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环境效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林业;效益评价;策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的规模、城市人口的数量也是与日俱增。当然,伴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在得到极大的满足的同时, 也不得不面对与日俱增的各类污染、“热岛效应”以及自然灾害等的严重威胁。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如何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生态环境建设是解决这一严峻问题的最佳途径。因此,在该背景下,笔者结合自己从业经验,拟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对当前我国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效益评价进行研究,同时对其发展问题提出可行性意见。
1.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
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可概括为“位居主体,效益显著”。
1.1生态环境建设的物质基础
森林是陆地生态环境的主体,是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森林在改善生态环境、维系生态平衡、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等方面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园林植物的应用,如公园、专类园以及森林公园等处处体现其重要地位。
1.2生态效益为主,多效益并存的体系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在生态环境建设中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生态效益方面,如固碳释氧、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减噪等;经济效益方面,林产品的开发与利用、旅游收入以及生态节能所带来的间接收益;社会效益方面,城市建设中园林植物的应用,可为市民或游人提供休息、交流以及释放自我的空间,以达到缓解压力、增强身心健康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结构的改进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启动啊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效益评价
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效益评价是一个应用理论,也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实际上这是全球公认的一个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就现今而论,国内外大都集中于对相关效益的研究,对该问题的评价鲜有问津。笔者认为,针对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效益评价,应重点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2.1准确核定评价内容
如上文所述,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效益凸显,而就评价内容而言,应包含改善小气候效益、水文生态效益、森林游憩效益以及林业生态工程经济效益分析等等。
2.2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效益评价
2.2.1体现综合效益
森林系统效益体现主要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这三大效益是生态环境建设中应当树立的主要目标,在效益评价中要对其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围绕三大效益确立投入产出利率、投资回收率、内部收益率[1]等主要指标。通过上述指标的全面系统的分析,能够正确反映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和内涵。
2.2.2定向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
为了力求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全面性和客观性,评价中要掌握定向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中不仅要针对某一特定目标,而且要从质量、数量以及时间等方面进行多因素评价。有时在直接评价中也会遇到一些待评因素或指标不好预测、定量或计价[2],这时就应当以现有的资料为基础,从其侧面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2.2.3动态与静态相结合
为追求评价及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我们要从多角度进行比较。从系统本身而言,要对其不同阶段的效益评价;对不同系统而言,还要对相同阶段的进行比较。因此,只有结合动态与静态结合,才能如实反映其现实状况以及系统发展趋势。
2.2.4与发展规划相结合
通常,在评价时往往把整个项目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也就是项目基期、项目执行期和项目后期阶段,这样评价结果会相对准确、客观。
3.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发展对策
随着生活的日益富足,人们逐步关注精神层面的需求。城市环境的优劣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然而,由于我国主导文化的发展,现代城市建设很少有自己的特色。因此,笔者结合自己实践经验和相关文献分析。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3.1林业与城市建设规划同步
林业建设与城市发展步调一致:现代城市建设中,要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为导向。城市建成区建筑密度比较大,是人们工作、生活比较集中的场所,应保留部分廊道或斑块;城市,往往是人们游憩、休闲等场所(崇尚自然的回归),因此,在规划时,除不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廊道外,还要在其附近人工营造相应斑块,以达到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凸显“以人为本”的生态理念。此外,城市内外的廊道要注意有机密布与衔接(嵌块体),这样有利于增加绿地率,进而构成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3.2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要多学科同行
林业建设的主要要素是植物,而植物又是有生命的物体,因此,在建设中要严格遵循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习性,同时要以森林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园林植物学等多学科作为指导,兼收中西方文化,注重造景艺术,达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益的城市森林系统。此外,城市中的不同森林植被类型也在不断演替,我们还要根据其变化特点适时进行林分改造,通过人为的方式促进其向地带性植被类型演替,形成稳定、多层次的生态结构,进而提高三大效益。
3.3其他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要尽量减少硬质景观(地面铺装、建筑物、构筑物等)的应用,以提升城市人均绿地率为主。出增加绿地面积之外,还要尽量考虑绿化用地面积的有限性,要通过先关技术,采取复层混交种植模式,即营造乔灌草相结合的模式。此外,还要充分优化城市绿化或造林植物资源的选择,要根据城市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注重乡土植物、抗性树种的应用,关注森林结构优化等等。最后,政府相关部门领导还要从源头上真正重视起这项艰巨的任务;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全民参与林业建设的意识。
4.结语
城市生态与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必定能创造宜人环境,确保我国林业的健康、良性可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效益 生态伦理
循环经济是一种依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新经济模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作为一种符合科学发展观内涵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生态效益的原则。任何一种经济发展模式都必须讲求效益,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某种效益观。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工业经济模式不同,循环经济除了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之外,还必须追求最大的生态效益。没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循环经济就失去了存在的基本价值和意义。我们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原则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生态伦理原则
传统的价值观认为自然只不过是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自然只有工具价值。这种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直接导致传统工业经济把自然仅仅作为可资利用的资源宝库,对自然进行疯狂的开发掠夺,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极大地影响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进而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而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认为自然和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生态系统中各种存在物(包括人)对于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稳定、完整、有序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是其最高的内在价值,它遵循的是生态系统的整体尺度,而不是服从哪一个物种的特殊要求。”人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必须深刻地认识到,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的存在状况直接关乎人类的生存质量,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是最高的道德律令,促进整个生态系统有序进化是人类和一切生命的共同利益之所在。人产生于自然生态系统,其生存、发展依赖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进化。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不能置自然于不顾,单纯考虑自身眼前、局部的利益和需要,而应充分肯定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的生存发展的基础作用和制约作用,肯定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的目的性和价值,将人类自身的生存目的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统一起来。循环经济的生态效益原则要求人类必须把自我的利益与大自然中所有生命物种以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联系在一起,提倡生态“大自我”的整体主义价值观,在坚持整体性原则的前提下寻找循环经济运行的道德合理性。在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善待自然环境,主动地把人与自然环境的利益关系调整到伦理道德关系的高度去认识,把自己对自然界的行为约束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系统原有的平衡有序关系前提下进行。所以,要实现循环经济中生态效益的提高,人类必须改变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和整体性,将伦理关怀延伸到自然万物上面,把道德目的的中心放在完善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关系上,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把对自然的权利与义务统一起来,使人与自然都成为在发展中受益的“道德共同体”,这是提高循环经济生态效益的生态伦理基础。
二、树立整体发展原则
传统经济模式仅仅着眼于追求经济增长和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忽视了环境保护问题,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却带来了环境的迅速恶化,这是一种片面发展价值观的体现。传统经济模式将经济增长作为唯一的发展目标,而“不考虑各系统的可持续产量,不考虑自然界中很容易受到破坏的各种平衡”是一种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模式上的发展观。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传统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生态整体主义价值观出发,把生态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把生态效益的高低作为衡量经济发展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依据“减量、再用、循环(即3R)”的原则,要求经济活动按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种“资源――产品――再生利用”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改变了传统工业经济“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经济过程。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转变了传统工业经济模式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生产方式,形成了具有净化环境、节约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生态化产业体系,能大大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量,减轻环境压力,较好地解决传统工业经济所面临的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消失,臭氧层变薄,土壤沙化,经济增长质量不高、人类生存质量下降等问题,实现经济体系向生态化转型。循环经济倡导绿色科学技术和环境协调技术,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追求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负荷最小化,使生态潜力的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促进良性生态环境的形成。在消费方面,循环经济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注重培养人们的绿色消费意识,大力提倡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合理消费,反对奢侈消费,过度消费,使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和发展合于自然生态保护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循环经济的生态效益原则要求经济发展必须从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之间的矛盾性和相关性,兼顾整个生态系统的存在与发展,自觉物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样循环经济在发展经济,创造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积极地创造着生态价值,促进着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自我恢复能力的提高,从而使生态系统获得更合理的结构、更良好的功能,最终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共同发展。
三、遵循辩证发展原则
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提高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固然重要,但如果片面地强调对环境的保护,片面地追求生态效益,就会违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社会要和谐就必须坚持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同发展,因此,遵循循环经济生态效益的原则,就必须兼顾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它们彼此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个辩证的动态的过程,从人与自然发展的历程上看,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一种先定的预成的关系,而是一种发展中的,生成的关系。人的活动与自然生命的活动是息息相关的,人类的进步,实质上就是一次又一次地突破同自然的原有和谐状态而达到新的更高水平的和谐的过程。一方面人来自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受自然法则的制约,自然的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人的存在和生存并不是完全顺从自然的性质,听命自然的安排,而是在否定自然命运的自我创造活动中去实现和发展的。人类应在遵循生态规律、坚持整体性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自己的能动性,科学地认识自然,合理地改造自然,并在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和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样才能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在坚持辩证发展观的过程中,循环经济的生态效益要实现良性发展除了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协同发展外,还要协调好地区利益与整体利益,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真正做到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自然――人――社会辩证发展,全面发展的过程。同时在提高循环经济生态效益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经济效益的提高。巨大的经济效益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追求,如果循环经济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那么它就不是一种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但循环经济又超越了唯经济利益是求的狭隘价值观,自觉地担负起人类对自然的存在和发展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在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对社会发展支撑能力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使经济发展保持在环境资源承载力的限度内,力争使生态潜力的积蓄速度超过经济潜力的增长速度,以生态可持续性保证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没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要坚持把生态效益放在主要地位,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重视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原则有助于转变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发展观念,树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的思维方式,促使人们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生态化。同时,重视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原也有助于改造生活中不利于生态保护和社会进步的思想观念,促进社会经济、自然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与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当前,如何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环境保护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大力发展资源环保型经济。通过学习研究,本文将对此谈几点管窥之见。
一、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基本内涵与特征
㈠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理论基础
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现代生态经济学是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基本理论基础和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其实质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我们共同的未来》,《21世纪议程》,《保护地球》等历史性文件已向我们深刻揭示,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当今世界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共同的发展战略,是整个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唯一可供选择的途径。我国于1992年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发”大会上正式接受了这一理论和发展战略,并于1994年由国务院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向全世界承诺了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发展总战略。
现代生态经济学和系统工程理论,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共同缔造的新经济学理论。它所追求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而不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空心化”的发展,因此可以说,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理论基础是坚实的,是符合当代国际、国内的发展趋势的。
㈡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概念和基本内涵
概括地说,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一个最终实现经济高质高效、生态环境优良、社会发展和谐,持续、稳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内涵可作如下概念性的表达:
1、重建与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2、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要使环境与各类自然资源保持其持续支撑发展的能力和基础;
3、资源,特别是可更新资源的再生良好的人类生存环境建设,同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4、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人类在利用资源和环境的同时,同样也要对资源和环境给予补偿,即促进资源与环境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必须真正地防止经济发展“空心化”;
5、自然可以离开人类而存在,但人类不能离开自然而生存。回归自然、返朴归真,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建立新时代人类的生态文化。
㈢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基本特征
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环保型经济是一种效益经济。
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以国内外两个市场日益增长的绿色物质和文化需求为发展导向,以得天独厚的优质自然资源内蕴藏的巨大经济价值为依托,以当代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为支撑,以优化配置社会总资源为手段,以科学的城乡一体化生产力区域布局为经络,以结构优化的生态化产业为主体,以与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直辖市发展为标志,以生产具有较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的绿色名牌产品为途径,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生态环保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
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就是通过经济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畅通有序、合理转换,良性循环,达到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目的。
3、生态环保型经济是一种知识经济。
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就是要依靠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全面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开发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达到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能量与物质的高效率利用和高质量良性循环。
4、生态环保型经济是一种稳态经济。
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就是要彻底转变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工业高消耗、高污染、高浪费、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克服和纠正那种为追求效益盲目扩大经济总量的错误做法,用一种低消耗、少污染、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全新生产方式取而代之。
二、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实现这一任务,必须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开始向中低收入国家迈进。国际经验表明,从低收入国家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阶段,对任何国家的成长来说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既是“发展的黄金期”,又是“矛盾的凸现期”。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面对这种情况,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
第一,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环节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我国资源禀赋较差,虽然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国内资源供给不足,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一些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开采成本增加,供给形势相当严峻。有关资料显示,去年下半年以来,煤电油运的持续增长就充分表明了这一点,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资源告急的警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到2020年,要再实现gdp翻两番,即便是按照能源再翻一番考虑,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的困难。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难以为继的。理论研究表明,如果采取强化节能的措施,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到2020年使万元gdp能耗由20__年的2.68吨标准煤降低到1.54吨标准煤,那么能源消费总量就能控制在30亿吨标准煤;再生铝比重如果能从目前的21%左右提高到60%,就可替代3640万吨的铝矿石需求。因此,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第二,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水环境每下愈况,大气环境不容乐观,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农村环境问题严重。从__市的情况看,我市地处长白山区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我市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全省和全国人均占有量的38.3%和23.2%,特别是城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39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5%。水土流失是全省最重的地区之一,主要水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特别是东辽河干流市区下游河段污染严重,为劣v类水质,成为全省污染最重的河段之一,给下游四平市和整个流域
带来严重影响。市区大气污染严重,大气环境质量没有达到适合居民居住的二级标准。城市垃圾逐年递增,由于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二次污染严重。引以为荣的煤炭资源经过一百多年的开采,面临枯竭,并造成大面积采煤塌陷区。大量事实表明,水、大气、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大量产生,与资源利用水平密切相关,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内在联系。根据专家的测算,我国能源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0万吨左右;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若能提高20个百分点,就可以减少排放近4000万吨,这将使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可以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第三,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提高效益、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粗放型经济增长特点比较明显,突出表现在: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有关资料表明,按现行汇率计算,20__年,我国的gdp仅占世界gdp的4%,但是重要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很高,占世界gdp的4%,却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30%,水泥总产量的40%,煤炭总产量的31%。万元gdp的能耗水平超过发达国家3~11倍。我国石油消费量的1/3要靠进口,世界铁矿石和铝矾土贸易量中的大部分被中国采购。剔除一些不可比因素,我国资源利用率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目前,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为35%左右。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因此,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第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关税壁垒作用日趋削弱,包括“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凸显。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在资源环保方面,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个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尤其是要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逐步使我们的产品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第五,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传统的高消耗的增长方式,向自然过度索取,导致生态退化、自然灾害增多、环境污染严重,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损害。要加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构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稳定发展的局面。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到“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三、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主要措施
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动员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积极加以推进。下面,将结合__市几年来的发展谈几点措施:
第一,科学定位主导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必须要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在发展思路上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必须要按照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基本要求,登高望远,精心谋划,结合地方实际,准确定位主导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结合市情,__确定并实施了“全力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和全面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思路,取得了主要经济指标三年翻一番的巨大成绩,实现了经济建设和环保事业“双赢”。新材料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垄断性和低成本化的特点,应用范围广,代表了科技发展的方向,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市具备发展新材料产业的基础和比较优势,把新材料确定为我市主导产业,更能够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特色,更能够突出经济发展的重点;健康产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朝阳产业。发展健康产业是坚持以人为本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顺应了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潮流。我市兼有低山、丘陵台地和河谷平原,生态环境类型多样,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地处东辽河、松花江流域上游,水质良好,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近几年健康产业涌现出的一批骨干企业,为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大多属于中小型企业,生产工艺技术落后,管理粗放,环境污染较重,受产业政策和生态环境制约,优势地位逐渐削弱。因此,我们要引进现代管理理念,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坚持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深化改革、全力攻坚,推进体制机制、效益增长方式的创新,全面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三大产业”的发展,能够有针对性地消除导致产业结构低级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体制性根源,能够彻底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的实践表明,我市科学定位的“三大产业”,符合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要求,是市委、市政府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是我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选择,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二,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夯实增加效益、保护环境的基础。在前面讲过,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循环经济。也可以说循环经济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重要组成。循环经济就是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是追求更实用有效的科学技术、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发展方式。推进循环经济符合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要求,可以有效解决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体现。我市在发展“三大产业”过程中,对推进循环经济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循环经济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目前,全市涌现出一批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企业,如:以畜牧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发展循环经济的金昌企业集团公司,以利用废弃煤矸石资源生产水泥为主发展循环经济的金刚水泥厂,以推行清洁生产审核为手段发展循环经济的大唐__热电公司等等。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市循环经济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还只是在少数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循环和链接。今后要尽快制定循环经济发展中长期战略目标和分阶段推进
计划,要抓好各类循环经济的试点示范工作,加快典型经验的推广。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循环经济。要在大力发展“三大产业”中全面融入循环经济理念,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无害化处理和社会消费等环节入手,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不断提高循环经济比重,提高循环经济层次和覆盖面。第三,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加强环境监督管理至关重要。环境监督管理是环保部门的基本职能。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严格环境执法,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维护群众健康和环境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加强环境监督管理,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防止新污染源的产生。要认真贯彻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将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从建设项目扩大到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各项规划,在法律上确立了环境保护参与宏观综合决策的地位。重点抓好规划环评和大项目环评,通过环评参与综合决策,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对未按规定履行环评报批手续等环境违法行为要依法查处;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以“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保障群众健康”为主题的环保专项整治行动。要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污染排放标准,淘汰污染严重的企业、生产工艺和设备。充分利用环境执法手段,推进小袜业、小酒厂、小造纸等重污染行业的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
1.科学设置教学内容。
生态环境类课程研究内容广泛,学科间渗透面大,知识点相对较分散,对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均要求掌握,因此在教学内容编排上要体现脉络清晰、主次分明,保留最基本的和相对稳定的知识理论,适时补充新的理论研究进展,使学生能一目了然的掌握该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结合国内外本学科发展的新动态、研究的新热点,增加一些新内容、新思路、新成果,有效的拓展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环境观,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此外,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课时少且内容多的矛盾,合理地分配教学课时,结合不同专业和不同学历层次的教学目标,有重点地突出授课内容。
2.优化配置教学资源。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已有教学资源的功能,实现生态环境类课程教学活动的最优化,应对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必要的调整。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综合应用各种教学资源,如文字材料、影像资料、科研成果等,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仪器设备进行实践,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式来呈现和阐述生态环境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形象直观又概括抽象。组建一支教学效果好、学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也是生态环境类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各高校要重点培养与生态环境类课程教学改革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学校内部各院系之间也可进行适当的师资力量调配与优化,也可加强研究生与本科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座谈。同时,既要完善配套的实验设备和野外工作设备,也要加强与校外单位的合作,共建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研素质。
3.有效改善教学方法。
①丰富教学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教学辅助设施应运而生,如幻灯投影、生物标本、生态环境主题网站等。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积极采用多媒体、辅助软件、信息网络等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授课方式,有利于加大教学信息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在组织形式上,可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分组讨论、本科生与研究生交流座谈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发言,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②组织现场教学。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现场教学的方式,通过在仿真或实际的生产场地实施教学,可以给学生有亲自体验的机会,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和技能,增强了教学的互动性、多元化和个性化。现场教学将课堂讲授转移现场,教学方式由灌输式变成互动式,现场素材变为生动的教材,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如:在学习生物对水分的适应时,组织学生离开教室,到植物园进行现场教学,观察各类植物的外部形态,解剖观察它们的内部结构,并让学生课后根据这些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总结分析,这样可以使学生较为全面的掌握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的特征,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③采用互动式教学。充分利用学校的科研平台,实现教学和科研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目的,使教学在科研过程中得以提升和发展。三位一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使学生爱学、会学和善学。鼓励学生预习新知识,收集相关的材料,进行课堂表达,不仅可使学生对课程内容印象深刻,也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此外,在结合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设置课程论文训练环节,引导学生查阅文献,了解生态环境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文献查阅和论文撰写方法。同时,应优化健全评价体系,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生态环境类课程考核中,采取教师评价与团队小组成员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内容除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外,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吃苦耐劳精神、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的评价。
4.积极强化教学实践。
生态环境类课程是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很好地掌握基础理论和相关规律,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尤其是研究生,未来将是各领域的中坚力量,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具备独立的科研和工作能力,这对实践环节的要求就更高。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巩固课堂上已讲授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课外实习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重要途径。生态环境类课程的性质要求学生接近自然,体验和感悟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野外实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野外实习过程中,应对实习地点进行比选,选择有代表性的实习地,采用互动、辅导与独立实践相结合的多种实习学模式,提高野外综合实习的质量和效果,达到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的目的,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自觉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结语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转型;绿色发展;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资源型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的环境因素分析
收录日期:2016年7月12日
资源型城市一般经济转型多是强调对已经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治理,多数措施治标不治本,仅依靠增加专门性治污成本投入的方式进行环境的改善。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则坚持标本兼治,既对已往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治理,又在转型的同时从全方位构建起生态环境的绿色保护机制,使生产系统本身具备环境保护能力,形成一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的新型生产发展模式。
影响资源型城市向低碳城市转型的首要因素当属环境。首先,重视保护自身生态环境,将其建设成为适宜投资和居住的地区。资源型城市一般生活设施配套水平相对落后,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在向低碳城市转型过程中要优先选择环境友好型的接续产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其次,鼓励低碳发展、技术创新等相关政策是实现城市转型的前提保障。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过程中,政府需发挥主导力量,根据实际情况和预期目标,制定相关的政策,宣传和引导公民广泛参与。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良好的环境对于人类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都具有无比重要的作用。保护现有生态环境和恢复已经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也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要坚持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到可持续的发展。在坚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要重视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为子孙后代的发展和延续打好基础。生态环境是全球性问题,发达国家存在生态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生态环境问题。城市是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最集中、最突出的地区;资源型城市又是城市中生态环境问题最集中、最突出的地区,是发生生态环境问题种类最多、范围最广、影响最复杂、生态破坏最严重的地区,这也是提出绿色发展的意义所在。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资源型城市的生态问题都是生态环境问题的焦点、重点和难点。
资源型城市由于资源的不同有很多种类型,各种类型的资源型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区位条件、劳动力状况、环境保护压力、产业情况等都有所差异,所以适合一个地方的转型经验也许会在另外的资源型城市中水土不服。要探寻适合本地的经济转型路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与建设,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的一项根本性、长期性战略任务。它是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检验转型的方向是否正确,转型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标准。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经济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自然各个领域,涉及物质生产、社会生活、社会投入及产出等各个方面,而且又是在城市经济转型的复杂背景下展开实施的。因此,在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过程中,必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高屋建瓴,总揽全局,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生态环境建设内部及其与经济转型的各种矛盾和关系,促进生态建设的有序、健康发展。具体说,资源型城市在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中包括以下五个关系:
(一)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转型的关系。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百业待兴,百废待举,诸如主导产业转换问题、劳动力转移问题、资金问题、技术问题、体制问题、人才问题等等,无数迫切的转型发展问题亟须解决。面对艰难复杂的转型发展任务,资源型城市绝不能再走“先发展、后治理”、“先开采、后治理”、“先生产、后生活”的传统经济增长之路,再不能忽视和淡化生态环境问题,重犯历史性的战略错误。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与建设是经济转型中应有之义。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中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转型的关系,实施物质资源、经济资源、生态资源三个资源同时开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大效益并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三个文明并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只有把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摆在关系经济转型整体和全局、关系经济转型前途和命运的战略高度,才能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才有可能选择和走上一条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转型道路。
(二)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同为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任务,其中任何一项任务都不容忽视,不能偏废。既不能重修复、治理,轻建设;也不能重建设,轻修复、治理。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与建设的关系是治标和治本的关系、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也是短期和长期的关系。资源型城市的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严重,对城市生产和生活危害巨大。因此,转型的起步之年、转型初期,就必须一刻也不耽搁地立即着手进行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治理,并把这项工作贯穿于经济转型的全过程。但是,同时必须认识到,对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事后的修复、治理,只是治标,不是治本。它虽然有助于解决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但还不是这一矛盾的彻底解决的办法。彻底解决这一矛盾,不致发生旧的生态环境问题刚刚解决,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又接踵产生的尴尬,就必须治本,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这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和根本办法。
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目标和主要途径,是要建设生态经济。什么是生态经济呢?生态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用形象化语言说,生态经济即绿色经济,它是区别于工业文明的“黑色”经济的一种新型经济。生态经济是人口―经济―社会―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平衡协调的经济。发展生态经济,就要大力发展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消费;推广和实行绿色技术、绿色投资,发展绿色产品、绿色产业;发展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在社会再生产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逐步实现经济与生态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使经济的增长不再以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经济或绿色经济是一种更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也是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类理想,一个更加令人向往的人类与自然“大同”的世界。只有全面实施生态环境建设,才能不致发生修复、治理了旧的生态环境破坏,新的生态环境破坏又再度产生的悲剧,打破“生态破坏―治理―再破坏―再治理”的恶性循环。
(三)重点生态环境项目与一般生态环境项目的关系。经济转型的每一个投资项目都与生态环境有关,很难说哪一个投资项目与生态环境无关,只不过相关的程度有强弱,相关的性质有正负之别而已。投资项目中有一批对生态环境影响特别显著,其建设和实施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和建设意义极其重大的项目,它们成为重点生态环境项目。而另外一些项目,从生态意义上说只是一般性项目。资源型城市在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中要区分重点生态环境项目和一般生态环境项目,集中力量,突出重点,首先在重点项目上实现突破,借以带动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的全局。当然,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也要搞好大量的一般性生态环境项目,提高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的全面性、综合性和整体效果。无论是重点项目还是一般项目,在实施建设过程中都要从生态环境项目的特点出发,坚持如下两条原则:一是生态环境治理与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相结合,对于资源开发过程及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固体、气体、液体排放物进行科学化、生态化处理,实行资源的综合利用,变害为利,变废为宝;二是坚持生态环境治理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和城市设施建设滞后交织在一起的。生态环境破坏影响了城市的住宅、道路、通讯、水、电、气的生产和供应等基础设施建设;反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也加重了生态环境问题的难度和复杂性。在生态环境治理建设过程中,应坚持生态治理和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从而有助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设施建设互相推动、共同发展。
(四)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关系。从全局、长远、根本上说,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统一的。但是,在一定时期、一些具体问题上,它们之间又存在着矛盾。生态效益也会影响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例如,一个投资项目或一个企业,投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钱多了,会加大建设和生产成本,相应减少投资收益和生产效益。一个城市投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钱多了,就会相应减少投在经济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的资金。当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出现矛盾的时候,必须兼顾各个方面,尽可能实现三者的统一,既不能不顾生态效益只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不能只顾经济、社会效益,忽视生态效益。而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发生严重冲突,经济、社会效益的取得需要生态环境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时,则要把生态效益放在第一位,宁可损失甚至牺牲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要确保生态环境的安全。因为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长期根本利益所在。用损害生态利益的方法谋取经济、社会效益,无异于竭泽而渔,饮鸩止渴,到头来,也会最终损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五)生态环境建设中实施政府调控与运用市场机制的关系。生态环境是社会公共品,并且具有明显的外部性。这一情况导致某些人认为生态环境不具有价值,从经济利益上减弱了对生态环境的关心。按照一般经济规律,社会公共产品及某些外部性极强的领域,只能由国家承担起管理责任,或者国家管理比任由市场自发力量支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是如此之大,其外部性又是如此之强,所以由国家实行有效的管理,以法律的手段、行政强制手段保护生态环境,杜绝或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无疑比单纯市场调节更为有效。国家对生态环境的统一管理虽然重要而且有效,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依靠国家管理显然是不够的,还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生态环境的外部效应内部化,即使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和企业、单位、个人获得利益,使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企业、个人为此付出成本,受到应有的经济惩罚。只有政府管理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并不断提高市场机制和实施政府调控的水平,才能使生态环境的治理和建设逐步走上市场化、法制化的轨道。
环境因素对资源型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存在重要影响,同时绿色发展以环境修复和生态保护为重要目标,能促进环境因素的改善和治理。资源型城市实现绿色发展要求区别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模式,树立标本兼治、同步治理的基本理念和发展原则,既对以往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治理,又在转型的同时对生态环境可支撑人口、经济规模和容纳污染物承载力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全方位构建起生态环境绿色保护机制,形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运行和互动的新型科学发展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朱远.城市发展的绿色转型:关键要素识别与推进策略选择[J].东南学术,2011.5.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09-0010-04
摘要:本文基于外部性和环境政策的经济学视角,介绍了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核算理论和框架,从生态环境补偿会计反映的内容和核算的要求入手,对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核算原则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价值递增性和市场化两项新的会计核算原则,对一般会计核算原则与价值递增性和市场化核算原则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阐述了生态环境补偿会计价值递增性和市场化核算原则的理论溯源和演进,探讨了生态环境补偿会计核算原则理论。
关键词:生态环境补偿会计 外部性 环境政策 核算原则 价值递增性 市场化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了总体布局。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坚持绿色发展,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所以,生态环境补偿的省级统筹体制已经启动,生态环境补偿的核算工作已经提上日程,需要我们尽快做好生态环境补偿会计制度体系设计,使其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既能计量生态环境补偿工作的实践,又能反映其成果。要建立生态环境补偿会计核算体系,其核算原则是必须要解决的理论要素。本文就该问题基于外部性和环境政策的经济学视角进行讨论。
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伴随着世界性环保运动的发展壮大,环境资源外部性会计核算要求也日益紧迫。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出版了《环境绩效报告》《环境成本与负债:会计与财务报告问题》等多份研究报告,并提出了关于为污染场地修复建立储备的政策建议,这就从会计角度开启了类似于“折耗”的环境修复与更新计量的萌芽。1993年,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要求将潜在的环境负债项目从一般的或有负债中单独列出并加以估计。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定,上市公司应该独立估计和揭示环境负债的可能性及保险补偿。针对固定资产弃置产生的环境负债问题,日本会计准则委员会2008年3月正式企业会计准则18号和应用指南21号,生态的计量研究已经从会计处理的角度充分体现了公允价值计量思想,环境负债计量的萌芽开始显现。2012年,《澳大利亚水会计准则第1号――准备和列报一般目的的水会计报告》及其应用指南和解释颁布实施,水会计在环境会计核算中进入到实际应用阶段。
国内近期的相关成果主要有,杨世忠等(2010)提出了宏观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构想,对生态环境的反馈和报告体系进行有益的探索;谢东明等(2013)提出企业可从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等四个方面来实施环境成本的战略控制;李姝等(2013)探讨了社会责任报告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张薇等(2014)对碳排放权会计确认与计量进行了相关研究,提出碳排放权会计计量应建立在技术计量与经济计量的基础之上。这些研究成果对环境核算与计量技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核算原则研究提供了参考。
生态环境补偿会计应是社会责任和环境会计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方向,环境会计的创新路径,应是由一般泛化的环境会计,到专业的环境会计(如澳大利亚的水会计体系),再到补偿的环境会计,环境会计也必然从消极反映环境价值的变化,变成规范指导生态补偿实践的计量工具。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将在外部性和环境政策的经济学原理的基础上探讨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核算原则问题。
二、外部性、环境政策的经济学原理
外部性是指某人没有直接参与某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或消费,却从中获得收益或为此付出成本。外部性使得生产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不相等,或者是消费的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不相等。外部性引起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及环境破坏,与之相对应的环境政策也就应运而生,庇古提出利用政府征税和补贴来解决外部性的问题,他区分了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庇古认为:外部性产生的原因在于市场失灵,必须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对于正的外部影响政府应予以补贴,对于负的外部影响应处以罚款,以使外部性生产者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陆正飞(2008)从政府政策的角度阐述了生态补偿的原理,认为在一个法制健全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生态环境的外部性应为零,因为生态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体现,对于生态建设所带来正的生态外部性,应启动生态补偿,就可以减少这种正的生态外部性;对于污染环境而带来负的生态外部性,则应征收生态补偿税费,或直接进行对外生态补偿工程建设,就可以减少其负的外部性。外部性的价值计量和环境政策导向,决定了生态环境补偿会计核算的特殊性。而在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核算中必须考虑到资源环境核算外部性及政府环境政策导致生态环境核算的具体情况,来建立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特殊核算原则。
三、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理论和框架
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理论是在其研究领域构建一套前后一致的目的、假设、基本要素和会计原则所构成的系统。建立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理论的目的主要是提供生态环境补偿的会计信息,主要是满足环境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补偿的信息需求,反映生态环境的变化,指导生态环境的实践。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假设是对生态环境补偿会计实践的一定环境、一定对象与控制手段所作的判断与限定,是组织生态补偿会计核算工作应当具备的前提条件,目前可以确定的假设条件有:可持续发展假设、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四项。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构成要素由反映生态环境状况的生态资产、生态负债和生态权益三大要素和反映生态补偿成果的生态效益、生态成本、生态补偿利润三大要素,共六大会计要素构成。其反映的具体情况见图1。 (图略)
四、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核算原则
(一)一般财务会计的核算原则。会计原则,是指导会计工作的理论思想、方针政策和技术标准的总称,是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规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紧紧围绕“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计量”两个层面展开。一般财务会计的核算原则有八项,具体有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二)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核算原则。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核算原则是指导生态环境补偿会计工作的理论思想、方针政策和技术标准的总称,是生态环境补偿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规范。根据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要计量和反映生态环境补偿工作成果的特性,除了以上八项原则外,本文还提出了两项特殊性原则,即价值递增性和市场化原则。
1.价值递增性原则。该原则主要是由生态环境补偿会计要素所蕴涵的外部性和环境政策属性决定的。人类对生态环境价值的认识是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在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的过程中形成的,生态环境价值在于它具有满足我们某种需要的属性,这就是生态环境的使用价值,它的价值量则是由生态环境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换一种说法,在当前情况下,生态环境资源的稀缺程度决定了它的价值。这就可以解释:在生产力低下的社会、生态环境稀缺程度较小,它的价值就小,而今天在追求社会可持续发展呼声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生态环境的需求明显提升,生态环境价值也就水涨船高。具体来说,生态资产的价值量,特别是生态固定资产,是由各项生态补偿工程建设形成的,工程资金来源是由生态补偿税费提供的,其价值是由生物资产价值增值和正的生态外部性决定的,可以由生态资产达到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的价值来反映其生态工程资产和外部性资产,由于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对生态环境的支付需求不断上升,所以,生态资产的价值量也就不断上升;生态负债反映由于不同原因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及与之对应的生态工程资金筹集(税费形式)和支付情况,对于负的外部性即生态环境损失是利用环境经济学的评估方法进行评估的,如意愿估价法、剂量-反应法、影子工程估价法、防护费用估价法、享乐成本估价法和环境资源的费用效益分析等环境估价方法,其评估的价值必然随着民众对生态环境的需求而提升;生态权益反映生态工程完成后形成的权益,反映了民众对生态的要求,无论从价值量还是其他角度来说,其外部性价值增加是显而易见的,从会计的角度来说由于生态资产和生态负债价值量的增加,生态权益的价值量也存在着显著增加的趋势;生态效益反映核算主体当年生态补偿工程产生的生态效益实现值或评估值,其价值也是用环境经济学的评估方法进行评估的,其外部性价值也是一个递增量;生态成本反映发生在生态环境补偿方面的各项成本,一般情况下,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的客观存在,随着计入生态成本各构成要素的增加,有时也会有一个递增趋势;生态补偿利润反映本年取得生态补偿工作的收益,由于生态效益存在着比生态成本更强的递增趋势,则生态补偿利润也存在一个较强的递增趋势。因此,生态环境补偿会计要素的价值量越来越高,而且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和一定的科学技术条件下,呈现出递增的趋势。
2.市场化原则。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市场化核算原则,就是尽量用市场化的可变现净值来计量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要素,主要是由生态环境补偿会计反映的内容包含着外部性和环境政策属性决定的。
要明确生态环境补偿会计反映的内容,首先必须对生态环境补偿活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进行分类。按生态补偿活动所产生生态效益的期间来分类可以分为:当期生态效益、滞后生态效益和持续生态效益。按生态补偿活动产生效益的对象来分类可以分为:直接生态效益和间接生态效益。直接生态效益,可以表述为生态成本投入以后可以通过市场经济手段实现的生态效益;间接生态效益,可以表述为通过环境政策手段实现的生态效益。
生态环境补偿会计反映的内容如下:一是反映生态补偿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二是揭示生态负债的形成和补偿;三是解释生态资产和生态效益的形成及其结构;四是分析各种生态成本的效益;五是采用社会经济效益剖析法,揭示其中最能够产生生态效益的项目实现手段;六是生态成本的支出方式,主要有两种:政府全额支出和环境资本运作,政府全额支出即生态补偿工程由政府全额支出;环境资本运作即通过制定和运用有效的环境政策措施,由政府主导关键生态工程,而将其他生态工程通过引入民间资本运营。要真实地反映核算内容,如生态负债的形成和补偿、生态资产和生态效益的形成及其内部结构等,计量基础必须客观公正,但是由于意愿估价法、剂量-反应法、影子工程估价法、防护费用估价法、享乐成本估价法和环境资源的费用效益分析等环境估价方法自身存在不足或者在方法使用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必须建立一个客观公正的计量原则,而市场化的核算原则为计量和反映上述内容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选择。财务会计中利用公允价值来计量和反映会计要素,其实也是贯彻市场化原则的一种形式。
3.一般会计核算原则与价值递增性和市场化核算原则的差异化分析。一般会计核算原则表达的实质含义为:客观性原则的实质是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相关性原则的实质是有用性;明晰性原则的实质是可理解性;可比性原则的实质是坚持会计指标、政策的一致性;及时性原则的实质是及时处理和传递会计信息;谨慎性原则的实质是强调会计事项处理的审慎;重要性原则的实质是强调会计核算应突出重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实质是强调经济事项的实际属性高于其具体表现。而价值递增性原则的实质是强调生态环境补偿会计要素的价值量越来越高;市场化原则的实质是强调计量标准的市场化。从以上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一般性会计原则和生态环境补偿会计中的特殊会计原则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原有的核算原则无法满足生态环境补偿会计核算的现实需求。生态环境补偿会计如果不建立上述原则,就不能对其会计要素进行客观反映。
生态资产反映生态补偿资金的运用和生态工程形成的生态类资产状况,在现实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环境损失导致生态产品的供给在减少,而人们对生态产品的需求在逐渐增加,这就使得生态产品的消费需求曲线发生移动,在更高生态商品价格上形成新的均衡关系,不建立递增性原则,生态资产的估值就无法准确计量。生态负债反映由于不同原因造成的生态损失、生态工程资金的筹集和支付情况,在现实社会中,随着生态资产价值的增加,进行生态损失补偿的成本也在逐步增加,造成生态损失的主体应该承担责任的价值量是生态功能的重置价值,而生态功能的重置价值受到经济的发展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如果不建立市场化原则,就会造成生态损失不能得到有效补偿。生态权益反映生态工程完成后形成的民众在生态方面的权益,既有直接的生态权益又有间接的生态权益。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环境意识的增强,人们维护生态权益的意愿上升,生态权益评估值会有一个递增的趋势,不建立递增性原则就得不到生态权益增量的真实价值。生态效益反映本年生态补偿工程产生的生态效益实现值或评估值,由于考虑到效益的多样性,还需要对生态补偿利润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再加上由于生态效益递增导致的增加值,不建立递增性原则就不能真实和客观地反映生态效益。生态成本反映发生在生态环境补偿方面的各项成本,其成本是本年现金流动和归集的结果,如果不建立市场化核算原则,则费用归集的真实性就会受到怀疑,有可能多计或少计生态成本。生态补偿利润反映本年取得生态补偿工作的收益,它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一是生态补偿的直接收益;二是生态补偿的间接收益(生态补偿的外部性收益);三是与生态补偿工程相关工作的收益(生态基金规划与运作得到的收益)。对上述三种收益的计量必须有一个客观的尺度,所以必须建立市场化的核算原则。
当然上述会计核算的一般性原则在生态环境补偿会计核算中仍然是要坚持的,但是这些会计核算原则在适应生态环境补偿会计核算方面存在不足。
五、生态环境补偿会计价值递增性和市场化核算原则的理论溯源和演进
(一)生态环境补偿会计价值递增性核算原则的理论溯源和演进。生态环境补偿会计价值递增性核算原则的理论溯源来自客观性原则,由于确保最大程度的可靠性是不现实的,因此,会计人员就使用客观性原则来选择计量程序,从会计原则的理论角度来说,客观性原则有着四种不同的解释:一是客观性的量度是一个“非人为”的量度,或表示为知晓客观性的人士在独立状态下做出的外部真实性;二是客观性的量度是一个可变的量度;三是客观性的量度是“在给定一组观察者或计量者中得出的一致性”的结果;四是量度的离散类型可用来反映给定计量系统可观性的程度,会计职业界应当在客观性和引起可靠性可接受水平的偏差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但是只有当被计量的推断值得到一致认可时才能找到这个平衡点。而在我国会计客观性原则中真实和可靠占据主要的地位,其内涵的范围在缩小。量度视其证据情况而定的属性,在其内涵中逐渐淡出,因此,客观性的量度是从一个可变的量度解释中衍生而来的,本文提出生态环境补偿会计价值递增性核算原则,主要是为了适应生态环境价值显著提高的现实需要。具体情况可参考图2。(图略)
(二)生态环境补偿会计市场化核算原则的理论溯源和演进。生态环境补偿会计市场化核算原则的理论溯源来自收入原则。收入原则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收入各组成部分的性质;二是收入的计量;三是收入确认的地点。收入的性质被解释为三层含义:一是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引起的净资产的流入;二是商品或劳务从企业流向其客户;三是在特定的期间企业因创造商品或劳务所形成的企业的产品。对于收入所包含内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收入包括所有源自经营和投资活动的款项,明确指出收入产生活动中引起的净资产的变化以及出售固定资产和投资所产生的其他利得和损失都是收入构成的内容。狭义的收入只将收入产生活动的结果作为收入,而将投资收益以及处置固定资产的损益排除在收入概念之外。美国会计学会就用了狭义的收入观点(1957)。狭义收入的观点在收入的核算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而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收入核算的现实要求明显与广义的收入内容接近,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收入被定义为生态效益,反映本年生态补偿工程产生的生态效益实现值或评估值,既包括生态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又包括生态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而且生态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在一定阶段还占据生态效益总额的绝大部分,所以,再将传统的收入原则搬到生态环境补偿会计中来很可能会产生歧义。
在收入的计量中,收入原则认为收入应根据公平交易中所交换的产品或劳务的价值来计量,该价值既可以是净现金等值,也可以是企业将商品或劳务转移给客户时所收到或将要收到货币的贴现值,这个收入的概念中有两个解释:一是现金折扣以及任何固定价格的减项,在计算净现金等值或收款权的贴现值时都应当作必要的调整;二是对于非现金交易,交换价值应等于放弃或收到的对酬物的市场公允价值,究竟是以放弃的对酬物计价,还是以收到的对酬物计价,须视哪一个可以更容易和更明白地计算而定。因此,在这个定义中市场化的计量原则也被传统的收入原则所接受。将这两层内涵迭加在一起,提出市场化核算原则,既是对传统收入原则的继承,又可以适应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同时使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计量能够更加科学和准确。具体情况可参考图3。
六、生态环境补偿会计价值递增性和市场化核算原则可能带来的问题
生态环境补偿会计价值递增性和市场化核算原则在应用中可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在生态损失的计量方面,由于生态损失的危害具有滞后性和长期性的特点,采用递增性原则来计量生态损失,损失就会呈现一个逐渐放大的状况,造成生态负债的不断增长,也使计量的基础要基于公允价值进行调整,也使生态环境补偿会计应用的难度加大;二是在市场化的计量方面,由于市场的有效性程度存在争议,同时,具有外部性的生态资产和生态效益的市场价值受到政治、经济、大众心理和文化传统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很不稳定,另外意愿估价法等环境估价方法自身存在不足,或者在技术使用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容易使人对生态效益,特别是间接生态效益评估价值的准确性产生怀疑。
七、研究的结论
虽然生态环境补偿会计价值递增性和市场化核算原则在应用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并非不可克服,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考虑生态环境补偿会计要素所面临的具体情境,进行一些调整来解决这些问题。总的来说生态环境补偿会计价值递增性和市场化核算原则,对生态环境补偿会计所要发挥的功能还是基本适应的,因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否定效率市场的存在,而且,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市场也逐渐趋向有效。当构成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会计六要素遵照价值递增性和市场化核算原则来衡量时,其计量就是一个市场化的计量,充分体现了价值计量的科学、准确、及时。表现形式为:生态资产价值清晰、生态义务明确、生态补偿成果彰显,能够达到建立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目的――服务生态补偿工作。生态环境补偿会计不仅要反映环境价值的变化,而且要变成规范指导生态补偿实践的计量工具。S
参考文献:
[1]杨世忠,曹梅梅.宏观会计核算体系框架构想[J].会计研究,2010,(8):9-15.
[2]谢东明,王平.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企业环境成本的战略控制研究[J].会计研究,2013,(3):88-94.
[3]李姝,赵颖,童婧.社会责任报告降低了企业权益资本成本吗?――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数据[J].会计研究,2013,(9):64-70.
[4]张薇,伍中信,王蜜,伍会之.产权保护导向性的碳排放权会计确认与计量研究[J].会计研究,2014,(3):88-94.
[5]张军,罗汉等译,R・格伦・哈伯德(R. Glenn Hubbard),安东尼・P・奥布赖恩(Anthony Patrick O’Brien)著.经济学(MICROECONOMICS)第3版(3th Edition)[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6]温作民等.森林生态会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7]秦格.生态环境补偿会计核算理论与框架构建[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0-84.
1.1主体空间利用的原则物种种群分布有两种模式,分别是平面分布和垂直分布。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要确保物种种群不受影响,不要打破周边环境和物种原有的生态平衡。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就必须进行物质的分级,并建立多层次利用体系,在这个基础上相关部门根据生态系统内部物种的分布情况,总结经验提出了主体空间利用的原则[2]。主体空间的应用可以使空间组织结构面临的障碍得到有效的处理,人们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可以根据这一原则来使水利工程生态系统和建设格局相互适应,还要合理的规划土地、水流等资源,这样可以达到对生物结构层次的合理安排的目的。
1.2循环利用可再生原则有效的降低水利工程的建设成本、实现生态效应的主要途径就是可再生循环利用,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可以使用可循环利用材料,也可以使用可再生的原材料,这样可以充分的挖掘资源的价值能够达到处理、回收建筑垃圾再利用的目的,通过循环利用可再生原则可以使得生态环境得到切实的保护,变废为宝,进而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还提高了经济效益。
1.3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发展原则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想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发展这一目标,就必须确保生态系统的平衡,不要打破生态环境,要通过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来指导施工,以环境保护作为立足之本,这样就能够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在确保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工程质量得到保证的同时,还要处理好经济建设的问题。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可以发展生态用水,也可以适当的发展水利方面的旅游业,这样可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还能够确保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良性循环,这样也可以很大程度上的降低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1.4物种共生原则生态系统开放性的特征很明显,在一定生物集群范围内,物种的数量是恒定的不变的,但是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会使得生态系统和外部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这样就可能使得生态环境平衡被打破。在对生态环境现状进行细致的分析之后,要遵循物种共生的原则来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这样能够使得工程和自然优势互补,还能够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使得生物的多样性得以确保,还能够使得水利施工建设的生产发展得到满足,这样就能够使水利建设优化的积极作用得到发挥。
2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生态工程环境措施
1)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要使施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小,这样就可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利工程和谐发展的目标。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进行施工方案的制定,在制定施工方案的时候要以保护施工地生态环境为前提,采用最合理的施工计划,这样才可以实现水利工程生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要循环地使用施工中的各种材料和各种物品,并进行综合的利用,要尽可能的实现所有材料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这样既能够保护水利工程施工地的生态环境,还能够使得水利工程的总成本降低,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3)对于那些已经完工的水利工程项目和接近完工的工程项目,也要依据国家的相关规定来对施工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严格的监测管理,要确保在整个施工期都能够有严格的环境监测,及时地发现施工中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进而采取对应措施来解决问题,这样才可以切实的保护生态环境,在施工过程中,要将相关环境保护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并配置最专业的监测设备来实现信息数据的收集,聘用最专业的人才来对信息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
4)工程区域系统和工程系统是构成生态工程系统的两部分,工程是工程系统的中心,而且要遵循经济规律,还要依照生态学原理的基础,并立足于运行的目标,进而使得生态工程系统结构的最优化得以实现,想要保证工程系统和生态系统正常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就必须具备好的生态工程系统结构,这样才可以确保生态系统和工程系统能够协调的发展,进而提高生态工程的效益。
5)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要有机的和生态环境建设结合。通过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机结合,可以使得施工中生态环境的问题被解决,还能够取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林业 生态环境建设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1-0119-01
1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与现状分析
1.1 建设意义
所谓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具体是指从可持续发展和国土全面整治的角度出发,以维护和再造为主要手段,对林业生态环境进行建设。林业本身便是自然生态环境的载体,它不但为各类植物和动物提供了生存之地,而且还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可用资源,鉴于此,有必要不断加大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力度,从而推动我国林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1在现实方面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各类自然资源日渐匮乏,林业资源在此之列,虽然林业本身是可再生资源,但由于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速度超过了建设速度,故此,为确保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森林作为林业的主要资源之一,林业的生态建设也是针对这一资源而言的,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对林业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建设,可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1.2在经济方面的意义。对于自然生态系统而言,森林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它还是林业经济的重要载体,林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培育出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并使其达到完整与平衡的状态,由此不但可以产生出巨大的生态效益,而且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不仅如此,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还能支撑复合经济体系的稳定、持续发展。
1.2 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现状
目前,国内部分省市对与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认识不到位,对林业生态建设资金的把控不严、管理松懈,出现了多头管理的局面,相关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导致了各部门之间的权责不清,建设资金无法到位、技术准备不够充分,不仅使国家资源大量浪费,而且还制约了林业生态建设与发展。此外,国内很多城市在进行林业规划的过程中,由于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之缺乏对当地水文地质环境的了解,致使林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空谈。部分地区过于追求成林效果,不惜花费大笔资金购买成活率低的树种,不但破坏了原本的林业生态体系,而且还造成了维护管理成本增大。上述种种,都对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阻碍,因此,当务之急,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解决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此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推动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2.1 完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
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要不断完善和创新管理体制,将其作为推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首先,制定建设发展规划。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要以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坚持科学经营、养山增效、增绿造林的原则对林地进行规划设计,达到稳定森林生态系统、优化林分结构、提高综合效益的目的。其次,创新管理理念。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要推动以传统造林为主向“造管并重”的方向转变,加强施工队伍管理、林木养护管理、林木病虫害防治、林木抚育培训等工作,巩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再次,加强森林资源多重效益管理。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要在增加森林资源总量的同时,重视森林景观建设,通过建设和开放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景区,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
2.2 建立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资金保障机制
资金是开展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为了保障资金供给充足,应建立起完善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首先,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不仅要积极争取上级政府下拨的财政资金,还要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让社会组织机构、企业以及个人参与到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其次,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政府要加大对公益林的补偿力度,引导林区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再次,以林业产业发展带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林区可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果品产业、苗木产业、优质树种产业等,用林业产业发展取得的经济效益反哺林业生态建设。
2.3 健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服务保障措施
为了促进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应当从多层面入手健全各项服务保障措施,具体如下:政府机构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对林业生态建设进行科学布局,引导林业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林业行业协会共同参与建设;完善营林造林招投标体制,在建设项目中引入监理制,推动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管理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发挥科研机构的作用,积极研究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建设成效;加快林业信息化建设,建立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数据中心,为建设管理提供支持平台,不断提高建设管理效率;建立科技推广体系,成立技术指导小组,鼓励林业科技人员到林区进行实地指导,促使科技成果顺利转化。
2.4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园林人才队伍,所以必须重视人才培养,不断提高林业生态建设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一方面,要积极引进高等院校毕业的专业人才,优化林业生态建设队伍结构。另一方面,定期组织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学习有关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将其运用到建设实践中。同时,还要经常组织专业研讨、技术交流等活动,不断丰富人员的知识体系,积累工作经验,从而不断提高整体队伍素质。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工程;施工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水利工程施工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因此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工程的环境问题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该使用生态学、系统学等学科中的基本原理以及力法,并且通过设计、调控,从而可以修复以及重建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最终可以改善环境污染,促使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得以提高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合理解决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实现工程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最终能够推动水利工程的顺利完工。
1.水利生态工程的应用原则
1.1生态环境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处理好水利工程与人类、自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促使生态系统以及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最终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将生态环境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充分结合起来,促使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并且要充分结合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1.2共生互补的原则
共生是一种合作共存以及互利互惠的现象在处理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问题的时候,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手段来进行,并且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以及协调,从而能够建立起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关系,最终能够提高了水利工程的效益。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循环利用各种材料,将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进行循环利用,从而可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2、生态水利工程的环境问题
2.1水环境问题
通过蓄坝拦水会影响下游的用水情况,并且水利工程施工也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由于水利工程施工会使得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从而会破坏当地的整个生态系统。还有一些动物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因此就会出现了退化等现象。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从而可以避免破坏当地的环境。
2.2影响着施工区域的地理环境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对当地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不仅有利而且有弊。第一,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建坝蓄水、打通河道等方面来对农业用田进行保护,通过雨水径流可以灌溉农田,从而使得土壤的肥沃程度得以改善。第二,在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从上游而来的大量泥沙等沉积物会使得库区水位不断上升,从而导致了周围地下水的不断上升。与此同时由于周边环境的不断变化,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此时水汽的蒸发在不断加大。
2.3施工过程中引起的噪音问题
为了能够确保水利建设向着安全以及有序的方向进行,这就要重视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水利工程都是建在峡谷、山区等地方,并且也会挖填一些地段,这样做就会给当地居民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再加上爆炸以及机器操作所带来的声音会影响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2.4污染当地的空气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泥以及石灰等是其不可缺少的原料。但是由于水泥以及石灰容易挥散以及容易传播,从而会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当地居民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会呼吸道这些有害的砌体,最终会伤害到当地居民的内部器官,并且也会威胁到当地民众以及施工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3、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生态工程环境措施
在水利工程中,生态水利工程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生态水利工程是以满足社会经济以及利益需求为基础,从而可以促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向着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
发展以及人们的认识逐渐提高,此时人们认识到虽然水利工程能够满
足人类的某种需求,但是在满足人类某种需求的时候会破坏当地的生
态环境。然而生态水利工程从长远出发、从全局出发,通过科学的规划以及指导,不仅能够满足社会经济需求,而且也能够保护环境。
3.1共生互补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水利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之间要建立平等、协调的关系,从而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把握好当地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之间的关系,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能够促使水利工程的顺利施工。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要使施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小,这样就可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利工程和谐发展的目标。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进行施工方案的制定,在制定施工方案的时候要以保护施工地生态环境为前提,采用最合理的施工计划,这样才可以实现水利工程生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2循环再利用以及综合利用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循环再利用以及综合利用施工材料以及物品,并且要最大化的利用每一种原料以及物品。为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这就要确保水利工程经济利益得到最优化的利用,从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浪费,确保水利工程中的资金可以得到了最优化的配置。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要循环地使用施工中的各种材料和各种物品,并进行综合的利用,要尽可能的实现所有材料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这样既能够保护水利工程施工地的生态环境,还能够使得水利工程的总成本降低,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3.3主体空间利用
主体空间的利用主要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生物物种。主体空间利用的目标就是指要对施工区域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有效的控制水流以及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可以科学的规划以及整体安排工程建设区域的总体规划以及布置。
3.4对环境监控体系进行加强以及完善,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按照国家的标准来监控以及管理水利工程,并且严把审核关,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还应该将人员的责任明确,为不同的工作人员配备不同的监测设备,然后再将这些数据以及信息整理出来。
3.5对于那些已经完工的水利工程项目和接近完工的工程项目,也要依据国家的相关规定来对施工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严格的监测管理,要确保在整个施工期都能够有严格的环境监测,及时地发现施工中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进而采取对应措施来解决问题,这样才可以切实的保护生态环境,在施工过程中,要将相关环境保护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并配置最专业的监测设备来实现信息数据的收集,聘用最专业的人才来对信息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
结语: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更好地对工程建设的投资、质量、进度进行把控,减少施工队生态环境的破坏。比如为了防止大气污染,可以使用封闭式专用垃圾道、散灰灌等;使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并合理的安排作业的时间,这样可以使得噪声污染的影响最小。为了防止对水源的污染,要对有毒弃物进行严格的处理,要严格的控制生产和生活污水; 为了使得水流控制的问题和下游用水的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要选择更合理的工程措施以及实施的时机。
参考文献:
[1]卢秉武. 浅析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02:114-115.
[2]李世有. 应用生态工程原理解决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J]. 水利科技与经济,2012,02:12-13.
[3]李扬. 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措施问题[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1:269.
[4]白艳. 应用生态工程原理解决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分析[J]. 门窗,2013,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