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医药文化的魅力范文

中医药文化的魅力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药文化的魅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第1篇:中医药文化的魅力范文

一、中医药文化翻译人才翻译水平不达标

中医药文化翻译人才是我国中医药文化能否又好又快走向世界的关键。翻译人才必须在深刻了解中医药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翻译工作,并且要对外国语言以及外国语言与本国语言的译介关系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在翻译过程中注意技巧的运用。而当下中医药文化翻译人才数量与质量均有欠缺,翻译人员对中医药理论知识掌握不好,翻译缺乏一定的原则,也不注意灵活翻译方法的使用。

二、提高中医药文化中医翻译水准的主要措施

1.加强中医药知识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经验的积累。翻译人员必须经过高等院校严格的外语专业教育或者对外汉语教育且专业素养优秀,在具备良好的翻译素养之后必须进行中医药文化进修,不仅要对理论基础知识进行全面掌握,还要对中医药实践非常熟悉。为了减轻学习负担可以进行中医药文化分科式教学,确定学员的专攻项目。良好的中医药知识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经验的积累是从事中医药文化翻译工作的重要前提。

2.确立权威严格的翻译理论规范。综合所有中医药文化典籍和一些较为规范的翻译理论著作,制定科学严格的翻译理论标准,为了提高翻译工作的统一性可以编制相应的中医药文化外译教材,制定翻译权威,供学员进行综合学习。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在遵守翻译理论规范的基础上,通过了解中外双方文化差异与语言表达差异,来进行灵活性的翻译活动。

3.加强中医药文化翻译人才的培养力度。中医药文化翻译人才是中医药文化国际交流传播质量的主要凭借,必须重视对翻译人才的培养。为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目的性,可在各个高等中医院校中设立中医药文化翻译专业,大量聘请外教与专业的中医药学医师担任专业授课教师,即提高学生的中医药理论知识休养与实践能力,又培养翻译语感。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中医药文化翻译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加大资金投入与技术投入,优化办学条件。

4.注重翻译经验的积累与翻译方法的创新。中医药文化翻译人员在翻译工作中应当注意积累翻译经验,在翻译过程中通过与外国人的交流探讨充分了解对方的文化习惯与思维行为方式,采用最易接受的方式对外国人进行书面翻译或口头翻译。注重翻译方法的创新,不断优化翻译思维。

第2篇:中医药文化的魅力范文

北京市东城区作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发展实验区,为全面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首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将北京宏志中学(北京市第一四二中学)指定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试点单位,已帮助学校在校内建立了“一地、一区、一园”的中医药教育实践基地,中医药文化教育在全校普及开展。

经北京市教委批准,北京宏志中学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办学,成立中医药“杏林”实验班,面向全市招生。学校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密切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的丰富资源,依托项目管理、课程建设,实现中学和高校的充分合作,通过高色化教学和高校自主招生的方式,与中医高校优质教育资源进行了真正、深层次地对接,为学生搭建了成长和发展的平台。如今,北京宏志中学已探索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它既有益于自身发展,为建立学生多种成长模式发挥其办学效益,又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多年来,北京宏志中学实事求是,因校制宜,找准发展定位,明确提出学校的特色化发展战略,勾勒学校未来发展蓝图,走特色化普通高中的发展之路——传承中医文化。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生生不息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和国际化,必将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障和动力,也必将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北京宏志中学在制订学校“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中,确定了“品牌学校、特色学校”的办学定位;确定了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中医药文化特色鲜明的中学的目标;确定了依托东城、立足北京、走向全国的发展方针。与这些目标、定位、方针相配套,学校明确以建设中医药“杏林”实验班为抓手,以培养中医药专业的后备人才为目标,带动整个学校的文化建设,实现特色立校。

北京宏志中学鲜明地提出:创办特色高中是普通高中的最好出路,也是实现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推动力。学校确定的中医药特色化办学目标与近年来国际上出现的中国文化热有关。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与世界的交往日趋广泛和深入,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掀起了一个个热潮。华夏文化的魅力与光芒,已辐射五大洲,成为各国人民之间增进了解和友谊的桥梁。而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医药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上生长发展起来的。正如有的专家所指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成型和发展的基原,中国古代文明是中医学萌发之基础。正值全球中国传统文化热时,中医药学和中医药文化也必将受到全球的瞩目。趁着这种中医药文化的弘扬和传播的良好势头,北京宏志中学特色化办学模式必将为学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北京宏志中学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化办学之路,是以传承中医药文化作为自己的时代使命,创建独到而杰出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传承中医药文化的最高学府——北京中医药大学毫无疑问就是传承中医文化的重要阵地,应该是最有资格,也是最应该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地方。弘扬和传承一种文化,绝不仅仅是开设一些专业、讲授一些课程就能实现的。因此,北京中医药大学与北京宏志中学联袂打造中医药专业的后备人才,让中学生作为中医药薪火传人,在中医药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从而培育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自觉担负起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历史重任,这将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北京宏志中学也将在完成这项伟大的工程中实现学校的发展。

第3篇:中医药文化的魅力范文

1 开发中医药旅游的意义

1.1 推动中医文化传播

通过中医药旅游平台让更多人了解熟知中医文化,尤其让国外人士接触中医文化、喜欢中医文化、传播中医文化, 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使中医走出去、传播出去,让世界各地都接收到中医文化的信号,实现中国元素国际化表达。

1.2 促进经济发展

各国争相开展医疗旅游,我国也适时推出中医药旅游,吸引国内外游客眼球,抢占医疗旅游市场,实现“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

1.3 扩大就业需求

中医药旅游创意产业由于刚刚起步,需要大量人才充实到中医药旅游开发工作中,进而可以扩大就业需求,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

2 中医药旅游开发下医学人文精神缺失现象

2.1 政策法规不强化医学人文精神

虽然一系列中医药服务发展的政策出台,提到了中医药文化中的“以人为本”等医学人文精神,但没有突出其重要性,所占篇幅之小,也没有相应配套文件对其解读。

2.2 地方主管部门不强化医学人文精神

有些地方在积极响应国家倡导开发中医药服务号召下,没有认真细致分析、挖掘、部署产业发展,匆忙应景式上项目,缺少营造医学人文精神培育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该项目的盲目化,导致该项目憧憬式开发。

2.3 具体经营单位不强化医学人文精神

部分单位由于过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在经营管理中出现医学人文精神培训培养工作松散化,或者初始阶段注重,但随时间推移,在监督管理中出现医学人文精神弘扬的懈怠化,弱化了医学人文精神功能,导致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工作不能日常化。

3 中医药旅游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几点思考

3.1 政策法规做好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导向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2015年4月24日)对中医药旅游作出明确规定:“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开发中医药特色旅游商品,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1]此规划提出了中医药健康旅游概念,是我国第一个有关中医药旅游的国家级规划。《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2016年2月22日)在基本原则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惠民。以满足人民群众中医药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中医药发展为了人民、中医药成果惠及人民,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保证人民享有安全、有效、方便的中医药服务。”[2]医学人文精神在此有所体现。

医学人文精神应从学科形态、知识形态渗透到制定中医药旅游政策法规之中,并成为中医药旅游领域合理发展的支撑点。中医药旅游与医学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水平,医学人文精神之于中医药旅游渗透的程度,是衡量中医药旅游良性发展的根本标志。政策法规除了对医学人文精神作原则性的规定外,还应设专章或配套文件详细阐述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及培育工作的规划与部署,为推行中医药旅游发展应制定一系列或一整套的政策、法规、计划等,应将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作为重要内容撰写其中,如中医药旅游签证服务工作、药物出入境管理工作中如何做到“以人为本”,体现中医文化的人文情怀,使中外游客无时无刻不接受中医人文关怀的渗透,应引起政策法规制定者的重视,做好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导向工作。

3.2 地方主管部门做好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桥梁

地方主管部门应深刻理解政策法规精神,树立中医药旅游发展的大局观、整体观、持续观与长期观,为中医药服务发展做好政策法规的解读与传达工作,明确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工作在中医药服务发展规划与实施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深远意义,在开发体制方面层层抓落实,落实到位,不走形式。地方主管部门可以设立中医药旅游人文精神推进委员会,专门负责该项工作,使其制度化与社会化,顺应当前医学人文社会化发展的趋势。

3.3 具体经营单位做好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气场

具体经营单位应明确中医药旅游是弘扬中医文化的创意产业,主打品牌是中医文化,通过中医药旅游中的医疗、养生、观赏等形式体验中医文化的“以人为本”等价值观念、“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及“治未病”等神奇功能。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从“悬壶济世”“医者仁术”等医德原则到“望闻问切”“辨证施治”等诊疗方法,无不蕴含着人文精神,维护胜似亲人的医患关系,呵护人类社会的温度。因此,具体经营单位在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经营规模、经营过程等方面彰显中医文化人文精神,医学人文则应当是以中医药旅游为依托、为着眼点的人文,使人们在环境优美、高山流水、心情愉悦、富有诗意的人文氛围中参与中医药旅游活动,实现中医药旅游创意产业的人文增值效益。

3.4 高等教育院校做好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基地

高等教育院校尤其旅游和医学类院校应从院校管理层面予以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工作,将人文精神培育纳入在校教育教学的日常工作,面对国家开发中医药服务战略,积极主动将医学人文精神体现在通识教育内容中,并将其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中。

对非旅游类和医学类院校学生,教师也应让学生知晓医学人文素养对将来就业、职业提升至关重要,进而促使学生在校愿意学习医学人文知识,有意培养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医学人文情感,明确医学人文教育不是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而是人文修养,而是用心去呵护每一生命,用心去守候每一生命,用心去浇灌每一生命,感受生命之美,维护每一个体作为主体事物的尊严。唤醒学生能为生活某一画面而情动于衷的感动,也就开启了学生主动提升人文修养的大门,高等教育院校的人文教育目标也就要开花结果了。

第4篇:中医药文化的魅力范文

 

关键词:中医药教育国际化 中医院校英语教学改革

1中医药教育国际化趋势

1 .1经济文化全球化为中医药教育国际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中医药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它传承了丰富的中国文化,代表着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中医药的独特魅力越来越受到医学界关注,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兴趣,中医药热潮正在升温: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倡用中医药防治疾病;英、美等国逐步认可中医学并着手建立规范性的中医药治疗体系;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务人员运用中医药防治疾病·一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广阔空间已经形成。

1.2国际中医药教育迅速发展为中医药教育国际化构建了平合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不少国家开始开办中医药教育。亚洲的日韩、越南、马来西亚、泰国;欧洲的英、法、意、荷;美洲的美、加;澳洲的澳大利亚等国相继开办有中医、针灸等课程,或是通过法案认可和保障中医药合法地位;除此以外,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还设立了中医药教育专业委员会。

1.3国内中医药国际教育机构的建立是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坚强后盾

    自1957年江苏中医进修学校、北京中医学院接收第一批学习中医的外国短期进修人员以来,各种“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国际学院”等中医药国际教育机构在全国各地涌现出来,专项从事留学生中医药教育:培养的学生来自五大洲众多国家和地区;包括非学历教育到专、本科、硕士乃至博士等层次;留学时间长短期灵活;教学手段涵盖面授远程教育等。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及医学模式转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促使更多医学工作者来华学习中医药。目前,全国已有20多所中医药院校具备接受外国留学生资格,在校留学生5000余人,已居我国自然科学教育留学生人数之首。

2中医药教育国际化趋势下的英语教学改革

    中医药教育国际化为中医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医院校要解决问题,抓住中医药教育特色,顺应中医药国际化趋势,全方位改革英语教学。

2.1转变理念,迎接挑战

    2007年《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四个方面的基本任务,希望将中医药的科学内涵用更容易被广大民众理解的语言加以表达,来沟通中医与西医、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从而让中医药更好地被社会普遍理解、接受,进而满足现实需求、服务整个人类。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是中医药教育继承中医特色、发展中医事业、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中医药人才不可或缺的部分。

    当前一些中医院校过多强调专业教育,忽视英语教育,对英语教学投人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足,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不够灵活,再加上掌握好中医药这个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精髓,学生面对阴阳五行、数百味重要药方及针灸穴位又长期处于死记硬背状态,无法保证英语学习时间,虽然中医药教育国际化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和发展空间,学生却常常因为英语能力不足而错失良机。另一方面,中医院校的专业教师由于受整个中医界对英语重要性认识不够的影响,缺少提高英语能力的动力和机会,用英语进行教学和实践的能力普遍欠佳,这些都影响了中医药教育国际化进程。解决这些问题,中医院校就要树立正确的英语教学理念、重视英语教学,将英语教与学作为服务于人才素质培养、学校持续性发展、中医药事业蓬勃向上的重要任务来抓,迎接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2开辟中医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新模式.培养具有国际化特色的中医药人才

    2004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现代化中医药人才只有具备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又有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才能使祖国文化的瑰宝发扬光大。

   2 .2.1重视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改变大多数中医院校采取的大班授课模式,根据学生英语能力参差不齐的具体情况,采取多起点分级教学;改变“拥有专为英语课程而设计的多媒体教室的院校寥寥无几,大部分院校只拥有语音实验室,(参考:1)”教师多数只能播放教学听力录音带、给学生核对听力材料答案的简单的英语教学设施,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人机交互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从而照顾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材施教,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改变投人少的现状,加强计算机网络等硬件配置及英语教师专业培训等投人。

    2 .2 .2完善专业英语教学

    首先,在本科生高年级阶段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目前,一些中医院校涉外、七年制三四年级及研究生阶段开设有专业英语课程,毕业生有的走出国门,有的成为专业医学英语人才,为研究及传播中医药学做出了贡献。中医院校如果在本科生高年级阶段开设专业英语,必能达到学习基础英语的最终目的,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专业英语能力的学生,帮助他们走向社会、走出中国、为全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最大的贡献。

第5篇:中医药文化的魅力范文

作者:王海颖 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建立中医的思维模式弘扬和传承中医药文化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大系统,那么中医学则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只有把中医学放在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中学习和研究,才能深刻领会和掌握中医学的精髓。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的母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可全方位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全貌[1]。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应着重于单纯中医、中药的传播。我们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在留学期间基本建立起中医的思维模式,能运用中医的理论方法治病救人,这样中医的临床疗效才能真正得到体现。中医的理论体系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为基础,以阴阳五行、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点。与西医之间无论是在基本理论还是在诊断治疗方面都有许多不同之处,是中医思维特征发生的基因和灵魂。“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两者是业界行内的共识。中医思维学科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诸如“重关系”、“重整体”、“重直觉”、“重形象”、“重实用”、“重传统”、“尚辩证”等特征,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下发生的思维方式,明显有别于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以“重实体”、“重局部”、“重理性”、“重抽象”、“重逻辑”等特征的思维方式。东西方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东西方思维的特征各有侧重,互有区别,当然也不是水火不相容。而中医学本身就是一个理法方药具备的完整体系,因此在授课时,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和临床实践,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与临床案例,并结合教学难点和重点,有针对性地选取针对中药的名医案例简单分析,既能体现中医治病疗效,也便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并增强学好中医治病救人的信心。在建立留学生中医思维模式的同时,适度保护其数理逻辑思维,让留学生具备两套思维能力,这也是中西医将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并存于世界范围所要求的[2-4]。

重视文献原文沿着历史的足迹,透过斑驳厚重的史料,拜读先人们用智慧和心血铸就的不朽之作,虽偶有缪误但瑕不掩瑜,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就在那一部部的经典著作里。读经典就是要培养一种鉴别优劣、甄别选择的眼光和能力。当然经典也非字字珠玑,在阅读中要注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还具有用传统方法研究中医的能力和对古典医籍研究的能力。在教学中经常精选精彩经典片段,带领学生一字一句地咀嚼原汁原味的原文,学习先辈对药物的理解,在耳濡目染中得到中医药文化的家珍和真传。当前提倡读经典,不应理解为单纯的读书活动,而是思路的调整、视野的开拓、中医文化的感悟[5]。引导中医大学生关注学习经典,不仅是学习一病一方的治疗,更重要的在于体悟当时的历史人文环境,体悟中医的概念、范畴、内涵,学习、熟悉、再现经典的思维方式,提高中医思维水平。改进教学方法“量体裁衣”的教学方式,增加兴趣,加强交流以《中药学》为例,大部分同学在学习《中药学》课程以前,没有系统看过中药的植物形态和饮片。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来源于动植物及药材的图片,图文并茂,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直观,学生在感性认识中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视觉记忆,来学习抽象的功效应用。我们可通过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临床病例让学生参与。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及学习兴趣,还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走,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来间接达到点名的效果。不仅使得留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时时感到压力,上课注意力集中,下课及时复习,还能够使课堂纪律显著好转。通过提问也能使教师熟悉并记住部分学生的名字,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针对留学生时刻打断授课老师讲课的问题,建议在理论课教学上课前先和同学沟通好。

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考虑到中医药留学生地域和语言的差异,我们在教育的初期采取“量体裁衣”的教育,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为更好的交流打下了良好基础。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将复杂的医学理论知识较浅显易懂地表现出来。教学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留学生的学习目的和要求安排教学。但是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问题,比如有些留学生时间观念较差,经常迟到,尤其是上午1、2节课。上课时也比较自由散漫。有些学生学习刻苦,遇到不懂的问题,喜欢刨根问底,常常会当场直接提问,打断老师讲课,使得教学计划无法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对于中医所特有的语言特点,如渗湿、化湿、燥湿、祛风湿等术语的区别非常迷惑,这和他们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方式与各国的文字特点有关。在《中药学》教学中,每2周给学生安排一次答疑,让学生把这2周所学的中药进行全面复习,根据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设计课堂提问和病例,认真挑选若干临床模拟病例作为学生自学和讨论的基础;再围绕病例提出问题,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他们去探索、学习中药的应用;随着问题的解决,自然地给学生提供反馈,让他们能很好地对知识、推理和学习策略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促进他们的预测和判断。还可以配合让学生参观中医药博物馆,我校博物馆设有专门的中药标本馆,校园专门设置一处“百草园”,可供学生参观一百多种植物类药材。我国的中医学教育已经有了深厚的沃土,教育的国际化也给我们发展医学类留学生教育提供了好的机会和条件,促进了国内外中医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加强文化融合,才能将留学生教育发展提高到更深的层次。中医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兼有自然与人文双重属性,它的人文特征要求中医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修养,才能掌握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方法,掌握中医理论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医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地位和作用。笔者认为留学生的中医教育更要重视中医文化,才能真正提高中医教育的质量,促进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既可以了解中医特色文化,也可以不断挖掘古老的东方文明;同时,他们的融入也将自己国家的特色文化呈现给中国,使具有多元文化的中国具有了独特的魅力。外国留学生在回国后,将在中国学习到的中医知识广泛地用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使中医的独特疗效与魅力对更多的外国人产生影响,也会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

第6篇:中医药文化的魅力范文

地域基础抚州市,古为临川故郡,学术界称之为临川文化区域,是闻名遐迩的“才子之乡”,这里哺育了王安石、曾巩、汤显祖等光耀千古的文化巨擘。在医学领域中,宋明时代的江西十大名医,抚州市就有7位。可见,抚州市历史文化底蕴和中医药文化底蕴都十分深厚。2008年,学校就确定把对临川文化、旴江医学的传承与发展作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大胆地尝试将临川文化、中医药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对临川文化、旴江医学、“建昌帮”炮制工艺技术进行探究,从而形成了人文教育的优势载体,突破了拓展教学的瓶颈。发展基础“临川文化建设”工程已成为抚州市政府全力打造的抚州市十二五规划中文化建设的重点工程。其中,“临川名人园”建设、传承和发展“建昌帮”中药业文化已列入市政府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重点项目。学校把临川文化、旴江医学“、建昌帮”中药业文化引入校园文化建设,符合抚州市文化建设战略,充分体现了高职高专院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职能。

地域文化教育的总体构思

2011年学校制订的《意见》提出:把握中医药文化建设规律,创新中医药文化载体,解读中医经典,加强中医药研究,挖掘中医文化特色;与社会媒体合作,开设中医药科普专版、专栏、专题,组织中医药科普讲座,加强对医学生中医药知识、文化的系统化宣传,弘扬中医“仁者爱人”、“大医精诚”的人文传统;传承旴江医学“尚学、著书、尊医”的优良传统;以“建昌帮”中药饮片为主业,加大中药研发力度,把学校打造成为旴江医学的研究基地和中医药文化的产业基地,积极申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划的“全国中医药文化基地”。《意见》提出,要健全学校临川文化研究所职能制度,加强临川文化研究,科学利用临川文化优秀成果对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学校把地域文化引进校园,通过学校教育,让学生认知临川文化,了解民族瑰宝;传承“建昌帮”中药业文化,学会中药工艺技能;弘扬并发展家乡文化,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产生共鸣。课堂教学体系的构建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教学主题是构建和谐课堂,培养人文精神。首先是落实课堂主阵地,狠抓课堂教学,以学生探究、师生互动为主,并辅以交流式、展览式、观摩式、讲座式教学,建立起临川文化、“建昌帮”传统炮制技术的教学平台。其次是整合学科教学、专业教学,将人文素质教育落实于课堂教学之中,制订具体的教学要求和评价方法。充分利用语文、英语、体育、思想政治、心理等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无痕效应。学校利用临川文化资源,规划开设了医护生人文素质、护患沟通、护士人文修养、医学伦理学课程,以传授人文基础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在中医、中药等专业课程教学中发掘旴江医学、“建昌帮”中药业中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有选择、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探究,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去感受临川文化、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建立“三元学堂”,以精品课堂、专题辩论、名人邀约、时尚播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临川文化、中医药文化、大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践教育平台的构建学校强调实践课程中人文素质的培养,所以学校与市文化局合作将王安石纪念馆和汤显祖纪念馆设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创建了富中药厂作为学生学习“建昌帮”中药技术基地;创办了江西中医药高等学校附属中医院,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成立了“建昌帮”炮制技术研究所,确定“建昌帮”炮制技术特色项目为重点研究项目,利用地方资源和学校传统优势,使“建昌帮”炮制技艺得以弘扬发展。临川文化知识的探究对临川文化知识的探究,各系部根据现有基础,确立了探究小课题:了解临川文化的发展历史,临川文化名人、临川文化的分类。组织学生实地考查、参观临川名人园、王安石纪念馆、汤显祖纪念馆;开展临川文化知识竞赛,开设临川文化讲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将临川文化知识得以内化。“建昌帮”炮制技术的培养为培养学生的中药炮制技术,学校确立了各学年阶段学生操作技能的具体要求,并开展传统“建昌帮”饮片切制技能操作比赛。凭借“建昌帮”传统文化资源的优势,课内课外双管齐下,通过对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展,引导学生学习“建昌帮”传统中药文化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实践和探索中传承家乡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人文素养。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落实“建昌帮”炮制技术项目和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活动的有力保证。学校通过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以老带新等形式,全面提升全体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形成教研、科研、德育队伍的合力,形成各有特长和风格的教师骨干群体。在实际工作中,学校鼓励教师取长补短,发展自己,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树立“科研为先”意识。人文科研工作是医药学类高职高专院校的薄弱环节,却又是学校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开展以地域文化为目标的教科研活动,可以使教师看到自己的不足,明确人文教育教学是教师发展的共同基础,从而促进自己的发展。教师教科研意识的日益浓厚,能够有效地在教师群体中构筑共同的文化价值观,久而久之,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就会积淀成学校文化。

第7篇:中医药文化的魅力范文

他们都带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因为他们都是弘扬中国优秀养生文化、传播健康理念的一份子。

早在3月17日,李锦记集团已经在香港举行了李锦记创业119周年纪念活动,李锦记家族成员、公司员工以及长期合作的伙伴近800人全程参与。这种对创始人饮水思源的感恩与福泽社会弘扬国粹的情愫,在与时俱进地回馈社会的现实体验中,激发着无数的李锦记人的创业激情。而今天,李锦记独特的企业文化又不失时机地与养生文化博览会等系列活动结合在了一起,共同激发人们弘扬国粹、永远创业的激情。

历史的使命

像这样的周年纪念活动,在李锦记集团几乎每年都会举行一次,而且已经成功举办了40多年。

一百多年来,李锦记跨越3个世纪,经过4代人的努力,实现了将中国优秀饮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的使命,做到了“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李锦记”,造就了一个民族的世界品牌,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1990年代,李锦记有感于中草药健康产品行业有待振兴,又积极投身到发展中草药健康产品之中,并提出了“弘扬中国优秀养生文化”的第二个使命,于1992年成立的南方李锦记,继承了李锦记百年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致力于将中国优秀养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南方李锦记有限公司的成立是“亚洲第一食品品牌”、经历119年风雨历程的百年民族企业李锦记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现在我们要为实现第二个梦想而奋斗,即弘扬中国优秀养生文化。”李锦记集团主席李文达先生壮志满怀:“要实现这个梦想,需要我们永续经营和持续发展。如何做到永续经营和持续发展?关键就在于永远创业。”

创业的心态,会产生无穷的激情,这份激情会不断激发无限潜力,这份潜力会促使所有的李锦记人创造惊天动地的奇迹,而大量南方李锦记健康顾问一定将成为创造奇迹。圆满实现第二个梦想的主体,他们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和历史的使命。

沸腾的激情

3月24日,先行赶往公司的各位健康顾问被宏大的场面感动着――源远流长的传统养生文化展示、厚重的企业文化展示、丰富多彩的中草药健康产品展示,还有鲜红的地毯、整齐的车队与周到的服务。

热情的狮子舞展示着青春的活力,喧天的锣鼓沸腾着创业的激情。这是一个魅力无比的旅程,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几乎每天都和李锦记的产品打交道,但是亲身来到李锦记规模庞大的生产基地,全方位感受李锦记的发展气魄和企业文化,还是第一次。

在新会生产基地的大门口,一位来自武汉的经销商兴奋地说,赢在平台!南方李锦记将会是我们获得成功的最佳平台!

丰富多彩的活动,将让伙伴们切身感受着南方李锦记的雄厚实力,进一步坚定了他们的使命感,对事业的坚定信心,对中国优秀养生文化的未来发展的信心。

当经销商们在造型独特的天幕电影前欣赏悠久的养生文化历史时,无不为这一展示所震撼。在炎帝尝百草的图片前,在象征成长与承担的主题横木前,在异彩纷呈的养生论坛上,各位经销商各抒己见,表达自己对公司独特企业文化和健康理念的感悟,从各个方面见证公司实力、增强信心、感受精彩与点燃梦想。

更让各位经销商感到兴奋的是,公司管理层对健康事业扎实务实的经营理念。在记者招待会上,高级副总裁杨国晋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在全国各地分公司的组织下,南方李锦记已经组织了两千场的健康培训,参加人次达二十多万,宣传养生理念、保健知识,把李锦记关注养生、关注健康、提升全民族自身素质的拳拳之心撒遍了神州大地。

报国的产业

中国是中草药的发源地,五千年中医药养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目前,我国大约有12000种药用植物,这是其他国家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中草药资源上占据垄断优势。

3月21日,国家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国务院十六个部门又联合了《(2006-2020)年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未来15年我国中医药要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阐明中医药的科学内涵,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和中药产业技术水平,通过知识创新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和医疗保健模式,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全面提高我国的医疗保健和重大疾病防治水平。

所有这些,都显示着中草药健康产业孕育着的巨大发展潜力。普及健康知识不但是政府、社团、媒体的责任,也是企业义不容辞的义务。正是带着这种促进中医药行业发展、推动中国中医药普及化的责任感,弘扬中国优秀养生文化的使命感,促使南方李锦记迅速推动中草药健康产品走进千家万户、造福社会、惠及百姓。

2004年,南方李锦记有限公司开始和中华中医药学会强强联合,开始了一系列的战略合作,以实际行动坚定地履行弘扬中国优秀养生文化的企业使命。无限极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展基金的成立、无限极中国中医药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无限极健康产品爱心送老区活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草药健康顾问培训基地的成立,以及今天举行的养生文化体验活动,这一个个项目深化了南方李锦记与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合作,将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推广和普及工作推向纵深。

第8篇:中医药文化的魅力范文

【关健词】中医院校 辅导员 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8)12-0048-02

“中医药教育是我国乃至世界典型的传统教育。”[1]特别是 在现代大学院校式的模式下,中医药的现代教育无论是过去还是 现在,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中医教育的紧迫性又要我 们培养出具有扎实的中医传统文化知识、医学理论及临床实践经 验,思维严谨细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德才兼备,拥有高尚 医德的中医药人才,这些不仅与学校的平时教学有关,还与学生 每天都亲密接触的辅导员有着特殊的关系。

辅导员作为学校与学生沟通的纽带,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巨 大的。要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医术高明的学生,与辅导员 平常的言传身教息息相关。因此,中医院校的辅导员应具备一般 大学的辅导员所没有的素质。

一、作为中医院校的辅导员要具有坚定中医药事业的信念

“近百年来,要求废除中医的不乏其人,其目的各不同,但 他们的思想言论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他们的 政治指导思想有关。”[2]我们也应该思考一下,为什么他们有着 一定的市场,其中也有些知名人士表示附和。对此我们应该怎么 办,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特别是作为中医院校的辅导员来说,在 信息发达的时代,学生不可能不受社会一些舆论观念的影响而对 学习中医的立场产生动摇,提出质疑,甚至反对中医。

因此,作为中医教育事业的管理者,特别是对于和学生接触 紧密的辅导员来说,首先要坚定的是自己对中医学事业的信念, 要同各种各样的反对中医学的思想做坚决的斗争,排除干扰,激 励学生继承发展中医学事业,挖掘中医学这个伟大的宝藏,造福 于民众。除了具有坚定的中医信念,辅导员还要在学生中大力宣 传中医学,让学生们明确中医与西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医疗体 系。让学生们明白,如果中医中药有许多未知的、不能解释的现 象和理论,那么只能够讲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没有 达到能够对中医学进行真正理解和解释,或者说我们还没一种哲 学思想、科学方法论来阐述中医学整个医疗体系,这正是要激发 有志于中医学事业的学生们在今后去进行不断的讨论和探索。并 且还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去继承发展中医学,使中医中药这 个宝库的宝藏得到真正的挖掘。因为只有中医学的精髓得以真正 发扬光大,后继有人,中医中药才能够更好的造福于民众,中医 学的整个医疗体系才能够被更科学地加以阐述,才会使中医学这 门古老的医学焕发青春,才会让那些鼓吹取消中医学的人没有市 场,使学生们更加坚定献身于中医药事业的信念。否则,中医学 的继承和发展就会真正面临巨大的危机。

二、作为中医院校的辅导员必须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

如果说文化素质是一切素质的基础,那么人文素质便是文化素质的核心。人文素质低下,不利于青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的正确确立。特别是在医学类这样的单科院校,曾有调查显 示,学生在政治方面的热情不高、个别学生具体表现为理想不够 远大、思想不够积极、道德不够高尚、政治参与度低、对职业的 理解不深、办事的热情不高、人际关系缺乏和谐、与集体的融合 不深等。因此,中医院校的辅导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才 能带动学生的人文素质达到理想状态。

因此,作为中医院校的辅导员,首先,自身必须树立牢固的 爱国主义精神及远大的理想,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集体 荣誉感、爱岗敬业思想,寻求爱国方式,从而激发学生思考未来, 特别是思索中医药事业现在面临的困难和处境,认清中医药发展 的现状,树立为中医药事业奋斗的远大理想,加深对医学职业、 劳动实践的认识。其次,身为思想政治辅导员要及时、完整地把 握政治理论以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还要广泛阅读古今中外 哲学名著,博取众长,恰到好处地把哲学思想付诸实践,带动学 生兴起学习理论的热情,让思想占领学生的思想阵 地。第三,辅导员还须具有较强的辨别能力,敏锐捕捉学生中的 不良思想,认真分析其根源。当今西方思潮对学生造成了极大的 影响,然而其中不乏积极、科学的元素,确实对学生综合素质的 培养起到促进的作用,如不少学生主张个性张扬、充分认识现实 社会、坦然面对失败、百折不挠以及讲究学习和办事的效率等。 思潮中负面的影响也不少,一些学生表现为功利主义、强调以自 我为中心、过于放大社会的阴暗面、无思想、追求感官刺激、厚 脸皮、黑心肠等。辅导员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慎重界定“不良思想”的范围,不要“一棍子打死”,不要把任 何被西方思潮影响的产物都看成不健康的事物,而且要特别注意 那些整天把马列挂在嘴边、行动却丝毫不沾边的马克思教条主义 的学生,辨别准确,才有可能准确引导学生。第四,在医学院校 的特定环境中,辅导员还要把握医学生“两课”(思想品德和马 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学习的情况,通过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巩 固“两课”学习的效果,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 生观的教育,为毕业生将来走向医务岗位建设良好的医德医风做 好准备。要重视带领学生正视现实问题、结合“两课”知识分析 现实问题,坚持下去,学生再碰到类似的现实问题时就不至于迷 惘,也不会偏离“两课”的要求。第五,“美”是人文素质的一 个重要表现形式。在医学院校,对美的引导是有特定内涵的,是 与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紧密相连的。外在美要求医务人员仪表端 庄、谈吐大方、文质彬彬、礼貌待人;内在美要求对患者细心、 耐心、关心和责任心。将外在美与内在美完美地结合起来,是高尚的人文素质的体现,是医学生努力的方向。辅导员也要努力达 到美的高尚境界,使人格魅力得以升华,通过人格魅力去感染和 教育学生。

三、中医院校的辅导员还应具备一定的中医传统文化知识

中医教育作为一门祖国传统的医学教育体系,具有其独特的教 育方式和思维方式,与现代的医学体系上有不尽相同的地方。“中国 传统文化是中医学发生、发育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中医作为一门 人文科学,兼有自然与人文双重属性,它的人文特征要求中医大学 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修养,才能掌握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方法,才 能掌握中医理论的精髓。”[3]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医素质教育中具有不 可估量的地位和作用,只有重视中医文化,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的 道德素质、丰富的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富有创新精神的高 素质的中医人才,才能真正提高中医教育的质量,促进中医药的继 承和发展。

而作为中医院校的辅导员,对祖国医学的传统文化必须有一 定的了解,这也是和学生沟通交流的重要纽带。目前,许多中医 院校的辅导员并不是中医院校毕业的,而是来自其他专业,对于 中医的一些基本常识十分陌生,与学生沟通时不能理解其一些专 业的思维方式。因此,很难融入中医院校的氛围之内。只有掌握 一定的中医文化知识,才能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思想教育时达 到与学生的共鸣,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专业思想动态,增强自 身专业思想教育的工作能力,引导学生加强中医传统文化方面的 学习,培育良好的中医专业学习氛围,使学生能真正的在祖国传 统医学的氛围下成长。

四、中医院校的辅导员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

在医学院校中,医学生的心理问题较其他高校的普遍,新生 心理问题突出表现为强迫、恐惧、偏执、人际关系异常等,这些 是面临适应学习、人际交往、个人生活的调整过程中产生的;高 年级学生对自己、对学习乃至整个人生观、价值观重新定位,上 述症状逐渐减弱,却转为忧郁、焦虑、敌对、强迫和躯体症状等。 所以,在医学院校里,辅导员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频度很高。

然而,医学院校学生的科目多、课时多,辅导员只有利用下 班和节假日时间进行咨询。这样,辅导员的工作量增加了,又因 工作中遇到的多是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固定的宣泄途径,将会产 生不同程度地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不管遇到自己多 么不愿意考虑的问题,也必须努力调整心态去为学生考虑问题, 而且不能流露出半点难色,否则会引起学生误解。②非工作时间,

当处理学生问题与私人问题出现冲突时,只能先处理学生问题,这种工作琐碎、不分白天黑夜,带来的苦处可能只有辅导员自己 品尝。接踵而来的是家庭问题,怎样处理好学生工作与家庭之间 的矛盾,也给辅导员增加了一定的心理压力。③辅导员管辖的学 生很多,有的学生一念之差就会出问题,而且处理问题时是否已 经妥当、是否已达到校规的要求、是否令学生和家长满意、问题 是否发生转化等,辅导员总有如履薄冰的感觉。④辅导员与学生 经常需要“比”智慧:想的要比学生完善、谨慎;记的要比学生 快;知道的要比学生多;活动能力要比学生强;语言文字能力要 使学生折服;向学生发问要比学生向老师问得多、问得快。虽然 医学生多给人“书呆子”的感觉,但思维是很活跃的,对现实问 题有独特的看法,有时很固执。怎样才能让他们把这类问题论述 清楚,通过讨论把学生不良的观点“比”下去,是辅导员智慧的 表现,需要一边对话,一边针对学生的状况作出应变。而要达到 完美的状态,需要一个漫长的“劳心”与积累的过程。⑤辅导员 的工作有时就是研究语言,通过语言准确地表达出赞赏、责备、 怜惜、商量、暗示、愤怒等情感和意图,而且语言本身还要富有 哲学、充满文采、不乏幽默、顺应潮流。学生如果心理素质较弱, 往往特别敏感,容易产生误解、反感、争执,那些自寻短见和将 院校告到法庭的事情在全国各地也时有发生。而且在对学生进行 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语言已成为档案的一部分,如果个案出了问 题,与个案的对话将成为证供。在大力提倡为学生服务的今天, 辅导员在工作中只好对学生察言观色,时刻关注学生微妙的心理 变化。辅导员常常为语言带来的后果担心。因此,辅导员只有善 于驾驭以上问题,才不至于使学生工作陷入困境。

中医院校的辅导员作为奋战在学生教育工作的第一线的管 理者,其身上肩负着为祖国培养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医术 精湛、医德优秀的中医药人才。辅导员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医 学生素质的培养,因此,只有不断加强中医院校辅导员自身队 伍的建设和素质的提高,才能为更好的培养祖国中医药事业的 继承人服务。

参考文献

1 罗 萤.构建“和谐”高等中医药教育的若干思考.福建中医学院 学报,2007.17(5):4

2 李越华.中医学危机下的思考与中医教育变革思路.中华医学教 育,2007.27(2):33

第9篇:中医药文化的魅力范文

关键词:翻译能力 中医药院校 中药药品说明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4-0015-02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翻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工具性和应用日益凸显,据国家外文局统计的数据:2006年我国翻译人才总需求为50万;2007年,全国每年需要至少1万的高级翻译人才,但是获准设立翻译专业的学校并不多,造成翻译行业人才奇缺。[1]可想而知,国家对中医药的翻译研究方面关注度仍然不够,在有限的条件下,提高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成为院校教学的重点。

在“一带一路”提出后,中医药走向世界迫在眉睫,中药说明书的翻译则显得尤为重要。高质量的药品说明书翻译不但为国外的消费者提供详细准确的药品信息,还会使他们更好地了解药品功效,以便认可和接收。作为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应与时俱进,积累足够的专业知识,提出问题,采取相应的策略和解决方法,从而提高中医药翻译能力,为中医药翻译事业作出贡献。

一、现状分析及重要性

1.现状分析

在各高校的英语专业授课中,精读、泛读、视听说等课程的设立都远远多于翻译课程,在听说读写方面,学校予以高度重视,但是由于学生缺乏翻译实训课程,翻译能力仍然是他们的弱项,有人对200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的英译汉部分作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考生除了句子结构较为简单的第72题翻译得较好,及格率近70%,其余各小题及格率均在40%左右。[2]对于此现状,一方面导致学生对翻译的不重视,使其无法深刻体会到翻译的内涵及重要性,另一方面给将中医药推向世界的计划带来了阻碍。因此,翻译教学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首先,重视翻译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在具体翻译过程中认识到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规律。其次,全面培养翻译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不容小觑。

2.中医药翻译的重要性

在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首次提出了增强学生翻译能力的要求,近年来,无论是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还是研究生的考试中,都增加了翻译的题型,这些改革都说明了英语教育界对翻译能力培养的重视。在国家大力推进翻译事业的现状下,中医药翻译亦凸显出其重要性,也引起了国家的关注。早在20世纪70年代,全球性中医热方兴未艾,现在,全世界已有90多个国家、30多亿人采用中草药治病,接受中医治疗者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二。[4]可见,扩大对外交流,使中医中药真正走向世界任重道远。中医药翻译是对外交流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而且“中医翻译质量的优劣又是对外交流能否成功的关键”[5],因此,为了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医药翻译能力,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申请了大创项目,对中药药品说明书翻译进行研究。

二、前期准

1.调查研究

用文献调查法研究中药药品说明书翻译的语言特点及结构特征,通过对30份中药药品说明书进行对比研究,经过小组讨论和在学习中发现中药药品说明书英译时存在的问题,就这些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2.制作调查问卷

根据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问题,组织课题组成员编制调查问卷和调研提纲,对我校留学生、研究生以及本科生下发中药药品说明书翻译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①受访者的个人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所在年级,所学专业等;②对中药药品说明书的了解,包括是否接受过中医药治疗,是否服用过中药成品等;③对中药药品说明书的翻译研究是否感兴趣,包括翻译时会使用什么翻译方法,翻译时应注意哪些事项;④如何看待中医药翻译的发展前景。

3.搜集、分析材料

回收调查问卷,用对比分析法分析不同人群对相同的中药药品说明书翻译的理解和他们的翻译思维,总结出适合外国人思维的药品说明书的翻译方式。收集中药药品说明书英语翻译的相关材料与语料,定期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学习与探讨,在分析材料过程中,发现问题,归纳总结。

三、翻译策略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和前期材料的整理与汇总,笔者发现学生对中药药品说明书翻译关注度不高,想法不多,感兴趣的人也不占多数。笔者认为若想提高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对中药药品说明书的翻译能力,首要问题是增强人们对翻译中药药品说明书的重要程度。调查结果显示,作为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同仁堂的中药说明书没有英文说明书,对其走向世界带来一定阻碍。为了能更好地宣传我国中医药文化,为了完善中药药品说明书的翻译,笔者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出了以下几点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以提高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对于中药药品说明书的翻译能力。

1.了解中西方药品说明书的语言特征

药品说明书是药品的重要附件,无论是中药药品说明书还是原版英文药品说明书,它都具有独特的文体和语言特点。掌握中西方药品说明书的语言特点与翻译技巧,对于临床指导用药至关重要,因此,正确传达英文药品说明书的内涵,是译者始终要遵循的首要原则。[6]通过观察与研究发现,中药药品说明书具有以下特征:①四字格为主体;②一语双关;③古语居多。同时笔者也简单了解了一下英文药品说明书的语言特征:①大量使用难词、偏词、名词,例如:骨质疏松症(ostroporosis);②句型大多为被动语态、条件句、祈使句,常为一般现在时和现在完成时;③词义转换:例如:preparation(制剂)。由此可知,在对中药药品说明书进行翻译时,要给人们专业性强、可信赖度高的视觉感受。

由于药品说明书中含有很多医学专业知识,所以译者不仅应具备良好的英语功底,还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如医学、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动学等),并且应熟悉药品说明书的结构及语言特点[7],进行正确翻译。通过对中西方药品说明书语言特点的研究,可以使学生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以提高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头脑的灵活转换能力,体会语言的魅力,从而培养出语感并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

2.了解中药药品说明书的形式与结构

近年来,为了可以更好地促进中药的对外交流,有很多中药药品说明书附有英译版说明书,虽然这是一种很有效的传承方法,但是由于译者对药品的不了解,翻译错漏百出,反而会起到负作用。在这里,笔者只举出药品功效方面的错误翻译。

例如:小儿七珍丹

[功能]化痰熄风,镇惊退热,通便泻火。

[主治]小儿乳食停滞,大便不通,惊风抽搐,痰涎壅盛。

译文:Efficaey:To calm the shock and down a fever To melt the phlegm and to extinguish wandering arthritis;cathartic and to reduce

feverishness The principal sickness to cure with:The children’s wandering-arthritis-struck and Spasm;to suff full of phlegm at a stand still of milk-sucking and of meal;block up of the movements of the bowels.[8]

这则英文中药说明书从结构上看,完全是原中文说明书的复制,但在内容上却并没有准确地再现原文的基本信息。笔者认为,在中医药说明书的翻译中,译者要忠实于原文,但不能拘泥于原文。译者首先考虑的不应是对原文本身的忠实,而应该是对原作意图的忠实。[9]了解中药药品说明书的形式与结构,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助于提升学生在今后翻译过程中的条理性,激发自身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积累经验,掌握方法。

3.了解中药产品适当采用音译法

翻译时,若需要保留其原有的内涵,也可直接音译,例如:中医中的“气”可音译为“qi”;中药中的“甘草”可音译为“Gancao”。

4.应意译,非直译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西医学术语中很难找到与中医药相对应的术语,直译则很难表达出中药的特性和功能与主治,尤其是四字格的术语,无法体现出其真正内涵,换一个思维,采用意译即解释性翻译,会更好地被国外人士接纳并了解此中药产品的药品功效。例如:消积化滞promote digestion to relieve dyspepsia;祛瘀调经regulate menstruation by removing blood stasis。[10]

5.应归化,非异化

从促进世界文化交流这个角度上讲,我们在处理英译汉或汉译英时,都应着力于全面、完整地向译语读者介绍对方(己方)的全部意蕴,包括文化。异化的翻译无疑在文化交流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习惯认为,当原文与译文之间因文化差异而出现不能通达的情况时,“要用g语文化替代原语文化”,即把在译语中找不到对等的外语词汇改头换面,或套用译语中与之相似的现成的表达法,把它们变成读者熟悉的译语文化形象。笔者认为,在做中药药品说明书药效功能翻译的研究时,应以让外国友人充分了解、熟知并接纳中药产品为主要契机,因此应选用归化的翻译。例如:用于伤风感冒,痰多痰稠,气喘不适,咽喉干痒及声音沙哑可译为:For relief of cough due to cold, copious cough phlegm, discomfort throat, aphonia and hoarse。[10]

四、结语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11],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翻译人才成为教育界至关重要的工作。利用有效的途径再加上对翻译技巧的不断探索与研究,提高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增强学生翻译技能,提高双语文化知识,了解语言差异,使中药药品说明书的翻译更具中华民族文化韵味的同时还能被外国读者理解和接受,为中医药事业走向国际化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秀,贺岚.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翻译能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0).

[2]汤婧婧.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能力培养[J].考试周刊,2011(32).

[3]吴方.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10).

[4]王征爱,陈永萍,王宁等.中医药对外交流的当务之急[J].中国翻译,1997(2):27-28.

[5]伍先禄,任娣.试论中医英语教学与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 (1).

[6]邢浩.英文药品说明书的语言特点与翻译技巧[J].校园英语,2015(31).

[7]田俊英.药品英文说明书的语言特点与翻译[J].中国药房China Pharmacy,2007(10).

[8]李照国.医学论文英语翻译技巧[J].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0(8).

[9]欧阳利锋.中医药说明书的英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