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教育理论范文

社会教育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教育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教育理论

第1篇:社会教育理论范文

[关键词]空间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建构

[作者简介]邓纯余,中南民族大学学院副教授,博士,湖北武汉430074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4-0075-04

时间与空间是人们思维的总体框架,形成了人们考察和分析事物的重要维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是一种理论的思辨和思维的抽象。而是受教育者作为生命个体在社会时空中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方式。正如西方著名学者吉登斯在阐释社会结构与行动关系的理论时指出的:“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既不是行动的经验,也不是任何形式的社会总体的存在,而是在时空向度上得到有序安排的各种社会实践。”作为分析和把握社会问题的新思维、新方法、新路径,社会空间理论以一种全新的问题意识和视角转向,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解释框架。

一、空间概念与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

在一般的意义上,空间指物体存在的位置和场所,物体与空间的关系是空间分析的基本逻辑。柏拉图认为,空间是一种感觉无法把握的绝对存在,它不朽而永恒,并作为一切生成运动变化的场所。与其相反,亚里士多德认为,离开物体存在的空间不可思议,空间是确定每个事物的量和量的质料的形式或形状。此后,空间作为人类生活环境的容器以及几何学分析的客体化特征被加以理解,形成了人们关于绝对空间和相对空间的争议。物理学家牛顿认为,绝对空间与一切外在事物无关,处处均匀,永不运动。相对空间是对绝对空间的度量,是可以在绝对空间中运动的结构,可以通过与物体的相对位置感知它。由于人类无法看见绝对空间处所的一部分,只能代之以可感知的测量,测出相对于这些处所的一切运动。

绝对空间观形而上地割裂了事物与运动的关系,引起了近代哲学关于空间思维方式的分化。与远离主体的纯粹对象化的思维方式不同。近代哲学将空间讨论的视角切换到主体与空间的关系上,通过将空间放置于主体之中考察其形成与结构,寻求关于人的空间的知识或者关于空间的人的知识,空间与主体的关系展现为“经验空间”与“先验空间”的理论争鸣。如提出预定和谐学说的莱布尼茨认为,空间概念是人们在理解和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秩序中形成的,处于同样关系的事物居于相同的位置,包括这些位置的东西即为空间。与莱布尼茨不同,崇尚理性的哲学家康德认为,空间并不是从外部经验得来的经验性概念,“空间是一个作为一切外部直观基础的必然的、验前的表象。我们永远不能想象到空间的不存在,虽然我们尽可能想到空间为空无一物”。空间思维方式的转换衍生出人们对于空间意义的关注,空间的属人性逐渐得以彰显,空间分析的基本逻辑嬗变为人与空间的关系。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社会学、政治学、地理学不断发挥“学术想象力”的知识生产过程中,空间研究的重心由自然空间过渡到社会空间,社会空间理论的产生成为“知识和政治发展中最具举足轻重的事件之一”。在研究城市发展、社会互动、村落终结、社会分层的过程中。列斐伏尔、西美尔、福柯、布迪厄、哈维、吉登斯等众多学者承扬了以往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中的空间思想,提出并构建了以“空间生产”、“权力空间”、“场域”、“时空压缩”、“社会网络”为核心概念的社会空间理论。为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支撑。在社会空间理论的视野中,空间包括“社会群体居住的区域、个人对空间的主观感受或在空间中的社会关系、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人类实践活动生成的生存区域”等宏阔而精微的社会意蕴。空间是人们及其社会活动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和社会建构的过程和结果。人类并不只是空间中的存在者,他们总是忙于空间与场所、疆域与区域、环境与居所的生产和建构。由于空间是社会的产物与人类行为的构成因素,它包含着丰富的物质特征、主观意义和社会效用,形成了从社会场域、权力关系、符号体系、情感体验等层面去认识空间的分析视角和解释框架。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空间维度

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空间的延展规范、引导、制约着人的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由个体人向社会人、由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由社会教育向自我教育、由自在自发向自由自觉的超越发展具有空间建构的意义,它以人际空间的扩展、精神空间的绵延、教育空间的扩容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空间维度。

人际空间的扩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及其效果的直接体现。在社会生活中,人的“类”存在决定了个体需要以情感、习惯、职业、地域、家庭等为纽带建立群己关系,人的成长发展体现在通过社会互动拥有属于自身的公共空间和共同生活。由自然和社会因素所构成的社会环境,以及从个体的自我认知到人际情境中的社会比较,再到群体内的社会互动以及群际之间的社会建构,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区隔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思想政治教育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任何社会信念系统和意识形态的建构和改造都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人际交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际空间的扩展直接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政治统治、协调社会关系、完善社会管理的重要作用。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的丰富,社会认同、政治共识的达成提高了人们进行社会沟通、参与社会互动的意识和能力。随着沟通、协商、对话、交流等日常生活与公共活动的展开,受教育者增进着关于社会空间的理解和认识,确证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社会人际效应。

精神空间的绵延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运作的理论前提和表现形式。人是一种精神性的动物,精神空间的绵延充分体现了人的生命和思想的开放性、实践性、超越性。正如思想家帕斯卡尔所言,人是会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在于人有思想。“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是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思想的规定。我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有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却囊括了宇宙”。在社会生活中,人的知识、情感、意志与行为以其丰富的形态塑造和构成了社会主体的精神空间。人的精神空间可以通过理论教育、实践锤炼、环境熏陶、自我教育得以涵养而变得宽广和深厚。人们关于一定思想观念的认同以及自身知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变化,不断涵厚和化育着自我与社会的精神空间。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引导受教育者积极能动地预设、构想和追求人与社会的发展。关键在于通过思想引导、精神劝导、榜样训导和实践指导,提升受教育者思想认识的深度、高度、广度和力度,促进受教育者精神空间的绵延,从而帮助他们积累自我发展的精神势能,培育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所需要的时代精神。

教育空间的扩容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效运行的社会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涉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行为等不同领域,有着“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的多方面要求。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不同利益需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充分的理论涵容和实践空间。狭义上,思想政治教育有着自身特定的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形成了师生共同创造的教学生活及其空间。教学空间是师生在教学、体验、思考与交流中清扫知识疆界,拓展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等理论体系的主渠道、主阵地。它能够通过知识传播、学习体验、沟通交流等形式进行学习空间的划分,提高受教育者的知识眼界、理论水平和精神境界。广义上,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社会集团为了特定的政治目的。促进受教育者个体社会化发展的特殊教育活动。尽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教育形态的固有特征,但又绝不能局限于狭隘的课堂教学空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取向,通过教育资源、教学条件的吸纳、整合和增权,以“全过程、广覆盖”为原则开辟教育场所,实现空间扩容。

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空间建构

空间是属人的空间。人们通过日常生活的叙事和阐释赋予生活空间以意义,通过社会空间的想象改变现存的、固有的空间安排,通过主体的实践创造完成新的空间的生产和维护,建立崭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关注空间的多样化、立体化、信息化、网络化、虚拟化和全球化,设计、创造和建构丰富多样的空间形态。由此,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特征,把握其空间建构的内在规律、技术路径和实践目标,对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聚焦日常生活空间,促进“符号化”向“生活化”的真正回归。社会生活分为日常生活、非日常生活两种形态。其中,日常生活指以传统习俗、经验、常识等为认知图式,以生存本能、血缘关系、天然情感等文化因素为基础的生活领域。非日常生活指以科学、艺术、哲学等为表现形态的精神生产,以社会化大生产、经济、政治、公共事务等为内涵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社会空间由此区隔为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两类分化聚合的形态。由于个人总是按照一定社群的习惯系统所提供的节奏、秩序和规则融入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中的教育与社会群体的文化模式、社会习俗紧密联系,日常生活空间构成了人最基本的教育环境。诚如社会学家韦伯指出的,基本真意义上的“日常生活”的肤浅恰恰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混日子的人意识不到,尤其是不想意识到部分地受心理制约、部分地受实用制约的各种价值的混杂。日常生活空间中的制度结构、社会习俗、文化模式同样具有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方面的社会特性。

非日常生活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回归和超越关系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建构的内在规律。也正如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指出的,“在政治教育中应当探讨日常的问题,因为这些才是现实的事物。才能引起兴趣和注意”。受教育者对社会价值观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接受,具体展现为日常生活中关于教育情境与教育内容的解释、回应和转变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聚焦受教育者现实的日常生活。充分“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才能真正成为理解、选择和建构社会生活的实践需要,彻底改变仅仅被当作知识来加工和灌输的情形。聚焦日常生活空间,就是要赋予日常生活内在而超越的政治关怀和生存理解。引导人们发现和重构社会意识形态理论与公众日常生活的关系,认同社会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想性、超越性及其实践价值。这种“符号化”的意识形态话语向“生活化”的社会实践回归,绝不是对思想教育具有的社会政治本质的消融和消解,而是要充分扬弃日常生活的“肤浅”之处,教育和引导人们实现对自我身份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防止陷入空洞说教,打破形式主义骨鲠,凝练生活化的实践智慧,引导人们广泛的社会认同和社会参与是思想政治教育聚焦日常生活空间的根本目的。

(二)关注虚拟生活空间,实现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超级链接。信息化时代,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数字化生存已成为一种崭新的社会生活方式。网络以其主体隐匿的虚无性、空间范围的无限性,提供了人们表达思想、传达信息、交流情感、讨论话题、交易商品、评论媒体、参与政治的重要平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虚拟实践作为连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桥梁,增进了人们对于网络生活的深刻体验,促进着网络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建构。在网络平台的建构中,网络主体的组合、联系、互动形成了一个基于生活想象的虚拟社会。网络虚拟生存成为人们超越和扬弃现实生活的重要方式,成为人的意义生存和虚拟发展的重要维度。由于虚拟社会不是单个人在虚拟空间中无序的简单的集合,而是在虚拟实践中按照一定的方式彼此发生的各种虚拟社会联系和关系的领域,关注虚拟生活空间中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思想观念,积极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建构的一种技术路径。

网络技术条件下的虚拟生存使人能够以现实和想象的双重身份创造生活,它激活了人的生命意识、技术精神和创新品质。然而,正如马克思在论及机器大工业的革命性时指出的,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作为人类生存方式的突破,虚拟技术在比特精灵的运思中可能是点亮的“阿拉丁神灯”,也可能是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受到现实环境和网络主体素质的限制,虚拟生存始终只能作为一种有限的生存,信息污染、知识贫乏、文化退化、道德失范等网络问题早已暴露出技术化生存的风险和危机。由于网络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聚焦人们在虚拟社会中的生活图景,广泛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然选择。由于虚拟生活是现实生活的投影和折射。虚拟生活空间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为典型的社会环境、教育载体和丰富内容。把握网络民意、网络舆情、网络话语,建设网络文化,引导网络生存。都必须自觉聚焦虚拟生活空间,通过建立覆盖面广、吸引力强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超级链接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工具平台、学科价值、社会环境及其教育要素上的“惊险的一跃”。

(三)认定自我社会空间,力求自我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统一。在社会空间理论的视角中,人的性情、习性以及他们理解社会的思想认识,实际上是对自我社会空间位置的认定和内化。正如社会空间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社会空间的建构方式乃是位居此空间的行动者、群体或制度的接近”,“行动者的性情、习性以及他们理解社会世界的心智结构,正是内化了那个世界结构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不是存在于教室、街头等物质空间中固定不变的实体,而是由角色、言语、行为、文化等不同要素在互动中构成的社会空间。由于受教育者通常置身于不同的社会空间寻找着自身身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空间形成了丰富而复杂的差序结构。即便是教学一律性的课堂教学空间,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仍然存在着鲜明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分殊。在这一空间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要“提供各种不同的观点,使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够看见自己的生活世界……为他们提供机会,让他们能够看见自己,知道他们究竟是谁,并建构一个能够自我决定的或与他人互为主体的美好世界”,就必须充分认定受教育者的自我社会空间,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力求自我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相互统一。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传统社会的同构差序格局已彻底地嬗变为领域分离的市场整合模式。异质代替了统一、分化取代了集中,家国同构、个人的集体依附、单位依附都已极大程度地被瓦解。在社会生活中,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格局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导致了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加之人类文明的开放与多元,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具有了更多的自主性、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此外,由于社会流动的加快以及新的社会阶层的形成,整个社会空间被越来越多地分割为特定人群的私人空间,社会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形成了两极对峙、复杂多元的鲜明格局。面对我国社会空间建构与发展的新态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的差异带来的社会隔离和社会分层,自觉把握受教育者的自我社会空间的范围及其特性,深入研究自我空间、社会空间与自我认同、社会认同的关系,在加强社会参照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调适社会价值体系、缓和思想行为冲突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管理功能。

[参考文献]

[1]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M],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2]康德著,纯粹理性批判[M],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王晓磊,“社会空间”的概念界说与本质特征[J],理论与现代化,2010,(1).

[4]帕斯卡尔,思想录[M],何兆武,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5]表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汇处的文化批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6]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第2篇:社会教育理论范文

关于远程教育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一般而言,从狭义上讲,远程教育被认为是学生和老师都不在同一时空的进行的虚拟教学活动,从而构建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从广义上讲,远程教育则是一种师生不在同一时空,师生间的交流需要通过互联网、卫星数据传输和电视信号传输系统而进行的新型教育方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把远程教育定义为通过海报、音频、视频、电话和报纸承载的,不需要师生之间面对面联系的教育方式。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电视广播技术在全球的提高,远程教育逐渐走入了百姓的生活。直至90年代末,随着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远程教育行业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Williams和Pabrock指出,远程教育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60-1960年)为编码时期。这一时期,主要通过出版材料、音频信息和视频信息作为教育承载物。第二阶段(1960-1990年),双向音频交流和基于电脑的教育磁盘应用到了远程教育这一技术手段。第三阶段(1990年至今),远程教育开始呈现出混合技术的运用,虚拟课堂已经建立,大部分教育已经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完成。现在,远程教育主要应用于高等教育,尤其是大部分的课程教育以及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已经影响到了传统教学在教育领域的比重,应用于传统教育的实验室已为远程教育的虚拟实验室腾出位置。

二、远程教育与教育伦理

根据苏格拉底观点,教育是一种依据伦理的学习过程“。美德即知识”是其教育伦理学的最重要的命题,个人伦理活动的科学意义是通过伦理实现的。正如柏拉图所认为的那样,教育不仅仅是走到一条路的终点,而是怀着新思想继续走在这条路上。康德在他的教育伦理中强调,尽管伦理的一面是责任,而另一面则是教育。同时,他声称“我们依据我们得到的或者没有得到的教育方式和法律准则安排我们的行为”。在此之前,尽管关于远程教育的课程内容和背景结构等技术面的研究更普遍,但是后来关于组织、社会、心理和伦理的研究也得到了普及,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学习、思考、实践来达到自我提高,来促进远程教育的教育伦理不断健全完善。教育伦理具有直接形成人的道德品质的作用,能够促进人的持续和谐发展。目前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日趋强烈,远程教育伦理的道德容易被忽视。有些教育机构不仅为名利来欺骗学习者,而且还大量地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降低了机构之间的互信度,扰乱正常的学术秩序。因此,就道德品质这个层面上讲,远程教育的伦理道德是主体建立在对自己需要的理性认识和对行为基本是非判断的基础上的,而教育伦理的道德品质是远程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和基础性条件。由于现代远程教育通过网络等技术手段在虚拟环境中开展教学,因此教学过程的管理在显得重要的同时也变得难度很大。其中对教学过程组织的认识、考试管理和试卷分析的认识、计算机技术干预的认识等,与一般的管理认识并不完全一致,教育伦理的途径也因此需要寻找相应的管理模式。远程教育的社会应用与教育伦理许莹[摘要]随着网络技术提高,远程教育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结构的重要因素。此外,通过远程教育的网络传播。

三、远程教育在社会上的应用

1.相对于很多人投资在花费高的传统面对面教育上,远程教育完全可以拥有大量的受众。然而事实上恰恰相反,通过长期的观察,我们发现远程教育的推广十分困难,远程教育也不过是传统的面对面教育者呼吁寻求的新的教育方法而已。运用现代科技的结果,远程教育克服了时空给知识传播带来的限制,但也正是远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削弱了师生间的情感联系。这样的教学方式对远程教育的伦理影响也是可想而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加强了师生情感的功利化趋势。改善远程教育中的师生间的交流仍是需要努力的方向。

2.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直接决定了现代远程教育建设、应用与发展。我国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传统教育的思想理念严重影响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使用。许多教育机构的教育理论、教学思想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在这种背景下,他们批判远程教育不但过分依赖计算机网络这个平台,而且应用的教学策略都在尽量模仿传统的面对面教学。他们眼里现代远程教育只能算是提高学生应试能力、巩固教材知识的若干种可有可无的手段。正是不注重对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学习,不愿意去尝试,影响了教育信息化的进展,阻碍了远程教育的持续发展。

3.随着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提供远程教育和在线教育,出现了另一个难题———课程版权问题。尽管有声音表示教学课程版权理应属于教育者。比如美国教师联合会(AFT)认为如果教育者的版权问题被忽视,这必将导致远程教育的发展带来严重后果。但一些机构声称教学课程版权属于提供服务的教育机构,在网络课程中,远程教育机构作为网络课程的组织策划和资金投入者,应当享有整个网络课程的著作权,并有权统一行使其权利。

4.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远程教育中受教育者的个人资质参差不齐。虽然通过网络技术提供了先进的硬件设施,但个人的资质在获得远程教育后结果的满意度起了重要作用,这一事实揭示了远程教育中对个人资质限制的弊端。21世纪,人的思想日新月异,社会需要有文化、能操作、善管理、会生存的人才。因此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他们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借助远程教育这个开放性平台获取知识,比如性教育、人文教育以及掌握信息通信技术等。个人的资质也决定了他最后能够获得多少知识。另外,更重要的是,依据以往研究,远程教育机构内部管理人员资质同样也限制着远程教育的发展。因此,在社会层面上远程教育为受众带来持久性教育仍然在成功的教育实践上起到重要作用。

四、远程教育完善建议

科技手段支持教育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文明程度提高的标志。无论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只要通过网路技术,我们都可以享受远程教育带来教学资源共享。未来,远程教育依靠其便捷的教育方式必将风靡全球,带来教学机制的改革。因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远程教育管理者以及推广者应当担负起职责,确保建立一个健康稳定的教学环境,以防出现教育混乱。所以笔者根据教育伦理和社会现实情况,对远程教育应用提出一些建议。

1.远程教育的目标应当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从而使受教育者主动意识到远程教育带来的丰富教学资源,通过学习提高其技术本领以应对社会带来的各种压力。远程教育将会对社会信息沟通起到积极的影响而获得支持。

2.虽然远程教育需要以网络技术为媒介,但是受教育仍然要确保自己获取的知识是来自参与的社会活动,充分利用好自己的第一手资源,而不仅仅从远程教育中认知已有的信息资源和理解现有的社会资源建构。

3.每位受教育者都应当享有平等接受远程教育的权利,而且这个权利应得到法律法规的保障。在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对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人人享有优质教育资源”这一教育理念,但这也仅仅只停留在号召和项目的层次上,政策法规建设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

4.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我们目睹了不少计算机网络犯罪。在远程教育教学中我们应当远离网络犯罪,如、非法出版、盗版软件等违法犯罪行为。

第3篇:社会教育理论范文

关键词:新经济社会学 社会网络 社会资本

引言

经济社会学创立于19世纪末,先后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分别是20世纪初的形成阶段、20世纪60年代的传统阶段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的复兴阶段(刘少杰,2009)。新经济社会学(New Economic Sociology)即经济社会学的当代演进,是一门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经济行为及经济体系的科学(曹德骏、左世翔,2012)。新经济社会学的重要价值在于对古典、新古典经济学思想所提出的反驳。新古典经济学中对于完全理性经济人和完全自由竞争市场的假设在Granovetter等学者看来是某种错误的观点。他们认为,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忽视了人的能力,没有看到社会网络及其规范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其研究必然与现实情况不符。因此,新经济社会学理论是对传统经济、管理理论的补充和纠正,值得我们借鉴并加以丰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Granovetter(1985)所作的《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有关嵌入性问题》一文的发表,他开创了经济社会学的全新时代,由此也奠定了运用社会网络视角来研究经济行为的恰当理论基础(汪和建,2006)。随后,社会网络及社会资本引起了众多学者(Ports,1998;Powell,1990;Baker,2006)的关注,渐渐成为了研究经济管理类各种问题的关键方法和重要视角(耿新,2010)。

新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社会网络研究、市场研究、企业研究、性别研究和文化研究。本文将通过理论梳理的方式比较研究其中的社会网络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

理论综述

新经济社会学是一门运用社会学的理论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的学科。这一理论建立在三大基础性假设之上(Granovetter,1992)。第一,经济行动镶嵌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第二,经济行动将追寻经济与非经济的目标;第三,经济体制是社会学的构建。由此,该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社会结构表现为网络的形态,而经济现象嵌入在社会结构这一网络之中,一切经济行动都是对社会结构的投资活动。

(一)社会网络理论(Social Network Theory)

1940年,英国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首次提出了“社会网络”的概念,后来Bott(1971)进一步研究了“社会网络”在家庭中的作用。但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对于社会网络的研究并没有多大进展。直到1988年,Wellman才将社会网络明确定义为由某些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第一次将社会人(actor)、社会联系(social ties)、社会关系(social relations)及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的概念组合在了一起。目前,在社会网络理论体系中,弱关系理论、强关系理论及结构洞理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弱关系理论(The Theory of Weak Ties)。Granovetter的主要贡献在于:发展和深化了嵌入的概念;提出了弱关系及其“桥”作用的理论。联结是社会网络的节点,按照联结的强度可以将社会网络中的关系划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

从概念上讲,弱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而非经济关系(刘少杰,2009)。Granovetter(1973)定义了四个判定维度来衡量关系强度,即互动频率(Combination of the Amount of Time)、感情深度(Emotional Intensity)、亲密程度(Intimacy)和互惠程度(Reciprocal Services)。互动频率越高、感情深度越深、关系越密切及互惠程度越高的社会关系属于强关系,反之则属于弱关系。他进一步指出,强关系中的个体往往在性别、年龄、教育、身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弱关系中的个体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朱晓霞,2011)。由于社会群体当中具有相似性的个体成员通常拥有类似的信息和资源,因而强关系网络具有大量的冗余信息;与此截然相反的是,在弱关系网络中,个体成员的差异带来了异质性的信息和资源,具有更大的潜在效用。

事实上,社会网络中的不同团体,往往就是通过一两个团体成员之间的个人联系而形成联结。既然是两个不同团体,那么这种关系必然是弱关系。对于这一发现,Granovetter提出了“桥”(Bridge)的概念,认为弱关系在不同社会团体之间充当了传递信息的桥的作用。后来,一些学者继续对弱关系的信息桥作用展开研究,研究结果与理论的出入迫使Granovetter进一步修正了他对弱关系理论的表述,即并非所有弱关系都能发挥信息桥的作用,但信息桥一般都是弱关系(Granovetter,1985)。另外,Granovetter还认为弱关系是联结社会微观与宏观结构的中介(刘少杰,2009)。在他看来,由于小规模网络正是通过弱关系而彼此联系,而宏观网络则是大量小规模网络的集合。因此,通过分析小规模互动网络中的个体关系,有助于理解宏观社会结构的运行规律。

简言之,弱关系理论的提出是新经济社会学兴起的前兆。Granovetter等学者论证了社会网络对于获取信息和资源的实际价值,也提出了创造价值的网络结构原则(李校生,吴波,2009)。更为重要的是,信息桥的概念为后来Burt提出结构洞理论奠定了基础。

强关系理论(The Theory of Strong Ties)。按照Granovetter的界定,强关系是维系社会团体内部关系的纽带。强关系带来了信息和资源在社会团体内部的重复传递,导致了团体成员间信息和资源的重复冗余(罗家德,2010)。因而在他看来,强关系的价值是低于弱关系的。然而,后来的学者(Bian,1997;Burt,1992)通过不断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Bian(1997)在承认弱关系具有信息传递作用的同时,提出建立在信任与义务基础之上的强关系在经济活动中更具优势。Burt(1992)的研究也发现,具有冗余信息和资源的不相联结的网络成员间的结构洞才是建立信息桥的前提,在这一点上弱关系和强关系并无本质区别。与此同时,在对于中国经济现象的研究中,强关系的重要性尤为突出(Bian,1997)。强关系以信任为基础,以“人情”为媒介,让不同成员在社会网络之中结成了稳定的小圈子,从而使行动者更好地获取了信息和资源(朱晓霞,2011)。

结构洞理论(Structural Hole Theory)。Burt于1992年发表了著名的《结构洞》一文,提出了结构洞的概念。所谓结构洞,即是两个行动者之间关系缺失所形成的一种网络状态(刘少杰,2009)。在社会网络结构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缝隙,即某个行动者和有些行动者之间彼此联系,但又与其他行动者不发生直接联系,这就在网络中形成了不直接联系的“洞”的形状。这种缝隙的消除必须依赖于第三方行动者的中介作用,因而在结构洞中,第三方行动者占据着核心位置。弱关系理论和强关系理论都只是讨论了关系双方的好处,而没有探讨第三方的优势,而结构洞理论则看到了第三方从网络结构位置中获取的“洞效应”(Hole Effects)。当然,一旦不直接联结的双方在经济社会活动过程中逐渐取得了联系,那么结构洞也就会随之消失(Burt,1992)。Burt(1992)认为,社会关系的缺失形成了结构洞,而结构洞正好“桥接”了两个原本没有关系的社会团体,这正是处于结构洞位置的行动者所具备的竞争优势。具体来讲,首先,行动者拥有结构洞可以获得信息上的优势。结构洞将不同社会团体中的冗余信息进行交换传递,带来了信息量的增加和扩散。第二,行动者通过结构洞取得了控制优势。面对不同种类的信息需求与供给,掌握结构洞的行动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控制信息的传递过程,甚至成为专门经营关系网络的网络企业家。第三,结构洞上的行动者更具创新优势。这类行动者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和资源,从而也获得了更高的创新能力(刘少杰,2009)。总之,掌握结构洞越多的网络成员,更能为自己和相应团体带来好处,这种特殊的位置优势蕴含着有价值的社会资本,完全可以转化为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

综上,结构洞理论是对Granovetter的弱关系理论的发展。与Coleman的封闭网络理论不同,Burt的结构洞理论是一种开放网络理论。他看到了重复信息对于封闭网络之外成员的价值,并将这一价值上升为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这一理论更加确切地描述了社会关系对于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源的作用,这也为丰富传统竞争优势理论提供了一条思路。

(二)社会资本理论(Social Capital Theory)

社会资本的理论涵盖面很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社会学、组织理论以及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都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在新经济社会学中,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网络中的个人因占据特殊位置而能够获取利益的能力,即社会关系的价值创造力。纵观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脉络,Coleman从社会规范角度阐述了社会资本;Bourdieu从社会资源的角度探讨了社会资本;Portes等从能力角度分析了社会资本。第一,社会资本概念的形成经历了复杂的探索历程。从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脉络看,最早提出社会资本这一概念的学者是Bourdieu。他首先提出了社会关系的“场域”和“资本”的概念。场域是有社会关系组成的社会场合或领域,即一张社会网络;资本一般包含了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及社会资本三类。Bourdieu认为三种资本在场域中实现相互转换,并认为社会资本是通过关系网络而获取的实际资源或潜在资源的总量(Bourdieu,1986)。Bourdieu的资本三分法和场域转换观点,实质上是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了工具性的社会网络,即社会网络就是社会资本。随后,Coleman(1994)对社会资本在社会结构中的功能性展开了研究,认为社会网络中不同行动者的基于自身利益的各种交换形成了持续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即是社会资源、社会资本。Portes(1998)也提出社会资本是依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特殊联系,是一种能力的表现。Burt(2000)认为结构洞就是社会资本,是企业等经济活动主体的最终竞争优势。最终Lin Nan(2001)对于社会资本的论述代表了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一般共识。在他看来,社会资本就是嵌入社会网关系中的可以带来回报的资源投资。由此,这一定义也解释了社会资本的三项基本特征(刘少杰,2009)。一为,社会资本与社会关系网络相联系,互为表里不可分割;二为,社会资本具有一般经济资本的增值功能,能够为拥有者带来更大的回报;三为,社会资本本身是一项投资活动。第二,社会资本理论的分析框架阐释了社会资本的三项重要价值。其一,社会资本包含了一条因果链条(李校生、吴波,2009),即因为特殊的社会结构优势,便利了行动者对稀缺资源的获取。这一观点包含了社会资本研究的两个重要概念:网络嵌入和网络资源。其二,社会资本具有一定的情景性(Alder & Kwon,2000)。不同的行动者对于不同商业目标的追寻,使得社会资本的作用因人、因事而大相径庭。简言之,在不同的场景中,社会资本具有极强的权变性。其三,社会资本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由于Granovetter的弱关系和Burt的结构洞都是一种不稳定的网络结构,所以网络中的行动者始终处于活跃的竞争与合作之中。同时,变化着的内外部环境更加剧了网络的变化。因此,社会资本会随着网络结构的调整而变化。

第三,社会资本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研究。在企业研究领域,企业社会资本被认为是企业内部和外部各种具有规范、价值和偏好等特性的社会网络的集合(Westlund,2003)。对于企业社会资本的作用,范钧(2011)将其概括为四个“有利于”,即有利于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有利于企业获取内外部知识、资源以及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可以说,企业社会资本增加了企业间的信息流动,提高了来自企业合作伙伴的利益回报,开拓了企业创新的来源,是现代企业获得成长的重要资源。

嵌入性观点与资本概念的和谐统一

嵌入性是社会网络理论的核心观点,资本是社会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深挖二者的思想根源,可以发现许多相似的内容。

(一)社会网络的嵌入性观点

嵌入观点的提出。“嵌入性”(Embeddedness)这一概念最早由Karl Polanyi(1944)提出。在Polanyi(1968)看来,经济活动通常具有三种形式,即互惠交换、市场交换和再分配。经济活动的开展受到社会制度、规范、习惯等因素的制约,是以社会关系为基础而发生的。因而经济活动是“嵌入或纠缠”于经济和非经济制度中的。后来,Granovetter等借用Bolanyi的嵌入思想,进一步探讨了嵌入性。

Granovetter(1985)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关系对于经济行动的影响,认为“弱嵌入性”的现象更为普遍。事实上,一方面,在传统经济社会学领域,帕森斯等人的观点过度夸大了社会系统对于经济现象、经济活动的作用,把行动者视为文化价值规范的偶人(刘少杰,2009),因而是一种“过度社会化”的观点;另一方面,在古典、新古典经济学领域,经济学家将经济活动中的行动者视为完全理性个人,忽视了人的绝大部分社会化属性,因而是一种“零嵌入性”的“原子化”观点。面对这两种极端的观点,Granovetter既反对传统经济社会学的过度嵌入性观点,更反对新古典经济学的零嵌入性观点,而折中地认为经济行动的嵌入性是间接受制于关系网络的一种“弱嵌入性”。

Granovetter认为经济行动是嵌入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这种嵌入关系不仅包含了社会网络规范、文化、政治及宗教等因素,还考虑到了经济行动的经济和非经济动机(刘少杰,2009)。这一表述第一次明确了经济行动在内容、目标及过程方面对于非经济行动或制度的依赖程度,由此也奠定了嵌入性理论在新经济社会学中的核心地位。

嵌入观点的意义。弱嵌入性观点的发展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并渐渐成为了从社会学视角分析经济现象的重要理论工具(边燕杰、邱海雄,2002)。

嵌入性观点创新了学术界对于一些重要经济现象的解释,使得后来的研究者在市场定价、经济绩效及制度创新等方面做出了新的研究。具体来说,第一,社会关系网络的嵌入性解释了市场中的产品定价过程。经济学理论原本认为市场竞争决定了产品的价格,但买卖双方对于社会网络的嵌入常常使得产品的真实价格背离竞争性均衡价格。第二,社会关系网络的嵌入性能够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绩效的提升。人与人的关系决定了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合作、激励、监督,这些都与生产效率有着密切关联。第三,社会关系网络的嵌入性影响了经济组织和制度的形成。产业中关键人物的社会网络构建过程,是对既存经济组织或制度的重建,新的组织或制度进一步提升了产业的技术经济效益(刘少杰,2009)。

随后,嵌入的观点便活跃于网络与组织(Nohria & Eccles,1992)、经济社会学(Lie,1997)、联盟网络理论(Gulati,1998)、社会资本(Ports,1998)及组织与战略等众多研究领域,并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嵌入性的类型。对于嵌入的分类,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答案,主要包括关系性嵌入与结构性嵌入、垂直嵌入与水平嵌入、认知嵌入与文化嵌入等类型(张荣祥,2009)。

首先,Granovetter(1985)将嵌入性分为两类,一类称为关系性嵌入(Relational Embeddedness),即指行动者是嵌入人与人互动形成的关系之中的;另一类称为结构性嵌入(Structural Embeddedness),即指行动者所在的社会网络又是与其他社会网络相联系的。关系性嵌入强调行动者在所嵌入的社会网络中受到的来自社会关系的影响,如各种规则性期望、相互赞同的渴望及互惠性原则等(陈钦约,2010),关注以信任为基础的对偶交换行为;而结构性嵌入强调行动者在所嵌入的社会网络中受到的来自社会结构的影响,如来自社会结构的文化、价值等因素(朱晓霞,2011),重视网络整体中群体关系的影响作用。Andersson、Forsgren和Holm(2001)也把嵌入划分为关系性和结构性,但他们认为关系性嵌入说明了社会网络的亲密程度和动态变化,而结构性嵌入反映了行动者在网络内对不确定性的处理,具有相对静态性。

其次,Schweizer(1997)等学者将嵌入划分为垂直嵌入和水平嵌入两类。垂直嵌入指行动者所在的当地阶层与他所处在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的阶层性连结;水平嵌入是指行动者所处网络在社会性和文化性范围的渗透(张荣祥,2009)。Halinen和Tornroos(1998)则认为垂直嵌入是指社会网络中不同层次间的联系;而水平嵌入是指特定网络层次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具体的划分标准可按照地理范围、网络结构以及公司内部层级的不同作出划分。

最后,Zukin和DiMaggio(1990)等学者认为,嵌入性应划分为认知性嵌入和文化性嵌入。认知性嵌入是指行动者决策对原有思维意识的嵌入,即行动者对于周围环境的不同认知决定了他们的具体行为。这类原有认知包括了伦理、道德、情感及审美等因素,它们共同构成制约行动者决策的理性规范。与之相对应的是文化性嵌入,即行动者的行为还要受到来自外部社会网络的集体理解力的影响。这类影响主要包括组织共同价值、正式规范等文化因素。

总之,不论嵌入概念应当如何分类,经济行动镶嵌于社会网络之中的共识早已形成。

(二)社会资本的共识与分歧

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分歧到共识,再从共识到分歧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在二十世纪,尽管对于社会资本的概念尚存一定分歧,但还是达成了基本共识,即社会资本是镶嵌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具有回报性的资源投资(Nan Lin,2001)。然而,在这一共识的背后,围绕社会资本理论发展历程中的一些基本矛盾,更为深刻的争论愈发激烈。究竟社会资本是关系还是资源、是集体还是个体、是结构还是行动?对于这三对矛盾的解答是当代经济社会学领域的讨论热点(刘少杰,2009)。

社会资本:资源还是关系。社会资本究竟是社会关系还是社会资源呢,学术界对此争论已久。科尔曼(1999)曾指出,社会资本的形成依赖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改变。社会资本不同于有形的物质资本,是一种表现为人与人关系的无形资本。并且,社会资本具有很强的功能性,即具有生产性。获取社会资本有助于人或组织对于特定目标的实现,因而社会资本是一种关系。然而,这样的观点受到了大量学者(Burt,1992;Ports,1998)的批评。他们认为社会资本就是一种社会结构中的资源,这种特殊的资源源自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Burt(1992)更将社会资本强调为一种从他人身上获取好处的机会和资源。当然,还有一些学者运用折中的思路来看待社会资本,比如Foley & Edward(1999)认为社会资本即是“网络加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单独的资源和单独的社会网络都不是社会资本。由于没有加入行动者的动态因素,静态的资源与网络并不能为行动者带来实际的效用。而在耿新(2010)等学者看来,作为社会资本载体的人、作为社会资本运转渠道的社会网络以及作为社会资本内容的潜在资源,这三者的动态组合共同诠释了社会资本的内涵。因此,只有依托于人的行动而活跃起来的社会网络及其潜在资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集体还是个人。目前,社会资本的集体论被广泛接受,而个体论只适用于对企业家社会资本等特定问题的研究。社会资本的集体观点始于Bourdieu的研究,在他看来,社会资本是某个团体为了维持团体的团结和控制而进行的投资。集体社会资本往往具有明确的界限,体现了强烈的排外特征。然而,社会资本集体论的缺陷在于过分强调了社会资本的密集性和紧密性(林南,2001;刘少杰,2009)。集体的边界和内部的团结仅仅解释了社会资本的部分特征,社会资本还可以通过开放网络间的联结实现流动和增值。即网络完全有能力将不同团体的内部社会资本进行连接。针对网络间的沟通,Granovetter、Burt等学者都做了大量论证。

从辩证的观点来看,个人与集体,其实是嵌入社会情境的两个层次。个人是嵌入集体之中的,集体又是嵌入更大的社会网络之中的。一方面,如果片面强调社会资本的集体观点,就很容易忽略社会资本的行动主体―人。尤其在对企业社会资本的研究中,企业家个人的社会资本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如果过分看重个人社会资本,从而忽视了社会资本集合的整体效应,也是对社会资本理解的一种偏误(王凤彬、李奇会,2007)。

社会资本:结构还是行动。既然社会资本是嵌入社会网络的投资,那么对于这一概念的分析究竟应该强调网络结构的作用还是行动者个体行为的影响呢,传统社会学理论并未达成共识。林南(2001)的研究只是尽可能折中了这一分歧。

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被称为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刘少杰,2009)。他认为存在两个核心问题,即个体如何在社会关系中投资与个体如何从社会关系中获利。传统社会资本研究强调了社会结构视角,而林南却创新地加入了个体的选择行为这一因素,从而统一了结构与行动的观点,也更为真实地反映了社会资本的作用。正如他在《社会资本》一书中提到的,人的选择行为存在于社会关系之中,而社会关系就是社会结构。因此,对于社会资本的研究,必须坚持在结构与行动的互动关系中层层展开。

结论

经过以上梳理,可以看出,一方面,Granovetter的社会网络理论及其嵌入思想强调了行动者通过社会互动所构建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这一网络对行动者行为的影响。动态的行动者行动与静态的网络结构,二者共同揭示经济社会现象的实质。另一方面,林南等人的社会资本理论,以资源、结构和行动为核心。在他们的理论体系中,资源是一切投资活动的目标,社会结构是投资活动的场所,而行动者及其行动是投资活动的参与者。因此,社会资本是一个包含了社会关系网络结构与功能的动态变化的投资过程。正如刘少杰(2009)所说,社会资本不仅仅是一种客观对象,更是一种实践活动。换言之,社会网络理论解释了行动者如何通过社会关系中的联结实现信息、资源的获取以及能力的提升,这本就是一种结构与行动的结合。而社会资本的三个要点表明:第一,社会资本嵌入于社会网络;第二,社会资本可以获取增值资源;第三,社会资本也是一项投资活动(刘少杰,2009)。即社会资本是资本视角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反映了社会资源对于经济体系的重要意义(陆德梅、朱国宏,2003)。

综上所述,在本文看来,社会网络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对立统一,相辅相成。但中心点都是围绕人与人的关系及其互动而展开的。因此,本文的观点认为,社会资本就是基于信任的、依附于社会关系网络的、可以为行为人带来经济资源的合作关系集合。换言之,社会资本最终将表现为能够获取的社会网络及其资源,因而社会资本就是动态的社会网络。

参考文献:

1.Bian Y, Ang S. 1997. Guanxi network and job mobility in China and Singapore. Social Forces 75

2.Burt, R.S. 1992. Structural Hol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Coleman, J. 1994. A Rational Choice Perspective on Economic Sociology, in Smelser,N.and Swedberg,R.(eds). The Handbook of Economic Sociolog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4.Granovetter, M.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6)

5.Granovetter, Mark .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eddness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

6.Granovetter, Mark. 1992. Economic Institutions as Social Construction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Acta Sociologica 35

7.Lie, John. 1997. Sociology of Markets [J].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3

8.Lin, N. 2001. Building a Network Theory of Social Capital in Social Capital Theory and Research [M]. New York: Aldinede Gruyter Press

9.Ports, A. 1998. Social Capital: 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ology [J].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4

10.Ronald S. Burt. 2000.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Social Capital.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 Behavior, edited by Robert 1. Sutton and Barry M. Staw Greenwich, CT: JAL press

11.Schweitzer, T. 1997. Embeddedness of ethnographic cases: A social networks perspective [J]. Current Anthropology 38

12.Uzzi, B. 1997. 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 Networks: 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2

13.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14.曹德骏,左世翔.新经济社会学市场网络观综述[J].经济学家,2012(1)

第4篇:社会教育理论范文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社会文化能力

美国教育家温斯顿·布伦姆伯格曾说过:“采取只知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语言与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不可分割相互渗透着的。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又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政治经济制度、、风俗人情的总和。而教学中,我们常把文化分为两个层面:即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通常交际文化要比知识文化更直接地影响言语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和跨文化交际。对文化所包含的这两个层面的熟悉、掌握、运用程度,就是我们要探讨的社会文化能力。

一、社会文化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国加入WTO以后,社会对涉外人才的培养数量和层次提出了更高要求,各行各业对外向型、复合型人才(既具有专业知识,又懂外语)的要求也愈益迫切。另外,高职教育也取得了较大发展。高职英语教学作为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接轨的一个重要环节,日益受到重视。但从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众多不足。例如:

1.高职学生入学成绩参差不齐,英语基础相对薄弱。据调查,英语高考成绩在60分以下的学生只认识600个左右的基本词汇,阅读、听说能力也比较差。大约有1/4到1/3的学生只能进行最简单的日常生活会话。

2.高职英语教学的师资力量不是原来中专学校或中学里过来的,就是刚毕业的应届生。教学方法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事倍功半。

3.在现今的英语教学中,人们普遍忽视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认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没有把文化渗透和学生的语用能力相结合。

2000年10月,教育部高教司组织修订的《高职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新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以下特点:

1.高职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突出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2.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将语言基础能力与实际涉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满足21世纪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的要求。

3.为适应改革开放对涉外业务交际能力的需求,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以及加强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职外语教学的当务之急。

高职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用它来进行涉外交际,高职英语教学应加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但是应用能力既可泛指应用语言的一般能力,更是指把语言运用到实际涉外交际环境中的能力。后者也可称为“社会文化能力”。“应用能力”是“社会文化能力”的基础,“社会文化能力”则是“应用能力”的最终表现。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应以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为最终目的。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

实际上,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层次上都可以进行的,它存在于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

首先,作为高职英语教学引领者的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海姆斯(Hymes)曾说过外语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在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对谁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谈什么。”从这意义上看,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语言能力与文化能力是不可分离、相辅相成的。

对英语学习者来说,学习英语既是为了掌握一种新的交际工具,也是为了学习和了解其文化;从教师教学角度来看,教授一门语言同时也应是在传授一种文化。教师不能只顾教授语言知识,也不能说教语音的只管教语音,教语法的只管教语法。英语教学“只有考虑到文化因素,我们才能全面地理解语言行为,”(Crane,1981:194)才能更有效地交际。由此可见,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更新教育观念,把教学指导思想从“语言为本”向“以语言运用为本”转变,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宗旨。

其次是教学模式上的改革。

1.以大纲为依据。

转变了观念之后,要充分理解大纲。外语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予以取舍,而必须按大纲要求去做。要在仔细研究大纲,研究学习主体(入学水平、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个性差异等)的基础上准确施教。立足本校实际,加强集体备课,商定每一单元文化导入的内容、要求、重点、难点等。日常教学中适时融入介绍、告别、聚会、访问等文化因素的讲解,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领会“不仅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还要重视语言运用的恰当性”,使其文化能力与语言能力同步提高。

2.程设置及教材选择。

课程设置应服从和服务于教学目标。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之外可以请外籍教师开设口语课、语言文化系列知识讲座,也可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尝试开设一些辅修课,

如“文化与交际”、“涉外礼仪”、“外企文化”等。这样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又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领悟力和接受程度。

另外,教材是否合适也会影响教学效果,阻碍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应选择多含英美本族人实际交际中的“真实语料”,方便教师教语言的同时结合文化内涵展开教学活动。

当然,教材内容应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有持续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其中的乐趣。同时也要使学生觉得“易学”和“好用”。另外,高职外语教学中读、写、译的重点应是涉外应用文献,所以教学素材的选择在着眼于典型性的同时,也应注重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典型性、实用性、趣味性强的语言材料对学生进行职业文化的渗透。

3.课堂教学。

对于英语课的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训练,运用多种方式增加课堂语言实践活动,如:role-play,groupdiscussion,pair-work,热点话题辩论,实用文写作等。要克服班级规模偏大,人数偏多的困难,实施老师为场外指导,学生为场上队员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语用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另外针对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比如口语训练中,要让学生学会句式表达的同时,了解该语言适合的语境,包涵的文化因素等,避免出现交际中的语用错误。因为缺乏文化背景知识的语用方面的错误,一般是不可原谅的,听者会认为是粗鲁和恶意伤害的自然流露,从而导致交际的失败。在阅读课时应加强风俗、文化、宗教等的介绍。因为现今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多取自英美国家。只有放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下,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其中的内容,增强语言功底。而词汇中同样也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各种文化信息。有些词汇因人们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历史背景、心理特征等综合起来的文化意识使其在不同的语言中有着不同的内涵。如blue一词,在英美人的眼里,除了颜色,还可代表心情忧郁;在中国称赞人家小孩的时候往往用“胖乎乎的很可爱”,但英美人受社会文化影响认为fat是个贬义词,而常用“Whatacutebaby!”。这样的词汇很多,教师可利用这些词汇进行有意识的跨文化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

4.考试项目的调整。

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该语言进行成功的涉外交际。如果对学生语言学习的测试仅停留在知识点的考查上,那么最终还是回到与纸笔交流用规则硬套的哑巴英语。我们应提供多种测试途径(听、说、读、写),设置不同的语言环境,考查学生实际语言运用的恰当性和应对变化的灵活性,使语言学习真正为语言的最终交际服务。

5.英语教师培训。

正如前面提到的,高职英语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墨守成规和年轻化是两个最大的问题。许多英语教师自身就缺乏对语言所包含的文化信息的广泛了解。所以一方面教师本人应及时地补充给养,进行专业、学历等方面的进修提高。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为英语教师创造更多培训机会,让教师走出国门,感受英美国家的语言及文化环境。有一个实地的了解才能更好的比较、输出,才能在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时起到指导作用。

6.第二课堂。

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不仅限于语言教学上进行,而且还可以利用其他方法进行。例如,课余利用英语广播电台播放原汁原味的英语新闻、英语歌曲或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播放一些原版的影碟,既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又可对异国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方面有直观的感性认识。还可以请一些外籍人士与学生定期开展直接交流,或以讲座形式向学生介绍国外的社会生活风貌等。通过这些方法获得的文化背景知识更易让学生们领会、掌握,促进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

再者,要明确语言教学与文化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当然,高职英语教学中不能因文化教学的重视而忽视语言的教学。我们应权衡学生水平,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及教材内容等方面因素,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第一,文化教学是为了加强而不是削弱语言教学,是补充语言教学之不足,而不是取代语言教学。

第二,要明确语言教学的范畴。就一个国家文化而言,有主次之分。全盘顾之?一难于做到;二会使学生无所适从,最终不利于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故应择主流,有所选择地讲授。

第三,语言和文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比如以前说中国人的谦虚,听到赞扬总说“你过奖了”“不怎么样,让你见笑了”等等。但据调研表明,现在的年轻人听到赞扬有近一半说“谢谢”或其他类似肯定的话。故在文化教学中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能严格遵守文化规约,也意味着教师要与时俱进。

三、结语

21世纪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社会发展必将使跨越不同文化的人类交流愈加频繁。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实际的涉外交际能力是最终目的。而语言技能的提高转化到语言运用能力提高的过程中,时刻都会受到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冲击。我们应在如何打稳、夯实语言基础的同时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从而促进不同语言、文化间的和谐交流与沟通。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第5篇:社会教育理论范文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10009)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

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斯金纳非常重视强化的作用,他认为,任何习得的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这在儿童的行为矫正和教学实践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但无论是华生还是斯金纳,他们都排斥对中间心理过程的研究,只研究看得见的行为,而忽视了看不见的意识,把心理学变成了一门“无脑”的学科。他们把儿童当成了只会对刺激做出反应的机器,而忽视了儿童在发展中的主动性。

到了班杜拉这儿,他给行为主义加入了认知的成分,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在班杜拉看来,儿童总是“张着眼睛和耳朵”观察和模仿那些有意的和无意的反应。这种观察学习不一定具有外线反应,不依赖直接强化,包含着重要的认知过程。

本文主要从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观察学习、自我强化和自我效能感来看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作用。

一、从“过家家”看观察学习

几乎每个孩子小的时候都有玩“过家家”的经历。他们装成小大人的样子,女孩子们穿上妈妈的高跟鞋,涂上口红,摘些树叶当菜炒,把布娃娃当成孩子一样照顾。男孩子们打上爸爸的领带,拎上公文包“去上班”……

丢手绢、老鹰捉小鸡这类的游戏往往都需要由大人或者年长的孩子教,而“过家家”似乎从来都没有人教,孩子们就自然而然地会去那么玩。

这其实就是儿童通过观察学习在模仿大人的世界,学着大人的穿衣打扮,言行举止。并且孩子会倾向于模仿同性家长的行为,这同时形成了孩子最初的性别角色认同[1]。一般来说,他们会觉得女性主要是照顾家,做饭、带孩子,而男性则更多的会去工作养家。父母对孩子照顾得很周到,孩子也会学会照顾别人,很明显的表现就是对布娃娃的照料。

人们经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起到了榜样的作用,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二、做家务换零用钱

有一些家长会让孩子通过做家务的方式来换取零用钱,他们希望孩子不要变得娇生惯养,能够帮父母分担家务,同时也能知道钱得来不易。但是这种方式真的好吗?

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太欣赏这种方式。我觉得这种斯金纳式的强化虽然立竿见影,成效显著,但是太过功利,而且一旦强化物消失了,形成的习惯可能就会很快消退。一旦父母不给他们零用钱了,再叫他们去做家务的时候,他们会很理直气壮地说:“没有钱我才不干呢!”这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让孩子学会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另外可能还会导致孩子特别功利,只会为了达到目的才去做一件事情。这样的孩子可能没有爱心和同情心,会变得很自私。

马克·莱珀和戴维·格林对斯坦福附属幼儿园的学前儿童了一个实验[2]。介绍几种游戏,接着两周,在一旁观察孩子们花多少时间来玩这些游戏。到了第三周,有些班级的孩子被告知玩这些游戏会得到奖赏,而其他班级的没有奖赏或者是会得到意外的奖赏。正如预期,奖励增加了孩子玩这些游戏的时间。但是接下来几周,当不再有奖赏后,发生了什么事?那些曾被告知会获得奖励的小孩突然对游戏丧失了兴趣,几乎不再玩这些游戏。相反的,那些从未得过奖赏或只是得到意外奖赏的小孩更多地会继续地玩这些游戏。

这个实验显示:酬赏有时会产生反作用,会损耗孩子对一项活动的内在兴趣。这种损耗性影响被称作过度辨护效应,指个人在解释自己行为时,过于强调显见的外在因素反而忽略了从事这项活动的内在因素。因此,问孩子为什么要做家务,他们会说是为了零用钱,而不会想到是为了帮助爸爸妈妈。一旦没有了零用钱,他们就没有做家务的理由了。就算他们想要帮助父母分担家务,酬赏的效果还是凌驾其上。

我觉得,如果要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就应该让他们觉得做家务本身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而不是为了得到钱。可以先从小事做起,比如,做饭的时候一家人一起行动,爸爸洗菜,妈妈烧菜,孩子放放碗筷。逐渐的,让他再多做一些,洗洗碗,扫扫地。通过享受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孩子就不会觉得做家务是件很讨厌的事情了。

在这个过程中,爸爸其实还起到了榜样的作用。在很多的家庭中做饭都是妈妈的事情。爸爸常常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妈妈做好了饭他就去吃,吃完就不管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学习,也会像爸爸一样觉得做家务是妈妈的事情,自己只要负责享受就好了。所以说如果爸爸能以身作则做一些家务,孩子说不定也会学着做家务了。

三、奖惩制度VS自我强化

还有一些家长会按照成绩控制孩子的娱乐时间。我也不太欣赏这种方式。我觉得通过这种奖惩制度来管制孩子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孩子还是不能养成自主学习、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时间的好习惯,甚至还会产生副作用。因为往往越是被禁止的东西就越让人想要得到,家长越是限制孩子的娱乐时间,孩子越会想法设法挣脱父母的控制。而且,父母不可能一天二十四个小时盯着孩子。所以,当父母不在的时候,孩子就可能会加倍地放纵自己。我就听说过有些孩子的爸妈不让他们看电视,他们就趁爸妈出去的时候偷偷看,看的时候还得时刻保持警惕留心爸妈有没有回来。只要一听到动静,马上关电视,装作一直在写作业。“聪明”的父母只要摸一摸电视,就会发现电视是烫的。

所以说我不赞成这种做法,我更推崇班杜拉提出的自我强化。通过自我强化,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内部价值观与行为准则,以自我奖惩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强化的前提是孩子必须为自己设立一个行为目标,并有评价的标准。当行为越接近自己预设的目标时,孩子就会感受和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3]。

但是毕竟,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父母要对孩子进行一些引导,帮助孩子设定恰当的行为目标,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我父亲在我上了小学之后,跟我一起制定了一张双休日的时间表,安排好每天的上午、下午、晚上分别应该要完成哪些事情,完成之后我就可以自由安排了。然后他会抽空检查一下我的作业,确保我没有为了完成任务快点去玩把作业乱写一通。

“一起制定”这个很重要,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自主权,尊重他们,适当地给出自己的意见,帮助他们合理分配任务。因为这个时间表是自己参与制定并同意的,他们不会抵触,会很乐意执行。并且会形成自我强化,告诉自己,完成了任务,就可以去玩了。因此他们会高效地完成作业,同时还能提高自我效能高。这样慢慢的,孩子就会学着做自己的主人,自己管理自己的时间。

上了初中之后我父母在学习上几乎就不管我了,因为他们对我很放心,知道我自己可以安排得很好。

可是很多父母总是单方面安排好孩子的作息,上午去奥数班,下午去练钢琴,晚上得写作业不许看电视。孩子当然不乐意,可能还会故意做什么都慢慢吞吞的。因为就算他们完成了这个任务,还会有接连不断的下一个任务,没有玩的时间。他们就会想:“那还不如偷懒做慢一点,还可以少做一点呢。”

参考文献

1.张晓梅.传统游戏与儿童心理发展.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23(2):136-140。

第6篇:社会教育理论范文

摘 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在更新教学理念、变革教学方式的同时,也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而建构一个符合学生需要、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文章从落实课标教材、尊重学生学情、优化教材内容几方面,研究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内容选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8-0085-01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在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有效性方面还存在很多误区。本文就如何选择历史与社会教学内容进行论述。

一、落实课标教材,减少信息繁杂,打造低碳教学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制约着教学内容的选择。因此,紧扣课程标准,落实教学目标,合理运用教材内容,深入解读文本资源,是提高课堂实效之本。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忽视课程标准、脱离教材内容的教学时有出现。例如,在七年级“发掘美好情感”这一课的备课中,教师在没有深入解读教学目标和理解教材内容的前提下,选择在网上下载了各种关于本课的课件,整合了一系列关于本课的教学资源,从音乐、绘画、雕塑、文学、舞蹈五个方面,通过展示大量的绘画、雕塑、舞蹈、文学作品以及播放了六段有关的音乐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其中的美。整堂课学生忙着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却没有时间真正用心去感受。教师只想着让学生欣赏到各种美的作品,却忽略了本课让学生用心去发掘感悟生活中的美的教学目标。所以,在最后教师设置的环节“谈谈你的收获”时,学生只能讲:“我们今天欣赏了很多音乐、绘画等作品,音乐很好听,画也很漂亮。”因此,这堂课所选的教学内容既不经济“环保”,也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认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回归教材内容、落实教学目标,打造低碳教学势在必行。

二、尊重学生学情,避免照本宣科,回归真实课堂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尤其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学情。然而,部分教师高喊着“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口号,用多媒体教学作为掩护,美其名曰“信息化教学”,实则换汤不换药,依然走着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模式老路。例如,教师在第二次教授“发掘美好情感”这一课时,照搬课本教材,在感受绘画之美时展示课本中的《格尔尼卡》这幅画,并提问:同学们在欣赏这幅画时是怎样的情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接着教师又展示课本中的《背影》一例,问学生:作者是怎样介绍父亲的,父亲的美体现在哪里?整堂课下来学生们还是毫无兴趣。究其原因,教材内容如抽象画《格尔尼卡》,学生难以理解,而《背影》又是八年级语文中才有的文章,七年级学生根本不熟悉,就更谈不上体验其中的情感了。可见,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合理选择教材内容和课外资源。因此,教师在第三次教授“发掘美好情感”时,摒弃了前两次所选的教学内容,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抓住了学校举行艺术节和社团展示的契机展开教学。首先,教师用幻灯片播放了社团展示中展出的书法、篆刻、音乐、绘画、摄影等的照片和视频,让学生体会到艺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紧接着,教师让学生欣赏了艺术节演出的《乐在书中学》的舞蹈,请观众和参加舞蹈的表演者谈感受,让大家感受到美是需要用眼、用心去发现的。另外,还出示了“最美班级”获得者,让学生谈谈班级环境的变化,引出“美就在身边”。最后,教师还展示了艺术节后学生的感言,让学生感受到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影响。由于教学内容源于学生生活实际,有些学生甚至是教学内容的亲身经历者,所以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浓厚,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教材内容,打破权威思维,力求思辨学习

教材当然是教学内容的首选,但并不是唯一的选择。教师要尊重教材,但不必死守教材。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具体的情境出发,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大胆取舍,重新组合、调整、优化教学内容。例如,教师仔细分析了初二学生认知心理的发展水平后,在教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时,并没有直接按照教材顺序教授,而是以时间为主线,穿插所涉及到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内容,力图使各时期的历史教学内容更饱满,同时列出图表加以比较。这样,学生学习热情饱满,使这节课获得了非常好的教W效果。

四、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时,不仅要深入研读课标、教材,而且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同时,教师要学会对教学内容优化整合,加以创造性处理。当然,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在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上还要考虑很多因素,如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择等。教师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因材施教,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陈惠.多元文化教育视角下的历史与社会教学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2).

[2]童丹霞.新课改背景下关于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08).

第7篇:社会教育理论范文

一、存在问题:

我局通过多种形式征求意见和建设,认真听取有关部门、个人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对反馈回来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梳理、深刻查摆,分类汇总,我局机关效能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作风建设方面

1、宗旨意识不强,服务意识差,个别同志有,傲慢高高在上,群众观念淡薄,态度不好、不够热情,让人感觉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2、缺乏干事创业激情。个别同志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因循守旧,不注意加强学习,不注意更新知识,不注意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工作靠领导催,思路靠领导拿,文件靠领导改,无干事创业激情。

3、个别同志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办事效率不高,工作推诿,办事拖拉,不守时限,工作敷衍了事,质量不高,时常出错,影响效率。

4、纪律松懈。个别同志上班串岗扎堆聊天,或在办公时间用电脑打牌;上班报个到,中间脱岗,上街购物买菜,时常迟到早退,工作时间不在岗,群众来办事找不到人,无法办理。

5、个别同志奉献精神不强,干事喜欢讲条件,讲报酬,工作不热情、不积极。

6、局领导班子深入基层少,为基层财政所办实事不多,对干部职工关心不够。

(二)效能建设方面

1、财政资金申请、拨付程序不够科学规范,环节过多,手续繁琐,效率偏低。经费划拨没能按限时办结制交办,不能及时审批、划拨,划拨时间跨度过长,资金不及时足额到位,影响工作开展,经费报告不及时办理,重要文件管理不严格,有丢失现象。

2、信息告知不充分。经费审批、划拨情况没有向申请单位作有关答复,办理结果不明。对手续不全的事项,没能做到一次告知,二次办结。

3、没有公布办事的流程或承办人单位和个人,群众前来办事去向不明。

4、财政预算公开透明度不大,各部门和单位预算对预算安排情况了解不多。

5、工作不够务实。提案需要作出具体答复的,答复只过于表面化,没有具体实用性、操作性。没能充分发挥财政作用,在政策上没能给予大力支持,对于纳入财政供养、各项经费、津贴补助的预算安排,财政没能给予充分考虑或是力度不大,影响工作开展。

6、财政监督乏力。对一些重大支出项目没有进行全面追踪监管,没有监督资金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对财政资金是否发挥效益置之不理,无人过问。

7、对新会计制度没能及时大力宣传,没对会计人员加大培训力度,对企业业务指导少,不利于企业财务管理。

8、队伍管理力度不足,清闲不作为的人多,建议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业务工作能力,达到人尽其责,促进办事效率。

9、效能建设监督缺位。已制定的相关机关效能建设的制度、规定没能严格执行,或执行走样,甚至置之不理。

10、在建立健效能机制,坚持以制度管人,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做得不够。

对于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设,局领导明确表示,具备条件马上改的,要立即做出整改;对不能解决的,局领导表示将会有关情况向有关部门汇报反映,共同探讨研究对策,争取在下一步工作中加以整改。

二、深刻剖析原因

1、召开专题讨论会。一是召开领导班子讨论会,分析本单位存在问题的原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出整改方向和措施。二是召开全体干部职工讨论会,每个干部职工都在会上都作了发言,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查找本单位和个人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整改方向和措施。三是撰写书面剖析材料。单位和干部每个人都能认真撰写好书面剖析材料。内容包括:作风和效能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以及整改方向和措施。书面剖析材料都能按要求呈领导审阅。

2、深刻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召开专题讨论会,把造成问题的各种可能原因列出来,进行全面分析,然后找出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分析存在的问题是看它因为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工作作风不正造成的,还是因为体制机制不完善,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不科学,审批办事程序不合理造成的,或是因为个人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造成的。

3、存在问题的根源:

作风建设方面思想根源主要是:

少数干部职工服务态度不端正,语气伤人带刺,人为设置障碍,服务宗旨意识不强的思想根源在于,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思想和“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观念,是个人放松人生观、世界观改造,弱化服务意识的具体表现。

部分职工因循守旧的思想根源在于,一些职工自我感觉良好,小富即安,存在不思进取的落后思想,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死搬教条,不注重政治、理论、业务学习。

个别股(室)对局党组、局行政安排部署的工作打折扣、掺“水份”,贯彻不力的思想根源在于,只顾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而不顾大局、整体利益。

少数职工作风懒散的思想根源在于,缺乏用严肃的纪律约束自己,缺乏雷厉风行,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工作作风,缺乏知民情、了民意、化民怨的基层服务意识。

个别干部工作推诿,效率不高的思想根源是布置工作任务不具体,责任不明确,措施不落实等问题的思想根源在于,业务知识水平不高,缺乏实干精神,是工作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不强的集中体现。

效能建设方面思想根源主要是:

解放思想不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较少。思想不够解放,就如何抓好财政各项工作与服务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问题上,眼界还不够开阔,力度还不够大。

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大胆履行财政职责不够,被动应付工作时较多,主动想问题、办事情,开展好工作做得不够好。

思想不够解放,结合财政工作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执行上级的各项政策和决定还做得不够好。工作上按部就班,胆子不够大,工作主动性还不强。

敢抓敢管的力度不够大,队伍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严格以制度管人,在奖惩上做得不够好,有怕得罪人的思想,对财政存在的问题,没有狠下决心予以纠正;思想上对建设重视不够,行动上认真当作一件大事抓得不力;结合财政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明确一定时间内的建设重点还做得不够好;在把工作与思想政治作风建设的目标、内容融为一体,建立有效的机制上抓得不够。

三、整改情况

(一)具体整改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作出以下整改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整顿作风,加强学习教育,努力提高机关干部素质和能力。

(一)加强干部思想素质教育。整改措施责任领导是饶桂胜局长,责任股室是办公室,责任人是程文华。

通过加强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着力解决机关岗位意识淡漠、责任感不强等问题;强化宗旨观念教育,着力解决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个人利益至上、服务对象错位等问题;强化全局意识教育,着力解决利益部门化、权力利益化等问题;强化勤政廉政教育,着力解决“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坚决克服刁难群众、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和给了好处乱办事等突出问题。计划今后每周一早上开全体干部职工例会,强化思想道德学习,每个职工每期都要写一份学结。责任人负责制定每期思想教育的学习内容、课程安排。此项整改措施现已落实并坚持实行。

(二)加强干部业务素质教育。整改措施责任领导是饶桂胜局长,责任股室是人教股,责任人是张一莎,配合股室是预算股、国库股、会计股、法规税政股。

通过加强机关干部的业务知识培训,努力掌握做好本职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增强履行岗位职责的本领、服务发展的本领和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计划每月开展一期与当前财政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培训课程,各责任人负责制定财政业务知识学习内容、课程安排,每个职工每期都要写一份学结。此项整改措施现已落实并坚持实行。

2、进一步理顺股室职能,明确岗位职责。整改责任领导是陆业安副局长,责任股室是办公室,责任人为程文华。

现已按照相关文件,合理调整内设机构,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能、权限和责任,解决部门权限不清,造成投资者和群众办事难,机关办事效率低的问题。对职能股(室)进行一次职能全面梳理,对交叉重复和职责不清的进行专项集中清理,重新规范和界定部门职能,理顺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做到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确需多个部门负责的事情,明确主办和协办部门。同时,优化再造业务和审批流程,压缩机关内部运转时间,大幅度提高办事效率。规范行政行为,解决行政行为不规范,部门利益至上,有利就争、无利就推、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扰民等突出问题。整改措施现已落实。

3、合理调整人员,制定好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做到人尽其责,才尽其用。整改措施责任领导是陆业安副局长,责任股室是人教股,责任人是程文华。

责任人负责制定各股室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细化到个人,现已对股机关各股室人员按照“选贤任能”的原则进行合理调配,并将各股室工作职责、工作制度上墙,工作人员也设立岗位卡,工作职务,工作职责,进一步改善办公环境,提高办公水平和效率。此项整改措施现已落实。

4、整顿工作纪律。整改措施责任领导是卢华生纪检组长,责任股室是监督检查股,责任人覃艺伟。

实行上下班指纹考勤登记,制作职工去向图,安排人员负责明查暗访监督巡视,对上班迟到、早退、缺岗、不在岗且无正当理由的,或上班玩游戏、扎堆聊天、炒股票等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的同志进行记录查处、并于每月终对违纪人员进行通报批评。整改措施现已落实并坚持实行。

5、整顿工作人员不思上进,得过且过工作作风,积极开展“创文明、争先进、评优活动”。整改措施责任领导是陆业安副局长,责任股室是办公室,责任人程文华。

现我局与各股室、各乡镇财政所签订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实行工作绩效考核,制定奖罚分明的工作任务及作风纪律、效能建设制度,做到奖罚分明,表彰先进,鞭策落后。此项整改措施现已落实。

6、深入基层开展办实事、办好事活动。整改措施责任领导是梁武强副局长,责任股室是办公室,责任人程文华。

我局现已召开班子会议,研究制定了局各股室与各乡镇财政所挂钩帮扶联系制度,并规定要为基层财政所办一两件实事、好事,年终将帮扶工作成效纳入目标管理责任状考核。现整改措施现已落实。

7、重新修订科学、简化、方便的经费划拨程序。整改责任领导是陈春红副局长,责任股室是办公室、预算股、国库股,各股室做好配合,责任人为各股室责任人。

局党组召集各股室负责人、具体业务人员进行座谈调研,重新修订经费申请划拨方案,制定出更科学化、简化的流程,报政府审批。现已修订《关于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拨付管理办法》报政府审批,下一步计划组织人员到外地市、县考察学习关于财政经费划拨有关的先进经验和方法,不断地完善改进我县的经费划拨程序。

8、制定严密的经费报告办理手续。整改责任领导是陈春红副局长,责任股室是办公室、预算股、国库股,各股室做好配合,责任人为各股室责任人。

现已制定了严密、规范的经费报告办理手续:安排办公室一名专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配备一本经费报告办理情况查询簿,记录每笔经费报告每一环节的办理情况,使经费报告流程一目了然。①对各单位呈送来的经费申请报告进行审核,并做好登记签字,办理时限为随到随办。②将经费报告呈送局领导审批,办理时限为收到报告一日内办理。③局领导批示办理意见,办理时限为二个工作日。④专职人员按局领导批示意见,一是将报告交相关股室审核拟出意见,二是交相关预算股、国库股办理经费划拨,三是呈送政府审批,各环节都需经手人签收,办理时限为收到局领导批示的报告一日内办理。⑤将政府审批后的报告或相关股室审核后的经费,呈送局长审阅批示,办理时限为收到报告后一个工作日内。⑥将局长审阅后的报告交给预算股、国库股办理划拨手续,或呈送政府审批,办理时限为一个工作日。对不予审批办理的报告,要一日内将有关情况告知申请报告单位;对紧急、重要的经费报告要做到随到随办随告知办理结果。现整改措施已落实,下一步计划与政府联网办公,实现双方对经费办理的每一环节进行共同网上登记,实现信息共享,使我局和政府对经费的办理情况都有全面了解,提高经费办理效率。

9、做好来文来电等交办事项。整改责任领导是陆业安副局长,责任股室是办公室,责任人为程文华。

安排办公室专人负责来文来电及交办事项登记,并及时向领导汇报,对办理结果及时告知有关单位。现整改措施已落实。

10、制定一系列优质、便民的服务措施。整改责任领导是陆业安副局长,牵头股室是办公室,责任人为程文华。

①以“规范、高效、便民”的宗旨,实行文明优质服务,要求干部职工要做到微笑多一点、态度好一点、说话轻一点、脾气小一点、脑子活一点、工作细一点、行动快一点、效率高,对群众的咨询和要求,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②抓好服务窗口建设,重点抓好国库集中支付中心、税收征管和会计管理等服务窗口建设,创建优质文明服务,做到“五有”(有牌子、有场所、有专人负责、有制度、有必要的设备设施),选派好首问责任人,严格实行首问责任追究制。③组织各股室人员就本职岗位的工作流程进行座谈,重新修订各股室的办事指南、办事流程图;印制本单位办理事项的依据、条件、数量、程序、办理时限和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等,提供给申请人,以版匾形式公布上墙,同时以卡片形式印制存放于局办公楼一楼办事指南宣传栏内,方便群众来办事时阅知;此外,开开辟*县财政局网站,将机构设置、办事指南、财政法规、通知公告等内容在网上,告知广大群众,确保办事高效便民。④各股室将职工去向图公布上墙,方便群众前来找人办事。各股室均设置岗位卡,标有工作人员相片、姓名、工作职责。工作人员实行“挂牌”上岗,要求佩戴岗位胸牌,公开身份,便于监督。现整改措施已落实。

11、积极开展财政知识、财务管理教育培训。整改责任领导是陆春红副局长,责任股室是企业股、会计股,责任人为杜军敏、黄品芝。

要坚持深入各单位、企业开展《新会计法》等财政法规、财务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定期组织人员开展培训。现企业股、会计股已组织全县辖区内各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共25个单位32名会计进行了两期电算化会计知识培训课。下一步计划在5、9、10、11月组织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及企业财务人员进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流程操作》、《政府采购法》、《20*年新企业所得税实现条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课程。

12、进一步完善局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整改责任领导是陆业安副局长,责任股室是办公室,责任人为程文华。

现我局已重新修订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三项制度、《*县财政局工作考勤制度》、《*县财政局股室岗位责任管理制度》、《*县财政局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奖惩办法》、《*县财政局文明服务承诺制度》。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坚持以制度管人,以规章办事,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机关效能长效管理机制。

13、定期实行公开政务。整改责任领导是陆业安副局长,责任股室是办公室,责任人为程文华。

针对对照查摆问题阶段重点查摆出来的问题,结合岗位职责和个人实际,就严格执行岗位职责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加强监督、严格问责方面作出承诺;围绕转变作风、提高效能,在整改、服务、办实事好事、执行规章制度等方面作出整改承诺,并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措施、整改责任、完成时限。

结合政务公开承诺制度工作的开展,对财政权力进行全面清理,着力抓好“阳光审批”、“阳光采购”和“阳光收费”,把财政工作主动纳入社会监督之下。

制定了政务公开实行方案,政务公开的主要内容有:财政预决算及其执行情况,重要专项经费的分配、使用情况,机关内部财务收支,投诉途径等。通过政务公开栏、板报、会议、文件、简报等形式公开,计划每月一期。现整改措施已落实。

14、认真做好提案议案回复办理。整改责任领导是陆业安副局长,责任股室是办公室,责任人为程文华。

对群众反映的提案议案,确定专人负责管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的收集、登记、交办、反馈、归档等工作,及时汇报领导,要深入调研了解,联系有关部门,提出具体可行的实施意见,要做好财力排查,视财力情况、轻重缓急,适当安排经费,报政府审批。杜绝往日应付式回复,并将办理情况及时回复给相关单位。整改措施已落实。

15、加大财政监管力度,实行资金效绩评价,对资金实行全程追踪监督,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整改责任领导是陈春红副局长,责任股室是预算股、国库股、各业务支出口,责任人谭红星、钟文专、各业务支出口负责人。

我局已组织相关人员重新修订《*县专项资金绩效考评方案》,对专项资金严格实行县级报帐提款制,专项资金按照专人管理,专帐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严禁挤占挪用,严格按报帐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和手续进行报帐,要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和有关报帐程序及时拨付开发资金,对资金用途进行跟踪检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并对专项资金实行绩效考评,提高资金全用效益。计划在7、8、9月份对扶贫资金、教育经费农村税费改革资金、社保资金、国债资金和转移支付资金进行一次专项大检查。

16、加大群众评议、听证质询活动。整改责任领导是陆业安副局长,责任股室是办公室,责任人程文华。

计划5月份开展一次评议、听证质询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下访征询、投诉意见箱等多种形式开展评议。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监督员和各方代表参加听证质询,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财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意见和建设,不断地完善财政工作。

17、加强机关效能监察工作。整改责任领导是卢华生纪检组长,责任股室是监督检查股,责任人覃艺伟。

①落实行政效能监察机构和人员,负责本单位的效能监察和效能投诉受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投诉制度,通过设立意见箱,在财政局网站设立局长信箱、投诉信箱,拓宽机关效能投途径,加大监查投诉力度。②开展经常性的行政效能监察活动。重点监察违反“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的行为,建立了一套明查暗访、投诉受理和监督考查制度,促进工作由被动式服务向主动式服务转变。③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跟踪督查,对反映的办事拖拉、态度生硬、服务不好、、违法违规等问题,及时查实、及时处理、及时反馈,发现一起严惩一起,决不姑息迁就。整改措施已落实。

(二)进一步强化“两进一充分”和“三个压缩过半”工作。我单位应进入行政审批大厅的项目有征收契税及耕地占用税,已于20*年4月11日全部进入政务服务中心,占应进比例100%。进入大厅的审批事项中,除契税、耕地占用税减免未给窗口授权外,有关手续都完全授权给窗口。纳税人来办理纳税业务、材料齐全、审验无误的做到当场办对,无需再请示报批;材料不齐全的,告之应补充的材料,待材料补全后即给予办结。契税、耕地占用税减免,在一般情况下,材料齐全的可当场办结,时间不超过7个工作日(需报上级部门审批的除外)。

第8篇:社会教育理论范文

关键词:社会学 宗教 伦理道德

一般而言,宗教是一套完备的信仰体系,包含了对神明的信仰与崇敬,和对宇宙存在的解释。在人类社会现象中,宗教存在久远,分布广泛,影响深远。步入21世纪的今天,宗教没有因为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消逝;而是从其自身的变革,比如对科学做出让步和对世俗社会的妥协等,做出世俗化的变革,既保持着它的传统,又顺应时代要求走向复兴。宗教以各种形式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它是一种具有强大反作用的社会意识,它的复兴也必然会从各方面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何正确地对待宗教、把握当前宗教在社会存在中的意义与作用是我们需认真看待的问题。

一、20世纪宗教复兴的表现

(一)、社会变革与转型背景下的宗教复兴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兴起了宗教复兴的狂热。究其原因,文献[2]一文指出:人类社会在20世纪所经历的变革,其深度和广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世纪。变革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发生普遍的转型,社会变革与转型促成了这场全球宗教复兴。从历史上看,在人类社会的所经历的若干重大变革,宗教受着社会的变革与转型的巨大冲击,影响着宗教的衰退与兴盛。对宗教与社会变革关系的研究,各国学者一直给予了高度关注,力图分析这场宗教复兴的原因。本文认为全球化的社会变革与转型,是这场宗教复兴的背景和推力之一,其复兴的原因本文不作分析。

(二)、从宗教信徒人数的增长来看待宗教发展的现状

据《国际宗教研究学报》发表的《2001年度世界宗教工作统计表》统计,见(表1.图1.):表1和图1对1900年、1970年、2000年三个阶段全球总人口以及各宗教信徒人数做出统计;并依据人口发展趋势,宗教发展趋势对2025年的宗教信徒人数做出了预期计算。从图表的趋势来看,各宗教的信徒人数的增长与全球总人口的增长具备一定的线性关系,宗教伴随人口的兴盛而繁荣着,从这可说明在现代社会宗教的已经复兴。

美国宗教社会学家斯达克认为,宗教在向世俗化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会自我约束,而且会发生两个补偿性的进步现象,即宗教的复兴和宗教的创新。我国学者也认为,当今世界宗教的一大特点是面向社会、面向现实、面向自我人生。世俗化、公民化、是现代全球宗教的主要发展趋势。综上所述,20世纪宗教自身表现了出强大的发展势头,这源于世界各大宗教在当代时期的世俗化、公民化自我调整。

(三)、中国宗教在现代社会的发展

改革开放、落实宗教政策以来,中国各宗教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发展。可统计的三大宗教信教人数,在1980到2000年期间,从一千多万增加到了六千多万。佛、道教的教徒人数也在一千万以上。中国各族信教人数有1亿多。从这一发展趋势上看,宗教信徒人数还将持续增长,但同时受着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国际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仍然遵从自身发展规律,不会无限制的发展。

二、宗教的社会整合功能,宗教同伦理道德的互补。

宗教之所以广泛而久远地存在着,是因为它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历史、文化价值。宗教的价值在传统社会具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在人类早期社会,维系社会存在做合理性说明;二是对人类认识世界、解释世界提供解释手段;三是影响、约束人的观念和行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宗教坚持着世俗化的自我调整,以适应时代的变化。那么在现代社会中的宗教,它还具有在传统社会的那些价值吗?

本文认为:尽管宗教在现代逐渐淡出了社会的主要舞台,衰弱了政治、教育领域的价值,但它独特的意识形态、文化形态、以及宗教自身特质仍具有着独特的价值。

(一)、宗教在现代社会的整合功能。

西美尔认为,在现代社会,社会细致化的分工导致了竞争,进而导致现代社会分化。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迫使个体进行分工,这样就导致了个体之间更加相互依赖。个体与个体之间通过交换产品、人格类型的互补,实现社会整合的稳定。但这种分工系统自身存在矛盾:个体的竞争意味着个体相互排挤,意味着社会分裂。在现代社会中,细化的分工导致了个体与个体间的社会关系失去了平衡,把个人挤压在某个局部领域,违背了人的天性本质。

由于宗教是个体灵魂的得救,是个体与绝对者的直接对话,所以它不需要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补充和相互依赖。个体在信仰中通过与宗教绝对者的对话实现个体性的存在,而这一过程与个体在世俗社会的发现和实现自身个体性是同一过程,两者构成了同种实现。个体在宗教中的存在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社会化,宗教可以在个体中发挥社会功能,它可以摆脱个体依赖于世俗社会组织的整合手段,所以摆脱了被分化的命运,从而保留的个体的完整性。

但是辩证看待宗教在现代社会的整合功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宗教功能有其自身的适用范围,它逾越不了社会的其他领域,它只在个体中发挥社会功能,是个体生命意义的解释、灵魂的救赎、和人生态度的解读实践。尽管如此,宗教对社会功能、宗教对个体功能作用的发挥,对弥补现代社会的分化仍具有一定作用。

(二)、宗教与现代社会伦理道德的互补

一般意义上的世俗伦理道德是指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其调节的对象都生活在世俗社会中。从文化角度看待宗教,宗教属于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宗教与伦理的结合并不存在理论上的障碍。尽管他们有着各自的独立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宗教道德与世俗伦理经历了混同—相分—互补的过程[8],最终互补融合。在世界不同历史时期,宗教在维护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就社会发展而言,应该历史地肯定其积极意义。宗教是信仰者对神的虔诚信仰,对神的敬畏感,这种心理影响对人们道德行为的监督与制约起到了良好作用。当宗教文化已经被广泛被接受的当今时代,宗教道德向社会、人们提出的道德准则,也能被教徒以外的广泛人群所接受。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仍有许多人们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和种种不能接受的丑陋社会现象,在科学和世俗伦理对此无力做出解释时,这些现象会对社会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而宗教的信仰功能、调节功能可以帮助人们调适对自然界偶然性现象的认识;对自身软弱性、自身认知缺乏性给予调节与慰藉,给予人们精神上带来一种平衡。从宗教的特殊作用以及宗教道德的共性来看,它和社会伦理一样,两者可以相互补充,一同调适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以及与社会的关系,促进社会秩序的良好发展。

小结

宗教有各种各样的影响,或积极或消极。在现代社会中人类面临的问题很多,本文从宗教复兴现状、以及宗教价值的积极面展开研究,正确看待宗教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希望能为我们应对现代社会的诸多问题提供一个宗教的视角。

参考文献:

[1]万林艳.宗教在现代社会的复兴,廊坊师范学院学报[J].2006.9(22-3):61-65

[2]王晓朝.现代社会与宗教发展的趋势,上海大学学报[J].2009.9(16-5):63-75

[3][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731

第9篇:社会教育理论范文

[关键词] 社会交换 知识型员工 员工激励 隐性激励

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 )是霍曼斯等人借用经济学概念来解释社会行为有赖于相互强化而得以持续发展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具体而言,社会交换指的是存在于人际关系中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交换,其核心是“互惠原则”。这里的报酬与成本并不限于物质财富――成本可能是体力上与时间上的消耗、放弃享受、忍受惩罚和精神压力等,报酬也可能是心理财富(如精神上的奖励、享受或安慰等)与社会财富(如获得身份、地位与声望等)。概括起来,社会交换理论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明:报酬(reward)- 代价(cost)= 后果(outcome)。如果双方所得到的后果都是正向的,则关系将持续下去;如果双方或一方所得的后果是负向的,彼此之间的关系将出现问题。

针对该理论,本文认为,报酬即是收益,代价即是付出,通过对员工与组织的收益和付出的深入,进一步研究组织内员工激励过程。

一、员工与组织的收益与付出分析

组织与员工双方的收益与付出存在必然的联系,要员工激励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首先要全面分析组织与员工双方的收益与付出。

1.员工的收益与付出

员工的收益与付出都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类,其中:

显性收益是可货币化的收益,主要是指外在薪酬,即为员工提供的可量化的货币性价值。比如,基本工资、奖金等短期激励薪酬,股票期权、认股权、购买公司股票、股份奖励等长期激励薪酬,退休金、医疗保险等货币利,以及公司支付的其他各种货币性开支,如住房津贴、俱乐部会员卡、公司配车,等等。

隐性收益是不可货币化的收益,主要是指内在薪酬,即指那些给员工提供的不能以量化的货币形式表现的各种奖励价值,它是基于工作任务本身的报酬。具体包括:一是组织财富。工作条件、良好的工作环境和适当的休息、培训与发展的机会、晋升、组织支持他们实现发展的愿望、吸引人的公司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参与决策、更多的责任、个人成长的机会、更大的工作自由和权限、更有趣的工作以及多样化的工作活动,等等;二是心理财富。如价值认同、精神上的奖励、享受或安慰;任务与职业取向的吻合;愉悦感(快乐)工作安全和归属感;崇高感和使命感等等;三是社会财富。如获得身份、地位、声誉等等。

显性付出是容易看得见的付出,具体包括:工作时间、工作强度、体力上的消耗、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等等。

隐性付出是难以看见的付出,具体包括:产出高水平的内激力和承诺,员工为组织的发展作出全力奉献,表现为高能量、创造力、延长作业时间、愿意多干和对工作满腔热情、忠诚、维护公司形象、自觉节省公司资源、具有团队合作精、互助,放弃享受、忍受精神压力等等。

2.组织的收益与付出

组织的收益与付出也同样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类,其中:

显性付出是可货币化的付出,主要是指外在薪酬的支出,具体包括:一致性报酬、福利和工作保障等等。

隐性付出是不可货币化的收益,具体包括: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激励制度、帮助获得晋升、帮助提高工作业绩,培训和个人发展;社会交往;公正、关怀、协商、信任、友善、理解、安全;关心个人生活、改善工作条件等等。

显性收益是可看得见的收益,具体包括:销售收入、利润、工作成果等等。

隐性收益是难以看见的收益,具体包括:组织知识积累、组织声誉积累、组织人际关系的增进、组织业务渠道(产供销)的改善等等。

二、员工激励ETIA模型

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激励的过程,实际上存在着员工收益、员工付出、组织收益和组织付出四者之间相互转换的四个阶段,即:外化、转化、内化和激化。为此,本文提出员工激励ETIA模型(见下图)。

图 员工激励ETIA模型

1.外化(externalization)

外化是从员工付出到组织收益的运转过程。组织内的员工通过显性付出(看得见的)和隐性付出(难以看见的),为组织创造了效益。而组织的收益又包括显性收益(看得见的)和隐性收益(难以看见的);组织特别是企业所追求的当然最终还是显性收益特别是利润的最大化,但组织的隐性收益从长远来看必然会影响组织长远的显性收益,因此,组织需要处理好显性收益和隐性收益以及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组织的收益正是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组织收益的影响因素除外在环境外,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努力的程度,以及员工努力的方向是否符合组织发展的目标。因此,在员工同样努力的程度的条件下,组织的文化和有效的管理将影响员工努力的方向与组织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也必将影响组织的收益程度。

2.转化(transformation)

转化是从组织收益到组织付出的运转过程。通过员工的努力,组织获得收益后,需要给员工付出,包括显性付出(可货币化的)和隐性付出(非货币化的),组织对员工的显性付出就是组织的人工成本,当然对正常赢利的企业来说,组织的显性付出要小于组织的显性收益,其差额部分就是利润的来源。对组织来说,显性付出不是无条件的,必然是受组织的显性收益的约束的。因此,为了有效地激励员工,组织应该在隐性付出方面多做工作。

3.内化(internalization)

内化是从组织付出到员工收益的运转过程。组织付出到员工收益的内化过程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员工激励的效果。组织的付出不一定就是本人的收益,只有满足本人需求的组织付出才是本人的收益。组织付出包括显性付出(可货币化的)和隐性付出(非货币化的),组织的显性付出当然变成了员工的显性收益,但组织的隐性付出并不必然变成员工的隐性收益,原因在于:一是员工的隐性收益是一种心理感知;二是不同的员工是有差异的。为有效激励员工,组织付出一定要针对不同的员工不同的心理需求进行个性化处理,可见,组织的管理者是否善于管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是否熟悉“人性”,高效的管理者会做到在显性付出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更多符合员工个性化需求的隐性付出,从而有效地激励员工。

4.激化(activation)

激化是从员工收益到员工付出的运转过程。员工从组织中得到收益后,感觉到自己在组织中存在的价值,从而内在激励自己努力工作。按照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员工要衡量自己的收益和付出,如果收益与付出的差额是正向的,则员工将继续努力付出(工作);如果这个差额是很大的正值,员工可能会有内疚感,就会增加付出,以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如果收益与付出的差额是负向的,则员工激化过程就可能出现问题,员工就可能会出现消极情绪,从而可能会减少付出,也就是出现“负激励”现象。

员工与组织之间经过外化、转化、内化和激化四个阶段,实现了付出与收益的传递,并最终又产生了新的组织收益。整个激励是一个动态的、递进的过程,称做激励螺旋。当员工的付出完成一次激励螺旋运动、转化为新的员工付出后,新的员工激励过程又开始了。

三、结论

由于组织激励的目的在于激励员工更多的付出,而员工付出的程度又取决于员工对其所得收益的感知,可见,激励员工归根结底必须使员工能感知到更多的收益(包括显性收益和隐性收益),而员工的显性收益受到组织显性收益限度的约束,不可能不切实际地增加,因此,有效的员工激励就是在员工显性收益基本合理的前提下,组织通过加大有针对性的隐性付出,使得员工获得预期甚至超出预期符合个性化需求的隐性收益,这种隐性激励将是对知识员工最佳的激励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向红葛中锋:知识型员工的柔性激励模式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03)

[2]李原: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相关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