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好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分工 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研究概况
广义上,经济危机一般被定义为:当国民经济在内在因素或外在因素的作用下,供给与需求、生产与消费严重失衡,使生产和再生产发生困难、无法进行,经济运行处于混乱和衰退甚至萧条状态。危机的发生在现代社会已成常见现象,并呈周期波动,对社会危害越来越大。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人们再一次陷入对危机的深入思考。对经济危机的原因,经济学家进行了探讨。虽有许多解释经济危机的机理,但在许多问题上仍不能较好回答一系列问题。
新兴古典经济学代表杨小凯深思斯密的分工理论后,在其《经济学原理》中对宏微观间的区别发表了独到见解:现代西方经济学由于把纯消费者与纯生产者分割开,导致微观与宏观的不能完全融合,而经济学本应一体的,即应存在一种理论可以解释微观与宏观。他以分工与交易费用为基础对经济社会予以解释,当然也对危机有所阐述。本文的分析以杨小凯的景气循环成因论为基础,对他的理论进行修正以更好地解释经济危机的发生,并试图解决危机的发生与传递间的密切联系。
景气循环成因论
杨小凯对景气循环成因论的分析建立在两人两部门世界中:两个参与者,两个生产部门,非耐用消费品食物y和耐用消费品拖拉机x。假定在任何时刻一个人只能驾驶一辆拖拉机去生产食品,每辆拖拉机只能使用2年。
参与者在t年的食品消费量由自给量yt和购买量ytd构成,食品的交易效率系数为k,其在t年的食品消费量为yt+kytd,假定一个人的决策能预期到两年,且效用是消费量的函数,则消费者的食品消费效用函数为:
U=βln(y1+kyd1βγln(y2+kyd2 (1)
β是消费者偏好参数,β∈(0,1),简化模型起见,取β=1;γ是消费者主观贴现因子,γ∈(0,1)。
食品的产出水平由自给量yt和出售量yts构成,并取决于拖拉机投入量、当前劳动投入量以及依赖于食品生产总量劳动的食品生产经验。假定转业之前的劳动经验对于当前的产出水平无影响,第t年转业时,进入费用在第t年发生。食品的生产函数如下:
Lyt∑tt=p,ρ是某人进入产品y生产的最近时间,初始条件为
若某人在第t年进入y部门,cyt=c;若某人进入y部门之后一直留在该部门,cyt=0。
Xt是用于食物生产的拖拉机有效投入水平,xt为第t年的拖拉机自给量,xtd为第t年的拖拉机购买量,且拖拉机不可分,所以两者为整数。拖拉机是两年的耐用品,所以第2年的食品产出水平和第一、第二年的拖拉机投入水平有关。由于一个人只能使用一辆拖拉机,所以多余拖拉机和食品产出水平无关系。Lyt是一个人在第t年生产食品的人力资本水平,如果不发生转业,则等于一个人在食品生产积累的劳动,如果在第t年或是t-1年转业,则等于当前的劳动投入水平。进入费用系数c为一个给定的常数。
类似地,拖拉机的产出水平也是由自给量和出售量构成。则拖拉机的生产函数为:
若某人在第t年进入x部门,cxt=c;若某人进入x部门之后一直留在该部门,cxt=0。
假设每个消费―生产者模型有2个单位劳动。因而,第t年的劳动投入水平为:
根据模型,我们可得以下结论:对于产品x和产品y,专门生产的劳动生产率要高于转业的劳动生产率。为了充分利用专业化分工带来的好处,社会中的个人应该分成食品和拖拉机的专业生产者;专业化分工会使拖拉机生产者在第2年失业,为避免失业,拖拉机生产者在第2年转向粮食生产,这将产生转业费用,妨碍专业化;当耐用中间产品不可分时,可以通过增加转业费用避免失业;如决策的时期大于2年,这种专业化和失业间的选择更重要。如k足够低,交易费用就大于专业化收益,自给自足经济优于专业化分工;如k足够大,专业化分工是均衡状态,并产生景气循环。
本文认为杨的模型中存在问题:两人两部门世界中不存在危机,最多只是“闲暇”,因为福利没有减少;产品折旧期较长时,杨的分析不能更好地解释将出现的现象,因为他的分析以两年为基础;在解释货币作用及出现原因时忽略了货币此时已成为一新部门;不能很好解释危机与传递间的关系。
分工成因论
本文认为,危机的发生建立在分工的基础上,分工带来的信息回馈不畅,由此引起资源不合理分配最终导致危机的发生,这种现象在复杂分工社会中更易出现。危机的传递是由于双方某一部分信息系统承受力相似时的必然结果。
两人两部门世界
以杨的理论为基础进一步分析:若折旧期大于一年,第一年,可用资源分配平衡,两部门生产有效率进行,第二年,粮食生产者效率改进,拖拉机生产者则正如杨认为的失业状态。但这并非意味着会出现经济循环,因拖拉机生产者可利用先前储蓄。实际情况是第二年可利用资源分配上仍参照第一年进行,但与第一年相同的资源配置不能满足效率改进后的真实需要,故当时的经济运行并非完全效率,相反资源调整的波动出现。第三年,因拖拉机折旧期为两年,其生产者会在第三年开始生产,可利用资源却参照第二年分配,这样第三年出现资源分配不平衡,不得不进行资源重新调配,进而以后的年份中不断进行资源调整,这样一方面影响效率,一方面经济不断波动。当然,长期的同样波动会出现理性预期,使资源在下一年自动平衡调配。但要注意,分工的好处是效率改进,因此,随着双方效率的改进,拖拉机的生产期及资源使用将不固定,这意味着资源始终处于调整。有趣的是,货币的出现可解决这问题,人们可用货币快速调解资源不平衡,但应注意,这时货币本身已成为“第三个”部门。这部门也是一种“资源”,却无替代品替代它调解资源的能力,因此,货币的出现虽可调解资源分配,一旦货币这部门出现问题,资源调解将更混乱,严重的会导致货币信用崩溃,最终回归物物交换。
当t=3,4时,两种情况较类似,这与杨的观点相同,又是业绩循环,资源也经历短暂的两年调整在第三、四年稳定,但拖拉机生产者在第三或第四年失业。
当t>4时,因拖拉机生产者本身有理性预期,粮食生产者效率不断改进,即使存在拖拉机生产者可以第一年价格衡量今后数年的消费用量并以此换得足够的货币或储蓄,但粮食生产者效率的改进也使拖拉机生产者的储蓄不能满足长达数年的要求,因为时间带来最大的交易风险也就带来了低交易效率。因此,拖拉机生产者生产出第一台拖拉机后转业,当进入拖拉机折旧期最后一年,拖拉机生产者要衡量几年中自己粮食生产上的效率改进与生产拖拉机可得收益,进行取舍。如果是这样,据杨的观点,经济将进入稳定期,无波动与失业,分工也失去意义。若从资源分配角度看,经济仍存在波动。当拖拉机生产者转业生产粮食,可用资源需重新分配,由于短期内同一商品的可用资源有限,因此,拖拉机生产者的被迫转业导致资源分配更不平衡,两方都对生产粮食的可变资料需求增加。这种需求的不正常加剧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使经济处于不稳定波动中,但资源仍在波动中趋向平衡。
两部门多人世界
两部门多人世界的情况与二人世界的情况有所不同,二人世界的生产总体来说福利不减,虽会出现失业及波动现象。
多人两部门经济中,人们从自给自足转向两部门分工,当然,参与分工的人数不一定恰好在两部门相等。最初分工以谁在某种生产上占优,从而全民进入两部门分工。随着专业化分工进一步深化,效率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与产量都有所上升,在两人世界,这种情况会出现整体福利上升(出现闲暇)。但这种情况在多人世界就大不相同。由于消费能力有限,产量急增,最终导致供大于求,因此社会进入产品过剩状态,两人世界中的“闲暇”在此就变成生产效率相对低的生产者“非自愿”失业。若转业成本极高,他们无法回到自给自足状态,名副其实地失业。若转业费用不太高,则他们可转向自给自足状态,暂时平衡。但问题非那么简单,由于资源过度集中于分工生产,因此现在的自给自足并非完全自给自足,而是资源相对不足的半自足。其中部分人由于对资源利用失误而处于游离于自给自足与无事可做的状态,形成“自愿失业”。“萧条”过后,因先前失业过多,供给渐显不足,故部分人开始参与分工,并且参与分工者会参照上回“失败”重新分配资源,与上回分工不同之处在于参与者可能不选择自己占优的技能,而可能进入自己不占优但上次产品相对稀缺的部门,形成更合理的资源安排,再一次进入“繁荣”期。这孕育了下一次“萧条”,但参与分工者中未被淘汰者会促进效率进一步提升。
多人多部门
由于多人多部门的情况相当复杂,这里就以下几个问题作简要分析:
新技术的产生与分工密不可分。正因为分工的深入,某些领域出现“专家”,专家的开拓性创新实现,“新技术”就出现了。当新技术适用范围较小,则因生产率提高,一方面对于新技术的产品化的资源开始被过度使用,但这一产业会成为新兴经济增长力;另一方面,原有生产资源因技术的出现而有富余,富余部分对经济产生副作用,部分人员因此失业。因社会普遍采用新技术,短期内资源大量集中于新技术的生产,经济迅速发展,但由于新技术与大部分行业竞争资源,原有生产体系不适应资源分配短缺状况,出现原有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强制性再生产适应了新资源分配。但这种强制性变革引发的经济高速增长只是一种经济泡沫。由于各部门采用新技术生产,对生产性资源的使用相对下降,资源“富余”不会自动消失而是累加,一旦累加超过革命收益,泡沫也随之破灭,经济陷入衰退,失业大量发生。
施蒂格利茨考察企业的分工后认为,分工不仅仅存在企业内部,企业间也有分工,企业间有类似分工的企业集合就成了“部门”。如杨小凯所言,随着分工的演进,生产链越来越复杂,部门也越来越多。部门越多,部门间的联系却越松散,甚至有些部门间没有任何直接或间接联系,部门间如需联系,要经过很长的信息链。
由于分工的演进,部门间联系越来越松散,但并非所有部门都如此。随着部门功能的强化,虽说资产专用性日显增强,但有些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联系未减。相反,由于这类部门本身就是一种资源,且是他部门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源,由于其“必须”性,集中于此的资源就有相对优势,一旦这类部门有问题,等于天平一端失去物质,平衡根本无从可言。
参考资料:
[关键词]金融危机投机经济平衡监管
2007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目前这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距离上次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仅仅十年。纵观世界经济,为什么全球或局部性的金融危机反复出现?为什么它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它的根源到底在哪里?人类应该如何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以及减轻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将就以上问题展开论述,探讨金融危机的根源,进而寻找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一、经济生物链和经济生态平衡
在自然科学领域,自然界的生物链和生态平衡的概念已经被人们广泛的认识和接受。一旦自然界的生物链和生态平衡被打破,带来的是生态危机和生态灾难。本文认为:在经济领域,也存在着一种经济生物链和经济生态平衡,一旦经济生物链和经济生态平衡被打破,必然带来经济灾难或金融危机。经济运行的规律与自然界运行的规律在很多层面是相通的。
我们先来看一个自然界最简单的生物链模型:在草原上,生活着狮子和羚羊,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开始点,处于生物平衡的状态。假设狮子的数量开始上升,那么在一定时间内,羚羊开始减少,草原开始茂盛,结果就是狮子被饿死,羚羊获得更多发展空间,草原开始减少;随着羚羊数量增加,草原开始减少,狮子也获得更多食物开始增加;当草原开始减少,羚羊会随之减少,其后是狮子因食物不足而减少;羚羊减少后,草原又开始增加……狮子、羚羊和草原之间正是在反反复复的增加和减少的过程中建立了一种动态的平衡,在自然界,很难找到绝对的平衡。假设狮子过度发展,最终吃光了羚羊,或羚羊过度发展,吃光了草原,结果就是一起毁灭,这就是自然界的危机。
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如同自然界一样,存在着一种动态的平衡,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当某个环节过度发展,最终会对其他环节产生影响,而严重的失衡状态就是我们谈到的危机。经济本身的波动是一种正常现象,各个环节不同步发展也是客观现象,但是当某个环节的发展超出正常波动的范围,则最终会打破经济原有的平衡状态,表现出来就是经济或金融的危机状态。以金融、房地产、其他实体经济为例,当金融和地产的过度发展最终挤占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透支了实体经济的血液之后,最终金融和地产也会因为缺乏真正的血液而崩溃,这就是目前经济的危机状态。
二、金融危机的根源
经济危机的直接表现就是金融泡沫的破裂后表现出来的某些行业严重过剩某些行业严重不足的经济不平衡的危机。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是相伴而生的,金融危机是经济危机的最直接和外在的一种表现形式,经济危机则是金融危机的一种后果和本质所在。所以本文在论述时没有加以详细的区分。
下面简单探讨一下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本文认为,金融危机发生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金融活动中的过度投机行为,而政府在监管信用交易(投机交易)方面的缺位加速了危机的爆发。
1.金融危机的直接根源:过度投机。投机活动无处不在,但是最容易发生在哪里呢?“资本惧怕没有利润或利润过于微小的情况。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会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它们。走私和奴隶贸易就是证据。”通过这段话不难看出,哪个行业利润高,哪个行业就容易产生投机行为,利润越高,投机产生的风险就越大。
经济中的某个行业如果处于利润过高的状态,根据西方经济学中“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必然会有很多资本包括投机资本流如该行业,其结果就是造成该行业的过剩和其他行业的短缺,这种局面如果维持时间过长的话,经济的不平衡状态会逐步加剧直到出现该行业因为严重过剩企业大量破产的局面,最终造成银行大量坏账,进而波及其他行业,损害实体经济的发展。
高额的利润诱发过度投机行为。我们从一些数据来看一下金融业和地产业的高利润状况。根据美国官方公布的数据,美国房价2004年平均涨幅为11%,2005年平均涨幅为13%,美国2000年到2006年全国房价平均价格上涨了90%,其增长速度均超过同期利率回报水平;在国内金融界,2007年11位金融高管年薪过千万;2007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前10名中,涉足地产的达到6位,前4名均涉足地产。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金融业和地产业的利润程度,如此高额的利润岂能不诱发资本的逐利行为?其行业投机程度由此可窥见一二。
无论是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是此次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其起源都是金融和房地产泡沫的破裂,这恰好反映出一个问题:金融业和地产业在危机爆发前存在着利润过高和规模过度膨胀的情况。可以说,过度投机使这些高利润甚至是暴利行业过度膨胀,最终助长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在自然界,如果某个物种过度发展,便有可能影响到其他物种的发展,进而可能引发生态危机。在经济领域同样如此,过度投机使某些行业的发展超出了正常的规模,同时其他行业得不到充分的发展空间,最终使经济失衡导致危机的发生。
2.金融危机的深刻根源:信用交易失控。为什么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容易成为经济危机的重灾区,或者说,为什么在金融业和地产业更容易产生投机呢?投机需要大量的资本来支撑,在资本不足的情况下,杠杆交易成了投机者最好的工具。正是因为在金融和地产领域广泛存在着杠杆交易,才使得这两个行业成为投机活动的重灾区。
我们知道,在实体经济中,交易1美元,就需要实实在在掏出1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投机即使存在,也很难掀起大风大浪,但是,在很多的金融活动的杠杆交易中,投资10美元的东西实际出资只需要不到1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暴利是很容易出现的,杠杆越高,投机活动就越密集,最终,疯狂投机打破了原有的经济平衡状态,当资本获利撤出或市场出现严重过剩后,问题或危机也就随之而来。
举例来说明:目前,世界上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相关资料表明: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高盛、摩根斯坦利等著名美国投资银行及其交易对手出现的流动性危机,都是源于高财务杠杆率支配下的过度投机行为。美国投资银行平均表内杠杆率为30倍,表外杠杆率为20倍,总体高达50倍。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杠杆率则高达62.5比1。
虽然银行可以通过保险等手段转嫁风险给保险公司或基金公司,但是过高的风险总是要有人来承担,保险公司或基金公司也存在因为承担不了风险而破产的可能性。所以说,这个金融链条看似完美,但是一旦有哪个环节因为不堪重负倒下的话,受损害的是整个经济的运行。
为什么房地产行业也容易发生危机呢,按揭贷款在某种程度上起了一个不好的作用,三成首付、两成首付甚至零首付都是变相的杠杆交易。当杠杆交易失去控制,必然会产生大量的不良债务和虚假的投机需求,给实体经济带来根本性的破坏。所以政府对杠杆交易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当任何一种经济承担了它本身不能承受的风险,这种经济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就始终存在。
三、金融危机的防范及应对措施
1.抑制人为垄断,维护经济的平衡。经济中的垄断行为是高利润的源泉。作为政府来讲,防范经济运行中出现垄断行为是防止经济出现不平衡的重要手段。政府应该在经济中引入更多的竞争来防止经济出现垄断行为。同时还应该立法防止经济中可能出现的串通合谋囤积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所引发的人为垄断行为。一旦经济中某环节出现垄断行为,要么效率低下遭人诟病,要么就是借助垄断地位疯狂攫取,而且由于其处于垄断地位,在危机来临时缺乏必要的缓冲,极容易诱发连锁反应,对经济产生强烈的破坏。美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就是典型的例子,如果该行业有更多的竞争者,至少可以给经济提供足够的缓冲,避免或延缓危机的发生。
垄断企业借助其垄断地位,很容易使其处于一种无法破产的地位,这样便造成一种局面:经济景气时股东赚取高额的盈利,危机时则要动用全体纳税人的钱来拯救。这就是经济中经常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也就是说,当你把某种经济风险全部交给市场中的一个经济体承担时,如果这个经济体本身无法承担这样的风险,那么就存在着道德风险,这种危险最终还是要由政府和纳税人来承担。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就有必要主动承担并监管这种风险,否则的话风险机制就形同虚设。
自由竞争也会导致生产过剩,但是自由竞争产生的生产过剩还不足以形成经济危机,因为任何经济都有波动性,这种波动的幅度在健康经济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但是当垄断行为大大加剧了经济过剩,使其有可能超过经济本身的承受能力,造成经济危机。
2.控制信用交易、监管信用交易。(1)严格控制按揭贷款的发放。无论是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是此次金融危机,均含有房地产业过度发展的因素,这其中,按揭贷款的发放是诱发房地产行业过度发展的重要因素。银行为了追求利润,先是放贷给放贷给生产者,当消费不畅时,又放贷给消费者。银行按揭贷款的发放对于刺生产激消费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人为放大了房地产的生产和消费。这种做法最终为经济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促使某一能够获得资本的行业过度发展,另一方面为投机者提供了一个自买自卖,假交易套取银行资金的窗口,通过过这个窗口,投机者几乎轻而易举把风险转嫁给银行自身,这和借钱给赌徒几乎没有区别。(2)认真监管期货交易及其资金来源。期货交易是投机交易的重灾区,中国已经有很多企业甚至是大型国有企业从事期货交易巨额亏损的例子。中航油、中信泰富、东航和国航等企业在期货交易领域均出现过巨额亏损,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所以,抑制企业的投机冲动监管企业投机行为也是维护经济稳定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这个问题,本文认为最重要的是政府应加强企业财务制度的建设,防范企业投机冲动,尤其是借贷资金或挪用资金进行投机的冲动,切实保护企业运行的安全。
3.建立危机应对机制。金融危机发生后,政府通常的拯救危机的措施主要有减税、政府出资救市等,这些做法很容易遭到用全体纳税人贴补少数投资者的非议,而且是以牺牲政府其他方面支出或者扩大财政赤字为代价,提高了纳税人负担,降低了政府的信用,影响了其行动能力,严重的甚至会拖垮政府,冰岛政府破产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本文认为政府应该改变这种做法,建立一套应对危机的长效机制。具体设想如下:
政府对高利润行业或垄断行业征收投机税或暴利税,税收的主要部分用于建立危机应对基金,交由国家专门机构采用稳健保守的方式管理该基金,以便在危机来临是能够提供最大程度的缓冲,为化解危机争取时间。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首先,分级征收投机税或暴利税的目的是调节各行业之间的利润,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投机对正常经济产生的破坏作用;其次,当危机真正来临时,政府可以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去应对危机;再者,专门机构还可以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探索一套稳定经济的管理模式。
四、结论
金融危机是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中的过度投机行为和信用交易的失控。政府不应该将经济危机风险交给市场去承担,而应主动监管金融风险,并征收投机税或暴利税建立危机应对基金,抑制过度投机行为,维护经济稳定,探索危机应对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均衡汇率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人民币国际化
一、引言
统计数据显示,1985年至今,人民币汇率走势大致分如下几个阶段:1、1985—1994年,人民币汇率不断调高;2、1994年到1995年,实行新双轨制;3、1995至2003年,人民币稳定在$1=¥8.27。4、2003年至今,宏观当局实行更加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基本呈现在宽幅震荡中升值的趋势。
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现在的均衡汇率水平应该是怎样都需要深入研究。最早对人民币汇率进行分析的是美国的克拉维斯教授(1981),他认为1975年中国购买力平价为1美元等于0.46人民币。Frankel(2004)认为 2000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低估44.8%。国内研究的相关文献中,较有代表性的有:卜永祥(2001)认为亚洲金融危机前人民币汇率低估的范围在5%一12%之间。
而在经济危机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引发关注,讨论的焦点是国际化给中国带来的好处以及国际化的路径。人民币国际化必然要求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巨大需求会带来更大的升值压力,因而现阶段我国是否有实力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值得我们关注。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当前均衡汇率,并结合当下的汇率水平分析国际化的可行性。
二、基于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所探寻的人民币均衡汇率
(一)基期的设定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中隐含了基期汇率是均衡汇率的假定,因而选择合适的基期汇率对形成当期汇率至关重要,本文选择过去年份的长期平均数值作为基准。
一、整合资源,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战略思维层面,资源整合是指企业通过组织和协调,把内部彼此相关但却彼此分离的职能、企业外部既参与共同经济活动又拥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关联方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价值系统。其目的是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取得1+1>2的效果。
按照这一概念,企业资源整合可以划分为对内部资源的整合和对外部资源的整合。所谓内部资源整合是指企业通过“组织与协调”活动使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紧密相扣,且各环节上的资源配置比例合理,而且促进各环节之间资源的流动顺畅有序,进而形成一个有效的企业价值链。企业的外部资源整合指根据企业与相应供应方和需求方的关系,将企业价值链分别向前、向后延伸形成产业价值链,将产业价值链上的供应商等相关企业、单位作为管理对象,纳入企业的业务体系中。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通过对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形成有效的企业价值链和产业价值链。
近几年,我国对外加工出口企业发展迅速,但由于缺乏对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大多数企业始终处于供应价值链的末端,核心竞争能力不足。而一些企业则通过内部资源的整合以及企业产业链的整合,形成了在某一产业和业务方面的核心竞争优势。2004年,经过组织结构调整后的中粮集团,开始了对企业的整合之路,通过对外有限扩张,对内积极整合,将集团内分散在上百家子公司的资源集中到粮油贸易、食品加工、房地产与酒店、金融服务等4大经营领域,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见,资源整合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尤其在国际化和完全市场化的环境中,资源整合能力是企业参与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能力。在经济危机时期,资源整合更是在“狂风暴雨”中为企业“保驾护航”的坚实利器。
在经济衰退背景下,企业资源更加稀缺,因此,需要企业在认真调研和分析内外部资源配置现状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企业的资源整合,做到有进有退、优进劣退,将资源向具有竞争优势的主业领域集聚,向优势职能部门和子企业集聚,向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产业集聚,做强做大优势业务、产业,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及时退出、清理不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缺乏竞争力的业务和子企业,退出非主业、低收益、缺乏增长潜力的产业投资。
由于经济危机带来的经营困难,国内外很多企业均加快了资源整合的步伐。面对电脑市场的持续低迷和价格下跌,日本富士通公司的HDD业务出现亏损,该公司果断进行了资源整合和生产调整,将该业务板块出售给日本东芝公司,以便集中资源用于其核心业务――信息系统业务。
国内家电巨头TCL集团之前收购汤姆逊(Thomson)的多媒体业务及阿尔卡特(Alcatel)的手机业务,但由于企业资源整合能力有限,以及欧洲市场的拖累,收购之后一度出现巨额亏损,并波及其他业务,企业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在经济危机环境下,TCL集团积极吸取“前车之鉴”,重新统一规划了业务布局,进行了产业调整。该公司近期将旗下两大子公司――TCL国际电工和TCL楼宇科技100%的股权转让给法国罗格朗公司,所获的资金将集中用于多媒体和通讯等主业。
二、现金为王,实施稳健的财务策略
现金流是企业生存发展最基本的保障,“现金就是生命”,这不仅是华尔街的铁律,更是所有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所必须秉承的永恒不变的真理。在当前我国企业战略转型重组的第3次浪潮中,很多大企业更多的是通过横向兼并,推进多元化发展,以图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在更广阔的领域内促进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升。但是通过并购实现企业的多元化发展绝非易事,一些企业不顾自身实力,一味追求规模而陷入了“资金陷阱”。随着经济危机的深化,货币市场银行信贷紧缩,企业融资更加困难,现金流一度出现紧张。这场经济危机的“洗礼”,让很多企业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现金对于企业生存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企业采取多种措施,增加现金流入,保证企业健康稳步发展。
首先,企业要稳步发展优势业务和主营业务,获得稳定的现金收入,并使企业保有一定比例的现金资产,这是前提。如果没有稳定的现金收入,现金管理和企业战略的实施将无从谈起。而稳定的收入取得是从降低风险开始的,在这一点上,李嘉诚的投资策略堪称“标杆”。李嘉诚的投资理念是:不同业务有不同的回报期,对当前经济的敏感程度也不同。通常回报期较短的业务,对当前经济状况较为敏感,这些业务的好处是在经济状况好的时候抓住机会获得较为丰厚的利润,而现金流量也比较连续,比如酒店和零售等。而回报期长的业务,受当前经济状况的影响较低,且能够提供较为稳定的收入,比如基建和电力。这种投资战略的组合,能够为企业提供比较稳定的现金收入。
其次,在经济危机环境下,为降低流动性风险,企业要实施稳健的财务策略,适当增加现金资产的比重。李嘉诚旗下的子公司和记黄埔确立了“持盈保泰”的策略,采取异常保守的理财手法,在其目前所持有的1 724亿港元资金中,69%以现金存放,其余主要投资在最稳妥的政府债券上,股票投资只占有相当小的比重,且完全没有投资企业债券、结构性投资工具和累积期权产品。中国海运集团充分认识到“现金”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加强了企业内部财务预算管理,提升了内部管理水平,特别是对资金的管控能力。经过努力,到2008年底,中国海运集团的资产负债率降低至40%,持有现金超过总资产的20%,已经为应对经济危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同时,该公司对收购扩张保持非常谨慎的态度,确保企业资金链的顺畅。
最后,企业要采取多种举措,增加现金资产。企业应认真梳理投资业务,对增长潜力不大、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业务及时退出,通过股份减持、出售资产等各种渠道实现现金回流,增加企业现金资产以用于优势业务。据报道,李嘉诚已精简了现有投资计划中投资周期长、资金花费巨大的投资项目,比如房地产,甚至在金融危机来袭时,他不惜将旗下物产低价出售套现。从经营策略上看,李嘉诚抛盘抛地块的策略是为“屠杀”同行做铺垫,是为了在未来几年能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实现利润最大化,绝对不是看空或者退出中国房地产市场。同时,由于受经济危机影响,我国银行的国外战略投资者为缓解资金压力,纷纷抛售银行股,加快资金回笼。
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TCL也以“现金为王”的理念应对金融危机,为保证集团旗下通讯、多媒体、家电等产业集团以及房地产、物流等两大产业集群的资金投入,该公司近期定向增发募集资金,除用于置换其液晶模组一期项目银行贷款之外,主要用于补充集团及成员企业正常运营流动资金,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公司营运资金的需要,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健全制度,建立全面的风险管控体系
在企业成长、发展过程中,风险无处、无时不在。风险管理活动始终伴随着企业成长、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培育的重要保障,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近几年,欧美等发达国家在风险管理方面已建立了相对完备的体系,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在企业层面上,风险管理已在国际知名企业中得到了充分的实践。比如微软、思科、通用等跨国企业基本上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在企业内部形成了比较完备的风险管理体系,并掌握了一系列比较成熟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而在我国,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非常薄弱的环节。许多企业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和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面临重大风险事件和潜在威胁的抵御能力严重不足。在此背景下,2006年国务院国资委在借鉴国外风险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和国内外风险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央企业的实际情况,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对企业风险管理的信息收集风险评估、管理策略、风险解决方案、风险信息系统建设和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为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确立了方向。它所倡导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对大型企业集团,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应对此次危机,加强自身管理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我国大型企业应该积极学习领悟《指引》精神,结合本企业实际,研究探索风险管理模式,积极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尽快建立、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构筑起坚实的“防火线”。尤其是在当今全球经济危机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企业在经营、供应链、投资、信用等多方面的潜在风险日益凸现,给企业经营带来严峻挑战。为此,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风险管控。特别是中央企业,要以《指引》为指导,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例如,宝钢集团已经将全面风险管理与各项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融为一体,“谈发展必谈风险,谈风险必谈风险防范”,逐步建立起适合自身情况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广核集团也已经初步建成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目前正在向所属的子公司全面推进;中海油集团在其油气开发风险管理试点的基础上,正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全面风险管理,提出要在3年内建立覆盖公司各主要业务流程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这些企业大部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昨日接到大学同学来电,当年人生畅意,马褂加身的老刘,如今已是某知名银行的数据中心部门主管,然而电话之中却难掩颓废苦闷之音。见面之后一番酒后细聊才得知,当年的高材生如今也开始渐识人间烟火,临近而立之年的老刘不但面临常见的婚恋难题,更遭逢了百年难遇的金融风暴,从生活到事业步步如履薄冰,每一个困境又都面临两难抉择,要想兼顾,实不轻松。也难怪其句句慨叹“猜不透女人,看不懂社会”,“业务难应付,老板难对付”……尽管困境如云,天性幽默的老刘仍不忘调侃化解,几个风闻的社会趣事揭开了这段畅聊的序幕――
从“经济适用男”到IT预算削减――成本的困惑:如何智慧地“省钱”?
要说如今的经济危机带给老刘最大的打击莫过于――本就耽误着的人生头等大得愈发困难了而且让人摸不着头脑了。经济一紧张女生的婚恋观发生了重大转变,“经济适用男”、“三低男”(低姿态、低风险、低束缚)风靡网络,曾经一度吃香的“三高男”(高学历、高收入、高个子)仿佛昨日黄花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务实……
工作又何尝不是这样,经济危机,银行业首当其冲,当年不眨眼买机器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慌了神儿的老板们,大刀阔斧地砍了一半的硬件采购预算。然而粗放管理的系统却依旧膨胀,6年之内老刘负责的数据中心搬了两次机房,光机房的建设费用就高达上亿元,重大的投资如今变成了烫手的山芋,公司内部人人都企盼IT“瘦身”。需要削减的不仅仅是高得吓人的运营成本和系统复杂性,更需要通过虚拟化、系统优化,能耗管理以及灵活的信息管理实现生产力的极大突破。简单地削减看得见的成本远远不足够,全面的系统改造才是当务之急,正如“经济适用男”的风行一样,不是人们开始追求低素质,反而是开始期盼最本源的稳定生活,IT架构确也需要这样的肃清和简化,以实现资源的释放。
从“毕婚族”到风险规避――风险的困惑:如何智慧地“防患”?
小吴,22岁,名牌高校大四在校生,老刘的现任女友,两人的爱情故事是典型的“熟男轻女”恋。然而老刘最近又犯了嘀咕,年轻的小吴坚持要毕业就结婚,并且婚后要做“全职主妇”。老刘从经济实力上倒也不是不能接受,但是这种对于婚姻的草率决定和未来的相处模式着实让他担心不已。有人说“毕婚族”只是选择了一种巧妙规避就业压力的方式,可是这种对于未来风险的逃避心态又可以维持多久呢?
工作上,老刘也遭遇了老板的“得过且过”心态,他所在的银行建有灾备中心,按计划每年应当至少进行3-4次的灾备演练,桌面演练也需要时常进行,这样才能真正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和业务连续性。然而经济危机下,老板对于风险的重视显然没有以前积极了,“反正地震百年难遇有个灾备中心就行了,演练占用人力物力,能减则减吧。”老板的话让老刘心凉了一半,如此敷衍了事着实让人捏着一把汗啊。放眼看看世界,企业IT架构已经不仅仅面对原来的安全、业务弹性及法规遵从问题的挑战了,更加需要对于未来互联互通、相互协作世界的更多全新风险予以防范。风险将会来自四面八方,华尔街的警钟犹响在耳畔,虚有其表的安全防范也只能“自欺欺人”,有“中国萨班斯”之称的《企业内部基本控制规范》将于今年7月1日在上市公司内部正式实施,日益紧逼的外部环境使得IT架构是时候为了“防患”而制定长远规划了。
从“公厕陪聊套餐服务”到改善服务――服务的困惑:如何智慧地“随需”?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如今这世道,为了赚钱病急乱投医的做法不时浮现连公厕也要出尽自主营销的招数,上海某公厕声称要推出公厕套餐服务,分为五个等级:经济套餐、标准套餐商务套餐、豪华套餐,总统套餐。每个套餐还列出了各自的服务项目。例如经济套餐赠送厕纸和报纸一份,标准套餐加送红双喜香烟一根、火机一个。最雷人的应该算是价值10元的豪华套餐,竟然有专业陪聊的服务项目。我和老刘不禁好奇,不知道当你如厕的时候,有人在一旁陪你谈心,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究竟什么样的服务才是贴合客户需要的?老刘在工作上同样面临这样的思考。经济危机后,银行领导为了控制风险,大幅减少信用卡发卡量,但业务指标没降,反而需要在原有客户群上进行业务深挖,开发更多的市场活动,然而信息的不整合导致了新服务推出的极大困难。老刘深有体会的谈到,Call Center经常接到客户嫌信用卡审批太慢的抱怨,然而Call Center则怪发卡部门流程繁复,手续嗦,发卡部门又可能抱怨服务部门跟进不够紧密,结果只好几个部门间互相推诿。如今的IT架构仅仅满足高可用性和现有服务的需求确已不够,唯有带给客户实时、动态地获取创新服务的体验,才能够在当今的环境下树立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正是IT架构的终极目标:随需应变。
生活烦扰且待老刘细细探索,工作困扰似乎已渐趋明朗:企业的IT架构改变在即一个动态的架构首先将利用虚拟化,能源管理、标准化和自动化管理为企业基础架构释放资源:其次,为所有业务和IT资产带来可视化、可控化和自动化的管理,通过集中管理带来智慧的业务成果;并实施以服务为导向的管理方法来迅速,动态地提供业务和IT服务,将资产转型为更高价值的服务。
案例一
感受不到的系统中断――蒙特利尔银行快速实现业务恢复
IT架构到底可以多动态?不妨试着体会一下蒙特利尔银行(BMO)的高可用方案。2001年的“9・11”事件使得许多企业暴露出灾难准备方面的严重不足,BMO也不例外,其原有的灾备站点距主数据中心不足10公里,远远达不到距离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BMO在100公里以外构建了一个新站点,但主要挑战在于传统的GDPS(Geographically Dispersed Parallel SyspleX)多站点端到端应用可用方案,依赖于SysplexTimer®技术,而该技术最多仅支持40公里距离(无中间站点)。为了克服这一困难,8MO率先采用了IBM新开发的Server TIme Protocol(STP)技术,保持不同地点间的多个处理器时钟彼此同步,增强GDPS/PPRC的性能,可在100公里内保持System z主机间的时钟同步。通过将很多人工操作流程变成自动化,恢复速度自然也就提高了。BMO的最近一次测试显示,系统自动恢复时间只需1小时54分钟,比目标时间缩短了6分钟。
案例二
盛洪(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非典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来看。短期内会对一些产业产生巨大冲击。如果这种冲击超过了一定的程度,会导致某些产业中的一些企业亏损倒闭,而这种亏损倒闭又可能产生某些连锁反应,类似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但我认为,中国是一个大国,承受冲击的能力也相对比较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次非典危机的冲击力达不到那种程度。
我认为非典不可能成为长期影响中国社会生活的负面因素。当危机刚来时,人们对它没有了解,没有把握,而且也没有应对措施,可能会产生恐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掌握它的信息会更多,也会寻找出更多对付非典的办法,非典的负面影响会越来越小。
赵晓(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从宏观经济学上来看,目前所经历的非典冲击是一个典型的外部冲击,它不是经济体内生的,而是某种突如其来的不可预料的外部因素所致。这样的外部冲击通常会给经济增长造成扰动,但在这种扰动结束后经济活动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次非典危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就是突然往下走,在往下走了以后,相信又会重新回到原来的发展趋势上,甚至会出现恢复性增长。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种外部冲击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增长乃至高涨的趋势。
短期来看,非典危机对中国经济所造成的影响比较小。因为它影响的是航空、旅游等产业,这些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不是特别大。进一步,它可能会影响到外贸领域,但从净进口来看,这种影响并不会特别大。另外还会影响到外商直接投资,但外资在中国投资构成中所占的比例还不是太大。
当前的非典危机其实是一场公共健康危机进而引发为社会危机,非典所造成的最大问题在于它导致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信心危机。这种不确定性的影响,才是非典更主要的影响。实际上,非典所传染的人数及致死的人数极为有限,直接损失也较为有限,但其导致的信心危机足以令最强大的经济运转失常。现在它对中国经济所造成的影响之所以没有也不会导致经济危机,是因为中国经济正好处于走向高涨之际。非典不过是浇向熊熊大火的
一小盆冷水
赵晓:我国的经济增长正面临少有的“三大周期”重叠的高速增长现象。一是“中国制造―国际投资与出口周期”,二是“城市化一投资与消费周期”,三是“新兴消费品一消费周期”。现在三大周期重叠,同时发力于中国经济,可以说中国经济正步入了高涨时期。这种增长是由市场力量驱动的,具有很长时间的可持续性。这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整体性大趋势。
而且,我国经济是大国经济,不是区域性或者对几个行业依赖很强的经济体。非典冲击不太可能改变中国经济的总体趋势。原因有三:其一,不能高估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水平。就贸易规模而言,中国6000多亿美元的进出口规模几乎相当于CDP的一半,但净出口充其量不过是千亿人民币的规模;就外商投资而言,其在中国投资构成中从来都在1/3以下,净出口则始终维持在占GDP约2%―3%的水平,因此外贸和外资的影响都不是决定性的,而内需才是决定性的。其二,受非典影响较明显的旅游业、航空业、餐饮业等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较小,尚不足以影响宏观经济。其三,非典对人们心理上的影响可能是重要的,但其对亚洲经济的影响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都不太可能和亚洲金融危机相提并论。
非典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如果放在中国经济增长的大环境中看,就像一盆凉水浇在熊熊燃烧的大火上,这大火不太可能会被浇灭,因为经济增长的上涨力量太强大了。所以,即使经济增长受到非典的影响,中国经济仍会有不同寻常的增长,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肯定还在8%以上。
这20年来,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鼓励老百姓信贷消费,同时依赖发展中国家所生产的低价消费品来降低生活成本。而中国,在将近30年招商引资这样的大背景下,不断吸引外资和国外的产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我们在生产,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在无节制地消费。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在过去几次大的经济危机中,并没有金融衍生品的身影。正因为这些衍生品,使得这次经济危机显现出很多重要的独特之处。今后美国的银行还会不会像过去那样低息放贷,去鼓励美国家庭消费?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在目前低迷的房地产市况下,美国的经济要想回升很困难。这么多年以来,美国家庭负债率过高,其家庭负债率是家庭收入的140%――历史上美国家庭负债率也就70%,现在多出来的一倍就是房价高引起的。
历史上,美国的家庭储蓄率平均为8%,而在泡沫最大化时是负2%――美国老百姓觉得没必要存钱啊!房子每年都涨那么多,自己变得越来越有钱,所以不用存钱啊!金融危机来了,美国人走上了回头路――重新储蓄还债。现在,美国家庭负债下降,今年第一季度刚刚下降了一点点,储蓄率也才回到5%,相信会继续上升,超过10%。美国老百姓要靠储蓄来还债了,不过,这个过程要好几年。搞清楚这个道理,就可以知道美国的经济在5年以内,不会从根本上回暖。
既然美国经济起不来,那么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是否会单独起来?可以断言的是,现在全世界几乎没有哪个国家的经济能单独上升。欧洲,本来就是一个老龄化现象愈演愈烈的社会;再看日本,这次日本比美国还惨,日本的GDP下降是两位数。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日本没有出现过今天这么大的经济下滑――工业下降30%。如果说美国还只是金融危机的话,那么日本是真正的经济危机,是真正的大萧条。日本这次是掉下悬崖了。日本国内失业率大幅度上升,过去日本人觉得拿失业救济金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现在都排队去领。
放眼全球,日本、欧洲、美国都不太可能短期内经济向好。这些大经济体占世界经济总额的3/4,全世界GDP大约有55万亿美金,日本、欧洲、美国就占了40万亿,发展中国家加起来也就15万亿。大经济体萎顿着,世界经济总体向好的局面就不会出现。
中国能否一枝独秀
中国会不会一枝独秀?这种可能是有的,但需要政策上做进一步调整。
现在的政策是银行大量地放出贷款,结果我们只看到托高了股市和楼市。从去年12月份到今年5月份,全社会贷款总额已经超过6万亿人民币,这6万亿中,有多少能真正用于投资?有多少流入股市楼市去炒作了?这些目前都说不出准确数字,但肯定为数不小。
国际市场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扬,也跟中国有关,因为大部分的买入行为都是中国人做出的。以铁矿石来说,铁矿石市场一向对中国很残酷,2003年之前的40年里,铁矿石价格在每吨20至30美元之间波动。2003年后,中国激增的需求使得铁矿石的合同价格翻了两番,接近每吨100美元的水平。在2008年,现货价格已经达到了每吨近200美元。中国进口的铁矿石比欧洲和日本的总和还要多。铁矿石价格的暴涨,已让中国付出了高昂的成本。我要说明的是,大量的银行贷款流入资产市场,但真正的实体投资很少。我最近走了很多企业,没见到一个民企的老板谈投资,而是大谈如何炒股票。
现在政府的刺激经济政策,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我觉得明年经济好转的可能性非常小。从全世界来说,中国的经济数据稍微好一些,尤其是PMI等等,但这是存货周期引起的。最终的需求――比如零售,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地方出现增长。中国国家统计局说有20%的增长,我也不清楚这个数字可信度有多高。企业投资呢?终端需求没有缓解,过去投资又那么多,产能已经饱和甚至过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怎么可能大量投资呢?对国企来说,虽说中央的一个命令你就得投,可现在很多企业都有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还能再投多少呢?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铁路、公路占GDP的比例也不是很大,而对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好处是有限的。
中国6万多亿的银行贷款,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涌了出来,中国的虚拟经济好像一下子变得很火爆,但实体经济呢?有些民企老板把企业卖掉,弄点钱,炒股、炒房地产,还觉得这样活着挺好的――如果大家都不干活了,都炒股、炒房地产,这经济怎么会好呢?
美国坐庄爆了,该轮到中国
现在世界在逼着中国单干。中国要自己创造繁荣,不是和美国人、西方人互动――那边和你互动不起来,人家没有钱了,你得自己动起来。但是中国人的问题就是老百姓没有钱。中国过去10年经济的繁荣,和1998年后经济的调整有很大的关系。1998年后政府做了三件事:第一件,国有企业改革,打破铁饭碗,轻装上阵,提高竞争力;第二件事加入WTO,把中国变成世界工厂,让世界的跨国企业到中国来发展,他们得到中国的低成本、中国得到了就业;第三,公房给住户,名义上拿了点钱。对大部分城市家庭来说,今天他们的财富主要还是公房给他带来的财富。
今天,我们更需要给老百姓财富,让他们去消费。中国的消费在GDP占的比例非常低。不能把中国内需不足的问题,简单归结为老百姓不愿意花钱的问题,这其中有收入低、财富少等因素。中国家庭的财富,存款将近25万亿,房地产差不多是30多万亿,加起来60万亿,两倍于GDP,这是很低的。在其他成熟的国家应该是4倍,所以中国的家庭财富水平很低。没有财富当然不敢消费。虽然你有收入,但你不能全花掉,否则没有安全感。前几天,政府表示在国企上市10%的流通股份中,2.5%要给社保,这能够给老百姓一定的安全感,但作用是有限的。
钱在政府的手里,老百姓心里还是有想法的。国资委的人说我管15万亿,感觉很牛。中国官员都喜欢说我有多少钱,实际上这不是他的钱啊。过去我们赚钱都是靠帮别人做衣服、做鞋子,很累,最好是别人把钱给你用――发展经济最高的境界就是别人给你钱,你给别人一张纸,美国人那是最高境界。你总是做苦力,那是发不了财的。世界上哪有做苦力可以发财的?
现在是中国人摆脱苦力命运的好时机。眼下世界财富还有150万亿美元,如果有10%到中国,中国的经济就很好了,中国农民工就不用做衬衫、做鞋子了。
关键词:融资;融资渠道;股权分置改革;新会计准则;金融危机
2005年5月,我国开始股权分置改革,从此也拉开了融资制度变迁的序幕,股权分置下“同股不同权不同价”,企业偏向股权融资,股权分置改革以后以往的非流通股上市流通,正在慢慢改变我国的融资结构。在此期间,我国还对《公司法》、《证券法》、《企业会计准则》等进行了修改,2006年2月15日我国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融资决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2008年全球爆发了金融危机,我国的实体经济受到了强有力的冲击,对企业的融资决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紧”的货币政策使得企业融资更加困难。在股权分置改革、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国际金融危机三方面影响下,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也在逐步转变,新的经济环境下,我国企业必需对融资渠道做出理性的选择,选择最适合企业当前发展的融资方式。
一、融资渠道的概念以及当前我国企业的融资现状
(一)融资渠道的概念界定
筹资渠道受到筹资环境的制约,企业融资按照资金的来源渠道不同,可以分为权益融资和负债融资。权益资本是企业股东提供的资金。企业通常可通过发行股票、吸收投资、内部积累等方式筹集权益资本。负债融资是指债权人提供的资金。企业通常可通过发行债券、借款、融资租赁等方式筹集借入资金。
(二)企业当前的融资现状
企业融资按照资金的来源渠道不同,可以分为权益融资和负债融资。
对于权益融资来说,我国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以前,一直过度依赖股权融资,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对股权融资偏好的研究颇多。我国企业一向过度依赖股权融资,同国外学者研究的“融资优序理论”相悖,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于证券市场的完善与否。正是因为证券市场存在诸多的差异,才导致融资来源的巨大反差,企业的融资渠道受到筹资环境的影响,当前经济形式正逐步转变,相信我国企业的融资方式也会理性回归。
对于负债融资来说,我国企业对发行债券没有强烈的偏好,究其原因是因为由于受到证券市场的影响,发行债券的成本高于股权融资成本。对于负债融资,我国企业比较偏向于银行借款,银行借款是企业最重要的一项债务资金来源,它的一般特点是金额较大、期限较长、债权人是专业性的借贷机构。另外对于发行债券来说,可转换债券一度成为企业融资的“新宠”,因为在一定时间内可转换债券能够成为企业股权融资的基础。在当前金融危机以及新会计准则的影响下,企业的融资倾向也必须逐步转变,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
二、当前经济环境对企业融资渠道产生的影响
融资渠道受到融资环境的制约,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以及全球经济危机的波及,对企业的融资结构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从三个方面看一下当前经济环境对企业融资渠道产生的影响:
(一)股权分置对“股权融资偏好”带来了冲击
股权分置存在流通股以及非流通股之分,制约资源配置功能的有效发挥,公司股价难以对大股东、管理层形成市场化的激励和约束,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股权分置改革以后,不再区分流通股以及非流通股,所有股票都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流通。
股权分置改革带来了企业融资制度的变迁,由于非流通股可以上市流通,控股股东也可以享受到股票上涨带来的好处,上市公司恶意圈钱的动机就会相对减少,特别是股权分置改革以后,新的融资规则取消了上市公司两次发行新股融资间隔的限制,上市公司可以自主选择融资的时间,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融资。而且在配股时不能只让小股东出资,大股东也不能放弃,这样企业募集资金的行为就会受到大股东的制约,大股东为了自身的利益不会容忍资金从其账户流到上市公司闲置起来,因此增发、配股的意愿就不会那么强烈,控股人员会根据企业资金使用的期限以及需要程度合理安排融资结构,偏好股权融资的意愿就会不断降低,会在各种融资方式之间进行权衡。
(二)新会计准则对“可转换债券”会计处理的变更影响了企业的融资决策
新会计准则中《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规定:企业发生的非衍生金融工具包含负债和权益成分的,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负债和权益成分进行分拆,分别进行处理。在以后各期,对负债成分,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权益成分初始确认之后以后各期不发生变动。可转换债券到期以后,如果持有者将债券转换为普通股,主体应当终止确认其负债部分并且将其转为权益,同时将原来的权益部分仍然保留为权益。
旧准则对于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债券作为长期负债,在“应付债券”科目中核算,转换前按照应付债券核算,转换后,按照债券账面价值结转,不确认损益。
新会计准则对于可转换债券的处理方法,更加符合可转换债券的经济实质,可转换债券包含的负债可能一直不需要以现金进行偿付,但是将可转换债券分为负债成分以及权益成分,投资人可以从企业的报表中清晰地看到问题的是指,企业在进行融资时,可转换债券不再是减少利润的工具,投资人通过报表可以了解经济的实质,正确评估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因此,尽管可转换债券有很多优点,但是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企业也要谨慎利用。
(三)金融危机冲击了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银行借款
负债融资是指债权人提供的资金。在以往企业的融资状况下,企业偏向股权融资,在负债融资中,企业偏向于银行借款,特别是对中小企业来说,这是一种简便、有效地融资方式,企业对银行借款拥有强烈的意愿。银行借款的一般特点是金额较大、期限较长,银行是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主要代表,有能力对企业进行干涉以及对债权人的资产采取保护措施。但是银行信贷资产一旦投入企业,就会被企业“套牢”,企业往往会按照自身的意愿行事。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爆发了大范围的经济危机,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我国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存款利率下调,贷款利率逐步上调,银行开始对企业贷款进行严格的审核,因此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一般企业想从银行进行大规模的贷款难度加大,企业必须逐步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融资路径。
三、新形势下企业融资渠道的理性选择
在当前三大主体经济背景的影响下,我国企业必须做出理性的选择,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融资渠道,企业应该在权益融资以及负债融资之间做出合理的选择:
(一)要在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之间进行合理的权衡,最大限度地降低融资成本
应该说,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是企业的两大主体融资对象,留存收益毕竟是企业融资中较少的一部分,而且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银行贷款也面临着较大的限制,企业就必须在全流通时代对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进行合理的选择。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我国国有股不流通的情况,国有股可以进入二级市场进行交易,当前的经济环境决定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企业在融资时必需考虑各种融资方式的融资成本。以企业投资的项目为例,当投资的是一个好项目时,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项目的价值很有可能被市场中的投资者低估,因为股权融资具有很强的信息传递效果,这样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适当考虑采用债权融资的方式。而且债权融资的利息可以税前计提,如果双重考虑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以及税收的影响方面,就可以考虑借鉴国外的“优序融资理论”,采用债权融资的方式为企业的项目融通资金。从报酬率方面来看,如果企业的预期股权投资报酬率小于债务资本报酬率,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都能满足企业规模的扩张,企业应该选择使老古董利润增加较大的融资方式。风险中性时,如果股权融资后原有股东的收益小于企业债券投资后的收益,企业应该选择债务融资。如果股权融资后原有股东的收益大于企业债券投资后的股东的收益,企业应该选择股权融资。
当然并不是说企业要完全遵循国外企业的融资顺序,因为毕竟我国的证券市场环境相对不完善,尽管股权分置改革降低了股权集中度,股权融资偏好的动机降低,但是股权分置改革毕竟刚刚结束,而且债券融资渠道不够宽泛,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时要合理搭配股权和债券的比例,特别是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来说,它随时伴有股价上扬的风险,尤其是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不能冒太大的风险,如果当前大范围使用可转换债券,那么如果经济形式复苏,股价大幅度上扬,对于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要在股权和债权之间进行合理的搭配。
(二)在债务融资过程中要注意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合理选择
股权分置改革以后,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正逐步向一个理性的轨道回归,股权分置改革对“股权融资偏好”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冲击,新会计准则改变了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方法,国际金融危机贷款利率上调令企业向银行贷款更加困难,因此,债券融资成为一种逐步完善的融资渠道。我国的新融资规则除了继续完善现有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制度以外,还借鉴境外市场的做法,准许上市公司发行附认股权公司债券,发行后分别交易,这是我国融资渠道的创新。虽然短期融资例如向银行贷款相对困难,但是也是企业融资的一种很直接的融资方式,也应该合理采纳。
对于企业来说,追求融资成本最小化是其根本目标,这样企业应该努力随企业自身状况的变化而相应调整其融资决策,在短期负债融资和长期负债融资做合理的选择。如果企业能够承受由于整体债务期限缩短而带来的再融资风险和利率风险的上升,企业就应该缩短债务期限,尽可能降低单位成本,享受短期债务融资带来的好处。如果企业财务实力相对较弱,企业会更愿意采用长期融资;如果企业拥有较多的增长机会,那么企业应该尽可能的借入短期债务,降低债务融资的成本,因为如果企业有较多的增长机会而又伴随着诸多的长期债务,对企业的增长是不利的;对于增长机会较少的企业来说,可以利用长期负债融资,因为短期内投资的机会不大;如果属于大规模企业,那么企业应该采用长期债务融资,因为长期债务的发行成本通常很高,大企业相对于小企业更具有承受能力和规模优势,因此如果是大企业可以拥有更多的长期债务,而对于小企业来说可以选择短期债务。
四、结论
融资环境制约着企业的融资渠道,完美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一般遵循“优序融资理论”。我国证券市场环境相对不完善,也就形成了我国企业“股权融资偏好”的单一格局。股权分置改革全面推行,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对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的融资状况也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企业领导者必须认清形式,合理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刘银楼.论股权分置改革对融资偏好的影响[J].安徽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2)阮兢青.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创新[J].浙江经济,2009,(05)
(3)黄智愚.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决策的影响[J].商业经济,2009,(04)
(4)李小军,王平心.成本视角下的可转换债券融资市场反应研究[J].金融管理,2009,(03)
国际方面,过去几个月发生了三件比较大的事情:第一,欧洲债务危机的继续深化;第二,美国经济现状的继续恶化;第三,新兴市场减息周期似乎要开始,或者加息周期的停止。
欧洲债务的影响已经从冰岛、希腊,传到意大利、西班牙这样的次主流经济体,并传导到德法英一线经济体内。
市场有一个很明显的预期,希望欧洲能够推出统一债务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与欧洲的政治现实脱节太大。欧洲是一个经济联盟,不是一个政治联盟,它在政治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意愿。所以它最后在政治上的行为是一个政客博弈的结果。
欧洲德法这种一线国家没有任何的利益去推动欧洲统一债务的发行,因为它会负担更多的责任,而不会得到太多的好处。所以,除非欧洲的债务危机发展到不可收拾或者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程度,欧洲推出统一债务的概率是比较低的。而在此之前,欧洲的债务危机会继续不断深化,至于深化的速度和轨迹取决于市场的各种其他因素。
美国经济危机也在同一时间逐渐深化。从上半年到现在,美国的经济学家对今年和明年的经济预测是砍了又砍,但事实上还是没有砍完。原因很简单,大家太迷信流动性的刺激效果,虽然QE2对于刺激经济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但其产生的通胀效果却比较明显。
在过去几个月,美国的经济数据呈现增长低于预期,通胀高于预期。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组合。也就是说,伯南克开着直升机撒钱的这种策略,起到的效果和市场所预期的正好相反,和他承诺的也正好相反。
所以,虽然现在市场预期QE3,但政界和学界就此明显缺乏共识。美国的经济刺激政策,如果从一个挽救危机的角度来看是成功的,但是从刺激经济增长和解决危机的角度来看,则改革方面做得太少,单单靠货币刺激经济做的过多,最后导致让经济恢复增长的效果不够明显。
美国和欧洲的问题,不可避免令人对全球经济和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前景不乐观。尤其对中国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欧美经济的继续疲弱,一定会影响到未来中国的出口,最后会使得当前中国由于进口疲软导致的短期顺差放大的假象产生变化,甚至可能造成比较大的流动性冲击。
当前,巴西率先减息,虽然这还不能标志着全世界或者新兴市场已经进入到了减息周期,但是最起码可以看到,的经济现实已经恶化到打断新兴市场的加息周期。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国内股市不涨有三个原因:一是通胀不见顶,二是增长显疲态,三是调控不松口。
通常来讲,通胀无牛市。通胀见顶是决定股市何时见底的关键。因为通胀不见顶,调控肯定不会放松。但经济增长的部分数据已显示出疲态,比如PMI、进口数据、发电量数据、航空数据等。
因而,市场虽然对企业上半年的半年报认可,但对未来的经济增长抱有很大不确定性。但政策最紧的时间似乎就快过去了。
对投资者来讲,不管未来的股市不确定性有多大,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第一,现在市场的估值非常便宜,A股的动态市盈率在十五六倍左右,是历史上最低的估值水平。市场向下继续下跌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第二,市场在估值分布上有一定的不合理性,投资者要把握估值差异。中小盘的估值远远高于大蓝筹的估值。但实际上大蓝筹更有实力对抗内外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
那么,投资者到底应该什么时候参与市场?有一个理念很重要,市场涨得很高的时候,投资者应该抑制满仓冲动,而在市场估值很便宜的时候,又要战胜自己喋喋不休的恐惧。投资者要有跨周期投资的眼光。
所以,虽然我们还不确定宏观环境何时明朗,市场何时能够走出一个大牛市,但是投资者在这个时候最起码不应该空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