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业融合当前的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现代材料加工技术特点现状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现代材料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很多新材料新技术应运而生。同时新材料的进步和发展水平也成为衡量国家科技水平的一个标准之一,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个学科、技术的交叉融合。材料是现代文明三大支柱的基础,能源和信息的发展都离不开材料,也因此材料的发展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一种新功能材料的研发,不仅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其对推动工业的发展,促进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1 现代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特点
1.1 现代材料加工技术有更为详细的划分
现代材料技术的发展不是单纯的对传统材料加工工艺的改进改性,也不是单纯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是进行了新功能材料的研发,并逐步实现了产业化。当前的材料加工技术包括制备技术、材料的成形与加工技术、对材料的改质与改质技术、对金属材料的防护技术、评价表征技术、对金属材料的模拟仿真技术及检测与监控技术等。
1.2 实现各种加工技术的交叉融合
传统的金属材料的加工过程是在完成了金属锭坯后再进行塑形加工,而后生产出各类金属制品和零件。但是现代的金属材料加工已经实现了材料制备和成形加工技术的一体化、成形加工与改质改性技术的一体化,这都充分说明了当前的材料加工技术已经实现了各类技术的交叉与融合。
1.3 实现了材料的设计与加工的一体化
工业的飞速发展对材料的功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按照实际生产中需要的功能要求来进行材料的设计,从而实现材料的功能设计与加工的一体化,使之进入材料加工的新发展时期。
1.4 实现对材料加工全过程的精准控制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模拟与仿真技术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同时也丰富完备了材料的数据库,使其各方面的数据都得到了完善,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材料设计、制备、加工等全过程的精准控制,特别是对加工材料的性能、形状和尺寸等。
2 现代材料加工技术的现状
随着合成材料相关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材料的合成与复合技术的发展,及电子信息技术和航空航天等尖端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都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一些功能性新材料的出现,例如精细陶瓷材料、耐高温材料、纳米材料等的研发与产业化推广,都解决了过去很多传统材料不能替代的功能,从而实现了材料性能的飞跃发展。
3 现代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
(1)材料加工过程的一体化。在对现代材料进行制造需要经历设计、制造、成形及后续加工等过程,在传统的金属材料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冶炼得到纯金属后将其进行熔炼合金化,再进行铸锭和塑性加工及深度塑性加工最后制造出金属制品。例如,对金属的铸造都实现了连续铸轧工艺从而实现了产品的各种加工性能。
(2)材料加工技术的一体化。当前的材料加工已不再是单纯一个学科的发展,而是各种技术相结合发展的综合性学科,随着计算机模拟与过程仿真技术、信息技术在材料的制备、成形及加工过程中的应用,很好的实现了材料加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精准控制。例如,当前市场对各种材料产品的性能、形状、尺寸有了较高的要求,计算机对铸轧程序及材料的变形进行模拟分析,对材料的规格和尺寸等进行全面的精准控制,达到材料的精密成型和特种塑性加工。
3.2 材料加工的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
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高新材料的功能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材料加工方法不能满足对新型功能材料的需求,在材料加工研究领域中实现材料加工与制备的一体化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1)对常规材料加工流程的改进。要想实现对常规材料的节能高效优质加工,实现对材料的精准控制,就必须对传统的材料加工模式进行改革,对生产的流程进行简化和连续化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2)实现对材料的组织与性能的精准控制。工业技术的发展对材料的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材料不能满足新兴工业发展对材料的需求,要想发展先进的材料成形加工技术,就必须以实现材料组织与性能的精准控制,实现高附加值的材料。
(3)对材料设计、制备、成形及加工的一体化。当前在材料加工技术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对复合材料的加工,较为有代表性的是喷射成型技术和金属基层状复合材料的加工技术。并随着高新技术材料的不断研发,新的材料加工方法会不断的出现,例如,自蔓延高温合成加工陶瓷复合管材及金属管法制作氧化物超导线材等。
(4)实现材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与环境的发展矛盾日益激烈,有限的资源环境很难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因此必须探寻研发新的材料,以满足发展对各种工业发展的需求。一些低耗、节能、可再生、利用率高及可循环使用的材料是未来现代材料的发展趋势,对这些材料的加工方法和技术的研究是新的发展领域,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4 结语
现代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并不是单纯的对传统加工工艺的改进,而是需要进行新材料的研发,在现代材料中融入科技的元素、现代化的加工工艺及信息化的元素,从而实现现代材料的快速发展。本文分析了现代材料发展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并有针对性地对现代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1]谢建新.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机械工程学报,2003(10).
[2]丁国平,梁楚华.超硬材料加工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机械制造,2007(06).
[3]孙爱芳.材料加工技术的回顾与展望[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5).
[4]蒋嵘,吴晨曦.超硬材料加工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J].佛山陶瓷,2003(12).
[5]王鑫,余心宏,叶奇.材料加工技术在低碳经济中的应用及发展[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4(03).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电影;文化失语;文化融合
全球化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的共同推动与共同繁荣,文化多样性也呈现出逐渐减少的态势。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强势文化对于我国的文化输出与侵袭,社会中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方观点,一方认为在全球化的语境之中,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是大趋势,是我国文化必然要走向的一条道路,文化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中必然会失去文化的纯洁性,但会得到一个具有更强大的传播能力的新文化形态;另一方认为全球化造成了文化形态的单一化、扁平化,文化的多样性被急剧削弱,我国传统文化在失去纯洁性的同时,也会失去文化话语权与自主权,西方文化会逐渐削弱甚至消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因此,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的中国社会,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也面对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撞击与融合,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化反击战,如何在融合的过程中保持文化的独立性,求得文化的“自保”,是当前文化融合的重要议题。
好莱坞电影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经验,让我国电影人看到这种融合了娱乐文化的西方主流文化意识形态在电影创作上的优势,具有更广泛的普适性。由此,全球化不仅带来了好莱坞电影对于我国电影市场的蚕食,也直接影响了我国电影创作的思想与方式以及影片中蕴含的文化意识形态。因此,我国电影创作逐渐呈现出文化失语的状态,对于西方文化的大力推崇,变相地打压我国的传统文化,消解了我国文化的独立性与话语权,甚至一些国产电影完全成为西方文化的发声器。
一、院线票房争夺战中的国产电影
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对于发展中的中国社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面对飞速发展的经济,人们逐渐将消费的重点转移到精神产品的消费上,侧重于精神享受。因此,餐饮、教育、医疗、电影等产业正在以倍速发展。尤其是当前的中国电影票房正在以跨越式加速增长,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统计的官方票房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日21时,中国电影票房已经突破四百亿大关,相较于2014年同期增长了近47%。而在这其中,约有59%的票房成绩是由国产影片贡献的,中国电影市场已创造了历史的新纪录,正在向着全球最大的北美电影市场靠近。这其中,我国国产电影对于票房成绩的贡献程度,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我国对于国产电影的保护制度。每年在“国产保护月”(每年6月10日至7月10日,或7月至8月)当中,国家电影局不鼓励引进海外分账大片,而是鼓励院线更多地上映国产影片,以扶植国产电影的发展。即便“国产电影保护月”存在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国产影片完成每年的中国电影院线票房占有份额,但是各种制度对于国产影片的扶植政策,正在使得国产电影以蓬勃发展的姿态向前迈进。因此,当前的中国电影已经能够从各方面与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中寻找到一种相对的、势均力敌的平衡。
但是,我国电影观众仍然受到好莱坞电影的深层次影响,除了电影院线以外,网络的发展也使得欧美电影往往能够在第一时间来到中国观众的面前。人们对于好莱坞大片的热衷不仅体现在海外分账大片登陆中国电影院线时表现出的强大的吸金能力上,同时也体现在人们经由网络欣赏好莱坞电影的频率和接受程度。众所周知,好莱坞电影是能够代表美国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文化输出产品,好莱坞电影的广泛传播正是美国对于其他国家的“文化侵略”。在好莱坞电影中,大肆宣扬美国文化的优势,鼓励人们追求自我价值,追求自我的独立性,拥有属于自己的美国梦,追求肉体与精神的双重自由,放弃对于合作精神与集体精神的执著追求。这种强调人自身的存在价值的文化意识形态对于其他国家的文化融合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在新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年轻人就经受着多元文化的冲刷和洗脑,各种文化意识的接纳和吸收,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与老一辈人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追求自我价值、自我意识,放弃血脉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成为当代众多年轻人的统一病症。时至今日,这种文化冲击与文化融合也直接作用于中国电影创作中。
面对好莱坞电影对于电影市场的强大吸金能力以及对于观众的巨大吸引力,中国电影人在进行电影创作时,在潜意识中始终存在仿效好莱坞电影的心理。一方面是想吸收好莱坞电影的成功创作经验,另一方面也是对于好莱坞电影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即文化,拥有一种承认和推广的心态。同时,好莱坞电影对于商业文化与娱乐文化的良好把握,也成为中国电影人模仿好莱坞电影创作的直接原因。这也进一步造成,即便是国产电影对于当前的中国票房制造了59%的市场份额,但是其中有多少完全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电影却有待考证。
二、全球化背景下国产电影创作艺术特征
中国电影人当前这种创作意识的变迁,直接反映在中国电影创作的艺术特征上。虽然仍然有很多导演在坚持中国民族化电影创作,如被称作“电影民工”的导演贾樟柯,依旧在坚持关注变迁中的中国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现状。但是,这种被归类为艺术片的电影并不能拥有良好的票房成绩,往往呈现出频频拿奖,却评价平平的状态。更多的中国导演依旧执著于创作能够获得高额票房的商业电影,将娱乐精神进行到底。
然而,这种大片当道,唯有商业电影才是票房灵药的消费时代,泛滥的商业电影将大众文化作为主要的表现对象,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减退使这些电影只具备娱乐精神,而不具备艺术价值。这也造成了,真正赢得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的电影,都呈现出泛娱乐化的创作倾向。无从谈起的传统文化底蕴的缺失,还有潜藏于叙事之中的对于西方文化赞美与宣扬的思想意识,让很多中国电影创作呈现出集体的文化失语现象,失去了本民族的文化话语权,转身投向具有主流意识形态的西方文化。纵观这些因模仿或是改编而“四不像”的国产电影,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改编好莱坞经典电影
国产影片对于好莱坞影片的模仿已经不仅局限于对于片段的模仿,鉴于一些好莱坞电影的大卖与成功,于是出现了中国版的好莱坞改编电影。这些电影正是全球化的文化产物,是一种对于文化融合与跨文化传播的探索与尝试。2015年8月20日登陆中国院线的由陈国辉执导的电影《新娘大作战》改编自好莱坞经典爱情喜剧《结婚大作战》,由杨颖、倪妮、朱亚文和陈晓联合主演。按照影评人的看法,中国版《新娘大作战》只是模仿了好莱坞爱情喜剧《结婚大作战》的外部轮廓,其中对于爱情、友情的审视与探索则并没有在中国版电影中体现出来,并且中国版没有完成喜剧元素的本土化改编,失去了好莱坞版的浪漫爱情喜剧效果。最终只是沦为一场毫无意义的结婚闹剧。该片只是模仿了好莱坞电影中的明星效应,而并没有模仿到拍摄此类电影的叙事技巧,但是娱乐化与狂欢化艺术特征却被中国版电影完整地临摹了下来。片中主人公的爱情观与价值观却深深地体现着西方文化的思想意识痕迹,整部影片看不到中国文化的思想底蕴。
对于好莱坞电影的改编,中国版电影往往在跨文化传播方面失败,没有设身处地地根据本土文化的特征特色来重新诠释原作中的故事,无疑会造成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隔阂。同类型的如2010年上映的电影《歌舞青春》就是翻拍自好莱坞经典校园青春片《歌舞青春》,可是翻拍过程中并没有实现文化的融合与跨文化处理,照搬照抄原版电影的故事情节,将原作中的思想观点直接应用在中国版电影上,失去了文化基础的改编电影无疑又是一个失败的作品,该片不仅没有获得良好的票房成绩,同时也遭到了业内人士与观众的一致否定。
(二)模仿好莱坞电影中的经典桥段
中国翻拍好莱坞电影,不仅是对于故事情节的模仿,同时也要将原作中的美国文化实现融合与重新梳理,转化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文化语境,实现跨文化传播的改编目的。但是,在这样一个处理过程中,需要考量的因素过多,多数情况下,如果两种文化语境相差过大,翻拍只会事倍功半,并不能够得到预期的票房成绩与观众口碑。因此,很多国产电影都将好莱坞经典电影中的故事桥段或是思想意识直接纳为己用,在一定的叙事语境中,将这种模仿与致敬移植到电影当中。
如2013年上映的影片《北京遇上西雅图》就是此类模仿好莱坞电影的成功典范,甚至从电影片名开始就对好莱坞经典电影《西雅图夜未眠》进行了模仿。《西雅图夜未眠》当中的经典场景——帝国大厦的顶楼观景台上男女主人公的重逢具有极其强烈的向原作致敬的意味,也完整地模仿了原作营造的浪漫爱情的叙事氛围。文佳佳是一个赴美产子的中国女性,身上贴满了时下极具争议性的话题标签:小三、赴美产子、拜金女、思想前卫大胆,文佳佳完全是一个外放的、向往美国文化的年轻女性,一方面,赴美产子的行为已经表明了她内心对于美国以及美国文化的热爱;另一方面,影片结尾文佳佳虽然回国生活了几年,但是最终仍然在美国与郝志重逢,并开始了新的生活。该片讲述的故事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话题内容,具有时下时髦的话题与备受争议的人物形象,但是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意识却是地地道道的美国文化,或者说是对于美国文化的崇拜心理,中国文化在影片中始终是以失语的状态出现,文佳佳在国内是一个备受歧视的女性,反而能够被美国社会所接受,这也是国产电影对于好莱坞电影模仿的过程中文化融合失败的典型案例。
三、改变国产电影的文化失语现状的思考
中国翻拍好莱坞电影,或者是模仿好莱坞经典电影,都是一种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于文化迁移、文化融合的跨文化尝试。很多电影人为了追求电影票房利润,并没有关注这种模仿与翻拍过程中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消解与打压等消极作用。好莱坞代表的美国强势文化已经对中国输出多年,一直企图改变中国观众的文化价值取向与意识形态,而中国电影创作的文化失语无意识中对于这种“文化侵略”起到了助推作用。
后工业时代必然会使得人们追求精神享受的欲望日渐膨胀,消费文化和娱乐文化逐渐成为主流文化,相对于思想性与艺术性而言,观众走进电影院观影的动力更多地来自奇观化的视觉效果和情感体验。但是,这些都不能成为中国电影创作对文化的选择失误的借口。中国电影人应当认清电影艺术的文化传播本质属性,认清在当前的全球化环境中,美国强势文化对于中国文化多样性的打磨与消解。对于消费文化与娱乐文化的追从,一味地模仿好莱坞电影或是发挥“娱乐至死”的大众文化精神都不是保障票房成绩的良药,唯有深入探究当前世界多元文化并存与文化融合的现状,利用更加具有娱乐性与观赏性的镜头语言和影像画面,加以更加多元化的叙事结构,将文化与思想熔铸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设置以及镜头画面的运作剪辑当中,才能使思想性、艺术性与娱乐性共同存在于一部电影当中。这是进行具有本土文化意识的电影创作的唯一途径,是辅助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有效方式,也是在后工业时代消费文化当道的今天,打造一部成功电影的唯一方式。
[基金项目]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外语类大学生批判性思辨能力培养与测量之行动研究“(项目编号:SGH140881)。
[参考文献]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1] 赵杨子.年度票房首破400亿元59%是由国产影片贡献[EB/OL].中国经济新闻网,http://cet.com.cn/sypd/yw/1684125.shtml.
[2] [美]凌津奇.叙述民族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 张慧娟.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程及启示[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10).
金华地区旅游产品种类多样,不仅有传统的观光旅游,而且涌现了符合现代人生活需求和品位的新型旅游方式,如武义温泉休闲旅游、磐安绿色生态养生旅游、义乌商务会展等各种综合型旅游项目。同时,金华地区文化产业内涵丰富,有市区网络文化服务、东阳影视和木雕、义乌文博、浦江书画、武义扑克牌等地方文化特色明显的文化产业。金华地区现有1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4个示范基地;有32项国家级非遗、102项省级非遗项目。当前,金华地区已经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进行了初步的实践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如何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实现文化产业提质增效、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促使两个产业的规模和效益进一步扩大,则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非常值得关注的课题,而这正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一、产业融合、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的基本概念
产业融合的思想最早源于罗森伯格对美国机械工具业演化的研究,后来这一概念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我国产业研究领域的权威性和代表性人物厉无畏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产品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的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其突出特征在于新的产业形态的出现或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在本质上是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旅游产业是以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为基础,以旅游者需求为导向,为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吃、住、行、游、娱、购提供服务,满足旅游者精神和物质需求的综合性产业。文化产业具有文化和经济的双重属性,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社会在对其基本概念的界定和行业分类的标准方面都不尽相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虽然我国学者们对文化产业的概念并非完全一致,但普遍认同这样的观点:文化产业是一种借助生产、流通、消费、再生产的过程,将文化产品转化为文化商品的产业。
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机制
(一)产业的高度关联性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均属于第三产业,二者融合的基础在于两者都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性。旅游产业不仅涉及行、游、住、食、购、娱等旅游内部的核心行业,还与金融、物流、会展等多个行业存在交叉依存的关系,旅游行业的发展既需要其他产业提供支撑和协调,同时又对其他产业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文化产业的特殊规律之一,就是“越界——扩散——渗透——联动”,它能够与其他多个产业进行渗透和关联,进而直接或间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存在高度的关联性。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经过开发可以转化成旅游资源,而一些旅游资源经过整合也可以转化成文化产品。旅游产业能为文化产业提供渠道和载体,促进文化产业链的延伸,文化产业能为旅游产业提供文化内涵,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利润空间。
(二)创意理念的盛行
创意是一种通过创新思维意识,从而进一步挖掘和激活资源组合方式进而提升资源价值的方法。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创意已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创意理念已被广泛运用于各个行业。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多维度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创意理念的盛行,具体方法就是用创意将某一地域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特色提炼为具有辨识力的文化符号,再将之应用到旅游产业,实现两者的嫁接与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富有创意的提炼是融合的基础和关键。如台湾的诚品书店就是在售书的基础上融入了创意元素,现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是许多游客到台湾旅游时参观体验的必去地之一。
(三)科学技术的创新
科学技术的创新是产业融合的重要推力,它通过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扩散促成产业融合的基础,从而模糊不同产业的边界,最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科学技术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开创中国山水实景演出的先河之作《印象•刘三姐》便是以真山真水为演出舞台,以当地文化、民俗等旅游资源为主要内容,通过声、光、电等高新技术对其传统的舞台背景、灯光等进行创新改造,融合演艺界、商业界大师为创作团队,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旅游模式。在当前“互联网+”的热潮下,网络技术在旅游业的广泛应用则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旅游方式,形成了智慧旅游的新局面。智慧旅游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大大降低了传统旅游业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能够及时传递、整合、获取旅游目的地的各类信息,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四)市场需求的促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闲暇时光的增加,人们外出旅行的需求愈加强烈,对旅游产品的形式和内容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传统单一形式的观光游览已经日渐衰微,而个性化、多样化、精神化、体验化的旅游产品则愈加受到人们的青睐。市场需求的转变促使旅游产业不断发展和创新旅游形式和旅游产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创新旅游模式、丰富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科普教育、增长知识、休闲娱乐的不同层次的需求,有助于实现旅游业的长足发展。
三、金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现状
(一)融合氛围良好
近年来,金华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1、在政府制定的相关文件如《关于印发金华市文化影视时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培育旅游业成为万亿产业的实施意见》中均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相关部门也对这些政策进行了积极的实践。2015年4月,金华市文广新局和旅游局联合开展了首批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的申报评审工作,最终义乌佛堂镇等19个村、镇成为首批金华市非遗旅游景区。2、政府围绕土地、资金、人才、税收、市场准入等方面,陆续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优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为产业的融合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3、在工作机制方面进行突破,如成立了由多个部门的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市文化影视时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以此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融合成果显著
金华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在各自发展良好的基础上融合效果显著。各县市在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模式的过程中,十分注重旅游与文化因素的紧密结合。如磐安县在开发休闲养生旅游的同时十分重视文化因素的融入,深入挖掘人文景观、古村落、文保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先后完成了茶文化博物馆建设、玉山古茶场与孔氏家庙布展提升工程、双峰清德堂维修等重大文旅融合项目。东阳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较为成熟,有横店影视城、卢宅古建筑文化游、木雕竹编文化游、东白山生态文化游、古生物文化游等多种旅游门类、层次丰富、投资主体多样,文化旅游市场繁荣。据统计,2015年,东阳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824.85万人次,同比增长16.93%;实现旅游收入137.68亿元,同比增长21.67%。
(三)融合模式多样
金华地区文化资源丰富,历史积淀厚重,如宗教文化、婺商文化、戏曲文化、古建筑文化等;同时,金华地区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横店影视城、金华双龙洞、永康方岩、兰溪诸葛八卦村等。以这些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为基础,金华地区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形成了多样的融合模式。1、渗透型融合。旅游或文化产业的元素部分或完全地渗透到另一产业中,二者相互交融,形成文化旅游产业的新形态,这种融合方式为渗透型融合。如义乌佛堂古镇旅游,便是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形成了丰富的文化体验旅游,也为义乌古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与经济保障。2、延伸型融合。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具有互补的领域,两者在产业链上通过相互延伸进而打破各自产业的边界,最终实现产业的融合发展。如横店影视城便是在影视拍摄制作基地的基础上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创新旅游服务,丰富影视旅游内涵,拓展了文化产业的外延,实现了产业链的深度延伸。3、重组型融合。重组型融合是指“发生在具有紧密关联的不同产业之间,使得原本各自独立的产品或服务在某一共同利益的刺激下,通过重新组合的方式融为一体的整合过程”。磐安休闲养生旅游便是此类融合的典型代表。磐安县结合自身在传统农业领域的发展优势和自然环境优势,将中药种植与古老的中药文化、流行的养生文化等结合在一起,与旅游产业进行融合,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内涵,满足了游客的多样性需求。
四、金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融合层次不高
虽然金华地区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种类较多,但融合层次较为浅显,大多停留在两者的浅表层融合,少数项目会涉及到技术融合,而文化创意、高科技元素在融合中的应用较少,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则更是不足。例如,金华虽然有旅游商品、纪念品和工艺品的制造基地和购买场所,但具有金华地方文化特色的产品却较为少见。
(二)品牌项目不足
除了横店影视城作为影视文化旅游的品牌项目广为人知外,其他种类的文化旅游领域发展则较为散乱,项目虽然繁多,但缺乏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的品牌项目,起不到行业引领和示范的作用,难以形成产业集群优势。这样的发展现状对文化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极为不利。
(三)企业实力不强
金华地区旅游企业和文化企业数量众多,但具有“小、散、滥”的特征,大多数产业主体以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主,并且仅仅分布在文化旅游、娱乐、文化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方面,企业规模较小,产业层次和效益较低,生产的产品附加值较低。
五、金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政府确保协调机制
产业间的高效、优质融合需要主管相关产业的政府部门打破行业分割,通过统一管理、统一执法,形成各政策主体相互协调的机制。为促使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进一步融合,确保融合发展的进度和效率,相关部门应当协调配合,形成相互支持、共同协作的保障机制。首先要从整体上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合理布局。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需要相互沟通协调,确保两个产业规划具有良好的衔接和配套,使其在产业发展思路、产业发展目标、产业发展举措、具体时间安排以及空间布局等各方面保持同步配合,确保融合高效有序进行。其次,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文化与旅游部门之间应保持密切联系,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工作会商,讨论重要文化旅游产品、重大互动项目的开发建设,共同筹划重要的旅游文化宣传活动,共同商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二)企业增强创新意识
企业是产业发展中的主体,是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旅游企业和文化企业应意识到传统的技术、管理、经营理念都在一步步走向衰落,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具有创新的理念和精神。从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单纯的文化资源的消费已走向衰亡,而融入了文化创意元素的产品及服务则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通过创新创意,文化基础的吸引力会大大提升,与之相随的消费也会大大增加。在“互联网+”的浪潮推动下,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企业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客户需求,不断创新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注重提升客户体验,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积极培育品牌项目
[关键词]光伏技术专业;技能竞赛;教学改革
在光伏产业逐渐发展发达的今天,在各类高校开展的光伏专业课堂也越来越多。学校在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时,也应当设立健全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健全教学设施,完成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同时,由于整体的光伏技术还没有发展完善,研发工作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学生的教学缺乏实践经验,理论知识也不是十分健全,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也很难。由此可见,对光伏专业技能的人才培养,还需要很长的发展历程。
一、光伏专业技能竞赛发展现状
光伏技术专业能够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因此学校十分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很多学校都是将专业技能竞赛和学习结合起来,发挥专业竞赛的良好作用,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校的专业课程竞赛可以先在班级大致分组,然后进行初赛,初赛筛选后剩下的学生进入到第二轮比赛,在比赛中必须注重实际应用和理论知识相结合。通过比赛,学生的基本知识都得到了检验,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拓展和提高。在期末总决赛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展示最终的成绩,对相关学生给予奖励。为了激发参与学生的积极性,在班级竞赛、在学校竞赛,层层筛选,为最后在省市级比赛中选拔顶级选手。引导学生朝着目标方向努力最终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二、光伏技术专业技能竞赛和教学改革的结合策略
光伏产业技能大赛能有效促进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并使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必须具备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注意在建立竞争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思考竞赛中的疑难问题,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也应该意识到专业学习不能仅停留在书本知识上,而是通过对书本内容的研究来拓展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及时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可以就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专业成长联系起来进行问题的解决和能力的提升。其次,参加比赛可以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通过参与专业技能竞赛,学生锻炼了应用能力,专业学习变得更加具体,而不再是空谈,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一个基本的目标定位,以适应未来行业发展的需要。学校应该提供竞赛中良好的教学设施,方便竞争操作练习,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竞赛。在光伏竞争发展的过程中,首先,政府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管理部门,提供给学校光伏专业发展响应相应的教学设备,支持专业技能竞赛与光伏一体化教学改革。其次,学校要加学生专业课程的开发程度,提供专业设备配置的光伏专业基础课程,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和学习。最后,提高筹备工作的竞争实践,满足学生的实际问题,及时解决,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学习能力,通过竞赛活动促进学生进步之间的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总而言之,发展光伏竞赛的最终目的是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为当前较为薄弱的光伏教学发展提供依据。
三、光伏技术专业技能竞赛和教学改革的结合意义
光伏产业技术的发展,不仅对当前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促进意义,也是对新技术领域的探索。从技术不成熟、设备不丰富的光伏专业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重视,因此,培养优秀的光伏专业精英就显得十分必要。将光伏专业竞赛和教学改革相融合,更好发挥技能竞赛的优势,将其应用在学生的专业培养中。更好的提高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范围,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增强,进而满足国家整体发展的技术需求。技能竞赛与教学改革的结合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的竞争来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和应用能力。虽然目前一些专业的发展和教学经验非常薄弱,教学发展也遇到了许多难题。为了使教学更加深入的实施,学校可以在教学中挖掘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便更好地参与专业技能的竞争。从宏观上看,促进光伏专业技能教学的改革与完善。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学生获得更多的技术经验知识,在专业技能领域将更加突出,进而发展成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推动这一领域的优势发展。国内光伏技术的发展,有非常广阔的行业前景。由于光伏技术产业涉及多个方面,可以提供大量的发展项目,如电力,太阳能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能源短缺、电力短缺的问题。当前的光伏技术推动了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水平,这显示了光伏技术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当前全球资源正在大量挖掘的背景下,各国希望找到更持久的性能,更好的能源质量,而不是石油、煤炭和其他有限的化石能源开采。作为典型的光伏技术产业发展的太阳能产品,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李文宇,李爱国.以职业技能竞赛促进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6(8):92.
[2]叶静洪.光伏技术专业技能竞赛与教学改革相融合的实践研究[J].教师,2016(30):107-108.
[关键词]国际金融;格局调整;中国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288
当今的世界经济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随着这个趋势的变化,全球金融格局也相应地受到影响。美国作为曾经的金融霸主,现如今的地位已经受到严重的削弱,世界金融的部分格局渐渐地被欧洲所取代,亚洲的经济发展也在世界金融格局分得“一杯羹”,面对变化如此快速的全球金融格局,现代中国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进行金融改革,我国的优势是用较短时间就能完成发达国家多年才完成的事情,事物存在两面性,这不仅是中国创造机会的时刻也是存在风险的时代,对此需要提出应对之策,以使我国能够在此机遇之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将中国变为金融强国的目标。
1国际的金融格局发生变化
11标志
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逐渐蔓延到发达国家,根据相关资料表明,20世纪许多发展中国家多次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例如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金融危机,这些渐渐地蔓延到全球,美国在21世纪所爆发的次贷危机就是最好的证明,日本和欧洲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同时由于西方多数国家都有着高福利的政策和巨大的军费开销,导致长期以来入不敷出,造成了这些国家的债务危机。[1]
12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呈现下落趋势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地位得到极大的提高,在金融上美国取代了英国的地位,确立了美元直接和黄金、其他国家的货币挂钩的货币体系,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霸主,然而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国在世界金融中的地位变得不稳定。但是根据美国的资本市场监管委员会的报告可以看出,纵使美国在世界金融上的影响力受到削弱,但其影响力仍不容忽视。
13欧盟金融受到严重冲击
在金融风暴及债务危机的影响下,当今的欧洲银行负债累累,某些国家宣告破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信用危机,欧盟在此环境中经常性地出现经济负增长,其金融受到严重的冲击。
14日本所面临的困境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日本受其冲击,国际消费市场大幅度萎缩,出口贸易也有所下降,作为日本的两大支柱性产业的汽车和电气都无法避免地受到波及,日本的经济在此之后也经常性地出现负增长,海啸及福岛核电站泄漏都严重削弱了日本经济,估计日本经济在短期之内很难恢复。[2]
15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地位日渐上升
次贷危机对于中国和印度的冲击不是很严重,原因是中国和印度的金融业并没有完全开放,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财富基金替代了对冲与私募这两个基金,这说明以发展中国家作为主体的金融力量在不断地壮大,并将在未来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发展中国家地位的提升对于现有国际金融体系是一种很大的冲击。
2中国的相应对策研究
美国的次贷危机让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意识到,以美国为主体的西方经济主导地位不再稳定,美元也无法再处于等同国际货币的地位,发展中国家在过去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现如今由于次贷危机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在实力大部分保存的情况下,地位开始日益提高。中国作为其中的代表,需要对当今的形势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此发展自己,走符合国情的道路,主要方法有下面几种。
21打破资本市场的限制,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的经济
开放型的经济是中国能否在全球经济中获得更高地位的保证,开放国内市场,用积极的态度去参与经济全球化以此来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当前的国际经济市场关系错综复杂,各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压力巨大,对此需要积极地制定相关策略以使国内的资本市场最大化的开放,将国际间的竞争压力转为我国发展的动力,促进中国经济的腾飞,进一步将产业开放领域以及业务的范围扩大,使中国的经济和世界的经济得到更深层次的联系,并且还要加强风险的防范体系,保护国内的经济不会受到外部的冲击。[3]
22加强金融的监管工作
我们放开金融的范围不代表着放开金融监管,金融监管的力度应该不降反升,政府对于金融的监管是符合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的,这可以稳定金融的环境。金融行业是一个大众性产业,金融等机构所经营的“商品”是社会上的货币资金,银行作为支柱以高负债来运营,这就会面临许多的风险,而且风险还有传播的特性,若不对金融进行监管,就会导致金融业的发展存在极大的风险性,会产生极为严重的损害,为此需要加强对于金融的监管工作,同时要对金融创新进行鼓励,通过把握好金融监督和创新使我国的金融稳定地发展。[4]
23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M程
我国的人民币在当前的形势下地位逐步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国际化是人民币的最终发展目的,这也是发展的必然。虽说人民币在国外流通的数量不少,但是距离国际化还是很遥远的,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很多,国内金融市场不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不够是原因之一,为了加快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需要中国不断地发展自身经济,在合适的时候,把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提升我国的经济地位。
24转变当前的经济增长方式
金融危机过去之后,每个国家都在培育新兴的产业,积极地对经济增长做出调整,金融应该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承担起必要的责任,明确转变的方向以及重点,在融资方式等方面做出创新,把科技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加大对于科技的投入,在教育的投入上加大对资源的合理性开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地改善当前的金融管理方式,创造好的金融环境以及信用氛围,对经济的增长起到帮助作用。
3结论
当前的形势是机会和风险都存在于国际金融市场,在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严重受损的同时,也让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有了登上国际金融舞台的机会,发展中国家的实力得到了保存,中国作为其中的代表,应该抓住机会,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金融离不开中国,中国的金融资产规模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中国要想发展就需要抓住当今的机会,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完善自身的金融市场,加强对内对外的金融发展,提高我国的国际金融地位,掌握话语权,为中国的崛起提供经济基础。
参考文献:
[1]郭盈利国际金融格局调整及中国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4(6):105-106
[2]林小斐中国对国际金融格局调整对策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6(3):163-165
关键词 林业产业化;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217-01
我国是世界森林资源短缺的国家之一,森林覆盖率低,人均占有量小。从人均占有量看,我国森林资源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均森林面积0.132 hm2,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人均森林蓄积量9.421 m3,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57%。相对于庞大的人口和高速增长的经济需求,我国属于森林资源稀缺型的国家。因此,林业产业化对我国林业的发展至关重要[1-6]。
1 目前我国林业发展现状
1.1 新兴林业产业迅速崛起
近年来,桉树产业、竹产业、森林食品与药材、野生动植物的繁育利用、苗圃花卉以及森林公园旅游等新兴林业产业发展迅速[1-4]。常见模式是围绕一种林业资源进行产品开发,然后发展成大产业,如桉树、杨树、银杏等的经济林产品以2位数速度增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7]。
1.2 林业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日渐显著
目前,我国林业发展迅速,缓解了当前的就业压力。我国目前集体林地达1.7亿hm2左右,如果每户经营3.3 hm2,则可以解决2.5亿农民的就业问题,对推动农民的就业增收、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7]。
1.3 林业发展迅猛,势头强劲
建国后至今,我国林业发展成效显著。目前,我国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分别达1.95亿hm2、20.36%,且森林面积正以约200万hm2/年的速度递增,林业发展迅猛,势头强劲[1-7]。
1.4 城市林业发展成绩显著
作为林业的单独分支,城市林业以城市树木绿化的种植与管理为主要目标,以城市潜在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对城市绿化树种进行合理的设计[1-4]。随着我国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日益恶化,城市林业的发展也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3S”和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城市林业的建设应用中也有所体现[1-7]。
2 我国林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林业信息化管理平台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林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体系还未形成;二是当前的林业信息管理平台与社会对林业信息的需求还不相融合;三是信息网络的覆盖面较窄,服务体系不完全;四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造成农村信息服务不到位[1-7]。
2.2 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林业产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科技含量不高、成果转化慢。据统计,从业人员大多是初级技术人员,专业人才仅占25%,比发达国家低近50个百分点。此外,由于我国资本密集型与科技型产品生产缺乏相关的知识产权,无法在国外市场立足,许多企业仅能进行原料与初级产品的简单生产,无法参与国际竞争[1-7]。
2.3 重视不够,无法充分发挥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我国目前的森林质量不高,无法充分发挥调节空气质量、保持水土流失、防止沙漠化等生态效益。同时,低效防护林比重较大,森林人均占有率低,在美化工作、生活环境,提供美好的休闲、旅游条件,提供国家需要的林业产品等社会效益方面的发挥有待加强。加上管理不到位等原因,低价值的残次林区较多,林木稀疏,严重遏制了林业的社会与生态效益的发挥[1-7]。
3 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提高林业科技水平,加快林业发展
依靠科技进步,改变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同步发展。一是加大林业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力度。首先是要加大良种壮苗培育技术的研究,提高育苗水平;其次是要加强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究,提高木材工业科技水平,提升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最后,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做好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是创建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科技为核心,以现代信息为手段,推进林业现代化。三是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鼓励广大科技人员通过技术转让、技术承包、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1-7]。
3.2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发展
林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具体而言就是“以二促一带三”,即:第二产业要大力开发新产品,促进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根据市场需求,第一产业要加大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竹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力度;第三产业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1-7]。
3.3 加强林业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
长期以来人们过度追求经济的增长,忽视了生态环境,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导致经济发展停滞或萎缩。为此,必须综合评价林业生态和经济效益,兼顾二者平衡[1-7]。
3.4 注重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随着人们经济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在林业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更加注重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一是林业全面化。已流转林地应因地制宜进行相应的开发,如建立育苗苗圃、速生树种或药用树种的种植及加工,建立公司加农户合作社、示范基地,生态养殖,观光旅游的开发等。二是造林多样化。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采用不同的造林方式,包括以苗木为主、以林木加工为主或者以经济果林为主的方式达到以林养林的目的。还可以采取林果结合、林禽结合、林菜结合等方式,实现林业经济的多样化,提高经济收益。三是造林规模化。扩大林地面积、造林规模化能够更大的提高林业的生态效应、经济效益以及景观效果,实现林业经济的规模化[3]。四是林农结合式。采用先进的生产、管理方法,以林为主,林农结合,多种经营,逐步建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林业发展模式。具体农林结合的方式包括林草间作、林药间作、乔灌混交等,农林结合能够增加收入,综合提高林业经济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4 参考文献
[1] 王利芳.关于我国林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探究[J].北京农业,2011(36):110-113.
[2] 牛创民.浅析我国林业发展现况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2(24):241.
[3] 张辉,卓国庆,吴晓明,等.景德镇市林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7):213,216.
[4] 高万宏,张俨溥.试论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4):13-14.
[5] 王玉贤.浅谈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J].科技创新导报,2007(32):124.
关键词:绿色物流;循环经济;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6.013
当前,世界环境日益恶劣以及资源日益短缺,可持续发展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应当全面推广循环经济以及可持续发展模式,其中,绿色物流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发展绿色物流成为物流企业的严峻挑战。本文主要对绿色物流中的问题进行粗略分析,主要探讨制约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相关因素,指出绿色物流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并且提出有效的改善对策。
1 绿色物流内涵
绿色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的方向以及内在要求,主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净化物流环境以及充分利用物流资源,以及促使物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比如减少物流运输工具尾气、减少无效物流或者重复物流、避免输送的物品出现泄露造成环境污染,或者完善物流配送路线,减轻城市交通压力等。不但有助降低物流成本以及资源消耗,而且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及保护环境,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 制约我国绿色物流因素分析
2.1 物流业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的物流行业依旧在起步阶段,很多方面需要继续探索,当前物流企业集约化程度低以及企业规模比较小。此外,物流企业专业水平,以及产业聚集度不高。当前,大部分物流企业依旧停留在降低成本忽视生态效益的地步。当前物流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全国推广绿色物流不太现实,十分艰难。
2.2 缺乏社会认同
绿色物流是循环经济内在要求,绿色理念有助于企业转型以及改善环境,然而,当前的社会各个阶层对绿色物流认识并不确切,绿色物流观念缺乏,部分官员对绿色物流的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缺乏认识,常规物流大行其道。其中,消费者对绿色物流意识淡薄,大部分企业认为绿色物流增加企业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因此,绿色物流难以推广。
2.3 缺乏政策扶持
绿色物流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但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而且有效保护环境。物流产业体系庞大以及外部性严重,对社会经济影响十分明显等,各级政府应当给予高度重视。然而,当前政府没有相关政策对绿色物流进行扶持,比如税收、贷款方面没有福利政策等。由于缺乏政策扶持,绿色物流难以推广。
2.4 物流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的物流技术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我国物流装备较差,比如物流器具缺乏配套等。其次,企业的物流信息水平以及比较落后,缺少公共信息平台,不但制约物流效率,而且导致资源浪费。此外,当前的物流设备缺乏完善性,比如物流中心建设进度缓慢以及物流人才缺乏,在这种技术水平下,难以发展以及推广绿色物流。
3 绿色物流发展的对策以及思路
3.1 倡导绿色观念
当前,应当积极倡导绿色观念,促使经济可持续发展,集中力量推动绿色物流实施,相关政府应当起到带头作用,在全国范围内倡导绿色观念。比如,在生产以及消费的各个环节倡导绿色观念,比如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绿色服务等,从而为推广以及实施绿色物流奠定良好基础。
3.2 构建制度环境
物流行业对于社会经济以及环境影响比较大,政府应当进行宏观调控,首先,促使企业确定绿色物流发展目标,引导物流行业向绿色物流转变。其次,探索物流新型体系,最终实现消费者和供应商物流整合,改变物流分散局面,不但提高物流效率,而且减少重复物流对环境的破坏作用。最后,建立政府协调制度,对物流行业发展进行规划以及区域物流加以协调。
3.3 推动企业转型
绿色物流不但有助于保护环境,而且节约成本开支,有助于企业市场竞争力以及企业社会形象提升,因此,企业应当促使企业战略和绿色物流相互融合,推动企业转型。首先,企业运营绿色化,完善绿色运输以及仓储等。其次,重视逆向物流管理,比如,废弃物再创造、废物再次维修等,不但避免废弃物焚烧或者填埋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走可持续经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陈道广.论当前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障碍及对策[ ].现代商业,2011,(09):1516.
关键词:经济转型;创意经济;文化创意;文化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创意经济已经随之而悄然发展起来,并成为有效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创意经济经过几年发展,逐渐成为我国支柱型的经济发展体之一。因此,有必要研究和明确创意经济的内涵及其特征,并对新时期我国如何推动创意经济的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更好的促进创意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好的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国际市场经济竞争中增强竞争实力。
一、创意经济的内涵和特征分析
1.内涵
所谓创意经济,其内涵在当前的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部分学者认为,创意经济其实就是指的创意产业,是近年来新兴的产业业态;还有部分学者将创意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来对待,认为和产业形态不是一个概念。本文认为,创意经济是创意劳动者通过创造性的思维作为核心动力,通过知识产权交易来体现市值,以创意产业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是高度创造性和高科技与文化资源的有机结合的经济形态,通过产业融合可以推动产业之间的相互发展,是由创意企业、创意劳动者及创意产品交易市场及政府等参与的经济系统。在产业分布方面,英国的音乐产业、演艺产业、艺术品销售产业;而法国则主导法律产业;美国则以电影产品、动漫产品为主;日本有电影动漫产业、展览业、音乐及喜剧产业、报纸杂志出版产业、旅游观光业、体育与健身产业、休闲娱乐产业等;而韩国则以影视产业为主如《大长今》等。
2.创意经济的特征
(1)核心要素及发展的动力是创新性思维
在创意经济中其存在及发展的核心是创新,是人类创造性思维推动的结果。通过具有创造思维能力的劳动者的创新思维,转化为具有创新性的创意、想法、思想、计划和作品等,这些创新性思维所带来的成果,通过市场运作及生产转化,最终形成有着较高经济和社价值的产品或商业发展模式,从而使得创意到价值的创造过程的转化。创新是创意经济的根本及核心。需要注意的是,创意需要有着一定的文化内涵,需要具有创新性和原创性及文化性,并能够被大众所认可,否则就称不上是一种文化创意,也不会产生真正的经济及社会价值。
(2)创意经济的核心是知识产权
创意经济的产生动力是劳动者的创新性思维及其产生的成果,其中为了更好的保护原创者的劳动成果,需要重视其知识产权的保护,从而才能更好的推动创意经济的发展,只有有效保护及保障原创者的合法权益,才能促进创新性劳动者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创意创作的创作中,更好的开发新的作品及科研成果。因此,知识产权是创意经济发展不可分割的核心要素,也是推动创意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3)创意产业是创意经济的重要体现
创意经济要体现出社会和经济价值还需要创意产业来体现。创意产业一种以创意为核心的、以创新为发展动力的产业新的发展形态,创意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核心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的、以创新为发展源泉的产业。只有创意产业得到繁荣发展才能更好的推动创意经济发展的发展,推动创意经济更加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二、我国创意经济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是我国实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在这一经济转型发展时期我国大力倡导发展以智力劳动为核心的创意经济发展模式。从当前全国的创意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其发展势头较好,在一些地区创意产业发展形成一定的规模,如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大城市其发展速度较快,成为推动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从地区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创意经济在地区发展方面存在不均衡的发展格局,且发展状况良莠不齐,发展模式有同质化发展倾向等。从当前整体情况来说,沿海发达地区发展程度较高,而内陆城市发展较为缓慢,沿海发达城市已经形成当地发展的创意经济发展模式,在规模方面初具规模,产生了一定的集聚化效应,其经济推动能力不断显现,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展动力。而我国中西部地区及内陆地区在创意经济发展方面步履较缓,存在意识不强、观念落后等状况,即使有一定的发展但缺乏创新、同质化严重。因此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我国还需要面对中西部等地区创意经济发展方面的不平衡问题。
三、经济转型下我国创意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1.不但完善和健全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体系
要想更好的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从企业、市场、消费等三个方面构建统一系统的政策体系,提高政府在建设中的政策支持力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计算机被广泛的应用到各大行业当中,并在各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计算机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并且在发展的几十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简单介绍了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重要性,对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作了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
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应用及发展
计算机主要是由软件和硬件两部分构成的,缺少其一,计算机都不能正常运转。计算机的系统软件就是对计算机进行监控、管理及维护的过程,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开发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当前的软件开发人员来说,通过创新的手段来推进软件技术的应用,是当前计算机软件的发展趋势,也是软件开发人员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1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重要性
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在计算机当中的应用,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向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并且成为信息时代的主要发展趋势。同时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也是计算机软件工程中的核心技术,对现代化网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实现了网络支持项目和远程控制项目的良好运用。所以,在进行计算机网络开发过程中,应该实现计算机网络开发和共存相结合的模式,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与计算机的开发和运用有着重要的联系,解决了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计算机软件在使用中的安全系数。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所以应该对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给予重视。
2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
2.1应用分析对计算机进行软件开发,主要是想给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在应用过程中,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性是衡量计算机质量的重要标准。基于这一因素,计算机软件在开发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计算机软件的便捷性,主要重在为人民服务。其次,应该注重计算机的扩展性、安全性和稳定,将计算机的各项功能更好的融入到实践中来。通过对计算机技术软件的应用情况可以看出,设计师在计算机软件设计中,没有充分的考虑到这一情况。最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计算机设计者没有对软件的兼容性进行充分考虑。同时,还要对计算机的自动恢复功能加以重视。通过这样的形式,才有利于计算机软件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推动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2.2具体的表现形式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断进步,当前,计算机的网络化成为计算机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互联网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也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基于以上这些功能,计算机软件能够在保证在多个使用用户的前提下,实现统一的连接功能,并通过对数据的系统分析,对操作平台的处理,实现人们使用的便捷性,促进数据时代的快速发展。另外,计算机开发软件在应用过程中,还会与计算机软件的开发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实现用户操作的便捷性[1]。
3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趋势
3.1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当前,信息化发展迅速,网络化成为当前计算机发展的重要趋势,互联网的使用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促进了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推动了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优质化的信息化服务。当前人们对软件技术的需求日益加深,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被广泛使用,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成为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了计算机技术向着智能化的发展方向迈进,对计算机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2开放化和融合化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向着开放化的发展趋势迈进,计算机在使用中是通过软件开发的代码以及软件的标准等进行进一步的公开化,通过共享软件的方式促进了设计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软件的开发技术需要设计人员投入创新思维,通过互相交流和共同学习,来推动计算机产业的发展进步,促进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走向成熟。计算机的网络技术实现了网络化和数字化等理论的有效融合,促进了计算机整体产业水平的提升,增强市场竞争力,以便占有较强的市场份额。当前,计算机软件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优质的服务,是当前计算机软件开放化和融合化发展的必然趋势[2]。
4结论
计算机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推动了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情况是随着社会状态而不断更新的,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前的发展现状而不断的进行完善和总结,进而来提高计算机的开发效率,增强软件的使用性能,推动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裴衣非.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现状及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1: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