构与“后代”企业的诞生;或者由于获得竞争优势有资格和能力兼并他者而得以扩大规模,因而形成了更为大型的企业集团。此外,类似于自然垄断的概念,由于所属行业的特殊性,存在某一个规模界限使得企业达到此界限才可能有效率,即所谓最小效率规模(MES,minimum efficient scale),因此这一行业的企业不得不去扩大规模,当MES较大时,企业集团的组织形式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规模经济既是业已存在的企业集团的结果,也是将要形成的企业集团的成因。

但同时应警惕潜在的规模不经济。当长期平均成本开始增加而形成U形曲线,显然规模经济效应的福利已然消失,企业或企业集团就会进入一个不恰当的经营规模。换言之,正如微观经济学所揭示的那样,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的位置所指示的规模,即为企业或企业集团的边界。

1.2 交易费用

新古典经济学在消费、生产、成本与商品市场的一般均衡理论中,将企业视为无法破解也无需破解的黑匣子,同时认为运用市场配置资源的交易费用可以忽略,这就包含了两层预设。

首先,所有的生产函数都是可被使用和转换的,企业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使之能够立即达到任何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可以实现任意给定的生产函数,也不存在进入或退出壁垒,但这些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短期”内皆是无法实现的。

其次,企业之间除了他们所面临的市场结构与自身规模之外就没有什么是有差别的,但是企业内部的组织成本差异和资源配置情况(如X非效率)、企业中的“委托―”契约关系,均没有被考虑在内而被忽略了。

于是,科斯抛弃了交易费用为零这一假定,将摩擦力这一更具现实意义的概念引入了经济学的理想物理模型,并揭示了企业的存在意义。在他看来,企业和市场不过是两种彼此替代的资源配置方式,交易是否在市场中进行,取决于如果采用企业的形式交易费用是否会更低。如果企业对于这项交易是更有效率的选择,那么就应该以企业的形式替代市场来组织资源:当前不存在企业的,就应当成立企业;已有企业的,就该当扩张之。当企业的规模扩张至这样一种程度――其交易费用在其内外部进行完全无差别时,亦即扩张这一动作使得企业内部与市场外部的边际效率相同,也就达到了最优边界。

作为交易费用理论的追随者,威廉姆森肯定了交易费用为正的事实,并进一步探讨了交易费用的类型及其来源。进一步地,他首次提出“规制结构”这一概念,认为规制结构主要有三种:企业、市场和存在于这两种组织形式之间的各类中间组织。中间组织既利用市场机制,又利用管理手段来协调企业间的交易。企业集团通过产权与人事等方面的行政或契约安排将一系列具有业务、资本、技术关联的企业结合到一起,显然是属于上述的这类中间组织。

因此,企业集团可被视为区别于传统经济学认知中企业与市场的另外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作为中间组织,它由市场所联系的诸企业所组成,又不仅仅通过市场来将这些企业联系起来。它保留了集团内企业作为企业来配置资源的权利,也存在市场自在的运行机制,可以有效利用企业和市场的双重优势。一方面,它以具有实力的大企业作为核心层基础,扩充具有相关利益和交易往来的圈企业,扩大其规模,使得其集团内各企业的成本纷纷降低,能够实现集团内企业个体的效率提升;另一方面,原本通过市场来进行的业务被纳入集团组织内部运作,交易费用被降低了,增进了整体的利润水平。另外,联合经营所形成的资源与信息共享也能更进一步地降低集团内各企业的风险。显然,这种制度安排仍是某种人为的和内部的资源配置方式对于自在的和公开的市场机制的替代,本质上这与企业对市场的替代几无区别。所以,企业集团边界的确定,也就基本上企业边界的确定几无差别,仍然是由扩张的边际效率所决定的。

2 我国企业集团的边界问题

尽管企业集团的出现与发展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历史,在我国,企业集团即使不能算作新生事物,也远未成熟。在改革开放以前,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基础薄弱,大多数企业是隶属和忠实于政府这唯一的“企业集团”的零散个体,不存在完全的自由经营权利,因而不存在现今语境中所指称的现代企业集团。改革之后,市场机制被逐步建立,作为市场机制替代物的现代企业也才被发展起来,企业集团才有了其可能存在的现实土壤。自我国孕育企业集团到实行至今的30年中,其间既有宝贵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特别是我国企业集团的组建,及其运行和扩张的种种问题尚需规范。

2.1 企业集团的组建过程是存在问题的

企业集团应该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具有自主行为能力的各企业自愿联结和组合而成的,企业一旦加入集团,企业就必须在其经营行为、发展战略、文化理念上与集团保持密切的匹配和经常的服从,如果加入集团的安排不合乎企业的根本利益,企业可以拒绝与之合流。同样,如果业已存在于集团内的企业无能力或无意愿承担和服务于集团安排,企业即退出集团。尽管企业集团也有其明确的组织规定,但企业进出集团的自由度还是比较高的,其行为原则正如前文,需要视乎其进出的边际效率而定。

我国的企业集团组建与运行状况,则不尽相同。我国企业集团组建的经济基础,不是完整而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而是在当时并未完全退出而存有残余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企业集团的试验与确定也是计划式的,而非是经济效率及企业现实需要所决定。出于发展冲动或者炫耀动机,政府急于走在这场试验的前列,因而给予试点对象包括费用优惠与成本补贴在内的多种激励措施,企业则相继踊跃争取成为试点对象,场面的火热掩盖了寻租构成的低效。试点后形成的集团也未必符合加入企业的利益,因为激励政策必然是临时而不可持续的,届时退出或是解散,在彼时则无关紧要,权且另当别论,“择日再容细表”了。

这种模式,一方面由于行政权力的介入而导致的寻租的存在,通过常规途径收购兼并这一外部交易,实际上其交易费用是高过自由公开市场的;另一方面,由“拉郎配”甚至是“乱点鸳鸯”的方式所形成的组合,在企业间的互相了解和沟通方面上,必然不如“自由恋爱”方式所形成的集团,这加深了信息流通、组织协调、和资源调配的难度,也增加了以企业的内部的交易费用;再者,以获得设租收益为目的而形成的企业集团,必然会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因为这一安排并未将集团的长远发展考虑在内,甚至只是“假婚”或“骗婚”,试点宣告失败时则完全可以声称这是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合理结果。

以上这些都与企业与企业集团产生的原理与初衷背道而驰了。在实践意义上,意味着这类结合而形成的企业集团应有的边界被高估了,因为这些企业在那一刻的边际效率或是外部高于内部,或是内部高于外部。在完成集团组建后,外部交易费用提高的效率损失为政府提供的政策收益所补贴,内部交易费用提高的效率损失则为组成集团后的规模扩大所补贴,也许当规模经济的收益足够大时,集团形态仍然可以持续,但政策收益总是暂时的,解体的威胁总是存在的。也就是说,这类措施实际上是在高于应有边界的规模水平上组建企业集团,这也是为什么我国企业集团改革试点好却推广难的原因所在。尽管这种体制缺陷正随着改革的深化不断被消除,但由于企业集团的组建与运行仍由政府来牵头推动(尤其是地方上的企业集团),所以我国企业集团的类似问题在根本上难以得到改善,除非这一过程是完全由企业与市场自主完成的。

2.2 企业集团的扩张问题

对于既有的企业集团,即使它最初并不是“跨越式”地在一个过高的规模水平所对应的边界中建成的,在其后天发展中,也可能错误地扩张至应有边界之外。在追求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与各个时代为不同语句所表达的宏大叙事驱动下,在发展企业集团时往往忽视内在经济规律而屈服于发展冲动,人为和盲目地推动企业集团的规模扩张,特别是将具有充满竞争关系的、互补性不强的企业强行捆绑在一起,其结果只是现象上的强强联合,只是数量上的叠加和堆砌,却无法形成规模经济。职业经理人对于此尚不能免,而在行政行为的背景之下,各路豪杰却免不了各自主张,内部协调成本的增加亦可能形成规模不经济,致使企业集团效率极其低下,这种规模不经济可以视为管理这一生产要素所引起的。由于原有的单独企业彼此之间的缺乏默契和弱关联,难以形成有机融贯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系,也就意味着更多的管理资源的投入,这一生产要素追加结果是,生产要素增加,但产出并未有明显的提升。至少在企业集团组建的短期内,平均成本可能是上升的。因此最终形成不是规模经济而是规模不经济,这是企业集团的应有规模在成立之后被高估了。如果企业集团内的各企业主体确是基于完全的市场行为来构建企业集团,那么,这种事后“越界”概率会小多。

因而,当前企业集团低效的成因是需要重新商榷的,也许真正的原因并非是表面上所体现的“不够大”所决定的“不够强”,反而恰恰可能是被绝对规模不大这一现象所掩盖了的相对规模已然过大所以强不起来的事实。如果企业集团的组建、发展、及扩张均继续主要由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所驱动,那么对企业集团内核心企业的设租激励和边界高估就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拿不出优惠条件,企业集团就没有必要通过政府来实现了。仍然需要将企业集团交给作为独立和自由经济个体的法人企业和公开公平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来完成。同样,即使是目前貌似存在的且以一定绩效运行的企业集团,也并非不值得去怀疑它们是否已经跨越它们应该恪守的边界。事实上,中国在过去并非没有企业集团倒闭的案例,这值得业已存在的企业集团和有意愿或将要组建企业集团的单独企业们关注。

要解决这些存在于我国企业集团身上的问题,其根本措施仍在于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没有成熟的体制就没有成熟的市场,也就无法孕育出权责匹配自负盈亏真正立足于竞争中的现代企业,更无法拥有新型的介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优质企业集团。

参考文献:

[1]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2] 仲伟周.论企业集团的本质与功能――企业集团形成及其运作边界的经济学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1,(1).

[3] 宋培林.企业集团合理规模的理论界定与我国企业集团规模的问题思考[J].当代经济科学,1995,(3).

[4] 顾保国.企业集团生成理论比较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6,(4).

第9篇:规模经济概念范文

关键词:城市 集聚经济 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

引言:

城市集聚经济实际上是外部复合经济,它的复合范围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影响集聚经济产生的因素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城市的发展现状、地理优势、当地居民的收入生活水平、当地政府的一些政策等都影响着城市集聚经济的发展。所以研究城市与城市集聚经济,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一、城市的内涵与功能

自古以来,城市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它是很多生产要素聚集而形成的一个整体。这个整体集文化、教育、科学、政治等于一体,可以看出,城市对于人类的发展的作用是很大的,城市其实就是一种有着系统和集聚形态的特殊生产力。

城市的功能其实就是城市在此地区对于带动国家文化、政治、经济等领域发展而起到的作用和发挥的特殊功效,这些都是通过一个城市制定的发展对策体现出来的,一个城市所体现出来的功能对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要想建设出一个好的城市,就要制定适合城市发展的策略。城市的主要功能是:能够对城市的发展和特征起到关键性的决定作用的功能,它反映出了这个城市的历史发展状态以及和其他城市相比所存在的优势。

二、城市与城市集聚经济

(1)城市集聚经济

城市集聚经济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的作用是很大的,可以说是一个城市得以发展的核心因素。集聚经济就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存在的一种经济形势,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和多样化范围经济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

规模经济指的是通过提高生产力效率和使生产力更加专业化,来降低生产的成本,从而使得整个企业乃至城市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规模经济主要有外部和内部规模两种形式,一般影响集聚经济的是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指的是整体的外部行业结构发生改变而导致的个体的经济收益的变化,由于整个市场行业规模的扩增,从而影响个人企业规模增大,企业成本降低,从而可以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范围经济不同于规模经济,它主要受厂商范围变化的影响。比如,在计划经济时代,同时生产很多种产品不同产品的费用要比只生产几种产品的利润高,这个时候就会用到范围经济的概念,如何确定产品的种类和范围来降低成本是需要考虑范围经济的,它虽然也分外部和内部两种,但是外部经济与城市集聚经济的联系更大。

企业的形成就是由不同的生产因素混合在一起的结果,在规模经济的影响之下,集聚经济的规模开始进一步扩大,到规模增加到某种程度之后,企业的成本就不会继续降低,这样也就实现不了效益最大化,范围经济会导致各种生产要素集聚在一起,而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之间并不是互相排斥而独立存在的,范围经济在产品集体生产成本较低和新产品追加方面,都是比较符合规模经济的要求的。范围经济不仅与企业的管理制度有关,还与营销的方式有关。由于有外部经济的作用,当不存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影响时,各种生产要素仍会集聚。

(2)影响城市集聚经济产生的因素

第一个影响因素是城市企业的多少,一个城市的企业越多,一些新兴起的企业的需要的材料的供给就变得更加快捷,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也不会造成堆积,将有更多的渠道和途径去销售。一般来讲,企业比较多的地方更容易出现工业的集聚。第二个影响因素就是城市的人力资本水平,人力资本水平与企业找到合适的可用性人才是呈正比的,只要企业的人力水平提高了,这个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会相应的降低。第三个影响因素是当地城市消费者的生活水平以及收入水平,生活水平越高,收入越高,这些居民的购买产品的能力就越强,而且消费者对于消费品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和增多,从而刺激当地的消费水平,为了适应市场需求,部分企业的数量也会增加,企业的集聚会使工作者的收入也上升一个幅度,从而形成一个好的循环。第四个影响因素就是城市的交通运输,企业能否集聚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如果交通运输产生的费用不会太多,那么企业的生产成本就会大大的降低,城市之间用于贸易的费用减少,集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很明显的。第五个影响因素就是当地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对于城市集聚经济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如果经济政策发生了变化,城市的产业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由此可见,城市集聚经济达到一定规模时,可以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但是当规模进一步扩大时,就如交通阻塞,就会不利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所以,合理的利用规划城市集聚经济是很必要的。

结束语:

城市聚集经济在城市生产力发展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可以通过增大城市的产业规模,来使城市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而且还可以使得更多的人愿意到这个城市来发展,从而扩大城市的生产因素和生产规模。影响城市经济聚集的因素是众多的,只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然后做出合理的改善,那么整个城市的生产力才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金相郁;高雪莲;中国城市聚集经济实证分析-以天津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4

[2]金相郁;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07期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