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范文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第1篇: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锌,免疫

1.引言

锌(Zinc)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其作用巨大,在近代医学界,营养学界喻为“生命之花”、“智能元素”[1]。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人体内微量元素锌进行深入广泛的探讨,大量研究证明锌对人体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概述了微量元素锌与人健康的关系

2.锌与人体健康

2.1锌与免疫

微量元素中,锌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最明显。锌的缺乏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受损,对疾病的敏感性增加,反之补充可增强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而且一些因免疫缺陷所致疾病,只有补锌治疗才有效。

胸腺作为中枢性免疫器官,既是T细胞繁殖、成熟的重要场所,又是机体内胸腺激素的发源地,对机体免疫系统充分发育、功能成熟和免疫功能的调节起关键作用。人类缺锌会引起中枢及周围免疫器官的形态、功能异常,可造成胸腺萎缩,胸腺素分泌减小,免疫反应明显减弱;而锌离子可直接作用于胸腺细胞,使其增生,进而使胸腺素分泌增加。脾是周围免疫器官,参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尤其是合成抗体,缺锌时脾重量减轻,活性下降,补锌可增强脾的免疫功能。另外Golden等在研究中发现锌缺乏的儿童有胸腺萎缩,给予补锌后,患儿胸腺体积明显增加,抗感染的能力也有显着改善。Fraker首次报道低锌饮食导致胸腺萎缩,TH细胞功能丧失,其实验证实低锌患者体内对T细胞依赖性抗原,如绵羊红细胞的抗体生成降低,输入T细胞可纠正[2]。

锌对免疫调节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但它对机体免疫功能的维持起重要作用,它的缺乏可以从多个环节损伤机体的免疫平衡状态,引起机体防御机能减弱,使宿主感染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增高。因此,深入研究微量元素锌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机理,对预防和治疗由于锌缺乏引起的疾病将有重要意义。

2.2锌与疾病

锌的供给应适量,人体缺锌时会导致多种代谢障碍,还影响脑功能,锌摄入量过多可致中毒。与锌有关的疾病见下表

疾病名称

含量与常人相比

治疗方法

异食癖

用硫酸锌治疗

心肌炎

补锌恢复受损心肌和消除氧自由基

糖尿病

补锌促进胰岛细胞再生

高血压

可补锌改善临床症状,有利于恢复

冠心病

减少锌的摄入量

脑梗死

进行定期的锌测定及时纠正其不足

男性生殖

用硫酸锌、锌硒宝、复合蛋白锌等治疗男性不育症

动脉粥样硬化

减少锌的摄入,降低锌/铜比值

反复呼吸道感染

口服葡萄糖酸锌

肿瘤

加大锌的摄入量

癫痫

减少锌的摄入量

复发性口腔溃疡

服用锌制剂,促进溃疡的愈合并防止复发

小儿肥胖症

补锌

暗适应功能

摄取富含锌的食物或补充葡萄糖酸锌

消化性溃疡

给予近似生理浓度的剂量,可以使溃疡面愈合

儿童龋齿

适量补锌

动脉粥样硬化

降低锌/铜比值,提高游离铜的含量

佝偻病

先补锌1个月,后纠治佝偻病

儿童哮喘

适当补充葡萄糖酸锌等锌剂

创伤愈合

口服流酸锌

Bell麻痹

及早采取补锌加综合疗法治疗

3.锌补剂的研究进展

3.1锌的应用前景

锌是人体内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更是人体营养中的必需营养素,它在人体的生长发育、免疫、代谢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心和重视,并成为研究的热点.锌与人体的健康密切

相关,尤其对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就更为重要,它的营养作用、生理功能及临床诊疗是研究最活跃、进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

3.2锌补剂的研究概况

目前,锌缺乏是我国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部分少年儿童、孕妇及病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营养性锌缺乏。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人们开发了多种锌补剂。最早出现的锌补剂是硫酸锌等无机

补剂,结构简单,价格低廉,适量的补充可以消除锌缺乏所带来的症状;但服后常伴有副作用且生物学效价较低,因此使用逐渐减少。近年来,开发出了许多有机锌补剂,主要有小分子有机锌络合物和糖-锌络

合物两种。小分子有机锌络合物具有易于吸收、生物利用率高的特点,随着科学的发展,小分子有机锌络合物的种类越来越多,但是还缺乏对它们的综合评价,需要对各种补剂的生物利用率、毒副作用、吸

收途径、代谢机制等作进一步研究,选择出最适合于人体吸收和利用的小分子有机锌络合物,应用到锌的补充与缺锌的治疗中[19]。

参考文献:

[1]HA施罗德(schroder)(美)。微量元素与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44。

[2]陈泳。微量元素锌的作用。甘肃科技,2005,21(5):194-196。

[3]商梅,杨萧荟等。微量元素锌与心肌炎治疗关系的探讨。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0,6(2):196-197。

[4]庞秀英,吕艳。锌、铬、硒微量元素与糖尿病。中国临床康复,2004,8(27):5951-5955。

[5]张忠诚,张素洁,孙美。微量元素与原发性高血压。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3,4(20):56-57。

[6]李志锋。冠心病患者全血微量元素锌、铜、铁的分析。广东微量元素科学,1996,3(4):15-18。

[7]齐晓飞,马文娟,呼日勒。微量元素锌、镁、钙与脑梗死的关系。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1,(6):124。

[8]赵荣坡,杨石强。锌与男性生殖。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3(3):239-240。

[9]闫春菊。微量元素锌与神经系统疾病。医学综述,2001,7(7):430-431。

[10]陈洁。微量元素锌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广东微量元素科学,1996,3(1):22-23。

[11]周清潮。癫痫与微量元素。广东微量元素科学,1999,6(10):7-9。

[12]咏梅,华红等。微量元素元素锌与复发性口腔溃疡。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3,18(6):546-549。

[13]周云。微量元素与眼病。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4,21(5):14-15。

[14]余庆火亘。微量元素锌和消化性溃疡关系探讨。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0(17):1631。

[15]于素平,李其秀,郭柏青。微量元素锌与儿童龋病。《中国医刊》,2001,36(8):44。

[16]宋红潮,黄婉萍,梁友芳。微量元素锌在佝偻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广西医学,2003,25(11):2120-2122。

[17]陈汛,谷靠群。哮喘与微量元素锌相关性探讨。广西医学,2004,26(5):636-638。

第2篇: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养胃解毒胶囊;微量元素;ICP—AES;彝药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有关。摄入过量、不足或缺乏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生理功能的异常或疾病的发生。如Mg是细胞内液的重要阳离子,具有参与体内糖代谢及呼吸酶活动的作用,同时细胞外液中的镁离子与Ca 、K、Na协同作用,共同维持着肌肉神经系统的兴奋性。Fe、Cu不仅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引起贫血,也会造成体重增长迟缓和骨骼生理功能异常。Zn也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它是人体内物质代谢中许多酶的活化剂,具有维持肌体生长发育,促进创伤的愈合等作用。缺Zn会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生长发育迟缓等 [1]。

中药成分与生长环境土壤中的微量元素有关。不同产地同一品种中药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具有共同的特征,而同一元素含量不同,从而导致药效的不同。因此研究和开发中草药内的微量元素是现代临床的重要课题,它对阐述传统的药理,毒理及药品的分类提供种种依据,对鉴定药品的真伪、中草药的种植与综合利用开发提供指导[2]。

彝药养胃解毒胶囊(彝名:嗨诺惰秋齐胶囊)复方制剂,其主要成分为:小青木香、甘草、小儿腹痛草、羊耳菊。其中小儿腹痛草是一味疗效独特的彝药,彝名为阿科卧诺诗,别名为金沙青叶胆。属龙胆科植物斜茎獐牙的全草。古今汉医本草未载,彝医用其治疗胃痛、肋痛、小儿腹痛、牙痛等疗效较好。羊耳菊彝名为为尼图基,别名俄巴沙补、白牛胆、白风菊。为菊科植物羊耳菊的全草或根。彝药以全草入药,主治胆囊炎、胃痛、食积、小儿高热惊风,顺气止痛、消食、散结、止咳之功。汉医未载,是彝医特有之用药[3] 。复方制剂主要功能是温中和胃,理气止痛,用于寒凝气滞所致的胃脘冷痛 ,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临床使用疗效较好。

本论文拟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对其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ICP—AES具有快速测定多种元素,灵敏度高等特点。通过此种研究,就可以进一步的了解药物的组成和效用原理,为彝药理论做一些补充。

1.实验部分

1.1 仪器。

ICP—1000Ⅱ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日本岛津公司);高频功率1.2KW、观测高度15mm、冷却气15L/min、净化气3.5L/min、载气1.0L/min、等离子气1.2L/min。

1.2 试剂。

HNO3(AR,成都市联合化工试剂研究所);HClO4(AR,天津市东方化工厂);H2O230%(AR,天津水化学试剂三厂);实验用水均为二次水。

1.3 样品的硝化[4] [5] [6]。

准确称取不等量试样四份,分别置于100ml烧杯中,加入不同的酸,静置过夜。将烧杯置于电炉上加热至尽干,冷却后用3%稀HNO3溶液定容至50ml,摇匀放置,同时制备空白。

2.结果与讨论

2.1 ICP—AES测定结果。

从表3中微量元素的测定结果可以看出,养胃解毒胶囊中除常量元素Ca、Mg、P、S等含量较高外,另外还有丰富的微量元素Fe、Zn、Al、B、Mn等,且含量都较高。有毒元素未检出。

2.2 讨论[7] [8] [9]。

Ca和P是人体的主要支撑组织—骨骼的主要成分。人体有99%以上的P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两种元素在人体内的比例约为2:1,被称为“一对伴侣”。Ca与食物和肠道中的植酸、草酸及脂酸等阴离子形成不容性的钙盐。摄入体内的Ca70%~80%存留于粪便中。钙除维持人体骨骼的功能外,对于血凝、肌肉收缩、心肌功能、正常的神经与肌肉的应激性等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Mg不但是植物的必需元素,也是人体的必需元素。人每日摄入的Mg30%~50%在小肠内吸收。Mg是细胞内液的重要阳离子,具有参与体内糖代谢及呼吸酶活动的作用。Mg离子是糖代谢呼吸不可缺少的辅因子,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外液中的Mg离子与Ca、K、Na协同作用,共同维持肌肉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维持心肌的正常结构和功能,Mg缺乏可引起心肌坏死。

Fe是微量元素的“老大”,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中Fe的含量最多。Fe的吸收主要在小肠上部,当食物中的Fe被胃酸分解后释放出Fe2+ ,然后与肠壁内容物中的维生素C、某些糖及氨基酸形成络合物。这些络合物在十二指肠及空腔的碱性溶液中仍能维持溶液状态,有利于吸收。缺Fe会影响智力发育,免疫功能下降,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肌肉运动功能明显降低。一般表现为世界性的缺铁性贫血、青春期女性慢性萎黄病、缺Fe吞咽困难综合征、现代妇女综合征等。

Mn是维持动物和人体健康的一种营养元素,与其他许多金属一样,对人来说没有表现出高效的吸收,摄入的食物中仅有10%的Mn可通过胃—肠壁传递到血液中。被吸收的Mn通过胆汁与粪便排出体外。成年人摄入Mn量的增加会导致吸收和保留量的增加。Mn主要在肠道吸收,以十二指肠吸收量较多。Mn是人体内多种酶的成分,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Mn也被称为“益寿元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体内的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具有抗衰老的作用,而此酶内就含有Mn。养胃解毒胶囊中检测出了适量的Mn元素,有促进胃肠道组织功能的恢复作用。

Zn是人体必需的生命元素,是维持机体正常新陈代谢的要素。1984年研制的甘草酸锌中甘草的有效成分能增加胃粘膜细胞的己糖胺成分,能提高胃粘膜的防御能力,延长胃上皮细胞的寿命,加速粘膜愈合。并对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为80%疗效优于丙谷胺。Zn还被称为“不显眼的”营养素。Zn被吸收的很少,食物Zn能被机体吸收的不足10%,主要在十二指肠吸收。养胃解毒胶囊中检测出了大量的Zn元素,它对促进胃肠道组织功能的恢复,起到维持机体生长发育,维持正常的味觉功能及食欲,促进正常的性发育,促进创伤的愈合等作用。

Al在体内分布在所有组织中,其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肺Al含量在各器官中是最高的。通常,胃、肠道是可溶性铝化物的主要吸收通道。一般而言[7],Al在胃、肠道吸收依赖于如下几种因素,即铝化物的形态;胃液pH;铝络合剂摄入量;小肠运动性以及Al的摄入量。在医药方面,难溶性的Al(OH)3的药理作用有制酸、局部止血、保护溃疡面等作用。所以复方制剂中也表现出药效好的一方面。

从样品中未检测出Hg、Pb等对生命体有害的元素。

3.结论

通过此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3.1 采用ICP—AES法测定彝药养胃解毒胶囊中的微量元素,表明该药中含有丰富的Ca、Mg、P等人体必需的元素,还含有Fe、Zn、B、Mn、Al等五种微量元素,不含Hg、Pb等有害元素。其中微量元素Zn含量高(1570ug/g),在对消化性溃疡的治愈中起到很好的疗效。

3.2 微量元素是中药和彝药的主要组成部分,中药和彝药的疗效不仅与其有机成分有关,还与其所含的无机元素的种类含量有密切关系。同时,这些微量元素还与彝药中显效的有机成分形成配合物,产生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同单味药相比,复方制剂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8][9] 王變等 .生命科学中的微量元素(上、下卷)中国计量出版社.1992:401、464

[2] 薛沙.中药功效的微量元素定量分析【M】.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1996,13(1).

[3] 杨本雷,余惠祥等.中国彝族药学【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177,357.

[4] 张奇凤,刘琴,姚兴等.参茸黑锡丸中微量元素的测定【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24(3):366

[5] 王旭丰,贾志新等.银翘解毒丸中微量元素的测定【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2(3):48

[6] 牛文彦,张伟,祁艳斌等.药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1999,5(3):13.

第3篇: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范文

民以食为天,人类的发展史很大程度上即是农业的发展史。如今,“吃饱肚子”已经不是农业的重要任务,“吃得安全”(绿色农业)也已逐步走向普及化,我们不禁要问:未来农业又将走向何方?功能农业,即解决“吃得健康”正是一个新兴的方向。

现在,尹雪斌博士和他的老师赵其国院士正开展以增加农作物微量元素含量的“功能农业”的研究,他们合著的新书《功能农业》已经在科学出版社出版。据尹雪斌博士介绍,他们出书的目的,就是尽早让更多的人知道功能农业,并由此获得健康,为养生铺出一条新路,达到解决“第二种饥饿”之目的,让生命之花更为绚丽。

下面,我们就一起对话尹雪斌博士,了解功能农业之于我们的意义――

记者:对于普通人来说,功能农业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它的内涵?

尹雪斌:功能农业就是指农产品的营养化、功能化。它是通过生物营养强化等技术手段,在自然种养殖过程中让农作物吸收积累更多的矿物质等功能成分,使农产品具备保健功能,如富硒农产品便是功能农业的具体代表。在中国农业发展路线图中,农业高产技术(化肥、农药、基因工程)、绿色技术(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功能农业技术(营养化、功能化)是农业科技的3个里程碑,其中功能农业目前处于农业科技的金字塔塔尖。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一半以上的农产品都将具备功能性,以满足人们健康改善的更高需求。

记者:说起食物中的矿物质等微量元素,人们并不陌生。市场上,带“硒”字的保健品也不鲜见。这些是否就是功能农产品?

尹雪斌:目前,许多产品的包装上都标有类似“产品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字样,消费者搞不清这些微量元素,比如硒、锌到底含有多少量。功能农业技术是将它变为“产品定量含有某元素”,也就是将农产品中有益健康的成分进行定量和提高。

记者:农业不同于流水线上的机械化生产,如何让在大自然中自然生长的农作物含有定量的微量元素?

尹雪斌:近六年来,我们的研发团队针对一些关键技术展开攻关,采用生物营养强化和纳米技术,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硒植物营养剂,效仿植物在土壤中天然的吸收路径,通过在贫硒的土壤中施用,定量改良土壤有效硒含量,并通过植物自身的光合作用,转化生成有机硒,进而完全掌握了富硒农产品培育技术。此外,通过对富硒作物精细加工,制成有机硒饲料添加剂和食品添加剂,并广泛应用于食物中。在硒原料、添加剂等核心技术的研制过程中,我们根据国内不同地区土壤特征、气候环境的差异,制定了20多项产品技术标准和6个地方种植标准。通过上千次试验,6万个土壤、水、农产品不同部位的系统分析,已积累了30余个大宗品种的定量强化技术规范,能够做到同区域、同品种、同地块硒含量达标稳定性。品种上涵盖了粮食类、十余种蔬菜水果、中国十大名茶,以及大闸蟹、甲鱼等水产和禽蛋。

记者:您说发展功能农业就可以消除“第二种饥饿”,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尹雪斌:人的健康除了需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还需要19种矿物元素,除了钙元素,其他18种元素都属于微量元素,比如铁、锌、硒等。所谓“第二种饥饿”,指的就是体内微量元素缺乏,会影响身心健康。由此可见,微量元素真的不容忽视。功能农业正是一种从作物种植角度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的农业,有望具有特定功效,比如在特定疾病预防、辅助治疗方面,通过吃饭就能够防治癌症,就能够控制高血压、控制血糖等。

记者:在众多微量元素中,为什么硒受到高度重视呢?

尹雪斌: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硒含量全面测量结果揭示:从东北三省起斜穿至云贵高原,国土面积72%的地区存在一条低硒地带,其中30%属于严重缺硒地区,种植的谷物95%都达不到国际硒含量最低的标准。据了解,国人每天硒的摄入量为40微克,而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适宜摄入量为60~250微克。世界卫生组织告诫,中国公民缺硒逼近健康警戒线!缺硒不仅会罹患“克山病”,还会直接导致80多种疾病,间接导致400多种疾病。据了解,美国和日本通过摄入大量含硒保健品进行补硒,比如奶粉里就有硒的成分,普通公民已经养成补硒的习惯,每人日均硒的摄入量达到120微克以上,恶性疾病的发病率特别是癌症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记者:硒在促进人体健康方面到底有哪些功效?

尹雪斌:经过国际上几十年的研究,科学家确认,硒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对流感、哮喘等疾病的预防作用明显;美国等国的科学家确认,硒的长期防癌效果明显;除此之外,硒还对肝脏、心脑血管、眼睛、前列腺等均有保护作用。硒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还不止于此,科学家仍在进一步探索之中。

第4篇: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范文

1、第一是全面、均衡、适量的营养,维生素a能够促进糖蛋白的合成,细胞膜表面的蛋白主要是糖蛋白,免疫球蛋白也是糖蛋白。现今许多人都不愿意吃猪肝,他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a如果摄入不足,呼吸道上皮细胞缺乏抵抗力,常常容易患病。维生素c缺乏时,白细胞内维生素c含量减少,白细胞的战斗力就会减弱,人体容易患病。除此之外微量元素锌、硒、维生素b1、b2等多种元素都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关系,所以全面均衡,适量营养非常的关键。

2、第二是要适度的劳逸,适度的劳逸人体健康之母,人体生物钟正常运转是健康保证,而生物钟错点便是亚健康的开始。

3、第三是要经常锻炼,现在人热衷于都市生活,忙于事业,身体锻炼的时间的越来越少,加强自我运动可以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4、第四要培养多种兴趣,保持精力旺盛,广泛的兴趣爱好会使人受益无穷,不仅可以修身养性,而且能够辅助治疗一些心理疾病,同时要戒烟、限酒,心理健康非常的关键,学会适当的减压,以保证健康良好的心境,还可以补硒,多食用一些香蕉等,这些方法都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范文

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教学目标

了解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类物质,掌握蛋白质、糖类、油脂和维生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和比较图片、查阅资料和讨论等活动,学会自主和合作学习的方法。

通过学习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形成合理安排饮食的意识,增强自我保健和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重点和难点

重点: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难点:了解营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活动一探究人体营养素包括哪些方面?

情景导入:提问: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可见食物对人体的重要性。那么我们所吃的食物通常包括哪些呢?

小组交流:列举生活中的常见食物和饮品的类别。

观察:(多媒体投影)教材P88图12-1、P91图12-7、P92图12-9、P93图12-10。

小结:人体生命的生存和健康离不开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物质,通常称之为人体营养素。

活动二学习竞赛

主题:“我”的风采我展示。

设疑:这些营养素对人体来说,究竟分别有什么其他物质不可替代的作用呢?

指导阅读:(分四大组,分别指定阅读教材上关于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的内容介绍,结合教师课前布置查阅的有关资料,组内合作,讨论并限时完成下面的任务:以第一人称手法写一份自我介绍的文段,题目自拟。要求:简要介绍某类营养素的基本情况,重点陈述其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组际竞赛:各组派一名代表上讲台演讲。(根据演讲的口才、表情及内容质量,由学生评委评分)

活动三应用实践

辩论:偏食习惯好不好?

设疑:我了解到我们同学们中有的同学喜欢吃这种食品而不喜欢吃那种食品,即存在所谓的偏食。这种饮食习惯好不好呢?

(正反方辩论)

小结:偏食影响身体健康。特别是同学们正处于身体生长旺盛时期,更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偏食。

阅读与讨论:

阅读:P90、P92“资料”。

讨论:a.有人用甲醛溶液来浸泡水产品并出售,这样做有什么危害?

b.为什么吸烟有害健康?

c.为什么霉变食物绝对不能食用?

d.运动会上的长、短跑赛进行中,为什么有的同学感到很累?为什么有的同学在赛前服用一些葡萄糖?若改食一些花生或者麦食品,效果好吗?

知识拓展(多媒体播放):

a.“劣质奶粉”导致“大头婴儿”的相关报道。

b.“毒大米”危害介绍。

c.吸烟的危害分析。

活动四课堂计算竞赛

①一女运动员可以在60s秒内跑完400m,她的最大氧气吸入量为4L/min,而肌肉在工作达到极限时,每公斤体重每分钟需要氧气约0.2L,如果该女运动员体重为50kg,她将缺少多少氧气?

②花生米含糖约24%(质量分数,余同),油脂约39%,蛋白质约26%;小麦含糖约76%,油脂约2%,蛋白质约11%;50g花生和50g小麦在体内完全氧化放出的能量各是多少?

课题小结:经过本课题的学习,在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和对化学学科的情感方面,你分别有哪些收获?

活动五课外调查

我们是一所农村中学,大多数同学家住农村。请在课外做一个调查,对于家中(或亲友、邻居中)发生霉变的食物是如何处理的?这种处理是否科学合理?我们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对此应做哪些工作呢?调查报告于一个月内完成。

点评:整堂课以四个主题活动展开,层次清楚,意图明确,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第五个主题更是结合农村的实际,引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研究,让学生感悟到作为现代社会公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对社会常见的“偏食习惯”采取目前流行的深受大、中学生欢迎的“辩论”形式,而不是“答辩”形式,有其新意。但是课中如何把握,则对学生的课前准备和教师的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点评:湖北省枝江市教学研究室易章和

背景资料

①22名小学生吃玉米糊中毒,已有一人遇难

本报讯(记者刘振雄特约记者龙桥通讯员杨兴炳)我省郧西县一所小学11日突发食物中毒事件。至昨日,22名中毒学生中已有1人遇难,两人紧急转院抢救。

事情发生在邻近陕西的郧西县景阳乡泥沟中心小学。11日下午5时30分左右,该校五、六年级数十名寄宿学生吃了晚餐的玉米糊后不久,出现呕吐、恶心、头晕等症状,立即被校方送入当地卫生所抢救。

昨日上午9时50分,该校五年级女生12周岁的何莹莹经抢救无效身亡,12岁的男生孙文林、陈华登被紧急转送至郧西县医院抢救。

事发后,十堰市副市长胡仲军、郧西县副县长张惠莉等赶到事发地指挥抢救,调查原因。据郧西县疾病控制中心介绍,初步怀疑系玉米霉变引起,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

(《楚天都市报》2003年11月13日)

②大量服用维生素E有害健康

据新华社华盛顿11月10日电(记者曲俊雅)维生素是一种抗氧化剂,大多数人认为补充维生素E可以帮助他们延缓衰老。不过,最新研究发现,服用药物大量补充维生素E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危害身体健康。

研究负责人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埃德加·米勒博士说,大多数复合维生素片一般含35~40个国际单位维生素E,这对健康也许会有些微小的“益处”。但如果能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维生素E,服药补充毫无必要。坚果、食用油、全谷食物和绿叶蔬菜中都富含维生素E。

此外,美国心脏学会早已指出,维生素E没有预防心脏病的作用,而最近研究还表明,维生素E和降胆固醇药互相冲突。

(《三峡都市》(周末)20*年11月12日)

③野生珍稀、特殊功效、“生猛”刺激安全饮食必须革除三种陋习

据新华社南昌11月10日电(记者冯丽)专家认为,要确保饮食安全首先要革除三种饮食陋习。

不少人认为物以稀为贵,放着肉厚味美的畜肉不吃,偏吃肉少味寡的蛇、鼠、猫、虫,以为野生、珍稀的动物更有营养,其实是毫无科学根据的。无论从组织结构、化学组成还是消化利用来看,它们都没有任何优势,不少野生动物还极易引发人类疾病。

我国传统习惯有一些糟粕和迷信也影响了部分人的饮食喜好。如从“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推理,相信吃乌龟肉能长寿;从老虎的雄健敏捷,推理出虎骨酒能治跌打损伤;认为动物生殖器可以滋阴壮阳等等,甚至把“驮峰”“熊掌”“蛇肉”“牛鞭”传得功效神奇,美味无比。这些动物肉不仅保健功效毫无科学依据,即使从味道讲也毫不足取。

“活猴脑”“蛇胆”“乌龟”“活鱼”“醉虾”等,这些近乎野蛮的吃法,不仅伤害人们对动物的爱怜之心,而且极不卫生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教学目标

了解钙、铁、锌等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及查阅资料,了解人是如何摄取这些元素的。

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健康方面的重大贡献。

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难点:正确认识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调查与研究

1.查阅资料并整理填表:

(可从网上、报刊、杂志、医学书籍,调查访问医生、父母、身边的病人等途径获得)

*

2.调查市场上有哪些补钙、补锌、补碘、补硒和补铁等的保健药剂或营养补剂出售,查看它们的标签或说明书,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

3.收集几种不同品牌和不同产地的食盐包装袋、牛奶袋。

4.将学生分成四个竞赛小组,每组选组长一名,各组分别命名为钙铁、钾钠、锌硒、碘氟队,并以自己的组名为题,自编、自演一个节目“我们的作用大”,形势可以是小品、相声、顺口溜、替换了歌词的歌曲等。

教学设计

导入

贵州某山区盛产芭蕉,一外地人问卖蕉人怎么卖?答:1角钱3只。4只行不?答:不卖。2角钱卖一串(少的也有十多只)行吗?答:行。这个卖蕉人数学概念为何这样差?原来他在婴儿时期因缺碘而得了呆小症,智力缺陷。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人体的元素组成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板书课题)。

活动与探究

活动一:知识抢答:(记分:答对得10分,答错扣10分)

题目:

1.组成人体自身的元素约有多少种?(50多种)

2.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多少种?(11种)

3.人体含量较多的元素约占人体质量的多少?(99.9%)

4.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的元素是哪几种?(C、H、N、O)

5.以无机盐形式存在的元素总量不超过人体的质量的多少?(4%)

6.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的元素可以分为哪两类?(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7.在人体中含量超过0.01%的元素是常量元素吗?(是)

8.钙是微量元素吗?(不)

9.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多少种?(20多种)

10.哪些元素是微量元素?(Fe、Zn、Se、I)

师投影知识网络图: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

过渡:已知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全部加起来也只有体重的0.05%,可谓是“微不足道”,真是这样吗?

活动二:特长展示

各队表演节目:我的作用大。(记分办法:其余三组无记名投票,以票数记分)

过渡:你们对人体的作用真是功不可没,但在人体内的含量是不是多多益善呢?

活动三:真情表白(记分,能说记10分,分队陈述摄入过多的危害)

活动四:挑战对手

请你用一句话来描述:钙、铁、锌、碘的重要作用,要求通俗上口、特点鲜明、字数少。

(答对记10分)

例如:碘:不仅仅是“智力元素”锌:多种酶的激活剂

钙:参与构成人体的硬组织铁:造血的主要原料

过渡: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都很棒,下面进行最后一轮竞赛,以决胜负。

活动五:智力陷阱

(规则:第一名与第二名,第三名与第四名互相挑战。四道题分别以“合”“作”“创”“新”为题号。答对得10分,答错扣10分)

合:谈谈你从加碘盐包装袋上获取的信息,并就此自编一道考题。

作:谈谈你从牛奶袋上获取的信息,并就此自编一道考题。

创:芳芳同学长期食欲不振、发育不良,患上了佝偻病,经医院检查还患有贫血,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推断芳芳可能缺乏哪些元素,并对她的食谱提建议。

新:俗语有“多吃五谷杂粮,身体壮如牛”的说法,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

小结:评价竞赛情况,表扬优胜小组。

反思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以致用

“关爱长辈,倾注亲情”,建议陪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去医院检查一个体内的含钙量,必要时向老人推荐几种补钙的保健品,当然要向他们说明你的理由。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

教学目标

知道什么是有机物,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用途。

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用途和对环境的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塑料制品的利与弊。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师:“China”表示我们的祖国,它还可以表示什么?

生:瓷器。

师:对!瓷器的出现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它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人类社会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如今有机合成材料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板书: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

活动探究一

师:什么是有机合成材料?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99活动与探究。

学生分组讨论,投影展示学生表格的填写并汇报讨论结果。

师:我们将甲烷、乙醇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而氯化钠、硫酸等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无机化合物。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做无机化合物。

flas演示:石油中跳出一个个乙烯分子,乙烯分子连成链状。

师:有机物中碳原子间可以连接成碳链或碳环,因此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通常称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像乙烯这类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称为小分子,由有机高分子合成的材料称为有机合成材料。

活动探究二

师:塑料是一种有机合成材料,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塑料的一些性质。

学生实验:

*

小结:链状高分子都具有热塑性,加热软化后可以加工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也可制成纤维;网状高分子加热后不会熔化,具有热固性,这种塑料一旦加工成型后,不能通过加热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

幻灯片展示:

1.“塑料王”聚四氟乙烯制品。

2.具有热固性的尿素甲醛制品。

3.电线的包皮聚氯乙烯。

4.聚苯乙烯制成的灯饰。

5.日本铃木汽车公司制造的全塑汽车。

活动探究三

师: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纤维织成,实验台面上的三种不同颜色的毛线都是纤维制品。

学生实验:燃烧不同颜色的线

线的颜色

*

师:买衣服时,怎样知道面料的种类呢?

生1:根据燃烧时的不同现象判断。

生2:可以看服装标签。

幻灯片展示:服装标签

师:穿不同布料的服装时,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生1:涤纶衣服挺括,不易皱,易洗易干。

生2:棉纶衣服弹性好,耐磨,烫后会变形。

生3:棉织衣服吸水、透气,感觉很舒服,但易皱。

活动探究四

幻灯片展示:人工割胶图

师:树木最忌割皮,人们却常常在清晨割这种树的皮,它是什么树?

生:橡胶树。

师:对!树皮是它的产胶组织,流出的汁就是天然橡胶。

学生实验:

拉扯橡皮筋,你发现橡胶具有性。

用砂纸打磨网球鞋底,你发现橡胶具有性。

燃烧车轮外胎碎片,你发现。

实验桌面上铺了一层橡胶,是因为。

幻灯片展示:汽车、飞机、轮船、垫圈、运输带等。

师:轮胎主要由天然橡胶制成,弹性好,外胎由丁苯橡胶制成,耐磨;飞机轮胎由顺丁橡胶制成,弹性好,耐磨;轮船利用了橡胶的防水功能;垫圈多由丁腈橡胶制成,耐油、酸碱;运输带由氯丁橡胶制成,耐油、耐高温、耐老化。

小结过渡:

1907年世界上第一个合成高分子材料──酚醛塑料诞生,20世纪30~40年代合成了许多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此后合成高分子工业发展迅速,同时废弃物的剧增也带来了环境问题。1984年,在意大利东侧亚德里亚海打捞上来一头死鲸,解剖后发现,该鲸竟是吞食了50多个塑料袋窒息身亡。

辩论

幻灯片展示:塑料垃圾对大自然的污染。

师:由于塑料废弃物多白色,我们将此称为“白色污染”。

学生小组辩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

师:使用塑料有利也有弊,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如何解决白色污染?

学生讨论

幻灯片展示:

1.医用可水解的手套。

2.加了淀粉可生物降解的饭盒。

3.塑料包装制品的回收标志。

欣赏录像

录像播放新型有机合成材料。

师:未来社会离不开有机合成材料,新型材料离不开化学,化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课外拓展

第6篇: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范文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们早在1934年就发现了锌对哺乳动物的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正常成人体内含锌2~2.5 g[1,2](仅次于铁在身体的含量),血浆中锌主要与蛋白质结合,游离锌含量很低。锌对人体健康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它影响多种酶的活性,促进核酸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酵解和氧化磷酸化过程,促进胶原纤维的生成,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和的生成,具有多种生物功能。正因为它与人类健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在生命科学、营养科学等方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体内锌失衡会导致出现多种疾病,科学调剂日常膳食,有针对性的合理补锌是维持机体健康状态较好的措施。本文主要从它的生理功能、与人体某些疾病的关系及如何维持其在人体内的平衡等方面做一介绍。

1 锌的生理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锌作为人体近百种酶的辅酶,参与多种代谢活动。由于锌与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发育、免疫防御、创伤愈合以及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发达国家锌缺乏十分常见,主要与营养不良有关。而在我国由于人们营养知识的缺乏,在不同人群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缺锌状况。缺锌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伤口的愈合,会影响味觉和嗅觉。因此,缺锌日益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

1.1 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促进生长发育 锌参与多种含锌金属酶的构成,已知锌与大约100多种酶的活性有关[3],如碳酸酐酶、碱性磷酸酶、羧肽酶、胸腺嘧啶核苷酸酶、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DNA和RNA聚合酶等,促进核酸及蛋白质合成。因此,锌对蛋白质的正常代谢,促进机体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4]。锌能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特别对生长旺盛的儿童及青少年,缺锌会引起营养不良,导致生长发育障碍,因为锌缺乏可降低胸腺嘧啶核苷酸酶、核苷酸合成酶及RNA聚合酶的活性,引起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障碍,引起生长发育不良、身材小、体重低。我国严重缺锌引起的侏儒症未见报道。1961年和1963年Prasad等在伊朗和埃及首次发现人类缺锌侏儒症。

1.2 锌可促进性器官正常发育和维持正常性功能 锌具有促进大脑皮质的发育,激发脑细胞的功能并促进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维持性功能。有研究表明,前列腺是人体内含锌量最高的器官之一[2]。人体前列腺含锌量一般为720 mg/100 g干重,精浆中锌含量则为2.1 mmol/L,约为血锌含量的100倍[2]。说明锌在维持前列腺及其附属性器官的功能和结构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缺锌时,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可使性成熟受到抑制,以致青春期不发育,第二性征发育不良,如女性乳房不发育、及生殖器不全、月经初潮推迟。缺锌可致男性小、重量轻,量减少,导致男性原发性不育症。由于男性前列腺、与中锌含量较多,特别是中含量比血浆高1 000倍以上,锌可与核内染色质的巯基结合,阻止染色体过早解聚,从而利于受精。其次,锌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中金属成分之一,通过SOD清除自由基,从而抑制了细胞膜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保证了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正常。缺锌皮肤会受损,骨骼异常,易形成伊朗乡村病(1961年在伊朗和埃及的某些乡村发现的“小儿侏儒症”,经调查分析,是缺锌的结果)。孕妇缺锌会使下一代畸形,有的神经发育不全,有的头部、眼睛变形。

1.3 锌能促进免疫功能增强 锌能直接影响胸腺细胞的增殖,使胸腺分泌正常,以维持细胞免疫的完整。缺锌时,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感染。锌在完善人体的防御功能有着其他的营养物所不能代替的作用。当缺锌时,人体的免疫功能会下降,对病菌的抵抗能力下降,白细胞杀菌趋向性降低,同时会降低人体中“T”细胞的功能,出现伤口不能愈合、身体瘦弱、食欲不好、易患感冒等症状。

1.4 锌与智力发育 现代医学证明,锌能影响人脑细胞的能量代谢和氧化还原过程,当儿童缺锌时,儿童的生长发育迟缓,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都会受到严重损害,造成儿童智力低下,这些影响可持续到成年。

1.5 锌能维持维生素A的正常代谢 因为锌在体内促进视黄醛的合成和构型转化,参与肝中维生素A的正常代谢,因为锌在体内促进视黄醛的合成和构型转化,参与肝中维生素A动员,维持血浆维生素A浓度的恒定,对维持正常的暗适应能力有重要作用。由于锌参与维生素A的代谢,故锌缺乏时暗适应能力下降,可出现夜盲症。

1.6 锌能维持皮肤的正常功能 由于锌为胶原与角蛋白合成所必需,故对维持皮肤的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缺锌时,纤维细胞的增生及胶原蛋白合成不良,可致创伤愈合速度减慢。

1.7 促进食欲 锌参加唾液蛋白的构成,由于含锌唾液蛋白味觉素(gustin)对口腔黏膜生长及功能起重要作用。故缺锌时,口腔黏膜生长及角化不全,易于脱落。脱落的上皮细胞堵塞了味蕾小口,使味觉敏感度降低,而影响味觉和食欲,出现食欲不振、胃口不佳。由于味觉的改变还可以出现食土癖,以及喜食煤渣、墙皮及纸张等。

此外,缺锌与许多临床疾病发生密切相关。肠原性肢体皮炎与缺锌有关,该病是一种婴儿早期出现的原发性锌代谢遗传性病症,发病机制认为是小肠细胞摄取和浓集锌的机能发生缺陷,而影响了锌的吸收。此病多发生于断母乳后不久的婴儿,多有家庭史,临床特征是手足及口腔周围皮炎、秃发、伴有腹泻、食欲不振、生长停滞、智力低下、口炎、舌炎、易感染等。经补锌治疗可以迅速恢复;缺锌与一些肿瘤的发生有关,通过对肝癌、胃肠癌、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等多种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分析,发现锌与铜的比值明显低于正常人[5]。锌与癌症的关系可能机制是在于锌控制着生物膜的稳定性,可增强膜抵抗自由基的攻击和脂质过氧化物的损伤功能;缺锌时会导致白内障、夜盲以及视神经炎、黄斑病等疾病;缺锌会引起大脑皮质萎缩、神经原减少、消化功能紊乱、食欲减少、味觉异常、厌食偏食、及异食癖等;中老年人体内缺锌,会导致前列腺肥大、性腺功能减退、生殖功能不足,口腔及处皮肤瘙痒、视力减退、皮肤无光泽、指甲生白斑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也与缺锌有关;缺锌易发生高血压及冠心病,人体内锌、铜的比值增大或者饮食中锌高铜低,会引起体内胆固醇代谢紊乱,产生高胆固醇所致;临床化验还发现,肺结核、心肌梗死、肝硬化、白血病、顽固性溃疡等患者血液中锌的含量均比正常人低得多。

2 缺锌预防措施及补锌注意事项

据文献报道,在我国人体内锌的摄入量存在严重不足,人均仅为1.2 mg/d,离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15 mg/d差距甚远。其中约有60%的婴幼儿缺锌,而孕妇、乳母缺锌率为30%左右,因此,婴幼儿缺锌或锌营养不足率为28.98%~81.37%[6]。尤其是在农村或山区的儿童,以素食者为主的地区,膳食中锌的生物利用率低,缺锌更为多见。相反,由于深圳经济特区属沿海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普遍较高,因此,深圳市学龄前儿童血清锌低于正常水平的占5.32%,锌缺乏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7]。生长发育期的儿童、严重的痤疮患者、有前列腺问题的男性、生理期不规律的女性,糖尿病患者、素食者及老年人,都应该重视锌的补充。如何补锌,笔者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合理调剂膳食结构。在我们的日常食物中,锌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动物类食品-豆类食品-谷物类食品-水果类-蔬菜类。在动物类食品中,海鲜(尤其是牡蛎)中的锌含量最高,其次为动物内脏、蛋类、脱脂奶粉等。由于植物中的植物酸和纤维可与锌结合而阻碍吸收,所以相对而言,动物中的锌更易于被人体所吸收利用。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是通过食物和饮水来摄入微量元素锌的,并且以保持体内锌元素的代谢平衡。因此,建议多食贝壳类、牛肉、鸡肝、鱼虾、蛋黄、豆类、花生、芝麻、核桃、干酪、燕麦、芥麦粉、麦芽、海带、紫菜、芹菜、南瓜子等。提倡食粗粮,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2)科学合理对症补锌。在缺锌地区,可有计划地进行补锌,如加工各种含有锌盐的食品(我国卫生部已批准在食品加工中添加锌盐来进行营养强化)。对于缺锌症患者,可有针对性地服用锌制剂,如用ZnSO4和维生素B等制成的复锌片进行预防治疗,也可服用葡萄糖酸锌、乳酸锌、柠檬酸锌等营养保健品。(3)补锌对于婴幼儿来讲尤为重要,因为缺锌对婴幼儿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将会影响其今后的生长、智力发育和免疫功能[8]。因此,儿童缺锌需要及早发现和防治。婴幼儿缺锌主要原因是饮食不当,摄入量过少。2岁以下的幼儿、经常吃零食或有偏食、挑食习惯的小儿、营养不良的婴幼儿都可能出现缺锌。儿童会有以下一项或几项的表现:味觉减退;厌食;异食癖(如喜欢吃泥土、石灰、纸张、烟蒂等物);免疫力低下,容易患病;生长发育迟缓,出现消瘦、身材偏矮;下肢水肿、皮肤溃疡、毛发枯黄无华、易脱落和性发育障碍。尽管这些表现并非缺锌所特有,但只要具有一项或一项以上,再结合血锌检测结果(正常最低限为75 μg/μl)[9],即可诊断。

3 补锌过量

如果补锌过量会产生一系列毒副作用,引起急性锌中毒和慢性锌中毒,主要表现为顽固性贫血、食欲不振、血红蛋白的含量降低、血清铁及体内铁贮存减少(出现缺铁性贫血),导致胃癌、金属烟雾发热症等[10]。锌过量还可影响身体对铜的吸收能力,如果摄入150~450 mg/d锌就会引起低铜水平,影响铁的功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并且降低HDL水平,易产生高胆固醇,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等。对于老年补锌一定要谨慎,尽管补充锌对许多老年相关神经病变性疾病的认知功能都会产生有益的效果。但有研究表明,锌可对大脑产生神经毒性[11],补锌对大脑功能的有益作用在锌缺乏、衰老和老年相关神经病变性疾病中是有争议的。一些学者认为,补充锌可以改善髓鞘形成,而有的学者认为,补充锌会产生神经毒性。锌的补充要严格控制剂量和时间[12]。

总之,锌及其化合物在补充人体营养、预防和临床诊断某些疾病、助长人类寿命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近年来它在生命科学、生物科学、营养科学等研究领域受到了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广大群众对于包括锌在内的生命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应该说是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胥江河.生命元素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渝州大学学报,2000,17(1):90-93.

2 周梁,贺大林.锌与前列腺.中国男科学杂志,2004,18(2):50-52.

3 曹莹,王振林.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适宜量、需要量和中毒剂量.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06,27(4):171-173.

4 陈炳卿.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0-321.

5 常世科.微量元素锌与人体健康.巢湖师专学报,2001,3(2):106-107.

6 吴秦相,王家良,郝保清.解决我国微量元素营养不足的策略和措施的建议.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1):69 -71.

7 周丽,刘小立,段立华,等.学龄前儿童血清锌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公共卫生,2004,20(5):552-553.

8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Zinc for child Health.Child Health Research Project Special Report.1996.World Health Organination,1997,8.

9 中华医学编辑出版部.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中的应用,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16.

10 Fraga CG.Relevance,essentiality and toxicity of trace elements in human health.Mol Aspects Med,2005,26:235-244.

第7篇: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范文

一、人体健康与化学元素的关系

人体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在这些元素中,除碳、氢、氧、氮能形成各种体内的有机物质以外,其他元素都各以一定的化学形态和结构形成各种生物配合体、功能蛋白质、酶等存在于人体组织中,或作为组成人体结构的材料。或作为血氧运输的载体、或作为酶的激活剂、或作为体液中电解质平衡的调节剂,或作为人体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的通讯员,这些元素协同作用,共同完成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

但是,由于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对现代社会环境中,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方面的巨大变化的元素的生态适应机制,环境中有些元素对于人体是必需的,有些是非必需的,不是可有可无的。而人体中任何一种化学元素超过一定的标准都会成为对人体的有害元素。例如,铁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具有造血、组成血红蛋白、传递电子和氧,维持器官功能的作用,但人体摄人过量的铁,就会损伤胰腺和性腺,甚至引起心衰、糖尿病和肝硬化。氟也是人体的必需元素,氟对防龋齿、促进牙的生长有积极作用,氟还参与人体内各种氧化还原反应和钙、磷代谢。但是,过量的氟会引起氟斑牙、氟骨症和骨质增生。其他很多元素也如此。

现代人与古代人人体中的微量元素的变化是由环境污染而造成的。随着人类新技术的发展和对地球资源的开发利用,现代环境中的很多元素大大超过了古代环境。因此,现代人人体中各微量元素的含量水平也大大超过了古代人.

现代人体内大多数元素的含量高于古代人,而其中许多元素对人体的健康构成危害。它们在人体中有隐性,当高于某一阈值时,人体便发生中毒,甚至死亡。例如,铜的过量摄人曾导致了轰动世界的日本富山痛痛病,患者长期食用含铜量很高的米,全身自然骨折达72处之多,呼天叫地,痛不欲生。铅也是一个潜在的危害,目前它的主要来源是汽油中的防爆剂——四乙基铅。在汽油时代开始以前,古代罗马人已经开始大量使用铅了。古罗马人用铅制成贮存糖浆和果酒的容器,贵族妇女痴醉于铅做的化妆品。有的历史学家认为,铅中毒引起的死胎、自然流产和不孕症是罗马帝国上层阶级出生率低,从而导致古罗马最终衰亡的原因。随着铅的开采和汽油的使用,环境中的铅越来越多。铅中毒引起人体寿命缩短,情绪低沉、疲倦、贫血,甚至影响儿童的智力。 二、人体对污染物的富集

人类利用自己的智能得到的物质越多,“潘多拉魔盒”效应也越明显。据统计,已有96000种化学品进入了人类环境。这些化学品在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环境问题。100年前,“滴滴涕”的发明者(瑞士人缀勒)由于发明了“滴滴涕”而获得诺贝尔奖,而现在许多国家因其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已将“滴滴涕”列为禁用品。

科学家发现,人体对环境中某些元素具有惊人的富集效应。美国的科学家在长岛河口区做过这样的实验,大气中“滴滴涕”浓度很低,但经过食物链放大,进入人体的“滴滴涕”浓度可达大气“滴滴涕”浓度的 1000万倍以上:大气“滴滴涕”(富集1.3万倍)浮游生物(富集14.3万倍)小鱼(富集57.2万倍)大鱼(富集85.8万倍)水鸟(富集1000万倍)人体。

现代科学证明,人体对有毒物质的富集放大是惊人的。世界上有名的公害事件,包括日本水侯县受汞毒害的水俟病,富山县的痛痛病及农药的污染,研究表明,工业厂矿的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到环境中造成环境镉污染,从而使当地居民种植的水稻等农作物含镉量超标,居民长期食用被镉污染的粮食、蔬菜等,导致体内镉负荷逐渐增高,镉在体内的生物半衰期长达10-30年,为已知的最易在体内蓄积的有毒物质。镉的不断累积,可使接触者产生各种病变。急性或长期吸入含镉烟尘可引起肺部炎症、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纤维化乃至肺癌。长期、低剂量接触镉污染主要产生的肾脏病变,表现为肾小管吸收功能降低,尿中低分子蛋白含量增高。镉中毒时,肾脏对钙、磷的吸收率下降,对维生素D的代谢异常,长此以往,可导致镉接触者的骨质疏松或骨质软化。镉还可引起肺、前列腺和的肿瘤。都是由于食物链和生物富集放大的结果。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在1692年由于患严重的失眠、消化不良、健忘、忧虑及妄想等症状而与世长辞。100多年后,人们分析了这位大物理学家的头发样品,发现牛顿死于铅、砷、镉中毒。这些元素都是牛顿用金属做炼丹实验时,从“潘多拉魔盒”中跑出来的。牛顿当年万万不会想到,自己的身体吸收了他的炼丹元素,并因此而丧生。

三、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及危害

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环境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废水、废气、废渣,包括城市垃圾等。环境污染物影响人体健康的特点,一是影响范围大,因为所有的污染物都会随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而流动,并且对所有的接触者都有影响;二是作用时间长,因为许多有毒物质在环境中及人体内的降解较慢。

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也可经皮肤和其他途径进入。气态污染物一般是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由于呼吸道各个部位的结构不同,对污染物的吸收速率也不同。人体肺泡面积达90平方米,毒物由肺部吸收速度极快,仅次于静脉注射。进入肺泡的污染物直径一般不超过3μm,而直径大于10μm 的颗粒物质,大部分被粘附在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粘膜上。水溶性较大的气态物质,如氯气、二氧化硫,往往被上呼吸道粘膜溶解而刺激上呼吸道,极少进入肺泡;而水溶性较小的气态毒物(如二氧化氮等),大部分能到达肺泡。污染物进入人体后,由血液输送到人体各组织。不同的有毒物质在人体各组织的分布状况不同。一般来说,重金属往往分布在人体的骨骼内,而“滴滴涕”等有机农药则往往分布在脂肪组织内。毒物长期隐藏在组织内,并能在组织内富集,造成机体的潜在危险。 除很少一部分水溶性强、相对分子质量极小的污染物可以原报排出体外,绝大部分都要经过某些酶的代谢或转化,从而改变其毒性,增强其水溶性而易于排泄。人体的肝、肾、胃肠等器官对污染物都有一定的生物转化作用。其中以肝脏最为重要。污染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氧化还原和水解,这一代谢过程主要与混合功能氧化酶系有关;第二步是结合反应,一般经过一步或两步反应,原属活性的有毒物质就可能转化为惰性物质而起解毒作用。但也有增大活性的现象,如农药1605在体内氧化为1600,其毒性更大。

各种污染物在体内经生物转化后,经肾、消化管和呼吸道排出体外,少量经汗液、乳汁、唾液等各种分泌液排出,也有的通过皮肤的新陈代谢到达毛发而离开机体。

人体除了通过上述蓄积、代谢和排泄三种方式来改变污染物的毒性外,机体还有一系列的适应和耐受机制,但机体的耐受是很有限的,超过一定的限度,人体就会出现中毒症状,甚至死亡。影响环境污染物对人体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剂量、作用时间、反应条件和个体敏感性等。总的来说,不同的污染物对机体危害的临界浓度和临界时间都是不同的,只有当环境污染物在体内蓄积达到中毒阈值时,才会发生危害。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往往造成急性危害、慢性危害和远期危害。当污染物在短期内大量侵入人体,常会造成急性危害。历史上的公害事件,都是急性危害的例子。当污染物长期以低浓度持续不断地进入人体,则会产生慢性危害和远期危害。例如,大气低浓度污染引起的慢性鼻炎、慢性咽炎,以及低剂量重金属铅引起的贫血、末梢神经炎、神经麻痹、幼儿脑受危害而引起学习和注意力涣散等智力障碍等。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远期危害主要是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资料表明,人类癌症由病毒生物因素引起的不超过5%,由放射性物理因素引起的也在5%以下,由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90%。而致癌的化学物质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环境污染物。例如,砷化物、石棉纤维、煤烟中的苯类、二氧化硫、农药等。如位于包钢北部偏西约20公里的沙德格苏木,许多牧民都患有腰背部及四肢关节疼痛,部分人出现骨骼变形,据包头医学院在该地区的调查,儿童牙齿斑釉率为97.63%,成人为89.57%,严重的氟污染不仅损害了沙德格百姓的健康,而且给当地的畜牧业带来危机。20世纪70年代末,一个大队有万余头羊,后来只活了不过4000头,牧民们生活极端困苦,纷纷洒泪离乡,逃荒到达茂旗等地。对此,国家环保总局很重视,指派太原环境医学研究所去调查核实,结果情况基本属实。

第8篇: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范文

权威:炊具含锰无碍人体健康

锰是一种化学元素,2月24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召开媒体沟通会,了初步的评估结果,称炊具当中锰元素的析出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

该评估中心采集了基本覆盖市面上品牌的40个不锈钢样品进行试验,其中也包括苏泊尔的产品。本次试验采取了极端试验的方式来达到有害元素析出的最高状态。结果显示,不锈钢制品的平均锰析出量为每公斤食物0.35毫克,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调查数据,不同国家居民的锰摄入量差异较大,每日从不到1毫克到18毫克不等,美国成年人每天摄入锰在2~9毫克,我国居民锰的摄入量在4~7毫克。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成年人适宜摄入量是每人每天3.5毫克,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是10毫克。)

针对报道中锰含量高出国标近4倍的质疑,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郝凤桐主任认为,安全标准的设置中都会使用一个“安全系数”,并不是“超标即中毒”,就会出现一些症状。临床上也并未发现因为使用金属厨具中毒的病例。实际上,科学家们通常会采用“大剂量”下得到的实验数据,来“估算”在小剂量、长期摄入的情况下对人体的影响,从而制定“安全标准”。

郝凤桐介绍,人体有较为完善的自我保护能力,消化系统可以对金属元素有“取舍”地吸收,正常人体胃肠道对锰的吸收只有3%~5%,其余的会被身体的消化系统自动“屏蔽”掉。所以,对于饮食正常的人来说,对锰的吸收能力不足以给身体造成危害。而在人体缺少锰元素时,消化系统对锰的吸收能力会提高,最高吸收能力可达到12%。

那么,什么情况下会发生锰中毒呢

锰中毒主要发生在接触锰机会较多的人员,其中主要有锰矿开采和冶炼、锰焊条制造、焊接和风割锰合金,以及制造和应用二氧化锰、高锰酸盐和其他锰化合物产业的工作人员。据研究表明,慢性锰中毒多集中于呼吸道接触锰,消化道接触锰中毒的可能性很小。但是有流行病学研究报道,我国粮食锰污染地区儿童摄取锰高于其他地区同龄儿童,而平均智商低于其他地区同龄儿童,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锰中毒有哪些症状呢

锰中毒包括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急性锰中毒常见于口服浓度高于1%的高锰酸钾溶液,引起口腔黏膜糜烂、恶心、呕吐、胃部疼痛。慢性锰中毒一般在接触锰的烟尘3~5年或更长时间后发病。

慢性锰中毒是长期接触锰的烟尘所引起的以神经系统改变为主的疾病。根据职业性慢性锰中毒诊断标准,具有头晕、头痛、容易疲乏、睡眠障碍、健忘等神经衰弱综合征的表现,以及肢体疼痛、下肢无力和沉重感等症状。

若再有下列情况就值得重视观察:有多汗、心悸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或尿锰、发生锰超过本地区正常值上限。

除上述症状外,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诊断为轻度中毒:

一是肯定的肌张力增高。

二是肌张力增高虽不肯定,但手指有明显震颤、腱反射亢进,并有容易兴奋、情绪不稳定、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等精神情绪改变。

锰元素还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锰以离子形式存在于人体内,总含量仅有12~20毫克。人体通过饮食摄取锰,主要在小肠内吸收锰。锰在人体内经过营养代谢后,绝大部分经肠道排泄。锰是人体内多种酶的成分,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有人将锰称作“益寿元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具有抗衰老作用,而此酶内就含有锰。造成人体内锰缺乏的主要原因是:从膳食中摄入的锰不足,食物中的钙、磷、铁及植酸过多而干扰锰的吸收。

通常茶叶、坚果、粗粮、干豆等食物中含锰最多,蔬菜和干鲜果中锰的含量略高于肉、乳和水产品,鱼肝、鸡肝含锰量比其肉多。一般荤素混杂的膳食每日可供给5毫克锰,基本可以满足人体需要。当正常人出现体重减轻、低下、头发早白时,可怀疑锰摄入不足。

小提示:如何辨识优质不锈钢产品

1.用磁铁测试。吸附不上的产品质量较高,能牢牢吸住的不锈钢,证明其含镍量少,也就是抗腐蚀能力差。测试时,最准确的方式是吸不锈钢容器的底部,因为容器的边缘有时会因为抛光产生磁性,在测试时也会吸得住。不过,如果锰的含量在国家标准要求的2%以下,磁铁测试法就奏效,如果加入的锰超过标准限定值,磁铁同样吸不住。因此,磁铁测试不是一种万无一失的方法,它的前提是企业的产品质量合格。

第9篇: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范文

为了帮助公众正确地认识维生素C,上海市健康教育协会协同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保健消费品部主办的“维生素C与健康研究中心”于2007年3月10日在上海举行了揭牌仪式,并邀请了专业机构、营养、临床、药物等中外专家参加维生素C专业研讨会,集中讨论了维生素C的作用、安全性以及舆论引导等相关问题。

维生素C的生物学功能、对健康的作用和安全性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副教授、俄勒冈州立大学莱纳斯鲍林研究中心主任Balz Frei教授说,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参与了人体众多生理生化过程,是合成胶原、神经递质、肉碱等物质的必需反应物。维生素C的生理作用已被广泛认同。人类和灵长类必须从膳食中获取抗坏血酸。维生素C缺乏能引起坏血病,维生素C补充有改善血管,降低心脏病风险,调节血压,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研究显示:维生素C摄入剂量

基于以上原因,美国在2000年将维生素C的最高可耐受摄入量(UL)提高到2000毫克/天,这个量的定义是对一般人群几乎不会产生副作用,而且在这个量之内服用没有期限,即可无限期服用。在每日推荐摄入量(RDA)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之间的营养素摄入量,不足和过量的风险都接近零。特殊人群比如吸烟者对维生素C需求量增多,RDA也需相应的提高。

维生素C的应用评价

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杜文民博士认为:随着医学界对维生素C认识的增加,运用也越发广泛。维生素C具有抗高血压、抗病毒和调节免疫等作用,缺乏能引起坏血病。对外周血管疾病、白内障、感冒等疾病有确实的临床治疗作用,并可减少吸烟、射线造成的人体损伤。也有关于维生素C增加肾草酸结石风险的研究报道,但是大部分研究都没有发现相关证据。当前认为维生素C的副作用主要局限于大剂量后胃肠不适。

青岛大学医学院营养研究所马爱国教授说,动物实验证据说明维生素C缺乏能引起豚鼠体内维生素C的水平显著下降、红细胞膜流动明显降低、豚鼠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建议:老年人群适量联合补充维生素C、E和胡萝卜素能有效地提高机体的整体抗氧化能力,降低淋巴细胞DNA损伤,并能有效地改善红细胞膜的流动性,这对老年健康、预防或减缓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产生积极的作用,老年人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E和胡萝卜素等。

维生素C不同剂量的选择

新华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微量元素研究会主任委员洪昭毅教授认为:补充较大剂量的维生素C(每日200~500毫克或更多)确可预防感冒、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减少住院日。他建议不同的维生素C水平应采取不同剂量,补充需个体化为宜。

维生素C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