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讲一个谜语范文

讲一个谜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讲一个谜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讲一个谜语

第1篇:讲一个谜语范文

一、猜灯谜的由来

古代,每届元宵节,人们总要分曹射覆,引为笑乐。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

《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猜谜变成灯谜,还有个有趣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有个财主,人称笑面虎。他见了衣着体面的人,就拼命巴结;见了粗衣烂衫的穷人,就吹胡子瞪眼。有个叫王少的青年,曾因衣服穿得破烂,一次去借粮时,被他赶出大门。王少回去后越想越气。于元宵之夜,扎了一顶大花灯,来到笑面虎家门前。这大花灯上题着一首诗。笑面虎上前观看,只见上面写着:头尖身细白如银。称称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看罢,气得面红耳赤,暴跳如雷,嚷道:“好小子,胆敢来骂老爷。”便命家丁去抢花灯,王少忙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哎,老爷莫犯猜疑,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这针怎么是对你的呢?莫非是针对你说的,不然你又怎么知道说的是你呢?”笑面虎一想,可不是,只好气得干瞪眼,灰溜溜走了,周围的人都乐得哈哈大笑。这事传开后,越传越远。

第二年元宵,人们纷纷仿效,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人猜射取乐。所以就叫“灯谜”。以后相沿成习,猜灯谜、打灯虎成了元宵佳节的重要活动内容,《红楼梦》里有好几个章回都描绘了清人智猜灯谜的情景。灯谜活动,一直传至今天。春灯谜语,虽属艺文小道,然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经史辞赋,现代知识,包罗无遗,非有一定文化素养,不易猜射;而其奥妙诙奇,足以抒怀遣兴,锻炼思维,启发性灵,是一种益智的娱乐活动。

二、灯谜的结构

灯谜是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即谜面、谜目和谜底。这三个部分缺一不可。谜面是告诉猜谜者的条件,也是猜谜者思考的依据,它好比几何学中的假设。而谜目是限定所猜的是哪类事物,是答案所属的范围,它就好比几何学中的求证。

谜底就是答案了,它就像几何学中证明的结果。举个例子说吧,书山有路勤为径(猜学科的名称),答案是应用力学。其中书山有路勤为径就是谜面,学科名就是谜目,应用力学就是谜底。再比如,花褪残红青杏小(猜一个科技术语),答案是最新成果。其中花褪残红青杏小是谜面,科技术语是限定的谜目,而最新成果则是此谜的谜底了。

三、猜灯谜的规则

写诗有写诗的规则,它讲究押韵。写对联有写对联法门,它讲究平仄和对仗。猜灯谜也有几条约定俗成的规则:

1、单纯的词汇解释或知识问答,不能算是灯谜,就算是谜语,也只能被看成低级的作品,例如:人人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若以山水甲天下猜中国地名桂林,这纯属一种文字解释,毫无谜味。如果以“山水”合成汕字,“甲天下”会意为头字,而猜汕头,底、面两个原本毫不相干的文句,却能互相搭配,岂不趣味盎然。

2、谜面上的字,绝对不能在谜底出现,除非有标明露春格,否则,底、面不能相犯,例如:以普天同庆猜店招大家乐,很多人会猜全庆,但因谜底中有一个庆字,这个答案就肯定不能成立了。

第2篇:讲一个谜语范文

春风习习,年味浓浓,在这送旧迎新之际,在这喜庆的夜晚,中行邵阳分行职工家属联谊灯谜晚会在这里热烈举行,谨让我代表邵阳市灯谜学会全体同仁向出席今晚联谊灯谜晚会的领导、员工、员工家属拜个早年!在这里,我还要感谢邵阳分行领导对企业业余文化生命的关心与重视,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使我们谜人的文化创作成果能有机会与在座的同志们朋友们作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我真诚地希望灯谜这个古老而又具有青春活力的文艺形式能给在座的诸位带来欢笑与喜悦,一起度过一个喜庆祥和的夜晚.

在现场猜谜之前,请先让我宣布一下现场猜谜的注意事项,我们将会用题板或语言亮报出灯谜,让在座的诸位竞猜,在座的如果猜中了答案请举手,由我择点举手者猜谜,未经举手报猜无效.

刚才,石行长发表了振奋人心的<新年贺词>,贺词中欣喜指出:邵阳分行"金融机构存款日平净增全省地市行排名第一,净收入同比增幅全省排名第一,对公资金业务全省排名第一".用以上这段话做灯谜的谜面,请大家猜贵州、内蒙地名各一(谜底:三都、包头).

石行长还在讲话中向大家通报了一个好消息,由于去年效益良好,省分行给予邵阳分行总绩效上浮百分之十的奖励,并对所有的在岗员工、内养员工增发一个月岗位工资.这个好消息与每个员工的钱袋子相关,据此打猜我国一位现代科学家的名字(谜底:钱伟长.原考虑打猜运动员包盈盈,因难度大于本底而放弃).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行邵阳分行的同志们为邵阳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理应受到我们的敬重.下面要猜的谜语,谜底就是本行员工的姓名,请看题板:"金色早晨传玉声"(谜底:黄晓玲,待猜中后),下面请员工代表黄晓玲同志上台讲话.

中行邵阳分行在过去的一年能够取得这么优秀的业绩,也是与广大员工家属的关心、理解、支持分不开,下面要猜的是一位员工家属的姓名,我要预先提示一下,这位员工家属还是我市某单位的领导同志.请看题板:"霹雳迎春万物苏"(谜底:雷向荣.待猜中后),以下请家属代表雷向荣同志上台讲话.

为了提高大家的猜射乐趣,在接下来的现场竞猜中,我们还将穿插一些即物赠谜.什么叫即物赠谜呢,就是猜中什么奖什么,只要你能解释合理,猜中糖果奖糖果,猜中汽车奖汽车,这种谜还有一个特点,都带有数量词.请看题板.

第3篇:讲一个谜语范文

有趣的汉字教学课件

活动目标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通过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认识10个生字。 课时安排 “有趣的汉字”整个综合实践活动安排五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

第二、三课时:分组活动。根据制定的计划,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调查、整理学习的资料。 第四、五课时:展示、交流活动成果。 活动过程 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一课时)

1.激趣:汉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

2.介绍活动内容: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体会汉字的有趣;查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和同学交流;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

3.分组: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每组7-8人,选出小组负责人。

4.制定计划: 例: “有趣的汉字”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 x月x日 活动地点: x x家 活动内容: (1)搜集或自编字谜 (2)查找谐音笑话、谐音歇后语 (3)了解汉字的起源 成果展示:把搜集到的资料编成小报,贴在教室里。 分 工: 组长:xx 搜集资料:xx 编辑:xx 抄写:xx 插图:xx 日期:x月x日

5.交流:各小组交流计划,并张贴在教室里。 搜集和调查资料(两课时) 通过上网查询,阅读书籍、采访、看电视等多种途径进行探究,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 相关资源介绍。

交流活动成果(两课时)

一、猜字谜 1.激趣:现在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领略汉字的魅力。请以小组为单位猜字谜,看哪组猜得又快又多。 2.猜教材中列出的字谜。 (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2)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 (3)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 (4)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 (5)这里是两幅画:一个人*在树旁休息,钟指向了十二点 (6)一些运动员在运动场接受记者采访。当记者问及他们的姓氏时,他们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个动作,让记者自己猜。 篮球运动员指了指前面的两棵树;跳高运动员顺手捡起一根木棍,放在一个土堆旁;武术运动员信不过教练的书,放在剑的旁边;围棋运动员捡了一颗棋子放在瓷盆上。猜一猜,这几位运动员分别姓什么? 3.小组同学间相互猜字谜。 4.公布答案:(1)日(2)香(3)立(4)曼(5)休(6)林 杜 刘 孟 5.刚才猜的字谜都是书本上的,1-4是文字谜,5-6是图画谜,第7题是动作谜语。大家肯定也搜集或编制了许多字谜,哪一组给大家猜?

二、有趣的谐音 1.说谐音性歇后语 (1)引言: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它浅显易懂,语言幽默,深受人们的喜爱。 (2)读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清(青)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3)介绍:歇后语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以上六组是谐音性歇后语,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 (4)猜一猜:以下四组都是谐音性歇后语,看哪一小组猜得又对又快? A 一连三座庙── B 石头蛋腌咸菜── C 隔着窗户吹喇叭── D 关公打喷嚏── (5)宣布答案:A 妙(庙)妙(庙)妙(庙);B 一言(盐)难尽(进);C 名(鸣)声在外; D 自我吹嘘(须) (6)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每个小组都搜集了不少谐音性歇后语,哪一组先来出题? (7)小结:歇后语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继承和发扬。 2.谐音笑话 (1)读一读。 (2)交流:看了笑话,你有什么感想? (3)小结: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成为笑话。 (4)讲述:前一阶段搜集到的谐音笑话。

第4篇:讲一个谜语范文

晚上好!

真没想到人到中年的我,还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吸引了你们这么一大群风华正茂的青年人。人贵有自知之明,不是我有什么吸引力,而是猜谜有吸引力,“迷”倒一大片啊!(掌声)

我的猜谜启蒙者,是我家的邻居杜大爷。在我五六岁的时候,他就常出谜语让我猜。开始出的谜语都比较简单,比如:铁丝抬水、电灯泡捣蒜——各猜一地名。谜底是台湾和青岛。大家笑了,这也叫谜语?这的确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谜语:但对五六岁的孩子来说,却饶有风趣。我读小学三年级时,杜大爷给我出了个字谜:“一边绿,一边红;一边喜雨,一边喜风;喜雨的怕虫,喜风的怕雨:”当时真把我难住了,三天都没猜中。大家想一想,是什么呢?——是“秋”字。(掌声)

谜语虽小,但博大精深,趣味十足。它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是文学大观园里的一朵奇葩!

谜语开启了智慧之门。猜谜要动脑,要靠智慧。好的谜语,不但能难倒一大片,也能迷倒一大片。当你猜出来时,又不得不拍案叫绝。比如中央电视台曾举办过一次猜谜擂台赛,有这么一个字谜:口木不是呆,莫把杏字猜,若是猜困字,不是好人才。大家想一想是什么字?对,是结束的“束”字。不动脑筋行吗?

还有一个谜,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去年正月十五,劳动公园搞灯谜竟猜,我去得比较晚,大部分的谜语都被猜中了,剩下的一个谜语吸引了我的眼球。“主”——打一外国文学名著。谜条旁边聚了不少人,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我立在这个谜前,把自己读过的外学文学名著过了一遍,脑子里翻江倒海,却想不出事哪一部。经过一个小时的冥思苦想,艺术细胞杀死了百分之九十,终于猜出来了,巴尔扎克的名著——《高老头》。为什么是《高老头》呢?(观众惊愕)“主”字不正是“高”和“老”字的“头”组成的吗?好家伙,和破案差不多。(掌声)

谜语打开了知识宝库。谜语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好的谜语,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是猜不出来的。比如:设计悬浮列车——打一成语,谜底是“图谋不轨”。悬浮列车是现代的交通工具,它可以离开轨道,悬浮在上面高速行驶,利用的是磁电变化的原理,日本的新干线跑的就是这种列车如果你不知道这些常识,就无法猜出这个谜语。

再比如:临去秋波那一转——猜一商业用语。谜面是伟大的剧作家王实甫的名著《西厢记》里的一句唱词。秀才张生,在河中府普救寺游览时,与崔相国之女莺莺邂逅,一见钟情。临别时,莺莺回过头来深情地望了张生一眼。“临去秋波那一转”,是以目传情的写照。那么谜底就是——回头生意。没有一定的《西厢记》方面的知识,怎么能猜中这个谜呢?

下面,给大家出个谜猜一猜。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又不是。和孤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却是妙文。猜两个字。

第5篇:讲一个谜语范文

猜谜语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代称谜为“瘦辞”,“瘦”是“隐”的意思,“瘦辞”就是“隐语”,也就是现在的谜语。据典籍记载,早在战国时就有了隐语。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一部分是以物体、动作、现象为谜目,在民间流传的儿童谜,现在一般称为谜语;一部分是根据我国汉字一字多义,一字多音,以及字形等特点,进行多种变化所制成的文字谜,称为灯谜。明朝时,一些文人在农历新年和元宵节的时候,将一些文字写在灯罩上,挂在游乐场所供人们猜测。由于猜谜时,需要猜谜人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想像力,如果文化功底不厚,想像力不丰富,则猜起谜来很难,所以古人又把猜谜比喻成射老虎,把灯谜又称“灯虎”,猜谜又称为“射虎”。

谜语不但含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且有一定的行语规则。谜语是由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用以启发人们猜测的语言或事物叫谜面,答案叫谜底。谜面是以隐讳模拟的手法,用简短的歌谣韵语或字词,将天文地理、人间事物、文字现象、人之表现、重大历史事件等加以描绘,活灵活现地展示在人们的面前,任您苦思苦想,找出答案,以求快乐。人们一般都具有竞争和显示自己才华的愿望,如果众人一起猜谜,则具有更大的乐趣和吸引力。谜底是根据谜面提供的隐隐约约的暗示,去寻找它所指的实际事物或文字。

谜语的制作也颇有讲究。概括起来有拟人法、离合法、会意法等等。拟人法就是把所猜的事物予以人性化,让人猜猜它是什么?如“一个英雄汉,设下天罗网,整天打埋伏,专捉飞来将”(打一动物),谜底为蜘蛛。离合法用于字谜,就是将谜面分开或合并以推出谜底。如“品”(猜一计划生育用语)。谜底为“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因为“品”字分开是三个“口”字,意解为一家三口人。会意法是通过对谜面含意的分析而求得谜底。如“五四大联欢”(打一歌名)。谜底则为“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第6篇:讲一个谜语范文

青海省西宁市第七中学东校810000

在历史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1.形象比喻

在历史教学中,使用新奇恰当的比喻,可是教学内容形象化,便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讲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德国成为后起之秀,英德矛盾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时,可用这样的一个比喻“德国是资本主义筵席上的迟到者,他是根本不满足得到一些残羹冷炙的,他像一个未吃饱的饿汉,首先盯住的自然就是美国那个丰富的大盘子——相当于英国本土一百多倍的殖民地”。这样即揭露了帝国主义你争我夺的反动本质,又使英德矛盾形象化。

2.借用谐音

借用语音相近的字词,巧妙地解说历史知识。讲清朝的疆域:东到大海,西达威海,东北至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及南海。可先概括为三大海(大海、威海、南海),一岭岛(外兴安岭、库页岛)。接着问“同学们发现清朝的疆域有何特点?”待同学们思考片刻后,板书“三孩(海)一领(岭)导(岛)。”这样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记住复杂的史实。

结合对有关知识的说明解释,借助谐音等语言因素,有利于自然而随机地讲解历史。《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国纠集法,德国进行干涉,强迫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给中国。为帮助同学们加深对三国名称的记忆,讲课时可这样说:“在近代侵华列强中,俄国最划(法)得(德)来。你们说对么?”学生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接着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俄国如何在19世纪50~80年代从清政府手中夺走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而中国割辽东半岛给日本,它却联合法、德进行干涉。他的葫芦里装着到底是什么药呢?因为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不便于它进一步向我们东北扩张了,同时还看清了俄国的真实意图。

3.运用反语

运用与本意相反的词句,进行讽刺和揭露。在讲中国近代史涉及到李鸿章的所作所为时,嘲讽地说“李鸿章称得上是推行妥协投降政策的积极分子,《马关条约》、《辛丑条约》都是他的杰作,他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立下‘汗马功劳’。当然他的成功与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分不开的。常言道时事造英雄嘛”接着引导学生分析当时促进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国际国内因素。这样即深刻地揭露了李鸿章的卖国行径,又培养了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

4.巧析字词

根据对字词、音、形、义特点的巧妙解析并加深对史实的记忆。讲台湾地名的演变:三国时称为“夷州”,隋唐时称“流求”,而元朝时称“琉球”。学生往往把后面两者的搭配弄错。教师可以这样问:“同学们,球的形态怎样,”同学纷纷回答“圆的。”“对,圆的。”板书:“球是元的”。因为球是“王”字旁,所以元朝的“琉球皆王字旁”。这样,学生在笑声中做到了对易混淆知识的区分。

第7篇:讲一个谜语范文

今天,同学们都早早地来到了教室,干什么呢?原来我们在准备猜谜语呢!

同学们把教室布置得格外漂亮,老师在教室里拉起了一根根长线,交错地系在窗子上,上面挂着各种颜色的小旗,小旗上写着谜语,细长的彩带,千姿百态的窗花把窗子打扮得格外绚丽。

经过我们半天的努力,教室里焕然一新,路过我们教室的同学也不由得探进头来望一望。

游戏就要开始了,大家静静地坐在教室里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

终于,主持人宋小琳大声宣布:“猜谜语游戏现在开始。”首先,杨老师让我们第三排的同学下位选择谜语。我东瞧瞧,西望望,看准了一个,把它拉下来,兴冲冲地跑上讲台,大声念道:

绿衣汉,街上站,

光吃纸,不吃饭。-----------打一物体。

话音刚落,就有好几个同学举起了手,杨老师让我说出谜底,:“是信筒”,我大声说。杨老师微笑着点点头,并给我们组加上2分。之后李颜杰又三步并做两步跨上讲台,高声念道:“一路平安,旅途愉快,打一地名。”杨老师让他说出答案来,可他却不知道。这时,只见杨一熊大胆地站起来,胸有成竹地说:“长安。”这个谜语是任思琪出的,她说,“不对。”杨一熊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垂头丧气地坐下了。后来黄雨举手站起来回答,“是安徽。”仍不对,这下可把大家难住了。同学们 有的一手托起脸,头望着天花板,有的挠挠这,骚骚那,有的拿起笔在草稿上写写画画,还有的两条眉毛紧紧挤在一起。后来王奇又出了一个谜语:

两口井,一样深,

跳下去,齐腰深。

我靠在桌子上,冥思苦想,突然,我眼前一亮,答案跃进了我的脑海---是裤子。因为裤子有两条裤腿,是一样长短,你一穿上,不就齐腰深了?我正准备举手,可王奇说出来了,“是裤子”,我忍不住咧嘴一笑。

时间转眼就过去了,游戏也快接近尾声,最后我们二小组以16分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

这次猜谜语的游戏不仅好玩,而且还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

第8篇:讲一个谜语范文

语文课

今天语文课内容不多,老师讲完课后就和我们杂聊。老师说:“我们来猜谜语!OK??”老师不愧为老师一呼百应呀!!全票通过。我们集体推荐小A,小A是我们班的“小丑“出谜面就数他最厉害!而且谜底也出呼我们意料。小A开始念谜面了:“十个男生看五个女生洗澡<猜一成语>?”谜面刚念出来就引起第一波笑声,之后我们绞尽了脑汁也未想出来。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快要下课了小A宣布了谜底----五光十色!!!!!!!宣布完谜底之后又引起了第二波笑声。

历史课

历史老师面无表情的走进了教室叫我们自己看书,我的同桌发出了“MYGOD“的感叹。我问他:“怎么拉?”

“老师今天心情不好千万不要讲话,否则后果自负!!”他答道。我“哦”了一声。没过多就教室里的讲话声唱歌声越来越大。我同桌的果然话灵验了!!老师说:“看来今天大家都很兴奋嘛!那就抄抄书吧!!!从78页抄到85页下课交。”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过了一会儿有几个“不怕死的”同学对老师说:“老师这次就算了吧!!我们再也不闹了。”本以为老师会原谅我们,结果老师来一句“抄书百遍,其意自现”!!我倒。

课间⑩分钟

好不容易熬到下课,我们一些“死党”又聚在一起讲笑话。这次轮到了小C讲了,小C喝了口水后开始讲了:“一天有两个人闲着没事做就商量着怎么打发时间,甲说‘我们来点刺激的。我俩来划拳谁输了谁就喝那个痰盂里口痰和水的混合物OK???’乙点头表示同意。第一次甲输了,乙怕甲赖帐忙说‘愿赌服输。’甲端起痰盂喝了一口。乙问味道如何??’甲说:‘还好。’他们又继续划,风水轮流转这次该乙喝了,因为乙看甲都喝了他也不好意思赖帐也是端起痰盂就开始喝。甲在一边看着乙气也没喘一口气就把痰盂里的东东喝光了。甲大声对乙呵斥道:‘你怎么一口气把它喝光拉!!!’乙说:‘口痰太黏了嚼不断!!!!’听完这个恶心的笑话,我们几天没胃口。课间⑩分钟又在我们的欢笑声中结束。

第9篇:讲一个谜语范文

六七十年代,大片的农村地区都有生产队,意思是所有的农民都得参与生产。这生产队也都有个队长,天儿早上就在街头等着,清点到队人数,人都齐了之后就开始上坡锄草,施肥。这中午头一般不回食堂,一家人往往在地里坐下来,就着大葱吃煎饼。

这天中午,尚庄村的第六生产队照例围坐在田里,边吃饭边听他们的队长宋本朱讲笑话,这老宋有个特长,总是出些让人摸不着头的谜语,大家伙儿猜上老半天也猜不出来,可一说谜底,又是那么个理儿,让人想想就笑。

只见这老宋咽了几口水说:“我给你们大伙儿再出个谜语咋样?”还用问嘛,大伙儿早就等不及了,一个劲儿地催老宋快点讲。

老宋说:“谜语是这样的,大家听好了,小奴家,一掐腰,五个光棍揽着腰,一把脱下那黄绸裤,露出乌黑一撮毛。”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嘴上不说,心里想着:“这队长真是越老越不正经了,怎么说的出这种话。”

可人家老宋就是淡定,看着大家伙那个为难样儿,嘿嘿一笑,说:“你们可不准给我想歪喽,这谜语的底儿是毛笔!”这不说不要紧,一说大家就犯了晕。老宋解释道:“五个光棍就是咱们的手指头儿,那黄绸裤自然是毛笔的那个黄铜笔帽,而那一撮毛,就是那”还没等老宋说完,田里又笑的炸开了锅。