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林地生态修复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开展增减挂钩工作。
按照跨省交易指标既定的工作目标任务,积极组织组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拆旧复垦实施工作,完成拆旧复垦规模344.583亩,其中,实施完成并通过县级验收第一批次河支乡独哇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复垦规模194.583亩,农民集中安置建新区使用挂钩周转指标65.577亩,节余指标127.506亩;第二批次8乡10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完成四洼乡2个地块复垦施工,面积150亩。同时,积极筹措专项资金451万元,并以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至源拓土公司为第三批次10乡26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目前期技术服务单位,包装立项周转指标规模约917.1亩,复垦规模约700亩,预估节余指标约630亩。项目方案现已报省土整中心备案。
(二)征地补偿工作
一是会同久马高速建设项目协调办和相关部门,积极开展久马高速C2标段红线用地范围核定及征收补偿测算工作,完成红线用地测量7310.59亩,其中耕地1869.96亩、草地3772.93亩、林地1667.7亩、其他土地117.18亩。二是全面完成久马高速C2标段总承包部临时用地选址确认,确定临时占用土地面积1214.703亩,其中耕地91.155亩,林地724.47亩,草地244.254亩,其他农用地2.871亩。审定了临时用地复垦、植被恢复方案并报县政府审批。三是继续强有力地抓好S220线征地补偿费拨付,已完成133.3亩征收土地补偿款拨付600余万元。
(三)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工作
全力统筹协调重点项目用地保障,极力助推脱贫攻坚。一是充分整合利用我县“十三五”期间用地指标,积极主动与省、州对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调整建设用地491.787亩,确保了漫泽塘旅游扶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220.4505亩;麦尔玛公安用地14.8725亩;武警四支队驻训基地项目用地240亩;LNG气化站12亩等重点项目用地需求。二是为确保藏高公司入驻我县,划拨75.87亩国有土地用于久马高速建设监控、应急中心建设项目。同时,通过收取土地成本费,实现土地收益2427.84万元。三是划拨231.99亩国有土地给武警省总队机动第四支队用于策应反分维稳,支持驻勤武警后勤保障建设。同时通过收取土地成本费,实现土地收益5000万元。
一是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坚持把保护耕地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管理的第一要务,尽职尽责保护耕地资源,为确保全县耕地保有量不少于7126.67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5700公顷的保护目标,在全力保障久马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用地的同时,根据项目设计及其勘测定界成果,积极与有关乡镇、村对接,协助技术作业单位对该项目占用1003.6965亩永久基本农田进行了补划,形成了补划方案已经州、县两级审批,上报至省人民政府审查。二是以27.1万元委托涂源信房地产土地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完成了《县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制定工作,确定我县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2个区片,分别为Ⅰ区片37600元/亩,Ⅱ区片28000元/亩,并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三是积极对接科农蓄水局,完成农村宅基地审批工作移交,与发改、林草、生态环境、科农畜水等相关部门对接,顺利完成《县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方案》编制。
二、2021年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用地保障,促进项目落实。进一步提升审批效能,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用地报批,确保全县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并围绕重点项目加大土地储备,确保城市建设融资需求。
二是加快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调整完善,完善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积极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三是严格耕地保护,坚守耕地红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和耕地保护考核制度,坚守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不动摇,完成我县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
关键词:大石埠水库;水生态修复;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6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4-103-02
大石埠水库位于江苏省东海县西部丘陵地区的高流河支流桃林河上游,距东海县城30km,水库设计以防洪和灌溉为主,结合水产养殖等进行综合利用。另外,通过龙良河为东海县的贺庄水库、昌黎水库、西双湖水库等中、小水库提供水源,对解决东海县西部水源问题有着重要意义。根据最近几年的水质监测评价结果,大石埠水库水质不稳定,局部时段出现了总磷、总氮较严重超标现象,水质达到了中营养――轻度富营养化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保护水生态系统是水利事业的新课题,也是环境水利的重要体现。在当前“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形势下,为扼守“三条红线”,特别是第三条红线提出的“加强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的目标任务,保证人民群众的用水安全,改善水库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水质,对大石埠水库进行水生态修复显得极其迫切和重要。本文结合最近几年对大石埠水库的实地勘查,对大石埠水库的水生态修复措施进行初步的探讨。
1 应遵循的原则
在编制水生态修复方案工作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1.1 改善水库水质的原则 水库库区生态修复措施及工程措施实施以后,能够有效减少入库污染物总量,使水质得到逐步改善。
1.2 建立生物隔离带和湿地相结合的原则 利用防护隔离带的拦截作用,防止农田的地表径流所携带的污染物进入水库水体,防护隔离带的植物的根系能固土护岸,减少水土流失。通过库区及河口湿地建设,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充分发挥湿地的自然净化功能。通过土壤和植物的吸附、截流及交替氧化还原和微生物降解等措施,使水质逐步净化。
1.3 结合实际的原则 在生态修复方案中,对湿地、林地和水库库区水生植物的选择,既要考虑对当地气候及地理、地型条件的适应能力,也要考虑其吸收净化污染物的能力,还要考虑维持整体的生态平衡和注重景观美化效果。
1.4 充分发挥经济效益的原则 在隔离带和湿地建设中,要充分利用本地的原有物种和经过改良后的引进物种,布局有较好经济价值的植物,为库区的老百姓创造经济效益。坚持以项目维护和经费投入最小化的运作方式,努力做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5 分步实施推进的原则 水库的水生态修复工程量较大,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可采取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的方法,科学规划和制定实施方案,分期、分批实施项目。
2 大石埠水库水环境现状及原因分析
2.1 大石埠水库水质状况 通过收集整理大石埠水库近4a的水质监测资料,并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进行类别分析,按照《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进行营养状态评价,结果表明:在近4a的50次水质监测中,Ⅱ类水15次,占评价总测次的30%,Ⅲ类水25次,占评价总测次的50%,Ⅳ类水10次,占评价总测次的20%;水库水体一直处于中营养至轻度富营养状态。自2009年起,大石埠水库曾连续出现中度富营养状态,富营养状态频次增加较为明显,水库水质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
2.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大石埠水库的总体水环境质量尚好,但是水体的富营养程度相对较高,已经达到了中度富营养化水平。(2)通过近几年的实地调查,大石埠水库存在网栏养殖问题,特别是在入库径流河口地段的网栏养殖。由于养殖饵料的投放,造成水库水体的内污染源较重,而这些内污染源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无法通过具体的工程措施进行有效的修复。(3)水库上游及周边是桃林镇政府所在地及附近村庄。由于人们的日常生产及生活,使入库支流产生各类污染物,特别是在汛期,这些污染物流入水库库区,对水库的水质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4)库区上游地带的大量土地被开发成为农田,并种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由于目前农药和化肥的广泛应用,农田的面源污染给水库的水质带来隐患。(5)大石埠水库是山地形水库,水库的岸线较长,水库的形状为狭长型,由于水库的防护带有缺失现象,特别是水库靠马陵山地段缺失较多,造成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以致形成的径流直接入库,从而影响了水库的水体水质。(6)大石埠水库在水流力学作用下,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库岸淘刷现象,有的易造成塌岸,因而影响了水库库区周围的生态环境和防洪安全。(7)由于水库上游是马陵山的丘陵地带,大量的灌木和原有的林地被附近的村民开发种植,原有的生态体系被破坏的现象较为严重。虽然近年来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但是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从而也对大石埠的生态稳定带来影响。
3 大石埠水库水生态修复措施
3.1 总体思路和具体目标 根据大石埠水库的实际情况,从发挥区域生态功能出发,充分利用水陆植物的生态作用,以植物修复、重建和优化调整为重要手段,实行水库的上游地带、淹没地带、消落区域和水下区域的有效结合,进行库区生态修复建设。通过截留和净化污染物,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建设生物景观等措施,推动库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库区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也兼顾库区的生态效益。
具体的目标是:减少水库周围不必要的人为干扰因素,降低入库的污染物数量。依靠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能力,辅助以人工措施和工程措施,使遭到破坏的水库生态系统逐步得到恢复,并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逐步将其建设成为优质的水源地。
3.2 大石埠水库水生态修复的具体措施
3.2.1 防护带修复 建设3条防护带,种植乔木、灌木和果树。即在水库西10km左右,靠马陵山山体顶部,种植耐干旱和贫瘠的马尾松等,种植长度3km;在山体的坡耕地种植苹果、板栗等果树。
3.2.2 建设隔离带 利用土地整理开发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在水库周围建设隔离带。通过工程措施的配套和乡村河塘的综合整治,以及村容村貌和村庄环境建设,特别是周边村庄生态环境的优化,为水库的生态修复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3.2.3 建造生态浮床 采用木棍和钢丝固定一块水面,其中种植芦苇和荻草等。每个浮床大约为10m×3m。建浮床地点,一是在大石埠水库西岸的小桃林村附近,建造放置10个浮床;二是在水库西岸靠彭才村附近水面建造投放10个浮床;三是在水库东岸靠关汪村附近建造投放10个生态浮床;四是在水库东岸军民翻水站附近建造投放10个生态浮床。
3.2.4 恢复与扩建湿地 恢复原黑龙潭水库到大石埠水库的湿地,协调处理历史留下的圈圩,进一步扩大湿地面积,拟扩建湿地30hm2。
3.2.5 生态护坡 利用生态混凝土和生态砖种植芦苇和香蒲等。具体的生态护坡地段为,库区上游靠小桃林村两岸约6km,库区西岸靠彭才村约2km,库区东岸靠关汪村及军民翻水站约2km,水库管理所至西石埠村地段和道埝翻水站约2.5km。
3.2.6 河道整治 对大石埠水库的入库河道桃林河进行河道整治工作。具体措施为打捞水花生和水葫芦,对河道进行浅表清淤。整治河道的长度约3km。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山体植被
山位于镇江新区,西距镇江30公里,雄峙江浒,扼锁大江。传说山原名瑞山,秦始皇东巡途经此地,见瑞气升腾,龙骧虎视,立即传旨将瑞字左边的“王”去掉,用“囗”将余下的“端”框起来,以免王气外泄危及万年江山。于是这座山便叫做“山”。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城镇基础设施的规模不断扩大,不合理的开山采石方式,现状植被的人为破坏,对山的生态和景观带来一系列的危害和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废弃采石场,对城市景观和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极大,如何对其实施生态恢复治理已成为许多地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巨大难题。
1 现状分析
生态规划为先――做到全局性、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可以分阶段实施。本设计主山体面积75HA,山体最高点为205M,100m以上区域山势险峻。山体的不同区域都有废弃的采石宕,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山脚周边用地主要为农田和菜地,地势平坦。土壤 PH值平均6.1,微酸性;土壤种类以马肝土、黄白土为主。山体植被覆盖率较低,有少量的针叶树,主要植被以榆科、构树、野梨树等落叶植物形成的次生林为主。(如图1所示)废弃采石宕口生态恢复工作必须兼具全局性、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符合人工辅助复绿专业要求和地区植物区系群落结构相匹配的高品质的规划,这里说的规划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的废弃采石宕口生态恢复系统规划,而不是单纯的景观重建方案。这样的规划应涵盖生态复绿将面临的多方面的问题,尤其重要的是要切合实际情况,不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泛泛而谈的东西。比如说,要人工辅助修复一个健康、稳定的植物生态系统,所选择植物物种的多样化,及各物种间的生态位合理配置就是关键问题。目前在植物品种选择中存在着只重视一时效果的倾向,对于植被生态系统的长远发展考虑偏少。如选用某一外来速生树种,虽然生长快、见效快,但大多蒸腾需水量大、衰退旱,且因采石场底土层薄,环境条件差,不能满足其生长的长远要求。这种近乎拔苗助长的做法导致了很多废弃采石宕口生态恢复工作中出现退化甚至二次抛荒的情况,导致经济投入与生态改善效果间性价比的不合理。所以,择草木、灌木、乔木,探索在短期内经济、高效、稳定的采石场生态恢复方法,在废弃采石宕口生态恢复工作中标本兼治真正有所突破才是我们最终目的。
2 种植设计原则
(1)山体植被恢复,增绿增色,生态与景观同步进行。
(2)现有植物群落尽量保留,穿插增绿。
(3)以常绿树为主,彩叶树作为补充,同时增加下层地被,形成稳健的复合植物群落。
(4)以小规格乔木种植为主,大规格乔木作点缀。山脊部分以种植花灌木为主。
(5)总体考虑苗木种植的经济性。
3 设计目标
增加视绿――为风景区提供背景林
引导演替――为植物群落自然演替创造基础
远近结合――为可持续发展的林地经营模式创造条件
4 种植设计布局
①岩石园(150m以上)区域:的岩石陡峭而又少土壤,难以保水保肥,植被生长条件极为恶劣。设计中选择耐瘠薄贫瘠的地被植物,如构骨、火棘、连翘、大叶络石、中华常春藤、爬山虎等,多种植物混交种植,
②常绿阔叶林(100m -150m)区域:野趣自然的山林植被特色对原有山体植被选择性的进行一定的增补。在原有植被的格局上,主要增加如大叶女贞、木荷、香樟、柳杉、杉木、榉树、 朴树、合欢等相同植物。石楠、枇杷、海桐、珊瑚树、厚皮香、丁香、 南酸枣等耐阴小乔木作为中层以分割空间。地被考虑二月兰、石蒜、麦冬、葱兰、白三叶,防止水土流失。
③阔叶混交林(100m以下)区域:郊野公园的植物配置形式注重植物的功能性。以大叶女贞、香樟、红果冬青、广玉兰、石栎等形成的主要林荫树,在野趣的基础上增加部分较为有亲和力的植物,如:石楠、夏腊梅、北美海棠、枇杷、 夹竹桃。局部林缘配置色彩丰富的花灌木如:连翘、栀子、火棘、野蔷薇、杜鹃等,形成欢快的气氛。
④彩叶林(100m以下)区域:主要增加秋色叶树种枫香、三角枫、鸡爪槭、元宝枫、无患子、榉树、栾树、银杏等,调节整个山体立面的色彩。中层以山茶花、忍冬、铁冬青等常绿小乔木片植。整个区域庄重而又不乏活力。
经济林(100m以下)区域:在控制造价的基础上,部分区域划出经济林种植范围。种植杨梅、桔子树、枇杷、桃、杏、李、板栗、柿树,以小投资创造旅游经济收入。以获得更大的生态效应、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⑤次生林(100m以下)区域:兼顾眼前与长远效果,保留现状的次生林。从生态系统的角度上考虑整个系统的长久性和稳定性。穿插种植常绿树种,最大限度的增加林地生产力。
⑥采石宕(100m以下)区域:石壁处理根据坡度、石壁表面粗糙程度,采取不同的措施,利用喷播绿化恢复植被技术,用各种植物的网固定到石壁。根据藤本植物的攀援特性进行垂直绿化。为突出景观效果选择常绿藤本和落叶藤本混交种植,形成高大的“绿墙”。
5 设计特色与重点
①生态优先,增绿增色,景观并重。
②运用乡土树种资源,适地适树。
③生物多样性,建立复层植物群落。
④采取人工促进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技术:
⑤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平衡。
青藏高原区所辖各行政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模式等各异,立足、青海、新疆、甘肃、四川和云南的人口、经济、环境发展现状,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对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将3个公因子正交旋转,累计方差百分比即贡献率已达94.13%,较高的可信度可以满足研究变化需要。(一)地区地势较高,自然条件严酷,草地和森林是其生态系统的主要构件,区域经济发展依赖自然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初级畜牧产品和粗放式旅游业等。为此,投入指标选取草地、林地等相关因子。在资源消耗中,第三产业比例较高,但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GDP、总人口数、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等都无法通过检验,表明研究区域投入产出效率低,故放松通过检验约束,将产出指标具体为GDP、地方财政收入、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价值、总人口数、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得到如下结果:投入指标:X1,造林总面积;X2,草地总面积,X3:供水总量产出指标:y1,GDP;y2,地方财政收入;y3,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价值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价值(0.9 803)在产出中比重最大,这说明面临较为严重的环境退化压力,且依次源于草地(0.9 841)、森林(0.9 714)和水(0.9 765)等系统,从各因子对GDP和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看,草地的贡献要低于森林系统和水系统,更低于草地对于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价值的贡献,说明依托草地发展的产业以粗放式发展为主,投入产出比较低,经济效益不高。依托资源禀赋发展旅游业,超出生态承载力的掠夺开发,在增加经济收益的同时加速了熵增进程,使区域经济趋向贴现率预期难以降低的短期行为为主导的恶性循环。现存的生态系统投入产出状况,鼓励粗放式、外延式的GDP增长模式,导致污染性产业扩大发展的态势显著。然而,作为禁止开发区,的生态价值远高于经济贡献,牺牲环境换取短期经济增长的战略是不可持续的。为此,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兼顾经济发展,在合理的科学规划指导下,以环境可承载的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二)青海地区青海平均海拔3 500米以上,地形地貌、水热条件和气候特征共同决定了该区域以草地系统为主,投入指标导向该因素相关因子。青海省是国家畜牧业基地,其畜牧产品的产出影响全国供给,畜牧业产值也是地方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经济效果不明显,放松通过检验约束,将产出指标具体为GDP、地方财政收入、大牲畜年底头数、总人口数、人口自然增长率等,经过多元回归分析,并进行拟合优度、F检验和T检验,得到如下结果:投入指标:X1,草地总面积;X2,供水总量;X3,环境污染治理总额产出指标:y1,地方财政收入;y2,大牲畜年底头数青海GDP快速增加始于2007年,但经济发展的质量始终不高,低附加值的产业链条仍居于主导。从产出方面,大牲畜年底头数(0.9 549)优于地方财政收入(0.8 397),表明畜牧业是青海省重要产业,但过度依赖草地第一性生产力和动物性初级产品的产出降低了边际效益,投入产出比较低。从各因子的贡献率看,环境污染治理总额(0.9 813)对大牲畜年底头数贡献最大,说明草地第一性生产力的维护是依靠治理资金的投入,而并非草地系统自我修复。同时,环境污染治理总额对地方财政收入和大牲畜年底头数的贡献存在差距,表明对环境治理的投入虽然增加了草场的载畜量,但畜牧业粗放的发展模式并不能有效增加产值,经济运行低效,支持地方财政的作用有限。这种以增加环境治理投资总额的方式促进畜牧业发展从而间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方式是不经济的。同样,作为禁止开发区,青海的发展理念应确立为生态优先兼顾经济,为其他地区经济发展输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保障宏观生态安全。因此,青海应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据资源禀赋合理选择主导产业,使生态与经济互相支撑,寻求GDP增长的低碳模式。(三)新疆地区新疆降水量少且分布不均,天然生态系统发展有限,人工林地和草地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故投入指标选取必然包含人工生态系统在内的草地、森林相关因子。新疆大力发展石油化工、有色金属采掘加工等,因此,产出指标会因资源禀赋差异和主导产业不同而发生变化,具体为GDP、地方财政收入、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价值、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烟尘排放量等,以相同的检验通过水平得到如下结果:投入指标:X1,造林总面积;X2,草地总面积;X3,供水总量;产出指标:y1,GDP;y2,地方财政收入;y3,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价值;y4,化学需氧量排放量;y5,工业废气排放总量;y6,烟尘排放总量新疆丰富的能源禀赋决定了其二产为中心的产业结构格局,但倚重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严重威胁着其脆弱的生态系统。相较于其他指标,经济指标如GDP、地方财政收入、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价值等权重较大,高于国内生产总值(0.9 619)、地方财政收入(0.9 294)和青海地方财政收入(0.8 397),说明新疆的经济效率高于青、藏两地,但经济增长主要还是源于高能耗。从各因子的贡献率看,水资源对区域发展贡献较大,与各项指标相关性大,分别为GDP(0.9 971)、地方财政收入(0.9 931)、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价值(0.9 628)、化学需氧量排放量(0.9 617)、工业废气排放总量(0.9 680)和烟尘排放总量(0.9 876)等,水成为支撑新疆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不同于、青海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传统的用水方式是无法满足新疆经济增长的需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是未来影响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水污染的治理能力、运用节水技术和升级工业部门技术有利于新疆以较小的成本发展循环经济。新疆境内有广阔的禁止开发区(如戈壁、沙漠等),还有重点开发区(如天山北坡),与禁止开发区不同,重点开发区应在兼顾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五位一体的协同发展,即产业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应将区域生态承载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人力资源现状等因素综合考量,进行科学规划。对新疆而言,应选择资源禀赋和技术升级能力均占优势的产业为主导,以循环经济理念推动区域生态经济的螺旋式演进。(四)甘肃地区甘肃地处三大高原的交接带,多年的植树种草使人造生态系统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主要生态系统,因此,投入指标涉及森林、草地、水和环境污染治理总投资等。甘肃主要发展的重工业是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经济效益不显著且环境危害大,产出指标具体为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SO2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等,放松通过检验约束得到如下结果:投入指标:X1,造林总面积;X2,草地总面积;X3,供水总量;X4,环境污染治理总额产出指标:y1,总人口数;y2,人口自然增长率;y3,SO2排放量;y4,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式(6)表明,较之经济成果,甘肃的资源投入绩效较多显示在社会与环境层面,SO2排放量(0.9 372)是其中权重最大的产出,且这主要源于造林总面积(0.9 539)和草地总面积(0.9 519)的贡献,可见,与林地、草地相关的行业(如造纸业、农药化工)的污染物排放较多,超出生态系统的吸纳范畴,致使生态系统净吞吐量为负,这是由于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博弈中,倾向于短期生产的偏好使经济效率低下,资源投入并未显示出应有的经济效益,而集中表现为对社会和环境的危害;另一方面,生态补偿的乏力使甘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输出大于价值补偿,生态系统难以充分吸纳生产废弃物,生态环境加速退化。然而,作为限制开发区与重点开发区的叠加区,甘肃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进行合理的工业布局,淘汰污染大、收益低的产业,发展清洁能源,履行两江一水生态屏障的职责。依托于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及丝绸之路的文化影响,甘肃应考虑发展物流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平衡三产比例,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五)四川地区四川地处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水热条件较好,动植物种群密集,生物多样性丰富,但对环境影响度量的重要参照还是森林和草地,投入指标应以这两个生态系统的相关因子为主。相对于其他地区,四川生态承载力大,区域自我发展能力较强,且三产比例较均衡,但污染物排放对环境产生还是存在一定影响,产出指标具体为GDP、地方财政收入、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价值、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烟尘排放总量、危险废物等,放松通过检验约束,得到如下结果:投入指标:X1,造林总面积;X2,草地总面积;X3,供水总量产出指标:y1,GDP;y2,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四川自然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大,经济发展潜力大。从产出结果看,经济成果主要源于资源贡献,且环境负效应显著,工业废水排放总量(0.8 898)权重大于国内生产总值(0.8 409)权重,表明资源消耗已引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从各因子贡献率看,造林总面积(0.9 421)和供水总量(0.9 094)对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贡献最大,一方面,重工业和污染性轻工业是其污染的主要原因,且因技术能力制约,治污效果有限,资源利用效率低;另一方面,生态系统吸纳能力不强,资源存量缺口大,资源利用远大于补给。从造林总面积(0.8 207)、供水总量(0.8 127)和草地总面积(0.7 366)对GDP的贡献可以看出,自然资源丰裕度高是四川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欠缺效率的资源配置,使资源消耗后的环境负效应大于经济正效应。例如,在旅游业发展中,四川的资源禀赋与经济收益不匹配,超过生态承载的旅游开发并未给四川带来丰厚的旅游收益,2011年旅游业总收入约为2 400亿元。现行发展模式下,四川的规模经济效应未充分展现,低下的资源利用率正在危及四川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因此,四川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小企业做大做强,走向规模化、精细化和专业化,既提高经济收益,也平衡好生态与经济的关系。(六)云南地区云南降水充足,物种间生态位差异使这一地区在环境不稳定时表现出缓冲效应,对环境影响较大的还是森林和草地,投入指标以这两个生态系统为主。考虑到能源化工、生物产业和矿产业对经济的拉动和环境的危害,产出指标具体为GDP、地方财政收入、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总量、SO2排放量、危险废物等,放松通过检验约束,得到如下结果:投入指标:X1,造林总面积;X2,草地总面积;X3,供水总量;产出指标:y1,化学需氧量排放量;y2,危险废物近年来,云南经济增长较快,已形成烟草、旅游、能源、生物等重点支柱产业。式(8)显示,产出多表现为化学需氧量排放量(0.7 797)和危险废物(0.8 476),表明云南现行的发展模式和依托的主导产业对生态环境正在产生严重胁迫。从各因子的贡献看,造林总面积是对污染物贡献权重大的主要因素,说明与之相关的产业是主要污染源,一方面由于以木材为原料的污染性产业比重大;另一方面,因补偿乏力,林地系统输出大于输入,环境稳定性降低。另外,生物化学等工业发展因缺乏严格标准和技术水平的约束,在污染水质和土壤的代价下,并未获得对等的经济收益。就旅游业而言,云南旅游业有规模,缺效益,产业化观念匮乏,供给管理意识薄弱。作为限制开发区域,云南应调整好生态与经济的关系,充分发挥自身的综合优势,调整三产比例,深化第三产业的发展,以旅游产业替代旅游业,提高环境约束下的区域经济效益。
二、投入产出模型下的青藏高原区生态经济系统类型划分
基于资源禀赋的相似性、区位的毗邻性和上述计量评价结果,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准绳,将青藏高原区的生态功能及价值划分类型。(一)梯度划分1.低程度开发区:青海和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青藏高原区的生态价值大于经济价值,青海和是其核心区域。该区域生态系统极其脆弱敏感,一旦质变则会加速劣变。近年来,旅游业快速发展,GDP大幅增长,但粗放式的发展方式使生态环境长期超负荷承载,环境稳定性受到冲击。同样受制于传统生产方式的制约,青海畜牧业效益的提升空间已十分狭小,从而形成收益贴现率下降的预期,催生过度依靠草地第一性生产力和动物性初级产品的行为频繁发生使畜牧业发展陷入瓶颈,草地退化风险凸显。青海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盐湖化工、有色金属采掘与加工、油气化工等为支柱产业,但尚未制订有循环经济技术支撑的发展规划,一旦突发污染性事件,经济、社会、自然发展失衡的风险就会陡增。在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中,青海和大部分是禁止开发或限制开发区,保护好青海和的生态环境,不仅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对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以及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西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等至关重要。因此,青海和应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中心,兼顾经济发展,推动和加速生物、新能源、旅游等环保产业发展,升级改造落后产能,严格管控污染性行业,制定高标准的排放要求,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2.重点治理区:新疆和甘肃新疆和甘肃毗邻,气候干燥,水热条件分布不均,境内荒漠化、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国生态环境相对较差的地区。近年来,两省区GDP稳步提高,但万元GDP能耗仍高位运行,主导产业以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为主,加之当地环保产业落后、三废治理能力低,生态环境加速劣变。新疆和甘肃既有重点开发区域,又有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兼具经济开发与生态保护属性的主体功能区。因此,新疆和甘肃应放弃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发展理念,重视生态建设工程和污染治理,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地热等新能源,限制有色金属采掘,强化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借助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部署,加强国际贸易、区际贸易和物流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3.综合治理开发区:四川和云南四川和云南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和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充沛,境内资源丰裕度高,经济发展多元化,三产比例正趋于合理,但资源并未充分实现市场化配置,高能耗、高投入仍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第二产业如能源产业、医药化工快速突进既带动了经济增长,也加重了水质污染,环境稳定性下降。就第三产业而言,大量低技术水平劳动力的就业和资源过度利用使旅游业长期在超出生态涵容阀值水平上运行,环境负担沉重,制约着区域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四川和云南境内广布着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这表明综合治理开发区应当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两地可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对装备制造业进行技术改造,综合整治工业三废排放,同时,加强旅游产业的发展,并以此带动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走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之路。(二)梯度变化:非期望的产出增量变化青藏高原各地区的投入产出分析结果表明,由第一梯度过渡至第二梯度的过程中,部分指标原始数据在发生变化,一些新的生态经济现象相继出现,需要增加新的产出指标如SO2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烟尘排放总量等。这类指标的出现是生态功能劣变、自然环境退化的显著表征。由第二梯度过渡至第三梯度的过程中,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和危险废物出现,GDP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的权重变化,表明在梯度变化过程中,区域经济发展又呈现出差异性发展现象,第三梯度区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压力增大。由于四川和云南的区域生态环境不及其他青藏高原区脆弱敏感,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较强,并且该区内生态系统复杂、动植物种群密集、过渡和缓,环境稳定性优于新疆和甘肃,生态环境承载力高于新疆、甘肃。从指标构成变化,可以发现非期望产出指标的变化催进区域梯度变化。污染性指标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在随着梯度变化而逐渐加深,危险废物这一指标的出现不仅对环境造成危害,也对人类构成威胁,严重阻碍了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