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汉语国际教育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于是,汉语国际教育这个专业以昂扬之势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自2013年起,教育部将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和中国学三个专业合称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由于这是一个新兴专业,很多人对其没有准确的定位,于是乎,这个专业便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这个专业都学些什么?
说起中文系,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汉语言文学,其实汉语国际教育和汉语言文学同属于中文系,只是学生学习的课程不尽相同而已。
除去所有的中文系学生必修的入门基础课――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还要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教育学等。可以看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既涵盖了中国语言和文学课程,又涉及外国文化知识及教育学知识,相比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其学生的知识面更为广阔,也更加国际化。
大家平时都在做什么?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大概有三类:学霸型、出国型、工作型。
学霸型和工作型学生是每个专业里都有的。学霸们一般是冲着保研或考研的目标去的,所以在课堂上态度非常端正,课后也会积极地与老师沟通,努力做科研、发论文。以后打算做学术的学生一般会注重加强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相应的文献研究和论文撰写能力。学霸型学生一般会在读研后出国,在孔子学院教几年中文,然后要么留在孔子学院(名额比较少)或者在国外的国际学校、中文教学机构教书,要么回国。回国的话,留校任教的学生也是比较多的,当然,也有转型做其他工作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压力要比理工科的学生少很多,知识也讲究活学活用。
出国型学生相对来说比较特殊。因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特殊性,本科毕业生即可申请成为国家汉办的志愿者并且出国,待遇也很不错,所以很多学生会选择在毕业之后出国两年再回国。在国外的这两年时间里,不论是做培训机构的老师,还是做其他工作,都不失为一次很棒的人生经历。其次,也有一部分同学打算出国攻读研究生,因为这样能更好地深入国外的文化环境,有利于将来和外国人更好地交流,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国际汉语教师。当然,也不乏同学辅修经济学或新闻学的双学位。近些年,受经济和政策的影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出国率最高的是欧美国家以及东南亚国家。
工作型的学生也比较多,这类学生本科毕业后不打算继续读书,而是找份工作迈入社会,所以工作型的学生在校期间就把重心放到社团工作和兼职实习上面去。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本科期间是不能出国做志愿者的,要等到毕业以后才可以。学校一般没有确定的对口出国地区,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来决定要去的国家。
学校开设的第二外语课是德语和日语,此外,还有韩语、俄语、法语等选修课供学生选择。
读这个专业以后能做什么?
在《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中,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走出国门、增强文化整体竞争力已经成为热门的话题。不可否认,汉语现在正在走向世界,因此,我们专业的学生如果掌握了牢固扎实的专业知识,就一定能成为沟通中外文化的使者。
【关键词】民族文化;中华文化;汉语国际教育;传播
一、概念定义
1、传统的中华文化
传统的中华文化大多是指汉文化。不论中国学生还是外国学生所学习的都是汉族文化,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中华文化。因为中华文化除了汉族文化外,还包括众多少数民族的文化。
2、民族文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了汉族以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有许多少数民族也有其自身丰富多彩的文化。笔者认为,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也是中华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汉语国际教育者对此应该有明确的认识。
3、多元的中华文化
在文化方面,我们现代的追求是提倡文化多元主义。追求文化互惠式传播和具有主体性平等的文化传播。就世界而言,就是国各民族的文化共同发展,互相传播和融合。就中国而言,就是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共同发展繁荣,形成独具特色的多元的中华文化。
汉族开创了中华文化的起源,但在千年以上的时间,文化亦逐渐扩散至周边民族和地区,并与其共同发展。因此,中华文化的范畴大于汉文化,它亦包含满族、藏族等不同民族的文化。中华文化是一个丰富多元的文化系统,是中华民族整体智慧的结晶。
二、汉语国际教育中文化传播的原则
1、总原则
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民族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传播也要遵循中华文化传播的一些原则。
在汉语国际教育中该传播怎样的文化有两条原则可以参考(朱瑞平,2006)①第一,介绍传统文化应以那些对现实仍有意义或重大影响的观念、习俗等为主,这些传统文化被证明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内容,比如名胜古迹、礼仪习俗、审美观念、传统节日等。第二,文化课内容以现当代为主。全世界关注中国,是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有其最现实的考虑。中国的现代社会的情境,也我们最需要向世界展示的内容。
2、具体选取文化点的原则
(1)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文化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交际文化、传统习俗、哲学思想等在文化中的体现。它体现了一种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性,是本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生活境遇中累积下来的独具特色的文化成果,也是一个民族得以存在的文化根据。
教师在选取文化点时要以当代的文化视角,去关照民族文化,选取那些具有鲜明时代性和生命力的民族文化。给外国人呈现一个丰富多彩的、时下的中国。就中国的节日文化来说,既要选取汉族的传统节日也有时下比较盛行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例如,中国节日介绍时除了汉族的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还可以适当选取一些有意思的并且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的节日。比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藏族的藏历年等。
(2)系统性原则
汉语国际教育者在选取和教授文化点时,要有选择的最终成系统的教。不能想到哪儿就说哪儿。那样不利于学习者很好的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
(3)语言为主文化为辅
这是汉语国际教育者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在语言教学中一直讲文化难免会引起学习者的反感,甚至抵制。因此,教师应该注意适时适当地进行文化传播。除了专门的文化课以外,教师不能大谈中华文化。应该在语言教学中适当加以文化的教学。比如,在讲词汇时可以加以简要的文化说明。如,“饺子”这个词,除了固定搭配外,教师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中国冬至吃饺子,北方过年要包饺子等饮食习惯。这样既方便学生记忆,同时传播了中国文化,也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三、传播民族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汉语是中国的官方语言,中国推广普通话已经很多年。除了极少数偏僻的民族地区外,绝大多数地方的官方机构都会汉语。因此,汉语也可以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介质,而并非要使用少数民族自身的语言。当然,这其中可能也会出现一些文化误读的现象,就像看中文版的英语作品一样,会遗失甚至误解许多文化内涵。但总体来说,由于中华各民族互相融合,许多少数民族都开始用汉语交流。文化误读也就没有用汉语看英文作品那么明显。
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有助于外国更好的了解中国。比如,湘西的苗族文化走向世界就给世人展示了更加富有神秘感的中华文化。
语言与文化是互为载体的。语言是文化传播的一种工具,文化可以以语言的形式呈现。汉语国际教育者是汉语的教学者,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因此,在教学中应当适当传播中华文化。《孔子学院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指出孔子学院的宗旨和使命是“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 ②民族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汉语国际教育者也该适当适时传播。
我国的对外汉语教育偏重于语言本身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涵义。正如任继愈先生所言:“只教授语言的应用,而不是深入到文化的内涵,只能学到中国文化的表层,无法认识中国文化的本质”。③语言传播的目的是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由此看来,汉语国际教育者既是中国语言文化走向世界的使者,也是中华文化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重要中介。
四、民族文化传播对汉语国际教育者的要求
作为传播者,汉语国际教育者应该做到“深入了解,简易传播”。在此,借用“深入浅出”来进行概括。“深入”是针对教师而言的,尽量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浅出”是针对教授学生来说的。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素养,足够的知识储备,在教授学生时才能找到相对简单易懂的方法,从而提高学习者的效率。
1、深入了解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该培养三种能力: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民族文化传播对汉语国际教育者的要求所体现的主要就是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其中,对于传统的汉族文化,一般教学者比较熟悉。对于民族文化这一部分,学校却很少涉及。因此,作为汉语国际教育者,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知识结构的不足,及时补充。加强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应对以后的对外汉语教学,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
2、简易传播
作为教学者和传播者,教师自身必须有丰厚的中华文化素养。但是,并不等同于在传播过程中要将所有知识都交给学生。教师必须把有些比较复杂的东西简单通俗化,然后再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才能积极有效的接受。
注释:
①朱瑞平.汉语国际推广中的文化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6,(6).
②参见《孔子学院章程》第一章总则
③任继愈.任继愈谈文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0.34
【参考文献】
[1]曹迪.国家文化利益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
[2]邓时忠.论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2(6).
[3]李鸿亮,杨晓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选取与教学建议[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0).
[4]李剑恩.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传播[J].语言文学研究,2011(11).
[5]任继愈.任继愈谈文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0.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跨文化交际;多元识读教学
随着国际格局的不断变化,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上对汉语的重视逐渐加强,国际汉语教学事业如火如荼,对汉语教师的需求在持续增长,这也对国际汉语教师的素质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改革和完善国际汉语教学专门人才的培养体系势在必行,为此我国设置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英文名称为“MasterofTeachingChinesetoSpeakersofOtherlanguages”,简称“MTCSOL”,“汉语国际教育”是指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学。自2007年5月以来,全国近百所大学获批为该专业学位培养单位。2014年,北京理工大学成为第三批开展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单位,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素质、教学技能,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能胜任多种汉语教学任务的专门人才。依据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北京理工大学开设了硕士专业课程《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下面本文将以北京理工大学的MTCSOL为例,探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
一、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012年,国家汉办在旧版《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第二语言教师认证的有关标准和中国汉语教师的实际情况,推出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12年版),简称《新标准》。《新标准》要求汉语教师要“了解中华文化基本知识”“具备文化阐释和传播的基本能力”“了解中国基本国情,能客观、准确地介绍中国”“具有跨文化意识、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并对每个次标准做出了详细解释。在跨文化意识方面,其要求汉语教师了解世界主要文化的特点;尊重不同文化,具有多元文化意识;能自觉比较中外文化的主要异同,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在跨文化能力方面,要求汉语教师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和策略;掌握跨文化交际技巧,能有效解决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问题,并能使用任教国语言或英语进行交际和教学。[1]针对以上要求,北京理工大学制定了《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大纲及课程设置。除了让学生习得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学校更注重对学生跨文化敏感度、跨文化教学,以及跨文化交际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
二、跨文化敏感度的探究
Chen和Starosta在1997年指出,跨文化敏感是一种人们能够积极乐观地理解和欣赏文化差异,以便激发在跨文化交际中行使恰当有效的行为的能力。它可以通过以下六个方面得以解释:自尊、自我监督、思想开放、移情、交际参与度和理性判断。在交际中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和自信,不仅能在交际中建立自我价值和自我成就感,更有利于处理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压力和挫败感。国内外学者对如何测量跨文化敏感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陈国明和Starosta的“跨文化敏感度量表”(TheinterculturalSensitivityScale)在学术界使用较为广泛。跨文化敏感度量表含有二十四项问题,能够反映跨文化敏感的五个要素:即交际参与度、差异认同感、交际信心、交际愉悦感,以及交际专注度。[2]度量表的选项分为五个程度,每一程度对应相应的分数。受访者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进行答题,最后统计分数以判断其跨文化敏感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硕士生将来的就业方向是从事海外汉语教学,因此具有较高的跨文化敏感度是他们必不可少的。北京理工大学会在该专业每届硕士生上课的第一天和课程结束的前一天进行跨文化敏感度的调查。目前,学校已接收两届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对两届学生调查后发现,学期初的调查结果与学期末的调查结果有所不同。学期初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文化差异认同感分值最高,交际参与度和交际信心分值较低,而交际专注度和交际愉悦感最低。这说明学生在学期伊始时已经有了较强的文化差异认同感,在过往的跨文化交际中能够保持积极态度,同时在交际中能专注于互动,但在交际中缺乏自信且缺乏交际愉悦感,即只是完成了跨文化交际,并没有享受其中。针对这一特点,北京理工大学在课程安排上进行了调整,除了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外,还增加了学生与留学生的交流活动时间。学期末的调查显示,交际信心一项的数值上升最多,交际愉悦感其次。这说明,在对《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课程进行一学期的学习后,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有所提高,这能使学生尽可能靠近国际汉语教师的标准要求。
三、跨文化交际课程多元识读教学模型
(一)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传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拥有能够和不同文化的人进行正常而有效沟通的能力。然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就是学习文化,汉语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因此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有更深层的含义。国际汉语教师需要有能力成功传播汉语语言和中华文化,需要意识到跨文化交际中批评地识读对方文化和中华文化差异的重要性,避免“非你即我”的思维模式。这样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通过培养学生的批评识读能力,即通过多元识读教学模式来实现。
(二)跨文化交际课程中的多元识读教学模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已呈现多模态化,因此我们交际和认知的方式也是多模态、多元的,仅仅掌握传统的识读能力已不能完成多元国际环境下的交际。新伦敦小组(NewLondonGroup)在1996年发表了《多元识读教学:设计社会未来》一文[3],认为随着传播媒介带来的交际方式的不断变化,需要通过交互运用不同的交流模式,包括语言文字、图像、视频等不同的符号系统来获得意义。[4]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建构多元识读教学模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批评识读能力,提高在多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效率。多元识读教学模式是指以“新伦敦小组”提出的教学设计方法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多元识读教学的核心概念是“设计”,包括意义的主动设计和社会未来的积极设计,具体地说是可利用资源的设计、设计过程及重新设计。[5]多元识读教学模式由四个要素构成:情景操练、明确指导、批判性框定及改造时操练。[6]北京理工大学依据这四个要素构建了以多元识读教学模式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在课程实际操作中,明确指导是指教师对跨文化交际相关知识的讲授;情景操练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利用书本、视频、PPT等资源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角色转换;批判性框定是指学生通过对跨文化交际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不同文化语境中体会的不同文化含义,深层剖析世界各文化并再输出,提升文化差异认同感;改造时操练是指学生在进行汉语教学活动时能够从跨文化的角度设计教学。北京理工大学按照多元识读教学模型安排了跨文化交际课程,见表1.所有的教学活动均以小组为单位。1至8周的教学活动以教师教授为主,授课内容为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9-14周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通过对教师教授的内容进行批判性思考,消化理解,从跨文化角度展示世界不同文化特征,提升文化差异认同感,有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信心。在课外,安排学生与留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体会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过程。15至16周仍然以学生为主,学生自行选取汉语教学知识点,从跨文化的角度设计教学并演示。
四、结语
关键词: 国际汉语教师 跨文化交际 基本素质
汉语国际教育,顾名思义,自然是教外国人学习汉语。但是,无论对学习者还是对教育者来说,学汉语的背后都有某种动机――为什么学?为什么教?学习者是为了研究中国、跟中国做生意、从事汉语教学、继续求学、来中国旅游等。教育者除了帮助学习者实现上述目标外,还有更重要、更深远的目标,就是让外国人在学习中了解中国、理解中国。通过向世界传播汉语,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这是教育者的追求,也是汉语国际教育的终极目标。
这个目标的实现,国际汉语教师所起的作用不可估量。因为他们担负着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所有教师的文化知识、修养、观念和传播能力,直接影响着外国人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的效果。
作为培养国际汉语教师的摇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此责无旁贷。专业教育中必然会设立专门课程,帮助未来汉语教师获得深厚的中国文化知识,同时帮助未来汉语教师具备与外国人沟通交际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将中国文化知识传授开来。
作为跨文化的汉语国际教育对汉语教师的沟通交际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加多元化的要求。虽然,有的教师穷其一生都不一定全部达到;但基本的要求,通过认真学习、实践历练,还是可以达到的,也就是说能基本满足海外沟通的需要。
国际汉语教师沟通交际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汉语国际教师标准》和研究者涉及和关注的主要也是这一方面素质。如①教师应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够运用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进行交流;②能用较为纯正的普通话以正常语速进行口头交际;③能使用规范、得体的教学语言;④能根据学习者的生理、心理及学习特点选用恰当的交流策略;⑤能在尊重学习者的语言、民族和文化背景的前提下进行交流;⑥能使用各种言语、非言语的手段(如表情、眼神、身姿等)与学生进行交流等;⑦能根据学习者的不同文化背景,选用不同的沟通方式。
那么,国际汉语教师怎样才能具备这些素质呢?
一、端正交际态度,做一个“世界的中国人”
有过国际汉语教学经验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慨,即使教学多年,但要从“骨子”里完全转到对外汉语不止三年五载。这个所谓的“转”之难,不在知识性储备和更新,而是一种新的素质和能力养成。这种素质与能力有赖于汉语国际传播者的全球性眼光,对汉语国际传播的跨文化性有高度敏感性与自觉性。所以国际汉语教师要用客观、公正的眼光看待中国的文化,还要尊重、理解对方的文化,从理解自己人民的文化发展到鉴赏邻国人民的文化,并最终鉴赏世界性文化。
中国文化优秀成分很多,汉语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弘扬,让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国这个历史大国有着深厚的文化沉淀,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作用。对于中国文化中的一些特殊现象,如科举、斗私批修、“”、“三个代表”等词汇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我们一定要以历史的、理性的眼光看待。
对待外国文化,要体现平等、尊重、理解、包容的态度。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民族自豪感的增强,人们常常习惯以中国文化价值评价外国文化,如对待同性恋者的态度是批评的、指责的,认为这是不正常的现象。但这一现象在西方国家中是正常的,是个人的选择,是应该得到尊重的。国际汉语教师既要提高自身的文化敏感性,又要增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能力,设身处地地体会外国文化。
二、提高交际国文化修养,做一个知己知彼的人
法国从2008年开始创立“中文国际班”,由国家汉办输送汉语师资,法方反馈的信息是:不会基础法语、不了解法国文化的汉语教师不能很好地胜任中文国际班的工作。这个反馈信息不仅说明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还说明了跨文化交际中最容易出现沟通障碍的,多是文化方面的问题。所以,国际汉语教师要想在沟通实践中获得成功,还要多方面了解交际国的文化。
第一,了解交际国文化的同时,还要了解对方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张西平认为“了解别人怎么了解我们,我们才能更充分地了解自己”。知己知彼,才能更好地沟通交际。如果外国学生对中国文化背景的了解缺乏或不够深入,就可能以自己文化的标准对汉语教师的行为做出评判。这样的后果,一是学生受自己文化的羁绊,无法全面地、真正地了解中国文化,二是教师的教学目标无法实现,沟通交际效果大打折扣。
第二,重视交际国文化知识的学习,多方面了解交际国文化及风俗。交际离不开赖以生存的文化,赖以生存的文化必然在交际中产生制约作用。一个民族经历漫长岁月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自己的文化。不同文化有不同取向,对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形式、价值观念、等有很大的影响,从而制约人们交际方式和交际习惯。
一是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经典文学作品具有典范性、权威性,最能代表一个时代,反映一个时代的状貌。一个民族的经典文学作品应该是该民族优秀文化的具体体现,是优秀文化的精华部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达到对交际国文化生动、全面、深入、具体的了解。
二是可以通过问询了解。为什么要问询?凭一人之力能够解决的问题毕竟有限。跨文化交际中,产生交际冲突的部分原因是因为交际者忽略了文化差异,按照自己的习惯看待交际国的文化。其实解决办法有很多,可以查找书本,可以向专家请教,还可以跟当地人咨询。
问询前一定要做好规划,问询后做好总结。问询前要考虑好问什么问题,向什么人问,怎样问;问题如何解决的,有哪些思考,是否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是否又衍生出新的问题等,问询之后还要认真记录,好好总结。这样积累对以后教学益处多多。
三、接受实践历练,做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对于没有体验过的事物,认知更多借助课堂或书本,对事物的认知往往带有片面性,体现在跨文化交际中就会以自己有限的认知揣度人和事,最终形成交际障碍。
怎样才能更好地转化理论知识,具备沟通交际能力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接受实践历练。
可以将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分为职前和职后两个阶段,职前阶段以打基础为主,职后阶段以适应为主。职前阶段夯实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意识,训练专业能力。在此阶段,汉语教师专业知识的获取,可以通过专业辅导、培训、自学等方式,专业意识与专业能力可以通过参加一些涉外活动的翻译、志愿者活动及招商引资、贸易洽谈活动等培养和训练,还可以利用实习基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提高。职后阶段主要适应课堂教学、跨文化沟通,沟通交际能力就是在适应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适应阶段,我们会发现针对不同国家的学生,采用的沟通策略要有所区别。如俄罗斯学生,独立性强,与他们沟通时尽量做到科学、理性、实事求是;韩国学生谨慎、稳重、敏感,不太喜欢做中韩文化近缘关系方面的印证,与他们沟通时要注意细节,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尽量避免他们产生排斥或戒备心理。汉语教师的沟通能力必须到实践中学习,因为沟通能力要通过沟通获得,沟通的问题需通过沟通解决。
综上所述,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素质可以从端正交际态度、提高文化修养和接受实践历练三方面入手。具备了这些基本素质,汉语教师为跨文化交际就做好了一般性准备,沟通就会变得顺畅许多。
参考文献:
[1]国家汉办编.国际汉语教师标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2]吴为善,严慧仙.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3]李昊.汉语国际传播视角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培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07).
[4]刘欣.跨文化交际意识与对外汉语师资培养[J].泰山学院学报,2013(04).
[5]王恩旭.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阶段[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05).
第一次被分配到的任务是查询资料。报社查询工作是最基础的,所有报道都需要尊重事实、避免雷同和杜绝抄袭,同时需要运用互联网、报社内部资料库及专业编写软件结合来完成相应工作。想来简单的资料查询工作,第一次任务就让我披星戴月,外加整整一个通宵的时间才勉强完成。实习期间查阅了大量资料,非常辛苦,但也使我接触到了很多以前不了解的知识,感悟到了 “学为所用”的快乐, 并深深地领会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
第一次接到独立采访任务。当听到这个任务时很激动,带着无限激情奔赴采访现场,但到了现场,却发现一切远不如想象的那般容易。采访工作看似轻松有趣,但却是一个充分展示个人魅力的工作,也是自身知识储备的大检验;要细心、大胆、睿智,还要充分地考虑被采访者的感受。记者对采访现场观察的角度和作为游客、亦或旁观者的眼中是截然不同的。我先后走访了“长按濉薄“《救亡日报》旧址”、“廖仲恺何香凝夫妇故居-双清楼”,采访了附近居民,问询了所在地政府管理部门,查阅了大量的史料。跟随采访行程的推进,渐渐进入那久远故事年代,我眼前已然是历史的影像,努力寻找那旧时三层小楼,眼前浮现出那些以笔为枪的文化战士,想起鲁迅先生描述的那些文章是匕首,是投枪,人民欢呼,敌人胆寒;当我从历史的旧照中回到繁华的现实时,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知道,无论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还是以笔为枪无烟的文化战场,都有无数先烈为此付出生命;无论是查阅史料时的心潮起伏,还是看到这三层旧楼的怦然心动,亦或听老人家叙述那个年代点滴往事的黯然泪下,我知道文化传播、真实历史传承的魅力和它的重要意义所在。
第一次编撰新闻稿件。我专业主修汉语国际教育,实习记者期间,所学到的不单是停留在新闻撰写、实地采访技巧,而更深刻体会到文化传承和新闻传播的力量以及传媒的魅力。文学,给予人们无穷的记忆,又把那遥远记忆送向远方;新闻,承载着真实、详实、实事求是、客观反映历史时期的社会意义,真实的历史事件是不需要修饰的笔墨,只需要还原、还原;一个“抗战先锋队”足以让人泪流满面,一个“双清楼”永远会让人们铭记那坚贞的爱情、革命的友谊和对革命至死不渝的执着。让我们用文字吊唁那些坚毅的灵魂,铭记伤痛的历史,清晰自身所背负的职责,竭尽所能,用手中的笔书写对祖国那份柔情、眷恋和热爱。我庆幸我没有专门为了“实习”、“社会实践活动”或者“打工”而盲目的去找一份“工作”,我也感谢《信息时报》社的指导老师给予我足够的空间和悉心、专业的指导,让我在大学学习期间的实习能够将课堂所学有效的契合,让我在重返课堂时能够更有针对性的思索未来工作所需的储备。成功是青睐有准备的人的。
基础理论课的学习是基石,文学与新闻传播的教育是通向未来的阶梯,社会实践是认识和了解社会的桥梁,做为准汉语国际教育者,我们应做华夏文明的传承人,中华璀璨文化的传播者,这是我辈之梦想,也是我辈之使命。
此次职场实习,通过对人、事的观察和思索,通过对实习历程的总结,丰富了经验,增长了见识;通过实习,我更加深信作为在校学生,不能仅驻足于校园,而应走出去,寻找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增加阅历,了解社会,以便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架设梦想起飞的桥梁,为今后工作发光、发热做好准备。此次职场实习的意义不仅如此,我作为一名准汉语国际教育者,我愿意和大家分享我的快乐和收获,分享我们将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更愿意和同学们一起努力接下中华文化传承的火把,通过文化传播工作、汉语国际教育工作向世界人民传递我们的文明和友爱。
报社实习锻炼了我,也提醒我任何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也让我对社会上经济、文化、历史人物、传媒传播和教育等很多方面获得了更深的认识,文化传播是桥梁、是纽带;教育是传承、是延续;社会实践也是桥梁、是平台;通过社会实践让我们能够更早、更多的认知社会,了解职场;通过这次实习,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走访时那些历史画面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告诫我,要铭记历史,承担起历史文化传承的责任。
这次实习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实习中接触到不同行业,如房地产行业,隔行如隔山,有太多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但是隔行不隔理。很多专业知识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训练取得的。只要有好的学习方法,在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开拓视野,努力学习,一定能跟上历史前行的列车,赶上前辈的
【关键词】理工科;来华留学生;招生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国际化教育不断地深入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尤其是来华留学生教育,也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国家对来华留学生教育高度重视,不断地推动了高校的教育改革,极大地提高了高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在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理念、招生渠道等方面问题较严重,与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数量和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现阶段如何有效的开展来华留学生招生工作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国际化战略中理工科院校招生来华留学生的意义
国际化教育就是在全球的国际教育贸易市场中,在国际间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加速教育要素的流动,各国教育互相交流、包容、竞争、共同促进世界的繁荣与发展,适应国际化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形势。留学生教育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由此可见,留学生招生工作的重要性。
1、来华留学生招生工作是留学生教育的源头和根本
众所周知,任何一所高校的生源质量都直接制约着高校的教育发展,来华留学生的生源质量同样影响着国际化教育的发展,如果没有招生工作,没有优质的生源,那么留学生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来华留学生招生工作可扩大高校的知名度
招生工作一般情况下是通过网络推广、去其他国家进行实地招生宣传、参加国际教育会展、设立境外招生机构和聘请境外招生中介等措施,有利地宣传了理工科院校的学科优势,地理位置优势、教育方针政策和管理制度优势等,自然而然地扩大了理工科院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来华留学生招生工作促进了高校的学科建设
留学生招生工作通过对国际人才市场的时时跟踪调查,总结了非常丰富且宝贵的信息,为理工科院校的优化课程设置等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当今以国际化市场为导向的大趋势下,这些信息为理工科院校的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极大地促进了理工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提高了高校的综合实力,更好地发展了高校的国际化教育。
4、来华留学生招生工作提高了高校管理水平
留学生的招生工作不断地对高校的教学和学生管理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无疑刺激着理工科院校要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逐渐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从而保障了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理工科院校招生来华留学生所面临的几个困难问题
1、高校认识不到位,观念落后,相关的制度不完善
不少高校没有认识到来华留学生市场正在不断壮大,没有洞悉来华留学的发展形式,忽视了国际化教育对提高高校国际知名度的重要作用,导致其在制定高校的发展规划时,忽略了来华留学生的教育,有关来华留学生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制定地不够完善,缺乏专业的留学生招生团队,严重影响了高校来华留学生的招生进程。
2、高校招生渠道单一,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高校留学生招生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奖学金生;另一类是留学生服务机构招生。由于政府奖学金生受到国家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且招生数量较少,所以,通过留学服务机构了解高校信息,是留学生选择留学高校的主要渠道。但是留学服务机构一般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在为来华留学生介绍高校信息的同时,会收取高额的费用,甚至优先推荐付费的高校,导致来华留学成本增加,给高校的招生带来障碍。
3、高校留学生教育质量差,品牌性不强
教学质量是高校教育的“生命线”,留学生教育质量是留学生选择院校的最重要的标准。而有些院校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打起了价格战,忽视了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在学科、专业、课程设置上照搬国内大学模式,缺乏对国际市场需求的了解,实用性不强;第二,教学方式和培养模式采用传统的应试教学,甚至直接让来华留学生插班入学,跟国内的学生一样进行中文授课;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导致留学生学习效率低下。
4、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力量薄弱,缺少专业的汉语教学机构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以及理工科院校的特点,大部分理工科院校没有设立专门的对外汉语教学的机构,也没有适度引进专业的对外汉语教师,且现有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也不够规范化,因此,与其他文科类院校或者综合类院校相比,大部分理工科院校教学条件不允许其招收汉语语言类专业的来华留学生,而招收短期语言进修生的教学条件和师资也不甚理想。
三、工科院校加强留学生招生策略创新的几个措施
1、进一步提高高校认识,更新观念
留学生招生工作关系到一所高校的国际知名度及办学水平的高低,所以高校领导要积极转变对于来华留学生招生的认识,更新观念,将留学生招生和国内招生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完善留学生招生及管理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在校内组建专门的留学生招生团队并给予资金上的支持,以保障高校留学生招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2、拓宽高校招生渠道,加大招生宣传力度
拓宽高校招生渠道,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是顺利开展来华留学生招生工作的重要渠道。首先,高校可以设置英文网页,介绍高校自身的专科设置及课程优势,在网站上展示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并同步在国内外知名招生网站上推出,以增加高校的知名度;其次,通过与培训或者旅游相结合的方式,比如夏令营、冬令营以及由商务部主办,各高校承办的各类援外培训项目等,吸引国外留学生和培训的学员们,以此为切入口,把他们作为对外宣传的一个桥梁,向其介绍中国的中医、针灸、太极、功夫等特色学科,引起国外学生的兴趣;最后,引入多元化投资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留学生招生和教育经费的投入。
3、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实施品牌化战略
部分高校在地理位置、环境、师资力量等硬件方面确实无法与大城市的高校相抗衡,但我们要善于发现自身的优势,取长补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声誉及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高校要在了解国际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并引入国际性课程;改革原有的教学方式,大力推进双语教学,缩短来华留学生的学习周期。
4、提高为留学生服务的水平
首先身为留学生管理的工作人员要深度认清自己的角色,充分解决角色转换问题,始终树立服务意识,变“管理”为“服务”,为留学生提供生活学习娱乐等各方面的服务。让留学生在异国他乡也能深深地感受我们对他们如亲人般的爱护,只有这样,留学生才能觉得温暖,觉得物超所值,甚至自觉地为学校做广告,实现口碑宣传。
总之,发展留学生教育事业是提高我校在国际社会知名度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某些地方高校必须要善于取长补短,积极汲取其他院校的办学经验,解放思想,不断优化,结合自己的特色优势,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招生新思路,确定有效的发展留学生教育事业的阶段性规划,使得留学生教育事业真正走上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 王文利、许伟丽.工科院校留学生招生策略初探[J].科技信息,2009(10): 696, 698.
[2] 冯丹.来华留学生招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3):60.
[3] 杜瑾、穆瑞锋.优化留学生招生管理模式探索招生新思路[J].华章,2014(1):125.
作者简介:
摘 要: 新时期,作为“一带一路”的桥头堡,西安经济的腾飞对整个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一形势下,西安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应以市场为导向。文章剖析了西安高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从语言经济学角度提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旨在说明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才能真正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 语言经济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语言经济学(Economics of Language)是20世纪中期提出的一种新兴经济学理论。1965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经济学教授Jacob Marschak在“行为科学”一文中指出:语言除了具有交际、思维功能以外,还兼具经济特性,其经济属性表现为:效用(utility)、效益(benefit)、价值(value)和费用(cost)。他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更可视为一种人力资源,如很好地利用这种人力资本,就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经济收益。
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政策研究上,如Grin曾从事语言政策的经济学分析,取得了一定成就。或是探讨语言经济学在教学中的应用,如Chiswick提出语言经济学应该应用在教育中。国内研究在以上框架下展开,取得的成果多把语言经济学和具体的课程教学结合起来,比如朱艳宁的《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研究》,陈婧、王颖的《基于语言经济学的BSP课程重构》。鲜有学者把语言经济学和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结合在一起,文章将结合西安本地高校h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从语言经济学角度探索培养中文专业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期待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中文人才。
1.西安高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在高校扩招之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大量的毕业生进入教育、新闻等行业,而进入企事业、国家机构担任文职一类的工作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一时期主要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2000年以后,随着全国高校各专业逐步扩招,中文专业毕业生大幅增加,就业问题开始凸显,西安本地高校面临同样的困境。
一方面,由于扩招,大量师范生涌入人才市场,而非师范生也可通过考试拿到教师资格证,这就使得教师岗位竞争愈加激烈。近几年来,中国整体人口出生率一直不高,使得适龄中小学生总量不断减少,在一个较长时期,教师岗位的竞争只会愈加激励。在新闻传媒领域,经过四年专业打造的新闻专业的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尚且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何况是中文专业毕业生。最热门的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竞聘已近白热化,这些岗位大多对专业要求严格,而中文专业毕业生由于专业定位的模糊大多被划在了线外,大量中文毕业生只能挤破头脑报考一些专业性不强的文职岗位,这种竞争可想而知多么激烈。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的企业公司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首选的就业方向。这些毕业生可从事秘书、管理、宣传、培训、营销、策划、社区服务、文化产业等工作,这些工作更多的是需要大众化的应用型人才。总体而言,虽然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面较宽,被人戏称“万金油”专业,但专业性不强,培养出的人才偏离社会需求,难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推动作用。
2.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1明确人才培养原则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充分考虑到该专业人才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设法促进人才价值与使用价值的顺利转换,正视人力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谨慎选择,走市场化的人才培养道路,这就意味着人才培养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西安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性与地区优势,合理利用区域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
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性质,创新人才培养总体思路如下:
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教育传统,结合新的时代精神,坚持厚基础、宽眼界的专业素质教育和明目标、高要求的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计划高质量的课内教学与灵活丰富的课外指导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统一培养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的多方法、多维度、多层次的培养模式。
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学校培养与社会培养相结合。
2.2优化教育资源
语言教学应符合语言经济原则,以实现优化语言资源的目标。这就需要在有限的语言资源下考虑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使投资收益最大化,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价值。对于中文专业人才培养,可考虑优化以下教育资源:
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结合西安当地的经济发展,制订长期的、有效的教师职业发展计划。可进行“三结合”:教师短期、中期、长期培训相结合,国内外进修访学深造相结合,本专业与边缘学科(即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的领域)知识培训相结合。以西安为例,第三方面的“结合”培训可以涉及新闻、教育、汉语国际教育、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贸易等学科。这种教师培训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完善自身知识体系,为培养出符合市场的复合人才建立基础。希望通过以上途径培养出“双师型”教师,他们既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和专业技能,而且对就业岗位的关键能力、关键技术心中有数,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明确教学目的。
其次,课程设置要紧扣本地经济发展的最迫切要求,迎合社会需求,适时对课程加以调整完善,促进人才适销对路。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紧扣相关的适应市场的就业方向,在当前情况下,该专业课程设置可以考虑三个培养方向:一是国学及语文教育方向;二是文秘及文化宣传方向;三是汉文化及汉语国际教育方向。这样细分既拓宽了中文专业的专业口径,又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指明了方向。
再次,从实践中预测教育成本与成果比例。实践有助于学生发现自身知识体系、能力体系中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可从实践中预测教育成本与收益的比例以便对教育积极调整。
因此,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这是基于市场的需求。考虑到西安本地的具体情况,实践环节可在以下方面展开:一是在中小学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立“中小学国学教育中心”,供国学及语文教育方向学生实习;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合作,签订合作培养协议,供行政文秘与企业文化宣传方向学生实习;与国家汉办“孔子学院”等机构合作,供汉文化及汉语国际教育方向学生实习。
二是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讲座和课外读书、交流、研讨活动,参加校内外关于语言文字、创作、朗诵等方面的大赛,弥补课内教学不足,丰富大学生活,开阔视野,提升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三是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组织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兴趣和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开设国学班,加强专业课的学习,与指定导师合作完成相关项目,为有文学创作兴趣的学生开设文学创作班,并通过办专业杂志等方法,培养本专业卓越的应用技术型专业人才。
四是有重点地安排相应的课程,训练和指导学生参加普通话测试,教师能力、秘书资格等培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最后,校企、社会“三结合”共同培养。为顺应西安经济建设的需要,本地高校可结合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与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一定的合作培养。比如,高校可安排低年级学生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参观,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当他们三年级、四年级时可单排到这些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实习活动,在实习中教师全程指导,对学生在实习单位表现打分评价。通过种种途径,学生在实习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优势和弱点,这对其未来的学业和就业具有建设性意义。
3.改革后效果整w展望
通过以上改革,希望达到以下目的:
一方面,转变西安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思路,提高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另一方面,在一个长远时间内,中文学生的语言教学能力整体提高。以往,学生在学习或教学实习中发现偏误一般会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如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八百词》等这类工具书或网上搜集相关资料,但是碰到一些工具书解决不了的问题则停滞不前,陷入僵局。现在通过改革,希望学生在不借助工具书的前提下,自己就能将偏误归类、比较、分析、总结,最终找出解决办法。
4.结语
语言经济学认为语言具有经济价值,其价值取决于其使用程度,使用越频繁,其经济价值就越高。在劳动力市场上,语言如能够满足市场对它的需求,便能产生经济价值。西安高校众多,作为传统文科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也面临着市场经济的考验,如何培养出符合市场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不仅关系到该专业的生存问题,更将影响西安的经济发展和对外经贸交流。
西安应该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遵循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此拉动本市经济的发展。文章在剖析西安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状基础上,从语言经济学角度提出了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教学改革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面对社会的挑战,只要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就一定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富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中文人才。
参考文献:
[1]许其潮.语言经济学――新兴的边缘学科[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4):44-49.
[2]刘宝权,来娜.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对比分析[J].商务外语研究,2011(04):46-50.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留学生 标点符号 书写错误 偏误分析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7-0076-01
通过对留学生书面作业的调查及访谈发现,留学生都认为标点符号的教学很有必要,但留学生的标点符号运用偏误却普遍存在。本文将具体分析留学生的标点符号运用偏误。
一 留学生使用标点符号的偏误分析
1.调查对象分析
兰州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2届的留学生分别来自越南、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韩国、马来西亚五个国家。本文将以留学生写作课作业为例,讨论出现的偏误情况。
通过对留学生平时写作课作业的调查,其常用标点符号有以下几种:句号、逗号、冒号、顿号、问号、叹号、省略号、引号、书名号、破折号、括号、点号。
2.偏误类型分析
根据语言教学的惯例,人们倾向把标点符号运用的偏误现象分为标点符号的书写形体偏误和格式偏误,同时再根据对语料的分析新增标点符号运用的偏误类型,包括用法偏误、冗余偏误、遗漏偏误三类。第一,形体偏误。所谓形体偏误,就是标点符号外观形态的书写错误。通过留学生作文分析发现,在六种常用标点符号中,每种都存在形体偏误,其中句号的形体偏误最多,其次是分号和逗号。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1)句号的形体偏误。(2)逗号的形体偏误。(3)分号的形体偏误。(4)感叹号的形体偏误。第二,格式偏误。标点符号的格式书写是指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和占格方式。格式偏误即留学生没有把标点符号写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主要偏误如下:(1)标点符号写于字格中间或超出方格的格式偏误。标点符号的位置通常位于方格的左下角。六种常用标点符号中,最常见的格式偏误是留学生通常把标点符号当作与汉字同等地位,写在字格的中间。(2)有些符号,如引号,书写时应占两个方格,留学生出现只写一半,占一格的情况。(3)在不是句末的情况下,标点符号没有单独占一格,而跟汉字挤在一起。第三,用法偏误。用法偏误,顾名思义,对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上存在着偏误,即留学生对此符号的用法没有掌握。主要偏误如:(1)顿号和逗号的混淆。没有注意或根本不懂两者用法上的区别。句号做句末停顿,表示一句话的终结。逗号表示话还没有说完的中间语气停顿,顿号的停顿相对逗号更短暂。而留学生常常混用句号和逗号、逗号和顿号。(2)问号、感叹号的乱用。在部分表示感情强烈的语气时,用感叹号。表示反问时,用问号。而留学生通常因为对句子语气没有很好地把握,从而在用法上出现混淆。(3)有些标点符号出现在一行的首格。第四,遗漏偏误。即本该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出现了遗漏、缺少。主要表现在顿号、逗号的使用上,在原本该有停顿的地方,多数留学生觉得无须停顿,故而没写标点符号。第五,冗余偏误。本不需要使用标点符号而用了标点符号的偏误称为冗余偏误。这种情况相对于前四种偏误出现情况较少。
二 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1.偏误出现的原因分析
兰州大学文学院的留学生在使用标点符号时出现了格式偏误、形体书写偏误、用法偏误、遗漏和冗余等偏误。出现这些偏误的主要原因有:第一,母语的负迁移。世界上的语言多种多样,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也与汉语有或多或少的共同点。如果标点符号有相似之处,有利于对留学生进行标点符号教学,但也容易出现混淆情况。如韩国留学生,本国语言中已有顿号、句号,所以使用其不存在用法的障碍,但书写形式上很容易受母语影响而出现偏误。第二,标点符号教学本身处于偏弱位置,学术界不够重视。留学生本身标点符号基础薄弱,如果没有汉语教师的指点,留学生很难意识到这方面的不足。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中,人们不断推陈出新,总结前言,产生了一系列的理论成果,但其中关于标点符号的研究少之又少。在汉语课堂上,教师很少甚至没有机会针对标点符号进行系统教学。
2.教学建议
针对上面偏误分析,本文提出几点教学建议,以供参考:(1)摆正教学位置。汉语教师应加强对汉语标点符号教学的重视,特别是初级汉语班的教师,在教汉字书写、组句的过程中需要讲解常用的汉语标点符号的意义、书写及用法,并适当地布置练习,从源头抓起。(2)教师在给留学生讲解标点符号时,可对比学生母语中已有的标点符号进行讲解,方便留学生掌握。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例句中进行标点符号的学习,比单纯讲一个标点符号的用法教学效果要好。(3)建议把标点符号使用的正确与否作为评判考试得分的一个标准或依据,这样既能让留学生意识到标点符号的重要性,也能促使留学生从自身方面加强对标点符号知识的掌握,从而更好地提高汉语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对外汉语;文化教学
对外汉语即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教学课程。其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用汉语来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可,因此文化教学是汉语教学的组成,可提高语言教学效果,增加学生实际运用汉语的能力。
一、小学文化教学必要性
1.确保汉语教学完整性
如果在小学阶段,过份强调语音、语义的学习,将文化教学局限在文化因素内,而不去做文化知识的拓展、教学,是与语言教学内在规律相违背的。因为,在小学阶段做好文化教学加入是确保汉语教学完整性的重要内容。
2.增加汉语课的趣味性
汉语文化的加入,可以让汉语课堂更有味、更丰满。教师可根据课堂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文化点,让文化与上课的语言内容有机结合,不单可丰富课堂,还能做好课堂的拓展工作。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保持他们对汉语的学习兴趣。
二、当前对外汉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文化教学容易被忽视
小学的对外汉语教学属于初级水平,所采用的方法也是传统的语言教学,这让传统语言教学中,其文化不被重视。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其重点主要集中在语音、语法、词汇当中,但这些并不适合在小学的课堂中,通过文化的形式展现。许多汉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未重视文化教学,缺少文化教学的理念。
2.未有针对性的文化教学资源
对外汉语自从形成了一门学科以来,关于对外汉语教育教学的资源一直在不断丰富、积累过程中。目前,教育教学实践资源有很大的漏洞,虽然说当前和中国文化教学有关教学资源已比较丰富,但这些资源绝大部分是英语为主,因此有时无法将这些教材直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由此看来,构建一个强大、丰富并具有语言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库是非常重要的。
3.学校对汉语文化教学的重视度不
社会力量常常会影响到事物的发展,学校的重视度常常和一门课程发展是成正比的,汉语教学也是一样。以韩国为例,韩国小学这些年来的新增课程在某种程度上转变了原有课程设置。但多数学校对汉语课程定位仍在摸索阶段。许多学校只是重视汉语的语言方面的教学,觉得文化教学只会占用上课的时间,并降低学生学习的速度,因为不会进行任何的文化教学,而这样反而让汉语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三、优化小学汉语文化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1.加大文化教学和语文教学的整合
所有的言形式都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语言形式只有戴上的文化的光环后才显得有意义。所以,一定要加大文化教学在小学汉语课堂中的重要性,解决文化教学在汉语教学中的地位。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汉语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是同步进行的,指的是在语言教学为基础的前提下,在课堂当中合理安排部分的文化内容,让语言与文化可有机融合。比如说,在日本小学的《我爱汉语》第一课时,其内容是“你好,再见!”等问候内容,但文化却是和中国剪纸有关的。虽然教学内容与文化教学有了一些连接,但实际上过于牵强。所以在进行汉语教学蛙要以人为本,从语言教学的内容中选择合适的文化内容才能让文化与语言同步,提升教学质量。
2.提升小学对外汉语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导,无论是什么课教师的主导力是不可以改变的。这样就要求我们可以构建起专业素质、综合力强的教师队伍,提升小学对外汉语教师的综合素质。例如,可以通过调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言课程设置以及国家汉办对于相关教师的培训。在课程设置时也可对专项人才进行专门培养,或对输出人才的语言能力定向培养。而对于国家汉办来说,可在选拔时就提高台阶,把目的国语言的能力当作为标准,同时,在上任前进行专门的语言集中训练,让教师可在短时间内用目的语进行直接教学。
3.提倡文化活动教学法
文化教学活动是解决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跨度大,认知水平有差异的方法。无论是语言文化的综合或专题课,把文化活动融入期中,可让文化教学更具有实效性。小学生的天性就是爱玩,开展多种类型的文化活动教学,可最大限度提升孩子对汉语的兴趣。
例如,以《春节》作为活动背景,开展大型的模仿中国春节活动的场景,贴倒“福”、发红包、吃带有硬币的饺子……等等,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去体会中国文化,并从文化中学习知识,如,“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等等。
四、结束语
综上,小学汉语文化教学在小学汉语的教学中所占有的地位是非常生的,小学的汉语教学一定是要以文化教学作为基础。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小学汉语教学也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着,文化教学的内容也会越来越被重视。因此,一定要处理好汉语教学及文化教学之间的关系,让两者有机结合,提升汉语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映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策略与形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