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物流工程专业概况范文

物流工程专业概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物流工程专业概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物流工程专业概况

第1篇:物流工程专业概况范文

【关键词】 工作过程;高职院校;物流管理;课程体系

前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课程开发与实践是当前高职院校新建设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通过对现有的相关企业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了解和把握相关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等,并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构建,形成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相匹配的课程体系建设,从而使高校人才的职业能力与企业的实际需要相对接。但是由于物流专业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开设时间尚短,因此,在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的内容设置方面仍处在探索阶段,想要达到人才培养与实际工作相衔接还需要高职院校对物流专业课程结构体系进行不断优化,从而实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1. 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物流专业教师是高职院校实现物流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力量,是使物流行业长盛不衰的重要保证。由于我国物流行业兴起较晚,且各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课程的开设时间也较为短暂,而从事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教学人员大多是从经济、管理、计算机等其他专业教师转行而来,对于高新物流知识没有全面系统的掌握,缺乏扎实的物流理论知识功底和物流实践经验,高职院校对于“双师型”的物流专业教师十分缺乏。

1.2 物流人才培养目标缺乏明确的定位

当前,很多高职的物流人才培养目标缺乏科学明确定位,由于物流专业在高职院校的开设时间较短,缺乏现成的教学经验以供参考,物流相关课程的体系构建缺乏一定的社会调查和取证,培养目标不够明确,缺乏对物流企业岗位需求的调研和考证。在课程设置方面,大多重视学科本身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偏重于对物流专业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无法满足社会和企业的现实需求。

1.3 实践教学缺乏一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快速发展的物流行业要求物流人才必须掌握物流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真正做到知行统一。而想要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高职院校就要相应的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为学生配备良好的实训条件。而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由于资金、人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不能及时对教学工具和设备进行更新,导致院校的实训条件无法满足社会市场和物流人才的实践需要。

1.4 教学模式落后,缺乏校企对接的长效机制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高速发展,社会上对于物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极度缺乏,物流人才短缺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重视对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物流相关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式等存在很多问题,使得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不能与物流相关企业所需的实用型人才相对接,缺乏校企对接的长效机制。

2. 实现以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物流管理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有效措施

面对当今人才市场中物流人才供需矛盾的问题,高职院校要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教学现状,加强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要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物流管理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对相关物流企业进行市场调研,准确把握职业岗位对人才的素质需求,从而对物流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重置,形成与物流相关岗位能力要求相对接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从而有效缓解物流人才的供需矛盾。

2.1 对物流相关企业进行全面系统的调研

高职院校要结合本院校的物流专业课程建设的需要,对当地的知名物流企业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物流相关企业的公司概况、组织机构、业务范围、作业流程以及岗位要求等信息,同时将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作为课程开发的主线,对物流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总结,为物流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做充足的准备工作。

2.2 对物流相关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

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的教师要对物流专业相对应的职业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掌握物流企业的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工作内容以及完成业务所需的职业能力要求。高职院校可以通过邀请物流企业的高管人员来校进行座谈会,共同对物流活动所涉及的职业技能分解成若干个独立的工作项目,确定每个项目的具体任务,提炼完成该项目所需的职业能力,从而形成科学系统的物流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形成物流各环节的职业能力分析表,为进一步确定物流管理课程的具体内容提供相关资料保障。

2.3 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确定学习内容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相关教师要充分利用物流相关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表的数据,针对岗位对物流人才提出的职业素质要求,重新构建物流管理的课程内容,实现物流岗位职业能力向物流专业课程内容的转换,使教学内容充分体现物流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结束语: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物流专业课程开发与实践要以企业调研为基础,课程的结构、内容、组织方法、考核评价等因素要以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为基础进行重新构建,针对岗位需求重置教学内容,从而有效促进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衔接工作,培养物流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出更多更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杨太秀:推进教学创新深化高职教学改革[J].交通职业教育,2005(3).

[3] 顾建军:试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转变Ⅲ.教育与职业,2006(3).

[4] 黄尧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U1.职教论坛,2005(5).

[5] 黄立君.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怀化学院学报,2009(7)

第2篇:物流工程专业概况范文

关键词:CDIO;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2-0392-03

The CDIO Model to the Technology Education of Our Institute

JIANG Xiu-jiao,LAO Cui-jin

(Liuzhou City Vocational College,Liuzhou 545002,China)

Abstract: CDIO Engineering Education Theory is the newest achieve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educational reform in the re? cent years. Based on the CDIO syllabus and the twelve criteria, combining with the real education of Software Technology major students in our college, by contrasting and testing, analyzing the feature and the bottleneck of the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Technology major, in order to further study CDIO Engineering Education Theory and make prepara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in our college.

Key words: CDIO;Software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工程人才短缺和工程教育质量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在2005年发表的一份报告称,2005年我国毕业的约60万工程技术人才中适合在国际化公司工作的不到10%,其中的原因,他认为“中国教育系统偏于理论,中国学生几乎没有受到项目和团队工作的实际训练,相比之下欧洲和北美学生以团队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我国高等工科教育的迫切任务是尽快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工程师,而目前我国工科的教育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培养的人才多为“高智能型人才”,而缺少“高创新型人才”。

为此,我国教育部引进CDIO人才培养模式,以解决工程人才短缺和工程质量问题。我院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多年以来,在国家教育部的指引下尝试了多种人才培养方案,一直在不断的探索适合我院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方案,以下根据我院软件技术教育的实情探讨CDIO对我院软件技术专业培养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启示。

1 CDIO工程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1 CDIO是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它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欧美著名高校,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后,提出的一种高等工程教育创新模式。并成立了CDIO国际合作组织。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

2011年1月4日,CDIO模式荣获美国工程界最高奖――“戈登奖”。美国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教授Edward Crawley因创立“CDIO”这深度影响全球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而获此殊荣。戈登奖和德雷铂奖、拉斯奖并列为美国工程界三大最高奖项,被誉为“工程界的诺贝尔奖”。

1.2汕头大学率引进CDIO并取得成功

汕头大学工学院率先引进国际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2005年11月,率先提出了以设计为导向的EIP-CDIO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并成为中国高校首个CDIO成员。EIP( Ethics,Integrity,Professionalism )讲道德、讲诚信和职业化CDIO(Conceive-Design-Imple? ment-Operate )构思-设计-实现-运作。2006年~2010年,第一届全面实施EIP-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同学已毕业。通过不同的评估与反馈,2010届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

1.3国家教育部十分重视,并努力推广

国家教育部非常重视,并努力推广CDIO工程教育模式。2008年5月,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和汕头大学联合举办了“2008年中国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讨会”,会议认为,CDIO作为一种指导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教育思想观念和课程设计的框架体系,符合现代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推广价值。经教育部高教司批准,成立了《中国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组。

2010年3月28日,由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组试点工作组,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一次CDIO工程教育模式试点工作会议;时隔半年,2010年10月25日在成都又召开了“全国第二次CDIO工程教育模式试点工作会议”,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都昌满在会上指出,我国迫切需要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工程师,各大院校可根据学校自身特色,开展不同的工程教育模式,提高工程教育质量。

自2005年汕头大学将其引入中国以来,CDIO在中国高校中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其领域集中在工程教育方面。迄今为止,我国教育部批准了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39所高校成为CDIO试点院校。

2我院软件技术教育的特点与CDIO标准的对比

近年来,学院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学院非常重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以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纽带,积极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与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物流软件信息管理”班就是校企合作的项目之一。在初步的研究当中,发现我院在校企合作办学中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12条标准(以下简称12条标准)有很多不谋而合的地方。

本文以我院与中国海外集团中海物流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物流软件信息管理”定向班为研究对象。

该管理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具有CDIO工程教育的基本环境

中海物流(深圳)有限公司直接将企业的研发机构搬进学校,将物流与软件两专业的教学内容整合,由企业研发专家组成教学团队,带领学生参与物流软件开发项目全过程,即参加物流软件开发的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五个流程。

与12条标准中的第一条、第六条相符合,即把把产品、过程或系统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作为工程教育的环境,拥有实践场所――公司研发机构。

2.2学习成果经过企业检验

该管理班按公司管理制度实行管理,通过软件开发与物流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之后,由项目经理带领学生组进行真实项目的仿开发与开发,并进行阶段性考核,考核重点是在项目中的综合技术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语言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平时的纪律性等各方面综合性考核。项目经理通过各方面综合性考核观察学生,推荐到合适的岗位实习就业。

与12条标准中的第2条学习目标一致,即从具体学习成果看,基本个人能力、人际能力和对产品、过程和系统的构建能力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专业目标并经过专业利益相关者的检验?

与12条标准中的第11条学生考核基本相符,即学生的基本个人能力和人际能力,产品、过程和系统构建能力以及学科知识如何融入专业考核之中。

2.3具有综合性学习经验

该管理班依托中海物流企业真实项目,学生物流软件开发团队参与物流软件开发项目全过程,使在校学生离开学校前就有了至少一年半以上的实际工作经验,并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很好地帮助学生取得学科知识以及基本个人能力、人际能力和产品、过程和系统构建能力,从而培养真正满足企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物流信息技术人才。

与12条标准中的第7条相符合,即综合性的学习经验能否帮助学生取得学科知识以及基本个人能力、人际能力和产品、过程和系统构建能力?

与12条标准中的第5条设计-实现经验基本相符合,即培养计划是否包含至少两个设计-实现经历(其中一个为基本水平,一个为高级水平)?在课内外活动中学生有多少机会参与产品、过程和系统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

3我院软件技术教育的瓶颈

虽然管理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尚处在摸索阶段,缺乏系统的、科学的、符合时展的、可持续发展的成套机制。对照CDIO工程教育模式12条标准及CDIO能力大纲,我们不难发现,我院软件技术教育要与时代同步发展的瓶颈所在:

3.1“双师”师资匮乏

管理班是定向班――物流软件班,培养的是物流软件方面的人才,需要对物流知识与软件开发知识都熟知的“双师”教师,我们的教师大多是单向的,比如:教授软件开发相关课程的教师,只懂软件的知识,对物流方面知识非常欠缺。这非常不利于知识的融合教学。

另一方面,我们的教师普通缺乏企业工作背景、项目管理经验和项目开发能力,属学术型教师居多。虽然有公司的派驻的项目经理带领学生进行项目开发实训,但这不能很好地满足需求。

3.2缺少一体化教学计划

我院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充分考虑了软件开发方面的知识、能力培养,同时也周详地考虑了物流方面知识、能力的培养,设置了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选修课、毕业设计课程。

但是,各学科间相对太独立,缺少有机结合,缺少一体化教学计划。学生通常不清楚学了此门课程,到底要用在哪里?如何用?如何将所学课程综合应用起来?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个关键的地方,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起着重要作用。

3.3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单薄

每门课程都有平时考核成绩,主要考核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其他方面能力,如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职业素养等考核较少,甚至没有。没有成型的、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

4 CDIO对我院软件技术人才培养的启示

CDIO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Project based education and learning)的集中概况与抽象表达,这与我院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原则不谋而合。

但是,要借鉴CDIO模式,不能“简单拿来就用”,不能盲目照搬照套,应该根据我院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办出自己的特色。因为CDIO不同于以往的问题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CDIO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组织,难度更大。需要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有机结合、考核评价体系等各方面进行研究与调整,寻找适合我院软件技术专业教育与发展的模式。

借鉴CDIO能力大纲及12条标准来进行指导和检测,做到“多赢”,即企业、学校和学生都能从中得到利益,这是我院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5结束语

CDIO教育模式是从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等方面对学生知识结构以及他们的终生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进行培养,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因此,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果借鉴CDIO教育理念,必然能提高学生各种能力,更进一步推动软件技术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查建中.工程教育改革战略“CDIO”与产学合作和国际化[J].中国大学教学,2008(5):16-19.

第3篇:物流工程专业概况范文

一、中石化管道储运公司物流系统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石化集团管道储运公司是隶属于中国石化集团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企业。也是中国石化集团惟一从事原油储存、运输及管道勘察设计、施工于一体的单位。我公司的供应物流主要包括物资采购前期调研、供应商管理、计划管理、采购评审、合同签订、到货验收及不合格品的控制等。目前物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物流服务功能的相对孤立

内部物流链是分散的、被动的、间断的,采购、仓储、运输等业务不能协调一致。是相互独立的运作部门。

2.采购信息共享程度较弱

各部门间缺乏沟通,导致采购信息无法在企业内部及时顺畅地传播。在与供应商沟通时,设计、工程建设部门很少有机会与供应商直接接触,在采购具有较高技术要求的物资时,如果采购人员缺乏经验或对该项物资技术信息不了解,就会造成采购物资与实际需要不符的情况,既造成了资源浪费,又可能造成工程建设无法正常进行。

3.物流管理运行效率低下

现行物资供应管理体制下,各职能部门实行分散管理,各自为政,整个物流管理链是间断式的。物资供应部门难以及时、深入了解各单位的需求变化情况。

二、改进中石化管道储运公司现有物流系统管理模式的建议

1.进一步完善ERP系统,加强沟通与信息共享

现代物流是以专业分工为前提,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由传统仓储业、运输业与信息技术完美结合,以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和高效的全程物流服务为目标的新兴产业。ERP的管理模式不是把企业看作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把企业作为一个社会来管理,是一个面向供应链的管理,而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共享原则,体现了集成的思想方法。ERP系统的开发建设,建立起了科学规范快速便捷的物资采购供应与管理流程。一是加快了物资采购供应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加快了库存周转,减少了库存资金的占用;三是实现了批量集中采购,降低了采购价格;四是统计分析准确,实现物资供应与管理高效、保障及时有力;五是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从而为提高全公司生产经营水平创造良好条件;六是实现对公司物资采购全过程质量监督,有效避免因物资质量问题给公司工程建设带来的安全隐患和损失。

2.加强与战略供应商合作减少采购成本

长期以来,供应商主要指那些向买方提品或服务并相应收取货币作为报酬的实体。由于交易内容简单,双方的交易关系自钱货两迄时就基本结束。在其它条件一定时,交易价格则成为双方力争的焦点。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发达国家的供应商与买方的关系开始发生战略性的变化。供应商管理的内容也远远超出了压价。简单地说,供应商正在从单纯的货物的提供者转变为买方的商业伙伴。买方更多地从双蠃的目的出发帮助供应商改进流程,降低营运成本。同时买方通过减少供应商数目,一方面控制自身供应商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增加单个供应商采购量,提高供应商依赖度。 新的战略供应商关系已成为趋势。在更紧密的共同利益联系下,游戏规则从单蠃变成了双蠃。 以质量、成本、交货期为主要衡量指标,淘汰不合格的供应商,重点引进具有长期供货经验、信誉好的供应商,提升企业竞争力。通过对供应商实行分层次、分专业管理,授权划分供应商可参与交易范围,通过对供应商的动态、量化的考评和分析,进行优胜劣汰,合理的对供应商进行筛选,实现网络成员的动态管理。

3.加强集中采购,减少物流成本

集中采购就是采购业务的集中化,是指用户将各种分散的、相近的物资需求集中在一个指定部门,在全球范围内组织采购的行为。其最大优势就是可以摆脱供应链各自为战的局面,统一对外,充分发挥联合优势,加大企业在供求市场进行价格、质量、服务谈判的筹码,增强其在供求市场的影响力,成倍放大规模实力,提高采购效率,最大限度节省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同时,采购范围和规模越大,集中采购的优势就越明显,采购成本压缩的空间也越大。石化企业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的物资种类繁多,从大类看,可以分为设备、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电器仪表、阀门及备品、备件等,这些物资在保障工程日常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年的采购规模都很大,采购的厂家也相对固定,非常适宜集中采购。

4.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

徐州位于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是由20个地市所组成的淮海经济区的中心,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基础和产业经济基础。江苏省物流发展规划中明确把徐州确定为全省三大物流区域中心和五大物流枢纽城市之一进行扶持发展。市委、市政府于2002年制定了《徐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因此,我公司应大力依托徐州的地理优势和淮海经济区物流业的发展,将部分物资工程用料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集中优势精力打造核心竞争力。

5.借助第四方物流对公司物流系统重新进行战略规划

第四方物流集成了管理咨询和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能力。‘第四方物流’提供一整套完善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不仅能够降低实时操作的成本和改变传统外包中的资产转换,还通过优秀的第三方物流、技术专家和管理顾问之间的联盟,为客户提供最佳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使客户价值最大化的统一的技术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运作。

第4篇:物流工程专业概况范文

1.煤炭企业集团化重组是贯彻落实煤炭工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的重要举措

国家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煤炭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整合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个体企业仅仅依靠自身发展,不通过联合重组,短期内很难达到国家发展规划的要求,在新一轮行业整合中的主体地位将会被消弱。

2.煤炭企业重组是应对煤炭行业改革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

大型化、规模化、集约化是煤炭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成功经验。近年来,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宁夏、黑龙江等14个省区相继组建了大型煤炭集团,这些重组后的大集团发展势头迅猛,实现了裂变式发展。

3.煤炭企业重组是加快企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长远之计

重组前的煤炭企业存在着规模小、后背资源不足、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等问题,重组后能有效解决企业分散开发、重复建设等问题,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变单体优势为集群优势,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4.煤炭企业重组是增强对外资源开发能力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随着资源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资源开发策略上只有省内、省外开发并举,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组建大煤炭集团有利于集中企业自身优势,形成合力,拓展发展空间,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二、对国内部分煤炭集团营销管控现状的调研

1.A集团

(1)A集团概况

A集团成立于1980年,是一家以煤炭产销、装备制造和金融投资三大产业板块为业务核心的大型企业集团,并在2009年被某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煤炭资源整合的七家主体之一,具有兼并、重组、整合地方中小煤矿,建立煤源基地的资格,是某省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

(2)A集团煤炭营销管控模式

整合前原有煤矿的煤炭营销模式为:各矿拥有自行销售权,销售机构独立运行,集团公司仅掌握年度铁路运力,但并不负责签订合同、维护客户关系。整合后煤矿的煤炭营销模式为:集团公司营销中心拥有整合后煤矿全部煤炭、煤副产品的销售权,集团下属各市地公司负责货源组织,集团公司营销中心负责签订合同、维护客户关系,煤炭结算方式为先由市地公司向集团开具发票,再由集团公司对客户开具发票。

(3)物流贸易工作的开展运行情况

作为国内煤炭贸易起家的煤炭企业,A集团格外重视煤炭物流贸易工作的开展。目标是打造“生产与贸易相互支撑,资源与市场整合衔接”的现代化煤炭供应链。

目前,A集团已相继在煤炭资源所在地的内蒙和林格尔、二连浩特两地分别建设了煤炭物流园区;在煤炭资源中转地的河北京唐港、曹妃甸港、山东日照港三地参股建设了煤炭物流园区;在煤炭消费地的江苏靖江、广西湛江、福建可门港三地规划建设煤炭物流园区。全部物流园区内均将建设数字化配煤中心、洗选加工中心等相关配套设施,园区全部建成后将打通从煤炭资源地物流园区铁路海运配煤中心客户的煤炭供应链。实现占有资源、占有市场的大营销格局。

(4)相关机构设置

集团公司设立煤炭营销中心主管集团煤炭营销业务。营销中心下设市场营销部、调运部、结算部、市场研究部等主要部室。目前营销中心人员有50人左右,待资源整合完成后人员仍将继续增加。在各地设立的市地公司行使煤炭资源组织职能,但不享有煤炭销售权。

2.B集团

(1)B集团概况

B集团是国家规划的全国13个大型煤炭基地的骨干企业之一,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优质炼焦煤生产企业和炼焦煤市场主供应商。现有焦煤、肥煤、1/3焦煤、瘦煤、气肥煤、贫煤等多个煤种。

(2)B集团销售公司概况及管控模式

B集团销售公司做为B集团整合成立后优先到位,率先运行的专业化公司,由原整合前单位的煤炭销售部门合并组成,合并后的公司以煤炭集中销售为标志,在合同、计划、价格、结算、市场布局、货款回收方面实行“六统一”政策。B集团销售公司在市场上始终以一个声音说话,大幅提升了集团公司在煤炭市场中的话语权,建立起了国内高端煤炭产品的市场形象,同时也取得了丰厚的市场回报,进一步凸显了集团整合的优势效应。通过统一销售树立了焦煤品牌,彰显了大集团形象,实现了与客户共谋发展、共获双赢的良性发展态势。

(3)B集团下属贸易公司的概况

B集团下属贸易公司是B集团的控股子公司,创立于1995年,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公司主营煤炭、焦炭、矿石、钢材、化工、成品油、机电设备等业务;控股和参股了十一个实体企业,涉及焦炭生产、煤炭洗选加工、炼焦储运、IT产业、港口货代等业务。

(4)B集团销售公司的组织架构及考核体系

B集团销售公司目前下设30个单位和部门,分别是:两个专业管理与监督服务中心(集团公司直属单位,销售总公司管理)、六个职能部门、五个业务部门、四个专业化管理公司、三个驻地公司、十个区域市场公司。具体如下:

B集团销售公司为B集团的下属经费部门,全部销售费用由集团公司划拨使用。承担集团公司下达的商品煤销量、精煤销量、火车运量、煤炭货款回收以及商务纠纷处理等五项主要考核指标。B集团销售公司的销售费用使用额度与集团考核指标直接挂钩,在总公司内部,依据不同部门职责,将考核指标细化后对下属部门及公司予以考核,并与员工收入直接挂钩。

3.C集团

(1)C集团概况

C集团始建于1878年。该公司地处某省境内,煤炭主销华东、华南市场并远销海外,公司有大型矿井12座,选煤厂8座,总资产142亿元。企业煤炭产品有肥煤、焦煤、1/3焦气煤等煤种齐全,主要供应冶金、焦化、发电等大企业。

(2)C集团煤炭营销、物流贸易的管控模式

C集团在企业管控模式的探索上,在不同发展阶段,设立了不同的组织架构,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煤炭营销及物流贸易工作的大发展。2002年C集团按照专业化分工的要求,由原集团销售部(处级单位)变革为集团下属的分公司——经贸分公司,隶属经理管理层下的企业管理部管辖。该经贸分公司下设的煤炭营销公司和物资供应公司及物流贸易公司三个经营平台,将煤炭销售与物资采购、物流贸易集合到一个平台,实现了“两集中,五统一”的经营战略,“两集中”即:销售集中、采购集中;“五统一”即:计划统一、合同统一、价格统一、发运统一、资金回笼统一。经贸分公司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发挥两个基本职能:对内提供服务的职能和对外物流经营的职能。

随着经贸分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张,为了建立与职责相适应的管理组织结构,C集团在2010年9月份,再次对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原经贸分公司拆分为主管煤炭销售的销售分公司、主管物资供应的物资分公司以及承担现代化物流职能的C集团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三家公司均为C集团二级单位,目前从业人员达到了2400人。同时将事业部改为物流贸易管理部,负责对三家公司的指导、监督、协调、考核等工作。组织机构调整后同时明确了现代物流业作为开滦集团的支柱产业,物流贸易工作分别由三公司在各自公司内部共同开展,为今后物流贸易规模的扩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目前,销售分公司本部下设销售科、物流贸易科、调度科、经管科、信息科、质数管理科、结算科、综合科、党群科等九个科室。区域市场设立三个区域公司。驻地设立三个驻地公司。在七个生产矿点设有销售部。

国际物流公司本部下设物流管理部、信息技术部、工程项目部、安全技术部、党群部、财务部、综合部等七部室。驻外下设十六个子(分)公司。

(3)C集团煤炭营销及物流贸易工作的运行情况

C集团提出了由煤炭生产商向煤炭物流服务商的战略转变。在管控机制方面,对传统的运作模式实施了流程再造,建立独立的核算体系;物资供应物流实施集中采购、集中储备、集中配送、集中结算的“四集中”新机制;煤炭销售物流实施统一收购、统一定价、统一销售、统一结算、统一回款的“五统一”新流程;搭建了“源头采购集中化、终端销售超市化、中间配送扁平化、过程控制信息化”的新平台。

物流贸易工作的开展实施煤炭供应链管理、煤炭市场化交易、煤炭储配相结合的“三位一体”运作新模式。构建以“煤、路、港、航一体化,供应链管理和工贸结合、物商互动”为特色的综合服务型物流新模式。

三、调研企业煤炭营销和物流贸易管控工作的特点

1.各企业均高度重视煤炭营销及物流贸易工作

各企业对煤炭营销以及物流贸易工作高度重视。A集团作为以贸易公司起家的煤炭企业集团,历来重视煤炭贸易工作的开展,集团在某省内各市地均设立了分公司,负责煤炭货源收购以及整合后资源的销售工作,建立了自煤炭生产源头到最终消费地的完善的物流网络,将煤炭贸易工作作为做大集团公司规模的主要支撑。B集团销售公司作为B集团成立后率先成立的专业化公司,充分显现了集团公司对煤炭营销工作的高度重视,将煤炭营销的统一做为整合后煤炭集团的首要举措,也是B集团能够顺利实现规模效应的重要成功经验。B集团下属贸易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目前已经与诸多上下游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该公司规模不断壮大的主要原因,也主要是得益于依托集团公司现有的营销渠道和良好声誉,集团公司在资源建设和渠道培养上不遗余力的关注,使得近几年公司获得了超长的发展。C集团自2002年起就开始探索煤炭销售与物流贸易的结合,在国内煤炭企业中率先提出了向煤炭物流服务企业转变的战略规划,B集团已经明确提出了将现代物流业作为公司的战略支撑产业,集团公司对煤炭物流贸易的持续关注,必将进一步推动现代物流产业的高速发展。

2.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煤炭营销统一管理的系统体系

三家集团做为国内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在集团成立之初,就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煤炭营销管理体系。不论是B集团成立的专业公司,A集团设立的营销中心,还是C集团最初成立的经营贸易分公司,“统一销售”制度都是集团公司始终支持的,无论市场还是组织内部怎样改变,这项制度都被坚持了下来。尽管三公司的“统一销售”制度运行之初,仍会遇到诸如组织磨合、跨区域协调难度大、属地纳税环节多等困难,但只要集团公司继续坚持“统一销售”不动摇,上述困难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调研企业公司规模的迅速扩张就是最好的证明。

3.在市场竞争中都发挥了突出作用

随着国内煤炭企业的整合重组,煤炭市场的竞争主体已经由原来的单个企业向集团化公司转变。在当前这种市场竞争环境下,原有单个企业在竞争中的劣势地位更加突出,而大企业集团无论是在资源保障能力还是对上下游企业的议价能力上,都不是单个企业可以比拟的。例如B集团,现在已经是国内冶炼精煤的最大供应商,尤其是对于下游钢铁企业来说,能否得到B集团的资源支持,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这在B集团成立之前是无法想象的事情。统一销售工作的开展,为B集团赢得了更多的市场话语权和市场空间,完成了资源向商品转换的最关键一环。

4.物流贸易的开展伴随着煤炭营销工作统一规划,快速发展,为企业的迅速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撑

深入分析所调研企业物流贸易工作开展的现状,A集团在煤炭贸易方面已经形成了利用国内、进口、出口三个市场,贸易与生产相互支撑的现代化物流供应链,随着诸多物流园区的相继建成,规模进一步扩展的基础已经成型,A集团将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作为B集团的下属贸易公司,在公司的统一规划中,截止2009年,已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超290亿元,占B 集团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了38%,物流贸易已经成为B集团公司的支柱产业。尤为突出的是C集团对物流贸易工作的支持力度,C集团对物流贸易工作不仅思路领先,动手较早,而且根据目前C集团的组织规划,分离后成立的国际物流公司负责人为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较平级的销售公司及物资公司负责人职务还要高,C集团对煤炭物流贸易的支持力度为物流贸易产业的做大做强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撑。

5.物流贸易工作以煤炭产品的贸易为基点和中心,与煤炭营销工作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通过对调研企业的分析,各企业的物流贸易工作开展的重心和中心,都是围绕着煤炭贸易来运转。以B集团来看,B集团下设两家物流贸易公司,目前两家公司主要业务都是围绕着煤炭上下游企业来开展,涉足的产业集中于下游的钢铁、焦炭以及为煤炭企业生产提供的机电设备和物资,形成了与煤炭行业密切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充分发挥了B集团的资源和市场优势,与B集团下属煤炭销售公司在市场上形成了资源和客户的互补,进一步拓宽了市场空间。A集团依靠着多年来在市场中建立的完善市场网络,打造了一条自煤炭生产源头到中转地,再到最终消费地的产供销供应链,实现了企业规模的扩大依靠贸易来拉动和支撑的企业创新目标,相信随着B集团煤炭资源整合进程的加快,公司打造的现代化物流产业链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C集团在物流贸易工作的部署上,以建设现代化煤炭供应链为目标,通过打造与煤矿、铁路、港口、航空等供应链各环节的战略合作关系,已经初步建立了具有现代物流服务规模的产业链集群,在集团内部,随着物流贸易规模的扩大,通过对组织的重新分工以及对职能的再次划分,销售、物资采购与国际物流三家公司竞合发展,共同将物流贸易工作向前推进。

四、调研企业煤炭营销和物流贸易工作带来的启示

分析调研企业的特点,在重组后煤炭集团的营销架构设计上,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启示:

1.建立完善的煤炭营销统一体系,提高企业产品市场定价话语权是大集团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随着国家能源发展规划以及产业政策的转变,煤炭企业的大集团趋势更趋明显,各省已经纷纷组建煤炭集团,煤炭市场中的供应主体已经由散、小的单个煤炭企业向集中化、大型化的煤炭企业集团转变。无论是钢铁行业,还是电力行业都在通过产业整合、资产重组争取煤炭采购定价权,煤炭企业的重组整合正适应了这种趋势。要想在煤炭市场竞争以及煤炭资源的获取上赢得主动,就必须充分发挥大集团统一运营的优势,只有建立了煤炭营销的统一体系,才能将大集团的协同效应和规模优势发挥出来,实现国家煤炭产业政策调整的初衷。

2.重组后的煤炭集团必须高度重视煤炭营销和物流贸易工作

从调研企业反馈的信息可以看到,大集团在成立之初就明确了煤炭统一营销和物流贸易重点开展的工作思路。在思想观念上,各级企业领导对该项工作都能充分理解和支持,通过强力推进逐步将统一营销工作纳入了正轨,发挥出了积极作用。在组织架构上,各调研企业都建立了与各自煤炭营销、物流贸易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组织运行结构,同时,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壮大,注重对组织架构的及时调整,保证了组织与业务的相互适应,发挥出了大集团统一营销和物流贸易的优势,促进了大集团工作的开展。具体到煤炭企业重组后的实际情况,建议可依托资源开采,在煤炭产地集中采购煤炭资源,扩大资源拥有量,通过加工、储存、运输控制物流渠道。利用完善的销售网络,扩大贸易量,迅速做大企业规模。

3.重组后煤炭集团的煤炭营销与物流贸易应采用专业化公司经营的总体思路

通过对调研企业的分析了解,在当前国内煤炭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整体环境下,只有建立起与市场化环境相适应的专业化市场机构,才能有效发挥出大集团的整体优势。为了有效规避集团内部不同单位的业务重复,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内耗,必须在煤炭营销和物流贸易的组织机构建设上,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总体思路,突出专业化、公司化运营的优势,在全集团内外形成一个声音、一个运作主体。

五、对重组后煤炭集团营销及物流架构设计工作的思考

参照调研企业的成功经验,要实现重组后煤炭集团煤炭营销及物流贸易工作尽快组建和运行的目标,必须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制定行动措施,切实推进这一工作目标的实现。

1.在营销观念的转变上,应通过加大宣教力度,务必使大集团上下思想统一,步调一致

有思想才有出路,重组后的集团内部应统一思想认识,转变低水平下的营销观念,充分认识到只有统一营销才有出路的市场现实,自觉与公司理念保持一致。对此,建议首先大张旗鼓地开展对重组前公司营销机构、销售网络、煤质煤种、重点客户等营销情况地调研,以此进行集中统一销售的宣传贯彻。使各重组前公司对重组后集团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保持清醒的认识,尽快转变自身的定位和角色,以便于大集团成立后煤炭营销秩序的有序衔接和稳定运行。

2.应及早设立专业化营销机构,理顺重组后煤炭集团的煤炭营销秩序

在首先摸清下属企业煤炭营销现状的基础上,按照“精简高效、专业分工、优势互补”的组织原则,应及早成立煤炭营销机构,充实相关营销人员,树立起“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煤炭营销新体制,确保在集团重组成立之初就开始运营,充分发挥重组后企业的协同效应,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3.物流贸易工作应与煤炭营销统一规划,为物流贸易工作的快速壮大提供一切有利条件

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是重组后煤炭集团的企业战略目标之一。因此打造与煤炭营销工作相互适应和支撑的物流贸易格局,借助煤炭营销的优质客户资源和销售渠道,以及下属企业已经成型的贸易营销格局,建议尽快成立专业化现代物流类综合公司。按照以煤为主,适度多元的战略规划,进一步明确煤炭贸易、物资贸易、国际物流三项工作在整体战略规划中的布局,充分发挥出重组后煤炭集团营销渠道广、市场信息丰富、营销网络布局完善的优势,通过营销与贸易的协同配合,尽快建成物流贸易的主渠道,实现企业发展的战略使命。

第5篇:物流工程专业概况范文

关键词: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整体设计;非对称;表皮;场所

中图分类号:TU249.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1-0024-03

收稿日期:2006-08-22

作者简介:钟力力(1975-),男(汉族),湖北武汉人,讲师。

现代保税物流中心建筑作为功能性较强的办公建筑,由于其公众性、高效性及文化性集中反映了所在地区科技水平与文化特色的代表性新建筑类型之一,因此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信息社会的今天,新的时代、新的科技环境,不断增长的对知识与信息的需求,带来现代物流内涵的拓展与变化;社会职能的不断更新、服务与管理的一系列变革,都对现代保税物流中心建筑的创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湖南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系湖南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已列入“十一五”期间重点扶持的产业发展项目和长株潭一体化合作范畴,是中南地区第一家(B型)保税物流中心(目前仅有上海、苏州两家)。项目选址长沙市经济开发区金霞物流工业园内,东抵芙蓉北路,南起靖港大道,西至新港大道,北至湘捞路,经三环线与京珠高速、107、319国道相通,毗邻霞凝深水港,依托长沙火车货运北站和黄花国际机场,处水、陆、空交通枢纽中心,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发展空间巨大。

保税物流中心规划用地100hm2,总投资约10亿元,建设规模35万m2,分两期开发,其中一期工程占地约47hm2,投资3.5亿元,主要建设中心综合办公楼、卡口、保税仓库、综合服务设施等;二期工程占地约53hm2,投资6.5亿元,主要建设商品展厅、配送与分销等物流配套设施。二期工程完成后将建设成为湖南省乃至中南地区最大的保税物流基地和重要的国际物流中转站。年货流量将达4000万吨,可实现保税仓储、国际物流配送、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进出口和转口贸易、口岸和退税、物流信息处理等六大功能,集海关、检验检疫、物流基地、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整合社会物流资源,搭建现代物流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平台。保税物流中心的建设是长沙乃至湖南省和中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对于提高企业资本运营效率、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中部崛起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高限定性、高要求、高关注度的设计任务。设计于2005年经过数轮方案招投标中标并确定实施;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在省市领导和国家海关总署关怀支持下,一期工程建设于2006年6月基本完成,7月封关试运行。在湖南省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的创作中,我们理清思路,把握设计方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1 整体的空间形态

保税物流中心规划用地100hm2,一期工程占地约47hm2,其位置与规模决定了设计首先关注如下问题:建筑形态以群体面貌出现,保证建筑风格的延续和统一。建筑与环境采取了整体设计的构思,空间形态上对建筑实体与建筑之间的虚空间给予了同等重视,办公楼、卡口、广场等都是群体中平等一员,平等地参与场所的物质构成,都对建筑群体秩序的定位起作用。从场所角度,特别强调群体秩序的平等意识和整体性;如果说有中心,那么中心是非对称的保税物流中心和围绕它的环境景观,这种“虚实转换”的作用使整个环境摆脱了实体的排它性而充满了虚空间的平等自由,营造出现代物流中心可参与、可交流的环境氛围。简单形体的渐变叠加、穿插打破,理性的构成形态是出于多种因素的综合考虑,它使这个环境带上了明显的标志性,与人的多样的行为方式紧密联系。

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平面布局充分考虑了对外部环境的呼应和整合效果,建筑对保税物流中心主人口及西南角十字路口做出反应,针对两个重要节点处理形体、形成、并重点塑造以期对区域景观做出贡献,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地标性建筑。由于中心内部以后将实行智能化、全封闭的管理,人车分流组织在中心外部就必须解决,外部广场采取了“3+1模式”,三个步行的绿化广场和一个车行的入口广场使办公区和卡口报关区得到有机分隔而不是分离。步行广场中心广场尺度最大,以水景和主题雕塑居中,周围绿化布置,与办公楼形成轴线、虚实对景;另两个绿化广场向城市方向依次变小,形成建筑空间向城市空间的过渡,整体空间形态呈现出一种序列和渐变,加强了整体空间形态的叙事性;同时,三个广场的主题雕塑与中心办公楼采用整体设计的方法,采用的是相同的几何元素和构成手法,景观雕塑与建筑形态呼应,加强了空间形态的视觉整体性。生态景观结合建筑空间成为整合空间形态的核心和灵魂。绿化广场与中心办公楼、卡口等有机结合,共同形成生态化环境主体,摒弃以往硬质铺地加超大尺度草坪的非人往空间模式,从注重构图转变为关注空间形态的整体性。这里,人工与自然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也正是通过对实空间与虚空间的整体化构思,空间形态以一个整体与人的行为产生互动,与人相互影响、相互调节,最终,空间成为富有特色、满足功能、充满认同感的场所。

从注重构图转变为关注空间形态的整体性。从总体角度确立以整体空间形态为中心、以整体空间形态为目的设计理念,并贯彻始终。

2 非对称的单体形态

建筑单体形态往往是业主乃至公众关注的焦点,这里,非对称形态源于功能复杂性、环境多向性、形象多样性的多重理性思考。一方面,非对称形态使保税物流中心建筑形态表达更加自由,能更好地结合内部功能,不同的功能空间、交通体系等在外部形态上得到如实的反映;非对称形态对周围的不同环境针对性地作出回应,如:对城市方向,转角采用高大深色体量形成视觉焦点、对保税物流中心卡口采用白色体量结合柱列的方式减弱相互干扰并强调层次和尺度感、对保税物流中心内部方向采用锯齿形与周围环境取得协调并向城市道路过渡;另一方面,非对称的形态本身多样变化更直观地表达出保税物流中心建筑多样、开放的一面。

针对复杂功能和场地特征而得到的特定的非对称形态使得建筑具有了造型的独特性,从而形成自身的可识别性。非对称的形态布置不仅仅是平面上,而且在剖面设计和立面设计中也得到贯彻。这使“非对称”这一设计要素成为单体形态的关键点,也是高度不高、规模不大的中心办公楼成为标志性建筑的重要因素。从外部环境到内部功能等诸多方面,非对称的处理积极地回应了人的视线、行为等不同影响和要求,建筑通过非对称形态与环境结合更为紧密、使内部功能布置更

加合理。

保税物流中心非对称形态最后还表现为多种视觉关系之间的对比:水平与垂直形态的对比、封闭与通透的对比等。这种对比几何空间关系的表达,最终使得建筑和环境具有更强的可读性,也使得建筑空间与环境景观融为一体。

3 表皮的多重表达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高密度化,建筑表皮的处理作为建筑与城市的界面被我们赋予了更多的表达内容。表皮处理也是中国建筑走向“精致化”的一个重要方向。设计在这方面作了有益探索。建筑外观除了选用石材表达物流中心建筑理性、整体、高效的特点外,局部还采用了黄色铝型材的双表皮设计。一方面,铝型材的表皮肌理结合色彩准确地表现了物流中心“集装箱”的设计概念,很好地契合了物流中心这一主题,也与整个环境特征吻合,使得场所特征也成为建筑特征,让“集装箱”的独特肌理和色彩成为整个环境极富特色的元素和标志。另一方面,铝型材的黄色与建筑外部的白色、黑色石材形成色彩上强烈对比,使得建筑具有较强的视觉张力。大胆的色彩设计结合保税物流中心几何化的形体带来多变而丰富的效果。再者,黄色铝型材的双表皮设计成为建筑实体同外部环境之间的过渡层次,既是内部景框、又是外部景观:内外通透、交融感非常好。铝型材等距排列在立面形成外表皮,在不影响采光的同时,遮挡灼热的直射太阳光;双层表皮之间形成空气间层,通过空气流动,有效通风、降低室内温度,形成健康的小气候,有效提高保税物流中心建筑空间的热工性能,节约能源。此外,横、竖铝型材的对比强化了材料的几何化布置和多样性的表达,让人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理性、秩序、高效。

我们注意到,表皮正成为现代建筑设计材料运用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但是,这次设计亦给我们新的提示:表皮的多重表达应同主题表达、空间处理紧密结合,没有空间的巧妙摆布,单纯的表皮并不能成为有机景观。

4 景观处理的多向性

作为一高要求、高关注度的设计任务,我们不断思考景观处理的方式。由于建筑要满足低规要求,不超过24m,因此,在高度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强调建筑作为城市景观的多向性和变化,通过局部形体处理增强建筑的识别性与标志性。平整与通用的空间体系带来平直、通畅、空透的建筑形象,既大气庄重,又不失亲和力。夸大拔高的交通空间在立面上形成了夸张的戏剧性效果,成为视觉上的焦点,同时又提供了转角的变化与过渡。为了体现保税物流中心的定位,我们希望建筑保持各个角度的观赏性和多样性,表现出与环境的结合关系。建筑的功能空间和辅助空间结合材料肌理、色彩等采用对比手法,选用透光性良好的白玻与石材的组合来构成外墙围护体,局部配之以双层表皮的铝型材,整个外立面丰富细腻;对垂直交通体的转角布置、实体强化处理,使之在多个角度成为造型表现的重点,也使整个视觉景观步移景异,空间流动。

在视觉多角度方面,我们没有使用过多的符号,而是运用体块、线条等简单元素,进行点、线、面的叠加,穿插处理,形成诸多明快的对比关系;直与折、疏与密,以及方向感的对比等,表现出很强的构成感。强化的现代风格表现出契合简约理性的多向构成美。

5 结语

回顾起来,整个设计的过程始终在理性的分析下进行,在满足复杂使用功能的同时,探索了如何从空间形态、表皮、景观等多角度塑造具有场所感的空间环境的可能方式。而建设的过程则是高效率的过程,期间也经过些许曲折,如:建设工期压缩、临时调整功能布置、天气恶劣(台风、暴雨不断)等;所幸的是,建筑设计大的构思基本得以贯彻并实现。这是经历了一个高强度的设计、建设过程后还值得欣慰的地方。那些在设计中未能实现的想法,还有一些未尽人意的部分,激励着我们做进一步的探索与尝试。

工程概况

建设地点:湖南省长沙市经济开发区金霞物流工业园

设计单位: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

一期工程(中心综合办公楼、卡口、保税仓库、综合服务设施等)占地面积:约47hm2

完成建筑面积:中心综合办公楼10156.8m2;卡口1818.8m2;保税仓库5600m2等

项目设计:

建筑专业:钟力力

结构专业:何照明

给排水专业:郑少平

电气专业:仇日佳

暖通专业:黄文胜

景观专业:廖艳红

第6篇:物流工程专业概况范文

关键词:乌鲁木齐北站 专用线 整合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乌鲁木齐北站(简称乌北站)作为乌鲁木齐枢纽内重要的货运站,自治区所属的各大仓库都坐落于乌北站片区,共有26家企事业单位的42条专用线与车站衔接。其中,大部分专用线资源闲置、效率低下、各自为政、货源分散、装卸方式落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铁路运输需求。同时,现有铁路专用线给城市景观、交通和环境等造成较大的影响。乌北站专用线的整合势在必行,这对提高铁路运输效率,适应城市更新和园区物流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2.概况

2.1枢纽现状情况

乌鲁木齐铁路枢纽,东起兰新铁路的芨芨槽子站,西至兰新铁路的三坪站,目前枢纽内只有一条铁路干线(兰新线)从东向西贯穿其中,另外从乌鲁木齐西站东端咽喉引出三条支线:北疆支线(芦草沟支线)、六道湾支线、小黄山支线,形成了一条干线、三条支线的枢纽框架。枢纽东西长约49公里,南北宽35公里。枢纽内现有车站13处,其中客运站1处(乌鲁木齐)、编组站1处(乌西)、货运站2处(乌北、乌东),中间站9处。

2.2枢纽规划情况

根据规划,兰新第二双线、乌鲁木齐至准东(将军庙)、哈密至将军庙铁路引入枢纽。枢纽内设一主一辅两处客运站,改建既有乌鲁木齐站为辅助客运站,在既有兰新线二宫车站站址规划建设新客站为主要客运站。按照“集中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原则,整合枢纽货运系统布局。拆迁既有乌鲁木齐站、二宫车站货场,将货场作业迁至乌北车站;在三坪车站规划建设集装箱中心站;乌北车站为枢纽内主要货运站、设货运(物流)中心,乌东车站为枢纽货运站。

2.3乌北站既有设备概况

乌北站是新疆境内主要的铁路货物运输集散站,是局内的二等货运站。日均装卸车数310辆左右,货源吸引范围以乌鲁木齐地区为主,遍及南北疆各大厂矿企业,在促进边疆物资流通、经济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站位于北疆支线上,站房位于线路左(北)侧,东端衔接有小黄山支线。现有到发线5条(含正线1条)、调车线4条,到发线有效长650米。现有货场1处,共衔接26家单位的42条专用线。

2.4乌北站既有专用线使用情况

乌北站共有专用线42条,建设历史悠久,大多是计划经济年代产物,目前在铁路货运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

目前专用线装卸线有效长最长600多米,最短的仅有50m,均不能满足整列装卸的要求。装卸线有效长共计12.8km。各专用线企业拥有大量的仓库、货场和装卸设备等资源,总占地约5500多亩,专用线密度仅为0.0023km/亩。

2.5乌北站铁路专用线存在的问题分析

乌北站衔接的42条专用线,在区域货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长期承担着乌北站近80%的装卸车作业量,但受专用线现有场地、设备、人力机械、管理运作等条件限制,目前基本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铁路运输需求。2012年,铁路专用线发送货物总量697.07万吨,到达总量273.65万吨,发送总量423.42。除北站铁路货场外,运营专用线平均年货运量26.8万吨/线,货运量相对较低。铁路专用线存在小、散、乱等问题,主要体现为:运输效率低下,货物装载质量难以控制,超范围办理货运业务,专用线产权归属混乱,作业相互干扰,对城市路网及道路交通影响较大,铁路专用线沿线影响安全行车因素较多,布局分散,占地面积大,物流仓储设施落后。

2.6专用线整合的意义

2.6.1提高铁路运输效率

整合既有专用线,充分发挥铁路装卸设备能力,提高专用线运输效率,缓解目前车站能力紧张、点线能力不配套的现状。专用线整合后,按照集中装卸、集中配车的运输组织原则,完善直通列车开行组织方案。

2.6.2有利于发展现代化物流

将货物运输与仓储物流相结合,鼓励大型物流企业参与。规划整合位置选址应靠近仓储物流集中区,缩短与货运需求产生地之间的距离,降低货运成本。

2.6.3有利于快速集散

整合选址应该远离城市中心,靠近快速过境及对外通道,减少货运车辆对城市的干扰。

2.6.4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

乌北站片区铁路专用线整合规划,要有利于区域社会经济有序开发建设;有利于城市规划统一考虑、统筹安排,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规划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建设用地弥足珍贵,专用线的整合对节约集约用地意义也非常重大。

3.整合方案研究

根据开发区产业发展及相关规划,结合乌鲁木齐铁路枢纽和北站货场改造方案,主要研究了以下整合方案。

3.1方案一(依托乌北站货运中心整合方案)

3.1.1方案概况

乌北车站北侧规划新建货运(物流)中心,该货运(物流)中心是对乌枢纽内货运系统进行的整合、梳理,包括了既有乌鲁木齐站货场、既有二宫多元化专用货场以及三坪、乌西等车站既有货场拆除还建部分。货运(物流)中心按照5束10条货物装卸线总规模规划布置,货物装卸线均按照贯通式、满足整列到发要求设计,货物线有效长满足880m、有效装卸货物长度满足780m布置,占地共706亩,铺轨14.9km,铁路投资估算约5.7亿元,远景年运输能力可达到2000万吨规模。

本方案依托北站货运中心对专用线进行整合,仅保留有军事要求、特殊需要以及满足整列运输条件的铁路专用线,考虑共整合20家企业的,共计28条专用线,基本实现北站公路以南的专用线全部整合。乌货运中心建成后不仅可以满足原货场的运输需求,还满足了北站片区专用线所运输的所有货物品类及运量需求,届时各专用线的运量将大幅缩减。所以本方案考虑北站片区专用线企业依托北站货运中心的建设,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下,进行产业调整,关闭现有运输能力小,效率低的铁路专用线及仓储设施。在拟建乌北货运中心以北建设大型、现代化的物流仓储基地,增强企业竞争力,共同推动区域内物流仓储产业的发展。

3.1.2优缺点分析

优点:满足区域内的城市发展规划;与乌鲁木齐铁路枢纽改造总体规划相吻合。新建物流中心装卸区与乌北站横列式布置,可充分利用既有北站的到发线、调车线等相关设施,提高铁路运输组织效率;铁路装卸区、物流、仓储用地较为集中,土地利用最大化;铁路装卸区与物流、仓储区都位于北站公路的北侧,减少了短途倒运和对北站公路正常运输的影响。

缺点:本方案专用线整合涉及铁路、政府、专用线企业三方面的利益,实施操作过程具有一定的难度。

3.2方案二(关停年运量较小的铁路专用线方案)

3.2.1方案概况

本方案根据现场调查,除有军事要求和特殊要求的专用线外,将年运量较小(小于10万吨)、线路条件较差、装卸设置落后、对环境污染较大的企业专用线进行关停,拟关停企业专用线7家。

3.2.2优缺点分析

优点:关闭个别运量较小的企业专用线,实施难度相对较小,便与操作;实施时间短,短期见效快。

缺点:本方案专用线整合涉及政府、专用线企业等方面的利益,实施操作过程具有一定的难度;整合专用线后,没有根本解决铁路运输问题,区域内仍有大部分专用线运行,任然造成土地分割严重,没有起到土地利用最大化、集约化的要求。

3.3方案三(企业合作共同改建既有专用线半列方案)

3.3.1方案概况

本方案在北站公路南侧(原专用线所在区域)500m范围内,根据各企业专用线到发货物的品类、运量,结合既有专用线线路条件,整合建设综合装卸区。

本方案改造既有北站西咽喉区后,与有乌西乌北联络线并行,平交北站公路后,引入北站公路南侧既有友好利通物流有限公司专用线,整合改造原装卸线,按照7条贯通式货物装卸线规模规划布置。由于受坡度及用地限制,装卸线按半列到发要求设计,货物线有效长满足450m、有效装卸货物长度满足400m布置。铁路占地共460亩。

本方案整合企业标准和方案一向同,仅保留有军事要求、特殊需要以及满足整列运输条件的铁路专用线,考虑共整合19家企业的,共计24条专用线。

3.3.2优缺点分析

优点:规划区域在既有企业用地范围内,没有占用农田,新增用地较少,符合区域规划,占用土地均为规划仓储物流用地;整合后优化了铁路专用线的运输组织模式,提高了运输生产效率;装卸区、物流、仓储用地较为集中,土地利用最大化;铁路装卸区和企业仓库均位于北站公路的南侧,减少了短途倒运和对北站公路运输的影响。

缺点:线路技术标准较低,与方案一向比运营距离较长,线路坡度较大;本方案的整合涉及的专用线企业较多,占用相关企业的用地,组织协调工作较为困难。

3.4方案四(企业合作共同改建既有专用线整列方案)

3.4.1方案概况

本方案在北站公路南侧(原专用线所在区域)900m附近,根据各企业专用线到发货物的品类、运量,结合的既有专用线线路条件,整合建设综合装卸区。

本方案为满足铁路运输组织需求,提高运输效率,装卸区设置满足整列条件,并且装卸区两端均与乌北站到发线连接。整合改造原装卸线,按照4条贯通式货物装卸线规模规划布置。货物线有效长满足850m、有效装卸货物长度满足800m布置。铁路占地共530亩。

3.4.2优缺点分析

优点:规划区域在既有企业用地范围内,没有占用农田,新增用地较少,符合区域规划,占用土地均为规划仓储物流用地;整合后优化了铁路专用线的运输组织模式,满足于整列装卸要求,并且两端与乌北站接轨,运输组织便利,减少了调车作业次数,提高了运输生产效率;装卸区、物流、仓储用地较为集中,土地利用最大化;铁路装卸区和企业仓库均位于北站公路的南侧,减少了短途倒运和对北站公路运输的影响。

缺点:线路技术标准较低,运营距离最长,线路坡度较大;由于两端与车站相接,占地面积较大,并且对区域内土地切割较严重;本方案的整合涉及的专用线企业较多,占用相关企业的用地,组织协调工作较为困难。

4.研究结论

通过综合研究分析,方案一(依托乌北站货运中心整合方案)不仅满足城市总体规划和乌鲁木齐铁路枢纽总体规划要求,而且充分利用了既有车站资源,提高铁路运输组织效率。铁路装卸区、物流、仓储用地较为集中,土地利用最大化。物流中心占地仅706亩,区域内铁路密度提高了10倍,达到0.02km/亩,运输能力提高了2倍。方案实施后规划铁路装卸区与物流、仓储区都位于北站公路的北侧,减少了短途倒运和对北站公路正常运输的影响。并且原铁路专用线区域内约5500多亩土地可做整合开发,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所以本次研究推荐依托乌北站货运中心整合方案。

参考文献:

[1]匡旭娟、荣朝和.基于精益管理的铁路专用线整合分析―以乌北站专用线整合为例.2007年铁路运输系统分析与物流技术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

第7篇:物流工程专业概况范文

项目背景

从吉野家母公司――香港洪氏企业集团的整体战略来看,过去的物流中心无法适应公司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国内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香港洪氏企业集团做出了三项举措:1、在北京建立洪氏企业集团快餐连锁业总部,控股并管理遍布全国的快餐连锁分公司。2、加快发展快餐连锁业,计划到2009年全国拓展450家店,就业人员达10,000人,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其中北京开店150家,就业人员4,000人,上缴税金1亿元。3、洪氏企业集团决定把轻工产品的生产制造基地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北移至渤海湾地区,并在北京成立轻工制造贸易集团,把采购、物流和管理中心设在北京。

吉野家过去的物流中心位于北京丰台区樊家村特菜基地二厂,在南三环与南四环之间,有运作人员近40人,其合作伙伴是公司的长期蔬菜供应商。另外,吉野家在大红门还有外租冷库300多平方米。

据了解,老的配送中心使用了大约10年时间,其冷库和常温库的硬件条件比较简易,有些场所需要重新设置,比如工作休息间、更衣间、淋浴间、消毒池等等。不仅如此,由于早期没有考虑到近两年开店速度这么快,物流中心的面积不够使用,有时会出现断货缺货。举例来讲,某种原材料正常情况下应该两天到货一次,但因为库房面积不够,只能要求供应商天天送货。因为库房没办法储备最低安全库存量,而采购不可能完全准确预估销售量,稍有缺差,旺销季节就会出现门店订不上货的情况。另外,由于过去吉野家的物流分散在三地,互相之间常需要进行短驳,不便于管理。并且,老物流中心位于北京南三环与南四环之间,根据北京的城市规划,迟早会搬迁到距离城区更远的地段。

因此,为了解决当时配送中心存货面积紧张、加工间加工能力受限等诸多问题;也为了给吉野家快餐业的迅速拓展和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有力支持;同时提升配送中心物流管理水平,适应行业快速发展,以及适应北京市长远区域/功能规划,吉野家决定启动新物流中心项目。

项目需求及实施过程

吉野家新物流中心项目负责人为业内资深物流经理人、现任吉野家北京物流中心经理王东岳。据她介绍,启动新物流中心项目最重要的目的即在于寻找到合适的物流战略合作伙伴即物流中心供应商,建立新的物流配送加工中心,支持公司未来10年的企业发展计划。

对于新物流中心的功能,在项目启动之初就已基本明确。从整体来讲,新物流中心应该能为吉野家快餐有限公司提供覆盖以京津冀地区为主、东北地区为辅的物流配送服务;能够为吉野家品牌、DQ品牌及新品牌进行货品运输、配送、加工、包装以及储存;能够进行先进的常温及冷藏/冷冻仓库管理。从管理上看,新物流中心应该能够支持公司建立新的物流标准操作流程(SOP);能够支持并完善信息系统使用;能够支持引进KPI指标考核,改善并提升物流中心整体运作效率。

从具体需求来看,以库房为例,新配送中心需要为未来几年公司业务拓展做出面积预留;需求面积中应包括进货区、发货区、拣货区、退货区、叉车充电区,特别是食品配送中心的发货区和拣货区使用频率较高,须注意做好规划;大米是主要存储产品,需要通风良好;加工间应分别设置牛肉切片加工间和爆米花加工间;加工间及冷藏库/冷冻库应为一体;等等。

对于新物流中心的运作模式,吉野家一开始就确定为采用租赁方式由合作方按需新建配送加工中心,吉野家常年租用。

因此合作方的选择非常重要。当时,吉野家综合各项考虑,对合作方提出了以下评估要求:1、适用性:解决加工间排污/上下水等设施改造问题;2、经济性:不动产投资最好由乙方承担;3、一体性:常温/冷藏/加工间一体化;4、风险性:用地或仓储为正规规划;5、扩展性:满足未来发展规划及与多品牌共同成长;6、便利性:交通/位置适宜:7、专业性:第三方物流公司有专业仓储规划能力和外包能力。另外,企业资质和综合成本也是能否合作的很重要的因素。

根据吉野家的计划,新物流中心项目的总实施过程大体分为如下阶段:

1 根据项目一体性要求,前期重点考察排污设施、仓库用地的合法性等;

2 参考重点指标进行评估阶段、备选阶段、价格谈判阶段;

3 进入规划阶段、新建或改造阶段;

4 最后逐步进行仓库外包―人员外包―运输配送外包―整体外包。

物流中心概况与主要流程

吉野家在东北、深圳和香港都有配送中心,目前的北京物流中心可算得上全国最先进的物流中心。吉野家新物流中心位于北京南六环线上,总面积8000多平方米,主要有三栋建筑。

第一栋为物流中心办公区与爆米花/DQ蛋糕加工间,此外还有研发室、检验检疫室、理化实验室等等,面积大约2000多平方米。

第二栋为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常温库。常温库配有洗篮间,以做清洗货物周转箱使用,目前尚未启用。

第三栋为整个物流中心的核心建筑,即低温库和牛肉加工间,面积大约为2000多平方米。此栋建筑90%以上都是冷库,包括2个大冷冻库、3个冷藏库,其中有直接连接加工间的,也有直接连接出货区的。冷库部分从零下25℃到常温区划分了4至5个温度层,10多个隔间,其中牛肉加工间的温度大约在10℃至12℃之间。冷库库区所有码头均为全封闭式码头,车辆和库区气密衔接,以保证货物在同温层区域进货或出货时,冷链不断链。另外建筑外部设有隔油池,以导流牛肉加工剩下的液体。

除此以外,物流中心还设有储存酒精气罐的危险品库和消防水池。

吉野家北京物流中心主要负责为包括北京、廊坊、石家庄在内的大北京区的130多家门店配送,其中吉野家门店80多家,DQ冰淇淋店约40~50家。

目前北京地区采取日配三班方式,配送车辆大约有40辆,基本是定点、定线、定人方式完成。外埠地区采取定期配送。日常设备配送采用常温车,其余全部为冷藏车。

收货情况为,国外采购产品比如原汤,每月以集装箱送至物流中心;国内采购产品的80%每周以整车或零担配送,其余20%为每日以整车或零担配送。平均每天有10家左右供应商送货。

依据吉野家目前和未来几年的进出货量,冷库区设计了2个大车月台,6个小车月台。大车月台供供应商送货用,小车月台配送门店出货用。

吉野家门店没有物品采购权,

只有领用权。大到各种食品设备,中到各种原材料,小到牙签、垃圾桶、清洁精等,所有物品都必须向物流中心订购。因此物流中心的货物种类繁多。其中,冷库区品种较少,而常温库里有1000多个品种,主要分为食品、用品、促销品和设备四大类。食品包括大米、饮料、小菜等;用品包括纸杯、纸巾、勺子以及办公用品等;促销品包括会员卡、促销页等;设备包括送货用的自行车等。配送物品基本都以最小单位拆零,比如一家门店可以订多少组纸杯、多少组。因此订单的拆零量相当庞大。库房作业目前分为白、夜两班,一班一组两个人以摘果方式拣货。

项目亮点

吉野家新物流中心项目有两大突出的特点:一是其建筑采用了领先的冷库设计方式,二是采用了在国内尚不多见的合作租赁模式。

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者北京启达乔泰咨询有限公司,是台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李彦杰先生筹组统合,由国内知名企业之高级主管所合力创办。公司已有20多年为常温/低温物流中心、生鲜食品加工中心提供工艺规划设计、工程监理顾问、营运顾问的经验。

北京启达乔泰咨询有限公司为吉野家新物流中心提供了整体冷链工艺的规划设计、设计院图纸审图、制冷系统工程承包、库板工程承包、货架系统工程承包、其它低温工程项目施工指导等服务。

从设计施工等硬件上看,该项目闪光点主要在于物流中心内囊括了牛肉加工车间、冰淇淋加工车间、爆米花加工车间、面包蛋糕及冷冻面团加工厂等多个生鲜食品加工厂;并且该项目依照台湾及国际标准进行工艺设计,依国际标准施工,因此,无论其结构及低能耗下的使用寿命均大大优于国内现有冷库。

比如说,物流中心建筑采取了防止冷库墙体中结冰的处理方式。因为地下水有虹吸现象,当温度低于零度时,虹吸上来的水会在墙体里结冰,冰块膨胀,易磨损冷库墙体。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吉野家的冷库地层里装有温度感知器。当温度低于零度开始结冰时,温度感知器发出预警,因为在墙体外侧的地面有凹槽,装有通风管,这时可以用鼓风机对着通风管吹风加热,热风通过通风管上的小洞吹到墙体中化冰。而目前常规的处理方式是在冷库底下再下挖两米多铺上地下气砖。与常规方式相比,这种新方式更加方便可靠并且节省材料。

在物流中心运营模式上,吉野家和北京华源之星签订了长期租赁合同。据业内人士分析,比起现在国内很多企业自己拿地、自己投资建设物流中心的做法,此种操作模式益处更多。首先对于物流中心租用企业来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产品经营上,而非建设物流中心,把物流中心的建设外包出去,一可以避免自己牵扯过多的人员和精力进去,二可以不用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在基础建设上,从而盘活资金用于发展核心业务。其次,对于物流地产商来说,虽然提供定制化的物流设施要求更多更高,但一可以提升自身的形象和对物流地产的专业管理能力;二是虽然一次性投入大,但回报稳定,风险低,几年之后便可收回成本。

目前吉野家北京物流中心运营良好,其物流经理王东岳表示,现在的物流中心满负荷运作可支撑400家门店,保守估计可满足企业5年之内的发展需要。若吉野家发展速度很快,那么3年之后,将启动物流中心二期项目。

关于吉野家

北京吉野家快餐有限公司隶属于合兴餐饮集团,合兴餐饮集团是母公司香港洪氏饮食集团为发展、提升中国连锁餐饮而组建的餐饮专业经营企业。香港洪氏饮食集团由洪氏家族的私人控股公司组成,其成员主要包括合兴油脂有限公司、永恒公司和合兴餐饮集团。

合兴餐饮集团作为于香港洪氏饮食集团成员之一,专责经营国内的食品餐饮相关业务,目前主要成功项目包括:吉野家连锁快餐、DQ连锁冰淇淋等餐饮品牌、

1991年,国内第一家吉野家在北京开业,直至2000年,北京才开出第6家吉野家。虽然时隔九年才有六家门店,但此后吉野家却进入了快速成长期,从2001年开出第一家门店开始,到2006年已开出第52家,最近几年开店速度有快无慢,其踪迹也从北京扩展到了天津、廊坊、石家庄、沈阳和大连,甚至内蒙古。

第8篇:物流工程专业概况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结构

1.电子商务的课程设置概况

电子商务专业在不同高校里课程设置有很大区别,一些院校计算机相关课程较多,一些院校工商管理课程比较多,还有一些院校信息类课程比较多。混乱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以及学科的发展。

2.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的体系结构

关于电子商务专科的课程设置的探讨,我们可以从电子商务的概念出发。事实上,我们可以把电子商务理解成四个字“电子”和“商务”,电子商务便是企业商务活动的电子化,即通过电子手段进行的商务活动。所以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我们也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考虑:商务与电子。 即我们可以把电子商务的课程设置分为两类,一类是商务类课程,另一类是电子技术类课程。

3.商务类课程

所谓商务类课程,便是和企业商务活动与管理活动相关的课程,为了总结出一个有逻辑性的课程体系,我们从企业的角度去思考,理解企业我们可以从现实中的经济体系去理解,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企业是物品与服务的提供者,同时,在生产要素市场企业是生产要素的需求者。这样企业的主要活动我们可以认为是采购,生产与销售。同时企业为了组织它的活动,就必须要有人力资源,资金和生产资料的支持,所以企业的组成便是人、财、物。

总结以上叙述,从静态的看企业是人财物的组合;从动态的看企业从事进销产的活动。所在,以此推论,我们又可以把商务类的课程,分成几类,一、人、财、物的管理类商务活动;二、采购类商务活动;三、生产类企业活动;四、销售类商务活动。

同时由于企业的商务活动会产生两个市场间物品与劳务以及货币与信息的流动,这个时候又产生了三类商务活动,即,五、物流管理活动;六、资金流管理活动;七、信息流管理活动。

而广义的电子商务便是对以上七类商务活动的电子化,所以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首先要懂得以上七类商务活动的管理,然后再研究通过现代电子手段来实现。这样,我们就可以把电子商务的

商务类课程,细分为如下七类课程:(1)人、财、物的管理及其电子化类课程:《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等;(2)采购管理及其电子化类课程:《供应链管理》《商务谈判》等;

(3)生产管理及其电子化类课程:《生产运作管理》等;

(4)销售管理及其电子化类课程:《市场营销》《网络营销》等;

(5)物流管理及其电子化相关课程:《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

(6)资金流管及其电子化理相关课程:《网上支付与电子银行》等;

(7)信息流管理及其电子化相关课程:《电子数据交换实务》等。

4.电子类课程

所谓电子类课程,便是现代通信,计算机技术相关的课程。我们可以这类技术分为四类,即一、信息存储技术;二、信息处理技术;三、信息交换技术;四、信息表现技术。其中:

(1)信息存储技术相关课程:《数据库技术》等;

(2)信息处理技术相关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软件技术基础》《网页与网站设计》等;

(3)信息交换技术相关课程:《计算机网络》等;

(4)信息表现技术相关课程:《网页与网站设计》等。

5.课程体系结构图

综上所述,我们把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进行了细分,同时各个类型的课程之间有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是一个的统一整体。为了把这几类课程的相互关系系统化的描述出来,我们总结出了以下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结构从上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电子商务专业各类课程在企业管理运作过程中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这个使得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从分散且混乱的课程体系统一到了这样一个系统性的体系结构图中。

图1 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结构图

6.总结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结构图》深刻而全面的概括了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结构。(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经济与管理工程系;四川;成都;611731)

参考文献:

[1] 沈洪敏.对电子商务定义与概念的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第20期.

第9篇:物流工程专业概况范文

其实对于新的质押监管员来说开始最难处理的是人际关系,它包括同事间的人际关系、与企业相关人员的关系等。因为在学校我们同学之间没有什么利益冲突,我们可以“相濡以沫”。但是,现在我们是在社会上,同事之间可能存在利益冲突、与企业之间就更少不了利益关系了。这不是在学校这是我们第一次真实的面对社会,可以说是第一次上战场,当我们第一次与敌人真刀真枪的时候难免会有许多不良反应。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就像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是一样的。

俗话说“熟能生巧”对于那些各种帐据来说,只要掌握了处理方法以及技巧,平时多练习就会很快掌握。对于怎么与企业人员沟通、协调等这些问题我认为关键是我们平时与什么样的人打交道,我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否过关,还有就是你的思维能力,对于这,只要我们平时多和各种各样的人交流,时间长了,自然我们就会处理好这种事情。

质押监管业务看似复杂紊乱,但只要掌握好其工作的流程及要点便可轻松完成每天的工作。我们在对质物盘点的时候,首先划分出区、垛,对其进行编号,做到在盘点的时候准确、方便,又可以使得银行人员来核定质物时详细、明了。对型钢的各种规格、理论重量、数量等准确统计,便于盘点完后进行计算、核查。

在监管点上,我同样得到了不少的在职培训,通过QQ的聊天记录,公司的信息,让我清楚了三级巡查的概念,清楚了上墙资料的用途,清楚了公司工作及要求的规范化,清楚了公司考核人员的标准,更让我清楚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

做到每天准确盘查质物,每天认真做完账目,每天不定时巡查仓库,每天时时跟踪出库,每天按时反馈数据,做到在岗位上尽职尽责,真正做到日日清、周周结、月月毕。

通过实习,我收获颇多,首先是让我掌握了质押监管业务,另外便是让我从一个学生成长成为了一名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工作者,还有就是让我接触到了学校以外社会上的东西,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市场竞争、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怎样面对和在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下怎样于一个完全陌生的人际沟通,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成熟和老练。

不过,现实我们都可以看见,我也知道自己也存在着较多的不足,尤其是社会工作经验不足。但我相信,在自己的努力下,在公司领导的关怀下,在师兄师姐们的帮助下,我将会继续向前。

物流实习心得体会2通过这次短暂的实习,我真的学习了很多东西。记得在一个月前,我在学校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参加着一场场的招聘会,毫不夸张的说是捧场必到,但是很迷茫,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看见大家去参加招聘会,自己也就去了。在一次一次的投简历,又一次一次被淘汰后,渐渐地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整个人很沮丧,后来开始不去参加招聘会。之后,通过学校老师的推荐,存着试试看的态度,和其他几名同学一起来了X物X流,当时对XX很不了解,只知道是一家物流公司,由于学科有涉及物流,自认为自己很了解,所以就踏上了去XX物流的旅程。

来到公司的前两个星期进行了有关物流整个流程的学习,感觉一切都可以,可以进行操作了,当时很兴奋,想要一展身手,坐到电脑旁时,我就愣住了,我要干什么,我要怎么干,无措、茫然感席面而来,就在这时,我们师傅过来告诉我怎么做,一步一步的教我,告诉我慢慢来,熟悉了就好了。在接下来的几天我犯了很多错,影响了整个工作的进度,但大家并没有抱怨,而是告诉我怎么做,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错在了那里,日子就这样在互帮互助中度过,我也越来越喜欢这里的生活。

对于XX,刚开始也是很陌生,听都没听过,但不代表他的实力不行,XX是一家白手起家的大型物流公司,它是以冷链、化工、普货为主的物流公司。在XX的这段日子,让我感触很深,在工作中,我发现了自己的缺点,自己的不足。我以前认为物流就是送货的,但到了XX我才意识到自己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物流远远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它由客服、运营、仓储等部门组成,它的运营就像一个九连环,环环相扣,每一个部门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需要大家相互的协作,在这里我学会了沟通。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我的老师,是我学习的榜样。

物流实习心得体会3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物流管理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

毕业实习能够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物流管理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手机版进而生存发展。

刚进入实习单位的时候我有些担心,在大学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知识与实习岗位所需的知识有些脱节,但在经历了几天的适应过程之后,我慢慢调整观念,正确认识了实习单位和个人的岗位以及发展方向。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现实,改变和调整看问题的角度,锐意进取。

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有朝一日,那些成才的机遇就会纷至沓来,促使我们成为物流管理专业公认的人才。我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物流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我作为一名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有幸参加了为期近三个月的毕业实习。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经过了大学四年物流管理专业的理论进修,使我们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了根本掌握。我们即将离开大学校园,作为大学毕业生,心中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做好自己专业发展、如何更好的去完成以后工作中每一个任务。本次实习的目的及任务要求:

1.1实习目的

①为了将自己所学物流管理专业知识运用在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物流管理的专业实习,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并且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物流管理专业岗位实习,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自身对社会的适应性,将自己融合到社会中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缩短我们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工作人员之间的观念与业务距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③通过实习,了解物流管理专业岗位工作流程,从而确立自己在最擅长的工作岗位。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通过实习过程,获得更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扩宽知识面,增加社会阅历。接触更多的人,在实践中锻炼胆量,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其他社交能力。培养更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好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1.2实习任务要求

①在物流管理岗位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毕业实习专业指导老师的安排,做好实习笔记,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发现问题

②在实习过程,有严格的时间观念,不迟到不早退,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积极主动完成实习单位分配的任务,与单位同事和谐相处;

③每天都认真总结当天的实习工作所遇到的问题和收获体会,做好工作反思,并按照学校毕业实习要求及时撰写毕业实习日记。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2.1实习单位简介

浙江XXXX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是一家专注于XX产品和XXX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的高科技企业,总部及研发基地设立于****科技创业园,并在全国各地设有分支机构。公司技术和研发实力雄厚,是国家863项目的参与者,并被政府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浙江XXXX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才为本、诚信立业的经营原则,荟萃业界精英,将国外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方法及企业经验与国内企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竞争力,实现企业快速、稳定地发展。

公司人才结构合理,拥有多名博士作为主要的技术骨干,具有硕士、学士高中级技术职称的员工达800多人。为了开发出真正适合企业需求的XXXX产品,企业特聘请物流管理专业专家(中科院院士)作为咨询顾问,紧密跟踪物流管理行业发展特点,不断优化。

2.2实习岗位简介(概况)

A.参与物流管理岗位的日常工作,参与组织制定单位物流管理岗位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包括年度经费使用计划,仪器设备申购计划等),并协助同事组织实施和检查执行情况。

B.协助主管领导科学管理,贯彻、实施有关规章制度。确定自己在物流管理专业岗位的工作职责与任务,定期进修和业务相关的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C.在工作过程,跟同事一起通过与客户的洽谈,现场勘察,尽可能多地了解客户从事的职业、喜好、业主要求的使用功能和追求的风格等。努力提高客户建立良好关系能力,给客户量身打造设计方案。

三、实习内容(过程)

3.1举行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岗位上岗培训。

我很荣幸进入浙江XXXX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开展毕业实习。为了更好地适应从学生到一个具备完善职业技能的工作人员,实习单位主管领导首先给我们分发物流管理专业岗位从业相关知识材料进行一些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并安排专门的老同事对岗位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专项培训。

3.2适应物流管理专业岗位工作。

为期两个多月的毕业实习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校园与职场、学习与工作、学生与员工之间存在着思想观念、做人处事等各方面的巨大差异。从象牙塔走向社会,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人的观点、行为方式、心理等方面都要做适当的调整和适应。

我在物流管理专业岗位慢慢的熟悉工作环境和工作同事后,逐渐进入工作状态,每天按照分配的任务按时按量的完成。在逐渐适应岗位工作的过程中,我理解了工作的艰辛与独立自主生活的不易。在工作和同事相处过程中,即使是一件很平常的琐碎小事也不能有丝毫的大意,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细节决定成败。

物流实习心得体会4

实习感想

现代物流管理强调运用系统方法解决问题。从采购、仓储、运输、配送到流通加工,各环节原本都有各自的功能、利益和观念。系统方法就是利用现代管理方法和现代技术,使各个环节共享总体信息,把所有环节作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来进行组织和管理,以使系统能够在尽可能低的总成本条件下,提供有竞争优势的客户服务。

系统方法认为,系统的效益并不是它们各个局部环节效益的简单相加。系统方法意味着,对于出现的某一个方面的问题,要对全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这一思想出发,物流管理系统并不简单地追求在各个环节上各自的最低成本,因为物流各环节的效益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倾向,存在着交替易损的关系。比如过分强调包装材料的节约,就可能因其易于破损造成运输和装卸费用的上升。因此,系统方法强调要进行总成本分析,以及避免次佳效应和成本权衡应用的分析,以达到总成本最低,同时满足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目的。

从日常的业务流程,到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再到开发工具及数据库的学习,使自己具备了系统维护的基本要求,为后续的维护及实施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集团第二届物流年会暨首届物流管理干部培训班的召开,在大物流、大舞台、共成长这一主题下,相信物流、物流管理将有一个实质性的突破和提升。

实习结论及建议

1、入库货物待扫描的条码所贴位置不规范,没有一个严格的参数要求,易造成很多错误和其他问题,应规范这一细节操作。

2、出库货物在月台的暂存状态都要由操作员在系统中手动更改,效率低下;下游环节操作员都是手动索取任务并需不断刷新任务列表,极不方便,应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lmis中在相应模块实行自动操作,省去人工操作的繁琐。

3、在不断完善内部物流的同时,要积极探索第三方物流模式,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