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环境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居住区 户外空间环境 社会环境 心理需求
1.1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涵义
“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1日本的芦原义信这样定义空间,他认为外部空间的设计就是通过在自然界建立起某种秩序,在该范围内创造出满足人的意图和功能的积极空间。
居住区的户外空间环境是其物质空间环境中的一部分,它是服务于人类的外部空间环境。人们以一定的外部空间场地为主体元素,按照一定的空间秩序将与之有联系的各类实体要素组织起来,形成具有某种品质和气氛的整体空间环境。
1.2居住区社会环境涵义
社会环境可以理解为人类和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是适应地域生活习惯和群体集团的生活精神,由以人际关系为中心的家庭、工作、交流场所构成,包括社会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
同济大学杨贵庆在对居住区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介绍了居住区的社会学内涵方面内容,该内容通常被称之为“社会网络”,它可以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生活内容、生活方式、社会角色和地域归属感等。2上述四个方面表达了居住区的社会学内涵,居住区的社会环境内容即涵盖在其中,它可以表述为制约居住区居民群体的生活方式、习俗、文化、制度、组织等因素,以及居民群体对环境的心理认知。
1.3 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辩证统一
哲学理论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辩证统一的,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具有物质性的内容和非物质性的内容,它们是“环境”的两个方面。3
我们的居住区环境无法简单地划分于某个类别,它是由物质空间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所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对于我们的居住环境而言,物质空间环境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的居住生活、活动是主要的动力源泉,而社会环境则是环境生成、变化的依据和背景。居住环境反映一定的社会文明发展状态,因此具有社会、文化上的意义,是与人的存在密不可分的。
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实际使用效果的好坏与效益发挥的好坏主要看居民的社会心理、行为活动轨迹与其所属的户外空间环境是否适应、匹配。任何单一、孤立的看待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或社会环境的观点都是错误的甚至会造成城市发展的灾难性问题。
1.4 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和社会环境辩证关系
居住区环境建设需要物质性要素和非物质性要素的密切耦合,其建设要达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就必须重视物质性要素和非物质性要素的综合协同建设(这里的物质性要素主要指居住环境,可分为户内空间环境和户外空间环境;非物质性要素主要指社会环境)。由于居民在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的时候,其社会性相对其个体性要强得多,可以认为户外空间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较之户内空间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更紧密、重要,因此只有解决好户外空间环境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关问题,才能有效解决居住环境中的一系列问题。下面将具体讨论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1)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是其社会环境的物质载体和具体需求的体现
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是居民丰富的户外、交往、休闲、娱乐等活动籍以展开的平台,它具有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的属性。居住户外生活的各类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产生的相互影响与作用,都是以户外空间环境的物质性要素作为具体的载体。其主要表现在:1建筑实体和其构成的空间环境对居民的环境心理有较明显影响,并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与活动,同时形成相关的社会环境心理评价,也对居民的文明素养、居民的情操,起到间接的影响作用;同时还有可能限制和防止不良及犯罪行为的产生。(Newman的“可防卫空间”理论)。2居民的社会活动及精神生活要以户外空间环境的物质设施作为基础,如:要丰富居民的户外文化、娱乐生活就需要室外小广场、露天舞台等设施;要使用安全而又方便的交通空间就需要设置合适、合理的道路空间系统等。
当前,我国在以人的需求为导向的市场经济下,居住区及住宅建筑本身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商品需要满足人的需求才有市场价值,否则就无人问津。谈到人的需要,它是既具有物质性,还具有精神性,因而组成了不同层次、内容丰富的“需要”体系。目前最具操作性的“需要”体系是马斯洛关于需要的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发展(见图1),人们首先追求较低层次的需要,只有在其得到充分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突出地表现出来。居民对环境的需求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循序渐进的。当上一个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有下一个更高层次的需求。也就是说,当人们满足物质需求后必然会追求精神上的需求。4
居民对环境的需求变化更明显的表现在“收入水平与住房消费存在特定的相关关系。当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居民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对改善住房质量、对居住的环境质量、乃至居住地段的品味和档次,均会产生更高的需求。”5近年来,无论是从保证住房商品销售还是满足居民日益提高的需求角度,人们都对居住区提出了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的市场需求。因此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居民开始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比如,居住舒适的需要、娱乐休闲的需要、社交的需要(是对亲情、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求)、邻里关系的需要等。居住区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居住区社会功能、居住区心理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而上述有关居民对于居住区社会环境方面的需求需要通过对物质空间环境(主要是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的具体安排才能落实到实处,并被人们切实感受。
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空间,它在人们的居住生活中已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承载着社会环境和体现居民的需求。人类存在的含义是由人的生存需求决定的,是人类历史、文化、社会等诸方面的生活意义的集合。任何含义都应在特定的空间形象中显露出来,人们因此进行审美价值判断,达到内心的认同和归属。在飞速城市化进程中,面对原有社会认知与社会网络、生活场所被破坏的现状,我们只有在新建的居住区中努力保持、重建和发展起新的居民群体认同与空间认同,才能避免其感情上的失落持续下去,才能使其对新的居住区产生“家”的感觉,才能创造满足居民的社会心理需求的成功的户外空间环境。
(2)居住区社会环境对其户外空间环境建设、改造等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
人是居住区的使用主体,因此人的价值观和需求影响着人类对居住区的建设行为。人的价值观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如: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道德伦理、文明程度等等。居民群体的价值观和需求将在一定程度对户外空间的建设起着导向的作用。
在社会环境的要素中,居民在户外空间环境中的社会行为活动要素是居住区环境设计的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居民要求发现自我、表现自我、要求社会交往、思想交流、文化共享等等。因为居住区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其社会环境中的诸多要素如居住行为特征、风俗习惯等在不同地域和居民构成等方面是千差万别的;如果不了解其特征,尽管设计师设计了丰富的空间环境形态、景观,若未能与当时当地的社会环境良好结合,则居民对其无法产生方便、舒适、亲切、认同的感觉,这样的居住区却很可能成为纯粹的“居住的机器”,从而产生各种社会问题和缺陷。
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文化习俗可以造成千差万别的居住组织形式,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地形形、传统的居住模式中得以证实。因此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的设计只有从居住者的社会行为特征出发,合理设置相关项目、安排各类设施和进行物质空间环境的组织、引导,从而适应当时当地的社会环境或者促进优良的社会环境形成,才能让居民产生“共鸣”。因此,可以认为居住区社会环境对其户外空间环境设计具有价值取向方面的能动作用——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的建设应具有“以人为本”(人本思想)的社会环境建设的价值取向为导向。
人本主义的综合规划的代表人物盖迪斯用简单的公式——生活图式来表达人生理的发展与心理发展的规律(图2)。此公式表明环境通过功能作用于生物体,生物体通过功能作用于环境,即人的精神生活跟物质生活之间是一个相互循环作用的关系。正如吴良镛所说,“人创造人居环境,人居环境又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我们应该看到在户外空间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辩证关系中,“人”起着联系和沟通两者的重要作用,也正是通过“人”这一媒介将两者整合成有机统一体(图3)。也即是说无论何种类型、何种结构的居住区,其户外空间环境都应该具备合理有序的社会功能和社会理性要素,才能符合“人”的居住行为和活动特征(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产生良好的社会综合效益。居住区的户外空间环境建设要能够积极反映、满足“人”的已有的和潜在的各种社会行为及其心理需求,其建设的目的就是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方便、安全、安宁的居住环境,“它不仅是一个‘住所’,而是要以社区所具有运作机制,使之成为良性的、稳定的、且可持续发展的定居基地,承担和履行相应的社会职责和社会目标。”6 而“人”在社会环境相关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一定的社会心理评价和社会行为会对户外空间环境进行再创造,这样的再创造就是“人本主义”或“以人为本”的设计,是为了让户外空间环境更好的为“人”服务。
(3)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可持续人居环境建设的目标之一
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的丰富内容在提高环境质量方面是很重要的, 但它并非是确定环境优劣的最终条件, 最终它还是取决于户外空间环境是如何组织、促进人的活动和社会生活的。比如有些居住区虽然绿化景观环境设计得非常优美,物质环境品质非常优越,但由于没有建造户外活动设施或活动场所设计没有结合人的行为心理,导致整个居住区环境中很难见到生活的氛围,感觉只是冷冰冰的人工环境,其人与人之间感觉也比较疏远。现今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不厌其烦的对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进行强调,本质都是希望能在其中形成良好社会交往生活,重新找回以往传统居住区内融洽、和睦的社会环境氛围。
同济大学杨贵庆曾对上海老城厢地区传统居住地进行过社会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对1000户居民的调查结果表明:尽管居民对“物质环境”(如住房、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和交通等)很不满意,然而,对回答“如果拆迁,您怎么办”问题的结果,却有80%以上的居民愿意留在原地区,另有约16%的居民愿意搬迁到附近的地区。这个调查结果显示了在物质环境表层之后的非物质环境,即社会学方面的作用。7也即社会环境对居民的重要影响作用。虽然有些居住区的物质空间环境不尽如人意,但是由于其特定的物质空间环境对居民的社会心理、行为等都产生了强大的作用,居民对它产生了认同感、归属感等情结,而不愿离开自己曾经居住生活过的地方。我们也可以想象如果这种地段的物质空间环境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观,那么愿意留下继续在此地居住的人应该会更多,该地段的居住环境也能够得到一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人们以自身的文化背景和生活需求创造出供自己使用的环境,而文化在对环境的适应中又积极的影响着人的行为。人、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使城市文化呈多元化状态,并不断得到延续与发展。居住区的户外空间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两者必须紧密围绕着“人” 的生理和心理等方面需求的发展,才能成为一个合理、和谐的有机统一体,也才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① 勒·柯布西耶,著.走向新建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② [美] 弗兰克·戈布尔,著.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吕明,陈红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③ [日] 黑川纪章,著.城市设计的思想和手法.覃力,黄衍顺,徐慧,吴再兴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④ 郑时龄,薛密,编译.黑川纪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⑤ [瑞]W·博奥席耶,著. 勒·柯布西耶全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⑥ 朱家瑾,著.居住区规划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⑦ 杨慧南,胡仁禄. 柯氏“居住机器”理论的重新解读——浅谈生态启蒙思想在湖边小宅设计中的应用. 中外建筑,2004(1):36—39.
⑧ 伊利尔?沙里宁,著.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顾启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⑨ 刘小波,著.安藤忠雄.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⑩ [美]凯文·林奇,著.城市形态.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注:
1[日]芦原义信著.外部空间设计. 尹培桐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第1页
2杨贵庆. 上海大都市居住区更新重建中的社会学问题研究. 城市规划汇刊,1995,Vol3:36~40
3杨贵庆. 城市社会心理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102~103
4白德懋. 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第52页
5杨贵庆.面向市场机制的上海市居住区开发与规划对策研究.城市规划汇刊,1999,Vol3:20~22
埃吕尔吸收了生物学家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思想和功能主义观点,认为媒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不是一个单线联系的局部,总是和教育、宗教、法律、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因素结合在一起的,是整体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考察媒介这个社会局部的变化和发展,是相当复杂的,不能只强调线性的因果关系。所以他拒绝将大众传播媒介从社会整体中分割出来进行研究,并且反对任何条块分割及零散式的方法来研究媒介,不主张为媒介研究设定一个严格的学科界限。作为一个通才,埃吕尔思想无羁,领域广阔,纵横裨阖,从没有给自己的研究设定严格的领域。所以他的媒介研究具有融汇多学科知识的宏观视角,是一种整体化的媒介观。
埃吕尔的媒介观建立在他对人类发展历史的整体考察上的,认为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已经是根本不同的社会形态。他追溯了人类出现后的发展历史,提出人类经历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三个阶段。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后出现的技术环境是人为了获得更大的自由,运用技术对自然和社会环境进行改造的结果,它不但已经取代了社会环境,还在不断地侵蚀着自然环境,“技术环境吸收着自然,就像水力电气设备吸收瀑布,使之流进管道沟渠一样。我们正走进一个根本没有自然环境的时代”、“现在人生活在技术环境中,旧的自然世界仅仅供应它的空间和原材料。自然现实被技术排斥、驱逐出了人们的视野。人类已经生活在一个由技术产物构成的社会环境中,技术是人类唯一可以依赖的与外界自然环境接触的媒介。基于以上认知,埃吕尔将狭义上的真正媒介(Media)称之为媒介的大众化手段(mass means of communication ) ,全部的重点放在了手段(means)上面。所谓的手段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传递信息的技术,如激光照排印刷、无限电波、计算机网络、信息数据挖掘等;二是指媒介组织或机构处理信息的职业化操作手法。手段也就是技术,大众化只是媒介技术的效果和目的。所以,埃吕尔的媒介也是技术的一种,隶属于“技术”这个技术环境中的“大媒介”中。他所论述的“媒介即技术”的观点正在被现实世界日益发展的媒介现实所证实。大众传播作为大规模复制、传递信息生产活动,其出现的前提就是传媒技术的发展。高速轮转印刷机的发明推动了报刊的出现,电子通信技术成就了广播、电视等远距离大量传输信息的媒介。这些媒介技术的推广及应用,突破了时间、空间和口语传播的限制,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如今,激光排版、电脑编辑、卫星通信、数字化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扩大和提高了大众传播的规模、速度和效率,形成了全天候全覆盖的现代信息环境。而这种信息环境的形成其本质原因是技术,是作为技术的媒介所构建的“拟态世界”。这和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的概念有一定的相通之处。电子技术的快捷性,使得时空压缩,建构了诸多新的“现实”,信息环境有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反之,现实环境也和建构的信息环境日益接近,最终走向“超真实”,一种真实和虚拟的集合状态。两者并存于现实,虚拟既不是关于真实的虚构,也不是现实的模仿,是一种“虚实交织”的现实世界。
埃吕尔整体化的媒介环境观成为媒介环境学派的核心命题“媒介即环境”的重要思想来源。媒介环境学派将环境当作媒介来研究,他们用“鱼水”之喻来比照人与媒介的关系。在埃吕尔的理论中,现在的环境是“技术环境”,而技术就是最大的媒介,我们日常认为的“媒介”不过是一种手段,所以媒介环境学所研究的对象“环境”,实际上研究的就是“技术”。同时媒介环境学的研究重心很多都已经出现在埃吕尔的研究视野中,他对技术中性论的否定、对技术进步的辩证论述、对技术与人的关系的探讨都极富前瞻性。媒介现实的发展和媒介环境学派的研究成果,深刻地验证着埃吕尔的理论。他对媒介与技术的深刻论述和敏锐感觉,为研究媒介与社会、文化的共生关系提示了新的思考方向。
近十年西方许多企业在组织设计、复杂环境、信息技术方面面临着比较广泛的重要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引起了对管理会计变化的需求,许多经验研究的证据表明了这种变化。如传统的管理会计技术(如预算)尽管仍很普遍但通常与新的会计技术一同使用;新信息技术在许多组织中使常规的会计任务中心化(或从外面取得),管理会计由原来在组织内部由一小部分专家所拥有变成组织内部分散化的知识;管理会计师转向为企业持续经营提供直接的支持或内部经营咨询。管理会计的变化当然通常被推断为好的现象-将现实变得更好,但是人们发现,变化也可能与负面的发展相联系。如带来大量的问题、引起倒退、甚至迅疾的大破坏。而且,尽管经营环境的重大变化对管理会计系统的变化施加了强大的压力,管理会计系统的变化还是比较困难和缓慢(Granlund,2001)。
管理会计变化的这些特点,引起一些西方学者的关注,管理会计变化研究因此成为管理会计研究的一个重点。
根据Macintosh和Scapens(1991)的观点,现代管理会计变化研究的三个主要方向是经验案例研究、基于经济学理论的实地研究和专注于社会制度的研究。专注于社会制度的研究认为,管理会计变化与环境和围绕它的更加广阔的社会和制度力量有关,管理会计可以视为个别组织中的制度,在特定的组织中管理会计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巩固思维和行动中的理所当然的方式。专注于社会制度的研究关注概念体系、转变条件和原因,涉及制度和行为方式、制度行为如何在不同时期持续等问题。Macintosh和Scapens(2000)认为,会计文献所使用的社会学制度理论有三种:新制度经济学(或交易成本经济学)、旧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社会学(newinstitutionalsociology)。新制度经济学对于会计的研究,基本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由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基于合理性和均衡的核心经济学假设,因而更为关心预测合理的或“最优的”结果,而不是解释从一种均衡走向另一种均衡所呈现的过程也即变化过程。新制度社会学对会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会计实践的外部组织制度(社会、经济和政治)的一般影响。旧制度经济学则将视角集中在组织的常规和常规的制度化,认为管理会计系统和实践能够产生组织的规则和常规,因而研究管理会计的变化同时也是研究组织常规的变化。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将重点介绍和研究Macintosh和Scapens(1991)的管理会计变化的结构理论和Burns和Scapens(2000)的基于旧制度经济学的管理会计变化制度理论。
二、管理会计变化的结构理论
Macintosh和Scapens1991年在《管理会计研究杂志》上发表“管理会计与控制系统:结构化理论的分析”一文,提出将:Roberts和Scapens(1985)、Macintosh和Scapens(1990)以及Giddens的结构化理论(Structurationtheory)运用到管理会计系统的研究中。认为结构理论包容了AdamSmith的古典经济学和KarlMarx的经济决定论(Macintosh和Scapens,1991),对理解管理会计的性质很重要,是解释管理会计系统在组织社会秩序的产生、调节和转变中的作用,理解推动该系统的不太明显的动力的有价值的手段;管理会计系统在组织中可以形成和复制含义、权力和道义。
(一)结构性及其三个方面
结构性理论由英美传统的领先社会理论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1938)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发。其目的在于建立一种既能解释社会制度又能包含理解其转变条件的概念体系。
其最终的目的是一种Spencer,Weber,Parsons和Marx传统下的一般社会理论(grandsocialtheory)。
其基本假设是任何完整的社会理论,必须包括行为(agency,有自我意识的人的主观行动)和结构(来自行为和相互作用个人和团体的社会结构的结构资产)两部分。结构是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形成和安排社会行为和为社会活动提供约束的规范、样板、蓝图、准则和规则,是社会相互作用和活动的“DNA”。行为将社会生活描述成由主动的个人所组成。这些个人在社会环境中主观地产生引导他们的共同理解。行为是个人在社会环境中一种有目的性的、自我监督和相互监督的能力。吉登斯认为,结构和行为间存在递归的关系,它称其为结构性(structuration)。其基本假设是任何完整的社会理论必须既包括个人在其中相互作用(结构)的社会结构,又包括有自主意识的人的行为。结构性表达了个人和社会结构间的双重或相互依存。
结构性和结构的双重性是行为过程所形成的行为方式的社会模式常规的持续复制,是理解社会繁衍和持续性的一个关键概念。结构性同时发生在三个方面:含义(signification)、支配(domination)和合法化(legitimation),有时也被称作含义、权力和道义。含义结构是用作产生意思的语义规则;支配结构是用作产生权力的资源;合法化结构是产生道德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社会系统的这三方面紧密交织难以拆分,它们一起在组织与制度中影响社会活动和行为人间的相互作用,它们限制和强制行为人获得为维护社会秩序所需的合作。下面对结构性的这三个方面作进一步描述。
一、从概括小说情节、把握小说主旨这一考点去探索题目
在考试中常见的题型有:文章写了人物哪几件事;填上恰当的词语,概括事件发展的过程。
这类题型的解题思路通常有:1.带着“在哪里,什么人做什么事,结果怎样”的问题去读全文。2.边读边用笔画出文段中的过渡句,提纲挈领的句子,文章或文段的中心句、总结性的句子,然后迅速提炼出相关信息。3.概括要点时,尽量摘引原文词句来概括归纳并注意答题要全面。
例如2012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题《看火车》第17题:
解决此题我们可以根据问题中提示的线索“火车”,画出相关句子。“我们就等着有一列火车能够驶入我们的眼帘,可是,当我们苦苦地等了多半个小时”,然后围绕着内心变化,找出相关词语,提炼出答案“恭敬、失望”一“兴奋、胆怯”一“不舍、失落”。
二、从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去思考题目
在考试中我们常见的题型有:1.结合生活,谈谈阅读后获得的启示或感悟。2.联系链接材料,表达观点。3.仿写、续写,点明主题或感悟。
回答此类试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读懂文章,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要有明确的观点,不能模棱两可。3.表达内容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4.语言通顺,表达流畅,要有层次感。
例如2012年连云港市中考题《猎手》第23题:
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有种荒诞的“聊斋”感,请谈谈你的感想。
此题的解题思路: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自圆其说即可。应当首先把握住文章的主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然后联系生活实际,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最后提炼出答案要点为:结局是自然对人类的最后通牒,与猎人一同摔下来的狼变成了四十来岁的男子。由此告诫人们:人类在屠戮狼群、破坏自然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杀死自身。
三、从品味优美精辟的语言去赏析题目
在考试中常见题型:1.分析词语的含义。2.鉴赏词语在文中的妙处。3.体会词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有:1.在把握小说主旨的基础之上,结合特定的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2.注意词语的感彩,明白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3.找到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或特色,如贬词褒义、象征,生动形象、精炼、整齐有节奏等。
例如2012年重庆市中考题《春光美》第14题:
联系文章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春天)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2)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
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首先应注意从词的本义出发,然后从词的引申义、比喻义并结合主旨来思考,最后结合相关物、人、主旨,归纳出答案:(1)指小花的不美,也暗指女孩的残缺卑小,体现作者对残缺卑小生命的怜爱。(2)小女孩情绪低落,流露出小女孩的悲观心理。
四、抓住环境描写去分析题目
在考试中常见的题型:文中描写了怎样的环境?这样的描写起了怎样的作用?
此类题的解题思路:1.明确环境描写必须为主题服务的宗旨,社会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情态、阶级关系等因素的总和,抓住这一点有益于深入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2.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等,对表现人物心情、烘托人物品格、渲染气氛起着不小的作用。
例如2012年福州市中考题《点燃一个冬天》第18题:
文中[B]处划线句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注:大地上到处插满白旗,空气里仅有的一点暖气算是彻底投降了。寒气肆虐,厚厚的积雪很刺眼。)
立足于当下社会现状分析,穿梭时间轨道,回到新疆过去历史,尤其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繁荣的时期而清代新疆社会就是一个最好的研究时期,个中缘由从中国历史中可以巡查一些蛛丝马迹。
1、清代新疆经济发展与法治的梳理
与统治 相关联的是`行政 ,我们必须承认私人行政的存在,比如家庭和厂商内部的行政,同时存在国家或其他公共机关的行政。清朝统治新疆时期,自松箔出任伊犁将军后,大力发展农田水利事业,但是乌鲁木齐当地由农田水利纠纷引起了法律讼诉, 甚至发生械斗的流血事件。为此,当地政府即乌鲁木齐都统海禄随即奏请朝廷批准《新疆屯田水利章程》,开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新纪元。为促进新疆内外贸易活动的正常发展,尤其是对新疆的外藩 民族贸易实施有效的监管,当地政府通过研究最终制定《回民出卡贸易章程》; 在这其中,在对浩罕进行经济制裁的过程中,制定( 普查茶叶、大黄贸易章程》,这一连串的经济立法保障了新疆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从175 8 年开始,清朝又与哈萨克人建立了贸易关系,有贸易就肯定存在经济摩擦,为规范双方经济活动, 《哈萨克贸易章程》则是关于当时贸易的具体规定。18 4年1 月19 日,新疆省正式设立,这在政治角度界定了新疆的归属,为新疆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扫清了障碍,与此同时清政府进一步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社会生产的政策。
在18 6 年,当地政府针对农垦经济所出现的新问题及现状,制定了新的《新疆屯垦章程》。1叨8 年,为促进经济发展尤其是受到外国经济技术的刺激, 《新省创办工艺局厂、酌定章程大纲》应运而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兴办近代工矿企业。么清代经济发展原因分析马克思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中将近代化变化总结为法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法不仅仅保障经济利益,而且保障各种各样的利益,其中当然最广泛保障经济利益。清朝时期,新疆经济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统治者顺应当时的经济形势制定并采取的一系列民族经济和法律政策。
二、法治经济发展中看不见的手一社会
1 ) 任何法律都是直接为经济利益服务的。法律是什么? 分清`法律 一词的三种含义,会对我们有帮助。其中第三种是作为一种权利、义务和权力之渊源的法律, 本法 看上去是在命令和授权,是在引导和禁止,这一事实使得人们直觉地假定法律确实是一种东西,或许是一套东西,特别是规则,或,如果不是规则,那也是规范和原则o 社会变化,从典型意义上说,要比法律变化快。 那么法律的时滞 问题会在法律制度的不同层面中表现出来。社会学 一词有不同的含义,在社会行为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各种规则,这一实际存在的可能性称为 习俗 ,换一种手法就是 习惯 。然而现在习惯法和法律之间的转变,并不存在一条界线。( 社会学意义上的) 法律保障的不只是经济利益,而是极其多样的利益。正视这一现实,我们可以以社会 切入点,在法 与经济 之间架起桥梁,把法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搞活。
2) 厘清法 `社会 `经济 三者之间相互关系。在以上的研究中,通过对清代明末历史横向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条主线: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定一系列经济活动习惯 或准则或惯例 ,营造社会环境朝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方向进步,最终整个社会环境日趋优化,经济活动自然活跃起来。这也就和上述对`法 `社会 `经济 三者之间相互关系探讨相得益彰, 凸显研究三者之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本文主要仅仅微妙习s 社会 从三者之间抽调出来,将社会 这一定义定调为法与经济 之间作用桥梁,从而形象比拟为二者之间`看不见的手 ,社会生活需要我们亲自经历,任何矛盾和利害关系需要我们去反映和体悟,通过法 可以解决争议,厘清关系,刺激经济,反过来,通过经济发展提高社会生活质量,进而法 的治有更好的社会环境。欲寻求平衡的支点,就要坚持法 对经济 的规划,或者说是法治下的经济改革 。
关键词:语境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对语言的运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语言环境,同时也受到语言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所谓语言环境,简而言之,就是语境。语言的内部环境和语言的外部环境共同构成了语境,其中,语言的内部环境即上下文,指的是交际中为了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所使用的话语结构、表现方式及构成因素,如口语中的前言后语、内部衔接等;语言的外部环境即文化环境、社会环境、情景语境等,它包括诸多因素,如社会政治背景、社会文化背景、交际双方的社会心理因素、社会角色、交际双方的百科知识等。由于所包含内容的宽泛性,目前在学术界仍没有对语境分类的统一标准和广泛共识,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视角来看,我们比较赞成将语境分为“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即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因为这种分类方式在将语境进行了二分这样的传统观念上又加入了“文化语境”这一类别,充分体现出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这一学科特点。
随着近些年语用学理论研究的扩展和深入,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已经不知不觉地将语用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其中,强化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同时更好地解决了以往对外汉语教学中面临的难点问题。借助语用学中的语境理论,我们可以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些巧妙的语言环境,以利于留学生更准确地理解一些语言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含义,起到增强留学生交际能力的最终目的。
利用上下文语境找出话语所表达的真实含义,使学习者能够准确地掌握词汇意义或整个会话的正确意图。例如“由于今天刮大风,我不会骑自行车,我要步行去学校”,在这个句子中“我不会骑自行车”常被理解为“我没有骑自行车这个能力”,这也是一种正确的、通常意义上的理解。但是联系上下文,我们发现,这个意义与“今天刮大风”和“我要步行去学校”不构成语义上的因果关系。所以,由此可以让留学生认识到“我不会骑自行车”在这里的含义是“我不想骑自行车”。再如,将“这种日子我受够了,一天也过不下去了”和“我们打算选个好日子去领结婚证”,在第一个句子中“日子”的含义是“生活”,而第二个句子中“日子”的含义是“日期、天”,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之下就会有不同的含义,只有联系上下文语境才能找出词语的正确含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贯穿始终的重点和难点,留学生中文说得是否准确、地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否正确地运用词汇,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上下文语境区分一些近义词以及一词多义的情况,从而使学生在掌握词汇基本含义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它的用法及使用的环境,提高运用词汇的能力。
情景语境包括时间、地点、交际双方、交谈的话题、交谈的正式程度、交谈的方式或媒介等存在于交际活动中的具体因素。培养留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而情景语境的充分利用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与情景语境相关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例如,教师给学生描述一个具体的情景,规定谈话双方的身份,由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对话,在对话结束后总结这段对话的主要意思,并表达个人的观点或想法。在情景教学中,每一个因素的变动,都会对整个交际活动产生影响。教师也可以采取变换情景因素的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情景因素的变化所带来的交际过程的变化。这种改变情景因素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交际环境的适应力,提高学生对交际场景的辨识度。在教学活动中,巧妙地设置情境、充分地利用情景语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较快地进入角色,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同时也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进入特定的情景之后,更容易对所学的词汇和语法形成深刻的记忆和全面的认识。情景教学是把语言的教学放在交际这个大背景下,有助于学生建立起系统的语言知识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社会语境主要包括文化风俗、社会心理、认知方式、传统习俗等方面的内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语境”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社会是语言存在的土壤,文化的差异映射到语言上就会表现为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对语言的使用、语义的理解有很大不同。对外汉语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使得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语境对于正确领悟言语含义、减少语病、语误是一项重要因素,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留学生可以在语言本体教学中学到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相关知识,但是离开了文化语境的教学,就极有可能造成留学生误解对方话语含义,产生了交际困难的情况。例如,外国留学生与一位中国同学对话时说“你穿这条裙子真是太漂亮了”,中国学生回答说“哪里,哪里!”,留学生就会产生疑惑:“哪里?哪里都漂亮!”。这段对话就是由典型的文化差异所产生的误会,中国文化中以谦虚为荣,而外国留学生则没有受到过这种文化的熏陶,所以自然不懂中国学生言语背后的真实含义了。中国式交际偏重于“意会”,属于强交际文化,所以在与熟人见面打招呼时会说“吃饭了吗?”、“去哪儿啊?”,其实说话者并非真正想知道对方有没有吃饭或者对方想要去哪里,这只是一种常见的打招呼的方式,而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如果没有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就会对这种现象很难理解。
语言对语境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同时语境也制约和限制着语言的选择和使用,语境理论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其在语言教学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近些年学术界对语境理论的研究愈加深入,将语境理论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俨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将语境教学同其他汉语的教学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在自然、生动的会话环境中习得语言,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果,自然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淑云.论语境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
[2] 彭元玲.略论语篇中的语用推理与语境分析 [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3.
[3] 陈婵娟.语境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作用[J],语文学刊, 2009.
[4] 李美杰.浅析语境、语境导向与对外汉语教学[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
关键词: 中专新生 心理适应能力 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
中专新生处在人生发展阶段的青年初期,属于人生历程中的巨变期。这个时期是人生命力成长最旺盛、最富于学习的时期。这一阶段所受的教育影响,将远远超出该时期而延续终身。但这一阶段同时也是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过渡期,他们会出现许多心理不适应的问题。部分中专新生因为心理适应能力较差,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或恐惧等不良情绪状态,容易引起植物性神经功能的紊乱,导致身体的不适应和疾病的发生,对学生身心发展造成一定的危害,甚至会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及以后的发展。通过长期对中等专业学校的入学教育观察和研究发现,中专新生出现心理适应不良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一、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包括个体社会化程度、家庭教育、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四个方面。
1.个体程度社会化
人的一生都处在社会化过程中。社会化的含义是指个体通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社会性,使自己融入群体中,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的基本过程。它包括社会外化、自我内化两个方面。中专新生所具备的社会化外部条件是一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大众传播工具等。其自身条件主要是有接受教育的基础和强烈的学习愿望,有一定的文字语言表达能力等,而且经过多年的系统学习,已具备了较强的理解能力,喜欢模仿,易受暗示。这些身心发展特点表明,中专新生社会化自身条件已具备。其社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适应和遵守社会规范。这些主要依靠社会教化,而社会教化主要靠学校教育,入学教育是开始。中专学校应根据中专新生身心发展特点,掌握其内化的有利条件,引导学生正确选择社会化方向和内容。
2.家庭教育
家庭是人与社会的最早的接触点。它作为中专生居息、活动、学习、经济保障的重要场所,对其思想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家庭具有为子女指点生活目标、传授生活知识技能、培养思想道德品质、引导行为规范等重要社会功能。同时,家庭又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它既是个体成长发育的温床,又是塑造个体情感、意志、性格、品德的场所。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年长者在家庭生活中对其下一代进行的教育。它具有内容广泛、方法灵活、时间持久、作用显著四个特点。从内容上看,它与学校教育有着互补性,两者相得益彰,则可形成良性循环。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家庭教育水平不高。在入学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中专新生家长存在重智轻德、重品轻心的片面性教育观。有的家长本身教育力欠缺,相当多的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狭窄,教育方法简单,教育效果不佳。基于这样的现状,学校教育要想顺利推进,必须取得家长的意向配合。在入学教育中要建立学校和家庭的沟通渠道,通过家长会、信函、电话等多种途径,向家长提出合理与善意的建议,并向家长发放、推荐有关青少年教育的读本,帮助家长了解子女身心发展特点,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对子女形成适宜的期望,及时给予子女必要的指导、鼓励和安慰。学校―家庭教育的有效沟通易于形成有助于中专新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
3.学校环境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它担负着向学生系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及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因此,学校环境直接关系到中专生思想行为的发展。
学校环境是由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大部分构成的。物质环境是指学生所处的间接影响学生思想行为的物质背景条件。良好的物质环境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优雅的学习坏境,让环境美来熏陶、净化学生心灵,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它包括学校活动空间、教学设备、校舍、教师队伍和校园规划等,它们是创造良好精神环境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条件。其中教师队伍素质是重要的因素,它包括班主任队伍素质和学科教师队伍素质两个方面。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是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的主要教师,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在中专新生入学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工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中专新生能否顺利度过适应期。其工作的时间、空间决定了他们成为中专新生最易接近的人,这一特点决定他们在入学教育中更能了解中专新生,更能将心理辅导与班级日常工作、德育工作及家庭―学校的合作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接到新班之后要在深入了解本班中专新生心理状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培养班级和谐的人际氛围,增强中专新生心理适应能力。在工作中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部分――情感因素作为重要目标,对中专新生施以教育力量,使中专新生情感潜能得以发挥,以促进中专新生的身心发展。鉴于此,入学教育工作对班主任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需要班主任加强理论学习,尤其是心理学理论的学习,在入学教育过程中,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有的放矢,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适应性问题,改进工作方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学科教师队伍方面。传统教育观认为学科教师仅仅担负教学任务,只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理论、技能,这在教育观念上出现了偏差。同时,学科教师作为实际工作者,往往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教育,再加上固有的教学行为和职业,他们不愿改变教育观念。现代教育观对学科教师的责任有了明确的新的要求,即学科教师也肩负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和主渠道,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途径,也是最难的途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能否落到实处的标志,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获得成功的保证。学科教师应转变教育观,适应新形势下中专新生素质的变化,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心理需求为出发点,采取适合中专新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提高新生心理适应能力,帮助中专新生尽快适应中专学习的要求。
精神环境主要指学生所处的直接影响其思想行为发展的精神文化条件,包括校风、班风、师生、中专新生之间关系等。这是影响中专生思想行为的主要方面。如果一所学校精神环境良好,例如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人际关系和谐轻松,能联系学生实际,解决学生思想上的问题和矛盾,学生的思想行为就会在从众、受暗示、合群的心理支配下,获得健康发展;反之,学生思想行为呈反向运动趋势,教育收效甚微。
4.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可分为国内社会环境和国际社会环境。这里的社会环境主要指国内社会环境,包括国内经济发展状况、科学文化水平、社会总体价值取向、人生态度、大众传媒和社会风气等因素。在当代中国,国内社会环境总体良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是安定的。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视听、网络等媒体的广泛传播,不良生活方式、价值多元等也对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主观因素
词义除了组合表现出来的意义外是由环境补充、确定的。因此,词义的运用、理解与交际的环境,说听双方的职业身份、心情、生活经历等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一个句子究竟说的是什么意思,往往需要参与交际的人自己去补充。而交际的语言环境则可以使词语具有比较确切的意义。具体的说,语境就是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的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语境的功能有两个:其一是解释功能,其二是过滤功能。语境不仅帮助我们推究词义,还帮助我们防止不合规范的语言现象的出现。因此,在我们学习和工作中,研究语境对词义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来共同探讨一下:
(一)社会语境决定词义
(1)历史社会环境
在不同时代,所处社会环境不同,语言环境也肯定有所不同。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到这种不同,才能更好地理解词义,理解文章的主旨所在。例如:
小说《六十年的变迁》里季交恕问方维夏:“你知道这个消息吗?”方:“什么消息?”季:“开刀了啦!”方:“什么病开刀?”季:“你还睡觉!杀人!”显然方没联系到1927年社会革命形势的变化,就不明白“开刀”两字究竟指什么,要别人做进一步的解释。
(2)语用社会环境
词的“组合意义”的研究就是在语用社会环境影响下词义的若干变异意义,即交位变体,是受整个社会语言内部因素影响的结果,主要是一个义位受近邻或远邻的义位“语义溢出”作用而获得的新义。例如:
A.这小东西,真可爱!
B.这是些什么东西!
同样的“东西”,但由于说话人的语气,声调不同,而使两者的基本义和附加义有所不同。“东西”《现代汉语词典》中有这样的义项:具体或抽象的事物。但在第一句话中的“东西”,特指说话者喜爱的小动物或小孩子,使基本义缩小,并且具有了喜爱的情感附加义。第二句话中“东西”指让说话者厌恶的事物,具有了厌恶的情感附加义。
(二)上下文语境决定词义
(1)词语言义的变体——言语义
语言义是指作为语言建筑材料的一个词汇单位,或语言的词汇系统中的一个成员。也就是词的基义或概念义。“言语义”是指进入特定语境或言语片断的词,实际上指什么,现代语义学称为组合义,也就是义位处在言语组合中的变体。有的语言学家称这种义位变体为词的“涵义”而不是“意义”。词典上所列的义项,都是词的语言义,而不可能,也不必要把词在不同语境中的言语义即义位变体都列上。例如:
A.场景:手术室门外,焦急地守候着正在进行子宫肌瘤摘除手术的病人家属,门开了,医生出来。
病人家属问:“切了吗?”
医生答:“切了。”
根据上下场景提示,这“切了”的一问一答是指“肌瘤切除”。
B.场景:一年后,这位医生来到一群老太太中锻炼。
大伙问:“切了吗?”
医生答:“切了。大家都一样,到了退休年龄谁还能例外?”根据上下场景提示,这里的“切了”是指办理离退休手续只能按年龄“一刀切”。
C.场景:锻炼完,医生回家。见女儿在看书,记起出门时要她把排骨切好。
医生问:“切了吗?”
女儿答:“早就切好啦。”
根据上下场景提示,这里的“切了”是指切排骨。
看,“切”“了”“吗”这三个语词符号本来是从交际场景中抽象出来的,在词典里都有全民共同理解的确定词义即语言义,其组词成句的方式也是符合高度抽象的汉语语法规律的。但经组成“切了吗?”“切了”这两个非主谓句进入不同交际场景后,无论是充当疑问句或陈述句,其话语含义并不一样,却又能顺利地进行思想交流。在医院和家里的对话,话语含义和字面意义一致,但“切”的具体对象不同,这是交际场景使抽象的语义具体化;而在锻炼时的对话,明显含有超越字面意义的寓义了。这是交际场景赋予话语的寓义。“切”这个词在辞典中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增加“退休”这个义项。这就是语言义的变体——言语义。
(2)篇张语境的延伸——具体语境
很多的话都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才能了解它的确切的意思,同样的话,两个人处境不同,可能会作截然相反的理解。例如:
《智取威虎山》剧中:坐山雕拿到杨子荣献上的联络图狂喜,杨子荣压着怒火,对行将覆灭的众匪说:“联络图一到手,牡丹江一带就是我们的了。”这里的“我们”在这种语境中,具有“包容”和“排除”两个相反的义项。匪徒听了这话认为“我们”一词包括他们在内,可是杨子荣说的“我们”一词则排除匪徒之外,这语言中的奥妙,观众一听就明白。幽默,含蓄的语言,会使观众心情松缓舒适,但如果不是这个语境,而是杨子荣面对战友说这话,“我们”就只能有一种义项。
(3)语义范围的改变——组合义
在交际过程中,上下文语境随时给词义以强烈的影响,增加或减少,改变词义所表示的范围,以适应交际的广泛需要,例如:
“菜”,孤立起来看,“菜”的词义是“蔬菜,可做副食用的植物。”一旦进入上下文语境,义位间,义位内部的变化都有可能。“买菜”“吃菜”两个义位的组合,使“菜”的义位扩大为泛指包括“蛋品、肉类、蔬菜”在内的副食品,由此可见“菜”的义位由于组合发生了广化。“摘菜”“泡菜”“渍菜”通过义位的组合,使“菜”的义位不同程度缩小,限于白菜,萝卜等。“摘菜”有两个意思:一是摘好可做菜的植物果实或叶子。二是去掉黄烂的叶子。这实际上也从另一角度限制了“菜”的范围,由此可见,这三个组合使“菜”义位发生了狭化。
(三)情景语境决定词义
(1)隐含语义
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言语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的。同样的词语组合,在不同的情景中表达的意义可能很不一样,如“我等你半天了。”这样一个词语组合,出自不同人之口,表达的意义就很不一样。如是恋人之间说这样一句话,则往往含有一种撒娇意思,如是一般关系的两人见面时说这样一句话,则可能是一般陈述和埋怨,而如果是公安人员对犯罪分子说,则带有一种震慑罪犯的作用。又如在开着车窗的公共汽车上,甲对坐在车窗边的乙说:“今天真冷。”这句话单从字面上理解,可能只是陈述一种自然现象,但如结合具体情景来理解,甲说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可能是让乙把车窗关上。再如,周末孩子对父母亲说:“明天星期天。”孩子说这话的时候并不是陈述一个事实,而可能是要提醒父母亲别忘了带他去玩或者作别的事情。
(2)情景语义
唐代朱庆馀和张籍的两首对答诗可以很好说明这个问题。朱庆馀的诗《闺意献张水部》是:“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张籍的答诗《酬朱庆馀》是:“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这两首诗光从字面上看,全是关于闺秀装扮、姿色的对答,但实际上是一方在应举前借献诗向主考官请教,另一方给予满意答复的一场有趣对答。这两首诗对答得珠联璧合,委婉含蓄之中对答双方对诗句的言外之意都心领神会。由此可见,情景语境往往使词语产生言外之意,读者往往要结合一定的语境去理解话语的真正含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彼此更好地交流思想感情的效果。
由于情景语境常常能使言语产生言外之意,因此,在人们的日常言语交际活动中,交际者有时为了追求某种特殊表达效果,往往保留一些言语空白,如婉转的告诫、含蓄的情感表达、辛辣的讽刺等把一部分言外之意留给听者自己去补充、理解。
(3)临时语义
词义在特殊情景语境作用下,往往会发生多种转变,最常见的是使词语意义向相反方向转变产生临时语义,而这其中又以词语感彩的转变为最常见。如孙犁《荷花淀》中写水生妻子等人去寻丈夫不着归来时的心情:“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失望,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在这里“狠心贼”成了几个女人对自己丈夫的昵称。再如“冤家”这个词,本指具有深仇大恨的人,但在我国许多古典戏文中却往往成为妇女对亲爱的男子的昵称。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语言中的反语等大都是利用词语的词义转变形成的。
情景语境使语义发生转变,并不总是向反义方向转变,在有些语境中,语义也会发生其它转变,使词语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临时意义。如“天外有天,人上有人”这个俗语,这里的“天”和“人”都不再是原有的意义,不是实指某处的天空和某个具体的人物,而是增加了一层新义:“天”指更高的境界,“人”指更有能力的人物。
(四)个人语境决定词义
我们不能忽略个人语境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具体的文章中,说话人本身的处境以及他的性格气质学识水平思维习惯对词义的影响。同样是“我去上课”,教师说是去讲课,学生说是去听课。同理,大夫说“我去看病”,与病人说“我去看病”意思是不一样的。同样的话语由于人的地位、处境的不同可能会做出截然相反的理解。
欢乐聚会上,有人惊呼:“火”!这时,成人的心理是骤然惊恐。因为他们直接或间接地经历过火灾,产生了对“失火”时许多可怕的心理联想,然而在同一时间,同一环境中,一个未见过、听过或经历过“火灾”的人,对“火”的语义理解是完全不同的。
“牛”这个词,所指意义对一般人可能是相同的,但联想意义则不同。中国人联想到的是勤劳,印度人联想到的是神圣,欧美人联想到的是肉和奶的奉献者。汉语的“醋”常使人联想起“嫉妒”的内涵,英语与其对应的词“vinegar”却与“不愉快的,尖酸的,坏脾气”联系在一起。这都是由于人们的思维习惯不同而造成的。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词义和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语境对词义有着多方面的影响,词义在语境之中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语境以直接或间接,显现或隐藏等多样方式影响着语言的活动,制约着词义的显现。研究词义在语境中的变化有利于词汇语义学中进一步研究语言运用的课题,从而也有利于选择恰当、准确的词语,提高交际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黄伯荣、瘳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石安石《语义论》商务印刷书馆1993.北京
(3)杰弗里.N.利奇《语义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4)符淮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5)侯维东《语境对词义的影响》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5.4
(6)冯海霞《词义在语境中的变化》天津师大学报2001.3
(7)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修订本)商务印刷书馆2005.北京
近日分别在福建省,安徽省发生的两起游客违规事件,引起我们关注。我们了解到。事件中的男子只因想要试探为由,对园中鳄鱼进行伤害,这不禁引起我们深思。作案者的行动,让我们。对齐贴上没有道德素养的标签。我们明白,在我们为中华传统文明素养所渗透的社会环境下,我们为违规事件中的作案者而感到羞耻,而此相似的事件仍在我们身边尽出不穷。
2018年高铁霸坐事件引起全网关注,视频中男子得意洋洋,知错不悔的行为表现,令我们气愤而羞愧。同年震惊全国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令我们不禁感慨世间无德之事的奇葩举动。对于此类没有道德的世界,我们为其而感到无尽的。悲伤与感慨。对于道德素养的缺失,我们为其而感到羞愧,作为本应拥有优良中国传统的儿女,我们对没有道德文明的事与人感到唾弃。我们明白,道德素养不应缺失。
在当今以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环境下,我们作为时代的未来,应自我反省,是否真正达到道德与文明的准线,在我们的身边,对于道德缺失的行为,无论大小,我们应对其进行谴责,我们遵守八荣八耻深度贯彻。道德的文明风尚,对于自身,我们应做有德之人,不做缺德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