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划经济模式范文

计划经济模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划经济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划经济模式

第1篇:计划经济模式范文

从目前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发展现状来看,该体系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一)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大多数企业都不重视建设管理制度,虽然各个企业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大多数的管理制度都是只做表面文章,只注重形式化,没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而且也没有应用到切实的管理执行中。由于存在着长期无人监管、无人执行的问题,因此经济管理受到了严重的阻碍,管理效能也无法得到发挥。

(二)组织机构硬化

大多数企业都没有灵活的组织机构,它们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不能随着社会的变化而调整自己。而且管理者也是只是单方面的想要追求效益,却忽略了调整组织机构,使得组织机构产生了很多问题,而且无法获得及时的解决。

(三)人才资源问题

在人才资源方面,多数企业都有着相同的问题,员工素质低下,缺乏激励机制,人员波动较大。第一,员工的频繁流动会影响企业的各项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工作质量与工作进度也无法得到有力的保障;第二,很多企业中的员工的专业素养和道德素质都普遍低下,没有适当的培训,将会降低企业形象,同时也有碍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最后,缺乏激励机制会使员工没有积极性,从而影响企业发展。

(四)管理经验模式落后

大多数企业仍然使用的是粗放型的管理模式,而没有转变成集约型的管理经营模式。在该种管理模式下,企业如果想要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的话,就只能扩大投资。但显而易见的是,扩大投资的方式会严重阻碍企业的长久发展,更严重的会导致企业的破产倒闭。

二、实现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规范化的具体措施

(一)确立企业最高层管理者成为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中经济管理活动最核心主导者的地位

首先,作为企业最高管理层,必须对企业现行的经济管理体系以及相关经济领域内的法律法规有足够的认识,且需要在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以及普通员工中进行经济管理意识的强化。在进行经济管理的具体方针以及模式的制定过程中,要与企业经营宗旨的高度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在确定经济管理的具体模式后,作为企业的管理者,需要保证此模式能够真正的落实到位,对经济管理模式在落实过程中的效果进行评估同样非常重要,通过同企业各个层级的管理者以及普通员工之间的及时沟通,对经济管理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在特殊情况下,企业的管理者还应通过指派辅助人员来帮助自己规划与落实企业运行所必须的经济管理模式,包括后期所需要跟进的模式的评估以及完善工作。

(二)颁布与经济管理有关联的文件

科学的经济管理文件是现代企业进行正常的经济管理工作并使之发挥高效作用的有力保障。合理的经济管理文件主要有以文字形式呈现的企业进行经济管理行为的计划书、方针目标以及政策、记录手册以及执行手册等等。

(三)对于经济管理体系的具体评价

企业在完成经济管理体系之后,作为企业的最高管理者,需要对体系进行定期的评审,以此来使经济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方面的持续得到充分保障。在对经济管理体系做出评审时,其内容主要有:需要对经济管理体系做出的完善;制定的经济目标以及方针;进行内部审核工作的结果;来自于客户的反馈意见;过去对经济管理进行评审的措施;将来可能会做出的针对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完善。

(四)对事件进行处理的措施

在进行结果监测、内部审计以及经济管理的进程当中,如果出现与经济管理模式相违背的情况,应该采取以下几种处理方式:第一,要对事件的原因进行调查,然后采取相关措施对已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第二,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来避免事件产生影响的泛滥。针对那些与经济管理制度不相符的时间,对此类事件所表现出的性质以及在执行过程中采取的措施进行详尽的记录,并妥善保存。

三、结语

第2篇:计划经济模式范文

一、组织结构模式概述

大部分企业都经历了战略和结构关系的某些模式。世界著名管理学家钱德勒就发现:企业趋向于在一些可预知的模式上的成长。一直以来,成功的企业都是从简单结构开始转向职能型结构再到多部门结构,来支持其发展战略的转变。

㈠简单结构模式

简单结构是在许多小型企业内十分常见的组织类型。其所有者兼经营者直接做出所有主要决定,并监控企业的所有活动,而员工只是为管理者监控权力的延伸而服务。

㈡职能型结构模式

职能型结构是以要完成的主要工作为基础。其由一名首席执行官及有限的公司员工组成,在重点职能领域如生产、财务、营销、研发、工程和人力资源等配备职能层次的经理。

职能型结构有利于多元化水平较低的业务层战略和一些公司层战略。它的主要优点是组织的最高层具有更大的经营控制权,与此相关的是对各项任务、职位和工作有清楚的界定。但是,它也有缺点,尤其是当组织变得越来越大或者越来越多样化时,其不足就变得更明显了。

㈢多分部结构模式

多分部结构的主要特征是组织被分成一个个子单位,这些分部可能是以产品、服务、地理区域或企业的生产程序来进行划分的。多分部经营常常是为了克服职能型结构所不能解决的分散化和多样化的问题。

多分部结构的主要优点是:1、公司高管能更为精确地监控每一个业务单位业绩,简化控制问题;2、部门间的比较更为便利,更易改进资源配置过程;3、激发业绩较差的部门经理去寻求提高本部门业绩的方法。但多分结构也存在着缺点和不足,因为多分结构的组织经营和控制常常不是直接的。例如:可能混淆责任的重点,各分部间有冲突,成本高,以及协调起来很复杂等。

㈣矩阵结构模式(条线化管理模式是其形式之一)

矩阵结构是一组合结构,经常采取产品和地区分部的形式,或者经常采取职能和分部结构,纵列双式运营。目前,许多大型企业组织常常采用矩阵结构,这是因为在建立组织结构时要考虑的不只一个因素,以致简单的单纯的分部结构已不再适合。

不仅仅大规模的复杂组织采用矩阵结构,有时在很小组织内也能发现这种结构,并且其在专业服务组织中也比较普遍。有些专家认为,组织内某些企业(如地区分部)的主要发展战略,所带来的利益可能以其他企业的利益(如世界范围的生产协作)为代价,当存在这种风险时,采用矩阵结构可以提高决策的质量。

二、条线化管理模式

条线化管理是指企业以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为核心目标,按照所经营的产品、地区、客户等原则业务划分业务条线和职能条线,通过条线高效运作和协同,共同保障企业业务运作的管理方式。企业按条线组织经营和核算,实现经营管理的标准化和专业化,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提升专业化水平。

㈠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导向,实施条线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专业性

在条线化管理模式下,以客户或产品分类为基础,构建以垂直业务条线为主、横向职能条线为辅、纵横结合的垂直化组织架构,整合集中条线资源优势,加强业务条线、职能条线间横向联动和协同配合,业务条线、职能条线内不同层级机构高度分工合作,最终实现企业整体效益最大化。

各业务条线作为企业的经营中心和利润中心,在企业总部的统一领导下相对独立开展业务。各职能条线作为企业的成本中心,充分发挥业务支持保障和业务监控职能。通过对业务和职能实行条线化管理,实现从总部至基层组织的专业化经营和管理。

根据管理实际,在条线化整合的基础上,合理切分面向客户的业务前台、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为主的、负责支持保障的后台,理顺前中后台配合关系,业务和职能条线高效运作,有利于提升管控效率和业务运营效率,有利于加强高素质专业人员的配备和培养进而提升各条线的专业化水平。

㈡稳步推进七项基础工作,保障条线化管理顺畅运营

1、构建条线区分、前中后台高效协作的组织架构

实施条线化管理,改变以行政职能划分、管理效率低下的“金字塔”式行政组织架构,按照产品、客户划分业务条线和按照战略、财务、人力资源等职能划分职能条线,共同构建业务条线和职能条线高效协同的条线化组织架构。

2、建立授权合理、高效运行的权限分配体系

条线化管控模式下,从以往的层级授权和层级责任的模式,向横向层级和业务单元双向授权、双向责任体系的矩阵式模式过渡。明确各条线的责、权、利匹配关系,构建符合业务发展需要、符合风险监控要求、保障各条线各层级高效协同的权限分配体系,实现日常业务和职能工作的分工合理、责任明确、运营高效。

3、梳理和完善符合条线化管理模式需要的运营流程

以客户、产品细分为基础,根据业务条线和职能条线的拆解,重新定位不同条线、不同层级、不同单元的职能设置,明确前中后台的业务流转、支持保障工作内容及工作方式。以业务顺畅运营为基准,对业务流程、支持流程和管理流程进行重新梳理,构建适合条线化管理的流程管理体系。在业务流程重组优化中强调专业化管理,构建前、中、后台责任体系明确的产品服务模式。

4、建立条线化管理模式下的高效决策机制

在条线化管理模式下,根据责权利对等的原则、考虑风险控制,在合理的授权体系下,制定符合业务发展需要的高效的决策机制。以有效管控风险、提升决策效率为原则,构建总部对业务条线、职能条线重大事项的决策机制,同时,建立各条线内部、业务条线之间、职能条线之间、业务条线与职能条线之间的决策机制和沟通机制,保障各层级、各专业、各条线之间的高效决策和执行。

5、明确条线化管理模式下的汇报路线

条线化管控模式下,需建立垂直化组织架构下的新型工作报告制度,实行以纵向的业务条线“负责报告线”为主,横向的职能部门“报告线”为辅的双线报告路线。最终实现在发挥下级业务单元经营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也保持总部对各级机构的监管和指导,增强对下属机构的管理和控制能力。

6、制定高度市场化的绩效考核体系

各业务条线作为相对独立的经营中心和利润中心统一核算,在条线内统一配置人、财、物等资源,承担经营责任,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实行纵向的业务计划管理和财务预算管理,使业务部门成为综合经营计划考核的客体,实施分部门预算管理,将行政划分模式下的“块块”考核为主向“条块结合”的考核转变,最终实现“条条”考核,实现对各条线的垂直考核。

7、实现符合条线化管理需要的人员配套

条线化管理模式下,从业务条线、职能条线日常运营管理需要出发,结合前中后台的职责定位,重新梳理配套各条线、各层级、各专业、各岗位人员,确保人员素质能力能够胜任条线化管理模式下业务和职能运营需要。

㈢逐步构建条线化管理模式的保障机制

一是建设功能强大的总部。

二是搭建高度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三是建设先进的信息化系统。

四是重塑企业文化,统一员工对实施条线化管理理念的认同。

五是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㈣实施条线化管理模式需要关注的外部对接因素

一是与监管体制的对接。条线化管理模式下组织机构的设置需要与监管机构的设置、监管要求和汇报路线相衔接,保证条线化管理模式下对监管机构的顺畅汇报和响应。

二是与行业发展程度的对接。条线化改革需要考虑同业竞争情况和同业的改革进度,考虑业务运营上下游和客户等行业的发展成熟度,保障条线化管理模式能促使企业更顺畅、高效的运作。

三是与母子公司管控模式的对接。实施条线化管理,进行各业务条线、职能条线的拆分与分工时,需要考虑与原有母子公司的管控模式和公司治理程序对接。

总而言之,从行政化层级式管理模式向条线化管理模式演变的过程,对于原有经营模式会带来一定的冲击,组织架构改革涉及面广、波及范围深、影响巨大,因此,在模式改革推进过程中,需要在统筹规划、谋篇布局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改革推进措施,逐步开展各项基础建设,逐步实现既定的改革目标。

三、交通银行条线化改革

㈠交通银行条线化改革背景

交通银行是脱胎于计划经济模式下的行政分权体制,按照行政权力和行政区划,与其他国有商业银行类似,在总行之下,长期采取的是“分行—中心支行—网点”的三级管理体制。业务和客户被割裂于各级分支机构,基本上实行职能型“块块”管理的总分行组织架构模式,形成分级管理、一级经营的业务运作模式。这种模式有以下弊端:

一是利益的多元化和目标的多元化,统一整体经营目标较为困难。

二是集约化经营要求进行合理配置经营要素,追求投入产出的最大化和业务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是总行各部门组织架构仍以职能型为主,行政色彩浓厚,不直接面向市场和客户,管理半径过大,机制缺乏应有的活力。

四是风险控制功能不到位。缺乏有效的风险识别、度量、监督、控制和检查机制,各个条线、层面风险的责任人责任不明晰,分行主要负责人集事权、人权、财权于一身,风险过于集中,而总行作为一级法人却必须承担全部和最后的风险责任。

五是不能形成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体制,竞争力不强。没有细分市场、主要客户群不明确,产品和服务相互分隔,缺乏真正的产品经理和客户经理。

㈡交通银行搭建条线化垂直管理架构

一是构建差异化的扁平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为实施条线化管理奠定基础

交通银行对网点数量在40个之下的城市分行,基本都进行了扁平化改造,既从中心支行的下属网点中挑选出部分,并从网点上级中心支行中挑选得力人手出任行长,将这些只有个人业务的单一化网点,改造为个人和公司业务齐备的全能性营销窗口—分行的直属支行。管理层级由“分行—中心支行—网点”三层,变为“分行—网点”两层。同时,交通银行扁平化改革并没有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对于网点数量在40个以上的分行,为防止分行管理半径过大难以进行管理,并没有采取扁平化的措施。

二是逐步推进条线化整合

交行自2002年起,开始借鉴国际商业银行主流模式,实施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组织架构再造,各业务板块经过一系列整合,按前、中、后台分离制约和部门职责服从业务流程的原则,形成纵向为主、横向为辅的专业化、垂直型的经营管理组织架构框架。在此基础上,交行稳步实施推进以后台集中为主要内容的流程银行再造工程,构建授信条线、审计条线和风险监控的垂直管理架构。

三是建立“三大系统总部”的组织架构

第3篇:计划经济模式范文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分析(2012~2020年)目前中国经济正运行在以1978年为起点,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为终点的过程中,转轨进程的阶段性变化意味着宏观经济政策的任务、思路等都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在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和风险增大的背景下,中国将在较长时期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而国内经济形势也更趋复杂,需求增长放缓、物价上涨、房地产调控与经济转型等短期与长期问题叠加。2011年末,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为2012年愈加复杂的经济形势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在这个总基调下,无论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还是产业政策都围绕着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这将为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改善民生提供有力支持。1.经济发展速度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在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上升以及“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背景下,中央政府适当调低了2012年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期目标,这既考虑了客观的实际情况,也体现了与“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年均增长7%的中期目标逐步衔接。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预期目标。按照十七大报告勾勒的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远景,202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会比2010年再翻一番,年均增长速度7.2%左右。

情景设定及其依据本文模拟了2012~2020年间基准情景、益贫式增长情景和危机情景中宏观政策对益贫式增长的影响。其中包含对通货膨胀、汇率、出口、政府支出等假设。在基准情景中,经济增长平稳,预期通货膨胀仍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2012年通胀率为4%,2012~2020年间通胀水平比较温和,在4%~5.5%之间波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可能影响,进出口额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在2012年有所下滑,但在2013~2015年逐渐恢复至危机前水平,2015~2020年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下财政支出短期仍将大幅提升,2012~2013年为15%,2014~2016年为11%,2017~2020年降至与国民生产总值外生增长率相同水平;政府转移支付比例逐年增长,年均增长8%。益贫式增长情景假设了一些更有利于穷人福利水平提高的变动趋势,如通货膨胀率温和;对外贸易受到危机冲击很小能够并很快恢复上升的趋势;本币升值速度平稳,居民储蓄水平有所增加;财政支出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逐年提高,2012~2015年政府支出增长率高于基准情景2个百分点,2015~2020年间每年高1个百分点。政府转移支付的增长率在基准情景的基础上,2012~2020年每年高2个百分点。危机情景强调了目前金融危机下宏观调控政策的潜在变化,以及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主要挑战和风险。经济转轨进程中可能出现比基准情景更高的通货膨胀水平;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贸易摩擦升级,进出口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所降低;经济发展不稳定或缓慢将会导致居民储蓄率下降(2020年储蓄率比基准情景低6.8%);财政支出的增长率高于基准情景的水平。情景模拟分析益贫式增长情景下模拟结果表明,2012~2015年增长速度比基准情景高1.6个百分点,2016~2020年高1.15个百分点,各组群的真实家庭收入水平家庭福利状况均有所改善,其中,最低收入组家庭福利改善程度最大,为33.21%,与基准情景相比,2012~2015以及2016~2020年间财政赤字总额分别高出0.10%和0.04%,说明由于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加大,财政赤字有所增加;投资较之基准情景更高,年均高达21.23%和18.14%,说明虽然存在政府公共投资的挤出效应,社会总投资规模仍然大幅提高;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整体而言,益贫式增长情景下基本上达到了益贫式增长的目标。危机与风险情景下模拟结果(见表4)表明,2012~2015年增长速度比基准情景低1.4个百分点,2016~2020年低1.5个百分点,各组群的真实家庭收入水平家庭福利状况均有所下降,其中,最低收入组家庭福利受冲击最大,降低31.22%,总福利水平比基准情景下降低72.58%,最高福利组受冲击程度最小。危机情景下,财政支出水平大幅上升,导致财政赤字情况急剧恶化;公共投资明显增加的同时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也非常明显,投资水平较之基准情景水平更低,偏离程度达-21.65%和-18.77%,消费水平也较基准情景大幅降低。整体而言,危机与风险情景下,经济增长和居民福利都遭受到重创,益贫式增长的目标无从实现,且政府的财政状况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通过模拟基准情景、益贫式增长情景和危机情景下宏观政策对益贫式增长的影响,可以发现,贸易条件、汇率、利率、财政和货币政策、公共支出等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方向与幅度对低收入人群福利水平影响巨大。为了更好地推动益贫式增长,保障低收入人群的福利水平不断提高,需要注意宏观政策调整对经济增长和穷人福利的影响。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加速益贫式增长的宏观政策调整思路提出三点建议。(1)在保持财政政策稳健性的同时,进一步推动财政支出结构调整。本文的模拟结果表明,财政支出对提高低收入群体福利影响显著,但是与财政支出数额相比,经济增长和居民福利水平提高的幅度要低得多,症结在于支出结构与益贫式增长目标仍存在偏离。近期,国家在政策性住房体系、医疗卫生、公共教育等公共领域投资增幅很快,财政支出结构已逐步得到优化,但同时也要保证财政可持续性,虽然国家财政收入增幅连年超过20%,但近一轮积极财政政策下,地方政府已经大举发债,财政赤字扩大趋势将会继续。财政赤字是不可能无限扩张的,长期来看,稳健的财政政策才是益贫式增长的合理选择。(2)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防止通货膨胀水平大幅上升。通货膨胀是衡量宏观经济稳定性的重要指标,通货膨胀的大起大落往往会对经济增长和居民福利水平造成很大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通货膨胀会挤压低收入以及中等收入家庭,对于很多家庭来说,生活水平不断下降,社会不满情绪甚至会因此而加剧。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在货币政策方面通常比较被动,在发达国家先前的宽松货币政策期间控制通胀难度更大,为规避这些负面影响,必须采取调整收入政策、货币政策、对外经济政策、提高利率、降低工资水平以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抑制通货膨胀蔓延。(3)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结构。本文分析结果表明,贸易条件的变化对于经济增长和穷人福利的冲击很大。事实上,当前外需大幅减少所引起的出口下滑并不是问题的关键,优化出口结构,特别是提高包括农产品、资源类产品附加值,以对外贸易带动技术革新才是贸易政策发展方式转变的要义。

作者:刘畅 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第4篇:计划经济模式范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发展,模式

一、经济全球化发展为我国发展带来的机遇以及挑战

自上世纪九十年来开始,高新技术迅速发展,超越了国家以及地区之间的接线,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距离得到很大程度的缩短,使得全球的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速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使得很多发展中的国家抓住全球化的发展机遇得到良好的发展。但是从另一层面来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市的国家以及地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出现了较多的国际投机的行为,使得国际经济发展中的风险明显增强,同时也对当前世界上发展中国的的和民族工业的发展带来比较大的冲击。所以说,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所有的国家都无法避免,唯一能够做的就是要经济全球化发展进行良好的适应,真正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来。

(一)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发展带来的挑战。首先,经济全球化主要就是由资本主义的国家或者地区进行推动和倡导的,主要是靠全世界大的公司起主导性的作用,这些大的跨国公司在某种程度上是属于这些发达国家或者地区的,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其本质是资本全球化,换句话说,就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运行规则的全球化,从而就会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带来比较大的挑战。

其次,我国的对外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融入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的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比较突出,同时还伴有收入不够稳定等多种问题,继而使得我国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另外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加深,以及加入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中,一些室涉外的企业或者是经济部门有较高的经济收益,部门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

再次,经济全球化对市场环境提出了较高的发展要求,要求市场应当具备公平的竞争环境,这样对政府的宏观调控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要求政府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减少敢于,但是对于我国的实际发展状况来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政府起到主导性的作用,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有较大的发言权,继而就会使得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最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较强的生命力,不仅在经济方面有所体现,同时在全世界各个地区以及国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多个方面都有所体现,给这些领域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冲击。这样就对我国优秀文化和价值体系的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发展带来的机遇。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的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使得我国能够对国内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真正做到自给自足,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次,进一步加快我国产业市场开放的程度,会使得资源的利用以及发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再次,我国发展过程中所能够使用的资金数量以及资金的来源越来越多,除了国内资金的使用,还能有效使用国外以及全球的资金。总的来说,我国的发展应当积极抓住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机遇,真正实现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目标。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采取的发展模式以及应对策略

(一)金融层面。在对外投资层面,我国应当积极主动开展多层次的投资活动,要鼓励那些有相应竞争实力的企业对外进行投资,尤其是到一些发展中的国家进行投资。要进一步推进我国和西太平洋沿岸地区和国家之间的货币合作:互相协调以及通报宏观的经济政策、建立起统一协调的预警机制,进一步推进国际金融方面的体制改革,尤其是对短期的资本进行良好监管。

(二)贸易层面。在贸易的发展方面,我国应当积极主动地参加一些贸易合作,要积极推动亚洲太平洋经济组织的相应合作,要逐步建立起相应的合作组织和组织机制,进一步扩大内需,使得我国的贸易依存的程度得到进一步的降低,从而避免或者是降低我国对外贸易过程中的风险。

(三)创新层面。我国应当积极加大对科研以及教育等当面的资金、政策和技术投入,使得我国制度创新以及技术创新有所保障和基础,应当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风险投资保障我国科研成果的良好转化,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资金筹措和运行的机制,对经济体制做进一步的改革,建立和完善证券市场的相应的法规和制度,对我国发展中的机构进行精简。

(四)人才层面。我国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但是人才问题的关键性环节在与为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我国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当进行一次人才方面的制度革命,换句话说,就是要对人才的双向选择、自由流动等多个方面做出改善。继而为人才的发展和能力的实现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公平的社会环境。

(五)外交层面。对于我国的外交来说,在致力于和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良好关系的时候,还应当进一步加强和周边的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建立良好的关系。在面对外来文化带来的冲击,我国首先要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同时还应当进一步加快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促进我国发展,再次,要继续坚持反腐倡廉,只有这样才会将我国民众凝聚在一起,共同抵抗外来文化所带来的冲击。

三、结束语: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我国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我国应当抓住机遇,在发展过程中趋利避害,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个层面进行模式的创新和策略的探寻,只有这样才会真正提升我国在经济全球化面前的因对能力,增强我国的全球竞争力,促进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勇.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问题意识——“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社会科学”高级论坛学术综述[J]. 社会科学报,2009 (1)

第5篇:计划经济模式范文

关键词:货币危机模型 演化路径 理论逻辑 现实困境

一、引言

2010年11月4日,美国重启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简称QE2),这引起了世界资本市场剧烈的反映。在本次金融危机还未完全过去的时期,美国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这无疑对金融危机的的发展态势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现代金融危机理论的体系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Krugman)于1979年首创的。该理论是在黄金本位制度崩溃后,随着世界各国放弃固定汇率制度而采纳浮动汇率制度的国际金融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从当前货币危机理论的研究现状来看,许多西方学者都使用该模型来解释货币危机爆发的原因和机理。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货币危机模型按照其研究的重点不同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型:一是国际收支危机模型,其研究的重点在于探寻扩张性经济政策同固定汇率之间的矛盾关系,即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二是危机预期模型,其研究的重点在于强调危机的自我促进(又称为自我实现)的性质,即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三是道德风险模型,研究的重点在于探讨金融资产泡沫同金融机构道德风险之间的内在联系,即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以上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结论都明确地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出现急剧逆转的根本原因。国内已有的综述货币危机模型方面的文献十分丰富,但它们缺乏系统、全面地阐述每一代货币危机模型形成的假设前提及其基本原理,在研究每一代危机的困境方面涉足更少。因此,本文试图在作者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高晨伟、王选华,2010)进一步来弥补该领域的不足,全面地研究三代模型的演化路径、理论逻辑及其现实困境,以便对现代金融危机理论的基本原理进行全面把握,并为研究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提供理论帮助。

二、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理论逻辑

(一)模型的假设前提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的假定前提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政府将内部均衡视为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目标;二是外汇市场信息完全,国际资本自由流动,国内外资本可完全替代,且投资者进行理性决策;三是政府发行货币不受限制;四是外汇储备规模有限,可以持续耗尽,但购买外汇的本国货币规模不受限制,可以自由得到;五是外汇市场实行固定汇率。

(二)模型的理论体系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主要研究了外汇市场的投机攻击同国家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Krugman在1979年所构建的国际收支危机模型假设前提之一就是完全预见能力的存在(即外汇市场的信息完全),在这种假设前提下,产生国际收支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一国政府所实施的扩张性经济政策同固定汇率之间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性最终会导致理性的投机攻击产生。其理论逻辑在于:扩张性经济政策财政赤字增发货币影子汇率本币贬值。这时,公众会减持本币数量,增加对外币的持有,通过调整其资产结构来降低本币与外币未来收益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因此,在社会公众理性投机的持续攻击下,政府不断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货币,已有的外汇储备会随之而耗尽,固定汇率逐渐丧失。后来,弗拉德和加尔伯(Flood and Garber,1984)认为,由于国内的信贷过程和投机攻击随着时间的变化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Krugman模型中的完全预见能力假设不成立,他们对Krugman模型进行了改进和简化,简化模型称为K-F-G模型。在K-F-G模型中,所有的经济变量都是动态变化的,且是一个具有线性结构的国际收支模型。该模型的基本结构为:Mst=Pt[a-b.Ret] (1)

(二)货币危机预期模型――金融恐慌模型 金融恐慌模型是货币危机预期模型的另一个理论模型,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戴蒙德和戴维格(Douglas. W. Diamond and Philip .H Dybvig,1983)首先提出来的银行挤兑模型,又被一些学者称为D-D模型。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银行挤兑模型的基本原理,许多学者采用保罗・克鲁格曼(1998a)对该模型的简化形式。

(1)D-D模型的假设条件。模型有四个假设条件:银行的存贷款业务遵循大数定律,存贷款业务按照一定储蓄进行;假设存在三个时期T(T=0,1,2),银行客户均在T=0时刻向银行存款,当取款发生在T=1,2时刻时,假定对应的回报分别为1+R,(1+H)2(H≥R);按照提款时期将存款者共分为两类:类型1(T=1时期提款消费)和类型2(T=2时期提款消费);银行不知道存款者的类型,只有本人知道。

(2)D-D模型的基本原理。首先,一般模型推理。假设存在一种跨3个时期的模型(T=0,1,2),在T=0时期有两类投资项目:第一类项目约定只有在第1时期获得的报酬才为1+R,第二类项目约定只有在第2时期获得的报酬才为(1+H)2,且项目回报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时期越长,回报率越高,即假定H>R。因此,如果第二类项目的报酬要想提前到第1期取得,只有以价格P来计算报酬,且P

四、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理论演进

(一)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假设条件 从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假设条件来看,主要包括五个方面:通过建立开放的小国经济模型来研究以劳动和资本作为投入要素的单商品生产,且国内商品对进口商品具有不完全替代性;假定收入不存在剩余,即企业将收入全部用于投资,工人将收入全部用于消费,并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作为研究投入―产出的基本工具;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都在开放条件下运行;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融资不存在国内障碍,被允许任意借债经营,其投资规模受最优化条件约束,即:Rtd= (1+Rft)-1,在约束条件中,Rtd、Rft、Rt分别表示国内、国外资本投资回报率和国内价格水平;假定国际市场的资金供给方对国内企业附加了约束条件,其融资规模取决于国内企业的净财富水平和融资能力。

(二)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理论体系 Krugman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金融过度(financial excess)和道德风险(Moral hazard)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诱因。Krugman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中介存在金融过度行为,这种行为导致货币危机爆发的原理在于:当国内金融机构处于封闭状态时,随着国内企业的投资需求膨胀,国内资金逐渐耗尽,而又无法从国际市场筹集资金,这时企业膨胀的投资需求不会导致实际投资过度行为发生,而只会引起国内银行利率的上升;相反,当国内金融机构处于开放状态时,它可以从国际金融市场自由获取资金支持,这时金融中介机构会摆脱道德约束,将大量资金流向证券和房地产市场,从而导致过度积累,形成金融过度和金融泡沫,恶化了国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当证券和房地产市场受到外部力量的冲击时,金融泡沫破灭,货币危机爆发。(2)“亲缘政治”加深了金融过度的程度。这种“亲缘政治”表现在政府同企业和银行之间形成的裙带关系,并为这些机构提供隐性担保,从而催化了企业和银行敢于从事道德冒险的经济活动,由此形成的不良资产就成为政府的“隐性赤字”。然而,东南亚国家潜在的隐性赤字却表现为“良好”的财政状况,最终导致货币危机到来时为力的困境。正是这种“亲缘政治”的长期存在导致了东南亚国家时刻处于危机爆发的风险之中。(3)东南亚爆发的货币危机主要在于企业的经营行为。因为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主要根源于:国内货币贬值银行利率提高企业销售收入急剧下降企业资产负债恶化企业财务状况崩溃。这时,即使想通过改善银行经营活动(比如将面临困境的银行实施重组)来扭转企业日益恶化的财务状况,这种设想是不成立的,因为即使将金融环境得到改善,那种财务状况已经急剧恶化的企业也无法得到改变。因此,企业财务状况发生恶化的主因并不在于银行经营活动的改变。(4)在小国经济模型中,共有三个均衡存在。其中中间均衡具有不确定性。这时,其他两个均衡可以不予考虑:即当 = 时的高水平均衡和低水平均衡。当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时,国内企业无法在国内筹集到资金,因为资金所有者认为企业没有得到担保,贷放资金会承受较大风险,不会向企业发放贷款。这样,国内的实际汇率面临贬值的风险,加速了企业破产的进程,从而又印证了资金所有者拒绝向企业贷款所做决定的合理性,最终形成了拒绝贷款实际汇率贬值企业破产继续拒绝贷款……的恶性循环。因此,资金所有者拒绝向企业贷款的行为具有预期自我实现的特征。(5)政府对于是否维持汇率的稳定性并没有固定的决策模式。因为在作出决策时它面临两难境地:当作出稳定汇率的决策时,另外一种导致货币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会随之出现。如当企业的财务杠杆效应十分明显,所负债的金额又较大时,如果政府继续维持汇率稳定,其维护成本较高,因为这样势必会导致企业减少生产,从而加速企业财务状况恶化,货币危机随时爆发。

五、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现实困境

(一)货币危机模型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 到目前为止,货币危机模型还属于一种不断发展的理论,同传统的经济理论相比还远未成熟。比如,第一代危机模型所推导的投机攻击时间仅仅是在严格假设和高度抽象的条件下,从理论层面来论证确定的投机攻击时间,而在现实实践中并不能准确判断投机攻击时间点的发生;第二代模型虽然将心理预期视为货币危机的变量,对现实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它所强调的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导致多重均衡的出现,各种均衡之间随着预期的变化而不断转移,这种均衡转移的过程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解释;第三代危机模型将道德风险和亲缘政治等社会因素作为危机的控制变量,这些非经济因素对危机爆发的影响程度如何来实施计量,从目前研究的现状来看还没有涉及。

(二)危机模型的封闭性无法扩展对现实的解释 从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理论体系来看,都是在分析个别案例的条件下形成一种只是局限于特殊现象的解释,而无法建立预测模型。因此,这种封闭的特性决定了三代模型的理论局限。对于货币危机来说,导致其爆发的诱因较多,如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制度因素等等,因此,每一次货币危机爆发后都有其特殊原因,如果仅仅是从局部范围来进行原因分析,每一次货币危机爆发都会提出一种新的理论,且这种理论无法逐渐成熟,因为当下一次危机爆发后引起经济学者对原因的寻找又会掩盖前一次理论的发展。如此循环下去,最后留下的仅仅是讨论货币危机爆发的零碎的理论片段。

(三)危机模型研究方法上的“形而上学” 从三代危机模型寻找到的危机爆发原因来看,都是对危机现实表面原因的描述。当然,西方学者所描述的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公众心理预期、金融体制的脆弱等等看上去的确符合当时的危机表象。但是,他们没有进一步寻找这些原因其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因为那将涉及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合理性的思考。从历次爆发的货币危机来看,其主要原因均可以归结为市场的缺陷,而市场缺陷其根源又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视角考察,货币危机是西方新自由主义失败的象征。因为新自由主义鼓吹市场的“万能性”,用“最小的政府、最大的市场”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定“良方”,想必这样的逻辑正是货币危机爆发的真正诱因。因此,三代货币危机模型在各自局限的范围解释独特的危机现象,而使用这种“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来寻找货币危机爆发的原因,最终很难建立一套能全面防范、治理和预测各种货币危机的理论体系。

六、结论

从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的演化逻辑及其现实困境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虽然三代货币危机模型已经成为解释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的主流理论,但它们共同面临的现实困境则充分暴露了危机模型的局限性,即无法建立统一的理论体系来对金融危机进行解释、防范、治理和预测。全球金融危机还未完全过去,如何对此次危机从理论上作出合理的解释是当前经济学者关注的热点。从当前金融危机的现象来看,政府缺乏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是导致危机爆发的主因,这是区别以前货币危机的重要特征。因此,在既有的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的逻辑框架内无法对此次危机作出合理的解释。按照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危机的出现是社会制度基本矛盾的强制平衡,资本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其自身无法解决周期性的金融危机。因此,如果要建立一套能解释所有金融危机爆发诱因的危机理论,只有在经济理论的逻辑框架下,从分析社会制度本身出发,将决定金融危机的本质要素分离出来,通过引入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宏观管制职能来约束危机爆发的基础――自由市场盲目地、自动地调节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在统一的逻辑框架下将所有的金融危机纳入解释范畴。至于如何在经济学的框架下建立统一的金融危机理论,这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吴有昌:《货币危机的三代模型》,《世界经济》2000年第3期。

[2]吴有昌:《现代货币危机理论及其启示》,《财贸经济》1999年第3期。

[3]邢毓静:《现代货币危机理论的演进及其发展趋势》,《当代财经》2001年第1期。

[4]Paul. Krugman. A Model of Balance of Payments Crises,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 1979 .

[5]Flood,Robert and Peter,Garber.Collapsing Exchange Rate Regime:Some Linear Exampl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84.

[6]Diamond, Douglas W. and Philip H. Dybvig. Bank Runs, Deposit Insurance, and Liquidit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3.

[7]Paul. Krugman, What Happen to Asian?Mimeo. Cambridge, MA,MIT,1998.

[8]Paul. Krugman,Fire-Sale FDI. Mimeo. Cambridge, MA,MIT,1998.

第6篇:计划经济模式范文

关键词 :计算机 发展 审计管理 应用

审计管理是实现审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保证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审计目标的重要手段[1]。随着国家工作的全面信息化深化,国家审计管理工作也要求树立审计管理工作科学观、构建新型的审计管理模式和探索更加适合当代社会的审计管理工作方式。从而提高审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推动审计事业的加快发展,最终完成审计工作现代化进程。

一、计算机发展给审计管理带来的挑战

(一) 审计管理投入仍以硬件为主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的审计工作部门对计算机方面的投入仍以计算机硬件为主,大约占总投入的百分之七十二,而软件投入只有百分十十六,服务方面则占百分之十一。其中,对计算机硬件方面的采购主要包括电脑主机、笔记本、硬盘,占计算机硬件投入的一半。由此可见,我国的审计管理工作仍处于计算机运用基础阶段。

(二) 审计管理计算机水平普遍偏低

目前,由于我国审计管理人员素质非常不统一,导致了审计工作中计算机水平也也非常的不一致,年龄稍大一些的审计人员因为学习能力有限以及掌握能力有限,导致自己不能有效的操作审计管理计算机系统。反倒是年龄较小的工作人员,因为经常受到计算机文化的熏陶,所以对审计管理中的计算机运用掌握非常的快。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审计管理工作往往是以年纪大的工作人员为工作重心。因此,导致了我国的审计管理计算机水平普遍偏低。

(三) 审计管理信息共享、沟通程度低

我国的审计管理工作是属于分层管理、部门单独协作的方式,这样的管理设计导致了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效率非常的低,各部门之间掌握的有效信息也无法进行有效的共享,旺导致一个审计事件往往可能出现两个部门同时、重复的处理,或者一个审计事件的信息收集需要多次的采集,这样,不仅降低了我国审计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还给审计被管理当事人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四) 运用计算机在审计管理中意识较低

造成我国审计管理工作计算机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审计管理工作人员在审计管理中运用计算机技术的意识比较低下。一般,在审计管理工作中主要以审计署和审计大厅工作人员对计算机运用的比较多,其他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则认为不掌握计算机技术也没有关系。正式因为这样的错误观点,导致审计管理工作计算机化推行受到了阻碍,在进行日常的人事调动时也往往会因为一些计算机水平低下的工作人员而导致审计管理工作人员合理安排受阻,最终降低了审计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

二、 计算机发展给审计管理带来的机遇

(一) 加强审计管理计算机化的推广

这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在这种形势下审计工作应该紧紧地联系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共享审计管理信息资源,提高我国审计管理工作计算机水平,加强审计管理计算机化的推广工作,最终推动我国审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效率化和科学化。

(二) 提高审计管理工作计算机运用意识

思想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为。要想改变审计管理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水平,激发审计管理工作人员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兴趣,就必须的提高我国审计管理工作计算机运用的思想意识。结合目前我国审计管理工作的实际内容,大力宣传“三大工程,一套体系”的基本思想,积极的推广计算机技术在审计的各个领域中的开发应用,从根本上转变审计管理人员工作计算机化的观念。

(三) 加大审计管理计算机培训

要从审计管理计算机化的推广以及审计人员计算机素质的提高的目的出发,制定出符合审计管理工作特性的培训方案。然后将审计管理人员计算机培训分为两个层级,一个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培训,主要针对那些年龄偏大、接受能力较差的审计工作人员,主要是保障期日常的计算机操作;另一种则是针对那些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审计工作人员,为了更大的提高其工作效率,而不断提高审计管理工作的计算机水平,并采取先进带动后进的方式拉高整个审计管理部门的计算机水平。

(四) 完善审计管理计算机系统保密措施

由于审计部门掌握着中国每个公民的基本信息和生育情况,为了保障每个公民的隐私安全,审计管理部门应该强化本部门的信息安全保障,依照信息等级分级保护。对审计管理系统的防火墙、路由器要实施实时监控和实时升级,保证审计管理信息不被外泄。对审计管理电子政务外的互联网的稳定性、安全性和保密性要经常维护,将审计管理系统与外网系统要进行分开管理。

(五) 修订和完善审计管理计算机操作规范

由于我国目前推行的审计管理计算机一般都是装有审计平台与外网两个系统,为了避免审计管理信息被人为的泄露,审计管理部门应该明确计算机审计操作运行规章、计算机审计操作计算机标准和计算机审计管理安全机制等操作规范,规范审计工作人员的审计行为和操作行为。

四、 结语

审计管理实质上是一种对经济监督活动的管理,是管理和控制我国人口增长最重要的手段,神管理工作往往具有工作性质复杂,工作量大的特点。因此,提高审计管理工作计算机水平,能有效地使审计工作适应现代化的快节奏形势,也能加快审计事业的发展,提高审计管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福蕊.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J].中国审计,2004,(5).

第7篇:计划经济模式范文

关键词:高精密立式磨床;机械故障;优化措施

高精度立式磨床因其独特的优点得到越来越多技术人员的青睐,因为该设备可以对同一部件进行多项削磨工作,同时加工速度快,尺寸精确,生产线稳定。如今在我国航天领域、工业领域等多领域的高精度零部件加工中广泛应用。但是深入研究发现我国国产的高精度立式磨床再生产过程中常有机械故障发生,并没有将磨床的独特优点良好的发挥出来。但是我国市场对于该设备有着较大的需求量,如果此问题不能得到良好的改善,会严重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状态,所以对于国产高精度立式磨床的优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下面就对此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希望对相应的技术人员有所帮助,促进我国高精度立式磨床的发展。

1 高精密磨床的故障部位分析

1.1 高精密磨床故障统计

我国某科研机构在二零一二年至二零一三年,相应的科研人员对七台高精度立式磨床进行跟踪调查,对其一年中的故障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得出数据,一年中七台机械设备共发生事故达九十四次。根据相关的规定了解到磨床设计应用的目标是故障发生的时间间隔尽可能的达到一千小时。根据收集的信息通过科学计算得知磨床在实际应用过程的平均故障间隔为八百二十五点七小时,与既定的标准相差很远,所以对于机械设备的故障进行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寻找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我国磨床生产应用达到既定的标准。

1.2 高精密磨床结构特点分析

该高精密磨床是立式床身设计,闭式静压转台、立磨头、卧磨头与X、Y、Z轴一起实现五轴联动。因其结构复杂,功能密集,更容易发生故障。下面就对该型磨床进行FMECA(FailureMode,EffectsandCriticalitya-nalysis,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

2 磨床的故障模式及危害度分析

2.1 高精密立式磨床子系统构分析

对该型高精密磨床划分子系统并定义代码为:电气子系统H、进给子系统D、磨削子系统E、液压子系统L、冷却子系统G、子系统W和CNC子系统V。通过对该型磨床故障数据的统计分析,并按照相关公式,计算出各子系统所发生故障的频率、危害度CRI如表1所示。

2.2 故障模式及危害度分析

从FMECA结果可知该磨床电气子系统V、进给子系统D、CNC子系统H是该磨床可靠性的薄弱环节。因此应对这三个高危害度子系统进行分析,找出影响磨床子系统可靠性的关键因素。

2.3 高精密磨床的故障原因分析

想要解决磨床的故障问题必须要找寻导致其故障发生的根本原因,同样一项故障类型导致其发生的原因也是有多种的。下面就对危害较为严重的机械故障类型的原因进行详细的阐述。当机床在工作过程中转台并不浮启动时,可能是转台浮动间隙中存有其它的物质导致转台卡死,还可能是长时间机械运转油缺少或是应用油质量没有达到使用的标准,导致机械转台内部并没有形成一定的油膜,轴瓦材料应用不合理,也会导致该故障的发生。

第二个危害较为严重的故障时CNC系统元器件损坏,第一点技术人员采购的电子元件质量不合格,所以在应用时直接损坏,第二点是购买的元器件属于市场淘汰产品,第三点是因为生产环节存在问题,加工过程中存在较为频繁的过压、过载现象。

3 提高磨床可靠性的建议与措施

为提高磨床的可靠性,必须根据该磨床的结构特点、故障模式进行故障分析,找出其薄弱环节及其故障发生原因;提出相应的优化改进措施并反馈给企业的设计、管理、制造装配和销售服务等部门,有效地消除该型磨床的早期故障提高其的可靠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3.1 针对转台不浮起的预防措施

及时清理转台内部间隙的杂质。选择高质量的油并定时更换油,采用开环形油槽,改善油膜的形成。对轴承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若温度过高则扩张冷却液的长度和面积,促进油的流动,降低温度。要对轴瓦材料巴氏合金进行改良,在加热的轴瓦上涂抹焊锡或纯锡来控制轴瓦的温度。使用质量好可靠性高的罩壳防止切削液渗漏或泄露。

3.2 针对主轴抱死的预防措施

一般动静压轴承的轴瓦间隙在0.008~0.025mm之间,若轴瓦是长式的,在考虑主轴抱死综合误差等因素以后,可取为0.015~0.025mm。控制好主轴转速使其不要过高。定期检查轴瓦间是不是有充足的油且油应定期更换。对选用的轴瓦进行精刮以清除毛刺,确保轴瓦达到规定的尺寸和表面粗糙度。确保轴瓦安装时已清洗干净、油内没有脏物。

3.3 针对CNC元器件损坏的预防措施

对外购件进行采购时要严格检验控制好元器件的质量。根据本文对该型磨床的FMECA结果对其进行可靠性设计优化,如降额设计、热设计、简化设计、环境防护设计等,并针对设计不合理的地方给予改进。安装过流、过压、过载保护器;通过数控程序限制主轴转速使其不要过高。对操作和维护人员进行数控系统使用与维护方面的培训,确保定期的日常维护,及时发现和消除故障隐患。

3.4 提高磨床可靠性的一些措施

提高磨床的可靠性设计水平,在可靠性设计时要求工程师主动寻找故障,消除故障隐患。做好企业外购件质量评估和供应商选择工作,综合质量与经济因素选择最好的供应商。对制造加工和装配工人开展可靠性培训,提高磨床的制造和装配水平;简化制造和装配过程以减少工艺缺陷。建立以可靠性管理为核心的磨床质量管理体系,对设计、制造、装配、试验、售后服务等进行有效的监管。建立磨床的早期故障试验和消除体系。针对该磨床的故障分析结果,当样机试制完成后应对这几个高危害度子系统进行可靠性试验,消除故障隐患,保证磨床较高的整机可靠性。

参考文献

第8篇:计划经济模式范文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模式;电网运行方式;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7-0166-01

1 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概况

1.1 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概念

精细化管理模式就是说用非常严谨的态度,对经营中的各项工作进行处理,从而达到优化配置资源以及降低管理成本的目的。特别是在现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想要得以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就要通过精细化管理模式去管理,唯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其生存空间得以保证。

1.2 精细化管理现状

我国电力电网运行方式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目前仍在探索阶段,就理论而言,其虽然确实已经能够在电网管理上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精细化管理模式的作用仍然很难充分发挥。

2 电网运行方式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性技术

精细化管理在电网运行方式中的关键性技术主要有:数据的标准化以及特征变量的筛选和可用约束集的形成、精细化运行方式的形成等。下面将分别对其进行简要的介绍。

2.1 数据的标准化

在电网的运行方式之中具有丰富的信息,在本文中主要选用线路的有功潮流对线路的运行工况进行表征。但是在数值上各线路潮流具有较大的差别,因此数据的标准化非常重要。最为常用的数据标准化方法就是把数值标准化至-1与1间。对数据直接的予以缩放的话太过粗糙,因此本文使用如下方法进行处理:

公式之中的Pij是指在第i歌场景中第j条线路的有功潮流;而Pjn是指第j条线路下的额定容量。

可以将公式中的Pij看作广义上的线路负载率,其是线路运行状况的反映,有一定的物理学意义,并且可以给进一步分析提供一定的数值基础。因为线路的额定容量是人工所设置的,因此可以依照特殊需求对其进行恰当的修改,类似于引进权重因子,将其适应不同运行环境的性能不断提高。

2.2 电网运行特征量的选取

在对众多线路进行选择时,关键性问题时要选择具有高效性与典型性的变量。一些线路的有功潮流有一定的关联性,而且线路数量过多会对挖掘场景的典型性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筛选线路变量时,第一要对线路展开粗选,那些常年线路利用率较低的线路一般不会对全网运行方式产生过大的影响,而且数据标准化处理之后数值较小,能够直接忽略,从而使维度降低,计算效率提高。本篇文章对特征变量的挑选主要通过以变量聚类为主辅助于图论的方法进行的。在统计学中变量聚类又称之为R型聚类,其是用于众多变量中找寻代表性的、降维的一种变量。主要通过cos相似度侧度的方法进行分类,并且对变量间的角度关系进行考查。这样能够较为有效的筛选出一些强线性关系的线路,而且能够有效避免通过欧式距离的呢个距离方法导致的漏选现象。将cosine(La,Lb)定义为线路La,Lb间相似度,公式如下:

公式之中的Pin与Pib是在第i个场景中线路La,Lb标准化之后有功潮流。利用上面公式变量类聚之后产生多条线路簇,这些线路簇中或许是由一些在物理上有或物关联的线路构成。针对一些无节点的关联线路,如果因为其有功潮流具有较高的相似率就将其归到一簇之中,而每簇之中单单选取一个变量将其当作指标变量,这样就会导致数据被错误丢弃。基于此,本篇文章利用图论结合的方法,改进了变量聚类。聚类所产生的一簇线路,就是一个无向图G=(V(G),E( G),G),这里的V(G)是指这个簇线路端部的拓扑节点集,而E(G)所代表的是线路集,G是从E(G)至V(G)的关系函数。针对G里线路,如果互相连通,就具有物理上的连接,就可以看作此聚类的结果合理;不然要将其分割,直到各簇仅剩一个连通图。BFS是对连通性进行判断的常用方法,其大概思想是以V(G)的节点V0作为出发点,依照关联函数G对相邻节点进行搜索,直到搜索完成,再对v0相邻阶段的下一层相邻阶段进行搜索,直到完成搜索。

2.3 基于聚类分析的电网运行方式精细化分析

在提取过电力系统各运行方式之后,在特征空间中对其进行聚类处理。选择电网历史运行场景相应的变量,变成运行方式矩阵,从而对历史运行方式予以聚类处理。将上节中选择的表征电网运行方式的特征值当作项目的变量。在应用中选择足量时刻不同的电网运行项目,并对其予以聚类分析。对于选择的聚类方法中聚类分析标准是欧式距离。将这个公式之中的m是选取特征量的数量。场景的距离代表了各种运行方式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越小,就表明这两个运行方式的相似度越高。可以依照不同标准对场景的距离进行自由的设定,使得控制场景聚类疏密的目的得以实现在对场景距离进行设定的基础上,不同的运行方式可以产生很多簇。从各簇中选择一个运行方式将其当作这个簇的典型运行方式。

2.4 约束集的形成

在典型的运行方式形成之后,对其进行适当的分析。可以设置门限值,搜索典型运行方式之中的特征变量,那些大于门限值的特征变量就是所谓的约束集特征变量。门限值是依照不同的运行方式以及不同的需求来人为的进行设定的,所以,其适应性较为广泛。

3 如何以精细化管理模式去促进电网运行方式的改善与调整

3.1 建立健全有效的电网运行管理体制

在提高电网管理质量中健全的电网运行管理体制是非常重要的。对此,我们要将下列工作做好:第一,把精细化管理模式融入到电力管理网络建设体系之中,将潮流计算当作理论基础,使得制定的电网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得以实现;第二,以电网运行管理规章制度为基础,将电网运行管理组织体系予以完善;第三,对细致的电网运行管理细则予以积极的执行,通过定量定性结合的方式确保细则有效执行,避免粗线条的规章制度,进而使得精细化模式的作用得以更好的发挥。

3.2 形成合理电网运行管理的预警机制

因为电网系统的复杂性,有众多不确定因素,很可能发生突发事故,对此我们要将准备工作做好,使得适当的电网运行管理预警机制得以建立,其是精细化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具体而言,我们要对电网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归纳于总结,以此为基础将电网运行管理预警机制完善起来,使得电网的正常运行得以保证。

3.3 不断调整电网运行管理的方式方法

第一,积极尝试在电网运行方式管理中纳入计算机信息技术,提高电网运行管理的效率与质量,从而产生动态管理效果;第二,不断借鉴好电网运行管理经验,取其精华,为电网运行管理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对自身在电网运行管理上的不足予以总结,从而为下次电网的运行管理提供适当的依据。

3.4 注重电网运行管理人才的培养教育

因为电网运行管理工作较为复杂,需要具有较高专业化程度的人才队伍去保障实施,才可以确保其有效性。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培养电网运行管理人才。第一,积极进行教育与培训工作,提高电网运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二,培养电网运行管理人员的职业精神,促使其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网运行中运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可以促进电网运行方式的良性发展,需要我们进行适当的研究。本篇文章首先对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了简要的概括,然后对电网运行方式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性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提出了用精细化管理模式改善电网运行方式的办法,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孙欣.夏清.基于精细化管理模式的电网运行方式[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

第9篇:计划经济模式范文

 

 

关键词:国际化经营;渐进式;跳跃式;比较

 

 

一、国际化经营发展模式的理论诠释 

 

 

国际化经营是企业产销活动的范围如何从一国走向世界,关于国际化经营发展模式的理论有渐进论和跳跃论,前者已广为流行,后者正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两大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下:

 

1.渐进论  

渐进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代表人物为瑞典的约汉森(jahanson)和瓦德协姆·保罗(wiedersheim paul),该理论认为,从大多数企业走向世界的历史实绩来看,从国内经营到国外经营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从量变到质变的长期演变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突然飞跃。经营国际化的这种渐进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市场范围扩大的地理顺序,二是企业跨国经营方式的演变发展。

 

目标市场选择的渐进性,表现为大多数企业市场的扩大都是遵循“由近及远,先熟悉后陌生”的路线。市场扩张的地理顺序通常是:本地市场地区市场全国市场海外相邻市场全球市场。

 

跨国经营方式的渐进性,表现为绝大多数企业都是采取“先易后难,逐步升级”的策略,经营方式演变的最常见类型是:纯国内经营通过中间商间接出口企业直接出口设立海外销售分部设立海外分公司跨国生产。

 

2.跳跃论

 

从上可以看出渐进论已经相当成熟和深人人心,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信息环境的变化,国际化经营的许多环节是可以跳跃的,因此单一的渐进论已经不能完全诠释国际化经营发展模式。在渐进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跳跃论认为国际化经营呈现跳跃式发展,可以跨越其中的某一个或多个环节,具体表现为多种形式。如温州的打火机与眼镜产业,在目标市场选择方面,企业一开始就瞄准国外市场,基本上跨过了本地市场地区市场全国市场等环节,而一开始就进入海外相邻市场全球市场或直接进入全球市场;在经营方式方面,跨过了纯国内经营阶段,通过中间商间接出口,再进入企业直接出口设立海外销售分部等环节。

 

二、国际化经营两大发展模式的比较

 

(一)理论依据不同

 

1.渐进式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

 

(1)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报酬递增指的是产出水平增长比例高于要素投入增长比例的生产状况,也就是说,如果所有投入都增加一倍,产出将增加一倍以上,即当企业的产量提高时,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会下降。因此,现实中,一些规模较大工厂的制造过程都享有适度的规模收益递增效应。规模经济理论认为庞大的内需市场是促成规模经济的重要条件。基于该理论,企业首先应扩大国内市场以获得相应的规模收益递增效应,出口才有竞争力,因此,国际化经营往往表现为渐进式。

 

(2)需求偏好相似论

 

林德(linder)于1961年提出需求偏好相似论,认为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因此,各国应当出口那些拥有巨大国内市场的制成品,即大多数人需要的商品,一国在满足这样一个市场需求的过程中,可以从具有相似偏好和收入水平的国家获得出口该类商品所必需的经验和效率,具有相似偏好和收入水平的国家之间的贸易量是最大的。基于该理论,企业首先应选择国内市场巨大的产业进行出口贸易,同时最有可能发生在偏好相似的国家之间(往往是相邻国家市场),因此,国际化经营往往表现为渐进式。

   2.跳跃式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

 

(1)后发优势理论

 

该理论最早源于李嘉图的比较生产费用理论和李斯特的动态比较费用学说。按照这一理论,后起国家可以直接吸收和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因而其技术成本要比最初开发的国家低得多。在同样的资金、资源和技术成本条件下,后起国家既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又大大减少了因对技术范式和制度路径依赖所形成的制约。基于该理论,后起国家在发展中可以免费或低成本地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和技术,如果再有一点创新,就可能发展新的优势产业,可能把先进国家挤出国际市场,因此国际化经营过程可以是跳跃式的。

 

(2)差别产品理论

 

差别产品是指同一产业内或同一类商品组中存在不同质的产品。从实物形态上,同类产品可以由于性能、商标、牌号、款式、规格、包装等方面的差异而被视为异质产品。差别产品适应了当前消费结构的要求,满足了消费者追求“多样化、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的特点,因此,当代国际贸易中很大一部分是基于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基于该理论,企业可以集中生产要素生产国外同行产业中的差别产品,满足全球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跨过本国市场和纯国内经营而直接进入国际市场。

 

(二)经营环境不同

 

渐进式发展模式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当时的世界经济还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进入80年代后,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跳跃式发展模式是在全新的环境中产生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使各个相对独立的国家经济主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将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家之间的分工合作,加快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要求各国尽快顺应这一潮流,加大本国的经济开放程度,参与国际竞争,经济全球化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提出了客观要求。跳跃式经营可以缩短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周期,使产品迅速进入国际市场,先发制胜,抢占国际市场,并进一步实现跨国经营,因此,跳跃式发展模式自然成为有条件的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首选模式。

 

2.信息现代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广泛应用,国际市场的供求信息得以通畅快速的交流,这不仅使企业能够更快地了解世界,而且降低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启动成本,增强了企业进行跳跃式国际化经营的信心。进入90年代后,信息网络在商务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这个特点更加明显。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可以充分借助于网络,使得国际经贸的各个环节走向信息化和网络化。

3.国际物流信息化  

国际物流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扩展,是跨国界的、流通范围扩大了的物的流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特网、条码以及卫星定位系统在物流领域得到普遍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物流的信息化和物流服务水平。国际物流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之间的贸易最终都将通过国际物流来实现,因此,国际贸易离不开国际物流业,国际物流的高度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大大缩短了贸易周期,为企业进行跳跃式国际化经营铺设了一条高速公路。

 

(三)产业不同

 

1.需求偏好相似产业

 

渐进式国际化经营的产业往往是国内外需求偏好相似的产业,根据林德的理论,国际贸易被视为国内贸易的延伸,因此产业一开始往往表现为国内经营,待国内市场饱和后或因偶然机会(被动地)才向外延伸到国际市场,根据需求偏好相似原则,首先选择的是相邻国家市场,而后才是全球市场。如制鞋产业基本上属于国内外需求偏好相似的产业,虽然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消费者对其尺码大小、款式、功能等有不同要求,但国内外需求偏好总体上是十分相似的,因此其国际化经营往往倾向于渐进式发展模式。以温州制鞋产业为例,其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在第一、二阶段(1950-1987年),鞋类完全是供应国内市场,在第三阶段(1988-1998年)开始出口,具体地说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的,如当时已有6年纯国内经营经历的东艺鞋业缘于偶然的机会,从1992年开始走出国门,通过中间商间接出口到香港,再转口到比利时。第四阶段(1999年开始至今)开始自营出口,截止到2001年底,全市33家主要自营出口生产企业中,鞋类企业有7家,出口额达5635万美元,占上述33家企业出口总额的23.60%,这些企业目前正处于积极出口阶段,一些企业已在海外设立销售部门,但还没有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截止到2001年,全市鞋类生产总值达296亿元,其主要市场仍在国内,占20%的国内市场份额,出口4.62亿美元,产业出口率为12.89%。

 

2.需求偏好差异产业

 

跳跃式国际化经营的产业往往是国内外需求存在差异的产业,如,非天主教国家日本、韩国、中国等大量出口人造圣诞树和圣诞礼物等,而在这些国家国内,这些商品的市场却很小。我国消费者习惯用一次性打火机(塑料外壳且价格低廉),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温州金属打火机产业一开始就瞄准国际市场,初始阶段90%以上的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经过国际竞争后又反过来强化国内市场,2001年产值达30亿元,70%-80%的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占金属打火机国际市场份额的70%,只有20%-30%的产品供应国内市场。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对太阳镜和金属镜框的需求还很小,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温州眼镜产业也是一开始就瞄准国际市场,产品很受欧美国家客商的欢迎。因此,国内外需求偏好存在差异的产业的国际化经营明显具有跳跃式特征,即在目标市场和经营方式方面跨过中间(一个或)某几个环节。

 

(四)企业对国际化经营的认知程度不同

 

企业对国际化经营的认知程度对经营发展模式的选择非常重要。采取渐进式发展模式,往往是由于企业对国际化经营的市场进入战略、风险及其控制等认知程度不足,将国际化经营看成企业本身的成长过程。而国际化经营并不仅仅是企业的产品走向世界,它同时也是企业管理人员开扩眼界认识世界的过程。由于管理人员对海外市场的认知有一个“由近及远”的过程,对经营方式的选择相对也就有一个“由易及难”的过程,因此,这样的企业就会采取渐进式发展模式。

 

采取跳跃式经营企业模式的,往往对国际化经营有一定的认知,了解各种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风险及其控制,在跨过纯国内经营阶段后,先以间接出口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借助于外部营销力量(如贸易公司等),集中力量搞好生产,同时,企业在间接出口阶段“干中学”,待时机成熟后就过渡到直接出口及以后各个环节。因此,企业采取跳跃式发展模式,并不是盲目冒进,而是在具备一定认知的前提下快速实现国际化经营。

 

(五)企业国际化经营意识的强弱程度不同

 

国际化经营意识是企业国际化经营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一方面它决定企业对国外市场机会和信息的关心了解程度,没有国际化经营意识的企业不会有意识地收集国外市场信息,也不会主动建立和发展国外关系;另一方面它决定企业对出口业务、跨国经营活动的投资和努力程度,从总体来说,企业在一个市场的经营成功程度,取决于企业在该市场的资源投入程度和努力程度。

 

采取渐进式经营模式的企业,国际化经营意识相对较弱,如温州制鞋产业和服装产业,由于强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在目标市场和经营方式选择上以国内经营为主,待国内市场逐渐饱和后,再向外拓展市场,他们是在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开始有国际化经营意识。

 

采取跳跃式经营模式的企业普遍具有较强的国际化经营意识,据考察,打火机和眼镜产业在初始阶段就具有较强的出口意识,从企业业主到管理人员,都具有这种意识。在20世纪90年代,温州市第一家参加国内大型交易会的生产企业就是一家打火机企业,并产生一种“领头”作用,带动其他企业参加,由此该产业的出口意识得到整体提高,两大产业的厂商在产业发展早期就开始收集海外市场信息,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六)经营效果不同

 

企业以跳跃式发展模式开展国际化经营,取得的经营效果主要体现为“以快取胜”、“先发制人”等优势,但也容易招致一些进口国的贸易限制。

 

1.正面效果:快速占据国际市场

 

采取跳跃式发展模式,产品可以迅速进入国际市场,快速提高国际市场份额。温州打火机产业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跨过纯国内经营阶段,以价格便宜(是日本和韩国的 1/10左右)、差别产品等优势,很快进入国际市场,目前已占据70%的国际市场份额,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击败日本、韩国等国际竞争对手。2001年温州眼镜产业总产值超过 45亿元,90%以上的产品出口,销往世界上 150多个国家与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占30%左右的国际市场份额。相对而言,温州鞋类和服装类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就微不足道了。

 

2.负面效果:容易招致进口国的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