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范文

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

第1篇: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范文

一、培养综合文化能力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日益蓬勃,文化领域的范畴已经不仅仅拘泥于高雅层面,大众文化、个性文化也日趋显现并多元化,随着而来对于文化审美的鉴赏能力也提出新的要求,围绕文化产品如何挖掘出新角度的审美价值,围绕审美价值如何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等诸多议题也浮出水面。在这个大背景下,具有一定审美鉴赏能力的复合型学生成了企业的香馍馍。调查显示,大多文化管理学生毕业后,既有很多从事与文化产业管理方面相关的理论研究工作,也有在宣传系统、文化部门和文化领域的各个行业(譬如新闻出版媒体、广播电视台、文化产品贸易与投资、文化旅游、文化表演、文博事业等)的中参与相关的重要工作,从学生的就业方向就可以看出文化修养对文化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提高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综合文化能力的迫切性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综合文化能力的提升首先要依靠学校安排的文化课程,但是它是一个应用性特征较强的学科因此一般学校课程很难全部囊括,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对于院校的师资力量要求更高。长期以来,我国众多的文化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文化院系源源不断为我国输送大批的年轻文化人才,但几乎全部集中在文化创作和文化理论领域,作为文化管理的相关营销管理类人才培养远远落后,有的学院几乎一片空白。文化行业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专业性,需要文化管理人才在复合型知识框架下还要有相当的审美水平与文化知识能力结构,不是传统概念下的管理人才可以胜任的。对于学生而言,自身由于没有意识到综合文化能力对自身专业的重要性,没有看到未来文化管理的职业方向,因此也不能主动去培养和提高综合文化能力。

三、文化产业管理学生培养综合文化能力的途径

1.开设与文化管理相关的课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在当前社会经济下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建构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通过在课程中设立完善的综合文化教育体系,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在课程方面开设包括文化概论、文化美学、文学、广播影视学、表演文化经营管理等课程,开设音乐、书法、绘画、舞蹈等选修课程,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爱好和未来职业发展,有目的的主动选择相关课程,在学习中逐渐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2.创造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文化环境通常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文化修养,挖掘出学生潜在的文化细胞和爱好,因此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积极组织丰富多彩和具有丰富知识性、趣味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协调组织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起相互协作、互相交流,在交往中提高学生对于接人待物的能力,在沟通中增进学生对不同学科的认识和理解,让他们具有集体荣辱感与团队合作的意识,同时也培养他们更为广阔的视野。

3.开展文化方面的专题讲座围绕文化领域的讲座对于学生领悟文化精髓、体会文化创作意图、感受思想教育极其重要,这是一座文化的金矿,不同的学生对于文化有不同的理解,讲座会让学生更为快捷的步入文化鉴赏的殿堂,使其在感受文化震撼的同时,深挖出内心的自己,找到被生活磨灭的灵感,树立正确科学的文化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所以文化专题讲座应当聘请真正的文化修养高的先进工作者或文化大家,有学术针对性的开展,同时现场要轻松愉悦,讲座主题鲜明,集文化鉴赏功能、学术功能于一体,促进学生们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开阔学生们对于文化领域的视野,不断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

4.当然,除了围绕校园的自身教育之外,还应该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学校应积极与文化相关领域的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参观实习,让学生了解当下企业的生存状态和市场对于文化品的需求,有机会体验不同文化产业领域的相关操作与实际运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学校作为牵头人要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工作室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文化管理项目具体的项目实施,锻炼学生的实战能力。

总结

第2篇: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范文

盘点:势头良好、潜力巨大

近年来,__市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的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加大资金投入,开拓文化市场,提升文化消费水平,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20__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25404.7万元,同比增长52.9%;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8%,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387493.3万元,同比增长49.5%。文化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一是文化设施建设日臻完善。20__年以来,在巩固完善群众艺术馆、乡镇文化站等基础文化设施的基础上,先后建设了新广播电视发射塔,开通了mmds微波传输系统,建成了有线电视站20个,实现了广播和有线电视的全覆盖和村村通。投入2亿多元高标准规划建设了“三馆一中心”等文化工程,目前,图书馆新馆、科技馆已建成并交付使用,其中图书馆新馆设14个功能部室,并全部实现计算机管理,科技馆一期布展已经完成,正在进行二期布展的有关工作;宋钧官窑遗址博物馆主体工程已经封顶,20__年5月可对外开放;体育中心已开工建设,并将成为展现城市魅力的标志性建筑。在靓丽的城东新区广场矗立的科技文化苑市雕,作为反映夏禹文化的重要人文景观,成为__又一标志性建筑。目前,__市共有文化机构200余家,其中:图书馆1个,群艺馆(文化馆)1个,科技馆1个,文管处1个,影剧院1个,乡镇文化站26个,农村文化大院168个,文化艺术表演团体1个。

二是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建立。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不断增加的精神文化需求,__市文化市场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初步形成了图书发行、印刷广告、广播影视与音像制品、互联网信息服务、文艺表演、文化旅游和艺术教育等竞相发展的文化产业群体。目前,__市各类文化生产经营单位达1000余家(规模企业15家),其中:出版物发行零售单位73家,印刷经营单位11家,音像制品出租及零售单位27家,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36家,歌舞娱乐场所(含卡位ok厅、迪厅)47家,直接从业人员达9000余人,年产值1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7.5亿元,上缴利税2.2亿元,成为__市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产业体系初露端倪。

三是文化产品市场日益繁荣。经过多年的培育和管理,__市文化产品市场已经形成多格局、多体制、多种类的文化经营网络,并初步形成了包括图书市场、音像制品市场、工艺美术品市场、文化演出市场、电影放映发行市场、电信服务市场、网络服务市场、旅游产品市场等为主的文化产品市场体系。__市现有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服务单位305家, 从业人员1200余人,其中娱乐场所58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36家,农村16毫米电影放映队71个,国有新华书店及个体零售书店45家,书报亭28家,印刷复制企业11家,软件经营单位1家,社会性总投资0.9亿元。

四是文化旅游事业发展迅速。__市现有国家、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2处,不可移动文物60余处,馆藏文物10000余件,珍贵文物近20__件。有大禹遗迹、夏文化遗址、钧官窑遗址、画圣吴道子故里等人文遗迹300多处,其中标志__“华夏第一都”悠久历史的瓦店遗址(“九五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重要文物)和代表“瓷都”历史的钧官窑遗址、扒村钧窑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初步认证的发源姓氏21个,郡望姓氏19个,关系密切的衍生姓氏60个。形成了夏禹文化、钧瓷文化、中医药文化、画圣文化、黄帝传说、姓氏文化等文化旅游品牌和“五区一线一园一带”旅游线路,彰显人文特色的文化旅游日渐浓郁。成功举办了钧瓷邮票首发式,连续举办了六届药王孙思邈文化节暨中医药交易大会、四届中国钧瓷文化节暨钧瓷精品展,以及国际__方山溯源恳亲大会、画圣吴道子祭拜典礼等活动,弘扬了人文特色,带动了文化旅游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五是文学艺术弘扬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突破性进展。近年来,__市文学方面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和艺术类的美术(油画、国画、石雕、石刻)、书法(篆刻)、摄影以及剪纸、葫芦烙画、泥塑等民间文化得到较快发展,全市省级以上书协、作协、摄影协会等会员50余人,各类文学艺术人才达到200余人,每年都有一大批作品在省市刊物上发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工作效果明显,__药会、中药材加工炮制技艺、钧瓷烧制技艺和大禹神话传说被评为__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__药会、钧瓷烧制技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星航钧瓷有限公司钧瓷窑炉博物馆被评为__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

反思:认识缺位、发展滞后

__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处于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级阶段,在产业规模、经营水平、运作方式和经济效益上还无法与其它产业相提并论,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全市经济和社会

发展,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缺位。主要表现在文化产业意识落后以及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对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对发展文化产业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二是管理职能交叉。文化产业不仅涉及文化管理部门、旅游部门,还涉及民族宗教管理部门、规划和建设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与支持。而实际工作中,文化产业市场被分割为多头管理:文化部门管理演出娱乐音像网吧服务市场,广电部门管理广播电视市场,体育部门管理体育健身娱乐市场,民族宗教部门管理民族宗教人士和宗教场所等。管理机构职能划分过细,互相交叉,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难于协调统一,形成合力。三是产业基础薄弱。对文化产业的开发力度小、质量低、步子慢、效益差,相当一部分文化产品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经营散、投向乱、规模小、水平低,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市场开拓不力、竞争能力差,在全市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还很小。四是人才与科技制约明显。由于缺乏既懂文化或对文化的内涵有深切理解、又懂经营管理的双料型文化人才,文化产业各个领域的管理水平普遍偏低,文化产品生产总体上还是以传统工艺技术为主,创新能力不强和技术水平低的问题比较突出,积淀丰厚的文化资源闲置浪费现象严重,使巨大的资源优势迟迟不能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强大的文化优势迟迟不能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五是体制机制与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不相适应。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国有文化单位经营普遍缺乏活力,创新能力不足,现代化的文化产品生产和组织方式没能得到充分应用,并缺乏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建设的激励机制。六是产业发展政策滞后。目前,__市没有出台关于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总体规划,且信息统计制度不健全,无形中制约着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破解:解放思想、战略推进

当前,__市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__省区域副中心城市的重要阶段,提升文化软实力,助推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要实现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发展文化产业放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艺术生产规律,整合各类文化资源,着力培育文化产业特色品牌,努力构建多种结构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制定文化产业总体发展规划。要积极发挥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组织、管理、引导等功能,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协调和领导,在制定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确定重点发展的行业门类项目,形成文化产业的中长期整体发展规划,完成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整体设计。发展规划要有前瞻性、战略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二)围绕“大文化”格局营造发展环境。文化产业是一个特殊产业,需要政府依靠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支持其发展。要尽快制定出台具体的文化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分配激励政策、用地政策和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政策等,逐步使文化政策覆盖文化产业的主要领域。要尽快制定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创办文化产业的政策,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文化体制的所有制结构。要通过各种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调控市场,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利用价格机制、税收机制、信贷机制和收入机制的调节作用,理顺文化市场运作,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管理部门还要积极向上级文化主管部门争取文化建设的优惠政策,努力实现政策突破。

(三)不断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要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保证每年增幅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对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予以必要经费保障,并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广场文化活动、送文化下乡活动、电影放映2131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精品艺术创作等专项经费。要采取支持国有非文化企业兴办文化项目,吸引股份制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鼓励民间资本多种形式进入文化领域等形式,形成文化产业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发展格局,为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要发挥全市的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谋划实施一批文化产业项目,不断增加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比重。

(四)重塑文化产业的发展主体。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要进行分类改革。城市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和社区、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仍应作为事业单位管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在财政收支两条线的前提下对文化事业单位实行财政全额拨款,并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考核、激励、约束制度。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要加快改制步伐。重新配置国有文化资源,组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备、有实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主体;研究制订分离负担的有关政策,使改制企业轻装走向市场;落实资产管理关系,把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纳入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系。要积极培育和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鼓励民营经济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国有文艺院团改制,发展股份制的文化企业;同时,积极引导民营企业之间通过联合、重组、产业联盟等多种形式进行合作,提升企业的规模和市场竞争力。

第3篇: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范文

正确认识我县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文化的进步反映着社会的文明进步,文化的繁荣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文化是经济的灵魂,没有文化的经济不可能充满生机和活力,不可能持续发展。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县的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据统计,2008年底,我县文化经营单位400多家,全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近亿元,其中娱乐演出业营业总收入近3000万元,书刊音像业销售总额600多万元,印刷业总产值6000多万元;最大娱乐场所达1000平方米,年营业额超千万元;吸纳社会劳动力就业3000多人,转移农村劳动力近1000人,人均年收入近1.5万元,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了积极贡献。从产业门类看,娱乐业(歌舞厅、飙歌城、网吧、电子游戏室)200多家,演出业11家,出版物发行业108家,印刷业93家,门类基本齐全的文化产业项目,汇聚成可观的文化资源。

伴随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探索形成了一些成功的工作经验和做法。

一是盘活资产,招商引资。针对一些国有、集体老文化企业经营艰难、不改革改制就难以为继的现状,我们在保证国有、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保证原有职工切身利益的前提下,通过明确政策,盘活资产,广泛搞好招商引资,采取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推动改建、扩建、新建了一批项目,带活了一批文化企业。比如原石油勘探总公司印刷厂是我县仅有的两家书刊定点印刷厂之一。进入本世纪初,原有的国有体制已不再适应新形势下印刷业的发展需求,在进行资产重组、重新定位之后,不仅生产规模和档次上了一个新台阶,原有职工的利益也长期得到保证。还有,我县电影院的改制和改建,也是盘活资产、招商引资的成功例子。

二是实行文化产业项目责任制。按照责任到领导、到具体负责人的原则,明确每个文化产业项目由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把文化产业项目开发建设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年底进行专项考核。

三是实行规划引导、项目拉动。近几年全县文化产业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合理布局、着眼长远、突出重点进行发展。全县重点选择扶持了一批有发展潜力、有市场前景,关系全市文化产业长远发展的文化建设项目进行扶持,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总结以上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一是认识不够统一。文化的产业属性和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认识。美国的文化产业总量占GDP的25%,美国企业400强中有72家是文化企业。现在,美、日、英、法、意等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都是支柱产业。从国外情况看,文化产业必将成为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增长点。但是,国内文化产业的总规模至少在4500亿元左右,但还未达到支柱产业的规模。随着文化产业发展势头的日益增强,文化产业必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我们要从文化产业仅仅是社会事业的过时观念中转变过来,牢固树立文化产业就是现在和将来的支柱产业的观念。

二是基础薄弱。虽然我县文化产业来势很好,但市场发育程度还很低,许多方面处于探索之中,市场化程度低、产业规模小。一些文化企业技术含量低、经营结构、产业布局、制度创新、管理水平、运行机制还存在不少问题。产业的开发能力低,选业雷同,跟风严重。懂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文化产业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特别是近年来个别文化市场出现无序竞争的现象,不利于公平竞争,损害了健康发展,亟须加以整顿。不仅如此,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店埠县城和龙岗工业区等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快一些,其它乡镇相对慢一些;面向娱乐业的文化产业发展快一些,新闻出版和音像等方面的产业发展相对慢一些。

三是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经过近几年的整治,我县投资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与外地区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我县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单位一定程度上还是弱势单位,项目建设还存在一定的资金缺口。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我县投资环境的整治,努力为我县的文化产业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大力繁荣我县文化市场 发展文化产业的途径和措施

正确对待和解决上述我县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成为我们在调研工作中着力解决的课题。

一、进一步创新理念,形成共识,加速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要把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作为我县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实现发展文化产业的突破。政府及主管部门要加快从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从面向小文化向面向大文化、面向经济一体化的转变,从主要依靠事业推动到主要依靠产业推动的转变。要研究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文化产业推进政策,打破部门格局,构建以资本为纽带,以大文化行业管理为目标的国有文化资产投资营运管理机构。逐步完善和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探索和构建具有内在动力、富有活力的市场运营机制。

二、不断拓宽投资融资渠道,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格局。文化产业要改变主要依靠财政收入和文化企业自身积累扩大再生产的方式,运用投资控股、金融信贷、资本融资等手段,形成多渠道投资文化产业的体制和有效筹资机制,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投融资格局。在筹建渠道上,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经济成分投资文化产业。在投资机制上,加快建立和发展文化产业基金组织、文化投资公司和资本市场融资机构等多元化投资主体。

三、着力挖掘地方人文资源,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对文化产业欠发达的地区,发展先进文化就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这是带有全局意义的重点和突破点。要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我县的人文资源,按照市场要求进行文化资源配置,加快形成与现代化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发展传媒业、文化旅游业、文化信息业等文化产业。并要与经营灵活、特色鲜明的各类中小型文化企业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布局,使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要素得到充分利用。要全力打好“瑶岗红色旅游、包公故里、岱山湖”三张牌,加大我县文化特色旅游开发力度,提高旅游商品的文化含量,不断丰富旅游文化内涵,以文化品牌带动旅游品牌,以旅游品牌促进文化品牌。

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适应发展文化经济的需要。要培养一批对文化产品既有一定的评价、鉴赏能力,熟悉文化艺术生产的操作过程,又能掌握文化市场的经济规律,擅长经营、懂管理、能有效实现文化产品市场价值的高级经营人才。要建立自由流动、富有激励、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的人才管理机制,在竞争中优化人才队伍。同时要拓宽视野,面向社会招聘引进文化产业人才。以标志性文化设施、重大文艺作品、文化资源开发基地为载体,有计划的吸引优秀文化艺术人才和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从而以优秀的文化人才队伍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五、顺应市场竞争法则,建管并重,繁荣和规范并举,促进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长期繁荣发展。首先要积极培育和开拓文化市场,健全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发展文化产业要有一个开放、有序、规范、高效的市场竞争环境,要清除分割、封锁和垄断市场的行政性壁垒,建立有利于文化要素合理、快速流动的文化市场体制。要营造文化氛围,引导文化消费,培育文化市场,有针对性地组织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要搞好节庆活动,拓展会展业,通过政府引导,引入市场机制,促进会展业的产业化。艺术活动既是文化财产也是经济与安全。要大力扶持发展文艺演出业。艺术表演团体要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以市场为导向,在市场中学会竞争、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走“出人出戏多演出”的新路。坚决摈弃那种一味图解政治、得奖无市场、不符合市场规律的艺术生产模式。我县民营剧团青年庐剧团,多年来坚持演出在田间村头,深受农村观众的喜爱,在08年市文化局举办的民间剧团调演活动中,参赛剧目获最佳表演和组织奖。要有步骤的积极开放文化市场,着力培育在我县尚属空白的古玩市场、美术品市场等各类文化市场。同时,我们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严格遵循文化法规,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运用多种手段规范、调控和引导文化经营,使其实现两个效益的统一。要有效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净化社会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加强对网络等新兴文化产业的规范管理,保护文化产品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和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繁荣文化市场,发展文化产业,是当前我县文化领域贯彻十七大报告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战略任务。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新问题、新困难和新的矛盾,只要我们解放思想,增强创新意识,振奋精神,激浊扬清,兴利除弊,我县的文化市场就一定会更加繁荣有序,我县的文化产业就一定会上新台阶。■

第4篇: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范文

一、现状分析

闵行区作为连接市中心与郊区的辅城功能区,经过多年发展,在夯实硬实力的同时,认识到软实力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一)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源优势较为突出。闵行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马桥镇俞塘村的古冈身、马桥古文化遗址、七宝古镇老街等一大批历史遗留下的文化景观遍布全区乡镇。而随着闵行经济实力的增强,以锦江乐园、银七星滑雪场、“热带风暴”水上乐园、闵行博物馆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气息浓厚的休闲娱乐场所和景观也涌现出来。

近年来,闵行区通过自身努力,集聚了不少知名的有利于促进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优质资源。如:紫竹科学园区、平板显示产业基地、上海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等产业园区;以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为龙头的现代传媒资源;以票据、瓶盖、铝箔、塑料包装凹印等高新技术印刷和特色印刷为主的高端印刷资源;上海梦工场、梵天舞蹈艺术团、上海东绛州鼓乐团等艺术演出资源;虹梅休闲街、龙茗路休闲街等休闲娱乐资源;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高校资源等,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的文化产业发展基础。

(二)发展文化产业的社会潜在需求较大。闵行区有关部门2007年3月至10月间曾对全区范围内居民进行过大众精神文化需求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闵行发展文化产业的社会潜在需求是巨大的。在文化消费中,人们的精神追求不断提升,精神内涵不断扩大。精神文化需求不仅在量上不断增长,而且在质上不断升级,逐渐从消遣层面的需求,上升到发展层面的需求,呈现出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特点。闲暇生活成为自我发展的重要组成,精神文化需求的理性化程度在提高,传统习俗消费正在悄然改变。在保留传统习俗中精神文化内涵的同时,人们越来越崇尚更为健康文明的文化消费方式。在精神生活中,人民群众对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需求日益迫切,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和渴望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日益强烈。另一方面,不同群体文化消费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群体类别,不同社区类型,不同年龄层次及教育程度的人群,对精神文化呈现出不同的需求取向。富裕阶层能享受到较高水准的文化消费,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的精神需求,文化消费方式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较强。工薪阶层以传统精神文化需求为主,他人导向和集体取向相对较强,文化消费方式的依赖性和规律性相对较大。外来群体中,拥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外来白领人群,自我发展和价值实现的文化需求非常强烈。而来沪人员文化素质和消费能力有限,文化需求以消遣娱乐为主。动迁居民群体较为重视传统习俗文化需求。

(三)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对发展文化产业重要性认识不足、观念认识的差距是制约闵行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文化产业就其本身而言属于经济的范畴,而不属于文化的范畴。总体看来,闵行文化产业还刚刚起步,总量不大,增幅不高,缺乏统一的规划,体制和政策还不连贯,不系统。文化产品还不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文化生活需求,良好的文化基础和巨大的文化需求并没有产生相应的和应有的效绩。

二、若干思考

(一)正确认识文化产业发展意义。发展文化产业是贯彻落实“十七大”关于文化发展的相关精神和上海市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重要要求,是繁荣区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步骤。目前闵行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的比重具有绝对优势,第三产业的比重相对偏低,在第三产业内部,传统产业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文化产业的比重较小。因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有利于提高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在区域生产总值的比重,也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以及区内就业路径的延伸和拓展。

(二)准确定位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适应全国和上海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结合自身文化资源优势、文化产业发展基础、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制订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在政府调控和引导下,发挥市场机制在文化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能力以及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区域产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形成以若干文化产业集团为龙头、中小型文化企业为主体、文化市场为纽带的文化产业组织体系,形成以高科技和高素质人才为支撑的文化产业技术基础。加大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推进和政策实施的力度,培育文化产业集团,引进知名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优秀人才,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合理规划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发挥市场在区域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导具有经营能力的文化单位面向市场,调整文化产业结构,提高文化单位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动员和吸引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产业。

利用区域人文资源丰富、文化品牌较多的优势,培育和发展一批兼具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中小型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有龙头效应的文化产业集团。积极发掘区域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推广、宣传、创立新的产品品牌和产品形象,带动产业发展。

推动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积极发展具有高新技术含量的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从劳动密集型向劳动技术密集型和技术资本密集型转变,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抢占科技制高点,为增强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多门类的人才培养计划,打破不同所有制和不同身份的界限,促进文化人才在不同部门、行业之间的有序、合理流动。努力创造条件吸引海内外高层次文化人才到区域创业,加快构筑人才高地。

三、相关建议

(一)引导体制内外资源集聚文化产业。要推动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培育市场主体。要逐步放宽市场准入政策。文化行政部门管理的各个文化产业门类,要降低门槛,向民营资本开放。积极吸引外资参与艺术品经营、音像制品分销、大众娱乐项目的经营以及文化设施的建设、改造和经营。探索与外资合作办文艺院团和演出中介机构,搞好试点,取得经验。凡鼓励和允许外资进入的文化领域,均鼓励和支持国内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进入。非国有经济投资的文化产业项目和建设的文化场馆,在市场准入、土地使用、信贷、税收、上市融资等方面,享受与国有经济投资的同等待遇。

同时要积极整合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在政府调控下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打破乡镇、部门、行业、所有制界限,对文化资源重新进行整合,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和产业集中度。支持文化企业跨乡镇、跨行业投资和经营,不断拓宽经营范围,调整经营结构,拓展发展空间。鼓励依托有实力的文化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和业务为纽带,运用联合、重组、兼并等方式,整合优势资源,重点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文化创新能力、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扶持打造一批国有文化控股公司和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并鼓励支持中小文化企业的发展,促使其在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颁布文化产业发展目录。结合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现有基础,制订并颁布政府鼓励发展的文化产业目录。

重点扶持文化创意业、现代传媒业和高端印刷业。高度重视“创意”、“设计”在城市文化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推进以广告传媒、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图书音像、网络文化为发展重点的现代传媒业迈上新的台阶,并加大高端印刷的发展力度,逐步构建区域印刷新高地。着力发展文艺演出业、文博会展业和休闲娱乐业。大力提高区域乃至全市市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消费需求,建成一批高品位且独具特色的博物馆、会展馆。逐步培育文化旅游业、艺术培训业、工艺美术业和文化体育业。开展民俗文化旅游、园区文化旅游和工业文化旅游,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旅游业。

(三)引导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受文化资源分布的影响,闵行区现有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具有初步集聚的趋势。今后,应继续加以引导,促进文化产业空间集聚,优化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

建设三大文化产业基地。依托七宝老街和七宝生态商务区,引进具有广阔市场空间和前景的文化产业项目,力争成为具有国际影响、中西合璧的非物质文化产业基地;依托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紫江印刷等优势企业,大力发展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文化产业项目,力争使其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基地;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紫竹科学园等高校和园区,大力发展原创、时尚、前沿的数字内容等文化产业项目,力争使其成为具有创意实验性、孵化性的研发创意产业基地。

形成两大文化产业发展轴。依托规划中的轨道交通五号线北延伸段或新轨道交通线的站点,大力发展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文化产业项目,丰富轨道交通站点的文化内涵;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紫竹科学园等高校和园区,沿莲花路一线规划若干小型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力争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影响的专业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轴。

培育环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文化产业发展圈。依托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尽快启动环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文化产业发展圈规划和建设。大力发展面向世界、面向全国、面向长三角、面向上海的文化会展、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文化体验等多种文化产业,引进世界文化产业品牌,力争使其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市级或国家级综合性文化产业发展圈。

(四)实施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带动。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依托资源优势,凸显区域特色,培育品牌,加快重点项目和特色项目建设。充分发掘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文化等优势特色资源,通过项目建设带动文化创意、现代传媒、高端印刷、文艺演出、文博会展、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业、艺术培训、工艺美术和文化体育等重点产业的快速发展。拨付一定数量的政府投资,作为文化产业引导资金,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与运营,特别是原创内容型文化产品的创意、生产和经营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和信贷贴息等,大力扶持发展具有先进性、示范性、导向性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五)加强产业项目扶持力度。支持鼓励文化企业依法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租赁融资等方式,筹集产业发展资金。积极支持符合产业政策、信誉良好、实力较强的文化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发行中长期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债券。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协调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对符合信贷条件的文化企业,可在国家允许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内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鼓励推动文化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引进境内外风险投资机构,允许投资公司依法进行股权投资、证券投资。

设立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地区文化产业基地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注册在闵行区文化企业的发展。对设立的文化产业基地依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各项优惠政策执行,对进入基地从事文化创意、信息服务、非物质文化等政府鼓励发展行业的企业,由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适当补贴房租、水电等费用。文化事业单位改企转制过程所需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等工作由财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所需费用由同级财政部门负担,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团体以多种形式投资兴办国家政策许可的各种文化经营企业,在规划建设、土地征用、税费减免、从业人员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国有文化单位一视同仁。在国家法律政策许可范围内,优先安排文化企业用地。文化设施用地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应纳入新建城区、居民住宅小区、各类园区的规划建设中。在符合城市规划、不改变土地批准用途的前提下,鼓励国有文化企业或单位在其原批准用地范围内提高土地利用率。

(六)理顺文化产业发展各项体制。完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成立新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归口管理部门,简化文化产业企业行政审批手续,实行“一站式”管理和审批模式;产业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制度,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分别不同项目实施不同的优惠政策。完善文化产业运营机制。借助第三方或投资公司对文化产业进行运作,逐步形成以政府主管部门为监管,以文化产业企业、文化产业中介服务企业或机构为主体,以文化产业发展行业协会为自律的产业发展运行机制。

第5篇: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范文

论文摘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文化产业的繁荣需要大批高技能专业人才,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应树立全新的人才理念,更新教育改革思路,以更开放的姿态和国际视野,构建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既懂市场运作和国际服务贸易规则,又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为中国—东盟自贸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本。

论文关键词:文化产业;高职;人才培养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我国洽谈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是拥有19亿人口、接近6万亿美元GDP、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的自由贸易区。广西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位置,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通道和交流重镇,与东盟文化交流的基础和条件得天独厚,在促进我国与东盟关系友好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广西有效利用中心位置的优势和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平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重要的千亿元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中新的支柱性产业。”作为一种知识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文化产业,人才是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缺乏有效的人才资源的获得和培育机制,文化产业就无法实现良好的运作,可持续发展就会成为泡影。”

一、人才需求分析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指出:“着力加强领军人物和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批熟悉市场经济规律,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可见,国家实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培养文化产业急需的各类人才。与国内其他先进省市相比,广西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所呈现出来的迅猛态势与巨大潜力,使得文化产业对人才需求的迫切性日益突出。目前广西文化产业人才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一)文化产业人才严重匮乏。据有关资料显示,2009年广西共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20420个,从业人员29.92万人,但只占全区从业人员1.05%,低于全国1.53%的平均水平(2008年),并且70%的文化产业单位及从业人员集中在文化产业“外围层”和“相关层”,即网络、文化休闲娱乐、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和其他文化服务,真正属于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领域的“核心层”的不到三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显示,随着广西重点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对会展、文化旅游、东南亚小语种、影视制作、新闻出版等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量明显放大,特别是中国—东盟文化产业的持续升温,使国际化、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增长势头旺盛,而当地的这类人才总量不够多、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够合理。

(二)文化产业人才总体素质偏低。据2007年统计,广西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有0.15万人,占广西文化产业从业人数的0.7%;具有大学学历人员为5.6万人,占28.2%;具有高中学历及以下人员为14.1万人,占71.1%。文化产业人才的学历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也偏低。表现在新闻出版业中懂出版、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匮乏,艺术创作优秀人才、著名表演艺术家日趋老龄化,影视制作、电视栏目策划等缺乏既懂文化又懂市场的复合型策划、管理人才,动漫游戏制作、会展博览、文化旅游等因人才紧缺而发展较慢。同时,随着广西和东盟国家文化交流的层面从政府间的文化交流层面发展为政府、民间并举,对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既熟悉国际惯例和规则、掌握外语,又要擅长文化市场运作、具有战略思维。但2007年抽样调查显示,广西的公务员中能熟练掌握外语的仅占4.75%,专业技术人员中占5%,企业管理人员中占5.43%。

可以说,广西现有文化产业人才现状与快速发展的中国—东盟自贸区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极不相称,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无论是从区域,还是从文化产业的各门类来看,高技能人才问题都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人才培养状况

高等院校是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推进器和人才培养的最佳孵化器,目前广西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广告设计、动漫游戏、文化传播、影视音像、涉外旅游、新闻出版、艺术表演等专业,大量培养文化产业高技能人才,但其总体发展仍未能适应广西文化产业的实际。这些专业的实际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毕业生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高职人才培养存在一定的现实局限。主要表现在:

(一)文化产业专业培养定位不明确。文化产业涉及的行业很多,包括了生产与销售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的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经纪业等),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装饰、形象设计、文化旅游等)。面对这样一种纷繁的文化产业,许多院校对文化产业难以进行准确的专业定位。有的以全球化、系统化的理念培养通晓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国际型、复合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为目标,有的旨在培养媒介、会展、娱乐等领域中从事管理、策划、经纪、营销、公关等方面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培养定位不明确,不仅使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受到较大的局限,也使高职院校对发展文化产业的参与度和贡献度远未达到本应达到或能够达到的深度、广度和高度。

(二)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区域特色不突出。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真正植根于中国—东盟自贸区和北部湾经济区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中,未能突出文化产业的区域性特征和特色,人才培养也未能体现中国—东盟自贸区对文化产业人才素质的综合要求。比如,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长期落户广西南宁,会展文化对广西文化产业和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不仅对会展从业人员的数量需求较大,而且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综合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要求也很高。但目前广西高职院校尚未开设会展专业,或者在相关的专业中开设会展文化专业课程,培养会展文化的专业人才。

(三)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脱节。大多高职院校往往根据自身的师资力量、学科设置、教学资源等开设有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囿于传统的教学与培养模式,或者是照搬照抄本科院校的模式,未能真正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紧密结合企业岗位要求,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无法充分发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作用。由于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方面较多的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实践重视不够,毕业生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经验,缺乏市场竞争力,就业后难以迅速适应文化企业的需求。据一些文化企业反映,对于市场规律把握不够,经验明显不足,在从业过程中不熟悉相关政策、法规,不擅长市场化运作和产业化经营的毕业生比比皆是,导致企业要继续进行长时间的培训,否则很难胜任本职工作。

(四)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滞后。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教师来源比较单一,大都是通过招聘高等院校毕业生或系统内其他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调入。而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专业人才培养对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从以前的文科专业转行过来的大部分老师不仅理论知识欠缺,实践经验更是不足,使学生感觉老师对专业认识不够深入,理论教学犹如蜻蜓点水,实践教学显得力不从心。同时,由于受制于人事体制机制,很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技能文化产业人才难以顺利的补充到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来,使得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可见,当前广西高职院校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总体上还不能适应国家文化体制改革与中国—东盟自贸区文化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需要用创新的思路去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应高职院校办学特点和文化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的新路。

三、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人才培养对中国—东盟自贸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高职院校培养既懂市场运作和国际服务贸易规则,又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将为中国—东盟自贸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本。因此,广西的高职院校应树立全新的人才理念,更新教育改革思路,以更开放的姿态和国际视野,构建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明确文化产业专业培养定位。科学的定位是学校制定规划、配置资源乃至发挥优势和办出特色的前提。由于高职教育结构的复杂性和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文化产业涉及行业的广泛性,文化产业专业的定位必须努力在各层面坐标的交汇点上选择最佳的、最科学的定位。学校应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特色,选择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正确定位。例如,财经类院校偏重于经济管理,艺术类院校侧重于艺术管理,传媒类院校着重传媒经济管理,综合类院校则以宏观文化管理为导向。同时,要按照文化产业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理论、技能的最高要求进行专业规划和建设,要将“‘就业岗位需要什么,专业就教授什么’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最高行动纲领。”如《2008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产业人才开发目录》提出“节庆会展及文化旅游业”需要“美术、民族学、历史、文物等专业背景的会展设计、旅游产品设计、景区设计等方面的人才”、“通晓广西本土民俗风情的民俗指导、导游等特殊人才”和“民族歌舞、器乐、雕刻、建筑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应结合文化产业的需要,对设计教育的教学方式、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特点、教育规划等进行研究,培养一批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新型设计人才。

(二)凸显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区域特色。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交往的重要“接口”,正在努力“打造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和文化产业中介营销3支队伍,壮大艺术演出业、文化信息业、电影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节庆会展业5个产业集群,提升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化、市场化程度,扩大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6]就市场反馈的信息来看,目前广西急需三类人才:政府部门的文化产业规划和管理人才;从事文化产业项目开发、项目经营、资本运作、内部管理方面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从事会展、旅游、体育、演艺、娱乐、印刷、出版等方面的内容创意人才。广西的高职院校应结合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区域文化特征,根据人才市场的状况和需求变化,依据文化产业结构及其变动趋势来设置与调整专业,不断拓宽专业口径,创办特色专业,使之更好地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校企合作推进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解决毕业生素质与企业人才需求矛盾的有效途径。学校的校园氛围和企业的生产环境差别很大,课堂教育和现场教育的效果也大不相同,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把企业的技术、设备、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成功地嫁接到学校的教育体系中来,培养学生逐步成为符合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校企合作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的重要作用,不断拓展校企合作领域,建立人才培养协同机制,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例如,学校可让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师资配备、设备设施建设、教育管理、实践教学、阶段考核、学生奖惩、教学质量监控等环节,甚至可以将企业文化引入学校教育教学过程,把对员工发展的优良理念与规范、要求贯穿于全过程,落实到课程中,使未来的人才打上鲜明的“企业”和“市场”的烙印。同时,学校在为文化企业提供优秀毕业生的同时,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成为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智力库”、“人才库”和“资源库”,从而与企业建立起互利共存的共生关系,为校企合作的提供长期、坚实而稳定的基础。

第6篇: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范文

摘要:本文拟对文化遗产的现代精神价值传播和文化产业开发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策略性思考。我希望能通过数字信息化这些现代工业社会的媒介传播方式,让人们关注文化的问题。尤其是让那些“默默”的文化遗产走进人们的视野,而且通过数字信息化技术促使文化遗产的转型,成为和物质文明同步发展的文化产业。

关键词:数字信息化;文化遗产;精神价值传播;文化产业;开发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253-02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经济发展和物质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已经显示了中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年过程中取得的诸多成就。但是,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所日益面临的问题也很突出,尤其表现在文化领域。对文化问题的忽视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本文拟对文化遗产的现代精神价值传播和文化产业开发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策略性思考。我希望能通过数字信息化这些现代工业社会的媒介传播方式,让人们关注文化的问题。尤其是让那些“默默”的文化遗产走进人们的视野,而且通过数字信息化技术促使文化遗产的现代转型,成为和物质文明同步发展的文化产业。

二、地域性传统文化遗产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地域性传统文化遗产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一)过度开发,单方面提倡旅游价值;(二)文化遗产价值自身没有充分的和公众交流;(三)缺少合理的数字信息化的文化产业。

对文化遗产的价值,一方面,我们运用各种措施来进行研究和保护;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对其进行经济价值的开发。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实际上,旅游业的发展已经在某些程度上成为文化遗产的威胁。例如,“日益增多的游客和边远城镇的快速发展。”{1}同时,还有自然气候对文化遗产的威胁。“因为开发造成景观和环境破坏,遗产破坏的情况越来越突出。对世界文化遗产进行全面规划、管理,已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关注的重大课题。”{2}

为了应对传统文化遗产所面对的上述问题。“2004年6月,在敦煌召开了专家会议,重申文物保护的中国原则。所谓中国原则是指中国国家文物局和美国加州盖蒂保护研究所,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共同制定的从2000年开始执行的一系列文物保护法则,赋予文物保护以神圣的地位,并颁布了一道跨学科的管理程序。例如研究确定最大游客容量……等。”{3}

然而,尽管上述世界性文物保护的措施特别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限制游客数量或者其他方法,并不能长远的解决文化遗产的问题和其所附带的文化价值。

因为文化遗产的物质性和时间性决定了,有些文化遗产必定要面临时间的考验,例如敦煌石窟和壁画,这些石窟的物质遗存难以经受自然因素的考验。再者,文艺遗产除了自身的文化价值之外,其更重大的价值在于和人进行精神世界的沟通,才能体现文化存在意义。如果进行游客的限量,那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

上述第一个问题的思考,引发了文化遗产的第二个现状和问题。即文化遗产自身的价值还有待于进一步和现代公众进行精神方面的交流。

我们知道,随着20世纪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以及后现代社会的解构思潮。使我们现时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和崇尚解构思想的潮流中。我们满足于图像时代,我们同时满足于浅薄和扁平的大众文化。在文化领域丢失了传统的深度精神空间。

为了重行塑造文化领域的深度精神,生存和道德的价值观,加强文化遗产的媒介传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然而,对文化遗产的精神价值利用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大一部分传统文化遗产的自身价值没有在视觉文化和图像时代得到有效的传播和展示。传统文化遗产好像仅仅是人们用来旅游消费的产品。

许多传统文化遗产面临被大众文化解构和冲击的问题。同时传统文化遗产的价值和精神不能和大众进行价值观方面的交流,要么被大众娱乐文化淹没在现代媒介传播中,要么就是在专家学者的象牙塔里,成为默默的藏品。

第三个面临的问题是:缺少现代数字信息化的文化产业。文化遗产的转型是现代社会所必须的一个途径。然而,大多数文化遗产保持在“实地旅游”或者文物研究者的阶段。不能合理的利用其文化价值和产业的开发,使文化遗产成为现代公众视野的边缘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希望从数字信息化媒介角度,来思考文化遗产的现代精神价值传播和文化产业的转型。

(一)利用现代视觉文化的各种数字信息媒介,采用田野考察来实现图像集成系统,实现立体图像复原系统以及图像媒介的网络数据化。

文化遗产中重要的对象之一便是遗址文物,这些文物遗址具有不可再生的特征。例如中国的四大石窟及其壁画,或者一些著名的寺观壁画等。也包括一些重大的考古发现。目前对这些文化遗产主要采取文字和图像以及文档管理的办法进行研究。这些文化遗产的主要流通渠道在于学者,书籍和博物馆之间。

还有一些问题是,一些文化遗产的图像处理非常简单。不能全方位的反映该文物遗址的直观特征。“考古发掘和研究相互分离,和博物馆管理相分离。大多数情况是,研究者可能采取了学者和学者之间的二手资料。”{4}更不用说博物馆和观众之间所存在的距离感。

因此,文化遗产信息流通不良,是现在实现文化遗址文化价值的最大障碍。事实上,在现代数字媒介技术的帮助下,我们完全可以实现上述问题的有效解决。

首先,通过田野考察,采取全方位的图像采集系统。实现视觉化的图像搜集资料。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考古学阶段,考古学所运用的传统方法实际上对文化研究有重大价值,但是不能在大众文化范围实现有效的传播,是很多文化遗产成为学术专家的研究对象,而不能实现文化价值和意义的广泛传播。

目前,对文化遗产的图像采集提升到了三维高精度的手段。“例如非接触式测量,其可分为飞行时间测量法,三角测量法等。飞行时间测量适合于大型文化遗址的三维重建;三角测量法适合于小型文物的三维信息采集。还有线激光扫描和面结构扫描等。浙江大学自主研发的结构光三维扫描设备达到0.2毫米的扫描精度。这些数字信息化技术已在国内多家文化遗址保护应用,完成了数百件文物的三维信息获取工作。”{5}

同时色彩信息的获取同样采用了高精度的三维扫描设备。“例如浙江大学开发了专门的色彩信息获取技术,包括面向壁画等大型平面文物的获取设备与面向三维重建的纹理获取系统。”{6}

作者所引用的上述数字信息化技术已经为文化遗产的图像采集准备了必要的技术前提。首先针对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特征,这些数字化的图像采集不仅实现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更为文化遗产的再生价值做好了准备。例如我们可以利用采集的图像,实现三维图像的网络数据库建设,能使众多的文化爱好者和研究者及其大众享用这些资料。

这种努力首先为众多研究者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资源共享;再者可以利用三维图像来模拟现实文化遗址的情景。形成新的视觉性的图像式文化遗产。不仅起到保护作用,而且如果实现图像资源和图像式文化遗址。最后,可以全面的通过网络媒介实现文化遗产和大众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缩短大众和文化遗产之间的沟通距离。

(二)构建网络虚拟博物馆、网络虚拟旅游平台,实现文化信息互动

传统的中国博物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资金的提供和扶持。传统博物馆也面临着如何转型的问题。例如传统博物馆和大众之间存在很大的距离感,人们常常觉得那是专家和学者们光顾的地方,和大众没有关系。随着现代信息社会观念的增强,大众对博物馆的要求也越来越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因为人们想从博物馆这些具有高级精神含量的地方获取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和文化。

对一些大城市来说,博物馆如果采取开放的姿态和观众进行信息交流,会逐步实现大众的所需。但是对一些小城市来说,或者对与不同地域的公众来说,还没有足够的博物馆设施来供大众参观。那么,如何实现博物馆的实际功能,使博物馆里那些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精神价值发挥其意义呢。我认为除了传统博物馆对公众的开放之外,还应当建立现代化的数字化信息博物馆体系。{7}

这个数字信息化博物馆不是建立单个博物馆,而是从大格局理念作为起点。分为南方,北方,或者分级别逐个建立从县、到地、再到市级、再到一线省市级,逐步上升到北方和南方文化的领域。这样形成一个强大且细致的数字信息化博物收藏系统。从而实现文化信息的融通和交流。

通过数字化信息博物馆体系,可使各行各业,各地域的公众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可以随便进行博物馆参观、交流。这样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发挥了文化遗产所附带的精神价值,这对传统中国文化和精神价值的回归将会起到重大影响。事实上,目前中国的博物馆建设,或许缺乏的是如何进一步与现代社会的虚拟媒介接轨,实现最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

(三)形成数字信息化的文化产业

文化遗产的产业化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之一。具体的例子非常多,例如敦煌文化的价值不仅给当地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是敦煌文化成为世界性的文化遗产,成为中国形象的一张名片。但是,文化遗产有一个地域性的问题,除了那些备受关注的著名文化遗产之外,还有很多为公众所不熟悉的文化遗产。对这些文化遗产的开发对文化建设来说显得很迫切。

例如一些作者提出“虚拟交互体验模式”。以敦煌为例,“莫高窟的数字化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工作较早也较全面,形成了旅游模拟,虚拟旅游、文物信息保护等一系列系统。”{8}这对文化产业链条的形成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是,我国目前像敦煌这样大规模的采用数字信息化来发展文化产业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资金的问题;其次是当地文化产业的管理者,不能有效的认识到现代数字信息化对文化遗产的产业化所起到的作用。

事实上,对数字信息化媒介的认识应该被足够的重视,因为在现代图像媒介的社会,数字信息化是重要的“活动的”文化传播方式,它区别于传统的文字媒介,也能使那些沉睡的文物、文化遗产主动的走进人们的视野。

注释:

①陈述彭.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490页,地理研究,第24卷第4期,2005年7月.

②同上,490页.

③同上,490页.

④鲁东明,刁常宇.数字化技术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共生,旅游学研究,110页.

⑤同上,详细见111页.

⑥同上,详见111页.

第7篇: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范文

一、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新疆文化娱乐消费需求分析

需求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关键取决于文化消费需求状况。准确把握新疆文化娱乐消费需求状况,是研究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1.新疆文化娱乐消费状况与新疆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新疆居民文化娱乐消费基本状况如何?与同时期其他国家及我国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对这个问题做出接近合理的判断。据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将有明显的上升。2002年新疆人均GDP为8457元,约1000美元(按照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买入价100美元=827.79元换算),该年度新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文化教育娱乐消费占支出的比例分别为15.65%和7.5%,而全国为14.35%、12.13%,新疆城镇居民文化教育娱乐消费占支出的比例比全国高1.3%,而新疆农村居民文化教育娱乐消费占支出的比例比全国低4.63%。与表1中所列国家相比,中国及其新疆居民文化教育娱乐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很高。但由于我国城乡居民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一般占到50%以上,而一般国家此类比重仅为20%,从1988年到1999年,11年间新疆城市居民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平均占到60%,农村为68%(根据表2相关数据计算得出)。因此,新疆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要小得多。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按照文化娱乐消费占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比例的45%来计算,新疆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例大约为5.2%,中国为6.0%,德、法、美、英、匈牙利、波兰这一比重介于4.2%~9.2%之间(见表3)。由此可见,新疆文化娱乐消费占消费结构的比例(5.2%)尚处于可接受的水平,新疆文化娱乐消费状况与新疆经济发展水平基本适应。

2.新疆居民文化娱乐消费需求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疆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从而使人们的文化娱乐消费量难以快速增长。新疆居民收入分配严重不平等,两极分化严重,已经严重影响了文化娱乐消费。1996年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0.4)达到0.406,2002年(新疆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达到0.4585,接近0.5的上线,这表明新疆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据抽样调查,2002年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最低为260.95元,最高为6695.07元,为最低收入的26倍。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为18409.8元,约为最低收入的10倍。因此,虽然新疆人均收入在不断提高,但大多数居民收入仍然较低,文化消费极其有限,文化产品和服务事实上成为少数高收入者的“奢侈品”,并没有成为普通居民生活的组成部分。新疆文化娱乐消费需求增长有限。何伦志等人的研究表明新疆城乡收入差距与文化消费支出比重差距之间并不存在协整关系,它们都具有单整特性。城市居民在收入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会不断增加对文化服务的消费支出,而农村居民即使在收入有了一定增长的情况下,在文化产品、服务方面支出增加并不是太多,农村文化市场前景黯淡。事实上,城市由于存在大量失业人员,从而导致在结构上陷入只有少数高收入者能够消费文化产品和服务,大多数工薪阶层难以问津文化消费,城市居民的文化产品及服务支出不会迅速增长。因此,从文化娱乐消费需求角度看,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并不乐观,需要积极拓展国内其他发达省市及国外市场,特别是与新疆有地缘优势的中亚市场。

(二)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从新疆文化产业占新疆GDP的比重,新疆文化产业与新疆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性,新疆文化、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对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1. 新疆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

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2003年,我国国家统计局对文化产业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从当年开始,每年公布一次我国文化产业的有关统计数据,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开始有了较为完整的反映。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7630亿元,占同期GDP比重为2.43%左右(见表4),2009年达到8400亿元,占同期GDP比重约2.6%,与英(2004年)美(2002年)两国文化产业5%的比重还有近一半的差距。同期上海、北京、广东、湖南和云南5个省市区的比例已超过5%,湖北等省份也接近5%。新疆文化产业较全国其他省市,起步较晚。据新疆文化厅的统计,2009年,新疆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3.69亿元,占新疆GDP的比重为0.32%。但是文化厅对文化产业的界定范围只包括文化厅主管的艺术业、图书馆业、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文化市场经营教育机构、文物业等,此统计范围小于国家标准的统计范围。在此称为“狭义文化产业”。在研究中无法获取国家统计标准的新疆文化产业增加值,只能粗略估计。为了研究需要,论文界定了广义文化产业。“广义文化产业”是根据2004年由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以新疆2007年144部门投入产出表中的部门分类为基础,从144部门中挑选出属于文化产业的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旅游业、娱乐业等10个部门,组成文化产业。国家统计标准的新疆文化产业增加值应小于广义文化产业值,大于狭义文化产业值。2007年新疆广义文化产业增加值为97.86亿元,2002- 2007年广义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7%,按此增长速度推算2009年新疆广义文化产业增加值应为122.10亿元,约占当年GDP的2.9%。2009年国家统计标准的新疆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小于2.9%,大于0.32%。而我国云南、广东、上海、浙江等地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5%。新疆文化产业发展步履迟缓,尚处于起步、探索的初级阶段,落后于全国,落后于东部发达省区,也落后于云南。从文化产业解决就业角度看,新疆文化产业对就业的贡献非常小。从表6可以看到2007年、2008年、2009年新疆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在0.4%左右徘徊,2009年新疆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比2008年全国还约低1个百分点。

2.新疆文化产业与新疆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性

分析新疆文化产业增加值份额与GDP份额之间的比值关系,考察经济发展水平(以GDP份额衡量)对其文化产业增加值份额有何影响,可以反映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成效是否达到新疆的经济发展水平。表6显示,2004年新疆地方GDP份额对文化产业增加值份额的加权系数为0.3977,与甘肃接近,低于全国平衡标准1。同期,广东地方GDP份额对增加值份额加权系数为1.3493,高于全国平衡标准,新疆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与东部发达省区广东的差距非常大。以新疆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份额相对于新疆GDP占全国份额来说,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效远没有达到新疆经济发展的一般水平,这一方面说明新疆文化产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说明新疆文化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新疆文化体制改革现状

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历了萌动(1978- 1992年)、探索(1993- 2002年)、试点(2003- 2006年)、全面推进(2006年至今)四个阶段。新疆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例外省份,文化体制改革落后于全国,近几年,新疆的文化体制改革刚刚起步。新疆文化体制改革从艺术表演团体人事制度改革入手,试点先行,逐步推开。2004年文化厅直属的新疆歌舞团、新疆歌剧院、新疆话剧团、新疆杂技团、新疆木卡姆艺术团等五个艺术表演团体纳入了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单位。5个艺术表演团体依据国家、自治区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自治区人事制度改革政策,立足实际,分别制订了《人事制度改革方案》、《人员分流方案》、《工资总额包干方案》,积极开展艺术表演团体人员分流工作。对5个试点单位的演职人员实行了提前退休、病退的人员分流制度,截至2006年,文化厅直属5个艺术表演团体共有126名演职人员办理了提前退休和病退手续。通过人事制度改革,理顺人事管理体制,建立符合各艺术表演团体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的竞争激励机制,彻底解决人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待遇能高不能低、业绩大小都一样等制约艺术表演团体发展的“瓶颈”问题。新闻出版业2006年提出了深化行业体制改革实施办法。2006年上半年以新疆日报报业集团为龙头的报刊业和以新疆人民出版总社为龙头的出版业初步整合重组,国有印刷企业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2009年8月31日,新疆文化体制改革把结构调整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将原新疆歌舞团、新疆歌剧团、新疆话剧团、新疆爱乐乐团、人民剧场等国有院团纳入到新疆艺术剧院旗下,新组建了民乐团,打破了过去“小而全”、“散而弱”的格局,切实整合资源、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提高效益。

4.新疆文化、娱乐业(不包括体育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从表7和图1中可以看出,新疆文化、娱乐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力度非常小,而且2008年还明显下降,比2007年少了13736万元。如果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0000 元,则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000- 5400元,而到了文化、娱乐业,则新增固定资产只有77- 150元。这一方面说明政府对文化产业重视程度不高,另一方面说明民间投资也没有被充分利用,文化、娱乐业的进入门槛还没有充分放开,人们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仍然不具有热情和信心。

二、新疆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新疆文化产业不发达现状与文化产业发展观念落后、文化体制改革滞后、投融资渠道不畅、缺乏文化产业人才、产业配套政策等问题密切相关。

(一)观念落后,政府服务意识不到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新疆经济不发达,在文化产业发展观念上也落后于内地。新疆文化产业的计划经济色彩还很浓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文化观重视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管控作用,忽视文化的经济作用,否认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否认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在新疆,文化领域一松绑就会乱的想法根深蒂固,一部分人认为发展文化产业,各种思潮涌现,政府对文化领域就会失控,会影响新疆的稳定。此外,还存在重事业轻产业,重国有轻民营的情况,政府部分部门仍然习惯于运用行政管理手段管理文化企业。这种落后的文化产业观严重影响了新疆文化产业的活力和竞争力,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二)文化体制改革滞后

目前,新疆文化产业还缺乏统一的领导指挥体系,各管理部门条块分割,仍然简单保持经济、文化、公安、工商、交通、消防、税务等分灶吃饭的格局,这样使得经营难度加大。资源要素不能合理流动,配置不合理,不利于文化产业内部经济调整和产业规模扩大。文化行政管理职能仍然保留了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特点,与市场经济不适应。仍然以微观管理、直接管理、“ 办文化”为主。国有文化单位改革缓慢,不利于培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主体。

(三)总体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由于长期以来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不足,导致投入不足,欠账过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比如新疆电视台的设备落后,直接影响了播出图像的清晰度,影响收视率。新疆部分剧场设备老化陈旧,达不到国际通行的舞台表演规格;一些剧场缺少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处境艰难,甚至被挪作他用。新疆艺术团体的排练厅平均面积不到200平米,且很多都是危房,地市级、县级艺术表演团体基本没有标准排练厅 ,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新疆演艺业的发展。

(四)市场化水平低,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程度不高

新疆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于全国,市场在资源和要素配置中的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文化领域条块分割和市场壁垒仍然严重,导致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资源比较分散,产业规模化、集中度和集约度低下,难以形成文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缺乏实施重大项目的能力。2009年新疆文化厅管理的文化市场经营单位中,仅有29个经营机构(占经营机构总数的0.37%)平均资产值为120万,752个经营机构(占经营机构总数的9.7%)平均资产值为51万,平均资产值在50万以下的经营机构约占到90%。由于缺少龙头骨干文化企业,新疆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还比较弱。

(五)文化经营人才短缺,投融资支持体系滞后

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形势与相关人才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的矛盾比较突出,各类创意文化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术开发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尤其是既懂文化又懂经营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缺口很大。文化事业企业管理经营者大多是半路出家,没有接受过系统正规的文化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他们中有的能管理,但没有文化方面的专业知识;有的有专业文化知识,却不懂管理。就文化中介专业人才领域讲,已出现严重缺口。据了解,目前在文化领域,经纪人的从业数量不到整个行业需求的20%,尤其缺乏高素质的经纪人。文化人才的缺乏给新疆文化活动带来障碍的例子也为数不少。新疆优秀的品牌节目《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你好、阿凡提》、《刀郎麦西来甫》等,虽然在文博会、世博会屡获好评,但是难以出疆及走出国门,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文化营销和管理人才,文化集团缺乏对国际惯例的了解以及缺乏对文化经营知识的掌握,找不到走出国门的“感觉”。新疆文化人才资源的缺乏正在阻碍新疆文化产业的发展。投融资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一方面,新疆文化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大量文化资源尚待挖掘、开发,国际、国内由于需求结构的升级,有很大的文化消费需求空间,文化企业的组织状态也正处于形成中,这些都构成了新疆文化产业巨大的投资、融资空间;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投资融资渠道缺乏,投入不足。国有文化单位长期依赖政府财政,其他的融资渠道不畅,缺乏市场融资能力和规模化运作能力。民营文化企业也普遍存在融资困难问题。融资品种单一,融资渠道狭窄,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既有政府管理理念的落后、文化产业政策的不健全、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有投资、融资客体(文化产品或服务)科技含量低等。

(六)文化产业配套政策不够完善

资金支持、税收优惠、银行信贷、土地使用等,文化产业配套政策不够完善。另外,一些制定了的政策也难以落实到位。有位文化企业经营者说“:这几年发展文化产业的呼声虽高,但文化企业所享受的政策优惠却远远不如其他经济部门。”税费负担较重是文化企业反映较多的问题。如文化娱乐行业现行的营业税税率为20%,同时还要缴纳3%的文化事业建设费。这两项税费占文化娱乐企业营业额的23%,再加上名目繁多的其他各种收费,文化娱乐业的综合税费负担可能为各行业之最,大众娱乐场所因为无利可图而发展缓慢,普通大众正常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

三、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观念

新疆各界要统一认识,树立全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观念。在国家政策引导下,认识到在法律框架内发展新疆文化产业既能带来经济效益,同时又能带来社会效益。政府监管下的文化产业在追逐利润的同时,在自觉不自觉中实现了社会效益。文化产品(服务)满足了消费者的差异性消费偏好,使消费者在消费文化产品(服务)时收获知识,愉悦精神、缓解压力。文化产业引导消费者进行文化的“阳光消费”,使黑暗的、违法的所谓“文化产品和服务”失去市场。反过来说,如果文化产业不能充分发展,仅靠文化事业的力量,生产的文化产品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消费者就容易受到违法文化产品的吸引以填补精神上的空虚。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文化产业在新疆是增加经济利益的手段,同时也是抢占疆内、国内、国际文化市场,以文化稳边、兴边的重要举措。

(二)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1.设立“新疆文化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

为了使我国文化产业早日走上规模经营,高效产出之路,早日创造出占国民生总产值5%以上比重的支柱产业实绩,有必要尽快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具有综合协调权力的系统机构。当前在条件尚不成熟的条件下,新疆政府可建立由党委宣传部牵头,由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版权等相关部门参与的“文化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协调和解决文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2.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文化行政管理职能

文化体制改革中,对文化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尤为重要。而转变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职能是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必须使文化行政部门职能从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状态,转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状态,其主要内容是实现“三个转变”:从微观管理为主转变为宏观管理为主;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由“办文化”为主转变为“管文化”。

3.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

一是对新疆国有文化单位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企事分开的原则,区别情况,实行分类改革。不具有面向市场能力的公益性文化单位属事业性质,按非营利性机构管理,财政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财政重点扶持新疆优秀剧种、木卡姆等高雅艺术表演、剧目创作和人才培养。具有一定面向市场能力的公益性文化单位,可保留事业单位性质,实行企业化管理,推行全员聘用制、合同制和岗位工资与效益工资相结合的结构工资制等适合本单位特点的人事、分配制度,给予财政专项或定额补助;根据发展需要,有条件的也可改制为企业。经营性文化单位都要改制为企业。

二是把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制为企业。借鉴国有企业改制的成功经验,按照当地企事业单位改革的有关政策,重点抓好产权制度和劳动制度两项改革。做好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非经营性资产剥离、不良资产核销等各项基础性工作。鼓励社会法人、自然人和单位内部职工向改制企业投资入股,鼓励技术要素和管理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鼓励经营者和业务骨干持大股,形成多元投资的产权结构和经营主体,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根据实际情况,改制企业可以采取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合伙制等企业组织形式;也可以通过控股、参股、收购、兼并、拍卖出售、承包、租赁等多种方式,吸纳社会资本,实行资产重组和机制转换。在吸纳资本和改制过程中,切实保障国家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在改制企业中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依法转换劳动关系。对未聘或以后解聘的人员给予安置补偿费,具体政策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三是国办艺术表演团体要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改革路子,努力搞活经营,增强面向市场能力。可选择部分艺术表演团体进行个人持股、社会参股的股份制改革试点。改制后财政继续予以重点扶持,人头经费改为项目经费,对政府指定的演出活动逐步实行招标、采购制。财政重点扶持新疆优秀剧种、木卡姆等高雅艺术表演、剧目创作和人才培养。积极推行签约制、演出经纪人制、节目制作人制,充分调动演职、创作人员积极性。

(三)促进建立人才培养阶梯体系

文化产业要求从业人员具有极强的综合素质。但文化产业成长于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也决定了综合素质的基础是市场意识。这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客户意识、产品意识、服务意识等基本素质。此外新疆要加强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艺术鉴赏能力———基于市场和观众的判断鉴赏能力,鼓励新疆高校逐步建立文化产业管理培养人才体系,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博士,文化方面职业资格证培训,同时尝试MBA、EMBA等国际化教育模式,并丰富在职在岗以及出国短期培训等形式。对于文化人才,新疆艺术学院等传统艺术院校在培养专业素质的同时也要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另外,要增强职业规划指导和实践锻炼,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更多地了解和参与不同的实践活动,积累经验。国外商学院的工作坊形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四)融通文化产业投资、融资渠道

1.建立文化产业投融资担保联盟。文化产业投融资担保联盟是协助文化产业投融资而设立的专职机构,旨在解决文化企业投融资的难题,针对担保品不足的文化企业提供信用保证,使其顺利从金融机构取得所需的资金。凡符合保证对象的文化企业均可通过其往来金融机构直接利用文化产业投融资担保联盟的保证服务。另外,建立文化产业投融资担保联盟还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的投资风险,加大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

2. 加强文化产业的资本运营。目前,通过资本运营融资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新疆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通过资本运营融资更具有策略性。因为资本运营不仅可以达到传统融资的目的,也能实现文化产业的规模扩张、优化文化产业的资产结构、促进文化产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效率,继而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3.开发无形资本的融资功能。文化产业的竞争不但是单纯的物质资本的竞争,也是人才、技术、品牌等无形资本的竞争,是文化企业物质资本与无形资本综合实力的竞争。为此,文化产业的融资范围亦不应局限于物质资本,还应扩展到更为广阔的空间,即物质资本与无形资本的融通。

第8篇: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范文

Abstract: The cultural industry is a new sunrise industry, and its the effective functioning needs cultural professional managers’ talent and energy.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 compared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in large part due to the imperfect market of cultural professional managers. So, the problems of the cultural professional managers building are explored through the problem analysis. Then it put forward the view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professional managers.

关键词:文化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文化产业

Key words: cultural professional managers;team construction;cultural industry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8-0076-02

0引言

文化职业经理人是指文化产业的市场经营者,既懂得经营管理的一般规律,又熟谙文化市场运作规范及文化人才的创作规律。文化职业经理人是文化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产物,是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全球化、信息化以及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与多变性,使得文化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英国著名的世界经济调查机构朗莱弗公司公布的对“智力”和“效益”的测定表明:企业每增加一个劳动力,可以取得1∶1.5的经济效果;增加一个技术人员,可增加1∶2.5的经济效果;若增加一个有效的职业经理人,可以取得1∶6的经济效果。大量的事实证明,文化职业经理人的队伍建设直接影响着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前途。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飞速发展都得益于有一个文化职业经理阶层为其不断注入活力,而我国的文化产业经济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文化职业经理人市场的不完善,文化职业经理人的成长以及作用的发挥受到了限制,这从根本上阻碍了我国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

1文化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文化职业经理人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总体来看,这支队伍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随着文化单位集团化改革以及产业化的需要,作为配套的文化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的缺陷已成为当前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 “瓶颈”。

1.1 文化职业经理人队伍未形成规模文化职业经理人分布不均衡、数量有限,虽然某些典型的沿海城市文化产业运作的有声有色,但从整体来看,我国的文化职业经理人队伍还未形成一个阶层性规模,远远无法满足社会的巨大需求。民间有很多优秀的演艺人才,由于缺少职业经理人的运作策划,无法很好的推向社会,直接影响到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同样地处长江三角洲,上海文化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比较完善,文化产业已具备一定的规模,文化经纪公司遍地开花,文化氛围浓厚;而南京由于文化职业经理人的严重缺乏,现有文化经纪公司寥寥无几,文化氛围无法与上海相媲美。

1.2 文化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素质有待提高文化人才深谙文化底蕴,但是把文化和经营结合起来的文化人才非常少。目前在文化领域中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人往往缺乏企业战略眼光和规划能力,缺乏投资和风险管理的能力,缺乏财务、营销和管理方面的技巧,特别缺乏规模化集团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经验;从事其他产业的经营者在进军文化产业的时候,缺乏对文化艺术独特性的认识,缺乏内容策划以及在这些领域的创新设计能力,文化职业经理人职业素质的不完善使他们经营文化产业时面临众多困难与挑战。

1.3 文化职业经理人建设制度配置不到位文化职业经理人制度配置,从大的方面来说,无论是国有文化企业还是民营文化企业,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从小的方面来说,职业经理人的聘用机制不合理,文化产业“经营者才能”还没有完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品进入流通领域,随意性、偶然性因素较大,招聘和提拔的人往往不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对文化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机制不健全,没有体现个人价值与贡献大小;绩效评估机制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

1.4 文化职业经理人发展的社会环境有待完善由于缺乏完善适宜的职业经理人培养机制与认证制度,文化职业经理人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的认可和发挥。现在高校还未系统地推出培养文化产业经营和管理人才的专业,而现行教育体制也不适合复合型人才培养,造成了现有的市场需求和人才供给的失调,理论与实践产生脱节。不少文化单位都采用直接从企业挖来人才进行“嫁接”的办法培养文化经营者和管理者,这种纯粹“嫁接”的办法并不长久,有时“成活率”会很低。

1.5 文化职业经理人的信用评价、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约束机制缺乏对文化职业经理人才的综合评估、职业操守界定等方面必要的行业管理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培育和评价机制缺乏有效性,信用系统的缺失和外部法制环境的不健全导致了文化职业经理人市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良好的相关保障体系的缺乏影响了文化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发展。

2文化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化大背景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代,作为新兴产业的文化产业急需大批的杰出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社会需要开拓一个有效的文化职业经理人市场,培育一支与世界发展潮流相适应的文化职业经理人队伍。因此,加强文化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文化职业经理人市场,形成良好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公平竞争的文化职业经理人流动机制、科学的文化职业经理人业绩考评机制及合理的文化职业经理人价格机制和激励机制,是关系到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重大课题。文化职业经理人的队伍建设不仅是量的扩张,更应是质的提升,全面贯彻文化软实力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与时俱进,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文化职业经理人队伍的建设,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注入强劲的发展动力。

2.1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科学文化人才观文化职业经理人的队伍建设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科学文化人才观。不唯学历、不唯身份、不唯职称、不唯资历,将业绩作为衡量文化职业经理人的核心标准,将品德、知识、能力作为衡量的基础指标,将实践作为发现和识别文化职业经理人的重要途径。依据文化职业经理人成长规律和不同特点去甄别和使用人才,坚持任人唯贤、唯才是举,鼓励人人创新、人人贡献,使各类文化职业经理人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2.2 切实加强政府对文化职业经理人队伍的宏观管理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文化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工作,将文化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提升到战略地位。文化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需要资金、人才、舆论、政策各方面的支持。文化产业又是一个慢热型的产业,不能急于求成。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最好使用开放型的管理,政府官员要真正懂文化、爱文化,以德吸引人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为做好文化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2.3 实施“31N”文化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的发展规划文化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议实施“31N”文化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的发展规划。

2.3.1 “3”就是建立健全三个机制,即“文化职业经理人认证机制”、“文化职业经理人培训机制”以及“文化职业经理人市场机制”。通过对这三个机制的不断完善,不断培育发现新的文化职业经理人才,使文化职业经理人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规范,不断提高,从而实现文化职业经理人从实用人才向优秀人才甚至杰出人才的转变,从文化职业经理人个体向文化职业经理人群体的转变,并将文化创新成果和最新文化产业信息及时运用到社会实践之中。

2.3.2 “1”就是搭建一个平台,即文化职业经理人发展平台。通过“政府扶持、市场驱动、企业承办、社会参与”的方式,丰富文化职业经理人发展的载体,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的作用,为文化职业经理人市场搭建平台,提供服务,从外在业绩和内在素质全方位打造文化职业经理人知名品牌。

2.3.3 “N”就是设立若干文化职业经理人大奖,诸如“文化职业经理人新秀奖”、“卓越文化职业经理人奖”、“文化职业经理人终身成就奖”等等。对杰出的文化职业经理人进行全方位的宣传、表彰、奖励,营造尊重文化职业经理人、爱护文化职业经理人、向杰出文化职业经理人学习的良好社会氛围,带动更多的文化职业经理人成为杰出职业经理人才。

2.4 营造文化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创造促成文化职业经理人阶层形成的外部环境,是搞活文化产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点。现代企业制度是文化职业经理人制度生存的外部小环境,也是文化职业经理人施展其经营管理才能的活动舞台。加快文化产业公司化改造步伐,确立现代企业制度,营造并优化相应的制度环境,是文化职业经理人成长的必要条件支撑。作为文化职业经理人成长的外部大环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亦是文化职业经理人制度生存的关键。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在市场经济中建立,现代文化产业不是定位于履行政府职能的行政机构,而是要定位于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性组织,企业发展的空间在市场,生死存亡也取决于市场。

2.5 构建文化职业经理人队伍的信用评价体系文化职业经理人队伍的信用评价体系包括文化职业经理人职业信用评价和个人信用评价两大内容。文化职业经理人职业信用评价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评价与绩效评价。把职业经理人的职业道德评价纳入职业信用评价体系十分必要。道德是成文或不成文的非法律行为规范和价值判断标准在个人内心形成的约束机制和个人信守的行为准则,是约束人的内在因素。文化职业经理人的职业道德会约束职业经理人在决策时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职业道德良好的文化职业经理人,会做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经营决策,会在经营中竭尽所能满足各方的利益要求。只有取得相关利益者的信赖、一个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文化职业经理人与企业家之间信任建立的基础是文化职业经理人的职业能力,而最能够证明文化职业经理人职业能力的是其以往职业经历的绩效状况,因此,绩效评价记录是职业信用评价中很重要的内容。文化职业经理人良好的个人信用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是保证企业经营合作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文化职业经理人个人信用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个人身份的各类证件、教育与培训经历及相关学历证书和培训证书、个人贷款额度与贷款偿还记录、个人信用卡使用缴费信息等与个人信用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都能客观地反映文化职业经理人的个人信用。

参考文献:

[1]罗珊.规范我国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博弈思考[J].求索,2005,(6):103-104.

[2]叶苏平,单艺斌.建立职业经理人队伍的基本思路[J].社会科学战线,2005,(3):320-321.

第9篇: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 结构; 特点;

一.文化产业结构的含义

文化产业结构是指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反映着一定社会文化关系的文化再生产过程中文化产业间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①从这一概念可以看出,文化产业结构是一个历史的产物,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产物,并且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而发生演变。其次,文化产业结构不单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同时它是一定社会制度的文化反映,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文化反映。”②表现出了文化产业结构的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属性。其三,它是一种社会文化关系结构,也即是一定的文化生产力所展现的一定秩序性和关联性。这种社会文化关系是通过文化产业这种文化再生产过程体现出来的。文化转化成文化产业是这种文化再生产过程,文化产业结构受固有的文化结构的影响。其四,体现的是“文化产业间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只考虑文化产业内部各行业的相互关系。但是“文化产业结构是一个立体的结构系统,具有多层次交织共生的特征。它既包括文化再生产过程中大类产业间的关系,也包括某一产业内部细分的专业产品生产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③而杨吉华在对此概念进行界定时,则只关注文化产业结构在经济层面的含义,他认为文化产业结构既指文化产业在宏观产业结构和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比重。同时还包含文化产业内部各行业的比例关系。④

文化产业结构除了表现经济层面丰富的内涵之外,还可以从中解读出反映在经济层面之后的更加深刻的文化及政治意味。也就是说,文化产业结构并不单单是现存文化行业的经济组合,而是通过它表征了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变动,而文化变动又隐藏着社会阶层的权利和利益关系。它既反映了一定背景下文化商品的市场化水平,也揭示了“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的主体差异,以及由这种差异所反映出来的主体社会身份和文化权利的差异。”⑤由于文化产业结构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文化消费行为间存在文化权力结构的对应关系,而这种对应关系又传递出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关系,因此可以说,文化产业结构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延伸,展示了一种政治经济学关系。究其原因是因为,文化资源的主要掌握者――政府拥有对社会资源的绝对分配权,文化产业结构正是以一种社会资源的存在方式而存在的,它的产生及演变过程正是不同时期的权利掌握者对以往的历史文化及其它社会资源按其利益集团化的方式分配的结果。在这种意义上来看文化产业结构和其它产业结构就有了明显的不同,它主要受社会因素的制约,而其它产业结构更多受自然条件的束缚。

在我国,由于文化产业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产业的政府行政化管理意味更浓,文化产业结构的形成更多的反映出政府从文化的意识形态管理需要出发,对文化产业资源配置的一种权力安排与部署。

二.文化产业结构的特点

1、等级性

文化产业结构的等级性是由文化产业的文化属性决定的,而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必然影响到文化再生产的文化产业的,但是不同的文化产业部类所具有的或传播意识形态的强弱是很不一样的,所以国家基于文化安全的考虑势必要对文化产业不同部类的重要性作“共同而有区分”的认识和判断。在我国,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产业一直处于严格的管控之中,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很难获得市场准入,由此形成了文化产业不同部类间文化权利资源的等级性分配,这种文化资源权利分配的结果是直接导致不同文化产业门类发展能力的差异。由此也就形成了各文化产业部类在整个文化产业中权重的不同,久而久之,权重大的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而被压抑的则逐渐萧条,这也是当前我国部分文化产业门类独大、文化产业整体畸形发展的部分原因。

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认为产业价值链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垂直供应链和横向协作链。垂直供应链可划分为上、中、下游关系,横向协作链则是产业的服务和配套。每一种文化产业门类均包含了这两种价值链关系,但是在这种横向和垂直关系相互交织的关系网中,总会有一个核心的交织点,那即是具有较长、较广价值链的核心产业,也是这里所谓的等级性较高的文化产业门类,而以较高等级性文化产业门类为中心的相关产业门类则属于较低等级性的产业门类。同时,那些不具有生长较长产业链条的文化产业门类也可归于等级性较低的文化产业门类。以等级性较高的电影产业为例,电影产业垂直供应链包括前期剧本的创作、版权的交易、前期的策划等,中期包括电影制作的所有方面,后期包括流通发行过程涉及的相关方面,有产品的推广和发行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出相关的产品,比如与该作品相关的音像制品、各种类型的图书出版、相关的版权交易等。而电影产业横向协作的价值链则出现在垂直供应链的每一个阶段上,前期涉及电影制作相关设备的生产、加工行业,各种类型电影人员的培训行业等,中期有制作过程中的场地提供及相关的道具生产行业、配套的服务行业、作品加工行业等,后期包括与推广该作品所涉及的多种平台及服务、与电影放映相关的设备生产及服务行业、由电影作品延伸出来的生产加工音像、图书等制品的的相关产业等。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电影产业是具有较高产业链价值的文化产业门类,也即是处于文化产业结构的较高等级,而以它为基础生长起来的相关产业门类则产业价值链相对较低,也即是处于文化产业结构的较低等级。

但是,文化产业结构的等级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先处于较高等级的部类也会向较低等级滑落,相反亦然。比如,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网上传播成为重要的传播途径,以前被划为层的网络文化服务就逐渐进入到核心层,成为国家重点关注和发展的文化产业部类。同时对文化产业链的重新认识,致使文化产业相关层的地位也有了变化。

2、变动性

文化产业结构的变动性指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以及文化产业内部之间的联系及比例关系的运动性。产业结构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变化而调整和丰富的。文化产业结构作为产业结构的一部分也不例外。首先文化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日益提升。2004年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正式从统计的角度确立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内涵,开始有了文化产业统计数据,2004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440亿元,而2006年,此数字就达到了5123亿元,占GDP比重也由2004年的2.15%上升到2006年的2.45%,2007年占GDP的比重更是达到2.6%。

其次文化产业内部不同部类随着生产力及生产关系的变化而不断演进。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数字技术等为主的高新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结构的演变。其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高新技术导致新的文化产业门类的不断产生,以互联网为主的一系列文化产业形态,如网络游戏业、博客、播客、微视频等。二是高新技术促使传统文化产业门类向高级化发展,如传统的模拟信号电视向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等运动。三是高新技术使原来独立的文化产业门类逐渐走向融合,形成新的产业门类,如传统独立的广播、电视、游戏、动漫、出版业等多种媒体融合,产生了新的文化产业类型---新媒体产业(主要包含虚拟社区、电子邮件、聊天室、搜索引擎、门户网站等)。

但是,文化产业结构的变动性,不是说它是任意的,而是遵循一定的产业发展规律的。究其原因,是因为文化产业结构的系统性决定了系统内各要素的相互关联能够束缚子系统的运行,使系统在总体上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产业内部,有相应的行业经过发展成为主导产业门类,由此带动相关的其它门类,随着其它门类的崛起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原来的主导产业逐渐衰落,新的主导产业门类崛起,又带动相关的产业,周而复始。就文化产业整体及文化产业内部各行业来说,它也都会经历诞生、起步、高速增长、成熟以及衰退等发展阶段,有着和其他产业一样的周期性。

3、系统性

产业结构体系中的各种单位相互间紧密联系、彼此依存,组成一个系统。产业结构可以分为不同的层级单位,以三次产业分类法为例,最高层级为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而在一、二、三产业之下又分别包含不同的次级产业门类。以第三产业为例:第三产业包含流通和服务两大类,其中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饮食、物资供销和仓储等业。服务部门又可分为三类,其一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地质普查、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旅游、咨询信息服务和各类技术服务等业。其二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等业。其三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低一级的层次单位组成高一级的层次单位,最后组成产业结构的整个复杂系统。文化产业作为整个产业结构体系靠中间位置的一级,其上位于整个产业系统的第三产业之中,在第三产业系统中,又位于服务部门的子系统之中。同时,文化产业本身除了与整个产业形成一个系统之外,它本身也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在文化产业本身的系统之中,其下又有不同的层级体系。文化产业结构就是各个单位在不同层和级上构成的一个系统的层级装置,在这个层级装置中,各个层级呈现出这样的特点,那就是层次的数量逐层增多,从有限到无穷。

皮亚杰在论述结构的整体性时说“一个结构是由若干个成分所组成的;但是这些成分是服从于能说明体系之成为体系特点的一些规律的。这些所谓组成规律,并不能还原为一些简单相加的联合关系,这些规律把不同于各种成分所有的种种性质的整体性质赋予作为全体的全体。”⑥产业结构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重要子系统,而第三产业则是产业结构新兴的重要亚系统,在第三产业内部,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全新的重要增长极,在第三产业系统内部是一个支撑性的亚子系统要素,在文化产业系统内部,又由不同的部类行业等更小的系统要素组成。文化产业结构的系统性决定了系统内部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文化产业结构系统整体功能大于各组成要素单个功能之和。同时,系统性决定了层次性,文化产业结构的层次性要求处于较低层级的子系统应当始终围绕较高层级的母系统目标运行,在考虑系统的整体性的前提下,不断推进文化产业结构的各个方面向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方面前行,以期从各个较小的层级渐进实现整个产业目标的实现。

4、意识形态性

由于文化产业本身不仅是一种经济产业,更是一种以具有强烈意识形态特性为客体的文化作为其表达对像的产业形态。基于此,文化产业结构就表现出一种文化存在结构形态,是一定的社会制度的文化反映,表现出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由于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国家意识形态在文化产业制度和政策上的取向性,这种取向性直接影响到文化产业结构的每一个层次。同时,我国的文化产业脱胎于政府严格管理的事业单位,是计划经济体系下政府根据文化的意识形态的不同表现形态及重要性而划分的文化产业类别,比如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文化艺术创作、休闲娱乐业等。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把文化产业划分为核心层、层和相关层,通过对每层具体文化产业门类的考察,不难发现这种划分除了产业经济学上的意义外,更多的反映了相关门类意识形态的强弱,在此基础上,文化资源分配上的差异表达出权力的差异。

因此,可以说文化产业结构是现存一切文化关系的制度性反映与总和。它反映了人们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和制度文化的背景下文化消费的主体差异,这种差异进一步反映出主体社会身份和文化权利的差异。“由于文化产业的存在形态与文化消费主体的消费行为之间存在着文化权利结构上的对应关系,而这种关系又反映着不同主体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决定的不同的社会关系,因而文化产业结构是人的社会关系延伸。”⑦文化产业结构作为一种社会资源的存在方式,受到政府掌握的资源分配权的制约,政府对资源的分配首先考虑的是对其统治的影响,基于此,位于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具有浓烈意识形态意味的相关产业门类就成了政府强力控制的部类,当然也是具有文化资源分配优势权的部类。这就使得文化产业结构不仅具有一般产业结构的意义,更具有政治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①胡惠林.文化产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84.

②胡惠林.文化产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84.

③胡惠林.文化产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54.

④杨吉华.文化产业政策研究[D].中央党校2007年博士论文,第32页

⑤胡惠林.论文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制度创新[J].思想战线,2003,(4).

⑥皮亚杰.结构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